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24-06-20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共12篇)

篇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诚信是金,诚信是命,时时刻刻讲诚信,事事处处讲诚信,建立信用经济、信用文化、信用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诚信建设现状

(一)“三大措施”助力政务诚信建设。一是全面开展服务承诺。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把各部门守信践诺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二是全力完善公务员信用体系。为公务员群体建立个人诚信记录,将信用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三是全力强化政府机构失信问题治理。积极开展政府机构失信行为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新官不理旧账”、政策朝令夕改、随意改变约定等政务失信行为。

(二)“三大重点”推动商务诚信建设。一是强化商务诚信服务。建立完善了“企业信用信息部门联动管理系统”,为公民、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提供信用查询、信用申报、信用管理等服务。二是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信息公示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制度,归集“双公示”信息xx万条,提高了市场透明度,方便了市场主体识别风险。三是着力发挥“红黑”名单作用,全力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生态。

(三)“三个坚持”促进社会诚信建设。一是坚持全面弘扬诚信文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构建守信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大力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坚持把诚信教育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三是坚持加强重点人群诚信监管,建立重点人群信用档案,增强互联网、电信、金融、快递物流等领域实名认证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三大工程”助推司法公信建设。一是方式创新工程。对重大争议案件率先引入公开审查方式,支持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检信访案件制度,提升司法公信力。二是“互联网+”工程。推进审务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司法行政公开和“阳光执法”,以公正促公信。三是执法精细化管理工程。构建系统完备、公正高效、监督有力的执法机制,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存在问题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市城信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在政治生活领域: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存在在工作中耍花架子、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搞欺骗和弄虚作假屡见不鲜。政府信息公开机制还不健全,对于政府机构失信行为的处理不够及时透明。

二是在市场经济领域:随着电商、社交等新平台的发展,人们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变革,新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产品质量不过关、消费者权益遭侵害、电信诈骗花样繁出等新问题。

三是在个人生活领域:各种形形色色的假新闻、假婚姻、假文凭、假广告、“套路贷”、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层出不穷,失信成本仍然偏低,全民诚信意识和市场契约精神仍有待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三、解决意见建议

一是发挥政府示范激励职能。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诚信缺失责任追究机制,增加政府透明度;追究失信者的法律责任,对政府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和公示,加强政府公信力。

二是加强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加大社会信用的监管力度,加快个人、企业和政府机构等信息登记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的登记、传播和使用,增加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和利用率。

三是加强正面激励。推出“信用分”,给守信者带来购物、看病就医、图书借阅、租房、贷款等的便利,增加正向激励和管理的科学性,促使社会信用价值显性化,让守信者处处受益。

四是完善惩戒措施。建立完善信用法制体系,明确信用机构、诚信管理体制模式和失信惩戒法律机制,完善信用记录机制,明确对失信者的处罚细则,提高失信成本,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篇2: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发展和改革局 2012年7月13日

根据《****县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任务分解方案》**委[2008] **号文件精神,我局积极配合县经贸局,在经贸局的牵头下,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了相应的工作。

一、认真贯彻会议和文件主要精神,明确相关责任。《****县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任务分解方案》**委[2008]80号文件发布后,局领导及时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宣布贯彻会议主要精神,分解落实各职能股室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相应责任和目标任务。为了强化和推进工作,局内还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产业、综合、办公室等业务职能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发改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二、大力推广使用信用产品,增强企业守信意识。根据**委[2008] **号文件精神,我们及时进行了相应的工作部署和调整,将文件要求内容纳入日常工作。在项目招投标活动中,要求招标代理机构查询企业信用报告,对信用等级低又有串标、围标等不良记录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通过上述工作和措施,较好的鼓励了企业守信行为,强化了其信用意识。

三、创建诚信机关,提升政府公信度。近年来,我局以政务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打造诚信机关形象,增强政府行为的公信度。一是政务公开。凡是在我局办理的行政性审批、核准或备案工作,从办事依据到办事程序,最终办事结果均向社会、向行政相对人公开,并在政府网站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实施限时办结。对项目行政性审批、核准工作实行限时办结制度,急、重事件实行特事特办,甚至是即受即办;三是实施行政效能监督和过错过失问责制。去年起,我局内部制发了《效能督查机制》和《****县发展和改革局绩效考评方案》,两个办法明确规定了机关及工作人员行政效能监督范围和办法,以及过失和过错的问责追究制度,对打造诚信、高效、廉洁的机关,提升政府公信度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制度保障作用。机关办事效率和质量较过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四、强化个人诚信意识,提振社会诚信度。

长期来,特别是我县提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后,我局以个人诚信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提振社会诚信度。首先是对个人加强诚信教育、增强诚信意识。局长经常在干职大会上,身体力行地传教全局干职人员,阐述“做官先做事,做事先做人”,“诚信是人安身立命之本”的道理,表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在机关逐渐形成了“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氛围;其次是要求“发改人”必须在工作能力上强人一筹,工作业绩上多人一筹,遵法守信上高人一筹。特别是要注重个人的信用记录,并对诚实信用的干部职工同等条件下优先任用,并要求个人经常查询本 人的信用报告信息。到目前为止,全局干部职工尚未有信用不良记录的报告。

