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

2024-06-24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精选8篇)

篇1:《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

走进《西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名著《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等来分析名著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3、懂得对名著进行情感体验,结合名著谈感受,了解阅读名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西游记》片头曲音乐,导入本节课内容。

2、《西游记》是古典神话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后被人们改变成电视剧、动画片等,家喻户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名著《西游记》,板书课题!

二、知识汇报。

1、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就来谈谈西游记好吗?你是从哪里对《西游记》有了了解的。

老师为同学准备了一份提纲,同学们还可以任选题目,也可以自己补充题目,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1)《西游记》的作者及朝代(2)《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3)读后你认为《西游记》中哪个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最吸引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为什么(同学们用“我认为……故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因为……”句式来说。)

2、生交流后汇报

师小结:通过了解作者经历、背景对理解作品有一定帮助,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板书:作者解读——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三、品读经典情节

1、师:观看影片直观形象,有声音,有图象,难怪你们放学后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老师告诉你们,看电视决不能代替读书,据我所知,看电视除了对眼睛伤害大,它还有很大的虚构成分,真实度不如原著。

2、出示幻灯片孙悟空身高和金箍棒高度的对比,激发学生求真务实,阅读原著的兴趣。

3、出示读书要求。

(1)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多读几遍

(2)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样的语言描写和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有什么联系?

生品味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出世》这个精彩的故事,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并说出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具体章节——细节描写,塑造人物 5.师: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像这样的细节描写在《猴王出世》中有,在《西游记》其他的故事当中还有,请大家课后阅读西游记这本书,一起来品味细节描写。

四、指导《西游记》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1、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2、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3、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4、关注细节描写,了解作者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5、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也可以请教别人。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下用本课学到的阅读方法读完《西游记》。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图书,可以阅读老师做好的电子书,也可以打开老师发送的超链接,还可以自己网上查阅。一个月后召开《西游记》读书汇报会。

推荐阅读被誉为西方的“西游记”的——《绿野仙踪》,同学可以对比阅读,看看他们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板书设计:

西游记

作者解读——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读书方法

具体章节——细节描写,塑造人物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篇2:《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

走进《西游记》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预设目标:

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

学生自带《西游记》。

三、阅读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1、书籍是知识的源泉。我们除了学好课本外还要多读课外书。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知道哪一部?

2、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其中的一部名著,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

3、这部名著是?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

《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

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

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

生交流,师适当引导个别学生介绍精彩故事的部分情节,引起阅读兴趣。

(三)精读片段 贯穿全书

1、指导精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精彩片段,抓题眼产生疑问读懂其中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

⑴ 交流描写白骨精“三变”的句子,穿插介绍原著的精彩描写,体会原著的精彩,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

⑵ 交流描写孙悟空“三打”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体会情节描写精彩的特点。

2、体会全书反复叙事的写法。引导可用精读的方法读《西游记》中其它精彩故事。

四、鼓励探究 拓展延伸

1、讨论:唐僧师徒各有特点,你欣赏谁?为什么?

结合理解三藏做事有恒心的特点。

出示原著中描写猪八戒的句子,鼓励课后探究阅读。

2、介绍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对《西游记》不同的解读。

篇3:谈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指导, 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指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外书籍, 不但可以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效果, 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丰富学生的词语, 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高尔基曾说过, 教育孩子, 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书籍。他在叙述自己怎样学习的时候, 曾再三强调, 在他的童年时代, 书籍是怎样教育了他, 启发了他, 鼓舞了他。虽说那还是好书不多的时代, 但他认为差不多每一本书, 都告诉了他很多不知道和未曾见过的事物, 从中吸取到精神力量。教学实践也使我有这样的体会:凡是课外好书读得多的学生, 他的思想认识就比较正确, 知识领域就比较广阔,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就比较丰富, 懂得的事情比少读书或不读书的学生来得多。事实上, 儿童由于识字、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 求知欲的日益增长, 他们也就很自然地阅读起大量的课外书籍来, 并且产生各种不同的后果。因此, 指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 意义是重大的。我过去对这点也认识不足,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着放任自流的现象, 因而有的学生看的书比较凌乱, 有的学生很少看。更严重的是由于缺乏指导, 有些学生到小书摊上去租阅一些不好的小人书。这样学生就难免不受到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这是非常有害的。另外一种缺点, 就是我往往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力, 过多地向学生布置课外阅读的材料, 而又不加具体的指导。因此, 学生课外书籍是看多了, 但只是看看故事情节、看看图画, 时间花了很多, 却得不到多少教益, 反而造成儿童对学习不负责的后果。这些情况, 使我认识到, 一个教师应该认真严肃地对待儿童课外阅读的问题, 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他们进行阅读, 应该把这个工作当作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不看作是“额外”的或“附带”的工作。

