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家庭作业

2024-06-20

小学生的家庭作业(精选6篇)

篇1:小学生的家庭作业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强调减负增效,杜绝随意的、机械的、重复的家庭作业,提倡量少质高、事半功倍的家庭作业。近日从所任班级的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家庭作业仍然主要存在许多原因,有以下几种:

1,每个班总或多或少的学生完成不了家庭作业。

2、,学生“等”、“靠”想法非常强,不愿花时间独立思考,遇到难题马上等家长讲解或向其它同学“校对”甚至抄袭。

3、学生对作业存在“任务”观点,敷衍了事完成,作业一交空身回家。探索其原因:1,很多家庭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机械,应用实践少。不管学生是否学会,也不管学生完成时是易如反掌还是困难重重,教师对每个学生做作业的数量和完成的要求一视同仁;2,每次作业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书面作业,缺少变化;家庭作业多,缺少针对性。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3,大部分的数学作业多为机械性计算题,学生真正的数学兴趣可能会因为枯燥乏味的计算而逐渐丧失,导致学生对家庭作业产生厌烦,逆反的心理,把家庭作业当成一种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业完成的质量。学生对感兴趣的学科不仅认真做而且有时间自找题做,对讨厌的学科不认真做甚至不做;我认为,家庭作业的设计要以教学知识为基础,着眼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学生体验知识并将其深化为能力,放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为此,我认为有必要对家庭作业进行改革,给学生设计优化的家庭作业,使家庭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下面就家庭作业的布置谈点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动手实践的家庭作业: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在于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于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我们在认真分析教材,找出所学知识体系与生活的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各种贴近儿童生活,具有应用性的家庭作业。如《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测量校园内各个草坪的面积,并计算出我校生均草坪面积占有量。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量的量,记的记,算的算„„,忙得不亦乐乎。在测量计算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体验着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之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 做一做:用萝卜或泥巴做一个长方体。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说一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涂一涂:在它的外表涂上不同颜色。

我在教学“时钟的认识”之前,布置让学生自制钟面的家庭作业。结果学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钟面:有圆的,方的,扁的„„制作的材料也不一样:有的用纸,有的用泡沫,有的用吹塑纸,还有的用木板。这些作品形式各异,色彩鲜艳,漂亮极了。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充满趣味的家庭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理应发挥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根据小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结合数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内在因素,创设情境,诱发激励学生探索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兴趣,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做”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做”,从而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后,为了让学生感知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我让学生课下到操场上,沿着操场跑一分钟,在跑的一分钟的时间里,学生亲身体会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再如让学生自己测量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等等。

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剪掉一个角,还剩()个角,你能想出()种情况,请做一做。这样的作业设计,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题型,学生一看到这样的内容就来劲,这种题型很容易“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愿做乐做。不仅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还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数学知识充满情趣。

三、有层次的家庭作业 俗话说:十个手指,长短不同。承认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分出层次,设计难易不同的作业,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学生得吃饱,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

家庭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及数量各不相同的题目,一般可分为必做题(A类学生完成)、选做题(B类学生完成)、挑战题(C类学生完成)。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设计出3道必做题(已知长和宽,求周长的基本题);2道选做题:(1)学校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比宽长40米。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2)量出教室的书桌的长和宽,并求出它的周长;1道挑战题:用一根长20厘米的线,你能围出几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就是同一层次的题目,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同学之间或者和爸爸妈妈讨论、交流、合作)?

四、能调研的家庭作业

所谓调研的作业就是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研究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的资料,再运用多种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例如:学了统计之后,可以布置调查所在的居民小区(或村民小组)各户的月用水量和用电量,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或者调查报告。

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的作业是:(1)去超市找一找1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2)调查:1根火腿肠、一包方便面、一瓶矿泉水、一袋黄酒、一个鸡蛋等的重量。这个作业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也是学生关心学校、集体的一次机会。

这些有趣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自主选择的作业

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对作业内容的需要自然就有所不同。作业内容的设计就要以自主为原则,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需要自主选择。让学生像逛超市一样,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及内容,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和弹性化,把作业的选择权给学生。我的数学家庭作业除了少量必做的尝试性家庭作业以外,其他的采取自选的办法,可以做一些以巩固为主的家庭作业,也可以做一些兴趣题或思考题。

