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和教学论

2024-06-21

语文课程和教学论(精选6篇)

篇1:语文课程和教学论

《语文教学论》课程学习总结和反思

姓名:谢XX学号:096503XX班级:09级中文03

在社会进步的同时教育也与时俱进,推出了新课改。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堂教学的重点发生了位移,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这和传统的教育很大不同,我们师范类中文系学生在大三第二学期接触学习了《语文教学论》,我在邓水平老师的授课下,受益颇多。

我们在学习中主要以课堂讨论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对该课的学习和课上讨论式共同学习,我主要掌握和了解了本学科的以下知识:

1、了解了课程与教学的定义

2、语文教学法

3、如何写教学设计(教案)。老师在讲述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时候,指出一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让我们主要从教师自身去找原因,这让我感触颇多。以前在小学中学的时候,班上总有那么一些同学对语文不怎么感兴趣,老师家长就责怪学生,只从学生身上找原因,弄的学生对语文越来越厌恶。这让我们清楚认识到,从教师自身原因远比从学生身上找原因有效率得多。老师每次上课还轮流给班上3位同学上台讲课的机会,同学讲课结束后老师再点评,虽然每个人都暴露出一些缺点,但经老师指出后后面讲课的同学就加以改进,几乎没有再犯,每一次讲课结束都好像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后面的同学也讲的越来越棒。

老师在课堂上还放教学视频指导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在听课的同时让学生们写了听课笔记,并写下自己的启发和困惑,然后老师再说出自己的看法,让我们受益匪浅。记忆最深刻的是老师给李XX整节课讲《我是什么》,暴露出来的最普遍问题让我们引以为戒,后来又放了教学视频中讲《我们什么》,并进行了比较,相信其他同学对此都收获良多。

学习写教案老师和同学们都用付出了很多,老师布置一次写教案练习第二次课就讲解还发下样稿给我们对照,找出自己的缺点和进行反思,我们从一开始需要仿模板写到现在我们基本都能写出还不错教案,邓水平老师功不可没。

通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这门学科对于我以后学习和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的重要性!

建议:

1、课程内容较多,还有一些内容没有讲完,讲课的时候进程可以稍快。

2、每个同学上台讲课是一个很好锻炼自己的机会,但是后面学号的同学却没有机会上台,个人觉得这种一学号轮流的方式可以改下。

篇2:语文课程和教学论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

2、是学生明白高师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

3、使学生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

2.如何让学生真实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为这门课程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3.认识这门课程的学习意义,了解这门课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授法、CAI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开场白

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彭志耘。在此,我衷心祝愿大家新的学期“学有所得,活有所乐”!我的联系方式:pzy6466@163.com。欢迎大家通过我的邮箱和我沟通,随时接受大家对这门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我的追求:因为我活着,所以大家活得更好。其实,教师就是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要服务,就得了解同学,现做问卷调查。

(二)问卷调查(课件展示)

注意:不写姓名,只求回答真实,你的回答不会对你产生任何不良后果;不抄题目只写序号。谢谢你的真诚合作!

1、你现在对自己选择中文系后悔吗?(不后悔,有点后悔,后悔,非常后悔)为什么?

2、你毕业后准备干什么?

3、你知道当前学校招聘教师的程序和要求吗?

4、三年来,(大多数、参半、少数、很少)课堂自己的思维处于积极思考状态。

5、你认为通过某一门大学课程的学习,主要应该获得什么?

6、你认为教师怎样授课,你才能有所收获呢?(希望写多一点)

7、你认为中小学语文课的开设目的应该是什么?

8、你认为这种目的对于中学时候的你来说基本实现了吗?

(三)学生思考:

1、语文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

2、你觉得怎样学习这门课效果会更好?

3、你知道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吗?

