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结婚礼仪

2024-06-29

山西省结婚礼仪(共6篇)

篇1:山西省结婚礼仪

虽然我国婚礼的习俗差不多,但是有会有很大的差异。

山西结婚习俗中的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在山西地区,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山西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大同一带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对陪伴新郎的人,太谷一带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女儿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一般是感叹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一般山西地区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据说他们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喜钱是不能少给的。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

晋中、晋南等山西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不穿蟒饱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

篇2:山西省结婚礼仪

1、接定,接定的意思其实就是订婚,媒人将男方的生辰八字和聘礼送到女方的家中,再带回女方的生辰八字和礼物。男方的聘礼有红蓝布、首饰、酒、肉等等。

2、送礼,男方确定好良辰吉日结婚,在结婚前的一个吉日送礼。男方将彩礼和礼金等等一切准备齐全交由媒人送给女方。礼金由女方来定的。

3、迎亲,山西晋城的迎亲有两种情况,一是迎亲,二是反迎亲。北留和润城一带,新郎都是不去迎亲的,只打发花轿去抬亲。其他地方的话则是要亲自迎接。无论是迎亲还是抬亲都是要有鼓乐队伍的。男女双方要提前的用白面蒸好五公斤多的大石榴糕,上面插上松枝带上一个松果。

迎娶的时候男方派人先将自己的一个抬到女方家中,再配上女方的一个担回来,走在鼓乐之前。仕宦之家娶亲的话,都是有举着祖先官衔的木牌,鼓乐再后,新娘坐轿前要鸣铳三响,到男方门前也要鸣铳三响,新娘下轿头上要被撒五谷。

4、迎娶,又鸣迎亲、娶媳妇,便是六礼中的亲迎。往往是由新郎亲身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中心,也有媒人或者小叔子指示迎亲队伍前去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5、婚礼,迎娶队伍归到男家往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款待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精细美好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讨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入门。

迎亲队伍

在山西地区,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山西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大同一带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对陪伴新郎的人,太谷一带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迎娶队伍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据说他们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喜钱是不能少给的。

篇3:山西省结婚礼仪

关键词:礼仪教育,陕西省,加强对策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礼”与“礼”的思想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并成为整个社会规范自身行为和交际活动的准则。21世纪,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口流动增多加快, 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增多增广, 作为规范人类交际活动原则的“礼仪”必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面临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的人进行交际的可能, 为了适应这种社会需求, 礼仪教育逐渐进入高校课堂。但是由于礼仪教育在高校学科体系中起步较晚, 仍处于探索阶段, 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高校礼仪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有利于提出推进高校礼仪教育的根本对策。

本文抽取陕西省15所普通高校的大三、大四共75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 共发放问卷750份, 回收有效问卷726份, 问卷有效率为96.8%。

一、高校礼仪教育现状

(一) 各类学校礼仪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从课程开设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看 (见表1) , 被调查的院校全部开设了与礼仪教育相关的课程。从课程类别看, 所选高校全部选择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与礼仪相关课程, 除此之外还有一所高校以专业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共存的形式开设与礼仪相关课程, 这一情况充分说明礼仪教育受到高校的普遍关注, 礼仪课程已进入高校课堂, 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礼仪成为一种可能。

(二) 高校礼仪教育现状。

由2表342可56见7, 8受!访"的726名%&学生中, 有32’1 (人) 学*习过或正在学习与礼仪2相关的课32程1, 占9到总25受6访44人.2的%44.27%9.。8%在学习或正在学习礼仪课程的321人:中, 文65科生为256人20, .2占%总人数的79.8%, 理科3生为65人, 40仅5占9总人3数1的2505..2 8%%。与7.此7%同时, 未学习礼仪相关课程的人数为4:3705人, 4占总受访人9的2.535%.8%, 在未学习礼仪课程的405人中, 有理科生374名, 占总人数的92.3%, 有文科生31名, 仅占总人数的7.7%, 这一情况充分说明当前高校礼仪教育受到文理分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割裂的影响, 文科生比理科生更注重对礼仪课程的学习。某些理科生仅仅将礼仪教学作为“填充物”填补“空白”, 在课程的选择上更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对人文学科知识的重视程度明显偏低。由表3可见, 在已经学习或正在学习礼仪知识的学生中, 影响其对礼仪相关课程选择的主要因素是提升交际能力、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和对礼仪知识的重视三个方面。这一情况说明, 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学习礼仪知识的重要性, 但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有&极强的功利心’ (理) , *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 "上-#.导$!致部分学生仅%&1重视考核分数’, (6不.) 7%利*于学生对礼仪文化+/的, 0-真1..正!!认知和掌握。1561.700%%

二、礼仪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课程设置边缘化。

礼仪是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 通过仪表、举止和讲究礼貌、执行礼节体现和培育社会人[1]。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 重视礼仪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需求, 又是高校完善自身课程体系的选择, 因而势在必行。但与此相对应的是, 在抽样调查的15所高校中, 仅有一所高校将礼仪课程设置为某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仅占总数的6.7%, 这一情况说明高校在设置与礼仪教育相关的课程时, 对在大学生中普遍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未能引起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足够重视。

