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专题14-诗歌鉴赏(含解析)

2024-07-03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专题14-诗歌鉴赏(含解析)(通用5篇)

篇1: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专题14-诗歌鉴赏(含解析)

专题14 诗歌鉴赏

一、(16届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渡湘江(4分)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0、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分)

11、诗歌三、四句以人的“南窜”和水的“北流”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

10、(2分)运用了反衬(以乐写哀、借景抒情,移情于物等)(1分),诗人用花鸟这些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意思分析对即可)(1分)。

11、(2分)表达诗人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1分),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1分)。【解析】

10、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试题分析:本题要结合注释的内容,了解作者的身世和作品写作的背景,再根据诗句中“悲”“愁“怜”等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16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送魏二(唐)王昌龄(4分)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结合诗歌说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说说第二句中的“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1)(2分)诗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表现对朋友的留恋,用猿猴的哀啼表现诗人的惆怅别情。(2)(2分)“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根据根据诗的题目了解其诗为送别诗,抓住诗中“忆君”“愁听”两词从表达作者对朋友的情感这方面来理解作答。第二题,古诗中常有“炼字”,所谓“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

第 1 页

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来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表达作者情感。根据本诗内容,从表现景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情感来分析“凉”字的表达作用。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16届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11、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1)请赏析诗歌第一句中的“满”字。(2分)

答:(2)诗歌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答: 【答案】

(1)(2分)“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明媚动人的景象。

(2)(2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仿佛知道百花已凋零,于是纷纷来到菜园的景象(0、5分),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0、5分)。【解析】(1)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试题分析:阅读所法诗句,了解内容。“知是”指是的“蝶”,“蝶知”,诗人赋予蝶人的情态,所以是拟人,根据诗句内容分析诗人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16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上 王安石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1)本诗中一个“漾”字含义丰富,请作简要分析。(2分)(2)读诗,你能揣测一下作者此时的心境吗?(2分)

第 2 页

【答案】

(1)(2分)①寒风拂过江面。②江面水波荡漾。③荡漾的水波也意味分别时人们不能平静的心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2分)表达了诗人离别亲人后的愁绪;表达了作者事业受阻后的心乱如麻。【解析】(1)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试题分析:结合注释内容了解写作背景,抓住诗中“离情”“乱”两词,理解作者别亲与改革不成的苦闷烦愁。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五、(16届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4分)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1、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2分)

22、本诗写了山亭夏日的美好景象,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2分)【答案】

21、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两句各1分,意思对即可)

22、陶醉于美景的悠闲、惬意及对山亭夏日美景的喜爱。(两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2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根据自己的对诗歌的理解,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写出诗歌所展现的画面来即可。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试题分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写可通过所写景物来体会作者情感,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

第 3 页

滟,碧波粼粼,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文章写出了夏日池塘的悠闲之感。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六、(16届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古诗词赏析(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2分)

23、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

22、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分)

23、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0、5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1分。共2分)【解析】

22、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3、试题分析:词,一般上阕写景描写,下阕抒情。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这里是主观表述题,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此处学生能理解出“壮志难酬”和“思念家乡”两点即可。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七、(16届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现代诗歌欣赏(4分)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项,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第 4 页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24、“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向,请你谈谈它在诗中的几层意思。(2分)

25、“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你能说说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的好处?(2分)【答案】

24、暗示我与他分别的时间之长,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25、与她越来越接近是美丽的,不能相见时错误,我并不是她所等待的人,这本身是错误,但是她所盼望的是美好的,所以是美丽的错误。【解析】

24、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5、试题分析:分别解释“错误”和“美丽”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八、(16届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四校九年级10月联考)古诗阅读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文中表达自己和征夫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1分)

9、“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2分)【答案】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9、群山连绵,炊烟枭枭,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异常荒凉。【解析】

8、试题分析:可以从思想内涵方面分析,从“浊酒一杯”的思乡心切与“燕然未勒”壮志未酬的对比写评析,分析说明将士们的复杂的情感。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试题分析:赏析词句的好处,一方面要抓住其蕴含的意象,分析意境,另一方面也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第 5 页

九、(16届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九年级9月份月考)寒 食【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10、体现诗歌主旨的中心字是哪一个?(2分)

11、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2、“以乐景衬哀景”是古诗常用的表达技法,请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

10、(1)悲

11、悲叹身世,体现诗人贫居他乡的凄楚之感。

12、第一句“二月江南花满枝”描绘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对第二句“他乡寒食远堪悲”形成反衬,鲜明写出诗人寒食节远在他乡悲苦孤寂之状,以乐衬哀,凸现“堪悲”之情。【解析】

10、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体现诗人贫居他乡的凄楚之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16届山东省禹城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10、11题。(4分)

第 6 页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0这首小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2分)

11、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该字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

10、雨前花蕊初现、雨后花落春残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只答“雨前”“雨后”不得分,计2分)

11、“疑”是“怀疑”之意,诗人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而产生奇妙的联想: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疑”字极有分寸地表达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惜春之情。(答出联想和惜春之情各得1分,计2分)【解析】

10、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写出了雨前花蕊初现、雨后花落春残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一、(16届江苏省大丰市南阳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检测)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两题。(4分)

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这首诗紧扣初夏的景物 ▲、▲,描写生活风情,诗趣盎然。(2分)

8、体味“闲看儿童捉柳花”一句中“捉”字的妙处。(2分)

▲ ▲ 【答案】

7、梅子 芭蕉 柳花(任选两个即可)(2分)

