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劳务群体讨薪事件应急预案

2024-07-01

外部劳务群体讨薪事件应急预案(精选10篇)

篇1:外部劳务群体讨薪事件应急预案

外部劳务群体讨薪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外部劳务群体讨薪事件,避免不良影响和恶性事件发生,维护我公司正常工作和生产秩序。

1.2编制依据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维护稳定工作机制》、《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和公司实际。

1.3适用范围

工区本部。

2.应急处置原则

2.1化解矛盾、控制事态,杜绝事件升级,维护工区利益。

2.2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逐层调解。

2.3安抚情绪与解决问题并举,杜绝激化矛盾、事件升级、冲击工区、冲击工区领导、威胁职工人身安全。

2.4缓解矛盾策略:分化集体情绪,利用地理优势以逸待劳、利用职权所限以缓克急、平等谈判、合理解决问题。

2.5处置流程:引导、说服、劝返→初步调解→再次调解→工区级最终调解。3职责分工

3.1工区主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存在重大分歧或潜在恶性事件进行研究,确定最终解决方案。

3.2工区分管领导:对相关部门汇报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报工区主管领导批准。负责再次调解。

3.3架子队工班责任人:架子队工班责任人是集体讨薪事件处置的第一责任人,对事件后果负总责。负责向工区提供工程情况及引发事件原因;负责控制外部劳力情绪;负责全过程调解讨薪事件。

3.4综合办公室:是本预案的主管部门,组织调解工作。负责确定、接待讨薪代表,了解讨薪事由,通知相关部门及工区相关领导。负责职工和领导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联系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3.5工程管理部和综合办公室:分别负责协助调解成建制和非成建制外部劳务群体讨薪事件,参与制定初步调解方案,协助再次调解。负责事件处置督办。

3.6计划部、财务部:负责核对合同、验工计价、工程款支付和结算事项,会同工区、综合办公室、工程管理部提出初步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调解。

3.7综合办公室:参与事件调解,及时提出法律依据。组织收集相关证据,做好法律应诉或诉讼准备。

3.8综合办公室:负责讨薪人员情绪安抚。协助对外发布信息。

4、应急准备:

4.1综合办公室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财务部提供财力保障。

4.2综合办公室应针对无理取闹、打标语、喊口号或黑恶讨薪事件负责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不定期演练,应急水平和统筹处理能力。

5、应急响应

5.1群体讨薪事件发生于工区,综合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将事件原委和拟参加调解部门、人员及解决方案报工区分管领导确认、主管领导批准后组成调解小组到现场调解处置。

5.2当群体讨薪人员到达工区,门卫应及时报告综合办公室,经同意后进行严格来访登记并仔细确认有无凶器或危爆物品等,如发现讨薪人员情绪失控应紧急关闭工区大门不允许进入院内。

5.3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在门卫处初步了解事由,依据实际确定讨薪人员谈判代表(代表应以负责人或威望较高的人为宜并严格控制名额)。对煽风点火者严禁进行工区大院。发现讨薪人员情绪失控冲击工区项目部,应迅速关闭大门、联系派出所并布置保安做好保卫工作。

5.4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在门卫处负责接待讨薪代表以外人员,并以情绪安抚。综合办公室负责人与讨薪代表在工区以外进行事件原委了解,填写调解处置表,通知相关部门及工区相关领导层。

5.5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含项目部)在充分沟通确认后进行初步调解并将调解结果报告分管领导;如初步调解成功经分管领导批准后可在此阶段完成调解,依调解处置批准结果通知相关部门落实、兑现。如初步调解失败综合办公室将调解处置表直接报工区分管领导。

5.6工区分管领导应召集相关人员进行集体沟通,分析提出处理意见进入再次调解。如调解成功经工区主管领导批准后完成调解,分管领导责成相关部门进行落实;如失败要明确告知答复时间。

5.7工区主管领导组织召集相关部门人员召开专题研究会议,确定工区最终解决方案。对无法实现调解的布置应诉、诉讼准备。

5.8发生不可控事件时执行工区程序文件《事件、事故调查处理程序》

6.应急后处置

6.1对已造成上访或在社会上形成不良影响的恶性事件,工区主管领导授权后对外发布信息(含向集团公司上报),并及时收集信息反馈,输入分析总结会。

6.2群体讨薪事件调解完成后要认真分析总结,持续完善工区应急机制。7奖罚

7.1奖励:对能有效安抚情绪,实施调解,维护工区利益的部门和人员由领导班子成员研究决定实施物质和荣誉奖励。

7.2处罚:因态度恶劣、激化矛盾、贻误战机、推卸责任、调唆冲击工区行为而造成应解决而未解决或引发工区不可接受的恶性事件的单位和个人,领导班子成员研究给予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

8附则

8.1本预案解释权在工区综合办公室

8.2本预案适宜于工区本部

8.3本预案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篇2:外部劳务群体讨薪事件应急预案

为积极稳妥地处理项目因劳务费问题引发的各种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将不良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保障项目及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办公秩序,特制定《劳务费纠纷及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项目部从确保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动态跟踪”的原则,充分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以及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性,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把保稳定工作贯穿于处理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之中。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3号)《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85号)

三、组织体系:

(一)、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职责:

1、项目经理是项目部处理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

2、项目部劳务管理员应掌握工程、劳务工作量和劳务费的结算、支付情况,还应按照“实名制”管理工作要求,将本项目部所有外施队伍的人员花名册、合同备案资料、上岗证、考勤表、工资发放表按规定要求认真收集,归档备案。要认真观察本项目务工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异常情况,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有矛盾激化趋势的事件,应按组织体系及时汇报,及时化解矛盾,防止矛盾升级,不得忽视、隐瞒有矛盾激化趋势的事件发生。

3、出现应急前兆时,原则上由项目部组织本项目部人员出面调解处理,并保持与总承包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联系,随时汇报事态进展。进入应急状态紧急阶段时,项目经理必须在现场指挥工作,组织本项目部应急小组与务工人员进行沟通,负责通过各种方式解决纠纷。

