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春天的歌》导学案

2024-06-02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春天的歌》导学案(精选5篇)

篇1: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春天的歌》导学案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春天的歌》导

学案

课题

第四课《春天的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一、在聆听和演唱音乐作品中,想象或联想音乐表现的“春”的意境,能用歌声表达对春天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感受乐曲明快、清新的民歌风格,能听辨出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认识民族乐器—笙,并记住笙的音色特点。

三、能记住和哼唱小提琴协奏曲《春》的主题,并能编创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旋律的变化。

四、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嘀哩嘀哩》和《春天举行音乐会》。能编创节奏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认识并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并能在演唱、编创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正确表现及运用。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听赏民乐合奏《杨柳青》,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风格。

教学

难点

歌曲中模仿小黄鹂叫声的节奏型。

教学

方法

视听唱法结合 教具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

学唱歌曲《嘀哩嘀哩》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聆听歌曲、古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春”。

3、教师板书《春》,“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

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学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

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学生回答: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

6、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一找,好吗?

7、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要求:听一听,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听完后用歌词来告诉老师)

8、第二遍播放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吗?

学生听歌曲,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

9、设计提问:a、春天在哪里呀?

(学生回答: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b、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c、歌曲里小朋友眼睛里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

d、你能把这几句歌词唱一唱吗?(老师带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演唱)

f、春天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美景,你能用:“这里有……这里有……还有那……”来描绘一下春天别的景色吗?(小组讨论、回答)

例如:这里有蓝天,这里有绿草、还有那哗啦啦的小河水……

g、老师邀请小组成员上台演唱自己创遍的歌词,体验创遍过程中的快乐

0、教师导入:“春天多美呀,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同学们最想做什么呢?

(唱歌、跳舞、郊游……)

4、分组活动

听《滴哩滴哩》音乐自由地舞蹈、歌唱。

聆听《春》 节?

?

3、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4、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5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三、课堂小结:

看的出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的更美丽。

第二课时

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

、初听全曲,思考问题:

A、说出乐曲的情绪怎样速度力度呢?(欢快活泼)

B、乐曲与我们所学的歌曲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由歌曲《杨柳青》改编而成的民乐合奏,是江苏民乐团团长二胡演奏家朱昌耀,指挥家王爱康编曲的。他在选用了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

2、复听乐曲、律动欣赏

A、边听边数歌曲旋律在乐曲中完整出现了几次,用手势表示出来。(4次)

B、说说乐曲的主奏乐器有哪些?(笙、柳琴、阮、二胡、竹笛、)出示了解认识乐器的形状与音色

3、再听全曲,参与表现

听到哪种乐器演奏,就模仿其演奏姿势。听到歌曲旋律就哼唱,听到“XXXo”节奏就用筷子敲击,其他地方轻放筷子,随乐摆动,参与表现音乐。

4、说说乐曲与歌曲的区别:

乐曲编写者注意音乐的对比,既有欢快活泼的旋律,又有抒情优美的旋律,给人听觉上有缓冲感,新鲜感。乐曲是“引子+A+B+A`+尾声”结构,一气呵成,流畅连贯。

第三课时

学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一、1、你们喜欢这几位朋友吗?好,我们把这几位朋友邀请来举行一场别开声面的音乐会。让我们静静地聆听,这几位朋友是怎样“表演”的。(播放《天天举行音乐会》原唱不出谱)

2、谁能说说,歌曲中这几位小演员它们是怎么表演的?(春雨唱歌,春风弹琴,春雷打鼓,春水鼓掌)

那么在这首歌曲中是如何唱的呢?(分批出示节奏条)

春雨(加上图片)“2/4滴答0滴|答0|”

春风(加上图片)“2/4沙沙0沙|沙0|”

春雷(加上图片)“2/4轰隆隆隆|隆—|”

春水(加上图片)“2/4哗啦啦啦|啦—|”

3、刚听了一遍你们就有这么多的收获,有这么精彩的发言,老师真是非常感动,我还想再听一遍,不过,老师还有一个小问题请大家帮我来解决——这几位朋友是怎么歌唱的?谁能学学?(聆听歌曲范唱(出歌谱),学唱难的乐句)

4、启发学生用春雨(或春风、春水、春雷用不同的色彩)的声音模唱歌曲旋律。

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听说你们班有很多朗诵好的学生,大家推荐一名,把歌词朗读下吧)

6、随琴轻声唱歌词。

7、讨论:出屏幕①在演唱歌曲时应该用什么情绪来唱?②歌曲中如果要去掉休止符,会怎样?

8、分角色演唱。

9、完整地演唱。

二、拓展延伸为歌曲伴奏。、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春天气息都感染了我们,如果我们能为这首歌曲伴奏那就好了,可惜,老师没有带乐器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学生用身边的任何物品用具来模仿打击乐器的声音,并选择适合的伴奏型)

2、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伴奏。

3、全体学生边唱边演奏。

三、完美结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参加了春天举行的音乐会,高兴吗?大自然因为春天的到来变得五彩缤纷,春天因为有了这场音乐会而变得生机勃勃。那有的同学一定在想:春天能举行音乐会,我们自己也可以啊。你们想吗?(想)那么就请同学们课后分组去创作我们自己的音乐会,回去以后仔细观察,看看家里的一些生活用品它们是怎么样唱歌的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举行我们自己的音乐会,好吗?(在《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歌声中结束本课的教学)

教学

反思

在感受与欣赏课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把握总的基调的前提下,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对歌曲力度与情绪处理,发表自己对音乐的独到见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进音乐之中,享受创造地乐趣。穿插学生之间互评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中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音乐意境中进一步感受江南音乐的独特韵味和迷人魅力。

篇2: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春天的歌》导学案

课题

第五课《音乐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一、在对比聆听《进行曲》《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船歌》中,能分辨出旋律和情绪的不同,并能在乐曲中分辨出手风琴、口琴、木吉他的音色,了解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能随乐曲模仿其演奏动作。

二、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能为歌曲编创歌词,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当小音乐家的情趣。

三、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做二部轮唱的发声练习,并控制好力度和气息,能够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做到声音和谐,感情真挚。

四、复习巩固八分休止符的知识,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短小旋律伴奏,并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教学

重点

优美、有力度层次的轮唱与合唱

教学

难点

通过回声游戏,以及歌曲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轮唱与合唱技能;

从游戏到歌曲的学习,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了解轮唱与合唱;并能用平稳、悠长的气息,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

教学

方法

视听唱法结合 教具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

聆听手风琴独奏《进行曲》

、听辨乐器导入,播放手风琴独奏《进行曲》片段。

设问: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2、认识手风琴。

3、再听乐曲,感受音乐旋律特点。

(1)

根据三个不同主题旋律创编动作,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律动,感受旋律的特点。

(2)

出示主题旋律谱,指导学生哼唱旋律。

(3)

让学生说说这首玉泉区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等。

4、复听乐曲时让学生随着乐曲模仿手风琴演奏动作。

聆听口琴独奏《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

、听辨乐器导入,播放乐曲片段。

设问:这首乐曲的演奏乐器是手风琴吗?

