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2024-05-17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介(精选10篇)

篇1: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1、主要信仰:萨满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宗教习俗有

祭腾格里、祭火、祭敖包。

2、蒙古族风俗习惯:蒙古族饮酒风俗蒙古族传统礼节,主

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

3、娱乐和节日:赛马、摔跤、射箭——男子三技、头琴、蒙古象棋、年节、马奶节、那达慕。

4、饮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肉食、奶食、粮食,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5、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男袍多为蓝色和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和紫色。

6、居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住蒙古包。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 ”的意思。古时称作“穹庐”、“ 毡包”。

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篇2: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的喜爱,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大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领子很高;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作为装饰。男袍大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大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着装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两种。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

蒙古族的服饰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尝试过的,令我们很向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人们的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光线也很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习惯和地方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居住过的,我对蒙古族的`民居的风格有着一种很强烈的喜爱!

饮食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的“美味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篇3:蒙古族传统契约之习惯法研究

一、蒙古族契约习惯法管窥

关于习惯法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19世纪著名的法律史学家梅因在其代表作《古代法》中说道:在人类初生时代, 习惯法是一种专门为特权的少数人所知道的法律, 不论这少数人是一个等级还是一个贵族团体, 或者是一个祭司团体还是一个僧侣学院, 这种法律是一种真正的不成文法。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习惯”、“惯例”及“法律”是使人类集体生活得以有序进行的主要社会规范的三种, 这三种规则之间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是变动不居的。恩格斯反对原始社会就存在法律的观点, 强调社会生产决定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如果一种生产方式持续一个时期, 那么, 它就会作为习惯和传统固定下来, 最后被作为文明的法律加以神圣化”[2]。张冠梓先生以“固有法”这一概念进行阐释, 其指产生于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的法律, 并提炼出约成习惯法、俗成习惯法、准成文习惯法和初级成文法等概念。田有成教授认为, “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的, 是人们在生活中根据事实和经验, 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组织确立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人们共信共行的行为规范”[3]。孙国华教授认为, “习惯法是经国家认可并赋予国家强制力的完全意义上的法”[4]41。综上所述, 习惯法具有不成文的、非官方性的、强制性的、依据某种权威和社会组织而产生的特征。

蒙古族习惯法亦是如此。它是来自于蒙古社会中业已存在的各种习惯、惯例和禁忌。未成文的蒙古族习惯法延续了400多年, 有些内容成文后仍被保留了下来。笔者认为蒙古族习惯法是始于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山谷, 止于成吉思汗大扎撒的颁布。是蒙古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前代表全体成员利益和蒙古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代表蒙古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习惯行为规范”, 蒙古人称之为“约孙” (yosun) , 具有道理、缘由、礼法等含义。关于约孙的内容, 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 但是散见于后来的各个蒙古族法典和律例, 甚至各种游记跟著作中。

二、蒙古族习惯法与蒙古族文化的关系

蒙古族习惯法并不是突然创造的, 而是特定的民族精神的产物。在特定的民族内部缓慢地、沉默地、有机地生长出来的。孟德斯鸠认为法律依赖文化而存在, 法律产生的必然条件有地理条件、宗教因素、谋生方式等。它通常根植于民族的历史中, 真正的渊源是普遍的信念和民族共同的意识。这些共同的信念与意识在一定组织间逐渐形成了根据经验事实的地方习俗与习惯。通过运用这些习惯, 使它们逐渐变成了法律规则。由于禁忌是人类最原始的规范, 因此, 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 禁忌逐渐分化, 有的成为习惯规范或道德规范, 甚至成为法律规范。所以分析蒙古族习惯法应该从禁忌入手, “禁忌者, 为接触神圣或污秽之事物之禁忌, 犯之必蒙灾害, 由此信念而生之习俗也”[5]275。古代蒙古习惯法中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禁忌, 而各种禁忌的产生又有其特定的社会生产缘由。

