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荷塘月色》

2024-06-22

读《荷塘月色》(共12篇)

篇1:读《荷塘月色》

读《荷塘月色》有感

九八班、胡一凯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如清水。——题记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清冷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人静时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完全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要做的事,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走着走着,我仿佛看见了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零星地点缀些白花„„ ”风中的花香,肯定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之上,简直就是月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而我便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深深陶醉„„

看着看着,看到了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这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了。突然淡而柔美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的树,树间透着光,可光却无精打采的,此时蝉和蛙变成了主角。

我“看”着作者走进了屋子,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却未合上书本,这文章使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令人暂时忘记忧愁,可见它的美丽,使我感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可是在文中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恶、憎恨。作者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与“白色恐怖”作斗争,令我万分佩服。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要去努力学习,去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听着CD荷塘月色,慢慢合上书本,回味着作者,无尽的意味。

篇2:读《荷塘月色》

读《荷塘月色》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的现实想“超然”又想“挣扎”的心迹。

听着悠悠的小提琴曲,琴声的柔美,乐曲的哀愁,使我不禁翻开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入了书中。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阴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淡淡的月光下显得不再令人害怕。爱热闹、爱群居——当然是想和人民一起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爱冷静、爱独处“白色恐怖”“白色恐怖”当然在这种“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园”。从名中我感到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彷徨,我的心情也随之而波动起来。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与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了„„

看着看着,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采莲赋》、《西洲曲》两篇文章节选使我的心也随着作者凉了下来,体会着作者的无奈和彷徨。仿佛又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翻到了文章的末尾。我“看”着作者走进了屋子,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却未合上书本,这文章使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令人暂时忘记忧愁,可见它的美丽,使我感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可是在文中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恶、憎恨。作者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与“白色恐怖”作斗争,令我万分佩服。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要去努力学习,去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篇3:读《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运用“工笔画”的写景手法, 即通过精雕细刻、细针密线的描写, 运用丰富的想象与奇妙的比喻, 把荷塘月色的美景细腻传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荷塘和月色本是水乳交融, 浑然一体的景象, 而作者把它分为两组, 先写月色笼罩下的荷塘, 再写荷塘背景中的月色, 巧妙地改变透视角度, 把景物表现得和谐、细腻、精确。下笔时作者又调动视觉、嗅觉、听觉, 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艺术手法和艺术角度, 着力写出月色笼罩下的荷塘周遭一切景致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运动和变化, 从而使景物达到形神逼真的艺术境界。“人的思维活动所产生的联想、想象, 无非是生活经验的复合。在这种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比喻”。[4]比喻是一种“最经济”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作者所发现的事物间的新关系, 用“远取譬而不是近取譬”[5]来丰富文章的内容, 塑造优美的意境。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叶像“舞女的裙”, 荷花像“明珠”、“星星”、“美人”。因为荷叶是圆的, 作者便从它的圆想到了圆的裙;又因为荷叶似裙, 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又便想到了翩翩起舞的舞女。并且还能启发读者去想象, 读者可以用自己在生活中体会到的穿着裙服的美丽少女徐徐舞蹈的优美姿态来丰富和再现文中的形象。经过读者用自己的这一想象加以填补, 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文章更加生动感人了。这些通过丰富的想象所形成的比喻, 可以联想到荷花晶莹璀璨的光艳, 纯正洁白的品质, 从而获得一种美的感受。只有在“淡淡”的月色下, 那荷塘的一切才会显得那么含情脉脉、优美动人。描写荷花时, 作者连续用了“明珠”、“星星”、“美人”等三种形象作比。这种一物数喻的方法, 是古人常用的所谓“博喻”。钱钟书先生说这种博喻“仿佛是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6]“明珠”温润透亮, “星星”晶明闪烁, “美人”窈窕妍媚。真是“一步一态, 一态一变”, 让人应接不暇, 给文章所描绘的景物平添了无限妩媚的风情。用这些生活中非常美好的形象比作荷花, 就更使人感到荷花的美。它不仅加强了事物的形象性, 丰富了比喻的内容, 而且使人产生了美妙的联想, 增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者, 文章还用“亭亭”、“袅娜”、“羞涩”等词予以形容, 就更使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 开放了的和含苞待放的荷花的美姿“各具情致”, 让人“望之逼真”。荷花, 就是作者追求的洁身自爱, 与世俗不染的人生理想, 而弥漫在荷塘上的薄雾轻云, 淡淡月色, 未尝不就是弥漫在作者心头挥之不去的淡淡抑郁和忧愁, 是传统知识分子对现实失望而又迷惘的心境的反映。

