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监管风险

2024-06-27

外部监管风险(精选6篇)

篇1:外部监管风险

工商银行风险防范与外部监管、内部控制及典型案例法律评析实务全书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四卷 光盘数:0 定价:1058元

优惠价:499元

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

第一卷 银行业风险防范与内控 第一篇 银行业风险管理

第一章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商业银行

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企业特质与经营风险 第三章 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第四章 商业银行风险的国际监管

第五章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模型的发展 第六章 风险管理VaR模型 第七章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八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程序

第九章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风险防控作用 第十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与度量管理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第十二章 其他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控制策略 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策略 第十五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内部控制 第十六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八章 商业银行投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 第十九章 商业银行保险业务风险管理

第二十章 商业银行现代化手段使用的安全问题 第二十一章 金融系统反洗钱策略

第二十二章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实务评析

第二十三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与新趋势 第二篇 银行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防范 第一章 金融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章 中央银行金融风险内部控制与管理 第三章 商业银行风险的内部控制与管理 第四章 投资基金风险内部控制系统 第五章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 第六章 银行不良资产管理

第二卷 银行业应对金融风险外部监管与对策分析 第一篇 银行业危机管理与对策分析 第一章 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概述

第二章 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程序分析和策略探析 第三章 商业银行全面危机管理理念与思路 第四章 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五章 商业银行存款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六章 商业银行贷款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七章 商业银行结算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八章 商业银行操作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九章 商业银行财务危机及其化解策略 第十章 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品牌危机及其化解策略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员工管理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员工道德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案件危机及化解策略 第十五章 商业银行遭遇自然灾害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六章 商业银行计算机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现金安全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八章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的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九章 商业银行危机事件传播管理控制策略 第二十章 构建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一章 构建商业银行危机预警系统

第二十二章 业务流程再造与商业银行危机管理 第二十三章 金融生态环境与商业银行危机管理 第二十四章 构建中国特色商业银行危机救助机制

第二十五章 国外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经验的实证与借鉴 第二篇 金融风险外部监管

第一章 金融风险外部监管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 第三章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 第四章 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五章 金融安全网

第六章 金融机构信息披露问题 第七章 存款保险制度分析 第八章 国外金融风险监管

第九章 我国金融风险监管的历史演进与制度安排 第三卷 银行业应对风险战略措施 第一篇 基础原理 第一章 金融危机理论

第二章 不确定性下的选择理论 第三章 委托代理理论

第四章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 第五章 金融体系内在风险性理论 第六章 现代资产定价理论 第七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第二篇 银行业应对金融危机发展战略 第一章 金融系统演进与新金融时代

第二章 中资银行:大而全战略下的危机 第三章 银行:专业化潮起

第四章 海外专业化银行的生存之路 第五章 专业化基础上的新型全能银行 第六章 城商行,适度多元化突围 第七章 中资银行的战略探索

第八章 新金融时代的博弈与政策启示

第四卷 银行管理经验交流与精典案例法律解析 第一篇 银行管理经验交流

第一章 银行应对金融风险管理经验 第二章 银行改革创新管理经验 第三章 金融风险典型案例评析 第二篇 银行业疑难问题法律解析 第一章 零售业务法律问题解析

第二章 公司业务法律疑难问题解析 第三章 资产保全法律疑难问题解析 第四章 展望与探索

工商银行风险防范与外部监管、内部控制及典型案例法律评析实务全书 工商银行风险防范与外部监管、内部控制及典型案例法律评析实务全书

工商银行风险防范与外部监管、内部控制及典型案例法律评析实务全书

第一卷 银行业风险防范与内控 第一篇 银行业风险管理

第一章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商业银行

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企业特质与经营风险 第三章 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第四章 商业银行风险的国际监管

第五章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模型的发展 第六章 风险管理VaR模型 第七章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八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程序

第九章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风险防控作用 第十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与度量管理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第十二章 其他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控制策略 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策略 第十五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内部控制 第十六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八章 商业银行投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 第十九章 商业银行保险业务风险管理

第二十章 商业银行现代化手段使用的安全问题 第二十一章 金融系统反洗钱策略

第二十二章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实务评析

第二十三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与新趋势 第二篇 银行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防范 第一章 金融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章 中央银行金融风险内部控制与管理 第三章 商业银行风险的内部控制与管理 第四章 投资基金风险内部控制系统 第五章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 第六章 银行不良资产管理

第二卷 银行业应对金融风险外部监管与对策分析 第一篇 银行业危机管理与对策分析 第一章 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概述