二、新课传授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

1、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

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性的。如语文教学计划、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材料、语文补充资料、视听语文教学材料、电子语文教学材料等。二是活动性的。如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规划,语文课程与教学实施,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评价,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研制活动等。三是关系性的。如语文内容选择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内容组织与文化结构以及学生发展的关系,语文课程研制与语文课程产品之间的关系等。

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语文教学现象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环境性的。如教室及其结构,教学设备及其结构,校园各部分及其结构等。二是活动性的。如语文课堂教学及其结构,实践活动及其结构,校内外教学见习和实习及其结构,个别教学及其结构等。三是关系性的。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与文化结构的关系,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之间的关系等。

我国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目的取向,具有性质的规定性和范围的局限性,比较单纯。“怎样教学”的问题占据主要地位,并以此而包含“教学什么”和“为什么教学”等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各种现象与教学现象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并以教学现象表现出来。即古代是以教学论研究为主的。近代以后,社会和文化飞速发展,信息量剧增,教育目标由单一走向多元,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这一切推动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人们从研究“怎样教学”的问题,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教学什么”和“为什么教学”等问题。研究的问题涉及到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关系,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现代性和创新性,语文教育新理念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纷繁复杂起来。

2、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

当我们认识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后,要深入到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在联系和内在结构中去,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在规律,并以之对人们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行为产生规范作用和指导作用。

语文课程规律,是指语文课程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包括语文课程形式与内容的相互联系,语文形式和内容的演变与社会文化发展的本质联系,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语文课程研制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文化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社会与学校、规划与实施、实施与评价、评价与规划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这些联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渐进性和飞跃式变化趋势等。

语文教学规律,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包括教学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之间的本质关系,教学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教师、学生、语文内容、环境、方法、组织形式、语文教学目的与结果之间的本质联系,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本质联系等。

3、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来源于语文教育实践,但理论一旦形成之后,就要反过来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实践活动,没有理论的时期都是蒙昧时期;而理论一旦脱离实际,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和价值。

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以区分为管理、研制和应用三种类型。(1)语文课程与教学管理实践。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行政对语文课程和教学过程的计划、实施和监督的组织行为,包括语文课程研制、教学应用、评估总结等。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行政组织领导,二是对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的行政管理,三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组织实施。(2)语文课程研制实践。是指教育行政官员、课程与教学专家和语文教师,有组织地编制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组织语文课程和教学实施,开展语文课程和教学评价活动等。集中表现为编制、使用和修订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3)语文教学应用实践。就是教师和学生根据语文课程和教学计划,使用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开展语文教育 教学活动的过程。这三种实践之间是密切相关和紧密联系的。

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组织教育管理者、语文课程和教学论专家和语文教师联合开展研究和实践,是实现语文课程和教学理论与语文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使教育管理者和语文教师学习掌握语文课程和教学理论,把理论直接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之中,同时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升华为教育教学理论,使自己成为语文课程和教学论专家。通过这一机制,也可以使语文课程和教学论专家与教育管理者和语文教师沟通,及时传播语文课程和教学理论并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随着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师生将逐步成为语文课程的研制者、应用者和评价者,实现管理、研制和应用的一体化。

(二)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什么课程?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在各门公共课、专业课教学基础上,为培养学生语文教学的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他为未来语文教师提供语文教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他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使他们具有从事语文教学的兴趣、信念和不断改革教学的意识。

这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学好这门课,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应当运用该课程理论去分析实际的教学活动。

其次,本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它利用诸多学科的成果,来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推动着语文教学的进步。因此学习这门课应当充分利用它广泛而深厚的学科科学基础,学会准确而灵活的利用多方的资源来学好这门课。

理论与实际结合,整合多种知识,是学好本学科的两大法宝。切记:死记死背现成条文,是没有用处的。

对于同学们来说,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自觉。在此提几点具体要求:

(1)要经常联系你的体验或者实践去思考教师传授的基本道理,要寻找机会去验证(或质疑)这些道理(家教,代课,听课)。

(2)努力使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大胆质疑,真诚交流。(3)认真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作业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

(4)考勤6次以上,迟到1次从期末总成绩中扣1分,缺席1次扣3分。

(5)上交个人基本资料:用一张A4大小的纸写上你的:学号、姓名、籍贯、性格、爱好、最欣赏的话、最欣赏的人;提供一张1寸照片;三天之内把材料一并交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按要求统一粘贴好,于下周上课时交给我。

