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解释

2024-04-2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解释(精选10篇)

篇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解释

水调歌头 (词牌名)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的思念,对世事的豁达,全词心情从伤心抑郁,心有郁结到乐观豁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为一个过渡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但愿人长久》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抒发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以及他对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的诚挚祝愿。 本课有一些重要的四字词语需要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在理解词语时,重在理解词语方法的指导。如:看图片理解“皓月当空”、抓住关键词理解“手足情深”、做动作理解“屈指算来”、用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形影不离”、拆字法理解“心绪不宁”。这样,学生在今后理解词语时,不妨也可以用一用这些方法。

在教学第二、三自然段时,重点学习表达方式,感受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先通过对文中相关句子的解读,感受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指导好朗读。读出读出团圆的热闹喜庆,读出苏轼的孤独愁闷;小时候兄弟俩形影不离的欢快与现在的分离之苦。接着通过对比阅读(将写人们欢度中秋的.情景,小时候兄弟俩生活情景删去),学生从中体会对比手法的妙处。回忆以前课文中的对比手法,感受对比的表达效果。 本课也为我们提供了从文中找寻、提取相关信息提供了范例。让学生找找与诗句相对应的句子,并且说说理由。从平时的阅读题来看,有的题目答案就在文中,可是很多孩子并不能够根据问题从文中找到答案或者是相关的语句。他们的这种能力还是欠缺的。在此基础上,带着孩子一起做了阅读练习,锻炼找寻、提取信息的能力。

篇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解释

教学重点:

一: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1、导语: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2、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主要是让学生看,教师点拔一下重点即可。

二、预习检查。

1、 给红色的字注音。

宫阙(que4) 玉宇(yu3 )

朱阁(ge2) 绮户(qi3 )

无眠(mian2) 婵娟(chan2juan1)

2、范读(点击答案)。

3、学生齐读。

三、朗读训练。

下面让我们进入“朗读训练”部分,通过听、看朗读,全心身地感受这首词的优美之处。

1、播放“配乐朗读”一遍。

2、学生齐读。

四、诗词赏析。

(一) 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请大家看屏幕,并对照课本的注解,弄清这首词的字面意思。

1、归去:回到天上去。

2、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宇,这是想象的仙宫。

3、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 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指作者)。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 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是对子由说的。婵娟,即嫦娥,这里指月光。

(二) 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1、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

明确: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起得奇逸。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人间,幻想、现实,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怀旷达,一片光明。

板书:上阕----望月(写景)

2、下阕呢? 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已有六年不见了。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亲人之间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板书:下阕----怀人(抒情)

3、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

明确:这首词上片写景,执着人生,下片抒情,善处人生,上下片内容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板书: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四) 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板书: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宫阙 ――> 琼楼玉宇

明确: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五、能力训练。

1、在这首词里面,作者大胆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讨论之前,先了解何为联想和想象。

(1)讲解“联想”的定义。

(2)放映“明星”和“街灯”图。

提问:我们在初一时学习过《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他们两者有何相似点?

明确:明亮 。

(3)讲解“想象”的定义。

(4)放映"天河现水牛”和”牛郎织女”图。

提问:人们由“天河现水牛”图艺术地创造出“牛郎织女”图以及由此联系到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中间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通过想象来实现。它的特点是:由此及彼。

2、现在,老师已经把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化成了两道思考题,同学们互相讨论,等会儿老师请同学们回答。

―― 放映思考题。

(1)看了图一,你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珍珠、玛瑙、鱼目、地球、圆月、各种球类等等...

篇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宋神宗熙宁九年, 苏轼身在密州, 这一时期他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因政见不和而自求外放, 辗转各地为官。中秋之夜, 诗人客居异乡, 与胞弟苏辙分别至今, 已经整整七年未得团聚。皓月当空, 苏轼心潮起伏, 于是乘酒兴正酣, 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处把酒问天, 呼应了词前小序:“欢饮达旦, 大醉。”苏轼喜欢饮酒, 于其词作中常有表现, 他曾说:“赖我胸中有佳处, 一樽时对画图开。”酒可以起到发酵作用, 让人们能借酒浇心中之块垒。此处的月不是平常之月, 而是月值中秋;人也不是常态之人, 而是醉酒之人。词人开篇就以一种特定的情境展开, 读之, 中秋月夜的浩渺之气和词人举杯问天的不凡气魄, 于字句中迎面袭来。让我们暂时忘掉自己身在何处, 像古人说的那样“思接千载、神游万里”, 如此美景势必良辰,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此句把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今夕何夕啊, 月宫如此的美丽?有人把这首词比作词中的《天问》, 词人以“问”来描写中秋月明之景, 以“问”来抒发对当空皓月的惊艳赞美之情, 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显示了苏轼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接下来, 苏轼任由自己的思绪信马由缰:“我欲乘风归去”归往哪里去?苏轼竟然想到要羽化而登仙、乘风而奔月。苏轼做这首词时已经四十一岁, 正因避祸而外任密州, 所以“乘风归去”苏轼是要摆脱人世的纷繁。纵观苏轼一生, 在政治的风云中, 他几乎处于颠沛流离、坎坷动荡的状态。王安石当政主持变法时, 苏轼写诗讽刺新法而锒铛入狱、命系游丝, 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 后司马光上台废除王安石之法时, 苏轼又因反对尽废新政而遭到旧党的攻击被贬惠州。六十二岁时, 再被贬至儋州。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在费衮的《梁溪漫志》卷四记载了苏轼这样一件小故事:苏轼有一次问众奴婢:“说说你们看我腹中有何物?”众婢答曰:“都是文章”“都是识见”。苏轼摇摇头不以为然, 其中有一丫鬟名叫朝云的答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 从此视这位朝云姑娘为红颜知己, 在其死后坟墓上的云如亭上题诗:“不合时宜, 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 每逢暮雨倍思亲。”