2、认识口琴。

3、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旋律的特点和表现的情绪。

4、分段聆听:

(1)

出示第一段的主题旋律,画出旋律线,边用手画旋律线边轻轻哼唱。

(2)

聆听第二段旋律。设问:这段旋律比第一段高还是低?请学生划一划。

5、讨论

设问:这首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6、复听乐曲让学生模仿口琴演奏动作。

聆听木吉他独奏《船歌》

、初听乐曲,感受音乐特点。

2、揭示乐曲名称,简介“船歌”。

3、再听乐曲

(1)

出示第一句的旋律谱,指导学生唱一唱,然后请学生划一划它的旋律线。

(2)

听出音乐哪一部分有变化?变得怎样了?给你什么感觉?说说这首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么样的情绪?

4、了解乐曲演奏乐器——木吉他。

5、复听乐曲,让学生随音乐模仿木吉他演奏动作。

第二课时

学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2.观赏中华民族管选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的《拉德斯基进行曲》

3.说一说:请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乐器。

4.演一演:请生上台模仿自己熟悉的乐器的演奏。

二、节奏练习

师:今天老师带来三样乐器让同学们听听,但是要先唱对下面的节奏才行哦

5312

|53121||

054|33343|22254|3322|1

0||

三、新歌教学

(一)听一听:、初听歌曲。以“听”为途径,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熟悉。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可都是小音乐家,我们一起听听,这三个小朋友会演奏什么乐器?他们分别来自哪里?

生:吉他(伦敦)、提琴(柏林)、法国号(巴黎)。

2、感知乐器形象、熟悉乐器音色、了解演奏姿势

生通过观看,认识乐器的形象,熟悉乐器的声音,了解乐器的演奏姿势。

师:看过了大屏幕,大家一起与老师进行一段律动吧!

启发学生随音乐进行模仿,媒体播放《我是小音乐家》的范唱。

(二)唱一唱:

.教师范唱、学生复听。

师:下面老师为大家演唱这首歌曲,同学们听听,歌曲中是用什么字来形容三种乐器的声音的?

教师进行有表演的范唱。学生拍手律动为老师伴奏。

生:歌曲中用了“勃隆砰砰砰;地隆砰砰砰;嘟隆砰砰砰”来模仿乐器的声音。

2.师:我们也用最好的声音来模仿。

教师在此环节强调声音的弹性与声音的位置。并配合电子琴进行练习。

师:唱前半段,生(接唱):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砰砰„„

3、熟悉旋律,巩固声音练习。

教师电子琴伴奏,教师与学生配合演唱歌曲。

5、完整演唱

师:用最好听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学生加律动演唱全曲。

三、教学拓展:

(一)猜一猜:

师模拟演奏一种乐器,生猜猜这是什么乐器。

(二)编一编:

请生当小音乐家,根据自己喜爱的乐器为歌曲编歌词并唱一唱。

四、教学尾声

在学生记住歌词的基础上,师生边演唱歌曲,边欣赏伦敦、柏林和巴黎的特色风光,在歌声中感悟音乐无国界的美妙,体会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第三课时

学唱歌曲《嘹亮歌声》

一、课前游戏

看老师的柯达伊手势做和声练习。

(1)

先看手势并随琴唱出第二声部的旋律;

(2)

教师板书第二声部的歌谱;

(3)再学习第一声部的旋律,由学生板书歌谱。

(4)看中的图形谱,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0666|5---|0554|3---

0444|3---|0432|1---

二、回声游戏:

、导入:

当我们爬上山顶的时候,会干什么?

师介绍:对着山谷大声喊,叫做喊山。

你知道喊山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吗?

2、我们来做个回声的游戏好吗?

①远山回声:当我们对着很远的山大喊的时候,喊完就会传来回声,有时,还要过一会才会传来回声。面对翠绿起伏的大山,让我们一起来喊:“大山你好!”回声与喊声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按节奏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注意喊山与回声的力度对比,强调喊山时的声音位置)

②近山回声:当两山相隔比较近时,我们的喊声未落,回声就已经响起了。

分组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

③按照歌曲中的轮唱节奏进行回声练习,注意休止符和全音符的时值。

二、聆听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日本歌曲《嘹亮歌声》。

、初听范唱,说说这首歌是在哪里演唱的?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吧!

2、复听范唱,再次体验歌曲的意境。你听出歌曲中的轮唱和合唱了吗?

3、介绍轮唱与合唱: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而合唱是同时出现,演唱不同的旋律。

三、学唱歌曲

、第一声部

(1)教师范唱,请学生聆听,注意老师演唱时的 声音和气息是怎样的?

(2)学生学唱第一声部。

(3)纠正学生学唱中的错误,尤其是休止符、全音符和音准。

2、第二声部

(1)教师范唱,注意最后一句的音准。

(2)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看,分声部练习最后一句合唱。

4、再听范唱,再次感受合唱和轮唱的美妙,轻声跟唱,并注意全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5、完整地唱歌曲第一段。

6、再次聆听歌曲,注意第二段的歌词中出现的一字多音和一音多字。

7、合唱第二段。

8、完整体验轮唱

①师生合作唱轮唱

②在教师指挥下,全班分为两部分进行轮唱(注意进入的准确性及结束句的音准)

③进行纠正、整理、巩固: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好自己声部地同时还要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包括轮唱)的关键。

④完整正确地轮唱:要唱的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8、歌曲处理:

加快速度,用歌曲原速演唱;

唱出声部间的力度对比;

气息平稳、悠长;

唱出乐句的感觉。

9、教师指挥,学生随音乐有表现力地分部轮唱、合唱。

0、小结

师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当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激动的心情,就让我们用嘹亮的歌声来抒发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吧。

教学

反思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一直努力创设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自由充分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放松的、活跃的心里状态,因此整堂课中,充分体现出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篇3: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店子镇中心小学

杜超

第一课 《可爱的动物》(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学唱《顽皮的杜鹃》,学生能感受、想象、表演、塑造小杜鹃的音乐形象,并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低音“5 6 7”,掌握“5 — 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听辨“

5、7”的音高。

教学重点:

1、学生能感受、想象、表演、塑造小杜鹃的音乐形象。

2、掌握“5 — 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教学难点:用模唱、表演来表现小杜鹃的动态形象。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设备,“杜鹃手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狮子进行曲》自由律动进教室。

二、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初听乐曲,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用肢体语言表示。

2、学学“杜鹃”鸟的叫声,评评“口技大王”。

3、再听乐曲,师生讨论:

(1)描绘乐曲里想象中的森林景色。

(2)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鸟。

4、复听乐曲:请学生用喜爱的表情、动作,简笔画来表现自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三、视唱与听辨。

1、出示“音乐高楼”的卡片,认识三个新朋友“5 6 7”,并聆听、练唱。

2、“音乐高楼”之旅:随琴练唱“5 — 5”。

3、听辨并填写音符“

5、7”。

4、跟琴唱准全曲的同时进行校对。

四、学唱《顽皮的杜鹃》

1、初听歌曲录音,练唱杜鹃的叫声“5 3”

2、视唱比赛:出示歌曲前4小节的曲谱,比一比谁唱得最准确。

3、完整地随琴轻声视唱全曲。

4、学唱歌曲。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即兴表演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并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欣赏乐曲《赛马》,观察探究其不同演奏方式而产生的不同音乐形象与音响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热爱。

3、试用“5 — 5”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

教学重点:

1、感受、表现歌乐曲的不同音乐形象。

2、即兴创作简短的曲调。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编写曲调;创造性地设计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设备、二胡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顽皮的杜鹃》,自由律动进教室。

二、认识民族乐器——“二胡”

1、以猜猜民族拉弦乐器的形式导课并认识二胡。

2、探索“二胡”。

探索二胡的演奏方法与用二胡模仿其他声音。

3、感受“二胡”。

老师(或擅长演奏二胡的学生)来演奏最形象的“拨奏”片断,请学生说说模仿的是哪一种动物奔跑的声音?