1.保护生态环境的蒙古族习惯法。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逐水草游牧为主要生计方式, 依靠自然生态去繁殖和牧养牲畜, 并以狩猎为其经济补充。牧草跟水是牲畜主要的食源。牧民特别注意保护草地, 禁止乱掘草根, 破坏牧场, 倒场轮牧可以保证草场的可持续利用。从那木伦合屯与扎赖尔人之间的纷争可以看出牧民为了保护草场甚至可以牺牲生命[6]19。前面说过蒙古族习惯法的诞生与当时的宗教信仰有一定的联系。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 而神灵崇拜观念和萨满教信仰, 认为万物皆有生命和灵性。出于对大地的敬奉, 他们禁止在地上乱挖乱掘, 至今在蒙古民间禁忌中还有很多禁止破坏草地、乱挖草地的民间禁忌。对于生息在干旱地带的蒙古高原上的人, 水是人畜的命根。在游动性经济基础上产生的萨满教包含了许多关于防止水源污染和干涸的宗教观念和禁忌规范。

2.古代蒙古族婚姻习惯法。古代蒙古族经历了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方式的“艾勒”到以自己亲属聚落形成的“氏族”的过程。氏族有自己的首领, 其氏族制度称之为“yosun”, 氏族成员必须遵守, 否则将受到相应的惩罚。古代蒙古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 禁止氏族内部通婚。在此婚制中, 有女婿上门入赘和收继婚、交换婚习俗。前面两种习俗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保护氏族或个体家庭的生产力, 阻止劳动力流出。因为蒙古族人口基数小, 生产力低下, 生态环境恶劣、气候严寒、战乱频仍, 很难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故对于蒙古社会来说, 保留劳动人手, 增强家庭的生产力量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 还有姻亲结婚的习俗, 并且多限于姑作婆, 这一古老习俗一直相沿到12世纪中叶。至于交换婚习俗是古代蒙古族氏族或部落间议婚的一种, 其形式主要是由两个氏族或部落的男人商榷互换其姊妹为妻或互换其女儿为媳妇。在《蒙古秘史》中成吉思汗向王罕提出了索桑昆之妹与术赤, 将自己的女儿嫁于桑昆之子的愿望, 其目的是为了巩固与王罕之间的血亲联盟[7]。

3.古代蒙古族血亲复仇制。血亲复仇制是蒙古族习惯法的内容之一。蒙古族把血亲复仇当做一种世代相传的义务, 复仇所针对的不一定是当事者, 但只限于他的亲属或子孙[8]25。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尔人下毒害死的事情的原因就是因为也速该在与塔塔尔部作战时杀死了塔塔尔部首领铁木真兀格, 而铁木真兀格死时留下口遗, 要他的子孙后代向乞颜部报仇, 后来才会有了毒死也速该的事情。而也速该的行为是为了报先祖俺巴亥将女儿嫁于塔塔尔人时, 被塔塔尔人出卖于金国, 被钉在木驴致死的血仇。除此之外, 由于当时也盛行掠婚习俗, 也速该将蔑儿乞部的新娘诃额仑抢了去, 后导致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被蔑儿乞部的人掠去的事情。

4.古代蒙古族“忽里勒台”制。“忽里勒台”蒙古语意为“会议或族众会议”。只限于本氏族人员, 每一位都有参加“忽里勒台”的权利, 在“忽里勒台”上大家共同对族内的重大事情作出决定。成员有如下权利跟义务:选举氏族首领的权利、罢免氏族首领的权利、裁决跟惩罚违反习惯法的人员、制订习惯法、举行族内宗教仪式或实行血亲复仇的决定等等。由此可以看出, 古代蒙古族氏族成员间的权力与义务的划分处于“自然”状态, 也可以说是处于法律意义上的“朦胧”状态。氏族内部成员通过这种无权利义务之分的制度, 在氏族内部实行民主、平等的原则, 共同解决他们所遇到的一切争端和纠纷, 调整和规范他们的生活。蒙古族习惯法中所确立的“忽里勒台”制度是蒙古氏族内的最高权力机关, 决定氏族内部的所有重大事项。

5.家庭财产幼子继承制。蒙古人严格规定家庭内部成员继承财产的份额。文字产生前是口头契约形式。家庭中的幼子, 蒙古语称“斡惕赤金”, 它有“灶火和斡儿朵之主”之意 (“斡儿朵”蒙语意为“毡帐”) , 因此又被称为“额真或额毡”, 意为“主人”[8]。蒙古族习惯法中规定, 蒙古人家庭中的大部分财产由幼子继承, 除继承享受父母遗产之外, 还包含继承父亲蒙古包的“香火”, 即延续血统, 维系后嗣之意。而其他孩子, 继承小部分的财产, 即使是妾生的孩子, 也有权利继承财产。对于女儿, 蒙古人也会在其结婚时给予一定的嫁妆, 就相当于财产继承。

