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2024-06-25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精选9篇)

篇1: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地改革中。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诞生意义重大。本文从我国会计准则的内容、发展阶段、主要成效及启示四个方面深入揭示了其发展历程,分析构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重大意义,并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会计准则 发展 阶段

一、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是基本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发布于1992年11月30日,于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企业施行。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各主要项目的核算原则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共有10章66条。

第二层次是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有关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按规范对象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关共同业务的具体准则,如收入、存货、投资等;二类是有关特别行业基本业务的具体准则,如银行业等;三类是有关披露的具体准则,如现金流量表等。

二、国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

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

1、会计准则的探索阶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这近10年时间是我国会计准则的探索阶段。一方面,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制订了《中外合营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对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审计鉴证业务;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对内搞活”的要求,对其它企业会计改革也进入了探讨阶段。

2、会计准则的逐步建立阶段

上个世纪90年代,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在会计改革上搞了“两则两制”和《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保留了《中外合营企业会计制度》。因此这个阶段的会计改革可以称之为“全面转轨阶段”。

3、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除此之外,还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由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的业务比较特殊,所以就单独制定了这么一个制度。同时,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又发布执行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这样,我们的会计制度体系从原来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转成现在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制度,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类企业。

4、会计准则的完善阶段

为了全面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入的对外开放需要,在多年研究和准则制定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构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时机已成熟,将全面构建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本次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比以往更强调对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不是仅仅简单关注企业损益情况。这既是一种会计理念的变化,也是一种对于改变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增长理念的变化,更强调企业盈利模式和资产的营运效率而不仅仅是效果,更关注企业今后的增长潜能而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重视资产质量以及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权力义务而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这样,新准则体系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主要成效

中国会计准则自研究制定至今,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务方面,无论在会计准则本身的自我完善方面,还是在会计准则产生的作用方面,无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1、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体系自从1985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后,十几年来,《会计法》一直是我国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以及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管理的母法,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会计模式从制度型向准则型转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只是现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的条件。作为过渡性措施,以基本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算的“准则+制度”的实施模式,体现了我国会计法模式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色。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呈现出以《会计法》为依据,以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心,以内部会计规程和其他会计法规为补充的运行结构。这一体系具有层次结构清晰,内部关系紧密,宏观微观管理结合,利于会计准则未来发展与完善等特点,是现阶段唯一可行的会计法规体系。

2、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缩短我国会计与世界发达国家会计之间的差距,尽可能使会计信息做到“多国共享”,从而促进各国经济的相互流动。在西方国家里“需要,实用”是他们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原则。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上本身就较晚,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对西方国家的会计准则进行研究。这样,我国就应在实用的基础上,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实用同超前”便成为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原则。这就为中国经济向国际化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与对外开放中国会计准则的实施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打破了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二是尽可能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前者为会计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有用、可比创造了条件,后者则为中国经济大步融入国际经济的行列扫清了道路。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会计走向国际会计舞台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一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封闭式会计理论和方法,而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会计目标和原则,会计政策和方法以及会计报告体系和结构,消除了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国外资本融入国内市场的空间障碍和阻力。会计准则实施之前,国内企业到香港地区和美国上市发行股票是极其困难的。会计准则的实施,才使其成为可能。

4、推动了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实务的革新在实施会计准则以前,我国会计界对西方会计理

论和实务的研究相对较弱,伴随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会计实务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普遍感到过去比较精通的会计知识已经陈旧,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从而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会计的高潮,并通过中西方会计比较,使之与我国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方法相融合,形成一种“中外合璧”的独特景观。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这一中国会计历史的重大转折,恐怕我们还要在上百种分部门、分所有制、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中奔忙。现在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制度和实施会计准则真正把会计工作者从繁杂无序的旧社会制度中解脱了出来,为会计人员成为企业真正的管理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包括会计准则建设在内的会计改革具有世界意义。总结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经验,对于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有现实意义,也将丰富国际会计的内涵。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启示是:

第一,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实事来是的发展战略。会计准则建设的顺利推进,首先得益于明确的目标和实事求是的发展战略。根据我国会计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建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一总体目标,并采取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转换会计模式,从计划经济会计模式转向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确立了包括资产、负债在内的会计要素体系,提出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规划了会计报表体系,这就较好地解决了国有企业改制和经营机制转换中的现实问题。两则两制实践证明,两步走战略是成功的,体现了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改革循序渐进的特点。由于有了第一步改革的成功,为我们现在制定具体准则、逐步逼近会计改革目标创造了宽松环境。

第二,抓住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这对主要矛盾。协调已经成为当代国际会计发展的总特征;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会计为我们改革会计制度、建立新的会计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客观上也有一个与国际会计惯例靠拢的问题。协调也好,改革也好,都要求我们向国际会计惯例看齐。可是,我们是在一个市场经济发展并不充分的环境中搞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我们面临着发展中国家通常都要面对的市场经济不发达、秩序环境不健全、会计职业发展不够这样一些问题。发展与协调就成为我国会计界面临的双重任务,从而也就比发达国家当前面临的协调任务多了一份困难。正是基于对此的认识,我们提出了处理好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这对主要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表明国情的指标很多,这里所讲的国情,主要是指对会计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国情因素,比如,包括证券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及会计职业发展情况等等。为了保证会计准则建设的顺利推进,就必须处理好中国国情与国际会计惯例这对主要矛盾。