三、欣赏《赛马》

1、用“马”和“赛马”的相关问题导入。

2、欣赏全曲。

(1)乐曲开始,想象草原上是一派怎样的景象。

(2)乐曲结尾,骏马们好像在干什么?

(3)请学生创造性地选择音色相近的物品表现。

四、学唱《花喜鹊和小乌鸦》

1、以谜语导入:“小鸟俩同穿黑黑衣,一个报喜不报忧,一个说话不惨假。”

2、听录音范唱,教师表演。

3、教师范唱,学生表演。

4、唱唱。

5、探究活动:讨论该选择哪些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6、综合表演

学生用舞蹈、演唱和为歌曲伴奏的多种形式表观歌曲。

五、创编曲调。

1、随琴模唱“5 — 5”的音阶。

2、出示节奏卡片:“×、××、×××、×—”并念一念,拍一拍。

3、老师宣布创编要求,学生开始自主创编并记录。

4、唱一唱自己创作的歌。

5、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我们的歌”精品曲集。

第三课 《童趣》(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并表演《一只短笛轻轻吹》。

2、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目标:

1、学会唱并即兴表演《一只短笛轻轻吹》。

2、掌握反复跳跃记号。

3、通过学唱歌曲、即兴表演体验其童趣。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表演。

教学难点: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的演唱。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一、组织教学

1、随《一只短笛轻轻吹》伴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

1、师:课外,你最喜欢玩哪些有趣的活动?

2、学生自由说。

3、出示课件图片(傍晚,小男孩背着书包吹着笛子在山坡上赶着羊儿的画面)请学生说说小男孩喜欢在做什么。

4、引出新歌

5、课件出示歌谱歌词,学生边听赏边打出节拍。

6、再次感受,根据歌词自由创编动作。

7、那位小男孩吹出的笛声好听吗?引出难句(带衬词的那两句)

8、跟琴学唱这一句,并指导学生唱得短促、轻快。

9、老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第一段,学生唱所有带衬词的乐句,其余的老师唱。

10、即时纠正错误。

11、学生跟琴演唱第二段。

12、认识反复跳跃记号,在演唱中讲解实践。

13、图色快表示曲调顺序巩固

14、各种形式巩固练唱

三、创编表演

1、分组讨论,自选道具,设计表演唱。

(笛子、羊头饰、书包、鞭子等)

2、各小组展示、评议。

四、结束部分

随《一只短笛轻轻吹》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猜调》和《木偶的步态舞》。

2、节奏问答并创编。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猜调》和《木偶的步态舞》体验其童趣。

2、通过节奏问答活动,培养学生节奏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中速度的变化带来不同的情感

教学难点:创编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一、组织教学

1、师弹奏不同的速度《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让学生随音乐表现不同的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表演《木偶的步态舞》

1、课件放一段木偶戏

2、学生模仿木偶的动作及走路。

3、说说木偶的形象

4、揭题——《木偶的步态舞》

5、课件播放第一部分音乐(学生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无声地做脸部表情和动作)

6、再次聆听第一部分(学生离开位置,互不交流,听音乐走合拍的步子)

7、教师评价。

8、聆听第二部分的音乐(学生还是听音乐合着拍走)

9、说说两部分音乐速度的变化,表达的木偶的形象。

10、完整地聆听乐曲(学生随音乐发展变化模拟木偶动作)

三、节奏创编

1、师:同学们刚才把木偶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老师想问问大家 木 偶/ 怎样 的/,请你回答的节奏与老师问的节奏一样长。

2、学生答。

3、继续问:你是 怎么/ 表演 的/

4、学生继续答。

5、学生问老师答。

6、同学之间相互问答。

四、聆听《猜调》

1、老师问: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街上卖?哪样长长在你跟前?想知道谜底就请仔细听。

2、欣赏《猜调》并出示歌词。

3、学生间说说刚才的谜底。

4、分析歌曲演唱形式及速度变化。

5、布置课外收集谜语。

五、结束部分。随《猜调》出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摇船调》。

2、猜谜活动交流。

教学目标:

1、学唱并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

2、通过收集谜语,把谜语修改创编成《摇船调》的歌词。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把谜语改编歌词

教学准备:课件、收集谜语、白纸、笔等

一、组织教学

1、随《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音乐做摇船动作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学唱新歌

1、我们一起摇到了外婆桥,外婆请小朋友猜谜语。(老师打扮成外婆的形象)

2、课件出示:什么圆圆在半天?什么圆圆街上卖?什么圆圆在河边?什么圆圆在眼前?

3、学生猜。

4、出示课件第二段歌词,并且老师弹琴范唱。回答刚才的谜语。

5、这首《摇船调》跟我们上节课欣赏的哪首曲子一样的形式?是怎么样的?

6、学生说。(一问一答对歌的形式)

7、课件播放,再次感受歌曲,随音乐做摇船动作。

8、学生随琴学唱,即时纠正错误。

9、男女生相互对唱。

三、创编歌词

1、我们唱完了外婆给我们出的谜语,一起来猜猜我们自己的谜语吧!

2、交流收集的谜语。

3、小组合作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4、教师巡回指导。

5、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6、评议。

四、结束部分

唱着新编的《摇船调》出教室。

第四课 《音乐会》(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苗岭的早晨》、《游击队歌》、《那不勒斯舞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教学目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切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

2、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

课件准备: 课件图片等

一、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和《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名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3、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器乐的名称。

二、听《游击队击歌》

1、简介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2、聆听歌曲,出示歌谱。

3、复听歌曲。

三、听《苗岭的早晨》

1、出示《苗岭的早晨》的图片。

2、课件播放乐曲。

3、介绍乐器、口笛。

四、欣赏《匈牙利舞曲》

1、出示图片。

2、初听乐曲。

3、听师介绍三角琴。

4、复听乐曲。

五、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1、讲述有关《天鹅湖》的故事。

2、初听乐曲,想想:主奏乐器是什么?“吹、拉、弹”属于哪一种。

3、课件展示。

六、听辨练习

1、浏览播放四首乐曲。

3、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嘹亮歌声》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嘹亮歌声》。

2.在演唱的过程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情绪。

3.完成活动与练习

(一)。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课前准备:课件、节奏卡片等

一、新歌

1、导入:我们去山上的山谷中玩说话有什么声音(回声)。

2、模拟回声练习:

师: 你 — 好 — |吗O O O| O O O O‖

生: O O O O |你 — 好— |吗O O O O‖

3、演唱形式轮唱的说明。

4、播放《嘹亮歌声》。

5、分别范唱一声部和二声部。

6、播放歌曲《嘹亮歌声》,范唱歌曲二声部。

7、再次播放歌曲的一声部。

8、教唱二声部的最后一句歌词。

11、听师范唱“歌从远山——啊歌声哟”

13、师生合作唱唱歌曲,师唱一声部。

15、一学生分别分成A组、B组唱歌曲(一声部、二声部)。

16、师指挥。

17、教师评价。

二、活动与练习

1、师范唱一一一民歌(第五册第二段《草原上》)。

3、设问:这首歌可以轮唱吗?

