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质量评查标准

2024-06-04

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共6篇)

篇1:案件质量评查标准

XX县法律援助案件案卷评查标准

一、刑事案件案卷评查项目

(一)内容要件

1、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属向司法机关提出法律援助的申请书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辩护通知书(原件)。(2)

2、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经济困难、生存状况材料。证明材料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在的最基层单位(如:村委会、居委会、社区等)。(2)

3、法律援助审批表(2)

4、委托协议。(2)

5、检察机关的起诉书(原件)。(2)

6、办案人员的会见嫌疑人或被告的文字记录。(10)

7、办案人员查阅侦查或起诉案卷的笔录(要求记录真实、全面和准确)或侦查、起诉卷的主要材料(复印件)。(8)

8、办案人员的调查笔录或调取的其它证据。(10)

9、人民法院的出庭通知书。(2)

10、办案人员的庭审笔录(要求全面记录庭审反映的内容)。(20)

11、办案人员的辩护词(要求辩护要点明确、全面并切合案情)。(30)

12、人民法院的判决书。(5)

13、办案小结(要有辩护意见采纳或未采纳的理由)。(1)

14、案件需要的其它材料。

(二)形式要件(4)

案卷要符合司法部和全国律协规定的案卷归档规范要求。如:顺序、纸张规格(A4)和装订等要求。

二、民事、行政诉讼案件案卷评查项目

(一)内容要件

1、委托人的经济困难状况证明材料。证明由委托人的最基层单位(如:村委会、居委会、社区等)。(2)

2、法律援助申请书、法律援助审批表。(2)3、起诉书、答辩状、上诉状和上诉答辩状等。(6)4、政府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决定。(5)5、免费委托代理协议.(2)

6、委托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复印件)。(5)

7、查阅人民法院卷宗获取的材料(阅卷摘抄或复印件)。(6)

8、办案人调查获取的证据材料。(10)9、出庭通知书。(2)

10、庭审笔录(要求全面记录庭审反映的内容)。(20)11、办案人员的代理词(要求代理意见正确,论据充分)。(30)

12、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5)13、结案报告或办案小结(要有代理意见是否采纳并简述理由的文字)。(1)

14、行业和案件需要的其它材料。

(二)形式要件(4)

案卷要符合司法部规定的案卷归档规范要求。如:顺序、纸张规格(A4)、装订等要求。

三、非诉讼案件案卷评查项目

(一)内容要件

1、法律援助申请书、法律援助审批表,(2)

2、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或调解申请书。(2)

3、非诉讼委托合同。(法律援助工作站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名义调解的案件除外)(4)

4、委托人提供的证据材料。(5)

5、办案人员调查获取的有关证据材料等。(10)

6、委托人的经济困难状况证明材料。证明由委托人所在的最基层单位(如: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社区等)、司法所及民政业务部门共同认可。(2)

7、办案人员制作双方当事人均同意非诉讼解决纠纷的笔录。(10)

8、调解笔录(20)

9、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5)

10、双方共同提供的证据材料(如:鉴定结论等)(5)

11、是仲裁案件的需提供仲裁机关涉及的材料。(5)1

2、办案人员的代理意见。(法律援助工作站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名义调解的案件除外)(5)

3、争议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书及履行的相关凭据。(20)

4、结案报告或办案小结。(1)1

5、案件需要的其它材料。

(二)形式要件(4)

参照司法部或全国律协规定的案卷归档规范要求。如:顺序、纸张规格(A4)、装订等要求。

根据以上不同类型案件及业务的评查项目和案卷的装订规范程度,将评查的案卷分为四类:

一类卷:形式和内容完全符合评查项目,办案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认真负责,办案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受到当事人好评。在本地域范围内的民事、行政类案件,支付办案补贴按《鹤峰县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办法》最高标准执行。

二类卷:形式和内容大多数项目符合评查标准,办案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比较认真负责,办理的案件质量较高,社会效益较好。在本地域范围内的民事行、政类案件,支付办案补按《鹤峰县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办法》中间标准执行。

三类卷:在形式和内容要求的项目中,仅有少数项目符合评查标准,办案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粗糙,办理的案件质量一般,当事人反映一般。在本地域范围内的民事、行政类案件,支付办案补贴按《鹤峰县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办法》最低标准执行。

四类卷:为不合格卷,不给予办案补贴。

评卷工作由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与基层股、律师事务所共同组成三人评卷小组,按照本《标准》(试行)审查评定,报请局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XX县法律援助中心

2011年11月29日

篇2:案件质量评查标准

审判管理办公室依据《案件评查办法》,积极组织开展案件评查通报活动,对案件逐个进行分析、研究,仔细剖析了案件办理过程中的法律适用、程序合法性等,对部分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争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案件质量评查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优秀、不合格四个等级,评查结果每月通报一次,并督促整改。根据评查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优秀裁判文书评比,典型案例讲评活动。

篇3:案件质量评查制度的现状与目标

一、追本溯源: 案件质量评查的依据之争

案件质量评查制度是在上世纪末审判方式改革、审判权下放合议庭后, 为解决案件质量管理问题的背景下产生的。案件质量评查最重要的现实依据在于现代司法的价值目标与现行的司法体制、司法权力的运作机制现状之间存在的深刻矛盾与张力, 一方面国家宏观司法体制从宪法层面上给司法的定位导致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既要公正, 同时要为地方、为大局服务, 一方面司法的本性是消极的, 但又要求司法要主动提供服务, 司法理念的矛盾导致司法过程中法院审判的尴尬, 而在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中, 法院是按行政体系构建的, 党委、政府等部门导致法院的独立性不够, 而法官的法学教育程度、法律职业素养、法官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合议庭形成利益共同体, 相互之间的监督制约流于形式, 基层法院大量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判缺乏监督以及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等都成为案件质量评查的现实动因, 一方面绝对的公正永远无法实现, 不能把依法判决与司法公正相对立和割裂, 另一方面建立法院内部科学合理的审判质量管理机制,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院内部监督管理, 成为法院管理的内部之需。[1]