我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近年虽然已经全面展开,但工作上还欠深度,特别是在全面推广使用产品工作方面还存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

1、信用报告作为审批前置条件存在法律上的空白。因此要在行政性审批前置条件中加入征询企业及企业法人信用报告,尚无法律依据,无法在此职能上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认识不足。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还在工作初级阶段,人们还没有深刻认识到社会信用的意义和作用,这与我们当前的经济收入水平不无关联。由于人们的经济及收入水平有限,不讲信用、随意违约,甚至是恶意欺诈的情况时常发生。

3、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不便利。当前,许多人对个人信用报告认知度不高,不到个人去办理相关信用消费事宜时,不知道还有个人信用报告之说,更不知如何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而查询的平台、途径的社会知晓度也不高,没有像交通违法、住房公积金、华油燃气消费等信息有便利、直接的查询平台。

篇3: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浅析

1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目前,我国信用信息的归集和管理活动,还处于无序的状态,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对信用活动的范围、边界等方面进行界定。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信用信息收集过程中,缺少相关信用法规的规定,信用活动的开展缺乏相关法律支撑,在数据的采集、隐私的保护、市场行为的规范等问题上需要法律来统一规范。二是征信立法滞后。征信立法的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征信活动的开展。由于缺乏直接的相关立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失信行为缺少明确的法律规定。三是缺乏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当前失信惩戒机制严重失衡,失信成本极低,失信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惩罚。现行的法律如《民法通则》、《合同法》虽都有对诚信原则的相关规定,但对于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来讲,还没有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震慑。

1.2 信用信息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不足

一是信息开放程度低。相关数据显示,政府相关机构掌握着全社会80%的信息量,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缺少相应的制度安排,导致信用平台等机构无法利用政府部门的有效信用信息,造成政府掌握的大量有价值的信用信息无法对信用平台机构进行开放,流动性差,利用效率不高,存在明显的部门壁垒。二是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标准不统一。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归集和分类管理标准,导致信用信息采集归类和信用平台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给地区间和行业间的信用信息共享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1.3 信用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服务行业起步晚、发展慢,相对于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庞大信用数据需求,有效的信用数据的供给仍然稀缺。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缓慢一是因为有效的信用信息缺乏集中归集,流动性差,信用机构无法采集到有效的信用信息,造成了信息信用资源的浪费。二是信用服务提供方结构失衡,央行征信机构一枝独秀,民营征信机构如芝麻信用等起步较晚,且数据有较大的局限性,同时缺乏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难以提供商业化、社会化的信用服务。三是信用服务产品单一,产品的适用性和普及率不高,社会大众对信用产品的认知和利用还处于相对初级的水平。

1.4 社会信用意识观念不强

由于我国市场法制化水平不足,信用市场发育缓慢,导致相关经济主体即使出现失信行为,也不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给社会其他经济主体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失信文化逐步蔓延,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信用观念和契约意识相对淡薄,普遍缺乏授信意识和信用观念。

2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1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

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工程,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没有建立完善健全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完善有效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以社会信用为基础所形成的一整套规范和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让市场有效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必须建立相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只有这样,市场经济才能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稳健运行。

2.2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体系如果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必然导致市场经济秩序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法治体系的不完备导致市场经济主体缺少统一的规范规则,市场主体始终处于磨合和博弈的过程。二是控制手段失当,各种经济调控手段之间需要一个协调、磨合和完善的过程,司法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之间的配合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市场传导机制发生偏差;三是市场主体在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对市场机制运行规律的认识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往往会在不自觉中背离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要求,出现失信行为。因此,要熨平市场经济秩序的波动,就必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守信者得到奖励,失信者付出代价,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行才能更加富有效率。

2.3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性工作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环境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型,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目前在投资、融资和消费等诸多领域,“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广泛的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还时常出现。在新形势下,要释放供给侧的活力,就要依靠信用约束手段改善“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性工作。

3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强化社会信用体系法律保障

完备的法律法规是社会信用体系健康运行的保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就要进一步加强立法研究规划工作,结合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强力推进信用制度的顶层设计和立法进程。利用法律规范信用信息采集、归集、交换、共享等行为,切实维护信息安全和保障信息主体权益。此外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体系,还需对各种失信行为进行明确界定,明确监管责任,确保信用执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失信行为形成震慑。

3.2 建设统一的信用体系运转平台

要加快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规划设计,逐步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信用信息的局面,使信用信息有效流动。同时,统一信用信息归集标准,推动地方信息平台、行业信息平台与国家信息平台的对接,形成国家提供基础信息,地方提供综合信息,行业提供专业信息的多样化、立体式的信用信息体系,为实现全国公共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大力发展信用服务行业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支持信用咨询、信用评估等信用服务业发展,通过出台相应文件,制定相应措施,不断提高信用行业的知名度和地位,同时利用财政、金融等多种形式进行扶持,并向资质优秀、信誉良好的信用服务提供商开放公共信息获取途径,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提高信用服务机构的产品质量。二是政府积极引导。政府要通过自身对信用信息的购买、运用等行为,引导市场主体应用信用产品,从而逐步培育和壮大信用服务行业,活动信用服务行业。

