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网工程课程设计

2024-04-22

组网工程课程设计(精选8篇)

篇1:组网工程课程设计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LAN组网

课 程 设 计 报

学院:

专业名称: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陈燕

时间: 2009年12月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

1.本课题的意义

2.设计规划

3.实现过程描述

4、小结

课程设计体会,学到了什么

5.参考资料

篇2:组网工程课程设计

1,现在计划与校网络中心为中心,建立一个覆盖全校的校园网,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校园内部的电子邮件、以及INTERNET接入等服务,并要留有一定的扩展余地。

2,校网络中心和各系的计算中心、,校机关、各系办、各教研室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子网。(需要划分子网或做VLAN)

3,网络中心要建立一个www服务器,一个ftp服务器。

各单位的微机配置情况如下;

校机关有20个单独的机房,每个机房配1台微机;网络中心有一个大机房,配有100台微机;各系部均有一个计算中心,配50台微机。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与全面复习和巩固前面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上的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设计和网络互连两个方面。

1、网络设计包括网络规划、网络总体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的原则与方法、网络设备的选型与比较和网络的具体实施。

篇3:组网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 (简称组网工程) 是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 主要介绍了组建局域网的基础理论以及设计规划网络设计等工程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局域网的基础技术、工作方法及发展趋势, 掌握必要的局域网组网技术和了解组网工程的有关理论知识和工程技能, 使学生熟悉基本的网络服务并能够设计和组建简单的计算机网络。通过对实际项目操作来强化学生的认识与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 让学生具有网络工程规划、安装、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该课程是理论课与实验课结合较紧密的课程, 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提高学生们的网络实践能力。

1 课程特色

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信息平台的组建以局域网为基础, 提供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随着网络的普及, 社会对局域网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表现旺盛, 具有丰富的设计、管理和维护经验的高级网络工程师更是供不应求。组网工程这门课程希望在课堂教学与社会招聘的期望建立一座桥梁, 让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之后, 能够很快地适应就业单位的工作要求, 从而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1.1 理论教学

组网工程涉及到广泛的网络知识, 学生需要具备计算机网络[1]的相关知识, 包括TCP/IP的基础理论知识。该课程在理论方面主要讲授局域网的相关技术与理论, 主要包括局域网的基本概念、软硬件系统、常用技术、综合布线系统、局域网的安全与管理、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局域网的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

学生学习本课程后, 对三层交换式局域网络能够进行独立的需求分析和网络设计规划, 并能对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核心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从而将整个网络的规划与组建具体实现。

1.2 实践教学

在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学生要求掌握三层交换式局域网络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方法, 掌握配置交换机的方法和常规配置, 掌握配置路由器的方法和常规配置、掌握划分与配置虚拟局域网 (VLAN) 及接口的方法, 掌握配置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和IP包过滤规则的方法;掌握路由器的路由协议, 以及配置路由、网络地址转换和IP包过滤规则的方法。

同时需要通过实践环节,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可以通过参观考察实践现场、分析讲解网络故障的危害和故障原因, 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培养, 对组网工程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提高。

2 问题与对策

我们下面从课程安排和讲解、实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给出当前组网工程存在的问题, 然后对课程改革的设想、方法以及实践进行阐述。

2.1 存在问题

2.1.1 教学量大, 重点不容易把握

从当前的一些组网工程包括本院使用的教材来看, 组网工程涉及面广, 教学量大, 教师不容易把握教学重点。课程本身包含教学教材和实验教材, 内容涵盖了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相关技术、网络综合布线基础知识、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和服务器、规划与设计网络、以及对网络进行安全管理等技术。

2.1.2 实验内容不足

网络工程实验室是组网工程课程进行实践必备的条件, 但组建实验室投入巨大。为使实验室设备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可将实验内容进行细分为验证型、设计型和自主综合型三大类实验, 从而使实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然而目前来看, 实际实验教学过程中并未开出足够的实验, 并且缺乏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自主性实验。

2.1.3 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不足

从目前来看, 受到实践条件限制, 仍然采取比较单一如笔试的课程考核方式。考核过程也只是考核一些基础知识点, 课程的工程特色没有体现, 并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考核不够。

