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原文翻译及注释

2024-06-28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原文翻译及注释(精选6篇)

篇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原文翻译及注释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美丽月宫,经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清冷的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离别的时候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晴、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篇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原文翻译及注释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但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某些思想矛盾。

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几时:什么时候。把酒:端起酒杯。这里是化用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月问年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月宫呢?他写这首词时正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

乘:驾。归去:这里是回到天上去。琼楼玉宇:美玉造成的楼宇,这是想像中的仙宫。不胜:经不住,承担不了。胜,能承担,经得起。“我欲乘风归去”,明白地说出了他的这种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弄:玩弄,欣赏。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 “何似在人间”,这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

朱:朱红,正红色。阁:我国旧时一种楼房,可供游人休息、远眺、供佛、藏书之用。绮户:雕花的窗户。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朱阁”“绮户”与上阕“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一问。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

不应:这里是不应该的意思。何事:为什么。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自解自叹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全词以美好的境界结束。结句与上阕“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

篇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原文翻译及注释

2012年3月, 湖南省长沙教育学院在市级骨干教师滚动培训中引入了北京的课例研修形式, 其中, 初中语文骨干班研修的课例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录像来源于上一期语文骨干班学员的课堂教学实录。通过对光碟的反复观看, 以及网上同课资源的寻找与比较, 笔者觉得, 虽然课例研修本身就是一种行动与研究合一的方式, 但是, 对具体教学内容展开研究,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是课例研修正式开始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是高质量课例研修开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研读新课标;一是对教学内容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

义务教育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以及课程目标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提示, 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等。

和我们观看的课堂教学实录一样, 网络搜索的许多教学程序设计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模式: (1) 文学常识介绍。 (2) 对词的相关内容的介绍。 (3) 对词人苏轼及其写这首词的背景介绍。 (4) 内容解析, 疏通文意。 (5) 整体感知。要以一个课时来完成这些教学程序, 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只能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路快速地走马观花, 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偏重于带着学生逐句理解词的意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阅读课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基本上由教师带着学生走的教学设计, 究其原因, 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缺乏深入理解的结果。

教学内容比较是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关键, 比较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教材纵、横比较;二是学段内容比较;三是单元内容比较;四是课文外同质内容比较。

教材的橫向比较就是将同时期出版的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同一内容进行比较, 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找出各自的优点加以整合。这种横向比较法对数、理、化等学科更有实用价值, 同一知识点不同例题选择, 可以看到不同的例说思路, 有利于解题方法的优化。语文教材中, 不同出版社的教材选择了同一文章, 很难说对文章教学目标的定位有什么不同, 从这一角度而言, 语文学科不同版本的比较, 对确定具体课文教学重点的意义并不大。教材的纵向比较就是把不同历史阶段出版的同类教材所选取的内容进行比较。从不同时期教材所选内容的不同, 我们可以探究教材编选者当时的价值判断以及时代的价值取向。每个时期的教材都有教案或教学设计, 从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相同作品解读的差异中, 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的浓郁气息, 在人文类教科书中, 尤其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文化历史变迁的足迹。也许以前纸质教案所作的分析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没有直接的帮助, 但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具有质感的历史气息, 对学科教学价值取向的历史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再反观当下的教学材料, 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会油然而生。“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衰”, 教师不是政治家, 某一具体教学内容也无促成社会兴衰的伟大力量, 但从学问的角度而言, 只有“通古今之变”, 才能“成一家之言”。

学段的比较就是将本学段中相关内容集中起来, 进行比较研究, 找出所教内容的特别之处。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借月怀人之作。“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典型的美学意象,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赋予“月”的意象以丰富的内涵。那么,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 “月”的意象与同学段中其他诗词中“月”的意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应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词的重点之一。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学段六本语文书中, 与“月”有关的古诗词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月下独酌》, 王维的《竹里馆》, 杜牧的《泊秦淮》,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 》, 陆游的《游山西村》,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商隐的《无题》, 李煜的《相见欢》, 刘方平的《月夜》, 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在这些诗词中, “月”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时间意义上的“月”。如王维的《竹里馆》“明月来相照”, 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 》“带月荷锄归”, 陆游的《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 李商隐的《无题》“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群, 月如钩”, 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由于“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独有的美学内涵:相思、离愁、孤寂、清冷, 在一些诗词中, “月”在凸显时间意义的同时, 也成为诗歌内容展开的重要背景, 成为诗歌意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情感意义上的“月”。这样划分并不是说此前归为时间意义上的诗人笔下的“月”就完全不带情感色彩, 事实上像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相见欢》, “月”就寄托了他们主观感情色彩, 将它们归为“时间意义上的‘月’”, 是因为在诗词中, “月”是他们用来点明时间的重要物象。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郞西”, 《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在这些诗歌中, 月亮是诗人们情感的寄托物, 时间的意义并不重要, 甚至完全消失。