第 7 页

8、“捉”字不仅写出了柳花漫天飞舞的初夏景象,而且写出了孩童活泼可爱,轻灵自然,别有生活情趣。(一点1分,意近即可)(2分)【解析】

7、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二、(16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完成9-10题。(5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凉州词》中有这么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有人认为“黄河”应为黄沙,你怎么看?(3分)

【答案】

9、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边地苦寒,皇帝的恩泽不能到达玉门关以西。蕴涵着无限的乡思离情。

10、两种说法的角度不同。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是事实,从地理学角度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不可能,凉州城与黄河相去甚远。有可能是“河”与“沙”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没有“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样显得有美感,文学是可以发挥想像的。【解析】

9、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第 8 页

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从诗歌意象角度来进行理解和阐述。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三、(16届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4分)

塞外杂咏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早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②笏:封建时代大臣上朝拿的手板,用象牙、玉石或竹片制成,可以在上面记事。

10、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1)具体分析“天山万笏耸琼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天山什么特点?(2分)答:(2)体会“我与山灵相对笑”中“笑”的含义,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

【答案】(1)(2分)比喻,以“万笏”比喻天山山峰;用“琼瑶”比喻天山山顶积雪(1分,答出“比喻”即可)。表现了天山高耸峻峭(或众多连绵)、洁白晶莹的特点。(1分)

(2)(2分)“笑”表面上是诗人将“山灵”引为知己,彼此相视而笑,实际上却是作者因遭受贬谪,遣戍边疆的自嘲(或是寂寞的苦笑)(1分)。表达的是作者被贬边疆满怀愁情、满腔不平(1分)。【解析】

(1)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此处“笑”表面上是诗人将“山灵”引为知己,彼此相视而笑,实际上却是作者因遭受贬谪,遣戍边疆的自嘲。表达的是作者被贬边疆满怀愁情、满腔不平。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四、(16届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阮郎归(4分)(俞紫芝)

钓鱼船上谢三郎,双鬓已苍苍。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②。

汀草畔,浦花旁。静鸣榔③。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④。

【注释】①俞紫芝:字秀老,金华人,流寓扬州。工诗词,深受王安石、黄庭坚看重。

②金章:此处指高官的服装。③鸣榔:扣舷而歌。④潇湘:清深的湘水。⒔词中最能突出渔父清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⒕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 分)

第 9 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蓑衣未必清贵 不肯换金章

1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不慕名利,寄情潇湘碧水,自得其

乐、闲适自在之情。【解析】

13、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这里表达了词人不慕名利,寄情潇湘碧水,自得其乐、闲适自在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五、(16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南宋

范成大(6分)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①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注释] ①篱落:篱笆。②蛱(jiá)蝶:蝴蝶。

12、诗中用、、、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3分)

13、侧面烘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唯有蜻蜓蛱蝶飞”。(3分)

【答案】

12、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

13、因为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村中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惟有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解析】

12、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第 10 页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这里“惟有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六、(16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祖不杀孝孺(10分)

建文四年六月乙卯,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复兴。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计,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燕兵遂渡江(2)或劝帝他幸(3)即事不计(4)成祖颔之 ....

1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

A.以待援兵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B. 其人视端容寂 欲穷其林 ..C.成祖颔之 肉食者谋之 ..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躬耕于南阳 ..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7、你是如何理解“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这句话的?请简要回答(2分)

【答案】

14、于是,就 有人 成功 点头

15、D

16、攻克京城的那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但希望您不要杀害他。

17、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风气就会断绝。(意对即可)【解析】

14、试题分析:本着“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内的文言实词和几个常用的虚词解释要牢记在心。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做到具体、精确。如这里“或”应理解为“有人”。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试题分析:D:到/在;A都是“表目的连词”;B都为“代词”;、C都为“代词”。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第 11 页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十七、(16届新疆乌鲁木齐第九十八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答案】B 【解析】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八、(16届山东省庆云县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1—16题。(11 分)

沁园春 雪(7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誓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1、“沁园春”是,“雪”是。下阕的表达方式有。(3分)

12、“山”、“原”,这原本静止的景物,作者却写出它们的“驰”和“舞”,这是以 写 的手法(2分)

第 12 页

13、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2分)

【答案】

11、词牌名 题目,议论抒情。

12、动 静

13、诗人既肯定他们在历史上不朽的功绩,他们都是开国之君,武功赫赫,又点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文治不足。这从“惜”字可以看出来。【解析】

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文学常识的掌握。词一般有词牌名和题目,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这首词上阕是写景,下阕是抒情议论。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掌握。“山”“原” 都是静物,写它们 “舞”和“驰” ,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试题分析:对历史人物的评论的基调是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批判他们武功有余,文采不足,但措辞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十九、(16届江苏省泗阳县新阳中学、桃州中学2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古诗,回答问题。(3分)

纳凉 【北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追”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 的心境。(1分)(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2分)

【答案】

19、(1)(纳凉时)悠闲自在

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第 13 页

【解析】

19、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描绘画面和表达情感的把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可以直接寻找诗词中直抒胸臆的句子,如“风定池莲自在香” 表现出:诗人渴望远离的是炙手可热的官场社会。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十、(16届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古诗文阅读(24分)

鹧鸪天·桂花①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②。

【注释】①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②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0、《鹧鸪天·桂花》的作者李清照,号,本词从题材上分应属于 词(诗),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层层言说桂花。“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运用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从侧面烘托桂花之美。(4分)

11、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0.易安居士 咏物(借物抒情)议论 拟人

11.这首诗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答出“朴素低调”1分)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香味浓郁。(1分)诗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喜爱)之情(答出“赞美”或“喜爱”1分),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答出“淡泊名利,高洁自处”1分)。12.【解析】