(6)建立讨论小组。我的课堂要充分让每个同学成为课堂上思维的主人。每4-5人一个组,每组设立组长1个,书记员(记)1个。每个组的资料放在一张纸上。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演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也就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但许多教育论著中包含着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精湛论述,如《论语》、《礼记》、《学记》、《读书作文谱》等。20世纪初语文单独设科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设立师范馆(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开设的《教育学》中有“各科教授法”一章,其中也有“国文教授法”。这说明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最初是孕育于教育学之中的,侧重于研究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与技术。

2、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

语文(当时称“国文”)教学研究之始,多称“教授法”。如1918年由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研究会出版的夏宇众著《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等。其历史意义在于,这种研究逐步使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从教育学中脱胎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称“教授法”是因为当时研究的重点是教师的“教”,而很少涉及学生的“学”。

3、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1919年,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的陶行知倡导把“各科教授法”改变为“各科教学法”,以便把研究的对象由单独研究教师的“教”,拓展为同时研究学生的“学”。他当时草拟的方案曾遭校方拒绝,但逐步被有识之士所接受。黎锦熙于1924年出版了《新著国语教学法》。1934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学及师范学校教育检定暂行规定》中,规定师范学校设“国文教学法”。1938年《师范学院规程》中也规定开设“国文教学法”或“国语教学法”,成为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学科。陆续出版的专著教材有: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袁哲《国语读法教学原论》,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蒋伯潜《中学国文教学法》等。

4、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

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施行要点》中,规定各系都要开设“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课,于是语文教材研究和语文教法研究并列为师范院校中文系科的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内容。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小学的“国语”和“国文”统一称为“语文”,师范院校就相应地开设了“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196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中,继续采用“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课程名称。直至1984年国家教委颁发、1990年修订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中,仍然采用“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名称。这个名称同“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等名称长期并存,显示出对语文教材研究的重视。其历史意义在于:首先,突出了语文教材研究,而语文教材研究是语文课程理论的重要内容,这就使语文教育研究由侧重于教学研究而逐步重视了课程研究,并进一步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发展;其次,重视语文教材研究,能够抵制和排斥“非语文杂质”的入侵和存在,使语文学科自身得到充实和发展。这个时期的语文教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开拓。重要著作有:《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吕叔湘论语文教学》,辛安亭《论语文教学及其他》,•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初探》,《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等。

5、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

1978年国家教育部委托12院校编写统一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科语文教学法教材。根据编写组的建议,定名为《中学语文教学法》,并于1981年召开的“全国师范院校专科专业会议”上得到了肯定。这个时期所研究的“法”,其内涵已不再限于基本上属于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而是指原理、原则、法则等,是在研究具体教材教法的基础上上升到教学理论的高度。所以进入80年代,就有《语文教学原理》、《语文教学论》等著作问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拓展,教学原理、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都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其基本特点,是在完善操作性研究的基础上增强了理论性研究。这种发展趋势大大提高了这门学科的科学性,使语文学科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出现了空前活跃和迅猛发展的大好局面。主要表现有:(1)广大教师参与,各级语文教学研究会遍布全国各地,实践者也同时成为研究者;(2)语文教学研究社会化,刊物林立,方方面面的人都来参加语文教学的研究;(3)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课程逐步得到重视,•研究力量增强,课程分量加重,行政设置逐步完善(教研室、研究室、研究所等),教育质量逐步得到提高;(4)改革意识增强,•改革实验增多,可以说各种研究、各种刊物和各种著作都带有某种革新的特色;(5)国内外教育思想交流频繁,碰撞激烈,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和新的观点。这个时期出版的专著,数量之多是空前的。大致分类有: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传统语文教育研究,国外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师范院校教材等。其中,各级师范院校教材最多,据有关方面统计,1978—1991年出版的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教学原理等不同名称的教材达60部之多。

