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建设考察报告

2024-06-27

城市规划建设考察报告(共6篇)

篇1:城市规划建设考察报告

学习考察城市建设考察报告

学习考察城市建设考察报告

为借鉴学习兄弟县市在城市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6月3日,我县组团到等地考察了城市建设工作。考察团由县委副书记为团长,县政府副县长为副团长,部分县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部分重点乡镇的党委负责人等共28人参加。考察团先后学习考察了等地的城市建设,通过学习考察,使大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学习了经验,看到了差距,启迪了思维。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二、主要体会与感受

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深切感受到兄弟县市强劲的发展态势、浓厚的建设氛围和大胆创新的实干精神。他们科学务实的城市规划理念、灵活高效的征地拆迁模式和令人瞩目的城市建设业绩,发人深思、催人奋进,主要感受有五点:

(二)征拆模式新。把补偿当作“了断”,把安置限于安居,这是目前许多地方开发建设、征拆补偿较为普遍的作法。征地拆迁往往是一锤子买卖,一次补偿、钱地两清,开发建设主体总是把利益的天平倾向自己一方,把征地拆迁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作为利益的对立面来看待,很少考虑失地农民的后路,这种利益上的本位主义,使征拆对象和失地农民既伤利更伤心,造成用地方和供地方的情绪对立,导致征拆工作成为“天下第一难”。如何有效化解征拆难题?县以迎宾大道项目为试点,改革传统的拆迁安置方式,全面推行产权调换房安置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做到“四个一”:

1、树立了一个好理念。一是拆迁让群众说了算。改变以往拆迁由政府说了算的做法,把决策权交给群众,充分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走访群众、问卷调查、会议座谈等形式,就项目规划建设、房屋征收补偿标准等重大问题,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特别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补偿安置问题,专门召开听证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拆迁户代表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征收补偿方案。二是利益让群众最大化。在拆迁补偿标准和安置政策的制定上,找准政府与群众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在确保群众合法利益的前提下,让群众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受益。三是服务让群众最满意。改变以往拆迁工作,政府既当指挥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把更多的政府职能转向服务员的角色,通过与拆迁户交朋友,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以诚动迁、以情拆迁。

2、制定了一个好政策。一是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在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时,改变以往政府与拆迁户相互争利的做法,既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又结合本地市场行情,在多次调研、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安置方式、返购价格和市场均价。二是适当出台优惠政策。实行拆迁店面同等面积安置店面,对在限定时间内签订拆迁协议的,除按相关文件规定进行补偿外,按其合法有效建筑面积的25%增加奖励安置面积,产权调换房两年内自愿转让的,可直接办理到受让人名下等。三是公平公正执行政策。针对以往拆迁工作中存在“早签吃亏、晚签得利”现象,建立了“五公示一监督”新模式,即对政策依据、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奖励措施等进行公示,成立专项监督审计小组,有效确保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消除了群众对拆迁的疑虑。

3、组建了一支好队伍。一是党政领导勇于担当。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指挥,部分人大、政协副职任副总指挥的项目指挥部,把整个拆迁战线分成若干个责任段,分别由指挥部副总指挥分段负责,并成立综合协调、规划编制、征地拆迁和工程协调等若干个工作组,负责协调解决拆迁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抽调人员集中攻坚。从27个责任单位抽调了84名素质高、能力强、具有拆迁工作经验的干部充实到拆迁一线,所有抽调人员与原单位脱钩,统一接受指挥部办公室管理,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签到,一边倒开展工作。三是责任单位包干负责。对所有拆迁户分别落实包干县领导、包干单位和相关乡镇,由包干单位与指挥部签订《征地拆迁包干责任状》,实行“六包”,即包政策宣传、包安全稳定、包协议签订、包弃房、包拆除、包后续工作。

4、建立了一套好机制。一是建立定期例会制。每周三、周五定期召开指挥部副总指挥、工作组组长、办公室成员单位参加的专题调度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建立定期通报制。每天对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总,每周按完成工作任务量,对各责任单位进行排名,并将排名情况,以手机信息的方式通报给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三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出台了《县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锻炼考察选拔干部暂行办法》,对拆迁任务完成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对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优先提拔重用。同时,对未完成任务且排名后3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四是建立倒计时推进制。对各项工作限定完成时限,制定倒计时时间表,明确目标、量化任务和落实责任,实行倒计时推进。五是建立以拆违促拆迁制。集中精力、人力和物力,对金塘返迁安

学习考察城市建设考察报告

为借鉴学习兄弟县市在城市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6月3日,我县组团到等地考察了城市建设工作。考察团由县委副书记为团长,县政府副县长为副团长,部分县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部分重点乡镇的党委负责人等共28人参加。考察团先后学习考察了等地的城市建设,通过学习考察,使大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学习了经验,看到了差距,启迪了思维。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二、主要体会与感受

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深切感受到兄弟县市强劲的发展态势、浓厚的建设氛围和大胆创新的实干精神。他们科学务实的城市规划理念、灵活高效的征地拆迁模式和令人瞩目的城市建设业绩,发人深思、催人奋进,主要感受有五点:

(二)征拆模式新。把补偿当作“了断”,把安置限于安居,这是目前许多地方开发建设、征拆补偿较为普遍的作法。征地拆迁往往是一锤子买卖,一次补偿、钱地两清,开发建设主体总是把利益的天平倾向自己一方,把征地拆迁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作为利益的对立面来看待,很少考虑失地农民的后路,这种利益上的本位主义,使征拆对象和失地农民既伤利更伤心,造成用地方和供地方的情绪对立,导致征拆工作成为“天下第一难”。如何有效化解征拆难题?县以迎宾大道项目为试点,改革传统的拆迁安置方式,全面推行产权调换房安置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做到“四个一”:

1、树立了一个好理念。一是拆迁让群众说了算。改变以往拆迁由政府说了算的做法,把决策权交给群众,充分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走访群众、问卷调查、会议座谈等形式,就项目规划建设、房屋征收补偿标准等重大问题,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特别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补偿安置问题,专门召开听证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拆迁户代表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征收补偿方案。二是利益让群众最大化。在拆迁补偿标准和安置政策的制定上,找准政府与群众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在确保群众合法利益的前提下,让群众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受益。三是服务让群众最满意。改变以往拆迁工作,政府既当指挥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把更多的政府职能转向服务员的角色,通过与拆迁户交朋友,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以诚动迁、以情拆迁。

2、制定了一个好政策。一是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在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时,改变以往政府与拆迁户相互争利的做法,既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又结合本地市场行情,在多次调研、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安置方式、返购价格和市场均价。二是适当出台优惠政策。实行拆迁店面同等面积安置店面,对在限定时间内签订拆迁协议的,除按相关文件规定进行补偿外,按其合法有效建筑面积的25%增加奖励安置面积,产权调换房两年内自愿转让的,可直接办理到受让人名下等。三是公平公正执行政策。针对以往拆迁工作中存在“早签吃亏、晚签得利”现象,建立了“五公示一监督”新模式,即对政策依据、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奖励措施等进行公示,成立专项监督审计小组,有效确保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消除了群众对拆迁的疑虑。

