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经济论文

2024-06-20

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经济论文(精选8篇)

篇1: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经济论文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农林经济管理112班

方晨亮

学号:201103010221

摘要

一位研究汉学的西方学者说,中国的文明史,几乎是蘸着酒写成的.此话虽语失偏颇,但却言有所指.的确,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既似一首抒情的诗,有激奋也有悲沉,有欢歌亦不乏痛吟;又如一幅忘情挥洒的泼墨画,远近大小尽显,浓淡深浅自成。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中,酒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华夏文明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字:酒

起源

发展

文化

前言

在中国,酒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我国是酒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之一。在中国,酒与文化可以说是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影,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所以,便有了“酒能助兴,亦能乱性”这么一说。

饮酒思诗,赋诗念酒,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文化人圈子里往往是诗增酒趣,酒扬诗魂;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都是酒中豪杰。东晋陶渊明视酒为“佳人”、“情人”;领一代风骚的曹操,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咏酒魄诗;生平萧索的庾信,有“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等饮酒诗14首,以酒寄情缠绵悱恻。

那么,为何众多的诗人唯独钟情于酒呢?为何酒能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呢?其实,文人不单单只是饮酒,酒固然味美,醇香,可是饮酒更是有一种意境。我们都知道,诗人的创作需要灵感,而酒恰恰能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打开他们心中久闭的大门。所以,与其说是饮酒,不如说是陶醉于酒带来的创作的灵感中。

有了古典文学的助兴,酒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种文化。伴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了愈发重要的地位。酒文化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而我们也必将将酒文化发扬光大,将酒文化的精神内涵发扬传承下去。

正文

1.酒的起源

据有关资料记载,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看来,冥冥之中早有安排,酒作为现在最流行的饮品之一,它的出现自然不是某个人能随随便便创造的,天公作美,酒的出现便有了几分神秘色彩。晋人江统在《酒诰》里载有:“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这说明了煮熟了的谷物,丢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可自行发酵成酒。人们受这种自然发酵成酒的启示,逐渐发明了人工酿酒。1.1民间传说

1.1.1 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吕氏春秋》、《战国策》、谯周《古史考》有载

1.1.2杜康酿酒:民间广为流行的说法。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3 酿酒始于黄帝时期:《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神农本草》载有酒的性味

1.1.4 酿酒与天地同时: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1.2 考古资料

裴李岗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6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

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5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

磁山文化时期(距今7355-7235年):粮食堆积,折重5万公斤 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7000年):像甲骨文或金文“酉”字的罐子

广汉三星堆遗址(公元前4800年至前2870年):陶和青铜酒器

山东莒县大汶口墓葬(距今4000年):滤酒、贮酒、饮酒器具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5000年):酒器 1.3 现代观点

酒是天然产物:一些天体由酒精组成。其所蕴藏酒精量,如制成啤酒可供人类饮几亿年。

酒是谷物自然发酵的产物:谷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酵成酒精。

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饮料酒: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水果中含有较多糖分,易自然发酵生成果酒;动物乳汁中含有蛋白质和乳糖,也易发酵成酒。

真正称得上有目的的人工酿酒生产活动,是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农业之后开始的。这时,人类有了比较充裕的粮食,尔后又有了制作精细的陶制器皿,这才使得酿酒生产成为可能。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证,约在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就已出现雕刻着啤酒制作方法的粘土板。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用大麦、小麦、蜂蜜等制作了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该地区已开始用苦味剂酿造啤酒。从此以后,酿酒逐渐成为一门越来越成熟的技术,在世界各地也逐渐流行起来。2.酒的发展

篇2: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经济论文

工程保证担保最早起源于美国。1894年,美国第一家专业保证担保公司——美国保证担保有限公司在纽约州成立。18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赫德法案”,要求所有公共工程必须事先取得工程保证担保。同年,美国联邦政府正式认同公共保证担保制度,即以专业保证担保公司取代了个人的信用保证担保。

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是一种国际惯例,是一种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促使建设各方守信履约,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风险管理机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工程保证担保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措施,即利用经济手段,引入担保人作为第三方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和负责,通过“守信者得酬偿,失信者受惩罚”的原则,建立起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让实力强、信誉好、担保人愿意为其提供担保或承保的企业多得工程,反之则少得工程甚至接不到工程。通过这种制约机制和经济杠杆,可以促使企业提高素质,规范行为,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业主支付担保的推行,也会使业主随意拖欠工程款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最终保证工程质量。

我国工程担保发展历程 1992年,建设部参与主办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发起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1996年国务院颁布《质量振兴纲要》,吸收了“质量万里行”的重要研究成果,改变用计划经济手段抓质量保证监督机制。1997年2月,在国家经贸委,“质量万里行”名誉主任薄一波亲笔写信予以高度评价。会后,建设部牵头,联合治金工业部、国内贸易部、林业部、中国轻工总会、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日报社、求是杂志社、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0个部委共同探讨具体实施事宜。1997年11月,建设部组织中国建筑业风险管理考察团赴美国访问。考察团回国后即向建设部党组提交了考察报告,并翻译了大量美国工程保证担保公司,认为“"借鉴美国工程保证担保业保险,对于推动我国机关报型质量保证监督机制的建立,具有很大的意义。1998年5月,建设部发出”关于一九九八年建设事业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文件,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健全工程索赔制度和担保制度“;”在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质量保证担保的试点"。建设部于2004年8月发布了《关于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推行工程建设合同担保的若干规定(试行)》(建市[2004]137号),为工程担保提供了法规支持。

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出席“2005年中国工程担保论坛”时表示,建设部将采取措施建立和推广工程担保制度,旨在控制工程风险,保证工程质量,遏制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减少或避免工程建设安全事故。

