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2024-06-26

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共8篇)

篇1: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国办发〔2013〕78号 【发布日期】2013-07-10 【生效日期】2013-07-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关于深入贯彻《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3〕78号

民政部 总参谋部 中央组织部 中央宣传部 中央编办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资委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公务员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军区、各军兵种、各总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武警部队:

民政部、总参谋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公务员局《关于深入贯彻〈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退役士兵安置改革作出重大决策部署,2011年10月29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公布,标志着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基本建立,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有序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全力推进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免费教育培训

(一)认真贯彻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和《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2号)等法规政策,健全制度机制,全力推进实施退役士兵免费教育培训,切实落实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和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提高退役士兵就业能力。

(二)按照“政府主导、个人自愿、城乡一体、免费参加”的基本要求,通过政府组织、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满足退役士兵接受各类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需求。

(三)坚持统筹衔接待遇政策的原则,退役1年内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可按规定免费参加教育培训;退役1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或者参加职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资助或者补贴。

(四)要把促进退役士兵稳定就业作为教育培训工作出发点,建立健全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的目标考核体系以及机构年检制度,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退役士兵就业竞争力。

(五)努力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和内容,鼓励有条件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机构、企业承担教育培训任务,提供实训实习条件,鼓励各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提高退役士兵创业成功率。

(六)完善退役士兵参加高等教育考试加分、在校大学生士兵复学优待等优惠政策,鼓励高等职业学校及专升本培养院校采取单列计划、单独划线、对口招生等措施,引导更多退役士兵继续深造、更多大学生应征入伍。

二、大力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一)按照城乡一体的原则,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10号)规定的就业服务、教育优待、小额贷款、个体经营减免费用和税收等各方面优惠政策,调整适用于所有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其中,由原来规定按接收自谋职业退役士兵比例免征企业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调整为3年内按企业实际新接收安置退役士兵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最高可上浮50%。对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限额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限额标准为每户每年8000元,最高上浮2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定额、限额标准,并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备案。

(二)各地要认真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扶持就业创业措施办法,将扶持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要为退役士兵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搭建信息网络平台,采取组织职业介绍、就业推荐、专场招聘会等方式,扶持退役士兵自主就业;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创业要求、具备创业条件的退役士兵创业。

三、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就业

(一)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3号)等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强化保障措施,按规定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提供就业机会。

(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组织,不分单位性质和组织形式,都有依法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中央国家机关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带头履行好接收安置任务。任何部门、行业和单位不得下发针对退役士兵的歧视性文件,严禁以劳务派遣等形式代替接收安置。

(三)地方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按照国防义务均衡负担原则,科学合理拟订安置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下达。退役士兵安排工作任务重的县(市),可以由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统筹安排。

(四)在招录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要确保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边疆、民族地区乡镇机关招录公务员时,可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招录符合职位要求、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退役士兵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职位的,在军队服现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服现役年限计算为工龄。财政支付工资的各类工勤辅助岗位遇有空缺时,应当首先用于接收由政府安排的符合岗位条件的退役士兵。

(五)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企业在新招录职工时应拿出5%的工作岗位,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之间公开竞争,用人单位择优招录。确有困难的国有企业,经当地政府批准后,可适当降低接收比例。

(六)各用人单位要切实保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的待遇落实,要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尽快安排上岗,依法合理确定工资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续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关系,保证享受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的同等待遇,军龄10年以上的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四、加强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组织领导

(一)各地要切实加强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领导,把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落实责任、组织上提供保障,确保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顺利开展。要进一步加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领导机构能力建设,充实力量,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其牵头组织、统筹协调作用;要建立政府退役士兵安置部门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用人计划及相关信息的共享、协调机制。对接收安置退役士兵成绩突出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违反安置法律法规,特别是拒绝接收政府下达的安排工作计划任务和歧视、损害退役士兵合法权益的单位、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二)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强化分工协作力度;各级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要积极提供相关信息,参与拟订安置计划,保障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的岗位落实;各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免费教育培训、考学优惠、就业指导与服务等工作,税务、工商等部门要落实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经费预算和必要的工作经费预算,保障退役士兵教育培训、一次性经济补助、伤病残安置等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要始终不懈抓好拥军爱兵的舆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扬人民军队保家卫国的丰功伟绩和在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重大作用,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关爱军人,情系国防,定期总结、宣传各行各业优秀退役士兵成才报国先进事迹、各级推动安置工作先进经验、社会各界支持安置工作先进典型,努力营造爱国拥军、关爱士兵的良好氛围。