关于教学法和教学论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法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前苏联教育改革家赞科夫说:“教学论的原则来源于教学法,而教学法是在实际的教学与教育工作中产生的。”[10]关于二者作用的不同,他说:“教学论的原则和原理是一种抽象的水平,并不是由此水平就可直接转向教师的日常工作,而只有教学法才会把教学论的内容传递给教师和儿童。”他认为教学法有以下4个特征:(1)多面性,即教学法的多功能性。教学法不仅有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功能,而且有促进 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学法应成为把学生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引导到学习中来的有效手段。(2)过程性。因为学生所学的每一个课题都是与其前后的课题紧密联系的,所以“真正认知每个部分,随着对相应的整体部分(直至整个课程以及后面各年级的课程)的理解,而在不断进行之中”。(3)冲突性。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新旧知识相互冲突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得到不断的发展。(4)变式性,即运用的灵活性。就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传统来说,从来就没有把教学论和教学法分割开来,而只是各个研究者及其著作有不同的侧重点。就这门学科在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特点和在职教师的实际运用来说,应该是二者的完美结合。

6、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重视学科教育研究。前苏联自70年代以后,各高等师范院校相继开设了各科学科教育学。美国1986年制订的关于师范教育改革规划的文件《明天的教师》中说:“第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专门学科的教育学。”我国教育界也响亮提出:我们不但要有自己的普通教育学,还要有自己的学科教育学。并于1989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学科教育学研讨会,1990年在大连召开了第二次研讨会,1991年在厦门召开了第三次研讨会。以后几乎年年召开,规模和内容也不断发展和深入。《语文教育学》著作也陆续出版。这门学科的建立,是与语文教学领域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联系在一起的,是强调语文教育要具有人文性、要把培养人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的教育思想的及时反映。与“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相比较,研究的对象由侧重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研究的内容由侧重具体理论和方法的“法”和“论”,转变为具有系统理论和完整结构的“学”。这种转变对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深刻的革新意义,是学科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也是普通教育学的丰富和繁衍。

教学法—教学论—教育学,三者的研究对象(语文教育现象)、研究内容(揭示语文教育的规律)和研究任务(指导语文教育实践),是基本相同的,但又是不断拓展的。“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和操作性,侧重于研究教学的实践技能,有人称之为应用技术。“教学论”的基本特点是理论性和指导性,侧重于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追求的是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教育学”的基本特点是教育性和方向性,是运用学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从特定的侧面用特定的方法,来完成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发展的育人任务。

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是与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与一般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相适应的。20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传入的教育学中,教学论包含课程论——大教学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西方传入的教育学中,课程论包含教学论——大课程论。而在国内外的教育学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模式。20世纪末,我国许多教育家们主张课程论与教学论经过整合,达到统一。课程论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什么”和“为什么教学”,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是什么”和“怎么教学”,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目标与过程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任何目的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才能实现,任何目标都必须通过一定的过程才能达到;任何方法都达不到的目的和任何过程都达不到的目标,肯定是虚假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课程实践与教学实践,课程规划者与教师学生,都必须是紧密结合的,协调统一的。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在确定教育类博士学位点和硕士学位点时,把各学科的课程论、教学论(或称学科教育学),都纳入到“课程与教学论”中,各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数学、英语等)都作为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定名肯定了课程与教学统一的理论,“课程与教学论”就是课程与教学整合论。这种定名也为各学科的课程、教学、教育研究类学科的定名提供了依据,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类课程都可以据此定名,例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从“语文教育学”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本质的回归。“语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两个不同的逻辑顺序显示:“语文教育学”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个性完美发展的人,“语文课程与教 学论”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终极目标是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的,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它的实践过程。从强调终极目标到强调实践过程,是自身本质的回归。