苏轼的人生如是, 就是因为他注重现实利害的精神和耿直的态度, 而不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旷达如苏轼, 很快就从消沉的精神状态中摆脱开来。“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他还是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来得温暖亲切。一旦躲进琼楼玉宇中, 那里虽然安宁没有纷争, 却也寒冷而凄清, 还是潇洒地“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吧。“我欲”、“又恐”、“何似”展示了词人情感的跌宕起伏, 在这样的峰回路转中, 凸显的是苏轼对生活强烈的爱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是有着“致君尧舜上”的人生理想的。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苏轼拼却满腹豪情一腔热血, 换来的虽然是被排斥打击, 虽然是外放冷遇, 但苏轼却能做到毫无狼狈潦倒之意, 他于人间潇洒起舞。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随着皎皎明月光的流泄, 我们眼前仿佛能看到朱阁里绮户下那无眠的人儿, 流动的美感中又烘托出寂静一片, 那轮明月偏偏要挑动灵心善感、愁情满腹的苏轼。“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白孤独时依然是豪迈的;“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孤独时是优雅的;而苏轼, 在中秋月圆之时的这份孤独, 是伴随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坎坷半生的感慨的。“想闻散唤声, 虚应空中诺”是思念至极的幻听, 而此时苏轼也只能独语对月, 你有何憾事, 圆圆的要照尽人间离别吗?

苏轼的思想是兼及儒释道三家的, 正是佛家所秉承的“看破、放下”促成了苏轼性格中的旷达一面;也因为道家的“出世、养生”思想才能让苏轼在屡遭贬谪后依然活得雅致清新有声有色;所以他才能于困顿孤寂中“悟”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由“小我”而升华为整个人类的普遍情感, 由此佳句天成, 一语传万古。“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也许我们经常于一无人角落悄悄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但是最难得的是能够找到一味良药给自己的灵魂, 以便在这个并不够完美的人间好好地活下去。

摘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往今来为人们传唱不已, 本文侧重从苏轼的思想方面来分析、欣赏名篇的艺术美感。

篇4:教学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关键词 师生交互行为分析 S-T分析法 Flanders分析法

一、师生行为分析方法

师生行为分析法主要以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观看课堂录象并对其编码,将课堂中的行为信息量化以发现课堂中的师生行为规律,揭示课堂中的教学活动结构的研究方法[1]。本研究中,作者使用了两种师生行为分析方法。

1.S-T分析方法

S-T分析方法是一种以图形的方法表示教学性格的分析方法。它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1)将教学中的行为仅分为学生(S)行为和教师(T)行为两类,减少了教学过程中行为分类的模糊性,增加了客观性。

(2)由于将计划教学与实施教学的结果以图形表示,可采用可视化的方法研讨教学。

(3)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有利于推广、实施。

S-T法通过计算教师行为占有率Rt和师生行为转换率Ch,将师生互动行为模式分为四类:练习型、混合型、教授型和对话型,并可以诊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等问题。

2.Flanders分析方法

在各种分类分析中,Flanders的分类分析方法是一种影响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分类系统[2]。此方法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教师、学生的行为进行分类,并根据这种分类,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一系列的单元行为。Flanders的行为分类将教师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学生间接产生影响的行为,一类是对学生直接产生影响的行为。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记录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本例中是按10秒钟)进行采样的。通过采样,可得到教学过程的分类行为数据序列。这种数据序列实际上是将教学过程以一定的编码方式所转换成的代码序列。这些“代码”能够基本上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为随后进行的评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观性,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数据处理结果

1.S-T分析方法

使用S-T方法,以30秒钟为间隔对该案例进行采样后得到其S-T曲线和Rt-Ch图,如图1所示[3]。

图1 S-T曲线图和Rt-Ch图

S-T分析法显示分析结果为:

该堂课教师行为占有率(Rt)为43.33%,学生行为占有率为56.67%,师生行为转换率(Ch)为53.33%;

该课程中师生的交互模式为对话型。

2.Flanders分析方法

用Flanders法,我们以10秒钟为间隔对该案例采样后得到Flanders课堂互动曲线和迁移矩阵,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课堂活动特性曲线

Flanders分析方法显示结果如下:

该课教师语言比率为49.1%,学生语言比率为50.2%;

教师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例为46.6%;

学生主动语言比率为2.3%。

三、评价与结论

1.S-T分析方法

(1)经S-T法分析可以看出师生互动模式为对话型,而且师生行为转换率高达53.33%,说明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主讲的课堂模式。

(2)师生行为转换率高,而且教师行为占有率也很高,说明课堂的主要控制权还是在老师手上,主要表现为“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性,从而使课堂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呆板,这样的课堂持续的时间越长,越让人感觉是一种“演习”式的教学。

(3)本课中信息技术用来做创设情景的工具,说明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反映出教师已经具有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技术观。

2.Flanders分析方法

(1)由Flanders分析方法得出该课教师语言比率为49.1%,学生语言比率为50.2%,说明此课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观。

(2)学生主动语言比率仅为2.3%,说明由学生开头的谈话次数和时间都很少,并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四、问题

1.在采用S-T分析方法将教学行为分为教师行为(T)和学生行为(S)时,由于此堂课中有两处是播放视频的,对于将此教学活动是视为教师行为还是学生行为我们小组进行了讨论,最后一致决定将其视为教师行为。因为我们认为播放视频具有与教师讲授行为相同的引导功效。

2.计划的S-T曲线(图中的蓝色曲线)和实际的S-T曲线(图中的红色曲线)达到何种程度的吻合时,我们认为实际的教学基本实现计划的教学方案?