4、根据预警级别(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建立预警预报制度。各预警级别的状态如下:

①蓝色:班组存在恶意欠薪行为;因班组原因导致无法支付工程款,继而可能引起其它连锁反应;农民工大量返乡前班组未能正常支付农民工工资;

②黄色:农民工向项目多次讨薪未果;农民工应当返乡却因未能拿到薪资而继续逗留;项目在结算过程存重大争议协商未果,导致一直拖欠农民工工资;

③橙色:班组长组织群体事件向项目讨薪;务工人员已口头通知或公司相关人员了解到项目务工人员将到公司、政府部门组织群体事件;班组长已在项目组织群体事件,经谈判已经缓和,但事情未彻底解决之前;

④红色:务工人员已到公司讨薪,到相关政府机关群访、群诉。

启动预警机制后,项目经理必须负起责任,关注施工班组动向,重点是存在以下问题的班组:

(1)未签合同和未结算、底数不清;

(2)新合作、实力比较低、存在突发事件迹象的班组;(3)采取综合分包形式,劳务费与材料款区分不清;(4)拖欠劳务费数额比较大;

(5)班组长挪用资金,务工人员工资发放数额与实际工资差距较大。

五、突发事件应急状态描述: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应急状态,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前兆阶段:外部分包单位或务工人员向项目部要劳务费、材料费、租赁费等,出现矛盾并煽动其他人员以非正常手段解决时;按施工进度班组应撤场但占据施工场地或生活区拒不撤场时;人员聚集到建设单位、项目办公地点或围堵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时;人员聚集到项目部干扰妨碍正常办公时。

2、紧急阶段:人员聚集到总承包公司及总公司办公机关,干扰妨碍正常办公时;人员聚集到公司以外政府部门群访、群诉时;人员采取影响社会治安等非正常手段制造影响时。

3、谈判阶段:聚众妨碍正常办公的人员情绪得到控制,所属项目部负责人能与外分包单位负责人或务工人员代表正式对话时。

4、解决阶段:与外部分包单位或务工人员代表达成一致意见且聚集的人员已经疏散或退出占据的施工现场时;正常生产、办公秩序得到恢复时。

六、报告程序

所属项目劳务部门及项目部任何工作人员在发现出现本预案的应急状态的前兆阶段和紧急阶段所描述的情况时,均有义务向有关部门报告,报告顺序如下:

1、应急状态前兆阶段:

应急小组成员立即核实情况,并迅速将情况上报给项目经理。2、直接进入紧急阶段:

总承包公司接到报告后,立即与所属项目部进行联系,项目经理应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并迅速与班组负责人联系,同时要求班组负责人赶赴现场控制人员情绪,尽可能控制事态发展。当无法控制事态发展时,可向总承包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上报。

七、预案的启动和解除权限

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核实情况,情况属实需要启动本预案时,应由组长宣布进入应急状态,并启动本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组织人员,履行应急职责,并由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是否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态进入解决阶段后,应急小组组长视实际情况决定解除本预案。

八、突发事件控制程序及措施:

各成员在接到预案启动指令的20分钟内,根据案情投入应急处理工作。各成员在接到通知后,应快速赶赴现场,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了解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研究,按各自职责果断处置。如案情扩大或可能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可请求总承包公司领导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

1、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注意运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认真听取群众诉求,稳定群众的情绪,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要求对方派代表与项目部就具体问题进行谈判,除代表外的其他人员应遣散或集中到会议室通过开展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控制事态发展,动员、疏导农民工返回岗位,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2、现场协商和调解不成的,各部门应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对严重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班组,责令改正。必须通过仲裁和司法程序的,要引导当事人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处理。

3、项目各部门人员在出现紧急情况阶段时,部门内应当至少留一名员工负责保护办公室内部的财物、资料。

4、当出现暴力破坏活动苗头时,必要时拨打110请公安部门依法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对无理取闹、违反治安处罚法的人员,依法处理。

5、必要时,应启动欠薪保障应急资金和欠薪垫付特别程序,在农民工生活确实困难或班组确无进度款可供支付等紧急情况下,先行垫付已查实的所欠农民工工资或生活费,及时平息事态,解决农民工生活困难。财务部门要对欠薪保障应急资金给予保障。

九、后期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应做好预案的后期处置、协调、督促尽快恢复生产秩序,完善劳动用工管理,及时向总承包公司领导小组报告后期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将发生突发事件的班组列入公司劳务班组黑名单。

突发事件结束后,项目经理要组织相关人员对事件进行析,评估事件后果,总结经验教训,防止事件反弹。

篇3:外部劳务群体讨薪事件应急预案

为确保吉沙水电站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维护好项目部内部和地方群众的关系,确保吉沙大坝项目部不发生项目部内部职工外协施工队人员因喝酒或工作中发生争执而引起的突发事件,不发生重大治安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不发生重、特大倒盗等刑事案件。

2 应急预案的工作方法

2.1 建立基层信息员制

各部门(如项目部办公室、经营部生产技术部、质安部、机物部施工队)的第一负责人为本部门的信息员。项目部各部室、队、厂、外协施工队的各第一负责人,要与项目部党组织保持一致,及时准确的提供基层的情况,对个别喜欢喝酒闹事,工作责任心差,不务正业的个别人员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健全完善各种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实行对事不对人的政策,平时多做思想工作,在具体处理群众的疑难问题时,不以武断和强迫执行,做到了事前信息反应灵敏,事中做到依法及时,稳妥处置,事后做到跟踪、督办落实,让当事人心服口服,化干戈为玉帛,体现现代信息在突发事件的作用和地位。

2.2 处理各种关系的原则

2.2.1 地方政府、当地群众和项目部的关系

葛洲坝云南吉沙项目部地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洲,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而地方关系是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实施的一个特殊外部环境。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当地百姓,均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关系处理的好则工作便能顺利展开,否则,后患无穷,许多工程的滞后,起因一开始是征地移民工作受阻,人员、设备不能动工,受损失的还是施工企业,不仅固定成本增加,而且到头来,业主的刚性工期目标逼迫我们突击会战赶工期,陡然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流动成本。总之,与地方政府或百姓打交道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足够尊重,在力所能及“财”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以必要的帮助;二是不宜参予太多,角色错位,以慈善扶贫为己任,避使对方受到利益驱使胃口越来越大。

