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2024-06-30

光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精选6篇)

篇1:光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光学教程(第三版)》电子教案使用说明

软件介绍 软件运行与使用 注意事项 软件特点 版权声明 联系地址

一、软件介绍

返回

《光学教程(第三版)电子教案》,以《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原著,华东师大光学教材编写组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为蓝本,章节划分与之完全对应,涵盖了《光学教程(第三版)》全部八章内容。教案中除幻灯片外还配置了素材库,适合于高等院校物理类,特别是师范院校本科(专科)物理专业光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室教学使用,也可作为教师备课和学生自学的参考软件。

二、软件运行与使用

返回

1.软件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

CPU:Pentium(586)/166以上;

RAM(内存):不小于64MB; HD(硬盘)空间:500MB以上;

CD(光盘)驱动器:8倍速以上; 显示模式:800*600,256色以上;

标准键盘、鼠标、音箱(配有声卡)。

软件环境:(1)最低平台要求

操作系统:中文版Win98/NT4.0以上。软件支持:PowerPoint2000以上版本。(2)最佳平台要求(开发环境)操作系统:中文版Win98 软件支持:PowerPoint2000 + Windows Media Player + Flash MX.2.软件使用

软件不须安装,直接使用:

(1)双击光盘上的“光学教程电子教案.ppt” 文件即可打开该软件进入PowerPoint编辑状态,按即开始播放,运行过程中可以随时按键退出。

(2)可以打开ppt文件夹直接执行各章节文件。

(3)本软件使用PowerPoint开发,因此可以使用它的一切快捷键对本软件播放进行控制。

(4)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尽可能按顺序播放,这样能体现出Powerpoint浏览超链接的优越性。如果采用跳转方式浏览,则下一步操作采用“返回”。

三、注意事项

1.为了公式的正常显示和便于修改,必须安装公式编辑器3.0以上版本。2.建议使用16位增强色或更高的显示模式,图形效果才最佳。

返回

3.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无法播放Flash文件,请用户实时安装Flash MX;如果不安装,也不会影响其他内容的游览。

四、软件特点

返回

1.科学性强。在兼顾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的同时保证概念准确、表述严密、引用资料正确,内容科学、规范、准确,本软件以《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著,华东师大光学教材编写组改编)为蓝本,参考国内外大学光学教材和电子教材及多媒体素材,由教学经验丰富、计算机能力较强的教师在统一的标准下分工编制了电子教案,擅长计算机的教师进行界面设计、动画制作,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教授审查把关,并且经过多媒体教学实践检验。

2.蕴涵内容丰富,充分应用各种媒体。采用图形、动画、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以实现突破教学难关、拓展教学时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标。

3.界面设计友好,操作导航便捷。利用PowerPoint这种普适的多媒体开发软件,简单易行,方便实用。软件内容(如文本、公式、图形、动画、视频)完全按照教学的要求进行顺序设计。软件本身在每一帧幻灯片上均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等,使用者可以利用它进行超文本导航或控制播放内容,以利于教学和自学。

4.实现教学开放,便于修改和升级。考虑到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和要求对本软件进行增删,还可以使用链接调用光学教程素材库或者运行其它相关的软件,使课堂教学日臻完善。

5.对于教材中的*部分,提供教学用图,以利教师创造性完成拓展的电子教案的编写。

五、版权声明

返回

《光学教程(第三版)》电子教案著作权属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宣桂鑫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拥有专有出版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摘取其部分或全部用于商业行为,否则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行为。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六、联系地址

地址:北京市德外大街4号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返回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邮编:100011 销售电话:010-58581986 E-mail:dmt@hep.com.cn

地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邮编:200062 电话:021-62451606 E-mail:gxxuan@phy.ecnu.edu.cn

篇2:光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第一节 经济法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将调整对象作为区分部门法的根本特征,更有利于部门法与部门法之间的区分。一旦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明确,经济法的概念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

二、经济法调整对象在经济法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法的地位和体系问题实际上都是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的必然延伸,如果经济法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则经济法当为一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地位问题则迎刃而解。

(二)经济法的具体调整对象问题,实质上也就是经济法的构成体系问题。第二节 经济法独立调整对象问题 ――兼论经济法的地位

一、关于经济法独立调整对象的两种不同观点

根据对经济法独立调整对象的基本看法,我们可以将以往观点分为两大类:

(一)否认经济法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

较为典型的否定说有以下几种:

1、综合经济法论;

2、学科经济法论;

3、经济行政法论。

(二)承认经济法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

分为两个时期,1992年前,较为典型的肯定说有以下几种:

1、纵横说;

2、密切联系说。

第二个时期是1992年以后,主要有:

1、经济协调关系说;

2、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说;

3、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说;

4、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说;

5、社会公共性说。

二、论争的症结

所谓经济法有否独立调整对象问题的论争实际上早已被异化,沦为一场理论上论证经济法有否独立调整方法与实践上概括经济法现象的共性这两者各执一端的“游戏”,论争失去统一的焦点。

三、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是否形成一个法律部门就取决于两点:

第一、这些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应具备某种“共性”;

第二,将这些具备共性的法律规范进行综合并上升到法律部门的高度来研究是必要的。

四、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商法之间的关系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而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干预管理经济的法律。

1、利益本位角度的区别;

2、法律规范性质的区别;

3、调整方法的区别;

4、法律责任的区别。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 “行政法的要害是程序法,而非实体法”。行政法应着重以程序法为核心展开研究,其精髓在于控权,在于维持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力量平衡。

在强大的法律社会化运动面前,传统行政法也卷入了所谓的“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的潮流,并因而展现出某些异化的特征。但其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地位并没有改变。

(三)经济法中的“软法”辨析

所谓的“软”,就是说明在经济管理中,管理者已经无须事事依赖确定性法律规范的强力约束,就能获得被管理者的良好合作,实现对被管理者行为的有效导向。其特征是:

1、宏观调控法上的指导性、劝导性;

2、市场管理法上的鼓励性、奖励性;

3、中介组织法上的自律性。

第三节 经济法具体调整对象问题――兼论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法独立调整对象问题实质上也是经济法独立部门法地位的问题,只有解决了经济法的外在独立性问题,我们才能着手进行内部的体系构建。

一、观点的评述

关于经济法的具体调整对象,较为流行的学说有以下几种:

1、经济协调关系说;

2、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说;

3、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说;

4、社会公共性说;

5、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说;

6、国家管理经济领域说;

7、来自经济行政法论的观点。

二、经济法的具体调整对象 经济法应当具体调整以下几种关系:

1、宏观调控关系。

2、微观规制关系。

3、国有参与关系。

4、市场监管关系。

5、涉外管制关系。

top↑

第二章 经济

法的概念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的历史考察

一、国外经济法概念的历史形成

(一)国外经济法概念的萌芽与发展

学界一般认为“经济法”一词最早见于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所著的《自然法典》。

实际颁行的经济法肇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

(二)国外经济法概念的初步形成

二战结束后,经济法的研究出现了第二次历史高潮。这一时期的经济法研究形成两大分支:

1、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研究;

2、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的经济法研究。

二、中国经济法概念的历史形成

(一)中国经济法概念的萌芽与发展

经济法在中国的命运主客观两大条件的限制与影响。

经济法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但开始系统研究则迟至70年代末。

在官方的推动下,经济法的民间研究迅速升温,从而掀起中国经济法研究的第一次历史高潮。

这一时期的经济法研究体现了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化的发展要求,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主观偏好与认识水平而在较大程度上承继了前苏联学者的理论架构。

(二)中国经济法概念的初步形成

中国经济法研究的第二次历史高潮勃兴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及随后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次推动。

三、经济法概念历史考察的结论

经济法概念最初是非常模糊不定的。在很长一定历史时期里,学者实际上只是处于一个感性积累的摸索过程中,而各自的出发点、知识结构、研究偏好以及所处的社会性质和社会阶段的不同,从而决定了他们总结出迥异的经济法概念,显然都不够准确。

在经济法概念研究的后期,经济法概念基本上反映了目前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经济法研究水平,奠定了继续推进经济法研究的坚实基础,也为我们的论证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平台和论证素材。第二节 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 及其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经济自由主义时期对市场与国家关系的认识

无形之手的理论滥觞于古典经济学时期,这一理论是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现实条件的。

二、国家干预经济时代对市场与国家关系的认识

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市场失灵理论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为经济现实所印证,人们开始为国家及其代表――政府的肩上不断增加新的职能,诸如限制垄断、提供公共产品、维持价格稳定、追求社会公平、实现充分就业等等。这一时期是政府优先于市场的时期。

三、新经济自由主义时期对市场与国家关系的认识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对于正确认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并已逐渐为现代经济实践所证实。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最直接的反映的各时期的主流经济学成就在影响当时政府决策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将这些决策上升为法律形式的经济法。

四、经济法的社会历史根源考察对经济法概念的意义

(一)经济法须奠基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

(二)经济法须是国家干预市场和市场干预国家的有机统一体

(三)经济法的政府管理职能具有现代性

我们的经济法应该树立这样的一种理念:不仅政府的干预不是永恒的,而且一个好的政府还应该主动培育自己的对立面――市场,并为其创造条件,引导它在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节 经济法的内在价值

一、法的主导价值 所谓法的价值,是标志着法律与人关系的一个范畴,这种关系就是法律对人的意义、作用或效用,以及人对这种效用的评价。

二、经济法的价值

经济法的价值可以最终表述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整体效益。”

三、经济法价值的内涵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整体效益”的提法至少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

(一)经济法的价值体现了市场个体之间的协调(二)经济法的价值体现了人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