3.在采用Flanders分析方法时,对于某些教师教学行为无法具体区分,如教师发言中的讲授与指示有何区别,何为理念?

参考文献:

[1]王陆,林司南.《案例分析:台球桌上的数学》.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

[2]傅德荣,章慧敏著.《教育信息处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篇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1、知识目标

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教学难点】

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法】

情景创设法、设疑导思法、讨论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询有关作者和理解诗词的资料。

2、课堂上展开多边活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师生协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让音乐、绘画走进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感。【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课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富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弯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一轮满月,会使人联想到美好和圆满;月亮的皎洁又常常让人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人常说,八月十五月儿圆,月圆人团圆,但是在这合家团聚的日子里,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和家人团聚呢?不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在中秋佳节都不能与家人团聚,如保卫祖国的边防战士,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辛勤耕耘的老师,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自然,中秋之夜的月也就成了人们倾诉的对象,于是无数咏月诗词应运而生。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苏轼是一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中秋之夜,大醉之中,他会由皎洁的月亮想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试读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咏月名作《水调歌头》。

二、学生自学课文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2、简介“词”、写作背景及南宋胡仔对这首词的评价 词起于唐代,盛于宋代。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的体裁,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上下两阕。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词有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词谱)的名称。词牌是有来源的。词牌不同于题目。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写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词人在密州知州任上。苏轼仕途失意被贬(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密州为地方官),心情抑郁。其弟苏辙(字子由)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人已有七年未见。中秋赏月,词人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这首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余词尽废”是什么意思呢?就好像这首词是一朵特别美丽的奇花,当它开放后,其他的花朵都失去了光彩。从“余词尽废”,可见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之高。

3、听朗读,捕捉画面。“文以画形象,画借文生辉”。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读课文,捕捉画面。然后将你捕捉到的画面与同学交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4、搜集有关“月”的古诗词、故事、传说。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嫦娥奔月、玉兔东升、月下老人、吴刚砍桂树。成语:日新月异、花好月圆、披星戴月。

5、下列诗句与本词中的哪些句子意境相通?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三、初步感知,理解课文。

(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小组合作探讨,理解词的大意。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①上阕----望月(写景)②下阕----怀人(抒情)

③上、下阕的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二)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三)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1、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联想,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比如由“秋风”想到“落叶”,因为“秋风”和“落叶”相伴出现,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我们好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朋友有相似之处,这就是“相似联想”。当我们提到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时,会自然想到我们在父母身边的幸福,这就是“对比联想”。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教师时,往往会想到妈妈,因为她们对我们都一样的关怀体贴,这就是“相近联想”。由此可见,“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想像是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比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

2、课文中的联想与想象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3、运用:

联想:菏叶上的水珠象(滚动的玻璃珠等):想象:天上的白云,我想到万马奔腾„„两军交战„„

四、合作探究

(一)词前小序,有何作用?

词前小序,述作词缘由(怀念子由)。

(二)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月“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三)“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学习“我欲„„高处不胜寒”一节,思考:

1、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矛盾,还怕寒冷)

2、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4、小结:词人通过是“回天上”还是“在人间”的犹豫表达出“出世”还是“入世”的心理矛盾,同时也用“天上”、“人间”暗指“朝廷”、“地方”,以高处之寒隐喻自己受党争迫害的政治遭遇,虽有寂寞、惆怅之感,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最终以对生活的热爱排遣了忧郁,对月起舞,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怀。

(五)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情怀?“此事古难全”反映出作者怎样的胸怀?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以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恨亲人难聚、恨命运多坎坷,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以其高度的智慧吟唱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旷达、乐观的对待不幸,发出了“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

2.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由此还表现出他的什么特点? 明确: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②旷达的胸怀,乐观的生活态度 ③道出了人生哲理

(六)全班同学再齐读全首词,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五、知识迁移与运用

1、与作者对话。

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了时空的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先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老师总结: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一定要勇于接受,勤于拼搏,那样才会取得成功的。请同学们带着对苏轼的崇敬之情再一次大声朗读课文,看谁最先会背。

2、中秋之夜,思念外出工作的亲人,这时您引用《水调歌头》中哪一句表示祝福。

3、你妈妈十分想念你外出上学的哥哥,请你引用《水调歌头》中一句诗来劝劝她,你会怎么说?