3.4 严格失信惩戒机制

加大失信成本,落实信用统一代码制度,完善社会监督。一是通过完完善法律法规,不断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增加失信成本,使社会经济主体对失信行为的后果能够有深刻的认识。二是落实信用统一代码制度。信用统一代码制度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手段,有效提高了失信成本,对社会信用意识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完善社会监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便社会公众实时采集上传视频、音频、图片等信用举报信息,强化社会监督。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着经济动能新旧转换,产业结构深刻调的形势,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信用,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欣宇,代静.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J].新经济.2016(18).

[2]郭云飞.试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该由谁主导[J].科技风.2016(08).

篇4: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一、上海模式:以个人征信为起点、市场化运营为基本特征

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个人征信服务为起点,通过第三方征信机构建设企业和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实行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基本建成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主要框架和运行机制。

(一)三个阶段

一是起步阶段。1999年8月在全国率先进行个人征信试点,通过特许经营方式成立了第三方征信机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展个人信用征信业务。2000年7月,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建成开通,开始提供个人信用报告。二是拓展阶段。2002年3月企业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开通试运行,形成了“两大系统、联合征信、普遍服务”的发展格局。同时,行业信用制度建设和社会诚信创建活动取得明显进展。三是深化和综合试点阶段。在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建立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

(二)主要做法

一是政务公开。市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政府部门对社会公开职能范围内应该公开的政务信息,以供征信中介机构免费查询、获取有关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这为该市征信服务系统建设走市场化道路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是市场化运作。企业、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征信服务,均采取公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方式,政府不直接投资建设,不介入征信服务。8年来,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已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征信系统。

三是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授予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相应的业务资质,曾于1999年专门下发文件,要求上海市15家中资银行把个人消费信贷资料交由该公司。上海市政府动用行政权力为公司融通资金,如在联合征信项目建设过程中,市政府就以财政借款的方式向项目提供5000万元、为期5年的无息贷款,以支持公司业务的开展。目前信用产品的需求主要由政府的政策创造,如规定个人办理信用卡必须出具信用报告,资信公司的营业额大多来源于制度安排。

四是分步实施。以个人信用征集为起点,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在操作上先个人后企业、先同业后联合的办法,逐步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网络。

(三)主要成效

一是信用服务业稳步发展。经过几年发展,上海市信用产业链相对完整,服务体系比较成熟。2006年,全市信用服务行业营业总收入达到4.2亿元,营业额约占全国的1/4,从业人员达1225人,各类征信服务机构有40多家,信用服务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有38个。

二是个人征信服务呈良性发展局面。截至2006年12月底,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入库人数超过770万,查得率达到87%;提供个人信用报告累计达643万份。

三是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一,促进了消费信贷。个人信用信贷占全市信贷总额的20%,持卡消费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例超过1/3,相当于发达国家30—50%的平均水平。第二,促进了企业防范和降低经营风险。上海移动通信公司的个人欠费纳入联合征信系统之前,每年呆坏账总额为1000万元,目前已降到300万元左右。第三,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诚信友爱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评价报告,上海在全国50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综合指数排名中列首位。

二、浙江模式:以企业信用建设为突破口、公益性服务为基本特征

2002年以来,浙江省大力推进“信用浙江”建设,全省信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一)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选择企业为突破口带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建设。二是形成了全省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两大信用基础数据库,由事业单位性质的省企业信用发布查询中心统一建设和管理。三是企业和个人两大信用信息系统均为公益性,目前查询信用信息是免费的,没有进行市场化服务和运营。

(二)基本做法

一是完善企业联合征信数据平台。2002年6月,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开通运行。现已汇集了39个政府部门的企业信息,入库企业数达到79.6万家,数据库指标项达到90类844项,是全国率先开通、数据容量最大的省、区企业信用数据库。

二是启动建设个人联合征信数据平台。2006年9月,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建设启动。2007年2月底,浙江省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初步建立。已入库的信息主要有12个政府部门的17类、211个指标项,涉及人口4621余万,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个人联合征信系统。

三是推进信用信息应用。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浙江开展一些信用服务和应用,发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良好作用。对信用信息比较完备的部分企业,浙江省企业信用发布查询中心进行了类似于信用评级的评价,划分ABCD四个级别,称之为“企业信誉度提示”,促进了企业信用建设。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政府应用部门增加到14家,应用方式逐步拓展为信用数据查询、联动和分类监管,应用领域从政府部门扩展到金融机构,提高了综合业务能力。为促进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维持信用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该省在考虑下一步扩大开发应用的问题,培育发展信用服务中介机构。

三、深圳模式:以市场运作和政府建设相结合为基本特征

深圳市信用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社会信用体系的综合建设方面,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设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形成了较为规范、发展迅速的个人联合征信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由政府部门建设并实现了自行运营,全市征信行业具有相当规模。