第三,区别对待,逐步扩大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衡量会计工作水平的好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会计工作是否适应特定的经济环境;超越经济环境,抽象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最终将导致失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性,正是基于企业发展多元性这一事实,会计准则的实施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办法。针对上市公司会计需求迫切、监管要求高的现实,绝大多数会计准则都是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即使是在上市公司,也在一定期间内区别了境内上市公司和境外上市公司,这就比较好地解决了企业机制转换有快慢、信息需求有差异的现实。

第四,会计准则建设与会计队伍建设同步。会计准则能否见效,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十分重要的就是会计队伍的建设,会计准则再好,没有一支掌握会计准则的会计队伍,效果就要打大折扣。正是基于对会计准则与会计队伍建设因果关系的认识,在会计改革实践中,会计队伍建设一直是会计行政管理的重要一环。会计人员任职资格的认定,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和资格考试制度的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的创设,都对会计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J],会计研究,2001.01

[2]汪建熙,对会计准则的再认识[J],会计研究,1990.03

[3]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篇2: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金融会计发展主要历经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时期(1978-1992)

1978年以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格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2月,中国农业银行重新建立。1980年中国银行从人民银行分设出来,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立出来,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1985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信贷收支计划全部纳入国家综合信贷计划。不久,又相继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中信实业银行;重新组建了交通银行;中央和地方设置了近600家信托投资公司, 在试办的基础上,发展了1000多家城市信用合作社, 恢复了集体所有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到1987年,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为迅速恢复会计工作秩序,国务院于1978年9月12日颁布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首次规定总会计师制度和会计人员技术职称制度。1984年4月,财政部颁发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对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和办理会计交接进行了详细规定。1985年1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六届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并于1985年5月1 日正式施行。

为统一全国银行会计准则,充分发挥银行会计在各项业务、财务活动中的核算、监督和管理作用,依据《会计法》和《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于1987年4月11日发布了《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

第二阶段: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1992-2001.1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财政部于1992年11月 30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993年7月1日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基本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

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1993年3月17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次会计制度的制定,既考虑了金融会计信息服务于宏观经济决策需要,又肯定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确立了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体系

三、第三阶段: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2001年11月至今)

2001年,继新《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之后,财政部

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重新颁布的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

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是以《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依据,充分吸收了具体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按照会计要素的科学定义,借鉴国际金融会计的最新惯例,在分析总结我国金融企业特别是上市金融企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后制定的。它是完善我国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措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金融会计改革高潮的到来。

三个阶段的改革是我国的金融会计制度步入了新的阶段,但在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制度规定过于笼统,与金融业的特殊性不相适应 为了保证金融业同其他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致性,金融业会计制度在当初制定时对金融业务进行了高度地浓缩和概括,却忽视了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在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规范上,会计科目过于概括,尤其忽视了银行业支付清算业务的特点,形成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在实务操作中行不通,各系统行不得不补充新会计科目以满足需要。

(二)制度规定不细致,形成账务处理随意性大 金融业会计制度对某些金融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模糊现象,规定上的模糊形成会计人员理解上的差异和操作上的无所适从或随意性,结果使不同系统或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三)会计制度没有伴随新业务的出现而及时地进行修订与完善 随着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衍生商品的不断出现,客观上要求与之配套的会计规范相适应。但金融会计制度没有进行及时的修改,滞后于金融业务的拓展,形成各单位自行设计会计处理方法,导致会计处理方法的各异,不但影响了新业务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金融信息的共享和金融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再者,新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金融会计面临着确认、计量和揭示的新问题。由于新金融工具大多是一种尚未履行的或处于履行中的合约,按现行制度规定,是不能在表内确认的。再加上新的金融工具发展较快,种类很多,不同种类金融工具的性质、条件、金额、期限均不相同,他们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也不同,金融会计对它的反映、控制显得相对落后。目前,很多创新的金融工具,都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这些资产负债表外项目对报告使用者构成了隐藏的潜在隐患,有可能形成资产负债表外损失的风险。

(四)现行会计制度与金融业会计电算化不相适应

现行金融业会计制度主要基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而制定的。金融业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不仅会计核算手段发生了变化,会计操作技术发生了变革,而且也会对金融业会计核算的内容、方式、程序、对象等会计理论和技术产生影响。银行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会计账册、报表的设计,不但要遵循手工情况下的会计制度,还要遵循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一些特定的电算化制度,原有的会计制度必须根据会计核算手段的变化进行重新设计。但现今的情况是金融会计制度没有伴随金融会计电算化进行相应的设计,结果导致实际执行中用手工处理情况下的会计制度强硬地去套取电算化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导致各行会计资料异常复杂和不规范,从而导致会计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受到影响。