4、心灵之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假如今天是中秋节,大家在学校学习不能和家人团聚,请你拟一条短信,将你的祝福送给远方的亲人。(教师出示手机中学生的短信作为例子)

六、小结:

从优美的诗句中,我们明白了月在诗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一种寄托,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寂静凄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恬淡;感受到了“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感受到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惆怅无奈,还有“一夜飞度镜湖月”的梦幻神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同学们在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都有一片皎洁的月光。然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篇6: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写于北宋熙宁九年。这首词是作者在中秋夜时因为思念六七年不见的弟弟苏辙而做的词。当时苏轼正当壮年,四十岁,在官场上因为与王安石等变法者的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到各地为官。苏轼流连在各地期间,历经六七年未曾与弟弟苏辙团聚,他曾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较近的地方为官,但这愿望一直到调任密州时仍未实现。当时的苏轼,工作生活事事不顺心,在官场上不得意心情沮丧,却又心怀壮志期待未来能有一天能重返汴京,在家庭生活中与家人长期分离,期待相聚却又不能如意。在中秋夜这个应该是“月圆人团圆”的美景良辰,苏轼只能孤身面对着一轮明月,这种复杂又矛盾的情绪惹得他心绪激荡,导致抑郁惆怅齐爆发,当晚就率性“欢饮达旦,大醉”,之后乘着酒兴催生了这首千古流传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秋夜孤独一人对着明月独饮独酌,想象力丰富的苏轼把“青天”当作是自己的好友,豪放地拿着酒与它对话,问着青天种种话题。青天呀!“你知不知道月亮是什么时候就开始存在的?”,“月宫上的生活不知道是怎么样的?”,“这儿是熙宁九年,不知月宫里是什么时代?”又像是和好友吐苦水一般,说是想要乘着风飞到月宫去,过过那神话里的仙人生活,顺便摆脱掉目前的烦恼,那不知该有多好。 但是,话锋一转,又怕月宫寒冷的环境自己住不习惯,肯定住不了多久。又像是为自己留在人间找说法一样,说是与其孤独的住在寒冷的月宫里,还不如留在人间生活更加有趣。生活在人间虽然也是孤单一人,但是当在月下起舞时,还能有影子与自己作伴。还是留在人间吧!

本词的上半段中,从“欲...去”到“又恐...寒”到“何似...人间”可以清楚地看出苏轼的的心理转折,也清楚地看到了他的情绪波动。生活的抑郁惆怅使之想要“离开人间”,个性的豪放洒脱使之想要“留在人间”,这两种思绪不断交替地在心中搏斗,最后终于由“离”和“留”的矛盾思想中脱离出来,做出了抉择,认定了还是生活在人间较适合他。

皎洁的月光掠过朱红阁楼,穿过雕花门窗,照着那些思念着亲人而迟迟未能入眠的人们。月亮呀!月亮!今晚是中秋夜,不是应该月圆人团圆吗?月圆而人不能团圆那是多么不幸,多么令人感到遗憾的事啊! 想象力丰富的苏轼又将明月当作是“友人”,想到多年未见的弟弟,心中思念亲人悲伤不已,所以对着“友人—明月”连连抱怨。问其是否心中对人们怀着怨恨,所以在世人不能与家人团圆时才故意出现月圆,使得悲伤的人们更加伤感。苏轼抱怨过后,又觉得自己的无理取闹对不起“友人”,随后添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段话来为友人脱罪。如同天上的月亮不能控制自己的圆、缺和天气的阴、晴一样,人的一生中也一定会遇到无数次的不能掌控的悲、欢、离、合,世间上的事本来就难有十全十美的。就连月亮也不能随意控制自己的圆缺,既然如此,它怎能控制人间的悲欢离合呢,所以在中秋的夜里照着悲伤的人们,让他们感到更加悲伤,它也是很无奈的。观点改变心态也跟着转,个性乐观开朗的苏轼想到既然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原是人世间不能避免的,那么既然有“离”就会有“合”,现在何必特意为了此时的别离而伤感呢?他心态一转,洒脱的以一句对众人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做结尾词。他祝愿这些中秋月圆夜不能和亲人团圆的人们,祝愿这些和亲人们千里相隔,异地相思的人们都能同时欣赏到这美丽的月色,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上,都能够活得长长久久、健健康康,一直坚持到与亲人相聚。

下半段的词中,从“照无眠”到“不应...狠”到“月有阴晴圆缺”,这个过程里的思想转变,清楚地展现了苏轼个性的`乐观开朗,最后对世人的祝愿更是将他个性中的浪漫凸显出来。

篇7:《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讲义

1、背景:苏轼(1037 -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缘由。写此词时,作者41岁,政治失意,妻子亡故,弟弟远他乡,词人心中十分苦闷,于是借询天问月排遣愁绪,但他毕竟有着旷达的胸襟,在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中达到了自我解脱。《水调歌头》是一首世代相传的“中秋词”。(记忆)

2、注音:宫阙(què)琼楼(qióng)绮户(qǐ)婵娟(chán juān)不胜寒(shēng)丙辰(bǐng chén)(记忆)

3、补充注释:(1)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所以作者有此一问。(2)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月宫去。(3)不胜(shēng):忍受不住。(4)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彷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5)照无眠:照着有心事睡不着的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⑹何似:哪比得上。⑺不应:不该。⑻何事:为什么。⑼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⑽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⑾千里:相隔千里的人。⑿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记忆)

4、断句示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出了词人的醉意朦胧。)

5、译文:天上的明月什么时候有的?举起酒杯我问青天。不知月亮上,今晚是何年何月,何种情景?我想乘长风到月宫上去看个究竟,但有担心经不住月宫上的寒冷。月下起舞,只有冷清的影子相

