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困难家庭及未成年子女

2024-06-23

关爱困难家庭及未成年子女(精选14篇)

篇1:关爱困难家庭及未成年子女

社区关爱帮扶困难家庭及流动人口未成年

子女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意义

近年来,随着创业、投资环境的优化的深入推进,全市人口流动规模日渐扩大,有力地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给留守儿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学习上,由于缺少家庭教育氛围,难以保证学习质量;在心里上,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容易产生性格缺陷;在安全上,由于监护难以到位,身心容易受伤害。开展“家校互动,关爱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活动,是破解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难题的新探索,是关注流动人口、优化投资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各部门履职配合,形成综合服务管理流动人口良好格局的有效载体,抓紧抓好至关重要。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关注心灵滋养,关心生活质量,关怀健康成长”为主题,以关爱未成年子女成长为核心,以“家校互动”为抓手,以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为目的,以提高流动人口生产、生活、生育质量为目标, 整合政府部门及社会资源,着力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主要工作

(一)摸清底数,落实各方责任

市人口计生局要发挥基层的网络优势,要求各镇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进行全面摸底,如实登记流动人口流出(入)及其未成年子女基本情况等信息。市教育局要利用学校资源,通过新生入学登记、家访等环节,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进行调查摸底,做到流动人口姓名、原籍或现居住地、联系电话清楚,并录入表册。在已婚育龄妇女外出前,乡镇计生办、学校要与其签订一份三方互动协议,在协议中明确人口计生部门、学校和流出人口三方的权利与责任,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按协议执行,确保家校互动平台按规范正常运行。学校还要建立联系卡制度,并根据变动情况,即使补充或变更联系卡有关内容

(二)配备联络员,畅通信息渠道

完善“家校互动”自治管理。在本籍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选聘联络员,以畅通户籍地人口计生部门与流出人口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联络员由流入到当地的本乡镇计生协会会员担任,负责组织本籍已婚育龄妇女参加现居住地开展的生殖健康技术服务,收集孕育信息和寄回孕检报告单,分发镇计生办、学校、妇联寄出的宣传资料和留守学生成长信息等。

(三)建立信息链,实现远程管理

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利用教育资源和流出人口资源,在学校、学生、家长、流动人口联络员和人口计生部门间搭建联系沟通渠道,将学生教育成长、家长接受计生服务管理、政策法规等信息及时双向传递,实现远程服务管理。市教育局要在有条件的学校网站上建立“家校互动”网页、论坛,或者设置留守儿童爱心服务免费专用电话(“亲情热线”),帮助家长通过网站了解学校教育动态、子女生活及学习信息,并了解、咨询人口计生、教育等公共服务管理政策。学校要定期对留守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价,通过“亲情热线”或联络员及时告知给外出务工人员,方便父母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配合做好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

(四)拓展“家校互动”内容,体现关怀关爱

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整合部门政策资源,把“家校互动”办成民生工程。市人口计生局要在活动中,继续开展流动人口计生困难家庭帮扶活动,在春节期间,组织慰问流动人口计生困难家庭,给予慰问金或慰问品。市教育局要在“六·一”儿童节期间,表彰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代表。在学年中,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帮助留守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健康成长。市妇联要进一步完善“寸草心” 家园建设,聘请“爱心妈妈”帮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五)召开座谈会,了解计生需求

市人口计生局要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返乡流动人口座谈会,听取流出人口对家乡计生服务的需求、对子女接受学校教育的愿望,并进行调查问卷,为进行理性决策、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同时,要尽快建立协作机制,强化推进保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家校互动,关爱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活动顺利推进。

(二)加强舆论宣传。要广泛宣传“家校互动,关爱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活动的重要意义、实际功效。积极引导流动人口广泛参与,为活动的推广和深化营造良好氛围。

(三)建立联系制度。市人口计生局要定期召开人口计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妇联参加的联系会,分析活动运行态势,研究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订后续的工作措施,强化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有效提升部门综合治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水平。

(四)落实具体举措。要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案到具体举措,不断赋予“家校互动,关爱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活动新的内涵。

篇2:关爱困难家庭及未成年子女

女的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目的:

宣传、动员学校教师关心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活动主题:

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 活动要求:

让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感受到社会、学校的温暖 活动安排:

1、召集各班学生代表及本村教师到村上开动员会,让学生代表回去宣传、动员各个居民关爱、帮扶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成员未成年子女。