回顾本世纪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轨迹,其基本趋势就是:既要研究教又要研究学,既要研究具体操作问题又要研究基本理论问题,既要研究教学又要研究课程,既要研究现实又要研究历史和预测未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要直接反映和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并不断接受语文教学实践的检验。它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哲学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语文教学实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材料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揭示语文教学实践的客观规律,使之上升为科学的理论,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它要不断吸收教学实践中新的经验,新的理论和新的实验材料,不断发现新的规律,不断改造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技能。它不但要解决理论知识问题,而且要解决实践技能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这门学科发展的基本途径,一旦脱离了实际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的目标有:(1)能够总结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成果;(2)能够满足高等师范院校开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的需要;(3)能够指导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为达到这些目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内容和结构体系要做到“四个基本”:(1)基本事实—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提供确实可靠的实际材料。(2)基本概念—是从基本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基本观点,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3)基本原理—由一系列基本概念组建而成的理论体系,概括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4)基本原则—依据基本原理所制订的行为准则,原则规定语文教育实践的实施方式和操作方法。目前,这门学科还处于草创时期。虽已有几部著作出版,但有许多问题,都还在研究和讨论之中。

三、课堂小结

这次课的内容要点: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三大基本任务:(1)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2)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3)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七个演变阶段:(1)孕育于教育学时期;(2)国文教授法时期;(3)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4)语文教材教法时期;(5)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6)语文教育学时期;(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

四、作业布置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经历了哪七个发展阶段?

3、按时把个人基本情况材料上交给学习委员;建立好讨论小组。

主要参考资料

篇3:语文课程和教学论

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及由福建师大的潘新和主编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先后于2002年和2005年问世。这两部书都站在知识更新的立场上,对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两部书自出版以来,被国内师范院校广泛采用,受到了较好的评价。

然而,这两本书对于新课标的理解、阐释,对各类语文教学的态度及在编纂的内容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这里试从两书的写作教学的过程、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书对于写作教学观的不同态度,进而提出了对写作教学未来发展的期望。

一、写作教学过程的比较

作文教学过程,一般指一个单元(一次作文)的过程。学生作文成效如何,往往与教者对作文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把握有着很大的关系。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这本书将写作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讲评,互相沟通。这四个阶段包含师生之间的关系,四个阶段循序渐进,紧扣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

潘新和主编的这本书虽然没有提出具体的一套写作教学过程,但从书中列举的两个经典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十分关注写作教学过程。通过对比,王文彦、蔡明主编的书更注重写作教学过程的体系,而且偏重教学理论与原则方面,而潘新和主编的书更注重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改革方法对写作教学过程的贡献与指导,偏重于指导实际操作。

二、写作训练方法比较

写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使这一工程顺利进展,就一定要采用一些适当的训练方法。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这本书非常注重写作训练,认为写作能力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七种作文训练方式,有单项作文训练、命题作文训练等。

潘新和主编的书中也提到了写作训练的一些常见方法,具体归纳为讲授式、讲练式、评改式等。“讲、读、写、议、评、改”是写作教学教法的常规要素,它们提供了一种关于写作教学宽广的可能性及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王文彦、蔡明主编的书更强调多练,意在给教师们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潘新和主编的这本书则更强调写作训练的具体操作实际,意在帮教师打开思路,让教师们有更多灵活的选择。

三、写作批改的比较

写作批改亦称为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具体内容则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指出作文的优缺点、修改意见及努力的方向等。潘新和的这本书指出了我国传统写作教学的“精批细改”存在的弊端,即用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来评价,容易误导学生,极大地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对素材的运用,损害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王文彦、蔡明主编的书在阐明写作教学过程中,就叙述了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讲评,互相沟通的写作评改过程。书中指出,每一次的作文批改,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作文批改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多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等,而且要注重写好作文批语。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王文彦、蔡明的书看重作文批改的实效性、育人性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潘新和主编的书则更看重如何用作文评改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打开学生的思维等。