2.2.2 业主、监理和设计的关系

几方关系是指业主、监理、设计和地方,四方关系是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的外部环境。业主是项目工程经营的管理核心,施工企业就是为业主打工的,把业主交办的事情做好,按照合同的规定实现既定的目标,确认和处理这层关系极为重要。理性的业主当然会考虑承包商的经济利益,聪明的承包商也会千方百计地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有了良好的关系,双方就可以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对方困难,替对方排忧解难;关系恶化,对双方均不利,承包商不仅得不到现实的经济利益,而且祸及今后将丢掉一片市场;业主也会因为目标无法实现而蒙受损失。

良好的经营关系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人格、法律地位上的双方完全平等。但在目前的形式下,体现在合同双方的约束上,承包商和业主往往是不公平的,承包商要求的公平,只能随着相互的接触增加,其智慧水平及履约能力得到业主认可之后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良好的经营关系最终体现在相互的帮助和支持上。处处退让无法实现承包商的利益,骄横跋扈只会使业主厌恶,正常的态度是不卑不亢,处事有理、有利、有节,对业主的工作予以支持和配合,这是我们交朋友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与监理、设计处理好关系非常重要,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不要强求别人做超原则之外的事,要尊重对方的职业道德。在原则的弹性空间内谋取承包商正当的最大利益,则又是为人之正道,立企之大道。

2.2.3 项目部内部的关系

在处理项目部内部各种突发事件时,均按照可教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以生产大局为前提,做到谈清问题,讲明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尽快劝返,防止矛盾激化。

3 应急预案预防和处置的工作措施

首先建立信息收集报告制度,坚持纵向到底,深入基层的每个班、组每个人,横向加强各部门的信息反馈制度,多渠道的收集来自基层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对一些涉及政策性、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情报信息,均加强收集、反馈,特别是对已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和群众性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项目部经理、书记汇报不得瞒报漏报。

各部门队、厂、施工队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大力开展经常性的不稳定因素排查,及时准确地掌握生产、生活中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切实做到摸底清,情况明,并做到及时归口处理解决,积极化解。

坚持对各部门队、厂、施工队“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项目部门存在的历史问题和遗留问题,均建立了专项档案,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领导作用,实行“包、保”责任制,采取“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对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建立登记、查办、督办、结案、反馈机制,减少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化解矛盾。

4 应急预案中项目部的领导责任

对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项目部责任领导第一时间到事发现场,迅速判明引发问题(事件)的主要原因;了解参与人员的人数、组织者和时间的性质及可能危害的程度。及时召集时间相关单位及部门负责人,研究提出处置工作意见,通报事件情况,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组织有关单位按隶属关系,劝返本单位人员。

维护吉沙水电站大坝现场及周围交通、治安秩序,对个别别有用心的组织者和事件中的极端闹事者依法采取控制措施;配合公安部门组织开展事件中的取证工作,保证事后处理证据到位;对事件中的违法犯罪人员会同公安部门依法给予坚决的打击处理。同时及时开展宣传教育和疏导工作,分析事件起因和职工群众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职工群众依法、依规通过正确渠道反映问题,组织开展事件调查研究。

认真做好落实处理工作,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落实现场处置领导小组的工作指令;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对事件跟踪调查研究,有效防止事件重复发生。

5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取证分析责任制

分析原因,认真整改。认真剖析发生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工作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对因防范不力和处置失当,致使矛盾激化,引发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在查清原因的基础上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防范控制,防止反复。对于职工群众反映的合理要求和事件处置过程明确的处理事项,按照政策和法规及时解决兑现;对可能导致突发事件或群体性事件反复的不安定因素,均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控制、化解,坚持做好日常防范控制工作,建立信息联络机制,各单位、各部门加强信息沟通,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做到其动我知,未动先知,牢牢把握稳定工作的主动权。

依法处置,震慑犯罪。对于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中的违法犯罪人员,要发动群众检举揭发,配合公安部门适时打击处理,要教育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依法按照正常渠道反映意见和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6项目部预防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工作要求与纪律

各单位、各部门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既分工负责,又加强了协作,分工不分家,形成了现场处置工作合力。

严格责任追究及奖惩。对提供重大信息或在预防、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中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项目部本单位均给予奖励;对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有关单位责任人和处理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中有失职、渎职人员,项目部的信访工作机构依照项目部有关文件规定对其提出给予党纪、行政处分的建议。

建立、健全基层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应急机制。项目部的各单位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处置预案,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快速处置,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确保事件发生后能及时启动,有效控制局面。

凡重大节庆活动和敏感时期,项目部各单位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均坚守岗位,履行稳定工作责任。落实好领导24小时值班制度,当遇有特殊情况能及时逐级上报,做到了现场处置专班和工作组成员在节庆期间敏感时间的通讯联络畅通随时待命。

参考文献

[1]闪淳昌.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探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2):24~26

篇4:外部劳务群体讨薪事件应急预案

群体性食物中毒[1]以病人短时间内先后发病,病人多,集中在一个科室治疗护理为特点,是对急救护理、应急与管理能力的考验。我分院于2009年10月2日收治了一小区的23名集体食物中毒的物业管理人员,患者均在小区食堂进食了中餐或晚餐,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后陆续就诊,我分院经过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院领导亲自到场指导,药房、设备、总务等部门作好物质准备,开启绿色通道,安排检验、药房、后勤等科室协助救治工作,人力、物力上的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进行分工,分为预检分诊组、治疗组、护理组、观察组。病人按食物中毒处理原则进行处理,给予补液、解痉、抗炎及对症等治疗。危重患者在两侧手腕系红布条。做好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该起食物中毒系本市一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共23例,男22例,女1例,年龄19-22岁,平均20.11±1.23岁。经抗感染、降温、补液治疗,23例全部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5天

