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运营的4个误区2种思路

2024-06-06

微信公众号运营的4个误区2种思路(精选2篇)

篇1:微信公众号运营的4个误区2种思路

微信公众号运营的4个误区2种思路

微信的公众号运营很容易走进误区里面,下面本文就来理清微信运营思路,避免陷入运营误区。

思路错了,一错再错,帐号运营基本上就打不到点子上,所有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这个逻辑思路其实就是微信创业要选择什么项目?微信运营思路是怎样的?如何一步一步运营微信公众号?谁在运营微信

目前微信的运营操盘者大概有以下几种:

A 个人微信运营者 B 企业微信运营团队 C 企业高管 D 传统行业老板

对于这些操盘者来说,想获取微信层面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

个人微信运营者重视的是微信运营实际操作细节的优化

企业微信运营团队关心的可能是团队怎么配备运作协调实现运营目标 企业高管最关心的是思维上,团队组织管理

传统行业老板看到别人都在搞微信了,怎么入手依靠微信来助推线下行业 所以不同操盘者侧重点不一样,关心的业务层面也会不一样,但是无论是实操者还是幕后的运营策划者,在微信运营上达到思维统一是必然的,简单来说无论是术还是道,最后都要殊途同归)。

微信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前几篇文章中我一直强调微信公众号的服务性质重于营销,微信公众号其实就是许可证邮件营销的加强版。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呢?原来的许可证营销是基于用户订阅了你的邮件后,帐号推送相关有价值的信息给用户,最后再陆续通过销售信的形式完成注册,购买,下载等环节。一样的道理,微信公众号的本质也是基于订阅用户,用户对你的公众号有兴趣,产生关注,公众号推送有价值的信息给用户,然后产生互动,最后形成销售闭环。微信营销的本质可以用这个流程来表示:

用户关注-帐号内容或者信息推送-持续粘性互动-注册、购买、下载等

思维误区

误区一:重粉丝数量忽视粉丝质量

曾有人这样比喻微博: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人时,你就像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人,你就像个布告栏;超过1万人,你就好比一本杂志;超过10万人,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0万人,你就成了CCTV。所以几乎每个运营企业社会化媒体的人,都是用粉丝数来衡量自己运营业绩的优劣。

微博的媒体属性决定了其品牌宣传特性,微信是私密的,粉丝是因为公众号的价值来关注你,即使他现在关注了你的帐号,如果发现没有价值,最终还是会取消关注,所以对于微信公众号,粉丝的质量重于数量,做好公众号的定位,服务你的受众人群就足够了。

误区二:内容一定要原创的

很多客户反馈说,原创内容产生太难了,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作为一个社会化媒体运营人员应该把心思花在运营上,怎么去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推送给用户,你又不是4A公司的金牌文案,每天跟挤牙膏一样产生那么多精品原创,当然偶尔也要搞搞原创。

运营人员应该是明确定位,针对你的目标人群,努力做匹配自身能力的内容。

误区三:见谁咬谁式营销

我们更多是因为一个你感兴趣的内容而关注它,而不是社交媒体上到处乱发的陌生人广告而关注它。一开始就产生营销念头,QQ群、朋友圈、微信群都到处发广告,发到最后所有人都把你拉黑。记住微信是强关系CRM,给你做客户维护用的,别一来就开始营销)。

误区四:移动电商就是微信商城

很多传统企业老板很容易走入这个误区,所有经历全部投入到微信商城里,建完微店后就开始到处发广告,结果效果很差。记住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个流量碎片化,去中心化时代,你把所有的宝押到一个不成熟的营销渠道上,肯定是功亏于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去尝试那些效果性营销渠道,比如淘宝,天猫,京东,SEM等,然后通过微信商城去维护客户,产生互动与粘性,黏住客户。

产品运营思路

互联网产品的运营思路是什么呢?按我的理解来说,就是做一款解决目标用户痛点需求的工具获取第一波用户群,然后加入社交属性,让用户彼此交流,最后形成社区,沉淀用户。简单来说就是

工具-社交-社区-增值服务-盈利模式闭环

这里的例子很多:

