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工作小结

2024-06-25

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工作小结(精选6篇)

篇1: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工作小结

珠海健华院

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工作小结

根据卫生局新卫医发〔2014〕74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我院对2011年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自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汇报如下:

一、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应用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我院成立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方面进行规范。

1、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对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做了调查;

2、开展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全员培训;

3、对抗菌药物的使用采取分级制度。

二、现将我院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列出如下:

1、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联合用药率过高。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今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与相关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无指征用药。临床工作中,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抗菌药物被滥用。如在门诊,即使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也较广泛地应用抗菌药物;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便开始应用抗生素,而不做相应病原学检查。

3、预防用药过多。手术患者抗菌素使用率过高,外科系统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也相对较高。

4、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不合理。

综上所述,不应凭经验选用抗生素,应当把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作为重要依据确定或改换药物。且要以口服给药为主。为避免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就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配伍、个体差异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三、整改措施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加大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3、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新农合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

四、处罚情况

每月对全院临床医师的处方及病历进行抽查、点评,并将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1、对抗菌药物超常使用采取预警制度。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

2、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3、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医院简报通报,并计入考核。

总之,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篇2: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工作小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培训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我院对2012年第一季度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自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汇报:

一、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应用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重点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方面进行规范。

1、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对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做了调查;

2、开展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全员培训、考核;

二、6月16日我院医务科对全院医生及药剂人员进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培训考试,平均成绩99分。培训率100%,合格率100%。

三、整改措施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加大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3、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新农合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

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篇3: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工作小结

1资料与方法

抽查我院2010年5月8、9、10、11日门诊处方850张, 包括门诊儿科、内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皮肤科、五官科、中医科, 采用计算机分析方法对所用药品数量、每张处方金额、使用药品的剂型、含有抗菌药物的处方和不合格处方等统计分析点评;随机按顺序抽查2010年5月23、24日住院处方850张, 使用计算机统计所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给药途径以及不合格处方等, 同时进行分析。

2结果

2.1 门诊处方抽查结果与分析

2.1.1 处方所用药物种类分析:

850张门诊处方共涉及药物2265种, 每张处方平均用药2.66种;每张处方平均用药金额56.89元;使用注射剂的处方103张 (12.12%) ;门诊处方中含抗菌药物处方320张 (37.65%) ;合格处方753张 (88.59%) , 不合格97张 (11.41%) 。分析:联用2种抗菌药物处方137张 (16.12%) ;联用3种抗菌药物处方16张 (1.88%) 。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最大的前10种抗菌药物品种依次是:头孢泊肟酯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克拉霉素缓释片、注射用加替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乳酸司帕沙星片、盐酸洛美沙星胶囊、磷霉素钙甲氧苄啶胶囊、乙酰吉他霉素颗粒剂、氟康唑胶囊。

2.1.2 不合格处方情况:

处方类型选择不正确, 未填科别,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 药名不正规或错误, 无药品剂型或剂型错误, 错别字及涂改不签字, 药品剂量欠准确, 用法含糊、欠具体, 处方药品超标, 未填费别。

2.2 住院处方抽查与点评

2.2.1 住院处方抽查情况:

850张住院处方中含抗菌药物处方450张 (52.94%) ;合格处方720张 (84.71%) , 不合格130张 (15.29%) 。口服2种抗菌药物41张 (4.82%) ;静脉注射给药共计450张 (52.94%) , 其中使用1种注射液110张 (12.94%) , 使用2种131张 (15.41%) , 使用3种以上20张 (2.35%) 。其中超范围使用抗菌药物62张 (7.29%) 。

2.2.2 不合格处方情况:

治疗方案优化不当;药物选择不合理, 重复用药, 如青霉素钠加氨苄青霉素钠或哌拉西林钠静脉滴注;溶媒选择不合理;抗菌谱不符, 药物联用不合理, 如金双歧片与头孢克洛干糖浆。金双歧片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粪类球菌, 此三联活菌对抗生素均敏感[2];应用方法及给药剂量不合理, 处方中高龄老年人及小儿给予成人的药物剂量病例较多。

3讨论

从这次抽查的处方来看, 我院的门诊处方药物使用较为规范, 但还是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 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 发展速度最快的药物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量最低的也要占到30%, 部分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以上。因此, 正确、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否则可导致细菌耐药、菌群失调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既增加患者的负担, 又浪费医药资源。

合理用药已成为现代药物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要素是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3]。本文对处方进行点评的目的, 是为了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 达到进一步规范的效果, 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医疗机构管理、医务人员、患者自身、社会环境等。由于抗菌药物种类繁多、特征各异, 合理用药指导、监管力度较弱, 临床抗菌药物应用存在较多问题, 药品不合理应用现象较为普遍, 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长、药源性疾病日渐增多、治疗费用增加, 医药资源利用不合理[4]。对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进行重点分析, 对严重问题要进行严格的要求, 做到奖罚分明, 及时沟通, 督促改正。

总之, 临床医师应不断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提高用药水平;药学人员应结合临床需要, 做好医药宣传工作, 及时向临床医师介绍新药, 做好临床用药咨询;药剂人员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对有配伍禁忌和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要予以退回并及时纠正, 以促进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李少丽, 张新平.药物政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135-136.

