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2024-06-24

浅谈传统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设计(共6篇)

篇1:浅谈传统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浅谈传统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目录

摘要

1.绿色建筑定义以及现状

1.1绿色建筑的定义

1.2绿色建筑的现状

2.传统建筑中的绿色化

2.1室内环境

2.1室外环境

3.传统建筑带来的启发

3.1自然通风、自然采光

3.2因地制宜

3.3排水系统

3.4环境绿化

4.现今的机遇与挑战 5.结语 6.参考文献

摘要:2013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还对“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确。中国绿色建筑的规模化、普及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实现建筑的绿色化是每个建筑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试论传统建筑给绿色建筑设计带来的启发。

关键词:传统建筑、绿色建筑

一、绿色建筑定义以及现状

1.1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1.2绿色建筑的现状

到2009年底,绿色建筑面积累计达到2000多万平方米,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9%,北方采暖地区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共计10949万平方米,可形成年节约75万吨标准煤的能力,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预计到2015年末,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但是绿色建筑的推广仍存在困难:认识理念仍有局限;法规标准有待完善;激励政策相对落后;技术选择存在误区等。(摘自《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二、传统建筑中的绿色化

要实现绿色建筑,无异于要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创造高舒适度的空间、合理利用土地等方面着手建成环境友好型建筑。所以大致从室内、室外两大环境着手进行设计。

2.1室内环境

2.1.1温度

古代建筑中天井在气候调节中起到了不可特带的作用,天井不仅加强自然采光,也可以引导自然通风,利用院落天井空间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实现夏季趋风,冬季驱寒。

图2.1 天井

2.1.2 自然采光

相比现代建筑更多不得已采用人工照明的空间设置,古建中采用天井、空间组合、镂窗等进行自然采光。如新疆维吾尔族住宅中常见之一的阿以旺,即是一种带有天窗的夏室,中留井空采光,各室也用井空采光。

图2.2 新疆阿以旺

图2.3 2.2室外环境

2.2.1因地制宜,古人讲天人合一,在建筑中可以理解为,人、建筑、环境达到和谐统一。如南方地区潮湿,为防潮设计有竹木构干阑式住宅,而青藏高原、内蒙古等地天气干燥多采用碉楼形式。内蒙古、新疆地区牧民以游牧生活为主,故建筑形式又多为毡包。

另一方面,善选基址,古代无论是宫殿寺庙还是普通民居都要进行基址的选择,而这一工作在古代由风水师担任,虽然风水中有大量封建迷信思想,但仍有其科学的一面,如伍子胥“相土尝水”,朱元璋南京建宫等。

“虽为人做,宛若天成”,随地势高下、基址广狭以及河流、山丘、道路的形式,随宜布置建筑与村落城镇。

图2.4 梯田村落

2.2.2排水系统

古代建筑设计中,并没有忽视建筑群的排水问题,相反,可能比现代技术更加先进,如岳阳张谷英村总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1732间。距今已经五百多年,但其排水设施至今完整复杂,它的排水系统至今值得学习。而南方天井也有收集雨水的作用。

2.2.3绿色建材

合理使用木质材料,废料再利用,石、灰的使用。如南方地区竹木构干阑式住宅,以及欧洲城堡石料的使用。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墙面以及部分屋面都是以前拆迁废料再利用的

图2.5 2.2.4环境绿化

古代建筑中环境绿化登峰造极之作无疑园林建筑了。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通过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设计绿化。

图2.6 拙政园

图2.7 雕窗

三、传统建筑带来的启发

3.1 自然通风、自然采光

现代建筑中尤其是公建普遍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不仅运营过程中造成能源高消耗,更容易产生各种健康问题,人体舒适度大大下降。同时由于建筑密封性加强,室内空气质量也是问题之一。

而古建中大多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解决光照、空气质量等问题,所以当条件满足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当室外空气同样不达标等情况是可以采用独立新风系统并自我监控,通过气流组织模拟,配置人性化送风末端。控制空气的洁净度、流速使空气质量达到最佳状态。同时,选用绿色建材,高性能材料、本地材料等,同时避免装修二次污染。适量配置绿色植物,控制室内甲醛、苯等空气污染物浓度。在采光方面,采用节能灯,太阳能供电等,营造易于观看、安全舒适的亮度分布。同时为提高人体舒适度,尽量减少大玻璃面建筑,大玻璃面建筑不仅容易造成温室效应,同时在冬季还发生来自冷玻璃面的低温辐射效应。以及易造成光污染。,所以除了冬夏空调设计条件外,还要要分析当地气候及建筑内部负荷变化对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影响。节能方面,实行综合节能指标,采取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善措施,严格设置保温层减少室内能耗,实行屋面墙体保温隔热体系,使用节能设备系统,实现智能控温,智能照明等。使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地源热泵设计等。