第二章 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程序分析和策略探析 第三章 商业银行全面危机管理理念与思路 第四章 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五章 商业银行存款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六章 商业银行贷款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七章 商业银行结算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八章 商业银行操作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九章 商业银行财务危机及其化解策略 第十章 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品牌危机及其化解策略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员工管理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员工道德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案件危机及化解策略

第十五章 商业银行遭遇自然灾害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六章 商业银行计算机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现金安全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八章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的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九章 商业银行危机事件传播管理控制策略 第二十章 构建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一章 构建商业银行危机预警系统

第二十二章 业务流程再造与商业银行危机管理 第二十三章 金融生态环境与商业银行危机管理 第二十四章 构建中国特色商业银行危机救助机制

第二十五章 国外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经验的实证与借鉴 第二篇 金融风险外部监管

第一章 金融风险外部监管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 第三章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 第四章 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五章 金融安全网

第六章 金融机构信息披露问题 第七章 存款保险制度分析 第八章 国外金融风险监管

第九章 我国金融风险监管的历史演进与制度安排 第三卷 银行业应对风险战略措施 第一篇 基础原理 第一章 金融危机理论

第二章 不确定性下的选择理论 第三章 委托代理理论

第四章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 第五章 金融体系内在风险性理论 第六章 现代资产定价理论 第七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第二篇 银行业应对金融危机发展战略 第一章 金融系统演进与新金融时代

第二章 中资银行:大而全战略下的危机 第三章 银行:专业化潮起

第四章 海外专业化银行的生存之路 第五章 专业化基础上的新型全能银行 第六章 城商行,适度多元化突围 第七章 中资银行的战略探索

第八章 新金融时代的博弈与政策启示

第四卷 银行管理经验交流与精典案例法律解析 第一篇 银行管理经验交流

第一章 银行应对金融风险管理经验 第二章 银行改革创新管理经验 第三章 金融风险典型案例评析 第二篇 银行业疑难问题法律解析 第一章 零售业务法律问题解析

第二章 公司业务法律疑难问题解析 第三章 资产保全法律疑难问题解析 第四章 展望与探索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四卷 光盘数:0 定价:1058元

优惠价:499元

本店订购简单方便,可以选择货到付款、汇款发货、当地自取等方式 全国货到付款,满200元免运费,更多请登陆文成图书。

篇2:外部监管风险

摘要 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并随着外部监督机制的健全不断促进企业发展。近年来随着企业的联合重组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企业管理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又如何进行外部监管这是个值得认真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两者应有效结合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防范各种风险的目的。关键词 外部监管 内控制度 内部审计 预算管理 人员素质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宣传几乎成了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一时间郑州亚细亚集团声名鹊起“亚细亚”现象令中国商界内外人士趋之若鹜甚至引起了理论权威、政府高层的关注。确实亚细亚集团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它走的是一条与传统经商之道相悖的现代营销之路它采用的是先进的CI战略系统、别具一格的公关手段、新颖而又温馨的广告宣传、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这一切使得亚细亚集团在硝烟弥漫的“中原商战”中脱颖而出给同行带来了危机感和紧迫感给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界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然而亚细亚集团却从昔日辉煌的顶峰匆匆滑落下来效益猛降、债台高筑、官司缠身、集团瓦解。曾经照亮中国商界的那一轮“亚细亚”太阳陨落了它那一抹残留的余晖给人们以深深的思索。由“亚细亚”引发的思考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进行外部监管。由于亚细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存在问题必然最终走向倒闭之路。尽管它只是我国企业的一个个案但这种现象却颇具普遍性。因此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如何进行企业外部监管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题。经济现实迫切要求我国企业早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外部监管的效率和效果。目前我国企业经营效益普遍较差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报告严重失真企业违法违规现象愈演愈烈进而成为普遍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部控制的缺失与缺陷难逃其咎。问题还在于我国很多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还存有很多误解以为内部控制就是十堆堆的手册、文件和制度或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等甚至对企业内部控制根本没有概念。现状急需改变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合理保证企业合规经营、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合规经营、真实的财务报告和有效率的经营也正是企业风险管理所应该达到的基本状态。从这个角度出发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相反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则往往会导致各种错误和舞弊的产生甚至造成企业的破产倒闭从国内的亚细亚倒闭、巨人集团衰败、“银广厦”案到国外的巴林银行倒闭、“安然事件”等无不是由于其内部控制缺损或失效所致。因此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风险事件发生的一种长效机制。既然内部控制是作为防范企业风险的机制而存在那么如何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又如何加强外部监管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和制度为企业监管做好准备 1合理设置财会机构。目前一些企业将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合并设置在一起这是同传统的管理模式相适应的。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财务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集团企业资产规模大资本链条长、管理跨度宽、筹资渠道及方式多样化财务与会计职责不明的弊病越来越明显。因此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分设就显得尤为必要。建立和落实财务监管工作的责任机制是做好企业承包监管工作的根本保证。财会机构应在企业总会计师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财务部门可分设财务处和会计处再根据工作内容下设专业科。财务处的主要工作包括1.筹措资金及跟踪管理2.参与投