(二) 学生认识偏差, 未能加强能力的转化与素养的提升。

从问卷提问调查结果看, 受访的726学生全部认同礼仪教育能够帮助其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90%的受访者认为礼仪教育是通过行、走、坐、立的训练发挥塑造形象、促进交际的作用, 3%的学生认为系统的礼仪训练可以帮助其提升外在形象, 仅有7%的学生认为礼仪是内在美的外化。目前学术界对礼仪的定义主要采纳的是金正昆教授给出的定义, 即“礼仪是礼节、仪式的统称, 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 自始至终的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性为”[2]。通过礼仪的定义与调查结果的对比, 不难发现目前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 但是由于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重理轻文, 家长、老师重成绩轻素养, 礼仪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处于可以忽略不计的状态, 这一情况直接导致大学生对礼仪和礼仪教育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偏差的消除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彻底完成, 对礼仪教育认识的偏差片面地导致当代大学生对礼仪教育中的实训教学有过高的期待, 错误地认为礼仪教育就是礼仪实训教学。

(三) 实训场地和实训师资存在严重不足。

在受访的15所高校中, 仅有一所高校有实训场地的配备, 仅占总数的7.6%。这一情况说明:高校礼仪教育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仍然面临配套设施不完备所带来的困难。同时这15所高校中能真正做到教师指导学生实训, 开展实践教学的高校几乎没有, 这说明目前高校的礼仪教育未完全脱离分数教育的藩篱, 实训教学未能受到相应的重视, 学生、教师和学校未能从本质上重视并尊重礼仪教育的特点。

(四) 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 高校虽然开设了礼仪教育相关课程, 但是没有任何一所高校有礼仪教师的培养, 某些高校从事礼仪教育的教师来源于其他与礼仪相关专业, 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和知识储备, 导致该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割裂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礼仪教育变成照本宣科式的知识再现。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系统地认识、掌握相关知识, 更不能将所学知识转变为自身的礼仪修养, 最终导致礼仪教育的功能不能更好地实现。其次, 礼仪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 但是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 导致礼仪教育教学活动轻实践重理论, 违背礼仪教育的自身特点, 不利于礼仪教育教化功能的实现。

三、加强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 加强宣传, 切实提高对礼仪教育的认识。

提升大学生的礼仪素养, 离不开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因此, 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切实将礼仪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 才能通过礼仪教育陶冶大学生的礼仪情操, 促使大学生将知识、能力提高与外在形象提升作为大学生活的目标, 真正从内在美与外表美两方面提升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其次, 由于我国中小学礼仪教育起步较晚, 缺乏专业师资队伍, 人们对礼仪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 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礼仪教育是其他“主课”的附庸, 礼仪教育可有可无, 这种认识偏差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无从认识礼仪教育在调节自身情感和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礼仪素养, 必须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加以重视, 礼仪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过程, 只有从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开始将重视礼仪教育, 高校礼仪教育才不会成为无本之木。

(二) 改进礼仪教学模式、突出礼仪学科特点。

礼仪学科是实践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所以礼仪教育的重心是礼仪理论和礼仪践行两个方面。为了促使大学生在礼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高校礼仪教育应该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以学生的价值观、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为基础, 以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 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导向, 引导和激励学生在学习礼仪理论的同时积极践行礼仪规范。同时, 还应该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格遵守礼仪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经历、感悟和践行礼仪规范, 从而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

(三) 增加经费投入。

高校礼仪教育的开展, 在师资培训、人才引进、实训室建设方面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撑。调查显示, 越是发达的地区, 礼仪教育开展越早, 学生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强于不发达地区, 同时一些礼仪学科的学困生多来自偏远地区。这一情况说明:经济越发达, 礼仪学习环境越好, 学生对自身的礼仪素养要求越高, 当地学校和家庭越重视礼仪教育, 该地生源在礼仪知识的学习和使用方面更占有优势。因此, 要改变这种差距, 就必须创造适合礼仪教育和礼仪教育实训环节的环境, 这类环境的塑造, 经费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徐爱琴.实用礼仪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15.

[2]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2.

[3]穆延云.当代大学生礼仪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哈尔滨: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08) :115-116.

[4]赵梅.论礼仪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J].兰州: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6 (01) :116-118.

篇4:恩施结婚文化礼仪

婚日,男方在接亲时,要备猪肉一块、鸡一只,还要香蜡纸烛,先敬女方家先。女方家一般设有“拦门礼”,男方迎亲花轿(现改为小车)一般停在院坝,由男方“都官”与女方“都官”用歌或话一问一答对讲起来,如男方“都官”讲输了,须三茶六礼或罚酒,出尽洋相方能进门。到看定的时辰,男方“都官”请岳父母“发亲”,经女方父母首肯,先将嫁奁抬出。

嫁奁以前分“台”,捆扎极为精致,两人一抬,一路晃晃悠悠,以表示新娘家陪嫁物的丰盛,现时用车装。然后,迎新队伍鞭炮齐鸣,在喜庆气氛中,新姑娘穿“露水衣”(红衣裤),打“露水伞”,由其兄弟背出来,辞别父母亲人然后上轿或登车。最后是“高亲客”,即由新娘的兄嫂或婶娘舅娘作女方代表送亲。这时,新娘要撒两束“筷子”,男女双方各抢一束,称“不家食”。轿出门时,男方点燃两把以竹片做成外包红纸的“喜把”,女方抢去一束,意即“财喜”不能全部带走,各留一半。迎新路上,接亲队伍变着花样戏弄考验新郎新娘,索要糖果香烟。

到了男家,先将新姑娘陪嫁的被盖由男方儿女双全的嫂子或婶娘、舅娘铺好,再请新姑娘下轿,由喜娘接过门。婿家陈香烛酒醴和一只鸡,祀护送神于门外,曰“堵刹于门”。门内张七星灯,罩以筛子,喜娘二人扶新娘从筛上过,叫“触邪”。拜天地家神父母后,须拜诸亲,叫“分大小”,然后才送入洞房。