4、师小结: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

⑴隔两小结进入

⑵隔一小节进入

7、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我是小小音乐家》、八分休止符;活动与练习(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表演《我是小小音乐家》,完成活动与练习(二)。

2、在演唱过程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

3、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

教学重点:学习演唱《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难点: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课前准备:图片课件等

一、新课教学

1、你有自己的理想吗?

2、我们来听一听美国的孩子是干什么。

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4、边听音乐边出示各组图片。

5、教授奖励的礼物,节奏舞。

6、再次播放音乐,并作点谱唱。

7、用动作暗示弱起处。

8、讲解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⑴ 出示 × ○

⑵ 出示 ×

⑶ 出示 ○

11、提出创作要求。

13、评价。

二、活动与练习(二)

2、在四分音符上标上 ×○ ×○

在四分音符上标上 ○× ○×

4.小结

第五课 《牧童之歌》(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牧童短笛》

2、表演《剪羊毛》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牧童短笛》和表演《剪羊毛》,感知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2、初步了解作曲家贺绿汀。

3、能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教学用具:钢琴、打击乐器、投影片、风光碟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师生边唱《一支短笛轻轻吹》边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一、欣赏《牧童短笛》

1、师引言:同学们,刚才我们边吹笛子边进教室,你的心情如何?

2、生反馈(开心的、悠闲的……)

3、师言:你们看(出示《牧童短笛》的投影片),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作曲家贺绿汀把这一幕用音乐来表现,请听音乐,听后说说你的想象与感受(播放《牧童短笛》第一部分)

4、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

5、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

6、师言:刚才我们聆听和哼唱了第一乐段,乐曲还有第二乐段,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聆听第二乐段)

7、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

8、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

9、师生讨论完成问题。

10、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

11、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二、学唱《剪羊毛》

1、师引言:水乡牧童悠闲的在牛背上吹着短笛,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地球令一半上有一个国家——澳大利亚,那里的小伙伴们会干些什么呢?

2、边看澳大利亚的风光碟片边听歌曲,提问: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

3、反馈,再次欣赏歌曲

4、为歌曲取名(揭示课题《剪羊毛》)

5、听教师弹唱,学生可跟唱曲谱

6、解决难点:符点和休止符。

7、再次聆听范唱,感悟歌曲的情绪。

8、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拓展情境

1、师: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为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二乐段前两个乐句音调高昂,旋律起伏较大,节奏明快,为了突出这一部分,我们能不能试着加上些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2、学生分组讨论,为第二乐段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

3、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随机)

4、(下课)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

2、表演《剪羊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和《剪羊毛》,进一步感知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2、在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中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重、难点: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用具:钢琴、打击乐器、投影片

创设情境

1、师生边唱《剪羊毛》边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入境激情

1、师引言

2、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

3、将歌中的“X.X”节奏改为“XX”唱一唱,比较感觉如何?

4、学生自主感受改变后的节奏,反馈各自的感觉

5、再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可配有律动。

二、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

1、师引言:我们剪完羊毛后,还会怎么样呢?(引到羊儿要回家)

2、出示课题,提问: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

3、聆听歌曲,感知歌曲的内容、速度和情绪

4、学唱曲调:

(1)听一遍教师范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

(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X;X;X—;”。

(3)新授全音符X———。

(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X———出现几次?

(5)跟着钢琴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

(6)完整地唱全曲。

5、学唱歌曲与处理:

(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

(2)师生讨论《剪羊毛》和《小小羊儿要回家》两首歌曲演唱的相同点与不同处。(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与剪羊毛劳动场面。速度、情绪不同;中速、抒情与稍快、活泼。)(3)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4)讲解延长记号。结合歌曲的意境,让学生想像最后的“嘿”和延长是怎样的情景。

(5)分组讨论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拓展情境

1、师言

2、表演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可以选择《小小羊儿要回家》,也可选择《剪羊毛》。曲目、队伍确定后,进行适当的排练活动,然后展示表演成果。

4、(下课)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2、曲调接龙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孤独的牧羊人》,再一次感受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曲调接龙活动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用具:钢琴、打击乐器、投影片、《音乐之声》影片 创设情境

1、师生边聆听歌曲《雪绒花》,边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入境激情

一、游戏:曲谱接龙

1、出示曲谱,讲解游戏规则

2、开始游戏。按组接龙。

3、师小结

二、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1、师引言:刚才我们进教室时所听到的歌曲,谁知道叫什么歌名?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影片《音乐之声》的剧情

4、播放影片《音乐之声》中《孤独的牧羊人》的片段(聆听英语版《孤独的牧羊人》)

5、教师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提问: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再听时,请在“来咿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

6、再次欣赏(中文版《孤独的牧羊人》)

7、教师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但这是一部美国的音乐剧,所以这首插曲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尤其是“来咿噢嘟”是用假声唱法,这是地道的美国乡村歌曲的演唱特点。

8、复听歌曲。可边听边表演。结束

1、师小结

2、(下课)师生再见。

第六课 《爱祖国》(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一个妈妈的女儿》。

2、在音乐作品和历史影片的感染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好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难点:把握高音区的正确演唱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投影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激情

1、谈话导入: 太阳和月亮有个妈妈,它叫——光明

长江和黄河有个妈妈,它叫——海洋

藏族和汉族有个妈妈,它叫——中国

2、请同学说说你所了解的中国

3、欣赏中国风光,教师作一定的介绍,音乐《一个妈妈的女儿》伴奏

桂林山水——黄山迎客松——草原——海南——沙漠——天坛——兵马俑——长城——上海等

一、学唱《一个妈妈的女儿》

1、聆听、教师跳藏族舞

2、再次聆听,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速度等

3、边听边律动

4、跟录音哼唱,指出难点

5、学习1——12小节曲调 A、跟琴唱唱歌谱 B、按节奏朗读歌词 C、演唱歌词

6、学唱13—尾曲调

A、教师范唱“啊”(要求喉头放松、不要压)学生试唱。

B、学唱结束句 C、演唱歌词

7、整体演唱

8、再次聆听——感受录音机唱的情感、表情

9、学生跟伴奏演唱

三、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感受不同速度,情绪所表现的情绪,并能创编出适合的动作。

2、聆听《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都是感受和体验作品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

影片《开国大典》、VCD、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欣赏《红旗颂》

1、看影片《开国大典》升国旗片段,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2、谈话: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它火红炽热,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今天,我们来欣赏一歌《红旗颂》

3、哼唱“红旗”主旋律

教师在小黑板中写出歌谱,学生哼唱。

4、整体聆听,说说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情绪怎样?