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项目的跟踪管理3.预算的编制、考核4.利润分配 5.财务分析。会计处的主要工作包括1.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出具会计凭证编制会计报表2.根据企业管理者的要求编制内部会计报表3.负责纳税计算、申报4.办理日常报销等。财务处与会计处分设可使各部门工作目标及职责明确分别把关既可保证部门之间工作有章可循又能保证相关职责之间的相互制约。2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具体包括五项内容一是资金监管方面包括筹资管理、资本金管理、消费资金管理、运营资金管理等各项制度二是资产监管方面包括损失的核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年限等重要会计政策对外担保、对外投资的审批制度损失及固定资产报废制度等三是成本费用监管方面包括业务招待费的开支办法和标准、递延资产的计列、固定资产的竣工入账、待摊和预提费用的处理等各项制度四是收入、利润及其分配的监管等制度五是严肃财务报告及其监管制度。3制定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为研究制定单位内部牵制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企业有大量资产和经营活动都在运行企业要加强对其财务监控就必须制定并实行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这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控制经营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制定企业内部牵制制度首先必须明确控制目标要找到控制点即容易产生错弊而需要控制防范的环节如审批、核对、审签、结算、记账等等以达到纵向即在同一部门内不同岗位、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牵制与横向即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应由不同部门分别处理使一个部门的记录受到另一个部门的牵制的有机结合。其次要实行企业重大经济活动联签制度。企业在明晰产权关系后应明确各级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任与权利建立健全集体决策机制特别是企业重大的贸易、投资活动必须有财务人员、审计人员参加经集体研究分头把关。再次加强企业内部稽核工作。内部稽核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对整个企业经济活动的审查及财务部门内部的日常审核。

二、构建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配套的奖惩制度 1构建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在企业设立委派财务总监进行事前监督。企业应明确财务总监的职责当好领导的参谋在其任期内常驻企业对资金实施全面监控尤其大额资金运用应实行双签制由财务总监及企业负责人共同签字。至于大额、小额资金划分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二“供产销”全过程中应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进行事中控制。有关人员在处理业务时应明确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大宗业务应由部门负责人及企业负责人双签还必须有多家单位至少是三家单位的报价经手人员报经部门负责人及企业负责人签字同意购进零星小额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查但应由企业负责人授权。禁止一人独自处理业务的全过程。三设立事后监督即根据会计部门提供的核算资料对各部门各项业务进行定期或日常检查。事后监督可由财务总监负责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直接反馈给企业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提交企业负责人。2建立配套的奖惩制度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执行中逐步完善内控制度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引起恶果的应进行严惩。

三、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正常进行。内部审计是企业对其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合规、有效所进行的监督和评价它可以说是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有助于企业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企业依法经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建立由上级审计部门或本级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审体制内审不受管理层制约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明确内审的宗旨、职能和地位、权限以及内审范围、程序、方法等。内审机制要有畅通的报告关系能直接向内部管理层之外的阶层报告。内审与外审、上一级审计与下一级审计相结合多层次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客观地位的局限性内审无法对本企业领导者和同级管理层进行审计为弥补这一控制的薄弱环节应该会同社会审计或上级内审部门负责对下级管理层的审计对各级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2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与评价。通过一般性的财务收支审计发现内部管理方面的漏洞提出改进措施防止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企业提高效益。3抓好经济责任和效益的审计。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的素质和管理行为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兴衰搞好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投资者和管理者对经营者监管的共同要求这就必须使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一种制度。同时要加大对企业效益的审计力度审查其核算是否合规准确有无虚报盈亏的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变企业短期行为为长期行为。

