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烹饪基本技能教学之我见

2024-07-03

搞好烹饪基本技能教学之我见(共6篇)

篇1:搞好烹饪基本技能教学之我见

搞好烹饪基本技能教学之我见

烹饪基本技能的教学,是烹饪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烹饪基本技能的教学,涉及到学生今后能否顺利上岗就业。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忽视对烹饪基本技能的学习,甚至不愿意学习烹饪基本技能,从而导致了部分学生基本功较差、不扎实,使学生毕业后,在烹饪岗位上出现一些手忙脚乱、六神无主、无处下手的现象。打击了学生刚开始上岗的工作积极性和激情,对学生顺利进入社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再说学生的基本功差也与烹饪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相符,所以要使学生在校期间把烹饪基本技能学好,就需要不断的总结探索烹饪基本技能的教学工作。我根据多年工作的经验,现就烹饪专业基本技能的教学方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对烹饪基本技能教学内容的认识

1、烹饪基本技能的基础知识教学

其内容涉及烹饪基本技能的基础理论和工艺原理。但我认为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操作站姿、刀的种类、各种刀法和原料切配成型这部分内容。对这部分内容我认为要细讲,并要求学生准确掌握。

2、烹饪基本技能的实践教学。

主要是动手能力方面的内容,如刀工、刀法、翻锅等。对这部分内容我认为要仔细反复示范,让学生看得清楚、并准确掌握方法是第一位的。

食品专业部 朱洪江

二、对烹饪基本技能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烹饪基本技能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是学生上岗的基础。需要将教学和岗位需要切实地结合在一起进行认真学习,才能使学生毕业后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2、通过教师的规范教学,可使学生的烹饪

操作规范化,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他们尽快地形成完整的、较熟练的烹饪基本技能和技巧。

三、对烹饪基本技能的教学基本方法的体会

1、课堂讲述法: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教

学方法,在讲述中要紧扣教学大纲,把握重点,体现教学的特点,这是教学《精讲》的实质所在。但烹饪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有条件的话在教学中更多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加以叙述,实现既有启发性、引导性、又有趣味性的教学效果。使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高,学习兴趣浓厚。如在讲烹饪刀功时可配一首打油诗:祖厨之刀利如锋、主师之手轻如松,轻轻批来无二重、慢慢捻来如纸同,忽然窗下起微风、飘飘悠悠九霄中,急忙使人追其踪、已过巫山十二峰。这首打油诗,文才虽然很一般。但却生动地描述了一个驿站里厨师切片的精彩场面,反映了中国烹饪精湛的刀功技术。同时也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刀功知识。如行刀的动作和用刀的手法等,采用这样的教学理念,可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快一些、听得轻松一些、做得时间长一些。

2、标本示范讲述: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不熟悉、或常见但不了解的原料切配教学,可一边展示一边讲解这些原料的切配知识。让学生眼看得见、鼻闻得出、手能摸得着,使教学真实直观,实现教学目的。如辣椒、鱼、肉等等烹饪原料切配教学都可采用这个教学方法。

3、示范演示:在讲解烹饪刀工、刀法时,教师的示范演示可以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就会加深印象,但要求教师的操作要规范化,反反复复讲清操作时的关键和注意点。通过示范演示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对基本技能产生兴趣、促进基本技能的掌握。

4、学生练习:学生练习是通过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自觉地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反复地去练习。使学生对烹饪技能和技巧加以熟练和提高,并使其最终掌握技能和技巧。例如:烹饪教学中的刀工、刀法的练习,可利用废纸、白菜叶、土豆、萝卜等等方法或其他途径来反复练习。

以上是我对烹饪基本技能教学的粗浅体会。学生学有规律,教师教无定法,只有在烹饪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教师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点。

