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学生的家庭作业

2024-06-10

日本小学生的家庭作业(精选六篇)

日本小学生的家庭作业 篇1

东京印象:没有垃圾箱的街道

想象过东京的样子,作为日本的首都以及第一大城市,应该和北京差不多吧,满眼的繁华。但事实上,东京却让我有了一种宛如厦门的感觉:柔和温暖的气候,不算拥挤的街道,低矮的民房散落在街道两旁。

日本人非常重视“低碳生活”,尽管家庭汽车的拥有率极高,但除了节假日、外出度假,平时上班大家都是坐公交、地铁,近一点的就走路,或骑自行车。

在东京城区街道上是见不到垃圾箱的,每个人的垃圾,甚至连烟灰都是装在一个钱包似的小袋子中带回家分类再倒。东京有23个处理不同类别垃圾的清扫工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垃圾场。我们去参观的有明清扫工厂,是东京最大的一家清扫工厂,专门处理小件的垃圾,如碎纸。厂长还拿出一杯黑色的小颗粒垃圾渣给我们看,这种垃圾渣是垃圾燃烧产生的灰烬,经过加工成为铺设马路的材料,可谓物尽其用。

担任翻译的中村妈妈说,日本对垃圾处理的法规条令很严格。日本从1981年就开始实行家庭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了,当初只是分为报纸、杂志、瓶、罐等7类,而今有的城市已经细分到了几十类,比如说瓶类分为无色瓶、茶色瓶、其他瓶等等,而且还要把瓶子和盖子分开。

日本号称是“不产生废料垃圾的国家”,但我没想到会做得这么细,而且深入每个家庭。这种看似繁琐实则方便的做法已经被绝大多数日本人所接受,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处事习惯。

中国历史:信息的不对等性

我的Homestay的伙伴叫大西绚子,和我一样是高一学生,却没有看到她在家里做作业,她说作业在校内基本就能做完,我十分惊讶。绚子告诉我,在日本小六、国三和高二的时候都要去修学旅行,她曾经去过北海道、东京等地方,希望高二能去中国看长城。

日本的修学旅行不同于我们的春游或秋游,是日本小学到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一个特色,通过集体旅游来提高学生的文化、语言、历史等领域的认知水平。修学旅行以学习为目的,学生更容易从旅行中学到知识。日本的修学旅行因学习内容的不同而被细分成若干类别,比如历史学习,多去京都、奈良和东京等古迹多的地方。

绚子的家是木质小别墅,很精致,进屋要脱鞋,袜子不可以有异味,日本人特别看重这一点。我将丝绸围巾送给绚子妈妈,将乌龙茶送给爸爸,厦门明信片送给哥哥,京剧脸谱的手机链和书签送给绚子,他们送给我一个Hello Kitty杯子和许多当地零食。绚子妈妈准备了非常丰盛的晚餐,努力为我营造家的感觉。为了让我对日本料理有新的体验,她还端上了平时不常烧的章鱼小丸子和生鱼寿司。

晚上,我们围坐在一张温暖的桌子旁,开心地聊天。为了方便我和绚子沟通,绚子妈妈特地请来了绚子的姑姑当翻译。我用英语尽可能地表达我的意思,绚子的姑姑总是会意地点点头,尽职地帮我传达。

到日本之前,我原以为可以用“汉字”交流,因为日本文字还保留了相当多的汉字,所以应该没问题,但实际上一些汉字的意思在日本语里已有变化。比如绚子在纸上写下“手纸”两个字,我还很纠结地猜想是什么意思,她向我借手纸?原来,“手纸”在日语里的意思是“信纸”,也就是说绚子说我们可以用信交流。

中国的地理会讲到日本的濑户内海、阪神工业区等等,历史会讲到幕府统治、黑船事件……日本的近现代史中国学生都有了解。但是日本学生对中国的了解却很少,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更是一无所知,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浅尝高中: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

日本的学校,学习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而是排在健康和生活技能之后。

到达东京的南稜高中时,阳光正明媚,一群正在上体育课的男生站在操场旁做热身活动,看到我们的大巴,他们大声地喊:“我爱你!”