(三)经济法的价值体现部门、地区经济结构与资源宏观配置的合理化

四、经济法价值的内涵延伸

经济法学研究完全有可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扮演更为重要和积极的角色,因为经济法研究的领域决定了它更多地代表着来自经济基础的内在呼声,更少地直接插足纯粹意识形态的争斗,从而也更易于为不同观点的群体所接受。第四节 现代经济法的概念

一、现代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修正市场缺陷、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种市场主体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外延的二次界定

经济法是以经济法律规范为核心或主体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有机总和。我们称之为经济法外延的二次界定。

三、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关系的提法

使用“管理”的提法是基于以下理由:

(一)“协调”、“调节”和“干预”的提法不能用于表达经济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二)“协调”、“调节”和“干预”的提法不足以全面概括现代国家经济职能的内涵

(三)“管理”不等于“命令与服从”,现代经济管理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作为独立部门法意义上的行政法并不应该等同于行政性法律规范的总和,而应主要限定于行政组织法和行政救济法的范畴内,其要义在于约束政府权力的合法、合理运用,在于限权。因此所谓的“命令与服从”也是经济法学者对于现代行政法真正内涵的片面理解罢,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陈旧观念。

top↑

第三章 经济法

主体及其行

第一节 国家经济管理法律关系概述

一、国家经济管理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及其政府在管理经济过程中与各种市场主体发生的符合经济法律规范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我们可以将之简称为国家管理经济法律关系。

二、国家管理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二节 作为经济管理主体的国家(政府)及其行为

一、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准民主模式是较为合理的一种国家(政府)角色定位。在经济法的领域里,民主模式的合理性决定了国家对市场干预是具有一定的法理与道德基础的,此为“国家干预”,而巨物模式的合理性又决定了对国家经济管理权力进行法律制约也是必不可少的,此为“干预国家”。这两者的合理结合(相互配合与制约)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国家的基本内涵。

二、国家经济管理主体的分类

经济法的管理主体应包括:

(一)从横向上看,作为经济法管理主体的国家机关应包括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

(二)从纵向上看,经济法管理主体应包括中央和地方机关(包括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下同)

(三)从地方机关的级别上看,经济法管理主体应包括所有级别的地方机关。

(四)从行政机关的内部来看,经济法管理主体应包括人民政府及其下属的经济管理职能机关和部门性管理机关

三、国家及其政府在经济法上的经济管理行为

在经济法的领域中,国家及其政府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宏观调控行为

(二)微观规制行为

(三)国有参与行为

(四)涉外管制行为

(五)市场监管行为

第三节 中介组织、市场主体及其行为

一、中国中介组织的发展历程

二、双重性格的经济法主体——中介组织

(一)作为经济法主体的中介组织的内涵

(二)作为经济法主体的中介组织的分类

1、中介自律组织

2、中介服务机构

三、中介组织的行为

(一)中介自律组织的行为

1、自律管理行为

2、授权管理行为

3、团体利益代理行为

4、接受管理行为

(二)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

1、中介服务监管行为

2、接受管理行为

四、市场主体及其行为

(一)作为经济被管理主体的市场主体

(二)作为经济被管理主体的市场主体的行为

1、接受管理行为

2、抗辩及救济行为

top↑

第四章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作用与标准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可以表述为:经济法基本原则是效力贯穿经济法立法、执法、司法始终的根本准则,是对作为经济法主要调整对象的国家履行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以及立法者在经济领域所施行政策的集中反映,是克服法律局限性的工具。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一)促进经济法体系的完善以及制度规范的协调一致

1、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规范、制度的制定依据;

2、经济法基本原则是制定次级经济法律、法规时的立法准则。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可以作为经济法主体(包括市场主体和国家行政执法机关)的行为准则和司法机关的审判依据。

1、限制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越权行为;

2、经济法主体有了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确定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标准

确定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法的范畴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其他领域的原则;

2、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经济法特有的原则,而不是其他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

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经济法调整的各个领域的社会关系普遍适用的原则,而不是某一领域的局部性原则;

4、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而不是经济法基础理论领域内的其他问题。经济法包括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经济民主原则;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可持续发展原则;

4、经济公正原则。第二节 经济民主原则

一、经济民主的含义

经济民主原则的内涵是给予经济主体更多的经济自由和尽可能多的经济平等。

二、经济民主原则在经济法中的体现

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经济结构合理,首先依靠的是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价值规律的作用,其作用的发挥建立在没有特权的基础上,这一前提要求市场主体必须拥有一个超然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活动领域,自由参与市场,自主决定行为选择,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实现资源的初步配置。

经济民主原则不仅体现在宏观调控领域,而且在政府对市场机制运行进行内部调整的微观规制领域,自由、平等同样是政府关注的重点。

经济法领域首次倡导的保护弱者理念也秉承了经济民主原则的精髓。第三节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含义

(一)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效率与公平都是法所追求的价值。两种效率观:一种是经济效率,一种是社会效率。公平观也有两种,分为市场公平和社会公平。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在经济法原则中的地位

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都源于生产力不发达,当经济增长成为一种主导的需要时,效率应被优先考虑。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在经济法中的体现

强调市场主体享有参与自由竞争的权利,由市场机制进行资源的配置,形成对市场主体进行初次分配的格局。同时,为了实现社会公平,通过转移支付调节收入分配的差距。

在微观规制领域,反垄断法原则规制由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的转变,深刻地反映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

国有参与程度的变化,反映了效率与公平两者关系的动态发展。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国家对“市场失效”领域行使经济管理职能之法,以促进经济整体协调、稳定、健康发展为任。国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发展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进行全盘考虑,作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步对其负外部性进行规制的立法选择,贯彻可持续立法理念,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第五节 经济公正原则

公正是针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裁判者与接受裁判者之间发生的关系提出的要求。

1、经济公正原则针对的是在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中,排除政府行为的任意性,在现行法律规范、法律原则体系内,严格依法行政,对行政行为指向的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给予同等待遇。

2、经济公正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在履行裁判职能时,应当将实体法中的制度观念贯彻到审判结果中,体现出经济审判的特殊性,让致害人承担惩罚性的赔偿责任。

top↑

第五章 中国经

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形成

二、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从所有制角度看,我国长期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格局

(二)从计划制度的特点来看,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直接计划与间接计划相结合的计划制度

(三)从经济管理体系来看,我国主要按照部门垂直管理为主,地方分块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

三、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根源及其经济学分析

(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根源

1、中国小农经济基础和传统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2、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管理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3、社会主义企业的原有经济管理传统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二)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历史根源的经济学分析

对于中国建国之初选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原因,综合起来有这样几个:

1、由于当时中国所面临的环境约束;

2、中国领导人所面临的制度知识的约束;

3、社会成员的集合意愿的约束。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社会矛盾已经发展到了极其尖锐的地步,扬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十分强烈,中国面临巨大的改革压力。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从1978年到二十世纪末,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从1978年底到1984年10月,改革重点为微观经营机制。

第二阶段的改革从1984年10月到1991年底,重点是改革中国的资源配置制度。第三阶段的改革从1992年到20世纪末,主要是改革宏观政策环境。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及其经济学分析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模式。

选择这种改革模式可能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这是因为: 第一,这种改革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

第二,这种改革模式有利于把改革的成本分摊到一个较长的时期; 第三,这种改革模式有利于对市场化进程的调控; 第四,可以通过放松控制来激励社会成员的自发改革热情; 第五,使政府容易识别需要补偿的群体以及需要补偿的程度。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关于计划与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的争论断断续续存在了几十年。1992年初,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城市深圳视察时,对于深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号召全国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通过这次南巡,我国终于在理论上确立了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那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制度经济。在改革初期的实践中,各种经济活动往往都是非制度化的,这是改革必然要经历的初级阶段。

想要继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制度与透明的规则,为平衡市场主体之间以及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权利义务创造条件。

三、警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误区 中国已经出现了三种基本社会力量:

1、社会力量是坚决推进改革;

2、依然推崇计划经济体制的保守派力量;

3、利用转轨时期的混乱经济体制浑水摸鱼的新的既得利益者。

推进改革就会遇到来自两方面的反抗。这两种社会力量有相互对立的一面,但实际上又是相互支持的,他们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为理由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对此我们应该加倍予以警惕。第四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法的关系

一、经济体制与经济法之间关系的本质属性

所谓经济体制是指一国经济结构和组织管理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的总称。经济体制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从哲学本质上讲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前进的每一个步伐,都应该在制度与法律的备忘录中印刻下足迹,否则散漫的创新激情在稚嫩的市场肌体上的肆虐很可能只是倍增市场的无序与理性的紊乱,从而导致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实现不能。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法之间关系的经济学解说

我们今天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目的也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这一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场制度的改革,它的核心是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可以讲,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任务不是简单地开放与漫无目的地改革,而是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具备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质素的经济法律制度。

三、继续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高度重视经济法的核心作用

在经济活动中,法律规则的缺失会导致大量的无谓试错,增加改革的成本。中国急需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整套公正透明的经济法律制度,依据国际标准进行大量的法律移植已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定事实。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以引进和消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制度为主,以适度的制度创新为辅,充分利用法律制度(特别是经济法)对经济基础变革的强大反作用力,在空前的广度与纵深上推进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WTO的互动并不意味着“经济法的全球化”

因此在研究WTO与经济法关系中,我们的立足点是经济法。对于中国经济法来讲,WTO规则在最终意义上也只是为我所用的一种国际经济规则。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一立足点,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主权的永恒互动中,切实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

top↑

第六章 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节 经济法的制定

一、经济法制定的概念与意义

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经济法律规范在国家经济生活中意义重大。

1、经济法的制定对于健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重要意义。

2、制定完善的经济法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成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经济法制定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则

(二)法制统一原则 它包括两个方面:

1、统一立法权力;

