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宜居临武

2024-06-23

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宜居临武(精选9篇)

篇1: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宜居临武

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宜居临武

今年以来,临武县委、县政府紧急围绕“环境优美、平安舒适、文明祥和的山水园林宜居县”目标,扎实推进“城镇建设与管理提质年”活动,按照宜居、宜业、宜行、宜游的标准,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生活,在全省县级城市率先完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和公共直饮水系统建设,为市民出行、出游带来极大便利,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市民幸福指数进一步上升。

一、先谋后动,确保决策科学。临武县启动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和直饮水设施建设,在全市尚属首例,在全省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县级城市。这既是挑战,也是动力。为确保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做了周密部署,在工作正式启动之前就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8月15日,领导小组组织县规划、县城管、县建设等部门人员,先后到株洲、杭州、昆山等城市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学习考察,并形成调研报告。8月下旬,县统计局民调中心针对“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和公共直饮水系统”问题,通过电话和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在全县广泛开展了一次民意调查活动,调查对象超过xx人,涵盖学生、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工、个体工商户、离退职干部职工、普通市民等。经过统计,超过83%的人支

持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和直饮水设施的建设。这些,为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成功样板、科学的实践经验和坚实的民意支持。

二、动则必快,确保迅速推进。一方面,科学规划布点。在县委、县政府决策制定后的第一时间,临武县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县城实际情况,认真规划了公共自行车和直饮水的布点工作,以城区商业中心、公共广场、学校以及人群密集区为中心,规划设臵饮水站点30个,安装直饮水主机30台;设臵公共自行车站点70个,安装全自动锁车器180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1500辆,基本实现全城覆盖。同时,在布点的设臵上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每个点的间距一般不超过500米。另一方面,又快又好建设。经过相关法定程序后,两个系统的建设于9月下旬正式启动,截至11月底,30个直饮水站点全部建成,公共直饮水系统已全面运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第一期建设的30个租赁站点也已全部完成,共安装全自动锁车器70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500辆,为全市新型城镇化推进大会在临武县的胜利召开提供了一流现场。

三、动则必成,确保运转成效。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和直饮水系统建设容易、管理难,这是各先行城市的共同感受。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临武县始终将它们的高效运转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把实事做实,把好事做好,让市民充分享受到城市配套功能完善带来的可喜成果。一是宣传上务求声势浩大。为了

2让市民充分了解掌握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和直饮水机的便利及其使用方法,全县共印制发放了20000份便民服务指南,同时通过临武电视台、晴岚广场电视墙、临武新闻报、临武新闻网站等渠道作了广泛宣传,确保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市民从思想意识上主动爱护公共设施,从根本上杜绝破坏行为并有效避免非恶意破坏行为,以大大延长直饮水设备的使用寿命。二是使用上务求简单高效。在公共直饮水的饮用上,采用免费方式,并在每台直饮水机身上,张贴了一目了然的使用方法宣传画等,市民完全可以“张嘴即喝”;在公共自行车的租赁使用上,临武市民及外来游客可在城区任一租赁点凭卡借车,在任一租赁点凭卡还车,2小时内免费使用,且是单次计算,不累计计时,即还车后再租车则重新计时,极低的或者说是完全没有的使用成本,极大地促进了市民对它们的接受程度和使用频率。特别是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自10月24日正式启动以来,累计借还次数为269342次,平均每天借还次数近4500次,总骑行时间达到了39377小时。三是管理上务求精细有效。这两个系统对临武而言是新事物,在学习同行业先进项目管理新理念时,临武县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巧学活用,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公共直饮水系统由县自来水公司负责管理,建立了专门执法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由专职人员对直饮水设备定期、定时巡察,并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把直饮水系统和直饮水台清洁、消毒等工作情况记录在案,同时定期将水质原样送县防疫站检检验,确保直饮水出水质量符合《中华人民

共和国直饮水质标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则由新成立的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按照“政府引导,财政补贴,市场运作”的模式负责管理,实行管理人员和路面作业人员分层管理模式,有效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了3G网络管理平台,对全城所有服务停靠站点的车辆实行24小时网络监控,所有服务点的车辆存取、调配需求及每台自行车的租用状况和收费情况,均通过网络信息中心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自行车租赁服务点之间的通租通还;每个服务点安装了24小时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可在后台调取任一站点的实时视频和录像资料;建立健全了24小时专人调运、巡检制度,并为每名调度人员配备了对讲设备,以保证每个站点全天候都能正常运行。此外,还建立了通讯平台,设臵了咨询服务热线,切实增强了便民服务效能,确保了调度工作的及时、快捷。

篇2: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宜居临武

资兴市城市建设发展纪实

近年来,资兴市委、市政府围绕“两城建设,郴资融城”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开展“城市提质攻坚大会战”、“城市管理提质年”活动为契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魄,大手笔、大气派架桥修路、扩街盖楼、完善设施……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城市综合功能日臻完备,市民居住条件不断提升,最佳人居环境芳姿凸现。站在千佛塔之巅放眼四望,眼前的一切让人耳目一新,林立的高楼取代了昔日低矮破旧的平房,宽阔笔直的马路抹平了昔日的泥泞与曲折,绿色渲染的现代化公园毗邻而接,山与水的交融勾勒出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一座座塔吊直指云霄,就像一支支如椽巨笔,浓墨重彩地描绘着资兴最新最美的图画,酣畅淋漓地记录着资兴快速前进的铿锵步伐。自“十一五”以来,资兴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上始终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精致、典雅、独特、生态、宜居、宜游”的城市建设特质和建设独具魅力山水名城的要求,高标准规划、高速度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益经营,拓城、造市、增绿、添景,使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居环境极大优化,城市品位和形象显著提升,实现了郴资融城,大幅度拉开了城市框架,建成区面积拓展