在建筑设计和规划时,合理设计建筑体型、间距和高度,一般高层建筑对其自身的室内自然通风有利。而在不同高度的房屋组合时,高低建筑错列布置有利于低层建筑的通风,处于高层建筑风景区内的低矮建筑受到高层背风区回旋涡流的作用,室内通风良好。保障最低光照直射时间。例如南向是冬季太阳辐射量最多而夏季日照减少的方向,并且中国大部分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向,所以从改善夏季自然通风房间热环境和减少冬季的房间采暖空调负荷来讲,南向是建筑物最好的选择。

3.2 因地制宜

综合考虑气候条件、资源分布、热工分区、环境人文、经济水平等地理条件和经济因素。优化建筑规划、布局绿色建筑要考虑如何与所在地的气候特征、经济条件、文化传统观念互相配合,从而成为周围环境不可分离的整体部份。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次级系统依存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与绿色房地产都不能脱离生物环境的地域性而独立存在。绿色建筑的实现与每一个地域的独特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现存人类建筑、社会水平及文化环境有关。

图3.1 我国资源分布

3.3水系统

优化地下排水系统,建立一个综合全面科学合理的地下排水系统,同时,可以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用收集的雨水用于灌溉绿地、冲洗卫生间和车辆。更进一步,可以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满足建筑的用水需求。对水资源实行统筹兼顾,区域化、统一化管理

建筑设计使用节水器具,进行节水灌溉同时优化管道设计,减少管道破漏。

3.4环境绿化

在进行绿色环境规划时, 不仅重视创造景观,同时重视环境融和生态做到整体绿化。即以整体的观点考虑持续化、自然化。可持续的应用,除了建筑本身外还包括所需的周围自然环境,生活用水的有效(生态)利用,废水处理及还原。

同时,加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生态绿化配置。利用室外环境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人体舒适度等。同时,通过内置庭院、屋顶花园等将室内与室外联通起来,创造一个室外活动休闲场地。

四、现今的机遇与挑战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绿色建筑,绿色主义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得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同时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德、英、法、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0年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在英国发布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方向;1993年美国创建绿色建筑协会;1996年香港地区推出自己的标准;1999年台湾地区推出自己的标准;2000年加拿大推出绿色建筑标准。从国内来讲,近些年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相继出台,《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也已启动编制工作。“十二五”规划更对绿色建筑提出许多目标。

但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时间较晚,理论和实践上都还不能与国际接轨,我国绿色建筑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总体规模量小。技术仍需成熟,法规标准与激励机制等仍需完善。

五、结语

实现绿色建筑的这一目标,不仅有利于节能环保、节约资源。同时改善了传统建筑设计中的缺点,有利于完善建筑设计机制,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现绿色建筑革命。作为一个建筑师,设计出使人、建筑、环境达到和谐统一,实现建筑功能与艺术的双重成就的建筑无疑是最好的贡献。参考文献:

1、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T50378

2、中国建筑网•中国绿色建筑论坛

3、《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与实践案例》韩继红

5、《绿色建筑》

作者:孔浏

班级:建筑二班 学号:*** 序号:08

篇2:浅谈传统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摘 要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到来,以现代主义建筑外貌出现的建筑越来越多,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大部分现代主义建筑,造型独特,涵盖功能范围较广,建筑形式多样,不局限于方方正正的平面布局,出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流线形式。但是中国传统美学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当我们用传统的审美观念出发去审视现代主义建筑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对现代主义建筑美的误解和怀疑。

课题研究力图通过研究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观点为基本依据,以毕设中设计的茶文化产业园为分析对象,通过将中国传统美学应用在建筑上的手法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手法进行对比,并对其设计理念、原则与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及说明,最终总结出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的的体现方式,从更好的将传统文化引入到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怎样将中国传统美学应用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当中,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建筑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传统美学;传统文化;现代主义建筑;中国特色建筑;