3、组建了一支好队伍。一是党政领导勇于担当。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指挥,部分人大、政协副职任副总指挥的项目指挥部,把整个拆迁战线分成若干个责任段,分别由指挥部副总指挥分段负责,并成立综合协调、规划编制、征地拆迁和工程协调等若干个工作组,负责协调解决拆迁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抽调人员集中攻坚。从27个责任单位抽调了84名素质高、能力强、具有拆迁工作经验的干部充实到拆迁一线,所有抽调人员与原单位脱钩,统一接受指挥部办公室管理,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签到,一边倒开展工作。三是责任单位包干负责。对所有拆迁户分别落实包干县领导、包干单位和相关乡镇,由包干单位与指挥部签订《征地拆迁包干责任状》,实行“六包”,即包政策宣传、包安全稳定、包协议签订、包弃房、包拆除、包后续工作。

4、建立了一套好机制。一是建立定期例会制。每周三、周五定期召开指挥部副总指挥、工作组组长、办公室成员单位参加的专题调度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建立定期通报制。每天对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总,每周按完成工作任务量,对各责任单位进行排名,并将排名情况,以手机信息的方式通报给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三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出台了《县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锻炼考察选拔干部暂行办法》,对拆迁任务完成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对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优先提拔重用。同时,对未完成任务且排名后3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四是建立倒计时推进制。对各项工作限定完成时限,制定倒计时时间表,明确目标、量化任务和落实责任,实行倒计时推进。五是建立以拆违促拆迁制。集中精力、人力和物力,对金塘返迁安

置区77户违章建房户进行了强制拆除,彻底扭转了拆迁拆违工作的被动局面,促进了拆迁工作的开展。六是建立一户一策制。由包干责任单位负责,对全部拆迁户建立工作台账,全面摸清拆迁户的家庭基本情况、社会关系、主要诉求,采取“一户一策”的办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四)融资渠道活。如市为破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20xx年组建了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将收储土地和其他国有资产打包作公司资本金,以项目为依托向银行融资投入城市建设,实现融资、投资、资产管理和资本的市场化运作,为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可持续的来源。同时,还积极经营城市无形资产,采取bt、bot、tot和ppp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目前相关模式已成功运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县在采取bt模式运作新区开发中,要求项目投资方在项目建设中,首先建设好新区的绿化景观及部分基础施设,前期投入资金待新区开发用地拍卖后支付,有效地解决了政府投入资金紧缺的难题。

(五)推进机制实。如县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成立重大项目推进办,并下发了《县20xx年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意见》。坚持一周一督查。各项目责任乡(镇)、单位及时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困难、问题,并于每月初将情况报县推进办。坚持半月一小结。每半个月县分管领导召开阶段小结会,总结项目推进情况。坚持一月一推进。原则上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召集县推进指挥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一季一调度。由县委常委会每季度对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情况进行分析通报,重大问题不定期向县委县政府专报,并将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坚持一年一考核。每年组织一次项目建设考核工作,并进行全县排名。年内组织一次全县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巡回观摩,在年底前组织一次“看特色、看变化”活动。实行一项目一档案。逐个建立重大项目台帐,确保项目情况的真实度;市为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专门出台了《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从部门职责、项目确定、开工准备、项目实施、工程验收、资金管理、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了具

体的规定,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和管理。

三、几点启示和建议

兄弟县市城市建设的实践证明,要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我县的城市建设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的做美城市,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加大投入,全面掀起上项目、兴产业、促发展的高潮,切实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有力促进全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质、提速、提效。

(一)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要在加强与瑞金都市区规划融入与对接的基础上,高起点展开规划编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加快“东进南扩”战略,走组团式、片区化的路子,打造月亮湾新区、城南、城北等城市综合体,快速拉开城市框架,合理优化城市结构,科学布局城市功能。待市人民政府批复后尽快实施好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并在第四轮总体规划的指引下,尽快完成各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坚持内引外联,激活资金。城市建设没有资金投入,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善于经营好各类资产,做强城市。一是要经营好土地资产。必须做到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城区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供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二是要经营好增量资产。要以县城投公司为平台,探索城市开发建设新机制,对新上的城市建设项目,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鼓励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吸引投资者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三是要经营好存量资产。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现有城市基础设施资产通过产权出让、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资产运营,实现存量资产的保值、增值、变现。四是要经营好无形资产。要将城市的街道和桥梁的冠名权,公共场所和建筑物的广告发布权等无形资产,通过公开招标、竞价拍卖使用的方式,使之具有资本属性,产生新的价值。

(四)坚持体制创新,和谐征拆。要实现和谐征拆最核心的还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变应变,顺应发展新形势和群众新期待,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一是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拆迁难”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至有“拆迁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但只要我们平时加大规划法律、法规宣传,找准与拆迁对象的切入点,坚持和谐拆迁理念,政府不与被拆迁户争利,不与被拆迁户对立,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拆迁户需求,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也是可以积极推进的。二是要构建切合失地农民切身利益的长效保障机制。结合我县经济发展水平,遵循“低标准、全覆盖”的基本原则,继续科学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逐步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失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全面确保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通过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服务、创造就业机会保障失地农民充分就业;通过

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税收优惠减免,同等享受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来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三是要探索灵活多样的补偿安置方式。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政府要坚守底线,尝试改变以往宅基地安置方式,大力推行产权调换房安置和货币补偿安置。可参照、等地的有益做法,制定好相关的政策措施,使产权房安置的利益最大化,使宅基地安置的利益最小化,引导安置户统一安置在高标准建设的安置小区内,不仅可以做到节约、集约用地,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可防止宅基地建设因管理不当,变成城市新的“城中村”和“棚户区”。

篇2:城市规划建设考察报告

------------------

发表日期:2007年12月12日【编辑录入:ws909】

根据区委统一安排,由建委、国土、市政、街镇等相关部门和单位领导组成的城市建设考察组在区政协主席吕进、人大副主任李文生的带领下,于11月2日至11日赴上海、杭州、宁波、无锡、苏州工业园区等地,对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五地的基本情况及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基本情况

