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世纪的作文

2024-06-22

创新世纪的作文(通用8篇)

篇1:创新世纪的作文

创新世纪的作文

好多人都觉得学电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刚开始学电脑的时候,也是犹豫不决。可见到别人在电脑键盘上灵活地敲打,又觉得十分有趣。于是,好奇心驱使我总想去试一试。

一天爸爸对我说:“静静,我教你学用电脑打字好不好?”我高兴得蹦起来,喊道:“太好了,我学,我学!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只是不知我学得会不?”

爸爸告诉我:要学习用电脑打字,就先要认识26个英文字母。由于英文字母在键盘中的位置不是按顺序排列的,所以我开始练习打字母时,一练就是半天。经过几天的努力,我终于闯过了这一关。

随后,我又开始学查目录。有的.时候,为了学一个“字根”,要背两三天才能掌握它。

中国的汉字十分复杂,计算机用的汉字编码就更复杂了,每一个字都要拆成四笔才能输入。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是最难过的一关。我经过自己的努力,基本上掌握了输入的方法。一天,我用五笔字型输入法写了第一篇作文—《我喜欢我的爸爸》,并在爸爸生日那天,把它送给了爸爸。爸爸说我很懂得孝顺。听了爸爸的夸奖,我心里真比吃了蜜还甜呢!

后来,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又学会了简单的演示文稿的制作。现在,我己经喜欢上电脑这个神秘的东西了。

篇2:创新世纪的作文

新世纪的轧钢创新工艺展望

1 新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特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环境友好和资源再生 钢铁工业在20世纪取得了重大发展,使钢铁材料成为全球应用的主要基础材料,其钢铁成型的主要方式-轧钢的连续化生产和控轧控冷技术是20世纪钢铁工业标志性的.技术进步,它和氧气转炉炼钢和精炼、连续铸钢并列为推动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三大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为新世纪的紧凑式生产工艺流程奠定了基础.

作 者:张树堂 周积智  作者单位:钢铁研究总院,北京,100081 刊 名:中国冶金 英文刊名:CHINA METALLURGY 年,卷(期):2003 “”(1) 分类号:F407 关键词: 

篇3:新世纪创新人才的综合培养

然而, 不容置疑的是, 我们国民的综合创新素质还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 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名中, 中国内地列34名, 远远落后于排名11的中国香港。该蓝皮书分析中国的10项明显弱点中, 首当其冲的是:合格人才匮乏, 就业形势严峻;科技投入不足,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以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科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率都不高, 虽然我国的GDP总量已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第一集团, 但我们的实际收入和效率并不高。原因就是我们缺乏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基本上还处在一个以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换取外国技术和外贸收入的阶段。

一创新人才的定义

胡锦涛总书记出席两院院士大会, 在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在人才, 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作为基准, 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 用事业凝聚人才, 用实践造就人才, 用机制激励人才, 用法制保障人才, 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努力形成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生动局面。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对创新人才作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 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建设创新人才队伍的极端重视。

近几年, 我们一直高举培养创新人才的旗帜, 但我们对于创新人才的认识还很模糊, 以至于培养过程显得盲目。关于创新人才,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国内外的认识也不相同。我国教育界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的。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 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 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比我国要宽泛一些, 他们大都是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从国外有关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阐释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应该注意的是,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视已有很长的历史, 只不过近年来更加突出而已。

二创新人才的特征

首先, 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所谓创新型人才, 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而所谓常规人才则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 习惯于按照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产生的不同分类。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 都需要有创造性, 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

其次, 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 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第三, 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 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作为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 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人就有创造性, 就能成为创新人才, 但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 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

大学作为输送人才的重要一环, 发展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整体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2005年7月, 在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时, 钱老曾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钱老的话一针见血, 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尖锐批评, 又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殷切希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 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新的思路、政策和举措。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如果把这种教育称为接受式教育, 那么创新教育则是由接受教育发展来的, 是以继承为基础, 以发展为目的,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由于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加重视以下几种教育模式:

1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与自学结合

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 教师是主导。在创新教育中, 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 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 具有创造性地学;教师发挥主导性, 创造性地教。

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 主要体现在学习的目的性、刻苦性和创造性上。明确的学习目的可促进学业进步, 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 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个人, 更主要的是为了服务社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怕苦怕累就不可能获得真才实学, 要有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学习的创造性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这既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本质要求, 也是今后从事实际工作的需要。