如在平时我们出的最多的是语文小报,数学小报往往被我们忽略了。我让学生出些数学小报。小报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有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家秩事,趣味数学,数学与生活等内容。编写数学报,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还可以传播数学文化,激发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此外还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总之,课外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教学知识,并与现实生活相联接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从不利于他们发展的“题海”中解放出来,家庭作业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与生活经验,不以学习新知为目的,只为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习兴趣、优化课本知识,将课本中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学而有用的“活”知识,设计成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贴近生活又富有探索精神的课外作业。真正使家庭作业发挥它应有的效能,使家庭作业成为学生业余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篇2:小学生的家庭作业

摘要:学生是家庭作业的完成者,布置好的作业对于激发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相信,只要我们多花点心思在作业的设计上,学生们一定能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让我们的孩子充实而又快乐地度过自己的童年生活!

关键词:数量词 感慨 情境 反思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反感 避免 沟通 萌芽状态 作业量 作业质 题海战术 代表性 针对性 作业批改 家长 协同作战 违背教育规律

‚假如命运给我一次‘处罚’老师的机会,我一定要让他(她)写作业。假如还要在作业前加上数量词,那就应该是100遍。‛当提起作业时,陕西一学生面对记者发出的感慨,折射出时下一些学生对沉重作业负担的不满。看到如此情境,我有如下反思。

1.我觉得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布置的家庭作业能激起学生完成它的兴趣吗?有意义吗?

我们是否动用了科任老师的思想武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有的老师动不动就让学生抄写10遍、20遍,甚至50遍,学生对这样的作业特别反感,再加上各种辅导材料、练习册有很多,有些差的学生根本完成不了。久而久之学生就慢慢形成了不完成作业的习惯。像这种量过多且形式过于单一的作业形式我们应该避免。也有的老师对于家庭作业不阅不批,以至于有的学生就会不重视,不拿家庭作业当回事,导致不写。

一、对学生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原因的反思。还有就是我们缺乏和家长的沟通。当发现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没有及时和家长沟通,没有征得家长的帮助,家长全然不知,没有把不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扼杀在萌芽状态。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自身的原因。

2.对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言。

确确实实存在先天能力缺陷(表现为做作业的速度特别慢,或者不会做。经常完成不了作业。)和学习习惯差、没有责任心的学生。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智力发展情况,因材施教,差异教学,在教育或教学上,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条件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3.对作业量的反思。

有的老师总是埋怨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实际上,老师往往忽略了作业量的多少这个问题。因为每一个学生他的接收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他做作业的时间也是有差距的。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老师就不应该去埋怨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由此,老师必须对作业量进行严格控制,科学的安排,讲质量,讲效益。不能一味的让学生机械的抄课文,抄试卷,一定要抛弃那些所谓‚题海战术‛思想。

4.对作业质的反思。

通过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老师应该对自己所布置作

府谷县2016年教科研论文参评

业的质量,进行深刻的反思。第一,作业是否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实际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是对当天教学活动的高度概括。因为,每一天的教学活动都是有核心的。例如,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那么它的核心就是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十进制关系及数位顺序。我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作业题就是对照数位顺序表。读作:二千三百五十六,写作:2356.从高位写起,对着千位写2,对着百位写3,对着十位写5,个位写6,写作:2356.这样,既减少了学生重复作业的量,又可以达到一题多解的目的。于是,教师即控制了作业量,又能对当天的知识进行巩固。第二,能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

二、对作业批改的反思。

有的老师对于家庭作业不阅不批,以至于有的学生就会不重视,不拿家庭作业当回事,导致不写。我们要坚持教师亲自批改作业的原则。避免小组长、数学科代表代改作业。其一,学生作业后都希望教师及时批改,希望及时地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老师的评价,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鼓舞。学生代改,大部分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度就会降低,造成作业质量的下降,特别是那些不自觉的学生。其二,同学间改作业,还会产生包庇的行为,错的改成对的,没做也说做了。所以,不能让小助手代替教师改作业。

三、对家长这个“战友”的反思。不写作业的学生,并不是天生的。他们在改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这时,我们非常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协同作战‛。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合力,及时扼制不做作业的苗头,不留坏习惯滋生的时间和空间。

对不重视子女学习和过分溺爱子女的家长,我们可经常性地进行家访。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转变他门的思想观念,统一战线。也可邀请有关教育专家定期开展讲座,普及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

平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经常性地和家长进行联系、沟通。比如,当今计算机网络得到了普及,教师和家长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一个互动平台,教师把每天的家庭作业、学生在校的表现告知家长,家长也可把学生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教师。家长看到老师为他们的孩子操了那么多心,他们也会行动的。

通过这一令人触动的情景,联系本人平时的工作实际,在布置家庭作业中,也有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在测试《加与减

(二)》这一单元,有个别学生考的极差,我也叫他们多做一张试卷,这样做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小学生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地设计和布置家庭作业,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小学这个起跑线上,学得丰富,学得快乐,学得有意义,能让我们的孩子充实而又快乐地度过自己的童年生活!

