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对时间进行运筹帷幄

2024-06-28

高中生如何对时间进行运筹帷幄(通用10篇)

篇1:高中生如何对时间进行运筹帷幄

高中生如何对时间进行运筹帷幄

导语:时间是非常公道的,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每人每天24小时不会多,也不会少。可是,花费时间后的效果却有很大差别。有的同学整天埋头苦读,并没学好功课;有的同学不仅功课学得好,习题做得多,玩得也痛快。这里的关键有一个时间运筹的问题。科学地、合理地支配时间,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究竟怎样运筹时间,尚没有固定的模式,这里介绍几个原则和实例给同学们参考。

读董老的惜时诗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这首诗是革命老前辈董必武在1959年8月24日专门为中学同学们写的。

董老在诗中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比喻来告诫同学们,学习中的困难时时有,处处有。就如同逆水而上的船只一样,不论行到哪里,行到什么时候,总会遇到逆向的水流。因此,一定要用大气力向前撑,不能稍微松劲。只要有“一篙”松了劲,船就会被水冲回“千寻”。古人称一寻为八尺,“千寻”,比喻很远。“古云‘此日足可惜’”,用的是唐朝韩愈的典故。韩愈有两句诗:“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尝。”意思是,这光阴是很值得珍惜的,这酒是不足值得品尝的。董老在此处借用韩愈的诗句来强调光阴的可贵。“吾辈更应惜秒阴。”“惜秒阴”是由惜分阴引申而来的。晋朝的陶侃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董老的意思是说,惜分阴还不够,要惜秒阴。力求做到“惜秒阴”,这是运筹时间的前提。中学时期,这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很有限的,我们要加以充分的利用,促使自己成才。

运筹时间的三要素

运筹时间的第一要素是善于安排时间。善于就是要学会利用精力最好的时间来干最重要的事,学会安排什么时间最适合做什么事。

少年大学生钟扬就是一个善于安排时间的同学。他的爱好十分广泛,每天做完作业之后,或者看课外书,或者练书法、学画,或者背几首诗词,有时候还练练乐器、打打球。他总结经验时说:“我从来不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花费半分钟的`时间。我以为真正浪费时间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到处嬉闹,干些毫无意义的事,这种人是抛费时间的浪荡公子;另一种人除课本之外不看任何书、不干任何事,看起来学习很专一,实际上学到的东西太少了,并没有充分利用时间。”

运筹时间的第二个要素是学会订学习计划。计划应该怎样写?写哪些内容?这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但是,有几个要点必须掌握住。首先,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订计划,这个计划是自己需要的也是能够完成的;其次,时间安排要明确;第三,计划要达到的目标应明确、适中。有了这三项内容,至于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并不是很重要的。

吴向东同学15岁初中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下面是他第一个学年订的学习计划:

①认真学好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课外的时间学习英语和物理。

②课外英语学习分成两条线:一是学习《英语900句》,听校广播台的英语广播,提高朗读和听的能力;二是每天至少熟记10个英语单词,全年达到3000词汇量,开始读较浅的英语读物。

③课外物理自学的主要任务是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主要是阅读各种类型的物理小册子,做阅读笔记。

④每日作息时间,早晨6时起床,跑步20分钟,背英文单词25分钟。上午上课。中午午休前看半小时英语。午休后到3时左右是自习时间,做作业、自习。6时吃晚饭。晚饭前体育活动40分钟。晚自习到10时。随着季节不同,时间稍作改动,但内容不变。

这个计划有三个优点。

第一,针对性强。吴向东订计划之前,比较了自己的各门功课,相比之下,数学学习情况比较好,于是他把课外时间主要用于自己的薄弱环节――外语和物理上。

第二,时间安排具体。每件事要花多少时间,都作了具体的安排。

第三,目标明确。英语,主要是熟记单词,目标是3000词汇量;物理,主要是扩大知识面。

制定计划最关键的一条是切实可行,要符合订计划者实际情况。这个问题抓准了,努力照着计划去做,一学年下来,必定有较大的进步。

运筹时间的第三个要素就是要做到当天事情当天完。

许多中学生都有一个体会:订计划容易,执行计划难。因而计划订的目标达不到,结果时间还是没抓住。

按一般情况分析,不能按计划执行的原因有三条:

第一,约束自己的能力差,计划上已规定好某时间干某一事,但到时候缺少毅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又去干别的事了。

第二,时间不够用。

第三,计划规定的任务过重。

除了第三个原因需要修改计划之外,前两个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解决:即努力做到“当天事情当天做完”。有些同学往往寄希望于“明天”,把今天的事情留下来占明天的时间去完成。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连锁反应,每天该做的事情都完成不好。所以坚持“当天事情当天做完”很重要。低温物理学专业的研究生翁征宇对这一点就很有体会。

小翁刚进少年班时,一天下午,他在教室里做数学作业,由于题目的解法较繁琐,加上室外有些同学在劳动,很热闹,弄得他心神不宁。注意力一分散,题目就老做不出来。越急,心越烦;越烦,题目越做不出来。他烦躁地把笔一扔:“明天做!”