2、发动学生寻找、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未成年。

3、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通过开展健康讲座、“问一问”、“拉一拉”等志愿服务活动,对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的身心健康给于充分关注,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关心。

篇3:关爱困难家庭及未成年子女

从天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获悉, 今年东丽区将面向独生子女家庭启动“千百万工程”, 对计划生育家庭进行帮扶和救助。

“千百万工程”主要内容包括, 救助100名独生子女贫困学生, 建立区、街 (乡) 、村长效救助机制, 出资对考上重点中学和大学的独生子女“双优特困生”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助学金;结合开展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程, 对本年度经审批合格的1000户计划生育政策内再生育人员进行宣传、咨询、监测和免费发放叶酸等优生优育指导;为10000户以上独生子女家庭投保“安康”保险, 将以政府补贴形式, 为该区农村户籍人口中的0至16岁独生子女家庭成员 (不包括非农有正式工作人员) 投保“安康”保险, 每个家庭保费90元, 其中区财政、街 (乡) 财政各负担30元, 家庭自身负担30元, 每个投保家庭最高可享受8.7万元保险赔付金, 一旦家庭成员出现因意外伤害身故、残疾、住院治疗及因发生疾病住院治疗等情况时, 将给予相应额度的保险赔付。

篇4:关爱困难家庭及未成年子女

独生子女帮帮网的建站理念是:“让独生子女拥有更多的兄弟姐妹。”该网站设置板块21个,有帮帮信息 、医网打尽、爱心捐助系统 、独生子女论坛 、诉求平台、郑大夫信箱、志愿者服务等。其中,爱心捐助系统为困难独生子女家庭提供了救济平台。该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区五大班子领导重视独生子女帮帮网创建工作。该区党政分管领导牵头,针对长远规划、信息宣传、医疗服务、捐款救助、开通仪式等方面组成5个责任小组,细致分工,落实责任,对网站创建给予全方位支持。

二是向社会公开征集网徽设计图案。山阳区特成立评审小组,对应征作品进行评审,并在媒体公示,征求读者意见,将最终评定结果向社会公布。

三是召集组建爱心志愿者服务队。辖区9个街道办事处、21个行政村、26个社区的计生协会员、退休老干部以及拥有一技之长的爱心人士,共同组成9个计生志愿者服务队、46个计生志愿者服务小分队,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慰问、救助、帮扶。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姓名、服务项目、服务电话全部公布在独生子女帮帮网上,以便独生子女困难家庭及时求助。

四是分组摸底和帮扶救助。区计生协组织辖区9个街道办事处计生协,对辖区内的独生子女困难家庭进行摸底排查、分类汇总。区计生协大力开展了公益金募集活动,号召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为独生子女困难家庭爱心募捐。募集来的15.45万元捐款统一上交银行财政专户。目前,已救助181户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救助金达7.71万元。其中,6户流动人口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救助金达每户7000元。

山阳区计生协积极创建生育关怀行动特色品牌,在《焦作日报》上为企、事业单位和计生困难家庭搭建了一个救助帮扶在线平台。从2008年12月开始,区计生协和焦作日报社以及提供资金的企、事业单位联合在《焦作日报》上开辟了《生育关怀救助在线》专栏,每期为企业至少牵手救助一户计生困难家庭。2011年共刊登24期,救助计生贫困家庭34户,每户救助金1000元以上,其中有6户流动人口家庭。

篇5:关爱困难家庭及未成年子女

未成年子女帮扶方案

2010年,云龙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的优势,将在社区内以不同的形式全面开展了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未成年人活动,帮助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

一、广泛动员、积极组织。社区及时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活动中来,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活动方案,进一步推动工作的发展。组织志愿者与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进行志愿服务。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关爱帮扶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活动方案,推动此项工作顺利进行。以此为基础,社区组织志愿者与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进行服务。

二.注重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在社区内开展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召开动员会,动员各个居民关爱、帮扶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成员未成年子女,发动群众寻找、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对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的身心健康给予充分关注。

篇6:关爱困难家庭及未成年子女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决定在广大教师中开展帮扶家庭困难学生活动,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帮扶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理念,组织全校党员教师、行政领导、全体班主任、部分教研组长与家庭困难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加强对他们的关爱、教育、管理,树立起学生自强自立精神,为他们营造健康、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二、活动主体、对象