我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注意了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要以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政治方向、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为目的。这就要指导学生读好书。他们读过一本好的书籍, 书中难忘的人, 难忘的事, 将永远教育鼓舞着他们。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如坚决保卫食堂的安成香, 她从小就爱听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教育了她, 所以, 她为了公共财产, 能与地主做那样顽强的斗争。

在新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学生, 是非观念是很强烈的, 他们在看电影、读故事书当中, 接触一个人物, 首先总是要问:这是好人, 还是坏人?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还是站在敌人那一边的?因此, 我们必须因势利导, 多介绍他们阅读革命的、优秀的作品, 从而培养他们成为敢想、敢说、敢做, 敢于破除迷信, 敢于革新创造, 敢于坚持真理, 为真理冲锋陷阵的人。我班学生在看过《永生的刘胡兰》《不死的王孝和》以及《董存瑞的故事》等书籍以后, 就能具体理解前一辈的共产党人, 是怎样为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他们读了《高玉宝》《鸡毛信》等书后, 就了解了我国劳动人民是经过怎样的艰苦斗争才得到翻身的;他们读了青年农业劳动模范的事迹后, 就知道了优秀的年轻一代如何以自己的实际劳动, 为农业生产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从这里, 我们清楚地看到了, 学生从课外阅读中, 是如何在接受丰富的政治思想教育。

第二, 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材料限于篇幅, 一般只简单地叙述故事情节或整个故事中的一个部分, 如《战斗英雄董存瑞》这课, 课文只选其不顾自己生命爆破碉堡这一生动场面, 而对他整个的成长过程的了解, 就有赖于课外阅读来补充。我在这方面是随时注意的, 如教了《刘胡兰》就给学生读《永生的刘胡兰》《英勇不屈的赵一曼》《方志敏烈士》等;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这课, 就介绍学生读《真正的战士》;教了《长江大桥游记》后, 课外补充读《长江第一桥》……这样, 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成为统一的整体, 不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教育。

讲完一课课文, 配合一定的课外读物, 对于语文知识的巩固、扩大, 丰富写作内容, 都有很大的好处。如学生读了课外书籍后, 就会运用课外书籍里的词语和写作方法。王××在写《入队》一篇作文时, 描写前一天夜晚的心理活动, 形象逼真:“‘日子怎么过得这么慢, 过得快一点吧!让我早一点戴上鲜艳美丽的红领巾吧!’我睡在床上自言自语地说。”

当然, 选择课外读物也绝不只限于与教材内容有联系的书籍。阅读的范围应该有所扩大, 而且一般都要比课内的长些、深些。如我教了《刘胡兰》这课后, 除了介绍学生读《永生的刘胡兰》外, 还让一些学生读了《和爸爸一起坐牢的日子》《女游击队长》等书。这些课外书籍, 对于课堂知识的扩大、加深, 起着积极的作用。

课内阅读主要是靠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课外读物则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因此, 必须加强指导, 绝不能让他们囫囵吞枣。我班上常常有这样的学生, 读了一些书, 能够背出很多人名、地名, 但书中主要写什么就搞不清。如果你问他。书中哪些人物好, 好在哪里?哪些人物坏, 坏在哪里?他常常讲不清楚。启发帮助学生独立掌握作品的内容, 是很细致很重要的工作。我班上汝××小朋友很爱看书, 也看得很认真很细致, 看了还能说出书里的主要情节和自己的体会。如她读了《英勇不屈的赵一曼》《女游击队长》等书后, 她说:“人活着, 最宝贵的是生命, 但赵一曼她们为了革命, 情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告诉我们, 活着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大家。”她能达到这种理解程度, 离开教师的指导是不可能的。