通过以上梳理, 基本上可以勾画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月”的特别之处。时间意义上的“月”古已有之, 借“月”怀人的抒情方式也古已有之, 那么苏轼词中“月”的独特之处在哪?通过与本学段中涉及“月”的古典诗、词仔细比较, 会发现独特之处是苏轼对“月”描绘的巧妙, 即想象的奇特。许多诗人笔下之“月”是一个外在于抒情主人公的平面意象, 即使是李白《月下独酌》中对“月”有较多的横绘, 但“我”仍是主体, “月”随“我”而动。在苏轼笔下, “月”不仅立体化可感可触“琼楼玉宇”, 而且像人一样拥有细腻的情感。“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词人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无限的情感波澜外化到描绘的对象上, 月亮成为一个活灵活现有着人的丰富情感的形象。正是这些, 构成了苏轼词中独有的意境。诗词的艺术感染力缘于其意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描绘所刻画出事的生动意境, 使作品具有强烈而独有的艺术感染力。

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聚散, 每每牵动着诗人们敏感的神经, 但在对月怀人情感的把握上, 战乱之月与羁旅之月是有区别的。从单独一首诗词很难清楚地看出来, 但如果用同类题材的作品作为旁证, 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区别。战乱之思源于对死的恐惧。课本编辑者在白居易《望月有感》前提示:“诗人在战乱时期兄弟离散, 他所抒发的骨肉相思之情也更见深切。”“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战乱之时, 亲人天各一方, 音讯隔绝, 生死两茫茫, 这时的相思带来的是切骨之痛, 所以诗人所希冀的是太平与安宁。羁旅之思缘于情, 或兄弟夫妻之情, 或知己友好之情, 隔离虽带来刻骨的思念, 但相聚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这是一种看得见希望的痛苦。有希望的痛苦是暂时的, 是由外在物象所引发的, 情至深浓处, 往往产生对现实遭遇的怨愤。

当然, 羁旅之思又可以分为兄弟友人之思和情侣之思, 情侣之思因双方关系的多变性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离愁别恨往往更见深切缠绵, 也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喜好。所思不同, “月”所承载的内涵也不同。

单元内容比较是将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文进行比较, 从而确定不同课文的特点, 努力构建一课一品, 让学生一课一得。

“诗文志”“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任何诗词都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表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传统的对月怀人之外, 还有自己独到的人生哲理的体悟。这种体悟深邃高远、深刻卓绝, 为后从人古传诵。这是这首词的第二个特别之处。通过课文外相同题材作品的比较, 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宋人词作中,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称为中秋词的双璧。“洞庭青草, 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两首诗都有中秋明月下个人情感活动的描绘, 都构思巧妙、想象奇特, 但最后的选择却大相径庭。张词面对“玉鉴琼田”“明河素月”, 忘情其中, 超然物外, “扣舷独啸”, 摆脱世间一切俗物拖累, 纵情自然, 物我两忘。而苏词中, 面对中秋明月感悟人世悲欢离合, 表现出一种既超然达观又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这种面对人世坎坷乐观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人们喜爱这首词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是初中阶段非常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珍贵材料。

苏词的这两个特别之处, 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骨干班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观摩与研讨, 并不是一次完整的课例研修, 而是一次课堂观察活动。组织者是从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角度设计观察量表, 组织学员开展课堂观察的。通过对观察量表的整合, 笔者认为, 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管理型提问。这是一种为组织教学而进行的提问, 学生一般不需要回答。 (2) 记忆型提问。这是教师为导入新课而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设置的问题, 是新知识学习的有效铺垫。 (3) 知识理解型提问。是教师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知识而设计的问题。 (4) 探究型提问。这类问题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所教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具有纲领性的关键问题, 学生必须通过认真思考或合作探究后才能回答的问题。这类提问设置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答案的寻找, 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的尝试。知识的获得不是终极目标, 思维的拓展更为重要。不能说哪种类型的提问层次高, 哪种类型层次低, 关键是根据学情, 结合新知识的内容合理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 合理控制各种类型提问的数量, 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设置不同类型的提问, 不仅仅是一个提问设置的技巧和方法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对所教知识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篇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原文翻译及注释