2、统一立法效力。

(三)科学民主原则

经济立法的民主原则要求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经济法应从实体内容上反映和记载人民的利益。第二,立法程序必须实现民主化。

(四)学习外国经验与适应本国国情相结合原则

三、经济法制定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摸式以来,中国的经济立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宏观调控、微观规制、国有参与、市场监管以及涉外管制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我国的立法者已经制定了大量的经济法律。

但这些立法的数量和质量距离我们心目中的经济法体系所应该达到的高度还很远。我国的经济立法任重而道远。

四、经济法制定的程序

(一)经济法草案的起草

(二)经济法律草案的提出

(三)经济法草案的审议和通过

(四)经济法的颁布与生效 第二节 经济法的实施

一、经济法实施的概念和意义

1、经济法的实施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2、经济法的实施对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法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二)经济奖励与经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三)经济法主体在适用经济法律规范上一律平等原则

三、经济法实施的现状与不足

虽然我国在经济法的实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直至目前为止,中国还不能完全称得上一个法治国家,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现实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量存在。

经济法学者不仅要关心经济法领域的法律实施问题,更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宪政建设的宏伟事业,最终实现良好的宪政环境下的经济法的实施。

top↑

第七章 国外经济

法的概念变迁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的早期使用

一、西方“经济法”的语源(一)“经济法”的最初提出

(二)“经济法”的语词继受

(三)“经济法”的概念雏形

二、西方“经济法”的歧义 德国经济法概念的发展 第二节

一、德国经济法概念的界定

二、德国经济法概念的演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经济危机时期

1.Sammel theorie,原意为集合、聚合、集中、收集、搜集,日本学者金泽良雄等人称之为“集成说”、丹宗昭信等人则称之为“搜集说”。

2.Wirtschaftsrecht als Recht der organisierten Wirtschaft ,即“组织经济法说”。3.Wirtschaftsrecht als Recht der Unternehmer,即“企业管理法说”。4.Weltanschauliche Theorie und Rechtssoziologische Auffassung,即“世界观说”与Rechtssoziologischer Auffassung,即“社会学方法说”。

(二)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大战期间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经济法理论观点 1.冲突法(Konfliktsrecht)说 2.机能(funktionales Recht)说 3.经济总体关系(Gesamtwirtschaft)说 4.经济协调法说 5.经济指导管理法说 6.经济政策工具说 7.Fritz Rittner之说

(四)当代德国经济法理论观点 1.泛经济法说 2.统制法说

3.经济法是对强势者的控制和对弱者的保护的具体化 4.经济法作为国家和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的中介 第三节 日本经济法概念的沿革

一、日本经济法概念的继受

(一)对象说

(二)经济法否定说

(三)统制经济法说

二、日本经济法概念的创新

日本的经济体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日本的经济法理论观点,主要围绕是否应当将竞争原理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国家统制经济和垄断禁止法是否应纳入经济法的中心范畴等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论争。至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法学界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经济法应当包括禁止垄断法。

三、日本经济法概念的当代观点

(一)松下满雄说,即经济法是保全和补充市场机制之法。

(二)久保欣哉说,即经济法是分权型经济法。

(三)丹宗昭信和伊从宽说,即经济法是规制经济法。第四节 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经济法概念的形成

一、法国的经济法概念诸流派

(一)狭义经济法说

(二)广义经济法说

(三)企业法规说

(四)普遍经济利益平衡说

二、比利时的经济法概念诸说

(一)“经济法”概念(二)“经济法”是商法的延伸(三)“经济法”不只是商法的发展(四)经济法是企业法规

三、意大利的经济法概念主张

(一)主张肯定“经济的法”

(二)主张否定“经济的法”

(三)主张“经济的法”是构成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会合点

(四)主张“经济的法”是国家统制经济特有的法律

四、荷兰的经济法概念

第一阶段,有些学者如A·米尔德尔强调,经济法规所规定的各种制裁的共同特征和具体特征。第二阶段,有学者承认,在这类法规的渊源中以及在用来实施这类法规的机构和程序中存在某些共同特征。

第三阶段,与各种经济组织法有关的明确的行政法原则有了发展,从而引起了法学家的重视。第四阶段,法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比较系统地研究实体法,产生了“社会经济法”。第五节 英美国家经济法概念的例外

一、英国的“商事法”提法

二、美国经济法的名与实

(一)现实制度基础与研究方法走向

(二)法经济学与经济法的概念区别

第一,法经济学属经济学领域,而经济法则属法学领域;

第二,经济法研究经济领域诸问题(如财产、合同、侵权等)的法律,而法经济学则用经济学的方法和概念研究几乎所有的法律;

第三,经济法是用法律的准则和价值观分析经济问题,强调的是公正,而法经济学则是用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准则和价值观判断研究法律问题,强调的是效率。第六节 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法概念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法概念 1.两成分法 2.战前经济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法概念 1.综合部门法 2.经济-行政法理论 3.规范群体论 4.现代经济法论

三、苏联的经济法概念对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一)原捷克斯洛伐克

(二)原罗马尼亚

(三)原民主德国

(四)原南斯拉夫

top↑

第八章 国

外经济

法的立法实践

第一节 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经济法产生的起点与质疑

(一)经济法产生起点的诸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级以后才产生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近代经济法产生于19世纪末,但并不否认“市民革命以前经济法”的存在。

(二)对经济法产生起点的质疑 1.关于经济法产生的涵义 2.关于经济法产生的时间

二、经济法发展的动因

(一)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根源 1.私权绝对向私权限制的演变及立法要求

其一,对于私有财产,必须在正当的补偿下,为公共目的加以利用; 其二,把对财产的支配权,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其三,所有权的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利益的要求。2.契约自由向契约限制的演变及立法要求 这种限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其一,限制经济主体的自由意思表示; 其二,依据法律解决合同争议。3.自由竞争向垄断的演变及立法要求 这一限制包括为:

其一,对不正当限制交易的限制;

其二,对不正当竞争方法和交易方法的限制; 其三,对垄断的限制。

(二)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经济根源 1.“市场失灵”与经济法的生成优势 2.“政府失灵”与经济法的发展空间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经济法立法简史

一、德国经济法的历史

(一)德国经济法的起步

(二)20世纪上半叶德国经济法的发展

(三)德国经济法的新发展

1.社会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要求规范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

2.社会市场经济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要求规范社会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 3.社会市场经济的社会平衡原则要求规范社会市场经济社会保障的法律 4.社会市场经济的国家原则要求规范社会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

二、日本经济法的历史

(一)日本经济法的萌芽

(二)日本经济法的形成 1.经济危机的法(1)农业危机对策法(2)保护重、化工业的对策法

(3)开辟海外市场克服国内危机的对策法(4)中小企业对策法 2.卡特尔促进法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经济统制法

(三)日本经济法的演进

1、经济恢复期的经济法(1945-1954年)(1)消除垄断成分的经济立法(2)消除封建因素的经济立法

(3)恢复国民经济,促进产业合理化的经济立法(4)对付经济危机的经济立法

2.经济高度成长期的经济法(1955~1970年)(1)有关工业现代化的经济立法(2)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经济立法(3)开放体制过渡的经济立法 第一,外汇和贸易方面 第二,国际投资方面

(4)调整大中小企业关系的经济立法

第一,提供资金上促进中小企业现代化方面的立法 第二,组织上促进中小企业集约化方面的立法 第三,中小企业进行各种指导的立法 3.经济低成长期的经济法(1970~1989年)(1)对付美元危机和石油危机的立法(2)不景气对策法

(3)振兴知识密度型产业的立法(4)环境污染对策立法(5)贸易磨擦对策立法(6)竞争秩序的立法

(四)日本经济法的动向 第一,有关《垄断禁止法》的修改 第二,有关知识产权的立法 第三,有关不景气对策的立法 第四,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 第五,保险业法的全面修改

三、法国经济法的历史

(一)法国的传统理论与法律创新 1.私法自治理论与法国经济的发展 2.计划理论与计划经济法的发展 1.形成时期(1945年~1980年)(1)国有企业法(2)中小企业法(3)竞争法(4)消费者保护法(5)产品责任法

(6)证券、期货交易监管法律(7)社会保障法

2.发展时期(1981年迄今)(1)国有企业法(2)中小企业法(3)竞争法

(4)消费者利益保护法(5)产品责任法

(6)证券、期货交易监管法律(7)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第三节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经济法简史

一、英国经济与社会立法史

(一)英国经济干预法形成时期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英国经济与社会立法 1.国有化方面的立法 2.宏观经济计划立法 3.市场规制方面的立法(1)在竞争法领域(2)在消费者保护法领域 4.社会福利立法 5.市场监管立法

(1)证券市场的监管法律(2)保险市场的监管法律

二、美国经济与社会立法史

(一)自由放任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立法(18世纪末~19世纪中后期)

(二)自由放任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立法(20世纪上半叶)1.一战前后的美国经济与社会立法 2.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新政立法(1)金融计划(2)农业调整法案(3)全国工业复兴法(4)对运输事业的扶持(5)救济与举办公共工程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经济与社会立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与社会立法

1.战后经济恢复和调整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立法(二战结束后~20世纪50年代前期)2.经济相对发展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立法(20世纪50 年代中期~70年代初)(1)产品卫生与安全方面(2)消费者信用方面(3)交易规则方面

3.经济转折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立法(20世纪70年代初~90年代初)第一方面,非常措施立法 第二方面,金融证券立法 第三方面,税法修订 第四,反托拉斯法

第四节 苏联东欧主要国家经济法简史

一、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经济社会根源

二、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法的发展历程

(一)对旧国民经济改造阶段的经济法(1917年-1920年)

(二)建立、巩固计划经济基础阶段的经济法(1921年-1956年)