目前,工程担保制度已在我国初步建立,许多国家重点工程如国家大剧院、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首都博物馆新馆、奥运会主场馆和各个比赛项目场馆、以及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建设项目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等都实行了工程担保,取得了

篇3: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经济论文

殊不知, 那眉间的图案, 正是唐代女子的时尚装饰, 名为“花钿”。它的形状缤纷复杂, 颜色丰富多彩, 制作材料多种多样, 描绘关于花钿的诗词和绘画作品也是数不胜数, 从中可以窥视出它所经过的历程。

一、花钿与绘面

花钿的主要作用是美化面部, 这种描绘面部的习俗应该来自于古老的绘面历史。

我国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中, 人面鱼纹是其最具代表的纹样。这应该说是中华远古形成绘面习俗审美观念的最初表现。

《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匈奴以黥面为法”。可见当时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已有纹面的做法, 但是当时在匈奴, 纹面是一种刑罚的方式, 并非一种妆容。唐代记述云南地方及民族史的著作《南夷志》书中也提到:“绣面蛮, 生一月则以针刺面, 青黛涂之, 如绣状。”

些记载都说明了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绘面的习俗。我国的少数民族景颇族, 以及云南西北部独龙江两岸的独龙族, 台湾的高山族、黎族和珞巴族, 至今仍有绘面的习俗。

绘面主要是通过在面部绘制图案来达到美化的目的, 花钿的作用也是为了装饰和美化。从功能和作用以及表现方式来看, 花钿应该是绘面的一种延续和演变。

二、花钿的最初形态

花钿是古代化妆术中的一部分, “贴花钿”通常是化妆顺序中的最后一个步骤, 指的是在两眉之间贴上花形的装饰物, 也有用绘制的方式将图案描于眉心处。

花钿也称“花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女性就有了这种在面部描绘或粘贴装饰图案的风俗。长沙出土的楚国女俑的脸上, 就有圆点的图案, 这应该是早期花钿的基本形状。但按照历史文献中的记载, 花钿最早应该始于秦始皇时期。唐末马缟所著的《中华古今注》中有这样的记载:“秦始皇好神仙, 常令宫人梳仙髻, 帖五色花子, 画为云凤虎飞升。至东晋有童谣云:‘织女死时, 人帖草油花子, 为织女作孝。’至后周, 又诏宫人帖五色云母花子, 作碎妆, 以侍宴。”这里所指的“帖”是指粘贴“花子”面饰。

自秦汉之后, 花钿一直在流传发展,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 受到广泛女性的喜爱。我国出土的六朝时期的铜镜上有铭:“鸾镜晓匀妆, 慢把花钿饰。”

三、花钿妆的形成

以花钿为描绘重点的妆饰称为“花钿妆”。关于“花钿妆”来历最广泛的一个说法, 是源于南宋的寿阳公主。根据宋代李瓘所撰的《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人日》引《杂五行书》中记载:“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 梅花落公主额上, 成五出花, 拂之不去。皇后留之, 看得几时, 经三日, 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 竟效之, 今梅花妆是也。”这种红梅点秀额的妆束便称为“梅花妆”或“寿阳妆”。自梅花妆之后, 爱美的女性更是将花钿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形状和质地, 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从最初的贴于额前两眉间, 演变到了贴在耳旁、眉尾处、酒窝、腮部等处, 或是贴在堆起的发髻上, 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妆扮风格。

四、佛教对花钿的影响

在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里有这样的描写:“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诗中所提到的贴“花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女性额饰, 又称“额黄”, 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盛行的佛教。南北朝时期, 人们对佛教的崇拜使得爱美求新的妇女们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 也将自己的额头染成黄色, 并以此为美, 渐成染额黄的风习。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美女篇》中云:“约黄能效月, 裁金巧作星。”其中的“约黄”就是指额黄。可见, 宗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信仰, 同时还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意识。

经过五代到宋朝时, 额黄还在流行。从制作手段到表现形式, 严格说来, 它已脱离了额黄的范围, 更多地接近花钿的妆饰。

五、花钿的盛世与颓败

唐代文学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有记载:“今妇人面饰用花子, 起自上官昭容, 所制以掩黥迹。”这段记载称花钿似乎是源于唐代, 但是他后来又补充道:“按隋文官贴五色花子, 则前此已有其制矣, 似不起于上官氏也”。则说明花钿并非起源于唐代。但是, 唐朝确实是花钿发展的鼎盛时期, 尤其是晚唐及五代时期, 花钿更是女性的宠爱之物。编撰于该时期的词集《花间集》, 在描写女性日常生活和装饰容貌时, 有很多以花钿写意的诗句, 如顾夐的《荷叶杯》中描述道:“小髻簇花钿, 腰如细柳脸如莲。”花钿在这一时期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精神文明取向以及审美情趣。到北宋时, 这种面妆仍然被女性广泛使用。

篇4:浅谈青花釉里红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瓷器始于元末明初,至明中后期渐渐消失,到康熙年间才重新烧制成功。清雍正、乾隆年间的作品最为杰出。其间又断断续续断过几代。由于它的烧成范围很窄,温度和气氛要求很严,想要烧成一个很完美、很标准的釉里红瓷器甚为困难。人们常用“十窑九不成”和“百里挑一”来说明它的难度。因而在如此困难中精选出来的珍品,往往是价值连城,也是可想而知的。过去只有皇帝设的御窑厂才能不惜工本,反复地烧制,也只有皇帝才能赏玩,民间是烧不起的,也见不到一件真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