二、现状检讨: 案件质量评查的现实对照

( 一) 角色混同———权威性缺陷

在传统的法院管理模式下, 一般由审判监督庭作为案件质评的具体办事机构, 这主要出于案件质量评查与审判监督业务都具有监督审判工作职能的考虑, 但案件质量评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审判管理职能, 与其他审判管理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行使, 造成对审判管理工作缺乏整体谋划与部署, 直接影响了案件质量评查乃至审判管理工作整体功能的发挥。[2]

( 二) 难以深入———评查流于表浅

作为一种事后评查方式, 案件质量评查对改进案件质量的作用有限, “纠纷已决”令评查人员、评查机构陷入尴尬境地, 而评查人员的权威性缺陷、评查不被认同和不可忽视的“共荣共耻”的职业心理也会影响其评查态度, 使得许多法院的评查多是在程序瑕疵、法律文书差错, 案卷归档要求等表层、外围问题做文章[2], 评查难以深入进行, 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带来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后果。[3]

( 三) 就案论案———事后管理多于事前管理

目前, 案件质量评查的工作范围包括对多数审结案件的全面评查和对差错案件的争点评查, 但大多集中于对案件的事后评查和数据通报, 评查就案论案, 虽然对案件质量进行了评查和数据通报, 但并未能取得客观深入的评查结果, 也未能有效探寻造成案件质量的深层次原因, 更未能将结果充分运用于发现和防控问题的事前管理, 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4]

三、路径探索: 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完善之思考

在厘清案件质量评查制度之功能后, 笔者认为, 案件质量评查既然是一种管理模式, 案件质量评查应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 从滞后型管理向前瞻型管理转变, 从被动型管理向能动型管理转变, 王利明提出了“能动司法是司法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案件质量评查过程中, 应合理地把握司法的能动性, 从而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5]笔者认为, ( 1) 法院可以进一步拓展审判质量管理的内涵, 构建查谬纠错与推好荐优并行的审判质量管理体系。 ( 2) 要充分、准确提供与案件质量相关的各种信息, 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要落实案件质量评查通报制度, 对于评查的结果, 特别是对于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 要建立起评查与调研互动的机制, 充分运用分析评查的结果, 以法学理论提炼实践经验, 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应, 指导审判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亚明, 杜万松.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6, 7, 27 (4) .

[2]朱苏力.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J].中外法学, 2009 (1) :105.

[3]钟小凯.以规律客服缺陷:审判管理之向度反把握[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二十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9.

[4]昃晶文.回到问题:转型期司法运作机制的价值选择[A].司法体制改革与刑事法律适用研究——全国法院第二十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9.

篇4:案件质量实体评查探索

内容摘要:近年来,开封市检察机关坚持以案件质量评查为抓手,加强案件质量管理,由传统程序性评查向实体性评查深入,由单一的评查案件向纠正问题案件深入。案件质量评查向实体深入有效提高了案件实体办理质量。

关键词:案件质量评查 实体评查 内部监督

一、案件质量评查的法律意义

(一)强化内部监督制约的重要手段

案件管理的法理根基是权力的监督制约。曹建明检察长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权力观,始终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到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逐步形成保证案件质量、规范检察机关执法活动的内部监督制约新机制。即将全面推广的去行政化、扁平化的司法改革亟需一套更加健全的司法监督机制,而案件质量评查能够相对独立地对执法办案活动进行同步监督,对办案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和动态监控,防止检察权被恣意滥用,确保执法公正。

(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必要途径

司法权威的根基在于执法行为的规范。目前执法办案一定程度存在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等司法腐败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案件质量评查通过个案评查、专项评查、集中评查等方式从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程序规范、办案效果等多角度、多方位的审视案件办理情况,以落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为着力点,加强和改进案件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检察机关司法办案的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从每个案件的公正执法中汲取法治正能量。

二、案件质量评查向实体深入的重要意义

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胡泽君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一次案件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案件质量评查是加强案件质量管理、提升办案质量的重要抓手。”因此,案件质量评查向实体深入对于司法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审查起诉权与监督权的分离

案件质量评查向实体深入必然带来对确有错误案件的纠错问题。根据《刑事诉讼规则》规定,对提出申诉的案件由刑事申诉检察部门进行监督,对未提出申诉的案件仍由对其审查起诉的公诉部门办理。这种自己审查自己监督的模式不符合监督的实质要求,监督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案件管理部门对案件进行中立客观的再审视,可进一步分离审查起诉权和监督权,更有效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作用。

(二)有助于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案件质量评查向实体深入,不仅可以查找案件程序性瑕疵,还能发现案件办理中存在的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实体性问题,督促办案部门纠正或直接纠正,改变以往办案部门自己办案“自己说了算”的局面,有助于形成在检察长和检委会领导下,以办案部门和办案人员自我管理为基础,以案件集中管理为枢纽,以纪检监察、政工人事部门等综合管理为支撑的案件管理立体格局。随着案件质量评查向实体深入,为确保评查出的实体问题切实得到纠正,客观上需要探索不依赖被评查部门的纠错模式,如尝试探索案件管理部门出庭抗诉纠错的模式,既能充分发挥案件管理部门主任检察官的职能,也适应检察体制改革后检察职权的调整和优化。