三、从蒙古族习惯法看蒙古民族特质与其属性

法律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里是个动态的文化现象。无法自外于其他文化与传统, 所以不同文化产生不同的法律文化。法律的诞生都与其特定时期的社会情况与民族文化思维模式紧密相连。古代蒙古习惯法的创建亦与其民族的经济模式、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关系密切, 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之一, 其功能不可小觑。法律和秩序贯穿于古代蒙古社会生活习惯中, 他们之所以遵守习惯法, 一方面是出于自发和自愿, 为了维护自身生产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是蒙古民族特有的情感和道德的反映。从蒙古族法律文化可以看出蒙古族文化是生命文化、生态文化、和谐文化, 具有开放性、包容性、进取性、务实性、征服性、开拓性等草原文化特有的特质。

除此之外, 古代蒙古族习惯法一方面为后世法律实用性创造了前提, 促使法律能够适应多元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为元代法律多元性的产生创造了环境, 为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色彩。用法律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古代蒙古族习惯法具有与法律共同的属性, 蒙古族习惯法具有地方性知识特征。

孟德斯鸠和萨维尼都坚持法因民族而异、因经济类型而异, 是民族精神的产物。格尔茨认为应该根据地方性知识来认识法律或主张法律本身就是地方性知识。就像蒙古族习惯法只有在蒙古族经济生活中产生的一样, 是蒙古族精神的产物, 不能用其他民族的价值体系去衡量它在蒙古社会中的价值。如蒙古人生活物质紧缺, 最痛恨偷窃, 所以在蒙古族习惯法中偷窃行为可能导致死刑。蒙古族习惯法慎用死刑, 因为蒙古族人口少, 所以尽量用赔偿的方式解决等。故而人类学不会去判断某种法律的对与错、文明与落后, 其何时存在, 以何种形式存在必定取决于其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赖以构建的关于该民族的不法行为的观念与采取补救措施的形式和观念是正确理解蒙古族法律制度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张冠梓.法律人类学:名家与名著[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 1972.

[3]天有成.论民族习惯、习惯法和法律的关系[J].云南法学, 1995 (3) .

[4]孙国华.法学基础理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5]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M].黄尊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6]拉施特.史集[Z].第一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 1983.

[7]阿斯钢, 特·官布扎布.蒙古秘史[M].新华出版社, 2006.

篇4:蒙古族传统居住习俗及习惯研究

蒙古包是草原游牧民族在经过长久的岁月变迁和磨炼后形成的一种与草原游牧生活相适应的特有建筑形式。蒙古包的发展和演变也可以看作是蒙古族习俗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代蒙古族人多是住在“窝棚”里的,这种圆形拱顶的且隐蔽性较好的居室建筑与其当时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方式颇为相符。将一棵活树作为“窝棚”的主要支柱,在支架上覆盖芦草、桦树皮或者兽皮等。制作简单,便于遗弃是这种简陋式房屋建筑最大的特点。在《蒙古秘史》中也曾对蒙古族先祖当年争夺猎物而迁徙的历史做出扼要的叙述。之后随着狩猎经济逐渐被畜牧经济所替代,“帐篷”也随之取代了“窝棚”成为游牧先民的主要住室。利用树枝作为支架,再将毛皮覆盖在支架上。这种“帐篷”相比“窝棚”拆卸方便,易于搭配,且更为保暖。而在正式进入畜牧时代之后,“帐篷”居室逐渐演变成了毛毡帐,用羊毛毡覆盖,状似天幕。在《呼伦贝尔概要》中曾对这种毛毡帐有所记载,表述说这种毛毡帐颇为适合蒙人游牧时作为居室使用,方便游牧,既可以遮挡风雪,也可以起到防止虎狼袭击的作用。这种居室在后来也被称作穹庐,而后世“蒙古包”这个名称的由来实际是来自于满族语对“穹庐”的翻译――“蒙古博”,这里的“博”后来因发音问题常作“包”。蒙古包在我国北方民族使用已久,在畜牧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蒙古地区的蒙古包种类和样式也在逐渐丰富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其一,移动式的蒙古包。这种类型的蒙古包比较适合纯游牧民使用,圆形的拱顶,制作和拆卸都颇为简单。两三个人仅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搭建或者拆除一个移动式的蒙古包。在蒙语中移动式蒙古包被称为“乌尔郭格乐”,在《黑鞑事略》中曾记载道:这种蒙古包一般是逐水而建,得水则止。在夏天时蒙古包多建立在草木繁盛的水边,或者视野开阔的通风性较好的地方;而到冬天时,移动式蒙古包多立于山之南。且根据季节的不同,用来围包的材料也不同,比如夏季用苇草来遮掩,冬季用毛毡来覆盖。而这种移动式蒙古包在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上最为多见。

