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24-07-02

202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共8篇)

篇1:202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一、糖类

(一)糖类的生物学作用.(二)单糖的结构

(三)单糖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重要的单糖和单糖衍生物

(五)寡糖和.多糖及细菌杂多糖

(六)糖蛋白及其糖链

(七)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

(八)糖链的结构分析

二、脂质

(一)脂质的生物学作用

(二)脂肪酸

(三)三酰甘油

(四)脂质过氧化作用

(五)磷脂

(六)糖脂

(七).萜和类固醇

(八)脂蛋白

(九)脂质的提取、分离与分析

三、氨基酸

(一)氨基酸——蛋白质的构件分子

(二)氨基酸的分类

(三)氨基酸的酸碱化学

(四)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五)氨基酸的光学活性和光谱性质

(六)氨基酸混合物和分析分离

四、蛋白质的共价结构

(一)蛋白质通论

(二)肽

(三)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

(四)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生物功能

(五)肽和蛋白质的人工合成五、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一)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作用力

(二).多肽主链折叠的空间限制、(三)二级结构:多肽链折叠的规则方法

(四)纤维状蛋白质

(五)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六)球状蛋白质与三级结构

(七)膜蛋白的结构

(八)蛋白质折叠和结构预测

(九)亚基缔合和四级结构

六、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肌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二)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三)血红蛋白分子病

(四)免疫系统和免疫球蛋白

(五)肌球蛋白丝、肌动蛋白丝与肌肉收缩

(六)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进化

七、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一)蛋白质的酸碱性质

(二)蛋白质分子的大小与形状

(三)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与蛋白质的沉淀

(四)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五)蛋白质的离纯化方法

1.根据分子大小不同的纯化方法

2.利用溶解度差别的纯化方法

3.根据电荷不同的纯化方法

4.利用对配体特异生物学亲力力的纯化方法

(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八、酶通论

一、.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二、酶的化学本质及其组成三、酶的命名和分类

四、酶的专一性

五、酶和活力测定和分离纯化

九、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酶的抑制作用

三、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

四、pH对酶反应的影响

五、激活剂对酶反应的影响

十、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

(一)酶的活性部位

(二)酶催化反应的独特性质

(三)影响酶催化效率的有关因素

(四)酶催化反应机制的实例

(五)酶活性的调节控制

(六)同工酶

十一、维生素与辅酶

(一)维生素概论

(二)脂溶性维生素

(三)水溶性维生素

(四)作为辅酶的金属离子

十二、核酸通论

(一)核酸的种类和公布

(二)核酸的生物功能

十三、核酸的结构

(一)核苷酸

(二)核酸的共价结构

(三)DNA的高级结构

(四)RNA的高级结构

十四、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核酸的水解

(二)核酸的酸碱性质

(三)核酸紫外吸收

(四)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

十五、核酸的研究方法

(一)核酸的分离、提纯和定量测定

(二)核酸的超速离心

(三)核酸的凝胶电泳

(四)核酸的核苷酸序列测定

(五)DNA聚合酶链反应(PCR)

十六、糖酵解作用

(一)糖酵解过程

(二)由葡萄糖转变为两分子酮酸能量转变的估算

(三)丙酮酸的去路

(四)糖酵解作用的调节

(五)其它六碳糖进入糖酵解途径

十七、柠檬酸循环

(一)丙酮酸进入柠檬酸循环的准备阶段—形成乙酰-CoA

(二)柠檬酸循环过程

(三)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

(四)柠檬酸循环的调控

(五)柠檬酸循环的双重作用

(六)柠檬酸循环的发现历史

十八、生物氧化—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

(一)电子传递和氧化呼吸链

(二)氧化磷酸化作用

十九、戊糖磷酸途径和糖的其它代谢途径

(一)戊糖磷酸途径

(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

(三)葡萄糖出入动物细胞的特殊运载机构

(四)乙醛酸途径

(五)寡糖类的生物合成和分解

二十、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一)糖原的生物学意义

(二)糖原的降解

(三)糖原的生物合成(四)糖原代谢的调控

二十一、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概况

(二)叶绿素的光反应性:光吸收

(三)光驱动电子流:中心光化学事件

(四)光驱动的ATP合成:光合磷酸化

(五)暗反应:CO2固定

(六)光呼吸和C4途径

二十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一)脂质的消化、吸收和传送

(二)脂肪酸的氧化

(三)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四)酮体

(五)磷脂类的代谢

(六)甾醇的代谢

(七)脂肪酸代谢的调节

二十三、脂类的生物合成(一)贮存脂肪

(二)脂类的合成二十四、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一)蛋白质的降解

(三)氨基酸分解代谢

(三)尿素的形成(四)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

(五)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六)由氨基酸衍生的其他重要物质

(七)氨基酸代谢缺陷症

二十五、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生物合成(一)脂肪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二)芳香族氨基酸及组氨酸的生物合成(三)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调节

(五)氨基酸转化为其他代谢物

二十六、生物固氮

(一)生物固氮作用及固氨生物类型

(二)固氮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三)固氮的基因表达调控

(四)生物固氮的基因工程

二十七、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一)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二)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三)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二十八、DNA的复制和RNA的生物合成与加工

(一)DNA的复制

(二)DNA指导下RNA的合成(三)RNA的转录后加工

(四)在RNA指导下RNA和DNA的合成二十九、遗传密码

(一).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分子

(二)RNA传递和加工遗传信息

(三)遗传密码的破译

(四)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十、蛋白质合成及转运

(一)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基础

(二)翻译的步骤

(三)蛋白质的运输及翻译后的修饰

十一、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

(一)细胞代谢的调节网络

(二)酶活性的调节

(三)细胞结构对代谢途径的分隔控制

(四)细胞信号传递系统

(五)基因表达的调节

生物化学试题样题

一、是非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标“√”,错误的标“×”,本题共

有15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满分15分)

1.同一种单糖的α-型和β-型是对映体。()

2.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专一性强,亲和力高,主要在肝脏用于糖原合成。

()

3.胆固醇为环状一元醇,不能皂化。()

4.磷脂一般不溶于丙酮,根据这个特点可将磷脂和其它脂类化合物分开。()

5.用化学修饰法能使一个肽只在精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处被胰蛋白酶水解。

()

6.变性蛋白质溶解度降低是因为蛋白质分子的电荷被中和以及除去了蛋白质外

面的水化层所引起的。()

7.两个核酸样品A和B,如果A的OD260/OD280>B的OD260/OD280,那么A的纯

度>B的纯度。()

8.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5′pCpTpGpGpApC 3′,则另一条链的碱基

顺序为:5′pGpApCpCpTpG3′。()

9.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

10.竞争性可逆抑制剂一定与酶的底物结合在酶的同一部位。()

11.在生理条件下,氧和二氧化碳均与血红蛋白血红素中的二价铁结合。()

12.在动物体内蛋白质可以转变为脂肪,但不能转变为糖。()

13.酶之所以能起催化作用,是由于它能降低反应分子所需的活化能。()

14.Taq DNA聚合酶无校对的功能,因此它所催化的PCR反应,错误机会较大。

()