《荷塘月色》中所运用的比喻并不在于比喻材料的特殊、新颖, 而在于比喻方法的新奇、精妙。作者通过事物间的微妙关系, “能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间看出同来”。[5]文章对月夜荷塘的景物还有这么一段描写:“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荷风送香气”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乍看似乎不伦不类, 其实它们之间是有机联系着的。“清香”是诉诸嗅觉的。“微风”拌合“清香”, 轻轻吹过荷塘, 自然有细细之声诉诸听觉, 这样嗅觉和听觉得到沟通和联系, 使人感到的是香中有声, 声里透香, 而且这种声音是一阵一阵、断断续续的, 因此作者拿它与遥远的隐隐约约的时断时续的歌声相比, 细细品赏, 倍感真切。同时, 还能使读者因声及人, 联想到那“遥远高楼上”的唱歌人, 造成一种歌声持续传来的感觉。这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能收到“味之者无极, 闻之者动心”的感染效果。作者通过音乐, 运用比喻手法, 把读者从近听引到了远听, 令人遐想, 令人神往。类似的例子又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光与树影参差相映, 并不均匀, 但浓妆淡抹总相宜。作者对眼前的这种自然景色加以想象, 将小提琴演奏名曲时发出的和谐的旋律比作本来没有声音的“光与影”, 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这奇特的比喻表现树丛灌木中错落有致、光影相间的夜景。视觉沟通听觉, 让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到了听觉的感受。这样, 将景物、音乐等形象要素共同构成为特定自然景物的艺术形象, 使读者从“光与影”的可视的形象里“听见了”没有直接出现在画面上的声音, 于无声的自然画景中传达出融于画境的音响。描绘出了一个既具有色彩美, 又具有音乐美的幽美境界。景色不但使人感到悦目, 而且“声入心通”, 引发人的感情, 唤起与此相联系的记忆和想象。“名曲”比“光影”, 令人耳目一新的“通感”手法的成功运用, 别有天地地开拓了散文的意境, 使我们感受到树丛灌木中的月影夜景与从琴弦上弹拨出的优美旋律相媲美。

作者不但善于把无声的景物比作有声的东西, 而且善于把本来处于静态的事物动态化。“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用色彩相同的事物比作月光, 这是一种传统的写法。如唐代李白的《静夜思》中有“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诗句。诗人把“霜”比作月光, 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但李白对月光仅仅只是静态的描摹, 读来不禁使人产生一种凝滞之感。“月光如流水”, 流动之水是有声的, 月光天生不会发出声音。但可以通过比喻来唤起联想:从月光想到流水, 再想到流水的美妙声音, 并把声音加到月光上去, 月光也好像能发出声音似的。这样, 作者补天生之不足, 使画面有声有色, 静中有动。并且, 作者还运用一个动词“泻”字, 有如画家的点睛之笔, 大大增强了事物的生动性, 使描写的对象月光形象突出, 似乎能伸手可掬。这样一来, 文章不但写出了景物之美, 而且写出了景物感动人的力量, 写出了作者对美的景物的喜爱感情和对美的生活的追求。

月下荷塘的种种景物, 情态各异。淡淡的月色, 薄薄的青雾……呈现出一种静谧淡雅的美。希求恬静的作者, 又由赏莲而臆想采莲, 由采莲而遥想江南, 任由思绪驰骋溯回到那个“可采莲”的江南, 融进古代那个热闹多情又令人沉醉迷失的采莲图景中, 那实在是一次忘我而超然的精神旅游。素云淡月, 微风薄雾, 好一个扑朔迷离的“香格里拉”, 这正是作者刻意追寻的“世外桃源”, 从而使他获得“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情趣, 在深恶的尘世中获得暂时心灵的解脱和安慰。然而, “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这安宁却只是暂时的, 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与苦闷是难以排遣的。不过, 对于处在冰冷黑暗的现实中的一介文人而言, 有了这暂时用妙语建构的精神乐园, 也就够了。

参考文献

[1][法]马拉梅.彷徨集.