2.2 对策

2.2.1 课程重点

局域网的相关技术、各类产品和针对不同网络的解决方案是课程教学的重点。通过解说学生熟悉的校园网, 辅以企业网的规划构建, 加上对比若干知名厂商的产品线, 学生能够掌握局域网的主流技术、主流产品以及完整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布置大作业, 为后面的网络规划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2.2.2 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分为2部分, 为基础实验和提高实验。基础实验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基础、VLAN及其配置、生成树协议、广域网协议及其配置及访问控制列表等, 提高实验包括VLAN间路由、DHCP配置实验、链路层协议实验、组播实验及无线网络的部署等。其中基础实验要求学生必须完成, 这是组网工程大纲要求的内容, 提高实验学生可以选做, 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2.3 考试方式

该课程的考核应突出网络设计与规划, 从单一的试卷考试发展为网络规划案例为主, 允许学生参照熟悉的校园网和企业网进行模拟构建。与软件工程开发类似, 设计中需要体现网络设计的主要生命周期, 同时注重文档编写、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核。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仍可以采用传统的卷面考试作为辅助手段。

3 结束语

组网工程课程由于其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 教学难度大。该课程教学工程性强, 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局域网相关软硬件运用及编写网络规划文档的能力;理论范围广, 涉及到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和调试、服务器的安装配置、综合布线系统的实施和测试以及网络规划与设计。在本课程的教学中, 要特别注重当前网络的最新技术 (Internet、Intranet) 来教学, 通过结合工程实践, 使学生得到初步的网络安装和设计训练, 培养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同时, 教师也可通过提高自身的工程能力, 强化工程教学, 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 (第五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年.

[2]马亮等.局域网实训教程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

[3]苗凤君等.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

[4]潘磊, 苗凤君, 夏冰.“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1 (2) :19-22.

篇4:解析通信交换工程的组网与改造

关键词:通讯;交换工程;组网;改造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37-01

一、通信交换工程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通信交换工程的作用地位越来越显著,其广泛运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电网调度配置以及生活交流中。而频繁的图像处理,高强度的数据信息传输都对电力信息工程提出了巨大挑战。在现有通信工程中采用的一般都是传统的通信交换网络体系,并且大部分都是由市政府供电公司负责其供电业务,其使用的传统电力线载波和音频电缆实现通讯的网络模式,都难以满足现代化社会越来越复杂的通信信息要求,导致通行的质量效果很差,通信的距离有限以及通信安全性不高等情况的发生。为了适应这样的社会需求,我们必须要利用新科技和技术来改善现在通信出现的问题,实现通讯方式的重大改变,解决通信难以满足社会要求的现状。

二、通信交换工程的组网和改造

要进行通信工程的组网与改造,WDH、SDH等组网与光纤必然会运用到其中作为传输载体,以此来实现数据信息、图像远动、音频视频等多形式信号的混合输送。要做到这些,具体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一)对通信网络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

现有的传统通信网络交换管理方式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现状,一定要从实现通信调度的自动化、配电网络的自动化以及负荷的集中控制等周边网络设备的建设入手,在调试2M实现成功连接的状态下进行互相协作的信息综合通道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并建立以供电所的主要调度楼为中心,其余供电站为辅助的格局,实现集中的管理。这样既能让通信交换信息资源得到优化处理,同时又能避免信息管理混乱,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使得通行网络在平稳秩序的工作情况下良好运行。

(二)对传输路径进行改造

在实现通信工程网络的组网与改造中,我们对通信工程传输路径的改造主要是对中继传输和话路传输进行改造。在对中继传输的网络改造中,主要对计算机服务器、排队器等进行改造,使其在提高通讯工程中呼叫的持续速度同时还能拓展更多丰富的业务,增加通信设备的功能以及实用性和灵活性。而在对对话传输路径改造时,我们应该运用最新的设备设施,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通讯,较少对维护工作的资金、时间的投入,增加通讯的抗干扰能力,保证提供可靠的通讯专用电源,使传输的速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此外对各类设备都必须要按照电力网络管理项规定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布线与施工,安装完毕后还应该进行调试工作,以确保无误。

与此同时,对链路数据的配置也应该严格按照准确的顺序进行,设置本局信息,适当的增加MTP目的信令点,并根据信令点增加MTP的链路集,增加MTP的路由等;而对于中继话路也应该按照其确定顺序进行设置。