1、2临床表现:该23例患者均在小区食堂进食了中餐或晚餐,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均有恶心、腹痛、腹泻、全身乏力等表现,其中12例伴发烧,7例出现心律失常,1例出现荨麻疹。

2、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为了提高应付各种意外灾害事故的抢救工作能力及工作质量,院医务科、护理部特制定了应急工作预案。当发生群体食物中毒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该起突发食物中毒,最早就诊时间为凌晨4时,当收治到第4名患者时,四时二十分,值班护士立即电话报告总院总值班,分院院长、总护士长。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当日恰逢国庆长假期间,分院部分医务人员已外出度假。总院应急领导小组立即调配应急人员到分院配合工作[2],物品准备,补充各类急救用品、药品及抢救设施。第一批医护人员四时四十分到位,五时二十分全部急救人员到位,一切物品齐全并处于应急状态。

3 护理急救工作管理

3、1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从凌晨4时起有患者陆续就诊,将护士分为预检分诊组、治疗组、护理组、观察组,分别安置在不同岗位[3]:不集中在护士站,使护理工作井然有序。预检分诊组设2名护士,在病区入口处进行登名、发大小便标本杯及血标本试管、安排床位;治疗组6名护士,负责执行医嘱,如建立静脉通道、抽血、皮试、肌注等;护理组3名护士,负责采集大小便标本,并送检各类标本,更换患者因急性腹泻弄脏的被服;观察组4名护士,负责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呕吐、腹痛、腹泻情况,记录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颜色、次数及量,以及心电监护,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及时向医生反馈观察情况,以确保治疗措施。由于该起食物中毒除一名女患者,其余22名为青年男患者,衣着单调,短时间就诊,护士不易区分,且患者先后就诊,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与病情不符,如一男患者入院3小时出现荨麻疹,9名患者入院1-2小时才出现发热或原有发热症状加重,7名患者常规检查心电图,发现心律失常。出现轻症患者与重症患者混住一间病房,部分重症患者不靠近护士站。我们根据医嘱给重症患者两侧手腕系红布条,优先治疗及护理,便于加强观察病情。

3、2 心理护理: 23名患者均为年青未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由于突发性事件,多无心理准备且无家属陪伴,往往表现为恐惧、紧张,对预后甚为担忧,由于心理作用和相互影响而使自觉症状加重。而发生事件的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则表现为紧张、不知所措、怕负责任。这时医务人员给予充分理解,做好解释工作, 解除病人的恐慌、烦躁不安、紧张等思想情绪,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3、3 健康教育: 23名患者在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以腹痛、腹瀉、全身乏力为主要表现,没必要进行催吐及洗胃。轻症病人可以多饮盐水、姜糖水,吃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白稀饭。重症病人应禁食6-8小时,待病情好转后再进食米汤、白稀饭等易消化食物,2-3天内不吃油腻食物。平时要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做好厨房的卫生消毒,妥善保管好食品,防止蝇虫叮爬,要将生、熟食品分开,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3、4 加强疫情报告: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配合地方卫生部门对食物样品的取样、封存、中毒原因调查或传染源、传播情况等调查。

4、 讨论

争取抢救时间是抢救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有效对策[4],当收治到第4名相同病史的患者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食物中毒管理小组统一指挥、调配,相关部门及时到位,参与抢救,如检验科、药房、后勤等,开启绿色通道,发挥通讯工具的作用,电话通知药房、库房、食堂所需药品、物品、治疗餐等,送至病房,为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抢救工作忙而不乱,秩序井然,效率高。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护理抢救指挥系统,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分组进行,采取流水作业法,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责任,重症患者两侧手腕系红布条,优先治疗及护理,严格"三查七对",使组织内部井然有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团结协作,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工作,确保了群体性食物中患者的抢救成功。

参考文献

[1]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62-483.

[2] 陈秀荣,张利岩,王颖,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01.

[3] 董淑华,集体急性食物中毒的抢救护理,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2001,21.

[4] 聂翀,王荣,对农村群体性聚宴引发食物中毒与传染病流行的思考及对策,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02.

篇5:群体事件应急预案

为减少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结合XXX实际制度本方案。

一、制订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国务院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预警、预防及应急响应工作。

三、组织机构

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同时下设信访维稳、改善劳动关系和化解劳资矛盾应急小组。

应急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信访维稳、XX中涉及劳动关系、劳资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协调配合工作。

四、主要分工

办公室:启动信访维稳机制,认真整理掌握职工在工作期间的诉求,及时排查和预防XX不稳定因素,从政策及

专业方面妥善解决劳资双方矛盾,确保劳动关系总体稳定。

XX科:快速稳控发生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人员,及时掌握和调查事件成因和影响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制止和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

XX:树立“以人为本”,提倡人文关怀,加强职工沟通,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努力化解矛盾,并做好反馈工作。

五、工作原则

(一)强化管理、夯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依法办事、规范运行。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解决员工反映的问题,统一政策宣传及答复口径。

(三)快速反映、防止激化。充分发挥上下联动协调及高效应急作用,事前做到信息反应灵敏,事中做到依法、及时、稳妥,事后做到跟踪督办落实。

六、预防预警机制

(一)预防工作

(1)各部门应制定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对员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2)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及时化解矛盾,认真开展劳动关系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为职工提供相关咨询和必要的法律帮助,消除不稳定隐患。

(二)预警行动

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的协调运行机制,落实责任制度,保证应急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储备,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应急响应

(1)事件发生后,各部门要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先期处理,同时立即将有关情况报上级部门。

(2)坚持“快速、准确、全面”的报告原则,接到发生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第一时间内向厂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不得延报。信息内容要准确、客观,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四)报告形式

根据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紧急程度,可采取电话报、传真报告、文字报告等形式。

(五)报告内容

1、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伤亡等情况;

2、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

3、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层单位和有关部门工作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

4、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

果;

5、公众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反映;