15.在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过程中,当第一个磷酸二酯键形成以后,σ因子即与

核心酶解离。()

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有15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满分

15分)

1.糖原合成酶D的别构活化剂是()。

A.ADPB.ATPC.葡萄糖-1-磷酸D.葡萄糖-6-磷酸

2.在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的酶是()。

A.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丙酮酸羧化酶D.果糖-1,6-二

磷酸酶

3.为了使长链脂酰基从胞浆转运到线粒体内进行脂酸的β-氧化,所需要的载体

为()。

A.柠檬酸B.肉碱C.酰基载体蛋白D.CoA

4.在脂酸生物合成中,将乙酰基从线拉体内转到胞浆中的化合物是()。

A.乙酰CoAB.乙酰肉碱C.琥珀酸D.柠

檬酸

5.下列氨基酸中,含有吲哚环的是()。

A.甲硫氨酸B.苏氨酸C.色氨酸D.缬氨

6.典型的α-螺旋是()。

A.2.610B.310C.3.613D.4.015

7.蛋白质的变性不包括()。

A.氢键断裂B.肽键断裂C.疏水键断裂D.盐键断裂

8.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呈()。

A.双曲线B.抛物线C.S形曲线D.直线

9.反密码子5′UGA 3′所识别的密码子是()。

A.5′ACU 3′B.5′ACT 3′C.5′UCA 3′D.5′

TCA 3′

10.大肠杆菌中含量最丰富的核酸是()。

A.DNAB.rRNAC.mRNAD.tRNA

11.酶的竞争性可逆抑制剂可以使()。

A.Vmax减小,Km减小B.Vmax增加,Km增加

C.Vmax不变,Km增加D.Vmax不变,Km减小

12.编码一个完整肽链的DNA的最小单位是()。

A.操纵子B.顺反子C.启动子D.复制子

13.tRNA的二级结构为()。

A.三叶草型B.倒L型C.双螺旋型D.超螺旋型

14.识别大肠杆菌DNA复制起始区的蛋白质是()。

A.dnaA蛋白B.dnaB蛋白C.dnaC蛋白D.dnaE

蛋白

15.测定酶活性时,通常以底物浓度变化小于多少时测得的速度为反应的初速度

()。

A.0.1%B.0.5%C.1%D.5%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有10道小题,每道小题3分,满分30分)

1.reducing sugar2.ketone body3.Okazaki fragment

4.promoter5.Km6.暗反应7.肽平

8.葡萄糖-丙氨酸循环9.减色效应10.结构域

四、简答题(本题共有5道小题,每道小题6分,满分30分)

1.ATP是果糖磷酸激酶的底物,为什么ATP浓度高,反而会抑制磷酸果糖激酶?

2.为什么糖摄入量不足的爱斯基摩人,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吃含奇数碳原子脂

酸的脂肪比含偶数碳原子脂酸的脂肪好?

3.一种纯酶按重量计算含亮氨酸1.65%和异亮氨酸2.48%,问其最低相对分子质

量是多少?

4.简述真核生物的mRNA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5, 给大白鼠注射2,4-二硝基苯酚,鼠体温升高,为什么?

五、问答题(本题共有4道小题,每道小题15分,满分60分)

1.纤维素和糖原虽然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但两种糖都是由D-葡萄糖经1

→4连接的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相当。是什么结构特点造成它们在物理性质上

有很大差异?解释它们各自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2.假定你从一个新发现的病毒中提取了核酸,请用最简单的方法确定:

(1)它是DNA还是RNA?

(2)它是单链还是双链结构?

3.如果纯化一个热稳定(耐热)的酶,是否不需要在低温条件下操作?

4.如果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75%可用来编码蛋白质,假定蛋白质的平均相对

分子质量为60000,以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计算:(1)若该染色体DNA大约能

编码2000种蛋白质,求该染色体DNA的长度。(2)该染色体DNA的相对分子质量

大约是多少?(氨基酸残基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0,核苷酸对的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是640)

篇2:202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理论化学》是2014年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理论化学》考试要力求反映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腾飞培养综合素质高、复合型的化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具备对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理论化学》试卷满分150分。其中,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合计100分为必答,另外50分可选择无机化学(50分)或分析化学(含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50分)作答。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答题时允许使用计算器。

四、考试内容:

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100分)

该科目大纲共计十九章,其中第一至第十章考题占75分,第十一至第十九章(结构化学部分)考题占25分。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概论

1.1 热力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2 热力学基本概念:体系与环境,体系的性质;热力学平衡态和状态函数 2.热力学第一定律 2.1 热和功 2.2 热力学能

2.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 3.体积功与可逆过程 3.1 等温过程的体积功 3.2 可逆过程与最大功 4.焓与热容 4.1 焓的定义

4.2 焓变与等压热的关系 4.3 等压热容和等容热容

5.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5.1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5.2 理想气体的Cp与Cv之差 5.3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实际气体的应用 6.1 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7.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相变过程的应用 8.化学热力学

8.1 化学反应热效应 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反应进度;

8.2 赫斯定律与常温下反应热效应的计算:赫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

8.3 标准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卡诺定理 3.1 卡诺循环 3.2 卡诺定理

4.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函数

4.1 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函数的概念 4.2 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体系的熵变 5.过程方向和限度的判据 5.1 克劳修斯不等式 5.2 熵增加原理 6.△S的计算 6.1 简单状态变化过程△S的计算 6.2 相变过程△S的计算

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与熵的统计意义 7.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 7.2 熵和热力学概率—玻兹曼公式 8.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 8.1 热力学第三定律 8.2 规定熵

8.3 化学反应过程熵变的计算 9.亥姆霍兹自由能与吉布斯自由能 9.1 亥姆霍兹自由能及△A判据 9.2 吉布斯自由能及△G判据 10.过程△G的计算与应用 10.1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G的计算 10.2 纯物质相变过程△G的计算 11.热力学关系式

11.1 四个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11.2 对应系数关系式与麦克斯韦关系式 第三章 化学势 1.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2.偏摩尔量与化学势

2.1 偏摩尔量的定义和集合公式

2.2 化学势的定义及其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3.稀溶液中两个经验定律 3.1 拉乌尔定律 3.2 亨利定律

4.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4.1 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4.2 非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5.理想溶液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

5.1 理想溶液的定义及各组分的化学势

5.2 理想溶液的通性 6.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7.稀溶液的依数性 7.1 蒸汽压下降

7.2 凝固点下降和沸点上升 7.3 渗透压

8.非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与活度的概念 第四章 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与标准平衡常数 1.1 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 1.2 标准平衡常数 2.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2.1 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复相化学平衡 3.1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2 解离压力

4.平衡常数的测定与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5.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5.1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5.2 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改变的计算 6.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1 温度对平衡常数影响—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6.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3 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同时平衡与反应的耦合 第五章 多相平衡

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2.克拉贝龙方程 3.相律

3.1 独立组分数、自由度 3.2 相律

4.单组分体系的相图—水的相图 5.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5.1 双液系:理想和非理想完全互溶双液系;杠杆规则与蒸馏原理;部分互溶和不互溶双液系