(三)有助于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司法机关不仅须自觉接受外部监督,而且须接受内部监督制约,以确保司法权依法正确行使。目前,在检察院内部,纪检监察监督因其事后性、被动性往往监督不及时,办案部门自我监督因其自利性、关联性容易监督不到位。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使得检察业务管理呈扁平化、去行政化特点,案件质量更需超然性、中立性的第三方监督,案件质量评查向实体深入。案件管理部门对案件办理结果进行“质检”,能切实增强内部监督的有效性。这也是落实和强化案件管理部门对司法办案活动的内部监督职责,细化监督内容,拓展监督方式的重要举措。

三、开封市检察院案件质量实体评查情况

开封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于2013年成立,坚持以案件质量评查为重要抓手,强化案件质量管理,探索由传统程序性评查向实体性评查深入,由单一的评查案件向纠正问题案件深入。2013年以来,案件评查后依据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3件7人,法院已全部改判,其中4人由缓刑改判为5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创新机制确保案件评查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制定办法,明确评查标准和评查内容。坚持把案件评查放在规范司法行为、提升检察工作水平的高度来抓,研究制定《案件质量评查实施办法》,明确评查标准和重点环节,从实体公正、程序合法、文书规范、办案效果、风险评估和卷宗装订等对案件质量进行全方位量化规范,科学设定质量指标,每项标准均设定合理分值。二是组建机构,加强评查工作组织领导。两级院均成立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主管案件管理副检察长为副组长,其他主管业务副检察长为成员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办公室,将其设在案件管理部门。抽调两级院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办案经验丰富、公道正派、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组建案件质量评查人才库,为评查工作做好人员储备。三是建章立制,注重评查结果综合运用。建立评查结果通报机制,通过召开讲评会、检察专网展示等多种形式通报评查结果,增强评查效果;注重从评查结果中发现和总结规律性、普遍性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注重评查结果深度运用,把评查结果记入检察人员司法档案,使评查结果成为干部职级晋升、处室评先进优、对下业务考评的主要依据。四是记功评先,提升评查工作水平。对在评查工作中成绩优秀的案件质量评查员进行记功嘉奖,激励评查员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责任心。五是勇于创新,探索案件管理部门评查人员出庭抗诉模式。坚持有错必纠原则,探索更有效的纠错整改程序,督促相关部门对评查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特别是对评查出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由案件管理部门提出抗诉建议,提交检委会研究讨论,检察长指派案件管理部门评查人员出庭支持抗诉,追踪案件直至改判。

(二)多措并举促进案件质量评查向实体深入

开封市检察机关将案件质量评查纳入案件管理日常工作,采取日常评查、随机评查、专项评查、个案评查等方式对本院和本地区办理的案件组织评查,除注重评查程序性问题外,更注重对证据采信、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实体问题的评查,积极向实体性评查深入。一是认真开展日常评查。在案件质量评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封市两级院案件管理部门将职务犯罪案件中的撤销案件、不起诉、法院判决无罪案件,侦查监督业务中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后撤销案件、不起诉、法院判决无罪案件,公诉业务中的撤回起诉、抗诉、法院判决无罪案件,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纳入日常评查,重点评查实体问题。二是积极开展随机评查。对本院或者下级院已经办结的案件进行随机抽取,职务犯罪案件比例不低于同类案件总数的50%,其他案件比例不低于同类案件总数的30%。随机抽取的案件范围,每个年度应当覆盖到不同类型案件以及每个办案人员,注重评查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增强评查实际效果。三是适时开展专项评查。依托集中管理案件的信息资源优势,对业务运行态势分析发现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专项评查。如对判缓免刑的自侦案件开展专项评查。四是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案评查。

(三)深化内部监督注重评查结果向实效转化

篇5:案件质量评查情况(共)

案件质量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线,而案卷质量则直观的反应了案件的质量。为加强案件审判质量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司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近期,我院开展了案卷质量评查活动,对2013年和2014上半年判决结案的案件案卷进行了抽查,现将评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案卷质量评查范围和方法

本次案卷质量评查范围为2013年和2014上半年判决结案的案件。评查方式为抽查,由监察室随机抽取抽取案件74件,其中刑庭9件、少年审判庭2件、民一庭8件、民二庭10件、民三庭10件、冯卯法庭8件、西集法庭10件、城头法庭9件、北庄法庭8件。审管办、审委会办公室和审监庭共同对抽取的案件卷宗进行评查。

二、案件质量分析汇总

从评查情况看,案件整体质量较好,评查的绝大部分案件均能做到程序合法,认定证据恰当,适用法律正确,裁判结果公正,文书制作规范,审判效率较高,但少数案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差错和瑕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好的方面:

1、判决案件的庭审笔录、合议庭笔录中合议庭成员及书记员的签名较为完整;

2、判决离婚的案件大部分交待了判决生效前不能与他人另行结婚的注意事项,并收集了结婚证或婚姻关系证明等;

3、告知当事人诉讼义务、诉讼风险、送达受理、应诉举证通知手续完备、规范;

4、裁判文书均加盖了“本件与原件核对无异”章;

5、注意了证据的提交人、收件人和收件日期的注释;

6、正、副卷都能分装;

7、电子卷宗扫描较为完整,电子卷宗扫描率达到了95.4%。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立案阶段的主要问题。(1)有些案件的立案信息表填写不完整;(2)部分案件案由确定不准确。最高人民法院已分别对民事、行政案件规定了相应的案由,对刑事案件规定了相应的犯罪罪名,评查中发现部分案件在审判时没有按规定正确适用,张冠李戴,随意自行确定案由;(3)立案时提交的部分证据复印件未注明提交人或与原件核对的情况;(4)部分送达回证填写不规范,送达人、送达地址等填写不全;(5)部分案件诉讼费未按规定收取。