1、上海市的情况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地处南北海岸线中心,长江三角洲东缘,长江由此入海,交通便利,腹地宽阔,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市区面积2057平方公里。辖18个区、1个县。上海的旧中心城区以原来的南市区,即现在黄埔区大部分为中心,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杨浦区和闸北区是旧上海的工业中心。卢湾区,黄埔区,静安区,虹口区集中了旧上海法英日等租界的历史风貌,遗留下一大批的名人故居和西式建筑群。徐汇区,闵行区成为上海的又一个中心城区,其中徐汇区集中了大量的商业服务机构,而闵行正在成为上海一个高度集中的居民住宅区域。同时,上海加快了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01~2006年,全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累计达到4382.75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25.5%。先后建成了一批跨黄浦江的大桥、隧道、高架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等标志性重大城市建设工程。城市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为进一步改善上海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2、杭州市的情况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辖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高新(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建德、富阳、临安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市区城市人口313万人,常住人口530万人。近年来,该市在城市建设方面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的网络化组团式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

式空间结构模式。特别是在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农田)等形成绿色开敞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避免城市连片发展而影响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该市能成为世界评定的最适宜人居城市,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度重视了城市绿地建设,以创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生态城市为目标,积极实施沿江、沿河、沿路绿带,合理均衡配置各级公园绿地,建设好居住区、工厂、学校内附属绿地,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按照体现植物多样性原则,重视树木种植,注重植物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努力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形成了融山、水、林、园、城为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3、宁波市的情况

宁波市是浙江省的重要海口城市。其中心城范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实际居住人口220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265.8平方公里。该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以实施 “中提升”战略为中心,围绕完善和强化“六大功能”,确定了重点发展区域,其中新区6片,旧城更新区11片,重点加强了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三江中央商务区、湾头地区、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园区、宁波保税区、鄞州南部商务区、铁路南站客运枢纽地块、科技文化创业区、长丰滨江休闲居住区、都市文化旅游商贸区建设。同时在城市交通方面与之配套,计划建设“十三联”干道系统,建设12座跨江大桥,48条主次干路和轻轨1#线,加快支路建设,对有条件的卡口进行改造,并分两期建设44个公交场站、10条公交专用道,每年增加2000个公共停车位。为此,该市确定的近期重大建设项目,将投入资金2865.16亿元。

4、无锡市的情况

该市立足于规划建设湖滨城市、山水城市,从尽快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建成区面积人手,重点规划建设和发展新城区,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老城区,推动城市建设南进北伸,构筑由主城、副城、卫星城组成的多中心、开敞型、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从2005年以来,该市实施了“打造山水名城、共建美好家园”的三年城建发展行动纲要。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城市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山水特色,坚持吴文化特点,坚持服务业兴城,坚持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二是城市建设坚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每一个时期都有重点。三年来,该市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和优势兵力,采取突出重点、突破重点、落实重点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建设大跨越。

5、苏州工业园区的情况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始建于1994年5月。该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5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其建设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建园十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发展效益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大幅改善,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过20万个。2006年,每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5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6亿元,进出口总额达500亿美元,其中出口250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是国内开发速度较快、协调发展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开发区之一。

(二)主要特点

上述五个城市在建设管理中,均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总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规划,形成了完整科学的规划体系。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在建设之初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融合国际上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联合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工业与城市各项功能,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因此,苏州工业园区仅十多年的历史,其城市建设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城市形象十分大气。

2、充分利用水资源,在城区建设河道水网,增添城市魅力。杭州、宁波、无锡、苏州都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了纵横交错而又规范的城市河道水网,形成了内河景观,水因城而美,城因水而活,增添了城市的宜居价值。

3、城市主题明确,楼盘小区色调明快,现代城市气息浓烈。几个城市在加强旧城改造的同时,均根据发展要求和现代城市建设经营理念,大规模扩建城市。在城市建设上均根据历史定位和现代体现要求确定了自己的城市的主题,如宁波市强调名城保护,把反映名城发展轨迹的 “名城风貌展示线”和反映港口城市特色的 “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线作为建设的重点。因此,各地在城市规划建设上根据主题确定了楼盘造型和城市的主题色调,显得大气。

4、强化绿地建设,重视绿化美化,营造雅致幽美的城市环境。几个城市地势平坦,城市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更重要的在于城市的绿化建设,几个城市均到处建设有大片的绿地或公园,所有绿地都进行了美化,如杭州把城市绿化网带建设和美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不管是老城或是新区均掩映在绿树花丛中,所以成为了世界评选的最适宜人居的城市。

5、建立完善开发管理体制,实行建管同步,形成城市建设管理合力。如苏州工业园区为了抓好园区建设,成立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CSSD)作为园区的开发主体,由中新双方财团组成:中方财团由中粮、中远、中化、华能等14家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出资组建;新方财团由新加坡政府控股公司、有实力的私人公司和一些著名跨国公司联合组成,同时成立管委会作为园区的管理主体,实行建管分离,管委会下设15个职能局(办),工作人员面向全国招聘,并通过树立“亲商亲民”理念、增强一站式服务功能、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等途径,形成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的服务体系、“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和“科学、规范、透明”的法制化环境。又如宁波在城市管理方面,采取激励机制,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消灭了城市顽疾“牛皮癣”,整个城市显得清爽整洁,任何角落都找不到乱涂乱抹的痕迹。

6、以人性化为基点,建设高水准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几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高水准,在公共服务设施上体现了人性化要求。如杭州在西湖苏堤出口处设置移动式红绿灯,在人流高峰期发挥红绿灯作用,在人流较少时移走,保证车辆运行畅通。宁波在天一购物广场设置大量的即干型座椅,不管天晴或是下雨,均可为游人提供休息场所。

二、关于万盛城市建设管理的建议

从城市发展历史、城市拥有的发展地积和人气空间以及经济实力等方面来看,万盛先天不足,与上述几个城市没有可比性。但是,这些城市的建设管理理念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为此,根据上述几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经验,结合万盛实际,我们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城市的建设管理水平:

1、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确定城市主题。城市建设要有特色,关键要确定城市主题。我区提出了“两基地一城市”的发展战略,理请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也为城市规划建设确定了基调,即城市是旅游和宜居的载体。因此,旅游宜居应该成为我区城市建设的主题,新区建设、旧城改造以及城市楼盘形象、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绿地建设等都应该按照这个主题规划建设。

2、重视绿地建设,加强城市绿化美化。要改变我区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最大化利用土地建房的观念,根据绿色宜居城市的指标要求,最大限度地规划建设好城市的绿地空间,要通过强化管理和园艺人才的引进培养,美化城市以及交通干道绿地,让城市绿地真正发挥绿化美化城市、提升城市环境形象的作用。

3、城市公益设施建设注重人性化。公益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城市建管水平。我区作为旅游区,应重视城市细节建设,体现人性化:一是在红绿灯的设置上,建议取消田家炳中学和万盛实验小学门口的固定式红绿灯,以移动式红绿灯代替,使用于上学和放学的高峰期。二是设置休闲座椅,在公园、滨江路、子如广场、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要合理设置经久耐用的即干式座椅并加强管护。三是在人行道科学设置停车点,由于我区城市建设功能不完善,车辆停靠极不方便,特别是旅游高峰期,自驾车外地客人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建议根据我区城市街道状况,科学合理设置骑人行道的小轿车临时停车位和非机动车临时停车位。