其二,固定式蒙古包。这种蒙古包比较适合于处在半农半牧之间的蒙古族家庭使用。其房屋和屋墙基本上是用毛毡包裹起来的,也有的在覆上一层毛毡后再用毛绳捆紧以作固定,固定式蒙古包的墙基必须要深埋地内,且在埋好后还需将周围的土砸实,最后再用重物压住固定。在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一带能够看见较多的固定式蒙古包。

其三,人字帐房。在《归绥县志》中曾有一段与人字帐房有关的记载,表示用青兰细布罩盖着的帐房,虽小但胜在静谧,可以用来会友;该书也曾记载说在外突然遇到下雨天也可搭建此帐房以作休息和避雨之用。由此可见人字帐房主要是用于会客和休息使用。

其四,斡儿朵。亦有“宫帐”之称。与普通的蒙古包相比,这种蒙古包有三点特别之处。第一,斡儿朵的内容量较大,相比高约十三四尺,宽五六尺的普通蒙古包,古时的斡儿朵则要高大得多。据资料记载,古时的斡儿朵的宽甚至可到三十米,而用来承载这座帐幕的车辆至少需要22匹牛才能够拉得动。而这种巨型斡儿朵同时也展示了古代蒙古人的智慧和创意。第二,由于斡儿朵多数是由贵族使用,所以装饰的颇为富丽堂皇。在彭大雅撰写徐霆作疏《黑鞑事略》中记录一段徐霆到达草原后看见蒙古斡儿朵的情景,其中对斡儿朵颇为豪华奢侈的装饰做了详细的描述,表示按照建制规则斡儿朵是最大的毡帐,且上下均是用毛毡包裹,用柳编做窗,门槛和其中的柱子均用金丝缠绕包裹,“斡儿朵”名称也是由此而来。另外在《蒙古秘史》中也曾对斡儿朵有所记载,表示在当时的王汗斡儿朵中用金撒帐做装饰,因而经过金撒帐装饰的斡儿朵也叫“金殿”。第三,斡儿朵在造型上与普通的蒙古包有所不同。在哈勒嘎斯上插入乌尼并竖起哈那来构建斡儿朵的房屋架子,从外形上看仿若人的脖颈。在宫帐搭建好之后整个宫帐呈现出葫芦形,而葫芦在古代有福禄吉祥之意,下面呈现出桃形,这种桃形蒙古族信仰中的天宫颇为相像。有老人认为这种帐子形似观音坐,模样又与天宫的蟠桃极为接近。在成吉思汗的陵寝中和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地区仍保存有不少的斡儿朵造型的蒙古包。

其五,土木建筑的蒙古包。这种蒙古包上面是用德拉苏苇草、芦草或者茅草覆盖而成,屋墙则是用砖石、土坯或者用柳条编制成墙再用黏土覆上而成。土木建筑的蒙古包,屋内通常会用一根柱子来支撑起圆形的房顶。随着后来生活的稳定,有些地方土木建筑的蒙古包中还会在向阳的一面墙上开辟出一个窗口,内砌火炕。这种土木建筑而成的蒙古包实际也标识着蒙古族定居式生活的形成。蒙古族人住室由蒙古包向汉式房屋的过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开始当毛毡坏损之后,蒙古人并不是立即更换新的毛毡而是在网片状的哈那上覆上一道芦苇篱笆,再在上面抹上泥土来加固。所以这种土木建筑的蒙古包既代表了游牧文化,又带有农业文化,这种蒙古包也被称为“独贵”,在伊克昭盟一带比较常见。

其六,方形的房屋。常见的是由两三间平房组成,或搭冬炕或搭南北炕。在我国内蒙古阴山山脉的狼山地区至今仍保存有古代游牧民族的毡帐岩画。表示这种蒙古包的外形与今天的蒙古包比较类似,但是这种蒙古包要高得多,且没有天窗,仅在一面设出入口,外表是用木棍搭起的方格纹样,出入口的门洞高而宽,出入比较方便。在经过专家的考证后,证明正是这种与农业社会房屋建筑没有太大区别,有颇多共同点的蒙古包却是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毡帐样式。在《隋书·突厥传》和《太平广记》引《谈薮》中均有对该种类蒙古包的记载。由此也可见我国蒙古族的居住习俗实际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居住习俗是紧密联系,一脉相承的。