(三)经济改革阶段的经济法(20世纪60年代开始)

top↑

第九章 中国经济

法的概念变迁

一、中国经济法概念的初创阶段(1979—1986年)

二、中国经济法概念的形成阶段(1986-1991年)

三、中国经济法概念的调整阶段(1992—1999年)

(一)调整对象类

(二)机能类

(三)经济行政法类

(四)方法论类

学者们在吸收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纳经济分析方法力图探求经济法概念与本质。

四、中国经济法的成熟阶段(2000年迄今)

在进入21世纪之时,国内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为经济法概念的揭示和经济法理念的培养进行着不懈努力,中国经济法进入了一个成熟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理论界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法论断大多是对以往的观点的进一步完善。

top↑

第十章 中国经

济法立法实践

一、中国经济法立法实践的萌芽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末)

(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9年)1.企业组织管理方面 2.计划方面 3.财税方面 3.金融方面 5.价格方面 6.行业管理方面 7.关于福利方面

二、中国经济法的初创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6年)

中国经济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与经济法学应运而生。这十余年间,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的有关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达六百余件

三、中国经济法的形成时期(1986年-1992年)

这一时期从立法上确定了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颁布了大量经济法规,体现出国家管理经济的权力受到削减和限制,注重科学管理的推行。

四、中国经济法的调整与成熟时期(1992年迄今)

(一)宏观调控方面 第一、产业与计划法律法规 第二、财政和税收法律法规 第三、金融和价格调控法律法规

(二)市场秩序规制方面

第一、反垄断与维护公平竞争法律法规 第二、价格与反倾销法律法规 第三、产品质量与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

(三)国有经济参与方面

(四)对外贸易方面

top↑

第十一章 宏观调

控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宏观调控法的涵义

一、宏观调控概念与特征

宏观调控,是指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如下几个特征: 1.具有“公共物品”属性。2.以“间接性”为主。3.以“经济性”为主。

二、宏观调控法的概念与特征

宏观调控法是指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程序、宏观调控手段(措施)的法制化。具有以下特征: 1.宏观调控法具有社会法的特点。2.宏观调控法具有很强的整体导向性。3.宏观调控法是一种政策性法。

4.宏观调控法是一种固定的程序法与变化的实体法相结合的法律。

三、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基础

(一)宏观调控的经济基础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克服经济不稳定性的需要。2.解除经济外部性问题的需要。3.克服“凯恩斯谬误”的需要。

(二)宏观调控法的法治基础 1.提供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的需要。2.法治原则的需要。

3.有限政府与责任政府的需要。第二节 宏观调控法的结构体系

一、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 主要的宏观调控措施有: 1.计划(规划)。2.金融政策。3.财税政策。4.产业政策。

二、宏观调控法的构成及功能

(一)规划(计划)法

规范法是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需要配套实施的经济政策的规划的法律规范。其功能有:

1.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2.保障社会稳定。3.决定经济政策。

(二)金融政策法

金融政策法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依据。它具有如下功能: 1.稳定币值。

2.刺激经济增长与减少失业。3.保证国际收支平衡。

(三)财税政策法

财税政策法是一国政策实行财政与税收政策的法律依据,具有如下功能: 1.确保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2.确保社会公正。

(四)产业政策法

产业政策法是指国家从社会需要出发,引导、促进和调节各种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法律规范。其功能有: 1.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与地区平衡。

2.促进全国优势产业的发展,以提升一国的综合竞争能力。第三节 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发展趋势

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发展趋势大致呈以下走势:

一、从宏观调控政策到宏观调控法的确立

二、从“行政与经济”双重调控到以“经济”调控为主的单一调控

三、从集权式的宏观调控体制到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分权式宏观调控体制

四、从政府宏观调控到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四节 宏观调控法的若干基本问题

一、政府工作重心:应从直接参与经济建设转向提供公共物品

二、宏观调控与监管职能分离:宏观调控基本法立法的前提

三、公众参与:改善宏观调控质量的重要制度

四、分权式的宏观调控机制:我国宏观调控法的目标模式

五、扶植弱者:我国宏观调控法的立法精神

六、程序设置:宏观调控法的法律保护机制

七、中央银行:金融调控权力的归属

八、税收法定:税收调控的基础

top↑

第十

章 金融调控法律制度

第一节 金融调控法概述

一、金融调控的概念及特征

金融调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来实现的宏观调控,它是经济宏观调控中最重要的一种,具有如下特征:

1.金融调控主体是中央银行。2.金融调控的手段主要是货币政策。

3.金融调控的手段虽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但金融调控须在法制范围内运行。

二、金融调控的目标

1.金融调控与财税调控、产业调节的选择。2.稳定物价与实现充分就业之间的选择。3.稳定物价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选择。4.稳定物价与平衡国际收支之间的选择。5.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之间的选择。

三、金融调控的手段

在市场经济国家,法定存款准备、再贴现与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

1.调节证券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2.消费信用控制。3.优惠利率。4.规定流动性比率。5.窗口指导。

6.规定利率最高限额。7.信用分配。8.直接干预。第二节 中央银行法

一、银行的定义与我国银行体系

银行是指依法成立的经营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业务的金融机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银行体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9年至1982年,是我国开创和确立高度集中的银行体系时期。

第二阶段为1983年1993年,是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时期,198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我国的中央银行。

第三阶段始自1994年起,是我国在明确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开始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新银行体系的时期。1.中央银行。2.政策性银行。3.商业银行。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地位与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履行职责。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

(一)领导机构

(二)货币政策委员会

(三)分支机构

四、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一)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二)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可使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2.中央银行基准利率。3.再贴现率。4.再贷款。5.公开市场业务。

6.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三)货币政策的决策与执行

五、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一)人民币发行 1.发行库管理。2.人民币发行原则。

(二)现金管理 管理主要内容有:

1.监督开户单位在现金使用的规定范围内使用现金。2.核定开户单位库存现金限额。3.监督按规定收支现金,严格控制坐支。

(三)保护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法

一、国外政策性银行概述

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专门为贯彻配合一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在特定的范围内直接或间接从事政策性融资的政府金融机构。国外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一)政策性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二)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关系

(三)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

二、我国目前政府性银行的概况 我国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

(一)国家开发银行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三)中国进出口银行

top↑

第十三章 财

政法律制度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法概述

一、财政的一般原理

(一)财政的概念

财政,是指国家和其他公共团体为满足公共需求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的活动的总称。

(二)财政的特征 财政具有如下特征:(1)强制性。(2)公共性。(3)连续性。

(三)财政的作用

财政活动的基本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配收入。2.配置资源。

二、财政法的概念

财政法是调整在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财政法的地位

财政法是经济法的部门法,并且是经济法的宏观调控法中的重要部门法。

四、财政法的体系

财政管理体制法律规范、财政收支管理法律规范、财政活动程序法律规范,它们都是财政法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2、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第二节 预算法

一、预算和预算法概述

(一)预算和预算法的概念 预算,在此指国家预算,它是国家对会计内的收入和支出的预先估算。它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预算法,是调整在国家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预算体系的组成

预算体系,是依据国家的政权结构形成的国家预算的协调统一的整体。

二、预算管理职权

(一)各级权力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1.各级人大的预算管理职权。2.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预算管理职权。

(二)各级政府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三、预算收支的范围

(一)预算收入

完整的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部分构成。

(二)预算支出

预算支出可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四、预算管理程序

预算管理程序是国家在预算管理方面依序进行的各个工作环节所构成的有秩序活动的总体。

(一)预算的编制

预算的编制,是指国家制定取得和分配使用预算资金的计划的活动。它是一种基础性的程序。

(二)预算的审批

预算的审批,是指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对同级政府所提出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和批准的活动。

(三)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预算执行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和其他预算主体组织预算收入和划拨预算支出的活动。

五、决算制度

决算,在形式上是对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在实质上则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

(一)决算草案的编制

(二)决算草案的审批

六、预算的决算监督及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

(一)预算与决算的监督

预算与决算的监督,是指对各级政府实施的预算与决算活动所进行的监督。

(一)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

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简称预算法律责任,是指预算法主体违反预算法规定的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第三节 国债法

一、国债和国债法的概述

(一)国债的概念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它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所举措的债务。它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弥补财政赤字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二)国债法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国债法是调整在国债发行、使用、偿还和管理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国债的使用、偿还和管理

(一)国债的使用

(二)国债的偿还

(三)国债的管理 第四节 政府采购法

一、政府采购的概念

所谓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目的,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以购买者身份购进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二、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制度 1.政府采购模式的选择。2.政府采购法的主体。3.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

三、政府采购程序

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应当遵循的程序 1.成立谈判小组。2.制定谈判文件。

3.确定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4.谈判。

5.确定成交供应商。

采取询价方式采购的,应当遵循的程序 1.成立询价小组。

2.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3.询价。

4.确定成交供应商。

top↑

第十四章 税

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法概述

一、税收和税法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照税法规定,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法是调整在税收过程中发生的税收分配关系和征纳程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1.纳税主体。2.征税对象。

3.税种、税目,税种即税收的种类,指征的什么税。4.税率。5.纳税环节。6.纳税期限。7.减税免税。8.违章处理。

三、中国1994年税制改革 第二节 中国现行税种的法律规定

一、流转税法

流转税法是调整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增值税

增值税是指以产品新增加的价值,即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二)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是对单位和个人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增值收益进行征税的一个税种。

(四)营业税

营业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从事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收入额征收的一种税。

(五)关税

关税是海关按照国家的规定,对进出国境的货物和物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二、所得税法

(一)企业所得税

(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

(四)农业税

农业税,是指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农业收入所征收的一种税。

三、财产税法

财产税,是指对拥有应纳税财产的人征收的一种地方税。

四、特定行为税

特定行为税是指对实施某些法定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五、资源税

第三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一、税务管理

税务管理是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中对征纳过程实施的基础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

