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 挥毫忆三国

2024-06-26

《三国演义》读后感 挥毫忆三国(共3篇)

篇1:《三国演义》读后感 挥毫忆三国

挥毫忆三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赤壁怀古,让人胸中涌起豪迈之感。但只是粗粗勾勒几个三国中的故事,便能将他的豪情壮志抒发的淋漓尽致。这让我不禁好奇,穿透浓墨挥就的诗句,翻开微微泛黄的书页……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出色的细节和人物描写使这本书增色不少。只是略略着墨,便生动地刻画出了英雄的忠义,勇猛和智谋。诸葛亮巧布八卦阵,关云长放水淹七军,张翼德智取瓦口隘……这一场场激烈的战争,一次次精彩的厮杀,不能不让我。刘感叹作者构思之精巧和付出的心血。在小说中,作者处处表现出希望天下太平的愿望关张三兄弟誓要匡扶汉室,还天下一个繁荣盛世。这,又何尝不是作者心系天下的表现呢?

说到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当属孔明诸葛亮。刘皇叔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尽心尽力辅佐后主,匡扶汉室。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义原。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他治国治军的才能与谨慎、济国爱民的品格为后世所称颂。他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布八阵图。可谓是天下之奇才。

然而,纵观他的一生,可用一“忠”字来概括。自从刘备三顾茅庐后,他感刘备知遇之恩,投入他麾下从此不离不弃。不论有着多么大的诱惑,不论有再多的误解,他始终不为所动。一心扶持汉室。真可谓一介忠义之相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合上书页,如同从一个遥远的梦中醒来,金戈铁马,帝王将相的故事,都早已化为历史烟云溶于重重迷雾中。只有那一束桃园中的日光,那一杯尚带余温的酒,还印刻在心中,回味无穷,久久也无法忘怀。

篇2:《三国演义》读后感 挥毫忆三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江山如此多娇,英雄多不胜数。若要数出最为璀璨之人杰,难矣。

后汉吕布,神勇无敌。刺杀其义父丁原献予董贼,又将其义父董贼之首献予王允,不过三姓家奴。他有勇无谋,不听陈公之妙计,士卒,喜酒好色,奉先非英雄也。

奸雄孟德,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挟天子令诸侯。此人杀人如麻:逃命天涯时杀吕伯奢,云:只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孔融内心不服曹操,觉得汉室是刘家天下,操便满门诛斩;横槊作歌时,刘复因一句“此诗有不祥之兆”,斩之;攻刘备不下时,杨修因“鸡肋”之言,斩之。世人云,此人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谬矣。操亦非真心善待百姓。赤壁大败,葫芦口众军校饥饿难当,操不例外,休看操割发代首,可到那时,操不管不顾,抢百姓之粮,最后反被翼德所抢,狼狈不堪。孟德非英雄也。

仁君刘备,不听诸葛之谋,不忍夺同宗之基业,败新野,走樊城,弃当阳,奔夏口,直至江夏,使无数荆州百姓流离失所,受尽磨难,取小义,舍大义,看似有德却无德。赵云于长板坡前在百万军中舍命救出阿斗,献予玄德,可玄德却把阿斗扔到地上,试想,有大将比自己亲身骨肉还亲的否?假仁假义之备,非英雄也。

都督公瑾,风流倜傥,气概不凡,曲有误,周郎顾,引小乔侧目以身许。谏阻纳质,火烧赤壁,展其雄才大略。但此人嫉妒心太强,“既生瑜,何生亮”,谋害孔明,三杀未成,反受三气,英年早逝,公谨非英雄也。

五虎上将之首云长,相貌非凡:蚕眉凤目,五绺长髯,身穿绿螺袍,脚下五彩虎头战靴,跨下赤兔胭脂兽,倒提青龙偃月刀,鬼神皆惊。可正是此人之傲气,使其败走麦城,荆州归吴,翼德被杀,刘备复仇,命丧白帝城。从此蜀国元气大伤,昏君刘禅登位,诸葛、姜维为匡扶汉室,忠烈而亡,蜀终归晋。云长非英雄也。

其余五虎等辈,张飞,虐卒喜酒,不听忠言,惹杀身之祸,马超黄忠,忠勇双全,却略输文采,稍逊风骚,皆非英雄也。

唯常山赵子龙,不贪财不贪色,不忘本,不屈服,精业求成,爱兵如子,不傲不躁,百战百胜,气度不凡,完美无缺,乃英雄也。

诸葛孔明,料事如神,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初出茅庐便火烧新野,火烧博望,赤壁大战,舌战群儒,巧识周郎妙计,后排八阵,收二川,定南蛮,取荆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差一点便跨渭水取长安,得曹魏,只为酬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一生不贪,与妻子相濡以沫,身为臣相,却穿着朴素,死后,还能计杀文长,吓走司马仲达。坟前不放任何财物,乃万世之英雄也。