府谷县2016年教科研论文参评

参考文献: 1.《差异教学说》教育科学出版社,华国栋著,2001出版。2.《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张春兴著,1994年版。

3.《个性心理学》华东师大中版社,叶奕乾、孔克勤著,1993年版。

4.《个体差异研究及其教学意义》 版,许洁英,1999年版。

篇3:小学生的家庭作业

1 家庭作业的性质、类型和作用

家庭作业 (homework) 原指工人在下班之后, 在工厂外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应用到学生在课外的学习则指学生不在老师直接监督下进行的学习, 是课堂教学的继续, 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掌握相应的技能,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养成良好的学习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家庭作业于1505年首先在德国的学校出现, 宗教改革运动时期, 它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开始发展。当教学从个别教学转向班级教学时, 家庭作业成为个别学习的手段, 起着弥补学校学习活动单一化缺陷的作用。19世纪,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开始影响欧洲学校。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倡学生在课后运用和实践所学知识, 这项工作被推到家里进行, 以便留下更多时间在学校搞教学, 家庭作业因而成了课内学习的继续。[3]此后, 家庭作业作为课内学习的继续, 逐渐为教师和学生所认同。

利和皮尔瑞特通过研究发现, 老师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主要有四类:一是练习型, 帮助学生掌握特殊技能和巩固课堂上学过的教学内容;二是准备型, 为学生准备新课的知识;三是扩展型, 学生超出课上获得的知识信息, 将新技能和观念迁移到新情境;四是创造型, 给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2]由于家庭作业是课内学习的继续这一观念根深蒂固, 因而在教学实践中, 很多老师布置练习型和准备型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的作用是教师和学生都十分关心的, 也是教育研究得比较多的。库尔特指出:“在教育方面很少有像家庭作业那样的问题使人争论不休。家庭作业的拥护者认为家庭作业可鼓励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技能, 让他们有时间实践和应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而家庭作业的批评者则认为教育应在课内进行, 而不应通过家庭作业把学习任务带到课外。[4]”我国的研究表明 (国家教育基础教育司课程调查专家小组;1997) , [5]家庭作业能促进学生学习, 中外学生都花时间做家庭作业, 我国学生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更多。

2 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现状分析

家庭作业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加深,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责任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理论界长期缺少和忽视对家庭作业的研究, 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6]为了更准确的了解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现状, 笔者在甘肃中等城市庆阳市做了小样本的问卷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庆阳市小学高年级的70名学生, 问卷回收率为71.4%。在对老师的访谈中收集到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具体实施策略。通过问卷显示, 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存在如下误区:

2.1 社会及家长对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认识误区

问卷显示, 高年级的小学生每天都有家庭作业要做, 有60%的家长对学生的成绩最关心, 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性格发展还有良好习惯的培养忽视了。存在这种认识的原因是因为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使得社会对人的认可存在着误区, 家长通常觉得自己孩子的成绩是最重要的而忽视了与孩子对话的机会, 缺少两代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使得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正是智力与身体快速增长的时期, 父母的正确教育会给他们的成长增加动力, 所以作为家长不应该将所有焦点都集中到孩子的成绩上而应该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 使他们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2.2 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误区

有效的家庭作业能够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实他们的生活。如果家庭作业设计不合理, 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问卷显示, 有46%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家庭作业量太多, 有些学科的作业甚至到很晚才能完成, 而且各科作业分配不均, 各科老师之间没有对布置家庭作业作讨论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去做, 而没有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有30%的学生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态度不认真, 对家庭作业没有兴趣。有16%的学生在做家庭作业时不需要查找资料, 重复的抄写使得他们很讨厌学习。

2.3 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中存在的误区

作业的评价是对教师教学的反馈,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不足, 发现问题, 所以评价是作业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需要关注的一个环节。问卷显示, 有96%的学生在未完成家庭作业时受到老师的处罚, 12%的学生认为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认真。在对待作业未完成问题上, 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没有做作业, 而应该看到学生是不完成作业还是不能完成作业这两种情况来对待, 不能只是一味的处罚。在评价作业时, 教师也应该端正对待学生的态度。