作者长年积郁难发之气,才有了词作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直干云霄的一“问”,作者积怨而发,可以说是“问”得惊天地而泣鬼神,气势悲愤而恢宏,作者仕途多桀,人生失意,对影自怜,对月把酒,酒入愁肠而愁肠百结,沉郁激愤何能喻之于怀?再想想自己,看看冷月,自己今时今日的处境与月中的嫦娥是何其相似啊!因而,触景生情,这一问之气足可贯穿苍宇,上通九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此时虽是中秋,浩月当空,亦或有三五文朋诗友作伴,欢饮通宵,然而,表面上的欢娱又怎能抵得消心中的寂寞愁苦!故而,此时的欢乐是属于别人的,作者的心中则只有“愁苦郁闷。”作者借酒浇愁却愁思不断,故而大醉,其时,作者即便不饮也早已醉而愁乡里了。而作者大气长出的一问,由此看来不仅是问天,更可设想是问月中的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诗)作者由此及彼,由己及人,在这人间已是万家团圆之时,对影自怜,形影相吊。相同的境况,相同的遭遇。想想自己七年不见面的弟弟,十年的亡妻,郁愤之气不可遏止,故而又继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而这一问较之前一问,气势上虽有不及,然而其中之心情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说是痛彻肺腑,几可喷血!“人间现在已是万家团圆的中秋节了,嫦娥,你的月宫现在的情况又怎么样了?”

至此,作者多年胸中的郁闷之气得已全然发泄,但发泄了又能怎样?想起自己仕途坎坷,亲人亡散,失意怅惘之情顿生。雄胸中之气由悲愤而哀伤而失落,于是心中便萌生出超脱尘世之意“我欲乘风归去”。

然而,作者又是一个用世之人,毕竟不能全然超以象外,心中自有一种不甘之气流于笔端。但是,不甘又能怎样?想想月中的嫦娥,这千百年来不是一样的孑然而居,广寒宫的寂寞非常难耐,常年只有那一只不通人情世故的玉兔作伴,归去又能怎样?更何况“高处不胜寒!”不管是别人的排挤也好,还是耐不住月宫的冷清也好,总之,此时作者的心绪忧愤交加。由于内心的煎熬无法排解,致使作者心力憔悴,唤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欲哭无泪,而又无处乐意倾诉。至此,作者就犹如一个病人由原来的外伤进而转为内伤,情感之气韵由悲愤到哀伤到沉痛而几近癫狂了。于是作者发出了一声沉痛的幽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这还是在人间吗?简直是在炼狱之中啊!

心灵上长年的煎熬,亲人离散的悲切,仕途失意的伤痛,以及一切的一切的不幸,作者此时已是心神俱疲,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于是作者在似醉非醉,似梦非梦的失魂落魄的状态下,开始了梦游一般的在房子的里里外外寻寻觅觅起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凭窗望月,睹物思人,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在寻无踪迹之后,不由得黯然神伤。

但是,作者从小毕竟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品格和修养自非常人能及,中国传统文人的“达则兼治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此时充分体现出来。素有大志而又不能申的人,往往容易在失意受挫之后,走上心灵的自我解脱之路。苏轼也不能例外。“人不能改变环境,但能适应环境。”徒然神伤又有何用?心中块垒已开始冰消雪化了。“不应有恨”。词作至此,可以看出,作者已由个人的情怀中解脱了出来。神气也清爽了许多,心灵也空明了许多。因而,此时的作者由个人的“小我”开始蜕变了。词作之中原来的那一股悲愤、郁闷、哀伤、失意乃至十年里心神俱疲之气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兼济天下的宽博之气了。

文章开头是带怨气的一问,紧接着是痛心疾首的“何似在人间”一叹,而此时作者由于积怨一竟消,所以,“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便变得心平气和了,但还是可以看得出,这之中还是稍带有一些无奈和无助的:既然你嫦娥与“我”同病相怜,你为什么还要让月亮在别人不能团圆的时候圆呢?但是,由于作者深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超然出世,使作者在自己这一问之后便番然醒悟了,心底不由一阵释然。同时,心理不觉自嘲起来:惭愧!惭愧!枉我自称豁达开朗,洒脱不羁,怎么如今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么简单的自然规律也执迷不悟了呢?