国务院办公厅 中央军委办公厅

2013年7月10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一、**县退役士兵安

置的基本状况

为了使安置工作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一致,与时代节拍相吻合,**县自1998年以来,依据《兵役法》和湖北省自谋职业试行办法,开始实施货币补偿安置。首先在县供电公司搞试点,由于当时县供电公司改革,将县政府于1999年分配的9名城镇退役士兵、2000年分配的6名城镇退役士兵、2001年分配的5名城镇退役士兵,共计20名城镇退役士兵不能安置上岗。经过多次与县供电公司和安置对象协商,县供电公司一次支付60万元买断安置。这一安置方式在不能保证安置对象有岗安置的情况下,得到了安置对象的认可,也为货币补偿提供了借鉴,打下了基础,于是从2002年起推行货币安置,资金来源由县政府下达社会统筹安置补偿金任务,安办到各单位收取安置金,对符合安置条件的城镇退役士兵给予0.8万元的补偿,士官、立功、伤残退役士兵适当增加补偿额。2004年构建退役士兵货币补偿安置直通快车,将货币安置所需的补偿费纳入财政预算,并落实解决8个月待安期的生活费。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到2008年按期服役的退役士兵补偿标准达到了1.96万元,其它安置对象的补偿标准也得到同步提高。同时初步实施了技能培训,为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自主择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从2002年起实行的货币补偿安置,在**形成了新的固定的安置模式,得到了上级肯定和绝大多数安置对象的好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补偿的标准偏低。2002年推行货币补偿安置时,按期服役退役士兵的安置补偿标准为0.8万元,到2008年同等对象的补偿标准为1.96万元,增长了一倍多,但同期的城镇低保对象的补差标准由 20元增加到 123元,增长了5.15倍。优抚定补对象的补偿标准,复员军人由2002年人月平70元到2008年人月平增加到305元,增加了4 倍;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由2002年人月平15元到2008年人均月平增加到135元,增加了9倍。与上述对象比货币补偿安置的增幅比显然是偏低的。如果按照上级指定意见,补偿标准应为上年社会职工工资的3倍进行补偿,义务兵应为39546元,落实的补偿金只占应补偿数半数多一点。导致补偿标准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县财政困难,作为吃补贴的贫困县,在预算安置补偿金问题上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仍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全员实行货币补偿安置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问题。退伍安置中的中等以下伤残人员,级别较高士官不愿实行货币补偿安置,推行起来难度较大。因为中等以下伤残军人在自谋职业中属弱者中的弱者,就业难、收入低,仅靠伤残抚恤金难以维持生计,如果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岗位安置,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他们的生活境况就好得多。级别较高的转业士官把青春和年华贡献给了部队,退伍回地方后,年纪大了,体能差了,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弱了,在自谋职业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他们也要求政府给予岗位安置。

(三)地区间货币补偿的标准差异过大。推行货币补偿安置是以县为单位进行核算,由于县与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不同,补偿标准各不相同。同一部队的同等退役人员,在部队所作的工作与贡献大致相同,但回到各自不同的入伍地,领取的补偿金却不相同,有的悬殊1倍甚至几倍,领取补偿金少的退役士兵心理难免不平衡。

(四)培训就业效果不理想。从2006年开始**就对退役士兵进行了技能培训,经统计,累计培训了6期,受培训人员120人。从总体情况看,对退役士兵进行技能培训是进一步做好安置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是大势所趋。但要进一步完善,使受教育培训的退役士兵人数更多,效果更明显。主要应从加大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培训基地建设、培训教材教具、师资力量和推介就业方面入手,使货币安置对象全员参加培训,学到一门或多门过硬技术,为就业创业打下坚定基础。

(五)法规建设滞后形势发展。现行的《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也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应该加快出台抓紧实施新的退役士兵安置法规。如推行货币补偿安置上级有指导性意见,上级领导讲话也有要求,但没有操作性很强的法规。如果有补偿的标准就好确定了,哪些应该补偿安置,哪些仍然需要岗位安置也好区分了,确需岗位安置的应该安置到哪些部门也好确定了,这样既能减少工作阻力也可加快工作进度。

三、几点建议

(一)国家应

建立以中央财政拨款为主,地方财政适当补助的安置经费保障体系。经费保障问题是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修改现行《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中有关地方政府承担退役士兵安置补偿经费条款,明确规定由中央财政承担退役士兵退出现役所需的补偿经费。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全国一盘棋。配套统一的补偿安置办法,可以规范货币补偿安置的对象和标准,避免县与县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补偿标准差距过大的问题,以促进国防建设,也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科学地确定补偿金标准。科学地确定安置补偿金是改革的基础,我们应本着退役士兵能够接受,财政能负担、补偿安置金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的思路综合考虑。基本标准以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的80%的2倍为宜。基本理由:一是体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退役士兵为保卫祖国尽了义务,党和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补偿;二是公平的原则,《宪法》要求每个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每个公民都去服兵役,而未服兵役的人员有劳动的收益;三是兵役期限,《兵役法》确定公民服兵役的义务期为二年。从以上三点,确定退役士兵的安置金应基本等同于职工全年工资收入,主要是考虑到职工工资还将用于基本生活保障,而士兵在部队服役期间享受了津贴,在地方也享受了政府优待,因而建议以80%的比例确定。