(三)新技术的引进

社会对于通讯网络的发展将不仅仅局限于语音通讯业务,而将逐步发展为电视会议、虚拟网络等,建立一个完整的同步数字通讯体系,这就需要运用到SDH技术,所以引进SDH技术对现有的通信网络体系将是一次重大改革。SDH具有良好的同步复用能力、强大的网管能力和灵活的电路,在长途抗干扰干线传输网络应用中得到好评,并予以推广,因此在宽带城域网中也得到普遍应用。同步数字体系主要通过ADM对各种业务进行处理,而在个别业务量巨大的入网点改用DXC将各个波长信号进行交叉连接以此解决通信信息拥堵缓慢的现象。

(四)通信的交换工程的推广

通信交换工程组网和改造对各地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有的地方相对落后,技术层面有限,就认为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不需要太高,满足于现有的通信系统,这都是错误的认识。通信系统的改善与更新使得彼此间的交流更加简便多样化,这就使得地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发,而这正是地区发展所应具备的重要因素。同时对于地区间社会的发展,市民生活的改善都起着积极作用,所以对通信交换组网和改造进行积极的推广,落实在每一个地区政府的工作任务之中,是促进社会发展、地区发展的重要前提,不容懈怠。

三、通信交换工程组网改造后对社会的作用

对社会越来越依靠通信信息系统这一要点,通信交换工程组网改造后将全面提升通信交换网络体系,改变原有的传统网络体系,使得通信的安全性更高,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数据传输量更大,提供更多信息、速度更快。同时居民间交流更加简单且形式各多样,办公管理更加简洁方便,社会信息更加明了化,对各地市政管理部门也能互通,及时发布收集信息;并且对社会公益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如智能化的公交站点,道路信息牌等。通信网络体系在不断发展改革中催生更新的技术,使通信网络进入到一个新时代,这对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

通行交换工程的组网和改造是必然的,随着我国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通信交换工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为其不仅是现代社会日常依赖的系统,跟关乎到其他社会公益设施的建設发展,所以应该将其看作是一项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其建设改造工作要确切落实。通信交换工程的组网和改造与科学创新的管理方式同样也密不可分,良好的管理使得通信网络系统能够实现最大程度服务社会的效果,因此,在通信工程的组网和建设,以及其科学管理的制度、方法等层面还有待我们继续发掘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冀.通信交换工程的组网与改造[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2.

[2]付莹.通信交换工程的组网与改造[J].黑龙江电力,2004,26(2).

[3]张永吉.通信交换工程的安全组网及改造措施[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3(8).

[4]傅硕.通信交换工程的组网与改造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2,21.

[作者简介]唐素霞(1981.10-),女,彝族,贵州凯里市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士,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杨妮(1981-),女,畲族,贵州省凯里市人,贵州大学硕士,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通信技术。

篇5:组网工程总结

一、概述

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是网络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工程技术。在网络工程建设中,网络工程技术人员从完整、系统的角度上,需要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进行剖析;从工程建设的角度上,需要对网络工程建设中的软、硬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实施、测试与验收为网络工程建设问题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二、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的相关知识点

<1> 系统集成分为三类:软件集成、硬件集成、网络系统集成。

<2> 服务质量:是网络性能的一种重要体现。它是指通过对资源的分配调度,来保证用户的特定需求。现在的技术可以提供两种服务质量:有保证的服务和尽力而为的服务。尽力而为的服务是internet网络的标准服务、<3> 系统集成公司资质等级划分的条件:综合条件、经营业绩、管理水平、技术条件、人才实力。可以划分四个资质等级。

<4> 数据破坏的主要原因:自然灾害、计算机设备故障、系统管理员及维护人员的误操作、病毒感染造成的数据破坏和网络上的黑客攻击。

<5> 数据备份与服务器的容错技术混淆起来。数据备份指从在线状态将数据分离存储到媒体的过程,这是与服务器容错技术的本质区别。容错技术的目的是为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备份的目的是将整个系统的数据或状态保存下来。

<5> 网络功能需求:大中型企业的网络系统,如高级的磁盘阵列系统、特殊的Web网站、ftp网站、邮件服务器系统。在网络应用方面,主要考虑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类型和网络传输的实时性的要求,在企业网络应用方面,还要考虑各种信息化数据库软件的使用

<6> 性能均衡性:网络性能与网络安全都遵循:“木桶”原则,即取决于网络设备中性能最低的设备的性能,<7> 网络系统设计的步骤:用户调查与分析、网络系统的初步设计、网络系统的详细设计、用户与应用系统的设计、网络组建、系统测试与试运行。