随,怎么比得上温暖的人间呢。月光转移,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又低低的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不能安眠的人。月亮啊,你不应该有什么憾事,为什么总是趁着

人们离别的时候才月圆呢?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之事,这样的事情自

古以来就难十全十美。只希望别离后的人能各自珍重,长期珍摄,可远隔千里,共浴月光,同赏皎月。

6、赏析:上阕:写词人月下欢饮时的联想和想象。词一开篇接连

两个发问,其一,天上的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其二,不知

月亮上,“今夕是何年”?这样的问题李白也曾问过:“青天有月来

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相比之下,苏轼这一问,问得更加痴迷。

很明显,词人因思亲情切而生寂寞之感,不由把酒问月,并想象着

月宫今夕的情景;但他想到月宫的清寒,又不免迟疑起来,于是,诗人转而安慰自己:在天上起舞,只有冷清的影子相随,怎么比得

上留在温暖的人间呢?词中隐约透露出再现实中苦闷难谴,欲求解

脱的情绪。

下阕:写词人月下“无眠”的情状及对人生的沉思、探求。下片除

开头写月移光转而外,以下全属内心独白。第一句就把月光拟人化,写出了月光流动的感觉,同时也带出因离愁别苦而“无眠”的月下

人。月圆了人却不能团圆,词人不禁埋怨起一轮明月了:“不应有

恨,何事偏向别时圆?”意思是:月亮你不应有什么憾事,为什么

偏偏在人离别的时候显得格外的圆?此设想甚奇,但词人又调转笔

锋,作了一番宽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是人生和自然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所以实在用不着特别

地悲伤。这样层层推进,愈进愈深,释却离怨,于是最后两句“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惟愿别离的人们各自珍重,远隔千里,一同欣赏中秋明月之夜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

缚的达观思想。(理解掌握)

Z▲

7、情感变化:由怨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到感悟

人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最后又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表现

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豁达)胸襟。(理解掌握)

8、显著特点:这首词虽有感伤情调,但并不使人感到难堪的压抑,词人的豁达胸襟仍处处可见。他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

片问天,下片问月,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应当指出,词

人的问天、问月,归根到底上一问人生。在就经过一番认真探求之

后,他终于得到了人生哲理的启迪。可见,寓哲理于情理之中,是

这篇词的一个显著特点。这首次几乎句句写月,词意优美,令人玩

味不尽。全词既充溢着浪漫清怀,又抒发现实感受,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词人乐观豁达的情绪。这首词中寻得安慰,称誉它为最好的一首中秋词,并不为过。(理解掌握)☆

9、佳句赏析:①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词人对天上生活的向往,不愿留在人间。原因:在人间,作者孤独、寂寞,感受到的只是失意与别离的折磨让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但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胜寒”,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阳睛圆缺,此事古难全。赏析:这句话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阳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 :词人希望分离的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希望大家岁岁平安,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理解掌握)☆

10、拓展思考:①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 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③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不为愁苦束缚的达观思想,心胸旷达。④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虚景:宫阙 琼楼玉宇。⑤词中哪些地方用了联想和想象?(理解掌握)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

乙事物存在存在想像: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甲事物存在不存在11、写月诗句:在中国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审美意象。不说那诗人之众、诗作之巨、流派之多,单是那和谐的韵律、严整的对句间所凝聚的世间万种风情就会令人流连忘返。皓月当空,长风拂面乃自然界之一物像,然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缀入,便融入了人的情感因素,而成为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明月之诗”。由此,在诗人笔下月亮就成为一个包括相思在内的多重意象的。月与人可亲而不可近,恋人对月海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丈夫,游子对月思念亲人;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茫者视月为希望,奋进者视月为信念。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悠悠苍天,月亮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洒》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钩。——李贺《马》 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整理编排——仝晓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讲义

篇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解释

读中国诗词, 没有人能跳过苏东坡;读东坡词, 没有人能跳过那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该词从宋代传唱至今, 历经八百年, 依然是“流行曲”。那么, 该词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如此永恒的魅力呢?究其原因, 是因为苏轼用最诗化的形式在精确传递个人的生命体验的同时吟唱出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 在给人们带来诗意化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情感的共鸣。