日本的学校进入教学楼就要脱鞋,地板铮亮,楼道整洁,随处可见绿色植物,学生见面微微鞠躬问好,上下楼梯自觉靠一边行走。

书法课是日本高中课程之一,也是各校社团的一部分,名曰“書道”。这项最具中国特色和文化的活动,在日本很受重视,因此中国的书圣王羲之在日本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南稜高中教授书法的是头发花白的驹崎威老师,他对中国的书法精髓有着很深的研究。驹崎威老师要求每个学生临摹一个汉语词语,比如“友情”、“黄砂”。这可把很多中国高中生难住了,我随行的团友里有钢琴八级的,也有精通小提琴的,可就是书法不怎么样,最多也就是小学时候练过毛笔字。反观日本学生的书法,基本没有写得差的。

京都的桃山高中,最具有日本体育特色的社团是弓道部。弓道部的学生身着弓道服,手握长弓,自上而下地缓缓拉开弓弦,以指抵箭,蓄势待发的那一刻,身上散发出的英气让我震撼。女生们热情地邀请我体验这个项目,手把手地教导,无数次的失败后我终于骄傲地正中靶心,引来一阵欢呼。

我们还与乒乓球、羽毛球社团的日本学生比赛交流。虽然中国一向是以“小球带动地球”著称的,但是几名中国高中生都败给了日本学生。一名团友无奈地说学习紧,很少有打球的时间。

家政课也很有意思,传授的是日本料理的制作、和服穿法,还有茶道,书法课、茶道课等传统文化课程。穿和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学生和日本学生一一配对,先穿上袜子和白色内衬衣,再披上和服,几番折腾后总算大功告成。

高二的数学课,讲的居然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难度之浅令我惊讶。虽然文化课的难度比我们小,但体育课的“难度”却要比我们大得多。女生在很冷的冬天也常常穿短袖短裙,绕着操场跑步,学生们每天都要进行限时的8公里“魔鬼训练”。

九日九夜,九种不一样的心情,混杂了甜蜜、感动、喜悦。收获的,不止是来自团友的友情,更有来自邻邦的友情。

日本,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沉重而深刻的符号。鲁迅先生说得好,“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忘记过去,并不是要忘记历史,而是为了不让历史的伤痕遮蔽美好的明天,为了用历史的苦难告诫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

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反思 篇2

摘要:学生是家庭作业的完成者,布置好的作业对于激发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相信,只要我们多花点心思在作业的设计上,学生们一定能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让我们的孩子充实而又快乐地度过自己的童年生活!

关键词:数量词 感慨 情境 反思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反感 避免 沟通 萌芽状态 作业量 作业质 题海战术 代表性 针对性 作业批改 家长 协同作战 违背教育规律

‚假如命运给我一次‘处罚’老师的机会,我一定要让他(她)写作业。假如还要在作业前加上数量词,那就应该是100遍。‛当提起作业时,陕西一学生面对记者发出的感慨,折射出时下一些学生对沉重作业负担的不满。看到如此情境,我有如下反思。

1.我觉得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布置的家庭作业能激起学生完成它的兴趣吗?有意义吗?

我们是否动用了科任老师的思想武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有的老师动不动就让学生抄写10遍、20遍,甚至50遍,学生对这样的作业特别反感,再加上各种辅导材料、练习册有很多,有些差的学生根本完成不了。久而久之学生就慢慢形成了不完成作业的习惯。像这种量过多且形式过于单一的作业形式我们应该避免。也有的老师对于家庭作业不阅不批,以至于有的学生就会不重视,不拿家庭作业当回事,导致不写。

一、对学生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原因的反思。还有就是我们缺乏和家长的沟通。当发现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没有及时和家长沟通,没有征得家长的帮助,家长全然不知,没有把不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扼杀在萌芽状态。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自身的原因。

2.对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言。

确确实实存在先天能力缺陷(表现为做作业的速度特别慢,或者不会做。经常完成不了作业。)和学习习惯差、没有责任心的学生。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智力发展情况,因材施教,差异教学,在教育或教学上,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条件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3.对作业量的反思。