2、审理阶段的主要问题。(1)部分案件合议庭成员变更后,卷内无材料反映办理了变更合议庭成员的相关手续;(2)部分案件合议庭记录过于简单,甚至对某些问题的讨论没有记录,如对诉讼费用负担问题的讨论等;(3)部分证据材料未注明提交人、收件人收件时间,证据复印件未注明未注明来源、来历和出处及与原件核对的情况,或只在第一份证据上注明以下多少页证据由谁提交,复印件与原件核对无异,未做到逐一注明;(4)部分案件庭审笔录中载明的程序与法律文书中注明的审判程序不一致;(5)少数案件审理中止后恢复庭审的无恢复庭审的法律文书或文书填 写不全;(6)有些案件送达回证上的送达人与实际送达人不一致,部分文书的代收人未注明代收人与当事人的关系;(7)部分案件中有关当事人身份信息的材料不全,当事人身份变更无相应法律文书;(8)部分案件庭审笔录不规范,记录不全,内容有缺漏,表述不准确,没有审判人员与书记员的签名:(9)财产保全手续不规范,部分案件无担保财产;(10)部分案件无公开宣判笔录。

3、裁判文书问题。(1)存在笔误、漏字、错字,校对不严,并且表达不规范、不严谨;(2)裁判文书的数字运用不规范,在数值和量值、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等方面,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混用,表现出裁判文书不严肃,不严谨的现象;(3)部分案件裁判文书制作格式、排版等不符合法律文书制作规范要求;(4)举证、质证、认证过程反映不充分或没有反映;(5)论证不充分,说理不透彻,存在裁判理由公式化的现象;(6)有些裁判文书的判决主文表述不规范;(7)裁判文书落款时间不统一,不规范;(8)部分法律文书无拟稿;(9)有些裁判文书的签发稿格式不规范,没有区分拟稿人、核稿人、签发人,没有标明签发时间,签发稿的第一页与裁判文书脱页;(10)少数案件裁判文书用章不规范,印章模糊不清或歪斜。

4、庭审录音录像、刻录光盘问题。大部分庭审没有进行全程庭审录音录像并刻录关盘随卷,抽查的74件卷宗中仅有21件有随卷光盘,刻盘率为28.38%。

5、卷宗装订、归档问题。(1)装订不整齐、不美观、不牢固,材料装订顺序颠倒、混乱、页码标注错误;(2)有些案件卷宗目录项目内容不统一;(3)有些案件卷宗内 证据材料不全,没有注明证据由谁提供,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没有盖“本件与原件核对无异”章;(4)一些合并审理的系列案件,案件材料原件只装订到其中一个案件卷宗内,没有在装订到其他案卷中的复印件上注明原件保存的卷宗、案号;(5)少装、漏装案件材料,如举证通知书、裁判文书等材料没有附卷;(6)案件卷宗封面仍是手工填写,填写不规范、不准确,字迹不清;(7)一些案件正、副卷材料分类不清,卷宗装订混乱,如将部分应装入副卷的材料装入了正卷;(8)部分案卷未填写卷底、卷侧内容;(9)部分卷宗结案日期标注错误,应为裁判文书送达签收之日,而非文书签发之日。

6、电子卷宗扫描的问题。(1)电子卷宗录入不及时,丧失了时效性。通过对电子卷宗的检查,发现普遍存在着电子卷宗录入不及时的问题,绝大多数案件的电子卷宗均为结案后补录;(2)个别案件没有进行电子卷宗扫描;(3)部分案件电子卷宗内容与纸质卷宗不一致,存在顺序混乱的现象;(4)个别案件电子卷宗存在缺页现象。

三、整改建议

一是更新理念,全面树立案卷质量第一意识。各庭要正确处理案件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绝不能为追求数量而降低对质量的要求,坚持以质量为本,树立正确的现代司法理念,彻底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执行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时刻把办案质量视为法院工作的生命线,确保每个案件都能优质安全“出炉”。

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干警的司法能力。通过开展学习培训、岗位练兵、业务研讨以及优秀示范庭审、文书评比 等活动,加强干警对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理解与把握,增强法官驾驭庭审、认定事实、审核证据、适用法律、制作文书等各种司法能力,规范书记员庭审记录、案卷装订,从根本上保证案卷质量。

三是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全面抓好审判管理。各庭要严格按照立案审查、排期公告、保全实施、文书送达、审限预警等各节的职责和制度。全面抓好审判管理,要求审判流程各环节承办人将案件相关信息按规定及时输入系统,建立电子档案,使电子档案与书面档案同步进行,确保案件程序的质量关,确保信息录入的客观真实全面。各庭要严格按照科技法庭使用规范做好每个庭审的录音录像和光盘刻录工作,下一步将对此项工作进行单项抽查。

篇6:案件质量评查办法(范文)

发布时间:2005-11-29 09:07:2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各类案件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确保公司司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案件质量标准规范》、《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案件质量检查评分标准》和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案件质量评查是对当年已审执结的各类案件另行检查,质量评定,以查错、纠错、补错和预防错误的重复发生为宗旨,以提高案件质量为目的。

第三条 案件评查应当注重案卷材料,坚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

第四条 案件质量评查实行项目评查,案件质量种类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严重不合格五种。