四、对写作教学的展望

新旧世纪更替之际,我国语文教学界呈现出一派争鸣迭起、理念创新的活跃的学术景观。其中,作文教学所迸发出的深层次和多侧面变化更是格外令人注目。通过这两本具有代表性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书籍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写作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关于写作教学过程的研究还比较片面。王文彦、蔡明的书中虽然明确提出了写作教学过程的四环节,对传统的四环节教学模式即“命题—指导—批改—讲评”有所改革与发展,但是依然呈现出一种直线的发展过程,没有体现各个阶段、各种因素的复杂交错的关系,未免把问题简单化了。而且这样的教学过程由于教师指导贯穿了整个作文训练的全过程,因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次,作文训练缺乏明确的训练要求及系统的训练内容。提出的作文训练方式虽然多种多样,却都没有密切联系各个年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更没有考虑一个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训练内容,这就会给老师们带来困惑,虽然方法五花八门,却不知道如何去选择与使用。最后,作文评改方式虽然指出了“精批细改”的弊端,认为其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是书中所提倡的方法,对教师要求都普遍过高,具体可实践操作性并不强,依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仅应该看到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更应该认真思考作文评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篇4:论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语文园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是孩子从文字去感知世界丰富多彩、用语言去表达交流的一门课程。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应该注重其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帮助其提高阅读、认知、表达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1]。语文园地教学在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多次观察发现,小学生对语文园地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因此,笔者在此篇文章中将会对语文园地在教学中的优点进行探讨。

一、语文园地的优点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每章节最后的“语文园地”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园地这一教学板块既有对前期学习知识的回顾,又通过一系列的要求提高了对小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帮助小学生在相关要求下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章节要点回顾

语文园地这一模块中有对学习章节的要点回顾。要点回顾,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帮助小学生在回顾性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丰富程度。章节回顾是自身对上一章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知道自身的不足,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夯实自身的学习基础。同时,章节回顾又是下一段内容学习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教学作用。因此,语文园地对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园地对学生语文学习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在每章的语文园地中,不仅仅要求小学生通过“看”进行对知识的学习,而必须通过“读”“写”“说”三方面帮助小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与扩展。语文园地将整体教学推向图像文化,在语文园地中,不仅包含单调的文字,还通过图片、人物图像来减轻学生对于文字教学的厌烦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三)培养学生能力

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语文园地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够倾听他人想法、表达自身渴望、读出优美词句、写下真实感受。而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宗旨,相得益彰。同时,语文园地对提高小学生的精神文化层次还具有重要意义。可见,语文园地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重要性。

二、语文园地的教学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具备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多媒体教学可将单一的文字转化为色彩缤纷的图片、艺术字,满足小学生年龄段的喜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语文园地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无疑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语文园地本身就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此基础上使得语文园地的内容板块更趋向于丰富、活泼,帮助学生在玩乐中获得知识,在学习知识中培养兴趣。这对小学生语文教学是十分受用的。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视、录音机、投影仪、幻灯片等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将影音、文字、图片相互集合来进行教学,此种立体式教学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同时还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感官,对文章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学习,充分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点。使用多媒体教学还可让很多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可有效地节约时间和人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师生互动

现代教学早已脱离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学中,更注重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3]。师生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使每个学生能在极大程度上被课堂氛围所感染,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同时,还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对于有难以理解的问题时,积极提出,不要有遗留。并对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以带动学生敢讲敢说的风潮。让老师能够在教学中了解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讲解,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进步。

(三)角色互换

不少学生不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表现不活跃,回答问题时较为害羞,习惯低着头。角色互换是指让学生来当老师、老师来当学生的一类教学模式。让学生来当老师,既能使其了解教师工作的意义,又能锻炼学生的胆量。让老师来当学生,可拉近师生关系,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同时,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正。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性,尊重教师的工作,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园地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语文园地板块通过生动活泼的文字来对小学生的章节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图文并茂,并结合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题,帮助小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园地板块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小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每位教师应顺应小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渐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课堂生动化、意义化,以提高每位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学华.“园地”教学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9).

[2] 陈秀菊.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分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3(1).