5.2简单低共溶混合物体系

5.3形成化合物体系: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 5.4 完全互溶和部分互溶双液系的相图 6.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6.1 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法 6.2 部分互溶的三液体体系 6.3 二盐一水体系

第六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非必考内容)第七章 电化学

(一)电解质溶液

1、离子的迁移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迁移和离子迁移数的概念

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1)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2)电导测定的仪器及方法

(3)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规律

(4)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离子摩尔电导率

3、电导测定的应用

(1)求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及电离平衡常数

(2)求算微溶盐的溶解度和溶度积

(3)电导滴定

4、强电解质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1)溶液中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离子平均活度、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离 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

(2)离子强度

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基本了解)

(1)离子氛模型及德拜-尤格尔公式

(2)不对称离子氛模型及德拜-尤格尔-盎萨格电导公式

(二)可逆电池电动势

6、可逆电池

(1)可逆电池必须具备的条件

(2)可逆电极的种类及电极反应

(3)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方法原理、所用主要仪器)

(4)电池表示式(电池组成及结构的书写惯例)

(5)电池表示式与电池反应的―互译‖

7、可逆电池热力学

(1)可逆电池电动势与浓度的关系

A.能斯特(Nernst)公式及其中各参数的意义 B.电池标准电动势的测定和求算

(2)电池电动势E及其温度系数与电池反应热力学量的关系

(3)离子的热力学量

8、电极电势

(1)电池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A.电极–溶液界面电势差

B.溶液–溶液界面电势差、盐桥(构成及作用)

C.电池电动势的产生

(2)电极电势

A.标准氢电极(构成及规定)

B.任意电极电势数值和符号的确定

C.电极电势的能斯特(Nernst)公式

D.参比电极(种类及作用)

9、由电极电势计算电池电动势

(1)单液化学电池

(2)双液化学电池

(3)单液浓差电池

(4)双液浓差电池

(5)双联浓差电池

10、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1)判断反应趋势

(2)求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3)求微溶盐活度积

(4)求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5)pH值的测定

(6)电势滴定

(三)不可逆电极过程

11、电极的极化

(1)不可逆电极电势

(2)电极极化的原因(浓差极化、活化极化)

(3)过电势(概念、测量方法及仪器)

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1)阴极反应

(2)阳极反应

1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腐蚀现象及原理

(2)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

14、化学电源

(1)化学电源定义及种类

(2)常用化学电源(锌锰干电池、铅酸蓄电池等)(3)高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第八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

(一)表面现象

1、表面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物理意义)

2、纯液体的表面现象

(1)附加压力

(2)曲率对蒸气压的影响

(3)液体的润湿与铺展

(4)毛细管现象

3、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1)气固吸附(定义、作用)

A.气固吸附的类型(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比较)

B.吸附平衡与吸附量 C.吸附曲线的种类及特征

(2)朗格缪尔(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等温式

A.朗格缪尔气固吸附理论(基本假设、吸附公式推导及应用)

(3)BET多分子层吸附等温式

(4)其它吸附等温式

4、溶液的表面吸附

(1)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

A.正吸附、负吸附

B.表面活性剂(定义、结构特征)

(2)吉布斯吸附公式

(3)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层结构

(4)表面膜

5、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

(1)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2)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

(3)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作用类型、原理及与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的关系)

(二)分散系统

6、分散系统的分类

7、溶胶的光学及力学性质

(1)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现象、应用)

(2)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扩散、沉降与沉降平衡)

8、溶胶的电性质

(1)电动现象(电泳、电渗)

(2)溶胶粒子带电的原因

(3)溶胶粒子的双电层

(4)溶胶粒子的结构(书写或示意图表达)

9、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1)外加电解质对溶胶聚沉的影响

(2)溶胶的相互聚沉

(3)大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10、溶胶的制备与净化方法

11、高分子溶液(简单了解)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

1、化学动力学概论

(1)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及目的(2)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

(3)反应机理的概念(总反应、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复合反应、反应分子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

(1)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化学法和物理法的原理及优缺点)

(3)反应速率的经验表达式

(4)反应级数的概念

(5)质量作用定律及其适用范围(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的关系)

(6)速率常数(其单位与反应级数的关系)

3、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规律

(1)简单级数反应的定义,简单反应与简单级数反应之间的关系

(2)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零级反应(对应的速率公式及其特点、半衰期公式及特征)

4、反应级数的测定

(1)积分法

(2)微分法

(3)过量浓度法(孤立法)

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阿仑尼乌斯(Arrhenius)经验公式

(2)活化能的概念及其实验测定

A.活化分子与活化能 B.活化能的求算方法

(3)阿仑尼乌斯公式的一些应用

6、简单碰撞理论

(1)简单碰撞理论的基本假设

(2)碰撞数、有效碰撞分数的物理意义(3)简单碰撞理论的成功与失败

7、过渡态理论

(1)势能面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反应途径、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能(3)过渡态理论的成功与失败

8、单分子反应理论(简单了解)第十章 复合反应动力学

1、典型复合反应动力学(速率公式及动力学特征)

(1)对峙反应(可逆反应)(2)平行反应(竞争反应)(3)连串反应(连续反应)

2、复合反应近似处理方法

(1)稳态近似法(中间产物非常活泼且浓度极低)

(2)平衡态近似法

3、链反应

(1)链反应的三个步骤

(2)直链反应

(3)支链反应

4、反应机理的探索和确定(稳态近似法和平衡态近似法的应用)

5、催化反应

(1)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催化剂的作用)

(2)不同类型的催化反应(均向催化反应、复相催化反应、酶催化反应)

6、光化学概要

(1)光化学定律、量子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光化学反应

(2)光化学与热反应的比较

7、快速反应及其研究技术(简单了解)第十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

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1)黑体辐射和能量量子化(2)光电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3)原子结构模型及氢原子光谱(4)实物微粒的二象性(5)不确定关系

2、量子力学基本假设(1)状态的描述(2)力学量的描述(3)状态方程(4)测量问题(5)态叠加原理

3.Schrodinger方程和一维势箱中的粒子 4.三维势箱中的粒子 第十二章 原子结构

1、单电子原子的 Schrodinger方程

2、单电子原子的 Schrodinger方程的解(1)坐标变换(2)分离变量

(3)Φ方程、R方程和Θ方程

(4)单电子原子波函数(5)量子数的物理意义(6)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

3、电子自旋和Pauli原理

4、多电子原子Schrodinger方程及其解

5、屏蔽效应和原子轨道能级 第十三章 原子光谱

1、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1)相对论效应(2)电子自旋效应(3)选择定则(4)塞曼效应