5、制定奖励办法,利用社会力量消除“牛皮癣”。“牛皮癣”是我区城市顽症,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建议学习宁波市的管理模式:一是市政部门、电信部门加强配合,采取技术性措施坚决管好通讯工具;二是制定激励措施,发动社区群众参与“牛皮癣”的日常监管,形成社会合力;三是落实门点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四是采取制造者自清理等措施,由“牛皮癣”制造者清除所制造的“牛皮癣”,提高“牛皮癣”制造者的成本支出。同时,市政、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全力协作,对发现的问题一追到底,坚决惩处。

6、利用优势,开发建设奥运主题公园。杭州利用六和塔优势,建立了以塔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将全国所有的塔予以浓缩,形成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六和塔文化主题公园。建议我区结合羽毛球基地建设的要求,利用万盛公园的优势,建设以羽毛球为主题的奥运文化主题公园,将历届世界性大赛羽毛球冠军和我国历届全运会冠军的形象及简介等内容以雕塑形式展现,形成具有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奥运精神文化主题公园。

7、统一建筑色调,建筑立坡式景区房顶。楼盘的色调体现城市的主题,提升城市的风格形象。宁波在海景房建设中采用与大海相近的淡灰色调和蓝色调分别作为楼房墙体和房顶主色,采用立坡式房顶结构,显得大气而壮观。我区作为旅游区,建议在景区房建设中,根据我区绿色旅游的主题要求确定楼房主色调,同时采取立坡式房顶结构,减少甚至杜绝平顶式

篇3:城市规划建设考察报告

一、培训考察情况

(一) 培训团在洛杉矶县考察期间, 了解了美国城镇规划的政策支持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与城镇规划的关系。洛杉矶县区域规划主要由地方政府发起, 规划局和规划委员会负责指导规划编制, 虽然没有编制程序和时间上的统一要求, 但是一定要在州立法所规定的截止日期以前出台。规划编制过程中, 规划编制人员要深入社区并且制定详细的公众参与计划, 包括公民咨询指导委员会、公众听证会、访谈、问卷调查、媒体讨论、互联网、刊物、社区讲座以及社区规划的分组讨论与汇总等形式。规划编制完成后, 需结合地方需要制定配套的“投资建设计划”, 以配合总体规划的实施, 其中包括项目说明、预算开支、经费来源、工程时间、日常运营的投入产出、优先顺序及理由等, 对市政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消防站、公园、道路管线、污水处理厂等公共投资项目做出5年的财政计划。投资建设计划为期5年, 但一般每2—3年做一次, 以便调整。投资建设计划由州长签字后呈交议会审批, 计划通过后, 州政府必须严格执行, 未列入年度计划的项目一律不得进行投资建设。在规划建设管理方面, 为了使各类法规有效地发挥效力, 达到控制目的, 并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联邦政府采取以基金引导为主、法规控制为辅的原则, 在发放联邦基金时附加条件 (如:某类基金的使用必须有当地居民的公众参与, 某类基金的审批必须有区域规划部门的推荐等) , 直接设立专项基金 (如:1959年的总体规划基金、1972年的水处理和水质量规划管理基金) 来引导和调控地方的规划建设管理活动。地方政府只有积极迎合基金的附加条件, 提出具体的项目和措施, 才能申请到基金。

培训团全体成员合影

(二) 培训团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大学考察培训期间, 了解了美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分区制度管理的规章制度及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等方面的内容。联邦、州、县、市在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受益权上各自独立, 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 也不存在任意占用或平调的情况, 当遇有为社会公益事业兴建铁路、公路以及其他设施, 确实需要占用州县市属公有土地或私人土地的情况时, 联邦政府可依法通过交换、购买或租赁等有偿方式取得。美国各层次规划的核心是法律法规和政府制定的各类规范和标准, 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来约束和引导地方的土地利用及规划管理。美国土地强制征购过程中, 强调即使土地是私人所有, 但为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 在合理补偿的条件下, 政府依然是可以强制征购私人所拥有土地的。

传统城镇风貌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由联邦法规、州政府法规和地方法规三部分组成, 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模式。20世纪60年代后, 随着人口的增长与郊区化趋势的加剧, 美国联邦政府开始重视环境问题, 并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政策法规。该法案把环境规划的概念引入到传统的规划活动中。一方面, 法案要求各州政府根据NEPA制定自己的环境控制法案, 并为此设立了鼓励环境研究和环境立法的联邦基金;另一方面, 法案要求联邦政府在决策中要强调环境问题, 凡是申请联邦基金资助的建设项目, 一律要先做环境影响评估, 提交“环境影响报告”。

(三) 培训团在马里兰州规划部拜访期间, 了解了美国城镇规划与实施管理的相关内容, 如马里兰州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马里兰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开展情况以及马里兰计划的编制情况、查尔斯王子县的总体规划编制情况、马里兰给水和排水管道的规划和建设情况、马里兰州的交通规划和建设情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郊区化发展, 城市低密度无序蔓延, 美国城市发展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马里兰州政府根据实际情况, 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 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 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 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 密集组团, 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 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其主要原则有:1.土地的混合利用;2.建筑设计遵循紧凑原则;3.各社区应适于步行;4.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 保证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间的有效衔接;5.保护公共空间、农业用地、自然景观等;6.引导和增强现有社区的发展与效用, 提高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降低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压力。自从马里兰州提出“精明增长”的理念以来, 截至目前为止, 美国已有三分之二的州选择了“精明增长”的发展模式, 马里兰计划更是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今后马里兰州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

现代城镇风貌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四) 培训团在巴尔的摩县规划局拜访期间, 了解到巴尔的摩县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 巴尔的摩县的城市发展思路从最初的鼓励土地向郊区蔓延发展向现在的重视环境保护、提倡土地高密度开发和混合使用方向转变。新的巴尔的摩县总体规划 (2020) 的发展目标有三个:1.可持续发展;2.基于现状的发展;3.强化公共和步行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包括居住环境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以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强化公共和步行空间主要指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居住、生活和学习环境, 注重各种用地功能的混合使用。巴尔的摩县今后的工作重点是保护好乡村和历史文化遗产地区, 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现有社区的良性发展, 并且加大具有潜力地区的发展力度, 同时要通过立法手段确保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五) 培训团在马里兰州罗耀拉大学培训考察期间, 了解了美国联邦法律制度、土地利用法规的构成和管理过程等内容。美国是民主立宪制国家, 采用的是联邦政府与各州分权而治的政体, 与其它西方民主国家相比, 美国各州政府对地方的影响比联邦政府相对要强。各州在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相对自治, 各州有独立的宪法、法律和税收体系等。美国的国家宪法没有提及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是各州通过立法产生的, 其权力 (如征税、发行债券、法庭系统及规划法规等) 也是由州立法赋予的;同时, 地方政府也必须履行州立法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 地方城市的规划法规基本上是建立在州立法框架之内的。这是理解美国各级规划法规体系和建设管理体制的重要前提。在美国, 联邦、州和地方等各级政府都采用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模式, 三权分立的运作机制不仅把美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法规制定、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三个相互制约的因素紧密地联系起来, 而且使得规划和建设活动在联邦、州和地方的每一个层面内, 都能进行有效的自我修正和调整, 形成良好的内部运行循环, 不需要很多自上而下的行政监督和强制干预。在规划立法体系方面, 最重要的是美国的商业部1922年出台的《州分区规划授权法案标准》和1928年的《城市规划授权法案标准》。这两个法案成为美国城市规划的法律依据和基础, 为各州在授予地方政府规划权力时提供了可参考的立法模式, 肯定了分区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合法地位。