(五)会计制度支撑不足

1.稳健性原则使用不到位。如: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没有按照贷款的质量状况和贷款的风险度提足,不能全面反映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得贷款风险分类在会计核算上的体现不全面。而作为稳健性原则的另一种体现则是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取舍。从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加速折旧法更符合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消耗的客观事实,但目前对其限制较死,在资产更新加快的今天,势必会出现企业前期虚增利润,资产超期服役的现象。再者,稳健性原则只预计可能的损失而完全不预计可能的利得,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和实质重于形式相悖。

2.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机构缺乏权力制衡机制,内部治理结构失衡,会计体系不完善,滥用会计科目,账务核对制度不严;现行金融会计缺乏由会计事项中反映的金融业

加强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思路

(一)基本把握点

1.会计制度的构建具有一定的 理论 基础支持。主要包括 哲学、经济 学、管 理学 与法学等方面。其中哲学作为方法论,是构建会计制度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石;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会计学的基础学科,是构建会计制度目标的两大支柱;法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构建会计制度思想的支柱。任何会计制度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不同环境造就了不同 内容 和形式的会计制度,产生了法典式会计制度、规章式会计制度、混合式会计制度和 社会 式会计制度等不同的会计制度模式。针对我国的会计环境,应该继续坚持规章式会计制度模式。

2.会计制度的设计具有多重性。不同层次的会计制度,其设计主体也不尽相同。规章级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可以是财政部、国务院其他部委或地方人民政府,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是企业本身。

3.为了保证会计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会计制度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包括符合政府要求、考虑企业特点、采用综合导向、实施国际协调、坚持稳定适用、供求平衡以及遵循成本效益等方面。

4.研究会计制度 规律。总体来看,会计制度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会计制度的构建离不开会计制度概念框架的支持、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离不开会计制度的规范、会计制度的规范内容有赖于会计实践、会计制度的繁简程度有赖于政府政策、会计制度的运作方式有赖于文化背景、会计制度的国际协调源于经济全球化等六个方面。

5.信息技术的 发展 及其在会计领域中的 应用,推动了会计制度的建设,同时给会计实务、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计算 机的出现,将原来的手工会计改变为计算机会计,因特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 电子 商务、ERP,形成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并引发了 网络 会计的发展趋势,由此必然引起相关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的重新思考与调整。

论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及加强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探讨

会计086班 陈静

篇3: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一、前15年 (1978~1992年) :

采取单一“制度”形式的会计规范, 会计记录是规范的重点, 以国营企业会计制度建设为主线, 开始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主要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企业实质上是国家的“车间”, 不是相互竞争的独立主体, 企业财务报表主要用来满足政府制订计划与征税之用, 税务会计指导会计工作, 税收政策决定着会计处理方法。单一所有制、单一行业企业占多数, 混合所有制、混业经营的企业还不多, 所以国家实行分所有制、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以会计科目为核心, 主要对外报表是资金平衡表、利润表、成本表等。

从1978年开始, 会计制度改革以国营企业会计为主线, 以国营企业会计改革引导全国会计发展, 改革措施主要是恢复、重建和不断修订、补充与国营企业相关的会计制度。财政部在1980年首先对涉及面广、影响大、会计业务相对复杂且具有普遍性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修订, 开始了对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全面修订。1981年1月至10月, 财政部发布了《国营供销企业会计制度》、《国营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又于1985年和1988年对《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两次重大修订。以上制度的发布与实施完善了我国主要行业的会计核算方法, 满足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的要求, 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步入了有章可循的有序阶段。1985年4月, 国务院正式发布并实施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 并于1988年5月发布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实施细则》。1984年3月, 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 并于1985年先后发布了国营工业、运输业、建设业、商业、金融业企业等的成本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86年12月, 财政部发布了《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 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制度的实施规范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 提高了企业成本核算的质量。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 外资开始进入我国,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大量涌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财政部于1985年3月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采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 开始了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 成为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制度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

二、后15年 (1993年至今) :

“制度”与“准则”并存的会计规范, 规范重点转到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制度从分行业到统一, 会计准则从“1+16”体系到“1+38”体系, 建立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趋同的会计规范

党的十四大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会计开始由计划经济会计模式向市场经济会计模式转变, 提出了财务会计独立于税务会计的思想, 但税务会计仍然通过《行业财务管理制度》发挥较大的作用。这个时期的会计改革始于1992年年末《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这次的会计改革是一次全新的改革, 是我国会计制度的一次全面更新,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思想的一次全面实践。

1. 从会计准则层面看。

1992年11月, 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 提出了会计主体假设, 界定了会计六要素, 对市场中出现的特殊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对外不要求披露成本信息, 主要对外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从1997年起, 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等13项具体会计准则, 初步建立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架构。“1+16”会计准则体系的出台与实施, 是我国借鉴西方会计模式的一次试验和探索。从2005年初开始, 财政部在总结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顺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全面启动了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我国于2006年建立了由39项准则组成的“1+38”会计准则体系, 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2. 从会计制度层面看。