3 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新思考

3.1 对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的思考

家庭作业的设计主要是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也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又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小学生作业的设计应遵循学生心理特点的要求, 使得他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加深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学习的态度。

3.1.1 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基于这个理念,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提倡教学的实践性。而作为教学的主要部分, 家庭作业具有更大的弹性, 要时间、空间充分利用, 让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教学走到课堂外去。所以, 家庭作业的设计需遵守以下原则:

1) 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作业的主人, 坚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幸福的历程, 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老师要充当作业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让学生在作业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亲身感受自己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使得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学习, 体会学习的乐趣, 增强学生的信心。

2) 学生个性化原则

以往作业的形式都是一刀切的状况, 没有体现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而活动类型的作业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展现更多的自我, 让每个学生在一次作业中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角色, 发挥他们更大的能动性, 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都有所得, 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发展, 建立自信心, 展现个性。学生接受同样的知识有快有慢, 而且兴趣爱好不同, 有的人喜欢表演, 有人喜欢动手做实验。因此, 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就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置不同的家庭作业, 可以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 让学生根据情况选做,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3) 作业趣味性原则

喜趣是小学生的天性, 学生对趣事会乐此不疲, 对有趣的作业也是如此。枯燥无味的作业会使学生一筹莫展, 而马虎敷衍行事。教师要尽量设计趣味性较浓的作业给学生。小学生好玩、好动和好奇, 教学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其天性, 让学生能够自由快乐地健康成长, 不可束缚压抑学生。教学不只是要学生的试卷成绩, 还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保证学生在玩的好的情况下做好家庭作业。

4) 作业开放性原则

传统作业在训练学生时, 往往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作业统一于机械单一的操作。为了改变这一局面, 应立足课本, 放眼课外, 放眼社会, 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作业的内容与教材相联系以生活实际为基础, 创设作业生活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相“接轨”。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集体意识。[7]

3.1.2 积极探索小学生新的家庭作业形式

传统作业往往表现为单一形式的机械性书面作业, 易于形成学生僵化的学习态度, 禁锢学生的心灵。教师布置作业往往与升学的目的联系在一起, 由此, 作业与考试一样, 成为应试教育的主要手段。过去作业形式比较单一, 基本上以纸笔作业为主, 很少有教师想到其他形式的作业。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是一些记忆性作业或机械性作业。对如何布置创造性的纸笔作业则缺乏考虑, 更不用说其他形式的作业。

设计丰富的作业形式, 可考虑以下思路:

从作业内容看, 可考虑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 制作作业和表演作业相结合;

从作业的时间方面看, 可考虑短期作业和长期性专题作业相结合;

从作业承担着角度看, 可考虑个人作业, 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型作业形式;

从作业兴趣角度看, 可考虑把传统单一性记忆作业和多样化、趣味性作业相结合在一起, 采取既重视记忆又重视兴趣启发的作业形式。

具体的作业形式:1) 探究式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在充分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把自己获得的学习成果、独特的见解在小组、全班学习集体中与人分享, 与人交流;把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向别人求助, 寻求解决;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思考分析。让学生制作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寻找问题, 然后再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的家庭作业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考虑到学生已有经验的广度和深度是有限的, 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资料。2) 实践性家庭作业,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课堂延伸到自然, 从书本拓展到生活, 使学生有机会把他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操作, 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基本方式包括试验、调查、考察、设计、制作、公益劳动、表演等等。其作业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亲身实践、切身体验。3) 趣味性家庭作业, 新异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 从而引起学生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望。教师在作业设计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设计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 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唤起学生的热情, 使学生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4) 活动性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 在新的情境中进行操作, 以巩固知识, 探索新知识点。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要把握活动的灵活性, 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让学生在一个假设的情景中, 成功的运用知识, 创新意识。5) 综合性家庭作业, 作业要求把观念组织起来做出一个新的陈述, 检验观念, 发现关系, 或提出更改措施。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发的积极讨论、思考, 将书本上的死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学会用发现的眼光看待所学的知识, 勇于改正。也可使得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家庭作业, 并且让同学们相互评价。

总之, 要采取多种手段, 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8]不同形式的作业可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 作业形式多样化并不违背素质教育的精神。