篇3:王扶林忆三国

王扶林不如电视里常见的老艺术家那样和蔼可亲,一径地微笑,语速很慢;也没有因为拍过一两部家喻户晓的作品,而摆出一副“我我我,曲项向天歌”的骄矜姿态,走到哪都如中风般对牢众人翻白眼,余光还在扫射别人是否在默默为其鼓掌。

《三国》里,王扶林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崇拜智慧。因势利导,我们不难看出王扶林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卑不亢,对上对下,一以贯之。

他回答问题,不温不火,有节有理。区别于有些导演讲到兴头上,眉飞色舞,声音陡然爬高8个度;他吐字谨慎,仿佛把果核细致地吐进盘子里。他的声音,从始至终,正中平和。

采访结束,我说谢谢,他说:“别急,我们把今天谈话的重点梳理一下,首先……然后……接着……”就像我中学里的地理老师在黑板前转动地球仪的情形。 “你发稿之前,能否把稿子给我看一遍?”——他无疑又是强势,有着导演天然的掌控力——不然拍《三国》,又如何能保证5个摄制组各自为政,又能同心协力?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任大惠请王扶林拍《三国》,只消三句:

“我代表制作中心两位主任张天民和阮若琳来找你。”

“《三国演义》正式筹拍,作为总制片人代表领导小组聘请你来担任总导演。”

“你可以考虑一下,给你三分钟。”

彼时的王扶林因为《红楼梦》而声名鹊起,然而《红楼》和《三国》却不能同日而语。前者筹拍时,人人望而生畏,争相走避;后者刚放出风来,主动请缨者便络绎不绝。王扶林本是冲淡之人,人争之,他避之。现在领导主动上门—— “纵有天大的困难,我王扶林识抬举!”受宠若惊之余,又深感知遇之荣。哪管是三顾,还是三句,能拍《三国 》,都是三生有幸。

王扶林是慢工出细活的人,他深信磨刀不误砍柴工。开拍前,他曾花了10个月仔细研读《三国》和相关史书。光是导演阐述就写了长甩甩的2大本。大到三国的地理位置,商业情况,甚至打仗时如何布阵、排阵、破阵;小到剧中器皿的样式,货币的长相,乃至具体兵器的使用方法,王扶林可谓巨细无靡,用心良苦。毕竟,他从红楼来,大观园中丢块手帕开朵海棠,戏就跟涟漪似的一层层来了,拍《三国》,他亦是从细微处入手——诸葛亮的帽子不能压住额头,这样显不出他的智慧;张飞的头盔则反之,否则只剩下光溜溜一张脸,显不出人物的草莽与唐突。

他曾为“曹耳”和“曹操耳”的一字之差,反复推敲,夜不能寐。后者显然更为大众,尤其是被没读过原著的年轻人所接受——要知道,拍摄四大名著的初衷,正是为了告诉那些在“十年浩劫”之后,只读过《红与黑》,却说不齐四大名著的大学生:我们中国的古典文学丝毫不逊!简·奥斯汀不也是靠着BBC的剧集才获得更大的知名度吗?王扶林从接手《红楼》到《三国》,始终不忘这一使命。主题曲他另辟蹊径找来写流行音乐的王建和谷建芬,有人看不下去,说这么厚重的题材,怎么能找轻薄的音乐人呢?但王扶林逻辑清醒,他认为主题曲一定要吸引年轻人,况且王建和谷建芬都是科班出身,晓得轻重厉害。王扶林是这样的,看起来温文尔雅,但坚持起来,谁也别想撼动。他当年力排众议启用“奶油小生”唐国强饰演诸葛亮,又有人像先知一样预言诅咒,广电部收到上百封“小字报”抵制唐国强,诋毁王扶林,还好当时的王枫副部长兼听则明,王扶林就仔细讲他用人的理由,从挂须可以解构“奶油”到“人保戏”的战略方针。王枫副部长听完,就把放在王扶林肩膀上的手用力向下按压了一下,无言的信任让王扶林感受到艺术民主的重要性。

所以在分配5个摄制组的工作时,王扶林要确保100%的民主:对主要角色的演员选定到主要场景、造型、服装等选择上,5个分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必须达成一致;但是产生歧见时,最终由王扶林定夺取舍。《三国》的编剧之一的叶式生曾说:“王扶林总导演是一位具有高文化品味的导演,他从不做经院式的空虚论辨,既有见地又能搏采众家之长,既有对艺术的执着认真,又能明快果断地出主意。”

我问,“拍完《红楼》,再拍《三国》,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王扶林答,“宏观布局和控制力。”我却以为王扶林的成功不止于此。他有原则,但不迂腐,信奉听命哲学,但不惟命是从。回到前面说的“曹耳”和“曹操耳”,饶是要考虑受众的理解,但他仍然选择偏怪的“曹耳”,不仅是尊重原著,更是为了表现一代枭雄曹操的狂妄与自大。一个字的推敲与纠结,恰好佐证了一句真理:流水不腐。多少人刻舟求剑,缺乏创新,却与经典背道而驰。

上一篇:范仲淹苦学故事下一篇:采访校友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