2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

课内和课外是学校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课内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外教育通过课外活动开展, 侧重于理论的应用和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 是对课内教育的强化和补充。实施创新教育, 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并重的原则, 既可克服只重视课内教育, 忽视课外教育的不良倾向, 又可消除创新教育就是加强课外教育的片面认识, 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但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过分注重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 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 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 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直觉和洞察力出发, 优化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 拓宽知识面,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要坚持按“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的原则设计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 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 精心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企业作为人才的使用者, 其本身也是人才的重要培养方, 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是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一环。30多年前, 英特尔的几位创始人带着些许的赌气与冒险情绪开始了创业, 从此“敢于冒险, 勇于创新”就深深地烙在英特尔的企业文化中。“不创造便死亡”, 英特尔前总裁葛洛夫多次强调这一点。

英特尔希望自己的员工敢于冒险、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你不熟悉的事情、勇于接受失败, 总结经验以获得成功。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去重复自己很擅长的事情, 避免犯错误。这与中国古语“收罗英雄, 弃瑕录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1993年, 英特尔开始了第一届“创意日”, 鼓励员工提出创意提案, 并奖励提出冠军创意提案的员工10万美元, 以推动公司内部创新文化的形成。之后, 英特尔“创意日”每隔2年举行一届。许多员工提出的建议都被应用在此后英特尔的新产品上, 成果让大家为之振奋。其实, “创意日”不只是在每两年的那一天给英特尔带来惊喜, “创意日”更为英特尔营造了一个激励员工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环境和为英特尔的员工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世界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采取适当的方法是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再结合其他企业的发展, 我们不难看出, 世界知名企业培养员工创新能力的方法也是有一定相似性和规律性的。给予员工一定时间的自由, 以制造轻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迸发创意。这些久经验证的方法, 如果能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与借鉴, 其作用恐怕是非凡的。

篇4:创新世纪的作文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80-02

知识具有两面性,作为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消费品,它可以给人以愉悦和满足。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当社会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非物质需求就成为需求的主体,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物质经济到知识经济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已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依靠人的创造性劳动,其核心在于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恩格斯说,人类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创新思维是其中最璀璨的一枝。创新是人类的希望,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是科学研究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我们的社会将会进入一个僵死的时代。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发明,从烽火台的狼烟到现代互联网技术,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自我超越、不断创新的历史。因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强有力的武器保障。高等院校的首要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这也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作为教育培养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了“创造性科技立国”的口号,并把发展创新能力视为国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此作为日本通向新世纪的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确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通行证”之一就是培养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1]。故此,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无论对于大学本身的教育功能还是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创造力的培养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

对于创新的概念及其本质的理解,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笔者看来,所谓“创新”就是在摆脱旧有的思维习惯、陈旧知识和经验的束缚,从基本出发点上超越原有议题的思想和实践,对现有模式的重新认识。创新的本质则是对既有思想理论与思想方法的一种反叛。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达到完全自由创新境界的人是非常少见的。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例,他也曾经历过由于个人经验的束缚而无法实现创新思维的时候:当“测不准理论”公布之后,爱因斯坦凭借个人“经验”认为“测不准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拒不接受该理论,即使他的好友指出他就像当年那些由于“经验和偏见”而不相信“相对论”的人一样,爱因斯坦仍对此不以为然。由此可见,个人的经验和偏见对于创新思维的影响和束缚是多么严重[2]。然而,即使抛弃偏见和经验所带来的影响,想要真正的实现创新思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绝大多数人由于旧有的教育体制的培养,出于惯性思维,在很多时候都缺乏应有的反叛精神,对旧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敢甚至也不愿意问个究竟。现在在读的研究生中,很多都是本科结束后直接步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他们虽然较少受到社会上的闲杂思想的干扰,但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也使得他们在以往的学习阶段中较少的接受创新思维培养和训练,以致于他们创新意识非常淡薄,在实际工作中则更喜欢采取“模仿”或“学步”式的思维方式。这些研究生非常“乐于”阅读本专业的文献,但是他们的阅读目的并不是探寻这个研究领域的突破点和生长点,在其过程中另辟蹊径完成一番创造性的工作,而是从文献中借用他人的研究思路或是套用别人的研究方法来完成自己的“研究论文”。殊不知,创新最大的禁忌就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模仿”是和创新完全对立的[2]。由此笔者坚信,按照上述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工作的研究生必将会受到新的创新浪潮的强烈震撼,这种模仿式下的研究思路最终也必将被无情的淘汰。