(一)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运营良好

2001年,经深圳市政府的特许,在人民银行总行的支持下,深圳鹏元公司筹建个人征信系统。2002年8月,个人征信系统建成开通,开始提供个人信用报告。目前,个人征信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银行、保险和担保行业,年提供各类信用报告300多万份,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且比较规范的个人征信系统之一。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系统先进。深圳市个人征信系统立足深圳、面向全国,目前已征集到了10多类信息,80%来自政府部门、20%来自银行,包括公安部全国公民户籍信息、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学历信息,深圳市的社会保险、企业法人注册、缴费、纳税、信贷等信息,信息覆盖范围和信息商业价值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二是完全市场化运作。6年来,鹏元公司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创业,独立运营,一切以合同的方式进行个人征信和信用服务。公司累计已投资2000多万元开展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和经营,形成了5大类15个品种的信用产品,为7类客户提供信用服务。

三是政府定位明确。对于个人征信,深圳市政府不投资、不经营、不干预,不强制有关部门提供信用信息,不强制有关部门使用信用产品。政府主要提供了两大支持:解决个人征信的法律依据问题,深圳市是全国第一个为个人征信立法的城市;政府部门免费提供信用信息给鹏元公司,同时也无偿使用信用信息。

(二)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不断完善

2003年底,由市工商局承建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及“深圳信用网”开通运行。至2007年4月,系统已涵盖了全市48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中介组织等提供的97万多家各类市场主体、共计3432多万条信息。主要做法:

一是“行政主导,事业运作”。2003年成立市企业信用信息中心,负责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为事业单位。

二是“公共服务,会员制有偿查询”。企业信用信息采取分级披露办法,即深圳信用网分内外网,外网为社会免费提供公共索引信息查询服务,内网为行业和成员单位提供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对经常使用企业信用信息的采取会员制收费查询的方式。

三是推行信息征集的标准化建设。规定以全国质监系统的组织机构代码为匹配标准,以工商系统的企业基本登记信息为基础,按照“谁提供、谁负责”的数据采集原则,确立了系统数据库信息征集标准,目前系统较好地兼容了政府部门信息,数据的匹配率高达90%以上。

(三)社会信用服务业发展快速

目前深圳市信用服务行业有担保企业200家,评级评估企业10多家,全市现有各类信用中介机构70多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信用服务机构。2005年成立了深圳市信用协会,至2006年底已有会员106家,主要是中外资银行和企业。2007年将成立市借款企业评估师协会。

四、三地社会信用建设情况比较分析及启示

三地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尽管起点不一,发展环境不同,但都取得了较快进展,且各具特点。在法规制度建设方面,三地都注重不断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制订信用规章、信用标准、制度建设,使征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深圳比较早地进行了立法。上海市已经出台各类信用规范性文件124个。

在管理制度方面,三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了组织推进构架。上海市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担任召集人、62家主要综合部门和监管部门组成的上海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2003年成立市征信管理办公室,在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增挂;2005年设立诚信建设和征信行业监管两个职能处室,配置专门人员编制,建立了征信机构备案、回访、统计等管理制度。各区也相应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浙江省成立了省“信用浙江”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省发改委牵头,负责企业、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建设的组织协调,省企业信用发布查询中心承担具体工作。深圳市委托市工商局承建企业信用信息中心。

三地的信用建设,把中央要求和地方实际结合起来,把法规建设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结合起来,明确目标,创新实践,稳步推进,成效明显,有不少方面值得借鉴,即:法规先行是信用建设的制度保障;政府推动和支持是信用建设的前提条件;建设统一的公共数据库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工程;市场化运作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分步实施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法;营造诚信环境是信用建设的社会基础。

篇5: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一、群众“信用”意识普遍增强

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县委、县政府率先垂范,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归还乡镇政府、学校在农村信用社的陈欠贷款283万元。同时,由县纪委牵头,对党政机关干部银行贷款进行全面清理,共收回贷款1350万元。这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了农民群众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各乡镇都把“信用村”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无形资产,想方设法帮助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形成了良好的信用氛围,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以农村信用户为主体,信用社、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户“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

二、农村信用社营销机制进一步优化

农户信贷评分体系不仅对信贷相关信息进行评分,而且对家庭信息、综合信息等能表明农户非信贷情况信息进行评分,从而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对农户进行评价。信用评价体系推动了信用社贷款营销机制的变革,促进了信用社资金的合理使用,扩大了信用贷款的覆盖面,有效满足了农民的贷款需求。

三、金融服务经济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旬阳县建立了“创业贷款”和外出务工人员贷款制度,加大了对农村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城乡个体经营户创业金融信贷服务和支持力度;试点推行林权抵押和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拓宽了信贷条件;建立了“订单农业+信贷”服务模式,大力支持烟叶等主导产业发展;推行“富秦家乐卡”业务,实现了信贷消费一体化,还款还息智能化,开辟农户小额贷款“绿色通道”;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共评定授信个体工商户1842户,授信总金额3万元,组成“信用共同体”349个1109户,占授信总户的60.21%,有效破解了个体工商户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瓶颈问题。