1到22平方公里。

科学规划,依托功能分区,勾画城市发展蓝图

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科学、超前、权威”地谋划资兴的发展。围绕“南延西进,北提东优”的城市发展方向定位,立足资兴山水融城的城市特色和魅力,实行“专家为主、依法运作、群众参与、反复论证”的决策模式,按照“便民、利民、乐民”的要求,统筹谋划城市各项建设,充分体现科学性、超前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突出地域性、彰显高品位,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执行一道令”的要求,严格落实规划确定的“四线”,增强规划的权威性、稳定性,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紧紧围绕“一主二线三圈多片”工作思路,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2009年-2020年)修编,同时完成东江湖旅游文化主题公园规划、东江行政组团概念性规划、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公交专项规划、城市环卫专项规划、城市绿地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确保了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性。进一步明确了东江新城的城市性质和战略地位以及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城建问题,为把东江湾打造成为资兴的“城市客厅”和“旅游名片”提供了科学依据。新修编的城市规划区总用地面积203.1平方公里,总规控制用地34.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0.52平方公里,唐鲤东组团用地21.4平方公里,设计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28万人。

科学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按照“建设全国一流县级城市”和“打造独具魅力的山水名城”的建设思路,全力推动以“山水宜居”为核心的精品城市建设。近三年来,累计投资达10.8亿元,新修铺张城市道路面积26万平方米,完成人行道升级改造6.9万平方米。2011年,启动城市提质攻坚大会战,安排项目重点11个,其中城市道路提质工程4项,投入资金达3亿多元。先后完成了资兴大道、晋宁路、阳安路提质改造、城区防洪、给排水、天然气管网、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抓好了东江大道拓宽改造、华润A厂运煤通道、车站南路、高山东路等道路建设;启动了东江镇东滩组、何家坪组等城中村改造项目;统筹推进了房地产开发、保障性安居工程、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大力提高了城市现代化综合服务功能和环境质量。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一大批高品位的房地产项目在东江湾拔地而起,水岸豪庭、金康广场、碧水云轩二期、旺角龙庭、拉菲山庄、宏景小区、汇源名坻、中泰广场、鸿都商业城等已全面开工,锦绣东江、桂园山庄、湘中城市广场等部分开工;立足和发挥东江湖、小东江、东江湾、百里丹霞等独特的山水优势,进一步加强沿江风光带、湘南植物园建设,推进了秀流公园扩容提质和狮子山森林公园、青鲁塘公园规划建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13%,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整体提升。

科学管理,创新监管模式,营造整洁有序环境 我市在城市管理中突出和谐的城市管理理念,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创新提出了“前臵设防、重心下移、全面提升”的城市管理思路。前臵设防,控违源头化。尽可能实施未建先止、未为先止、未违先止三个关口到位,从源头上解决城市管理难的问题;重心下移,管理网格化。实行路段管理责任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并按照路段管理要求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进学校、进门店”三进活动,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由单一部门管理逐步向全社会“共建、共管、共享”转变;全面提升城市品味化。创建市容示范路晋宁路、资兴大道及郴州大道资兴段,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提升整体城管执法水平,实现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开展了以“和美资兴、幸福家园”为主题的演讲、摄影、书法、歌唱等一系列比赛,进一步激发了资兴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启动了“城市提质管理年”活动,重拳出击,强化综合环境整治,开展了全力打造示范路、集中整治占道经营、集中整治占道经营、规范工地渣土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建设大型广告牌17块,文化墙700米,取缔煤坪1个;统一设计安装门店招牌115块,整顿汽车修理厂16家,钢材销售加工店6家,治理车辆乱停乱放60余辆次,查处违章车辆45辆次。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岁月匆匆,弹指间沧桑巨变;征程不悔,发展中高歌猛进。资兴,这座充满生机、活力与希望的魅力之城,五年的时间,发生了日新月异的跨越式转变,刷新了美丽的城市4

篇3: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宜居临武

“华宇·林泉雅舍”、“中冶赛迪大厦”、“首个低碳产业园”, 这些作品, 展示着一个企业的成长脉络;而“生态环境金奖”、“十大绿色楼盘”、“双百示范工程”, 则传递着这个企业“科技、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

“宜居, 是新的时代背景对城市品质的新要求, 而‘绿色节能’、‘低碳’、‘智能化’、‘高品质’是打造宜居城市的切入口”余朝晖, 这位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谈及未来发展时表示, “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利剑之一就是——科技实力”。

科技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中冶赛迪有着50余年的发展历史,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旗下的国有大型科技型企业, 其业务涵盖冶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路交通、建筑、环保、监理、房地产、信息化等领域。

自2003年以来, 中冶赛迪一直名列全国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百强前五位、中西部地区第一位。十五期间, 中冶赛迪承担工程投资总额达1200亿元, 占公司业务范围内同期全行业投资总额的近五分之一。

“我们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坚持走科技强企道路。”余朝晖如是说。事实上,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科技与创新”一直被视为中冶赛迪的发展法宝之一。

一方面, 中冶赛迪注重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 建有国家钢铁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人居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城镇污水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另一方面, 中冶赛迪在工程技术领域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先后有200多项成果获部、省级以上奖励, 其中国家级奖励34项, 获专利授权300余项。

科技支撑宜居城市之路

截至目前, 中冶赛迪共有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开展, 服务对象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建委等。18个项目中包括重庆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重庆市低碳产业园区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 重庆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新型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项目《低碳建筑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研究》等。