1992年, 财政部制定发布了13个行业会计制度, 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当年5月财政部还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模式, 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探索, 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全面改革的前奏, 对于促进股份制试点企业的健康发展、规范股份制试点企业的会计核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0年6月, 财政部颁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并于同年12月发布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 在我国加入WTO之前完成了第二次会计制度改革。

三、后15年我国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前15年, 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 经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组织、交易方式、投融资体制均未完全建立, 企业在规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经营模式还比较单一, 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会计的要求并不高。而后15年,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 企业的经营模式、资本结构开始多样化, 企业的外向型交易和事项不断增多, 国内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 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操作、会计政策与市场环境等方面出现了诸多矛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标准的特色化与国际化之争。

2000年12月, 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在介绍、宣传《企业会计制度》时, 重点突出了“中国特色”, 时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的冯淑萍指出:“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制定的会计标准, 我国制定出不同于会计准则的会计制度, 是中国会计特色化的体现。”证监会立即做出反应, 2001年1月16日, 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卫国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 为适应进一步开放的需要, 降低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成本, 要在兼顾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的前提下, 加快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国际化的速度。”从此, 在国内掀起了一场中国会计标准是走特色化道路还是国际化道路的争论。周小川指出:“不要将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东西作为中国特色保留, 而应该更多地参考国际经验, 更多地向国际标准靠拢。”对于证监会的不同意见, 财政部不再强调“中国特色”, 改变了此前的说法:“我国现有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已基本实现国际化, 会计标准的制定是采用制度形式还是准则形式, 应取决于该国的法律体系, 与计划经济体制或市场经济体制无关。”在会计标准特色化与国际化之争进行的同时, 还发生了对会计标准制定机构的争论。我国长期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制定会计制度, 会计标准制定权力的分配一直是单向的, 而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会计标准制定权则由民间机构 (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掌握。证监会主张建立各方广泛参与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财政部则强调我国的会计准则属于国家的行政法规,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认会计原则”, 《会计法》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应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企业会计制度》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规范, 由财政部制定并下发, 是符合我国的法律环境和法规体系的。财政部和证监会关于会计标准特色化与国际化的争论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权归属官方机构还是民间机构的争论,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会计标准制定的博弈。

2.“补充审计”的6年之争: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争取公正待遇的曲折道路。20世纪末期,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频发使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公开化, 也使国内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受到投资者的质疑。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直接监管部门, 证监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之一就是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6号———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规定》, 要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或上市后在证券市场再筹资时, 应聘请国内会计师事务所, 按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其依据我国会计规范编制的法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同时还应聘请特别许可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对其按国际通行的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编制的补充财务报告进行补充审计。补充审计政策的出台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存在着被挤出审计市场的风险。因为上市公司为避免两次审计及降低审计费用, 可以聘请一家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由其一次审计并签发两份报告:由国内的成员所或合作所签发面向A股市场的审计报告, 由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直接签发面向B股市场的审计报告。这使同时发行了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被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夺去。2001年1月, 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银行、证券、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应同时聘请中外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提供审计服务, 使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又面临着失去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可能。对此, 国内审计界向补充审计政策发出了“合法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等全方位的质疑, 导致了财政部、证监会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政策博弈。前两者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出发陈述观点, 后者从公平的角度出发陈述观点, 互不相让, 各执一词。

2002年1月10日, 安然事件的曝光使人们对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提出了质疑。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以此为例极力提出不同意见, 使得监管层不得不重新考虑调整补充审计政策, 政府高层的态度开始转变。国务院从解决审计力量不足的角度指出, 审计部门可以委托中、外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查证工作。为了减轻国内舆论的压力, 2002年1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2002年受理公开发行证券申请材料的通知》, 规定公司聘请的执行法定审计和补充审计的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不应归属于同一集团。同年3月1日, 证监会又发布了《2002年A股公司进行补充审计试点的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原规定做了重大修改:一是将“全面实行补充审计”改为“部分试点”, 大大压缩了补充审计的实施空间;二是取消了只有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才能进行补充审计的条款;三是同一集团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执行补充审计与法定审计。至此,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被逐出审计市场的风险大大降低。2007年3月18日, 证监会发布《关于不再实施特定上市公司特殊审计要求的通知》, 取消了特定上市公司实施特殊审计的规定。同时, 证监会还取消了多项涉及金融类上市公司境内外审计差异的相关规定。至此,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的超国民待遇被终结,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终于取得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3. 反倾销调查与我国会计核算存在的缺陷:

会计肩负为反倾销应诉服务的新使命。据统计, 到2000年9月5日止, 各国对华反倾销调查案件达378起, 涉案国家和地区达28个;截至2001年9月30日, 我国出口企业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为452起, 涉案国家和地区达30个。从1979年到加入WTO前, 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已累计遭受了400多起反倾销调查, 直接影响出口金额达100亿美元以上。