二、税款征收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或者少征税款。

三、税务检查

税务机关有权进行税务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或隐瞒。

四、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是指违反税法的行为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

(二)刑事责任

五、税务争议的解决程序

top↑

第十五章

计划法

第一节 计划与计划法概述

一、计划的概念、职能和地位

国家计划是一国对其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所作出的预测及其希望实现的政策目标,以及为实现政策目标所需采取的相互协调的政策措施。

二、计划法的概念及其发展

计划法是调整在制度和实施国家计划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节 计划法的立法形式及基本制度

从总体上看,计划法主要有两种立法模式,一种是分散立法;另一种是集中立法。

一、计划实体法律制度

(一)《计划法》中的计划实体法律制度

(二)《稳定法》中的计划实体法律制度

二、计划程序法律制度

计划程序,是指计划活动的程序,它主要包括计划的编制、审批、执行及调整等。

top↑

第十六章 产

业政策法

第一节 产业政策法概述

一、产业政策的概念

产业政策的是指一国为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促进与限制某项产业,规范产业组织,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现代化而制定的一套政策体系。

二、产业政策法的概念

产业政策法是调整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产业结构法包括下述几项基本制度: 1.产业结构规划制度 2.促进基础产业制度 3.保护、扶植主导产业制度 4.促进产业合理化制度

第二节 经济法视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权力性干预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共同行为与规制令

所谓共同行为,是指企业为某种目的所采取的共同的做法。

(二)促进(鼓励、支持)类

(三)限制类

(四)禁止(淘汰)类

三、非权力性干预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计划

(二)资助或信贷

(三)税收优惠

(四)补助金

(五)指导与劝告

四、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权与实施保障机制

(一)国务院

(二)实施保障机制

五、产业结构改善法体系论

产业结构改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结构改善法

(二)地区振兴的结构改善法

(三)农业结构改善法

(四)不景气对策法

第一节 价格法概述

一、价格的一般经济学原理 价格具有如下功能:

top↑第十七章 价

格法律制度

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市场机制通过价格起刺激与引导作用。3.市场机制通过价格起着核算作用。

二、价格法的一般经济学原理

价格法,是指调整涉及到价格的制定、执行、监督等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节 价格的管理体制及基本制度

一、我国的价格法发展与各个管理体制的确立

我国价格管理体制与价格法的发展经历了下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1984年)以“调”为主,有限度地放开小商品的价格。第二阶段(1985年—1991年)以“放”为主实行价格双轨制。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以加快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与法制化的进程。

二、经营者的定价行为

1.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调节的价格。2.在政府指导价的范围内自主定价。

3.制定属于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产品范围内的新产品的试销价格,特定产品除外。4.检举、控告侵犯其依法自主定价权利的行为。

三、政府的定价行为

(一)政府定价的范围

1.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2.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3.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

4.重要的公用事业与重要的公益性服务。

(二)政府定价目录

(三)政府定价的权限

(四)政府定价的依据

(五)价格听证会制度

四、价格监督检查

(一)政府价格检查机构及职权

(二)国家价格监督检查

(三)社会价格监督

五、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1.经营者承担的行政责任。

2.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承担的行政责任。

(二)民事责任

经营者因价格违法行为使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多付款的,应当退还多付部分;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刑事责任

价格工作人员泄露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以及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节 价格宏观调控立法

一、重要商品储备制度与价格调节基金制度

二、价格干预制度

三、紧急干预制度

top↑

第十八章 市场秩序

规制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市场秩序规制法概述

一、市场秩序规制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市场和市场秩序

市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交换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

市场秩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作为社会的一种公共产品,秩序可以分为自然秩序和人为秩序。

(二)市场秩序规制

市场秩序规制法就是既保证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制,同时又对政府的行为进行限制约束的法律制度。

市场秩序规制法是国家从社会经济的整体出发,为了维护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影响市场秩序,偏离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规范总称。

二、市场秩序规制法的调整对象

市场秩序规制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特殊市场行为的规制

对特殊的市场行为规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特殊交易主体的规制 2.对特殊交易方式的规制 3.对市场体系的规制

(二)对市场竞争行为的规制

对市场竞争行为的规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垄断的规制

2.对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3.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

(三)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 在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就自然成为市场秩序规制法的调整对象,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也就成了市场秩序规制法的重要内容。

三、市场秩序规制法的特征

市场秩序规制法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

(一)法律关系的综合性

(二)主体的多样性

(三)客体的唯一性

(四)权利义务的非对等性

四、市场秩序规制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市场秩序法规制法的产生 1.反垄断法的产生 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产生 3.国际立法

(二)市场秩序规制法的发展及趋势 1.立法宗旨更关注“公众利益” 2.法律规范更趋于灵活调节 3.国际立法更加快进程

第二节 市场秩序规制法的基本原则

一、确立市场秩序规制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二、市场秩序规制法的基本原则

(一)维护经济民主原则

(二)保障实质公平原则

(三)社会整体效率优先的原则

(四)倾斜保护弱者原则

第一节 反垄断法概述

一、垄断

(一)垄断的概念 1.垄断的经济学概念 2.垄断的法律概念

top↑第十九章 反垄

断法律制度

(二)垄断的危害 1.垄断阻碍社会技术进步 2.垄断破坏市场公平竞争 3.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 4.垄断影响经济民主制度

(三)垄断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垄断进行不同的分类。

1、依据垄断者占有市场的情况可分为独占垄断、寡头垄断和联合垄断。

2、依据垄断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资源垄断、政府形成的垄断和自然垄断。

3、依据垄断影响的范围可分为国内垄断与国际垄断。

二、反垄断法

(一)反垄断法的概念

1.反垄断法规制的主体是市场主体 2.反垄断法规制的行为是反竞争的行为

3.反垄断法是结合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的法规范总和

(二)反垄断法的产生与发展 1.反垄断法的历史沿革 2.反垄断法的调整范畴的发展

(三)反垄断法理论分析 1.经济学理论分析 2.社会学理论分析 3.法学理论分析

(四)反垄断法的宗旨 1.反垄断法宗旨的立法模式 2.反垄断法宗旨内容 3.反垄断法宗旨具体实施

三、中国反垄断立法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反垄断立法概况

(二)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基础分析 1.反垄断法的经济社会基础 2.反垄断法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3.竞争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竞争文化的形成 4.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三)我国反垄断立法面临的挑战

1.西方国家在反垄断领域面临的问题,中国反垄断法同样要面对 2.我国反垄断法需要面对体制转轨产生的特殊问题(1)行政性垄断现象特别严重

(2)垄断与市场集中度低、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并存(3)新型的贸易壁垒与我国竞争法律的严重缺位 3.对我国竞争法律制度的深远影响(1)加快制定反垄断法的进程(2)扩大竞争法的调整范围(3)重视竞争法的政策性功能 第二节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

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表现形式 1.垄断价格行为(Monopolistic Pricing)2.掠夺性定价行为(Predatory Pricing)3.差别待遇行为(Discrimination Treatment)4.拒绝交易行为(Refuse to Deal)5.强制交易行为(Force to Deal)

6.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Tying and unfair condition)7.独家交易行为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认定

(一)相关市场的确定 1.相关产品市场 2.相关地域市场 3.时间相关市场

(二)市场支配地位的判定

(三)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企业的行为性质认定

(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限制竞争协议的法律规制

一、限制竞争协议概述

二、限制市场竞争协议的表现形式(一)横向限制竞争协议

1.固定价格的协议(Price fixing)

2.市场划分协议(Market and Consumer Allocations)3.控制生产或销售数量的协议(Production Controls)4.联合抵制协议(boycotts, collective refuse to deal)5.其他限制市场竞争行为

(二)纵向限制竞争协议 维持转售价格对市场竞争的影响(1)维持最低转售价格对竞争的影响 ①推动价格卡特尔 ②避免“搭便车”之质疑

③发挥“品质、流行保证”功能之质疑(2)维持最高转售价格对竞争的影响

三、限制竞争协议的法律规制

(一)限制竞争协议的认定 1.主体的认定

2.具有限制竞争的共同目的 3.实施了限制竞争的行为 4.导致限制竞争的后果

(二)限制竞争协议的豁免 1.豁免的条件 2.限制竞争协议的申报与批准

(三)限制竞争协议的法律责任 1.依法宣告协议无效 2.行政制裁 3.刑事制裁 4.民事制裁 5.鼓励检举揭发

第四节 企业合并的法律规制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和类型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

(二)企业合并的类型 1.资产转移型合并 2.经营控制型合并

二、对企业合并的法律规制

(一)关于企业合并控制的标准

1.实质减少竞争标准(the Substantial Lessening of Competition Test)2.市场支配力标准(the Market Dominance Test)3.合并控制标准的效率化趋势 4.综合标准

(二)关于企业合并的控制程序 1.事先申报制度 2.行政调查制度 3.司法审查制度

(三)企业合并的法律责任 1.禁止结合 2.资产剥离 3.解散已合并企业 4.赔偿损失 5.其他方式

第五节 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规制

一、行政性垄断的概念及危害

(一)行政性垄断的概念

(二)行政性垄断行为的危害 1.行政性垄断扭曲市场机制 2.行政性垄断违背公平竞争原则 3.行政性垄断削弱企业竞争能力 4.行政性垄断背离WTO规则

二、行政性垄断的成因分析

(一)政府干预主义的思想基础

(二)利益多元化的经济基础

(三)技术更新的现实动因

三、行政性垄断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

(二)主观要件

(三)客观要件

四、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形式

(一)地区垄断

(二)部门垄断。

(三)行政性强制交易

(四)行政性限制竞争协议行为

五、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规制

(一)确定行政权的非经济化性质

(二)确立行政权的统一性规则

(三)明确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责任 1.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责任 2.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六节 反垄断法的适用