镇中心规划建设尺度宜人

市民参与环境绿化

培训团在巴尔的摩市规划局进行拜访交流

统一规划建设的新建住宅小区

(六) 培训团一行在马里兰州自然资源局拜访考察期间, 了解了公共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资源保护情况。马里兰州自然资源局成立于1969年, 主要致力于马里兰州土地资源的生态保护。42年来, 基本上形成了每一英亩的土地被用于开发, 就有一英亩的土地被用于生态保护的模式。迄今为止, 一共有超过70多万英亩的土地被用于生态保护, 建立了5800个地方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大部分马里兰州的居民十五分钟内即可到达。马里兰州自然资源局制定了长期计划来保护州里的自然资源, 包括水源、野生动物聚居地、森林和农田以及其他一些特殊地区。每一个保护项目都做了生态足迹分析, 通过促进旅游、娱乐、农业和林业发展, 吸引大量的游客支撑当地经济发展, 提升周边住区和商业地产的土地价值。据初步统计, 这些休闲活动每年能给马里兰州带来6—7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州立公园每年也给当地带来了6.5亿美元的收入。州立公园每年实现5.67亿美元旅游收入, 提供了10000多个就业岗位和超过3900万美元的税收。基本上, 州政府每投入1美元, 就会得到25.56美元的收益。但是由于需要收购用于保护的土地数量太大, 到目前为止, 资金依然是土地资源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

(七) 培训团一行在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规划局拜访考察期间, 了解了当地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与规划及分区规划政策制定执行等情况。蒙高马利县是马里兰州人口最多和最富裕的县, 毗邻国家首都华盛顿特区, 拥有1287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围和93.1万的人口。县内另有三个独立的城市和一些独立的镇、村或其他行政单元。这些市镇等行政单元很多都有自己的法律和议会。马里兰州法律规定了编制和审批县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 为县域内各分区的总体规划、专业规划等提供规划基础和依据。每一个分区的总体规划、专业规划等, 在经过县议会的审议后, 即成为县总体规划的修订或补充。除县总体规划外, 蒙高马利县的区域专业规划涵盖交通、环保、历史文化保护等各个方面。在县总体规划之下, 蒙高马利县对县内的不同地区分别制定了总体规划。分区总体规划是在县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框架和原则的基础上, 内容相对深化和细化, 对土地利用的性质、布局、总体强度和各项要求、政策等做出较为具体的规定。经批准的分区总体规划被视作对县总体规划的修订和补充。在蒙哥马利县规划局, 县规划部门的职员参与分区总体规划和区划法规调整的整个过程, 他们从县总体规划、交通、环保和历史文化保护的角度提供信息, 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县议会制定了不少有利于县域规划实施的规章、指引和政策, 在区划条例中增补了许多新的内容, 包括:限制农村地区的开发、允许在地铁站周边进行高密度的综合开发、增加住宅用地分区的种类以提供更多的房屋类型等。该县有资金使用计划, 每六年为一个周期, 每年进行调整, 每两年进行修订。计划详尽地规定六年内每一年政府投入各项建设资金的数量、来源、期限、使用要求等, 内容包括污水、地方道路、暴雨排放、学校、图书馆、公园、消防设施等。这些财政计划必须符合县总体规划、分区总体规划以及该县每年出台的增长政策要求。美方接待人员列举了银泉镇CBD开发的案例, 提出了发展权转移的概念。所谓发展权转移主要是指通过容积率、建筑密度、开发强度等一系列指标的控制和交易, 实现区域和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要求。比如, 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由于国防、生态、环保等原因, 对某一区域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限定最高标准, 原有的超出限定标准的容积和建筑指标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方法转移到其他区域。这样一方面弥补了限制区域内企业、机构和个人的损失, 促进他们按照政府城市规划的要求实施搬迁和布局调整;另一方面, 有利于欠开发区域获得更多的容积和建筑, 缩小与发达区域的发展差距。政府指定有关部门从发展权转移的市场交易中收取公共服务费, 重点用于廉租房、水电气管网等公用设施的建设。美国把发展权转移作为实现区域和城市规划中政府意图的重要工具, 政府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来体现自己的战略意图, 实现长远的战略目标和要求。

城镇的建设规划与市民生活、便利出行高度契合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八) 培训团一行到华盛顿特区首都规划委员会拜访期间, 了解华盛顿特区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华盛顿特区首都规划委员会由12名委员组成, 其中6名联邦政府代表、4名地方政府代表、2名国会议员、48名正式雇员, 涵盖了规划、建筑、景观、工程、GIS等各类专项人才。规划委员会的基本权利是国会授予的, 其主要职责包括特区总体规划编制、联邦政府的促进计划、联邦政府项目的审核和批准以及一些特殊事项。2004年, 委员会专门针对联邦所辖地区开展了总体规划编制, 主要包括联邦部门分区、国际和国外组织所在地分区、交通系统规划、公园和开放空间规划、自然环境规划、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规划等内容。每年规划委员会都对华盛顿特区的发展议案提出审查意见。2011—2016年的发展计划中, 有14个部门提出了146个计划, 涉及86亿美元。规划委员会对上述计划的审查通常需经过预选、初审和最后定案三步程序, 每个项目审查周期30天, 每年可以审查150个项目。此外, 规划委员会还需承担一些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如纪念建筑布局总体规划、首都区规划和安全防卫规划、首都中心区规划等。由于联邦政府和华盛顿市的管辖范围不同, 因此特区和华盛顿市规划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