二、近代蒙汉结合的居住方式

房屋建筑的外观形式上带有明显的蒙汉民族居住文化特征,且颇为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的房屋即为蒙汉风格结合房屋。通常蒙汉风格结合的房屋有以下几种结合形式。

第一种就是屋盖应用的蒙古包式的圆形房的构建方法,利用茅草、苇草等将屋顶覆盖住,屋壁则采用汉式的房屋搭建手法,呈方形状。这种兼具蒙古风格的圆型屋盖与汉式风格方形屋壁的别具特色的居室形式曾在二十世纪初的翁牛特左旗与巴林右旗交接地区西拉木伦河沿岸的蒙古村落中出现过。但是关于这种房屋形式的记载较少,研究者推论这可能是由于这种居室模式并没有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且存在时间较短所致。

第二种蒙汉风格结合的形式则是采用蒙古包式的圆形房屋与汉式风格的房屋相附加的形式。在房屋的正面门的两侧开设两个小窗户。相比以往在侧墙壁上开窗的设计,这样的窗户设计更为先进,采光也更加充足。这种房屋形式在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都出现过。这种蒙汉风格的房屋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民族居住文化对蒙古族居住文化的影响作用不断加深,同时也标识蒙古族多室房屋居住形式的开始。

此外,也有不少条件相对富裕的蒙古族家庭同时居住蒙古包圆形房屋和汉式百姓房屋,且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家庭多会用汉式百姓房屋来招待客人。之后随着朝代的变迁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汉式房屋成为这些蒙古家庭的主要居室。

三、汉式百姓的房屋

受地区自然环境、传统习惯的影响,蒙古人在不同地区的汉式百姓房屋形式也不尽相同。另外贫富差距和社会阶级不同也是造成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形式不同的因素之一。在土默特左旗地区,东面开门的“口袋房”比较多见。另外富裕的人家则会建一座瓦房,由于砖块和瓦片的深蓝色颜色在众多的房屋中比较特别,因此也作“海青房”。而贫苦的穷人所搭建的汉式百姓房屋相比富人用砖、石头和瓦片搭建而成的房屋则显得简陋许多,面积狭小,山墙开门。在汪国钧的《蒙古纪闻》中曾提到这种简陋的房屋,并对其搭建做了简单叙述,表示这种房屋是用木叉做架子,用棒柴做覆,用泥土抹后成墙,用山墙开门,一户仅能容纳七八个人。这种房屋形式在科尔沁右翼地区比较多见。由于这种房屋形式实际是仿照汉民马架子房屋而搭建的,所以得名“马架子”。

既然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是模仿汉居而建,院落作为汉式居室中颇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在蒙古人的汉式百姓房屋中自然也是有的。树枝、石头、泥巴、草垫子是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院落最常见的院墙搭建材料。在一些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有蒙古人家的院落里的院墙是用羊粪垒成的。而靠近兴安岭地区由于树木繁多,所以这里的蒙古人汉式房屋的院落院墙则多是用树枝围起来的。相对处在山区石材较多的土默特左旗地区的蒙古人汉式房屋院落的院墙则多使用石材垒砌而成的。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在外观、结构上多是模仿汉式房屋的建筑形式,但是在有些地方还保留了其本民族的特色,比如门上贴红纸、院落中的圆形土壁屋、房屋周围的畜舍和与宽敞的院落以及屋内的物品摆放等均是沿袭了蒙古族的民俗特色。

参考文献:

[1]张晓东.蒙古包──古老的毡帐建筑艺术[M].古建园林技术,1998(2).

[2]孙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民居研究[J].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1.