(三)实行城乡一体货币安置。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如今中国公民只有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之分,没有商品粮户口与非商品粮户口之分,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就是城镇居民,城镇居民进入农村就是农村居民。同时城镇居民与农村民居民入伍参军,都履行保家卫国的任务,作用与任务是一样的,贡献也大致相同,如果仅就吃苦耐劳而言,农村居民还好于城镇居民,为国防建设作的贡献可能还要大些。因此他们享受的公民待遇应该一样,城镇退役士兵给予安置补偿,农村退役士兵也应给补偿,补偿标准一致后,优待标准也应该一致。这样有利国防建设,有利社会稳定。

(四)完善相关的配套服务。应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教育体系,使县级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机构在协调本地劳动、教育等部门,统筹培训资源,做好退役士兵职业工作上,充分利用各级各地教育资源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同时做好退役大学生士兵的复学和部分退役士兵求学的协调工作。

(五)构建联动的社会保障体系。退役士兵返乡后,在基本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互助、社会福利、社会医疗等方面相关部门应履行职责,搞好服务,确保国家关于退役士兵保障的各项优惠政策在各级各地落到实处。

(六)构建顺畅的中介服务信息网络体系。为退役士兵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求职信息、就业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使退役士兵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广泛的选择,得到更多元化的服务。

篇3: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关键词: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理论思考

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形势,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都处于深刻的变革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起点。因此,现阶段中国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既面临巨大的现实压力,又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说,从退役安置制度属性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现实情况出发,在新形势下,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有必要从理论上进行再思考。

一、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必须适应日渐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具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包括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平等性;市场对资源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间接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法制经济等。因此,在现阶段,退役士兵安置改革也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之中,退役士兵个体与企业都成为平等、独立的经济实体,具有自主经济决策权力,并独立承担决策风险,由市场形成价格,进行基础性配置,而政府主要通过各种非行政手段对安置工作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政府自身定位,积极发展和扶持社会公共组织,建立合理的分权机制,完善制度保障等,进而促进有限政府的建立。在一个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的条件下,政府控制的社会资源将逐渐减少,政府职能逐渐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①在与退役安置密切相关的就业资源上,由于“企业享有劳动用工权”,政府的控制力大大下降。人力资源配置的决定权交由企业,由企业根据市场进行合理配置,这从根本上要求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引入更多的市场经济因素。因此,政府应通过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来推动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逐步适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追求的人力资源配置;与此同时,政府通过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来切实保障退役士兵的权利和权益。

温家宝总理在2008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这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日臻成熟的中国,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市场化安置改革工作的重点在于:有效地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与市场监管”职能,以及更加注重“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

二、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必须适应基于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理论基础,从“理性人”的假定中获得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和交易成本理论中获得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有效性的依据;从成本—效益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不论是弗里德曼和哈耶克的“小政府理论”,哈默和钱皮的“流程再造”理论,霍哲的“政府绩效评估流程”和“基于回应性的政府全面质量管理”,还是奥斯本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理论,新公共管理体制要求政府行使权力时以市场化、透明性和合法性为准则,强调通过合作、协商、建立伙伴关系等方式来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强调参与性和回应性,强调服务性[2]。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政府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把政府改革也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温家宝总理在2008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围绕转变职能,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调整和完善行业管理机构,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针对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明确界定部门分工和权限,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1]2010 年3 月5 日,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3]

有研究表明,“军人退役安置制度作为国家保障军人退出现役后的生活安全而提供的一项制度安排,其性质表现为公共产品性、特殊保障性和利益调节性,其功能主要是维护国家政权及社会稳定、优化人力资源在军事领域和非军事领域间的配置、培育并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普适性、政治性、社会性、经济性和历史性。”[4]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必须适应基于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的责任归根到底是要依据法律去裁判各种社会行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安置工作,以使安置工作在有序的基础上取得最高效的发展。

三、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必须适应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对于退役士兵而言,安置工作是退役士兵的特有权益。理论上,必须明确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定位。关于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定位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还是国防建设的一部分,其目标、任务、管理方法等方面的选择将会判然有别。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防建设以及社会稳定的需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必须定位于国防建设的一部分,这是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必须优待保障的主要依据。

另一方面,安置工作在本质上又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安置保障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保障,而所谓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保障对象是不同于一般的基本生活遇到困难的社会成员;保障程度也不只是提供基本经济生活的安全,而是要高于社会成员平均生活水准之上[5]。首先,安置保障的对象由于职业转换或收入中断成为可能受到贫困威胁的人群,国家和社会有责任使这些人在退役之后获得社会安全感。其次,安置保障要高于基本经济安全的水平。中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入伍从军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主动地承担其兵役责任,国家有必要对退役士兵给予特殊的优待,以保证所需要的动员率。从维护整体的社会安全的角度看,对退役士兵的必要优待也是社会保障的必然要求。最后,安置工作必须有利于巩固国防建设。所谓巩固国防建设,一方面指妥善安置退伍军人对于解除现役官兵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放下包袱全心全意地投身国防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它对社会上适役公民起一种示范作用,从而有利于保证兵员数量和改善兵员素质,对巩固国防建设也有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6]。因此,安置保障在资金筹集方式上有别于强制性社会保障和自愿原则下的商业保险,属于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撑的保障项目;在性质上“,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范畴”,“体现公平的原则”[7]。