篇2:搞好烹饪基本技能教学之我见

作者:苏 艺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反映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的证件,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和独立开业的资格凭证,是单位招聘、录用和确定工资等级的重要依据,也是劳动者综合技术素质的体现。如何搞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新时期国家赋予我们农机部门的一项新的重要的工作,它涉及面广、量大、难点多、政策性强,搞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我国农机从业者的综合技术水平,对促进我国农机化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县级以上各级农机部门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职业技能鉴定”的日常工作。同时,要求各乡镇、办事处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安排专人分工负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分工人员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提高认识,搞好宣传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不解决认识问题,很难开展起来。因此,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是搞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基础;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仅仅是给农机从业者发发证,而且是通过鉴定来提高农机从业者的综合技术素质;是农机科技在农业生产应用的需要;是与时俱进,提高农机部门依法治机,增强农机部门地位和作用的需要;是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接轨,增强中华民族自尊心的需要。其次,要提高农机部门自身的认识。农机部门能否正确认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开展好此项工作的关键。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国家和省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农机部门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宣传自己,提高农机在社会中的地位,重要的是要提高认识,树立新理念。把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来抓。只有农机部门认识到位,自己重视自己,自己给自己铺路,才能有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明天。第三,要提高农机从业者的认识。农机从业者能否正确认识职业技能鉴定,是开展好此项工作的主体。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才能搞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如何提高认识,关键在于“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的向社会宣传、向群众宣传,使之家喻户晓。在宣传过程中,要把我们农机部门办理职业资格证书的依据、政策、办理职业资格证书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我们农机部门所能办理的职业工种的名称、编号、收费标准、材料提供等事项一一向广大农机从业者介绍清楚。

三、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

为了切实做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各级农机部门要立足一个“早”字,狠抓一个“实”字。在年初召开的农机工作会议上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及早安排下去,并以文件的形式,“量化”分解后,层层“落实”下去,并作为上级对下级年终评比的考核内容;然后加强督促落实,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四、加强内部协调,做好五个“结合”

1、与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安全村、安全镇的创建相结合;要充分利用到田间、地头、场院进行安全检查的时机,为驾驶员讲解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和作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办理职业资格证书对他们自己有好处,从而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主动办理拖拉机驾驶员职业资格证书;在农机安全村、安全镇创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农机监理的杠杆作用,动员安全村、安全镇尽可能多的办理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

2、与农机修配管理和3.15农机市场整顿相结合;要充分利用“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的核发和每年一次的“3.15”活动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那些已开业而没有办理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后办理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农机修理工、电焊工、气焊工、农机营销员等职业工种。

3、与农机培训相结合:农机培训是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综合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在为驾驶员办理拖拉机驾驶证的同时,办理拖拉机驾驶员职业资格证书是提高驾驶员综合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4、与“三夏、三秋”农机跨区作业相结合。在“三夏、三秋”跨区作业发放跨区作业证之际,积极动员跨区作业人员办理联合收获机驾驶员和拖拉机驾驶员职业资格证书。

5、与农机补贴相结合。在农机补贴过程中,凡是适合办职业资格证书的购机户,我们就积极动员其办理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以上五个“结合”的实施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对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工种,采取强制措施,必须经过相应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二是对那些没有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工种,通过宣传发动,动员其办理职业资格证书。

五、加强部门配合 做好二个“协调”

篇3:搞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之我见

一、当前县级财政困难的主要表现

作为国家财政重要组成部分的县级财政近年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县级财政发展差距过大,大部分县级财政处于收不抵支,运转困难状态,无力承担不断增加的民生财政支出任务,制约了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和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

1.大部分县级财政处于运转困难状态。在现行分税制条件下,如果不考虑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仅靠县级自身的财力,很多县级财政无法维持正常运转需要。绝大部分县级财政处于“吃饭财政”和连“吃饭财政”都无法正常维持的状态。

2.大部分县级财政无力承担民生财政支出任务。由于县级财政是直接面向基层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基层财政,承担着最广泛的民生性财政支出任务, 民生财政支出规模也会越来越大。由于目前许多县级财政处于公共财力运转紧张和相对困难状态,根本无力承担各种不断增加的民生性财政支出任务。

3.县乡政府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公共债务风险。由于县乡财政运转困难,为了维持公共支出和兴办某些公共建设项目需要,形成了包括向金融组织贷款,向社会借款,拖欠工程款,为企业担保贷款等各种类型的政府负债问题。由于受到债务拖累,使本来就处于运转困难的县级财政发展更加艰难。

二、造成当前县级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

县级财政运转困难,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除了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性决定因素的影响外,也与当前我国财政体制的调控能力相对较弱和县级财政自身管理不严格有直接关系。