篇5:语文课程教学论

——论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相互结合

姓名:麻晓桢 学号:2012620059 班级: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4班

【摘要】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开放语文课程,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搜集、去整理、去探索、去思考、去创造,把语文学习与平时的生活充分的联系起来,并让学生将思考探索的结果重新回归到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来,去合作,去交流,去探讨,发挥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让学生蕴藏的智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和闪光,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真情流露”中表现自己,体验成功,让语文课堂教学尽显生机。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外拓展 结合

【正文】

《语文课程教学论》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应该“从你的房子里面走出来”,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思维,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达到知识的迁移。

(一)课外扩展的定义

开放性课堂教学应当是民主的、和谐的、轻松的,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活动易于展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它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在开放性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拓展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拓展、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关于课外阅读的拓展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不仅仅需要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大量地也是必须的课外阅读拓展。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的课外阅读几乎成了一纸空文,情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各学科的课程负担过大,极大地压缩了课外语文阅读的拓展;初中生却因为自身和老师指导不利,很少甚至不会进行课外阅读学习,最终导致了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拓展这一关键学习过程的缺失。那么怎样才能够进一步强化语文学科,推进语文课程新的改革,加强在课堂之外的语文学习呢? 我认为有如下几条:

(1)加强合理、科学有效的学科指导。(2)把课外阅读培养成一种学习的习惯。(3)结合实际,合理评价、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4)阶段性、有步骤的推动课外阅读。

课堂,其实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一个起始点,它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点,课堂之外的课外阅读拓展则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抓好课内和课外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学习环节,那么我们的教学才是完整的,我们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系统的。

(三)拓展的几种策略

1、围绕文本积极备课,做好预设性拓展

2、立足课堂及时应变,进行生成性拓展(1)巧用错误,归谬引申(2)借助质疑,顺藤摸瓜(3)直面发难,润物无声

抓课堂对话做好生成性拓展即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后才能自发、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拓展应有的品性

在一节课中,抓准时机的好拓展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会成为这节课的生命线。但过多、泛化的拓展却会削弱对文本的解读,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语文教学的拓展要有效,实在,就要遵循语文课自身的品性。

(1)文本性 “读文必须悟道,悟道要会读文。”“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写什么,还要使他们感悟作者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引导学生就道悟文,品位作品的语言美,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本分。”⑤这些话语强调的都是研读文本的重要性。教学需要拓展,但是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时机、内容、宽度和深度等等要素都要围绕文本来考虑和设计。尤其是课内的生成性拓展往往有更大的随机性,更应该立足文本,否则“出口千言,离题万里”。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雷雨》教学,许多老师图省力,就让学生看话剧或是电视剧来代替文本教学,结果是学生评价人物,不着边际。如《项链》教学中,不注意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伏笔,导致情节续写,荒诞离奇,一味搞笑求趣味。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时,让学生表演课本剧,不尊重课本,随意添加情节,追求表面热闹。这些都将失去拓展教学的“信度”。教师应在设疑激趣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加强对文本自主诵读、感悟、体验,才会有新的发现和创造性评价。“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有信度的拓展应该是服务于课文教学的主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的一种教学活动。”⑥只有注重文本性原则,才能使语文课象语文课,不至于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时事分析课、影视音乐欣赏课等。

(2)必要性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密切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课堂拓展教学体现了中学语文教育原则中的“听说读写教学互相促进原则、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互相结合原则、课内语文教学与课外语文学习互相配合原则”,也符合新课标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和”的要求。但课程改革中的语文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二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的划上等号。有些教师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的理解的偏差和对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观点的断章取义,于是,便随心所欲的将文本进行任意肢解和拓展,想怎样拓展就怎样拓展,想拓展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从不考虑是否有拓展的必要,于是有些拓展就出现了画蛇添足、喧宾夺主的闹剧。如在《我若为王》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教学的形象化,就在课件中引进了《还珠格格》电视剧中的皇帝、皇后、皇子等画面,这可好,一下子就使课堂炸开了锅,那些学生是高兴了,可是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有些拓展不利于学生学到新的知识,或只对少数几个学生起作用的的话就失去他的实效性,就不予考虑。因此,在进行文本拓展时,首先要考虑其必要性。