3.2 对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的思考

在新课程标准下, 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评价对象由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不只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 而且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状态的改进。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多样化, 尤其要重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 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评价中要求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互相理解, 强调平等的相互关系, 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9]3.2.1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1) 作业评价的方向性原则

作业评价的功能便是要为学生提供反馈,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明白学习方向, 改进学习方法, 启发学生根据相关评价自己分析, 自觉修改订正, 从而获得主动而积极的发展。

2) 作业评价的激励性原则

家庭作业评价要树立发展性评价观, 应多给予鼓励, 以增强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信心, 诱发内在智力潜能, 一切让学生在作业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特别是对学习比较滞后, 作业效果不佳的学生更要以激励为主, 改变一贯沿用的作业评判符号, 树立学生对作业的信心。

3) 作业评价的多样化原则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能贴近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形式多样的评价会刺激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得到认可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有利于学生改变对待作业的态度。有效的评价语会促使学生之间竞争, 从而产生良性循环的学习竞争。

3.2.2 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的新策略

1) 由教师评价拓展到学生评价, 由被动评价转向主动评价

教师把作业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教师不再包办代替、一览无余。[10]而是让学生对自己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通过自我评价,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而客观地认识自己, 完善自己。这样, 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会从无到有, 甚至更浓。

2) 重视作业完成的过程, 由结果性评价过渡到过程性评价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能光看结果, 还要看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 不再以成败论英雄, 只要学生尽了自己最大努力,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了进步, 得到了收获, 就可以肯定。这样虽然会使得教师的评价变得困难, 而且一些隐性的改变也又易很快显现出来, 但是过程性的评价在量化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质变。

3) 保护创新思维, 由客观评价转向激励评价

不能仅用客观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业, 要对学生多激励, 唤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学生求强的好胜的心理在作业上表现为希望教师对其作业表示赞赏与肯定。当学生拿到批有“优”“有进步”等评语时, 就会兴奋, 充满信心。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遵循多肯定少批评的原则, 对学生多加鼓励。让他们不断进步, 特别是对学习差的学生, 应注意发现他们作业中的优点而加以肯定, 不要把他们的作业看的一无是处。

4)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由单一评价逐步转向多元评价

应将教师的评价逐步改变为学生自己、家长、同学、朋友多方面的评价。[11]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 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都很单一, 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作业评价中, 如果能更多的争取学生自己的力量, 采取他评、互评、自评等多种形式, 一定会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在评价形式上采用多样的评价, 让学生每天在惊喜中看到自己的作业。

5) 跨越师生心灵的鸿沟, 由被动批改转为对话式评价

师生的相互交流会使作业的评价变得更加灵活, 只有当老师从了解学生到理解学生, 才能使得老师将自己的对话平台降低到学生的基础上去评价学生。这样便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理解老师、尊重老师, 重新建立起已经破裂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评语也应该有层次性、指导性、针对性的改进与提高, 使学生树立起再向前进一步的信心。

综上所述, 家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对教师的教学, 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 可以极大的改善家庭作业的效果, 达到促进学生学习, 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目的,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理由不认真研究灵活运用教学设计高效的家庭作业。

参考文献

[1]肖川.名师作业设计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2-6.

[2]姚利民.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科学学报, 2003 (6) :47-52.

[3]严亦峰.国外户外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 (1) :43-46.

[4]任宝贵.国外对家庭作业时间与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概述[J].文教资料, 2007 (1) :180-181.

[5]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06-107.

[6]薛珮琳.关于家庭作业的理性思考[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1 (5) :112-114.

[7]杜金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研究[J].素质教育与教育艺术, 2006 (1) :26-27.

[8]陈建华.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革的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 2006 (1) :5-9.

[9]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9-14.

[10]刘新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07:14-15.

篇4:英国学生的家庭作业

Government guidelines on homework:

Years 7 and 8 (ages 11 to 13): 45 to 90 minutes per day

Year 9 (ages 14 to 15): 1 to 2 hours a day

Today, many homework tasks are done on a computer—for example, preparing presentations[陈述], using the Internet, or completing online tasks on an e-learning[电子学习] platform. So, schools are usually open before and after normal hours, enabling students without a computer or Internet access[互联网接入] at home to use their resources and IT facilities[设施].

Sometimes students are given Extended Learning Tasks which require more detailed research and analysis[分析], such as a history or art project. But however big the task, teachers will always give feedback[反馈], helping students to identify[识别] areas that need improvement.