1.县级财政缺乏财源保障是造成财政困难的基础原因。从经济决定财政的角度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当地财政状况的基础。由于受资源条件、历史因素、交通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种县域经济落后所体现的财源不充裕现象,是县级财政缺乏财源保障和由此导致县级财政困难的基础原因。

2.财政体制调控功能孱弱是导致县级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我国近年来的财政体制调整体现了财权重心上移和支出责任重心下移的显著特点。虽然中央和省级财政相应加大了对县级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但由于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不科学和转移支付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县级财政运转受到了一定影响。从目前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来看,一是税收“超基数返还”不仅没能缩小县级财力差距,反而拉大了各县级之间的财力差距,违背了实现财力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目标要求。二是在转移支付资金总量中,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比例偏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比例偏高,导致上级安排的转移支付资金中真正形成的县级实际可用财力相对有限,不利于缓解县级财政困难。在转移支付资金拨付方面,普遍存在着资金到位时间晚等问题,不利于县级财政统筹安排与合理使用。

3.县级财政管理松弛是导致县级财政困难的自身原因。从县级财政实际运行情况看,一方面存在着一般预算中的实际可用财力不足,支付能力较弱的财政运转困难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基层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财政资金花费不合理问题。考虑到基层财政中的政府非税收入所占比例较大和县级政府程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预算外资金这一客观事实,虽然从监管角度看,县级政府目前已经把政府非税收入和大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了财政“收支两条线”监管体系,但由于政府非税收入和预算外资金仍然由各征管部门具体支配和使用,从而形成了“政府财力>全部财政收入>一般预算财力”的现象,未被纳入“收支两条线”监管的预算外资金还处于“资金体外循环”状态的不合理现象,说明县级财政管理松弛也是导致县级财政运转困难的原因之一。

三、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在整合县级财力资源,挖掘县级财力增长潜力,注重县级自我财力保障的基础上,对那些仍然存在较大财力缺口的县级政府,通过加大中央和省对县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县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要的基本财力。

1.明确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所谓县级基本财力,是指维护县乡政权机构正常运转,保证县乡政府履行公共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支付能力,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形成的符合正常支付标准的县级基本财力需求,合理界定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

2.挖掘县级财政潜力,提高县级财政支付的自身保障能力。从满足县级政府基本财力支付标准需要的财力供给角度看,其主要来源是县级自有财力和上级财政给予的转移支付财力。从当前来看,由于各县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政府非税收入和预算外资金,县级财政在提高财政支付的自身保障能力方面均有一定可挖掘的潜力,上级财政部门在对县级财政安排转移支付资金时,可以把县级财政挖掘自身管理潜力情况作为安排转移支付资金的重要依据,通过完善激励性的财政政策和奖补结合的财政体制,督促县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管理,使其自觉承担其提升县级基本财力自我保障能力的责任。

篇4:搞好烹饪基本技能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培养目标 就业 会计基本技能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185-01

中職会计专业教育应将会计技能放在首位,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增强学生在会计等相关行业就业的份额。

一、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岗位适应性为目标的教育,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实现被教育对象的顺利就业。为此,中职学校就应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除学习会计专业课程、掌握会计专业技能外,还应掌握所学领域比较实用的操作技能,如会计基本的技能。

二、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阶段,受用人成本的影响,很多公司往往选择能用、适用的员工,因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仅少数能真正从事会计岗位,多数从事出纳员、收银员、营业员、统计员等岗位,这些岗位除要求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外,还要求掌握其岗位所需的技能,如点钞、鉴别真假币、清点营业款、填写相关票据等技能,为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开展会计基本技能教育就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