10、考点: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相关句子回答。如“暗淡轻黄体性柔,情

第 14 页

疏迹远只香留”中“暗淡轻黄”写颜色,“体性柔”写体态轻柔,“只香留”写香味浓郁,此诗是借写桂花来表达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与赞美。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十一、(16届湖南省周南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古诗鉴赏(共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上阕写实,词人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动作表现了她的愁苦。(2分)

1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倦梳头 泪先流

14.比喻和夸张。化无形为有形,给抽象的情感(“愁”)赋予了重量,突出了词人愁苦之深之重。(意近即可)【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阅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课已看出“倦梳头”“泪先流”的动作表现了诗人的愁苦之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十二、(16届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一诗,完成第7题。(6分)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⑴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⑵。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⑴玉勒雕鞍:极言车马的豪华。⑵章台路:游荡场所。

7、(16届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1)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词牌,你认为下列词牌名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 相见欢 B. 蝶恋花 C.浣溪沙 D.水调歌头

(2)首句“庭院深深深几许”连用三个“深”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第 15 页

答:

(3)“景中有情”是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点,请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作具体赏析。答: 【答案】

(1)B. 蝶恋花

(2)连用三个“深”字,极写庭院外面浓阴繁茂、绿叶纷披,院内楼房高大、门户重重的景象,把这个深宅大院的幽邃而又神秘的气氛渲染得特别浓重。

(3)“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花不语”,也非回避答案,“乱花飞过秋千去”,更昭示了“天地终无情”的冷酷现实,从而真切地表现了少妇难以明言的无奈和内心的隐痛。【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牌的理解能力。词牌是填词的格式。词的创作特点是先曲后词,即先有一个固定的乐曲,然后按这个乐曲的需要来创作歌词,所以人们常把词的这种写作过程称之为“填词”,而对于这些有固定乐曲的歌词及字数、段落、句读、韵脚等创作要求,人们仿照曲牌的样式也给它取了个名字,就叫做“词牌”。据此分析应该选择B。考点: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句子的赏析,在阅读古诗词中要通过联系写作背景、作家风格,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意思。仔细读这句诗,通过写景,表现了少妇难以明言的无奈和内心的隐痛。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十三、(16届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题。(6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下面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让作者触景生情,首句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B.“往事知多少”一句中,“往事”是指作者往昔为人君时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

第 16 页

为虚幻。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

D.本词多处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2)请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4分)【答案】(1)A(2)最后两句运用了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化抽象的为形象可感,抒发了作者无休无尽、难以挣脱的亡国愁思。【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十四、(16届贵州省都匀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沁园春 雪(14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誓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0、“沁园春”是,“风骚”原指《 》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下阕的是。(5分)

21、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2分)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22、词的上阕“望”字所及的内容是从“ ”到“ ”;下阕“惜”是 的意思,它所及的内容是。在上下两阕中起过渡作用的语句是。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5分)

23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2分)【答案】

20、词牌名 诗经 离骚 描写 议论、抒情

21、C

第 17 页

22、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誓比高;可惜、惋惜;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3、诗人既肯定他们在历史上不朽的功绩,他们都是开国之君,武工赫赫,又点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文治不足。这从“惜”字可以看出来。【解析】 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一些基础的文学常识的积累。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进行分类整理,考试时才不会丢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掌握。平时要掌握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并能准确辨析。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复、对偶、排比、夸张、借代、顶针、互文等。本题中,把“山”比作“银蛇”、把“雪原”比作“蜡象”,是比喻,而且还运用了对偶,“欲”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第 18 页

篇2: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专题14-诗歌鉴赏(含解析)

1、【2018年中考广州卷】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 下联:琳琅满架,惟待人求 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 下联:精印人间好书 C、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 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 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 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虫 【答案】A

2、【2018年中考湖南邵阳卷】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叙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据此,答案为D。

3、【2018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和识记。“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敬称,不是谦称。故答案为B。

4、【2018年中考江苏南京卷】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A项正确;B项正确;C项不正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春望》;D项正确。

5、【2018年中考江苏扬州卷】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中祖母形象往往光彩照人。《童年的朋友》中外祖母把“我”从黑暗中叫醒,领向光明;《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不断把孩子心灵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B、寓言给人启迪。《黔之驴》告诉人们,不能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到,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愚公移山》启示人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C、细节常常独具魅力。《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下和穿上军大衣的细节,凸显了他的机智灵活、处变不惊;《百合花》中多次提到百合花被子,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

D、散文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风格多种多样。有的深沉冷峻,如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有的柔婉清丽,如郭沫若的《白鹭》;有的自然真挚,如巴金的《繁星》;……

【答案】C

6、【2018年中考山东德州卷】柳公权的楷书用笔出自颜真卿,但又改变了横细竖粗的态势。柳体笔画匀衡瘦硬,爽利挺秀,结体严紧,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属于柳体的是()

【答案】D

7、【2018年中考山东德州卷】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B、“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张”是姓,“十八”是他的排行。唐代以称人排行为高雅的风尚。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其中“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六;“既望”,农历十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古代文化常识。A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六艺”中的“射”是指射箭。B“赐教”是对他人指教或来信的敬称。C正确。D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旧历每月之十五日。“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据此,答案为C。

8、【2018年中考山东聊城卷】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读过许多描写人间至情的文章《背影》《再塑生命的人》《爸爸的花落了》《秋天的怀念》。都主要表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

B、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兄弟情深;黄盖上演“苦肉计”,忠义无双。

D、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A项表述有误,《再塑生命的人》是表现师生之间的真情。

9、【2018年中考山东聊城卷】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指家乡、例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______)

②《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部分。(_______)