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与会计相关的产品定价、成本核算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是原因之一。加入WTO前, 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会计制度没有与国际接轨。当外国反倾销调查官员对涉案企业的财务账目及经营情况进行核查时, 企业难以提供详实、准确的账目数据, 对应诉非常不利。面对大量的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应诉,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缺陷暴露出来:一是企业没有反倾销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来收集和调查国际市场的相关信息, 增强会计举证、会计陈述和会计抗辩的力度;二是没有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 没有将应对反倾销的策略置于国际反倾销法和国际反倾销的会计规则的整体中, 企业对国际通行的会计规则、国际反倾销法以及进口国的反倾销法了解得不透彻;三是缺乏国际上认可的会计标准, 我国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与国际规定还存在着较大差异。

4. 超前性准则与现实的碰撞:

会计标准与会计环境不匹配。财政部1998年6月12日发布并于1999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是继1992年发布基本准则后发布的第四个具体准则, 该准则有两大超前性:一是对债务重组中的非现金资产采取公允价值计量, 这是我国首次在会计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我国当时的产权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很不成熟, 依靠资产评估得到的公允价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二是将债权人让步作为债务重组收益。据有关资料显示, 从1999年到2000年, 至少有4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60余起债务重组, 涉及金额超过80亿元, 取得债务重组收益高的大都是连续亏损2年以上的上市公司, 这些上市公司将债权人让步作为重组收益, 计入营业外收入。以公允价值作为入账基准并将债务重组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一些上市公司将债务重组当作利润操纵的工具。著名的郑百文案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郑百文公司将信达公司免除的1.5亿元债务按照当时的准则确认为1.5亿元重组收益, 使财政部不得不专门发文明令这1.5亿元不能计入郑百文公司的利润。

财政部于1999年6月28日发布并于2000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将非货币性交易中是否有“收入”产生的界限划定为“是否导致交易双方所持有资产的目的变化”, 如果双方交换资产后持有目的发生了变化, 则营利过程已经完成, 交易双方原有货物的价值通过这个交换过程得以实现。最典型的就是武汉长印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长印股份”) 的“别墅换藏书”事件。长印股份于1999年年底与其控股股东海南诚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一桩非货币性交易, 长印股份以6幢别墅换入海南诚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的《传世藏书》, 通过这桩交易, 海南诚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产生5 000万元的收益。

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26年 (1981~2006年) :

从宣传、借鉴西方会计思想和会计理论, 到制定我国自己的会计准则, 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上的趋同

在这26年里,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可以分为十个阶段:

第一阶段:介绍。1981年, 中国会计学会开办《会计研究》杂志, 介绍西方会计理论与会计思想。

第二阶段:参与。1982年, 我国加入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 开始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讨论。

第三阶段:借鉴。1985年, 财政部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 其中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与思想。

第四阶段:研究。1988年财政部成立会计准则研究组, 开始研究制定我国会计准则。

第五阶段:操作。1992年财政部发布了“两则两制”, 首次按国际会计模式制定了准则形式的会计规范。1993年财政部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首次建立了为现代企业服务的会计制度, 并于1993年聘请了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帮助我国制定会计准则。

第六阶段:组织。1997年我国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开始参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会议。1998年我国成立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作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咨询机构, 为制定和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提供咨询和建议。

第七阶段:建制。2000年开始, 财政部颁布了5项会计制度及专业核算办法, 建立了统一的会计制度, 作为我国会计模式向国际会计模式的过渡形式。

第八阶段:合作。2002年, 我国与日本、韩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举行三国会议, 开始了我国会计规范的制定机构与国外会计组织的合作。

第九阶段:趋同。2006年, 财政部颁布了“1+38”会计准则体系, 使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上的趋同。

第十阶段:等效。2007年6月12日, 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与服务事务委员查利·麦克里维表示, 欧盟委员会将在2008年年底前做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否等效的决定。这意味着我国成为欧盟确定的除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三国之外第四个“等效准则”候选国。一旦得到批准, 将给我国企业在欧盟上市节省大量的成本并带来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刘峰.中国特色与国际化之争的一种解释.财会月刊, 2002;A11

[2].刘峰.理论的作用:关于补充审计争论的解释.财会月刊, 2002;A12

[3].冯巧根.会计准则国际化中的权益失衡及其对策.会计研究, 2003;2

篇4: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内部审计、发展历程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建立及发展

1983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问题。文件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的基础。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我国的部门和单位开始边组建、边开展内部审计活动。1983年9月,中国石化总公司率先成立审计部,开展了内部审计监督活动。1985年8月,国务院发布《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1989年12月5日审计署重新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废止 1985年的规定,此次规定是对1985年规定的查缺补漏;1995年7月14日,审计长郭振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1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取代 1989年的规定,这次规定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都是按照此进行的;2003年3月4日,审计长李金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4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自2003年5月1日实行新规定,此次规定是在总结1995年规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而制定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是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蓝图。

二 四次规定的比较

笔者对四次规定中的四个主要的方面作了简要的比较:

1、定义。

1985年: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加强财政财务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依照国家的方针政策、财政经济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对本部门(行业)、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并报告工作。1989年: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的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报告工作。1995年: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活动。2003年: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日标。