第五条 优秀、合格、基本合格由审判监督庭评定,不合格、严重不合格由这审判委员会评定。

第二章 案件质量评查程序

第六条 案件质量评查由审判监督庭负责,监督室协助并负责评查审监庭审结的案件。

第七条 案件审结或执结后,承办部门应在当月20日前按照《诉讼文书立卷归案办法》的规定装订成卷,以部门为单位。

第八条 评查人员应按照本院《案件质量评查办法》及《目标管理办法》的有关考核规定进行质量评查,对 现的错误,应及时通知审判庭补正并作好评查记录,审判庭应在5日内补正。

第九条 审判监督庭对评查的结果,每月向主管院长和院长书面报告,并分季度全院通报。对应评定为不合格、严重不合格的案件,写出案件质量评定报告,提交审判委员会确定。对发回重审、改判的案件应写出专题分析报告,并提交审判委员会确认案件质量责任和责任人。

第三章 案件质量评查内容及评分标准

第一节 立案程序的评查内容

第十条 立案由立案庭负责。

刑事公诉案件,立案庭应在2日内审查立案。

民商、行政、刑事自诉案件应在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在3日内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向当事人说明理由或裁定不予受理。

当事人提出申请,符合执行案件的,应当在3日内予以立案;不符合执行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当事人申诉、申请再审的案件,由审判监督庭负责审查,并在2个月内作出处理。确需立案再审的,应调齐案卷材料,写出审查报告,经主管院长审查后,由院长或院长提请审判委员会决定。院长或审判委员会决定再审的案件,审判监督庭应于3日内下达裁定书并移送立案登记立案。

上级法庭发回重审、指令再审、人民检察院抗诉再审的案件,立案庭应在收回重审、再审裁定、抗诉书后的3日内登记立案。

第一十一条 案号由立案庭统一编制和管理。各业务部门依照立案庭编排的案号(即正号)制作结案法律文书。其他法律文书或诉讼文书按照文书形成的自然顺序,采取正号加副号的方式填写。

立案庭立案后,必须逐案发放盖有立案庭印鉴的流程管理表,未取得流程管理表的案件,不得在本院进行流转。立案、签发、盖印、报结、评查、归档等各个环节未取得流转管理表的案件,相关部门或人员应当向主管院长报告处理,并在案件评查时以质量不合格论处。

第一十二条 依法不收费和经批准减、免交诉讼费外,所有案件都要依法足额收取诉讼费(含反诉诉讼费)。经批准缓交的诉讼费应在法律文书签发之前收回。诉讼费的收取应符合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十三条 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的适用,应在立案后或收案2日内确定。

第一十四条 民商及行政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交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第一十五条 立案庭2日内指定合议庭组成人员或独任审判员,确定后3日内,应告知当事人,并将决定和告知材料装卷。

第一十六条 当事人是公民的,应查验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当事人是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应查验并提交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其他证明材料、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委托代理人的,应同时提交委托手续。代理人属律师的,还应提交律师事务所公函和律师执照复印件;属当事人近亲属的,还应查验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或相关证明;属有关社会团体或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还应提交该团体或单位的推荐书,并查验、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其他公民担任代理人的,应由院长或主管院长批准,并查验、提交身份证复印件。违反其中之一的,该项不得分。

第一十七条 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在开庭三日前将当事人姓名、案由、开庭时间、地点等予以公告,公告底稿和通知凭证必须装卷。

第一十八条 立案庭应按照本院《案件审判流程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确定案件管辖部门,并及时移送审理。

第一十九条 民商、行政、刑事自诉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举证通知书等材料发送被告,通知应诉。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起诉书副本在开庭十日前送达给被告人。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案件除外。

第二十条 立案庭、法庭根据本院《案件审判流程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排期开庭,并在开庭日3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第一次开庭前的诉讼文书由立案庭负责送达,但通知委托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评估人出庭的除外。第一次未开庭及第一次开庭后的诉讼文书由业务庭负责送达。法庭管辖的案件,由法庭负责送达。

第二十一条 民商、行政、刑事自诉案件,立案庭应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案件材料移送业务庭,办理完毕再审裁定书、受理通知书、应诉案件通知书和适用程序、审判组织、排期开庭、审判法庭决定书等诉讼文书送达事宜。刑事公诉案件,立案庭应在立案之日起二日内将案件材料移送业务庭。

第二节 审判案件程序适应的评查内容

第一项 综合类

第二十二条开庭审理案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开庭必须按照发出传票确定的时间进行;

(二)书记员提前10分钟到达法庭,做到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三)立案庭应按照本院《案件审判流程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确定案件管辖部门。被告人在押的,值庭法庭提交5分钟将被告人押解候审;

(四)审判人员准时入庭、严禁拖拉、迟到、作风散漫。

(五)依照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规定的内容,查验核对当事人及出庭人员的身份。

(六)严格的遵守法庭规则,着装规范、仪表端庄,开庭时不得随意离开审判席(区)或在审判席(区)从事与该案审判无关的事情,不得吸烟、接打电话、谈论与案件无关的话题。

诉前或诉讼中保全的财物,应在实施保全后7日内移交执行庭,作出保全的法律文书随案移送。不需进入诉讼或执行阶段的案件,由作出保全的立案部门或审判组织在结案后7日内依照法律规定处理。

除依职权保全外,保全的内容不得超过申请人的申请范围。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的举证、如属书证,应提交原件;如属物证,应提交原件。提交原件、原物有困难的,应提交经有关部门查验或验证后的复印件、影印件等证明材料。

代理人的举证材料应注明出处。

法院的调查材料或收集的证据应由两个以上承办人签名。

证据材料如从有关单位档案复印(抄录)而来的,均需相关单位证明。

第二十四条 本院依职权调查证据,由审判庭庭长决定并负责组织调查。当事人申请调查取证,在立案审查阶段的由立案庭负责调查,在举证时限内或举证时限届满后由审判庭负责调查。