【答案】 ①√ ②×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能力。根据所学的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即可。第②句表述错误,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 雅》、《 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10、【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

分子及官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A项表述不正确,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

11、【2018年中考山东枣庄卷】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D、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答案】B

12、【2018年中考浙江宁波卷】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A句与“清明节”有关;B句与传统节日无关;C与“重阳节”有关;D与“春节”有关。据此,答案为B。

13、【2018年中考山东潍坊卷】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B、《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的“足下”和《惠子相梁》中“子知之乎”的“子”,都是古人称呼对方的敬辞。

C、《公输》体现了道家反对战争的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了孟子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的思想。

D、“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项“体现了道家反对战争的主张”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应把“道家”改为“墨家”。

14、【2018年中考四川巴中卷】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B、“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

【答案】B

15、【2018年中考四川乐山卷】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他身上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B、乔纳森·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C、《童年》的整体基调虽然严肃、低沉,但小说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D、小说《简·爱》所述故事主要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因为简·爱以家庭教师身份为罗切斯特的女儿阿黛勒授课,她的生活在桑菲尔德庄园与罗切斯特产生交集,但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16、【2018年中考四川南充卷】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B《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的编年体史书。故答案为B。

17、【2018年中考四川南充卷】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人民艺术家”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运用肖像描写、心理刻画等表现了主人公祥子由老实、坚韧、满怀希望到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性格变化,深刻揭露了旧中国“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罪恶。

B、18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其辛

辣的讽刺中包含了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隐含了作者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C、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绘了潺潺的流水、青翠的藤蔓、悠闲的游鱼、清幽的竹林。全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愉悦心情。

D、写记叙文,可以用人物作为线索,如胡适的《我的母亲》;可以用事件作为线索,如莫怀戚的《散步》;也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作为线索,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C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据此,答案为C。

18、【2018年中考浙江杭州卷】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项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对联“失马真成福”并不是出自《马说》,而是出自《塞翁失马》,而《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因此“化用了‘伯乐相马’”也不对。

19、【2018年中考浙江金华丽水卷】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 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

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1)__ _____ 备选答案: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白露 秋分 【答案】(1)惊蛰(2)春分

20、【2018年中考浙江宁波卷】下列选句出自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是()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B、(宋江一行)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C、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真乃一时胜会。

D、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A句出自宋朝周密的《观潮》。B句出自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C句出自清代吴敬梓所写的《儒林外史》。D句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据此,答案为A。

21、【2018年中考浙江衢州卷】用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称呼右图中的礼仪正确的一项是()

A、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颂》)..B、(翠莲)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传》)..C、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D、(秦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答案】C 【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C项正确,作揖:两手抱拳高拱,略弯,表示向人敬礼。

22、【2018年中考浙江绍兴卷】下列句子出自哪本古代典籍?根据句意选择。(1)言必信,行必果。(_____________)(2)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_____________)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_____________)A、《大学》B、《孟子》C、《论语》D、《中庸》 【答案】(1)C(2)A(3)B

篇3: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专题14-诗歌鉴赏(含解析)

笔者抽样统计分析了2013年全国各地100套中考语文试题, 现将其特征解读如下。

一、常见考点

近几年来, 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考点, 如把握内容主旨、体悟作者情感、分析写作技巧、理解经典名句、品味生动词眼以及阐述阅读感受等。这些考点, 在201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考查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二、主要题型

近几年来, 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的题型主要包括选择、填空、简答和判断四种。201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依旧围绕上述题型“做文章”。统计数据显示, 四种题型中, 简答类试题“独领风骚”, 占总题数的60.5%, 填空类试题占总题数的20.9%, 传统的选择类试题占总题数的17.8%。

三、题量安排

通过对100份试题样本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 201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题量最少的为1条, 如山西卷、江苏南京卷等;最多的为3条, 如河北卷、山东德州卷等。从统计数据看, 201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平均题量约为1.84条, 与前几年基本持平。

四、分值设置

通过对100份试题样本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 201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分值最高的为9分, 出自四川自贡卷;最少的仅2分, 如四川雅安卷、湖南益阳卷等。从统计数据看, 201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平均分值约为4.29分 (前几年稳定在4分左右) , 这一分值折射出“古代诗歌鉴赏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独特地位。

五、文本取材

201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在文本材料的选择方面具有下列几项特征:

1. 课内古诗词“坚挺依旧”。

近几年来, 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的文本选择一直以课本中涉及的古诗词为主, 其中《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经典篇目, 如《望岳》 (杜甫)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渔家傲》 (范仲淹) 等, 尤其受到命题者的青睐。201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在文本选择上延续了这一惯有做法。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中考, 涉及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的70家省市试题中, 有44家的文本选自课内 (专指单一考查类型, 不包括比较阅读) , 约占文本总数的62.9%。

2. 课外古诗词“大举挺进”。

近几年来, 部分省市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的文本开始选用课外浅易古诗词, 2013年这一趋向越来越明显。在涉及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的70家省市试题中, 有22家的文本选自课外 (专指单一考查类型, 不包括比较阅读) , 约占文本总数的31.4%。为测评公平起见, 不少省市所选古代诗歌呈现出“避熟就生”的特点———所涉及的作者很多系“非著名”之辈, 比如李觏的《忆钱塘江》 (浙江舟山卷) 、徐元杰的《湖上》 (四川遂宁卷) 等。

六、考查形式

从文本“组元”的角度看, 201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形式大致有“单一课内古诗词鉴赏” (简称“单一课内”) 、“单一课外古诗词鉴赏” (简称“单一课外”) 、“两首课内古诗词比较鉴赏” (简称“内内比较”) 、“一首课内古诗词与一首课外古诗词比较鉴赏” (简称“内外比较”) 以及“课内古诗词与文言语段比较鉴赏” (简称“诗文比较”) 等几种形式, 尤以前两种居多。