6、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六)保密要求

严格执行有关保密制度,遵守保密工作纪律,确保信息安全和畅通。

(七)时限要求

发生特别重大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接报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要在接报后1小时内将有关情况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并按照相关信访维稳机制报上级单位。

七、现场处置

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接报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要视情况事件规模,按照厂相关制度及应急响应程序进行处置。

(一)坚持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原则。

(二)坚持预防为主,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将危害降到最低的原则。

(三)坚持内松外紧、公密结合的原则。

(四)即按照正确引导、区别对待的原则。

八、善后处置

(一)回复秩序:事件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指导各单位恢复正常生产,依据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和完

善劳动管理工作,预防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再度发生。

(二)处置报告:事件结束后,基层单位应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提交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处置报告。

(三)事件评估: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结束后,负责具体处置工作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相关人员对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进行调查,评估事件后果,总结经验教训,并根据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四)信息保障: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建立健全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报送等环节工作制度,完善各部门、各单位信息传输渠道,保持信息通畅。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报送工作由各基层单位负责。

九、奖惩

对在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工作中因失职、渎职或其他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单位和人员,按照相关制度追究责任,对处置过程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十、解释

篇6:群体上访、冲突事件应急预案

群体上访、冲突事件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也有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原因。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涉及众多的当事人,矛盾一旦激化容易引起集体上访,甚至大规模械斗、故意毁坏财物、群体抗法等恶性事件,对社会稳定、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极大危害。对此,须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建立起职责明确、协调一致、反应灵敏、工作到位、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为了确保公司政治、治安稳定,维护企业形象和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2、工作原则

2.1 以人为本

把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处理上访事件的立足点,切实维护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

2.2 疏导教育

宣传、解释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坚持以疏导、教育、劝离为主,做到矛盾不激化、人员不滞留、事态不失控。

2.3 快速反应

有关部门、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应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处置现场。

2.4 依法处置

对少数严重影响企业正产工作,扰乱治安秩序,从事破坏活动等违法行为的,依法处置。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成立处置群体上访冲突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党委书记王显

副组长:甘启露、范进、王斌

成员:张庭燕、李龙、刘华、李红叶、王佩

应急分队:保卫人员 10人

3.2 指挥机构职责

3.2.1 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本小组为协调议事机构,统一领导处置群体性上访闹事等突发事件。组长、副组长负责研究决定发生在公司范围内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统一组织、调度、指挥协调相关单位和人员,传达公司领导对处置工作的指示;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处置对策并组织实施;开展现场协调、秩序维护、接访对话、劝阻劝返、治安保卫等工作。

3.2.2 具体分工及职责

应急工作由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根据需要下设情报信息组、现场协调秩序维护组、接访对话组。

(1)情报信息组

负责人:党工部部长

职责:不断深入基层,认真开展情报信息工作。了解职(员)工及退休、内退职工、外用工动态,收集职(员)工关心议论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排查各种矛盾,掌握动向性、预警性深层次情报信息,要确保情报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并做好收集和传递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现场协调秩序维护组

负责人:保卫部长、行政部部长、人力资源部

职责:维护现场的秩序。发现和控制群体闹事人员中的重点人员,必要时在领导指令下强行将重点人员带离现场;指挥保卫人员控制事发现场局势,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维护现场交通秩序,劝说围观人员离去,保证车辆通行,避免发生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

(3)接访对话组

负责人:党工部、人力资源部

职责:负责在处置现场对当事人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根据有关政策解答上访人的问题,与上访代表对话,耐心疏导,稳定情绪。

4、预防与预警

4.1 信息监测与报告

4.1.1 保卫部、人力资源部、生产技术部、党工部应加强信息监测工作,建立健全预测预报制度,认真监测、搜集、研究分析上访动态,及时准确地向领导小组报告各种可能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

4.1.2 任何职(员)工如发现有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苗头,应立即通过电话等各种形式上报党工部。

4.2 预警行动

4.2.1 接报。领导小组及有关单位在获悉有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信息后,应当初步核实并上报党工部。

4.2.2 处理。领导小组接报后,应立即进行核实和综合分析,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上报党工部。党工部视情况召开处置工作会议,决策行动方案,发布指示和命令。

5、信息报告程序

5.1 领导小组向全公司公布值班电话,保证资源共享、指挥有力。

5.2 党工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电话:3295802。

6、应急处置

6.1 响应分级

6.1.1 一般事件启动本预案:10人以上、30人以下,未对生产经营、办公造成严重威胁的群体事件。

6.1.2 严重事件提请综合部启动综合预案或报请上级部门支援:30人以上,发生了堵路、堵大门、破坏生产设备、对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威胁的群体事件。

6.2 响应程序

领导小组在接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报告后,应详细了解事件情况,评估等级,上报党工部,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1)一般性事件。事件当事人所在单位迅速了解情况,主管领导要到现场做工作,相关部门派人到现场协助做工作。随时将现场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下设的三个工作小组做好出动准备。

(2)严重性事件。领导小组接报后,迅速了解情况,上报公司领导,决定是否启动预案,协调指挥事件当事人所在单位领导及相关部室领导到达现场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三个工作小组迅速到达现场进入工作程序,现场由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指挥。

(3)领导小组接报、做出评估上报公司领导后,应依据指示向公司保卫部

消防中心通报。

6.3 基本处置措施程序

6.3.1 先行处置措施

相关岗位当班经济民警在避免发生正面冲突的前提下,将上访闹事人员拦堵在大门、办公楼外。如少量人员已进入有关场所,应做好进入人员的劝说和控制工作,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在做好劝说工作的同时,要及时将事发地点、事由、人数、现场秩序、人员情绪等情况向综合部值班人员报告。

6.3.2 现场处置基本措施

(1)法律法规宣讲

(2)劝阻与劝离

(3)重点人员的监控取证

(4)强行带离

(5)联系保卫部值班电话和县市公安局“110”报警电话

6.3.3 协同配合在处置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和联系,听从指挥、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全力做好各项处置工作。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1 保证通讯畅通,配备对讲机4部、摄像和照相机各一部、警戒绳一盘。