第三, 必须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特征与知识基础, 介绍课外读物。今天的学生, 生活很丰富, 智力发展很快,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逐步增长, 求知欲越来越旺盛, 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课外阅读指导上, 我注意到了这一点。在一年级时, 我让学生看些图画、童话等;到二年级, 我让学生看些革命故事及《小朋友》等杂志;到三年级, 我对他们的要求又提高一步, 让他们读浅显的通讯、特写、篇幅较长的儿童读物以及通俗的科学读物。读物只有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 才能使他们感到兴趣;如果过低地估计他们的能力和要求, 就会挫伤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当然, 估计过高, 要求过高, 也没有好处, 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健康。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我自己也认真地阅读了许多儿童读物, 以便比学生先一步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并受到感染。比如, 《和爸爸一起坐牢的日子》这本书, 我反复阅读了好几遍, 书里一幕幕的情景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国民党反动派的垂死挣扎, 他们狰狞的毒辣的嘴脸, 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的罪恶, 使我从心底里迸发出怒火。卢志英烈士为了推翻黑暗反动统治做了坚贞不屈的斗争, 虽然牺牲了, 但他的英雄形象永远教育着我。他的十一岁的孩子卢大容, 也遭到敌人残酷的折磨。想想过去, 比比现在, 就更使我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现在我正在指导学生阅读这本书, 我相信, 我的学生一定会受到深刻的教育, 一定会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定会更积极地参加明天的社会主义建设。

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我着重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导阅读方法, 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课外阅读, 主要由学生自觉进行, 因而就要注意具体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 我不单是说说书里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重点在哪里, 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而且, 还和学生做有趣的谈话, 做表情的讲述, 精彩的片段我还做表情朗读。这样, 可以激发学生阅读书籍的热望。

详细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 我总要提出明确的要求, 并注意逐步提高。如我结合《卓娅又得了五分》这课, 详细指导学生阅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我要求学生反复看几遍, 我的指导也分几个步骤, 并按步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步, 我要学生弄清楚书里有些什么人, 主要谈些什么事, 以求对作品有个大致的了解;第二步, 就要他们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内容。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卓娅小时候是怎样学习、怎样劳动的?卓娅最爱看一本什么书?卓娅被德国鬼子拷问的时候, 她表现得怎样?舒拉是怎样的一个人, 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从这些问题里, 我要让学生看到卓娅和舒拉光辉的一生;第三步, 我要求学生能够细致地阅读, 找出作品里的重点段落和刻画英雄形象最深刻的词语, 并且学习用确切的语言, 来概括卓娅、舒拉的一生。这样的指导, 在思想教育上和语文知识上, 对学生都有很大帮助。有的书籍, 我在提示了主要内容以后, 就叫他们自己去阅读, 不做详细的指导, 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掌握作品的能力。

考查学生课外阅读, 这工作也是比较重要的。我常常这样想, 要衡量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除了要检查学生读了多少书外, 还要随时检查他们在看的过程中有些什么问题, 从书里学到了些什么东西。这样, 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起督促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根据了解的情况, 更好地进行指导。另外, 在必要时, 还可以做些测验, 以了解他们课外阅读的情况。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

有些学生不爱看课外书籍, 我曾经问他们为什么不爱看, 有的说, 有很多地方看不懂;有的说, 没有书看;有的说, 课外书不好看。这可以说明, 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和习惯, 是需要教师下一些工夫去培养的。我常常在学生读过一些书籍以后, 组织故事会、朗读会等, 叫他们把自己看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或把好的节、段朗读出来, 这对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从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课外阅读和课内识字、阅读、写作等教学活动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它们能够互相补充, 互相促进。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初步掌握表达思想的工具, 学会阅读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 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就能对过去学过的生字和词语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并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写作是学生独立运用语言的过程。因此, 我把这几方面的教学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在大力改进识字教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 注意了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埒

篇4:《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我们怎样来看待课外阅读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又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教授文字章法的学科,语文世界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有语言文字的训练,有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人文情怀的陶冶,有精神世界的奠基等。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当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它所关注的不是一个单纯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尤其是激发孩子对阅读一生的向往。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快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讲故事,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孩子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期待结局之际,教师戛然收声,并无不动容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2.逛书城,写感受,激发兴趣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读有益的书,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读书活动。如利用双休日让学生逛书城,写感受,周一及时反馈交流。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而且能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指导学生选择读物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就要有计划地做好指导工作。指导工作的关键是要经常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推荐的方法很多,可根据教学需要而定。

1.配合阅读教学

教师可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读物,进一步充实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如教了《吃虫的植物》一文,学生在了解会吃虫的奇异植物后,对植物方面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及时推荐《叶绿花红》这本书。如此,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激发了学生阅读自然知识读物的兴趣。又如在学完《小交通员》之后,教师推荐《我的一家》,使学生读后对“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完整地树立起一个机智勇敢的革命战士的形象。再如教完与中国四大古典小说有关的课文,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去阅读四大名著。