2、内部审计的领域。

1985年:国家行政机关、国营企业事业组织应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1989年:政府部门、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制度。1995年: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单位,依法实行内部审计制度。非国有经济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参照本规定的有关条款执行。2003年: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3、与审计机关的关系。

1985年: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业务上受同级国家审计机构的指导,并向其报告工作;企业事业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业务上受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并向其报告工作。1989年:审计署负责指导全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指导本地区的内部审计工作;审计机关驻政府部门派出机构负责指导直属单位和行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上级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指导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1995年:审计署负责指导和监督全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指导和监督本地区的内部审计工作;审计机关驻部门派出机构负责领导所属单位和指导、监督本系统内部审计工作;部门和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领导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2003年: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业务质量,并依法接受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内部审计协会是内部审计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内部审计协会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责,并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内部审计应当按照内部审计准则、规定,按照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要求实施审计。

4、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职责。

1985年:对资金、财产的完整、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财务收支计划、经费预算、信贷计划、外汇收支计划和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会计报表、决算的真实、正确、合规、合法,进行审计并签署意见;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进行专案审计;贯彻执行国家审计法规,制定或参与研究制定本单位有关的规章制度;办理本单位领导、上级内部审计机构交办的审计事项;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对本单位进行的审计。1989年:财务计划或者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国家和单位资金的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的提取、使用;国家财经法纪的执行情况;承包、租赁经营的有关审计事项;所在单位领导人交办的和审计机关委托的其他审计事项。1995年:财务计划或者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建设项目预(概)算、决算;国家财经法规和部门、单位规章制度的执行;其他审计事项。2003年:内部审计机构按照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要求,履行下列职责: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含占控股地位或其主导地位的单位,下同)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内设机构及其所属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三 比较后的结论

以四次规定颁布的时间作为划分的界限,可以把我国内部审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规定变化并不大,本质上并没有区别,这两次可以作为一个阶段-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初期;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大多按照第三次颁布的规定进行,可以说是它造就了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而第四次即2003年颁布的规定对我国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和展望,是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从上述四个规定的比较中,不难看出我国的内部审计发展的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内部审计出消极防弊转向积极兴利再到价值增值。

篇5:会计的发展历程

1、会计的产生

2、会计的发展

3、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篇6: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经过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初步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政治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来看,近代以来,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国家事务中,民主权力不断扩大。而我国的每一次民主政治改革其根本目的都是保证人民民主权力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从理论层面看,我们党在九十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每一次飞越,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当家作主是充分实现人民利益的最佳途径。

从制度层面看,我国的各项政治制能够充分反映群众愿望,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政治制度都服务于人民有效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事务,服务于人民当家作主。

篇7:我国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教学设计的历史

教学设计在国外已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7年《外语电化教学》杂志刊登了第一篇有关教学设计的文章,教学设计开始被引入国内。在这短短的20年里,国内教学设计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根据国内教学设计发展的特点将其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次引入,蓬勃发展(1987—1994)

教学设计与20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在其发展之初就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翻译和介绍了一些国外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

2、开设了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系统设计成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3、出版了一批有关教学设计研究的专著,为实际的工作开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4、进行了一些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教学改革实验。第二阶段:遭遇挑战,发展日趋缓慢(1994—1997)。

1994年以后,人们在不断反思教学设计的局限的同时,又在谋其教学设计的新的发展路径。传统教学设计的基本假设客观主义受到建

构主义的挑战,我国教学设计的研究逐渐陷入低谷,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发展。

第三阶段科技发展,促使复兴(199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丛1997年起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也开展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

二、我国教学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教学设计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实践反馈到理论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思考它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教学设计必然随着技术形态迅速、显著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教学设计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征:

1、更注重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也逐渐渗入教学设计中,它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听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一些优秀教师讲课,以吸收他们的观点,学习他们的教学风格。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可以满足学生对专题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需要;能给学生的设计实践提供大量的典型案例和有关的设计工具,以便让学生通过浏览这些案例,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还能利用网络资源为学习创设一种情境,设置相关问题,让学习者利用网络环

境进行探索式发现学习。另外,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还能让师生形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2、更注重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协作过程以及理论 与技术的整合 随着学习者所学知识的逐渐专业化,一个学习者越来越难以完成一项教学设计的全过程,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往往需要分界成若干个小过程,各个小过程分别由一

个或几个设计者来协作承担,最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完成这项教学任务。同样,一门课程的全过程也需要老师和多个学生来共同设计完成。

学习者在学习全过程中总会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他需要和伙伴们一起协商讨论、从而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同时,几个学习者在一起协商讨论、互相交流经验、心得体会,这样会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我们的教学设计尽量协作者创设一种情境,以方便他们进行学习。

另外,教学设计也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教学设计的一个主要变化来自于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影响,但没有一定程度的教学设计,技术不会在本质上自动改进教育。一些最有魅力的技术应用拓展了可以呈现的问题的本质和可以被评估的知识和认知过程。通过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和对刺激呈现的控制而丰富任务环境,进而对认知能力的很大范围进行研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切实可行。技术提供的新能力包括了直接跟踪和支撑问题解决技能、把学习者解决难题的行动过程可视化、建