同时, 中冶赛迪还与台湾日月光集团、华宇集团、恒大集团、中国房地产集团等大型开发企业进广泛合作, 形成了以超高层建筑技术、特大型建筑小区、特色法院建筑技术、高层钢结构技术、绿色低碳建筑等为特色的设计模式, 先后完成一批技术复杂的民心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设计及总承包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 中冶赛迪设计并承担技术总负责的重庆人民大礼堂改造工程获建国60周年全国优秀设计奖, 创国内同类建筑规模最大、结构体系最复杂大修工程工期最短新纪录。设计的西南第一高楼群台湾日月光中心 (468米) , 将“宜居”理念与先进复杂的钢结构设计技术完美结合;精心设计并落成的华宇·林泉雅舍更以其人性化的设计, 赢得了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国际居住建筑艺术社区生态环境金奖。

在探索宜居建筑之路的过程中, 中冶赛迪联合重庆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在重庆市发改委申请建立了重庆市人居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和重庆市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工程研究中心, 致力于城市宜居关键技术的研究。还积极投身“宜居重庆”的研究和建设工作, 作为市国土局的技术顾问, 主持完成了《重庆市居住区综合整治研究报告》等多项报告, 编制了《重庆市居住区综合整合整治技术导则》;独立编制完成全国第一个《宜居社区导则》, 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一个标准。

开创城市节能新地标

2010年, 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金山广场, 一座96米高的全钢结构建筑群赫然醒目, 这就是中冶赛迪设计兴建的办公大楼——中冶赛迪大厦。这个总投资数亿元, 总占地面积9950平方米的26层大型综合性办公建筑, 是重庆市第一座全钢结构高层建筑, 按照65%的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 融合了绿色建筑技术、人居环境技术、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等先进的建筑技术, 充分挖掘建筑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的潜力, 被评为“2009中国建筑节能减排十大绿色楼盘”, 这也是西部惟一获奖的项目。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冶赛迪从2006年就开始进行相关研究, 在建筑外遮阳、地源热泵、太阳能利用、中水回收、雨水回收等绿色建筑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2008年, 中冶赛迪自主设计建设的中冶赛迪研发中心工程采用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和节能建筑技术, 被列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双百示范工程—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目前, 中冶赛迪研发中心和中冶赛迪大厦不仅成为了重庆两江新区的地标式建筑, 也代表了重庆乃止西部地区绿色节能建筑的样板。

开启低碳破冰之旅

2009年, 随着重庆市首个低碳产业园的开启, 中冶赛迪将一个新的名词——低碳带进入重庆公众视野。

“这就是未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余朝晖表示, 国家的战略在改变, 继续走粗放型经济发展的道路是没有出路的, 未来经济发展一定是绿色的、环保的、经济的。因此, 中冶赛迪发展战略也做出了调整, “在非钢领域, 我们侧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宜居城市、数字化城市的领域。”

伴随着中冶赛迪联合美国AECOM建设技术集团、英国威尔士低碳能源研究院等签订了《建设“重庆低碳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 开始打造重庆市首个低碳产业园, 重庆也宣告进入低碳经济时代。

中冶赛迪这一步, 被称为是重庆低碳经济发展的破冰之旅。中冶赛迪的前瞻性, 也让人们看到它作为一个国际工程公司站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身影。

多个领域探索“宜居”

除了建筑, 中冶赛迪还在楼宇自动化、监理、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扮演着“宜居城市”的领跑者角色。

作为中国软件收入百强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西部惟一的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企业, 中冶赛迪在ERP、楼宇智能系统、远程监控系统、数字城市、市政信息系统等方面拥有独到的核心技术。2010年投入使用的中冶赛迪办公大楼的楼宇智能管理系统代表着行业的领先水平, 被授予“智能化建筑优质工程”。

该系统工程由1个智能楼宇集成管理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门禁及“一卡通”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智能会议系统等10个子系统组成, 拥有国内一流的办公系统和软件配置, 不仅能实现与大厦以外多个办公点的联通互动, 还可以提高大楼管理的效率, 降低大楼运营成本, 为物业管理提供必要的设备运行管理、空间管理、事务管理、应急管理等功能。

在工程监理领域, 由中冶赛迪监理的重庆奥体中心体育场工程获“第六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监理的重庆大剧院工程、重庆科技馆工程以科技文化之光与气势恢宏的建筑造型体现了城市文明和建筑设计的时代特征;公司监理的多个城市轻轨及地铁项目, 为城市交通的节能、快捷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房地产领域, 中冶赛迪将企业的责任感与品牌意识渗透在产品、营销和品牌成长的各个层面, 通过开发的“中冶·林荫大道”和“中冶·北麓原”项目, 把“心单纯, 世界更丰富”、“科技、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传达给消费者, “在楼盘规划上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历史文脉;在建筑设计中肩负环保责任, 构建宜人尺度, 形式服从功能, 顺应结构逻辑, 这就是地产对‘宜居‘的敬畏, ”余朝晖说。

不浮夸、不浮躁, 以人为本, 以核心竞争力领跑, 持之以恒地为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环保节能、提高人居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服务。这是中冶赛迪从冶金行业向非钢拓展的重要“心得”和终极目标。

中冶赛迪承担结构设计和技术总负责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大修改造工程, 创国内同类建筑规模最大、结构体系最复杂、大修工程工期最短新记录

中冶赛迪设计的重庆市少年宫科技综合大楼获第二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最佳创作奖

中冶赛迪监理的重庆大剧院:规模居中国第二, 重庆市重大标志性建筑、十大社会文化事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之一

篇4:多措并举打造宜居城市

通过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的发展思路。一、打造宜居之城,生态环保当为先。所以城市总体规划不仅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護,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加强居民小区的环境和人文建设,努力建设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新城市。二、坚持以人为本,在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上求突破、见实效。切实保证民安;高度关注民生;关爱农民;扎实推进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三、以改进作风、提升本领为主题,加速打造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党员干部队伍。