针对201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呈现的上述特征和趋势,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积极应对。

首先, 要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常用的术语。同学们平时应有意识地了解并积累古典诗词常识, 特别是涉及古诗词主旨评价、手法分析、语言风格、文章结构等方面的术语, 做到“有备无患”。

其次, 要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 从整体上分析把握词句内容和艺术特色, 切忌孤立分析、片面臆断。

再次, 要认真审题, 有针对性地作答。同学们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是赏析全篇还是赏析某一词句, 是评价思想还是分析写作手法, 一定要看仔细, 从而有针对性地作答。

篇4: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专题14-诗歌鉴赏(含解析)

一、【2018年中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成立于1925年,是中国最大的aZzsxdcfvgbhnjjmffffdsaAZ剩下的擦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截至2016年底,故宫文物藏品总数达186万余件。近年来,故官以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基础开展文化普及活动,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场所。展览是博物馆最基本的教育形式。为了使展览效果最优化,故宫在以往展览的基础上,改变思路,不断创新,开创了文物藏品 ① 的新方式:展览不再是对文物进行简单摆放,而是通过文字、颜色、声音、图像等进行艺术再现;同时,通过图录制作、书籍编写、学术研讨、数字影像辅助导览等方式,让观众在观展时更好地了解展品的文化内涵。2016年,故宫成立教育中心,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全面、立体地发挥故宫的公共教育功能。在公共教育中,故宫重视与教育机构合作,采用馆校合作方式开展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轻松活泼的参与中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材料二】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一座全面系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馆中设有“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和10多个不同门类的专题展览,每年还有50余个临时展览,国博己经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国博的展览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观众前来参观。2017年国博接待观众总量达806万人次,其中包括未成年观众139万人次。为了充分发挥国博的公共教育功能,自2012年5月起,国博设立了教育体验区。目前,围绕“历史与艺术并重”的主题,根据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群体开发了“阳光少年”“社会大课堂”“文化博览”三大系列课程,形成了以藏品为基础,以体验为重要方式的公共教育新模式。国博特别重视与学校合作,例如,为了使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和学校的教学内容相互补充,采用“双师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方位的认知。

【材料三】

中国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是一座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大型科技教育设施。科技馆以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设计理念开展公共教育,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馆中展品涉及航空、航天、机械、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等众多领域。科技馆在利用展品进行展览教育的同时,还设置了科普活动室和实验室,配置了计算机、微型机床、3D打印机等近200套不同系列活动器材和40多套相关的实验仪器,设计了“飞行器的奥秘”“光影探秘”“生命科学俱乐部”等系列活动,让观众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科学的理解。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2017年9月1日,科技馆正式启动“馆校结合基地校”项目,为首批200所中小学校提供场馆活动,为创新人才培养、校本课程开发、科技教师培训等提供服务。

14.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展出和阐明 ②科普实践活动的这些内容 B.①阐释和展示 ②这些丰富的科普实践活动 C.①展示和阐释 ②这些丰富的科普实践活动 D.①阐明和展出 ②科普实践活动的这些内容

15.阅读【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结合这则材料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16.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博物馆开展公共教育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限8个字以内)

【答案】14.C15.图一说明国博接待的观众总量逐年增加,国博已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平台。图二显示国博接待的未成年人的数量逐年增加,说明国博重视与学校合作,成功发挥教育功能。

16.(1)形式多样的展览(2)丰富的活动体验(3)馆校合作 【解析】

15.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看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图一的数据说明国博接待的观众总量逐年增加,国博已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平台。图二数据显示国博接待的未成年人的数量逐年增加,说明国博重视与学校合作,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方位的认知。

16.抓住各则材料的中的关键句子,材料一“通过图录制作、书籍编写、学术研讨、数字影像辅助导览等方式”概括为“展览形式多样”,材料二“根据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群体开发了‘阳光少年’‘社会大课堂’‘文化博览’三大系列课程,形成了以藏品为基础,以体验为重要方式的公共教育新模式”概括为“丰富的活动体验”,材料三“科技馆正式启动‘馆校结合基地校’”项目”概括为“馆校合作”。

二、【2018年中考福建福州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2014年初,一封总书记给全体留德学子的回信传遍全球。“走,回中国!”一时间归国成潮。这是一个国家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良好的政治环境、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对留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吸附力。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的肺腑之言就道出众多海外学子的心声:“在外国做得再好,也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回到国内,我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来中国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

【材料二】下表是“归旧潮”的有关数据

“归国潮”经历三段式发展期

【材料三】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有留学背景的“海归”。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近8万名留学人才创建了一大批如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与高徒陈宇翱、陆朝阳先后回国,他们组建了一支令世人倾慕的中国物理界的“梦之队”。“打破体制壁垒,制定优惠政策,诚纳天下英才”,在“归国潮”风起云涌之际,国家有关部门敏锐地把握住中国的发展大势,适时做出了加快人才建设的诸多战略决策。

18.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近几年,80%左右的留学生归国,促使来华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最迅猛增加。B.我国政治、经济和市场强大的综合实力是形成留学生“归国潮”的主要原因。C.众多海外留学生不愿在国外做“旁观者”,希望同到国内,为祖国发展做贡献。D.潘建伟与高徒回国,是中国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的一种具体表现。19.阅读【材料二】,请分别概括“归国潮”三个阶段“回流率”的特点。20.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归国潮”为我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答案】 18.A 19.第一阶段,稳步上升;第二阶段,快速增长;第三阶段,保持在高位。