7.2 组织机构及人员联系方式

篇7:劳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

为切实保障外派劳务人员的安全和利益,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外派劳务人员的损失,以促进外派劳务工作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公司外派劳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外劳动力市场和我县劳动力资源,增加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加快城乡居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保障外派劳务人员在国外期间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风险和经济损失,确保外派劳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工作目标

确保我县外派劳务人员收入高于国内同行业、同工种水平;确保外派劳务人员安全派出、安全返回;确保外派劳务人员在国外无安全事故、无死亡现象发生;一旦出现不可预见或人力不可抗拒的突发事件时,竭尽全力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建立外派劳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我县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商务局、公安局、劳动局、司法局、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外派劳务较多的行政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外派劳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这为处理外派劳务突发事件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保障。

2、建立健全外派劳务突发事件应急网络。建立县、乡、村、外派劳务人员、外派劳务联络员、外派劳务公司、驻外使领馆纵向到点、横向到面的各种联系的网络。在派驻国委派一名外派劳务联络员,及时加强与县商务局、外派劳务公司和驻在地使领馆的联系,便于及时沟通信息、增进了解,乡镇、村也应安排一名组织能力强、群众威望高、政治素质硬的人员加强与本地人员的团结,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同时乡镇、村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应经常走访外派劳务人员家属,及时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因而,从各方面、全方位、多层次掌握和了解外派劳务人员的动态。一旦出现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网络,第一时间派出应急处理人员,动用应急处置资金和物资,赶赴事件突发地点,保证外派劳务人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形成一个上通下达、左联右接的外派劳务应急网络。、建立外派劳务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外派劳务突发事件后,商务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将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同时报告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商务主管部门,第一时间组织外派劳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赶赴事件发生地做好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置和善后工作。加强信息传递,积极发挥外派劳务联络员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争取事件事件发生地中国使领馆的支持与帮助,以最低的成本、最有效的处理好外派劳务突发事件。

4、建立外派劳务突发事件专项资金制度。要处理好外派劳务突发事件,必须筹备相应的外派劳务突发事件应急资金10万元,建立资金的筹备、使用和管理制度,是保证处理好外派劳务突发事件的物资和费用前提,是重要的后勤保障。资金的筹措渠道是由县商务局自筹30%,由县政府从财政预算中列支30%,向上级商务主管部门争取40%。

5、加强对派遣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外派劳务人员出国前劳动技能、法律法规、派驻国风土人情、法律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使外派劳务人员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篇8:外部劳务群体讨薪事件应急预案

一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背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表明, 在1993~2003的10年间, 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由10000起增加至60000起, 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最近, 仅2008年中就发生了“瓮安6.28事件”“云南省孟连县胶农冲突事件”“甘肃陇南上访事件”等多起规模大、影响广的群体性事件。社会学家预测, 今后若干年内至少到2020年是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期。高校是社会公共组织, 与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 成为各类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区域。特别是近几年来, 我国许多高校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如西安大学生游行抗议日本留学生辱华事件、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集体骚乱事件, 以及部分高校多次发生的群体闹丧事件、群体暴力斗殴事件, 等等。这些群体性事件不但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危害, 严重影响了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 增强高校危机管理意识, 提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预案, 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必须正视的严峻问题和重要的战略课题。

二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高校师生在特定环境背景下, 因为共同的要求或共同的利益问题, 自发或自觉集合起来发泄某种不合理情绪, 表达诉求和主张, 为了引起学校与社会关注的集群行为。

(一)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1事件的突发性

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 无论在年龄或心理层面都属于敏感、脆弱且易冲动的阶段, 因而容易在受到鼓动和刺激后作出过激的行为。如因校内停电、停水、断网发生的起哄、砸门窗甚至与校园管理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 因个别学生间的小摩擦引发的老乡间群体互殴, 恶性报复事件。

2个体的从众性

高校青少年人口高度密集, 学生间交往密切, 使得一有风吹草动, 高校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群。而如今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 如互联网和手机通信等, 又使得各种小道消息和过激的情绪能以极快的速度在校园中传播和蔓延, 从而使得高校管理者的应急反应速度和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3公众关注度高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场所, 社会各界, 包括各级政府, 新闻媒体, 以及无数的学生家庭都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许多最初由高校学生组织发起的群体行为, 后来大量的社会人员加入进而推动事件向社会公共事件转化。

4传播的迅速性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现代通讯工具层出不穷, 使得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最大范围地加以扩展。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手机短信、E-MAIL、BBS、QQ、MSN等发布一系列言论、消息, 串联发动相关活动等。利用现代化通讯和传播技术进行群体性事件消息传播迅速、覆盖面广。

(二)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

根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规模、表现形式、出发点等因素, 我们可以将事件分为:一般事件 (Ⅳ级) 、较大事件 (Ⅲ级) 、重大事件 (Ⅱ级) 和特别重大事件 (Ⅰ级) 四个等级类型, 如下表所示:

三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构建

通过构建一套符合高校实际,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对策, 最大程度的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降低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维护校园稳定发展。

(一) 预案设计思路

1设计依据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的制定是一项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预案制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2工作原则

一是预防和危害最低原则。坚持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防患于未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 建立预测预警系统, 开展风险分析,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最大程度地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二是第一时间反应原则。要求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程序, 相应工作组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第一现场的干部、群众怎样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 怎样控制事态、抢险救援。三是先进技术手段原则。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 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 提高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3组织体系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 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 所有的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作为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由一名副校长担任, 成员包括学校办公室、保卫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后勤管理处、人事处、网络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组成 (如图) 。工作职责是负责全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和应对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组织和领导, 统一决策、组织和指挥具体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响应行动。

(二) 预警管理机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基本方针, 建立全面系统预警网络体系, 实行稳定的实时预警监测, 做到分类式、程序式的预警处理方式。