2.阶段教学的需要

一年级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后,教师可推荐一些纯拼音读物,如《格林童话》让学生阅读。这样,既复习了汉语拼音,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丰富了知识。

3.配合习作

如要求二年级学生用一段话写一种植物。有的学生写得简单,缺乏具体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的同时,可向学生推荐描写景物的读物、文章。经过重新观察并阅读推荐的读物后,学生再自改其文,结果会有明显进步。

小学生活泼好动,易受感染。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把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的兴趣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如有些学生爱读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教师得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认识水平,并及时推荐有益读物。同时,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扩展视野、获得知识,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更有效,教师就得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常见的阅读方法有:

1.选读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刊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可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

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刊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刊,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篇5:《西游记》课外阅读课教案

曾晶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祖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情感。

2、交流自己所读的《西游记》,提高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1、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看几位同学的表演。(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学生表演)

2、猜猜这首歌曲是什么电视剧的主题歌,同学表演的是什么人物形象?

3、今天就让我们敲开《西游记》的大门,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板书:西游记)

二、讲解名著,了解背景

1、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

2、教师介绍《西游记》的由来

三、谈谈里面的人物

1、《西游记》这本书人物众多,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里面的孙悟空。在座喜欢孙悟空的请举手!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2、孙悟空有很多经典的动作和语言,谁能学一学,到前面来演一演。

四、阅读《悟空三借芭蕉扇》

1、《西游记》这部书内容丰富,这节课我们只读一个故事---《三借芭蕉扇》

师板书《悟空三借芭蕉扇》,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能围绕课题提出哪些问题?

谁借?向谁借?为什么借?为什么要借3次?结果如何?每次都是怎么借的?(你们真是一群会提问题的孩子。)

3、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阅读过这个故事之后掌握的信息最多?请看题:

4、悟空三借芭蕉扇,故事中孙悟空会有哪些精彩的表现呢?下面我们通过经典片段,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这个人物形象。(1)A、一借芭蕉扇:

① 教师小结:

请同学快速浏览这一片段,勾画出有关悟空表情和语言的句子,并细细体会,做好批注。

② 悟空第一次是怎么借扇的?(悟空脸上是“始终是一副笑脸”,悟空左一句“嫂嫂”又一句“嫂嫂”嘴巴多甜哪,还许诺用完了肯定还。从这些地方说明“一借”时,他很有礼貌,是有礼貌的借。因此“一借”是礼借。)

③ 一借的结果是:不但不借,反而被铁扇公主扇走了。

孙悟空首次想借扇,铁扇公主为什么不但不借,反而把他扇走了?

④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前有红孩儿和如意真仙阻碍,现有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的阻碍。牛魔王家族可以说是阻碍唐僧师徒西行取经阻力最大的家族了。(2)A、二借芭蕉扇:悟空一借不成,怎么办?又来二借,他这次又是怎么借的呢?

再看经典片段:

① 快速浏览,找出悟空说的话和铁扇公主说的话。②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这一片段里写了一句悟空说的话,一句铁扇公主说的话,我们来读一读。)

③ 铁扇公主疼得直打滚,我们看看当时的情景(放视频短片)④ 用两字来概括二借是怎么借的呢?(逼借)⑤ 从这可以看出悟空是个什么样的人:

a为了拿到扇子,悟空变成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腹中,让铁扇公主吃到苦头,她才答应借扇子。说明孙悟空是个机智灵活。

B、孙悟空一顿拳打脚踢,铁扇公主痛得哭天喊地,满地打滚,连连求饶。你会可怜她吗?你会同情她吗?(嫉恶如仇)⑥ 这一借,悟空成功借到扇了没?(2)A、三借芭蕉扇

铁扇公主在孙悟空的威逼之下给了他一把假扇,孙悟空发觉上当之后,又想出了第二条计策:孙悟空变成牛魔王,他是怎么骗到芭蕉扇的?课文把这个过程写得特别有意思,请看三借中的经典片段:

① 请两同桌合作并分角色朗读这一片段,一人读铁扇公主,一个读牛魔王,剩下的读白两人一起读。

② 这一次借可以说是是怎么借的?(骗借)

③ 我们再来细细读这片段,看看孙悟空是怎么骗到真扇的? 这部分是文中写得最详细的一部分,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 假装十分生气的样子大骂孙猴子(假牛魔王假装对孙悟空的痛恨,写出了孙悟空的机智。)

骂完之后,假牛魔王然后说道:“那咱们的真扇子呢?”

