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c课后题

2024-06-28

fishc课后题(精选6篇)

篇1:fishc课后题

《口技》课后题训练题

一、自主实践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B.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2.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并解释。

(1)京中有善口技者。( )( )

(2)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 )

(3)众妙毕备。( )( )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

(5)曳屋许许声。( )

3.下列句子中红色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B.会宾客大宴

C.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D.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4.与“不能名其一处也”的“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名无实

B.名不虚传

C.莫名其妙

D.至理名言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的短文是写“口技”的,请你与课文比较一下,看看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例文:陆瑞白能口戏。善作钉碗声及群猪夺食声;又善作僧道水陆场钹声,且有大铙小镜,杂以锣鼓,无不合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高

忽然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选出下列对红色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会宾客人宴(举行宴会,动词)几欲先走(逃跑)

B.侧目(用眼看,动词)宾客意少舒(不多)

C.指其一端(一种)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D.几欲先走(音jī几乎)一抚尺而已(罢了)

2.理解填空。

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_______。众人灭火之声:______。这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______”一词(实为短语)可以看出。

3.简答下列问题。

(1)文中“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这样写的作用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几句为什么不能删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比较画线与红色字体两处对声音的描写,看看特点有何不同,并对这种写法作点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文略

世界如果没有色彩,就会变得黯淡;如果没有声音,就会失去生机;一声鸟啼,送来了黎明;深沉的晚钟,带走了喧嚣。请你以“声音”为话题,写一则对声响的感悟性文章,题目自拟,200字左右。

篇2:fishc课后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答:

3.揣摩下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参考答案:

1.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2.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道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

插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3.(1)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篇3:fishc课后题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推进, 教师在应用新课程理念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不断加强.特别是在新课的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非常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 营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 把握生生、师生间的互动, 注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在例题设计上, 注重层层设计, 注重变式、螺旋上升, 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但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三的复习课怎么上, 这是大家一直在思考、比较困惑的问题.

新课程倡导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 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的问题情境, 通过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经历, 领悟数学的数学方法和数学的本质,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 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笔者针对自己的一堂课的反思, 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二、情景的叙述

下面描述的是笔者在一堂高三数学复习课《直线方程》的教学过程.

问题1:△ABC的三个顶点为A (-3, 0) , B (2, 1) , C (-2, 3) , 求: (1) 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2) BC边上中线AD所在的直线方程; (3) 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的方程.

设计目的:回顾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 及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形式对求直线方程是最好、最快的.

变式1:求过点B, 且与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2的直线方程?

变式2:已知直线l过点C, 且在x轴上的截距是y轴上截距的2倍, 求直线l的方程.

设计目的:让学生掌握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中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利用待定系数法时首先要考虑一下特殊情况是否符合题意.

问题2:如图, 过点P (2, 1) 作直线l, 分别交x, y正半轴于A, B两点.当|PA|·|PB|取得最小值时, 求直线l的方程.

设计目的:直线方程形式的选择和解题方法的训练.

生1:直线方程选用点斜式, 设直线l:y-1=k (x-2) (k<0) (解略) .

生2:直线方程选用截距式, 设直线方程为: (解略) .

生3:设直线l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 (a>0, b>0) , ∴A (a, 0) , B (0, b) , ∴.

要使原式取得最小, 当且仅当, 即, ∴a=3, b=3.∴l的方程是:x+y-3=0.

生4:设, 过点P作PE⊥x轴于E, 作PF⊥y轴于F.

师小结:在解决有关问题时, 我们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决, 这样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解题, 有利于提高解题速度, 同时要注重解题方法的选择.

师:刚才我们已给定在|PA|·|PB|取得最小值时, 可以有唯一确定的直线方程.接着我给出下面的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

变式:过点P (2, 1) 作直线l, 分别交x, y正半轴于A, B两点, ________ (你认为添加什么条件时?) , 可以确定直线l的方程.请其他同学给予解答.

(不到几分钟, 学生纷纷示意表示自己已想到可能的条件.)

生1:给定斜率k=2或倾斜角α=60°或给定一点P (-1, 2) 等.

生2:点P是线段AB的中点或三等分点等.

生3:给出△OAB的周长为6.

生4:给出△OAB的面积.

生5:给出|OA|+|OB|的值. (对于生4、生5说的涉及有最小值的问题)

……

师:由于时间关系, 我们不可能进行一一解答, 请同学们回去后把上面的各种情况, 由同学们自己选择进行解答.