到上世纪建国初期,由于长期以来以柴窑烧瓷,使得邻近省份树木全部烧光,景德镇因而不得不改良了陶瓷烧制环境,以煤窑代替了自古流传至今的柴窑,因为柴窑与煤窑的烧成气氛不同,所以青花釉里红又随之断代,整个景德镇再也烧制不出一件青花釉里红瓷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景德镇与中科院达成项目合作协议,将煤窑烧制青花釉里红瓷器作为中科院科研项目之一,经过众多学者、专家和景德镇烧窑能手艰辛努力,终于在1990年获得成功,该项成果登入中科院简报,是当今陶瓷史上又一重大突破,也填补了柴窑改煤窑后几十年来未烧制出青花釉里红瓷器这一空白。

煤窑烧制青花釉里红成功的消息传出,当即震惊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组织了大批陶瓷艺术家前来创作,基本上汇集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界的精英,包括王锡良、张松茂、汪桂英、徐亚凤、李菊生、辛青山、周国桢等一批陶瓷美术家。

艺术贵在自然天成,贵在人工加自然,既要人为地掌握它,又不能人工化。而釉里红是最能考验艺术家们是否能掌握和运用“土与火”相结合的能力。颜色画厚了会流动,画薄了不呈色,不厚不薄又是死色,略厚又保持一点流动,釉色方能活起来,才能与坯体、釉色互为渗透,浑然一体。如果红里透出绿色斑纹或绿色点状则就妙不可言,锦上添花了。更难的是绘制青花釉里红时,并不是烧成后的效果,当时既看不到红色也看不到蓝色,甚至画的真正的厚度和层次都分辨不出,也不能层层渲染,由于坯体吸水能力极强,其用笔既不能疾快又不能滞留,真是“笔下无悔,一笔成形”。这全靠作者丰富的经验,按描绘对象的需要心领神会去调配水与色、快与慢的关系了。由此看来釉里红从特定的坯胎、青釉、温度的高低、气氛的浓淡、釉层(釉里红)的厚薄、构图的好坏,画面与器型的结合与否,乃至窑位等一系列的工序都要掌握得恰到好处。只要一个工序上失误,就将前功尽弃。这些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们都极力在瓷坯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大胆运用多年来对“土与火”艺术的潜心研究,对材料的充分认识、掌握,娴熟的艺术功底、技巧和修养绘制了一批青花釉里红瓷瓶、瓷盘。他们大大超越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使人耳目一新,为之振奋。在他们笔下的青花釉里红不再是历史上单纯用细条组合的图案,而是大胆地将青花釉里红大面积的当作笔墨使用。他们创作青花釉里红作品时,挥洒自如、运笔舒畅、浓淡有致、节奏分明、肌理丰富、自然天成,可以说充分发挥了釉里红这一具有窑变特征的本来面目。同时,作品既有文人艺术的笔墨趣味,又有民间艺术的稚拙;既继承了我国传统艺术的优秀成分,又表现了浓厚的时代特征。再加上烧窑的师傅们都是景德镇顶级的烧窑能手,从而将这批青花釉里红瓷器烧制得完美无暇。

上个世纪末,由于长期使用煤作为烧制瓷器的燃料,使得景德镇地区大气污染严重,从而促使景德镇进行了第二次陶瓷烧制环境的改良,由煤窑改为气窑。气窑的优点是环保,节省能源,但与煤窑相比,青花釉里红最大的特点是“窑变色”,却是气窑的先天不足,因为液化气中没有煤燃料中含有的丰富矿物质,这样的历史变迁和技术改革,形成了一批特殊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从试烧到结束仅短短五年,烧制出的成品瓷器数量有限,从而具备了极高的升值潜力。由于景德镇所有大型煤窑均被拆除,私人虽然可以自制小型煤窑,却不可能达到烧制青花釉里红瓷的温度。所以该批煤窑烧制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今后再也烧制不出同类的产品,成为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实为不可多得的陶瓷艺术珍品。

熊爱蓉

江西省工艺美术师。

篇5: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经济论文

1.从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其发展的高峰与低谷固然与政策变动和放松管制密切相关,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波动周期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进入90年代之后,这种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就更为明显。乡镇企业对于市场波动具有比较灵敏的反应,当出现各种市场机会时,乡镇企业能够率先作出积极的反应,增加投资并尽快地投入生产,从而获得收益。当市场不景气时,乡镇企业由于受到预算的较为严格限制,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其往往及时作出反应和调整,以免产品积压造成的损失。乡镇企业由于机制灵活,人员调整方便,所谓船小好调头,因而在经济活动中可以随着供求的变化而及时地进入和退出市场。由于乡镇企业的生产收缩和投资高涨往往都先于国有企业,因此它们的变化可以成为经济波动周期的先导信号。

2.由于乡镇企业较少依赖外部资金供给,而较多依赖自有资金或企业内部积累,具有较低的负债率,因而当政府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时,乡镇企业一般不致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乡镇企业中的规模较大的企业,与国有企业交易关系比较密切的企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由于其在经济等级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往往在金融机构削减各种资金贷款时首先受到冲击。不过,就总体平均状况而言,乡镇企业经货币政策的影响要小于其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如果当紧缩的宏观货币政策和宏观供求政策同时发生作用的话,乡镇企业就会具有比国有企业更强烈的收缩效应。

3.根据我们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效率的测定和比较,乡镇企业具有比国有企业更高的效率,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在这样的格局中,乡镇企业处于不易被淘汰的地位,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时,按照市场竞争规则,乡镇企业也不会被首先淘汰出局。但是,从宏观政策的取向来看,每当需要调整和紧缩时,都是首先向乡镇企业开刀,运用各种行政权力手段来让其关闭或停产。于是,乡镇企业经常是处在十分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它们需要不断的抗争才能获得其生存和发展。因而总是处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状态。在这样的格局中,竞争和效率的原则与计划等级地位的原则发生了强烈的矛盾,效率低而地位高的企业不能被淘汰,而效率高而地位低的企业又淘汰不掉。结果,生产过剩是不可避免的。