2、多电子原子的角动量和光谱项符号

3、由电子组态求光谱项(1)不等价电子的光谱项(2)等价电子的光谱项

4、多电子原子光谱 第十四章 分子的对称性

1、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

2、对称类型—点群

3、分子的对称性及极性

4、分子的对称性及旋光性 第十五章 分子轨道理论

1、氢分子离子H2+的结构

(1)氢分子离子H2+的Schrodinger方程(2)氢分子离子H2+的Schrodinger方程的解(3)关于积分Sab, Haa和Hab(4)结果的讨论

2、分子轨道理论大意

3、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和成键三原则

4、双原子分子

(1)同核双原子分子

(2)异核双原子分子

5、双原子分子的光谱项

6、简单分子轨道(HMO)方法和共轭分子结构

7、电荷密度、键级、自由价、分子图和化学活性

8、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 第十六章 价键理论

1、海特勒-伦敦法解H2分子

2、价键理论大意

3、价键理论对一些简单分子的应用

4、杂化轨道理论

(1)s-p杂化

(2)s-p-d等性杂化轨道的简单讨论

5、定域分子轨道和离域分子轨道-甲烷 第十七章 分子光谱

1、分子光谱的产生

2、跃迁矩

3、双原子分子的转动光谱

4、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

5、线性AB2(D∝h)型三原子的简正振动

6、红外光谱

7、拉曼光谱

8、核磁共振

9、光电子能谱

第十八章 晶体结构(了解)第十九章 X射线结构分析(了解)

无机化学(50分)

(一)基本原理

1.物质状态:气体、液体、固体(晶体和无定形固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溶液的组成、浓度、性质;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2.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反应热的求算;热力学能、焓、熵、自由能、标准状态、状态函数、参考单质的概念和意义;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吉布斯方程的应用。

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的表示,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历程、活化能等概念的含义;了解有效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自由能和平衡常数的关系,从热力学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4.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离子强度、活度、活度系数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5.酸碱电离平衡:酸碱理论的发展;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的有关计算;缓冲溶液;盐类水解;酸碱质子平衡。

6.沉淀溶解平衡:溶度及规则;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的有关运算及其应用;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7.氧化还原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电极电势的概念及测定;常见电极类型和原电池的表示;电极电势与自由能的关系;电动势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影响电极电势和电动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的应用;常见电池的类型和反应原理;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8.原子结构:波尔氢原子模型;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原子轨道和波函数,电子云和几率密度,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径向分布与角度分布,钻穿效应和屏蔽响应;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域的不同;元素基本性质的变化规律。

9.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离子键理论,影响离子键强度的因素,晶格能的计算;价键理论,共价键的本质和特点,共价键形成规则,键参数;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论点和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论点和应用;晶体的基本类型,晶体的晶格(点阵)结构,晶胞的计算;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离子的极化作用和变形性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0.配合解离平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论点及其应用;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对配合物性质和结构的解释;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配合解离平衡及其相关计算。

(二)常见元素基本知识

主族元素包括第一主族到第七主族除了放射性元素之外的所有元素,稀有气 体主要考察氙的化合物;副族元素主要包括Ti,V,Cr,Mo,W,Mn,Fe,Co,Ni,Pt,Cu,Ag,Au,Zn,Cd,Hg。

考察这些元素的单质及其常见化合物的制备原理、成键结构和性质变化规律。涉及到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常见水合离子的颜色,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分析化学(50分)

化学分析部分(30分)

(一)定量分析概论 1.分析方法的分类 2.分析结果表示 3.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4.定量分析计算

(二)误差与数据处理

1.分析化学中误差与偏差及表达方式 2.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3.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3.1随机误差正态台分布 3.2总体平均值估计

3.3 t分布、置信度、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3.4 显著性检验(t检验法;F检验法)3.5 可疑值取舍 3.6 回归分析法

(三)酸碱滴定法 1.酸碱反应与平衡

2.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和分布系数 3.酸碱组分H离子浓度计算 3.1 强酸(碱)体系

3.2 一元和多元弱酸(碱)体系 3.3 混合体系和缓冲体系 4.缓冲溶液及应用 5.酸碱指示剂 6.滴定原理 6.1滴定曲线

6.2滴定突越及影响因素 6.3准确滴和分别滴定的判别 7.终点误差 8.酸碱滴定应用 9.非水滴定

(四)络合滴定法 1.分析化学中络合物 2.络合物平衡常数

3.副反应、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4.络合滴定原理 4.1 滴定曲线

4.2 滴定突越和影响因素 4.3 金属指示剂 5.准确滴定和分别滴定 6.络合滴定中酸度控制 7.选择性滴定 8.滴定方式及应用

(五)氧化还原滴定法 1.氧化还原平衡 1.1 Nernst方程

1.2电极电势和条件电极电势 1.3氧化还原平衡常数

1.4 氧化还原滴定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程度1.5 诱导反应和催化反应 2.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2.1 滴定指示剂

2.2 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越

2.3 滴定过程中电势计算(计量点前、计量点和计量点后)3.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4.三种氧化还原方及应用 4.1 高锰酸钾法 4.2 重铬酸钾法 4.3 碘量法

5.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

(六)沉淀滴定法 1.滴定曲线 2.银量法及应用 2.1 莫尔法 2.2 佛尔哈德法 2.3 发杨司法

(七)沉淀重量法 1.重量法概述

2.沉淀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2.1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

2.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及溶解度求算 3.沉淀类型和沉淀形成 4.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4.1 共沉淀 4.2 后沉淀

4.3 减少沉淀玷污的方法 5.沉淀条件选择

5.1 晶形沉淀 5.2 无定型沉淀 6.均匀沉淀法

(八)吸光光度法 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吸收光谱

3.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4.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5.光度分析及误差 6.其他吸光光度法 7.吸光光度法应用

仪器分析部分(20分)

(一)电化学分析法 1.电化学分析基本原理 1.1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

1.2.能斯特方程表示电极电位与电极表面溶液活度间的关系 1.3.电极类型及能斯特表达式

1.4.电极-溶液界面传质过程和Contrel方程 1.5.法拉第定律 2.电位分析法 2.1 电位分析法原理

2.2 常用离子选择电极的特性及其电位的能斯特表达式 2.3 定量分析方法(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及其适用条件2.4.离子计

3.电重量分析和库仑分析法 3.1 电解原理

3.2 电解方程表达式及其含义 3.3 控制电位电解的特点及有关表达式 3.4 控制电流电解的特点及有关表达式 3.5 库仑滴定法的原理和应用 4.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

4.1 直流极谱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局限性 4.2 尤科维奇方程和极谱波方程

4.3 单扫描极谱法、脉冲极谱法和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施加电压方式及提高信噪比方法)

4.4 循环伏安法的基本原理

(二)色谱分析法 1. 色谱基本理论 1.1 色谱法及其特点 1.2 色谱流出曲线 1.3 色谱分析基本原理 1.4 分配过程 1.5 保留值

1.6 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1.7 分离度和基本分离方程 2. 气相色谱法

2.1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2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2.3 常用检测器的基本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 2.4 气相色谱填充柱和开管柱的比较 2.5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3. 高效液相色谱法

3.1 高效液相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

3.3 常用检测器的基本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

3.4 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模式及其适用范围和选择原则

(三)光学分析法 1.原子发射光谱法

1.1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1.2 光谱项的含义和电子跃迁的选择定则 1.3 发射光谱法中常用光源和特点 1.4 光电直读光谱仪和摄谱仪 1.5 发生光谱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原子吸收光谱法