[2]朱自清.朱自清诗文选集·一封信.

[3][美]查德威客.象征主义.

[4]艾青诗选·自序.

[5]朱自清.新诗的进步.朱自清诗文选集.

篇4:《荷塘月色》读讲

一、纵观荷塘

从语言表达方面来看,《荷塘月色》充满了简单的朴素美,语言表达亲近自然,真实生动。比如,“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个“踱”字,交代了作者此刻的心境和状态,也为文章增添了恬静淡雅的感觉。还有,文章描写景色的部分“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连串的排比、拟人、比喻运用得恰到好处,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一旦步入此情此景,却给人以如诗如画的美妙感觉。再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其中的“泻”字和“静静”搭配在一起,完美而生动地表达出了月光好似流水一般的动态效果,同时又增添了无声无息的幽静美。还有文章中叠字的运用,淡淡的月光、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粒粒明珠、缕缕清香等,韵律上的和谐既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又饱含朴素的淡雅。

从内容层次方面来看,文章层次鲜明,脉络清晰。全文贯穿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带上门出去——荷塘月色——月色下的景象——江南旧习俗——回到家中。暗线:心里颇不宁静——淡淡喜悦——淡淡哀愁——思乡愁绪——不宁静。结构上自然严谨。

二、深入感知

文章开篇就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因由。“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作者的心境。欲言又止,给人以遐想,由此后来的情感表达,抒发胸臆也就顺理成章了。“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简短的一句话,为全文奠定了孤寂、凄楚的氛围。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为全文奠定了整体的感情基调,引起下文。

第二段写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和月色。“白天也很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描写出了作者行走在小路间的那种孤寂的心境,写小路四周的林木和月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段写行走在小路时的感受。紧紧承接了前一段,抒发了游走于苍茫月色间的万端感慨。一个“踱”字生动地勾画出在月色下独自徘徊的孤寂身影,作者此时心情稍有宽解。接下来,“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是一段内心的活动,作者此时的心态开始转向平和。“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作者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寻求到了这样一片净土,从现实的压迫之中暂时地抽身出来,抑郁的情绪也稍微得到缓解。

第四段完全进入到了景色描写阶段,先写茂密的荷叶,然后是多态多姿的荷花以及阵阵花香,最后写花的颤动和脉脉的流水。这是按照作者徘徊“踱”步的观察顺序所描写的,视线是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的。这一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和花,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静中有动,描写静物的同时又体现出了动态美。零星的白花,袅娜又羞涩,有如美人一样娇媚,像“明珠”、像“星星”则完全体现了这月色下的荷塘的光滑。“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是嗅觉,这里歌声却是听觉,从易于体味的听觉感受来唤起读者的嗅觉体验,把两种感官体验完全的结合在一起,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又使作品更加的生动传神。第二层写动态,“这时侯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凝碧的波痕”,“脉脉的流水”,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动静结合,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第五段描写了流泻的月光和塘中的月色。月色虽然是单调无味的,可经过作者的神来之笔,使之与斑驳有致的景色搭配描绘,自然让单调的月光增添了不一样的华彩。首先,“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增加了月光的动态感,以流水作为比喻,将月光诠释得轻柔、流动,既空灵又明澈,那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就是月色和水气柔和在一起的见证。这样的景色有如笼着轻纱的梦一般,写景中带有抒情色彩。虽是满月,却不能朗照,这样的景致越发的虚无飘渺,越发融合作者满腔的愁绪,正是“恰到了好处”,月光是从树的后方照过来的,自然不能整整齐齐,影子参差斑驳,“峭楞楞如鬼一般”,使读者完全融入这梦幻一般的境界,虽然并不均匀,但却透露出某种内在的和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将这一片和谐,幻化成了优美动听的旋律,传到耳畔。