新郎新娘进新房的第一个动作是“抢床”,即夫妇双方争相跑向床边,谁先坐上“大边”(左),意味谁以后当家作主。片刻后,送亲娘子进新房给新娘更衣,然后新郎引新娘与客人见面敬酒。

新婚之夜,山寨里男女老少三三两两到新郎家闹新房,来得越多,主人家越高兴,俗称“越闹越发,人财两旺”。闹新房时,没有年龄大小、辈份高低之分,俗称“新姑娘三天无大小”。闹房内容主要是开无伤大雅的玩笑,小辈还要新娘给糖果及小礼品,整个气氛热烈诙谐。

婚后三日,新娘偕新郎往省父母,称“回门”。娘家筵客宴婿,叫“陪郞膳”,赠以礼品,叫“插带”。“回门”无论远近,一般要当天赶回。回夫家时,娘家还要送粑粑之类礼品。

恩施婚嫁礼仪

托媒

男方托请一能说会道,且熟悉双方家庭情况的人(多为女性,俗称媒婆)到女方家里提亲,此后女方也托人暗中打探男方的家庭情况。

合八字

若女方有意,则由媒人互通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并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男女双方八字若相契合,双方即口头联姻。

定婚

八字既合,则可拿之,故定婚又称“拿八字”。由男方购置红色庚书,写上男方生辰,然后装于精制拜帖盒内,由媒人赴女方家中将女方生庚填入同一庚书,即算正式订亲。

认亲

由男方择定吉日备齐族茶(若干份猪肘、面条等物)到女方家,女方则邀约族人至亲齐聚堂屋。灯烛辉映之下,男子在媒人引导下谦恭有加,称父叫母,呼姑唤叔。

报期

即由男方到女方家报告喜结良缘的日期。此后男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喜期前夕,男方备办彩礼。所谓“彩礼”,无非面酒糕糖、“长枪短枪”(猪长蹄谓之长枪,短蹄谓之短枪)。讲面子的男方,往往整猪相送,名曰“礼猪”。男方还需备办结婚衣物,女方也忙着准备“陪嫁”,其间家具被褥、锅碗镜妆之物日渐增多,新娘更是刺绣裁剪,赶制被套枕巾及公婆的鞋袜。

哭嫁

哭嫁大多在婚前的十天半月之内,准新娘邀约邻近女友,帮忙做针线活。银针闪烁,彩线飞舞,姑娘们边哭边做,哭而不悲,哭而似悲,哭中寓乐,似哭实乐,唱哭间杂,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哭声悠扬宛转,极富乐感,流露出土家族姑娘的天真率性。其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哭祖人等等。

婚礼习俗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恩施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婚姻制度中的多层次礼仪,这些礼仪是十分复杂和隆重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礼仪过程。

恩施山大人稀,交通闭塞,恩施人民具有剽悍顽强的心理素质,所以在繁琐的礼仪中还保持着“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娶妇之家三日应举乐”等古老遗风。一般有讨口气、讨红庚、择大香、送期单、上红、过礼、陪十弟兄、陪十姊妹、迎亲、拦门、发亲、拗礼、拦车马、铺床、迎上亲、结蜡、圆亲、闹房、新人跪拜、接风、拜茶、面花、回门等礼俗。讨口气就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允婚叫“放话”。

篇5:现代中式结婚礼仪

2. 新妇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3. 安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同睡在新床上。否则俗谓〝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

4.结婚当天, 新娘出门时, 姑嫂均要回避, 不能相送. 因为“姑”跟“孤”同音, 而“嫂”跟“扫”同音, 都不吉利。

5. 成亲之日,新娘离开娘家时,大家要哭得越快越好,〝哭发哭发,不哭不发″不哭的话反而禁忌。

6. 婚后三日,新人回门,须在当天日落以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宿。万一有特殊原因无法回家,夫妻也要分开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冲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

7. 迎娶途中,若花轿和花轿相逢,叫做〝喜冲喜″,会带来不祥。解决的办法是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是双方媒人各以预备的花交换,这叫做换花。

8.孕妇及带孝者都不能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更不能触碰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的物品。

9. 新郎到女家接新娘时,新娘可能离开娘家或在过度兴奋下喜极而泣,这也甚为普遍而不成问题(甚至是好事,留下“水头”旺女家)。但过门至男家后就不能流泪。

10. 新娘于结婚吉日忌穿“旧鞋”。所有的婚纱鞋、绣花鞋及晚装鞋等应全是新的。若恐防新鞋硬而不舒服,宜较优质的软皮,尺寸不妨预松少许及加上厚垫,亦不宜穿着过高的高跟鞋。

11. 新娘子要小心, 不要踏到新郎鞋, 会有羞夫之意。

12.新娘进男家门时, 忌脚踏门槛, 应要跨过去。

13. 若是“爬头”结婚的新人,即新郎兄长,新人须在未婚兄长裤裆下穿过,以示“得罪了”,才可出门。若被“爬头”的是姐姐,因为某些人会觉得在女性裙下穿过会“不发达”,故会改为送一条裙子给未婚姐姐,俗称“大姨裙”。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暂时回避至位置较高的地方,如到上一层楼。

14. 当新娘步入男家时,翁姑二人不宜朝着大门看新娘进门,而应稍作回避,以防相冲。

15. 结婚对联最迟应于“上头”前(即结婚前夕)挂上,结婚后满一个月便可除下。男女家均有不同的对联,选购时需分辨清楚。

16. 女方再嫁则不可再穿裙褂,也不宜穿大红衣服,宜选粉红、橙、金或银色代替。另外也不须再“上头”,因“上头”代表“成年”,第一次嫁时已“成年”了。在“二朝回门”时亦不用带乳猪。