2.1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2.2 原子谱线轮廓和谱线变宽影响因素 2.3 火焰和石墨炉原子化的原理和优缺点 2.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的组成 2.5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分析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3.2 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及其偏离因素

3.3 单波长与双波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与组成3.4 单组份与多组分定量分析 3.5 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 3.6 分光光度法的误差 4.分子荧光光谱法

4.1 分子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4.2 分子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4.3 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4.4 分子荧光光谱仪的构成和作用 4.5 荧光定量分析 5.红外吸收光谱法

5.1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和产生的条件 5.2 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 5.3 影响基因频率位移的因素 5.4 红外光谱仪的构成和作用 5.5 试样的制备

篇3:202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等教育不断扩招,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但是,相对于需求来讲,研究生教育资源仍然是稀缺的。

从招生学校的数字来看,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机构2263所,而包括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内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只有796所;从招生人数来看,2009年高等教育毕业531.1万人,研究生招生51.1万人。

同时,由于很多在研究生备考生选择研究生教育机构时,会在专业、地域上有相同的偏好,造成结构性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名校、教育质量较高、就业前景加好以及所处区域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研究生教育的机会被很大一部分考生看好。因此,从个体来看,部分地区、部分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表现的更为明显。

二、对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的几点假设及其基础上的效率

为对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效率进行分析,对其做如下假设:

1.

考生掌握充分的信息,即每位考生都掌握相同的、全部的研究生考试信息;

2.

考生可以在其掌握的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理性选择,即考生可以给予已掌握的信息作出使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决策;

3.

交易成本为零,即制度运行成本、监督成本、信息搜寻成本都不存在;

4.

考生对教育资源的评价用其为考试而做出的努力衡量,即可用复习时间(小时)表示,考生复习的时间越长,就表示其对研究生教育资源的评价越高;

5.

考生的学习效率及接受能力处于同一水平,即付出相同时间的努力,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与分数,亦即可以获得相同的得到教育资源的机会。

由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竞争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霍布斯规范定理,教育资源将分配给对其评价最高的考生,即付出最大努力的考生。根据假设条件,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是有效率的,并且是公平的。越努力的考生,越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其分数越高,就有更大的机会获得稀缺的研究生教育资源。

以上假设下的考试制度似乎更加贴近中国古代的情况,而且历史也确实证明了其是有效率的,科举制度自隋唐以来,为政府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是,现实中的情况远比模型中的更为复杂,因此考试制度也就受到了质疑。

三、现实中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

现实中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随着人们重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晚上。研究生考试的过程和制度的作用远比以上假设中的更为复杂,而交易费用也随之增加。为了分析现实中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有必要对以上提出的假设作出修正:

1. 考试制度本身运行费用存在

在现实中,考试制度的运行的成本是存在的。该成本包括考试试题的撰写、印刷成本,维护考试公平、防止相关人员舞弊的监督成本等。这些成本体现在考生参加考试必须缴纳的报名费上。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上来看,其报名费在150元左右。随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每个考生的平均成本在下降,但考试制度的总成本在不断增加。

2. 考生必须为所需信息支付费用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考生尽量搜集更加全面的相关信息以获得在竞争中的优势。由此,考研辅导资料、考研辅导班等在市场上大量出现,有甚者还以内部资料、试题预测来贩售书籍或招揽学生。面对大量而庞杂的信息面前,考生陷入“囚徒困境”之中。

下面将把用于支付考研辅导班、考研资料等费用称为购买信息的费用,即信息搜寻成本。对于特定的研究生教育资源,考生之间构成竞争,一部分考生成功的概率增加,意味着另一部分考生成功的概率降低

假设购买信息的考生为博弈方1,不购买信息的考生为博弈2;考研成功的一方有20个单位的得益,在同时购买或同时不购买的情况下,成功的概率均为50%;若只有一方购买信息,则其将增加15%的成功概率,则另一方成功的概率为35%,但够买信息的一方须支付2个单位的成本。则可得到以下博弈矩阵:

从博弈矩阵中可以看出,无论博弈方2是否购买信息,博弈方1为实现自己得益最大化,都会选择购买信息;基于此,博弈方2为实现自己的得意最大化,也会选择购买信息。故该博弈的纳什均衡为(购买,购买)。

3. 金钱成为衡量考生对教育资源评价的标准之一

考生对教育资源的评价的衡量不能仅要包括考生为之做出的努力,还需包括考生为考试而支付的费用,即金钱。在经济实力可以支付信息成本的考生中,考试制度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使资源分配给对其评价最高的人手中,即愿意支付较高费用、付出更多努力的考生会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源;在不能支付信息搜寻成本的群体中,也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直接将资源分配给更加努力的考试;但是,考试制度却无法实现在这两个资源之间的有效分配。由于考生的经济状况不同,一些较为贫困的考生无法支付信息成本,而被迫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降低成功概率。一些经济条件较差但优秀的人无法享受稀缺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

四、结论

总体上来说,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以较小的交易成本实现了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即将资源分配给那些对其评价最高的人手中,这也是考试制度能够长期而广泛的存在的原因。但是,由于随着对研究生教育资源竞争的愈加激烈,考生对信息需求和重视加大,进而产生了信息搜寻成本。对教育资源的评价不再可以仅仅用为之所付出的努力就可以衡量,还需要包括金钱成本。从而使一些无法支付成本的考生处于竞争劣势地位,而其中的人才无法享受稀缺、珍贵的教育资源,也对国家造成一定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科斯:《社会成本问题》.《法律与经济学杂志》第3卷1960年10月

[4]卢现祥:《交易费用测量的两个层次及其相关变化趋势》.《中南经济论坛》第1卷2004年

篇4:202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1.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

出版活动都要接受出版行政管理。这里讲的出版活动,不 包括( )。

A.出版物的出版

B.出版物的印制或者复制

C.出版物的进口

D.出版物的交换赠阅

2.我国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 )。

A.登记制

B.审批制

C.保证金制

D.登记备案制

3.对出版物的管理不包括以下内容:( )。

A.出版物只能由出版单位出版

B.出版单位实行编辑责任制

C.出版单位实行财务审计制

D.出版物不得载有禁止内容

4.对出版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包括( )。

A.出版单位法人制

B.年度出版计划与重大选题备案制

C.出版单位年检报告制

D.出版单位利润上缴制

5.图书版本记录不包括以下项目:( )。

A.书名(或者图片名)

B.著作者(或绘制者)、编辑者、翻译者的姓名(或笔名、 单位名称)