二、对于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几点认识

1.没有创新意识就谈不上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是是创新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是一种在面对任何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时而产生的强烈的尝试渴望。只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才有可能出现创新动机,进而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潜能,确立创新目标。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想象力和“非常规思维”的培养开始。在过去的岁月里,经常听到要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呼喊,所谓“启发式教学”实质上就包含了教师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的萌芽思想。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以个人非常规的思维,对教学内容通过层层剥茧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会把学生的思路引入富有想象和创造性的天堂。对研究生而言,这种方式可以使其摆脱习惯思维方式,启发并拓展学生的思路;而且可以不断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在试验的设计,研究内容的实施,乃至最终的工作总结时给研究生留下足够大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

2.注意加强研究生自身的创新意识。现在有很多在读研究生将其主要精力放在了申请出国上,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表现。对于那些整天忙于准备GRE、TOEFL和雅思考试的研究生而言,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在思考如何让外国的学校接纳自己,而很少有人想到要为自己创立一个全新的深造模式。作为研究生应该明白,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高级人才,不是单靠精通一门或几门外国语、在国外深造几年就能实现的,如果在攻读学位期间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与外国教育机构以及个人的通讯联系以及语言的学习上,即使主管部门和指导教师怎样强调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也很难切实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三、导师对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责任

导师在对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首先,作为研究生导师,不仅需要要具备精湛的业务水平,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及渊博的知识储备,更为重要的则是导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与之相随的使命感。努力“争取”经费但很少脚踏实地作研究,将科研经费逐步“转移”的导师显然难以让人觉得他有多少创新意识。相应的,其所指导的研究生也很难做出具有创新意义的发现。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不仅仅要对研究生如何才能按时毕业,如何才能通过论文答辩等事项予以重视,他更应该关注的是:研究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是否具有创新的意识,其思维方式是否能够打破常规,产生创造性内容。其次,导师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这个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将两者的评价进行互相交流,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提高学生创造力。导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以肯定为主。评价的作用在于尊重学生的创作意愿,进而启发诱导,使其有所提高,而不是扼杀学生的创作意识。科学研究表明,过多的评价,是压制创造力品质的原因之一。教师的评价作用有两种可能,如果恰到好处,会产生强化的效果,否则,会产生负强化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延误评价的方法,以便使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能畅所欲言,这样的互相启发,才能达到共同评价的最佳效果。再次,导师应通过表扬激励,维持创造的欲望。勇敢、自信和勤奋是具备创造型个性的学生应有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的形成,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导师适时适当的鼓励。导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进取心,了解学生积极的想法与独特的设想,及时的真诚的给予帮助,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的体验。导师应该以启发式的方法,在学生完成某项艰苦的任务是给予帮助,不要让学生感觉到离开了导师自己就完成不了。导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呼声,允许学生申诉,如果学生的意见中有正确的部分,应该及时的肯定、接受并采纳。这样就逐渐会形成民主的气氛。民主气氛是教师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必备条件。这对于受封建影响极深的民族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四、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实际培养

期望所有在读研究生在阅读了几篇有关创新的文章和聆听了几场所谓创新报告之后就具有相当强的创新意识,这显然是一种奢望。想要具备创新能力,必须以高度智慧的创新思维为前提,为此,笔者认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实际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消除心理定势,培养创造性思维。心理定势是前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捷提出的一种理论。他认为,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这种定势在学生的学习中已全方位地出现,如在学习中他们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学好语文。

2.运用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说为学生奠定了创新的基础。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创新教育有两个基本:一是培养意识和创新品格;二是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基于这两点,导师应运用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提高理性认识,采取科学的培养措施。学校教育者要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有关理论,澄清模糊认识。在后天良好的教育条件环境下,通过持之以恒的科学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得到充分发展的。对此,特别需要有创造型的导师,能够将其吸收到的最新教育科技成果,积极应用于教学中,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并且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之一)。导师要采取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及时而准确地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以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4]。

未来需要大量的人才去创造,人才需要教师去培养。切实地提高研究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水平,引导他们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教师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努力,大学自当将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作为自己精神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观念而去不断追求,这也是当今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历史责任。笔者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必将在很多研究生身上闪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赖云莉,付美艳.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10):76-77.

[2]伍一军.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7):4-6.

[3]刘立祥.创新思维的特征及对青年成长的作用和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29-31.