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一连串叠字的运用,将荷塘四周树木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能引发读者种种联想,此时作者的心绪开始波动,稍缓和的心境又回归到不平静,眼前的幻想慢慢地消失无踪,有的只是 “热闹”的蝉声和蛙声,而“我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恍然若失的感叹,也与本文文眼“心里颇不宁静”互相辉映。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以写景为主,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第七、第八两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进一步表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那种复杂的无奈的心态。“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对于采莲的旧俗做一简单描绘,而后以《西洲曲》中的诗句,来表现那一系列的优美情境,至此,整篇文章的情感起伏达到了顶峰,首尾呼应使全文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整篇文章以“我”游荷塘为主要线索,作者游走的路线贯穿全文始终,情感表达波澜起伏,又都脱离不开现实的影像。全文笔墨纵横,意境阑珊,结构严谨,又富于变化,语言清新淳朴,使人倍感亲切,如同一篇声色具备的山水画卷,将作者一腔愁绪尽融其中。文章的最后回到了现实,看似简短平淡的叙述,却五味夹杂,现实是无法逃避的。尽享这荷塘月色的景致之后,作者从遐想中回归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然,心里还是一样的不宁静,刚刚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此处呼应开篇,总结全文。整篇文章充满了朴素的美,作者力求“真”与“自然”,真实生动地绘制了这一幅荷香游园图,完全不用绮丽的、生僻的字词来描绘雕琢,而尽显情感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

《荷塘月色》是一篇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佳作。作品“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作者内心的活动虽然不平静但并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淡淡的有所遮掩的,这样就形成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忧愁与喜悦是相伴而生的,在忧愁之中让人向往喜悦,而沉溺在喜悦之中又处处受到忧愁的牵扯。这就是全文的矛盾所在。朱自清以其独有的创作手法,完整而传神的表达形式,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226251)

篇5:读荷塘月色有感

前不久,我读了散文大师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读着那优美的文章,仿佛真的置身于那美丽的清华园,欣赏着美丽的荷塘。

在散文大师朱自清的笔下,所有的一切都是美的。“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 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花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有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句话描写了那些不起眼的小白花,把那分布稀疏的小白花写的那么美,如一粒粒的明珠,如碧天里的星星,如刚出浴的美人,还有香味呢!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多么的不起眼,朱自清却用美妙的词句描写的让读的人如痴如醉,陶醉其中。

在散文大师朱自清的笔下,所有的一切也都是静的。“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这几句话作者用了“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写出了当时是咋么的安静,只有几声蝉叫声和蛙叫声,但在作者的眼中,仍然是那么喧闹,因为作者什么也没有,只有复杂的感情和喧闹时的心。

篇6:读《荷塘月色》有感

似曾在梦中见过那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那在皎洁月光下凌动摇摆的芙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再现了世人的梦境。

荷的特色是洁,月的特色是净。古往今来[注: 从古到今。],荷花以它的清雅脱俗,独步人间,以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节操,引君子仰慕。古今中外[注: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人们对月光的洁净祥和更是咏叹不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么,荷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会是怎样一副境界呢?荷的清香,清雅;月的清净,清幽。月下荷塘所蕴涵的那种淡泊明志[注: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宁静致远的境界让人为之动容。

但出自朱自清手下的这篇《荷塘月色》中,淡淡的喜悦中渗透着丝丝忧伤。在朱自清生活的年代里,他向往如荷一般高雅的生活,但社会的落后,人们的愚昧实现不了他的愿望。如荷月般宁静的人已经少了。在学校里,一切从考试出发,学生们与对手竞争时,难免不“

愁眉不展[注: 展:舒展。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社会上,人们往往为金钱斗得“垂头丧气[注: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为名利争得“筋疲力尽”,还有为私仇打得“体无完肤”。这种伤口就是用云南白药也治不好。

当时的生活是如此浑浊不堪,就如何塘中的淤泥一般,又有几个能出淤泥而不染呢?浑浊已被现在抛弃,科技已来临,学生有了更重的学习,激烈的竞争是人们的生存手段。虽然竞争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但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与它并没有必然的矛盾。

篇7:读《荷塘月色》有感

文章看过了一遍又一遍,书本已置之阁楼,文字却未在我脑海消逝。忆起《荷塘月色》,文章开头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愣然。怎样的“不宁静”呢?思来想去,方知这“不宁静”的缘由。