一.个人生命体验与人类共同生命体验的巧妙融合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 越具有情感独特性和艺术表达独特性的作品越具感染力和征服力。苏轼在词中首先表达的正是他自己的独特情感。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 这是东坡在密州度过的第二个中秋之夜。每逢佳节倍思亲, 面对明月, 东坡欢饮达旦, 醉眼朦胧中, 他想起了和自己从小感情极好的弟弟苏辙, 兄弟二人已长达七年未见, 强烈的思念之情在明月之下前所未有地涌上苏轼的心头。在思亲的同时, 他又想起了自己的政治处境, 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而遭到排挤与打击, 于是一再被贬官外任。面对着政治失意、亲人分离的人生, 东坡首先是忧伤的、痛苦的, 所以他才会“欢饮达旦”, 举杯消愁愁更愁啊。东坡更是疑惑的, 为什么自己忠心为国却遭排挤?所以他一起笔, 就是一个大大的叩问“明月几时有?”, 因为苍穹的深邃、辽阔、博大、宽广和包容, 叩问苍穹是人类遇到困境时必然的哲学选择。苏轼把酒问月既是对宇宙本体问题的叩问, 也是对自己人生遭际的深度叩问。自然, 这种叩问是无奈而沉重的, 也是得不到青天回应的, 但这种叩问却经常能听到自己心灵的回声。于是, 东坡在叩问中有了“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的心灵回声。任何一个人一旦真正走向了自己的内心, 不管面对怎样的芜杂与矛盾, 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乘风归去”只能是东坡短暂的消极想法并非他的真正意愿, 因为理性的他并不相信能在远离人间“高处不胜寒”的宫阙里觅到诗意的栖息地,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返回现实,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 但文学又不能仅仅属于自己。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一定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 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与表达方式的作家, 但他的“自我”中一定包含着博大的“大我”情怀, 唯有含有“大我”的“自我”, 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才具有生命力。苏轼《水调歌头》一词就是“自我”中包含着“大我”的优秀作品。苏轼在抒发自我忧伤、痛苦、失意、矛盾的同时, 还书写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这首词以把酒问月开篇, 苏轼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提升到具有恒久魅力的关于生命和宇宙本体的追问。在追问中, 他找到了现实生活与理想生命状态的平衡点。所以他明白了:人生固然充满痛苦与磨难, 但只要以旷达的情怀对待人生, 依然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他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的千古名句。世事本就如此, 人生有悲欢离合, 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 自然规律是也, 何须怨天尤人, 何必自寻烦恼?他不仅自己懂得了, 他还很快超越了自己, 他在词作最后把自己透彻的人生感悟化作最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以此送给普天之下那些需要慰藉的心灵, 希望那些失意的人们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与温馨。

苏轼就这样将个体的生活感受升华凝结为某种普遍性的人生领悟, 其词表达的既是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是人们共同的生命体验, 自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深刻生命体验与完美文学意象的巧妙结合

在中国文化里, 月亮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球, 它承载了太多太丰厚的文化内容。因为月的圆缺, 所以月可喻人之团圆与别离;因为月色的皎洁, 所以月可以象征美好、纯洁;因为月光的柔美、温馨, 所以月可以象征思念;因为月可以超越时空, 所以月可牵系着相思的心灵, 缩短着时空的距离;因为月光之寒, 再加上月宫中寂寞嫦娥的传说, 所以月构成了孤独与失意者的凄苦与彷徨;因为月之永恒, 所以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

可以说, 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中国人太多的美好理想和憧憬, 月亮早已被中国人诗化了, 成为中国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文学意象。苏轼是一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人, 在中秋之夜思亲念家又失意郁闷纠结的他, 选择月亮作为自己心象之托再也合适不过了。

在词中, 苏轼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望着那轮皓月, 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 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 于是夜空中的月球俨然成了天上的宫阙和琼楼玉宇。他以一颗自由的心灵和月亮进行着情感的交流, 营造出人和宇宙相通的境界。

在词中, 苏轼又运用精妙的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 他把月亮当作倾诉的对象, 尽情倾吐内心的痛苦与纠结;又把月亮当作可以寄情的友人, 托月亮把自己美好的祝愿带给亲人带给普天之下所有分离失意的人。

苏轼的人生就如那月儿, 圆缺满损皆全。有与发妻相敬相爱的和乐圆满, 有与家人生离死别的缺损, 有官场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的阴郁。这样的人生自然也让他的生命体验更为深刻, 他从月儿身上看清了自己应该坚持的人生之路:随缘自适, 并且尽己所能给无数彷徨无助的灵魂带来光明与希望。这种丰厚深刻的生命体验, 巧借月亮这一完美文学意象进行了诗意化的表达, 所以当得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这一至高性评价。

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疏通词作的句意, 对作品的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反复朗读和背诵词作, 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3.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 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作内容及其表达的不同情感。

难点:知人论世, 理解作者的心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读中国诗词, 没有人能跳过苏东坡去, 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宋代传唱至今, 历经八百年, 依然是“流行曲”。这强大的生命力, 历史上无出其右者。

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 月亮很圆很大。面对明月, 东坡欢饮达旦, 大醉。醉眼朦胧中, 他挥墨泼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这阙宋词名篇, 探寻一下东坡面对这一轮皓月的心路历程。

二.读懂词作:

1.全班齐读, 读对字音, 读对节奏。

2.结合注释, 自己默读, 读懂句意。

3.读词前小序, 了解词人写作目的。

词的小序往往是作者用来交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在这个小序里面, 作者交代了什么写作目的? (兼怀子由)

子由是谁? (苏轼的弟弟苏辙。如果学生不知, 提醒他们看注释 (3) )

原来苏轼在月圆的中秋写这首词是怀念他弟弟苏辙, 希望能和他团聚。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苏轼在这个时候会怀念他弟弟吗?