三、中职学生会计基本技能教育的内容及培养目标

会计基本技能简而言知,是做好专业工作的辅助技能,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基本保证,主要包括:会计书写技能、珠算技能、点钞技能、验钞技术和电子计算工具的应用等技能。其培养目标是:①会计书写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数字书写与订正规则,包括阿拉伯数字书写技能、中文大写数字书写技能及会计凭证填写技能。②小键盘数字录入技能。要求学生熟练使用小键盘,包括指法、速度(数字的盲打)、正确率、操作方法等。掌握传票计算器(小键盘)录入技能。③点钞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点钞的四道工序:拆把、点数、扎把、盖章;掌握点钞的八大基本要求:清理整齐、放置适当、扇面均匀、接触面小、点数准确、过程连贯、扎把牢固、盖章清晰。熟练掌握单指单张、多指多张(四指四张)点钞的操作程序、要领。④伪钞鉴别技能。让学生了解票币兑换的常识及假币的处理,掌握人民币真伪鉴别的基本方法:一看、二摸、三听、四比。会使用验钞器验钞。⑤会计制单技能。使学生能准确填制各种发票、支票、汇票等单据以及其他常用原始单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⑥珠算技能。包括指法、加减法、乘法、除法、珠心算技能等。

四、加强中职学生会计基本技能教育的措施

1.按模块作为不同课程进行学习

会计基本技能有不同的模块,为保证学生能熟练掌握不同的技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将不同模块的内容划分为不同课程进行学习。如珠算技能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会计数字书写技能和珠算(心算)技能,以后组织学生进行珠算等级考证,按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规定,在校生获得珠算等级证书五级,可免考《会计电算化》。另外点钞、验钞、会计制单、收银机的使用这些技能,可以通过开设《收银员岗位实训课》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收银员考证。这样,通过开展“学历+证书”的教育,学生既能学到知识技能,又能取得上不同岗位的就业证书。

2.作为第二课堂开展活动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发展,是巩固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育途径的目的之一。现在中职学生本身的基础差,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在会计基本技能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有些技能无法在第一课堂中讲授,可开设第二课堂,如:用电子计算工具录入数字及翻打传票技能、验钞机使用等,这样除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外,还可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专业知识和才干,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便于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环境,进入岗位角色,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合适位置。

3.通过比赛提高技能水平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日趋规范化、常态化,技能大赛也完全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的有序开展,为广大学生提供了熟练技能与展现聪慧的平台,营造了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就业综合能力。就会计基本技能比赛形式来说,可以是单项目比赛,如珠算(加、减、乘、除)项目、点钞(单指单张、多指多张)项目、翻打传票项目,也可以是不同技能项目的组合,如:珠算、点钞、翻打传票三合一项目;或点钞、清点营业款、鉴别真假币三合一项目或者会计数字书写与会计制单二合一项目。通过技能比赛提升中职学生技能水平,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要真正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就要加强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多练、勤练。这样才能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提高继续教育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苗忠、石骏.会计基本技能教学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79~80

篇5:搞好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1.给一个和谐的民主的阅读氛围

“在快乐中学习”的教育思想要落到实处,得有一个和谐的民主的氛围。首先是教师,不管你有什么情绪,请微笑着、情绪饱满的上课堂;课堂上,不必太多的规矩,学生发言可以自由一些,有话直接站起来说,说了就可坐下------繁文缚节不利于保持阅读的轻松气氛;学生在心理上要放松,把课堂当作师生一起探讨的天空,把自己当作阅读的真正主人,而不是记笔记的机器。

2.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要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以读书为乐事是阅读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勤读,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首先,激发兴趣,创设各种生动的氛围,让学生多读教材,把握语文的思想蕴含和文化内涵,做到阅读认知教学、智能}I}练、人格教育的结合与统一。教师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断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品味。再次,以读为乐,学生在阅读中有了许多收获,受到了成功的鼓励,作为认识主体的价值和潜能,让学生自己去品尝,去领悟阅读的乐趣,经过长期的阅读,经过不断地劳动最后是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在这种乐趣中成长。

3.指导学生质疑。

阅读的重点不在读,而在用心思考: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还要不断地知其所以然。完整的阅读过程是感知-----感悟-----理解-----评价-----再创造过程。激发学生大胆思考,敢于质疑: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思考方式,充分发扬课堂民主,给学生思考的权利,创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的思考独立化、个体化,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去思考,去理解,以获取更多的更高层次的知识以及人生感悟。

4.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中,想象思维是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之一,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再创造一个新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推进是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人物形象的再塑造,故事情节的续写,诗歌意境的再现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让学生对课文结尾进行续写。有的学生写到皇帝一时恼怒,最后把小孩及其家人残酷地处死了;还有的学生写到皇帝经过这一次游行大典后,感到痛心疾首,从此改邪归正,治理朝政,最后成为一位人人拥戴的好国王,多么富于合理的想象。