5、分段欣赏

A、引子(问:乐曲一开始的音调熟悉吗?)

B、第一部分(问:从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

C、第二部分(问:音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在哪里,不同在何处?)

D、唱唱主题的两种不同情绪

第一部分抒情性;第二部分进行曲风格

6、完整地聆听,学生可以用颜色、用线条、用动作来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二、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1、欣赏《开国大典》片段,感受十月的和喣阳光。

2、谈话:因为有了1949的10月,才让我们有了幸福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十月的阳光

3、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感受不同的情绪、速度。

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爱国热情。

5、再次聆听,小组讨论

①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

②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

6、各组汇报、各人表演

三、拓展

1、课后收集一些歌颂祖国的歌曲,听一听,学一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只怕不抵抗》,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

2、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海星,感受音乐家的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演唱歌曲

难点:感受队列进行的音乐特征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西安事变资料、磁事、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欣赏《救国军歌》

1、实物投影,看抗日战争时的图片(游行时被日本鬼子枪杀,人们生活水深火热等)

2、师:这时,有很多有识之士起来各起反抗,像张学良将军(教师讲“西安事变”的故事)

3、师:除了张学良,还有很多音乐作曲家,也创作了许多歌曲,也创作了许多歌曲激起人们的反抗意识——《救国军歌》

4、聆听《救国军歌》,请说说音乐上的特点。

5、自由朗读歌词,说说要用怎样的语气。并且理解为什么说“枪口对外”?

6、再次聆听,学生作进行步伐操练。

7、再听,学生做队列方整队伍行进。

8、实物投影介绍冼星海。

二、学唱《只怕不抵抗》

1、师:冼星海也为我们少年儿童创作了一些歌曲,我们来听一听。

2、聆听歌曲,说说歌词和歌曲情绪。

3、教师范唱,学生按歌词想动作。

4、边听边律动

5、请一些同学上台表演

6、学生学唱歌谱

7、完整演唱歌曲

8、再次聆听,进一步体验歌曲情绪,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三、综合表演

1、小组活动:组织本单元的歌曲进行唱、演、动的表演。

2、评选最佳小组

四、小结

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应以什么行动表现我们对祖国的爱? 第七课 《老师的歌》(三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时学习,体现与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掌握比较常用的单纯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及听辨曲调,为学习音乐基本知识打下基础。

3、采访自己的老师并互相交流,感受老师的辛苦,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一片热情。

教材组合:

第一课时:

1、学唱《每当我过走过老师窗前》。

2、音乐知识——单纯音符。

3、布置课外采访任务。

第二课时:

1、学唱《甜甜的秘密》。

2、聆听《飞来的花瓣》。

3、听辨练习。

第三课时:

1、采访交流。

2、聆听《我爱米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掌握已学过的单纯音符和休止符。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学难点:

1、一字四音的“啊”的演唱。

2、倒数第八小节的正确演唱。(敬

爱的)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放音机、一张纸、剪刀。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1、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中,学生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1、导入与衔接。

2、看歌词,聆听歌曲的录音范唱。

3、按学生的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词,有感情地朗读。

4复听歌曲,找一找最能体现歌曲情感的一句话:“啊,每当想起您……”并学唱这一部分歌曲:

(1)学唱这一部分歌谱。

(2)用“啊”进行歌曲模唱。

(3)难点的练习与纠正。

5、跟琴模唱歌曲。1—16小节用“呣”,后一部分用“啊”来模唱。

6、听老师范唱歌曲,同时用笔圈出一字多音的地方。

7、跟琴轻轻填词。

8、选出领唱同学,按教材要求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音乐游戏:分蛋糕

1、导入。

2、游戏过程:

(1)复习已学过的单纯音符:

5、5-、5、5---、5

(2)把单纯音符的时值和蛋糕的大小挂上钩,(全音符=一个完整的蛋糕)。

(3)用白纸代替蛋糕,四人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进行讨论与比较。

(4)归纳得出:5---= 5-+ 5-5-= 5 + 5 5 = 5 + 5 5 = 5 + 5(5)全班抢答:

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四分音符?

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十六分音符?

四个八分音符等于一个几分音符?

……

3、探究延伸:

(1)、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单纯音符有怎样的规律?

(2)、想一想,休止符的规律是不是相同的?

四、结束部分

1、课堂小结。

2、课外作业:采访自己的老师,并把采访体会写下来。

3、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声中,学生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甜甜的秘密》。

2、聆听歌曲《飞来的花瓣》,感受全社会对老师的爱戴。

3、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

教学难点:歌曲中八分附点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放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中,学生轻唱歌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飞来的花瓣》

1、从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说起,导入歌曲的聆听。

2、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

(1)谈谈对歌曲最基本的印象(旋律、曲调特点、情绪、速度……)

(2)用自己的话说说歌曲名字的含义。

3、复听歌曲。提问:

(1)你是怎样理解这首歌曲的?

(2)长大以后,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怀念自己最喜欢的老师?

4、再一次听歌曲,请学生跟着录音轻轻唱。

三、演唱歌曲《甜甜的秘密》

1、导入:请学生说说与老师之间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

2、初听歌曲,说说歌曲说了一件什么事?

3、学唱歌曲曲谱:

(1)提示:观察一下,在歌谱的学习中,我们应当注意什么?(休止符号)

(2)教师完整地范唱歌谱。

(3)指导学唱1——4小节。比一比谁能唱好5——8小节?

(4)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谱。

4、学唱歌词。

(1)跟老师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用笔圈出一字多音的地方。

(3)听歌曲录音,找一找自己认为唱不好的地方,让大家帮帮忙。并练一练。

(4)教师范唱歌曲。

(5)完整、正确在演唱歌曲。

5、分小小组讨论歌曲的演唱处理(包括律动),并比一比哪个组唱得最好,最有感情。

四、听辨练习

1、学生看谱,听老师弹奏各条旋律1——2遍,心里记住每一条旋律的不同点。

2、合上课本,老师弹奏其中的一条,学生用手势来回答。

3、看谱视唱各条旋律

五、结束部分

1、课堂小结。

2、师生道别。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每当我走过我师窗前》。

2、聆听《我爱米兰》。进一步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3、交流采访结果,从身边的老师身上体会师生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聆听《我爱米兰》。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放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中,学生轻唱歌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我爱米兰》

1、导入:如果把老师比喻成一种植物,你想到了哪一种,为什么?。。

2、初听歌曲,谈谈歌曲中为什么把老师比喻成米兰?请见过米兰的同学介绍一下这种植物。

3、复听歌曲,说说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对老师的爱)你认为歌中哪几句特别能表达这种情感?并把那几句话唱一唱。

4、再听歌曲,老师范唱第二声部,体会与录音带中第一声部的区别,理解“二重唱”的含义。

5、再一次完整复听,学生跟录音轻唱。

三、采访交流

1、承上衔接。

2、各小小组自行交流,把本组成员的采访内容进行整理和完善。

3、小组交流,由小组长汇报本组的采访内容。

4、谈谈交流感想,体会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四、复习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诵《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歌词。

2、选出领唱同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老师也加入演唱)

五、结束

1、单元小结。

2、师生告别。

第八课 《爱和平》(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小小白鸽》

2、学唱歌曲《每人伸出一只手》

教学目标:

1、能用坚决的声音演唱歌曲《每人伸出一只手》,通过练习让学生自由编排轮唱的演唱形式,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通过聆听《小小白鸽》了解小白鸽的象征意义,并能使学生通过随音乐律动感受世界和平的美满与幸福。

3、通过音乐活动了解世上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激发学生帮助他人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用真挚的感情演唱《每人伸出一只手》,体现出愿意帮助他人的坚决性,用轮唱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鸽子的画,灾难性事件的影音、文字等资料,教学过程

导入

1、欣赏美术作品毕加索的《鸽子》

2、说说鸽子的作用?