四、密切了社群关系

信用工程建设不但给农民、个体工商户提供了经营资金,而且送科技、送信息,架起了信用社与客户的连心桥,使群众体会到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使社村、社群关系更加融洽。信用工程创建为农村信用社赢得了支持,赢得了地位,各村普遍与农信社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村级企业和村民的闲散资金,绝大部分存入信用社,壮大了农信社的实力。信用社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良好信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有效地促进了自身发展。

五、实现了和谐共赢

篇6: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宿 豫 食 安 办

一、进展情况:

全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分别在农林、卫生、工商、质监、经贸等部门共建立60家诚信体系单位,区食药安办于于10月28日-31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初验,结果显示各生产经营单位初步建立了基础信用档案,各部门监管信用档案已建设到位。

二、主要做法:

上半年,我们遵循先易后难、统筹协调、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政府推动、部门组织、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方式,根据各监管环节食品行业、企业特点,由环节监管部门确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企业,并具体负责组织与实施。具体做法为:

一是充分调研,名单确立到位。区食安办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召开座谈会,将任务层层落实,并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初步确定了75家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然后根据各监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进行优胜劣汰,最后确定工商、质监、卫生各15家,农林11家,经贸4家信用体系建设单位名单

二是制定方案,责任落实到位。根据市食安办制定印发的《宿迁市2008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方案》,我们明确全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同时按照“分段监管”的原则,将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划分到区食安委办、工商局、卫生局、质监局、农林局、经贸局、粮食局等有关部门,坚决做到了“政府组织、部门负责、任务落实、齐抓共管”。

三是加强宣传,工作氛围到位。宣传教育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我们将通过召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让相关职能部门和信用企业共同研究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使建设工作启动之初就做到从各行业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通过采取日常例会与专题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联络员、企业质量负责人进行反复培训,交流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专题讲授食品安全信用知识和监管法律法规,明确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操作程序,探讨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信心。

四是建立信用档案,基础工作到位。为了使企业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督促,我们对信用企业负有指导责任的监管部门、企业和政府结成工作伙伴关系,共同完成企业信用档案建立的工作任务。我们采取“六句话”的工作思路。即:“产品有标准,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规程,过程有记录,逆向可追踪,产品能召回”。各信用企业按照“六句话”的要求,参照《江苏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两档”指南》,结合企业的实际建立以生产经营过程管理监督为核心,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对象,以对企业负有监督职责的监管部门为节点的信用档案。

五是帮助守信企业,支持发展到位。充分发挥公众媒体的导向作用。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系列宣传报道,推介守信企业及其产品,做到报刊有文、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提高守信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营造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让守信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调动尚未加入信用体系建设企业的积极性。

六是建立完善信用制度,保证信息共享到位。积极探索逐步建立起综合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行业信息、企业信息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结合我区实际认真研究并逐步完善《*区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和《*区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制度》等,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和可行,从而达到调动具有比较优势企业参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褒奖守信、惩戒失信、带动示范、发展产业的目的。

三、存在问题:

1、部分乡镇和部门意识淡薄,紧迫性不高,未能及时将

创建任务及时分解落实,使工作浮于表面。

2、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建设工作进展缓慢,且资料不全,需部门对创建单位进一步明确标准,快速推进此项工作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宣传,工作氛围到位。宣传教育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我们将通过召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让相关职能部门和信用企业共同研究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使建设工作启动之初就做到从各行业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将通过采取日常例会与专题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联络员、企业质量负责人进行反复培训,交流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专题讲授食品安全信用知识和监管法律法规,明确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操作程序,探讨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信心。

二是建立信用档案,基础工作到位。为了使企业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督促,我们将对信用企业负有指导责任的监管部门、企业和政府结成工作伙伴关系,共同完成企业信用档案建立的工作任务。我们采取“六句话”的工作思路。即:“产品有标准,管理有制度,操作

有规程,过程有记录,逆向可追踪,产品能召回”。各信用企业按照“六句话”的要求,参照《江苏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两档”指南》,结合企业的实际建立以生产经营过程管理监督为核心,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对象,以对企业负有监督职责的监管部门为节点的信用档案。

三是帮助守信企业,支持发展到位。充分发挥公众媒体的导向作用。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系列宣传报道,推介守信企业及其产品,做到报刊有文、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提高守信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营造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让守信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调动尚未加入信用体系建设企业的积极性。

篇7:开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简 报

(第10期)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办公室 2013年4月11日

市工商局诚信示范创建试点工作

取得显著成效

市工商局根据《开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巩固诚信示范创建成果,形成社会诚信示范体系,逐步建立企业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有效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积极开展“文明市场”行动。在创文工作中牵头开展“文明市场”行动,制定印发《2013年创建诚信市场和文明集市活动工作方案》,通过广泛宣传、充分发动,积极督促指导市场建立和落实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规范场地内经营行为,建立诚信经营模式。

二、诚信示范创建试点工作效果显著。全市评选公示“守 1 合同重信用企业”92家、“诚信市场”和“文明集市”3个。成功推荐我市广东开平春晖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耀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3家企业获得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现联合市个体私营协会组织推荐我市3家企业参与江门市诚信企业评选。