巴尔的摩市密歇根城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二、经验借鉴与启示

(一) 优化城镇规划层级体系

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城镇规划建设的管理只有原则性规定, 类似于我国城镇规划相关的“导则”, 与我国各层级的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不同。在美国, 城镇规划只有城市总体规划一项, 由县、市 (镇, 下同) 级政府编制, 其内容相当于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的总和, 不再进行细分。而我国城市规划分为不同层级: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乡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县域城乡总体规划、县城总体规划、镇规划、村庄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还细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等。规划体系纷繁复杂, 时常给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就审批程序而言, 美国的城镇规划由政府组织编制, 议会审批, 程序非常简洁;而我国的城镇规划由下一级政府编制, 上一级政府审批或备案, 新的城乡规划法要求报同级人大备案, 繁琐的程序导致规划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审批下来, 严重影响城镇建设, 甚至有些地方不得不“提前”进行建设, 使规划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因此,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简洁有效的规划层级体系和审批程序, 优化我国规划层级体系和审批流程。

村镇规划实景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二) 高度重视规划的公众参与

与我国情况不同, 美国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群众的意见, 特别是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规划编制过程中, 不但要进行大量的民意调查、意见收集, 而且还要多次征求居民意见, 召开专门的听证会, 获得同意后, 方可形成报批稿, 上一级政府的相关规定只作为参考。相比而言, 我国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上一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关规范和标准, 且必须严格执行, 2008年以前, 规划无须征求群众意见。新的《城乡规划法》颁布以后才要求规划公示, 但居民意见只是参考。美国城镇规划编制非常尊重利益相关者意见, 究其原因有两点:1.两国政体不同;2.美国土地是个人私有财产, 私权不容侵犯, 居民对涉及他们利益的规划有权说“不”, 而我国土地属国有或集体所有, 个人只有土地使用权, 没有所有权。

依山势地形而建的城镇中心

(三) 注重规划实施的可持续性

在美国, 城市规划一旦确定就会成为法律约束性文件, 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即使当政人员有所调整, 规划也不会随意变动。原因有两个:1.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利益方的意见, 即当地居民的意见, 无论领导如何调整, 居民意见不变, 规划就不会变;2.美国已经进入城镇化中后期, 城镇发展和建设速度相对放缓, 建设速度较慢, 规划能够满足城镇建设的需要。相比之下, 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 多数城镇规划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二十年规划, 往往十年不到就建成了;我国的行政体制和考核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对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导致规划连续性不强。

(四)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的基础设施是确保城镇正常运转的载体和重要保证。为了使基础设施容量的扩大与城镇整体的发展相协调, 必须十分重视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保证城镇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美国的城镇基础设施注重实用, 功能完善, 特别是城镇道路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和密度绝对是世界一流的。当前, 在我国大多数城镇发展中, 正面临着城镇车辆的快速增长与道路交通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在城镇道路建设方面, 不能简单地沿用延伸交通线、拓宽马路等传统方式, 必须研究制定适合国情和各地城镇实际的整体交通发展战略和科学合理的城镇交通规划, 明确交通发展目标, 确定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并与城镇土地利用有机结合, 建设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城镇综合交通体系。

城镇规划与建设力求符合经济实用和配套发展的原则。美国的小城镇规划与建设讲求实效,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等, 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目前我国综合国力还不强, 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相当缺乏。因此,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规模和标准要充分考虑经济承受能力, 与本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 与群众的生活水平相适应。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直接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污水处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环境保护、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不断完善城镇整体功能。

城镇规划建设便利宜居

在美国考察给人影响很深的是管线下地问题。我国城镇经济条件再差都要求管线下地, 管线下地的成本非常高, 而唯一的好处就是美观。尽管美国是世界上头号发达国家, 就连洛杉矶、华盛顿等大城市都有许多地方的管线是架设在地上的, 除了美观上欠缺以外, 使用上没有其它问题。因此, 我国城镇建设时, 不一定要求管线都要下地, 最多核心区管线下地, 其它地方完全没有必要。

(五) 重视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充满生活气息的小镇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公共建筑规划充分考虑市民的参与需求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美国的郊区化发展模式比较粗放, 过度消耗资源, 浪费了大量土地。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提升战略期和调整关键期, 传统的投资驱动型和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及进城务工人口的增长, 使得城镇用地紧张、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步显现, 小城镇环境和生态系统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我国小城镇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道路。

首先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增强小城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牢固树立“生态小城镇”的理念, 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不断改善小城镇的环境质量;其次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以建设新型小城镇为抓手, 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以循环经济模式经营发展小城镇, 切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落实水资源保护措施, 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第三要全面建设生态环境。把小城镇环境质量的提升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工作, 加强小城镇生态环境管理, 加大小城镇绿化建设力度, 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第四要积极倡导绿色生活。积极发展节能节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经济发展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严格市场准入, 控制高能耗项目建设, 推行“绿色GDP”考核标准。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第五要切实加强绿色管理。把可持续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制定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依法推进可持续发展。

风貌保存完好、整洁的传统小镇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道路规划与市民居住出行紧密结合

(六) 加强特色城镇规划建设

美国城镇众多, 大小各异, 大的有几十万人口, 而小的只有几千人。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现代化水平高, 设施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建筑质量好、环境优美并且特色明显。美国很多小城镇, 依托当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格建筑, 依势而建, 融合当地自然环境特性, 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各类景观城镇, 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我国许多小城镇基础条件非常好, 依山傍水, 资源环境优势非常明显, 应加强城镇的特色挖掘与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山水小城镇景观形象。

美国很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在人们的心目中, 五十年以上的东西就算是文物, 就会被列入联邦或者地方政府的保护名录。在美考察期间我们发现, 小城镇建筑的设计者十分重视对本地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展。在形形色色的现代建筑中, 一方面渗透着小城镇原有的文脉肌理, 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地域文化;另一方面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建筑物也都散发着标新立异、彰显个性的风采。我国许多小城镇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 独特的古代建筑、历史街区、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都值得认真探索和发掘, 有待我们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也有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和留存值得总结和分析, 并加以保存和发扬光大。

篇4:城市规划建设考察报告

关键词:荷兰;街道绿化;形式;功能

1荷兰城市街道绿化

徒步在荷兰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我发白内心最真切最深刻的感受便是城市街道的绿化美。不论穿梭在热闹繁华的城市中心,还是徒步于静谧辽阔的郊野乡间,绿色始终伴随着时空转换而贯穿变化,巧妙、到位、精致、舒适。让人不禁感慨:荷蘭城市的街道绿化是如此自然地、恰如其分地溶于城市的血液中,没有丝毫做作别扭之感,以致于你会觉得其存在就是一种理所当然。

1.1街道绿化形式

“寻求每条街道最理想的绿化形式”,荷兰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因地制宜的充分理解和诠释。不同尺度的街道,有着为之量身定做的绿化方式,乍一看可能觉得只是随意而为之,但当所有这些“漫不经心”由点及面蔓延至城市的每一个细胞时,你就会发现荷兰人于处处不经意间给人惊喜。