活动主体为全校党员教师、行政领导、全体班主任、部分教研组长,活动对象为在校家庭困难的学生。每名教师结对帮扶一名学生。

三、启动时间 2013年9月启动。

四、帮扶内容

根据我校家庭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对帮扶活动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

1、学习辅导。教师要具体分析帮扶对象学习情况,制定帮扶计划,明确阶段效果,加强学业辅导,帮助解决学习上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2、生活帮助。教师要对帮扶对象多问一声,多带一把,指导合理安排生活,加强营养,提高生活质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心理疏导。教师要经常与帮扶对象谈心,随时掌握思想动态,及时矫治不良心理,培养健康人格。

4、情感关怀。教师要对帮扶对象定期家访,当好“代理家长”,用心呵护,经常组织活动,让学生真实感受亲情温暖。

五、具体要求

1、认真组织,结对帮扶。全校党员教师、行政领导、全体班主任、部分教研组长至少确定一名家庭困难学生结对帮扶,要深入帮扶学生家中,认真开展帮扶活动,为学生排忧解难,主动解决实际困难。帮扶措施要切实可行,注重实效。

2、认真建立好帮扶学生档案。

3、家校联动,强化沟通。教师要与帮扶对象家庭建立良好帮扶关系,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正确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优化家庭教育行为。通过书信、网络和通讯等多途径加强与帮扶对象家长联系,进行真诚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师生齐动员,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让人人献出一点爱。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少点吃喝穿,省下零花钱”入手,实施爱心捐助活动。充分发挥校报、校园网、橱窗、校园之声等多种媒体优势,精心组织开展关爱学生活动宣传,营造良好活动氛围,在全校形成关爱家庭困难学生、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和谐友爱环境。

篇7:关爱困难家庭及未成年子女

成年人子女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2年上半年,在XX街道办事处妇联和关工委的帮助和指导下,根据我社区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地开展关爱辖区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活动,主要是通过加大宣传氛围,形成“大家帮小家”的局面和开展主题活动帮助关心有困难的未成年子女,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大宣传氛围,广泛动员社区爱心人士,开展“大家帮小家”爱心活动。

上半年,我社区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小册子、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活动等,在辖区大力宣传关爱辖区有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读书活动,通过号召辖区企业、爱心个人,动员起来参与其中,形成“大家帮小家”的局面,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为辖区2户有困难家庭子女和爱心企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使困难家庭子女得到了有效的帮助。

二、开展主题活动,切实做好帮扶工作。

我社区志愿服务中心联合妇联、关工委于2012年3月5日(青年志愿者日及学习雷锋日)在辖区华贸中心工地开展了一次以“关爱农民工子女,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爱心公益活动。本次主题活动主要是为民工子女免费进行健康体检和赠送图书资

料,以关爱未成年人子女身心健康和丰富他们课余阅读知识。此次活动共免费为2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同时发放图书资料30多份。

XX社区居委会

篇8:成年独生子女家庭如何理财

小王今年27岁,虽然目前单身,还没有女友,但结婚是早晚的事。为此小王的父母开始有些着急了,据他们介绍,虽然婚房已经备下,可家庭现金流较少,要负担买车、婚庆的花费压力并不小。

父亲仍是家庭顶梁柱

小王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上,样样都由父母悉心照料。工作后,小王每月税后收入4000元,1000元留作自用,剩余的部分也习惯交给妈妈打理。平时没什么理财习惯的小王,却喜欢买彩票,每月总要在上面投入好几百元。

小王的父亲今年56岁,是一名工程师,月薪9000元,年底还会有公司分红,收入情况不错。而小王的妈妈是已经退休,退休工资不高。

多年来,父母的收入除了攒下了两套房产外,还余有30万元活期存款和近35万元的股票。说到股票账户,其实一直由小王的父亲掌管。他平时有炒股的爱好,但目前行情不好,股票都套牢了。当初投资的50万元不但没有任何收益,还浮亏了近30%,如今市值只有35万元了。为此,小王的母亲常常抱怨不已,心中不免叹息“远离股市”。她不同意丈夫把股票作为最主要的投资理财方式,但又不知如何打理这些钱。

怎样巧理家财筹婚

篇9:关爱困难家庭及未成年子女

全省各级青联委员:

青少年是安徽的未来。全省绝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在稳定的家庭环境下健康成长,但有一个群体,由于复杂的家庭环境和特殊的成长经历,他们的生存状态、发展前景令人担忧,那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群体。

他们中,有的因为经济困难,正面临失学的威胁;有的缺乏亲情陪护,心灵的荒漠不断扩大,成为沉默的花朵;有的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缺少监护,成为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父母有罪,孩子无辜,这些未成年人迫切需要社会的关爱。

省青联是省委领导下的基本人民团体,青联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联组织理应在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安徽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响应全国青联“创先争优跟党走,青春建功十二五”的号召,省青联决定开展“全省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阳光关爱行动”。为此,我们向全体委员发出如下倡议:

一、积极参与,共同开展关爱行动。青联委员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每一名委员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在“阳光关爱行动”中率先垂范,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传播者和实践者。发挥集体力量,汇聚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凝聚成青联组织强大的爱的暖流,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和帮助,为构建和谐安徽作出积极贡献。

二、结对帮扶,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省市两级青联组织以界别为单位开展结对帮扶,每个界别结对不少于20人,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在关爱行动中,要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要针对不同孩子的实际状况,开展亲情关爱、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困难等实际帮助,为他们健康成长优化环境。

三、整合资源,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开展“阳光关爱行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密切配合,需要社会爱心人士的慷慨捐助,需要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专业机构提供援助。我们要发挥各自单位、各个行业优势,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为这群未成年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充满阳光的蓝天。

篇10:困难家庭子女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现决定在全体学校干部中开展对学困生“结对子、送温暖”活动,为学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学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扶助对象

1、遵纪守法,品行优良

2、诚实谦逊,好学上进

3、经济困难,并迫切需要资助的三、扶助方式

1、由全体学校干部与学困生结对帮扶,每人扶助一名学困生;

2、具体活动由校团队组织进行,学校干部自愿扶助,扶助名单由年级组统一安排;

3、扶助包括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

四、扶助内容

1、思想上解惑

鉴于学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帮扶者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平时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

2、生活上资助

学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而贫困生要在真正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为未来人生打好底色,就必须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有所建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扶助方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

五、扶助要求

1、扶助工作自愿进行。热忱欢迎并提倡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2、扶助工作应保持持续性、稳定性;

3、由年级各班联合推荐学困生名单,对照帮扶条件认真审核无误后,上报团队;

篇11:宜昌:扶志为先关爱困难家庭

刘紫凌

冯国栋 陈芳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葛洲坝集团公司总经理杨继学点评:

民生建设是一篇大文章,我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找准“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突破口尤为重要。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困难群众为本;就业为基,首先要以困难家庭子女的就业为基。宜昌的探索彰显出民本理念,因此更具有启发意义。

民生建设要去发现“难点”。物质贫困,固然是一种难,但精神贫瘠、思想萎靡是更为可怕的难。解决这类困难,需要拿出勇气与智慧。

民生投入还要寻找“重点”。提起民生投入,可能“八方张口”“千僧要粥”,但是,投入总是有限的,必分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宜昌市冷静分析、认真排队,以清醒的头脑找准了投入重点。惟其如此,才会事半功倍,善莫大焉。

民生观念要始终放“长远”。帮扶一人、改善一家、稳定一片、和谐一方,是宜昌探索的成功之所在。它有效预防了“破罐子破摔”“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心理,对杜绝贫困的代际转移和叠加投下了“定海神针”。

民生是大事,困难家庭更是民生关怀的核心对象,如何去关爱困难家庭?湖北省宜昌市通过实施困难家庭子女“志•能”激发关爱工程,让民生阳光普照困难家庭。截至目前,遵循“志能激发——技能培训——结对帮扶”的模式,全市共有3000多名困难家庭子女在活动中得到了关爱,顺利实现就业或创业,一大批贫困家庭因此脱贫致富。“十二五”期间,宜昌市将进一步延伸活动领域,拓展关爱对象,着力构建困难家庭民生关爱长效机制。

让困难家庭子女感受到温暖

“刚开始,我们采取了传统方式对困难家庭子女开展技能培训,结果却吃了闭门羹。”宜昌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家法回忆说,举办第一期培训班时,社区干部做了很多工作,来了1000多人报名,培训两天后就跑掉一半多。

“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书,我不想学习。”走访这部分学员时,有人给出了让人吃惊的回答。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这个特殊群体,必须寻找新的办法,首先就是要解决他们不想读书、不愿吃苦的问题。