[4]沈枫.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探讨[J].教育技术导刊,2005,(9):11-14.

篇5:创新世纪的作文

21世纪中国会计学科的拓展与创新

随着环境的变化,会计学科也在拓展与创新.21世纪中国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现行的`会计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意识观念的人性化、社会组织网络化、经营的集团化与集约化.这必将使21世纪的会计学科向会计科学靠拢,会计学科范畴有扩大的趋势.

作 者:程仲鸣 CHENG Zhong-ming 作者单位: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湖北,咸宁,437005刊 名:咸宁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NI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6)分类号:F230关键词:会计学科 拓展 创新 会计环境 会计基本理论

篇6:创新世纪的作文

20世纪的中国企业营销,应该说走的是一条以模仿为主的道路。改革开放的来,西方企业营销理论与方法从引进传播到推广应用,多数企业基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企业营销是仍然走以模仿为主的道路还是走以创新为主的道路呢?对此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都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营销创新,应该成为21世纪我国企业营销的主旋律。

篇7:创新世纪的作文

进入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学术界大力倡导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作为一种与传统的规范性研究特点迥异的研究流派,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1)强调经验总结的重要性,崇尚归纳推理。

(2)广泛采用实验、问卷调查、采访、实地研究和历史文献研究等业已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数据搜集方法。

(3)打破会计研究就会计论会计的格局,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4)广泛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且要求精益求精。

早期的实证会计主要是对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问题研究,后来又转向研究会计选择的动机及考虑的因素,到70年代末实证会计研究兴盛起来,80年代即已成为会计研究的主流学派。目前我国会计界对实证会计方法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里既存在人们的认识问题,也受客观事物规律性暴露得不够充分的影响。笔者认为,实证研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但在实证会计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做法并非尽善尽美,我们在选择研究方法时,特别是在推崇某一种方法时,要防止走极端,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看,实证研究比规范研究在解释和预测管理会计实践方面更具有理论价值。鉴于管理会计学属于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显著的灵活性,实证研究在管理会计领域较有用武之地。目前实证会计方法在我国不少先进企业中已有广泛的实践,尤其是在目标成本管理方面,实证会计方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是,这种研究也有其局限性。因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主要是以经济计量学为主要技术手段,且经济计量学方法基本上属于“线性分析”的范畴。而实际中对一些管理会计系统变量关系的“线性假设”缺乏客观依据。再加上这种研究方法忽视了管理会计系统中社会人文因素对研究变量的影响,使得管理会计信息和管理决策之间的相关性降低,甚至消失。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现实需要,更好地解决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我们应当提倡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实地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方法主张到企业组织的实地去观察了解实际的管理系统是如何运行的、管理会计技术在实际系统中又是如何使用的。旨在弥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间距,从而保证“理论指导实践”的生命力。一般地讲,管理会计中的实地研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项目选择。这是实施实地研究的第一步。一个高质量的项目就是这项研究的良好开端。

(2)进行实地研究设计,包括针对选定的管理会计研究项目选择研究现场、采用实地方法(直接观察法、自然实验法、访谈调查法等)搜集研究项目所需的数据及创造性的使用其他方法对各种变量数据进行补充分析。

(3)对实地研究数据的表达与解释。

(4)对实地研究结果进行评估。

“案例研究”则是研究人员通过对一些成功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写出详细的研究报告和有关分析结果,并以此指导管理会计实践和管理会计教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可以充分体现管理会计学科的特征:从实践性来看,管理会计所涉及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每时每刻都会遇到的问题,如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等,而“案例研究”正是建立在企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践”、讨论“实践”、总结“实践”,来指导“实践”;从学科性质来看,管理会计是在广泛吸收现代管理科学、运筹学、系统理论和信息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结合体。“案例研究”就是对那些成功的运用上述多学科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典型企业的研究,它可以充分揭示众多学科在实践中是如何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完成会计管理目标的。此外,管理会计要解决的是企业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环境下发生的问题,因而其方法灵活多样,因地、因时、因事而异,“案例研究”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它的结论是在特定条件下,采用某种方法确定的,因而并非任何条件下的最佳答案和标准。它给实践者提供的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展示的是变化多端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新世纪新的经济和管理环境下,我们相信管理会计必将大有作为。如何在新环境下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是每一个会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这一课题做出的思考,不过是引玉之砖,希望引起广大会计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二十世纪管理会计的产生与演进[J]。理论探讨,,(3)。