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社会化的保障,是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它以强制性、福利性和公平性为原则,强调政府、单位和个人保障责任的分担,其目的在于将保障权利与就业单位分离,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和生活安全为目标追求。为此,国家以单位、个人按比例缴纳保费,政府予以财政补贴为制度规范,先后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弱化了个人与单位之间的附庸关系[8]。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不仅为低收入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维护社会公平,而且解除了劳动力通过市场在社会内部合理流动的后顾之忧,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再生产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确保退役军人进入任何一家单位都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篇4:完善我国退役士兵安置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退役士兵;安置;安置就业;保障体制

2015年是《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的第四年,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认真贯彻全国、全省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执行新的《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及现行有关政策规定,逐步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切实维护退役士兵合法权益,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切实做好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就业

一是强化依法安置力度。继续坚持人社、民政部门联合下达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计划,全省事业单位计划不得低于应安置人数的6%,且将事业单位安置计划的60%,国有大型企业安置计划的20%用于重点安置对象,努力提高重点对象安置质量。省里安置计划下达后,指导各地尽快抓好落实。

二是加大“阳光安置”力度。坚持公开安置政策、公开考试考核成绩、公开选择岗位、自觉接受社会全程监督的“三公开一监督”阳光安置办法,事业单位安置计划全部通过档案考核打分和文化考试排名选岗。要进一步完善《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档案考核计分办法》,合理确定分值。

三是加大自谋职业力度。新老安置政策过渡期间,自谋职业仍是缓解政府安置压力、解决城镇退役士兵安置难的有效途径。

2建立完善的退役士兵就业培训制度

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0]42号文件精神,着力在提高“三率”上下功夫。

一是在提高退役士兵“参训率”上下功夫。通过当地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确保退役士兵对教育培训政策知晓率达到100%,参训率力争达到80%。

二是在提高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合格率”上下功夫。要进一步抓好组织实施,通过招标的形式,选择那些师资力量强、实训设施好、教学质量高的培训机构,来承担退役士兵教育培训任务。切实加强对退役士兵学员的管理,确保退役士兵学员毕(结)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获取率均达到95%以上。

三是在提高退役士兵“就业率”上下功夫。大力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就业洽谈会,提供就业指导等形式,为退役士兵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确保参训人员就业率在80%以上。

3建立完善的货币补偿制度

3.1确立多要素货币补偿标准

对自谋职业退役士兵实行货币补偿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保证退役上兵待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为实现再就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初步研究考虑,对退役士兵的货币补偿,可确定以基本生活、服役贡献、谋职风险、社会保险、安家补助和住房基金为主要内容的补偿要素:以保生活为主要目的、以不低于已安置退役士兵的生活待遇水平为基点的补偿标准。

3.2建立多渠道经费保障体制

1、财政负担的比例

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基本生活、服役贡献补偿所需的经费,约占退役士兵货币补偿总额的2/3。

地方财政,主要承担谋职风险、社会保险、安家补助、住房基金补偿以及数额不等的基本生活补偿中的地区补差部分,约占退役士兵补偿总额的1/3。

地方负担部分货币补偿经费,既是为了体现地方政府在安置退役士兵上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是为了在实施过程中便于操作。同时,由于数额相对较少,也便于地方政府落实。

2、经费的给付办法

基本生活、服役贡献、谋职风险、安家补助补偿费的给付,主要由当地政府的民政部门一次性发给退役士兵本人。既可以现金兑付,也可以由本人到指定银行领取。

4努力解决城镇退役士兵安置遗留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部署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时指出,要完善兵役制度、士官制度、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配套政策。我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将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1、实现由解困型安置向优厚型安置转变

未来我国退役军人安置将依据需要与可能相统一的原则,确立科学合理的退役军人安置保障参考指标,建立自然增长机制,稳步提高退役军人安置对象的生活、医疗、住房等保障水平,让他们更好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实现由偏重物质保障向物质和精神并重转变

长期的和平环境,导致一些地区和部门国防觀念和拥军优属意识弱化,军人军属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退役士兵安置优惠保障政策,更多的是偏重物质保障,缺乏对精神意识层面的激励。

3、实现由粗放型安置向精细化安置转变

当前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随着安置对象数量、类型的增多,传统的工作手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迫切要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由粗放型安置向精细化安置转变。未来我国可以在组织退役士兵安置信息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构建覆盖全面、内容具体、更新及时、安全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数据核查系统,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篇5: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总结报告

xxxx年会泽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退役士兵安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时期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全面推行新政策中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同时,积极稳妥做好老政策中“双考”安置和自谋业相结合的安置办法,妥善安置退役士兵。截止7月中旬,圆满完成了xxxx年退役士兵安置任务。现将安置工作总结如下:

一、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基本情况

今年,我县共接收退役士兵172人,自主就业的123人(含城镇退役士兵2人),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144.72万元。因患精神病五级伤残1人(按自谋职业补助标准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县人民政府不负责安排工作)。由县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xxxx人(其中:转业士官15人、二等功4人)。参加“双考”安置的29人。实际安置工作岗位26个(其中:安置在中央驻曲单位2人、省驻曲单位1人、市属单位2人、我县事业单位21人),占应安置总数的54.17%。申请办理自谋职业的22人,占应安置总数的45.83%,发放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178.2万元。对33名退役士兵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2.9万元。