当天晚上,小翁躺在床上,回忆白天的学习和生活,心里非常后悔。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做,并不是由于事难,而是由于自己缺乏毅力。”

小翁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学习进步得非常快,提前一年考取了研究生。

保持时间运筹上的弹性

古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今天,无论干什么事,都应当保持时间运筹上的弹性,这样才能有效率,才能持久。

列宁写给他的妹妹伊里奇・乌里扬诺娃的信里说:“我劝你正确分配学习时间,使学习内容多样化。我很清楚地记得,交换阅读或交换工作内容,翻译以后改阅读,写作之后改做体操,阅读有份量的书之后改看小说是非常有益的。”“不过,最主要的是不要忘记每天必须做体操,每天迫使自己做几十种不同的动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爱因斯坦在工作之余,弹钢琴、拉小提琴,还拿起望远镜遥望繁星点点的夜空。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青年时期得了头疼病记忆力不好。医生说是因为他用功过度,不注意休息,并诙谐地说:“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医生劝法拉第出去换换脑筋。于是,法拉第便去看滑稽戏,逛动物园,看马戏表演,漫步名山大川。他渐渐地恢复了健康,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了。

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少年大学生们的课间休息,内容是很丰富的。一下课,他们就到室外去活动,散散步,聊聊天,或者几个人托上一会排球,很少有人趴在桌上看课本做练习。

也有的同学在上完数理化课之后,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掏出英语单词本,读几个单词;或者掏出一本精彩的小说看上一段,也是一种休息。这样的课间休息就保证了下一节课的听课效率。

篇2:高中生如何对时间进行运筹帷幄

目前,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已经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有关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问题上,一些高中教师倾向于在高一新生开学伊始,利用相对集中的时间,通过讲座或上课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或灌输高中的英语学习方法。但是,这种短时间内的传授和灌输也导致了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方法的“知”而不能“行”的状况。因此,教师除了在高一开学伊始开展过渡性的衔接工作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把对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融入到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初高中英语学习方法的不同,并体会到不同学习方法所带来的不同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掌握并更自觉地运用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方法。笔者把这种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和尝试运用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模式称为学习方法的渗透式指导。

二、英语学习方法渗透式指导的教学片段及点评

受到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限制,相对而言初中生比较依赖教师开展学习。因此,衔接初中和大学的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也就是说,相对独立自主的高中英语学习方法不是教师传授和灌输的结果, 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探究和发现的结果。

下面, 笔者以自己阅读教学中的两个片段为例,谈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学习方法的渗透式指导。

1. 感悟发现式学习的效果

【教学片段】

(1) 说明

本片段为NSEFC Book 1 Unit 3 中“Journeydown the Mekong”第一部分的阅读教学片段。该片段的主要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深入阅读之前,通过快速阅读的方式将文章的三个段落与所给的中心词匹配。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发现并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同时体验合作交流和发现式学习的快乐。

(2) 教学过程

①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学生两人一组,在两分钟内阅读教师提供的不同阅读材料(学生A 阅读原文,学生B 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并将教师提供的中心词———plan, dream & plan, plan & the MekongRiver 与文章的三个段落进行匹配。学生B 的阅读材料如下:

My name is Wang Kun. Ever since middle school, my sister Wang Wei and I have dreamed abouttaking a great bike trip. Two years ago she bought anexpensive mountain bike and then she persuaded meto buy one. Last year, she visited our cousins ... Nowshe is planning our schedule for the trip.

I am fond ofmy sister but she has one serious shortcoming. She can be really stubborn ... Finally, Ihad to give in.

Several months before our trip, Wang Wei and I went to the library. We found a large atlas with goodmaps that ... At last, the river delta enters the SouthChina Sea.

②学生独立阅读与交流。学生完成独立阅读后,在组内交流匹配结果。在和教师提供的答案进行核对后,汇报阅读速度和准确度。汇报结果显示,所有的学生B 都完成了阅读, 并且匹配完全正确;而大部分学生A 没能读完文章,只找到了第一段或前两段的中心词,且答案准确率明显低于学生B。

③学生讨论并发现原因。学生A、B 共同阅读教师提供给学生B 的材料,找出它们在原文各段落中的位置并向全班汇报。结果他们发现,这些句子是每个段落的前几句和最后一句。于是,他们得出结论,阅读文章每个段落的头尾句子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

【点评】

通过自身的阅读经历,学生发现阅读文章每个段落的头尾几句便可以比较快速并准确地掌握段落大意,而这就是有效的快速阅读方法之一。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体验了这一阅读方法得来的整个过程,从而认识到了自我探究和自我发现的自主学习方法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将这一方法运用到高中英语学习的其他方面,从而逐渐改变过于依赖教师传授的适合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以更好地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2. 感悟批判性思维的魅力

【教学片段】

(1) 说明

本片段为NSEFC Book 1 Unit 2 中“The Roadto Modern English”的阅读教学片段。笔者认为,该文本的语篇结构有待改进。因此,在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后,教师要求学生讨论该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并给出修改意见。该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把握语篇发展的逻辑,从而养成良好的谋篇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发表自己对文本的看法,从而逐渐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敢于挑战权威的读者。