至此,作者的心灵终于清明如水了。由于作者参悟了人生的真谛:人生的悲欢离合,正如眼前的中天之月一样,它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力永远也无法改变的。因而,在心中生出了悲哀无奈的同时,迅即便顿悟了。而心灵经过了一个由炼狱到地狱到人间再到天堂的全程的洗涤和锤炼,从而完成了心灵的蜕变,自我的形象也由一个“小我”完成了到“大我”升华。同时的气韵也开阔豁达了。最后,作者从心底里发出了祝天下的人们平安如意,今晚共享这美好月色的由衷的祈愿,成就了自己完美的形象。

综观全词,作者由悲愤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直干云霄的一问,到“何似在人间”这痛心疾首的一叹,紧接着是“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无可奈何的一问,继之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心灵解脱的一释,最后以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包容天下的宏愿结句。情感峰谷相间,情节曲折多致,气韵跌宕起伏,摇曳生姿;读来着实令人移神动性,荡气回肠,自有一语结而味无穷的神韵!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篇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原文翻译及注释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的相关情况;

2、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

3、了解词牌的相关知识;

4、领悟词中营造的意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5、学习苏轼旷达的胸襟,领悟他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6、记住词中的千古名句。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悟词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词作丰富深刻的意蕴以及它在后世的意义衍射效应。

2、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设想:

(一)教学流程:按照“读——品——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1.采用多层次诵读法,以读为主要手段,读前做好指导与要求:

一读识字通词,正确停顿断句;二读体味句子;三读感受意境,晓悟作者心声,与作者产生共鸣。

2.提供给学生较为丰富的相关资料,经过学生讨论、释疑等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浅层意义,并挖掘其深层内涵。

3.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开拓视野,深化理解。

4.提供例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写作赏析文章,从根本上把握诗词语言的合蓄凝练性与跳跃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感悟作品的境界。

(二)媒体设计:PowertointXP课件。

(三)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步骤与教学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温庭筠有一首词《望江南》,大家可能都背得出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这是一首思人的词,描述的是一个少妇对久离故乡的丈夫的盼望,意境很美。古诗词中有很多是表达思念之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对家人思念的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板书课题、作者。

(说明: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营造一个相对熟悉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调动相关的信息储备,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解题

学生已经学过“词”,请学生回顾与“词”相关的知识,教师补充:

“词”在古代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因为一首词中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辛弃疾有词集就叫《稼轩长短句》。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词作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词都是可以唱出来的,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有什么区别呢?古人总结说,如果是苏轼豪放的词,那么必须要一个北方的山东大汉敲大鼓,然后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如果是柳永婉约的词,就只需要一个小姑娘拿一个快板就可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词都有词牌,词牌规定着词的句数、字数及音律。(展示课件“词牌”。)

篇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原文翻译及注释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师:中秋时节,一家人围桌而坐,伴着窗外秋虫吟唱,慢品说笑,在微醺的醉意中看一轮明月升上天宇,这萦绕着秋的味道的中秋,成为人们舌尖上、心底里最醇厚的中秋味道。

苏轼也于一年中秋,欢饮达旦,让我们一起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去思考欢饮还有怎样的深意?

一、探求新知

1.整体感知――初读 初感

师:请同学们自由、出声地朗读这首词。思考这首词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并且用一两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你的感受。

生:老师,我觉得应该有悲哀。

师:词的小序中,有一个表现心情的词,你注意到了吗?

生:欢。

师:这样一首千古流传下来的会让很多词黯然失色的的名词,苏轼怎么会把这个“欢”字用错呢?这节课中我们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就是:这种淡淡的伤感和隐隐的欢愉为什么能够融合在一起?

(1)知人论世解“伤”

师:我们来看词的上阕,老师读给大家听,同学们看老师读得是否准确。(幻灯片:我欲乘风飞去……)

生:老师有一个字读得不准。你把“归”读成了“飞”。

师:同学们觉得我这样改好不好?(无人回答。)

师:我可不可以说说我的理由?我觉得,苏轼肯定没去过“天上”,怎么能说是“归”呢。而且对于高高的天宇来说,飞多有诗意呀?

生:老师,我觉得不对。苏轼写作本词的时候应该有悲伤的心情,所以不应该是快乐、自由地飞。

师:那你从哪个字看出了悲伤?

生: 恐。

师:是什么让苏轼感到害怕?

生:天上宫阙。

师:有一个词语特别能诠释他“恐”后的感受,是哪个词?