有的老师总是埋怨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实际上,老师往往忽略了作业量的多少这个问题。因为每一个学生他的接收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他做作业的时间也是有差距的。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老师就不应该去埋怨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由此,老师必须对作业量进行严格控制,科学的安排,讲质量,讲效益。不能一味的让学生机械的抄课文,抄试卷,一定要抛弃那些所谓‚题海战术‛思想。

4.对作业质的反思。

通过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老师应该对自己所布置作

府谷县2016年教科研论文参评

业的质量,进行深刻的反思。第一,作业是否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实际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是对当天教学活动的高度概括。因为,每一天的教学活动都是有核心的。例如,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那么它的核心就是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十进制关系及数位顺序。我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作业题就是对照数位顺序表。读作:二千三百五十六,写作:2356.从高位写起,对着千位写2,对着百位写3,对着十位写5,个位写6,写作:2356.这样,既减少了学生重复作业的量,又可以达到一题多解的目的。于是,教师即控制了作业量,又能对当天的知识进行巩固。第二,能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

二、对作业批改的反思。

有的老师对于家庭作业不阅不批,以至于有的学生就会不重视,不拿家庭作业当回事,导致不写。我们要坚持教师亲自批改作业的原则。避免小组长、数学科代表代改作业。其一,学生作业后都希望教师及时批改,希望及时地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老师的评价,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鼓舞。学生代改,大部分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度就会降低,造成作业质量的下降,特别是那些不自觉的学生。其二,同学间改作业,还会产生包庇的行为,错的改成对的,没做也说做了。所以,不能让小助手代替教师改作业。

三、对家长这个“战友”的反思。不写作业的学生,并不是天生的。他们在改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这时,我们非常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协同作战‛。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合力,及时扼制不做作业的苗头,不留坏习惯滋生的时间和空间。

对不重视子女学习和过分溺爱子女的家长,我们可经常性地进行家访。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转变他门的思想观念,统一战线。也可邀请有关教育专家定期开展讲座,普及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

平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经常性地和家长进行联系、沟通。比如,当今计算机网络得到了普及,教师和家长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一个互动平台,教师把每天的家庭作业、学生在校的表现告知家长,家长也可把学生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教师。家长看到老师为他们的孩子操了那么多心,他们也会行动的。

通过这一令人触动的情景,联系本人平时的工作实际,在布置家庭作业中,也有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在测试《加与减

(二)》这一单元,有个别学生考的极差,我也叫他们多做一张试卷,这样做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小学生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地设计和布置家庭作业,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小学这个起跑线上,学得丰富,学得快乐,学得有意义,能让我们的孩子充实而又快乐地度过自己的童年生活!

府谷县2016年教科研论文参评

参考文献: 1.《差异教学说》教育科学出版社,华国栋著,2001出版。2.《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张春兴著,1994年版。

3.《个性心理学》华东师大中版社,叶奕乾、孔克勤著,1993年版。

4.《个体差异研究及其教学意义》 版,许洁英,1999年版。

英国学生的家庭作业 篇3

Government guidelines on homework:

Years 7 and 8 (ages 11 to 13): 45 to 90 minutes per day

Year 9 (ages 14 to 15): 1 to 2 hours a day

Today, many homework tasks are done on a computer—for example, preparing presentations[陈述], using the Internet, or completing online tasks on an e-learning[电子学习] platform. So, schools are usually open before and after normal hours, enabling students without a computer or Internet access[互联网接入] at home to use their resources and IT facilities[设施].

Sometimes students are given Extended Learning Tasks which require more detailed research and analysis[分析], such as a history or art project. But however big the task, teachers will always give feedback[反馈], helping students to identify[识别] areas that need improvement.

Some schools send students home with a homework diary, so parents and carers[看护者] can track[追踪] their child’s progress. Other schools have an e-portal[电子门户], so parents can keep track of their child’s performance every day. Sadly, not every parent takes that much interest. In a 2011 poll[投票,民意调查] of 1, 000 students aged 11 to 18, over one in ten complained that they did not have enough space at home to do homework, while almost a quarter said that their family did not support them enough.