4.乡镇企业的就业人员在经济波动的低谷期往往回到乡村,而在经济复苏和高潮期又来到企业。由于农民的特定身份,使得土地成为他们的生存保险金的底线,土地成为吸纳乡镇企业就业波动的蓄水池。这可能是政府为什么总是在经济调整中首先对乡镇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的原因之一,因为乡镇企业员工的农民身份具有“土地保险”,而不象城镇企业那样,需要政府给工人支付失业保险金。由于乡镇企业职工的这一“天然保险”,使得企业在面临市场波动时比较容易调整或裁减就业人员,而不像国有企业那样由于职工“就业刚性”而很难根据市场波动来及时调整就业需求。这也是乡镇企业之所以比国有企业更加灵活而及时的对市场波动作出反应的根源之一。

关于乡镇企业的未来发展,这里只涉及到一点,即它们势必会随着发展的升级和规模的扩大而逐步分化。乡镇企业将不再以纯粹的乡村企业的形式出现,其中的一部分可能会逐步地转移到城镇。由于部分企业对于高科技密集型的发展需求,其很可能会出现人力资本的短缺,即使进行培训和引进人才,这仍然是有限的,因此出于对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部分科学技术含量高的乡镇企业会实现向城镇的转移。这时,这种乡镇企业就会转化成为城镇企业,而不再具有目前乡镇企业的典型特征。这类乡镇企业当时2所以能够在不具有人力资本优势的条件下获得发展,主要在于其产权交易范围的扩大,在于相同领域和产业内国有企业的相对劣势,这些给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至于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其很可能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仍然保持乡镇企业的乡土特征,因为这样可以保持其廉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一旦转移到了城市,这种优势将不复存在。

所以,乡镇企业如果在未来仍然还保持着其乡土本色,那么它们必然保持着其特有的比较资源奖赋优势。如果它们不具有这种比较优势,就很可能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从目前来看,许多乡镇企业虽然不具有人力资本禀赋的优势,但是它们具有产权体制的优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在未来,这种产

权体制的优势不复存在,乡镇企业就必须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获得发展,于是,要么改变自己的不具有优势的本色形式,迁移到城镇;要么,依靠自己原有的乡土本色的资源优势,继续在乡村求得发展。这可能是乡镇企业发展和分化的两条道路。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乡镇企业由于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因而才能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才能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地增加其份额比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那么,为什么乡镇企业具有这样的发展源泉呢?以下我们将从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

陈剑波关于乡镇企业产权机制的最初形成有个很好的描述。他认为,主要依靠人际关系或惯例,习俗规范等支配交易活动的市场为非正规市场,在这些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合约可能是文字性的、口头的甚至根本没有承诺而仅是依习惯行事的隐含合约,这些合约最明显的特征是没有得到法律认可和法律保护。由于这些合约的达成建立于长期交往活动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因此传统的惯例和规范对这些非正规合约具有较大的约束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法律无法发挥约束作用的真空。同时,在乡村社区中,基本的和大多数的活动是在熟识人的圈子中完成的,因此相互之间的行为关系具有重复性、稳定性和收益长期性的特征,这种基础上形成的隐含合约所蕴含的交易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这种特征的交易不仅支配着企业内部的人与人的关系,而且也支配着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乡镇企业与政府的合约如何形成?陈剑波认为,非私有的体制条件及市场交易的缺乏,意味着企业家个人不拥有足以创办企业的资本实力,土地是不可交易的非卖品,金融机构属国家所有,没有资本市场等等,这一切使得企业家无法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本和信用。因此,在非私有的体制及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条件下,企业家和政府之间的交易和讨价还价决定了产权合约的形成。

具体地说,政府需要帮助企业创业者去获得上级政府的批准,银行贷款或其它资金的获得,协调土地的使用等,创业者需要去组织动员各种可资利用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去发现市场机会和决定生产经营方向,等等。大体来说,对于大多数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来说,在其创业初期,乡镇政府主要利用其权力为企业承担获得物质资本要素投入的职能。不过,这种投入往往并不是乡镇政府自身财力的投入(少数地方存在利用集体积累进行投资的乡镇企业),而是其提供了信用担保下的少量外部借款或物质资源的投入,但是这种信用的投入对于乡镇企业的创立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企业创立者的人力资本价值在企业创立初期还无法得到市场的合理评价,因而还未能形成并增值。所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权界定通常都把地方乡镇政府作为企业的主要所有者,这也是绝大多数乡镇企业所有权界定的基本原则。

然而,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其自有资金积累的增加,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愈益得到市场的承认和合理的评价,成功的企业家所控制的企业价值不断升值,使得这些企业产生了重新界定企业产权结构的要求。由于乡镇政府的投入不是直接的资本,而大多为无形的信用,因而其不具有某种法定的产权资格。所以,在企业与政府之间就能够进行产权交易的讨价还价,这是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根本不同的地方,后者根本不存在这种讨价还价的机制。

于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不断的产权交易的讨价还价过程,成功的企业家获得愈来愈大的事实上的企业控制权和所有权,政府由于在企业发展起来以后所能起的作用愈来愈小,因而最后不得不只保持名义上的所有权。在这种产权交易的过程中,虽然不存在十分规范的交易规则和交易价格,但是,以企业本身的市场价值的增值为依据,来大致评价企业的各种产权要素对于价值增值的贡献,仍然是可能的。关键在于,交易的结果是否使得各产权要素获得自己满意的利益,尤其是企业新增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否获得足够的权益回报,如果各方都较满意的话,这种交易就是成功的,企业就能够获得较为合理的产权结构,从而获得较大的发展。反之,如果在交易过程中,政府仍旧以完全的所有者的身份行使权力,那么,就会与企业的“实际所有者”的权益产生摩擦和冲突。这样的结果很可能会影响企业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从而导致企业的失败。