Some schools send students home with a homework diary, so parents and carers[看护者] can track[追踪] their child’s progress. Other schools have an e-portal[电子门户], so parents can keep track of their child’s performance every day. Sadly, not every parent takes that much interest. In a 2011 poll[投票,民意调查] of 1, 000 students aged 11 to 18, over one in ten complained that they did not have enough space at home to do homework, while almost a quarter said that their family did not support them enough.

虽然没有多少学生会喜欢家庭作业,但它确实是英国中学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国)政府对家庭作业的指引是:

七年级和八年级(11- 13岁):每天45- 90分钟

九年级(14- 15岁):每天1- 2小时

如今,许多家庭作业都在电脑上完成——例如,准备自我陈述、使用互联网、或者在电子学习平台上完成线上作业。因此,除了正常的授课时间之外,学校通常也会在课外时间开放,让没有电脑或是家里无法联网的学生能够使用学校的资源和计算机设施。

有时候,学生需要做更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以完成学校布置的“扩展性学习任务”,例如一个历史课题或是艺术项目。不过,无论学习任务有多大,老师都会给予学生反馈意见,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些学校会给学生发一本作业日记簿,以便家长和看护者追踪孩子的学习进度。有些学校则创建了电子门户网站,这样家长就可以每天跟踪了解孩子的表现情况。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2011年,一份针对一千名11到18岁的学生所做的调查中,超过十分之一的学生抱怨他们在家没有足够的空间做作业,而大约四分之一的学生说他们的家人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

Word of the day: e-

e- is used as a prefix[前缀] to refer to[指的是] things that happen on the Internet. It is short for electronic[电子的]. So an e-mail is mail on computers and e-learning is online learning.

Match Numbers

Match these numbers from the article to the correct statement.

10 9 11 1000 90

a) The year group that should spend about 1-2 hours per day on homework.

b) The maximum number of minutes a Year 7 student should spend on homework.

c)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took part in the survey.

d) The age of the youngest child to take part in the survey.

e)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who don’t have space at home to do homework.

Word Web

Find six words in the article that are connected to computers.