秦皇岛西依燕山,东临渤海,拥有长城起点山海关,避暑胜地北戴河等风景名胜区。通过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的发展思路。

1. 打造宜居之城,生态环保当为先。

城市是否宜居,生态环境应为第一要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

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人,是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者、得益者、保护者。始终把环保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真正把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政府责任,应全力推动落实;而积极支持配合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清新的洁净城市环境,却是所有市民应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城市总体规划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空间布局的优化,为建设具有较高品位、生态环保的宜居城市给力。要把城市规划作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特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来抓,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生态良好、文明和谐的现代宜居城市。

其次,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城市,需要全民参与。必须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宣传渠道,向各级干部和群众普及生态学、环境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其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环境的功用、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政府、企业和公众明确自己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环保意识引导,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风尚。

再之,在改善城市大环境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居民小区的环境和人文建设,努力建设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强化人文理念,建设高品位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在满足使用功能需要的同时,建筑造型、外观设计及外装饰色彩要丰富美观,有文化品位,每个小区都有绿地、有娱乐休闲设施、有文体健身设施。

2. 坚持以人为本,在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上求突破、见实效。

2.1打造宜居之城,安宁祥和当为本,切实保证民安。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多种需求,但最大的需求莫过于安全需求。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流动人口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工作,开创综治工作新局面。着力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以及征地拆迁、改制重组等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早发现矛盾隐患,将之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把领导接访和干部下访制度落实好,强化信访承办责任,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上访。把安全生产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加以认识,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投入、教育和责任,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全面实施食品、药品、餐饮放心工程,保持全省领先水平,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抓紧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妥善应对各种突发性灾害和事件。

2.2高度关注民生。把发展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大力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广泛开展就业援助,加强指导与培训,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为广大就业者提供更加公平和充分的就业机会。积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努力实现职工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全覆盖。落实城镇居民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对城镇“三无人员”、残疾人员、无业人员和农村“五保户”、困难户等特困群体的救助政策。积极开展“送温暖”“爱心救助”等活动,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切实维护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着力破解“住房难”问题,重点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2.3关爱农民。以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为重要载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以此为重点把对农民的关爱落到实处。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强宣传教育,切实转变观念,

3. 以改进作风、提升本领为主题,加速打造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党员干部队伍。

3.1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设立专门的党建基金,按照全覆盖、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开展村(居)党总支班子公推直选工作,对党工委和各党总支部提出很高的标准和要求。要求精心组织,过细工作,有效作为,确保成功。

3.2全面整顿思想工作作风。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本领”为主题,着力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和执行力建设,落实好坚持好党员干部责任区制度、党员干部责任区包干负责制度、定期走访企业和群众制度,进一步增强实事求是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着重提高广大党员干部适应城市化进程的自觉性,提高破解难题的本领和整体素质。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提升本领,改进作风。

3.3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适应城市化的要求,依法加快改革社区管理体制,使社区管理体制、服务平台、运行机制更加符合广大居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更加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与管理。按照“精细化目标、限时点量化、分层次负责、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全面实行绩效管理与考核,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党员干部团队的执行力。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关键岗位、重点领域的内控制度建设,让组织、干部、制度、监督都有效发挥作用,营造和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3.4全面调动各方积极因素。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众多企业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凝聚起来,把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激情与活力释放出来,共同开创秦皇岛城市化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赵民,赵蔚 ;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 2003.

[2] 刘颂,刘滨谊;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5期.

[3] 田朝阳,郑晓军,叶永忠,朱长山,段增强,孙金花;人类自然情结与人居环境设计研究[J];河南科学;2004年03期.

[4] 李王鸣,叶信岳,祁巍锋;中外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发展述评[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0年02期.

篇5:荣昌打造宜居城市的几点看法

一、深刻认识理解宜居城市的科学内涵

树立正确的宜居观念结合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居”为中心,宜居应包括:“易居、逸居、康居、安居”四方面。因此宜居城市建设应包含这四方面,并逐步实现。

树立对老百姓宜居指数较高的城市才是宜居城市的观念。在宜居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强调人民的需求性、参与性,知晓性,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认识城市宜居性的丧失这一规律,加强对宜居区域的保护,在资源承载力内合理开发房地产,防止居民过度迁入使现在的宜居区变成不宜居区,同时加快对不宜居区域的改造,建立长效机制,将宜居城市建设作为永恒追求目标,有效保护城市的宜居性,延长城市的使用寿命,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宜居宜游城市的内涵。

二、杜绝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腐败现象和高消费现象

打造宜居城市,切忌在“创新、超前”的口号下贪大求洋,丢失自我。杜绝当前国内城市建设流行的“楼不厌其高、路不厌其宽、车不厌其快、草不厌其绿”等“城市建设高消费现象”,切忌盲目撤除一些饱含历史记忆的旧建筑,割断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文脉,使城市成了“失忆之城”。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通过多重手段完善机制,割断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规划”和“腐败”的脐带,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宜居宜游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设置常态宜居城市管理委员会,坚持“三生兼顾”原则无论是生态城市建设还是宜居宜游城市建设,都是一个涵盖面广、牵涉面多的系统工程,是一件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原有城市风貌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公共设施及社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环境建设、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等诸多方面。因此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兼顾”是我们今天建设宜居城市应牢牢把握的核心与解决问题的准绳。同时只有设置一个常态的跨行业并高于一般局级机关的宜居城市管理委员会,才能保证宜居宜游城市建设的有效实施和城市宜居性的长久维持。