虽然没有多少学生会喜欢家庭作业,但它确实是英国中学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国)政府对家庭作业的指引是:

七年级和八年级(11- 13岁):每天45- 90分钟

九年级(14- 15岁):每天1- 2小时

如今,许多家庭作业都在电脑上完成——例如,准备自我陈述、使用互联网、或者在电子学习平台上完成线上作业。因此,除了正常的授课时间之外,学校通常也会在课外时间开放,让没有电脑或是家里无法联网的学生能够使用学校的资源和计算机设施。

有时候,学生需要做更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以完成学校布置的“扩展性学习任务”,例如一个历史课题或是艺术项目。不过,无论学习任务有多大,老师都会给予学生反馈意见,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些学校会给学生发一本作业日记簿,以便家长和看护者追踪孩子的学习进度。有些学校则创建了电子门户网站,这样家长就可以每天跟踪了解孩子的表现情况。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2011年,一份针对一千名11到18岁的学生所做的调查中,超过十分之一的学生抱怨他们在家没有足够的空间做作业,而大约四分之一的学生说他们的家人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

Word of the day: e-

e- is used as a prefix[前缀] to refer to[指的是] things that happen on the Internet. It is short for electronic[电子的]. So an e-mail is mail on computers and e-learning is online learning.

Match Numbers

Match these numbers from the article to the correct statement.

10 9 11 1000 90

a) The year group that should spend about 1-2 hours per day on homework.

b) The maximum number of minutes a Year 7 student should spend on homework.

c)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took part in the survey.

d) The age of the youngest child to take part in the survey.

e)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who don’t have space at home to do homework.

Word Web

Find six words in the article that are connected to computers.

对小学家庭作业的调查与分析 篇4

一、调查目的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整顿,特别是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之后,小学生课业负担总体上已有所减轻。那么,小学生的语文家庭作业有了哪些改进,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学生对语文家庭作业又有哪些新的意见和建议呢?为了解上述情况,本课题组拟定了问卷测试题,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市部分学校部分年级学生的语文家庭作业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操作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我们设计了26道试题,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语文家庭作业情况,学生对语文家庭作业的评价等。为了增加调查的可信度,我们采用无记名答卷的方法。为了使受调查的学生具有普遍客观性,我们从市区、乡镇、农村三类学校,分别抽取部分学校共九所作为代表。调查对象来自上述九所学校,共计109名。对象中有六年级学生62名,其中女生43名;三年级学生47名,其中女生24名。在这些学生中,成绩优秀的28名,中等的68名,较差的13名,其中32名学生担任组长以上职务。

本次问卷调查由课题组成员直接向受调查学生发放及回收调查表,任课教师没有参与调查的任何工作。本次共发放调查表109张,回收109张,且全部有效。我们对试卷中的各个问题逐项按人次作了统计,结果作为本调查报告的依据。

三、结果和分析

(一)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在“量”的方面控制比较严格。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小学三年级学生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45分钟,六年级学生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统计数字显示,三、六年级学生在30分钟以内完成当天(除双休日)语文家庭作业的人次依次为171、201,分别占受测学生总数的91.37%和81.05%。学生双休日完成家庭作业总时间在一小时以内的,三年级为89.36%,六年级为66.13%。值得指出的是,在调查这一周里,四个班级各有一天没有语文家庭作业,占总班级数的22.22%。

对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减负”已不仅是国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而且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减负”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在“质”的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般说来,提高质量远比减少数量来得艰巨、复杂。从调查情况看,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在“质”的方面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机械,应试色彩浓。具体表现为:

1.语文家庭作业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段落,课后的练习作业,以及教辅资料上的题目,构成了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主要内容。教师很少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编拟一些适合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在接受调查的班级中,只有三次作业属于教师自编,占作业总次数的3.3%。

2.语文家庭作业知识巩固多,应用实践少。语文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大多着眼于巩固学过的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大量抄写生字新词,进行形近音近字比较组词,以及重复练习课文后面的作业题,甚至让学生大量完成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而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则相对较少。据统计,这周内,九所学校18个班共布置了108项语文家庭作业。其中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的为10次,占总数的9.26%;要求学生看课外书的是8次,占总数的7.5%;让学生动手制作的只有1次,占总数的不足1%。三者合计,不足17%。