I

ABSTRACT In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social modernization, building more and more appear in modern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favor.Most modern architecture, unique shape,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functions, architectural forms are not limited to square layout is, let a person find everything fresh and new the streamline form.But China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ngrained in the minds of people, when we use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concept set out to examine the modernism construction, may produce the modernist architectural beauty of misunderstanding and doubt.The study tries to through the basic research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s the basis, to the complete set of design of the tea cultural industry par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comparing the design techniques used in building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its design idea,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that, finally summarizes the China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n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way, the better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how will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 applica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study in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KEY WORDS: Traditional aesthetics;Traditional culture;;Modern architecture;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I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引 言.....................................................1 1 概述....................................................2

1.1 课题研究背景.................................................2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2 1.2.1 研究目的...............................................2 1.2.2 研究意义...............................................2 2 中国传统美学............................................3 2.1 中国传统美学的概念...........................................3 2.2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3 2.3 中国传统美学的在古建筑中的表现...............................4 3 现代主义建筑............................................5

3.1 现代主义建筑的概念...........................................6 3.2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历程.......................................6 3.3 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7

3.3.1 现代主义建筑的观点.....................................7 3.3.2 现代主义建筑的推广.....................................7 4中国传统美学融入现代主义建筑............................8

4.1 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主义建筑中的表现...........................8 4.2 现代主义建筑对传统美学的传承与创新...........................9 4.3 现代主义建筑对传统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实例.......................9

5中国传统美学融入现代主义建筑的方案设计分析

——“梦回大唐”茶文化产业园案例分析..................10 5.1 项目概况....................................................11 5.2 设计理念....................................................11 5.3 设计内容....................................................11 5.3.1建筑造型.............................................11 5.3.2平面布局..............................................11

III 5.3.3 门窗设计...............................................11 5.3.4材质与色彩的设计........................................11 5.3.5屋顶设计................................................12 5.4小结........................................................12 6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致 谢....................................................15IV

引 言

中国传统美学,经过了几千年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洗礼,反应的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特点。当今社会中仍然存在大量中国传统古建筑,这些建筑物不但没有被人遗弃反而受到保护和国内外游人的赞美。这就告诉我们,中国传统美学,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忘记和怀疑,他会一直延续和传承下去。对于新兴的现代主义建筑来说,他们有的造型独特,有的用材新颖,有的色彩炫目。还有一部分现代主义建筑,从这些建筑中看到的是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特点,比如新中式建筑,或是提取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或是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构件,或是汲取了传统建筑布局特色,最高境界便是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意境和精髓。概述

1.1 课题研究背景

在现代主义建筑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将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融入到现代建筑中,从而设计建造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华民族的复兴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部分现代主义建筑完全摒弃了传统美学的思想,出现了一种粗放式的建筑建设与创作,这种现象迫使我们重视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社会中各个角落的体现,本文着重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这一方面来研究中国传统美学的应用。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美学博大精深,现代的各种思潮,对美的不同理解与追求,要求我们在文明的传承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将中国传统美学融入的现代美学,现代主义建筑中才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从而区别于其他各国的现代主义建筑,形成同时具备中国传统美学特色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的新兴现代主义建筑。本文试图总结出一套可适用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为当前社会出现的大面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指引方向,避免设计误区的出现。1.2.2 研究意义

21世纪中国的发展不可遏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文化的发展也一定要与经济发展同步,现代建筑出现于西方,中国传统美学受到较大的冲击,对文化的传承,美学的发展,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必定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因此我们在传承文化,发展美学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融合的方式方法,这样中国的现代建筑才能够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学,并发扬光大。

2中国传统美学

2.1中国传统美学的概念

在古代文明发达的几个国家中,中国美学自成一个独立的严整的系统。中国传统美学是时顺应时代发展的,他在经历了世界的全球化后没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仍然保持了自己的特点。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有天壤之别,他美在尊卑有序,美在尊老爱幼,美在尊师重道,美在舍己为人。在建筑方面来说,中国传统美学又美在沉静大气,美在严密整齐,美在虚实相映,美在色彩明艳。

2.2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

同欧洲古代建筑美学比较,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有3个最基本的特征:

一、审美价值和审美标准便是政治伦理价值和皇权统治的体现。满足人们审美观念的建筑大都体现了该建筑在当时社会的政治地位和话语权。例如故宫,展现的是皇权的高贵和统治地位以及当之无愧的话语权,同时也是当时审美的标准展现。

二、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建筑气势的突出,建筑群组的围合方式的选择,如多重合院的形成。追求端庄大气,平面布局讲究对称与均衡,强调轴线的重要性。所以中国传统建筑不同于现代主义建筑的地方主要在于对文化氛围的把控,对传统建筑的认识重在体会、感受,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认识大多来源于观察、接触。