四、实行科学的、全面的预算管理为企业监管提供检验标准和考核依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经营也不例外必须实行有效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而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收支计划这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预算是控制的基础只有在预算体系正确完整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完善的内部控制。1预算的内容。凡是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内容如采购、销售、成本费用、固定资产投资、人员流动、现金流量等都应纳入预算管理范畴但应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作为预算重点以利润目标为预算起点实行有效监控。营业收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营业收入预算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成本费用预算是支出预算的重点既要考虑经营性支出更要对资本性支出项目实行“量入为出”的预算管理杜绝没有资金来源或负债风险过大的资本预算。现金流量则是企业在预算期内进行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保证没有先进的现金流量预算整体预算管理将成为无米之炊。2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全面预算是一项集体性工作需要企业的各部门和员工的积极参与但无论采用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编制方法决策权都应该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如成立由厂长、经理层及各部门主管组成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并由其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整个预算工作。预算调整或追加实行逐项申报、审批制各部门不得擅自调整预算。预算的执行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关系。3预算的监控与考核。预算管理的核心是监控监控有序可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完成。内部审计部门将经营活动同企业的预算目标相联系随时根据预算目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向管理层报告。预算期终了时将其作为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对预算执行者执行预算效益实绩的考核依据预算的实际执行必须与预算相符并将其作为考核预算制定者制定预算效益实绩的标准。

五、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加强各部门的信息沟通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企业的内部控制主体是人如果相关人员不配合内部控制制度就会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就会加大因而应加强人员沟通共同把内部控制工作做好。企业应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起覆盖的网络系统特别是财务部门应使用设置了严密稽核系统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统一的财务网络软件。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活动可以进行远程处理进行实时监控同时也可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大大提高财务、经营等各方面信息的传播、处理、反馈速度以提供给决策层最新、最全面的相关数据资料使其所做出的决策更具实效性、准确性产生最优的决策方案。当然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将使企业承受一定的财务风险。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网上投资、网上结算、网上报税等业务的发展直接将会计核算及财务监控带入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如果有效监督机制跟不上就会给经济犯罪打开

方便之门将严重威胁到企业财务安全因此企业必须采取相关内控制度加以防范。

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为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中每一个人的表现和业绩。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培养企业人员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更好地贯彻和执行企业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企业应面向人才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形成任人唯贤、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学习教育从知识、技能到职业道德、经营理念等方面提高其素质逐步形成学习型企业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在进行人员控制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必须面对新环境培育新的企业文化将适应时代特色的新管理理念、管理风格灌输给企业的各管理阶层和普通员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以顺利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同时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2、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财务总监委派制是世界各大跨国公司进行财务集权管理的基本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事前控制性、审计经常性、反馈及时性、高度专业性和独立性等特点可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具体施行时可按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管理权限逐级委派各级财务总监。

3、加强对内部人的管理。一是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企业重大决策集体审批等制度以杜绝个别负责人独断专行胡作非为二是加强对职能部门的控制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的制度以杜绝部门权力过大或集体循私舞弊三是加强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控制监督建立关键岗位轮岗和定期稽查制度以杜绝重要岗位人员以权谋私或串通作案。

篇3:外部监管风险

随着表外业务, 尤其是金融衍生市场的不断发展, 各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衍生产品市场上的巨额亏损事件屡屡发生。这些巨额亏损事件的背后隐含着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商业银行创新业务在给全球经济带来巨额收益的同时, 也使商业银行外部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大大弱化。相对于不断飞跃发展的银行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外部的监管措施明显的跟不上步伐。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以及外部事件的风险干扰, 使得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冲击, 商业银行破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那就是在不断创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 除了商业银行自身应该进一步加强内部风险防范措施之外, 外部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银行业实现有效的监管。

国际银行业不断发展的实践表明, 稳定和高效的商业银行监管目标对于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使商业银行的资金得到合理的配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 如何才能使商业银行既能提高经营效率, 又能保持稳定发展, 使两者实现动态平衡, 并且实施有效和最低成本的监管, 是目前商业银行监管创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际银行业业务监管模式

在银行业监管发展的历程中, 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政治法律环境以及不同的金融发展状况, 使得不同国家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目前, 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各国财政部进行监管, 二是由各国中央银行进行监管, 三是由专门的商业银行监管机构予以监管。而且, 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并不一定都直接对商业银行执行监管职能, 是否直接执行监管职能要视各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而定。因此, 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执行机构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以上介绍的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来直接执行监管职能。实行这种监管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第二类是由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和其他机构一起共同执行具体监管职能, 如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国就是这种情况。第三类则是由商业银行监管机构授权监管执行机构来对商业银行执行具体监管职能, 如英国就属这种情况。那么, 按照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数量和性质来划分, 各国商业银行监管可区分为三种模式。

(一) 一元化监管模式

一元化监管模式主要是指由一国单一的中央银行或者是专门的某个监管机构来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管理, 权利较为集中。属于一元化监管模式的国家既包括像英国、新西兰、葡萄牙、荷兰、奥地利、卢森堡、意大利等这样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又包括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如埃及、巴西、印度等国。在社会主义国家, 由于长期实行单一的计划体制, 金融结构较为简单, 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国家内部未曾专门设置监管机构来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 随着世界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才纷纷开始建立专门的中央银行, 并由央行来对国内商业银行实行监督和管理, 所以, 也属于一元化监管模式。