3.语文家庭作业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教师习惯于让学生书面完成家庭作业。因为这种作业便于教师家长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易于家长配合教师的教学,在人们的眼光中,口头作业其实算不得作业,因此,要求学生完成的也就少了。在受调查的108项作业中有朗读(背诵)作业5次,看课外书为8次,其余都要求学生书面完成。书面作业占总数的87.96%。

4.语文家庭作业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调查表明,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班级,在抄写生字新词一项,教师有时允许学生有选择地抄写,学生认为已经掌握的可以不抄。但其他作业,教师仍要求学生一样地完成。

5.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因而总是根据试卷上的题型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形式相对固定,灵活性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高。据统计,抄写、作文(日记)、课文后面的练习题、预习新课、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名列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前几位。

根据成绩,我们对学生喜爱的家庭作业类型分别进行了汇总统计,发现学生对“看课外书”及“动手作业”比较喜爱,对“朗读背诵”也比较偏爱,但对课后练习题的喜欢程度不高。

四、办法与对策

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从根本上说是落后的教育体制、陈旧的教育质量观、狭隘的人才观造成的。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首先必须端正办学思想,严格贯彻执行教育计划,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要大力研究语文家庭作业,积极改进语文家庭作业,让小学语文的家庭作业突破应试教育的框架,走出“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圈子。布置家庭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自主”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

(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考虑家庭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必然加重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

对于家庭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

2.把“生活”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把家庭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

(1)用生活丰富家庭作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将生活充实到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就为语文家庭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作业新的生命。

(2)将学科知识与语文作业结合起来。用语文的手段,巩固、深化学科知识,能够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比如学习了小数点,可以布置学生编数学故事《小数点漫游记》,让学生的知识在写作中得到巩固。

3.把“兴趣”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发现、鼓励、发展学生的这种需求,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要讲究形式多样化,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也要有延伸发展练习;要听、说、读、写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1)画一画。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如,学习了古诗《江雪》,可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舟独钓的凄清景象。

(2)做一做。学完课文后将所学的知识实践一下。如学了《曹冲称象》,让学生回家动手做称象的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

(3)演一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本剧的演出,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如学了课文《大象博士请助手》,让学生自愿组织,排演课本剧:大象博士请助手。

(4)查一查。在学习《晏子使楚》之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就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本领。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家庭作业 篇5

自古往今,曾有这样一句话形容选择教师的职业“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这一职业成了人们看中的香饽饽,随之而来的是各个学校激烈竞争,其中最重要的是成绩决定教师的去留,学生不单在学校有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晚上回家还有大量的家庭作业。那么对学生来说,是不是家庭作业越多越好?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大量的家庭作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例如:这是我们学校初一学生下午放学(6:10),晚上回家到第二天早晨(7:20)要做的作业:语文:试卷三份,写一篇作文、一篇日记;英语:7-12单元单词抄两遍,翻译一遍,7--12单元重点课文抄一遍,翻译一遍,5--12单元复习要点抄两遍翻译一遍,“我的一天”50个单词,自我介绍我喜欢的动物,1--6单元综合复习题;数学:两张试卷。还有个别班级双休日学生做各种试卷32张。面对如此多的作业,首先不要讲学生能否做完,学生难道就不害怕吗?回到家里吃饭可能都得再写作业,否则老师明天会罚。人都有“逆反心理”,老师布置的作业越多,个别学生会这样想,你让我写我偏不写,这样就导致不少学生撒谎说作业做完了丢了或是放在家里忘拿了,或者是早晨一大早来学校抄作业、或是拿别班同学作业来代替。更甚者学生晚上睡不好觉,原因是作业要做到深夜,乃至凌晨,剩余时间不够睡,或是因为没有做作业,担心、害怕老师的惩罚而睡不好觉。长此一往,学生能对学习感兴趣吗?学生能有健康的心理吗?