20.促进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中国科技队伍的实力;推动国家做出加快人才建设的战略决策。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选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段落,找出不同或相同(相似)之处即可。近几年,80%左右的留学生归国,不是“来华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最迅猛增加”的原因。故选A。

19.本题考查学生对图标的认识。结合年份和回流率分析三个阶段的特点即可。如:第一阶段,回流率稳步上升。第二阶段。增幅较大。第三阶段。保持在高位80%左右

三、【2018年中考湖南岳阳卷】阅读下面一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文本1】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偶像剧、商业大片、娱乐圈花边新闻、网络游戏、热点消息等。我们每天光是保持对自己改做的事情的专注,就已经很困难了。

拿网络游戏来说吧,背后可能是几百人的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而成的。目的是什么呢?创造一个虚拟空间,吸引你的注意力并消磨你的时间。

可以说,一切娱乐产品背后的庞大团队,考虑的更多的是用多种手段来减小你触及它们时的心理阻力,诱导你一次次去点击,耗费你的精力,让你忘记自己该做什么,让你很难保持专注,更不用说深度思考了。

【文本2】

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久而久之,当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你时,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相对而言,付出更多、貌似愉悦感更少的事情——比如学习、阅读、深度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文本3】

当我能够在画画中其乐陶陶时,我的生活变得令人着迷。我惊讶地发现在自然景色中还有许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东西。每当走路坐车时,附加了一个新目的,那可真是新鲜有趣之极:山丘的侧面有那么丰富的色彩,在阴暗处和阳光下不相同;水塘里闪烁着如此耀眼夺目的反光,光波在一层一层地淡下去,表面和边缘那种镀金镶银般的光亮真是美不胜收。在每一个平凡的景色中都能享有一种额外的兴味。

在美术馆,我会用一种剖析的理解的眼光来欣赏一幅幅艺术杰作,我常常看见阻碍过我的难点,被一个个绘画大师如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在不精疲力竭消耗体力的情况下,比绘画更使人全神贯注了。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我感到心满意足。这就是思考带给我的福利。

(节选自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

8.这组文本的主要目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阐述大众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被毁掉的。B.呼吁大众不要让自己成为愉悦感的奴隶。

C.呼吁大众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磨砺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D.表现丘吉尔良好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自然、艺术、生活的热爱。

9.根据文本信息,比较“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愉悦感”和“丘吉尔的愉悦感”有什么不同? 10.根据【文本1】【文本2】,预测一下,大众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失去什么能力? 11.军军想将上面三则文本作为素材,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请帮他补充完成下列写作提纲。

12.这组文本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答案】 8.C 9.生活中大多数人获得愉悦感,不需要动脑子,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愉悦的保持时长短暂;愉悦感的获得依赖媒体等外物,把自己的生活导向空虚和无聊。丘吉尔获得愉悦感,却是全身心付出,经过了观察、比较、剖析、内化等一系列深度思考过程;愉悦保持时长绵长,因为不时有新知识纳入自己思维体系而获得快乐与满足;愉悦感的获得从自己出发,生活永远有额外的兴味,也将永远充实。(能从付出精力的程度、愉悦的持久度、愉悦的影响度选择一点作答即可)

10.最终他们会因为太期望媒体为他们思考并作出判断而丧失热情,丧失抗争欲望,失去,自己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11.示例一:做到专注以及深度思考的策略与方法。示例二:号召大众磨砺专注力以及深度思考能力.

12.示例一:我曾沉迷过游戏,陷入其中,成为了“愉悦感”的奴隶,这组文本引起我思考,要为自己设定有意义的目标,并把它安排进日常中,保持专注。

示例二:我曾经拒绝过抢夺注意力的低劣娱乐产品,这组文本让我更加相信我的拒绝是正确的,我以后还是选择亲近那些引发思考,需要动脑子的优秀产品。

【解析】

8.试题分析:考查对这组文本的主要目的的把握。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要求找到三个文本的共同主题。可分析“让你很难保持专注,更不用说深度思考了”,“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等句即可得出答案。其它选项都以偏概全、失之偏颇。

9.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重要信息的提取能力。理解“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愉悦感”和“丘吉尔的愉悦感”这两个概念是作答的关键。“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愉悦感”可分析“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等句,是指不需要动脑子但愉悦的保持时长短暂。“丘吉尔获得愉悦感”可分析“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相对而言,付出更多、貌似愉悦感更少的事情——比如学习、阅读、深度思考”等句,是指却是全身心付出,经过了观察、比较、剖析、内化等一系列深度思考过程;愉悦保持时长绵长。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

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10.试题分析:探究题。通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据题干的“大众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失去什么能力”

四、【2018年中考山西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阅读像搏斗。阅读的时候,读者与作者的争辩就像搏斗。我们极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

材料二 阅读像睡眠。睡眠中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也有睡眠的效果,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能看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看得清智者额头的皱纹,触得到勇士鲜血淋漓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薄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6.好的插图能恰当诠释文段内容。请从以上两幅插图中任选一幅,说一说它如何与文段内容相契合。7.你认为阅读除了像搏斗、像睡眠,还可以像什么?请以“我认为阅读像……”为开头,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答案】6.示例一:插图一是一个人和书搏斗的画面,形象地诠释出阅读时读者与作者进行智力角斗的情态,与文段内容“阅读像搏斗”相契合。

示例二:插图二是一个人在书上舒服地睡觉的画面,形象地诠释出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休憩,是一种精神的按摩,与文段内容“阅读像睡眠”相契合。

7.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本题,应将图片里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点睛: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五、【2018年中考乌鲁木齐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①近年来,以《战狼2》《红海行动》等为代表的一批军事题材电影既叫好又叫座,受到广大观众和青少年的追捧。这些主旋律影片,不同于那些脂粉气十足的青春偶像剧、故弄玄虚的魔幻剧和无病呻吟的家庭伦理剧,为当下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

材料二:②影片《空天猎》,展现了我军新型战机自如地穿梭于狭窄山谷,并通过截获目标辐射源的方式探测到潜藏在夜幕里的敌方导弹,对其进行精准打击。《红海行动》则展示了我国海军战舰远程指挥作战、快速拦截导弹以及投放无人机的强大功能。观众看后热血沸腾,连连赞叹:“厉害了,我的国!”