1.1.1中心城区的街道

荷兰人注重绿化空间的舒适性。作为荷兰的第一和第二大城市,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市中心拥有宽敞的街道。不同于国内运用修剪整齐的“乔灌草”固有模式,荷兰人或以绿色草坪分隔机动车道与自行车道,其上零星点缀着几棵行道树:抑或是在简单的铺装上点缀一棵或几棵乔木(图1),简洁、大方、清爽、舒服。

此外,荷兰的开放空间规划还强调人性化,即以充分满足人的使用需求为前提进行绿化设计。在中心城区的一些狭窄街道上,甚至一棵树都不种来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和交通功能(图2)。

1.1.2狭窄的步行街

海牙的唐人街宽仅5米左右,是一条步行尺度的街道。荷兰人并没有为了绿化强行在窄巷里塞进一排行道树,而是巧妙地把街道绿化转移到了沿街建筑的墙体上

攀援的古藤从墙缝中蹦出,自下而上沿着墙体攀爬(图3)。如此既不占用街道的使用空间,又为场地带来一抹抹生机的绿色。

1.1.3近郊的空旷道路

城市轻轨是荷兰人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近郊空旷的道路上,绿化的空间就更加充裕了。荷兰人毫不吝啬对绿色的喜爱

将绿地与公共交通系统融为一体。乘坐城市轻轨时你会发现,轻轨的轨道叠合在城市绿地上,没有轻轨行驶时,城市绿地就成了道路上的草坪。此刻,大地就像是一张用绿草编织的密网,在上面精心雕刻了几条优雅的弧线,为列车腾出了一道道行驶的轨迹(图4、图5)。

1.2街道绿化功能

除去除尘、净化空气、防护隔离等方面的基本功能外,荷兰城市的街道绿化突出体现了荷兰人在城市空间规划上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以及对场地水问题的充分考量,尤为值得借鉴。

1.2.1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空间

荷兰采用自然生态优先的城市空间规划,强调开放空间的自然生态性,反映出浓郁的自然本色和田园特色。城市中心区中随处可见与河流、风车、草坪和树林等融为一体的综合生态空间,以及天鹅、野鸭、水鸟等在河边栖息的景象(图6)。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这里得到诠释。

1.2.2道路绿地的雨洪调蓄功能

当我们逐渐意识到水问题给城市带来威胁和灾难,开始倡导“海绵城市建设”时,荷兰人对雨水的认识和利用早已深入到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中了。道路旁看似普通的一块绿地,,实际上是拥有雨洪调蓄功能的滞留池。无需大刀阔斧的设施设备建设,只是对原有绿地进行了细微的改造,既保留了绿化空间,又解决了场地的雨洪问题(图7)。

2对我国城市街道绿化的启示

2.1因地制宜——结合街道自身特点选择绿化形式

当前,我国城市的街道绿化形式千篇一律。不论是宽阔的大马路还是狭窄的巷道,不论是一线大城市还是无名小城镇,都无法摆脱乔灌草搭配、列植行道树等固有的街道绿化模式。这种盲目无脑的设计套路,既不能展现城市的特色风貌,也满足不了市民对景观审美的基本需求。

在这一点上,荷兰的城市街道绿化设计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我们为何要一味追求修剪整齐的绿篱灌木和整齐划一的行道树?每条街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设计:可以是宽阔的绿草地,可以是简单的铺装行道树,可以是墙面上的一抹古藤绿,甚至可以什么也没有!这样的街道绿化,是对街道本身的尊重,也真正体现了人性化,展现了最真实美好的城市风貌。

2.2尊重自然——注重城市街道空间的生态性建设

荷兰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最大特色在于强调自然生态性,保持浓郁的自然特色。进行城市自然生态性建设是面向21世纪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我国在这方面只处于起步阶段,城市街道空间建设不注重生态自身的规律,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更谈不上关注动植物等物种的多样性等生态学基本问题。荷兰通过街道绿化建设引生态入城市的措施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

篇5:城市建设调研考察报告

继组织市(区)城市建设观摩活动后,市委、市政府又组织各市(区)委书记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赴××专题考察调研城市建设,直接感受周边地区城市建设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认真学习借鉴两地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推动××的城市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市围绕总书记提出的“把××建设成为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的目标,强力推进城市发展方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除了启动润扬大桥、绕城高速公路、宁启铁路等重大项目外,××又加强了对古运河、瘦西湖和古邗沟的水环境治理力度。特别是9月份以来,××加强了市区环境的综合整治,对城市干道两侧的违章、临时建筑一律拆徐。两个多月拆除各类建筑近30多万平方米,今年累计拆迁逾40万平方米,城市的道路越来越宽,城市的绿地越来越多,城市的空间景观越发靓丽。

镇江是一座具有3000余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又是一座临江而建的山水城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今年以来,镇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显山露水、透绿现蓝”,建成一座清新秀丽、充满灵气的江南名城,展现城市山林和大江风貌。今年3月份以来,镇江启动了城建四大重点工程。这四大重点工程分别是全长2.8公里、总投资超亿元的引资大道拓宽改造工程,总面积1.65万平方米的“城市客厅”大市口广场工程,全长1.9公里、总投资1.1亿元的长江路二期工程,总投资1亿元的中山路和解放路美化亮化工程。到9月底,四大工程已全部完工,极大地改善了镇江的投资环境,树立了崭新的城市形象。

在××,××党政代表团参观了荷花池公园、东圈门、汪氏小苑、××市区东出入口环境整治工程和瘦西湖水系整治工程。在镇江,代表团参观了引资大道及其绿化工程、“城市客厅”大市口广场、有“镇江外滩”之称的长江路春江潮广场。考察途中,××市委书记孙志军、代市长季建业,镇江市委书记张卫国、代市长史和平等分别向我市代表团介绍了两市城市建设情况。

一天参观下来,代表团成员坐不住了,就地在镇江市召开学习讨论会。大家话感受,找差距,谈认识。思考得最多、谈论得最多的是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城建更快更好地发展。

市委书记陈宝田在讨论会上指出,建市5年多来,我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我们决不能不清楚周边的发展态势,自我陶醉,盲目乐观,而要把自己放到更高的参照系中、放到更大的背景下去审视,看到自身的差距,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再鼓劲,坚持不懈抓推进。

篇6:西安城市雕塑建设考察报告

作者:admin

上传时间:2013-7-2

每件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的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的和其他的观念和目的。——黑格尔

西安,古称长安,西北地区第一大城市,是举世闻名的十三朝古都,也是丝绸之路起点,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西安不仅充满了历史遗存,同时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在西安,随处可见到丰富的景观建筑,如钟鼓楼、大雁塔、小雁塔、大明宫、大清真寺、楼观台等,同时,大街小巷也时常可见富有古城风韵的城市雕塑。