三、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力度。据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信息系统记录,3月份共录入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信息数据2655条(次),制定各类检查计划79条(个),发现并及时处理的违法违章业户有142户次,查处取缔无照经营14宗,引导办理营业执照13户;办理企业年检107户、个体户验照8252户。认真落实创文工作任务,制定城区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方案,先后牵头组织对城区16个集贸市场、1500多户个体工商户进行整治规范,教育引导经营户文明、守法、诚信、有序经营,优化市场秩序和环境。

报:江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办公室,黄耀雄

书记、文彦市长、谢超武副书记、陈伟成常务副市长

送:市“两建”办公室

篇8: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因而金融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重要的一环, 通过建立个人信用记录, 使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对未来新的信用活动产生影响, 以制度约束个人养成重信用、守合同、遵守法律的行为准则和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后人们会发现, 个人信用记录不良的人, 将会面临“哪里也借不到钱”的窘境。例如, 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就已经覆盖到所有具有个人融资功能的行业, 而查询信用报告, 已经成为上海金融机构审核贷款的重要依据, 各类融资机构的个人征信等级记录, 都将意味着每个人的“失信”成本将大幅提高。而随着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 人们在日常消费中的各种信用活动, 都会在征信系统中留下痕迹, 比如信用卡、房贷等向银行借贷的行为, 水、电、煤等公用事业以及通讯费用等先使用后付款的“赊销”活动, 都将成为衡量个人信用状况的重要途径, 同时, 司法系统也将会与征信平台实现对接, 与信用相关的违法行为也会被记录在案, 至此, 一个庞大的社会信用体系将会成为整个社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实,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例如, 当前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非法集资等现象时有发生,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对于打击失信行为,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 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 保护群众权益, 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并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 寸步难行”。

当然, 我们知道在建设完备的金融信用体系过程中,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体系, 将是整个社会信用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按照信息共享, 公平竞争, 有利于公共服务和监管, 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是依法维护金融信用体系的重要保证。在规范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下, 促进金融信用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将会是一个艰巨而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其中涉及复杂的信息采集和甄别的问题, 例如, 要严格区分公共信息和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 妥善处理好信息公开与依法保护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信息安全的关系, 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等等, 而这一切都有赖于信用服务行业国家标准化的建设, 并形成完整、科学的信用标准体系。只有在一个统一而科学的信息管理下, 才能逐步完整采集个人的身份信息和社保、住房公积金、税务、教育、法院、公用事业等单位的相关信用信息, 通过整合, 使分散的债务信息变为个人的财富和生产力, 更好地服务百姓、服务社会。

众所周知, 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 是防范金融风险, 保持金融稳定, 促进金融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有无健全的征信体系, 是市场经济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其实,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 是各商业银行信用信息最基本的数据, 也是最基础的资料, 采集和保存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借还款、信用卡、担保等信用信息, 以及相关的身份识别信息, 并向各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联网查询服务, 满足各商业银行防范和管理信用风险的需求, 同时, 服务于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 这是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最基本且十分繁杂而艰巨的工作。一方面, 既要实现商业银行之间信息共享, 方便群众借贷, 防范信贷风险;另一方面, 又要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特别是银行业是社会信用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和使用者, 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 健全金融业的信用管理系统, 将会进一步加强金融部门的协调和合作, 逐步建立金融业统一的征信平台, 促进金融业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 并最终稳步推进我国金融业信用体系建设。

篇9: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工作要点包含八个方面32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涉及省发展改革委、人行武汉分行、省政府金融办等50多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及各市州县区人民政府。

2016年,湖北省将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部署,以实施《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为核心,以落实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五项重点任务”和“十个积极作为”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在推進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上,着力推进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夯实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基础、建立授权查询工作机制、推进信息汇集系统建设。

二是在完善信用制度建设上,着力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落实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双公示、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落实信用信息应用、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

三是在重点领域诚信建设上,发挥政务诚信示范作用,深入推进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

四是在实施信用联合奖惩上,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信用联合惩戒案例审查公示机制。

五是在信用试点示范建设上,全面推动区域综合性试点、开展行业领域试点示范、推进“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加强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建设。

六是在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上,着力培育信用服务市场、推动信用服务创新、规范信用服务机构。

七是在诚信宣传教育上,深入开展诚信主题宣传教育、弘扬诚信文化、加强信用管理人员教育与培训。

篇10: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制度完善,组织健全。4月份我局召开党组会重新进行了科室分工,行政审批办负责我局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随后重新调整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各相关科室为成员的市司法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审批办,全面负责我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落实。结合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印发了《呼和浩特市司法局20xx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细化为10项具体工作,分别明确了牵头科室、配合科室和完成时限。结合司法行政实际工作制定了《呼和浩特市法律援助工作承诺制度》、《呼和浩特市律师行业信用信息制度(试行)》和《呼和浩特市司法鉴定承诺制度》。