二、加强组织领导

今年是实施新老政策衔接的关键年,为确保安置改革稳妥推进。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由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县民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委编办专职副主任、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县教育局局长、县公安局副政委、县监察局局长、县财政局局长、县工商局局长、县国税局局长、县地税局局长、县民政局副局长为成员的会泽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负责办理退役士兵接收和安置的日常工作。二是出台政策,为拓宽安置渠道提供保障。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下达了《会泽县人民政府关于下达xxxx年退役士兵接收安置计划的通知》(会政发〔xxxx〕31号),确定了我县的安置岗位,为全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组织保障。

三、安置办法

(一)自主就业安置。根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以及省、市相关规定:已选择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政府不安排工作,且不能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双考”安置,县安置办将严格按照自主就业的相关文件规定给予经济补助,按照部队发放的士兵服现役每满1年发给4500元的.退役金基本标准的80%比例计发。

(二)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符合新老政策规定由县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人员,包括新政策中安置对象为:士官服现役满的;服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因战致残被评定为5级至8级残疾等级;是烈士子女的。老政策中安置对象为:平时因公、因病被评定为5级至6级残疾等级的。符合县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人员,统一参加全省组织的文化考试,按照文化考试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对公布的安置岗位依次选择符合个人条件的岗位。

(三)考试考核安置。“双考”安置对象为:从城镇(非农业户口)青年中征集入伍或者xxxx年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征集入伍以及从高校在校大学生中征集入伍且不复学的士兵;农村入伍在服役期间因公致残被评定为7级、8级残疾等级的士兵;农村入伍的女兵。符合“双考”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退役时未选择自主就业的,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双考”安置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安置。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文化考试,并根据退役士兵服役期限、伤残等级、技术等级、立功受奖情况等进行实绩考核,按“双考”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对公布的安置岗位依次选择符合个人条件的岗位。在“双考”安置中未被录取安置的退役士兵,可在xxxx年7月20日前实行“双向选择”,由本人与企业单位联系工作,在接收单位同意的基础上,经接收单位主要领导签署意见盖上单位公章,并按相关程序报批同意后,可按本人联系的单位安置。对“双考”安置中未被录取安置或在规定时间内未联系到接收单位的退役士兵,按照规定一律按自谋职业办理,不再保留安置资格。

(四)自谋职业安置。根据有关规定,对符合城镇安置条件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今年,我县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金按两年义务兵55000元为基数,服役期每增加1年补助1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xxxx〕10号)精神,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四、具体做法

一是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接收报到工作。退役士兵接收报到工作既是一项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服务性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如何,对于稳定退役士兵思想情绪和妥善安置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从去年11月初开始悬挂横幅、张帖标语、制作了“会泽县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流程”、制定了接收、报到、培训、档案登记管理等相关表格,建立了台账。营造浓厚的接待气氛,热情主动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在部队的特长、爱好、身体状况,每天做好退役士兵的报到,档案接收,预备役登记,户籍关系等手续办理,同时,我们主动向退役士兵宣讲国家的安置政策,发放“会泽县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流程”。为优质高效完成xxxx年我县退役士兵安置、教育培训、推荐就业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做好各项数据的上报工作。每月月初按时、准确、有效向市局上报退役士兵安置的各项数据。

三是认真抓好教育培训。积极宣传动员退役士兵参加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宣传动员,今年春季,我县共有16人报名参加1年以上学历教育培训,培训期间,县民政局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xxxx0元;4月15日至25日,委托县委党校举办会泽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班,县民政局副局长、县安置办副主任谢开林同志作了《在全县退役士兵培训班上的讲话》,对44名退役士兵免费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这些退役士兵学到了一计之长,增强了就业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信心。

四是积极宣传安置政策。5月8日,召开了相关安置政策培训会,会上县民政局局长、县安置办主任黎发祥同志介绍了当前退役士兵的安置形势和今年的安置政策,主要是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安置政策、自谋职业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安排工作政策、技能培训政策、学历教育政策。安置办工作人员指导符合参加考试安置的48名退役士兵统一进行了网络报名。

五是设置安置岗位。为依法保障退役士兵能够妥善安置,县安置办牢固树立了“以兵为本、为兵服务”的理念,主动向县委、县政府领导请示汇报,积极加强与县直各单位和部门的协调沟通,拓宽安置路子,创新安置办法。向县人民政府写了《关于xxxx年度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计划的请示》,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确定了我县的安置岗位,对符合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设置岗位xxxx个,符合“双考”安置工作的,设置岗位7个。我县共设置安置岗位26个(其中,市政府下达我县安置岗位5个,我县设置岗位21个)。