模和模拟复杂推理任务等,技术也使得对概念组织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其他方面进行数据收集,以及他们参与讨论和小组项目的表征成为可能。

3、更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在一堂课上,学生无论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文字教材的学习,还是通过多媒体教材的学习,都会适当的做出反馈,“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反馈做出评价,也就是“反馈的反馈”,为了保证这个过程顺利进行,设计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提供充分的交互机制,以方便师生间的交互。

另外,学习者在通过计算机等多媒体进行学习时,多媒体教材能够让学习者随时进入和退出学习内容,能让学习者任意选择学习内容,能够自由控制学习进度,有条理清晰的导航不至于让学习者迷航,还要能方便学习者应答。这都说明教学设计应该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篇8: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一、美国CFO发展历程

在美国, 首席执行官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简称CFO) 一词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这是一个同时进入董事决策层和经理执行层的重要职位。这时的CFO是股东在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设置的代表所有者利益对管理层实行财务监控的职位。因此, CFO承担着外部受托责任, 代表出资者实施企业外部资本控制。同时, CFO作为公司内部高层管理人员, 承担内部受托责任, 在CEO的领导下贯彻执行董事会决议, 承担着企业财务管理者的职责。所以, CFO承担着双重受托责任, 既是财务活动的组织者, 又是财务活动的监督者, 财务监督权、财务决策权和财务执行权集于一身。

20世纪初, 美国爆发了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丑闻, 使美国的CFO制度遭到质疑。为了使CFO能够正确使用所拥有的企业的财务监督权和决策权, 2002年, 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该法案规定由审计委员会代表所有者实施会计信息的监督权, CFO拥有会计信息的决策权和执行权。

CFO制度发展到今天, CFO在公司中发挥着“价值工程师”的作用。从地位上看, 目前美国企业的CFO开始逐步退出董事会, 作为公司财务的最高负责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财务决策权和财务监督权。从责任上看, CFO作为公司财务最高负责人, 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承担责任。《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强调了CFO对会计信息的诚信责任和法律责任, 加重了CFO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 现代CFO的职责已经由传统的财务功能转变为CFO的战略合作伙伴, 与CEO共同承担股东的受托责任, 共同负责企业的财务报告职责和生产经营职责。从职责方面, 作为CEO的合作伙伴, 美国很多企业的CFO不仅仅要掌控财务会计部门, 还要掌控除生产、销售外的其他部门, 如信息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 以保证财务计划和决策的顺利实施。在人员资质方面, 美国CFO已经形成职业化, 建立了相应资质标准, 通过政府认可并且有法律支持的行业协会, 鼓励CFO参加资格考试并加入协会, 以提高其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

二、从美国CFO发展历程中得到的启示

(一) 明确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从美国安然等财务造假案中可以看出, 如果CFO同时掌握企业的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监督权, 则CFO集决策者、执行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于一身。这种自己监督自己的角色设定使所谓的监督形同虚设, 发生会计造假事件便不足为奇。因此, 应当将监督者的角色从CFO身上分离出来。CFO作为公司财务的最高管理者, 行使会计信息的决策权和执行权, 成立审计委员会, 将财务监督权交给审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 保证财务监督权的有效实施。同时CFO应当退出董事会, 弱化经营者的财务控制权, 强化董事会对CFO监督的独立性, 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

(二) CFO应当对会计信息质量承担责任

作为会计信息的最高控制者, CFO必然要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承担责任, 保证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诚信责任。同时, 应加大对财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刑事处罚和道德约束并重。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应当对针对CFO和其他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准则, 并建立CFO诚信系统, 跟踪记录CFO执业期间的诚信情况, 定期公开信息, 发挥公众的监督力量。

(三) 提高CFO在企业运行中的参与度, 充分发挥其财务管理职能

为了使企业的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决策, 做到事前预测和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CFO应该同时参与企业除会计和财务部门外的其他业务部门, 对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宏观把握, 保证财务计划能够有效制定和顺利实施, 并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信息, 组织分析修正, 以利于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CFO应当成为CEO的合作者, 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及其他重大决策, 以其掌握的专业信息, 为企业提供最大服务。

(四) 加强CFO职业队伍建设

CFO是公司财务的最高负责人, 必须具备与其职位相匹配的会计和财务的相关知识, 保证其能够顺利有效的履行职责。因此, 首先应当对CFO的会计和财务知识进行认证, 可以由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组织考核, 并进行定期培训。同时, 对CFO的执业经历也要做出规定, 既要保证其有足够的财务管理经验也要注重其管理水平, 对执业期间的违法行为和绩效应作出相应的规定。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对总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总会计师制度正在经历一场变革。了解美国首席财务执行官的发展历程, 以期对中国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有所启示。

关键词:CFO,总会计师,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Robert N.Anthony.Management ControlSystems[M].NY.McGraw-Hill.1998:106.

[2]刘淑贞, 严九鼎.首席执行官是领导者还是经理人[J].财经问题研究, 2003 (8) .