(2) 教学过程

①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四人一小组,找出一个可以从文章中拿掉或调整位置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②学生讨论后汇报。

学生A:第二段(Native English speakers can understand... American Amy: Yes. I’d like to come upto your apartment.)可以删掉。因为,文章是关于现代英语是如何形成的,而这一段是关于英语和美语的区别。

学生B:我同意。因为文章的标题是“The Roadto Modern English”,而不是“The Difference between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学生C:我们认为应该把这一段放在倒数第二段(Finally by the 19th century the language was settled... The latter gave a separate identity to AmericanEnglish spelling.)后面。因为,倒数第二段是关于两本词典中English spelling 的不同,该段的最后一个句子是“The latter gave a separate identity to AmericanEnglish spelling”。因此,第二段刚好作为例子来说明这种不同。

【点评】

篇3:高中生如何对时间进行运筹帷幄

一、辨明韵律,品味字字珠玑的语言美

宋词对读者的吸引首先是在其抑扬顿挫、长短参差、错综变化的韵律上。宋词是一种合乐的歌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乐府、诗余等,最早是带乐演唱的,犹如今天的流行歌曲,逐步发展成一种富有歌唱性和音乐美的文学体裁。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宋词的韵律美。

以李清照的婉约词《声声慢》为例,词牌取名“声声慢”,声调上是特别讲究的,用了不少双声词,比如“还寒”“黄花”“黄昏”等;还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七组叠词,朗读起来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而这首词多运用齿音字及舌音字:用“淡、敌、他、堆”等舌音共十六字,用“乍、盏、伤”等齿音共四十一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音字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最后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声、齿声互相交错,这应该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表达词人忧郁

愁苦的心情。读来具有声韵之美,充分表现了乐章的特色,也将词作为音乐文学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如柳永《望海潮》中多用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实指,或虚写,均带夸张的意味,读来也朗朗上口,颇具韵味。

二、置身其中,感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我国古典词作尤其注重意境的创造,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宋词作为诗歌体裁的一种,它以语言文字的物化形式荷载着诗人的思想与心灵世界。然而当前诗词教学往往流于片面和形式,往往只注重对字词的简单翻译和诗句的表面理解,而恰恰忽视了对诗词中所创造的境界的品味。如何在宋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意境美呢?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一步步走进作者的内心,更重要的是要在梳理点拨宋词表面内容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深层开掘,抓住意象等关键词去感悟其意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景象,意境开阔博大,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写波涛汹涌的壮观场面,大气磅礴,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生动传神。“江山如画”是全篇写景的总括之句,用比喻呈现了一幅壮阔瑰丽的画面。《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主要写苏轼豪放旷达的心境,寄寓着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通过递进层析的教学法,让学生们逐句加以品味与理解,例如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自然界的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点明外物不足萦怀。“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拄着竹杖,穿着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姿态,展现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更进一个层面,由自然界风雨推及整个社会人生,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荆棘坎坷的超然情怀。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富含哲理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那一刹那所获得的顿悟和启发:自然界的风雪雨晴不可畏,那么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必过于在意呢?教学实践证明,要使学生领悟诗词的意境美,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紧紧抓住诗人描绘的意象,置身其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因为在词的创作中,意境创造的前提是意象的设置,意境是情与景、虚与实的不同层面的有机结合,只有了解了词的意象层面,然后深入思考探究,才能品味出词作的意境美。

三、心灵感融,体会含蓄缠绵的情感美

宋词最初主要是抒写男女相思爱恋,词调也是婉约风格的,至柳永、苏轼等人之后词境逐步开拓,领域不断扩大,情感更加丰富。宋词寄寓着先人的相思爱恋、希冀情怀、人格操守和志趣追求,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品味韵律美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内心的情感,并将自己融入其境深入体味。

《雨霖铃》是抒写柳永在汴京与恋人分别时候的离愁别恨。写当时场景的,如“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刻画人物神态的,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寥寥几笔,举重若轻,去繁从简,传神地勾勒出有情人分手时一刹那内心的万千愁绪。“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点出离别的依依难舍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捕捉“月西沉、天将晓”的景色,意在借物抒情;“杨柳岸”使人想到折柳送别的习俗,更表现出杨柳依依,别情绵绵。词人以画铸词,“词中有画”,大胆泼墨,反复渲染,用凄美的离别画面诠释别离之苦情。我们通过心灵感融体会出了其中含蓄缠绵的情感美。

又如李清照《醉花阴》,词句凄恻,美不胜收,给人们以深刻启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写相思之苦,“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则点明一年一度秋风劲,词人仍独守空闺,暗蕴凄凉之意。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归结为一个“瘦”字。在这里,作者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加的镜头:一方是秋风摇曳着的萧瑟羸弱的菊花,一方是愁云满面的思妇。这两者情景交融,凄苦忧郁的情感跃然纸上。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和形象的体现。可以说,“情深深,愁浓浓”,结合巧妙,相得益彰。