<8> 网络系统的初步设计:确定网络的规模和应用范围、统一建网模式、确定初步方案。

<9> 有线局域网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网状型、混合型。

<10>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点对点Ad-Hoc对等结构(简单、只适用于临时的无线应用环境)、infrastructure结构(基于无线AP、网络易于扩展、便于集中管理、能提供用户身份验证)

<11> 根据交换机所应用的网络层次划分:核心交换机(企业网络的最顶层)、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

<12> 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的区别:主要功能不同:三层交换同时具备了数据交换和路由转发的功能,但主要功能还是数据交换,而路由仅具有路由转发的主要功能。2适用环境不同:三层交换机主要是简单的局域网连接,而路由器主要用于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3工作原理不同:三层交换机通过硬件执行数据包交换,而路由器由基于微处理器的软件路由引擎执行数据包交换。

<13> 防火墙从软硬件形式来分:软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以及芯片级防火墙(基于专门的硬件平台,专有的ASCI芯片促使它们比其他种类的防火墙速度更快,处理能力更强、性能更高、价格高)。从技术实现来分:包过滤型防火墙、应用代理型防火墙、入侵状态检测防火墙。

<14> UPS电源按工作原理可分:后备式、在线式、在线互动式。从结构上分:直流UPS(DC-UPS)和交流UPS(AC-UPS)

<15> 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的连接3种形式:直接存储、附网存储和存储区域网。直接存储(DAS)指将外置存储设备通过连接电缆,直接连接到一台计算机上。它能够解决单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扩展和高性能传输的需求。NAS是一种专业的网络文件存储及文件备份设备,它基于局域网的,按照TCP/IP协议促进通信,以文件的输入/输出方式进行数据传输,SAN是一种高速网络或子网络,提供在计算机与存储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SAN以光纤通道为基础,实现设备共享。

<16> RAID0是简单的一种形式。可以把多块磁盘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容量更大的存储设备,它没有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但是实现成本最低。RAID1(磁盘镜像)技术重点全部放在如何能够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实现成本最高的一种。选择它来保存关键性的重要数据。RAID3 一种简单的校验实现方式,使用一个专门的磁盘存放所有的校验数据,而在剩余的磁盘中创建带区集分散数据的读写操作。RAID3成功之处就在于不仅可以像RAID1那样提供容错功能,而且整体开销从RAID1的50%下降为25%(RAID3+1)。随着磁盘使用数量越多,成本开销会越来越小。RAID3最大不足同时也导致它很少被采用就是:检验盘很容易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RAID5和RAID3的最大区别在于RAID5不是把所有的检验块集中保存在一个专门的校验盘中,而是分散到所有的数据盘中。RAID5是一种特殊的算法,可以计算任何一个带区校验块的存放位置。

<17> 交换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交换机类型(机架式与固定配置式)、端口、传输速率、传输模式、是否支持网管(指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集中化的管理)、交换方式(存储转发、直通转发)、背板吞吐量、支持的网络类型、安全性及VLAN支持、冗余支持(冗余组件一般包括管理卡、交换结构、接口模块、电源、冷却系统、机箱风扇)。

防火墙的基本功能:LAN接口要丰富、协议支持数量要多、要支持多种安全特性。

<18> 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能根据用户的安全策略控制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措施。

<19> 选择服务器的基本原则:稳定可靠原则、合适够用原则、扩展性原则、易于管理原则、售后服务原则、特殊需求原则。

<20> 综合布线优点: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

<21> 工作区子系统: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5~10平方米

<2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增强型布线系统、综合型布线系统

<23> 双绞线类型:一类双绞线、二类双绞线、三类双绞线、四类双绞线、五类双绞线、六类双绞线、超六类双绞线、七类双绞线。

<24> 六类线标准简介:

1、六类电缆传输频率为1~250MHz。

2、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两倍于超五类的宽带。

3、六类改善了在串扰及回波耗损方面的性能,六类标准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布线标准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要求布线距离为永久链路的长度不能超过90m,信道长度不能超过100m。

4、在新标准中增加了电信布线设计原理、安装准则与现场测试组件规范、传输性能、系统模型和用于验证电信布线系统的测量程序。

5、在性能测试方面增加了插入损耗项目,用来表示链路与信道上的信号损失量。

6、在测试方面,新增传播延迟和传播延时差。

<25> 七类线标准:

1、具有更高的传输宽带,支持最高600MHz。

2、采用双屏蔽的双绞线。

3、七类标准分为RJ型接口和非RJ型接口。

<26> 配线架:

1、110配线架,优点:体积小,密度高,端接较简单且可以重复端接,缺点:维护麻烦,配线端口的空置和浪费,也不灵活。

2、多媒体配线架,优点:多元化、灵活性、可扩展性、简化了操作程序。可以同时在同一配线板上配置屏蔽和非屏蔽系统,它是区别于老式配线架的另一大特色。

<27> 缆芯 :涂覆光纤(光缆核心,决定光缆的传输特性)、缓冲器、加强件。

<28> 按光纤的传输模式,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29> 按缆芯结构分为:中心管式、层绞式和骨架式

<30> TIA/EIA 568标准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办公环境中电信布线的最低要求;

2、建议的拓扑结构和距离;

3、决定性能的介质参数;

4、连接器和引脚功能分配,确保互通性;

5、电信布线系统要求有超过十年的使用寿命。

<31> ISO/IEO将建筑物布线系统划分为以下6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32> 机房防雷、接地子系统:

1、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2、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电阻以及静电接地电阻小于4Ω;

3、直流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1Ω;

4、防雷保护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0Ω;5零地电压小于1V。

<33>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步骤:

1、确定信息点数量。

2、确定信息插座数量。

3、确定信息插座的安装方式。

<34> 管理子系统交接方案:

1、单点管理交接方案。2双点管理交接方案。

<35> 监理:执行者根据一定的行为准则,对某些行为的有关主体进行监督管理,并采取组织、协调和沟通等方式,使这些行为符合准则要求,并协助行为主体实现其预期的目的。

三、总结

篇6:校园网组网设计方案

【说明】该全套毕业设计作品包括:论文+源代码+程序+开提报告+PPT答辨稿数据流程图、功能模块图、运行界面图、源代码和程序,另附带有开题报告、论文全文,按计算机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书写,适用于计算机专业

【温馨提示】为防止百度搜取本站内容,故论文只贴出部分!

摘要

本论文针对校园网组建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实战方法和操作技巧进行说明。全套论文由6个章节构成,分别介绍了校园网组建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校园网的规划,学校的需求、校园网组建的分析、基本布线、校园网解决方案的基本内容及制订的基本原则和建议,其中内容丰富,叙述清楚,详细而系统的介绍了校园网组建和管理校园网方面的技术知识。关键词校园网的规划 基本布线 校园网组建

Abstract

The papers needed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based knowledge and combat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operating on.Full papers by six chapters constitute, respectively, introduced the forma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must understand the basic knowledge, the campus network planning, the school needs, a campus network analysis, basic wiring, campus network solution and formulate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recommendations, which is rich in content and clearly described, detailed and introduced the campus network system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management expertise.KeywordsCampus net planbasic wiringcampus net creation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校园网组网设计方案 1

第一章.校园网规划的问题 1

1.1校园网建设分步实现的问题 2

1.2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 2

1.3 校园网建设的原则 3

1.4校园网建设的内容 3

第二章 学校要求 5

2.1 网络方案设计 5

2.2 校园网的建设方法 8

第三章 校园网组建分析 10

3.1 校园网基本拓扑结构 10

3.2 校园网有线部分 12

3.3校园网无线部分 14

第四章 其布线要求 20

4.1网络系统设计 20

4.2布线系统设计 20

4.3应用系统设计 21

4.4工作区子系统 25

4.5水平子系统 25

4.6主干子系统 25

4.7 管理区子系统 25

第五章 校园网解决方案的基本内容及制订的基本原则和建议 28

5.1 校园网总体需求分析 28

5.2 实现校园内部资源共享 29

5.3 完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资源库 29

5.4 以教学资源库为核心的教学自学环境 29

5.5 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29

5.6 实现校园网与互联网的连接 30

5.7 提供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网站的连接,增强教学交流能力 30

第六章 方案实施 31

6.1 高效、高速 31

6.2 可靠性 31

6.3 稳定性 31

6.4 网管易于管理 31

6.5安全性 31

6.6灵活计费 32

致谢辞 34

参考文献 35

校园网组网设计方案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产品价格不断的下调,众多高校都开始搭建网络平台,组建自己的校园网络。一个校园网络的组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用几个交换机就能实现,它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它需要覆盖整个校园,要将校园内的计算机、服务器和其他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校园内部数据的流通,实现校园网络与互联网络的信息交流,并且它还要涉及到网络的安全,涉及到网络的管理。因此,一个校园网络系统的组建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章.校园网规划的问题