六是认真组织实绩考核。在实绩考核前,县安置办工作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查阅档案和证书、证章、喜报、立功受奖通知书、服役年限、伤残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等有关证件进行审核,印制了《会泽县xxxx年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实绩考核成绩登记表》。5月27日下午,由会泽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的考核组,严格按照《云南省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考试考核办法(试行)》的规定,逐一对参加“双考”安置的退役士兵进行了考核,并由参加实绩考核的领导小组成员在《实绩考核成绩登记表》上签字,并将考核成绩向社会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

七是做好退役士兵考试服务工作。6月1日组织退役士兵到曲靖参加全省统一的文化考试,提前一天到达考点,确认考场,并统一乘车、统一食宿,切实为参加考试的退役士兵提供良好的生活保证。6月15日,县安置办对由县人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文化考试成绩和“双考”安置的退役士兵文化考试成绩、实绩考核成绩进行核实统计,并将成绩及排名情况向社会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

八是召开退役士兵岗位选择会。6月23日,在会泽县民政局会议室召开了会泽县xxxx年退役士兵安置岗位选择会,参加会议的有会泽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选岗的退役士兵及家属。选岗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理,先由县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选择岗位,再由“双考”安置的退役士兵选择岗位,并在《会泽县xxxx年退役士兵安置岗位选择表》上现场签字确认所选的岗位,再由参加岗位选择会领导小组成员在《岗位选择表》上签字。

xxxx年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在纪检监察部门的全程监督之下,在安置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和全体退役士兵积极配合下,使安置工作进展顺利。整个安置过程全面、合理,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五、下步工作打算

篇6: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会主持词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区2006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动员会”。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委常委、区武装部长##,副区长##,以及区退役士兵安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和今年有安置任务的有关单位领导。参加今天会议的还有受表彰的2005安置工作的先进单位和

先进工作者的代表。

今天的会议共五项议程:一是宣读《关于表彰2005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的通报》;二是宣读##政府、##军区《关于做好2005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三是宣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四是宣读区政府《关于认真做好2006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意见》;五是区领导讲话。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同志宣读《关于表彰2005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的通报》;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区武装部部长##同志宣读##政府、##军区《关于做好2005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区人事局局长##同志宣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

下面进行第四项议程:由区民政局##同志宣读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2006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意见》;

最后,请##区长讲话。

同志们,刚才在动员会上各单位分别传达了《关于表彰2005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的通报》及有关文件精神,副区长##同志也作了重要讲话。会后希望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增强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责任感。要坚决杜绝出现拒绝接收、变相拒收或损害退役士兵合法权益的行为。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克服困难,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认真落实各项安置安置士兵的各项福利待遇,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的安置任务。

篇7:上海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国务院《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上海市征兵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退役士兵在本市范围内的接收和安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含义)

本办法所指的退役士兵,包括下列人员:

(一)退伍义务兵;

(二)复员士官;

(三)转业士官。

第四条(职能部门)

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进行。

市民政局(以下称市安置部门)是本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区县民政部门(以下称区县安置部门)具体负责辖区内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劳动保障、人事、公安、财政、税务、征兵、工商行政、教育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退役士兵安置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安置原则)

退役士兵的安置,按照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实行指令性安置与退役士兵同接受单位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办法。

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

第二章 接收

第六条(接收的管辖)

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规定被批准退出现役的士兵,符合本市接收条件的,退役后由市和区县安置部门负责接收。

本市入伍的退役士兵,一般由原征集地的区县安置部门负责接收,也可以由其退役时父母或者配偶户籍所在地的区县安置部门负责接收。

非本市入伍的退役士兵,按下列规定予以接收:

(一)服役期间,其父母户籍迁入本市的未婚转业士官、非在职入伍的未婚复员士官、非在职入伍的退伍义务兵,由其父母户籍所在地的区县安置部门负责接收。

(二)配偶的户籍在本市且结婚满两年的复员士官、转业士官,由其配偶户籍所在地的区县安置部门负责接收。

(三)属于国家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况,经市安置部门批准由本市接收的退役士兵,由市安置部门指定的区县安置部门负责接收。

第七条(接收程序)

退役士兵应当自部队批准退出现役之日起30日内,向有接收管辖权的区县安置部门报到。

区县安置部门应当自收到退役士兵的档案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查,对符合接收条件的,签发接收通知书;对不符合接收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退役士兵,并将其档案退回原部队。

退役士兵收到接收通知书后,应当按接收通知书的要求,到区县安置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区县安置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第八条(户口落户手续的办理)

退役士兵凭区县安置部门出具的证明,到指定的公安部门办理户口落户手续。

第九条(非农业户口落户的特别规定)

转业士官入伍前系农业户口的,退役后可按非农业户口落户。

入伍前系农业户口的士官符合转业条件,本人要求并经部队批准复员的,可按非农业户口落户。

第十条(农转非的特别规定)

退伍义务兵、复员士官入伍前系农业户口,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经市或者区县安置部门批准,可转为非农业户口:

(一)服役期间个人获得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的荣誉称号或者荣立二等功以上的;

(二)服役期间个人因对敌作战、抢险救灾、见义勇为荣立三等功或者因其他事由荣立两次三等功的;