(二) 多元化监管模式

多元化监管模式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监管机构共同对国内商业银行实施监督和管理。根据监管权限的范围是归中央还是地方所有, 又可将多元化监管模式划分为两线多家监管模式和一线多家监管模式两类。

1. 两线多家监管模式

两线多家监管模式中的“两线”是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条线。“多家”是指有不只一家的监管机构来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行监督。全世界实行这一监管模式的国家并不多, 主要是些实行联邦体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如美国、加拿大等国采用它。在美国, 联邦和各州都有权对国内商业银行发照注册并实施监管。联邦一级的监管机构共有八个之多。它们分别是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住房放款委员会、国民信贷公会管理局、国民信贷公会保险基金、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其中, 联邦储备体系负责管理在州政府注册的属于非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管理在州政府注册的属于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 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负责管理在联邦政府注册的国民银行。这三个主要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基本相同, 只是负责的范围不同而已。

2. 一线多家监管模式

一线多家监管模式是相对于两线多家监管模式而言的。这种监管模式的权利较为集中, 由中央统一管理。中央一级又分别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机构来具体执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日本、德国、法国等国。

日本财政部的银行局和国际金融局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监管机构, 但日本中央银行与这些机构紧密协商, 共同完成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任务。在德国, 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主要是由联邦财政部代管的德国联邦信贷机构监督局和德国中央银行密切合作, 共同行使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法国财政经济部和法兰西银行作为管理全国金融业的最高政府机构, 行使对整个金融业的决策和管理, 但商业银行的具体监管工作则由国家信用理事会、银行规制委员会、信贷机构委员会和银行委员会分工负责。

3. 跨国化监管模式

跨国化监管模式是指对跨越国界的经济合作区域内的商业银行实行统一的监督和管理的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跨国的西非货币联盟和中非国家银行。如西非货币联盟, 它独立于各成员国政府, 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坚持统一的银行条例、统一的准备金率、统一的外汇储备, 并统一规定各国商业银行的贴现总量。此外, 它在每个成员国的代理机构还负责各有关国家地区性业务, 并监督和管理该国商业银行体系。总之, 各成员国执行统一的金融章程。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模式

我国目前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主要是实行以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为主, 商业银行行业自律管理和社会中介监督管理为辅的监管模式。银监会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中间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规定, 以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定期监管与非定期监管等手段, 通过商业银行管理档案、风险监管档案、风险状况的定期通报以及特殊情况及时通报等形式, 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的监督与管理。同时, 通过建立同业公会, 强化行业自律。并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 提高商业银行监管的透明度, 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稳定健康的发展。

但是, 由于中国银监会2003年4月才正式履行原本由央行承担的对银行金融机构统一监管的职责, 因此, 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的银监会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监管的法律支持体系不够健全, 监管手段缺乏灵活性、规范性, 同保监会、证监会两大监管机构的协调监管方面仍未取得实际的效果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在内涵上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表外业务进行监管创新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放松管制, 而是应该对其重新建立新的管理规则。监管机构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尤其是创新产品进行监管时应该在全面、慎重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更多有利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走向规范化的监管创新手段。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产品创新的日益活跃, 金融监管创新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原有的运作机制已难以适应变化了的金融运作需要, 落后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商业银行创新和发展表外业务的障碍。因此, 要想推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发展, 就必须对那些落后的监管体制、运作体制、人力资源配置体制进行改革, 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建立新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制

西方发达国家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经历了“监管—放松监管—再监管”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反映了世界各国在表外业务监管实践中的深化。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表外业务的迅猛发展, 客观上也要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 而应该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具有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的金融监管调控体系。这个监管体系应能使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实现监管目标的超前性、监管手段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监管过程的连续性、系统性等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 我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创新经验的同时, 也应该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表外业务监管体系。

1. 构建功能性创新监管模式, 强化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制建设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其业务范围已涵盖证券、保险及银行各业。而对于银行、保险、证券业务的监管, 目前在我国是分别由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来进行分业管理。当存在表外业务创新产品的交叉业务时, 三大监管机构就存在着无法实现共同协调监管的问题。为此, 应该考虑构建一个专门的裁定机构来对表外业务创新金融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定性, 以便能够及时地解决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功能性创新监管的组织架构见图1所示。

这种组织构架的创新也符合国际银行业经营日益综合化的客观要求, 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 我国就可以建立这样一个由金融监管委员会领导下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统一的综合监管体制。

另外, 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制的构建, 还应该进一步地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法规的建设, 增强表外业务监管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 保障金融业的稳健运行。