三、讲究零而不散,强调整体性的完整。传统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

2.3中国传统美学在古建筑中的表现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在古建筑中不仅表现在它大小木作的结构方面,还表现在坡屋顶的起伏变化、墙面瓦面鲜艳的色彩、和均衡的平面布置。在结构上,不用一颗钉子一颗螺丝,利用榫卯结构连接横梁与柱子,在群体组合上,主要表现为平面上间与间的连续组合,经向高空发展的间与间的上下结合,这种组合方式,在实用意义上扩大了建筑实用空间,并且极大地加强了整个建筑群的稳固程度;在审美上,却创造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体形象的美。这种建筑群体常给人以愉悦的美感,这种美感是属于优美范畴的。

中国传统建筑强调色彩鲜艳,色彩也是展示皇权与统治地位的一种表现方式,所以传统建筑用色都有明确的规定是不可逾越的。琉璃瓦自汉代传入中国,用于屋顶当始于北魏,明清两代,应用尤广。这个由外国传入中国的宝贵建筑材料,更使中国建筑大放异彩。但在瓦色的分配上也是因为操纵得宜;尊重纯色的庄严,避免杂色猥亵,才能如此成功。有时庙宇的柱廊竟以黑色为主,与台基的白色相映衬。显得黑白分明,给人以极强的艺术效果。琉璃瓦的出现又给传统建筑披上了一层绚丽的外衣,是其在色彩选择上更加丰富。

中国传统建筑其特点在于:缺少真正的建筑学理论作为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沿用口口相传的技艺传承手段。缺少科学的指导思想做支撑,延续儒家的礼制思想,不能理性的对待玄学和风水学。充满了中国传统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不求物原长存,满足现实功能,标准化,通用化,一种类型用于多种功能。现代主义建筑

3.1现代主义建筑的概念

现代主义建筑出现在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于主导地位。西方建筑师倡导的建筑设计思想是:跳出传统建筑形式的框架,创造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工业化建筑,在建筑材料的选取方面也紧跟工业发展。但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能设计以及面积配比方面保持自己的观点,坚持功能主义,不主张豪华与奢侈。因此现代主义建筑既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又具有激进主义的色彩,所以被称为现代派建筑。

3.2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出现建筑领域的这些变化,无论就深度和广度来说,在建筑历史上都是空前的。进入20世纪后,变化继续进行着,并且向世界更多的地区扩散。正是这个建筑历史上空前的建筑革命孕育了20世纪的现代建筑。世界各地的城市中,新建的商业建筑、工业建筑、文教建筑和大规模建造的住宅几乎都摆脱了传统风格的羁绊,具有显著的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许多政府建筑物和纪念性建筑也舍弃了历来沿用的传统建筑形式而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巴西议会大厦和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府大厦都是例证。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比较符合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一些英文文献中,常用小写字母开头的modern architecture表示广义的现代建筑,以大写字母开头的Modern Architecture或Modernism表示狭义的现代建筑。

3.3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现代建筑基本精神因素为:1)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抛弃旧的建筑设计理念,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的新思想。2)认为建筑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否定了传统的定义建筑美学的原则,主张现代主义建筑应该更多地表达时间、空间、材料、技术等。3)建筑设计对象的思维改为普罗大众。建筑必须通过形式及特殊功能的语汇来表达。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材料的经济合理性,突出其与传统建筑的不同。比如说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钢构件、平板玻璃材质等。建筑师或先进的知识分子企图利用建筑设计改造,来达到影响社会现状的目的,所以新建筑的形式及功能中最能引起大众讨论及在理论上可辩证的,则需要实际理论作基础,这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及生活功能需求;如何与高速发展的工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互相配合,迫使建筑师在设计手法和设计思想上做出了重大突破和改革。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3.3.1 现代主义建筑的观点

设计师主张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建筑设计师应该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自的位置和体型。现代主义建筑师常用的设计方法有:(1)利用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色美。(2)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样。(3)通过简洁的平屋顶、大片玻璃窗和长而连续的白色墙面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更给人以独特的印象。

3.3.2 现代主义建筑的推广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例如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这样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于是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国际式”建筑。正是因为这种建筑形式简洁,可用于大量建造和标准化设计,从而使现代化建筑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潮的推广不仅表现在建筑功能的设计上,还表现在建筑选材与外部造型上。从实用主义推广到神经层面,比如纪念性建筑的兴起,国家标志性建筑的出现等。4中国传统美学融入现代主义建筑