(孙悟空故意试探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分析悟空人物形象:孙悟空办法巧妙、有勇有谋。

“牛魔王”假装忘了怎样让扇子变大。铁扇公主把口诀说了一遍。“牛魔王”听了,暗暗记在心里,随后把扇子含在嘴里,瞬间变回了原形。(拿到扇子狂喜,但还没有忘记探听百扇的秘诀。)

④ 学习小组合作:发挥想象把这一段演一演

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通过抓关键词句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孙悟空。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真是一波三折,可见借扇过程困难重重,可孙悟空不怕困难,面对那铁扇公主故意刁难,孙悟空敢于和她斗智斗争,最终靠他的足智多谋成功借回芭蕉扇。孙悟空真是—个(你来夸夸他)

(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嫉恶如仇,不怕困难,敢于斗争)

他不愧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正义的使者。所以,在取得真经后,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

篇6:课外阅读课《西游记》教学设计

---走进《西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西游记》的主要内容。(2)、能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3)、能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谈谈阅读后的感受。(4)、能说出阅读名著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三分钟。

学生展示:1.谈谈对《西游记》的看法。2.读了《西游记》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3.考考大家阅读情况出示“抢答题”。

1、《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

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____、真假______、三借_______、三打_______。

3、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_,又唤_____________。

4、白骨精三次变化,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

二、出示学习单一谈西游

师:据老师课前调查,我们班有不少同学已经读完了原著《西游记》,真不简单

啊!这本书有80万字呢!我们对读完整本书的同学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1.能说出《西游记》的作者、朝代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师:通过了解作者经历、背景对理解作品有一定帮助,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相信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大家有没有信心?好,请看题。

2.同位合作完成填空题。

一、填空题

1、《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代人。

2、石猴一出世惊动了_______,派_____________去南天门观看。

3、陈家庄______变作男孩陈官宝,__________变作女孩秤金,被抬到灵感庙里,把妖怪打跑了。

4、《西游记》是长篇_______小说,全书共________回。

5、沙僧也叫___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______。

6、猪八戒又叫______,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_______。

7、白龙马原是_________之三太子________。

8、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共经历了多少灾难?________。

9、唐僧一路西行,先后收了三个徒弟。在收了孙悟空,在收了白龙马,在收了猪八戒,在 收了沙和尚。

师: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啊!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

三、出示学习单二 议西游

能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专家评论:《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奇书,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会黯然失色。通过这段时间阅读,你认为《西游记》它奇在哪儿呢?为什么这么说?

生:奇在作者的想象力,因为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难中没有一个神仙和魔鬼是重复的。生:《西游记》奇在故事情节。必须过八十一难。师:《西游记》的奇就在于它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它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西游记》中的人物你最先想到的是谁?请大家结合故事情节来说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生:代表发言。

师:孙悟空在我们的心目中他是个神,大家不要忘记最开始孙悟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是个什么? 生:是个猴。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是个猴,提醒大家,在二郎神追赶孙悟空时变成了一座庙宇,被发现是为什么? 生:变身旗杆。

师:同学们,我们在读名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关注细节描写。与孙悟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猪八戒。老猪。请大家谈谈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生:好色、贪吃、贪财、笨拙等。

师:出示波月洞,黄袍怪那个情节分析猪八戒这个人物特点:

缺点:好吃懒做,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打退堂鼓,有时爱撒个谎,又自私、贪图小利;一事当先,先顾自身。

优点:憨厚老实,既勤劳、朴实、善良、有本领,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是取经路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师:根据故事情节抓住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这样才能边读边悟,课

后的时候利用这些方法分析其他人物,比如唐僧、沙僧和各类妖怪及天上 的各类神仙。

四、出示学习单三品西游

小组合作:1.能根据故事情节抓住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2.能用欣赏的眼光品味书中的优美语句,读出你积累的优美句子并谈谈你为什么喜欢它。

师:读小说还要学会欣赏,用欣赏的眼光品味书中的优美语句,我相信大

家一定积累了许多优美的语句,请大家拿出来读一读,谈谈为什么喜欢?