案件审判组织(合议庭、独任审判组织,下同)不得对所审理的案件自行调查。审判组织根据案情或当事人申请,认为需要本院调查取证的应交调查事项、内容及提纲,经审判庭庭长批准后,由庭长指派本审判庭其他人员负责调查。审判庭确实不能抽调人员调查的,由审判庭庭长报分管立案工作的副院长批准后,由立案庭负责在15日内调查完毕,调查结束后2日内将调查结果移送审判庭。需赴市外调查的在途时间除外。

第二十五条 委托审计、评估、鉴定、勘验由立案庭负责办理。案件移交审判庭后,由该审判填写委托事项、要求等内容的函,并附相关证据移交立案庭。立案庭应龙分管副院长批准后2日内委托有关机构办理,并负责督促。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的,同立案庭在2日内审查并作出裁定,5日内执行完毕,并将执行情况在2日内反馈给审判庭,相关保全材料随案移送,情况紧急的应当当天办理完毕。案件移送审判庭后,2日内执行完毕。当事人的申请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的,由审理该案的审判组织在2日内裁定并交立案庭执行。立案庭应在接到裁定后,并将执行情况和材料反馈和移交审判庭。情况紧急的,审判庭的立案庭应在当日内裁定并执行完毕。

先予执行案件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财产保全合法,措施得当,手续齐全,除依职权保全外,保全的内容不得超过申请人的申请范围。保全应提供担保。

第二十七条 证据交换应在开庭前进行。当事人申请证据交换的应向立案庭书面提出,立案庭在2日内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和案件审判组织,决定作出后2日内交换完毕,交换结果2日内书面移交审判庭。

第二十八条 人民法庭参照本章规定负责所辖案件的调查取证、证据交换、委托审计、鉴定、评估、勘验、保全等工作。

第二十九条 庭审笔录应由当事人和审判人员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字的,应在庭审笔录上予以注明。

第三十条 书记员应在开庭2日内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核对庭审笔录。

第三十一条 法庭辩论终结后,合议庭应即时进行评议。评议时应认真负责,严禁合而不审、审而不议、议而不合以及随声附和的情况发生。评议意见一致并认为可以当庭宣判的,应在履行有关备案报告手续后当庭宣判。不能当庭宣判的,应将议情况3日内向有关领导报告,或直接写出案情报告交有关领导审阅。合议庭意见不一致或重大复杂案件须提交审委会讨论的,审判长应在评议后3日内报庭长审核后报分管副院长提出,并在合议庭评议后7日内将审理报告打印送研究室。

案件质量由合议庭成员共同负责,合议庭成员对合议庭笔录、裁判文书原稿要认真阅读、修改,集体研究定稿,各自签名负责。

第三十二条 合议庭评议由审判长主持。每个合议庭成员都应当独立负责、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审判长不得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合议庭其他成员。并最后发表案件的处理意见,评议情况应真实全面地记入笔录。

第三十三条 合议庭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对案件依法作出裁判。院长或主管院长认为合议庭合议的意见不妥的,可以要求合议庭复议或建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三十四条 中止审理。必须具备法定事由。无相关证据,以案件超审限论。

第三十五条 判决案件必须公开宣判。当事人拒绝在宣判笔录和判决书送达回证上签字的,应予以注明。卷中要有宣判和合法送达判决书的凭证。

第三十六条 法律规定了送达时间和方式的,按法律规定;法律没有规定送达时间和方式的,按照本院流程管理所定时间、方式送达。公告送达一律采取报刊刊登。邮寄送达的,应有回执。

第三十七条 案件不得超寂限。民事、商事案件有法定事由需延长审限的,应经审判庭庭长和主管院长同意后报院长批准并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适用普通程序的民商案件应期满30日前报请。

(二)适用简易程序的民商案件应在期满15日前报请。

(三)行政案件除依照上述一、二项规定办理外,还应依照有关规定报上级法院批请。

(四)适用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的民商事案件在批准的时间内仍不能审结的,应分别在延期后的期限届满前30日和15日报上级法院批准延期。

(五)所有案件延期情况相关审判庭应及时送立案庭登记备案。

其他判决、调解案件、撤诉和以其它方式结案的案件要有结案说明。

第三十八条 加强诉讼文书签印前的诉讼费用审核和审判流程监督。诉讼文书加盖法院印鉴,应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结案文书在加盖法院印鉴前,应由案件承办人持已经签发的诉讼文书原件,交财务室审核诉讼费,对已全部交纳诉讼费的,由审核人员在加盖了立案庭印鉴的案件流程管理表上加盖诉讼费用审核章,除依法可减、免诉讼费并经审批的外,对未全部缴纳诉讼费用的诉讼文书不得加盖印鉴。

(二)其他诉讼文书加盖法院印鉴时,承办人除应持已签发诉讼文书原件外,还应持加盖了立案庭印鉴的案件流程管理表,并由办公室印鉴管理人员核对,核对的主要内容为案件案号、案由、当事人姓名、名称、诉讼费用缴款情况核对无误后,方可加盖印鉴。

为了加强审判监督和管理,所有案件均应在结案后送请诉讼文书最后签发人在结案报告或结案说明上签署意见,方可向审监庭报送结案。

审监庭对没有按前款意见规定办理的案卷应拒绝接收,并不于评查。

第二项 刑事审判程序的评查内容 第三十九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案件,起诉书副本在开庭十日前送达给被告人。适用简易程序的除外。