[3]马明.新时期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模式研究[J].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篇5: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火忌:蒙古人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水忌: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持续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篇6: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如果您到大草原旅游,您一定会到草原上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为这是蒙古族从古到今的传统。当来到这里,您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主人的住处,“这真是一块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或者您会用临时学会的蒙语“赛努!赛努(好啊!好!)表示自己的情怀,一句蒙古语说出来,这里的主人会由衷地高兴。

当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进蒙古包后,宾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侧。一般来了十分尊贵的宾客,主人会主动让您坐在正北(男坐进包后的西侧,女坐进包后的东侧)位置上。这时候,主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摆在客人面前,然后端上一碗滚烫飘香的奶茶,请客人们品尝。接着在问候和笑声中开始敬酒,主人手捧哈达,托着银碗、齐眉举盘,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饮而尽,主人会非常高兴,顿时主客情融,气氛很快会热烈起来;如果您不善饮酒,接过银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这表达了对主人的尊重与亲密。

这里的主人首先给客人斟上新熬的奶茶,摆上奶食、糕点、炒米等茶食为客人压饥解渴,有的还做点面条,让客人们少吃一点垫个频祝?然后敬酒。由主人先用小酒??酒盅)向客人们每人敬一杯,这就是敬酒的开始。接着用大杯(比银碗小一点专用敬酒的银制器皿)从客人中的年长者开始,依次一一进行;敬酒达一定杯数就要奏乐唱歌为客人们喝酒助兴;酒后用饭,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为整羊宴,其次为羊背子宴。

如果说草原是绿色的大海,蒙古包则是大海中的点点白帆。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既美观又实用,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运。

蒙古包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迁组装,就地取材,自产自用等特点,非常适于游牧生活,蒙古包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在大海般的绿色草原上,星罗棋布的蒙古包白帆点点,会使人感悟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蒙古包其形呈天幕式,圆形尖顶,外用一层或二层羊毛毡围裹,里面用“哈那”和“乌尼杆”支撑。“哈那”是数十根同样粗细、抛光后的木棍,用牛皮绳连接,构成可以伸缩的网状支架。“乌尼杆”是用木棍支撑的伞状包顶支架。蒙古包顶端还有“陶脑”——天窗,既可通气又可采光。整个蒙古包用数根毛绳牢牢固定,抵御风的侵害。

华丽的民族服装:

篇7:蒙古族风俗习惯礼仪

献哈达

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风俗习惯

1. 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如下:

首饰 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蒙古袍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quot;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 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风俗禁忌

1、日常生活禁忌:蒙古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方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2、火忌:蒙古人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篇8:蒙古族的民族风俗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俗,不一样的民居、不一样的风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独特魅力。

蒙古人把隆重而热情地接待客人看作是一种美德。他们的待客礼包括问候、互递鼻烟壶、饮食招待等。无论是专程来访的贵客还是路过歇脚的行人,客人一到,首先是互相问候,待客人坐定,女主人端上一碗馨香的奶茶,并摆上各种奶食品、炒米、手把羊肉等,其间敬酒是必不可少的。奶茶用银质的碗盛着,与哈达一起献上。敬酒时,要右手举杯、左手托肘,恭敬地把酒杯交到客人手中。

蒙古族的传统居室是蒙古包。蒙古包呈圆形尖顶,由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面覆以羊毛毡,再用毛绳固定。围壁、伞架均用木杆钉成。包顶留有天窗,通气透光。门小,木制,大多向南或向东南。蒙古包可以拆卸搬运,极适于游牧生活的需要。蒙古族是个放牧的民族,这一区域的草被牛羊吃光了,便要搬到一片有水有草的地方去。为了搬家方便,蒙古人居住的是蒙古包,到时候折起来用车拉走,找到合适的地方再把蒙古包撑起来。蒙古人就是这样,过着“逐水草而迁徒”的游牧生活。

蒙古人爱唱爱跳,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蒙古人就聚在敖包山前的空地上,开起篝火晚会。待到客人到齐,篝火点起来,美酒端上来,歌声琴声响起来,一时间烤肉香、奶酒香、歌声、笑声在繁星密布的夜空下飘荡。人们围着篝火跳着舞,不断地把站在圈外的游客拉进去,跳舞的圈子越来越大,最后大得像要把整个草原包围起来。

篇9:蒙古族风俗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构建了我们这美好的中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的几个少数民族吧。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习俗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食俗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