三、课后反思

作为复习课, 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是在落实“双基”的同时, 又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思维.同时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复习课上不要让学生有一种“炒冷饭”的感觉, 应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反思如下:

1. 基础知识以何种方式展示, 如何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

复习课是在学生原有认知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对某些知识已有所了解, 但可能模糊或淡忘, 知识的掌握可能是零乱的, 但学生的自我感觉“不错”.如果简单地说教, 学生感觉索然无味, 这样会影响课堂的复习效率.因此在设计问题时, 在知识的易错点、易混点处设计一些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做题, 体会到“错”了, 对知识的产生重新认识, 这样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收到了预设的效果, 通过再认知, 完善知识网络.

2. 怎样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完善解题过程的自我评价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学, 特别在高考中可以说解题技能的较量, 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有相当数量凝聚命题者的经验与智慧的原创题.对学生来说, 碰到这些情境陌生、形式新颖、结构精巧的题, 又要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的解答, 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 在复习课的习题设计中, 设计一题多解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解题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思考问题, 活跃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培养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训练, 对同一个问题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 对多种解答方法作出合理的评价, 找到问题解决的最优的方法.

3. 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复习课通常大都是由老师给出题目, 学生思考、解答, 再作评价.学生基本上属于被动接受知识, 提出问题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我发现在复习课时, 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让学生参与到编题中, 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 这也体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教学原则, 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 是学生对问题认知的过程, 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培养了思维的发散性, 也激发了探究问题的好奇心, 极大地调动了数学研究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如何利用知识的纵横联系,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新授课时, 由于受知识点的制约, 我们设置的习题往往侧重于某个知识点的巩固与练习, 或者对概念、定义、公式等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或者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设置一些题目, 这些题目的选取整体上比较简单, 学生也比较容易解答而在高三复习课设置题目时要注重知识的迁移, 使单一知识向复合状态发展, 把相似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归类, 达到“做一题带一串”的目的, 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 提高复习的综合效能.

在选题上注重了互相联系, 循序渐进,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化新为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例题的讲解上, 立足通性通法, 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 要揭示问题的本质, 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使学生能站在理性的高度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习题设计上, 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开放性、科学性,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发挥主体作用.让练习与知识的建构相互促进, 让复习课堂充盈着师生智慧、灵性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马德高主编.全线突破[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2007.

[2]黄安成.数学总复习追求的境界:融会贯通[J].中学数学, 2006 (11) .

篇4:第一章课后补充题

1. 任意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分别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2. 若钟表的分针顺时针旋转45°记作-45°,则120°的意义是.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周率π一定是正数 B.-a一定是负数

C.+a一定是正数D. 3+a一定是正数

4. 已知A地海拔高度为100 m,B地海拔高度为50 m,C地海拔高度为-100 m,问:哪个地方最高?哪个地方最低?

5. 某海边的一段堤岸高出海平面12m,其附近的一建筑物高出海平面50m,海里有一潜水艇在海平面以下30m.如果以海边这段堤岸为基准,记为0m,那么建筑物及潜水艇高度各应如何表示?

二、习题1.2补充题

1. 请写出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数:和.

2. 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

3.-(-3)是的相反数.

4. 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整数是.

5. 一个正数增大时,它的绝对值,一个负数增大时,它的绝对值.

6. 最大的负整数是,最小的正整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7. 在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为-2,将它先向右平移4.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到达N点,则点N表示的数是.

8. 如果有理数a、b满足|a|=5,|b|=4,且a < b,那么a=,b=.

9. 小明不小心把墨水瓶弄倒了,墨水流到了他画的数轴上,请你根据图1中的数据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共有多少个.

10. 某车间生产一批圆形机器零件,从中抽出6件进行检验,比规定直径大的记为正数,比规定直径小的记为负数,检查结果如表1(单位:mm).

表1

哪个零件最好?怎样用学过的绝对值的知识来说明什么样的零件好一些?

11. 有理数 a、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试比较 a、b、-a、-b 的大小,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三、习题1.3补充题

1.+3比-3大,比-2小9的数是,零上24℃比零下24℃高℃.

2. 在-13与23之间插入三个整数,使这5个数中每相邻两个数之差都相等,则这三个数分别是.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B. 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C. 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加数

D. 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0

4. 一个数与-3.6相加的和是-0.36,那么这个数是().

A.-2.24B.-3.96

C. 3.24D. 3.96

5. 计算--+.

6. 从一批机器零件中取出1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kg):205,200,185,206,214,195,192,218,187,215.以200 kg为标准,可得这些零件的质量与标准质量的差为(单位:kg)5,0,-15,6,14,-5,-8,18,-13,15.计算这些零件的总质量.