四、深入挖掘,感受深厚文化的内涵美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孟子首先提出“知人论世”之说。我们在研读作品的过程中,要想深入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必须对其人其事、文化背景要有深入的了解。要分析文化典故,一些词由于大量用典,只有首先了解典故渊源,方能更加深入地把握作品的丰富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等词句读来铿锵有力,情深意切。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由于诸多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词作的内容,深化了词作的主题。词人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被任命为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上看,南宋朝廷对他似乎是重视的,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这个主战派元老作为招牌而已。辛弃疾就任后,一方面满怀期望积极部署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地认识到当时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北伐实际上很难有所进展,自己的抱负几乎不可能实现。这种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壮志难酬的矛盾复杂情怀与心理状态,在这首作品里得以充分表达出来。经过这样一番深入挖掘后,结尾那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所包含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感内涵就跃然纸上。

篇4:如何对高中生进行道德教育

关键词:高中教育;德育;策略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生较大的变化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键的时期。作为学校德育正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时期,能否做好学生的德育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茁壮成长的大问题。当今社会发展非常迅猛,人们的思想变化也日趋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特别是我们身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更要肩负起重要的使命,在教学和生活中都要时刻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一问题。

一、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道德教育是一个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高中生,他们远远比初中生的知识增加了许多,他们对明辨是非也相对清晰了,思考问题相对也复杂了。所以,不能只像初中生那樣简单而重复地做做思想教育就可以了,而是要体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程度。所以,我们要结合文本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贯彻教育,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理论,对青少年进行德育理论的教育,政治课教学比其他学科德育更加明了深刻,这是比较优势的。同时,我们要根据高中生的特点进行一些鲜活的、生动的、焦点和热点的课外活动,通过这些说服力极强的德育使学生更能受到教育,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我们还可以灵活机动地选修一些国外的,比如,《中外道德比较》《传统美德鉴赏》《伦理道德分析》等,那么教育的效果会更加成功。

二、要研究德育的教法

德育关键在教育方法。我们广大教师政治课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教法上下工夫,从而提高道德责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要透彻地去挖掘教材,要扩展教材外的那些生动有力的东西,将课本的抽象知识转化为现实的活教材。教师对学生要实施广泛性要求后,再进行先进性要求。选择那些平凡而易见的事情让学生来做,并且要坚持不懈,以小见大。然后再上升层次,让学生从一件件很平凡很具体的小事中反映出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三、做好德育评价工作

德育评价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项目。不能单独去根据考试的分数来确定该生的思想道德情操高低,而是要把知识能力的评估和觉悟的评估相统一,也就是知与行的统一;还要把课内评估与课外评估相统一,以及终结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相统一。这样才能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更有利于促进高中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总之,我们作为高中政治课教师要深入研究对学生的德育这个大问题,挖掘教材,领会新课标,研究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动向,密切与学校、团委、班主任,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齐抓共管,共同努力,真正把高中生的德育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篇5:如何对初中生进行法制教育

录入时间:2011-06-18 09:36:25作者:rsfq孙秀艳浏览次数:67文字大小:【大】【中】

【小】

来源:乳山市教育网

一、不断提升对“法制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各校领导对加强初中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了提高。他们认为加强法制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预防和减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平安宜兴”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所以各校都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并以“在校学生零犯罪”为工作目标,做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如宜城中学,牢固确立法制教育的“三个地位”:一是确保法制教育在学校工作计划中的地位,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与教师工作实绩评价直接挂钩,落实法制教育在班级管理和教职工管理中的地位;三是确保法制教育在学校各个中层管理部门的地位,使法制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铜峰中学建立了由校长亲自抓、政教处具体抓,年级组、团委、工会、学生会配合抓的法制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整体抓、抓整体的良好态势。树人中学根据地处城郊结合部,外来人口多,流动人口多的具体实情,自觉增强校长是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始终把在校学生无违法犯罪现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最低指标来看待,使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验中学除加强校内教育外,还积极延伸到社区教育,努力探索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衔接工作,专门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助社区教育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经验。

二、目前学校对初中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主要做法。

1、上好法制教育课,充分保证课堂教育质量。各校都能把法制教育与政治课和班会课有机整合起来,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从今年起,初二年级的法制教育考试成绩将纳入中考,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考核条件,各校认真配备了专职法制教育教师,并要求备课、上课、作业、考核及科组教研活动和其他文化课一样,努力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对初一和初三,要求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经常性地召开有关法制教育的主题班会,许多学校还购置了有关法制教育的光盘,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观看。如铜峰中学还编写了《铜峰中学法制教育教材》的校本课程,供班主任老师使用。树人中学下发了《中学生不良行为与道德法律规范》、《以案说法》等教材发给班主任,供对学生教育使用。

2、组织开展法制教育专项活动月活动。宜城中学,把六月和十一月份定为法制教育月;铜峰中学把四月和十月定为法制教育专项活动月;树人中学把每年的十二月份定为法制教育专项活动月等等。在活动月中,通过作一次国旗下讲话、听一次法制教育报告、上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看一次法制教育影视图片资料、出一期道德法制教育的黑板报专刊、写一篇学习心得或征文、开展一次“法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明道理、知要求、辨是非、见行动,在系统活动中学法、知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法制教育。各校都能按要求聘请政法部门的有关领导任法制教育副校长,定期邀请他们来校向学生作专题法制讲座。不少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少年庭庭审旁听,去监狱或少教所听在押人员现身说法,到社会德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使学生在现场感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了解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自觉地做一个守法的人。