(二)注重创新,突出特色。在对我市九个旗县区836个村居社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服务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律师事务所与我市1162家村(社区)进行帮扶,截至目前已经帮扶了1129家,占全体的96%。为了加强管理,截至目前共有75家律师事务所和3家公证处建立了诚信档案。

(三)多样宣传,氛围浓厚。我们充分利用局门户网站、信息简报、LED显示屏等多种有效载体,广泛宣传系统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将《呼和浩特市基层法律工作者协会第二法律服务所诚信经验材料》和《内蒙古超伦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永强律师诚信事迹材料》按时报送到市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纳入自治区诚信库范围内。

(四)加强报送,做好日常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司法行政系统信用呼和浩特“双公示”信息报送工作,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关于按时报送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的通知》请各科室于每月15日,30日向局审批办报每半个月的工作开展情况,未及时报送的科室在第二个月作出书面说明,说明未报送的原因。20xx年截至目前,我局报送法人行政许可50条,个人行政许可206条,行政处罚无数据。按时完成了《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普查表》填报工作,我局《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普查表》涉及司法考试、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援助和法制宣传,并于5月29日接受了市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督查。7月20日,我局分管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副局长和局审批办负责人参加了《呼和浩特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暨信用信息目录及数据征集培训》为下一步信用数据征集做准备。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虽然上半年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下半年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信用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宣传工作,部门开展的“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行业宣传活动没有与诚信建设结合起来宣传,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机制不健全。

篇1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一、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

我镇主要通过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x市政府信息公开网、x市x镇人民政府官网、微信、公示栏等方式主动公开本镇的政务信息。将本单位机构职能、规章制度、业务工作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内容进行重点公开。公众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站内全文搜索”栏目或“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查阅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截止目前我镇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xxx条。将政务的工作行为置老百姓监督之下,这对于政府树立诚信形象和增强百姓对政府的信任感将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二、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

建设完善网上办事大厅站点,已开通就业服务、社会保险、人事人才等网上办事、查询功能,方便群众查阅信息、办理业务。各村建立益农社、农贷通等平台,将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延伸到乡村和农户,实现普通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便捷、经济、高效的生活信息服务。

三、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

一是我镇以个人诚信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提振社会诚信度。首先是对个人加强诚信教育、增强诚信意识,领导在干职大会上,身体力行地传教全镇干职人员,阐述“做官先做事,做事先做人”,“诚信是人安身立命之本”的道理,表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在机关逐渐形成了“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氛围。二是进行了遵纪守法教育、七五普法、宪法宣传、举办了法制专题讲座和图片宣传,开展了远离邪教、毒品,珍爱生命的宣传活动。三是在举办文艺活动中开展诚信竞赛、演讲等活动,逐步提高社会各界对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自觉养成个人良好的信用意识,树立良好的个人信用形象。

四、巩固教育成果,形成了诚信环境

要求各村、企事业单位将“诚信教育”贯彻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严格规范干部、群众、学生的言行,巩固在诚信中取得的成果,截止目前我镇未发生重大失信事件,形成良好诚信环境。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为了更好的推进信用体系工作,今后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进一步提高工作重要性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好抓实。加强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和协调,不断改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2)规范社会组织章程。结合今年工作,建立健全的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系。通过规范章程,帮助社会组织树立自律意识、完善自律机制,从制度上促进社会组织依法、按章程开展活动。

(3)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社会组织按照规定制定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了社会组织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

篇12: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一、 中央、省社会信用体系推进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编制完成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xx-)》。20xx年6月,国务院发布实施了规划纲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原则,提出了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34项具体任务。20xx年12月,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xx-20)》,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二是建立健全了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体系。20xx年,国务院明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共同牵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部际联席会议共有36家成员单位。同时,国家发改委在财经司设立了信用处,专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工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是省发改委,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并于20xx年将省信用办升级为常设机构,下设3个组,分别是信用信息管理组、信用建设综合组和信用环境建设组,每个组配备组长、副组长和成员。三是初步搭建了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xx年6月,“信用中国”网站开通运行,网站将发布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地方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意见和规章制度和违法失信“黑名单”等不良信用信息,共收录1398万条信用记录。目前,国家启动了“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先导工程”项目,加快建设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省信用办耗资1.5亿元,搭建全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将于年底前基本投入使用,并表示为了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各地市州不再单独设立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省信用办于11月30日,召开了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联络员第三次会议,会议统一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信用信息汇集系统及信用信息归集等相关工作。四是建立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联动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的通知》、《“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等,对诚实守信者予以激励和鼓励,对违法失信者予以惩戒和约束。省信用办及时将文件通知转发各地市州,组织开展信用建设工作。