生:寒。

师:请看这则资料。思考“寒”,它其实暗指什么?(补充资料: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自请外调,在密州时做官时写作本诗。)

生:寒就是他在政治中被排挤后产生的一种孤独的感受,是一种政治中的失意。

师:分析得很深入啊。失意、不被接纳的现实会带给我们由内而外的寂寞、孤独的感觉。那苏轼到底想不想回去?

生:想。

师:哪个字能看出想回去?

生:欲。

师:这个“欲”字能看出想回去,他想回到哪去呢?

生:朝廷。

师:苏轼,他曾参加制科考试入仕做官。他这么辛苦地去入朝做官,目的就是要在皇上身边,以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去报效国家。他怎么不想回去呢?他很想回去,但还伴随着恐与寒,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复杂心情呢?

生:矛盾。

师:矛盾的。请同学们用你富有感情的朗读将这种矛盾的心情表现出来呢。那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种矛盾的心情表现出来?

生:首先得缓慢。要读出“悲伤”。

师:悲伤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

生:低沉语调。

生:上一句要高,与这句形成对比。

师:哪位同学愿意将大家的这些好建议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2)知人论世解“欢”

师:他在面对朝廷、面对天上,他做了怎样的选择?

生:何似在人间。

师:既然是这样的,那他应该是无事一身轻的。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这则材料,思考这样修改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幻灯片: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

生:不好,这个时候的苏轼并不是轻松的,“清”应该是清廉吧?

师:怎么看出来清廉的呢?

生:因为材料中说他为民兴修工程,意思就是他很清廉,不是轻松无事可做,所以这样修改肯定是不好的。

师:苏轼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能够清谋其政。同学们,大家想想能把政治失意的伤感与清谋其政的欢愉结合在一起的苏轼,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深思――政治寂寞里“伤”与“欢”

生:他应该是伤感寂寞,但是他还不沉湎在这其中不能自拔。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个有广阔胸怀的人。

师:说得好。他的失意、他的寂寞都是存在的,但是他却是一个――在政治寂寞中,在人生逆境的转弯处,洒脱的自勉的人!在辗转的仕途起伏中,对志向执着的坚守的人!正因他是这样的人,才使“伤”与“欢”相融相契!

(4)体味――情感寂寞里的“伤”与“欢”

师:可是面对象征着团圆的圆月,还是催化了苏轼的念弟之情……下阕中的哪些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情感中的伤感?

生:我想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是因为有心事,而且在词的小序中,也提到了“怀子由”,所以我想是因为思念弟弟而产生的伤感。

生:还有这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在埋怨月亮偏偏在我与弟弟分别的时候才圆,其实这并不是真的在埋怨月亮故意与人作对,是因思念弟弟而产生的伤感。

师:同学们,苏轼是否沉湎在伤感中无法自拔呢?

生:苏轼最后应该是想通了,因为苏轼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师:这说明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我觉得他很豁达乐观,他可以将自己所有的不愉快放置到整个人生或是天下人的角度去思考,一点不如意和整个人生或是天下人去比就微不足道了。我觉得他太了不起了。

生:不如意的事情经常会有,但是苏轼就不会让自己沉湎在其中,他会很智慧地挣脱出来,这样才能找到快乐,我觉得拥有走出伤感、找到快乐的能力就是一种智慧。

师:说得好,快乐往往需要你智慧的寻找,而不是伤感的等待。在这种情感的寂寞中,苏轼想到了用什么样的智慧方式来寄托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呢?

生:我从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明月来寄托对弟弟思念之情。

生:我觉得苏轼这种寄情的方式特别有创意,因为全天下人都在一个月亮之下,同在一个月亮下,就感觉无论相隔多远,都被拉近了距离,所以就不会感觉有别离的难过了。

生:苏轼能有这么多的领悟,我觉得苏轼的寂寞不是心灵的空虚,而是思想的丰润!

师:说得太好了,面对着人生中的各种寂寞,也许有的人会把它想成压在心头的一座大山,可是苏轼不同,他会将山一样让人窒息的寂寞化作乘风破浪的风帆,到底是山还是帆,不取决外面是阴还是晴,要取决你是否有豁达乐观的胸怀,取决于你是否有走出泥泞的智慧。

二、拓展应用

延思――文人寂寞里的“伤”与“欢”

师:读懂了苏轼的寂寞与欢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政治寂寞中却不沉沦的文人吗?