一、反垄断的主要司法原则

(一)本身违法原则(the doctrine of per se)

(二)合理原则(the rule of reason)(三)惩罚性赔偿原则

二、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

(一)适用除外的概念与意义

(二)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范围 1.国家垄断 2.自然垄断 3.知识产权 4.特定的联合行为

三、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

(一)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概念

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是指一国的反垄断法对国外的某些影响到国内利益的行为行使域外管辖权的制度。

(二)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冲突 1.域外适用违背国家主权原则 2.域外适用带来各国法律上的冲突 3.域外适用的法律实施困难

第七节 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知识产权滥用引发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一)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概念

滥用知识产权是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行使的界限,导致对该权利的不正当利用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二)知识产权滥用的表现形式 1.不正当维持独占行为 2.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行为(1)交叉许可。(2)联营协议。(3)回授要求。(4)限制地域。(5)限制使用范围。(6)限制数量。(7)不质疑条款。(8)不竞争条款。(9)搭售。

3.滥用知识产权加剧市场力量集中

二、法律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规制

(一)传统的法律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规制 1.民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2.知识产权法对权利滥用的规制(1)时间限制原则。(2)强制许可原则。(3)合理使用原则。

(二)现代反垄断法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规制 1.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意义 2.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的共同价值 3.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1)美国反托拉斯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2)欧共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 1.一般性条款的概括界定 2.列举式的补充界定

top↑第二十章 反不正

当竞争法律制度

3.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特征 1.行为主体的“经营性” 2. 行为判断的不确定性 3.危害后果的社会性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特征

1.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政府对经营者竞争行为的干预。2.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的范围具有外延性。3.反不正当竞争法具有与其他法律的竞合性。4.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法益具有社会性。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 第二节 混淆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混淆行为的概念

二、混淆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仿冒他人经法定程序获得的外部标识

(二)不正当使用他人合法外部标志的行为

(三)不正当使用自己合法商业标识的混淆行为

(四)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商业标识导致市场混淆的行为

(五)仿冒他人产品的质量标志和产地,引人误解的行为

三、混淆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对混淆行为的认定 1.主观故意性。2.混淆的特定性。3.后果的误导性。

(二)混淆行为的法律责任

由于混淆行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危害性特别严重,它都受到各国竞争法的禁止,处以较为严厉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第三节 虚假宣传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一、虚假宣传行为的概念

二、虚假宣传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商品质量的虚假表示

(二)商品价格的虚假表示

(三)变相广告宣传行为

(四)引诱性广告宣传行为

(五)诋毁性比较广告行为

三、对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虚假宣传行为的一般认定 1.宣传主体是经营者。2.宣传行为虚伪不实。3.宣传后果引人误解。

(二)引诱性广告的认定

(三)诋毁性比较广告宣传行为的认定

(四)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2.民事赔偿责任。3.刑事责任。

第四节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与特征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

(二)商业秘密的特征 1.非公知性。2.管理性。3.经济性。4.实用性。

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一)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 1.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

2.恶意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违法行为获得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4.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危害 1.损害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2.扰乱社会公平竞争秩序。

3.阻碍技术进步和遏制创新的积极性。

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制度 1.民事法律规制模式。2.竞争法律规制模式。3.专项法律规制模式。

(二)违反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五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概念及其危害

(一)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概念

(二)不正当有奖销售的危害

1.有奖销售容易形成强势弱势企业的不公平竞争。2.有奖销售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3.市场供求信息的失实。

二、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表现形式

(一)抽奖式有奖销售。1.欺骗性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3.巨额奖品的有奖销售。

(二)附赠式有奖销售

三、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六节 商业赂贿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商业赂贿行为概述

(一)商业贿赂的概念

(二)商业赂贿行为的法律特征 1.行为主体包括行贿者和受贿者。2.行为人以排斥商业竞争为目的。

3.商业贿赂行为是以不正当的方式进行的。

(三)商业贿赂的社会危害 1.商业贿赂行为扭曲市场竞争。2.商业贿赂促使低质产品得以畅行。3.商业贿赂行为影响国家经济运行。4.商业贿赂行为败坏社会风气。

二、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

(一)商业回扣

(二)不正当的佣金行为

三、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

商业贿赂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少国家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第七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一、政府监督

(一)设立监督检查的专门行政机构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监督检查机关

(三)各级人民政府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职责

二、社会监督

top↑第二十一章 反倾销

和反补贴法律制度

第一节 反倾销法律制度

一、倾销与反倾销法的概念(-)倾销的概念与分类 1.偶发性倾销。

2.短期性倾销或间歇性倾销。3.长期性或持续性的倾销。

(二)反倾销法的概念

(三)反倾销法的性质

(四)反倾销法的产生与发展

(五)我国反倾销立法的状况

二、反倾销法的实体规定

(-)西方国家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 1.价格条件 2.损害条件

3.倾销与损害的因果关系

(二)我国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前提条件 1.必须存在倾销事实。2.存在损害国内产业的事实。3.倾销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三、反倾销法的程序规定(-)反倾销调查的主管机构

(二)申请立案

1.反倾销调查的申请人资格。2.申请书内容。3.申请的立案。

(三)调查

(四)反倾销调查的中止和终止

(五)裁定

四、反倾销措施

(-)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二)征收反倾销税

(三)有关补救措施 第二节 反补贴法律制度

一、补贴与反补贴法的概念(-)补贴的概念和分类 1.补贴的概念 2.补贴的分类

(1)从补贴的范围来看,补贴可分为一般补贴和出口补贴两大类。(2)从补贴的方式考察,可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类。

(3)从补贴是否导致反补贴措施来看,可分为可诉讼性补贴和不可诉讼性补贴。

(二)反补贴法的概念和性质

二、反补贴的法律规定

(-)采取反补贴措施的前提条件 l.有补贴事实。

2.本国某一工业有实质损害或重大威胁,或严重阻碍进口国某一工业成长。3.补贴的进口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反补贴实施的程序 1.调查。2.磋商。

3.征收反补贴税。

top↑

第二十二章 消费者

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概述

一、消费者和消费者保护

(一)消费者 1.消费者的概念

为个人目的购买或者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2.消费者的特征

首先,消费者的主体是指个人消费者。其次,消费者的消费性质属于生活消费。

第三,消费者的消费方式表现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这是从消费方式上对消费者的界定。

(二)消费者保护

(三)消费者保护运动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对象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产生与发展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l.国家保护原则。2.全社会保护原则。

3.法律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

一、消费者权利的概念

二、消费者权利的内容(一)消费者的安全权

(二)消费者的知情权

(三)消费者的选择权(四)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五)消费者的求偿权

(六)消费者的结社权

(七)消费者的知识权

(八)消费者的受尊重权(九)消费者的监督权 第三节 经营者的义务

一、经营者的合同义务

二、经营者的法定义务

(一)接受消费者的监督(二)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三)提供真实信息

(四)出具有效的凭证或单据

(五)保证产品质量、性能和有效期限

(六)对特定商品承担“三包”责任

(七)不得以格式合同方式免除自身的责任

(八)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格和人身自由 第四节 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体

(一)国家机关

(二)消费者组织

二、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

(一)消费者权益主张对象

(二)消费者权益救济途径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民事责任

(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政责任

(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刑事责任

top↑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一、产品与产品质量

(一)产品

(二)产品质量 1.产品的安全性。2.产品的适用性。3.担保性。

二、产品质量法

(一)产品质量法的含义

(二)产品质量法的发展

(三)我国产品质量立法

(四)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 1.保障并提高产品质量。2.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规范社会竞争秩序。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法律制度

一、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概念

二、产品质量监督

(一)企业自我监督

(二)社会监督

(三)国家监督

三、产品质量国家监督管理体制

(一)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分工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职能与分工

(三)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与分工

(四)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四、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一)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第二十三章 产品

质量法律制度

(三)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四)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第三节 产品责任制度

一、产品责任制度概念

二、产品责任归责原则

(一)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发展 1.疏忽责任阶段。2.违反担保责任阶段。3.严格责任阶段。

(二)我国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

(三)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 1.产品有缺陷。2.有损害事实存在。

3.产品缺陷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我国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与责任 1.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1)明示担保义务。(2)默示担保义务。(3)生产者禁止行为。

2、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1)进货检查验收义务。(2)销售产品质量保持义务。(3)销售者应当对产品的标识负责。(4)销售者禁止的行为。3.生产者与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1)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3)刑事责任。

三、产品责任诉讼与产品责任保险

(一)产品责任诉讼

(二)产品责任保险 第四节 产品召回法律制度

一、产品召回法律制度概述

(一)产品召回的概念

(二)产品召回制度的意义 1.产品召回有利于消费者利益。2.产品召回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3.产品召回有利于维护经济秩序。

二、产品召回法律关系

(一)产品召回法律关系的客体——能引起危害的缺陷产品 1.缺陷产品。2.产品危害。

(二)产品召回法律关系的主体 1.产品召回的监管者。2.产品召回的实施者。3.产品召回中的协助者。

(三)产品召回法律关系中的权力(利)与义务 1.消费者的权利。2.厂商的产品召回义务。3.政府在产品召回监管中的权责。

三、产品召回程序

四、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的建设

第一节 国有经济参与的历史变迁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有经济参与的历史变迁

(一)资本主义国家公有化浪潮

(二)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化浪潮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参与

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国有经济制度 1.国有经济的建立 2.国有经济的调整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1.放权让利阶段(拨改贷、利改税)2.两权分离阶段 3.公司化改造阶段