----校园网优良的长远规划和最佳的实现选择是校园网长期高效能运营的基础。然而能够用于校园网系统的软、硬件以及相关技术种类繁多,群星闪烁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寓现代教育思想与管理于当今及未来的校园网应用技术中,是校园网总体规划所追求的终级目标。从目前的发展而言,在校园网中技术应用主要归结为办公等辅助管理类;教学、教研等教育辅助类;Internet信息服务类以及网络技术探索应用四大类。由于总体规划涉及到的技术因素繁多,因而校园网规划方的技术小组应当首先在实地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论证,结合当今技术及其发展方向,向校领导和技术人员提出总体规划的设想,以便校方作出选择和决断。规划中既要说明当今的应用又要反映未来需要。规划是切合实际的全面而长远的技术应用的设想,并不是校园网每期建设具体而详尽的一揽子解决方案。IT界惊人的发展可使今天昂贵的技术变成明天普及的应用。因此作总体规划时应以合理的需求为优先原则,不应过多受限于目前的经济因素。

1.1校园网建设分步实现的问题

----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校园网要达到预期的规划设想通常都是通过分期逐步实现的。这除了技术性因素以外,经济因素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在第一期校园网建设工程开始之初,校园网承建方根据总体规划的内容,依据有限资金的原则按照需求的轻重缓急从总体规划分离出相应的一期建设项目内容供校方选择取舍。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承建方就可以据此制定详尽的校园网建设一期解决方案以供校方选择、审核后实施。由于总体规划的校园网是分期建设实现的,因此每一期校园网解决方案(尤其是第一期)都必须在总体规划的指导框架下充分考虑后期的需求,以待时机成熟时能够平稳地过渡到后期建设。比如布线系统,在一期工程中有些节点规划了但是并不布线,而有些节点在某一期建设中布了线但不配备相应的网络设备和应用系统。在网络系统建设中,部分设备可以考虑在升级换代后淘汰给后期的一些下级节点使用等。这样整个校园网建设可以把有限的资金放在最急需的地方从而发挥最大的效能。

1.2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

校园网建设势在必行。信息时代的热潮扑面而来,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应用软件使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容易使用。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什么都在变,作为其它行业基础的教育当然也要变,而且应该变得更早变得更快。那学校应做哪些工作来适应信息时代的到来呢?首先是在老师和学生中普及计算机知识,学会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的方法。就像学外语需要有语言环境一样,学计算机也需要环境。而校园网最能提供这种环境,在一个好的校园网里人们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交流和学习,计算机改变了人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的学习方式。这些只有校园网才能办到。社会变得很快,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尽早建设校园网,好处将是显著的和长远的。

1.3 校园网建设的原则

在和一些学校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见到了这样一些所谓的“校园网”买了一些很高档的计算机和很好的网络设备,老师仅用计算机打打字等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也有一些传输模拟信号的闭路监控系统也称为校园网。这些“校园网”投资巨大,而利用率却很低,十分可惜。因此怎样建设校园网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建议在建设校园网时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一方面学校的资金并不充足,不能一步到位;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基础比较差,老师意识不到计算机网络的用处或应用水平较低。即使安装了某些系统也利用不起来,因此要分步实施。但分步实施一定要在总体规划的的前提下进行,如果缺乏了总体规划,系统将会陷入相互不兼容和前期投资的极大浪费。在这里我们还特别注意系统实施的顺序:先调查用户需求,确定应用系统,再确定系统软件,最后根据上面两者的需要选择适合硬件,而不是先买来一堆设备再想怎么用。

(2)注重应用系统建设:计算机网络要想发挥出它的作用,必须有建立在它之上的应用

系统。这里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网络就像路,应用系统就像车,只修路但没车跑,路也不能发挥它的作用。这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应用系统。

(3)先进性、扩展性、经济性的结合起来。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设备更新淘汰很快。我们建议采用当前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这些设备应有良好的扩张性,即能够兼容未来可能的技术,通常推荐学校采用100M快速以太网,但网络设备应有1000M和ATM模块的接口。

(4)强调培训:老师是校园网的使用者,老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直接决定了校园网使用情况。总结以前培训的经验,要特别注意这样几点:培训一定注重实效,而不能走过场。培训计划要科学合理,注意老师们的反馈。