QQ:从在线即时通讯工具入手 YY:从语音聊天入手

hao123:从一个快速让你找到网站的导航入手 唱吧:从一个可以在手机上唱歌的工具入手

墨迹天气:从一个可以在手机上查天气的工具入手 微信运营思路

微信运营也一样,我们也要以产品运营思路来运营微信,把微信当做一个工具,解决粉丝痛点需求,积累第一波种子用户,目前微信产品运营上我大体给它分为两类:

A 从工具入手

便民服务:天气预报,快递查询,火车查询,违章查询,百科,股票查询,看电影 餐饮行业:会员卡,优惠券,预订,查询排号进度 酒店行业:预订,打折卡,会员积分

旅游行业:门票预订,酒店预定,线路预订,机票预订。。

B 通过内容聚合形成工具

上述A类是指那些具有开发能力的团队,如果你的团队不具备这样能力,那就通过高质量的内容聚合,形成一个小型工具,解决你目标用户群的痛点需求。这个思路大概如下:

第一阶段:高质量内容

这里有个内容差异化策略问题,就是你的内容要么质量高,要么专业权威,要么表现风格与众不同

第二阶段:形成app,聚合内容,分类内容

将你的内容产品化,做成类APP形式,分类更加清晰,聚合力更强()。

如何判断内容质量:你的公众号内容自动转发率要超过5%(转发率=转发数/阅读数)

最近朋友圈被刷了,一个个的好友让我帮着投票,其实这也是微信投票活动的根源,只要是朋友分享的你都会帮助投票,因为这样一件小事你也不帮助的话,那你们的革命友谊就应该升华一下了哦。对于微信活动,越简单越好,就像一元夺宝这样火的道理是一样的,我给一块如果中了就赚了,没中也就1块钱,而微信活动是不需要粉丝出这一块钱,也可以得奖,但是你设置的过程太复杂,那粉丝也就觉得没必要了。

最后反问自己

从产品运营思路上反问自己,我微信营销的目的是做什么?自媒体?卖货?做工具?

如果是做工具,我要解粉丝什么痛点需求?预定,会员卡,优惠券,记住一个就够了()。如果是做内容,我怎么去做差异化,我的内容更专业吗?分类聚合更清晰吗?表现风格与众不同吗?

篇2:微信公众号运营的4个误区2种思路

对于微信及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性,我在这里无需过多的赘述,至于分公司市销部如何有效将现有资源与移动互联网整合并通过各种平台和方式进行营销,是一件值得长久思考的事情。

由于微信的封闭和熟人网络的特性,在对于品牌推广方面有着其他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再加上微信支付已正式开放申请,可以预见的是微信未来的发展对于传统行业也会有重大影响。在微信运营初期,通过订阅号每天推送消息获得基础用户应该是首要考虑,通过长期以来对微信的熟悉认知以及这几天对微信订阅号的初步了解,下面是我对分公司市销部微信订阅号的运营及思路做出的简单阐述:建立一个微信订阅号,其核心是我们对于推送内容的选择,通过推送优质的内容,扩大用户基数并且使受众对厦航品牌产生好感和信任,增加用户的黏性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的理念。

一个合理发布的过程应该是先有想法和规划,然后再根据这个想法确定素材内容。虽然说,任何素材内容都有他自身的价值以及受众给予的关注度,但作为我们市场销售部,又必须以营销策略为根本,这样就很容易被归为纯广告的范畴,其内容不论好坏,让受众接受并印象深刻才是关键,所以,我们必须确立微信营销的目标以及自身微信的定位,这才是决定内容方向的基础。第一,内容的选择要与公司形象传播和品牌美誉度相关联,例:787的交付使用、空乘新制服的正式发布(厦门航空报);第二,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什么样的内容能触发他们转发分享的欲望,什么样的内容又能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用心,例:“书香厦航”推荐好书--《再不远行就老了》《撒哈拉的故事》、“青春映像”推荐拍客--《文机长带你游新加坡》《毕业季,青春不散场》(一鹭高飞青春厦航)