[2]余绪缨。简论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J]。会计研究,1995,(7)。

篇8:创新世纪的作文

综观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 发现本专题在高考中有一些共性特点。

1.命题比重趋于稳定。近两年高考试题都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考查;分值一般都是4 分左右。

2.命题方式从多样化到固定化。多样化表现为: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 既有文字型试题也有图片型试题, 其中以史论型文字试题为主, 图片型试题是每年高考成绩的区分题, 材料解析题多是从宏观角度综合考查。固定化表现在:从近两年全国卷试题来看, 本专题基本上是以史论型试题的形式出现, 并且主要集中在选择题方面。

3.主干知识越来越鲜明。从近两年高考试题考点来看, 主干知识如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福利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是各地高考命题的重点, 其中全国卷侧重考查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4.命题思路呈现新趋势。一是选用通俗易懂或生动活泼的史料, 如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4题选用了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法案, 2014年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综第34题选用了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的故事;二是能力立意特色越来越突出, 如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34题通过1930、1931这两年苏联在粮食减产情况下依然出口的史实, 考查考生把握其背后隐含的实质的能力;三是加大对历史概念完整性的考查, 如2015年江苏卷历史第18题, 以图表的形式完整呈现了罗斯福新政对经济危机的处理, 体现了综合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完整把握的能力;四是材料阅读量在减少, 从2015年全国卷可以体现。

根据近两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和规律, 在复习本专题时, 建议做好以下四方面。

1.训练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以文字型的试题为主。

2.重视以下考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这是历年高考高频考点, 采用全国卷的省市更要重视。

3.历史概念是相连的, 建议考生通过画知识树或列图表, 从宏观上串联历史概念, 厘清历史概念之间的关系,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隐含危机) ———经济危机 (出现危机) ———罗斯福新政 (初解危机)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推广经验) ———20 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 (再现危机) ———1990年后克林顿政府改革 (再解危机) 。

4.在不断的训练中提升能力。建议考生在平常的训练中, 把做错的或者角度新颖的试题, 摘录到典型试题集中, 反复研读, 拓宽思维, 加深认识, 达到关键时刻的“闪现”, 适应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4题) 1935年8 月, 美国国会通过法案, 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 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破题点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 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的解读, 材料讨论的主题是养老金, 属于社会保障方面, 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 《全国工业复兴法》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A项错误;《农业调整法》规定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C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D项错误。

变式练习美国作家伯顿·W·福尔索姆在《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一书中写道:“从1937年11月到1939 年8 月, 每月的失业率都在17%至20%之间徘徊, 除去罗斯福的第一个总统任期、胡佛总统任期里的某一年和19 世纪90年代的某一年, 这在美国历史上是最高的。”作者抨击的是

A.美元贬值, 刺激企业的出口

B.调控市场, 补贴减产的农民

C.颁布法律, 实行最低工资制

D.进行救济, 并兴办公共工程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上一题的变式, 同样考查罗斯福新政, 破题点在于对材料的有效解读。材料描述的是罗斯福新政后期出现的历史性的高失业率。根据所学知识, 罗斯福立法规定最低工资制, 在经济危机初期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制度, 但从长远而言, 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企业为了压缩成本, 不得不减少雇工, 从而导致新政后期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C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不符;调控市场, 补贴减产的农民, 主要是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方式实现, 与失业率没有直接关系, B项错误。

示例2 (2015年江苏卷历史第19题) “20世纪50年代, 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 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 且能将产量提高1/10 到1/5, 因而被28 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 年, 苏联自身只有11% 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 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中前后两个时间段变化的比较。“20世纪50年代”已经实行斯大林模式, 因此并不存在制度变革, 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的先进发明“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 “但直到1980年, 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这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制约了技术的转化, B项正确;科技交流不可能不受到“冷战”的影响, 否则不会只有“28 个国家买去专利”, 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看出经济模式是否决定科研方向, D项错误。

变式练习1962年, 赫鲁晓夫参观莫斯科画展时大骂画家花的是人民的血汗钱, 拉出来的是狗屎;画家则反驳赫鲁晓夫, 说他不懂艺术。这时, 他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以前当我是一个工人的时候, 你可以说我不懂;当我是车间主任的时候, 你也可以说我不懂;但现在, 我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我就懂!”这个故事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B.苏联体制缺乏有力监督