四、重视社会人文环境建设,创建和谐荣昌

宜居城市不仅包括好的居住环境,也包括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与否,是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最高境界与最高标准,因此和谐社会的建立应当是打造宜居宜游城市的基础。首先是完善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政府应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行政务公开,开通电子政务网站并实时更新,按时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及建议,开设媒体“群众来信”栏目,政府网站开设“县长信箱”、开通“县长电话”并坚持一周回复和督办制度建立行政审批中心,并公开限时审批、过错追究、缺席默认、目标责任制、追踪监察等管理制度,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而提高行政效率,提高人们对政府的公信度、满意度。其次,以和谐社区建设为基点。社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因此立足社区,强化社区建设,努力打造“三个和谐”,即人与城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政府与居民的和谐。

五、狠抓规划,制定“宜居城市”未来发展蓝图

为把城市打造成为宜居城市,制定城市规划时要慎重对待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城市规模,不是城市扩展得越大越好,中小城市更有利于“宜居城市”的建设。因此,城市规划不能盲目追求把城市规模做大、做高、要“不求最大,但求最佳”。二是必须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的保护,切实维护公共权益,尤其是在旧城改建中,一定要保护优先、抢救第一、谨慎对待,不能造成不应有的破坏。三是重视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要有科学预见性,不能造成需要与可能的脱节。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按照足够的设防标准进行综合防灾规划设计,不能给城市安全埋下隐患。四是大力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搞好功能分区和合理布局,尽最大可能减少和控制污染源,提高园林绿化的覆盖率和均匀度,营造绿色城市。五是加强社会设施规划,尤其是医疗、教育、文体、休闲和社会保险等,要为构建优良社区与和谐社会提供先决的规划条件。

六、突出个性,建设独具特色的优美城市

过去,由于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看重城市的使用功能和物质性的一面,主要考虑解决“有和无”的问题,所以对城市的个性特色和精神性的一面考虑不多,没有把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地方风情、风俗习惯、文脉记忆和独特景观摆上应有的位置加以重视。为了在物质上变“无”为“有”、变少为多,也就忽视了在精神上的自我文化追求和个性美的塑造,致使出现了小城市看大城市、大城市看北京的现象,比如不顾自己城市是否需要而大建环路、大建立交桥、大建高层住宅楼等就是明例,也就难免城市面貌陷于趋同化的巢臼。这样一来,就让人们感到生活居住在自己的城市里缺乏传承记忆、缺乏文化感染力、缺乏与众不同的骄傲感和亲切感、留恋感,于是,对该城市是否“宜居”就会打上问号。

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当物质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会凸现出来。没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必然导致城市历史文化上的苍白、精神生活上的空虚和美感魅力上的失落。这样的城市不是宜居城市所需要的。因此,打造宜居城市,一定要注意突出城市个性,努力把自己的城市建设成为一个独具魅力的特色城市。

七、重视社区建设,构建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

城市不仅是生产的城市、流通的城市、财富的城市,更重要的是人们生活的城市、消费的城市、安居乐业的城市。打造宜居城市,当然不能顾此失彼、重生产轻生活,必须把安居乐业放到重要的地位上来考虑。社区,是人们工作以外人口大量聚集的所在,是人们一天中呆得时间最长的地方。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社区就是社会的重要器官。如果社区居之舒适、环境优美、出行方便、服务周到、老少咸宜、社会安定、卫生、安全,使人们的生活状态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有益于健康和安居乐业,对社区产生归宿感、轻松感、安全感和家园感,那么,对于建设宜居城市来说,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要重视社区建设,为构建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打好坚实基础。

八、保护环境,创造生态良好的绿色城市

综合来看宜居城市,应具有好的舒适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而且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如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健全的社会秩序、覆盖率高的社会福利和充分的就业、完善的城市应急预案和保障机制和发达的服务业。建设宜居荣昌任重而道远,需要各个方面积极投入,狠抓生态环境关,尽快解决交通瓶颈关,坚持走循环经济之路,大力发展农业和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

篇6: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宜居临武

2005年, 南宁市COD排放量达15.23万吨, 是大排污城市。环境问题成了制约南宁城市发展的瓶颈。本着既抓生态建设, 又抓环境污染问题治理, 标本兼治, 疏堵结合的思路, 围剿污染的攻坚战很快在南宁打响。

实施工业园区化战略, 破解工业企业不集中、规模小、排放强度大、环境污染大的难题;政府扶持, 破解小企业整改、搬迁资金困难的难题;强化部门联动监管, 破解治理难度大、小企业污染反弹的难题……2006年以来, 南宁市采取一系列措施, 大打节能减排攻坚战, 攻破污染难题。经过综合整治, 实现了全市制糖、制浆、造纸等重点行业环保治理设施的升级换代, 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在广西、全国实现了六个“率先”。

——率先在广西完成木薯淀粉行业废水治理。

——率先在广西实现全市废纸造纸行业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工程设施升级换代。

——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所有制糖企业同时达到清洁生产二级水平和一级排放标准的省会城市。

——率先在广西探索并推广应用水煤浆技术减排。

——率先在广西开展市级环境友好企业创建活动。

——率先在广西全面完成城区乡镇卫生院医疗废水处理设施建设。

减排目标任务, 二氧化硫削减12.66%。至2009年底, 化学需氧量减排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的93.55%。2009年, 南宁市区环境空气全年优良率达到了开展空气日报工作10年来的最高值99.18%, 其中为优的天数达到224天, 创历史新高。

绿色样板

提升“中国绿城”品牌效应

“绿在城中, 城在绿中”。南宁市的城市建设, 从来没有离开过“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建设理念。近年来, 南宁市着力提升“中国绿城”的品牌效应。