在我看来,许多微信官方账号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简单粗暴把当天微博热门排行榜上的内容复制、截图、去水印就直接发布,在公司缺乏原创及人资有限的时候,这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样的行为对于微信的运营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用户基数和活跃度是日后微信营销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正如同其他事物普遍发展的规律一样,微信运营初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走稳每一步才是首要考虑。在内容的选取和规范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规则时,如果建立了一个微信订阅号,那么公司内部就应该尽早统一思想,找到一条适合自己风格的路。我们在内容发布之前,必须意识到发布内容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如果单纯为了发布而发布,那么这种内容宁愿不发。用户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可能需要时间、数据和经验的逐步总结,但可以肯定的是,用户不会喜欢一眼看上去就为了敷衍了事,毫无价值的内容,怎样的标题,多少文字,图片的尺寸、色彩,怎样的排版,推送的时间,推送的内容、质量、数量,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考虑,我们要把用户当朋友,当服务对象,而不是站在传播者的角度来主观臆想,来强迫用户的意志。

由于微信是以封闭的熟人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朋友圈,通过好友的分享是最能引起别人好感的方法之一,通过有奖转发或者其他诱导行为是比较快捷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目前微信官方的说法是不鼓励这种诱导行为,严重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处罚。“无活动,不营销”,诱导转发和有奖转发应该是在有一定的目标和预期计划的时候进行的,并不适合高密度的发送,所以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每日常规推送的内容上,能给用户真正产生价值的内容才是真正值得转发的内容,还是那句话,把用户当朋友,当服务的对象。

解决好素材的问题后,剩下的就是发布技巧了,这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细心的观察,还需要一定的耐心对内容进行反复的检查和预览,确认无误后才可发送。微信的内容代表公司的形象,在一些专业问题上,不能出现低级错误,存疑时一定要多方求证。还有,同样是微信转发,但获得一个关键转发所达到的效果,可能要比很多普通转发要好很多。因此,在运营初期,可以发动号召分公司员工积极进行转发及关注,通过一级一级的转发往往能够带来出人意料的效果。正常情况来讲,大多数普通用户打开微信并不是为了工作(特殊情况除外),试想一下,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一天之后,躺在沙发或床上,打开微信接收到的却是与工作紧密相关的内容,这个时候恐怕谁都高兴不起来,这个时候发布一些轻松诙谐或极具创意同时又与行业有那么一点关系的内容恐怕是最好的选择。

结合个人研究,总结以下几点:

1、发布意图决定发布内容。根据今天推送的意图来确定推送条数,例如昨天做了有奖活动,今天要公布获奖名单,要一条;今天要配合公司或分公司的推广活动,要单独一条;今天某某与公司或分公司相关的新闻资讯,要单独一条„„ 把今天必须要发布的内容列出来,然后进行二次筛选,原则是越精简越好。

2、能少发的尽量少发,不该发的坚决不发。通常来讲每条图文的打开率会根据排列的先后顺序大幅度递减,同样的内容头条的阅读量会高很多,与其推送几条内容没人看,还不如将全部精力都放到头条上;正常情况下两条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3、价值内容优先。多图文的黄金位置只有第一个,从受众的体验来讲,对他们有价值的优质内容肯定是更受欢迎的。所以,建议把精致的、对受众有价值的内容放在第一位,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较高的打开率和传播率,也会让粉丝觉得这是一个有质感、有价值的账号。

4.在遇到突发事件或社会发生重大危机事件时,分公司官方微信应发布相关情况表明态度和立场,因为企业不仅仅是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体,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责任也是评判好坏的一项重要标准。从受众角度来讲,也会觉得企业并不是冷冰冰的钢板一块,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个体。

5.确保标题和首图都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在我关注的官方公众号中不乏营销大号,但是它们通常忽略了同一个问题,头条的图片经常会将人拦腰截断或者只见身子不见头,这样不完整的图片给人的感觉通常都不太好,原因是微信头条的图片以720*400的像素为最佳,比例失调或过大或小都会造成图片上传的时候被压缩变形,要根据图文内容的排版进行合理安排,耐心和细心同样重要!

6.底部的品牌推广信息和引导分享是一条信息的组成部分,一个设计良好并且极具创意的引导分享设计是能够加分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公众号底部关于公司的介绍和分享内容所占篇幅过大,有的甚至达到了几屏的内容,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原则应该是能精简则精简,根据内容进行合理分布。

上一篇:重阳节的经典名言下一篇:国际贸易论文写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