第二节 国有经济参与法的基本范畴

一、国有经济、国有资产、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

(一)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top↑第二十四章 国有

经济参与法原理

1.国有经济是国家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服务社会的公共利益的手段。

2.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多样,既有国有独资企业,又有国有控股企业,还有各类利用国有资本参股的企业。

3.国家(政府)管理和经营的对象是国有资本而不是国有资产,国家(政府)管理和经营国有资本的最直接目的是保值增值。

(二)国有资产

(三)国有资本

(四)国有企业

(五)国有经济、国有资产、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相互关系

二、国有经济参与法的概念

第三节 国有经济参与法的体系及原则

一、国有经济参与法的体系

二、国有经济参与法的原则

(一)重要性原则

(二)宏观性原则

(三)明确方向、整体配套原则

(四)适度规模与市场控制原则 第四节 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

一、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的原因

(一)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效率

(二)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三)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有利于国家安全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四)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有利于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与控制作用

二、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的原则和途径

(一)政府退出 1.政府退出的涵义 2.政府退出原因 3.政府退出壁垒(1)退出成本壁垒(2)政府退出的金融壁垒(3)政府退出的社会政治壁垒(4)政府退出的规模壁垒(5)政府退出的产权壁垒(6)“内部人控制”壁垒

(7)政府退出壁垒对产业市场中国有企业退出的影响 4.政府退出与国有企业退出的关系

(二)国有企业退出

1.国有企业应退出的竞争性行业 2.国有企业退出障碍 3.国有企业退出对策

top↑ 第一节 国有资产监管法概述

一、国有资产监管的涵义

二、国有资产监管法的概念

三、国有资产监管法的体系 1.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组织法 2.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法 3.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法 4.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法

四、国有资产监管法的原则 1.国有资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2.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监管职能相对分离原则 3.国家统一所有与分级行使所有权和监管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法律制度

一、国有资产管理及国有资产管理法

二、清产核资的法律规定

(一)清产核资的概念

清产核资,是指依法对国有资产进行清理、估价、核实、登记等以明确产权。

(二)清产核资范围的法律规定

三、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制度

(一)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概念

(二)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范围 1.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 2.集体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资产

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国有资产 4.股份制企业和联营企业中的国有资产

四、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

(一)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概念

第二十五章 国有资

产监管法律制度

(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范围和种类 1.设立产权登记 2.占有权登记 3.变动产权登记 4.注销产权登记

5.产权登记的检查制度

五、国有资产评估制度

六、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七、国有资产报告制度

八、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1.国有企业财产监管制度 2.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3.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管理 4.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国有产权管理 5.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6.境外国有资产管理

九、国有资产流失查处法律制度 第三节 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

一、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历史演变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年—1978年)

(二)经济体制转轨阶段(1978年—1988年)

(三)国有资产管理局阶段(1988年—1998年)

(四)综合经济部门分散监管阶段(1998年—2002年)

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

(一)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设置模式

(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设置层次及相互关系 1.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设置层次 2.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相互关系

(三)现行体制下国资委的定位 1.国有资产监管者 2.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 3.国资委现行定位的缺陷分析

(1)出资人代表身分可能导致对所出资企业的过分干预(2)出资人代表的身份和监管者的身份互相冲突

(四)国资委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 1.国资委和审计部门的关系 2.国资委与财政部门的关系 3.国资委与发改委的关系

top↑第二

第一节 国有资本运营法概述

一、我国国有资本运营法律制度变迁

(一)国有国营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

(二)“两权分离”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

(三)国资委(办)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现在)1.沪深模式 2.武汉模式

二、国资委的职权职责

三、我国国有资本运营模式的基本思路

(一)国资委的定位及其目标

(二)国有资本具体运营方式 第二节 国有资本信托经营法律制度

一、信托经营的概念和基本种类

(一)信托经营的概念

(二)信托经营的基本种类 1.国有股权信托 2.经营信托

二、我国国有资本的信托管理实践

(一)国有企业托管经营 1.海南模式

2.黑龙江的“委托经营模式” 3.江西的托管经营模式 4.中现模式

5.武汉市国资的信托经营模式

(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信托

(三)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信托处置 第三节 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法律制度

一、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的概念

二、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法律政策依据

十六章 国有资本运营法律制度

三、授权经营的实践

(一)深圳的实践 1.授权原则 2.授权方式 3.授权内容

4.授权后的考核和监管

(二)上海的实践

1.建立上海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的背景 2.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的基本框架

(1)建立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2)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的管理层次。(3)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的三个体系。

3.通过授权经营建立出资人体系,构建国有资产运营主体 4.明确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的权利和责任(1)明确划分授权经营公司的职能。

(2)明确规定国资授权经营公司的权利和义务。

5.加强对国有资产运营的监控,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6.建立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系统(1)建立发达的产权市场,推动国有资本的流动。

(2)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

7.大力推进控股公司和集团公司的改制资产重组,提升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和公司的资本运营能力(1)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2)加快落实国资授权经营公司的出资者权利。(3)大力推进资产重组。

(4)努力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top↑

第二十七章 对外经

篇3:光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关键词:电子制造,光学测量,图像处理

0前言

电子制造领域发展日新月异,表面贴装技术(SMT)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1]。传统的对以SMT为代表的电子制造检查以人工视觉为主,但人工视觉检查存在主观性强、可重复性差、视觉疲劳易带来误判和漏检等问题。随着电子元器件向片式化、微型化、高密度等容易实现自动封装的方向发展,人工视觉检查已经难以满足电子制造的配套检测要求。

机器视觉是基于CCD等感光元件的图像处理技术的总称[2,3],主要采用光学成像技术将电路板上的器件或者特征(如焊点等)捕捉成像。它能有效提高缺陷检测的速度和准确率[4],监控工艺流程质量,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从而不断地优化生产流程中的相关参数。

由于全自动检测设备涉及复杂的多学科交叉技术,产学研结合不够,因此目前面向PCB组件组装的基于视觉的全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研制一直处于探索阶段[5]。本研究面向电子制造过程,采用全自动光学测量系统,提高电子制造过程的质量保障水平。

1 自动光学测量系统的组成

自动光学测量系统是一种机器视觉系统,其任务是由二维图像感知环境三维信息,其能从摄像机获取的图像信息出发,计算三维环境物体的位置、形状等几何信息,并由此识别环境中的物体。通常的机器视觉测量系统由光源、相机、镜头、采集卡、视觉处理系统组成。

光源是影响自动光学测量系统输入的重要因素、光源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和效果,针对每个特定的应用要选择相应的光源以及打光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打光方式可以分为明场照明和暗场照明。镜头的功能是将工件图像成像到摄像机的感光芯片上,分为CCTV镜头和远心镜头。相机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图像采集卡用于将相机的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传输到电脑。但近年来的数字摄像机具有模拟转换功能,能直接完成图像信号的转化传输到电脑。视觉处理系统包括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根据硬件不同,分为智能相机和基于PC的视觉系统;软件则包括了图像增强、图像分割、特征抽取、图像识别与理解等方面。通过图像处理与分析,从而进行产品质量判断以及尺寸测量等等功能,并将结果信号传输到相应的硬件进行显示或者执行。

图像被采集并传输到计算机中的时候,由摄像机、照明系统以及周围的环境的综合影响,采集图像上的信息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失真和噪声信息。而这些信息会使得图像中一些原本连续、均匀变化的灰度产生各种突然增大或减小的突变,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图像预处理的核心工作就是在能够有效的保留图像中的重要细节的同时,抑制噪声,为后续的特征提取等工作提供一副高信噪比的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并不是要使图像显得十分的逼真,而是要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部分,衰减不需要的部分,这类预处理方法统称图像增强[6]。通常是采用直方图修正方法,直方图变换是通过改变直方图来改变整个图像全局的对比度,将直方图变成所期望的状态的一种图像增强方式。直方图修正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增强方法[7],可以通过直方图进行灰度变换校正,以消除外界光的影响。

电子制造生产线上每个待测物、工件在图像中的相对位置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偏移,都有相对的偏移量,即工件每次的位置相对于相机中心都有偏移,而为了能够实现后续测量产品的相关尺寸则前提是需要对其做出定位处理,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寻找图像中待测物件的一些显著几何特征,常常是通过寻找器件上的点、线、轮廓等几何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创建定位基准,作为其他几何操作的定位参考基准,以便确保后面进行的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2 自动光学测量实验

2.1 实验平台硬件选型

研究中采用东莞奥普特公司开发的SCI智能相机系统,搭建一个电子元器件卡槽的自动光学测量系统。试验中选用的硬件设备如下:光源为OPT-CO70-B,发光颜色选蓝色,光源工作距离为18 mm。相机选择型号FL2G-50S5M(500万模式),设置分辨率2448X2048,曝光时间12 ms,增益0。镜头选择型号TCL0300-M,接圈长度0mm,视野大小28 mm,镜头工作距离110 mm。待测量的卡槽结构如图1。

2.2 实验平台软件程序

实验软件程序采用东莞奥普特公司的智能相机系统进行图像预处理、图像增强等基本的图像处理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动测量程序设计,如图2所示。该程序方案可以实现的功能是完成元器件卡槽的部分尺寸的测量,包括图1所示的元器件卡槽正光照片里的待测宽度一、待测宽度二、边线3的中点位置、该中点分别与线段4和线段5距离的尺寸、中点到线6的映射点位置、该映射点到线7的距离尺寸。

2.3 实验结果

自动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无论加入测量的元器件卡槽达是否达标,均可以由系统自动测量。全自动的程序系统会自动筛选出达标的卡槽;无论加入测量的卡槽如何摆放(360°旋转),智能的程序系统都会自动做好定位跟随,精确地测出一系列的卡槽的相关尺寸,并且标记相关的点的位置。

3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电子制造的全自动光学测量系统研究方法,开发了相应的测量系统,实现了电子元器件在工作台上的实时定位和通过摄像机提取图像之后的测量,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并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拜颖乾,赫东锋,刘波,等.表面贴装LED全自动编带机视觉检测系统研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7):117-118,122.