材料三:③讲好当代中国军人的故事,塑造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形象,是广大军事题材作品创作者的共同目标。如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没有传统军人的棱角与强势,憨厚本分,重感情轻荣誉。电影《战狼2》中的冷锋也同样如此,看重友谊、爱情,不计较个人得失、荣利。④他们不同于以往作品中“高大全式”的英雄,也不同于虚假抗日“神剧”里的“痞子式”英雄,这些“接地气”的人物形象,显然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1)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军节来临之际,某影视频道将进行军事题材影片展播,下面是该频道以对联的形式为此次展播拟定的宣传语的上句,请结合上述材料,补写出下句。

主旋律电影彰显阳刚之气,_________________(3)以上材料中四个画线句子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为影视作品注入了阳刚之气;②展示了我国军事力量的强大;③塑造了自然真实的英雄形象。(2)示例:新英雄形象体现时代精神(3)①删去“和青少年”; ②在“打击”后面加“的场面”(或“的场景”等)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要在阅读文本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筛选文

篇5: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专题14-诗歌鉴赏(含解析)

1.(2018年中考广东深圳卷)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校展览会惟妙惟肖地展示了19套校服,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B.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许多媒体随声附和,竟相报道。....C.电影《战狼2》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D.尽管霍金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他仍锲而不舍,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可以用来形容表演或者文字、书画作

2.(2018年贵阳安顺卷)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贬义)B项: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D项: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3.(2018年中考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卷)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 一项是

A.在治安不好的年代,火车站人流量大,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B.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浸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C.交响音乐会上,大家正襟危坐,静静聆听,倾心领悟。....D.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对方辩友的论辩顿时显得黯然失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B项使用不正确,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4.(2018年中考湖北黄冈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B.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C.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了。....D.自黄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意见》后,全市许多学校纷纷组织学生研学旅行,其势头如雨后春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A项使用不恰当,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多含贬义,与语境不符。

5.(2018年中考湖北黄石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字,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B.电影《红海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C.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面对黄石的飞速发展,我们岂能在心中无动于衷?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6.(2018年中考湖北荆州卷)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方法。梁启超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抄录或笔记,这种______________的办法笨是笨极了,真正做学问的人却总也高不了;陈寅恪读书,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眉上,这种___________的方法使他成为“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适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_________ 的读书方法同时适用于科学与人文学科;朱自清则主张______________,特别推崇姚鼐的“放声疾读,久之自悟”。

A.博览 质疑 诵读 精读 B.精读 博览 质疑 诵读

C.诵读 精读 博览 质疑 D.质疑 诵读 精读 博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或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它们的感情色彩、修饰

7.(2018年中考湖北随州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美在经贸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B.科学的健身指导不仅能帮助健身者避开运动误区,还能让健身事倍功半。....C.唯有倾尽全力的拼搏、百折不挠的坚守、无怨无悔的奉献,才能实现人生....的升华。

D.实施全民智能教育,应加强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的推广。....(答案)B(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B项的成语使用有误,“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此处应该用“事半功倍”。

8.(2018年中考湖北咸宁卷)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桑田、湖草蓝天,万物各得其所,绘就天地大美的生态曲卷。....B.每逢佳节,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是坚守岗位的人们的一种奢望。....C.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必为平儿而义愤填膺,因为平儿也是一种美丽。....

D.他毕业后米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一年到头兀兀穷年,奉献自己的芳华。....(答案)B

9.(2018年中考湖北襄阳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B.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C.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此词不能形容“工匠精神”。

10.(2018年中考湖北孝感卷)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犮现 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 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 ,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 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 豁然开朗 困惑 蕴藏 B.焦虑 豁然开朗 疑惑 蕴含 C.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 D.焦虑 茅塞顿开 疑惑 蕴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

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11.(2018年中考湖南衡阳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B.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适用对象错误。B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尽。使用正确。C受益匪浅:指意识或形态方面有很大的收获。使用正确。D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A。

12.(2018年中考湖南怀化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B.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人心中还是根深蒂固的,要改变这个现状还需更多时....日。

C.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赛场,参赛选手自信满满,对答如流。....D.张军同学经常向老师问问题,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答案)D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D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不耻下问:不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辱,与此处的语境不符。

13.(2018年中考湖南岳阳卷)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所谓成功,就是专心的人彼此之间长期竞争而产生的。专心未必就能夺得冠军,还要看天分和机缘。然而在“专心”的行列里, 站在最后一名,也还是置身于精英之列,比那些玩忽怠惰,因循无知的人 很多。

A.结果 虽然 率先B.后果 即使 领先 C.结果 即使 领先D.后果 虽决 率先(答案)C

点睛:答此类题需先将所给词语逐一浏览,就词义与词性做到全面掌握。总之,判断正确答案要从多角度去考虑,把语境、语法、常识、固定搭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是做好选词填空题的最佳方法。选词填空一定要观察语境,然后

斟酌词义,选择后再通观一遍。

14.(2018年中考江苏无锡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听闻你家犬子在全国作文竞赛中发挥出色,获得大奖,我们特来表示祝贺。..C.科学家袁隆平长期深入水稻生产实际,持之以恒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D.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或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或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或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A.“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用在此句恰当;B.“犬子”,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不能用于称呼别人的儿子,用在此句不恰当;C.“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用在此句恰当;D.“果不其然”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用在此句符合语境。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要想正确地运用词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15.(2018年中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春寒料峭。(严寒)..B.那个晚上,塞尔玛破天荒让我下了厨房,煮了面。(违反原则)...