17. 男方第二次结婚亦不需再“上头”,若再的原因是前妻去世,第二任妻子过门后首要做的事便是在前妻的灵位前敬茶,然后再向翁姑敬茶。

18. 新娘出嫁当晚,会找来一位新娘的未嫁姐姐在当晚睡在她的床上,并摆放生果及红包于床上,祝新娘生生猛猛及一切顺利。

19. 婚嫁忌生肖属虎的观礼,因虎会伤人,免得因此导致夫妇不和睦或不孕。

20. 新娘房的镜子在新婚四个月内忌借给他人,忌照人,因此嫁妆的衣柜或梳妆。台有镜子都用红纸蒙住,满四个月始可拆卸。

21. 新婚四个月内忌在外过夜。

22. 新婚四个月内忌参与他人婚丧喜庆事物,以免相犯冲。

23. 忌于鬼月完婚,即农历七月。

24. 忌于农历六月完婚,有半月妻的意思。

25. 安床时, 要把床置放正位, 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

26. 订婚当天, 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人, 都不可以煽扇子,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篇6:陕北结婚礼仪 文档

陕北是我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主要交融带。由于陕北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条件,使之至今保持着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结婚礼俗就是诸多文化传统中的突出代表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习俗不仅随着历史的纵向发展而改变,而且在空间横向联系中,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也总是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习俗具有联系传统与现实的性质,它不仅是以往已经消逝岁月的文化痕迹,也是当时、当代社会正在进行演变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弥散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的各个角落,万象纷呈、异彩缤纷,它既表现为一定物质的、有形的、可直接感觉到的具体事物,同时又表现为观念的、无形的、只能意会和理解的抽象形式 奴隶社会时期,陕北存在“群婚”、“收继婚”、“服役婚”、“转房婚”等婚姻现象,这在有关历史资料中均有反映。进入封建社会中叶,受汉族礼教先进文化的影响,陕北地区各民族普遍进入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少数富有者除外),婚姻礼俗大同小异,与近世个仿。但还是较多保留了原始、愚昧的一些婚姻观念和游不知所牧民族的某些婚俗习惯。

陕北人择亲时非常注重门户,即看清其家族有无狐臭史,认为“穷不扎根臭扎根”。其次,重视人气及对方家庭社会上的威信。再次,重视生辰八字,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法。另外,还讲究妗子不做婆,即使姨姨、姑姑做婆也不好,有“姨姨做婆,刀剪相磨”、“姑姑做婆,一世不和”之说。至于同族是决不可成婚的,因鲜有近亲成亲。再加上陕北各各族杂居共处,使陕北人种优化,所以陕北人大多身高强健,仪表俊美。婚嫁无论贫富都有比较完整的聘娶程序,将中原地区古之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简约为“放话”、“定亲”、“娶亲 ”三道程序。婚仪则有繁有简,还有闹房、听房之俗。婚后还有“会亲”(相当古之“归宁”)等议程。

在经济贫困的乡间,婚聘所需财礼颇重,形成事实上的买卖婚姻,换婚现象至今时有发生,而且婚礼往往受社会落后观念的制约,大办、奢办造成不必要的靡费和负担。

民国前,男女婚事,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而定,本人没有自主权,婚姻多属买卖性质。婚姻过程一般为择亲、提亲、订亲、商话、嫁娶、婚礼等程序。

旧时,男女自 13 岁起,父母便托人给儿女挑选对象,了解对方家庭根本(一般往上推三辈祖宗亲路,有无狐臭者、外地人、吹鼓手、轿夫和拉驴公子等),门风(一般指一家人为人处世情况,若外界影响不好,称其人气不正)、光景(主指钱、粮、家产)、人品(泛指一家人的品格,主指所择对象的品貌)、八字(指所择对象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犯月”相克,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法)等情况。另外,还讲究妗子不做婆,即使姨姨、姑姑做婆也不好,有“姨姨做婆,刀剪相磨”、“姑姑做婆,一世不和”之说。至于同族是决不可成婚的,因鲜有近亲成亲。再加上陕北各各族杂居共处,使陕北人种优化,所以陕北人大多身高强健,仪表俊美。若门当户对,即约请一合适的中间人(即媒人)说合提亲。期间,男女均不知其中缘由,更不曾会面。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亲,即使女方家长相中的,也是通过媒人示意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此时,媒人扮演主角,对方家长领会来意后,通过亲戚朋友侧面了解其根本、门风、光景、人品、八字等情况,视其合适与否,拿出主意,通过媒人传话,媒人发现是小妨碍,必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合。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认可,选吉日(一般为双月双日)举行订亲仪式。一般县北在男方家举行,县南在女方家举行,由男方拿出烟酒喝订亲酒,后媒人根据提前与双方家长分别议定的钱物而宣布“彩礼”及订亲衣物,并由男方家长把钱物一一交予媒人,再由媒人交予女方家长。女方也通过媒人送男方(即新女婿)鞋袜及裤带,民间称鞋为“稳根鞋”,裤带为“长命带”,以示婚姻关系能稳固、长久。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男方准备结婚迎亲,由媒人传话,在结婚前几个月与双方家长商定婚嫁日期、新娘衣物及迎亲仪式等事宜,后双方均按协议筹备婚嫁之需。