[2]刘学平,陈艺昌,刁常龙,等.基于机器视觉的BGA芯片检测对中技术[J].计算机工程,2013,39(8):281-284.

[3]周江,任锟,帅英琦,等.基于机器视觉的磁钢片缺陷检测研究[J].机电工程,2014(12):1541-1546.

[4]Chuan Li,Diego Cabrera,JoséValente de Oliveira,etal.Extracting repetitive transients for rotating machinerydiagnosis using multiscale clustered grey infogram[J].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2016,76-77:157-173.

[5]王栋,马纯永,陈戈.一种新型的PCB图像快速配准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6,43(6A):152-155.

[6]王磊.基于直方图均衡的X射线图像增强方法[J].激光杂志,2015,36(12):39-46.

篇4:美国推出全息电子光学瞄准具

光学瞄具较传统的缺口表尺或机械瞄具的进步在于,它消除了射手去校准瞄准和目标图像的麻烦,因为光学瞄具只需将光点或十字线对准目标即可。光学瞄具的另一个优点是消除了视差。如果瞄具的十字线是在目标上,则武器恰好在零位,这时发射枪弹便会击中目标。但光学瞄具仍有一定的缺陷。

大多数光学瞄准具不能够利用武器的缺口表尺,而需靠电池照亮瞄具的十字线。对于一些瞄具,如果电池失效,只有将光学瞄具取下来,再装上缺口表尺,才能实施瞄准。这种做法非常不便。

最近,美国安?阿博?米察干电子光学技术公司推出全息成像衍射光学瞄准具(通常称为全息瞄准具),它攻克了早期光学瞄具的诸多不便。该瞄具为1倍率,有效可视距离400m,可安装在符合美国MIL―STD―1913标准的任何导轨系统上。

全息瞄具与其他瞄具不同的是,其标线为综合衍射图――一种投射在玻璃窗右上方的激光图。其原理与在战斗机上使用的高性能影印系统完全相同。这种瞄具的优势表现为,在结构上,它可以保留并充分利用武器的缺口表尺。当关掉全息瞄具时,射手可通过瞄具的玻璃窗简单地看一看,并以通常的方式使用缺口表尺。全息瞄具不防碍缺口表尺的功能。另外,全息瞄具在战术使用、操作、后勤等方面都具有一系列便利。

从技术上说,全息瞄具的十字线可以立即吸引射手的视线,能瞬间在目标上定位而不会使视线变得模糊。这种瞄具可使射手保持视线清晰,并且在武器后坐或目标移动时,十字线仍在视野之中。全息瞄具可通过一个带插头接点的滤光器与第三代夜视装置相匹配使用。从作战观点出发,全息瞄具不会因放射电磁辐射而暴露射手的位置――因为这种瞄具在夜视装置上没有任何可视迹象,坚硬的玻璃窗配用一个反光膜,不会使光线反射。如果需要,使用者可在视野内瞬间改变十字线。

全息瞄具外壳由飞机铝制造。即使在玻璃窗受到严重损坏时,投射到玻璃窗上的全息图像仍可使瞄具继续使用。该瞄具全部由防水材料制成,目前正在接受美国军用标准测试。

在制造商的宣传材料中,全息瞄具通常是装在武器的机匣上。全息瞄具的操作机关设在武器的两侧,操作时,射手的手不必移开握把,就能操作瞄具的按钮。全息瞄具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射手的视野。用肩抵住武器,双眼睁开,视线聚焦在目标上,瞄具的十字线与眼睛、目标成为一线,瞬间即可获得图象,比标准的缺口表尺瞄准快得多。

全息瞄具标准的标线是一个大的十字线圈中有一个点。在100m距离上,标准点为1弧分。十字线的亮度从最高刻度,即适合在最明亮的白昼使用,到适于暗夜使用的最低刻度,共有20个分划。也就是说,光越弱,旋钮分划应调至越低。分划15的位置不能用,最低或最高分划是在打开瞄具开关后,通过操作加或减的旋钮进行选择。不同于其他红光点式瞄具,当全息瞄具的十字线亮度增高或降低时,其光点大小并无变化。

总之,这种全息瞄具具有一系列优点。如果该瞄具通过军用标准测试,则证明其具有战地使用性能,适合军队或执法部门在严酷条件下使用。◆

篇5:光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教学时数:___4_________________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人:__授课形式:____课堂讲授____

授课对象:

教 案 内 容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肩周炎、肘劳的概念、辨证、治疗。

2、熟悉肩周炎、肘劳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

3、了解肩周炎、肘劳的鉴别诊断,其他治疗方法。

二、教学内容:

1、肩周炎、肘劳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临床表现。

2、肩周炎、肘劳的针灸治疗方法。

3、肩周炎、肘劳的鉴别诊断、注意事项。

三、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1)肩周炎、肘劳的概念;

(2)肩周炎、肘劳的临床表现

(3)肩周炎、肘劳的针灸辨证治疗。

2、教学难点:肩周炎、肘劳的诊断、鉴别诊断

3、补充知识:(1)肩周炎、肘劳的西医诊断及鉴别诊断、如颈椎病、肩部伤筋

(2)肩周炎、肘劳主要检查方法,x线等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1、肩周炎、肘劳的典型病例(共10分钟);

2、归纳肩周炎、肘劳的定义

3、图表法讲解肩周炎、肘劳的鉴别诊断;

4、肩周炎病因病机、辨证的图片说明,以提问方式进行;

5、分析归纳肩周炎、肘劳辨证治疗方法;

篇6:《数字电子线路》课程教案9

 本次重点内容:

1、组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逻辑函数的变换。 教学过程

一、概述

组合逻辑电路:在任何时刻的输出状态只取决于这一时刻的输入状态,而与电路的原来状态无关的电路。

生活中组合电路的实例(电子密码锁,银行取款机等)电路结构:由逻辑门电路组成。

电路特点:没有记忆单元,没有从输出反馈到输入的回路。说明:本节讨论的是SSI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提问:1.描述组合逻辑电路逻辑功能的方法主要有?(逻辑表达式、真值表、卡诺图和逻辑图等。)2.各种表示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相当于是各种表示法之间的相互转换。基本分析方法

分析:给定逻辑电路,求逻辑功能。步骤:

1.给定逻辑电路→输出逻辑函数式

一般从输入端向输出端逐级写出各个门输出对其输入的逻辑表达式,从而写出整个逻辑电路的输出对输入变量的逻辑函数式。必要时,可进行化简,求出最简输出逻辑函数式。2.列真值表

将输入变量的状态以自然二进制数顺序的各种取值组合代入输出逻辑函数式,求出相应的输出状态,并填入表中,即得真值表。3.分析逻辑功能

通常通过分析真值表的特点来说明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分析举例

[例3.1] 分析图3.1所示逻辑电路的功能。解:分析步骤

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逐级写,并且变成便于写真值表的形式)

(2)列真值表。将A、B、C各种取值组合代入式中,可列出真值表。

(3)逻辑功能分析。

由真值表可看出:在输入A、B、C三个变量中,有奇数个1时,输出Y为1,否则Y为0,因此,图6.2.1所示电路为三位判奇电路,又称为奇校验电路。

[例3.2]分析图3.2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并指出该电路设计是否合理。

解:分析步骤

(l)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2)真值表。

(3)逻辑功能分析。由表3.2可看出,图3.2所示电路的A、B、C三个输入中有偶数个1时,输出Y为1,否则Y为0。因此,图6.2.2所示电路为三位判偶电路,又称偶校验电路。

(4)改进:这个电路使用门的数量太多,设计并不合理,可用较少的门电路来实现。变换表达式

可用异或门和同或门实现,电路如图3.3所示。归纳总结:1 各步骤间不一定每步都要,如: 省略化简(本已经成为最简)

由表达式直接概述功能,不一定列真值表。不是每个电路均可用简炼的文字来描述其功能。如Y=AB+CD

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一、基本设计方法

设计:设计要求→逻辑图。步骤(与分析相反): 1.分析设计要求→列真值表

根据题意设输入变量和输出函数并逻辑赋值,确定它们相互间的关系,然后将输入变量以自然二进制数顺序的各种取值组合排列,列出真值表。2.根据真值表→写出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3.对输出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代数法或卡诺图法

4.根据最简输出逻辑函数式→画逻辑图。

最简与一或表达式、与非表达式、或非表达式、与或非表达式、其它表达式

二、设计举例

1.单输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例3.3] 设计一个A、B、C三人表决电路。当表决某个提案时,多数人同意,提案通过,同时A具有否决权。用与非门实现。解:设计步骤(1)真值表

设A、B、C三个人,表决同意用1表示,不同意时用0表示; Y为表决结果,提案通过用1表示,通不过用0表示,同时还应考虑A具有否决权。

(3)画逻辑图,如图3.5所示 2.多输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例3.4] 设计一个将余3码变换为8421BCD码的组合逻辑电路。解:设计步骤(1)真值表

输入:余3码,用A3、A2、A1 和A0 表示,输出:8421BCD码,用Y3、Y2、Y1 和Y0 表示。余3码有六个状态不用,不会出现,作任意项处理。(2)卡诺图化简。见教材中图

应画四张卡诺图分别求出Y3、Y2、Y1 和Y0 的最简输出逻辑函数。含有最小项的方格填1,没有最小项的方格填0,任意项的方格填×。由卡诺图可写出 Y0、Y1、Y2 和Y3 的最简逻辑函数

(3)画逻辑图。

上一篇:南京中考政策(珍藏)下一篇:年度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