2. 健全商业银行的互律监管系统, 促进同业稳定健康发展

银行同业工会是一种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民间管理组织, 它通过行业内部管理, 有效地避免商业银行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促进同业之间彼此的理解与合作。他能够帮助监管部门加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 在金融市场上起到了很好的润滑作用, 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有序竞争。我国在2000年5月也成立了中国银行业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银行业自我约束体系的进一步成熟。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 中国银行业协会应在不断完善表外业务产品的交易规则、职业道德标准, 规范同业经营行为、协调行业交易纠纷等方面作出进一步地努力, 以便更好地促进银行同业间的相互监督约束和合作交流, 使同业公会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 提高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透明度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时刻都会受到公众的关注和社会舆论的评价。因此, 建立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系统是完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系的有效办法之一。这个系统可以通过建立社会举报和具体的查处程度来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威慑力, 督促商业银行合法合规经营表外业务产品。同时, 还可利用一些社会监督机构, 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对商业银行经营表外业务进行间接监督。社会监督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对外公布的表外业务财务数据的可信程度, 并有助于社会有关方面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开展情况、经营绩效和风险程度有一个较为理性和准确地判断。

(二) 构建与外部监管体系相适应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控机制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证明, 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哪怕外部监管再有效力, 也不可能有效的防止金融风险。当今, 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 商业银行的业务日趋复杂多变。无论是金融监管当局、行业公会还是社会监督都只能对商业银行进行非现场检查和非定期的现场检查, 无法替代商业银行在日常业务中的自我约束。因此, 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的首要任务。

(三) 建立有效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市场约束机制

市场约束是保证商业银行体系在整体上长期、安全、稳健运行的必要条件, 也是现代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我国表外业务的监管创新在建立监管体系时, 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约束机制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经营风险的控制作用, 把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资信评估制度作为完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运作机制, 如建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定期信息披露制度, 不仅披露商业银行风险和资本充足率的状况, 还要披露其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使商业银行能够保持审慎经营。另外, 还应加强媒体的监督, 通过媒体的客观真实的报道, 及时披露和发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问题, 以形成强大的市场约束。

(四) 加强国际间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合作与交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到来, 各国的金融监管已纳入世界金融体系, 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国际间监管的交流与合作。我国表外业务创新工具的市场交易目前已跨越国界。同时, 随着我国进一步放松对外资银行的准入及业务范围的限制, 我国境内外资商业银行也开始将更多成熟的表外业务产品投入到国内市场。这势必增加了我国政府及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交易活动的监管难度。为此, 我国在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策略上要注意从国际银行的整体发展来考虑商业银行监管的政策取向。同时借鉴和吸收国际最新监管理念和经验,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加强国际监管的研究, 增进与各国监管当局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交换有关信息, 从而提高我国监管当局对表外业务的国际监管能力, 有效防范金融衍生产品跨国交易的金融风险。其次, 要重视与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合作, 适应国际银行业监管发展的潮流和变化。在制定有关表外业务的法规政策及管理条例时, 要注意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这样, 既有利于有效制约外资银行及境外银行分支机构在我国从事各种高风险金融衍生产品业务,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世界各国对我国金融监管能力的认可。最后, 要借鉴国外先进的银行监管理念和技术、方法, 培育一支熟知国际银行表外业务规则管理、擅长表外业务国际监管合作的具有综合素质的监管人员队伍, 以全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辛子波.银行监管体系的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2]胡怀邦.银行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3]雒子榕.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现状和问题[J].商品与质量, 2011, (8) .

篇4:浅析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

关键词: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措施

作者简介:贾玉华(1963-),吉林四平人,吉林银行审计部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1-0051-03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让各国银行业监管者再度重新审视本国的金融监管政策。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各类金融企业都要加强风险管理,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商业银行业的资产在整个金融资产中比例较高,商业银行体系的安全始终受到密切关注。在当前危机持续深化的复杂环境中,如何做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对监管者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会计监管作为商业银行外部监管的基础之一,其运行有效与否对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意义重大。