3、师讲述鸽子象征和平的故事。(播放音乐《小小白鸽》)聆听《小小白鸽》

1、完整聆听《小小白鸽》

问:小白鸽在歌唱什么?

2、观看课前收集的资料(有关当今世界发生的灾难性事件)

3、再听音乐《小小白鸽》

(1)、跟师随音乐律动

(2)、生自由发挥想象进行表演

让自己变成小白鸽,张开友谊的翅膀去帮助和关心需要帮助的人们。学唱歌曲《每人伸出一只手》

一、导入:有句名言,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中国有多少小朋友?全世界有多少小朋友?据统计中国有二亿中、小学生,如果中国的人口占世界1/2的话,那么全世界有多少小朋友呢?如果每人都伸出一只手,那这股力量有多大呢?

让我们慷慨伸出自己的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二、学唱歌曲《每人伸出一只手》

1、完整聆听歌曲《每人伸出一只手》

(1)、说说歌曲中唱到了几种不同颜色的手?

(2)、各种腹色又代表那些国家和地区的人?

2、再听歌曲《每人伸出一只手》

(1)歌曲分几部分?(2)速度又什么变化?

3、听教师范唱全曲

问:为什么每人伸出一只手,能推着地球朝前走?

4、分角色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掌握节奏 ×.× ××︱ ×× ×︱)

6、对歌曲第一部分进行轮唱练习

(1)、复习《两只老虎》(2)、学生分组练习 鼓励学生可以拖延不同拍数进行演唱,注意先唱声部最后重复结束与第二声部的结束要重合。

7、分组表演歌曲第一部分

8、分组为歌曲第二部分设计动作,并在最后创编造型

学生对其他组的动作编排与造型设计进行评价

9、全体同学完整表演歌曲 结束部分

听唱歌曲《每人伸出一只手》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友谊花开万里香》,并对歌曲进行表演。

教学目标:

1、会用热情洋溢的声音演唱歌曲《友谊花开万里香》,能用形式多样的自制乐器,自编动作等表演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了解小小银球对世界人民友谊所作出的贡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和平友谊的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用热情洋溢的声音演唱歌曲,创编表演歌曲。

教学准备:自制乐器、头饰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歌曲《每人伸出一只手》

1、听音乐入室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学唱歌曲《友谊花开万里香》 导入:(1)、同学们如果我们都能伸出一只手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那样我们的友谊将遍及全世界。

(2)、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歌曲《友谊花开万里香》把我们的爱心带到世界各地。

1、完整聆听歌曲 《友谊花开万里香》

边听歌曲边跟老师律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编配的动作)

2、再听歌曲《友谊花开万里香》

(1)、说说歌曲描写的是一种什么场合?

(2)、小银球指的是什么?

3、跟琴轻声慢唱歌曲

4、分组分句唱全曲

5、用稍快的速度唱全曲(注意咬字的清晰)

6、分组用欢快活泼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7、学生对其他各组的表情进行评价 创编与表演歌曲 导入:

歌曲《友谊花开万里香》表现的是世界各国乒乓健儿欢聚一堂,通过体育活动加深各国人民友谊的场景。我们是否也应该以我们自己的方式体现各国人民心连心的美好气氛呢?

1、分组用自制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强调乐器的节奏尽量配合歌曲的速度与节拍,节奏型可以自由创编。

2、分组为歌曲编排舞蹈动作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进行表演

3、全班用载歌载舞加乐队伴奏的形式进行表演 结束部分

1、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2、随音乐《友谊花开万里香》出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欢乐颂》,知道人声的分类。

2、自编歌词与旋律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欢乐颂》与音乐活动知道在歌唱中人声可分童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等。

2、了解《欢乐颂》是一首歌颂团结和平的歌曲,熟悉《欢乐颂》的旋律。

3、学会根据主题进行简单的写词与谱曲。

教学重点、难点:听辨音色,感受音乐对心灵的震撼,写词与谱曲

教学准备:口风琴、不同版本《欢乐颂》音乐

导入

分辨人声的类型

1、讨论人声的种类

2、对不同声音进行模仿 聆听《欢乐颂》

1、听童声版的《欢乐颂》

说说儿童声音的特点

2、再听混声合唱版的《欢乐颂》

说说音乐中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声音

3、播放各声部的音色片段

(1)、师分别简单介绍各声部

(2)、|对各音色进行模仿

4、复听混声合唱版的《欢乐颂》

联系歌词说说音乐带给你的感受。

5、师简要介绍作品《欢乐颂》及创作背景

6、生用口风琴吹奏旋律

7、大屏幕投影回顾非典、海啸、伊战

8、用自己的声音哼唱歌曲《欢乐颂》 创编活动

导入:歌曲《欢乐颂》激发着人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品行,鼓舞着我们团结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接下来让我们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表达我们祝愿世界和平,朋友间团结友谊的话。

1、创编歌词

如:“友谊花开万里香”

2、用“1、2、3、4、5、6、7”等音名为歌词谱上旋律。

3、对创编进行师生评价 结束部分

1、师小结

2、唱《每人伸出一只手》出室、第九课 《家乡美》(三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1、“黄土高坡”、“洞庭鱼米”、“山”、“水”、“阳光”、“全都认识我”,因为我们爱家爱乡爱祖国。让我们以火热的激情体验歌颂家乡美,并自豪地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赞美自己的家乡。

2、认识高音“

2、3 ”。用已掌握的从低音到高音十三个音列及各单纯音符时值的组合,自由创作4至8小节自己的歌。 教材分析:

1、歌曲《黄土高坡》

“黄土高坡”,泛指包括陕西、山西、宁夏、甘肃等省在内的荒凉的黄土高原地带。在那里少见青山绿水,少有高楼大厦,放眼望去但见漫漫黄土,低矮的窑洞。大风骤起,裹挟着沙尘漫天飞舞。但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依然爱着他们的家乡,爱着这片土地。他们怀着这份永不磨灭的爱,顽强地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用滴单位滴汗水浇灌土地,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歌曲《黄土高坡》就是表现了黄土地上的儿女们对家乡所怀的执著的爱。

歌曲的歌词通俗、质朴、非常口语化。旋律具有歌唱和叙事的特点,由于吸取了陕北民歌的音乐素材,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歌曲为徵调式。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2、歌曲《洞庭鱼米乡》

 洞庭湖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那里,千里平原,土地肥沃。广袤的田野上金灿灿的谷穗随风摆动;水天一色的湖面上百舸扬帆,张网捕鱼。好一幅水乡美景!农民们喜上眉梢,乐在心中,怎让人不放声歌唱?