那是一个知识分子多少的无奈无处诉说,看着四分五裂的国土,面对麻木不仁的国人,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感慨万千”。回想当年的学生时代,正如月色照荷塘之纯净。有一群学生坐在树下,对着月光,流着眼泪唱着歌,谈抛头颅洒热血,谈救国家救民族。而今,一切都“无话可说”,只剩下这“不宁静”,只有借景消愁,只有把内心愤慨寄予纸笔。

或许于他而言,只有荷塘才映得出他那如月般明亮透彻的心,月色才能影射淡雅无垢的心性吧。

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这是一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水墨丹青,是一个纯净的世界,与外边战乱、压迫,恍若隔世。世界是那样的令人窒息,何不在这美景中赢得片刻的安宁?

文章使我意犹未尽,沉湎其中,心底竟也有一丝“不宁静”闪过。既是感慨于朱自清的淡雅心境,更暗自思量自己。“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他们既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更听不见灵魂的声音了”。在这浮华世界里,我们忙碌着,生活中充满了欲望、焦虑、烦恼,心灵也在低劣的热闹中变得浑浊,有人说“这是一种怎样的不堪?”或许,说这些话的人,已经历了无数生活的不如意了吧。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那种几近隔世生活对于风华正茂的少年来说,是残忍的,更何况,社会的发展,是靠千万个隐居山翁也走不出来的。这一点,朱先生清楚的,他与黑暗斗争的心却未曾变过,他把把内心愤慨寄予纸笔,经久不衰,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诉说着“大隐隐于市”的传奇。

我从未奢求过着闲淡的生活。本是喧嚣的年纪,又何必妄自菲薄?朱自清的“荷塘”与“月色”,是他所见,更是心底的净土,是他对美好未来的心灵寄托,是他与不公与侵略作斗争的原动力。“大隐隐于市”,只要心底留有一份净土,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纯净的感觉,是那夜的静谧,风的自由,雨的洒脱,雪的飘逸,是过滤掉喧嚣纷扰后的宁静,是心如止水的放松,是一份属于自已的天地,心如夜晚的月色一样皎洁,倒映于荷塘,映在他与我“不宁静” 的心上。

篇8:读《荷塘月色》

从行文思路来看, 作者写完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 由荷塘美景自然引发了对采莲事件的联想。联想到采莲的热闹, 联想到古典诗词中关于采莲的描述。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到了采莲的季节, 青年男女打扮得漂漂亮亮, 泛着一叶叶小舟, 在湖面边采莲边歌唱, 场面非常热闹。而今晚作者自己也是在荷塘游历, 这里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 但却不见采莲人, 不能再现江南采莲时的热闹场景, 只有独自徘徊, 排解心头的郁闷。一冷一热、一快乐一愁闷, 两相对比, 作者自然就会想起曾经的江南采莲场景, 惦着江南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江南采莲是“有趣”的事, 采莲的时候是热闹的、风流的, 采莲人可以自由地嬉戏。在这里采莲人是自由、快乐的, 采莲的青年男女可以不拘礼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爱情。所以, 江南是自由、欢快、幸福的象征, 而现在的作者却是郁闷、孤独、不平静的, 想做自由人而不得。在这里, 作者是将现实的处境与记忆中的或是文学作品中的江南对比, 突出现实的不自由, 表达自己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因而, 作者在这里“惦着”江南, 也就是向往自由、快乐生活的自然流露。

1927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 蒋介石在南京发动“4·12”反革命政变, 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员, 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凡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都会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予以一定程度的关注。朱自清先生当然不能例外, 肯定会对国家形势的发展密切关注、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所以文中引用的《西洲曲》就不单单是写青年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了, 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借这首诗寄托对南方革命形势的关切与感慨。所以, 在这样的形势下, 朱自清不可能不“惦着”江南了。