生:我知道李白,他在政治上也并不如意,但是还是坚定信念,也写下了许多的好诗。

生:我们学习的《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他也是不如意但是不避世的文人。

师: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在这本语文书上,你会遇到刘禹锡在陋室之中不坠青云之志,李白在行路之难中不改长风破浪之向。希望同学们在遇到这些人的时候向他们致以我们深深的敬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压弯了腰,于是他们只有到自然中去吸一口自由的空气,借助杯盏之间,去伸一伸被压垮了的腰,这些在寂寞中绝不沉沦、绝不逃避的文人,潇洒地提起笔,对炎凉世态、坎坷仕途做出了最昂扬、最诗意的回答。我们不仅要在这些文人的诗词中感受文化的墨香,更要在他们的寂寞人生中获得豁达乐观的人生芳馨!

教学反思:

文以载道 道以润心

“文以载道”,因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隐在文章中的有助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有助于丰盈学生成长智慧的“道”挖掘出来,并且浸润学生的心灵,内化成学生品格中的美好元素。在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我想努力做的就是与学生共同将这些学生心灵成长的养料挖掘出来,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感悟、自我提升。沿着这样的思考,我设计并执教了《明月几时有》一课,在设计及教学过程中,有了一些关于“文以载道”方面的思考。

1.文载数道,侧重何道。对本次的解读,教参上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角度。

一个角度认为本词是作者的出尘之思,是对精神家园的向往;还有一个角度则认为是作者在政治不如意中、人事不团圆中的乐观豁达的胸怀。可能每一篇文章都会蕴含多个道理,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鉴赏角度,但是本节课的设计之初,经过仔细考虑,我还是选择了第二个角度,这不是因为我手中有多少相关的备课资源,而是基于学情,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来确定的。

2.以道化文,道为重心。本词作者所处的时代虽然距离学生的生活时代相隔千年,作者的人生经历也是学生未曾体味的,要让学生首先自然、主动地走进这首词,是很关键。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关注了一个矛盾之处,就是小序中的“欢”与词中的伤感,矛盾之处历来都是能够点燃学生的兴趣点。所以学生由这个矛盾的点,一步步解读出了这首词的背后所屹立的苏轼是一个拥有旷达胸襟、乐观智慧的伟大的人。苏轼以及像他一样的文人的人生智慧也成为学生成长智慧的无痕的启发。这也是我本节课中的教学目标,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3.文道相契,贵在得法。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使“教学资源运用、问题设计、板书设计”这三项技能更好地成为词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本文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起初我也曾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设计能否凸显这三方面的能力,在试讲中却发现设计得很“臃肿”,甚至游离于教学目标,这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试讲失败后,我对资料进行了最精当的选取,对问题进行了更加精准、富有梯度的设计,对板书的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提炼概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是赛课,存在着对学情估计不准确的问题,但是也带给我一定的思考,那就是一个班级中存在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状况,对学情的预设应该是对各个层次学生都有相应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我想这应该是今后教学中我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学评析:

此课是哈尔滨市香坊区第六届“卓越杯”教师专业素质大赛的参赛课。把古诗词作为赛课的内容本身就是对选手是极大的考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千古名词,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足见此首诗词的地位。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词的意境豪放、情怀旷达。既有理趣,又有情趣。那么如何将这首词的丰富的内涵和作者出尘之想与入世情怀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为现代中学生很好的接受,就为教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张蕊老师的课就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资源的开发、教学方式的呈现等方面的思考,且在“文道相济”上用心、出彩。

1.这节课的内涵主旨丰富,教者只选其一,即作者在政治不如意中、人事不团圆中的乐观豁达的胸怀。充分体现了备课中,教师对学情的了解,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要。

2.本词作者所处的时代虽然距离学生的生活时代相隔久远,但教者关注了小序中的“欢”与词中的“伤感”这个矛盾点,点燃了学生兴趣。所以学生由这个矛盾的点,解读出了苏轼是一个拥有旷达胸襟、乐观智慧的伟大的人。到此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的重点突出,顺势而成。

3.厚重的想法还需要巧妙的方法呈现。教者设计了如下环节:初读:知人、论世、解“伤”;初感:知人、论世、解“欢”;深思:政治寂寞里“伤”与“欢”;体味:情感寂寞里的“伤”与“欢”;朗读:情感寂寞里的“伤”与“欢”;延思:文人寂寞里的“伤”与“欢。这些环节脉络清晰,由课内赏析到课外的延思。体现了其较高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

上一篇:团拜会串词下一篇:21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