(5)符合标准:只有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才能确保将来的发展。

1.4校园网建设的内容

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物理网络的搭建;系统平台的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培训和二次开发。

物理网络的搭建又包括四个方面:结构化布线、网络连通(网络设备的选择)、服务器的选择、终端的选择。

系统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网络操作系统、桌面平台、数据库、防火墙等的选择。

应用系统建设指根据学校的需求选择一些应用软件和硬件,一般学校常用的应用系统有: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校园信息管理系统、视频点播、学校主页等。

培训是一个伸缩性比较大的工作,从人员角度,培训可分为四级:校长的培训、校园网管理员的培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全体老师的培训。

篇7:工程水文课程设计

学科:工学 门类:水利类

前景:本专业是以工程力学、水文学等为基础,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相关的基本理论及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方法,研究消除水旱灾害、科学利用水资源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水危机的日益加剧,改善现有水利设施,加快江河治理、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水资源,大力发展水电等重任,要求有更多的适合国家需求和市场经济需要的水利水电人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河流动力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工程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4.掌握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所必需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学、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工程经济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其中每门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毕业设计一般安排12--13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 : 毕业生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设计、科学研究机构,工程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设计、施工、管理和教学等工作,也可在土木建筑、交通和市政工程及其他行业从事相关工作。

篇8:组网工程课程设计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实验教学,创新

1、引言

随着全世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使用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E"时代的来临要求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适应科技进步的需要, 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使命,理应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列。如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使学生具备全面完备的IT综合素质,就成了"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改革的宗旨。而在"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教学模式较为落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实验教学环节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不系统,不明确,随意性大,形式松散,内容陈旧,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被动性。于是, 一些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纷纷出台, 但多停留在增加教学设备和改革实验内容的层面。没有能够将课外的实践与课内的实验并重, 没有认识到对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培养才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根本内因, 不能够有效地改革教学以及实验模式, 因而不能收到有效的改革成果。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高分低能的现象, 不少学生修完了课程, 拿到了学分, 但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并不深刻, 毕业生与工作接轨的实践能力仍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近年来, 我校在该课程的建设过程中, 不仅注重内容上的不断更新,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也注意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进行了切实可行的改革实践。对同类院校的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课程的现状分析

现在很多大中专院校的"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枯燥无味,缺乏师生互动,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院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迫于条件的限制最多只能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验,而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局域网服务器构建以及网络维护管理等综合实验无法开展,而对一些诸如WIFI、VPN、IPV6、SOHO网组建等网络新兴技术更是无从把握。而这对于实践性极强的计算机组网课程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当前社会上的网络职业资格培训,采取了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教学模式, 脱离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不考虑学员的知识背景,短时间内进行"强化训练"以期通过考试,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同样也没有好的效果,学员不能领会网络内在的工作机制和原理,遇到工作中的新问题仍然束手无策。这些问题都使得"计算机组网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事在必行。

3、课程改革与创新方案

3.1 教学观念和内容的更新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首先是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能停留在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的作用更多地应当体现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意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意识,学以致用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而非仅仅应对考试。《计算机组网技术》的突出特点就是发展速度快,相应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就要不断更新。教学改革首先要进行教材改革, 要结合学生特点,编写或选择最适合的教材。同时也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要围绕教学大纲大胆地对教材中现时教学的内容进行取舍。

这门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组建调试的基本操作技能。其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学校教学的特点,采用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规划。为此,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以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首先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后的教学内容由理论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构成,力求将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便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其次不断跟踪先进技术,以适应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概念、新应用不断涌现的特点。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充实新的教学内容,简化了目前已经基本淘汰的如X.25、帧中继等部分内容,增加了如先进的IPv6、万兆位以太网、P2P技术、802.11n无线协议等内容,删除了已经淘汰的电话接入、ISDN接入等内容,增加了外置Adsl、Cable、电力线等接入技术以及防火墙路由器、网络安全、视频监控传输等内容。

3.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

1)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学组织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同时,要根据教师的知识水平、现有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提出了以"任务驱动"进行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具有探究性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内容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围绕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来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种课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体现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上,任务驱动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变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 多媒体和网络化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演示出来,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降低课程难度。可通过实物讲解、实训操作、课堂演示等方式,对那些网络连接介质及设备进行介绍,可通过亲自动手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等掌握网络安装、维护及维修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消除心理上的"畏难"情绪,增加自信,提高学习效率。建立网上答疑平台,通过网上答疑,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问题,教师的回答可以为多个学生从信息共享中受益。教学大纲、教案、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内容全部上网,建立开放性实验室,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内外自主学习。