嫁娶在民间,男家称“引(迎)媳妇”,女家称“出嫁女”。旧时,办喜事一般为三天。第一天,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或帮忙,称“聚客”。由聘请的总管莅位主持,安排相伙(村里或来客中的亲友)干帮厨、待客等杂务。当晚吹手动乐,喜事开始。次日早饭后迎亲队伍准备出发。迎亲队伍一般由七人组成,其中有一名迎人妇女(或婶娘、或嫂子),俗称迎人婆姨。(民间讲究“姑不迎,姨不送”)。迎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名懂礼节及能说会道的领头人,若遇女方出难题,能善于应付,巧于化解,出发前要准备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器、大馍(10个)、猪肉(1块)、离母糕(2卷)、清油(半瓶)、筷子、白面(1小包),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交完的彩礼钱。一切齐备,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前奏乐,迎人婆姨居中,其余人畜随后。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崾崄也得吹长号(俗称“张号”)。

事前,女家也按协议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组织送人队伍(一般由8人组成,其中有2名妇女陪送,俗称“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内设一桌案,摆上烟酒,由管事人向迎亲领头人敬酒三杯,以示欢迎,迎亲领头人将所带之物一一摆于桌案交待,谓之“表礼”。饭后,女方家总管向迎亲领头人交待陪嫁之物,添坠箱钱、揣怀钱、油、面、筷子等各加一倍退回。一切就绪,准备起程。新娘换上嫁妆,蒙上“盖头”(用红花被面或红绸子挽结成的)上轿,迎送婆姨抢着上马,长号一鸣,吹手先行。迎送队伍以迎人婆姨为先,新娘居中,送人婆姨在后,有序而行。此时,唢呐声声入耳,摇摇摆摆、浩浩荡荡出村。若遇好事者,可摆烟酒于路旁,迎送队伍必须停止前进,吹手就地吹奏三曲,三起三落,方才放行。途中,若有两家迎送队伍同向而遇,则有“抢路”之俗。抢路时,一般双方领头人为免纷争,经协商,往往让先者用圪针条耱路,示意为后行者的新路;若相向而遇,双方新娘应互换裤带或针线包,都用圪针条耱出新路而行。进村时,速度须放慢。吹手大显身手,或吹“得胜令”,或吹“将军令”、“大摆队”等乐曲。村人围观,热闹非凡。此时,公公婆婆入洞房,夹起枕头走一圈,俗称“抱孙子”,家人应遮盖碾、磨,怕青龙白虎“冲喜”。一切就绪,专候新人进门。

迎送队伍进门后,分设专房招待,新娘需“送人的”领头人扶下马(或轿),由新郎揭“盖头”,两人一前一后踩着红毡走向洞房(俗称“帐房窑”)。在此之前,吹手须进去张号,叫“冲帐”。随即有一人手端一碗麦叶、小钱、五谷边撒边唱,谓之“撒帐”。新人入洞房后,由一小孩端水让新娘洗脸,新娘得给少许钱,以示酬谢。新娘上炕,将席四角已压之物(有针线、核桃、红枣、钱币等)收存起来,谓之“踩四角”,后静坐前炕。随后,“送人的”坐席(吃“八碗”)。新郎要敬酒施礼,送亲领头人应以钱相报,民间称之谓“折席口”。饭后举行上头仪式。由姐(夫)或姑(夫)主持,让新人背靠背坐于水桶上,将二人头发拢在一起,边梳边唱:一木梳青丝云遮月,二木梳两人喜结缘。三木梳夫妇常和气,四木梳四季保平安。新女婿好像杨宗保,新媳妇好像穆桂英。荞麦根儿,玉米芯儿,一个看见一个亲。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子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天作良缘配好的,夫妻恩爱一辈子。随即,将红枣,核桃从新人头部倒下,夫妻二人争抢捡入自己衣兜。接着,主持人还要将新娘头盘成髽髻,意为结发夫妻能白头到老。随后,姐夫、姑夫老姑夫以及结拜兄弟还要闹房(俗称“骚房”)即让两个新人当众做出各种亲热动作。客人出节目,新人表演,令观者捧腹大笑。闹房毕,婆母由窗口向里撂儿女馍,盼望早日抱孙子。此晚“帐房”(洞房)灯光应彻夜不熄。

第二天清晨,小两口要吃儿女扁食,饭后举行“拜人”仪式和“亮箱”及见婆婆仪式。是日,男家发客,新娘回门,新郎带认亲礼品同去。翌日,小两口又由岳父母送回,谓之“送回面”。八日后,新娘需到娘家住七天再归,曰“对七对八”。

陕北农村结婚风俗纪实

(一)前期准备

这里的男女自17~18岁起,父母便托人给儿女挑选对象,了解对方家庭根本(一般往上推三辈祖宗亲路,有无狐臭者、外地人、吹鼓手等),门风(一般指一家人为人处世情况,若外界影响不好,称其人气不正)、光景(主指钱、粮、家产)、人品(泛指一家人的品格,主指所择对象的品貌)、八字(指所择对象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犯月”相克)等情况。若门当户对,即约请一合适的中间人(即媒人)说合提亲。期间,男女均不知其中缘由,更不曾会面。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亲,即使女方家长相中的,也是通过媒人示意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此时,媒人扮演主角,对方家长领会来意后,通过亲戚朋友侧面了解其根本、门风、光景、人品、八字等情况,视其合适与否,拿出主意,通过媒人传话,媒人发现有小妨碍,必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合。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认可,选吉日举行订亲仪式。由男方拿出烟酒喝订亲酒,后媒人根据提前与双方家长分别议定的钱物而宣布“彩礼”及订亲衣物,并由男方家长把钱物一一交予媒人,再由媒人交予女方家长。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男方准备结婚迎亲,由媒人传话,在结婚前几个月与双方家长商定婚嫁日期(商话)、新娘衣物及迎亲仪式等事宜,后双方均按协议筹备婚嫁之需。