5.创设优化课堂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上新课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可利用这个时间,个人或小组共同学习,疏通文字,整理生字词,玩玩文字游戏;针对文本,确立学习目标1----2项,并根据目标质疑,预设1----2个题目,小组探讨或个人思考,看哪些题目有价值,写下答案或注明疑惑。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确立目标,一起探讨有价值的问题。如果确实有难点,再由老师点拨。如我在教学《童趣》时学生对“驱之别院”难于理解,便由老师点拨。我想,如果学生都能设题、解答了,什么文本还弄不明白,从考试的角度说,什么试题还能考。

6.要有良好阅读方法

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是“授之以渔”,这远比教给其某一正确答案更有价值,而满足于对教材墨守成规的分析讲解,甚至直截了当告知学生结论,只是“授之以鱼”,“鱼”能充一时之饥,而“渔”能饱食终生。那么,怎样才算教会学生阅读了呢?叶老早就有精辟的论述:“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尽管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素质,但不从事持续的阅读实践,那么其相应的能力和习惯是不会得到发展的。因此,关键是要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姿态在阅读的实践中历练。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结合课文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如在教《灰姑娘的时钟》时介绍他们看《安徒生童话》、教学《白杨礼赞》时向他们推荐《子夜》……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字词,品味优美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并写出自己的体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阅读习惯里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篇6:搞好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英语阅读 阅读技巧 提高英语水平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英语知识是指读者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篇章知识的总和非英语知识是指读者英语知识以外的背景知识,即直接或间接获取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提高其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得出如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识别不同层次的语言信息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把重点放在词汇意义上,本文常常被看作是用来教给学生词汇、用法的,读文章就是为了记住所有的单词、词组以及语法结构,结果学生形成了在阅读中一个个词、一句句话读的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率,老师需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是要引导学生识别意群和关键信息,使学生不要过多地关注每个单词的词义。这样,在阅读中,他们才能读得很快,更好地记住关键的信息。老师可以教学生练习划分意群或拿一些已经划出意群的短文给学生读,关于基本句型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长句中的重要信息。

其次,关于指示词、连词的知识和练习也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与句、句与篇的关系。教师必须想办法让学生了解到一篇文章是怎样通过不同方式使众多的句子以及多个段落构成一个完整的、有一定主题的篇章。

再次,语篇知识对阅读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老师应通过讲授或练习教给学生常见的篇章结构和信息流模式,写纲要或缩写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

最后,学生应学会识别文章的功用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写作此文章是为了描述、议论、劝说还是仅仅是为了娱乐?他是在摆明事实还是发表个人看法?是直截表明观点还是通过反讽等手段?所有这些问题对于理解都是很关键的。老师必须教给学生常用的标识符号以及怎样通过各种线索识别作者的意图。

总之,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学生拘泥于一词一句的习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语言层次上,学会从客观上把握文章的意思。

二、练习阅读技巧

阅读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依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变化的,一个高明的读者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调整自己的阅读技巧和速度。一成不变的阅读方法只会在很多时候浪费过多的时间,而且会由于没有重点而记不住真正重要的信息,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阅读的信心和兴趣,导致恶性循环。因此,老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学生灵活应用。 阅读方法常提到的有预读、略读、浏览、依上下文猜测、推测等等。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样依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任务选择不同的策略,而且要使学生自如地进行策略的切换和综合运用。

三、将背景知识融合到阅读教学中去

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由老师来介绍,也可以通过阅读材料本身给出。背景知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专业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等。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介绍相关专业、文化知识以外,社会背景也不能忽视,因为阅读中造成误解的往往就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四、将情感、社会因素融入到教学中去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相互竞争等,同时,老师也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比如,告诉学生遇到生词或难句时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并采取恰当的猜测技巧解决困难;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记录自己的学习成绩,适时地鼓励自己等等。

总而言之,开展学习者阅读培训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这方面,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提供可供学生自己从本文中提取意义的策略和方法。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如地运用各种策略,阅读效率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上一篇:三万活动工作组办实事情况汇报下一篇:接种乙脑疫苗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