C.著作者通讯地址及电子邮箱

D.出版者、印刷者和发行者的名称

E.出版年月、版次、印次、印数

6.与图书相比,期刊最基本的特点是:( )。

A.系统性较强

B.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强

C.有固定名称,按顺序编号连续出版

D.开本较大

7.书刊版心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

A.文字

B.图表

C.天头和地脚

D.间空和线条

8.下列关于出版物总发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总发行的销售形式主要是批发和零售

B.一种出版物的总发行权只能由一个单位拥有

C.总发行是指总发行单位统一包销出版物

D.大型出版物零售单位也是总发行的销售对象

9.出版物从出版单位到达消费者手中通常需要经过的环节 不包括( )。

A.回款

B.批发

C.零售

D.总发行

10.下列表述中,没有错误的是( )。

A.编辑在处理上级领导机关提供的法律法规和文件汇编

书稿时,由于不需要也不能对法律条文做任何改动,所 以不需要通读全稿。

B.书稿复审应当审读全部稿件。

C.因时间仓促,书稿三审无法达到规定要求,可以在审读 校样时再进一步修改。

D.在出版社终校时,作者同时审阅另打印的一份校样并进 行了修改,编辑或校对人员应将作者修改的内容全部 誊抄到终校样上,并仔细核对,防止遗漏。

11.编辑工作者不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 )。

A.文化产品的设计师

B.文化成果的发掘者

C.知识产权的所有者

D.文化传播的把关人

12.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形成出版产品的物质资源

B.出版人力资源

C.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D.形成出版产品的精神资源

13.下列关于出版物属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出版物兼有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属性

B.出版物的使用价值,主要由出版物的精神内容构成

C.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表现为商品 属性

14.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用来查找汉字古义及古文字形体的 是( )。

A.《辞海》

B.《辞源》

C.《说文解字》

D.《康熙字典》

15.某种图书定价40元,共印10000册,若以65%的发 行折扣率全部售完,则该书的造货码洋和销售实洋分 别为( )。

A.40万元、26万元

B.40万元、14万元

C.26万元、40万元

D.14万元、26万元

16.下列关于编辑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

B.编辑要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检验者和促进者

D.编辑负有引导读者的责任

17.某书第1版第1次印5000册,后又重印了两次,各4000册。 现在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全面修订后再印4000册,则此次印 刷的版本记录应为( )。

A.第2版第4次印刷,印数为13001~17000册

B.第2版第1次印刷,印数为13001~17000册

C.第2版第4次印刷,印数为1~4000册

D.第2版第1次印刷,印数为1~4000册

18.“三校一读”制度中的“三校”是指( )。

A.作者、编辑、校对人员共同参与校对

B.由不同校对人员进行三次校对

C.编辑人员校对,校对人员校对,计算机校对

D.由一名责任校对校读三次

19.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一般 为( )。

nlc202309022017

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40年

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30年

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20年

20.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B.未公开发表的作品

C.作者死亡已超过50年的作品

D.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二、简述题(第1、2题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2.侵犯著作权必须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3.结合所读过的书刊,简要陈述整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总体 要求。

三、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后,请以此为启发,写一篇文章(60分)

写作要求:

1.自拟标题,参考词:书香,特色,责任,格调,文化;

2.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3.字数控制在1200字左右;

4.如有错别字和病句要酌情扣分;

材料:

不官不商,有书香

杨 绛

解放前钱钟书和我寓居上海。我们必读的刊物是《生活周刊》。寓所附近有一家生活书店。我们下午四点后经常去看书看报;在那儿会碰见许多熟人,和店里工作人员也熟。有一次,我把围巾落在店里了。回家不多久就接到书店的电话:“你落了一条围巾。恰好傅雷先生来,他给带走了,让我通知你一声。”傅雷带走我的围巾是招我们到他家去夜谈;嘱店员打电话是免我寻找失物。这件小事唤起了我当年的感受:生活书店是我们这类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生活书店后来变成了三联书店。四五十年后,我们决定把《钱钟书集》交三联出版,我也有几本书是三联出版的。因为三联是我们熟悉的老书店,品牌好,有它的特色。特色是:不官不商,有书香。我们喜爱这点特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D 5.C

6.C 7.C 8.A 9.A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B 17.A 18.B 19.A 20.D

二、简述题答案略

三、综合题答案略

篇5:202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15《生物化学》:

一、考试科目简介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和化学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阐述各种生命现象。它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活细胞化学成分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生物化学不仅需要运用各种化学的理论与方法,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已融入了生物学、物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以及免疫学等知识和技术,以适应生物化学学科飞速发展的需要。《生物化学》是报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考生的一门必考科目。着重考察考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考察考生了解现代生物化学的最新进展,考察考生运用生物化学基本原理和技术分析和解释生命现象本质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类目: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糖代谢、脂类代谢、生物氧化、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细胞信号转导等。

三、题型分布: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名词解释;

篇6:202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20分)

1、terpenoid

2、Flavonoids

3、次生苷

4、生物碱

5、构象 6、13C-MRN7、异戊二酸法则

8、LC-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 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以及 等。2.反相柱层析分离皂苷,以甲醇—水为洗脱剂时,甲醇的比例增大,洗脱能力。3.挥发油系指能被 蒸馏出来,具有香味液体的总称。4.层析法按其基本原理分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

5.测定中草药成分的结构常用的四大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6.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为。7.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先→后顺序: > > A B C8、凡水解后能生成 和 化合物的物质,都称为苷类。如芸香苷加酸水解生成、和。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的划“X”,每小题2分,共14分)1.易溶于水的成分可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

2.13C-NMR全氢去偶谱中,化合物分子中有几个碳就出现几个峰。3.若要从植物中提出萜类及其苷类化合物,常选用的溶剂是甲醇。4.TLC可应用于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5.凡C7位导入羟基的香豆素荧光增强。6.萜类化合物不具有挥发性。

7.多数黄酮苷元具有旋光活性, 而黄酮苷则无。四.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 A、压力高 B、分离介质的颗粒小 C、流速快 D、有自动记录

2、纸上分配色谱,固定相是:

A、纤维素 B、滤纸所含的水 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剂 D、醇羟基

3、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 :

A、连续回流法 B、加热回流法 C、透析法 D、浸渍法

4、离子交换色谱法,适用于下列哪一类化合物的分离? A、萜类 B、生物碱 C、淀粉 D、甾体类 5.紫外灯下常呈蓝色荧光的化合物是。

A黄酮苷 B酚性生物碱 C萜类 D 7-羟基香豆素

6、硅胶薄板活化最适宜的温度和时间是:

A 100℃/60min B 100~105℃/60min C 100~110℃/30min D110~120℃/30min 7.将穿心莲内酯制备成衍生物,是为了提高疗效同时也解决了: A.增加在油中的溶解度 B.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 C.增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D.增加在乙醚中的溶解度 8.下列凝胶层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凝胶层析亦称分子筛 B、凝胶吸水量小,分离分子量较小的物质 C、凝胶层析适合用于分离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

D、凝胶层析时,小分子阻滞小,流动快,先于大分子被洗脱流出 9.具有溶血作用的甙类化合物为:

A.蒽醌甙 B.黄酮甙 C.三萜皂甙 D.强心甙

10、黄酮苷元糖苷化后, 苷元的苷化位移规律是()A、A-C向低场位移 B、A-C向高场位移

C、邻位碳不发生位移 D、所有的碳均不发生位移

11、生物碱沉淀反应宜在()中进行 A、酸性水溶液 B、95%乙醇溶液 C、氯仿 D、碱性水溶液

12、由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分子生物碱多数为()A、气态 B、液态 C、固态 D、结晶