7. 小明做一道习题,步骤如下:

-8+19+-7+-4

=[(-8)+-]+19++[(-7)+(-)]+[(-4)+-]

=[(-8)+19+(-7)+(-4)]+[-++-+-]

=-1.

小明的做法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这样做的依据你能说出来吗?

请你依照小明的做法计算(-3 000)+(-2 999)+6 000+-1.

四、习题1.4补充题

1.-9-3× =.

2. 用“>”或“<”填空:

如果a ≠ 0,那么a·a0,a·(-a)0;

如果a < b < 0,那么a·b0;

如果a < 0 < b,那么a·b0.

3.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A.-2和2 B.-2和

C.-2和- D.-2和|-2|

4. 在-2,3,4,-5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积最大的是().

A. 20 B.-20 C. 12D. 10

5.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与这个数的负倒数相等,则这个数的绝对值等于().

A. 0 B. C. 1D. 2

6. 如果abc < 0,a+b+c > 0,则a、b、c中负数有().

A. 0个 B. 1个

C. 1个或3个 D. 3个

7. 计算:

(1)(-5)×33×(-2); (2)1.2×-.

8. 利用两种方法计算-+×(-12),并体会哪种方法更简便些.

9. 规定运算A@B=A×B×(-B),试计算:

(1)4@5; (2)(-3)@(-5).

10. 已知|x-3|+|y+1|=0,求(x+y)(x-y)的值.

11. 在建设桥梁时,设计人员通常要考虑“热胀冷缩”对桥梁的影响.某桥梁在常温(20℃)下,预留空隙长度为15 mm,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空隙就缩短或伸长0.000 4 mm,求温度为零下5℃时桥梁空隙的长度.

12. 在下面等式的□内填数,○内填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两个算式中的运算符号不能相同):

□○□=-12; □○□=-12.

五、习题1.5补充题

1. 在式子-2中,指数是,底数是,读作.

2.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则这个数是.

3. 全世界人口大约为6 100 000 000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人.

4. 将5.496 48四舍五入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数是().

A. 5.496 B. 5.50

C. 5.5 D. 以上均不正确

5. 在-(-8),|-1|,-|0|,(-2)3这四个数中,负数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6. 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一组是().

A.-33和(-3)2 B. 32和23

C.-23和(-2)3D. (-4×2)2和-4×22

7. 计算-14-(-3)2+33-(-2)2.

8. 计算-9+5×(-6)-(-4)2 ÷ (-8).

9. 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3)1=-3,(-3)2=9,(-3)3=-27,(-3)4=,(-3)5=,(-3)6=……

你发现(-3)n的个位数有什么规律?(-3)2 008的个位数是几?

10. 根据《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字,到2000年年底全国约有初中学校63 900所,在校生约为6.256×107人.

(1)如果在校生每人每年节约0.5元,那么,他们一年一共可以节约多少钱?

(2)建设一所希望小学大约需要25万元,用这些节约的钱可以建多少所这样的小学?

11 . 探究问题:你能比较2 0072008和2 0082007的大小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研究它的一般形式,即比较nn+1与(n+1)n的大小(n是正整数).首先,我们分析n=1,2,3,…时的结果,经过归纳,猜想出上面问题的结论.

(1)通过计算,比较下面各组两个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或<).

1221,2332,3443,4554,5665 ……

(2)由第(1)题的结果,经过归纳,可以猜想出nn+1与(n+1)n的关系是.

(3)比较2 0072 008和2 0082 007的大小.

(答案在本期找)

篇5:《迟到》课后训练题

1.根据提示填空(每空填一个字)

亲人之间的感情叫( )情 思念家乡的感情叫( )情

朋友之间的感情叫( )情 男女之间的感情叫( )情

诚恳真挚的感情叫( )情 做作虚假的感情叫( )情

《迟到》一文表现的是父女之间浓浓的( )情。

2.对号入座

抡 抢

( )起 ( )劫 ( )棒 哄( ) ( )夺

惧 俱

( )怕 ( )全 畏( ) 家( ) ( )乐部

羞 差

出( ) 害( ) ( )别 ( )耻 蒙( )

缘 原

篇6:绿色蝈蝈课后题

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3、课文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

1、这道题检查阅读效果,看看学生能否抓住文章的基本内容。参考答案: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

2、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3、“窃窃自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是拟人。这样写亲切自然,形象生动。

二、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辨别这些声音,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

此题旨在鼓励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跨学科交流。

附:绿色蝈蝈教案

○教学目标

①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②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教学内容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

○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绿色蝈蝈’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b.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明确汐L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比较突出特征。

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上一篇:公司校企合作方案下一篇:新闻科2011年工作总结暨2012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