对于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在必要的时候,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开庭时间、地点在开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简易程序除外;

开庭三日前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表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第四十条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对刑事部分和民事部分,均应依法作出裁判或处理。

第四十一条 自诉案件的当事人举证,应交原件原物,提交复印件的要经有关单位证明属实。

第三项 其他审判程序的评查内容

第四十二条 审理程序转换。应严格遵守本院流程管理规定,不得随意转换。

第四十三条 既不能遗漏当事人,也不能多列当事人。

案件审判组织根据案情或当事人的申请,认为需要啬或变更案件当事人的,应经审判庭庭长同意后报主管院长批准,并依法办理法定手续。

第四十四条 审判组织为查明案件事实,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决定案件当事人一方负举证责任的,必须将基本案情、证明事项、决定的理由等报经审判庭庭长同意后,报主管院长批准,并办理批准手续。

第三节 审判案件实体处理的评查内容

第四十五条 案件的定性(案由)必须准确,二审或者再审改变定性(案由)的,该项不得分,但审委会认定不属合议庭或承办人责任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案件必须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因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而被二审改判或发回重审以及再审改判的,该项不得分,但审委会认定不属合议庭或承办责任的除外。

第四十七条 正确适用实体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二审或再审改变其适用的法律的,该项不得分。

第四节 审判案件法律文书及案卷订评审查内容

第四十八条 法律文书的审核和签发,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本院的有关规定。法律文书签发必须符合分级审签、通报备案的原则。严禁越权审签。法律文书备案,必须有备案手续,且须在法律文书送达当事人前报送。当庭宣判,必须经备案同意。

第四十九条 法律文书形式选用正确,符合改革样式。如有违反,该项得分。法律文书结构完整、叙事当事人、逻辑严密、说服力强、说理透彻。

第五十条 法律文书无缺漏,无语言、文字及标点符合等明显错误;法律文书的负责制字迹清晰,个别字校正要盖校对章。

第五十一条 案卷材料齐全,编号、立卷、装订符合要求;归档期限、手续符合规定;每个案件要有案件流程管理表;案卷装订后在每月20日移交审监庭评查。

第五节 执行案件的评查内容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提出申请,符合执行案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予以立案;不符合执行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第五十三条 被执行人在外地的,除经批准,一律委托被执行人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委托执行手续,应在30日内办理完毕。

第五十四条 强制执行案件,应当按照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规定收取执行的费用,院长依法批准缓、减、免的除外。第五十五条 严格执行案件申请人和执行标的款领到人的身份审核。当事人申请执行或领取标的款,申请人属公民的,应查验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属法人的,应查验并提交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属其它组织的,应当查验并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其他证明材料;法人或其它组织同时要提交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的身份证明;代理人代为申请执行的,应有委托人的委托书。

第五十六条 执行案件立案后,应当在三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第五十七条 执行案件立案后,应当在三天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第六十八条 建立执行日记制度,执行过程以执行日记的形式记录装卷。

执行笔录或调查笔录应当有两个以上执行人员的签名。

第五十九条 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人(4分)。依申请人的要求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人的,要符合法律规定。

第六十条 当事人或案外人提出异议的,应依法组织合议庭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依照法律规定和本院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十一条 执行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组织合议庭进行审查:

(一)需要执行被执行人到期债务或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主体的;

(二)裁定不予执行的;

(三)生效法律文书确有错误的;

(四)参与分配方案的;

(五)中止、终结执行的;

(六)发放债权凭证的;

(七)疑难复杂、影响重大执行案件有关处理方案的。

第六十二条 执行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第三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有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

(二)到期债务必须有证据证明确已到期的债务。

(三)经执行案件合议庭合议后,向第三人发出履行到期债务书面通知,并直接送达第三人。

(四)第三人在15日内提出异议的,不得对第三人强制执行。但第三人提出无履行能力或其与申请执行人无直接法律关系的异议除外。

(五)第三人对债务部分承认、部分有异议,可对其承认的部分强制执行。

第六十三条 担保执行应当依法办理书面手续。以财产担保的,应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将担保物移交法院或依法到有关机关办理担保登记手续。以提供保证人担保的,应有保证人的书面保证,且担保的内容和责任必须明确、具体。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自愿和解的,应当达成书面和解协议,未履行和解协议的,应当依照判决或裁定的事项继续执行。

第六十五条 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必须出具清单,由执行人和在场人员签名或盖章后,交被执行人一份。

执行程序中扣押、查封的物品,或者由立案庭、审判部门移交的扣押物品,执行人员必须在查封、扣押之日起或者自执行案件立案之日起,三十天内进行处理,六十天内处置完毕,特殊情况必须报请主管院长批准延期。违反规定,造成财产损失,追究执行承办人员的责任。

第六十六条 强制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的执行案件,必须要有院长签发公告。

第六十七条 罚款、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的适用,必须依法办理报批手续,由承办人、承办庭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院长或授权主管院长决定。

第七十八条 执标票据是执行标的物支付或领款的凭据。执行票据应当规范书写,做到事项明确、内容完整,标的物的种类、数量准确无误。因特殊情况执行小额标的需向被执行人出具临时收据的,应在查收后的当日内向当事人补发票据。

第七十九条 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执收小额标的时,应当在当日缴至院财务指定的银行帐户,不得私占挪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存入所在部门,不得直接交付申请人或其他人员;执行人员在执收大额标的时,应通过银行转帐手续进入本院执行标的专用帐户,不得提取大额现金私存或直接转入申请帐户。