从零星散落的路树到“城在绿中”, 南宁绿城经历了几代人的辛勤耕耘。据统计, 从2006年开始, 全市每年植树150万棵以上, 南宁还有青秀山、五象岭森林公园、南湖公园名树博览园等几个有名的“绿肺”, 让南宁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

据统计, 目前南宁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 高于全国人均水平;南湖广场打造出“绿色精品”, 民族大道、星光大道、朝阳路、民主路、大学路、东葛路、桃源路等路段成了“园林精品街”;通过“拆违建绿”、“拆墙透绿”, 居民住宅区绿化有了质的飞跃。同时, 延伸营林造林, 在铁路、公路两侧种植生态林和经济林, 目前已完成铁路、公路绿色通道工程造林4000多公顷, 全市路网绿化达2000多公里。

化与亚热带风光交相辉映, 市区与郊区融为一体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凸显了“城在林中, 林在城中, 树成林, 花成片, 终年常绿, 四季花开”的园林风貌, “中国绿城”已经成为南宁市著名的城市品牌。

以水点睛

打造生态宜居“中国水城”

投资过百亿, 打造“中国水城”, 是南宁建设一流生态宜居城市的又一出重头戏。2008年, 南宁就开始对内河提出更高的整治要求, 不但要给世人展示出“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美景, 还要把18条河打造成为“舞动的城市飘带”, 实现南宁生态环保、和谐家园的目标, 使南宁清得更透彻、绿得更深远。

近年来, 南宁市通过采取截污、引水、生态恢复等各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对全市水环境进行全面整治, 全面打造“中国水城”。

2008年, 贯穿于南宁市中心区和新区的朝阳溪和竹排冲两条城市内河整治完成, 有效地改善了内河生态环境, 原来的臭水沟变成了市民亲水、休闲纳凉的绿色滨水长廊。

篇7:合力打造宜居宜旅城市新形象

澳门立法会议员/陈明金

最近,新加坡國立大學發佈“2014年大中華宜居城市指數”,在100個城市中,澳門被評為最宜居的城市;另外,世界知名旅遊指南《孤獨星球》公佈2015年最佳旅遊勝地名單,澳門入選“十大最佳旅遊地區”,成為兩岸四地唯一入選的城市。

宜居城市的評選,指標主要包括,經濟活力與競爭力、社會安全與穩定、文化狀況,政治管理等;旅遊勝地則以地區的功能性、服務性以及綜合環境等作為評選指標。兩項評選的標準雖然不盡相同,但是,所採用的指標,其中有不少都是相通的,例如,社會經濟活力和安全穩定、政治和自然環境、交通、醫療保健、教育、人文素質、服務業水平等等。澳門在兩項評選中都能突圍而出,顯然有一定的優勢,這是澳門的驕傲。但是,在看到優勢的同時,特區政府和廣大居民,也應該看到不足之處,共同務實進取,合力打造澳門宜居、宜旅的城市新形象。

如今的澳門,人均生產總值已經排在全球前列,最近,統計局公佈,2013年澳門的人均本地居民總收入超過58萬元。經濟活力與競爭力,聞名世界,令人認為,澳門是“全民富裕”。但是,澳門的社情民意,尤其是普通居民並無為此歡呼,數字背後存在一定的問題,要得到社會普遍認同,特別是如何縮小貧富差距,解決資源再分配的深層次矛盾,必須要向社會展示更大的管治智慧。

回歸後,澳門社會穩定,治安狀況良好,但面對新的內外因素和周邊環境,必然面對新的治安形勢;在急速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是圍繞博彩等行業的各種潛在犯罪行為,以及每年接待幾千萬人次的遊客,如何進一步保障社會、居民和遊客安全,必須居安思危。

澳門是個“巴掌大”的地方,城市的人口、車輛等密度已經世界第一,賴以生存的社會空間及自然環境,不斷受到挑戰,如何拓展城市空間以及保護自然環境等,必須要有創新思維和行動。

交通是否快速便捷,是衡量一個城市是否宜居和旅遊的重要指標。澳門30多平方公里,小過好多城市的一個區,即使擠塞,遊客少去舊區、少搭巴士,也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到達目的地,相對可以容忍;而作為本地居民,之所以埋怨交通今不如昔,是因為對比以前,出行變得越來越困難。澳門的公交服務落後、的士拒載、路少車多、泊車難、越來越擠塞,要持續保持宜居城市、最佳旅遊勝地的光環,必須有能力去解決交通問題。

醫療保健,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作為最佳旅遊勝地,體現地區功能和服務的重要一環。最近,新一屆特區政府向社會展示醫療改革的決心,這是好事,但是,要改變過去遠近留名的負面印象,必須以行動和成效說話。

教育、人文素質、服務業水平,決定城市長遠的經濟活力與競爭力。澳門實施15年免費教育,按地方和人口比例,高等院校不少,比世界上好多國家和地區都有資源優勢,但在培養人才的道路上,以及不斷提升全民人文素質等方面,任重道遠。而另一個問題是職業培訓,由於人力資源條條框框的限制,澳門服務業的水平參差,對比好多旅遊城市,從業員笑容少、技能不足、本地人口老化等問題,必須積極面對事實。

篇8: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宜居临武

关键词:生态环境优化,人居和谐,防城港市

一、引言

全球性的资源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 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的能源资源形势甚为严峻, 生态环境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阶段。我国人口多, 人均资源相对贫乏, 煤炭、石油、天然气、可耕地、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约1/2、1/9、1/23、1/3、1/4和1/6。全国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3%, 目前人均耕地仅有1.43亩, 且优质耕地少, 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在城镇建设中, 能源资源消耗高, 利用效率低。重地面形象建设, 轻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有些地方盲目扩大用地范围, 有些城市大拆大建, 人为降低了建筑的使用年限, 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人类不得不反思自身的发展模式, 探索科学的发展观。