[3]刘慧.企业总会计师转型若干问题研究[D].陕西:西安理工大学, 2004.

[4]贺茂清, 冯浩等.总会计师知识框架及能力要求研究[J].财会通汇, 2005 (8) .

[5]李蕊爱, 段如水.我国CFO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改进[J].经济管理, 2009 (1) .

篇9: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所得税会计准则 国际化 改革历程 资产负债表观

一、 我国所得税会计的改革历程

所得税会计在我国还属于比较新的领域,一直在2006年2月以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具体准则来对所得税会计业务进行规范。在所得税会计准则颁布以前,我国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由于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基本一致,因而缺乏制定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土壤。此外,按照当时的分行业会计制度,企业的所得税负担作为利润分配的一个内容而不是作为一项费用来反映。比如,按当时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出当月应交纳的所得税,借记“利润分配——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企业这种核算方法在理论上被称之为所得税的收益分配论。

1994年以后,伴随着税制改革的进行,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在1994年6月,我国财政部以(94)财会字第25号文下发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该规定在科目设置上,取消“利润分配”科目中的“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同时首次规定企业应在损益类科目中设置“所得税”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从而明确了所得税的费用性质。此外,该文件还规定,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递延税款”科目,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对因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这两种不同的差异,文件规定:会计核算可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文件规定,一般应按“递延法”进行账务处理,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企业也可以采用“债务法”进行账务处理。由此可以看出,暂行规定将递延法作为了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基本方法,债务法作为了一个可以允许的选择(注意:暂行规定并没有指出企业应该采取利润表债务法还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财政部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百零七条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基本保持了一致,企业仍然可以在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负债法)中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选择。但企业会计制度对纳税影响会计法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地规定。《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债务法的计算方法规定如下: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根据盖地、刘慧凤(2005)对利润表负债法和资产负债表负债法的划分(利润表负债法考虑了所得税计量的特殊性,从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出发,合理反映了所得税费用,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是一个倒轧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仅考虑所得税计量的特殊性,而且从资产负债表出发,从所得税资产和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出发,保证了资产、负债的合理性,但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成为一个倒轧数),《企业会计制度》中所列示的债务法的“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是利润表债务法的计算公式,即重视利润表。

2001年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问题,与《企业会计制度》完全保持了一致。2004年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根据小企业会计核算目的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规定小企业应当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即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但在《小企业会计制度》“总说明”(三)中规定,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先后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基本保持了一致的做法,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在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中进行选择,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差异很大。如何顺应国际化趋势,适应中国现实需求,制定出高质量所得税会计准则就成为当务之急。

二、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的国际化取向

在会税分离成为税务会计发展的大趋势下(刘慧凤、盖地,2006),各国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必然存在,而且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所得税会计准则既是会税分离的产物,也是会计准则的一部分,因此,以所得税会计处理和报告为规范内容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国际化是必然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是规范所得税会计处理和报告的会计技术规范,其国际化的程度主要通过所得税会计方法的选择和所得税报告的规定来体现。

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这是我国第一次通过准则的形式来规范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准则充分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IAS 12)的内容,标志着我国入世后会计准则与国际通行规则的接轨。对比准则和以往的所得税暂行规定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1.所得税核算注重的对象由原来的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转为暂时性差异

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准则摒弃以往制度和规定中“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概念,引进了“暂时性差异”的定义。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是从利润表的角度考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而暂时性差异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考察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两者有很大差别。

2.准则统一了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

所得税核算方法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类;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可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债务法下还可分为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准则出台之前,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可以针对具体情况选用应付税款法、递延法或利润表债务法。而准则则反映了三点变化:一是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不允許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间作选择,统一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二是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不允许在递延法和债务法之间作选择,统一要求采用债务法;三是摒弃了利润表债务法,而改用国际上流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3.准则设定了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上限,并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准则在以往制度和规定的基础上,设定了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上限,即“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规定,除特别限制外,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此外,为了体现谨慎性原则,准则要求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即预计未来所得税的利益不能实现的,应将不能实现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反映当前有关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实现情况,同时确认本期所得税费用。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

4.新准则规范了所得税项目的列报和披露要求

以往制度和规定中对企业在损益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仅包括企业本期所得税费用,而准则则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以往制度和规定在“递延税项”下设“递延税款借项”或“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借方或贷方余额,而准则规定企业应在资产类科目中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核算企业由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负债类科目中设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企业由于应税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总之,所得税会计准则中的变化体现出企业财务会计视角已经由利润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表观,反映了当前会计界视野的拓宽和认识的深化,以及目标的国际趋同。

参考文献:

[1]盖地刘慧凤:2005,对构建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的探讨.财经论从,2005年第5期:P83-89

[2]盖地李韬:2005,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财务与会计,2005年第1期:P26-28

[3]刘慧凤盖地:2006,所得税会计准则国际化:国际进展与中国抉择.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P78-82

[4]蒋业香李存芳:2006,对新旧准则下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对比研究.时代金融,2006.11.下半月,P139-141

上一篇:社区文化宣传资料下一篇:艺术类专业英文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