篇5: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的调查分析

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的调查分析

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的调查分析当前,虽然都大力提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素质,但是,家庭作业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她确实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关于家庭作业尤其在学生家庭作业心理(例如:作业动机、态度、期望心理、情绪)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此外,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家庭作业包括作业心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家庭作业心理。为此,笔者对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现状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一.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对象为扶绥县东罗镇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矿务局一小、镇中心小学和客兰村小学。问卷结果分别按动机、态度、期望心理、情绪4个方面和年级男女生、优差生、学校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如下:表1・ 学生家庭作业心理总体分析表作业心理项目积极一般消极有效人数人数%人数%人数%态度30345.832148.5385.7662动机37654.329843.0192.7693期望心理23634.842061.9223.3678情绪13819.748469.37711.0699表2・ 学生家庭作业心理差异比较作业心理类别积极一般消极X2值相关系数人数%人数%人数%年级小低(n=273)11341.414653.5145.1X2=2.81DF=4P=0.5890.065小中(n=219)7735.213260.3104.6小高(n=177)6335.610.559.395.1性别女(n=306)14045.816052.362.0X2=22.11DF=2 P=0.00.178男(n=368)11431.022761.7277.3学业成绩上等(n=207)11354.79043.541.9X2=83.73DF=4P=0.00.355中等(n=302)10835.718661.582.7下等(n=150)2214.710670.72214.7学校镇小(=208)8842.311153.494.3X2=25.64DF=4P=0.00.191矿小(=223)10245.711652.052.2村小(=243)6426.316065.8197.8二.分析与讨论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的诸多特征,这里就主要几点加以讨论。1.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的总体状况从好到差依次是:动机水平、作业态度、期望心理、作业情绪。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动机水平绝大多数倾向于高或中等水平。例如问及“作家庭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时,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40%左右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或为了将来能考上大学”认为“为了应付家长、老师”的只是极少的学生。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态度绝大多数为积极或一般水平。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现出如下的积极的作业态度:“从开始作业到现在,一直都喜欢作业或比较喜欢作业”,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按时完成”,对作业的错误“认真详细的修改”等。学生对作业的形式、指导、批改和评语等表现积极期望心理的占三分之一左右,而60%以上的学生表现出不积极的期望心理,例如问及“喜欢的家庭作业形式时”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自由选择题目”或“老师出几题,由自己选做”,而喜欢“老师指定题目”的仅占7%左右;当问及“希望老师采取哪种形式的批改”时,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指出做错的地方,由自己修改”,或“逐一批出错误,并改正或不必批改只给个分就行。”由此可见,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期望心理总体上还是欠积极。从情绪状态表现看,学生在作业前,作业中及作业后表现心情紧张,情绪一般的学生占近70%,另外还有不少学生情绪表现差。2.从表2中的相关系数看,学生的家庭作业心理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最高,纯相关系数为r=0.355,与年级的相关最低,接近为零。这表明,在影响学生家庭作业积极性的诸多因素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更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而年级对作业积极性的影响不大。3.从表2中x2值及 p 值可以看出,优差生、男女生及城乡学生之间的家庭作业心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则差异不显著。成绩上等生的作业比中、下等生有更多的作业成功体验,作业成功的快乐,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对作业的兴趣,提高积极性。而中、下等生作业遇到困难更多,少有成功喜悦,经历更多的斥责和苦闷,对作业成功的希望不大,影响作业的积极性。其次,许多老师布置作业强求一致,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常常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而不顾个体学生的水平、能力、困难等的差异,这些也是造成优差生作业心理差异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女生的作业积极性普遍高于男生,这主要表现在女生比男生明显积极的作业态度和好的作业情绪上。青少年大脑神经活动兴奋性较高,男孩子比女孩子表现出更高的活动水平。因此,情绪的变化更明显强烈,女生则有较强的调节能力,情绪的稳定性比男生好。农村类学生作业积极性比城镇、矿区类的学生差。笔者认为主要由于:首先,农村学校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方面不如矿区和乡镇的学校,教学质量偏低,学生总体水平偏低,导致农村类学校学生中、下等比例远远超过镇小和矿小,因此,农村类学校学生的作业积极性不如镇小和矿小的学生是情理之中的。其次,父母是影响孩子作业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镇上和矿上学生的父母在文化程度、职业地位上存在差异。镇上和矿上的学生的父母更有能力和精力对子女的作业进行督促或适当辅导,而农村学生的父母则更少关心子女的作业,对子女作业困难了解更少或即使了解也无能为力。因此,无疑会使孩子形成对作业的应付心理和无助感。有碍于作业积极性的提高。三.思考与建议上述的调查结果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作业成功体验是影响学生的家庭作业积极性的因素。因此,如果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对中、下等生在作业的批改和评价中,运用客观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手段,使之得到成功的快乐,那么无疑会提高他们的作业积极性水平。其次,要改善中、下等学生的作业心理,还应该改变当前作业指导一刀切的做法,针对上、中、下等生的作业具体困难进行分层指导。以上是笔者对东罗镇内有代表性的三所小学的小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的调查分析。笔者还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栋梁之材。

篇6:小学生的家庭作业

张家港市电大陶勇(215600)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学号06230002

3一、调查目的:

虽然“减负”呼声喊了很多年,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沉重。根据教育部规定,小学1-3年级学生每天作业量应在30分钟之内完成,4-6年级在60分钟内完成。调查发现,无论是平日还是周末,小学生在写作业时间上严重超标。这可能是因为近几年随着就业压力、升学压力的不断提高,农村少年儿童的学业压力变得越来越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农村小学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有了哪些改进,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学生对语文家庭作业又有哪些新的意见和建议呢?为了解上述情况,我对我市中兴小学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了调查。

二、理论依据:

1、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包括语言智力、数理智力。

2、元认知理论。以培养对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家庭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和监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有些家庭作业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些家庭作业则可以考虑家长的参与和同学的合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3、新课标关于作业的新理念。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三、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张家港市中兴小学六年级4班的学生,共51名。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谈话法相结合的方法,为了增加调查的可信度,我们采用无记名答卷的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了6道试题,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庭作业情况,学生对家庭作业的评价等。

四、调查过程:

我们对张家港市中兴小学六(4)班的51名学生做调查。一是从学生对作业的价值认识和是否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二是从老师怎样布置作业,学生是否明白?是否做到因材施教;三是从作业的难度和数量上去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由我直接向受调查学生发放及回收调查表,其他教师没有参与调查的任何工作。本次共发放调查表51张,回收51张,其中50张有效。我们对试卷中的各个问题逐项按人次作了统计,结果作为本调查报告的依据。

五、结果分析:

1、六年级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及价值的主观性认识

表一:你对作业的看法

有15张问卷认为它不值得去做,22张问卷认为它值得去做,13张认为无所谓。38张认为不能激发兴趣,只有12张认为能激发兴趣。至于做作业的原因有只有12张认为不清楚,调查后单独谈话时大部分认为原因是教师就是要布置作业,而学生就是