一家村民家,正在为明天准备嫁女儿和娶媳妇忙碌着。

下午,为了了解当地在结婚前的准备情况,一人来到这家,看到他们的亲戚正在忙碌做着准备,几个人围成一圈,正在剥蒜皮、剥葱皮。这是这家二女儿和他的亲戚正在忙绿着。

这是该家的全貌,院子里面,小鸡在悠闲地寻找食物,男人们在院子里也是谈笑风生,非常开心。女人们则在忙碌的准备着...这三位是这家的亲戚,在窑洞内正在做饭,主要是亲戚们、帮忙的朋友下午要吃饭,她们正在切土豆,准备做臊子汤。

晚上,由主家找的总管安排次日的主要工作,以及娶亲队伍的组成和帮忙的人员安排

这位就是主人,正在联系婚礼事项。看起来是非常开心的。

婚礼,男家称“引(迎)媳妇”,女家称“出嫁女”。婚礼一般为三天。第一天,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或帮忙,称“聚客”。由聘请的总管莅位主持,安排相伙(村里或来客中的亲友)干帮厨、待客等杂务。当晚吹手动乐,喜事开始。

(二)结婚新郎家的准备

陕北男女结婚时,迎亲队伍十分壮观,前边有吹鼓手开道,后边有新郎擎酒相送,一行队伍浩浩荡荡踏得山沟里黄土飞扬.崖畔畔,山梁梁,到处是人观看.17日早晨8点,聘请来的乐队就开始奏乐,乐声的响起,预示着娶亲的开始。由于天气较冷,主家就会给这些乐队的人点起篝火,让他们取暖。如果招待不周的话,这些乐手就不会卖力的去吹、去敲了,那么娶亲也就不热闹了,在当地人眼里,就是说娶亲没有办好。

这位就是主家请的总管,这会正在安排人员布置彩车。这不找出来被面。总管就是主持操纵娶亲的一切事宜,对今天参与的帮忙人员的人事安排、调动,以及临时性的调整,有全权处理的大权。陕北过事情,必须要有一套强硬的帮忙班子,以总管为主,下面有礼谱账房记账收礼、保管(主管烟酒饮料等物品的发放)、大厨、小厨、洗锅刷碗的、看客的(招待来客,兼有倒酒倒水的工作)等等,这一套班子强硬,那么喜事一定能办的充满喜庆、欢乐的结果。娶亲的前一天晚上,新郎官必须彻彻底底的洗个澡,意味着清除身上晦气,告别以往的单身生活,从此就走向了成人生活。同时,洗完后,新郎官要穿上里外全部是新的衣服。新郎官刚起来就开始准备了,大冬天在院子里盛了一盆水就开始洗漱了。

这位吹气球的小男孩,就是娶亲队伍不可缺少的一位。不管是谁娶亲,队伍里必须有一个拉马娃娃,这个娃娃必须是新郎官的弟弟或者叔伯弟弟。在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娶亲都是马或者驴,那么就需要一个人来牵马,就这样产生了拉马娃娃。他参加主要是主家希望自己的孩子结婚后,也能给自己家里添加带把的男孩,也就是把好运能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在到新娘家里,新娘家还要给拉马娃娃礼钱,一般是20-50元。院子里的人都开始忙起来了,吹气球的、叠花、准备鞭炮..娶亲的人员已经开始吃饭了,这顿饭主要是为娶亲人员,主要有新郎官的叔叔、叔母、姐夫、弟弟,还有司机、乐队人员等等.女人们则在厨房了为这些即将出发的人员做着准备工

姐夫在给娶亲的车上放被褥,这些被褥到最后还是要带回来,只是后面还有一个议程。这里就不一一说明。

新郎官不去女方家,主要有新郎官的叔父带队去迎娶新娘的。新郎官终于武装好自己,穿着暂新的西装,身上披着2条红色丝绸被面。这里娶亲,新郎官的婶婶和姐夫在家里准备娶亲所需要的物品

这就是要参加娶亲的人女人代表,一位是从当地聘请的美发师,也就是穿白色外套的姑娘,另两位就是新郎官的婶婶。迎亲队伍一般由八人组成,其中有两名迎人妇女(或婶娘、或嫂子),俗称迎人婆姨(在北方,结婚的女人叫婆姨,没结婚的叫女娃娃,不管多大岁数.....)。(民间讲究“姑不迎,姨不送。”)。迎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名懂礼节及能说会道的领头人,若遇女方出难题,能善于应付,巧于化解,出发前要准备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器,大馍、猪肉、离母糕(其实就是块大的米糕)、清油(半瓶)、筷子、白面(1小包),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交完的彩礼钱。

新郎官和娶亲的女人们从家里准备妥当,走出了新房(石窑洞),准备出发了...总管宣布娶亲的队伍出发了 一切齐备,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前奏乐,迎人婆姨居中,其余人随后。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桥也得吹长号(俗称“张号”)。不过在这里是从家里出来,乐手要一直吹到看不到主家的地方,就可以不吹了。

前面说了,新郎官并不是娶亲队伍的一员,他只是随同娶亲的人员一起从家里出来,在新车上坐上行驶10-20米,就下车回家等待娶亲队伍带回他的新娘。出了院子,走在大道上,乐手们吹吹打打,一路好不热闹。娶亲的车队跟随在乐手后面,缓慢的行驶...转过弯后,就看不到主家的院落,乐手们就停止了奏乐,开始乘车前行了。一到村口,乐手们又开始了吹吹打打的营生了。因为,在陕北就有这个讲究,在路上,遇到村、会等都要奏乐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这些讲究也在不断的更新。一般都是到了村口奏乐,意思是告诉新娘家,娶亲的队伍来了。这个时候,新娘家也就要有人迎上来,把娶亲的人全部迎回家,还要热情的招待的。