(3)适度性 拓展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以量多取胜。有效的拓展,内容不在多,而在于恰到好处。有效的拓展应该是原有文本的拓展,恰当的延伸更是原有文本的延伸。有些教师把课堂的拓展当作展现自己才华的“卖点”。笔者听过一堂《赤壁怀古》的公开课,该教师介绍苏轼时从三苏名震京师讲到乌台诗案讲到被贬黄州,从得罪当权、得罪皇帝的诗篇讲到皇帝的爱才不杀洋洋洒洒讲了十几分钟,比较形象还从周瑜的年少有为带出了周瑜精通音律的万人迷的风流形象。这样的课让学生爱听,但由于教师课外知识讲的过多,对学生进行课文的研读的指导就相应减少了,导致学生对诗的内容理解不透,重点没有抓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拓展内容和形式一个接一个地抛出,容量是大了,但学生难以一下子掌握,甚至无所适从,课后没有什么印象,这样的拓展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我与地坛》中大介绍史铁生与某国际体育明星的友谊、在《荷塘月色》中来段即兴的舞蹈表演,这样拓展虽能活跃课堂气氛,却谈不上提高语文素养。适度性原则要求课堂拓展时关注语文课本身的内涵,不必“每课必拓”,不要因追求时髦而失去文化本身的精髓。

【结语】

篇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西城小学

李行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由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本、专科的主干课程之一,本教材是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研究成果之一。本书在继承中国百年语文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体现当代国际教育界课程科学和教学科学研究成果,揭示语文教育的规律。本书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现状和需要,侧重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对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学习,进行了具体阐述和示例。根据本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本教材提供了较多的教学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凸现课程与教学理论在语文教育实践中的作用,能给语文教师提供直接的、具体的帮助。在读书过程中我对第十章语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主体性发展所讲内容印象深刻。下面就这一话题结合书中所讲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实施素质教育,立足于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对于现在和未来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尝试,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感悟到: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创设愉悦融合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创设自由开放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

2.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变革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思想。

3.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将会有利于建立民主化思想,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4.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实施主体性教学有利于变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探究式、活动式、体验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多方面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

二、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的探索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让他们具有主体性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体现主体性中最根本的地方之一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也正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这是因为疑问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就是说不会提问意味着不会创造。更有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生疑”可见,疑是思之源,而思则是智之本。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探索和研究:1.启发鼓励,让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提问。那么作为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必须注意:态度亲切、温和,语言真诚、宽容。无论学生所问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异想天开,都不能嘲笑,一定要杜绝从语言和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心,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目的。2.积极引导,教学生善于探究,提出问题当学生产生疑问时,往往还会遇到表述方面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我认为:

其一,教师可以做好言传身教,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先去“问问题”。其二,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设“爬高”的梯子。比如,当学生学习《果敢的判断》一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的矛盾的地方“果敢”与“考虑再三”提出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再三”?都考虑了一些什么?怎么从考虑再三中看出小泽征尔的“果敢”? 3.适时点拨,激励学生乐于探究,解答问题 可想而知,主动权在学生手上,学生有很大的选择余地,独立钻研的兴趣必将增加不少,再加上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热情鼓励的话语,真诚赞扬的眼神,幽默巧妙的点拨……学生必将不断主动探究,高高兴兴轻轻松松地突破文章的难点。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是让他们具有主体性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拥有基本的读书能力,是让学生具有主体性的基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这样尝试:

1.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书中享受快乐。2.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书中张扬个性。3.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书中体验成功

布鲁诺说过:“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儿童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同时,这些做法也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全面性、主动性,使学生们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和快乐,进而获得全面、主动、多样的发展。

(三)创设愉悦融合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是让他们具有主体性的保证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观察、感受时,擅长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处于兴奋状态;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情景时,擅长抽象思维的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可以挖掘出大脑潜在的力量,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参与的兴趣和意识,培养了参与的能力。

根据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在课的开头、课的重点段、课中突破难点时、课的结尾……努力创设吸引人、感动人、陶醉人的想像空间,在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受,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亲自去体验,去发现那些新奇的、有趣的东西,并且能主动地参与进去,积极地发挥想像,不断探究,从而使主体性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四)创设自由开放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让他们具有主体性的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促使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范围的限制,实现了远距离、交互的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关注于学生能够获取多少知识,而是普遍强调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1.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广开信息源,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上一篇:日落即景作文400字五年级上册下一篇:竞选年级部主任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