[2]王君耀, 赵峰.3种微生态制剂与常用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3, 23 (7) :419.

[3]张宗久.加强药事与临床用药监管, 促进药物合理应用[J].中国药房, 2005, 16 (9) :644-648.

篇4: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工作小结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04 文章編号:1004-7484(2014)-03-1591-02

围手术期是指患者因需要手术治疗自住院时起至此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手术部位感染是医务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但若在药物品种的选择、用药时机和时程上不合理,不仅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加剧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影响疾病的治疗。为促进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对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7月围手术期出院患者病历138份。

1.2 调查方法 统计患者基本信息及用药情况,包括手术切口类型抗菌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用药持续时间及有无联合用药等,制成手术病人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调查表,并作出评估,见I类切口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下列高危因素除外:患者年龄大于70岁;糖尿病患者;免疫缺陷患者;肿瘤患者;手术过程有异物植入;手术涉及重要器官。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抽取的病例中男性71例,女性67例。患者年龄最小为12周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48.6岁,所在科室包括普外科、骨外科和妇科。其中I类切口手术78例,II类切口手术60例。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38例手术患者中,116例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使用率为84.6%。其中I类切口手术78例,有59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64%。使用抗菌药物共8大类,22种。使用频数最多的种类为头孢菌素类,其次为喹诺酮类和林可霉素类。其中使用频数排位前10位者见表二。

2.3 合理性评价 138例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结果见表三。评估的各项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其中术前给药时间及用法用量的不合理程度较为严重,尤其用药时间过长最为严重。在调查评估的138份病例中,只有26例使用抗菌药物完全合理(18.8%),不合理比例高达81.2%。

3 分析与讨论

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有必要的,我院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38号文件”相关管理规定要求,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不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仍存在较严重的不合理性。

3.1 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 I类切口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只在特定情况下才可以使用,II类切口手术部位有污染可以使用抗菌药物,但本次调查的138例患者78例为I类切口手术,其中仅22例未使用抗菌药物,某些手术无用药指征仍使用抗菌药物,属于超适应症用药。

3.2 抗菌药物品种选择 为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应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肠杆菌选用药物。理想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具有杀菌能力高、抗菌谱广、有效浓度时间长、不良反应少、价格合理等特点。我院预防用药以一代头孢菌素类为主,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38号文件”的要求。但仍使用了一定量的喹诺酮类和林可霉素类,甚至有4例手术使用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吡肟)作为预防性用药,为不合理选择用药。

3.3 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和用量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38号文件”规定,接受清洁手术,在术前0.5-2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h或失血量大(失血量>1500ml),可术中给予第二剂。总的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间不得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本次抽查的138份病例中,有56例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0.5-2h给药者为52例,说明大多数给药时机准确。但是术后用药疗程过长,在56例I类切口手术中有48例用药时间超过24h。

3.4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情况 我院围手术期患者联用抗菌药物均已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硝基咪唑类最为常见,此类联用可扩大抗菌谱并增强疗效,但在I类切口手术中应用属于抗菌药物与手术适应症不符。如疝气手术属于I类切口手术,修补术的感染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一般不需联用抗厌氧菌的硝基咪唑类,但调查中有5例疝气手术选用了硝基咪唑类。偶有患者联用方式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二者均为广谱抗菌药物,抗菌谱重叠,既不增加疗效,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篇5:第3季度基本药物绩效考核小结

绩效考核小结

根据《马店一体化卫生室基本药物绩效考核方案》的规定,按照我院关于开展“一体化卫生室第3季度基本药物绩效考核”的通知,我们于9月25日起对辖区内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卫生室进行了第3季度基本药物绩效考核,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检查和日常掌握情况的方式进行考核,现将考核情况总结如下:

1、情况通报 我辖区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卫生室共25家,此次考核24家,1家卫生室因负责人外出进修未进行考核。其中考核优秀的有5家,分别为:曹戈庄村卫生室,小杜戈庄村卫生室,大杜戈庄村卫生室,东王延庄村卫生室,大后屯村卫生室。考核一般的有1家,为西王益庄村卫生室。其余考核良好。

2、奖惩记录 考核优秀的卫生室,按100元/人给予奖励,考核一般的按100元/人给予处罚。

3、总结 经过1周的实地考核,我们发现大部分存在的问题是基本药物品种配备未达到100种,我们已敦促基药品种少的卫生室尽快补充基本药物。下一步,我们也将联系基药配送公司进一步探讨基药品种不足的问题,对基药品种少的配送公司实施淘汰,引进品种多的基药配送公司进行合作。

篇6: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工作小结

与持续改进制度

为加强抗菌药物安全、规范、合理使用,特制订本制度: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应定期对纳入《抗菌药物采购供应目录》的采购品种进行临床评价,由临床科室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评估反馈意见,如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情况、临床疗效评价等。

三、对于不良反应发生频率较高、安全性低、价格高的品种,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药物治疗与药事管理委员会调查研究后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四、根据感染控制科定期发布的细菌耐药信息,对耐药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制度进行效价评估,采取相应措施。

五、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的科室和个人,如超/无适应症、超剂量使用等,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在全院通报,以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

上一篇:学生会开会下一篇:室内设计理论知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