(三)娶亲的人到新娘家

上篇是娶亲的队伍来的村边,乐手们就开始了吹吹打打的,意思给亲家报信,我们来了。在远处,看到一顶帐篷,和许多人,那就是新娘的家里。

新娘家的人已经站在门口,准备迎接新亲戚进门。门口打着一堆篝火,烟雾腾腾的。

女方家的亲戚和村民都站在大门口迎接娶亲的队伍。

这幅刚好看到女方人家迎接娶亲的队伍。

事前,女家也按协议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组织送人队伍(一般由8人组成,其中有2名妇女陪送,俗称“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内设一桌案,摆上烟酒,由管事人向迎亲领头人敬酒三杯,以示欢迎,迎亲领头人将所带之物一一摆于桌案交待,谓之“表礼”。进入院子,新娘的嫂子端起酒杯给娶亲的女士敬酒.新娘家的总管在门口处早已经准备好2个小菜,一瓶白酒,凡是迎亲的人们,都要喝上一

杯,不会喝的也要端起来,以示礼貌。

由于天气较冷,新娘家在院子搭起了一座帐篷,这就是亲戚朋友们就餐的地方。院子内,大厨正在给娶亲的人们做饭。主要有粉汤、油糕、麻花、饸络面,来迎接新亲戚。这些就是新娘家陪得嫁妆,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和一些被褥等。

主家正在窑洞的灶台上炸油糕

娶亲的人被迎进窑洞内,一般上炕女人是要盘腿而坐,显得庄重稳当。这两位因为年轻,没有盘腿的经验,也就随意坐下了。之后女方家就要给他们端上粉汤、油糕、麻花、饸络面。

外面的厨师们和帮忙的人们正在做粉汤这就是新娘子,在我们到之前,她还没有化妆打扮。因为化妆打扮是有男方家雇化妆师给打

扮的。

化妆是在一孔窑洞进行的,窑洞有不少家具和一些零碎,空间比较狭小。化妆师再给新娘子化妆打扮中...这张是她们二人的间隙拍摄的,窑洞内空间有限。只好凑着机会拍摄了。

乐手们再使劲的吹奏乐曲,大冷的天,个个头上冒汗...看起来这些乐手们挣钱也是不容易 亲戚朋友前来上礼钱,这里原来还有一个讲究,那就是任何人来上礼钱,都有喝一杯酒。现在这个讲究已经慢慢淡化。很多妇女来了,仅仅是礼节性的端一下杯子就放下吗,也是最主家的尊敬。

相堂:主要是给新娘家的叔叔、爷爷等长辈们称之为位家,位家在婚丧嫁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陕北人对位家是特别的尊重。这项议程,女方家总管把吹手是请来,给来参加婚礼每一位位家吹一首曲子,这位就要给一些小费,以答谢吹手。同时,吹手吹完一曲,位家人还要给吹手敬酒或者两人碰一杯酒。相堂的同时,是要喝酒的,参加的人可以敞开嗓子猜拳行令,以此赢酒行乐。给财礼:这位拿钱的是男方家的叔叔,这是两家在婚前就协商好的一项必备的议程,男方一次性拿出3.9万元的衣服钱给女方。这是两亲家在点钱验实。娶亲的负责人,也就是新郎官的叔叔,给女方家彩礼钱 化妆师再给新娘最后的补妆 新娘穿衣,这是娶亲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议程。男方的女人代表,也就是新娘的婶婶,把带来的新娘装(从里到外全新一套),要亲自给新娘子穿上的。这会的新娘子特拽,什么都不用动手,真可以说是衣来伸手了 硬衣钱:再穿衣之前,男方的婶婶要把硬衣馍馍放在新娘的腿上,再在硬衣馍馍下面压上钱(硬衣钱),也就是说,如果男方不给这个钱,新娘就不穿新娘衣。所以说这也是活动中的一项很有趣的风俗。

在新娘穿好衣服后,新娘就站起来,硬衣馍馍掉落在炕上,新娘就把这些钱全部收进自己的口袋,归自己所有勒了。给新娘佩戴新娘花这是最后打扮出来的新娘子,就等待一切就绪,准备出嫁了。

风俗:抽底,女方家为了酬谢娶亲的女方的女代表,由女方家父亲准备现金,放在一个盘子里,用馒头压住(男方家来几位女士,那就要准备几份抽底钱),在女方吃最后一顿饭的时候,由总管拿出来,按规矩来讲,馍馍和钱男方的女代表都要带上的。但现在风俗有了不少改变,一般的情况下,只拿馍馍下面的钱,而馍馍则由总管拿着放回主家。上图就是总管拿出盘子,放在女宾的席上。

娶亲的两位女宾抽掉馍馍下面的钱,装在自己的兜里。这也是女方家感谢女宾的一种方式。在后面,也就是男方家也有同样的风俗,那是回应女方家的女宾的。压箱钱:这个风俗是在双方家长在结婚前共同协商好的,在结婚这天,娶亲队伍准备出发前,由双方的主事人一起。先由女方家长给盆里放钱,男方的主事人根据女方父亲压的多少,要在这个基础上翻一番。比例说明:如果女方压100元,那么男方主事人就要压200元,以此类推。