在现实中,这种乡镇企业与乡镇政府的矛盾冲突也是常见的。周其仁在关于横店乡镇企业案例的研究中,就曾描述了企业家徐文荣如何抵制乡镇政府干预,而“赶走”了好几任乡镇政府领导人的故事。实际上,在乡镇企业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与政府的产权交易关系成为双方争夺企业控制权的过程。在许多实际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结果基本上是双方各有让步,企业家以上交一定的收益作为代价,接管了企业事实上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而政府则保持名义所有权,并从企业获得某种固定的“租”,因而形成了多数乡镇企业的这种产权格局。

由于乡镇企业存在着产权交易讨价还价的空间,因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那些创造价值源泉的创新春在控制了企业的实际产权的条件下,其它的利益相关的产权要素能够从这种交易中得到必要的补偿或回报,才能使得产权交易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从而使得企业的控制权能够继续稳定地掌握在企业新价值源泉的创造者手中,形成比较合理的产权结构。所以,正是乡镇企业的这种可交易性的产权机制,才形成了其合理产权结构的基本前提。

当然,并非所有的乡镇企业都能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即使在同样的前提下,也必然会存在着相当一部分产权交易不满意的结果。乡镇政府不愿放弃对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对政府的初期投入或所作贡献的补偿不足,企业的其它产权要素的权益无法配置平衡,等等,都会影响乡镇企业的合理产权结构的形成和健康的发展。归根结底,产权交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必然会造成不合理的结果。在缺乏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在无法准确评估各种产权要素的价值的条件下,产权交易中的等价交换是不太容易做到的。这也会造成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障碍。

从“苏南模式”到“江阴板块”

乡镇企业的发展到了90年代中期,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尽管许多乡镇企业在店来发展过程中,对于原有的乡镇集体所有的产权体制进行了重新调整,取得了相对合理的产权结构,但是,在面临的中小企业民营化的浪潮中,乡镇企业开始反思,尤其是对于在乡镇企业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苏南模式”开始反思,这种模式是否具有继续发展的生命力?

“苏南模式”是对江苏南部地区最早发展起来的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模式的统称,它们的特点是乡镇或村政府掌握企业发展初期的所有权,而由企业经营者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接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与温州模式不同的是,后者主要以私营个体的乡村企业为主,而苏南模式则以集体企业为主。苏南模式大体涵盖了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发展阶段中的乡镇企业的产权体制,由于各个企业发展得不均匀,因而它们大体处在经营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企业实际控制权的状态。一般来说,企业发展得越快,企业的效率越高,经营者就能够在越高的程度和范围内稳定的接管和控制企业的实际所有权。反之,企业效率越低,企业经营者的控制权越不稳定,其经常游离于所有者和新的经营者之间。

苏南模式的企业相对于一般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来说,具有较合理的产权结构和较高的效率,然而,在股份制迅速发展的阶段,这样的产权结构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由于其产权交易只能在乡镇社区的较小范围内进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为了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一些具有典型的苏南模式特点的绩效优良的乡镇企业逐步向上市公司的方向发展,“江阴板块”就是这类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的典型表现。

江阴板块,顾名思义,是指江苏省江阴市的上市公司。由于江阴市的上市公司主要都是由乡镇企业所组成,而且这些效益较好的乡镇企业又都是原来的乡镇集体企业,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江阴板块代表了原来苏南模式的部分乡镇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化的雏形。

具体来说,江阴板块中的企业包括江苏振新,兴澄股份,华西村,江苏阳光,南京中达这几个乡镇企业控股或持大股的上市公司,由于它们比较集中在江阴,又具有相类似的“出身”背景,故被称为江阴板块。实际上,江阴板块式的企业并不仅仅局限在江阴,在江苏苏南,还存在着好些这样的由乡镇企业而转成为的上市公司,例如江苏吴中,鼎球实业,综艺股份,永鼎光缆等。它们都代表着一批绩效优秀的乡镇企业。

由于这批企业多半都是近年来才上市的,所以它们仍然保持着原先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不可能在很短时期内发生大的变化。从理论上来看,这些企业是典型的企业家控制的古典企业。按照钱德勒的理论,古典企业的基本特征是由企业家或企业创始者,和其亲密合伙人或其家族所控制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成长很多都是依靠内部筹措和积累资本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发展方式是早期市场经济不发达阶段,资本市场未形成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根据我们对这类乡镇企业的考察,其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企业具有高度集权制的控制体系,企业经营者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企业的实际所有权和经营权基本上是统~的,企业主要决策基本上是由总经理或其家族或几个合伙人作出的。二是企业具有较浓厚的家族色彩或准家族色彩,主要由以总经理为核心的几个主要创业合伙人形成的控制权系统对全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主要依靠个人直觉的的方式进行经营,企业结构简单,层次较少,因而便于管理。三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利润的不断积累和追加投资来进行扩张,能够动员和集中企业的全部可用资源投入到扩大再生产的运行中去。四是主要依靠非正式契约来维持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产权关系,除了职工的劳动工资关系是参照一般性的市场规则和标准2外,在管理层内部的关系,更多的诉诸于中国的乡土社会中的某种长期交往关系中形成的默契和信赖。在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中,也主要遵循某种非市场性的、以口头契约或彼此的人格信用作担保的交易关系的规则。

在现阶段,这些企业之所以上市,主要是希望得到上市公司所享受的种种优惠政策待遇,例如几乎是免费的资本供给条件,低成本的资本扩张,低税率待遇,广告效应,等等。因此,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按照国有上市公司的模式,试图得到资本市场的垄断收益,却并不愿意和没有必要的准备去承担由此而产生的风险。可以说,目前的上市公司体制还未能够提供十分显著的对于企业具有积极意义的约束机制。所以,乡镇企业的上市公司恐怕很难通过目前这样的机制,来有效的改善原有的治理结构。但是,对于它们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的还在于,其原有的产权交易范围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扩张,因而这给它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有了更多的选择。