原著中像这样优美的语言还有许多,老师今天也找了些,请大家读一读。指导朗读原著片段。出示三打白骨精的景色描写,唐僧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hè)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无数獐豝(bā)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莽,万丈大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葳(wēi)列日光寒!指导朗读方法: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有节奏、抑扬顿挫!却说常言有云:

“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样的环境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生:反衬出白骨精、反衬出唐僧四徒

师:在文学写法上就叫做伏笔。出示描写白骨精的片段,学生读出她的漂亮。

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是金莲。汗流粉面花含露,尘佛峨眉柳带烟。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

书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都有诗一般的语言,出示原著白骨精在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眼中的形象片段,说说你的看法。学生的看法出现了分歧,假设孙悟空看出了白骨精,猪八戒也认同,唐僧也想到“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个故事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

五、领悟阅读名著的方法

小说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情节的曲折,这正是它能成为中国四大名著的原因,那在读书的时候同学们遇到哪些困难?读书有哪些阅读方法呢?

1.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2.品味积累一些优美的语言。

3.选择典型故事进行精读,关注细节描写。4.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5.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6.遇到不懂的要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也可以请教别人。

六:结束语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人人口耳相传,老师希望同学们不妨再多读几遍,或许每一次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正

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有关通读整本原著,细读经典片段的方法,走进名著!

课外阅读课

---走进《西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西游记》的主要内容。(2)、能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3)、能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谈谈阅读后的感受。(4)、能说出阅读名著的方法。

学习单: 学习单一谈西游

1.能说出《西游记》的作者、朝代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2.同位合作完成填空题。

学习单二议西游

能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学习单三 品西游

篇7:课外指导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精读和泛读等读书方法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入

师:同学们,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的确,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依靠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家庭熏陶等诸多因素外,还必须从阅读中吸纳精神营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老师在与你们聊天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有部分同学却只喜爱读图而排斥阅读文字,有些同学虽然喜爱读书,却在鱼目混珠的书海中迷失了方向;还有些同学虽然读了不少书,却因为读书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二、好书推荐

师:在我校的书香节里,给同学们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课件出示)《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故事》、《资治通鉴故事》、《岳飞传》、《杨家将演义》、《聊斋志异》、《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希腊神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十万个为什么》、《简爱》、《智慧背囊》、《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五(3)班的“坏小子”》、《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爱心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柳林风声》、《读者》杂志、《世界名人传记》(少年版)„„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经典的好书,很适合我们阅读,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写作的方法。所以在玲琅满目的书店或者图书馆,我们就可以挑选这些书来阅读,而不要去选择那些充斥着暴力和黄色的书。(板书:读书有选择)在这些推荐的书目中,几乎都是小说,而且篇幅都不短,我们把它们叫做长篇小说。

据我所知,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是男孩子都迷上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我们今天就选《鲁滨逊漂流记》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阅读长篇小说。

三、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指导读书方法

1、同学们,老师手上有几个版本的《鲁滨逊漂流记》这些都能在书店或者图书馆找到,那究竟我们要选择哪种版本呢?(简单说)

2、大家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生答:封面)对了,一本书,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封面,那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3、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对理解故事是有帮助的。有同学去了解过作者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你们已经读完了书,结合这个介绍说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吗?

3、读了书名,你想知道什么?

师:这是一部近十七万字的大部头的书,读完整本书再回答这些问题,同学们肯定等不及。现在,就有一个初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就是读“译者前言”或者说“导读”和“目录”

4、(拿书示意)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和目录,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读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5、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说都了解了什么?

6、对了,通过读前言和目录,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那谁来说说呢?(生说)

7、这就告诉我们阅读一本长篇小说前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帮助自己对故事有个大致了解。下面我们共同走近这本书,跟随鲁滨逊去漂流,去探险,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板书:读)

8、在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阅读了这本书,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读完的呢?我看到有些同学还在书上做了批注。一些喜欢的句段还用不同的符号划下来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同学已经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很不错!我们要向这些同学学习,读书时要边读边做批注,摘抄好词佳句,做笔记。(板书:记)下面,我们就选择三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课件出示问题)

你认为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笛福在这部小说里是如何表现人物的这些性格特点的?