4、加强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内,定期出刊《法制教育》专栏,广播室定期广播宣传有关遵纪守法的内容,班级的黑板报也定期出刊“法制教育”的专刊,以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

5、注重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个别教育。每次谈话认真作好记录,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变化动态,促进学生的逐渐转化。所有学校,均与班主任、任课老师签订“防差转差责任状”,有的放矢地加强后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而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在校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对初中法制教育的建议。1、要全面提升全体教育的法制意识。从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特别是不担任班主任的年轻教师,有关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因此,我们认为加强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首先要加强对教师开展法制教育。本着“教育者须先受教育”和“抓青少年法制道德教育首先必须强化教师素质”的理念,建议教育局和有关教师培训机构,要把提高教师的法制观念列入培训计划,通过1-3年的努力,把全市教师普遍培训一遍,重点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来增强教师依法育人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从而形成学校教师人人都是法制教育的教员,处处都是法制教育的阵地的良好局面。

2、要重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在抓好学校主阵地的同时,根据中央精神,当前要一方面着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与水平,要积极推进家长学校的建设,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对未成年人子女的监护管理和法制教育能力,特别是要为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提供家庭法制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项工作应有妇联牵头,并真正落到实处。作为学校,可以经常性地召开一些家长座谈会,请一些优秀家长作家庭教育经验介绍,向家长介绍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节假日如何指导子女过一个平安、健康、有益的假日生活等。另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开展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切实占领校外教育阵地。可以由关工委、社区和学校联合组建“社区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社区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重点抓好寒暑假、节假日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从而营造良好的社区法制教育氛围,切实占领校外法制教育阵地。

篇6:如何对初中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一、从教材中的“课外阅读指导”入手,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从教材中的“课外阅读指导”入手,以此作为每学期阅读的主线。学生从初一到初三是不同心理阶段的递进,所以,读书内容的指导要体现层次性,符合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综合效益。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只有科学地操作才能提高效益。阅读方法如下:1.快速阅读,整体把握,了解文章大意。2.细致阅读,理清线索,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找“文眼”,抓住关键性的语句。3.深入精读,欣赏文章精彩之处,包括精美的词句、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写作技巧。为使阅读有所收获,还要求学生做到:对文中的精妙处、关键处、枢纽处,要圈点勾画标志出来,进而批注,写出自己的心得;对语言运用的传神处可用选择、删除、置换、添补、调序等方法推敲吟咏,比较优劣;勤于笔录,博采广撷。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做读书笔记,是增加思想积累、情感积累、语言积累、技艺积累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办法。

二、推荐书目,营造阅读氛围,引导学生读书的方向。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很多学生为了放松,喜欢读一些搞怪的流行杂志,很多家长把作文选、作文辅导用书当做最好的读物,认为它对提高作文成绩有用。我认为这些阅读是需要的,但绝不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主流。只有健康的、积极的作品,才能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所以,应该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新的书刊杂志、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作品,作为课堂内容的拓展。如推荐《读者》、《微型小说选》、《意林》、《毛泽东诗集》、《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而在实际的阅读中,有些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赏析精彩章节,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帮助。还应创设阅读的氛围,如在班级张贴作品的插图、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断、摘抄作品中的名句等。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与学生交流。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允许感情有深浅的自由,鼓励学生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解读作品。例如,在《三国演义》中有的学生读到的是智慧,有的学生读到的是兄弟义气,有的学生读到的是忠心……面对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解读差异,教师不要轻易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可以进行“专题对比阅读”活动,以学生阅读、交流、讨论为主。自主性不但使学生有了做学习的主人的强烈优越感,而且为语文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语文空间。让学生把自己读书的各种印象和怀疑、问题带到课堂中来,多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有可能得到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外阅读中有真正的收获。

四、建立学生阅读的检测和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

阅读过程是艰苦的,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建立学生阅读的检测和评价体系,有助于阅读意志的培养。整套体系包括:一查,二听,三评。一查,即查读书摘抄笔记,查阅读书目表。每周对学生的阅读数量、质量进行抽查,并对阅读的状况进行评估、打分。二听,听学生自主推介的经验,听学生的阅读感受,这部分可由学生组成评委打分。三评,评阅读笔记,评自由写作情况。比如,可以进行“读后感征文比赛”,也可以是“我最欣赏的作家”写作比赛……主要考察学生语言交际运用能力和在阅读过程中素养的提高情况。通过这种评价,不但能肯定学生的读书收获,而且能让学生逐渐理解谁读书的收获较大,为什么。

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善于整合。“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的话除说明为学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外,还暗含了积累过程中的学问,那就是还要“整合”。不会整合,那些读的书、背的篇章在交流时,在应试时只是散放在大脑中,硬是派不上用场。怎样整合?还是借用荀子的话“诵读一贯之,思索以通之”即两条原则:一是“熟诵乃已”的原则,二是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相结合的原则。

篇7:如何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社会因素。经济的飞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负面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的侵蚀,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