一、西安城市雕塑整体概况

西安市历来重视城市雕塑的建设,力争将城市打造成“雕塑之城”。2002年,西安市规划局曾组织召开了“中国西部城市雕塑建设研讨会”,同期还完成时《西安市城市景观雕塑体系规划》。方案确定在西安市城市主要入口、一环二环、城市广场、城市南北道路中轴线、城市重点区段兴建体现城市标志、历史主题、人性化装饰等城市雕塑,雕塑的总体风格定位于盛唐文化。

方案规定了将以3类雕塑体现不同主题:

1、标志类雕塑——在城市重要地段上,布局的雕塑体量适当成群组选点,或以巨大体量加以表现,与建筑相结合,共同组成城市地标物,该类雕塑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表现手法大手笔,可充分体现城市主导地段之空间特征;

2、主题类雕塑——在城市历史地段,如古迹附近、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结合中国古典戏剧、诗词、文学和众多的典故传说,反映西安本土文化特征,或以雕塑点题,或以诗碑镌刻反映一定的主题;

3、装饰性雕塑——在市民广场,交通干线绿化带及较大规模的新建小区及商业中心等城市重点地区,以雕塑作为大空间的装饰,自由、柔和、创造人性化的都市空间。

方案确定在5大重点区域兴建雕塑:

1、“四大片”——即在西安市四个主要交通出入口张家堡(未央广场)、长延堡(长安广场)、三桥及十里铺,集中布置大型群雕,以标志类雕塑为主;

2、两个环——一环、二环线,结合城市绿地布局雕塑,风格应为主题雕塑或装饰类雕塑;

3、城市广场——在钟鼓楼广场、南门广场、玉祥门广场、土门广场、西华门广场、北大街广场、北门广场、新城广场、火车站广场、大雁塔广场等城市广场上,布局与该地历史事件相关题材的或具有一定主题的主题类雕塑或装饰类雕塑;

4、中轴线——北至渭水、南至长延堡,根据不同的城市环境,布局适当的主题类或装饰类雕塑;

5、城市重点区段——在浐灞河流域、青龙寺保护区、汉城遗址、大明宫遗址、兴庆宫公园、曲江旅游度假区、烈士陵园及一些重点住宅小区等,根据城市设计的空间控制,逐步布局与之风格相适应的雕塑。

十年来,西安城市雕塑规划不断的进行扩充,建设数量达到了几百座,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也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总体而言,西安城市雕塑作为西安历史文化的载体,着力体现古城文化,较好反映了地域文化,使得西安的城市性格和地域特色得到彰显,从而区别于其他的城市。

二、优秀城市雕塑作品介绍 2013年5月,全国城雕办带领各地城雕管理人员、持证雕塑家对“城市雕塑建设评选”中的获奖作品进行了实地考察,尤其对大雁塔广场、雁塔美术街、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西安交通大学主校区等几个主要片区进行了集中考察。同时还考察了曲江池公园、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的公共设施艺术化项目。大雁塔北广场雕塑群

大雁塔北广场是阶梯状的,雕塑的形式有集中展示的历史文化故事浮雕墙,还有整齐排列间隔有序的历史名人塑像,北广场地面铺装的10组地景浮雕,每组4块,共40块。其中唐代花纹地景浮雕24块,大唐书法地景浮雕16块,充分借鉴唐代文化中最具代表的书法艺术和最典型的纹样宝相花的图案来烘托唐文化的雄浑博大,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写实手法塑造而成展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八位代表大唐盛世青史留名的伟大文学家,书法家等人。“丝绸之路群雕”(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为纪念丝绸之路开创2100周年,1988年西安美术学院在花圃中雕塑了“丝绸之路群雕”。这组群雕长55.9米,宽3米,刻画和表达一堆来往于丝路途中的国际骆驼商旅。这队商旅中,包括三个唐人、三个波斯人、十四匹骆驼、三条狗、两匹马。石材选用的陕西关系的花岗岩,古朴典雅,线条苍劲有力。雕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在风沙或风雨气象之下更有艺术魅力。

大唐芙蓉园《诗魂、诗峡》群雕(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提名奖、2005年大奖、优秀奖)大唐芙蓉园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东侧,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诗峡》是一组以表现唐诗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景观。将精选的唐诗由著名书法大家书写,镌刻于诗峡摩崖之上,是一处充满文化底蕴的独特景观。雕塑人物共有19个,他们围绕唐代诗歌内容及著名诗人活动典故,组成了12组故事情景。《诗魂》是一组展现唐代诗人风采的雕塑群,共有人物25个,有代表浪漫主义高峰的李白,现实主义的杜甫,田园山水派诗人王维,和贴近民间大众生活的白居易等。通过诗人活动、诗人形象和诗人诗作内容的情景展示,让游客在观赏雕塑艺术的同时,感受到这些诗人的旷世风采和唐诗的内在精髓。

大唐不夜城雕塑群(2009年大奖)

大唐不夜城的中轴景观大道是一条长1500米、宽80米的中央景观带,大唐佛文化、大唐群英谱、贞观之治、武后行从、开元盛世五大主题雕塑气象恢弘,展现了千年古都的历史文脉和文化轴线,凸显了西安的城市精神和文化意象。雁塔美术街系列雕塑(2009年优秀奖)

雁塔美术街以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文化艺术高校为依托,在2300米长的雁塔西路上形成一条文化艺术街区。在雁塔西路美术一条街上最引人瞩目的是横贯东西的108座精美雕塑。这些从全国知名艺术机构及西安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中精心挑选出的雕塑作品,以“过去”、“现在”和“将来”为原点,从古代才情飘逸的文人、骚客到陕西传统文化中憨态可掬的门神;从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沙发到匪夷所思的外星人造型。汉城湖遗址公园组雕(2011年大奖)

天汉雄风浮雕位于汉城湖遗址公园角楼叠翠景区,长达200米,是西安目前规模最大的浮雕。通过文景之治、张骞出使、班超安边、昭君出塞、苏武牧羊、漠北之战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典故,展现两汉400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璀璨成就。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系列雕塑(2010年优秀奖)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乃唐大明宫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地处长安城北部禁苑中的龙首原上,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

曲江池遗址公园、曲江寒窑遗址公园(2010年公共设施艺术化范例奖)

附:西安市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建设项目获奖情况 2005 大奖《诗魂》

优秀奖《诗峡》、《丽人行》、《古风新韵》、《天地之间》

2006 大奖《“秦之音”系列》

优秀奖《苏武像》、《马键翎像》、《仕女图》

2007 大奖《捣练图》

优秀奖《唐人牵马图》

2008 大奖《泛舟》

优秀奖《游春图》、《曲江民俗》

2009 大奖“曲江大唐不夜城”系列雕塑

优秀奖“雁塔美术街”系列雕塑

2010 优秀奖“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系列雕塑、《蹴鞠》、“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唐画系列》”

公共设施艺术化范例奖“曲江寒窑遗址公园导视系统/城市家具”、“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导视系统/城市家具”

2011

上一篇:手机短信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问题下一篇:走过,才明白中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