同时, 革命形势的急转直下, 也让他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有一定的考量。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心, 也是他关注南方革命形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存的问题, 特别是在乱世, 能不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能不能养活家人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文人也不例外, 虽然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文人大多很有骨气, 决不受嗟来之食, 但骨气是要有经济为基础的, 鲁迅的骨头为什么那么硬, 更多的是因为他在经济方面底气十足。虽然朱自清最后还是不受嗟来之食, 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而病逝, 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 他不能不从个人命运、家庭责任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出路问题。也正因如此, 他不可能漠视南方的革命形势, “惦着”江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 生于江苏东海, 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他的一生四处漂泊, 读书、工作、奔走在江浙各地, 来往于南北之间。在写作《荷塘月色》时的1927年之前, 稍稍安定的时期, 也只有在扬州的那十余年少年岁月。大学毕业后的五年, 又辗转于江浙一带教书。因此在他心中, 江南就是他的故乡。而思念故乡, 是身在异乡的天涯游子共同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在异乡生活不顺畅, 郁闷、孤独难以排解的时候, 思念家乡、怀恋故土就在所难免。因此, 《采莲赋》中清纯如水、蜜甜如饴的爱情, 以及那种幸福和惬意、自由与快乐, 都是作者心驰神往的, 将思乡之情定格在生他养他的江南, 也就不足为奇了。

篇9:《荷塘月色》学案

一、 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江苏东海人,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散文《背影》《春》《绿》《威尼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其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病逝前,朱自清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毛泽东赞誉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 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本文正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课堂学习

一、 文本思路梳理

1. 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2. 找出关键词句及情感脉络。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来了。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一想,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情感脉络:心里颇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着江南

3. 明确全文的线索。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仍是淡淡的哀愁

4. 探究: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呢?

[明确]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1) 对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

(2) 作者的思乡之情

(3) 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

(4) 家庭生活的不和谐

(5) 人类的两难处境即现实不自由,自由不现实

(6) 传统知识分子中正平和、洁身自好的文化人格

二、 重要段落解读

1. 作者是怎样从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

[明确]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赋予荷花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

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通感,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相似之处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

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2.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3.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4.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5. 第八段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了对立、转化。

三、 品味语言特色

1. 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妙处。

[明确]作者抓住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运用通感手法,表现了荷香的神奇清淡,烘托出月夜的优雅和宁静。

(“通感”,又叫“移觉”,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使感觉发生转移的修辞方式)

2. 跟第四段比较,第五段在写法上特别是用词上有什么不同?找出1至3句中的动词,体会其表现力。

[明确]泻、浮、洗、笼

“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很强的动感与立体感,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显得生动活泼。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无声响的幽静之美。

“浮”字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准确地表达出雾的轻柔、飘动状态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突出静态美。(“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洗”字形象地写出叶子和花鲜润和乳白的色调,突出花、叶在月色沐浴下一尘不染、脱俗、光洁照人的特点,照应了上文中的“出浴的美人”。

“笼”字表现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朦胧而又不可捉摸的特点。

3. 第六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小结: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课外演练

1. 下列加点字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弥望(mí / 充满)

倩影(qiàn / 美丽)

风姿(zī / 姿态)

B. 温馨(xīng / 芳香)

宛然(wān / 仿佛)

惊诧(chà / 惊奇)

C. 蓊郁(wěng / 茂盛)

噩梦(è / 可怕的)

恩泽(zè / 恩惠)

D. 袅娜(niǎo nuó / 柔美的样子)

风致(zhì / 美的姿态)

倏地(shù / 极快的)

2. 文学常识填空及默写。

(1)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主要作品有散文《 》《 》

《 》《 》等,其中《 》被时人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病逝前,谆谆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毛泽东赞誉为“ ”。

(2)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_______。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_______, _______;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_______,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_____ 。

(3) 月光如流水一般,_______。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_______。……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_______,

_______。

(4)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_______。这时候最热闹_______;_______,我什么也没有。

3. 下列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

A. 风来花底鸟声香。

B. 鸟抛软语丸丸落。

C.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D.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4. 根据“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语意,对出下联。

上联:水自石边流出冷

下联:

5.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参考答案

1. A(B. 温馨xīn,宛然wǎn;C. 恩泽zé;D. 倏地shū)

2. (1) 背影 春 绿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仿佛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似的

(3)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 D(A、B、C都是通感,D是比喻)

4. 风从花里过来香

篇10:读《荷塘月色》有感

读《荷塘月色》,我最欣赏的是意境美,朦胧美,那是清风静谧,那分明是宁静里的心灵呐喊,浓浓的思绪。在我的印象里,荷花是大方明丽的花,是亮丽爽眼的花,是适合扯一暴风与之一起的挂在阳光下的花。而在朱自清笔下,只有抑郁、宁静、蕴藉和甘醇。