13、中药的有效成分不适于用煎煮法提取的是()

鹏 22:28:18 A、酯类 B、挥发油 C、甾醇 D、生物碱

14、挥发油是一种()A、萜类 B、芳香醇 C、混合物 D、油脂15.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 B C A.A>B>C B.B>A>C C.C>A>B D.C>B>A16.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强弱,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A>B>C B.B>A>C C.C>A>B D.C>B>A17、下列化合物属于 A.黄酮类化合物 B.倍半萜类C.卓酚酮类 D.二萜内酯

18、左边化合物按结构特点应属于A.甾体皂苷 B.呋甾烷型皂苷 C.五环三萜 D.螺甾烷型皂苷

19、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5ON其不饱和度为A.2 B.3 C.4 D.5 20.“氢谱”(1HNMR)主要提供数据(1HNMR)A、化学位移,偶合常数和峰面积 B.吸收波数cm-1,偶合常数和峰面积C、化学位移,吸收波数和峰面积 D.化学位移,偶合常数,峰面积,吸收波数 鹏 22:28:33、提取分离(1小题5分,2小题6分,共11分)

1、某中药中含有下列五种醌类化合物A~E,按照下列流程图提取分离,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用数字表示。中药材 粉碎,水蒸气蒸馏 蒸馏液 残渣(1)CHCl3提取

CHCl3液 残渣 5%NaHCO3萃取 风干,95%EtOH提取 经SephadexLH-20 NaHCO3液 CHCl3液 70%MeOH洗脱 酸化 5%Na2CO3萃取 分段收集 黄色沉淀 先出柱 后出柱(2)Na2CO3液 CHCl3液(4)(5)(3)

2、用大孔吸附树脂D201提取分离茶多酚时,将茶叶的水提液通过处理好的树脂柱,然后先用水洗,再用70%乙醇洗脱,请问各洗脱液的主产物是什么?

六、结构鉴定:(12分)化合物A具有分子式C6H12O3,在1710cm-1处有强的红外吸收峰。A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得到黄色沉淀,与托伦斯试剂作用不发生银镜反应,然而A先用稀H2SO4处理,然后再与托伦斯试剂作用有银镜产生。A的核磁共振数据如下:δ2.1(3H)单峰,δ3.2(6H)单峰,δ2.6(2H)两重峰,δ4.7(1H)三重峰推导该化合物的结构,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式。

七、叙述题(1、2小题各10分,3小题9分,共29分)

1、化合物纯度测定有何意义?确定化合物纯度常用什么方法?

2、化学结构修饰何改造是天然药物新药研发的一个途径,请举一例加以阐明。

3、简述硅胶吸附层析的特点及其注意事项。

贵州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所以试题答案必须答在专用答题纸上,否则答案无效)

专业名称: 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专业代码: 077901、077905 科目名称: 天然药物化学 科目代码: 619

一、写出下列词汇的英文或中文(每小题2.5分,共15分)

1、挥发油

2、The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3、J.Chromatography

4、Flavonoids

5、HPLC

6、D-glucose

二、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2.5分,共15分)

1、生源途径

2、Rf值

3、原生苷

4、相似相溶原理

5、杂多糖

6、化学位移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的划“×”,每小题2分,共20分)()1.13C-NMR全氢去偶谱中,化合物分子中有几个碳就出现几个峰。()2.小分子的香豆素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出,并能具有升华性。

()3.多羟基化合物与硼酸络合后,原来中性的可以变成酸性,因此可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4.反相柱层析分离皂苷,以甲醇—水为洗脱剂时,甲醇的比例增大,洗脱能力增强。

()5.两个化合物的混合熔点一定低于这两个化合物本身各自的熔点。

()6.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

()7.卓酚酮类成分的特点是属中性物、无酸碱性、不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多有毒性。

()8.判断一个化合物的纯度,一般可采用检查有无均匀一致的晶形,有无明确、尖锐的熔点及选择一种适当的展开系统,在TLC或PC上样品呈现单一斑点时,即可确认为单一化合物。

()9.凝胶色谱分离原理是根据被分离分子含有羟基数目的不同达到分离。()10.大孔树脂法分离皂苷,以乙醇水为洗脱剂时,水的比例增大,洗脱能力增强。

四.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GMP的适用范围是

A.药用辅料生产的全过程 B.注射剂生产的全过程 C.片剂生产的全过程D.原料药生产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E.中药制剂生产的全过程

2、不影响药物生物活性的立体因素是 A立体异构 B旋光异构 C顺反异构 D构象异构 E互变异构

3、可用于分离中性皂苷与酸性皂苷的方法是A.中性醋酸铅沉淀 B.碱性醋酸铅 C.分段沉淀法 D.胆甾醇沉淀法

4、由两个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 A.木质素 B.香豆素 C.黄酮 D.木脂素

5、中药的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亲水性物质,应选用的萃取溶剂是A.乙醇 B.正丁醇 C.氯仿 D.丙酮

6、下列化合物的酸性顺序是A.4>3>2>1 B.2>1>3>4 C.4>2>3>1 D.4>3>1>

27、分离择发油中脑类成分最常用的方法为A.分馏法 B.化学法 C.冷冻法 D.层析法

8、下列化合物属于

A.奥类化合物 B.倍半萜类C.卓酚酮类 D.二萜内酯

9、saikosaponin 按结构特点应属于A.甾体皂苷 B.呋甾烷型皂苷 C.五环三萜皂苷 D.螺甾烷型皂苷

10、黄酮苷元糖苷化后,苷元的苷化位移规律是 Aα-C向低场位移 Bα-C向高场位移C邻位碳向高场位移 D对位碳向高场位移

11、具有溶血作用的甙类化合物为

A.蒽醌甙 B.黄酮甙 C.三萜皂甙 D.强心甙

12、季铵型生物碱分离常用

A.水蒸汽蒸馏法 B.雷氏铵盐法 C.升华法 D.聚酰胺色谱法

13、离子交换色谱适用于下列哪类化合物的分离

A、萜类 B、生物碱 C、淀粉 D、甾体类

14、紫外灯下常呈蓝色荧光的化合物是

A黄酮苷 B酚性生物碱 C萜类 D 7-羟基香豆素

15、羟基蒽醌苷元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用5% NaOH 可以萃取出: A、只能萃取出酸性较弱的蒽醌 B、只能萃取出酸性较强的蒽醌 C、只能萃取出酸性强的蒽醌 D、可萃取出总的羟基蒽醌混合物

16、具有升华性的化合物是

A、黄酮类 B、游离香豆素类 C、三萜类 D、强心苷类

17、用凝胶法分离黄酮苷时,①山柰酚-3-鼠李糖苷 ②槲皮素-3-芸香糖苷 ③槲皮素-3-半乳糖苷在凝胶柱上洗脱先后顺序为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

18、没有紫外吸收的化合物是 A、大黄酚 B、呋喃香豆素 C、薄荷醇 D、槲皮素

19、将穿心莲内酯制备成衍生物,是为了提高疗效同时也解决了 A.增加在油中的溶解度 B.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 C.增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D.增加在乙醚中的溶解度 20、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A、香豆素类化合物 B、生物碱类化合物 C、酸性化合物 D、酯类化合物