其次,过量的家庭作业不是提高教学成绩的最好办法。

我们都知道熟能生巧,但我们也听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根据我的经验如果学生爱某一门课,那么他首先爱做的是这一门课的作业。比如,我教的数学,学生比较喜欢学数学。我有时候忘了留家庭作业的时候,学生还会问:老师,今天的作业时什么?能出现这种情况已经说明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己学习了,原因在于他们喜欢。学生都喜欢学了,还怕成绩提不高。但是要让学生喜欢学某一门课,除了有学生自身的因素,我想应该以老师的因素为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充分发挥“向师性”。“好于学,乐于学”,这样家庭作业也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成绩也就提高很快。

最后,家庭作业不是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上安全事件的增多,有人提出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让他们呆在家里不要出门。这样不就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其实不然,学生每年寒暑假那么长时间,据调查关于学生的安全问题。还没有在校时发生的多,如果不安全事故常有发生,那么教育部门早该统一缩短放假时间了。

综上所述,我建议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特色的家庭作业。比如,英语每个人都要记5个单词,日积月累一年也不少词汇量。语文每天写一篇日记,内容是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能用学到的东西干什么?数学,你自己选做今天所学的5道题。还可以布置一些社会实践作业。例如学中心对称时,可让学生回去做风车、剪窗花;学制作统计表的时候,可让学生调查一个村独生子女的人数,并制出相应的统计图。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 篇6

一、让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不怕学数学、做数学,数学作业就要在“新”“活”“趣”上下功夫。把数学知识,思维训练,发展创新富于趣味之中,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趣味性作业主要有这两种:游戏型和情境型。

(1)游戏型的作业比如:在学习了“数的整除”这单元后,我用这单元的知识把自家的电话号码编成一个竞猜题让同学猜的作业。例如:( ) 3的最大约数。( ) 最小的质数。(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2和3的最小公倍数。( )最小质数与最小合数的积。( )比最小的偶数多1。(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学生根据这些条件,猜出“3216832”这个号码,按照猜出号码拨过去,接电话的果然是老师。游戏式作业,让学生的“学”融于“玩”中,在“玩”中实践,既简单,又生动有趣,让学生欢心,更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2)情境型作业。生动的情境式作业,往往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不断激起学习的欲望。如学完“100以 内的加减法”后,设计“今天我当家”的情境活动,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架,让学生自主购物,算一算“20元钱可以买什么?”“你最想买什么?”“共要花多钱?”这样,将枯燥的”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的作业,学生倍感作业的有趣,进而喜爱上了作业。

二、让实践性作业还原数学的本质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也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

在学完“千克的初步认识”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去超市找一找一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调查:1包方便面、1瓶可乐、1袋盐、1个鸡蛋等的重量。再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我发现,教材中只出现了大量的计算各种长方体表面积的题目,而现实生活中涉及大多是求不完整长方体表面积的问题,像求教室的粉刷面积、鱼缸的表面积等。于是我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布置了测算火柴盒外盒、内盒表面积的家庭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设计层次性作业照顾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受天赋、家庭、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以笔者所在的农村小学来说,学生的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和外来民工子弟的学习基础又相对薄弱一些。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设计“自助餐式”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的数量和难度。第一层为必做题,第二层和第三层允许学生自选。在五年级学习了用“进一”、“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后,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第一层:

(1)制衣店有17米布料,做一件衣服需要2.5米,最多可以做多少件?

(2)要一次运走3.7吨货物,每人只能运0.15吨,需要多少人才能一次运完?

第二层:

买24本英语练习本,共花了40.8元;买22本数学练习本,共花了35.2元。这两种作业本哪种便宜?便宜多少元?

第三层:

五(1)班买来两根12米长的绳子为同学们做跳绳,一根跳绳长1.4米,最多能做几根跳绳?

这样的作业设计,既兼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类作业,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减少了作业的时间,提高了练习的效果。

四、设计探究性作业开拓创新的空间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能力也越高,然而,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样的作业制约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为此,在布置作业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完成的作业印象深,效果好。

例如,在学习“折扣”这节内容前,我预留作业,让他们进商场、超市,看看哪些东西打折,折扣是多少,打完折后是多少钱,比原价便宜多少钱。学生很欣然的接受了这项作业,他们自发组成小组,去超市完成作业。到预定的时间,每个人都有好多收获,不但弄清了折扣的意义,并且会进行相关原价和现价的计算。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数学知识,更多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模拟测试平台下一篇:竣工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