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好词好句,可以是刻画人物的方法。这些都可以用专门的摘录本记下来。

9、讨论之后,我们对这本书就有了深入的理解。读有所感,读有所悟,我们就可以写写读后感。老师这里有一份我们最喜欢的杨红樱写的《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看看这篇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学生看)(师:概括书的主要内容,接着说说自己对书中某部分最有感触部分写写体会,可以是对书中人物或者是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可以说说自己受到的教育)

四、总结阅读方法,激励广泛阅读

1.教师小结:一般文学作品都有两个重要的创作方面:一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一是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们重视了这两个方面的阅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照这节课的阅读,回忆以前的阅读方法,你认为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应该运用哪些阅读方法呢?请用这些方法阅读其他关于探险的书籍:(课件出示)(世界名著青少年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

《八十天环游地球》

《绿野仙踪》

3.结束语

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希望同学们每天抽出3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特别是文学名著,充实自己。

板书

有选择

读书

篇8:课外阅读指导漫谈

一、找准“对象”, 享受阅读

1.按图索骥找读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且规定了26本中学生必读书籍。这也是我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依据, 我首要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名著推荐给学生, 并在每一学段都制定不同的阅读目标。

2.拓展延伸寻读物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平时, 我绝不把自身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 而是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 逐步培养其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除了让学生阅读教育部规定的篇目外, 我还启发学生自己找读物。结果, 学生都能发现很好的读物, 有与《汤姆索亚历险记》同一作者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更有他们自己喜爱的《荒岛历险记》、《鲁滨孙漂流记》等作品。

3.学生自主荐读物

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除了感受文章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情感的真善美之外, 还会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 获得思想的启迪。在此基础上, 他们往往会主动瞄准一些和社会联系更深广的读物, 以此作为自己研读的对象。因此, 定期让学生自己推荐读物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记得在一次推荐会上, 一位男生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他列出来的读物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 如《智慧背囊》、《读者》、《青少年百科丛书》外, 还有一些当前社会上很热门的读物, 如, 于丹的《论语心得》, 易中天的《品三国》等书籍。虽说不一定看得懂, 但是他至少接触了这些书籍, 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在他的介绍下, 一些本来就对《三国演义》比较感兴趣的学生, 马上就找来了相应的书籍去阅读。此举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交流展示, 提升阅读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 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 但毕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无法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思考, 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充分利用其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强化信息接受, 达到促进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化。

1.分享阅读法

分享阅读法主要是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师生共同阅读一本书, 不以记住什么、分析什么或得出什么结论为目的, 而是纯感性地享受这个阅读过程。具体做法是每节课的课前3分钟为共享时间。一位学生做主角 (主角由全班学生轮当) , 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看到的精美语段或动人篇章, 以朗读的形式向大家汇报, 随后再用一两句话简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其他学生纯粹是听, 是欣赏和享受。

这种活动, 对主角而言, 是一个绝好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的机会;对听众而言, 又是一个绝好的享受阅读的过程。

2.目标测验法

通常说到测验, 学生就反感, 但对阅读目标测验, 学生却相当喜欢。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测验并不是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 而是流行在我和学生之间的自由测验。

具体做法是在一段时间内规定阅读两部名著, 要求学生把书读完, 然后根据故事情节来出题, 每人出两到三题, 再把所有题目汇总, 由我和语文课代表作评委来筛选题目。只要是被挑选到的题目, 出题者就会得到加分, 计入平时成绩。然后, 我将这些题目精心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课堂上采用抢答的方式来解决, 只要答对者都记录在册, 最后汇总, 选取成绩突出者加以奖励, 并冠以“小小欣赏家”的称号。

这种活动, 答好了总是有奖, 答得不好也没人批评, 所以学生心理是放松、愉悦的。一旦这次得到奖励了, 就会大大刺激学生在下次的表现。这样的良性循环, 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3.笔记交流法

做阅读笔记, 恐怕是所有语文老师都会采用的一种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这种方法, 我也同样使用, 但不同的是, 我要求学生作为自己的兴趣来进行, 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如果觉得自己有话要说, 那么就随手写下此时的心得体会, 可以每天都写, 也可以一星期写一次。但我会定期检查, 对做得好的, 表扬奖励;做得不好的, 鼓励教育。

三、拓展应用, 升华阅读

通过探究性阅读活动的开展, 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 精神世界也得到充实;书面表达不再苦恼, 变得潇洒流畅, 出口成章;课堂互动不再沉闷, 变得激情澎湃, 和谐高效。彼此在交流分享、砥砺碰撞中, 获得了灵感, 生活也变得色彩斑斓。

我深深体会到, 语文的工夫在语文之外。

上一篇:英文版展会邀请函下一篇:《小偷家族》观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