等双方把钱压完,由总管把钱收起来,当面点清,交由新娘。这个钱就成了小两口的以后备用钱。

攒被褥:由新娘新郎家的女宾各一个,把男方带来的和女方陪嫁的被褥,用针线缝合在一起。一是为了返回途中牢靠;二是让小两口心连着心,白头偕老的意思。

这期间,男方来的姐夫就派上用场了,它主要负责娶亲过程中的苦脏累的活计。这会他就要找人,并一起把女方陪嫁的东西要办在车上,并绑扎牢靠。

梳头:在新娘临出发前,还要娶亲的女宾(男方的婶婶)帮她梳头,这也是在娘家的最后一次梳头。

盖上红盖头:红盖头是由新娘的嫂子盖的。盖头一盖,也就要出发了。

新娘子红盖头盖好之后,就有新娘的嫂子和来娶亲的女宾一起陪同走出家门。敬老酒:再出门后,由娶亲的两位女宾,给女方家的长辈敬酒,以示感谢亲家之意。

给新娘的父母敬酒。这里因拍摄角度问题,没有能拍上给她的父亲敬酒的场面只拍上给母亲敬酒的镜头。

这个议程一完,在新娘家的所有已成全部完成。也就是该开始出发了。鸣炮三响,鼓乐手开始奏乐,娶亲打道回府。

由于道路崎岖,车子都在山上停放。所以,娶亲和送女的人们,都必须步行上山到车子跟前由于道路崎岖,车子都在山上停放。所以,娶亲和送女的人们,都必须步行上山到车子跟前乐手们也必须吹打到看不到村庄后,才能停止吹打。

陕北农村结婚风俗

(六)路戏新人

在离新郎家还有一公里的地方,娶亲的车辆就被一群小伙子和大姑娘“虏着"新郎官拦住了娶亲的车队。这会的新郎官和新娘就是这群人的玩物了。因为,在陕北就有这样的风俗习惯,除了长辈以外,亲戚、朋友、同学(尤其是年轻人)这会就可以放开的玩,随意逗乐、拳打脚踢都是可以的,但不管怎样,玩也是有一个度。新郎官在两个小伙子的挟持下,一起来接新娘。陕北的风俗,娶亲时新郎官不去新娘家。新郎官在距家500-1000米处等待接新娘回家。这次他们拦在约1公里的道路上,刹那间一大帮小伙子、小姑娘围上来,起哄、逗玩新郎,强迫新郎官把新娘从车上抱下来。

在众人稍不留神,乘坐新娘的司机瞬间加油门,从众人眼皮子下面溜走了,把新郎官和几个小伙子撇在后面。这可就让一对新人少受了一些罪。但也没有走多远,又被前面的人群拦住,迫使新娘下车。

两位送亲的女宾做着新娘的保镖,但是终究寡不敌众。还是被众人强行拖走。

人群中,手持礼花弹的大姑娘、小伙子趁势将礼花弹全部对准新娘喷发。

众人强行把新娘子往新郎官身边拉,意思是让新郎官背着新娘子。这个场面各位朋友是否见过,像这样的场面,一般都是在打群架的时候才会出现,但这可不是打群架。这是新娘子、新郎官想着法子躲避众人的“凌辱”(因为,这会任何人都可以用拳头、巴掌、脚踹打这对新人,不堪众人的拳脚捶打),这个时间一对新人必须做到打不还口骂不还嘴境界。目前他们只能是忍受一切,强颜欢笑,面对这一切。

新郎终于在众人的促使下,把新娘背在背上。但是就这样也不行,在前方总有人给他们设置障碍,阻碍新人的前进方向。在众人的折腾下,二人汗流浃背,气喘嘘嘘。依旧是强颜欢笑,笑对一切。

放炮点火把:在新人即将到家之际,总管要派出两位小辈,也就是和新郎官一辈的两个年轻人,一人一边手持蒿草,点燃火把从公路边燃烧到大门口。其意思主要是避邪驱灾,因为鬼神都怕火,用火把回家的路邪气逼走,让新人走着干净的路回家。

背柴担水:也是在同时,由两位长辈把门外面的柴背上一捆,背回家。挑水的则在外面挑一担水,挑回家。其意思是这对新人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缺柴(财的谐音)不缺水,生活美美满满。这个风俗因为再回来前已经举行,所以就没有拍到。

不到一公里的路程,这对新人就走了一个半小时。这会的新人早已经是累的精疲力尽了。不管怎么总算是走到家门口了,这才是他们所庆辛的。这一切,还是在总管(村主任)大声呵斥下,几位长辈力促下,才得以让他们回家。

刚到大门口,又被一群人堵在大门了,他们又要玩耍新人。这会人多过于拥挤,也就没有拍上这一段的镜头。见谅!

新娘新郎回到家,经过稍事休息,婚礼议程就开始了。这里的议程和我们那里的还不一样,比较简单,但很有意思。下面就是主持人的讲话:

结婚庆典仪式: 众亲朋请安静,听我把这桩婚礼庆; 今遇黄道是良辰,善结良缘是吉庆;

天上降下紫微星,满园锣鼓鞭炮鸣;(鸣炮、唢呐声)

一、腊月初三喜开门,迎来喜花接来财;

添加人口又添财,新郎新娘入席台;(奏乐:纤夫的爱)

二、男婚女嫁大吉庆,了却两家父母心;

送客亲朋到院中,冷寒受冻行一程;请送客高朋到台中。(奏乐:十里送红军)

三.松柏四季绿又青,父母就是育花人;

从小到大育成人,今天又把大事成;

夫妻二人深鞠躬,感谢父母养育恩;

二十年养育恩情比海深,父母是天下最亲的人;

你们夫妻再三鞠躬,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恩;(奏乐:父亲、母亲)

四、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虽然你们夫妻二人感情深,少不了穿针引线的人;

夫妻二人深鞠躬,感谢媒公恩:(奏乐:将军令)

五、今日良辰拜花堂,鸳鸯一对配成双;

上一篇:温馨的早安问候心语下一篇:社区学习十九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