3) 案例分析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计算机组网的基本概念,如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等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局域网组网技术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校园网、学生宿舍网、SOHO小型办公网、网吧局域网为实例,在学生心中建立起直观的印象,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组建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维护、优化、管理的方法。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到专业的IT市场、网络组建现场参观学习,了解多种网络硬件设备的参数以及相关安装调试方法,甚至可以让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参与一些校外的网络工程项目,积累工作经验,并以教师自身的感受感染周边同学。

3.3 考核方式的更新

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创新,需要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使考试成为促进学习的方法之一。"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的考试以操作案例为主,论文为辅,鼓励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的状况、实践环节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并加大日常考核比重。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评分方式更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3.4 实验教学的更新

"计算机组网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离开实践环节,单纯地学习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有在深入学习理论的同时辅以适当的实验教学,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网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设计合理的实验内容是计算机网络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基于以上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探讨,我校将实验教学划分为以下几大方向:

1) 计算机网络应用类实验,内容可包括:568A和568B标准网线的制作、INTERNET网络常识(在操作系统中设置IP地址、网关和域名服务器DNS等、IN-TERNET应用层工具的使用(包括WWW、FTP、Email、TELNET、网络搜索引擎等)、设置INTERNET连接、利用系统网络命令查看网络运行状态、对网络系统参数进行设定等。

2) 网络配置与管理类,如:局域网的组建、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应用服务器的搭建(DNS DHCP FTP Email)服务器、网络安全系统(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等在这一层次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可能只能够进行小型的局域网实验,无法进行大型网络的组建实验。为弥补这一不足,可采取其他方式使学生了解这方面知识,如:参观学校网络中心、请网络中心教师或有大型网络组建经验的专业人士开设讲座、学校组织课外参观学习、网络工程实践等。

目前,本校已建立H3C网络学院,在大中型网络组建方面的教学水平已得到明显提高,但是面对目前国内网络设备发展多元化和网络应用日趋细化的形势,组网技术的教学不能总局限于大型网络,不是每位同学都能接触到动辄几百万的专业电信级设备,更多的同学将服务于基层,满足大部分简单网络应用需求。例如:家庭宽带网调试组建,需要熟悉ADSL、CABLE、小区宽带等多种接入方式,需要熟悉PVC中VPI、VCI设置,需要了解PPPOE协议等;SOHO无线网的组建,需要熟悉802.11X相关无线网络协议标准,为了保证无线网的稳定性,甚至需要掌握一些高级技巧,如WDS无线桥接、无线密钥加密及反破解方法等;SOHO网的NAT地址转换、内网端口映射、DDNS、远程VPN连接技术及方法等;网吧网络组建、KTV网络组建、小型视频监控网组建、宿舍网组建等。

如果要能在短时间内成功地完成以上几个简单网络应用也并非易事,其中也涉及到非常专业的网络知识,所以学习组建网络的过程,既需要学习专业核心骨干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又不能忽视一些边缘化小型网络设备的使用。能以低廉价格解决的问题不需要昂贵的专业设备,性价比也是非常重要的网络技术指标,能熟练配置大型网络设备的专家未必能很好的掌控SOHO设备。

3)网络通信协议类实验。通过在深入学习网络协议的基础上,通过编程实现一些基本协议来加深对协议的理解,如:FTP协议的实现、聊天程序、Win socke套接字文件传输、浏览器、路由跟踪等等。这类实验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更需要精通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以及具备一定的网络编程经验。以上几大网络实验方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不同专业可根据自身的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组网技术"的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较强,发展速度很快,因而探讨和研究其教学具有深刻意义我们的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应注重学以致用,突出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不断学习,多实践,多交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跟上网络发展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 (5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2]刘彦保.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 2007, (3) :78-81.

[3]周志宇.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探索[J].现代电子技术.2007, 4:189-19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组网工程课程设计】相关文章:

学生公寓组网设计方案03-30

4G混合组网05-16

通信组网技术05-25

数字组网技术06-09

雷达组网探测06-11

无线组网控制06-29

传输网络组网07-01

企业组网方案比较09-11

组网实习报告04-24

通信与组网技术05-13

上一篇:好用的学习软件下一篇:2016年下德育及少先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