江苏的综艺股份,是一个典型的乡镇企业。由于其在产权交易中控股收购了联邦软件公司,占有其51%的股份,而联邦公司又在著名的8848网络公司中控制33.4%的股份。因此,综艺股份则相当于持有8848网络公司的相当大的股份份额。此外,综艺股份还投资2080万元控制了南京大学苏富特软件公司的22.68%的股权,成为仅次于南京大学在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由于8848网络公司正在策划并很有可能去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以及综艺控股的联邦软件公司正在着手去香港创业板上市,同时南大苏富特公司也极有可能在未来的中国股市的高科技板块上市,因此,综艺公司在未来将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从目前该公司的股票市值就可以看出,综艺公司的股票已经从去年的11元上升到56元(至2000年2月),投资者一致看好该企业巨大的升值空间。由于综艺股份上市之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产权交易,因而使其获得了广泛的发展机会和扩张范围,使得这个小小的乡镇企业一下子成为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的企业。

篇6: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经济论文

有机农业指完全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化肥、化学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和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有机农业绝不是简单的无化肥、无农药的农业,它以有机物质自我补充为土壤培肥作基础,利用抗病虫品种和天然植物性农药和杀虫生物制菌剂以及耕作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等为病虫害防治的手段,强调一切农业措施都应遵循自然规律、循环利用物质和能量、保护农业系统遗传多样性,强调注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高效、持续的发展,强调能生产出自然的、高营养的有机食品。从有机农业的提出到如今的快速发展,经历了近1个世纪,美国称之为再生农业,英国和西欧称生物农业,日本称自然农法,中国台湾省称有机农业,还有的称为生态农业、生物动力农业、低投入农业或持续农业等。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从20世纪初开始到如今,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19世纪初期的萌芽阶段、50-60年代的沉寂阶段、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探索阶段和90年代中后期的飞跃阶段。1.萌芽阶段 1909年,美国农业部的King考察了中国农业后,于1911年写了《四千年的农民》,介绍中国传统农业利用人畜粪便、塘泥和一切废弃物来肥田的有利于人类持续发展的技术,提出了最初的有机农业思想。后来,英国植物病理学家Howard,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农业的经验,30年代初开始倡导有机农业,在1940年写了《农业圣典》,此书成为当今指导国际有机农业运动的经典著作之一。1945年,美国Rodale创办了Rodale有机农场。那时,只是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需求而自发地生产某种有机产品,由这些零散的生产者自发组合成区域性的社团组织或协会等民间团体,自行制订生产和加工规则或标准,并产生了一些民间专业认证机构。但当时的有机农业过分强调传统农业,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未能得到广大农民与政府的支持,发展极为缓慢。2.沉寂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兴起化学能源热和能源开发与储备大赛,化学能源成为世界能源利用的核心,以高度机械化加化肥、农药、激素的大量施用为主的高能耗石油农业,使农业生产方式趋向工业化及密集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食物严重不足的困境中解放出来,石油农业得到了飞快发展,而有机农业被冷落下来,几乎处于停滞状态。3.探索阶段石油农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人类的饥饿问题,成就了所谓的绿色革命,但也出现了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生态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一些次生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让人担忧、人类奇异病症的突发率较高等一系列问题。人们不得不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质量和经济健康发展,于是,70年代初掀起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各种替代农业思潮,有机农业的发展再次受到重视。1971年,日本成立了有机农业研究会。1972年,由美、法、英、瑞典和非洲几国共同发起一个致力于拯救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健康安全食品 1的国际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IFOAM)。1975年,英国成立了国际生物农业研究所,同年的国际生物农业大会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使得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1983年,英国成立了有机标准委员会,查尔斯王子兴办了一个有机耕作农场。日本1985年成立了自然农法国际研究中心,1988年《农业白皮书》正式提出发展有机农业的问题,接着制定出有机农业农产品的标准,并正式颁布实施。1990年,美国颁布了《有机农产晶生产法案》,并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标准委员会(NOSB)。1991年,欧盟制定有机农业条例EU2092/91(只包括植物标准),1992年正式生效。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推动了全球有机农业的发展。4.飞跃阶段在90年代中期,世界农产品供给已趋饱和,石油农业的危害越来越明显,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相继出台有机农业的方针政策,兴起了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有机农业热潮。IFOAM制定了有机农业“基本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领导的有机认证者委员会(Organic Certifiers Council,OCC)制定了“有机农业规范”;美国1996年公布了有机产品的联邦标准,2001年8月开始执行全国统一的有机食品标准;欧盟有机农业的动物标准2000年8月正式生效;日本在2001年4月公布了有机食品法。随着国外绿色食品的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日趋成熟和完善,加上一些国家、地区认证机构的陆续成立,以及在1994年乌拉圭回合的《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技术贸易壁垒协议》的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的影响下,全球有机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1年为止,IFOAM已有107个国家或地区的700多名成员,拥有有机食品标识380多个,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广泛、最庞大的一个国际有机农业权威组织。1995年至今,欧洲有机农业生产约占其农业生产总量的3%-5%,美国占2%左右;欧盟及日本的有机食品销售年均增长率为25%-30%,美、韩有机食品年销售额增幅分别达20%和40%;现在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食品市场,有42%的超级市场经营绿色食品;法国是世界上有机农业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农产品出口国。

二、有机农业的国际管理体系国际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法规与理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联合国层次二是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层次,三是国家层次。联合国层次的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标准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领导的有机认证者委员会(Organic Certifiers Council,OCC)制定的,是《食品法典》的一部分,只有植物生产标准,动物生产标准尚未通过,尚属于建议性标准。《食品法典》的标准基本上参考了欧盟有机农业标准EU2092/91以及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IFOAM)的“基本标准”。IFOAM的基本标准属于非政府组织制定的有机农业标准,每两年召开一次会员大会进行基本标准的修改,它联合了国际上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加工和研究的各类组织和个人,其标准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代表性,为许多国家制定有机农业标准的参照。IFOAM的基本标准包括了植物生产、动