屏显背景资料:

苏轼和他弟弟已经七年没有见过面了。而且他们两兄弟感情特别好。他们从小志同道合, 在文学上珠联璧合, 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乌台诗案后, 苏轼被贬官到黄州, 苏辙马上上书皇帝, 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官位为他哥哥赎罪。足以说明他们兄弟感情的深厚。这一点从他们诗文的往来可以看出。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104首, 而苏辙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 有130首。

明确:兄弟情深, 七年未见, 所以在月圆的中秋, 苏轼十分渴望能和久别的弟弟团聚。

4.寻读表达怀念、渴望团聚的句子。

通过对小序的分析和材料的介绍, 我们明白了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 但是关键还要看在词中有没有体现。你能不能从词中找出表现苏轼怀念子由, 渴望和他团聚的句子呢? (学生找到后, 先让学生简单分析, 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出来。)

示例: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中的“照无眠”可以看出苏轼想念兄弟, 怀念到难以入睡。

朗读指导:“无眠”应读拖音, 读出漫漫长夜, 词人因思亲不能入眠的苦闷。

“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话的意思是苏轼恨月亮为什么在人们分别的时候特别圆。因为月圆人未圆, 圆圆的月亮勾起了他对弟弟的怀念。

朗读指导:该句是对月亮的责问, “何事”读得要短, “长向”读得应长, “别时圆”要用重音强调“别”。

三.读懂词人:

1.知人论世, 体会东坡的失意人生。

我们从小序知道, 苏轼写这首词的一个目的是怀念子由, 难道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仅仅是怀念子由吗?从小序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兼怀子由的“兼”)

这个“兼”字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苏轼写这首词除了怀念子由,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到底是什么呢?小序中也没有介绍, 怎么办?下面老师就教大家一个方法:知人论世。

屏显背景资料:

宋神宗熙宁四年, 苏轼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主动请调离京任杭州通判 (由京官降为地方官) , 但心情还不错, 毕竟“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宋神宗熙宁七年, 苏轼杭州通判任职期满, 他被迫离开风光秀丽的杭州前往贫穷落后工资极低的山区———密州任职。

结合这些背景, 你觉得苏轼在词中除了怀念弟弟之外, 还想表达什么? (政治失意的苦闷彷徨) 苏轼这种失意后矛盾、纠结的心情, 表现在这首词的哪些句子上? (同上, 学生找到后, 先让学生简单分析, 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出来。)

示例: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宫, 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意味。俗话说, 天上一天, 人间一年。那么天上如果一年, 人间起码要几百年, 苏轼现在却问天上是几年了, 可见他感觉自己在人间密州好像已经过了几百年。虽然他贬到密州不到两年, 从中可见苏轼在密州的心情是多么郁闷。

朗读指导:用重音强调“天上宫阙”, “是何年”用拖音, 读得缓慢低沉, 读出词人内心的郁闷、纠结。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可以看出苏轼内心的纠结、矛盾与郁闷, 表面是说“我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 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 其实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的, 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 自己难以容身。

朗读指导:“我欲乘风归去”应是充满向往之情, 要读得高昂些。“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是纠结矛盾的, 要读得深沉低缓。

2.步步追问, 感悟东坡豁达人生。

追问1:东坡想通了吗? (想通了)

所以他说:“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想通后的东坡, 仰望明月, 不禁婆娑起舞, 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人世间固然充满艰难险阻, 但只要以旷达的情怀对待人生, 依然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追问2:选择了豁达乐观人生的东坡, 面对亲人的相隔千里不再哀伤, 而是说———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生活并不完美, 人生有悲欢离合, 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 不必怨天尤人, 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 人生的得失荣辱、喜乐悲哀都无足轻重, 只要平常而自然地生活下去做到随缘自适, 心中就会一片宁静。

追问3:选择了豁达乐观人生的东坡, 此时想到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弟弟, 而是天底下所有分离的人, 于是他说———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在这里作者发出美好的祝愿, 祝愿所有的人都能团聚。不论人生有多少坎坷, 多少不如意, 多少遗憾, 美好的祝愿总能够给人送去温馨的慰藉, 使心灵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

追问4: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 可与人言不过二、三。”生命是一条充满灾难的河流, 东坡的人生也不例外。让我们看看这个年表:

屏显:

1057年, 母亲程夫人卒。轼年21岁。

1065年, 妻子王弗卒。轼年29岁。

1066年, 父亲苏洵卒。轼年30岁。

1084年, 幼儿不幸夭折。轼年48岁。

1093年, 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卒。轼年57岁。

追问学生: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苏轼的命运。 (比如:悲惨、苦等)

追问5:

如果这样的生离死别还不足以说明生命的苦难,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仕途年表吧:

屏显:

1057年, 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阴差阳错只中进士第二名。时年21岁。

1069年, 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政”, 恩师欧阳修等一批官员被贬, 苏轼自求外放, 调任杭州通判。时年33岁。十年间, 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1079年, 因作诗讽刺新法, 卷入“乌台诗案”, 被捕下狱, 坐牢103天, 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时年43岁。

1080年, 谪居黄州, 任团练副使, 职位相当低微, 靠种田帮补生计。时年44岁。

1084年, 奉诏赴汝州就任。长途跋涉, 幼儿夭折, 路费已尽, 不得已上书朝廷, 请求到常州居住。时年48岁。后来起起伏伏, 在官场沉浮不定

1094年, 谪居惠州。时年58岁。

1097年, 谪居海南儋州。时年61岁。

1101北返;往常州;逝世, 时年66岁, 谥号文忠。

追问学生:假如你很不幸也拥有了如许人生, 你会怎样? (学生可能会答:绝望、消沉)

小结:面对着如许的人生, 东坡自然是忧伤的、痛苦的, 否则何需“畅饮达旦”?否则何需叩问苍天:“明月几时有?”否则何需感叹“高处不胜寒”?但东坡没有放任自己的忧伤与痛苦, 他毕竟是豁达的, 他懂得“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世事本就如此, 自然规律是也, 何必自寻烦恼?顺自然者生, 逆自然者亡。东坡是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 没有阳光, 自己点一盏灯也能灿烂的乐观主义者。在命运的黑云沉沉笼罩之时, 东坡懂得为自己点一盏心灯, 这是他的豁达与坚韧。“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花褪残红》) 他总能在最绝望的时候给自己找一个快乐的理由。