二是家庭因素。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社会竞争的加剧,提高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无形中也加剧了家长的“望子成龙”心态的膨胀。家长强迫学生去完成他们提出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和目标,以致造成青少年过早告别“孩提时代”的憧憬和活力,背上无形的“精神枷锁”,严重摧残了孩子们的心灵。压抑、嫉妒、自私、独来独往,逐渐成了他们的性格特征。家庭暴力,父母离异,家庭虐待及不健康的家庭环境等等也是造成学生不健康心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造成了学生的自卑、懦弱、颓废、孤独等病态心理。

三是学校因素。全国上下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遗风却有“顽强的”生命力。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内学,轻课外教;重尖子生,轻后进生,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的,教师评价学生的“法宝”,仍然是“分数”。持久的“高压”政策,使学生产生了厌学、厌教情绪,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久而久之,学生都变得性情冷漠、動作机械、思想消极,教师的讽刺、挖苦,更是“雪上加霜”,激起后进生的逆反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失去了生活与学习的激情和快乐!

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采取哪些对策来维护高中生心理健康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与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

学生在校时间要远大于在家时间,这对于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重要阶段的高中生来说,营造一种有“家”的感觉的班级环境至关重要。我通过以下这些方法来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收效明显:

(1)美化教室,营造出一个“洁净、美丽、温馨”的教室,可在教室中养点花,种点草,贴点美术画,养几条小金鱼,追求自然和谐,学生在这种轻松中,忘记学习的疲劳和压力。

(2)开展“1+1”互助活动,促进学生的理解、友谊,加强团结合作,在班中消灭自卑和骄傲,让学生自愿结对子,在学习及其他活动,优势互补,让友情战胜自私,让理解战胜自卑。

(3)争当“班级小主人”活动。“人人是班长”的方法切实可行,是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好办法,并且让每个学生都在实际中得到锻炼,消灭了自卑,也避免了自傲,人人作“班级小主人”,由学生组织与管理班内一切工作。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一个参与者,没有强权,只有民主。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自私自利的畸形心理的滋生与蔓延,增进师生的理解与宽容。

二、对症下药,搞好个别教育,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做到有的放矢

针对不健康心理产生的现象,应细心观察、分析、定类,找到根源和症结,以利于对症下药。方式可灵活多变,勿用“一刀切”,谈心疏导,质疑、加压、减负、鼓励及暗示提醒等等,因人而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根据不同的性格,应选取不同方法,不可伤其自尊、自信,否则,会适得其反。二是摸清“病因”,选好“药”,保证“药”力足,“药”效好。三是应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不仅教育好了这个学生,更能警醒他人,减少或杜绝同类错误的发生。

三、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教学生自我诊疗

(1)引导学生明确何为“健康与不健康心理”,教学生学会分析心理,学会善待他人,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更应该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的人生哲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明白消除心理障碍的重要性。

(2)举一反三,通过讨论分析,由现象到本质,究其根源与危害,警醒以后不犯同类错误。

(3)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技巧,自我减压,把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具体方法有:①遇事应“三思”,“忍”为上,学会冷处理。②换位思考,把自己与对方角色互换,推想事态发展,应如何处理,避免以“自我”中心。③找知己谈心,减轻心理压力。④树立信心,不向困难低头,永不言败。“天生我才必有用”,美好的明天在招手!⑤牢记“三自”原则:自信――自悟――自强,伟人的失败与凡人的失败的根本区别就在此,从哪里摔倒的,就从哪里爬起来。

篇8:如何对初中生进行科学的体育教学

初中生一般年龄在12~15岁。这个年龄阶段被称为少年期。由于少年期是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因此,少年期又常常被称作过渡期。这段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都较大的时期,因此科学的体育教学对初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初中生的生理特点

神经系统发生质变。少年期学生的脑重和脑容量已接近成年人水平,脑细胞的机能也和成年人水平接近,但脑细胞功能比较脆弱。这一时期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加强,兴奋和抑制逐渐趋于平衡。但兴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都比较快,因此大脑神经细胞的活动也容易疲劳,但神经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的物质代谢旺盛,所以疲劳后恢复快。这时学生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发展,联想、推理等思维活动逐渐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成大脑物质状况和机能的发展。

肌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迅速发展。少年时期,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迅速增长,学生的肌肉力量有显著增加,体态日益健壮,骨骼的硬化过程尚未完成,可塑性大,关节的关节软骨较厚,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较强;少年期的心肌纤维较细,心脏容积和体积均比成年人小,心跳的频率比成年人高,心肌容易疲劳;少年活泼好动,新陈代谢快,需氧量比成人多,而呼吸量和深度又比较小,呼吸的频率比成人高,所以,肺肌也容易疲劳。

性机能开始成熟。少年时期学生的性腺机能开始发生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性征的变化是生殖器官的成熟。第二,性征的变化是体态上出现了新的特征,男生出现胡须、变音,女生乳腺发育,皮下脂肪增多,出现月经等现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经期女生的锻炼。