C.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

D.赫鲁晓夫个人独裁专制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上一题的变式, 同样考查斯大林模式, 破题点在于材料的关键信息“当我是车间主任的时候, 你也可以说我不懂;但现在, 我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我就懂”, 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独裁专制, 实质上反映了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缺乏有力的监督, 排除D项, 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存在于苏俄时期, 于1921年结束, 赫鲁晓夫的专制只能够说明苏联模式的弊端, 不能够以偏概全说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 排除A、C两项。

【重点突破】

一、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一) 建立联系、宏观认知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经历了出现危机 (经济危机) 、解决危机 (罗斯福新政) 、推广经验 (战后新变化) 三个阶段, 由此得出:制度创新是国家进步的动力。

(二) 核准重点、拓展重点

1.认识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 引发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2) 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

(3) 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 采取了提高关税和货币贬值的方式转嫁危机, 导致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最终引发二战。

(4) 促进制度变革:美国罗斯福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德、日、意等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2.概括罗斯福新政

(1) 五大特点:政府干预;企业自由;关注弱势群体;采用立法形式;以发展经济为本。

(2) 四大措施 (保护弱势群体) :紧急救助;以工代赈;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社会保障。

(3) 三大影响:缓解了危机;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 两大分歧:新政保障劳工利益, 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出现了企业主与罗斯福政府的矛盾;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政策相矛盾。

(5) 一大理论:凯恩斯主义。

3.认识“福利国家”

(1) 含义: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 并保证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高标准的社会福利。

(2) 形成原因: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财富分配不均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3) 形成过程:①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 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②二战后, 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 “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4) 变化: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并有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

(5) 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6) 特点:覆盖面广, 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7) 评价:①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缓和了社会矛盾, 扩大了社会消费。②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4.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演变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一) 建立联系、宏观认知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苏俄 (联) 经济体制经历了探索 (列宁) 、确立 (斯大林) 、改革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失败 (戈尔巴乔夫) 的过程, 由此得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

(二) 核准重点、拓展重点

1.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2.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建设的指导理论、体制、政策的统称。具体表现:经济方面, 实行单一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方面, 以党代政;权力高度集中;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思想方面, 个人崇拜盛行。

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很大的帮助, 但后来与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使人们的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 各种矛盾逐步积累、激化,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也在一定程度上照搬了斯大林模式, 结果走了很长一段弯路。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只有立足本国国情, 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3.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

三、两种制度、综合比较

四、史学前沿、史学争鸣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主要学术观点:一是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说;二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说;三是弗里德曼的经济政策失误说;四是证券投机过热说;五是胡军哲的一战的影响、美国的高关税政策、货币政策的失误等综合的结果。

2.多元史观下的罗斯福新政

3.罗斯福新政是成功还是失败

(1) “成功论”的理由:新政挽救了危机;在缺少足够的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的时代, 罗斯福所作的努力是开创性的;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 同日本、德国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的策略相比, 新政无疑代表了一种进步、民主的解救危机的方式。

(2) “失败论”的理由:认为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 打击了私人企业的活力;罗斯福扩大政府和总统权力、干预经济运行规律的做法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增长。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7个小题, 每小题3分, 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30 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期间, 美国政府采取了“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的措施, 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B.维护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C.刺激国内消费

D.巩固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

2.图1是1919—1932年美国农业各项指数表。据此, 可以推知

A.美国农产品价格急剧下滑

B.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C.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存在弊端

D.罗斯福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3.1933 年, 中国 《东方杂志》一篇文章写道:“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 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 (如计划经济等) , 就是要根本坍台, 把地盘让给一个新兴社会!”该观点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①斯大林模式取得了较大成就 ②法西斯势力威胁世界的安全 ③罗斯福新政前期效果不明显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在百日新政期间, 罗斯福制定了一系列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从而限制了垄断, 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该“规则”是

A.整顿银行业的措施

B.社会保障体系

C.“以工代赈”

D.《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

5.罗永宽在《罗斯福传》一书中写道:“新政的主要任务表现为拯救资本主义…… 到1943年, 最高法院的9名法官, 全部是由罗斯福任命的。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这一现象说明了

A.罗斯福违法任命法官

B.三权分立体制被破坏

C.总统行政权力的扩大

D.美国没有走出经济危机

6.罗斯福新政时期, 政府大幅度增加税收。据统计, 1929 年, 美国最高税率是24%, 1935年, 则提高到79%。对罗斯福政府而言, 这一举措

A.有利于社会福利的实施

B.导致经济“滞胀”