五、推测结构(12分)

分子式为C4H8O2的化合物,溶在CDCl3中,测得nmr谱δ=1.35ppm(双峰,3H),δ=2.15ppm(单峰,3H),δ=3.75ppm(单峰,1H),δ=4.25ppm(四重峰,1H)。如溶在D2O中测nmr谱,其谱图相合,但在δ=3.75ppm的峰消失,此化合物的IR在1720cm-1处有强吸收峰。提出此化合物的结构,并标明各类质子的化学位移,并解释nmr谱δ=3.75ppm峰当用D2O处理时消失的原因。

六、提取分离(每小题8分,共16分)

1.由文献报道某药材水提液含中性、酸性、碱性、两性化合物,设计提取分离流程如下,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根据分离流程填空: SHAPE * MERGEFORMAT 水提液 强酸型树脂 通过液 被吸附物质强碱性树脂 1.NH4OH 2.强碱性树脂 通过液 被吸附物质()稀碱液 通过液 被吸附物()HCl洗脱()()2.大黄的乙醇提取液中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水溶性杂质,试设计分离流程。

七、简述下列问题(1、2小题各10分,3小题12分,共32分)

1、简述天然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2.分离挥发油的方法有哪些?各依据什么?举出你熟悉的2种含有挥发油的药材名称。

篇7:202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有机化学实验

第一部分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第二部分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四部分 有机化合物的鉴定

4.1未知物鉴定的一般步骤和初步观察

二、物理化学组合实验

绪论

篇8:202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1.专有出版权

2.重版率

3.直接成本

4.出版物标识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近代颁布了哪些著作权法?各有什么特点?

2.简述选题策划的主要内容。

3.图书质量检查的范围包括哪些?

4.简述大数据对出版业的影响。

三、写作(711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请以此为启发,写一篇文章。

GoPro CEO Nick Woodman:

我们是一家内容生产公司

11月12日,201 5年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Re/code执行主编Kara Swisher和GoPro CEO Nick Woodman就中国市场、内容战略、媒体发展等话题进行了交流。GoPro是全球知名运动拍摄设备品牌,也是一个分享平台和内容生产平台。以下是对话的部分内容:

Nick Woodman:GoPro是一个全球化公司,做内容是我们的第一大战略。我们之所以能在全球有这么快的扩张速度,是因为我们的受众非常欣赏我们的内容。我们在中国市场增长飞快,也是得益于我们的内容。我们是一家内容生产公司。

Kara Swisher:跟大家说一下你的内容战略,因为这是你的核心,你并不只是卖设备。

Nick Woodman:对,我们就是一个内容公司,内容是我们的核心,硬件只是辅助。我们要确保我们的大量投入是在软件开发当中,这些软件不仅仅是去捕捉内容,还要把内容放到云端,让用户的手机能够去接入、分享,所以GoProS~是以硬件为中心去开展业务的。

Kara Swisher:你如何看待你们所创建的内容呢?

Nick Woodman:我们要推动人们去追寻自己的激情。比如我们去推动大家旅行,让他们通过GoPro编纂他们的游记,跟大家分享。我们会一直给他们一些奖励,比如500美元一张照片,1000美元一个视频。这样的话,他们一直获得GoPro的一些报酬,他们会成为专业的旅行者,他们一直是在路上创造内容。

有人认为,“现在、未来引领媒体发展的,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作为编辑出版专业的考生,你怎么看?请自拟标题,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专有出版权:专有出版权是出版者通过与著作权人签订合同而取得的出版该作品的专有权利,依法受到保护。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行为人在必须承担民事责任之外,常常还必须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2.重版率:重印书及再版书在出版社出书品种中的比率,是出版社选题水平的重要标志。

3.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可以分清为哪种产品消耗、直接反映某一出版物品种生产过程的各项支出。直接成本包括稿酬、校对费、租型费、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费用、制版费用、印装费用、出版损失和其他直接费用等。

4.出版物标识:主要包括中国标准书号、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中国标准书号由不同长度的5段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段之间以短线隔开,前面冠以ISBN作为标识符。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是报纸、期刊、年鉴和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等连续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又称“刊号”。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近代颁布了哪些著作权法?各有什么特点?

《大清著作权律》《中华民国著作权法》。中国近代的著作权保护,在没有立法建制前,主要沿用宋代以来的老办法——由地方政府颁布著作权保护告示。19世纪起,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的著作权法律观念渐渐传入中国。1910年,《大清著作权律》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保护法律。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著作权法》,共5章45条,很多内容和条文是对《大清著作权律》的沿用和变通。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对其进行了修订,在著作权内容、登记注册生效制度、外国人作品保护等方面做了一些补充。

评分标准:回答出《大清著作权律》《中华民国著作权法》给5分,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占10分。

2.简述选题策划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三方面:一、出版物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二、出版物的营销方案设计;三、选题的实施方案设计。选题的内容和形式包括读者对象、主体与名称、体裁和篇幅、开本、装订形式等;营销方案包括市场分析、市场预测、营销策略等;实施方案包括作者选择、进度控制等。

评分标准:共有3部分主要内容,各占5分,

3.图书质量检查的范围包括哪些?

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内容、编校、设计、印制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不合格。

评分标准:四项中有一项回答不出来或不知道其主要内容,扣3-4分。

4.简述大数据对出版业的影响。

大数据对于出版业生产经营而言将有前所未有的帮助:①帮助出版社优化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过程。对图书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把研发和生产过程进行放大观察,从中提炼规律并加以利用。②帮助出版社做好精准策划和精准营销。电商平台和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可以使得对个人和群体的实时观察成为可能,为预测群体行为和了解个体偏好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从而实现精确策划和精准营销。③帮助出版社做好用户体验和产品效果的评估。通过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出版社不仅能统计图书的销售,还能绘制出“读者图谱”,包括用户的年龄、收入和地理位置等,以增强对用户体验与产品效果的了解。

出版业也将面临严峻挑战:①大数据收集渠道不畅。高度信息化的环境是收集海量数据的基础,但目前出版大环境中数据的收集渠道仍存在一些问题。②大数据高效分析能力与人才均欠缺。实现大数据的高效分析,不仅需要由大量新兴技术组成的高性能的专业的分析技术架构解决方案,还需要高效分析能力和数据分析人才,而这些资源在出版领域仍然比较匮乏。③决策习惯的改变仍需时日。出版业的经营管理方式通常是建立在经验或者传统数据粗糙的分析基础上的,要改变各层次决策者旧有的决策习惯,使其学会利用大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决策,仍需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评分标准:本题答案相对开放,考生若有独特见解,可给高分。

三、写作(70分)

评分标准:开放式答案,可从多种角度进行回答。要求言之成理,逻辑清晰,表述准确,有独到见解。基本要点表述清楚得分60%;逻辑清楚、论据充分得分80%-90%;语言流畅可以加分;就某—方面有突出论述,或观点新颖,可以加分,或得高分。

上一篇: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下一篇:竞聘演讲 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