国际上为应对全球资源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纲领性文件, 达成《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等框架公约。

我国率先制定了《21世纪议程》并将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生态环境优化的意义重大, 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

(一) 生态与环境

生态是指生物 (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 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 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 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 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互交织, 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 是一个大系统, 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

(二)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 严格说来, 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 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 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由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 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 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 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三、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

(一) 城市中的几个生态环境问题

1. 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出现紊乱迹象, 城市无序蔓延连片扩展。

2. 城市空间发展与自然演进的时空过程出现失衡, 与生态基底脱节错位, 支持城市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3. 有价值的生态环境资源遭到破坏, 自然生态斑块严重破碎化, 威胁生态安全。

4. 城市环境问题加剧, 交通问题突出, 空气、噪声、水体污染严重, 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急剧下降。

(二)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方法

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 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别、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 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 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 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

综观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生态建设都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如:减少碳排放稳定全球气候, 减少三废排放保护环境, 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水平, 保护生态基础等;二是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人类居住环境, 使城市居民生活在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环境之中, 如:提高城市形态适应环境的能力, 提高绿地的生态服务能力, 提高交通环境方便程度, 提高社会亲和能力等。

四、《防城港市城市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优化的初探

(一) 防城港市概况

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大陆西南陆域边界和海岸交汇处, 位于广西南部, 东与钦州市毗邻, 南濒北部湾, 西南与越南接壤, 西与崇左市相接, 北靠南宁市, 陆地面积6181平方公里, 海域4万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线584公里, 陆域边境线212公里, 拥有防城港、东兴、江山、企沙等国家一类口岸。

中心城现状人口20.36万人, 现状建成区面积24.57平方公里, 主要分布于北面的防城城区和南部的港口城区, 整个用地东西宽约15公里, 南北长约25公里。

现状中心城沿西湾及东湾海岸呈狭长状布置, 三面丘陵环抱, 湾口朝南。由于受地质构造影响及海水长期浸泡, 陆域两翼突出, 东为企沙半岛, 西为江山半岛, 海域呈“Y”型。渔万岛居中把海域分成东、西两湾, 用地呈一铁锚状。

(二) 主要思路

规划优先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突出体现防城港市的滨海、临港的特色, 采用组团式发展模式, 建设成为“空气清新, 环境优美, 生态良好, 人居和谐”的海滨花园城市。

(三) 基于生态保护的评价方法确定城市发展规模

土地的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必然存在一定影响, 对这种影响的评估可通过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获取。生态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系统固有的自然、生态条件, 评价其对某类用途的适宜程度和限制性大小, 划分适宜程度等级。规划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通过对防城港市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管理、分析和输出等, 利用ARCGIS 9.0的缓冲区分析、加权赋值等功能, 得出区域用地的生态适宜度分值, 并形成等级空间分布, 将用地划分为适宜建设、比较适宜建设、建设条件一般、生态二级保护和生态一级保护五个等级, 最终确定防城港市的刚性增长边界736平方公里 (防城港城市扩展的“生态安全底线”) 和弹性增长边界426平方公里 (适宜建设与比较适宜建设的用地) 。同时结合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进行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在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的管制措施, 限制城镇开发范围, 避免城镇的盲目发展, 为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保留相对稳定的区域, 为城市的空间拓展和发展规模、发展方向等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四) 运用生态化规划方法合理布局城市用地

防城港市原有的两个城区:防城城区和港口城区是两个典型的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城区。防城城区位于低山河谷间, 西北部为山体, 南部为防城江, 东部为丘陵, 城市基本上是沿河谷蔓延, 近年来由于用地的受限, 开始在河道以南地区发展。港口城区的发展是基于其便利的海上交通发展而来, 近年来由于渔万半岛用地不足, 城市开始向北扩张。

规划依据防城港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综合考虑其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发展、港口、临海工业建设等的需要, 在空间布局上统筹兼顾, 合理安排, 从整体上形成反映生态规划理念的规划结构和布局形态及功能构成, 引导城市合理有序发展:东湾为深水岸线, 规划安排大型临港工业、码头作业区、泊位等, 布置为东部产业带;西湾则以生活居住为主。在保证各功能区相对完整性的基础上, 以地形地貌的自然分隔和铁路、高速公路、主要交通干路的隔离, 形成中心城“一核、两湾、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五) 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建构城市的生态空间格局

生态学对空间的看法是动态的, 认为空间格局与过程是相互联系的, 并且空间格局影响生态学过程 (如种群动态、动物行为、生物多样性、生态生理和生态系统过程等) 。景观生态学中的缀块—廊道—基质理论用于解释空间的系 (下转第38页) (上接第40页) 统性。缀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 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基质则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规划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构建城市自然生态安全网络。充分利用防城港市滨江、滨海、丘陵的优越地理条件, 保留城市自然山体、河流水系、海岸绿地、湿地等, 形成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和区域绿地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主要斑块有林地斑块、湿地斑块、湖泊斑块等, 规划将其划为区域绿地进行保护控制, 主要作为近郊公园和风景区, 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具有重大自然、人文价值和区域性影响的绿色开敞空间。廊道主要有水系廊道、通风廊道、景观廊道和综合廊道等, 规划以中心城内部山丘、水系为依托, 以楔形绿地的形式, 将城市周边的自然生态要素引入城市内部。承担城市通风、排污等生态交流活动, 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又是主要的景观廊道。

五、结语

篇9: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宜居临武

“以人为本”,服务大众

在城市的发展中,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一大要素。加强城市绿化、美化,自然成为城市建设的一种必然选择。