所以东坡真正做到了———

屏显: (老师说前面的话, 学生一起读引号中的话)

直面现实“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往事“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

处变不惊, 坦然行世, “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

篇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解释

词作由困惑而起,最后归于旷达超脱。困惑的消释,才是苏轼“欢饮达旦”的真正原因。苏轼的困惑可以概括为两个问题——生活在“人间”还是生活在“琼楼玉宇”之间?如何生活在人间?这两个问题是上、下两片中分别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基于他不幸的人生际遇而作的思考及表态,同时,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也就是说,人生问题才是此词的核心问题。

在新旧党争的夹隙中,饱受失意打击的苏轼,面对琼楼玉宇的神仙之所,萌生“乘风归去”之意,离开充满苦难的人间。对仙境的向往在苏轼心中根深蒂固,他不止一次的流露出对幻境的迷恋,此后六年在黄州游赤壁,又一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这仙境是相对于人间苦难的美妙幻境,然而“琼楼玉宇”也不尽如人意,人间固然有苦难,可是“高处”也“不胜寒”,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苏轼陷入了“人间”与“琼楼玉宇”的选择困境。权衡之后,苏轼最终选择了在人间生活,所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此时的他不但没有了丝毫苦恼,反而手舞足蹈了,岂能不“欢饮达旦”。

既然已经选择了人间,苏轼便继续思索如何在人间生活的问题,下片再次对分别以“人”“月”为主体的人间与幻境作了比较。“悲欢离合”,由悲、欢、离、合四种意义构成,并不仅仅指现实的离别——与子由的离别,而是概括了人间所有的情感际遇,包括坎坷、苦难;“阴晴圆缺”,也不是仅就明月而言,借助上片“几时有”、不知“何年”的时间限定,它实际是象征亘古永存的真理与规律。此时的苏轼面对人间“难全”之事,已经认为“不应有恨”了,应该坦然面对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足矣。

虽然,上、下两片看似都有一个问句,可是它们不是苏轼真正困惑之处,只不过是他思索人生问题的铺垫。他把对人生问题的思索,放到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时空。“明月几时有”一句,并不是苏轼将就宇宙问题展开科学探索,而是作者要着意营造一个悠久的历史空间;下片“转”“低”“照”三个动词,借明月的活动,描绘了朱阁绮户之中的无眠之人,暗示有相同际遇的人并非只有自己,从而展示了一个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一为时间维度,一为空间维度,上、下两片共同形成了一个广袤久远的时空。将人生问题放在如此“久、远”的时空中,思考个人际遇与历史的关系、与其他相同际遇的关系,才有了“此事古难全”的旷达认识。“事”指人间悲欢离合,“古”则呼应无限的时间,使词作具有了历史感、沧桑感,具有了发人深省的力量。

通观全词,苏轼所有议论,都明确指向人生的坎坷遭遇,“兼怀子由”只不过是“悲欢离合”之其一,或者说是宏大人生问题的一个巧妙的切入点。苏轼旷达的认识,理应在问月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所以“兼怀子由”也有以相同人生态度共勉之意。总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根本宗旨,就是向人们昭示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当然,对“人间”的喜爱,并不意味着苏轼喜爱坎坷与不幸,而是以坦然之心对待它,这才真正是苏轼旷达境界的精神实质。

篇1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赏析

丙辰中秋,饮欢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

明月从何时起照耀人间?我手举酒杯向苍天发问。不知道天上的仙宫宝殿里,今年是那一年?我真想驾长风,归月宫,又怕那儿的碧玉楼阁,孤高而严寒。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

月光转过装饰华丽的楼阁,又低低地透过门窗,照着窗内的不眠人。明月不应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人们别离时才圆?人生一世,有相逢之乐,就有离别之悲;月出一轮,有圆满晴朗,就有残缺阴霾。这种事自古就难两全。但愿远方的人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我们也能共同沐浴明月的光辉。

赏◇析 ◇

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宋熙宁九年,那年中秋,苏轼在密州任太守,与弟弟苏辙已分别七年,不禁对月思人。他便乘着酒兴,尽抒情怀,写下了这首名篇。

词的上阕写作者对月遐思,以问句开头,而问的又是明月,苍天,一下子把人们的思绪引到了浩渺的仙境,如梦如幻,意境深远。“不知天上宫阙”几句跌宕起伏,妙笔生花,表现了作者内心之中的波澜起伏。当时的苏轼正徘徊与“出世”与“入世”之间,不知所从。“何似在人间”是作者给出的最后的答案——还是人间的美好更值得去珍惜,去留念。词的下阕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转朱阁”三句,写月下之人,徘徊不定,心事重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上接“照无眠”,运笔流畅,表面写对月圆人不“圆”的怨恨,其实蕴含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是作者自己的解答,是他经历风雨人生之后的领悟——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在这天地之间,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不是我们所能够去左右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遵循大自然的崇高法则,去努力,去珍惜身边的美好,积极乐观的生活。这充分反映了作者的旷达的胸怀。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上一篇:提高矿山设备使用率下一篇:党员志愿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