二、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良好,进展顺利。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协调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20xx年3月,我市成立了襄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全市47个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我们设立了综合规划、信用法制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企业信用建设等10个专责小组,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合力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时,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正在筹备成立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常设机构,各地各部门也正在抓紧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领导重视、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组织编制专项规划。20xx年4月,《襄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xx-年)》(襄政发[20xx]10号文件)印发实施,这是我市首部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专项规划。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好规划落实,我们组织起草了《襄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襄政发[20xx]13号文件印发实施,并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全市“三个一”改革范畴(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机构管监管、一支队伍管执法)。同时,组织开展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专题研究,为我市确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运行机制奠定了基础。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建立联动监管机制。我们先后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对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形成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联动监管机制等提出明确要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襄阳市诚信“红黑名单”制度》、《襄阳市诚信企业嘉许制度》、《襄阳市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襄阳市市场主体信用协同监管与约束实施意见》等相继出台,体现了部门联动惩戒的工作思路,对不同等级的失信行为实施分等级惩戒,对信用记录良好的市场主体,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组织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工商局等12家单位召开了全市“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研讨会,联合签署了《襄阳市“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对失信被执行人的失信行为采取限制高消费、市场准入、银行限贷等信用惩戒措施。以市信用办的名义转发了省信用办《关于印发<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的通知》,明确了联合惩戒的范围、对象、惩戒措施、责任部门,有利于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对市工商局制定的《襄阳市市场主体信用协同监管与约束实施意见》提出了中肯的意见,部分意见被采纳,建立了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约束机制,对违法失信主体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组织开展信用信息“双公示”。以市信用办的名义,向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县(市)区政府转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双公示”工作,建立了信用信息“双公示”工作联络员制度,将定期收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内容,在“诚信襄阳”网站公示。

三是梳理数据基础,“襄阳信用网”初步建成。做实“诚信襄阳”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其中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公共服务平台是硬指标,由于省信用办明确表示地方不再单独建设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我们多次配合市文明办开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做实“诚信襄阳”网。我们在市发改委门户网站开辟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栏,聘请专人设计了“襄阳信用网”,全面梳理数据基础,调整数据目录,开通了工作动态、信用公告、诚信红黑榜、金融征信、组织领导等栏目,坚持定期更新栏目内容,逐步完善企业信用查询和重点人群查询功能。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大诚信宣传教育,向市直各部门发通知,请各部门将涉及的信用信息收集上报,在“诚信襄阳”网站公示。目前,“襄阳信用网”正在加大与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信用信息互联共享,企业和个人失信黑名单信息及时公开和曝光,已成为我市信用信息发布的窗口和诚信襄阳的展示平台。加强与金融部门对接。我们在建设汉江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中积极作为,多次参加市金融办组织的金融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座谈会,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搭建与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的桥梁。加强与人民银行金融征信库对接,及时掌握基础底数,对接上报个人公积金缴存信息等。为营造市场行业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组织市工商局、市广播电视台起草了《关于在全市开展评选诚信企业的活动通知》,拟联合发文后在全市举办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届时广播电视台将全程跟踪播报。

四是创新方式方法,襄阳高新区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市积极争取襄阳高新区列入了全省信用体系建设区域综合性试点。根据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要求,我们突出襄阳特色,结合高新区学习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襄阳高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要求统筹推进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征信系统建设,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重点探索信用建设在事中、事后监管中的作用,努力实现社会信用信息的联动综合运用,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示范。高新区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20xx年12月,高新区启动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经过公开招投标,信用信息平台规划设计工作由北京航天世纪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实施,造价36.2万元。20xx年上半年,高新区对该公司提交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2次专家认证,并提交高新区党工委会议研究讨论,待该规划设计方案完成后,将根据方案对外公开招标平台建设单位。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下一步工作安排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涵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的重视和参与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好省信用办第三次联席会议精神落实。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领导小组联络员第三次工作会议的精神,扎实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及时研究制定部门和行业的信用建设具体实施意见,加大诚信文化宣传力度,积极培育诚信道德,在全社会形成“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风尚。

二是充分发挥综合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高新区“三个一”改革经验,积极营造公开、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性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民生等需求,重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引进和设立独立于市场交易双方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建立以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为对象的征信系统,根据市场需求对外提供专业化的征信服务。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和和守信激励机制,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支持激励政策;对失信主体纳入行业“黑名单”进行联合惩戒。

三是加快探索对信用信息的应用。建立健全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和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清单,探索和扩大信用档案和信用报告在市场监管、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等领域的运用,探索建立采信第三方信用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安排,促进信用信息产品应用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实施绿色通道等便利措施,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约束。按照信用等级评价对企业在市场准入、货物通关、贸易管理、金融业务、资质评定和资源分配等方面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企业法人、自然人等市场主体可以通过信用信息平台查询信用信息,了解交易对象信用状况,鼓励市场主体自觉提升自身信用。

四是培育壮大知名专业信用机构。第三方信用评价及信用监督工作能够有效遏制失信行为的发生,要进一步引入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参与信用评价,将企业信用评价结果作为资格预审、评标的重要依据。对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给予扶持指导,帮助其做大做强,推动其成为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专业服务机构龙头企业,提升影响力。同时,鼓励成立全市信用信息协会,助推全市社会信用建设。

五是加紧申报筹备信用建设常设机构。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加紧筹备成立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常设机构,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对企业、个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明确一位政府领导和联络员,及时加强与省信用办联系沟通。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加快建立相应的社会信用体系管理机构,落实经费保障,确保专职工作队伍,扎实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上一篇:常怀感恩之心常下一篇:个案社会工作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