这篇文章写得很美,尤其是对荷花、叶子以及月色的描写,以人心旷神怡,久久不能忘掉。似曾在梦中见过那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那在皎洁月光下凌波摇曳的芙蓉。每次,我读完以后,觉得好像学到了什么人也不知道的知识。每读一遍,都是那么爱不释手,仿佛手里捧着金子似的。

荷的特色是洁,月的特色是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古往今来,荷花以它的清雅脱俗,独步人间,以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节操“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今中外,人们对月光的净洁、祥和更是永叹不已。那么荷与月交织在一起时,会是怎样一幅美妙的境界呢?在《荷塘月色》中,虽然淡淡的喜悦中渗透着淡淡的忧愁,但无论是荷的清香、清雅,还是月光清静、清幽,月下荷塘所蕴涵的那种淡泊明志、宁静志远的境界让人为之陶然而动容。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公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这篇文章

朱自清在自己的心境并不宁静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在这弥漫着竟争硝烟的时代里,如荷月般宁静的人已经日渐珍稀了。现实生活是如此的浑浊不堪,就如荷塘中的淤泥一般,又有几个能出淤泥而不染,如山泉般清澈呢?虽然竞争是时代的特征,但保持一份坦然的心境与竟争没有必然的矛盾关系,人的精神境界的清和浊关键还在于人的情操和修为,人们可以在世俗生活的滚滚红尘中苟延残喘,也可以拨开浓雾,拥抱蓝天。

篇11:读《荷塘月色》有感

接着又写了月色,先写了月光像流水一样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里;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里洗过;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先虚写又实写虚拟,表现出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

整篇文章借景抒情,在朦胧的景色中使人感到作者有淡淡的喜悦但又有些哀愁。

看了这篇文章,我开始闭着眼睛想象:荷塘边,杨柳沙沙作响,凉风吹过,荷花荷叶轻轻摆动。月光轻轻地撒下多美啊!

记得小时候去桂林旅游,看睹甲天下的美景,那真是名副其实。在那里,我看到无数的工作人员默默地保护着环境。世界上有无数美丽的风景,但许多正在逐渐消失。正是因为我们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才会有这个可悲的结局。

今年年初,北京等地持续的雾霾天气和数百米的能见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更重要的是,恶劣的环境危害每个人的健康。咽炎、鼻炎、肺炎的人越来越多。据说雾霾天气也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容易引起悲观情绪。而且一到春天,我们内蒙古的沙尘暴也会肆无忌惮地去首都北京旅游。

作家可以在家门前看到荷塘的美景,但我们现在的名胜古迹,在旅游旺季,垃圾也会成为一道风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把产生的垃圾带走,那么景区的垃圾怎么会漫天呢?

篇12:读《荷塘月色》有感转载

2荷的特色是洁,月的特色是净。古往今来,荷花以它的清雅脱俗,独步人间,以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节操,引君子仰慕。古今中外,人们对月光的洁净祥和更是咏叹不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么,荷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会是怎样一副境界呢?荷的清香,清雅;月的清净,清幽。月下荷塘所蕴涵的那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让人为之动容。3但出自朱自清手下的这篇《荷塘月色》中,淡淡的喜悦中渗透着丝丝忧伤。在朱自清生活的年代里,他向往如荷一般高雅的生活,但社会的落后,人们的愚昧实现不了他的愿望。如荷月般宁静的人已经少了。在学校里,一切从考试出发,学生们与对手竞争时,难免不“愁眉不展’;社会上,人们往往为金钱斗得“垂头丧气”,为名利争得“筋疲力尽”,还有为私仇打得“体无完肤”。这种伤口就是用云南白药也治不好。

4当时的生活是如此浑浊不堪,就如何塘中的淤泥一般,又有几个能出淤泥而不染呢?浑浊已被现在抛弃,科技已来临,学生有了更重的学习,激烈的竞争是人们的生存手段。虽然竞争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但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与它并没有必然的矛盾。

上一篇:夜莺与玫瑰大学生读书笔记下一篇:高中生拒绝安逸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