少年期是青春发育初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力量和耐力的训练,在掌握动作技术上可逐步提高要求,平常应当注意加强膳食营养,以促进其身体发展得更加健壮。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自我意识在形成。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少年在身体迅速发展和性成熟开始时,已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而进入了成人“世界”。他们渴望成为大人,同时也要求别人尊重他们,承认他们是成人,不愿父母像照顾儿童那样对待他们。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发展中的特点要有充分、正确的认识,不要再把他们当作儿童对待。应适当尊重他们的言行。但他们毕竟还不成熟,因此又要经常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监督,以培养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独立性和自学性,不断克服儿童时期的那种幼稚性、冲动性、依赖性的痕迹。

兴趣有一定的广泛性。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什么都爱看、爱问,在体育活动中兴趣广泛,但不专一。因此,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使少年学生对上体育课和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深刻而稳定。少年期学生对体育兴趣已不像儿童那样,玩什么都来劲,他们的兴趣已有了一定的选择性。许多学生形成了自觉坚持锻炼的习惯。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态度进一步明显分化。男生喜爱的运动是:球类、田径。女生:球类、乒乓球、田径。

体育课上, 有些学生对练习产生了消极态度。一般是女生多于男生。这主要是由于女生性征的出现, 产生了害羞心理及错误的审美观,怕出汗、不愿男教师保护等,而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再就是学生对学校运动环境或对体育教学内容、方式不感兴趣。但是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并不都是因为以上的一些原因,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思维能力有显著的发展。少年时期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有相对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要的讲解是需要的。但更应重视示范教学和形象教学,而且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评性有所发展,已不满足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他们会对一些动作提出疑问。体育教师必须在不影响上课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解答,以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意志品质有明显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少年勇于克服困难,喜欢惊险的场面,崇拜英雄人物。这些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很大的考验。体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具有较高的自我修养,及过硬的业务能力,这样,学生在上体育课的同时也就会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学到了体育知识,思想品德也得到了提升,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赖和崇拜,使教师的教学任务能圆满地完成。

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根据少年时期学生身体形态的发展与运动能力的发展组织教学。形态机能的发展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是成正相关的,形态机能发展较快的阶段,各项运动能力发展也较快。形态机能发展减慢时,各项运动能力也进入较慢增长阶段。运动能力的发展除与身体形态和机能发展有关,还与参与的运动有关。根据少年时期学生生理发育特点,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可逐步提高要求,并可根据少年的生理特点和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来安排专项的早期训练,使学生身体发展得更健壮,为学生未来进行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兴趣。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帮助学生端正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兴趣。为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广泛兴趣奠定思想基础,并充分发挥教材作用,寓兴趣于知识之中。每种教材,每个进度都有新的概念、新的技术、新的动作,都会使学生不断产生疑问,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依据教学任务,严格而系统地组织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教材的潜在趣味性,使兴趣寓于之中。

此外,要根据少年时期学生神经系统的发展特点进行兴趣教学。如果长时间单一刺激,容易引起学生超限抑制,单调、枯燥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还应向学生讲解各种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项目与不感兴趣项目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培养学生广泛的练习兴趣。

注意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少年时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学生的心理及生理都发生了变化。这时期的男生往往对体育项目拥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爱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女生这时虽然也喜欢各项活动,但由于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对一些项目能否完成有顾虑,怕引起异性同学的嘲笑,不敢认真地进行练习。因此,教师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最好将男女生分班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易于体育教师分配练习任务,也有利于学生完成所分配的练习任务,利于他们更快地掌握动作技术。

体育教学应与卫生保健相结合。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一些体育卫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形成讲究体育卫生的习惯。教师还应注意场地器材的合理布局和安全卫生,这是保证学生在课中的安全健康和课程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经常研究和改进场地器材的科学安排,并加强安全卫生措施。此外,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免学生对上体育课产生恐惧心理。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与卫生保健相结合,是全面提高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

篇9:如何对初中生进行理想教育

[关键词]初中生 理想教育 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50097

一、初中生对理想认识的现状

目前初中生对理想的认识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种学生的理想比较模糊,不明确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也没有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没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即使有理想,他们的理想也比较肤浅,没有远大高尚的理想。第二种学生虽然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但是他们也会憧憬、想象自己的未来,描绘一个美好的蓝图并为之向往。但是他们的自觉性不够,虽然构建了美好的蓝图,但时常摇摆不定,当遇到更好的人或物时,便又会盲目模仿,改变自己的理想。第三种学生只是片面地认为理想就是找个好工作,他们的理想太过狭隘,缩小了理想的范围,这只是个人的小理想,狭义的理想,还有更高的社会、国家的理想。第四种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他们对理想的理解比较全面透彻,能够把个人和集体甚至与国家联系起来,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国家理想结合起来,他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理想的理解还比较模糊,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人生阅历也比较少,大多数初中生的理想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因此,对初中生进行理想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是很重要的。

二、对初中生进行理想教育的意义

对初中生进行理想教育,能够使他们了解什么理想是正确的、远大的、高尚的,正确的理想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仅满足于眼前的物质生活,更要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才有不断前进的动力,对未来不懈追求,才能不断进步。对初中生进行理想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还对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对初中生进行理想教育的方式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每个人都有理想,都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幻想和期待,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坚持自己的理想。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初中生容易受到各种错误的价值观的影响,形成错误的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理想,对于积极正确的理想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支持他们坚持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对于错误的理想,教师要及时指出并纠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有的学生会对自己的理想动摇,而教师就要多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坚定自己远大的理想,不动摇、不气馁,用理想激发前进的动力。