 歌曲作者曾在湖区工作,凭借亲身的感受,运用渔歌的音乐素材,历经3年才完成这首歌曲。歌曲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歌唱者运用民间的高腔唱法,以声表情,以情带声,感情并茂。这一切都使歌曲充满了浓烈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表现了深远的意境。  全曲分三段。

 第一段是速度较慢的山歌,音调高亢,跌宕起伏,开阔优美,好像是远眺湖区百里全貌,富于诗意。

第二段是速度稍快的号子,仿佛置身于船队、田园的劳动场面,朝气蓬勃,热气腾腾。

 第三段回到第一段山歌,歌声渐渐隐去,白帆远影的湖光景色,湖区人民的纯朴乡情,尽在歌声之中

3、歌曲《乡下的阳光》

每一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把家乡看作为最美的地方。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家父老乡

亲,都会令人刻骨铭心,永难忘怀。听,孩子们不正在夸耀自己家乡的阳光吗?在那充满稚气的歌声里,散发着浓浓的乡情。

歌曲由引子和三个乐段组成。

4、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 这是一首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它表达了山里的孩子热爱家乡真挚的情感。

歌曲的曲调较多地运用了切分节奏和旋律的三、四度跳进,使得曲调欢快流畅,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歌词的质朴的语言,不仅使人闻到了泥土的芬香,也让人感受到山里孩子对家乡日新月异的景象所表达的喜悦和热爱之情。歌曲的第9、10两小节节奏略紧凑,使得曲调更为欢快跳跃,富于动感,与前面舒展流畅的旋律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它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又是欢乐情绪的真实表现。紧接着音乐的情绪又转为热情而舒展,第12、13小节间的四度跳进把曲调推向高音区并形成高潮。眼望家乡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把山里的孩子爱家乡的欢乐喜悦的情感得以充分的抒发。

5、歌曲《全都认识我》

这是一首曲调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歌风特点的创作歌曲。歌曲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表达了农村的孩子们热爱家乡纯朴真挚的情感。歌曲为3/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开始的二个乐句每句由5小节构成。以清新流畅的旋律,通过对“青山坡、小草、茶林、小黄牛”等描绘,融咏物、写景、抒情于一体。特别在“认识我”处运用了两个四分休止符,唱出了孩子们对家乡的山山水水赞美之情。紧接着第三乐句的五度大跳使情绪推向高潮,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区,使这一情绪得以进一步地抒发。最后乐句在曲调上运用了模进的方法,并多次重复“全都认识我”这一主题歌词,酣畅地表达了农村孩子对家乡眷恋的情感和深切的情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表演《全都认识我》。感受歌曲明快的曲调和浓郁的民歌风特点,体验孩子对家乡眷恋之情。

2.、聆听《乡下的阳乐》,从充满稚气的歌声里感受歌曲散发的浓浓的乡情。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歌曲体验对家乡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难点:感受《全都认识我》的三拍子韵律。教学过程:

(一)学生随《全都认识我》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聆听《乡下的阳光》

1、你的家住哪儿?师:我们大部分同学住在乡村,你能说一说你住的乡村吗?(生回答后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听一首歌曲《乡下的阳光》)

2、初听歌曲《乡下的阳光》。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

3、出示歌词,让学生看着词再听一遍。讨论问题:(1)“乡下的阳光好”好在哪里?(2)它的演唱形式你能说说吗?

(三)表演《全都认识我》

1、由于从小在家乡长大,所以有特殊的亲切感,因此草、树、牛、水全都认识我。好像你家养的猫、狗认识主人一样。

2、聆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调。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一次曲调。

(2)分组分句学唱曲调。全曲分成四大句:第1—5小节;第6—10

小节;第11—16小节;第17—20小节;第11—16小节;第17—20小节。其中第二句最难。以学生自认为主,教师分配为辅。 分组后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四句的学生组。

(3)分组接唱曲调。相互纠正错误之处,教师要指导、要学生唱出每小节的强拍,标●。表扬唱得好的小组。

(4)分组交换学唱乐句,直至全班学生都能唱全曲。

4、学唱歌曲:

(1)填上歌词(注意三拍子的强拍要唱好)。

(2)讨论用什么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

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要讲而且要唱几句来表达。

(3)教师归纳学生的意见:用亲切地自豪地情绪来演唱。

5、推荐与自荐相结合,请个别学生独唱。(每人一段,或二人唱一段)评出最佳独唱奖。

6、分组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7、完整地表演歌曲。领唱、齐唱用打击乐伴奏。

(四)教学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收集唱唱、画画、说说自己家乡的资料,在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感受歌曲孩子热爱家乡真挚的情感。

2、认识高音“

2、3 ”。用“5—3”十三个音及各单纯音符的组合,自由创作4至6小节自己的歌。

教学重点: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教学难点:

1、学习自己创编简短乐曲。

2、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全都认识我》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表演《山里的孩子山爱山》

1、人们对自己的家乡有说不尽的眷恋之情,因为这里有养育自己的土地。我们来学一学另一首爱家乡的歌《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2、听教师范唱。设问: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学唱第一乐段。

(1)朗读歌词。设问:可分为几句?(四句)

(2)分句跟唱歌词(2小节一句),严格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试着跟琴唱连起来唱第一乐段,及时纠正存在不足。跟琴默唱曲调,找一找有没有不认识的音,(引出“2 3”的认识)

师讲解:高音的音符“do”用“ 1”来表示,同样方法,高音的“re、mi”也是在音符上面加上高音点即可:“ 2 3”。它的手势也是“re、mi”的高一层的位置(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出示“5—3”的音阶图,边做手势边跟琴唱一唱。

4、学唱第二乐段:(1)听唱曲调,分句学唱。(2)填入歌词。

5、完整地唱好全歌。

6、分组讨论演唱形式:齐唱、领唱、对唱、分组唱、分男女声部唱……

7、分组表演,评出最佳方案,给予表扬。

8、创作活动:用“5--3”十三个音及各单纯音符时植的组合,自由创作4至6小节自己的歌。

题后,分组活动,学生们相互可交流,创作的曲调可以 唱,也可以奏,相互试唱试奏、修改。

每组选送作品,唱唱、奏奏,集体评议,以鼓励为主。

(三)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黄土高坡》、《洞庭鱼米》,感受同是赞美家乡的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

2、综合艺术活动。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赞美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重点:感受同是赞美家乡的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

教学准备:CAL课件,地图

教学过程:

(一)学生随《乡下的阳光》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聆听《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

1、引入:我们生活在江南,你有没有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我国黄土高原?出示地图,找一找黄土高坡的位置(在我国西北)

2、在《黄土高坡》背景音乐下,展示CAL课件中的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的图片:

(1)漫漫黄土,低矮的窑洞。(2)沙尘漫漫飞舞。(3)人们在劳动。

3、师:是啊,虽然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但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依然热爱他们的家乡,热爱他们的这一片土地,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歌《黄土高坡》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4、刚才我们到了黄土高坡,现在我们一起去有“鱼米之乡”的洞庭湖吧。一起在地图上找一找洞庭湖的位置。(在我国中南)(课件播放洞庭湖区秀丽风景和人们张网捕鱼的图片。(同时播放《洞庭鱼米乡》背景音乐。)

5、师:好一首水乡美景,人们怎能不喜上眉梢,放声歌唱呢?让我们一起欣赏《洞庭鱼米乡》。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6、两首歌曲比较听赏,讨论两首歌曲风格有什么不同。

(西北—粗犷,豪放;

中南—抒情,细腻。)

7、找一找课本上的图形谱,唱一唱歌曲第一句。

(三)综合艺术活动: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

1、师:人人都爱自己的家乡,我们小朋友也一样,上节课让大家寻找与家乡有关的资料,现在,让我们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2、可个人准备,也可分组合作,个人按特长能唱则唱,能演则演,能画则画,能说则说。

3、展示,集体评一评哪个节目好。

篇4: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春天的歌》导学案

水上的歌

教学内容

聆听《水上音乐》;竖笛吹奏练习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2.作曲调填空创作练习,并自编歌名与歌词。3.练习吹奏竖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水上音乐》

1.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导入。

(1)设问:18世纪早期大致年份是哪一段?

(2)创作背景简介:当时英王乔治一世举行庆典,大型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览,宫廷乐队船为其奏乐助兴。亨德尔为其写的《水上音乐》。2.初听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富丽豪华情景。

设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请联系乐曲的创作背景,想像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3.板书主题音乐曲调(将3/2改为3/4)跟琴哼唱谱例。(放慢速度其效果是一样的。)4.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的音乐。

设问:这一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名称?用乐器演奏的姿势来表示。(教师可用教材中的乐器图提示:弦乐,圆号,小号。)5.聆听全曲。

设问:当第一部分的音乐再次出现时请举手,请分析乐曲分为几部分? 学吹竖笛:

1.复习《掀起你的盖头来》。2.学吹“4 3 2”三音的指法。3.连贯吹奏音列“ 2 3 4 5 6 7”

2017.3.1 最新版

4.学吹《蒙古小夜曲》。

注意二小节换气。注意连音的吹奏技巧:保持“Tu”的口腔动作、变换各音的指法而使曲调连贯。

5.吹奏二声部曲《春游去》。(1)教师分别示范Ⅰ、Ⅱ两个声部。

(2)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练习Ⅰ、Ⅱ两个声部。(3)分二组分别练习Ⅰ或Ⅱ(教师巡视指导)。(4)二声部合成。

(5)有感情地吹奏《春游去》。

篇5: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春天的歌》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知道时间的宝 贵,懂得珍惜时间;

2、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这是什么》,并能准确、形象地模仿出钟表走动的声音。

3、让学生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歌曲伴奏谱和动作,并能简单地评价他人的演唱和演奏。

4、通过聆听乐曲《在钟表店里》能够感知音乐形象、并通过教学活动参与表现。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这是什么》,并能准确、形象地模仿钟表走动的声音;

2、难点:

(1)准确演唱歌曲,钟表走动的声音要唱的轻巧、短促;

(2)能感知并表现音乐形象。教具准备:

电子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是钟表。今天我们就唱一唱这首谜语歌

——这是什么。”

二、寓教于乐

1、教师范唱:加入伴奏音乐,老师要唱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并形象地模仿出钟表走动的声音。

在老师演唱的时候,请大家判断一下歌曲的节拍,也可以自己跟随音乐拍一拍。

2、朗读儿歌

3、加入电子琴节奏伴奏,一起把整首歌词读一读,速度可稍慢。

4、玩整地欣赏一遍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5、跟琴试唱,老师指导。注意“嘀嗒”处要唱的整齐轻巧;还要注意学生的吐字咬字要清楚。

6、加入伴奏音乐唱一唱,注意歌曲的情绪以及学生的声音。

三、创造表现

1、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请同学们按课本上的节奏型打一遍或者是自选节奏但要按节拍打。打玩后,请小朋友们互相评一评,看看优点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哪些?

2、分小组表演歌曲,一组唱玩后,请同学们对其他组小朋友的演唱作一个评价,然后再给自己的小组提出改进的建议。

3、最后再请大家一起把整首歌唱一遍,加伴奏音乐。请同学们自己加动作表演,展示。

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设问:见过这么多钟表吗?在哪里见过?

四、欣赏《在钟表店里》

1、教师:出示课题《在钟表店里》的课题,设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生答,师总结

教师:太棒了,同学们从钟表联想到在钟表店里工作的人们,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欣赏这首由德国作曲家奥尔特写的这首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让我们到音乐中去寻找答案吧。我们完整的听一遍(出示课件、播放音乐)

学生:完整的听音乐

2、分段赏析(阶段目标: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1.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教师:请大家看画面,(播放画面)带着神秘的语气对同学们说,钟表店里的主人是个老爷爷,他每天都快活的工作着,他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钟表别提有多自豪了。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的第一部分(播放音乐第一部分的课件)听听这部分音乐描写了什么?

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轻松、活泼的气氛。

2.欣赏音乐的第一部分

教师:这段音乐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教师:音乐把我们带到一个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各种钟表,是那些带着愉快情绪工作着的人们。我们一起来听这部分音乐的主题,(播放音乐的主题)

学生:聆听音乐主题,加深印象

教师:想想你会怎样来表现这个主题?

教师:看了大家的展示,说明同学们都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音乐的方法,下面,请注意这个主题还要不断的出现,当你再听到这个主题时,能不能还用你们刚才的方式表现呢?

学生:能

教师:完整的播放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学生:各组同学聆听音乐并表现。

教师:用你们自己的方式再来感受一遍作品的第一部分(播放音乐第一部分的课件)

学生:边听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

教师:这样勤奋工作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各种钟表都准时了

教师:音乐用各种钟表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劳动的成果,你们听(播放钟表发出的响声)

学生:边听边模仿

教师:这就是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的第二部分将把我们带进哪里呢?

3.聆听音乐的第二部分

教师:播放音乐的第二部分

学生:聆听第二部分音乐

教师:这段音乐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教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呢?

教师: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一下,把你刚才体会到的融进我们的动作里?(播放音乐课件并带着学生做律动)

学生:听音乐做律动体验音乐的美

教师:大家做的非常好,接下去的音乐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播

音乐的第三部分课件)

学生:聆听第三部分音乐 4.聆听音乐的第二部分

教师:这部分音乐我们熟悉吗?

学生:熟悉,就是我们听过的第一部分

教师:但是音乐的结尾好象给人的感觉更加强烈,为什么?你感觉音乐有哪些变化?

教师:我们各组商量一下怎样表现这段音乐?商量好了要展示。

学生:分组商量 小组展示

5、完整表现乐曲

五、课堂总结。

上一篇:营销员安全生产工作下一篇:[PK赛]关于童年趣事的作文:童年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