一、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概述

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是通过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主体,对商业银行的会计活动和行为及相关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种制度或一个过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主体有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门、审计机关、银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根据主体的不同,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被分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其中,以银监会为代表的政府监管是主体和核心,以民间审计和银行业自律为主的社会监管是重要补充和环境保障,它们与商业银行内部会计监管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会计监管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会计机构设置以及相关会计活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第三十六条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更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等信息”。《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结算、呆账等情况随时进行稽核、检查监督”。另外,政府监管还包括对商业银行进行的效益监管。《银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经营管理资料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即通过各商业银行机构报送的会计报表,特别是损益表,分析其经营效益及盈利情况,并检查是否存在效益管理混乱现象,要求商业银行具备正常的盈利能力也是保障其正常经营,抵御风险,并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二、加强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的必要性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外部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也逐步加强。但由于种种原因,外部监管效果不如人意。一些消极金融现象仍禁而不止,并时有泛滥。就商业银行来说,有些银行受自身利益的驱动或业务部门考核的需要,不顾会计法规的严肃性和强制性,随意篡改账表,如大量逾期呆滞贷款不单独列账,少提呆账准备、应付利息、折旧等以增加利润等。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外部会计监管来加以遏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从外部会计监管依据看,我国会计监管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存在会计监管专项法规空缺,部分已有法律法规不完善、操作性不强或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从监管主体看,政府监管是外部监管的基础,但政府监管存在多方共管,易出现监管盲区或重叠的情况。目前,商业银行监管由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共同行使监管权力,以银监会监管为主,其他部门辅助。但具体实施监管时,却各自为政,容易出现监管真空,信息共享机制也无从谈起。从外部会计监管的实施看,由于当前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体系不完全匹配,这增加了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实施审慎资本监管的难度,也无法实现监管资本的可比性。上述问题给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的有效运行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加强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存在一定问题,但仍然要重视外部监管。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特殊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一般企业或公司有着巨大差别。它的经营目标除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外,还应照顾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稳健。商业银行的运作资金大部分来自储户的存款,这一特殊的资本结构表明存款人在银行中具有最大的利益要求。但是,分散的存款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对银行的股东和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更没有专门的技能来分析和监督商业银行对资金的运用、会计信息质量、经营活动状况等情况。同时,从客户角度出发,评价金融产品的质量,除了其收益外,还必须考虑其安全因素,包括产品提供者的可靠性和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客户往往不具备了解该产品信息的条件,而作为金融产品出售者的商业银行,却具备丰富的信息来源和信息分析能力,可以利用其在交易中的有利地位,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客户利益,或者利用客户尚未知晓的信息抢先进行交易,或者隐瞒有些信息,并欺骗客户。有鉴于此,外部监管者必须作为广大存款人及公众利益的代表成为商业银行的外部重要监管者,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会计监督和管理。

三、商业银行加强外部会计监管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与健全外部会计监管法律制度

各项监管法规要根据金融业务的开展及时调整修订,避免出现监管纰漏。监管部门要以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和完善各种会计监管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尽量把实际工作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补充进去,逐渐充实完善。监管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公开办事程序和操作规程,处理问题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会计监管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针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空白,需要摸索制定一些必要可行的法律法规,保持开放的眼光,做到取长补短,扶持国内银行业稳步发展。

(二)明确界定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能

要协调各外部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银监会、人民银行的互动协调机制。银监会在制定银行业会计准则时,必须考虑中央银行的立场和角色,并发挥中央银行的行业优势。同时,以各类会计师事务所、银行业协会和媒体为主的社会监管作为重要补充,可以弥补监管当局的不足,更好地预警风险。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外聘审计师在保证银行会计核算真实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外聘审计师的意见有助于确立财务报表的可信度,有效防止银行管理层的舞弊与错误,因此,有关监管当局(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应强化商业银行外聘审计师的准入审批机制。在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外聘审计师执业行为的基础上,完善信息披露的监督控制机制,加大对虚假信(下转61页)(上接52页)息的处罚力度,以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建立外聘审计师向监管当局提交报告书制度和银行、外聘审计师、监管当局三方联席制度,从而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外聘审计师保证银行会计核算真实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确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只列示主要财务报表项目,一些非主要、但对评价银行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十分重要的项目通常无从体现。从整体而言,我国银行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偏低。国内银行会计监管主体要综合吸收国际监管标准和会计准则,努力提高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质量和实施力度。积极借鉴IASC关于会计核算的有关标准,对我国银行会计核算和评估进行修改与完善,从而为有效的外部监管提供标准。

(四)打造高素质的会计监管队伍,加大监管力度

任何决策都无法排除风险识别和判断的主观错误,这就要求银行会计监管人员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市场分析能力,尽力控制风险损失。同时,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对违规问题要坚决查处。查处力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辖区内金融秩序的好坏和金融风险的防范。各监管职能部门要达成共识,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从维护金融秩序大局出发,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实事求是,依法查处,敢于动真碰硬,以体现会计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责任编辑:文峰)

参考文献:

[1] 吴越、刘鸿.商业银行会计监管的要素、内容和方式[J].商业时代,2007,(20).

[2] 吴越、吴倩.对商业银行加强会计监管的必要性及措施[J].浙江金融,2007,(07).