大连是东北地区通向全国的海上交通门户和闻名中外的海滨旅游城市。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市、全国人居环境先进城市和全球环境500佳城市。2009年,大连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

依托大连的环境优势和品牌优势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大连市风景园林处只有实现城市景区的集约化经营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景区建设的浪费和损失,提高景区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创造单位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大连市风景园林处在继承我国景区建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胆采用生物仿真雕塑改造技术,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在海之韵公园十八盘两侧山体裸岩上建造了海底生物雕塑群景观,改造山体长度268米,平均高度11米,总面积达2948平方米。如今,十八盘两侧业已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大型海洋文化展示区,被游客们称之为“海底大峡谷”。在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大连市风景园林处根据国际先进景观设计理念,投资1070万元,对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知名度的付家庄公园进行了整体改造,将远海与近景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海、山、岛、礁、滩相偎相依的自然空间。改造后的付家庄公园不仅成为目前大连唯一的水景公园,而且被评为3S旅游景区,海水浴场也入围全国首批“16佳健康浴场”。

大连市风景园林处在燕窝岭景区建成的国内唯一一个以婚庆命名的主题公园——燕窝岭婚庆乐园,填补了大连市没有一站式婚庆公园的空白。园内不仅建造了龙凤柱、龙凤广场、连心亭等主题景观,而且饲养了梅花鹿、孔雀等多种动物,营造出一种自然、祥和的氛围。燕窝岭婚庆乐园很快就成为了大连市最美、最时尚、最具浪漫色彩的婚庆场所,其设施和服务功能得到广大市民和国家旅游局的高度评价。2008年,大连市风景园林处又借鉴韩国相关景区的成功经验,投资2000余万元建造了全长9575米长的滨海路人行木栈道。人行木栈道的建成,解决了以往人车混行的问题,既优化了环境,美化了城市,也方便了群众,促进了文明城市建设。

为了改变人们以往对城市绿化“春夏绿,秋天黄,冬天叶落光”的评价,大连市风景园林处一方面从国外引进彩叶树,在滨海路等主要风景区采取彩叶树与绿叶树结合栽植的方法,形成鲜明的立体效果;一方面借鉴欧洲通透园林模式拆除了劳动公园1000米长的铸铁围栏,用10万株模纹造型、300株花灌木、400株彩叶树、51株造型树、5万余株时令花卉、5000平方米优质草坪塑造了一条长1000米、宽10米的刚柔有序、苍茫叠翠的城市中心绿化景观带;还在公园内建起了牡丹园、海棠园、紫薇园等各具特色的小型主题花卉园林,不同季节都有不同品种的鲜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把劳动公园装点得四季常新,分外妖烧。

风景园林处每年都要策划举办包括“中国大连烟花爆竹迎春游园会”、“大连荷兰郁金香花卉展”、“金秋菊花展”等在内的多项人文旅游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大连的城市形象,增强大连的城市文化底蕴,更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使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和美好。景区建设实现美化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最终归宿是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美好的心理和视觉感受。从这一点讲,城市景区建设可以说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缩影。

科学发展,统筹兼顾

根据大连市“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5%,城区人均拥有绿地面积将达13平方米。要实现这一目标,“十一五”期间城区需增加公共绿地面积336万平方米。目前,大连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人均公共绿地11.6平方米。随着劳动公园、西郊国家森林公园、前关森林公园改造,滨海路人行木栈道建设等重点景区绿化工程的实施,大连全市新增绿地的面积已达177万平方米。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这也恰恰是景区规划建设的两个重要原则。大连市风景园林处针对这两个重要原则,制订了新的建设规划。

重点保护自然景观,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景色。海洋景观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然美景,风景区在保护利用过程中要突出海洋文化;一切人工景观的开发建设,都不能影响和破坏海洋自然环境。大连海滨风景区所处地段自然环境条件突出,总体规划力求在保护现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突出山海景观特色,将景区内的自然地理特征作为景区总体规划设计的重要构图要素,做到山形水体与各种建筑以及其他旅游设施融为一体。

加强核心景区建设,打造新景观。目前,大连市人造景观如广场、雕塑、绿化带等成为突出的景观主体,也是旅游、参观的重点之一。旅游度假功能的的深度开发,人工设施的大量兴建,使景区内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协调变得尤为突出。因此,妥善处理好山形水体与建筑物的关系是维护自然风景区景观特色的根本保证。大连市风景园林处在规划建设中强化重要景观元素,一体设计大连港至海之韵公园之间的海滨沿线改造,使之成为风格独特的集旅游、商购、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区域,并在各景区景点建立标志性建筑物。

保证规划设计的统一性和景观建设的持续性。景区建设直接关系到大连城区及海洋的生态平衡、经济收益与社会发展。只有高起点、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保持长远、避免急功近利,才能使自然风景区形成高格调、高品位、高质量和魅力独具的景观环境,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在风景区规划过程中,大连市风景园林处根据实际的环境容量分析,统一规划,留有发展余地。景区布局尽可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风景区丰富多彩的自然空间形态,保证人工空间形态与自然空间形态的协调。

突出景区建设的文化内涵,做好整体环境效益下的生态保护与弹性规划。文化内涵是风景区的灵魂,是形成景区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既体现在景区的特色之中,又成为拉动旅游经济的主要内容。风景区的文化一般由地域特色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两部分组成,以既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又满足特殊客源需求为目的。大连市风景园林处本着弹性规划设计思想,保留和扩大水面与绿化面积,调节生态平衡,使之可根据发展需要随时做出适当调整。

上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防磨喷涂工程承包合同下一篇:三年级作文:凡卡续写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