要做作业。

表二:老师布置作业的清晰度及布置的方法

从调查表中分析,六年级同学认为作业很清晰。调查后单独谈话时的得知,较少的作业写在黑板上,较多的作业可以用复写的方法。并且在黑板上专门留出一个固定位置,将每天的作业写在上面。

90%的同学认为:作业是教师统一安排的,和同学的个人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基本没有关系。另外10%认为有时教师能够给不同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作业。

表三: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情况

85%的同学认为数量和难度比较恰当。但同时也反映出关于科任课作业的问题,有时科任课作业比我们的语文数学作业还要多,要是这些作业教师都能让我们在课堂上完成就好了。

表四:作业的期望时间和实际时间

对于“你希望每天用多长时间完成作业”,希望每天在半小时以内完成家庭作业的占24%,一小时以内的占58%,一个半小时以内的占14%,两小时以内的只占4%;从被调查者期望的时间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愿望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但是,学生们实际的作业时间要远远超过期望时间。

从调查情况看,小学生家庭作业在形式上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家庭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机械,应试色彩浓。具体表现为:

1.语文家庭作业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段落,课后的练习作业,以及教辅资料上的题目,构成了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主要内容。教师很少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编拟一些适合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在接受调查的班级中,只有三次作业属于教师自编,占作业总次数的3.3%。

2.数学家庭作业知识巩固多,应用实践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大多着眼于巩固学过的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做大量计算题,一例题同类型的习题要反复练习,甚至让学生大量完成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而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则相对较少。

3.家庭作业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教师习惯于让学生书面完成家庭作业。因为这种作业便于教师家长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易于家长配合教师的教学,在人们的眼光中,口头作业其实算不得作业,因此,要求学生完成的也就少了。

4.家庭作业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调查表明,学生在一个学期中只有两次作业是教师分层布置的,学生有一定的选择,其余的家庭作业布置都是一刀切。

5.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因而总是根据试卷上的题型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形式相对固定,灵活性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高。据统计,抄写、作文(日记)、课文后面的练习题、预习新课、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名列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前几位。

可见,小学生家庭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机械,应用实践少。大部分的作业多为机械计算或抄写题,学生真正的兴趣可能会因为枯燥乏味的计算或抄写而逐渐丧失。学生渴求尝试形式新颖有新鲜感,探索性、开放性、与实践密切联系类的创新题题目;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业完成的质量,对感兴趣的学科不仅认真做而且有时间自找题做,对讨厌的学科不认真做甚至不做;当遇到难题心情紧张、害怕,表明学生的自尊心非常强,唯恐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是“教”的强化。在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论被异化为只有教而无学的“教论”,基于“教论”的作业逐渐转向了教师“教的补充”、“教的强化”。在应试教育下,作业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

六、相应对策

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从根本上说是落后的教育体制、陈旧的教育质量观、狭隘的人才观造成的。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首先必须端正办学思想,严格贯彻执行教育计划,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小学家庭作业突破应试教育的框架,走出“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圈子。布置家庭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必须清楚而且具体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做什么,那么他就不会去做任何事!作业的功能就是使每个学生任务明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业必须清楚而具体。最好是以书面的形式发给学生。较少的作业可以写在黑板上。在黑板上专门留出一个固定位置,将每天的作业写在上面。较多的作业可以用复印的方法,书面形式的作业既可以减少学生对作业的遗忘,还可以减少学生对作业的误解―― 这里既有教师的责任,又有学生的责任。

(2)确信学生知道怎样去完成作业。

作为教师,无论你采用什么方法,都应该确信每个学生都准确地知道怎样来做作业。就某个问题来说吧,你应该确信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确信这个问题是他们能处理的,确信他们知道怎样解决它。比如,如果作业是阅读课文,那么教师就应该对于看

什么、怎样看提出建议。如有必要,演示给他们看是怎样做的。

(3)作业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

只有满足了学生需要的作业才是真正有用的作业。让不爱积累词语的学生多做一些读读写写方面的题,让爱写错别字的学生多写一点生字„„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而不仅仅是课程内容来安排作业是绝对必要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确信每个学生都知道为什么他们应该做这些作业,为什么这些作业是值得他们去做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考虑家庭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必然加重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他们课余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娃哈哈校园营销大赛下一篇:检讨书上班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