C.加剧财团与政府的矛盾

D.日益加重通货膨胀

7.罗斯福政府分别于1935年6月、8月和1938年6月颁布了《全国劳动关系法》《社会保障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罗斯福政府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保障有效需求B.推行凯恩斯主义

C.实行混合经济D.调整经济结构

8.米尔顿·弗里德曼在1976年的诺贝尔奖颁奖演讲中说道:“ (美国) 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使人怀疑如果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 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 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 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这一观点

A.受国际格局改变的影响

B.主张政府增加市场的自由度

C.以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为目的

D.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失败

9.20世纪80年代, 美国总统里根用“涓滴效应”来解释他的经济政策。“涓滴经济学”认为, 在经济发展中, 不应该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优待, 而是由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以消费、就业等方式带动贫困阶层或落后地区发展。这表明了该经济政策

A.属于国家不干预经济的表现

B.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C.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类似

D.加大了美国的贫富差距

10.以下不可能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国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家对糖、肥皂等实行垄断

C.政府禁止粮食买卖

D.政府将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11.公开资料显示, 1926年, 苏联私营工业产值在国家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1925 年的80%。由此可见

A.私营工业不能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新经济政策限制私营工业的发展

C.非公有制经济受到了排挤和限制

D.工业化方针已取代了新经济政策

12.1922年, 苏俄政府通过 《土地法令大纲》, 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1933年5月12日, 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 鼓励“限额耕种”。由此可见, 美、苏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A.自上而下由政府计划

B.立法和行政手段相结合

C.充分利用市场的手段

D.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13.1999年, 俄罗斯政论家尤 · 布尔金在发表的文章《三个列宁》中说道:“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 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 他的阶级动机越来越弱。他要求不要‘摧毁’资本主义, 而是要‘活跃’资本主义。”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的

A.《四月提纲》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和平法令》D.新经济政策

14.联共 (布) 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后, 苏联政府决定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 从西方低价大量购买国家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 并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这一现象

A.宣告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束

B.有利于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C.说明当时西方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D.促进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5.1957年, 基姆主编的《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史 (1917—1957) 》一书记载, 苏联在1957年共有78 900个集体农庄和5 800个国营农场, 单干农户约有100 000户。这说明此时苏联

A.农业开始集体化

B.社会主义集体农业经济已经初步建立

C.单干户是农业经营的主体

D.农村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导地位

16.1953年9月, 赫鲁晓夫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还有不少落后的、甚至无人过问的集体农庄和整块土地。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地区, 农作物的产量仍然很低。”这一报告

A.提供了否定农业集体化的依据

B.是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批判

C.反映出调整农业政策的紧迫性

D.意在指出苏联模式的弊端

17.1990年, “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戈尔巴乔夫, 提出了“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和“非垄断化”“非国有化”及“私有化”的方针。这表明戈尔巴乔夫

A.刻意改变苏联的政治体制

B.试图挽救苏联体制

C.认识到苏联解体是大势所趋

D.承认市场经济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个小题, 其中第18小题25分, 第19小题24分, 共49分)

18. (25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成为古代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慈善到了宋朝有显著的发展。……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 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 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 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

———《中国慈善发展历史》

材料二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 于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 于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 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 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此后瑞典发展了“福利国家”思想, 对公民实行全民性的普遍保障和广泛优厚的公共津贴, 而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

———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 加拿大的“福利国家”制度也日渐成为社会各个群体批判指责的对象。面对质疑, 加拿大各界也开始将研究重点指向对本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行评估和反思。而真正的转变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马尔罗尼执政时代。…… 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经济学家迈克尔·沃克认为, 对加拿大失业政策的批评是有道理的, “我们对人们成为失业者支出的太多”。

———《二战后加拿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1) 概括材料一古代中国社会保障的特点。 (10分)

(2) 综合材料一、二, 指出相比古代中国的社会保障, 近代西方关于社会保障的不同之处。 (6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加拿大“真正的转变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原因和所采取的措施。 (9分)

19. (24分) 图2是关于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的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分别指出两种经济理论的名称以及变化趋势, 并运用世界经济的史实说明其高峰期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概括材料的主旨, 可知在经济危机期间, 美国政府实行了美元贬值的政策, 目的是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刺激出口, A项正确, C项错误;美元确立与黄金的固定比值和美国确立金融霸主地位, 属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和影响, 与材料的时间不符, B、D两项错误。