物生产以及加工的各类环节,还专门制定了茶叶和咖啡的标准。IFOAM的授权体系——监督和控制有机农业检查认证机构的组织和准则(1ndependentOrganic Accreditation Service,IOAS)单独对有机农业检查认证机构实行监督和控制。国家层次的有机农业标准以欧盟、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目前已经制定完毕且生效的是欧盟的有机农业条例EU2092/91及其修改条款(包括植物和动物标准),它对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贸易、检查、认证以及物品使用等全过程进行了具体规定,适用于欧盟15个成员国的所有有机农产晶的生产、加工和进出口贸易。日本2001年4月正式执行其有机农业标准,标准内容95%以上与欧盟是相似的。美国有机农业标准于2002年8月正式执行。

篇7: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经济论文

由于炕产生地域条件的限制, 才有了“南人习床, 北人尚炕”的俗语。作为卧具的两个分支, 床的发展历程研究并不多, 而关于炕的发展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主要通过对“炕”字释义及对炕发展历程的综述, 从设计学视角对以“炕”为代表的北方取暖卧具的发展做出预测, 来达到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目的。

一、“炕”字释义

在唐之前, 炕都以“坑”的形式出现, 如《旧唐书》中便有“冬月皆作长坑”的记载, 其中“长坑”即“火炕”, “坑”与“炕”为古今字关系。

“炕”其字出现较早, 不过早期“炕”字都作动词, 如《广雅》 中释“炕”为“曝也”。

“炕”字作为名词首次出现在唐著作《一切经音义》中, 有“上塌安火曰炕”之句。此时“炕”字意义已与今日相同。

此外, 在金《四声篇海》中, 还出现过“匟”字, 释为“坐床也”, 现代字书认为其为“炕”的异体字。这也正是女真人火炕原型的描绘, 〔为形, 亢为声。

综上, “炕”字在唐之前只作动词, 为炙烤意, “坑”字表示现在的炕。唐之后“炕”字开始作名词, 意义与今日相同。唐宋期间“坑”与“炕”作为名词并行存在, 宋以后, “坑”字和“炕”字就不再通用了, “炕”作为专有名词出现, 这也说明此时炕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从而在文字上就被区分开来了。而金时期出现的“匟”字, 其为“炕”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支, 并未改变“炕”字变化的主体潮流。

二、火炕的发展历程

作者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 结合发现的部分遗址, 将火炕的发展历程总结为:火坑时期、炙地时期、火地时期、低火墙时期和火炕时期。

1.火坑时期

人类早期居住方式主要为巢居与穴居, 如《后汉书》记载, 那时人类“常为穴居”。但先民冬天仅依靠穴居还不能御寒, 还需要火。

旧石器时代, 人类对于保存火种的方法, 最早为篝火方式, 即不断地添柴使其燃烧, 不用时再用灰掩埋使其阴燃。但这种方法散热太快, 为了持续保温便出现了“掘坑生火”, 即在住所内挖一个固定的坑, 在坑中生火取暖。我们称这种取暖设施为“火坑”, 其与今日哈尼族的火塘类似。在《汉书》中有“凿地为坎”, “坎”即“坑”, 就是此种取暖方式。

因此, 火坑算是火炕的原型。而人当时靠近火坑取暖是无意识的行为, 是由人的生理趋向性决定的。之后, 人们依靠有意识的加热土地来取暖, 产生了炙地。

2.炙地时期

“炙”为”烤”意, 炙地即烤地, 人坐卧其上以取暖, 如今在我国蒙古还有类似取暖方式。

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些遗址 (如西安半坡遗址) , 地面上有反复烧烤的痕迹, 应是炙地造成的结果。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用火将地面烤热来取暖, 炙地这种取暖方式产生了。炙地的意识性区别于火坑的无意识性, 因此作者认为炙地是火坑的发展与延续。

但炙地存在着烘烤面积小、过于消耗资源、使用繁琐、在屋内产生大量烟尘等缺陷, 因此后期先民将灶与炙地合二为一, 产生了火地。

3.火地时期

火地与炙地类似, 都是用火将地面烤热。但炙地是在地面上烤, 火地则是在地面下烤, 其下设烟道, 并有配套排烟设施。火地对炙地进行了优化, 是炙地的科学发展。关于火地的最早记载是在《水经注》中, “下悉结石为之, 上加涂塈, 基内疏通, 枝经脉散;基侧室外, 四出爨火;炎势内流, 一堂尽温。”可知最晚在北魏时期, 我国北方规模建筑中已有火地取暖设施。现在半固定的蒙古包中仍有此种取暖方式。

火地的烟道处于地下, 较炙地有了发展, 但要排出灶内的烟气并不容易, 之后出现了更先进的取暖方式, 即低火墙。

4.低火墙时期

“火墙”这种取暖设备是在灶前立一矮墙, 或将房屋的隔墙与灶相连, 隔墙中空, 作为走火的烟道, 利用整个墙体来为房间供热, 为地上烟道。在现在部分东北的部分民居建筑中还能偶尔看到。

近年来,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黑龙江省东宁县的团结遗址中, 发现了东汉时期低火墙遗迹。而在辽宁抚顺莲花堡遗址中, 我们也发现了低火墙取暖设施。

由于低火墙是将烟道置于地上, 这样可以更好的排出灶内的烟气, 且充分利用了灶中的热量, 相对火地来说更加合理, 所以我们推断低火墙是火地的发展与延续。

5.火炕时期

火炕与火地原理基本相同, 但火炕是从地面上凸出, 与床榻类似, 区分人休息与活动的场所, 且火炕烟道更加合理。火炕在秦末汉初在东北地区已基本成型, 而且可能已经扩散到北方各地。