(三)服役期间因战、因公、因病致残,被部队评定为三等以上残废等级的,或者虽未被评定残废等级,但经本市劳动能力鉴定部门鉴定为部分或者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服役期间其家庭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转为非农业户口的;

(五)烈士的遗孤或者兄弟姐妹接替其参军的;

(六)入伍前父母双亡的;

(七)飞行学员因身体不适应飞行而退役,经团级以上的驻军医院诊断证明和航空学校证明的。

第三章 安置

第十一条(单位的安置义务)

本市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不分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都有安置退役士兵的义务。

第十二条(安置方式)

下列退役士兵中,除国家和本市规定不予安排就业或者自谋职业的以外,由区县安置部门安排就业:

(一)转业士官;

(二)入伍前系非农业户口的退伍义务兵、复员士官;

(三)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并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被评定为二等、三等残废等级的退伍义务兵、复员士官。

下列退役士兵由乡镇人民政府妥善安排其生产和生活:

(一)系农业户口的退伍义务兵、复员士官;

(二)除前款第(三)项以外的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退伍义务兵、复员士官;

(三)入伍前系农业户口,因符合转业条件而按非农业户口落户的复员士官。

第十三条(安排就业指标)

安排当年度的退役士兵就业,由市安置部门依据各区县上年度末在职职工人数,并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必要的统筹,提出本年度各区县的退役士兵安排就业指标,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下达。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市人民政府下达的安排就业指标落实到本辖区内的相关接受单位。第十四条(安排就业顺序)

安排退役士兵就业,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退役士兵与接受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双向选择;

(二)退役士兵未通过双向选择落实接受单位的,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区县安置部门实行一次性指令安置;

(三)需跨区县指令安置的,由市安置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自谋职业)

符合安排就业条件的退役士兵要求自谋职业的,应当在市或者区县安置部门确定其接受单位之前提出。

区县人民政府对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应当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并发给自谋职业证明。经济补助的具体标准和发放办法,由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制定。

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凭自谋职业证明,到劳动部门办理劳动手册。

第十六条(复工复职)

在职入伍的退役士兵,可以回原单位复工、复职。原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的,由合并后的单位接受其复工、复职。原单位分立的,由退役士兵选择其中的一个单位复工、复职。不要求复工、复职的,按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复学)

退役士兵在校入伍,未完成学业的,退役后可以回原学校复学。不要求复学的,按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办理。

复学的退役士兵,视为自谋职业,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

第十八条(伤病残安置)

服役期间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退役士兵,按以下规定安置:

(一)被评定为特等、一等残废等级的退役士兵,按国家有关规定安置;

(二)被评定为二等、三等残废等级的退役士兵,由区县安置部门下达专项安排就业指标,予以指令性安置。接受单位应为其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

第十九条(不服从安置的处理)

退役士兵拒绝领取安置介绍信,或者领取安置介绍信后不按规定向接受单位报到的,不再重新安置,由安置部门将其档案移交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第四章 待遇

第二十条(就业待遇)

安排就业的退役士兵,享有以下待遇:

(一)单位接受退役士兵,应当将其军龄连同待安置的时间,一并计算为其在本单位的连续工龄。

(二)工资福利和住房等待遇不低于接受单位“同工种、同岗位、同工龄”的职工。

(三)因接受单位的原因导致退役士兵不能按时上岗的,自市或者区县安置部门开具安置介绍信的当月起,由接受单位按照本单位同工龄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的标准,逐月发给其生活费。

(四)单位接受退役士兵,应当给予退役士兵不少于6个月的适应期,不得实行试用期制、学徒工制的待遇。

(五)被评定为二等、三等残废等级的退役士兵,进单位后按国家和本市规定享受工伤待遇。第二十一条(待安置期间待遇)

安排就业的退役士兵在待安置期间,由区县安置部门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发给生活补助费。

第二十二条(社会保险待遇)

退役士兵的基本社会保险关系应当按规定予以接续或者建立。退役士兵的军龄连同待安置时间与参加基本社会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累计缴费年限。

第二十三条(乡镇安置待遇)

农村入伍的退伍义务兵和初级士官服现役期间,保留其承包土地、自留地;中级以上士官复员后,没有承包土地、自留地的,应当重新划给。

农业户口的退役士兵住房确有困难的,由区县安置部门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第二十四条(报考优待)

退役士兵退役后一年内报考国家公务员的,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

退役士兵退役后一年内报考本市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予以优待。具体办法由市教育委员会、市民政局制定。

第二十五条(参加职业培训)

安排就业的退役士兵在待安置期间参加职业培训,或者农业户口的退役士兵在退役后一年内参加职业培训的,由区县安置部门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十六条(自办企业)

退役士兵自办企业或者从事个体工商户经营的,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给予优惠。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单位违反规定的处罚)

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拒绝安置部门分配的安置指标或者拒绝接受退役士兵的,由市或者区县安置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可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对执法者违法行为的追究)

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依法行政、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枉法执行的行政执法人员,由其所在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经费)

安置退役士兵所需的业务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第三十条(施行日期)