篇5:外部监管风险

【文件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使用外部信用评级监管的通知

保监发〔2013〕61号

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

为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信用风险管理,规范外部信用评级使用行为,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债券暂行办法》及相关规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保险资金投资企业(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债券)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以下简称评级机构),应当符合以下能力条件:

(一)已经获得国家相关部门许可的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资质,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和成熟稳定充足的专业队伍;

(二)具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和业务制度,公开披露评级方法和评级程序等信息,已经建立完善的评级基础数据体系、违约统计体系和评级质量管控体系;

(三)评级体系运作良好,评级结果具备稳健的风险区分和排序能力,评级报告能够充分发挥风险揭示作用,跟踪评级报告发布及时。

二、自评符合本通知第一条所列能力条件的评级机构,可以向中国保监会申请能力认可。中国保监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在2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能力条件的评级机构予以认可,并公布认可结果。

三、评级机构应当遵守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业务规则,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切实防范利益冲突,保证信用评级的公正性、及时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四、评级机构应当接受中国保险业相关协会组织(以下称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行业协会每年组织保险机构,从投资者使用角度对评级机构评级质量进行评价,并公布评价结果。评价规则由行业协会制订发布。

五、评级机构应当配合中国保监会对相关信用评级业务的询问和检查,并在每年4月30日前,向中国保监会提交报告。报告应当包括公司基本情况、经营情况、专业人员及高管人员变动情况、评级方法、程序与业务制度变动情况、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的统计情况、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发生可能影响公司专业能力或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的,评级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提交书面报告。

六、中国保监会将跟踪监测、定期检验评级机构的能力变化情况及评级行为,必要时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协助。评级机构不再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能力条件,或评级项目出现破产、债务重组、延期支付等重大信用事件,但未及时给予预警或采取适当评级行动,或行业协会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中国保监会将不再认可其能力。

七、保险资金已投资债券的评级机构不再符合本通知规定的,不得增加投资,保险公司及保险资金受托管理机构应当认真评估相关风险,及时妥善处理。

八、保险资金投资其他信用类金融产品使用外部信用评级,参照本通知执行。

中国保监会 2013年7月31日

篇6:企业外部扩张性战略风险分析

发达国家过去的并构经验表明,相对来说,购并比战略联盟的风险要更大一些,过去全球并构的大量案例表明,实施战略联盟成功率比较高的可以达到90%,低的也可以达到37%,这比购并要好得多。并购尤其是大型跨国并购的失败率很高,有些国家统计的结果甚至超过50%。其主要原因在于,并购是一项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耗时较长、面临众多冲突和风险的系统工程,要取得成功困难重重。

借鉴国际并构市场经验教训,结合笔者自己10多年来主导或者参与的并构案例,个人以为中国企业实施并购的主要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明确的并购战略目标。

也就是说并构的真实愿景不明确。企业实施并购成长战略的目的很多,有的是为了增加关键驱动力、有的是为了增加服务功能或服务链的延展、有的是为了产品线的延伸加长、有的是为了规模经济、有的是为了范围经济……凡此种种,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但在实际运作中有的企业为并购而并购,有的企业对并构目标体价值趋向判断不清晰,有的并构不排除企业管理层出于个人私利及所谓政绩展开,导致牺牲企业股东价值,

二、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程序和标准。

即缺乏对目标企业及并购企业从战略合理性以及财务合理性角度进行充分评估。并购一定要注意与已有的产业链条的协同和资源有效嫁接。一些企业拥有的产品和技术,或许曾经辉煌、或许依然在某个区域市场上吃香,但只有放在更大市场视角去评估,才能避免工艺或技术即成“日薄西山”的窘境。从目前中国企业的并购案例来看,大多数并购目标选择的是经营业绩不佳甚至亏损倒闭的企业。这种并购一方面并购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亏损或业绩不佳,产生的经济效益低,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致使并构后的背上承重的债务包袱。

三、实施并购的经验和能力不强。

企业实施并购的能力涉及到并购公司有没有较强的整合能力,有没有较强的管理水平和优秀的管理团队,以及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并购无论对介入的公司或个人,从高管到普通员工,从经营策略到公司文化,都是一场巨变,将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实施并购的企业其整合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及人才的缺乏,核心技术缺乏或技术创新能力弱,都将有可能导致并购的巨大风险。从目前我国企业实施并购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凸显出我国企业在并购能力方面的欠缺,特别是很多国有企业极度缺乏实施并构的管理团队和广泛的并构后的整合经验。

四、实施并构的决策程序冗长。

上一篇:中学生校服下一篇:竞选广播台台长优秀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