2.C 【解析】根据图表, 可知1919-1932年, 农产品价格并非一直急剧下滑, 期间存在波动, A项错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B项错误;图表中三者的曲折发展, 反映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存在严重弊端, C项正确;图表截止的时间是1932年, 1933年罗斯福新政才开始, D项错误。

3.C 【解析】根据材料1933年“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 由此可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前期效果不明显;根据材料“把地盘让给一个新兴社会”, 可知新兴的苏联的工业化取得了较大成就, 三者综合, C项正确。

4.D 【解析】根据“资本家们”“从而限制了垄断, 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使资本家从无序生产到有序生产, 促进了产品价格的回升, 增加了工人的工资, 从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 D项正确。

5.C 【解析】根据材料“到1943 年, 最高法院的9名法官, 全部是由罗斯福任命的”, 可知C项正确。

6.C 【解析】本题破题点是“对罗斯福政府而言”, 即要求回答对罗斯福政府的影响。A、D两项是对社会而言, 属于客观方面, 错误;经济“滞胀”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 与题干的时间不符, B项错误;罗斯福政府大幅度增加税收, 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加剧了资产阶级对罗斯福政府的不满, C项正确。

7.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可知罗斯福政府的这些措施意在保护工人的利益, 提高工人的经济地位, 从而提高社会消费能力, 扩大有效需求, A项正确;B项从题干中看不出;20世纪70年代后, 才开始出现混合经济的说法, 与题干的时间不符, C项错误;D项题干中没有涉及。

8.B 【解析】根据材料“相反地, 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 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 可知其主张政府增加市场的自由度。

9.D 【解析】根据材料“不应该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优待”“由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以消费、就业等方式带动贫困阶层或落后地区发展”, 可知答案。

10.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 A项是1921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 符合题意。

11.C 【解析】根据“1926年私营工业产值在国家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1925年的80%”, 可知私营工业的发展有所下降, 即非公有制经济受到了国家的排挤和限制, C项正确。从材料的时间可知, 此时期仍然实行新经济政策, 私营工业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A、B两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 1928年工业化方针才取代了新经济政策, D项错误。

12.B 【解析】根据材料 “苏俄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 可知B项正确;A项错在“计划”, 1922年苏俄尚未出现计划经济;C项错在“充分”;D项是作用, 与设问的“特点”要求不符。

13.D 【解析】材料“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而是要‘活跃’资本主义”与新经济政策国家资本主义的内容相一致, D项正确;《四月提纲》主张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与材料不符, 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商业发展, 与材料不符, B项错误;《和平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俄国退出一战, 与材料不符, C项错误。

14.D 【解析】根据材料“从西方低价大量购买国家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 可知西方处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束于1922 年, 新经济政策结束于1928年, 西方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出现于1933年后, 排除A、B、C三项, D项正确。

15.D 【解析】材料表明苏联农业经济的经营主体是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C项错误, 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 1928年苏联开始农业集体化, 1937年社会主义集体农业经济初步建立, A、B两项错误。

16.C 【解析】根据题干“1953年9月”“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地区, 农作物的产量仍然很低”, 可知答案。

17.D 【解析】根据题干“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可知戈尔巴乔夫无意改变苏联的政治体制, A项错误;根据题干 “非国有化”及“私有化”, 可知戈尔巴乔夫不是试图挽救苏联体制, 而是从根本上改变苏联体制, B项错误;C项从题干中无法看出;戈尔巴乔夫的做法, 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8. (25分) (1) 历史悠久;由民间发起;属于宗族慈善, 由大家族主持;形式多样;帮扶对象广泛。 (10分)

(2) 立法和制度保障;对象更全面;内容更完备。 (6分)

(3) 原因:20 世纪70 年代, 加拿大出现了经济“滞胀”的局面;“福利国家”制度受到社会广泛的指责;混合经济出现等。 (6分)

措施:减少福利规模。 (3分)

19. (24 分) 曲线A经济理论:自由主义。 (2分)

变化趋势:1776—1929 年不断发展;1929—1981年影响力减弱;1981年再次受到重视。 (6分)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等。 (4分)

曲线B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 (2分)

变化趋势:1936年创立;1936—1973 年不断得到发展;1973年后影响力减弱。 (6分)

上一篇:成功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下一篇:做好农村工作 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