第七十条 执行案件的所有执行款(含现金、划拨、拍卖收入)均应纳入院财务执行标的专用帐户。

执行现金应由当事人直接缴至执行标的专用帐户。划拨扣划至执行标的专用帐户;拍卖收入应要求拍卖机构在拍卖成效后七日内转至执行标的专用帐户。

支付执行标的款由执行人员办理有关付款审批手续。标的款由申请人直接凭一式二份申请单向院财务支取。执行人员不能代为领取。

领取标的款的申请单一式二份,一份存财务,一份存案卷。申请单样式附后。

标的款的领取,须由承办执行人员签署意见,庭长审核,分管副院长批准。联动执行的,应在申请单中注明联动机执行的案号、联动执行金额。

执行人员、庭长、分管副院长审核付款时,应注意有无需联动执行的情况,没有联动执行的,主可支付。

执行标的款原则上应在到帐后30日内支付给申请人,特殊情况应向庭长、分管副院长说明情况。

标的款统一在每周五上午由院财务支付,审批手续提前由承办执行人员办理。

审监庭对执行完毕的案件应加强标的款管理评查,对领取标的款没有财务联或财务联没有加盖财务印鉴的,直接交付给当事人的没有审批手续的,应将情况通报给承办庭庭长、分管执行的副院长。

第七十一条 诉前保全、诉讼保全中查封、扣押的物品及相关产权证书,由执行局统一登记管理。诉前保全、诉讼保全的财物,应在实施保全后七日内移交执行局,不需进入诉讼或执行阶段的案件,由作出保全的立案部门或审判组织在结案后七日内依照法律规定处理。立案庭、业务庭移交扣押、查物的财物,自执行案件立案之日起;执行机构执行过程中查封、扣押的物品,自查封、扣押之日起,均应在60日内处理完毕。

第七十二条 执行款物的领取必须办理审批手续,执行款物的交接凭证及其附件(即收条)必须装卷。

第七十三条 结案应当办理结案审执手续,案卷上应当装有结案审批表和结案说明。

第七十四条 执行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

因客观原因不能在六月内执结的案件,应在期限届满前十五天内向主管院长报告并办理延期执行手续。

第七十五条 裁定终结、中止执行,应有法定事由及相关证据。

第七十六条 结案方式包括执结、终结和发放债权凭证,其中发放债权凭证要分管院长审签。

第七十七条 法律文书的签发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本院有关规定;法律文书形式选用正确,符合法律规定,无缺漏、无语言、文字及标点符号等明显错误,法律文书的制字迹清晰,错别字校正要盖校对章。

第七十八条 执行案件执结终结后,应当向申请执行人发出结案通知书。

第七十九条 案件材料不齐全,编号、立案、装订符合要求;归档期限手续符合规定;每个案件要有案件流程管理表,案卷装订后在每月20日移交审监庭评查。

第四节 案件质量评分标准

第八十条 案件质量的评分标准见附表

第五章 案件质量评定的种类

第八十一条 案件质量依照计分标准评分,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案件质量评定的种类按计分标准,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严重不合格五种。全案以100分计分,按标准扣分后,即为该案的最终得分。得分100分为优秀;得分在85分(含本数、下同)以上,不满100分的,为合格;得分在70分以上,不满85分的,为基本合格,得分在7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

违反案件质量评查内容3项以上,虽得分在85分以上,仍以基本合格论;违反案件质量评查内容6项以上,虽得分在70分以上,仍以不合格论;违反案件质量评查内容9项以上,以严重不合格论。

第八十二条 下列案件不得评为优秀案件:

(一)自动放弃的案件(含经传票传唤原告无故不到庭或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而按撤诉处理的案件);

(二)撤诉的案件(行政案件除外);

(三)适用督促程序审结的案件;

(四)超审限的案件;

(五)超过6个月未执结的执行案件;

(六)适用公示催告程序审结的案件;

(七)适用简易程序调解案件;

(八)发回重审和改判的案件。

第八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全案不得分,该案被评为不合格。

1、管辖明显违法或违反本院管辖规定;

2、受理后驳回起诉的裁定或不予执行的裁定有错误的;

3、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的;

4、案件没有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不公开审理的;

5、审判组织组成不合法的;

6、依职权变更、追加当事人或被执行人造成错误的;

7、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请求调解、代为进行执行和解或代为收取执行款项而没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的;

8、调解结案的调解协议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

9、未经审委会讨论,二审全部改判的。或虽经审委会讨论,但属事实不清而全部改判的;

10、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人以及执行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第三人,没有依法作出裁定的。

第八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的,全案不得分,该案被评为严重不合格

1、案件超审限未经批准的;

2、到庭当事人与诉状当事人不一致,且无变更当事人手续,或允许无代理权人冒名参与诉讼;

3、明知调解结案的调解协议违背当事人真实意识或违法调解的;

4、裁判结果与合议庭或审判委员会的决定不一致的,当庭宣判结果与判决书主文不一致的。

5、二审发回重审或再审改判的案件。(但审判委员会认为不属合议庭或承办人责任的除外)。

6、法律文书的审签违反本院规定的;

7、强制措施明显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的;

8、故意违法审判的或过失违法审判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六章 责任认定和奖罚

第八十五条 实行案件质量一票否决。

案件被评为不合格的,取消主审(办)人的评先资格。

承办庭出现不合格案件超过案件审结数1.%的,取消评先资格。

第八十六条 案件质量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案件质量被评为优秀的,在年终目标考核时每个案件给所在庭室增加1分。

第七章 附则

第八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3年6月1日起执行。本院其他制度中涉及案件质量评查的,如与本办法相抵触,以本办法为准。

上一篇:写给员工父母的感谢信下一篇:高三叙事作文:高三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