1预警体系

预警网络体系由预警组和预警员构成;预警组组长由各年级、班级辅导员担任;预警员由辅导员选拔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好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组成。负责收集并及时向群体性事件预防机构送达高校师生中出现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情报, 负责监督网络等重大舆情动态, 及时反应师生的思想动态, 为预防组织决策提供基本的信息保障。

2预警监测

在突发事件爆发之前, 通过各种渠道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趋势, 找出其中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不稳定因素, 及时有效地分析风险信息, 监测危机动态, 并采取适时适度的措施加以调控, 从而降低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要求思政工作者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 多交流、多观察、多留意、多思考, 做好危机信息的监测和预警, 并把掌握的危机信息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 协助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预控工作。

3预警处理

采取果断稳妥的处理方法处理复杂的突发性群体事件, 对事态的驾驭要及时果断, 尽可能及早介入, 及早控制事态的发展, 不能因为反映迟, 行动慢, 使矛盾走向激化对抗。快速发现, 快速报告, 快速出动, 以便抓住先机, 争取主动, 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

(三) 实时处理机制

1现场处理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应急预案, 派现场处理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同时调动各个工作组开展行动。

第一, 紧急抢救。突发事件发生后, 坚持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 学校群体突发事件医疗救护组, 组织校医院、学生处、保卫处、相关职能等部门, 按职责分工进行紧急救援, 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护理等工作, 严重者送达附近医院抢救, 并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救援组织进行紧急抢救。由后勤保障组协调, 后勤管理处牵头, 后勤服务总公司参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 负责对水、电、气、热进行控制, 为现场处置提供必要的物资、车辆、通信、饮食等保障, 积极开展救护等工作。

第二, 讯请传送。突发事件发生后, 需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传递事件发生情况, 情况不明常常会延误救援, 导致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后, 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当在第一时间迅速准确地获取第一手资料, 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时限上报, 以便于上级领导及时决策,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紧急救援, 坚决杜绝瞒报、隐报、谎报等渎职现象。

第三, 安定秩序。由突发事件善后处理组处理, 党委办公室牵头, 学生处、团委、后勤总公司等部门配合。负责妥善安置疏散人员和受伤受害人员及家属的医疗、处置、安抚和心理援助等工作,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矛盾排查调处工作, 做好饮食、住宿等后勤保障工作, 恢复学校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

2信息披露

由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向校内通报情况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拟定对外宣传报道的口径, 协调管理有关新闻机构对事件的采访;密切关注广大同学的动态。第一时间透明地把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出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发布正确信息, 说明实际情况, 对于制止不良传闻, 以正视听, 缓解大众的恐慌心理是非常有效的。事件中的参与者都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学校应该密切关注不同声音, 切实关注学生的需求, 合理满足, 不能任由这些利益诉求聚合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冲击力, 从而造成更大影响。

3心理干预

由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心理干预组, 组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处、团委、相关职能部门等参与。负责事故当事人、其他相关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研究表明, 许多存在心理危机的受害者不知道心理危机干预, 遇到突发事件之后, 获取心理危机化解信息的渠道单一, 缺少正式的心理危机疏导工作;有的受害者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更不知道向谁获取必要的帮助。高校要对公众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化解, 最主要的是要能帮助受害者摆脱当前的困扰, 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 还要能够获得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需要考虑到干预方式的多样性、支持系统的多层次性和干预材料的丰富性, 全方位着手, 多方面着力, 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四) 善后处理机制

在危机得到有效控制、事态逐渐平息之后, 宣传教育组的工作重点应逐步转移, 针对突发事件的后续影响进行善后处置。

第一, 心理辅导。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突发性和危害性的特征, 一旦爆发会在短时间内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引起师生个体的思想混乱和心理恐慌。在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之后, 宣传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对事件的当事人和受影响者进行心理辅导, 矫正失衡情绪, 帮助当事人重拾信心, 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第二, 事后教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突发事件使受教育者处于最佳的教育情境之中, 教育者容易成功地向受教育者灌输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也最容易接受并信服。宣传教育组应充分利用好突发事件提供的特定教育情境, 结合大学生的亲身体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从而增强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第三, 总结反思。认真总结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处置等阶段的工作, 细致甄别突发事件的诱因, 对学校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其他问题进行全面排查, 解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建立增强民众危机防范意识和能力的培训计划, 分析突发事件对思想观念、道德品德和社会心态可能带来的持续影响, 对在应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而对那些有明显失职、过失的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给予处分并追究责任。

四结论和建议

高校建立完善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体系是保障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入剖析其群体性突发事件原因、特点, 构建了一套符合高校实际, 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预案, 最大程度的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建议国家、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更详细的法律, 进而规范与完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体系;希望各个高校也将更加重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管理, 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起完善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管理预案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34.

[2]丁烈云, 杨新起.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杨连专.论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律规范和控制机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8 (3) .

[4]克科·W·巴克.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176.

[5]刘毅.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舆情信息的汇集与分析[J].学术交流, 2005 (10) .

[6]雷寂.高校危机管理预案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兰州大学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 2008.

[7]王琭璐.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1.

篇9:戒毒人员群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预防和处置戒毒人员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大队民警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或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民警和强戒学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确保发生事故时处置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一、原则

(一)快速反应原则。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一个“快”字,信息上报快,部署控制快,预案落实快。

(二)现场指挥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人员要亲临现场,统一指挥调度,全面掌握情况,准确分析局势,上下密切配合果断做出正确指挥判断。

(三)依法处置原则。依法进行,奖惩结合,保证安全稳定,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要迅速疏散现场周边人员,设置警戒,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四)以人为本原则。处置方法要妥当,要以维护稳定和安全,确保学员人身、财产安全为工作重点,力求做到尽量减少社会影响,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危害。

二、适用范围

1、群体性斗殴:多名戒毒人员在场所内为实现某种不正当要求或不正当需求被抑制时,引发群体斗殴的行为。

2、集体绝食:指发生5人以上集体哄闹、绝食,影响场所安全稳定的事件。

二、组织领导及其职责

(一)组织领导:

1、总 指 挥:张元德 副总指挥:保睿

成 员:李理想、李卫明、黄树第

2、中队现场指挥员:中队长、指导员

成 员:中队民警、职工及协警

(二)工作职责

(一)总 指 挥:张元德 副总指挥:保睿

职责: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

在紧急疏散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下设五个小组,现场指挥组、紧急疏散组、伤员救护组、应急组、通信联络组。

(二)现场指挥组:段福、唐振然或者其他中队长、指导员

职责: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

(三)紧急疏散组:段福、唐振然、崔宜辉

基本职责: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疏散学员,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

(四)医疗救护组:高中彪、赵天永

基本职责:人员疏散完毕后,如有人员受伤,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五)通信联络组:代国强、林彦辰、王晓莹

基本职责:根据事态发展,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并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援。

(六)应急组:李理想、严洪江、王勇、鲁俊、李学金、杨虎城、杨彦斌

基本职责: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赶到现场,并在人员全部撤出危险区后设置警戒线,划定警戒区,设置隔离带,维护现场秩序,及抢救重要物资等,在公安机关等专业部门到来之前,对事件进行先期处置。

三、处置措施和方案

(一)处置措施

1、事发中队直接用电话或对讲机向大队总指挥或大队值班领导报告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种类、发生时间、地点、已采取的处置措施、目前形势、以及可能会发生的其他意外情况等。

2、现场指挥员下达启动预案指令,并根据现场情况向总指挥或大队值班领导报告现场事态情况。

3、现场民警和各职能小组按照预案分工迅速到位,做好具体实施和协调配合工作。

(二)措施

1、当发生戒毒人员群体斗殴时,中队民警应立即用对讲机向中队现场指挥员和大队总指挥报告事发情况。

2、中队现场指挥员和大队总指挥根据事件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现场民警应立即维护秩序和控制事态扩大,疏散围观人员远离事发区域,3、民警在现场控制时应穿上防护服进行自我保护。

4、现场指挥员要根据事态严重程度及时向总指挥及上级部门联系,请求支援和加强现场处置。

四、处置方案

1、发生事件时,现场指挥员和疏散组立即对外围进行警戒,同时疏散围观人员,控制现场秩序,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2、应急组持警用盾牌、警棍成人字队形强行驱散斗殴人群,分割包围,并抓捕首要闹事者。

篇10: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机构编制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的规定,特制定《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预防和处置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遵循“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的原则,坚持“教育疏导、防止矛盾激化和扩大”的原则,对群体性事件及其苗头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坚决制止违法行为,尽快平息事态。力争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二、范围和级别

(一)本预案适用于我县机构编制方面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引发的,通过集体上访、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的群体性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二)本预案中的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机构编制方面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引发的、众多人员参与的危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此类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大规模人员违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

2.人数较多的非法聚会、游行、示威,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等重要单位;围攻、挟持国家公务人员;

3.聚众堵塞公共交通,非法占据公共场所等;

4.跨地区、跨行业联动上访请愿;

(三)根据参与人数的多少,群体性事件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参与人数在5人以上、30人以下,为一般性群体性事件;

2.参与人数在30人以上(含30人)、300人以下,为较大群体性事件;

3.参与人数在300人以上(含300人)、1000人以下,为重大群体性事件;

4.参与人数在1000人以上(含1000人),为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

在实际工作中,评估群体性事件的级别,还应统筹考虑事件的发展演变趋势、性质、影响范围等因素。

三、工作要求

(一)县编办履行下列职责:统一领导、部署排查调处全县机构编制方面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县机构编制方面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工作机制;督促检查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全县各单位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组织排查、调解可能引发的机构编制方面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搜集、上报群体性事件情报信息;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做好群体性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宣传普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引导群众以理性方式表达诉求,通过合法途径反映和解决问题。

四、监测和预警

1.县编办各有关科室认真执行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有关规定,强化值班制度、落实监测人员,完善监测网络,收集可能造成重大群体性事件的信息,采取积极应急措施。对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

告、早处置;

2.发生群体性事件后,编办相关责任领导应在事件发生30分钟内,向应急办报告事件主要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事由、经过、影响范围、动态趋势、已采取的处置措施、现场指挥员的联系方法等,可先口头报告,随后及时提供书面情况报告,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及时书面续报动态信息。发生群体性堵塞主要交通干道、围堵党政机关、非法占据公共场所等特别重大事件要立即报告;常规静态信息可定期报告。

五、处置程序和方法

(一)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县编办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应在接报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必要时成立现场指挥部,协助公安等部门开展警戒、控制现场、疏散救护等基础处置工作;收集现场动态信息,分别向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等有关部门报告。参与处置事件的单位要信息共享、协同作战、高效联动。

(二)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现场,县编办领导及有关负责同志要面对面地做群众的工作,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准确判断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发展趋势,掌控局面,把握尺度,讲究策略和方法,采取措施,尽快平息事态。对群众提出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当场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无法当场明确表态解决的,要责成相关部门或单位限期研究解决;对确因决策失误或工作不力而侵害群众利益的,要如实向群众讲明情况,公开承认失误,尽快予以纠正;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讲清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三)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有关责任人对现场处置时向群众承诺解决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到位,不得搞虚假承诺或者久拖不决。要坚决避免违背承诺、失信于民,重新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现象发生。

(四)对于群体性事件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员,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可令其具结悔过或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本系统内党员和干部等违规参与群体事件需追究党纪和政纪责任的,通报其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县编办设立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主任)

副组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

成员:县编办相关科室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综合科,负责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的协调工作,确定同志为综治维稳工作联络员。

(二)相关单位协调保障。县编办应与维稳及综治、公安等部门联系协调,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建立联系网络,保障突发事件后果最小化。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外部劳务群体讨薪事件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劳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1-17

兼职会计劳务协议(外部会计)05-18

外部劳务队伍登记表05-29

两节维稳劳务应急预案01-14

劳务人员维稳应急预案01-17

劳务纠纷维稳预案07-09

外部数据05-07

外部保障05-14

建筑外部05-26

外部绩效06-04

上一篇:七一讲话心得(2006)下一篇: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