宜昌市公安部门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人员中,85.2%的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8.1%的家庭困难,89%的没有就业。困难家庭子女的生存状态及引发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

“志不强者智不达。”人生没有理想追求,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于是他们决定扶志为先,对他们的培训从励志开始,先教做人,再教做事。宜昌市在“志•能”激发培训关爱活动中,将思想教育、励志教育和技能培训结合,从源头上减少失业、消除贫困、预防犯罪。

时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郭有明听取汇报后,当即表示一定要抓好这件关系困难群众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宜昌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自2005年连续6年帮助3000多个困难家庭子女树立志向、增强技能、实现就业。

“谁有勇气上主席台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厚军的一句话,让学员成了“志•能”大讲堂的主角。“勇敢一点,迈出第一步!”在他的不断鼓励下,学员陈耿第一个登上了主席台。

“能和市领导面对面坐,感觉非常激动。领导的鼓励让我非常有自信。”陈耿说。

在社会的关心和培训机构的精心教育下,一大批无业闲散青少年振奋了精神,恢复了自信。他们有的主动参加义务献血,有的参加社区巡逻,有的回家为父母洗脚,以各种方式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家住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社区的李林军,父亲去世,母亲失明,哥哥因为抢劫被判刑,而他自己从未上过学,终日游手好闲,曾被归为“边缘人群”。

经过民警和社区干部对李林军的关爱和帮助,他变化很大。派出所为他办理了城镇户口,找了一份在社区做保洁的工作,从此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念都发生了改变。周围群众介绍说,林军现在经常为社区做好事,为别人帮忙。

截至目前,宜昌市大规模关爱培训已举办了6期,推出电工、电焊、烹饪等22个培训专业,有2000多名党员干部参与,3000多名城区困难家庭子女在民生关爱的阳光下,95%以上实现了就业。

据宜昌市市长李乐成介绍,“十二五”期间,“志•能”激发关爱对象将由7类扩大为10类,将新增高校毕业生、孤儿和社区矫正人员三类群体,年龄由35岁放宽至40岁,2011年宜昌市将新增关爱培训学员2000名。今后,“志•能”激发关爱活动将扩大到全市每个县市区,做到全覆盖。同时各地将对辖区逐一清查,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形式,让每一个困难家庭子女都感受到党的温暖。

“希望这项活动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这项活动看起来是个小事,可是对我们弱势群体来说是个大事。对于我个人而言,它就是我生命中的‘遵义会议’,扭转了我的人生。”学员马建军感慨地说,希望这项活动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宜昌团市委副书记任蔚说,这是一项深得民心的民生工程,是构建和谐宜昌的重要载体。建议以更广泛的渠道开展招生宣传,让尽可能多的困难家庭子女、难就业人员、技能不强不专人员、渴望改变命运的人员,都了解这项活动的意义和内容,都能有机会参加免费培训。

“对于困难家庭子女来说,第一位的不是票子,而是面子。”家住西陵区的离休干部张迅说,世界上有一种爱,具有强大的震撼力,那就是陌生人的“尊重和问候”。在关爱活动中,党员干部要避免用趾高气扬、居高临下的态度和语气去“帮扶”他们,而是要把困难家庭子女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他们、问候他们,有针对性地加以鼓励。在节假日给他们发个短信,打个电话,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几句话的问候,可他们的内心会深受感动,有的甚至睡不着觉。“志•能”激发培训关爱活动,不比一般的工作,它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必须从实际出发,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实际出发,对关爱对象在人格上予以充分尊重。

篇12:关爱困难家庭及未成年子女

在无量山镇卫国小学举行的救助金发放仪式上,县关工委主任熊开祥代表南涧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向受到救助的同学们表示亲切问候,希望受助同学满怀感恩之心,不忘党委的关怀、不忘父母的希望、不忘老师的教诲,认真学习、健康成长,勤奋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打牢知识基础、养成优良品德,把目前的困难作为人生的宝贵经历,作为成长中的精神财富,在困难中成长,在逆境中磨砺,为幸福南涧建设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据了解,2008年以来,南涧县关工委和县教育局积极争取12.15万元未成年人救助金,对全县237名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特殊困难家庭未成年人等进行救助。救助标准为高中生每人每年1 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500元,小学生每人每年300元。