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

蒙古族文化艺术

蒙古族对祖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自元代以来,陆续出现蒙古族学者撰写的大量史学、文学作品,并在语言、医学、数学、天文历算、毛织、机械和兵器制造等方面,创作了大量的珍贵典籍。蒙古族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同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并吸收了藏医、汉医的经验。蒙医在诊断方面包括望、问、切。治病多用成药,并总结出食疗、灸疗、皮疗、温泉疗、按摩疗等疗术。如用炒热的盐热敷,用新鲜畜皮、鱼皮裹疗等,都是蒙医独特的疗法,蒙医对治疗创伤和接骨尤有独到之处。蒙古族医药学家还写出了一批医药著作,如《饮膳正要》、《方海》、《蒙药正典》、《蒙医药选编》、《普济杂方》、《医学四部基本理论》等。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是我国第一个用解析方法研究圆周率的人,著有《割圜密率捷法》一书。

蒙古族一向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在浩瀚的蒙古民歌中,可分长、短调两种体裁,长调字少腔长,嘹亮悠扬,节奏自由,流传于牧区,体现了草原广袤的气势和牧民宽广的胸怀;短调流行于半农半牧区,节奏规则,节拍固定。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舞、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纯朴、热情、豪放的气质。其他如深受群众欢迎的说唱艺术“好来宝”、历史悠久的马头琴等民族文化艺术,都展现了各自的风采。

篇10: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洁白的蒙古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马奶酒与手扒肉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感。

草原“那达慕”

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的季节到了。这时候他们便开始酿制马奶酒,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蒙古语“娱乐”、“游艺”的意思),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射箭、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比赛。

“那达慕”,一般进行五至七天。每逢此时,牧民们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骑着马、赶着勒勒车,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在绿茵草地上搭起毡帐,熬茶煮肉。整个草原炊烟袅袅,人欢马叫,一片欢腾。

“那达慕”起源于十三世纪初,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时候,蒙古族的头领们每当举行大“忽力勒台”(大聚会)时,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进行奖惩外,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当时,“那达慕”的主要项目就是进行射箭、摔跤、赛马比赛。如今的“那达慕”已增加了物资交流、文艺演出等许多新内容。使这一传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欢乐而富于实效!

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没有摔跤不能称为那达慕。摔跤手可多可少,最多达1000余人,且不受地区和体重的限制。摔跤手进行编排配对后,采取单淘汰式,失败者不允许再上场。摔跤手上身着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背心,裸臂盖背,边沿镶有铜钉。下身穿肥大摔跤裤,脚登蒙古靴,颈上套五色绸缎制成的彩条“景嘎”,标志着获得过多少名次。大部分地区摔跤手出场比赛前唱摔跤歌。出场、收场双方摔跤手都要跳跃。裁判员发令,双方握手后开始交锋,不限时间,不许抱腿和跪腿摔,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参加那达慕的摔跤手都有奖品,前三名的奖品较贵重。

蒙古族历史器重“达尔罕摔跤手”,这是终身的荣誉。在授予光荣称号的仪式上,获“达尔罕”称号的摔跤手,穿上比赛的全套服装,三唱摔跤歌后跳跃进场进行表演。由主持那达慕的领导人发给证章、证书和纪念品,并按民族习惯请他喝一碗奶酒和鲜奶。此时,获“达尔罕”者挑选一名最有前途的摔跤手,把自己的摔跤服脱下来赠给他,自愿担任业余教练,然后互相拥抱,一齐跳跃出场。

成吉思汗陵

在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绿草丛生,溪水萦绕、牛羊遍布的伊金霍洛草原上,高高耸立着一座精美别致的宫殿。数十里外,就可遥见它那闪烁的光辉、雄伟的身姿,这就是蒙古人心中的圣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安息的地方--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园总面积5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陵宫坐北朝南,建筑在一米多高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共分正殿、东殿、西殿、寝宫和东廊、西廊六部分。正殿高26米,上面为蒙古包式的穹庐顶,上面有俏丽的圆柱形装饰品和用黄蓝两色琉璃瓦镶砌的祥云图案。下面是双层蓝色八角飞檐。东西两殿比正殿略低一点,顶部与正殿相同,设有单层屋檐。三殿相互连通。正殿内安放着成吉思汗的雕像,两侧殿内的墙壁上绘有歌颂他丰功伟绩的壁画。殿堂的后面紧连着寝宫,安放着四个黄锻覆盖的蒙古包。包内分别供奉着成吉思汗及其夫人孛儿帖、二夫人呼伦、三夫人伊绪,其胞弟别力古台、胞妹哈撒尔、四子拖雷和夫人伊喜哈图的灵柩,包前盛放着历代相传的成吉思汗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上一篇:如何处理老公手机中的暧昧短信下一篇:航模比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