篇8: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教学探讨

退役士兵的就业安置一直是退役士兵本人、家庭和各级政府牵挂的事。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 他们仅凭现有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经过部队锻造的退役士兵是优质人力资源。过去他们当中许多人由于没有一技之长, 找不到合适的岗位, 许多内在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使广大退役士兵学有所长、各得其所, 从而真正把这支队伍打造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是柳州市对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尝试。通过培训, 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使他们尽快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并适应新的工作。我校作为承担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的学校之一,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全力以赴力求圆满完成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工作中总结经验, 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努力开创出一条适合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的新路。

2 退役士兵职业教育的主体

退役士兵的职业教育可借鉴技校、中专的的教育模式, 但是不能完全套用。退役士兵经过部队的培养, 在政治、军事、思想、纪律等各方面得到了锻炼, 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旺盛的工作干劲, 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坚韧不拔的精神, 但是退伍军人普遍存在没有特殊技能, 缺乏社会经验等情况。经过部队的磨练以后, 退役士兵一般都具有聪明好学、吃苦耐劳、敢于创新、敢争第一的优良品质。他们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或事业都有上手快、创新能力强的特点, 而且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退役士兵职业教育的主体应该包括三类教育:

(1) 职业道德教育

目的在于帮助退役士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 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 为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以成功者的心态去迎接未来。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社会职业的人们, 在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必须具备的, 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形象和道德修养。首先要教育学员树立全局观, 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 同时使其认识到, 个人利益只有在符合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最终得到全面实现;其次要教育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 忠于职守, 要有敬业精神, 要满腔热忱, 廉洁奉公, 努力贡献;再次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培养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和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还要教育学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作为职业道德的核心, 贯彻职业终身。

(2) 职业意识教育

职业意识教育的目的是引导退役士兵向社会人角色的转变, 退役士兵的再就业, 是重新回归社会的过程。退役士兵为了适应社会环境, 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会生活基础, 要培养新的生活技能, 社会规范和个人价值观, 这就是退役士兵的再社会化, 需要通过职业意识教育来完成。

(3) 职业理想教育

职业理想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退役士兵挖掘潜能, 形成奋发向上的能力。在加强对退役士兵就业能力培养的同时, 加强就业观念的教育引导。通过讲事实、摆道理, 使退役士兵转变就业观念, 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具备更强的能力与素质。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就业环境做准确的评估, 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通过扎实学习和苦干, 实现新的作为。

3 理论知识方面

在培训专业设置上以就业为导向, 开设数控车工、装配钳工、维修电工、汽车维修工、电焊工等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让退役士兵自由选择报读。根据退役士兵的知识结构及年龄较应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大等特点, 改革传统培训模式, 培训重点放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来组织教学, 围绕工作需求设计训练项目。遵循以产品生产过程为主线, 遵循学员的认知发展规律来重构教学内容, 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原则,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并让学员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发展职业能力, 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退役士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把正常1:1的理论知识与实操课程比例, 调整为理论知识占35%, 实操占65%。

理论知识课程的设置,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突出基础性与应用性, 精减内容, 缩短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并密切与职业岗位相结合。

柳州市是工业城市, 学员培训结束大部分是到柳工、五菱、柳汽、十一冶以及相关配套企业工作, 因此也要考虑学员到企业后在培训时所学知识的适用问题, 使学员到企业后能学有所用。比如在装配钳工中级工培训班我们开设了以下几门课程:机械制图知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计算机应用与CAXACAD绘图、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机械制造工艺、电工常识、钳工工艺、装配工艺及设备维护知识。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灵活调整, 例如《机械制图知识》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下:读图与绘图, 零件图的绘制,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中形位公差的标注, 零件图中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装配图的识读方法等。

4 操作技能训练方面

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要培训其技术和能力, 技术培训侧重于具体的岗位规范要求, 强调实用、对口;能力培养强调培养目标的综合性、职业适应的广泛性以及全面素质的养成。在操作技能培训时, 根据企业对不同工种的岗位能力要求来确定学员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目标。结合柳州市作为一个工业城市的实际情况, 采用一体化进行教学,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来组织教学, 围绕工作需求设计训练项目。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原则,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突出职业能力的训练, 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使教学适应生产, 学员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才被企业所接受。例如我们在进行中级数控车工技能训练时, 所选择的训练项目都是企业的一些实际加工的零件, 让学员到企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生产。

5 企业顶岗实习

学员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及技能后, 安排学员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一般时间为一个月。技能、技巧的获得来源于一线生产实践的不断积累、总结, 学员到企业顶岗实习, 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 真刀真枪的去干, 能迅速提高技能, 更加容易适应企业生产。

当学员在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顶岗实习后, 已经对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有了一定了解。这时再对学员进行综合性训练, 以完成一个综合性的工作任务为目标, 把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揉合在一起, 培养其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责任心、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

通过几年来对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工作的实践, 大部分退役士兵在完成培训后, 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生产的需要, 受到企业的欢迎, 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七夕情人节祝福语:七夕情人节表白短信下一篇:男人想成功,绝对不能接近这些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