为确保救助金准确发放到位,避免出现学生乱花钱或遗失的情况,县关工委和教育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家长到场或老师监管的措施及时发放救助金,救助金由学生本人签名领取,确保救助资金真正用于受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支出。通过开展困难家庭未成年人救助活动,帮助受助学生及其家庭缓解了就学经济压力,让贫困青少年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篇13:社区关爱帮扶困难家庭工作总结

个性化救助,让温暖行动丰富多彩

大桥街道困难对象人数较多、困境家庭类型复杂,为了能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救助帮困服务,大桥街道将救助对象分成“助学、助老、助残、助困”四大类,从而开展差异化的救助服务。

针对含有儿童或青少年的救助家庭,街道架起“助学连心桥”,开设助学空中课堂平台,邀请上海大学在读硕士生、博士生提供课业辅导、文体、科技等多元化的专项主题活动,旨在丰富社区困难儿童或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今年暑期还开展了线上古诗词欣赏活动,社区有50余名家长与孩子踊跃参加。

针对困难老人家庭、特困人员家庭,街道架起“助老连心桥”。辖区内现有困难老人家庭中人户分离情况较为突出,针对这一现象,救助顾问开展定期电话关怀服务,及时了解老人近期的生活状况、日常与特殊需求,并开展60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宣传工作。在疫情封控时期,救助顾问团队特别关注老人的身心健康状况,针对个别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助医代配药等服务。

针对重残无业人员、含有残障人士的低保家庭,街道架起“助残连心桥”。救助顾问团队与残联条线保持积极的业务沟通,打通政策“组合拳”,促进残障人士就业,保障残障人士权益,确保困难残障人士基本生活无虞。街道、居委与救助顾问团队心贴心、面对面地为其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把助残工作做到残疾群众的心坎上。

针对支出型贫困、低收入等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街道架起“助困连心桥”,帮助救助对象链接生活、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培育和引导其他专业力量和志愿者为救助对象提供服务,解决困难对象的急难愁问题。

汇编救助政策和经典案例

为了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众,根据现行救助政策文件,救助顾问团队制作漫画版救助政策宣传手册,文字内容通过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使社区居民一目了然,更加清晰和直观地了解现有救助保障体系的情况。团队还撰写经典救助案例集、总结工作经验,通过典型帮扶案例集来记录困难家庭受助后发生的变化,回顾帮扶困难家庭的过程,总结救助的思路、模式与心得,推动救助工作行业交流与研究。

社区救助顾问工作,是扶危济困、救急救难的兜底性工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大桥街道社区救助顾问团队将用心抓好社会救助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链接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救助合力,帮扶救助对象形成动态管理,关怀困难群众衣食冷暖,架起与社区困难群众一道又一道的“连心桥”。

多元化慰问,丰富困难家庭生活

除了经济和学业帮困,精神层面的协助也非常重要。对于含有儿童或青少年的家庭,救助顾问团队定期举办室内与户外的亲子活动,积极开展小组工作,在关注儿童或青少年学业情况的同时,也丰富其课余生活,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增进亲子间交流与沟通,改善家庭关系。

热闹有趣的户外亲子游戏,考验大家的肢体协调能力与相互配合能力,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与耐力,提高其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自主探索的户外玩沙活动,让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得到了满足,使其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较好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红歌活动,引导孩子们重温并铭记历史,使其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起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热情;曲奇烘焙活动,使孩子们体验到动手、制作的快乐;安全教育活动普及安全常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范和健康意识;手工制作送祝福活动,教会孩子懂得感恩,培养孩子对美的认知……

篇14:关爱困难家庭倡议书500字

2、如果您能单独或共同资助一名或几名失学儿童,我们可以提供贫困家庭儿童的信息,并保持资助人与被资助儿童之间的联系。

我们同时郑重承诺:

1、我们都将所募集到的扶贫助学资金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2、我们会一直关注捐助资金的去向直至它到达受捐助人手中,并不断将受捐助人的情况(包括受捐助情况和学习情况)向捐助人或集体反馈回来。让这些孩子在大家的共同关心下茁壮成长。

3、《法制与经济》杂志社将长期关注贫困失学儿童,为资助贫困失学儿童搭起平台;并专门建立资助人同被资助人之间的档案,确保双方的长期联系性。

倡议人:_

上一篇:复旦大学接收免试研究生申请须知下一篇:班主任尊重科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