2.教导学生树立阶段性的目标

学生树立的远大理想在短时间内是不能实现的,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分为几个阶段性的目标,引导学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学习阶段,树立与自己的实际相符合的阶段性目标。在一段时间内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阶段性目标,这会不断地激励他们,使他们充满信心和热情。可以定期组织班会,让每个学生制定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并宣布出来,使学生互相监督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情况。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会让学生感到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从而信心倍增,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为之持续不断地努力下去。

3.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

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初中生会遇到许多挫折和磨难,时常会动摇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教师就要教育学生树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动摇。教师可以多组织以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为主题的班会,利用名人的事迹和言论,激励学生为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名人名言,每天课前朗读,还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座右铭和自己崇拜的伟人,向他们学习,坚定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对初中生进行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形成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朝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在追求人生理想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敖小兰,杨贤江.责任教育理想教育的现实主义[J].教学史研究,1996(2).

[2]张清明.理想教育与理想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郑永廷.现代社会理想的功能发展[J].青年探索,1999(5).

篇10:高中生如何对时间进行运筹帷幄

一、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生活领域逐步实现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市场经济需要人们遵循以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原则的经济论理, 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 带来了许多新变化和矛盾冲突。学校也不例外, 一方面, 教育改革引进竞争机制后, 引发了青少年学生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 判断是非真伪的能力不强。所以, 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效应也对他们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比如, 市场经济中获取最大利润的原则, 诱使某些青少年学生产生拜金主义思想, 斤斤计较, 只关心自己, 不关心集体和他人, 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缺乏远大理想。又由于受社会高消费的影响, 一部分学生越来越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助人为乐, 诚实谦恭等良好风尚不再被普遍推崇;相反, 攀比风、人情风越刮越猛, 违纪现象呈上升趋势。这些都告诫我们, 在新形势下要把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因此, 我们应充分认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方法, 加大力度, 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确保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二、抓住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不断充实新内容。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 学校进行这一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品德课, 而这一点正是当前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重智育, 轻德育。一些学校只讲现实, 讲利益, 不讲长远, 不讲理想。激励学生的法宝只是能否考第一, 能否考上有名的中学, 能否考上名牌大学。在如何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等方面, 则存在着重智、轻德, “一手软”, “一手硬”的现象;二是重管理, 轻方法。一些学校管理学生的基本支柱仍然是教师的严格管理, 而非民主基础上的学生自律。只加强日常管理, 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说服教育和引导工作, 从而影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三是重形式, 轻效果。学校设有政教处, 德育室。可大多形同虚设, 是虚化泛化的东西, 没有真正发挥它们的作用。教育方式过于单调, 往往是为活动而活动, 不能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 激发其自我教育的要求。四是重校内轻校外, 重知识传授, 轻行为的养成。学校的一切工作, 都围绕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个中心, 学生只要学习好, 就一好百好, 一俊遮百丑。忽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以致抵御各种消极丑恶思潮的能力极低, 从而使学生的道德自主发展受到限制, 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充实新内容, 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个人与社会, 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二是引导学生善于团结人, 交往人, 处理好人际关系, 提高学生的处事能力;三是教育学生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 树立一丝不苟的学风。四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 需要培养学生高度的时间观念, 效率观念, 而不是墨守成规, 循规蹈矩。

三、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广泛、迅速的大众传播媒介, 使学生获得信息既多又快, 再用“禁、堵、统”的方法, 不仅不能奏效, 而且只会适得其反, 必须面对新形势、新问题, 采取新方法。

1. 变“封闭式”为“开放式”。

我们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 常常陷入一种封闭状态, 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 思想意识采取“堵”的方法。可我们的学生思想活跃, 他们看的多, 想的也多, 往往“堵”不住。不妨打破封闭状态, 让学生在同外界接触交往中进行比较, 鉴别。提高认识, 明辨是非, 增强免疫力。同时, 加强正面宣传, 把问题讲透, 不回避矛盾, 让学生在比较鉴别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变“堵”为“疏”。

2. 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你听我讲”, 上课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仅是装知识的容器, 教师不管学生的承受能力, 个性差异。没能做到以人为本。这种方法远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它不能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对思想活跃的青少年,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放下架子, 在平等的基础上, 采取“双向交流”的教育方法。通过交流, 互相了解沟通, 架起相互信任的桥梁。真正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这样, 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3. 变“单渠道”为“多渠道”。

学校领导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教师应寓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首当其冲, 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他科任教师也应义不容辞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在教书育人上多做文章, 以“育人”为中心, 形成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4. 变“强迫式”为“自主式”。

良好的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采取强迫式, 必须多采取启发、示范、吸引等疏导方法, 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进行自我教育, 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变成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我认为, 当代的青少年责任重大,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上一篇:坚持以人为本抓基层建设下一篇:1第1章优化设计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