C.那座雄伟壮丽的宫殿,就是闻名遐迩的成吉思汗陵。(远近)..D.被雨水打湿的蝴蝶,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可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料峭:略带寒意。B破天荒: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D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

16.(2018年中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天才与常人 在智力上有区别,在非智力方面 有区别。通常情况下,在非智力方面,天才往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使命感究竟是什么, 始终存在着, 通过其言行体现出来,这种使命感就是他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心。

A.因为 所以 既然 就 B.不仅 也 但是 并且 C.不是 而是 只要 就 D.如果 就 与其 不如(答案)B

17.(2018年中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野鸡多用两只腿跑动,即使能飞起来的也只能飞很短的距离。当它逃不脱追者时,就把头钻进草堆里,自以为安然无恙了。....B.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C.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

词。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18.(2018年中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卷)把句中画线部分换成意思相同的成语。(1)金钱豹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与大灰狼厮咬起来,结果,两个都是血淋淋的。

(2)这个士兵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勇武而有力量的硬汉子。(3)性情倔强而不驯服的菊花青自然不肯服输。(答案)(1)恼羞成怒(2)孔武有力(3)桀骜不驯

19.(2018年中考山东滨州卷)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历史车轮 ,时代潮流 ,历史只会眷顾、、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A.滚滚向前 浩浩荡荡 坚定者 奋进者 B.滚滚向前 浩浩荡荡 奋进者 坚定者 C.浩浩荡荡 滚滚向前 坚定者 奋进者 D.浩浩荡荡 滚滚向前 奋进者 坚定者(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车轮”应与“滚滚向前”搭配,“潮流”应与“浩浩荡荡”搭配。故排除C.D两项。“眷顾”后的两个横线上的词语与“搏击者”应该是递进关系,所以应该填写为:坚定者、奋进者。据以上分析可知应选A。

20.(2018年中考陕西卷)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普法的力度,营造爱护文物的杜会氛围,有助于从源头上____(制裁 扼制 惩戒)不文明行为。

(2)从看日出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到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希望黎明的______(熠熠生辉 五光十色 柳暗花明)。

(答案)

(1)扼制(2)柳暗花明

(解析)试题分析:(1)扼制,压抑制止;把握遏制。制裁:用强力管束并处罚。惩戒:惩罚、警戒。本题支配的对象是“不文明行为”,还有一个“从源头上”这样的语境。所以自然用“扼制”来支配。(2)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本题语境为“从绝望黑夜进入希望黎明”,所以自然运用“柳暗花明”一词。

21.(2018年中考新疆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B.外出三年的李波回到家乡,与同学好友欢聚堂,尽享天伦之乐。....C.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用笔流畅遒劲,行文劲挺奔放,有一泻千里之势。....D.“南海军演”显示了中国捍卫疆土的强大实力,那些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只会自取其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B项使用有误,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乐趣,泛指家庭的乐趣,不能形容同学情谊。

22.(2018年中考新疆卷)在下列文段空白处填入的词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王義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从总体上说,刚健而、朴素而、真率而、飘逸而 ,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大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①精巧 ②端庄 ③娟秀 ④含蓄

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答案)C

23.(2018年中考乌鲁木齐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水系改造等工程在不断推进,原来布满沙砾、寸草不生的乌拉泊燕南荒山万象更新,不久将实现绿色全覆盖。....B.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C.6 月14 日,世界杯的光芒照耀俄罗斯大地,世界各地的球迷们纷至沓来,....在感受俄罗斯风情的同时,尽享四年一度的足球狂欢盛宴。

D.“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青岛市喜迎宾朋,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

结彩,五颜六色的花卉和绿植景观营造出浓浓的盛会氛围。..(答案)A

24.(2018年中考乌鲁木齐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运动,自有其力量之美。而静,则是一种精神之美、觉悟之美、灵动之美。静, 自然之美的精彩呈现, 内心修为的 展示。平心静气、心无旁骛,方能专注于 本质、解析机理,从而抽丝剥茧,让问题迎刃而解。

A.不是 而是 幽雅 探寻 B.不单是 更是 幽雅 探究 C.不单是 更是 优雅 探究 D.不是 而是 优雅 探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一是辨析词义,辨明关系。辨析词义是解答选词填空题的前提。辨析词义就是求同析异,重点是分析“异”。可从词义的不同着重点、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感情色彩、词的造句功能等方面去辨析。二是联系语境,寻找“暗示”。这里所说的“暗示”,是指文段每句话的意思、文段的语体风格、与空缺词语前后邻近相配的词语等。抓住这些“暗示”,就不难推断出正确答案。本题的“静, 自然之美的精彩呈现, 内心修为的 展示”前后句间是递进关系,所以这两个空应该填写“不单是……更是”。可排除A和D选项。幽雅:幽静雅致。优雅:优美雅致。根据适用的对象应该选择“优雅”。排除B。据此,答案为C。

上一篇:感怀师恩?敬我尊师下一篇:审计学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