火炕从成型之后, 一直发展到今天, 在这个过程中, 其形式又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风格, 如东北地区常见“弯子炕”或称“万字炕”, 而西北、华北地区则常见“一面炕”。

6.小结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 结合发现的部分遗址, 部分学者认为炕的发展只经历了炙地时期、火地时期及火炕时期三个阶段。但作者认为在炕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火坑时期与低火墙时期。

三、结语

炕作为一种取暖设施已存在几千年, 其发展现面临三个巨大的挑战。

1.环境污染问题

现在农村烧炕普遍使用的是小麦、玉米秸秆及树木枝干等, 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对环境造成污染,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2.炕存在楼层的限制性

炕目前普遍存在于家庭的一楼, 对于二层以上的建筑取暖没有适用性, 这与城镇化的步调有不适应性。

3.对柴火的依耐性

目前, 炕的燃料主要是农作物秸秆等, 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 柴火供应必将大打折扣。

随着社会城镇化的发展, 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炕作为一种传统的取暖设施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中正面临巨大挑战。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我们需要的也不是炕这个实体, 而是要解决我们的取暖问题, 特别是对农村地区来说, 当成本低廉、易于使用、可持续的设施出现时, 全新的取暖形式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会进一步改变。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北人尚炕”习俗的由来[J].北方文物, 1987 (03) .

[2]周小花.“火炕”考源——兼谈“坑”字与“炕”字的关系[J].现代语文, 2008 (04) .

[3]敏塔敏吉.哈尼火塘与炕笆[N].云南日报, 2004-02-04 (10) .

[4]余志华, 姚平录.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史[M].科学出版社, 1985.

[5]桑靖菲.东北亚地区火炕源流考[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6]匡瑜.战国至两汉的北沃沮文化[J].黑龙江文物丛刊, 1982 (01) .

[7]华阳.东北地区古代火炕初探[J].北方文物, 2004 (01) .

篇8: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会计改革也由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向市场经济的需求的过渡, 既要坚持我国特色, 适应我国自身的环境特点, 又需要自始至终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发达国家会计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 最终摸索出一条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国际化的道路。2006年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只有有效地执行新的会计准则, 才能使得新会计准则在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回顾

1、会计准则改革起步阶段 (1978—1992)

我国从1979年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会计基本原理, 并于1981年开始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会计学会还组织翻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供国内会计专家学者研究使用。1988年10月31日我国财政部正式设立了专门研究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会计准则组”, 并且最终于1992年11月30日正式以《企业会计准则》发布。至此, 我国有了第一个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准则。

2、会计准则具体化阶段 (1992—2001年)

这一阶段会计改革全面深化。1993年我国财政部开始了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研究工作, 1997年6月4日, 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我国的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之后的几年陆续颁布了债务重组、会计差错更正准则,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无形资产、租赁准则等。从1997年至2001年, 我国财政部先后颁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 而且在这16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中大量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

3、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阶段 (2002-2005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以国际化策略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 我国经济、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进程加快, 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更加迫切。但由于我国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 我国不能完全照搬IAS, 同时又要为经济的国际化服务, 基于这样的考虑, 我国确立了以国际化为主导同时兼顾我国自身特色的渐进式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制订策略。

4、会计准则体系构建阶段 (2006年以来)

2006年2月15日, 我国财政部在征求专家的广泛意见的基础上, 发布了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由一个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 至此, 我国终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在总原则、结构与范围上充分借鉴国际惯例, 与国际准则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趋同, 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及法律环境, 对部分经济事项或交易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构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

1. 规范会计工作秩序, 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

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 修订了若干业务核算准则, 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 规范和控制了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行为,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比如, 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是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惯用手段之一。企业在亏损会计期间通过转回前期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可以达到减少当期费用, 增加当期利润的目的;在盈利会计期间, 进行反向操纵, 大幅计提减值准备, 增加当期费用, 降低当期利润。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会计信息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新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 再进行会计处理。这样, 新会计准则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 对提高我国会计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2. 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加强国际接轨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对外资开放程度的增大, 对会计准则向国际接轨提出了要求。我国新准则体系的出台加快了全球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首先,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内容上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其次, 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 继续保留了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 也强调了对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 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再次, 在要素计量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亮点在于公允价值的应用, 其规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同时引入公允价值。总之, 新会计准则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 也兼顾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会计习惯, 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奠定了基础。

3、规范企业会计行为, 有效防止关联交易

企业在利润操纵中往往倾向于利用缺乏公允性的关联交易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法制的不健全、诚信意识的缺乏、信息的不对称, 使得上市公司之间、上市公司与其他关联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不可避免, 加上原会计准则在关联交易披露上的规定不严谨, 造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得不到充分的披露。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对国有企业之间的关联方关系的确定延续目前的规定, 即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 国有企业之间只有当存在投资纽带或者其他实质性控制关系时才认定为存在关联方关系。新会计准则加大了关联交易披露的范围和内容的同时, 也将以往较为概括的要求明确化和具体化, 增强了关联交易的透明度。

四、结语

我国会计新准则体系的出台加快了全球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 有利于促进全球会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但是, 新会计准则的很多理念和做法与中国目前的会计规定和实务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对中国各企业来说, 无疑是严峻的挑战。当务之急,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努力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并准确运用新会计准则, 确保新会计准则执行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地改革中。2006年2月15日,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诞生意义重大。本文在回顾我国会计准则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分析构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重大意义, 并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会计准则,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应芳.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时代经贸.2008, (06)

[2]、李平.新会计准则的评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 (06)

上一篇:好听的新婚祝福语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迷路的小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