4.1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主义建筑中的表现

在现代主义建筑中常常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延续使用的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木骨泥墙的构造方法,木构架为承重结构,泥墙是围护结构,结构构成清晰明了,互不干扰。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房屋整体墙身及门窗洞口;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也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字形、套环形等平面。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非常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灵活安排空间布局。中国传统建筑擅长运用色彩装饰手段。传统木结构建筑物需要在木质的柱子、房梁、门窗洞口、天花藻井等处涂上色彩鲜艳的油漆。也常常在裸露的木质结构上雕刻上精美绝伦的花纹或是讲述历史故事的大面积浮雕。

以上传统建筑设计手法,经常被建筑师运用在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当中,所用的设计原则、设计手法大致相同,但是最终表达的建筑成果从形式上看差异明显,从意境上看确实相辅相成的。

4.2现代主义建筑对传统美学的传承与创新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上,中国传统美学讲究沿轴线均衡分布建筑物,在沿主次轴线设置建筑体块的同时还要考虑建筑布局的节奏和规律。同样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存在了设计的虚实对比,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延续了传统建筑设计时讲究的轴线对称,例如十字轴线对称,T字轴线布局,以及轴线曲折多变和自由序列布局。现代主义建筑中的设计中也常常采用建筑轴线的设定,只是在最终表现出来的建筑形体上轴线的体现并不是很明确,所以在现代主义建筑中轴线的表现往往很含蓄内敛,而对于建筑排布的节奏和规律性表现更加突出。

在造型上,讲究形神兼备。与此同时现代主义建筑中也出现了象形建筑,形式主义等。现代主义建筑中很难发现传统斗拱的形式,但是常常会发现类似于斗拱的构件,采用新材料设计而成,不仅起到结构构件的作用也体现了对传统建筑美学的发扬。

在用色上,讲究等级分明,色彩鲜艳。相应的在现代主义建筑中,依然可延续传统色调的选择,但是现代主义建筑往往在色彩上更追求统一与和谐,常用手法是设定主色调,再加上其他色彩配合。

4.3现代主义建筑对传统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实例

1、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的主体建筑为仿古阁楼式现代建筑。顶部用黄色琉璃瓦装饰,四周有廊榭围绕,具有鲜明的古典民族建筑风格。建筑师在处理檐口位置的时候,应用了现代建筑材料混凝土,设计成一圈一圈的混凝土预制块,堆砌在檐口处。当阳光洒下来就会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产生的光影变化,特别是檐口的处又把原本很简洁大方的建筑衬托得更加丰富。中国美术馆在建筑立面上不仅表现了竖向新形式的分割又体现了建筑整体横向的三级划分。2、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该建筑 外观以东方之冠的形态构成,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似斗拱。它由4根粗大的方 柱,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斗冠,斗冠由

图4-1 运用传统美学的现代建筑实例(中国馆)图片来源分别是:

http:///2012-05/08/content_4_4.htm 56根(象征56个民族)横梁借助斗拱下小上大的原理叠加而成。象征中国人民只要团结,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思想主旨。中国馆的设计融合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结构构件作为建筑的整体造型,表达了现代主义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相辅相成以及由表及里的统一。5 中国传统美学融入现代主义建筑的方案设计分析

——以“梦回大唐”茶产业园为例

5.1 项目概况

本方案是一座中型产业园的建筑设计,根据地域文化和地形条件,以茶文化旅游为思想,以茶产业为主题,打造集工业、贸易、仓储、物流、商务会议、文化展示和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茶文化产业体验园。设计过程中借鉴大唐建筑风格,设计厂房及其他建筑,带给大家一种回归大唐盛世的意境。在设计中景观规划错落有致,讲究景观在视觉效果上的连续与变化。绿化环境

图5-1 茶产业园鸟瞰图

(图片来源:毕业设计)的处理与建筑功能的排布相结合,让环境和建筑融为一体,使人们在建筑中看到的景观是多变的。在植物种植方面,强调茶文化产业园的主题,使场地内景观氛围浓郁,茶文化雕塑随处可见、小品丰富多样,营造富有生态气息的具有隆重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产业园区。

5.2 设计理念

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对茶文化的延续和热爱,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各类文化精髓的传承。为了把茶文化与本建筑方案有机的联系起来,建筑设计采用大唐风格,用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衬托出茶产业的底蕴和味道,又能凸显茶产业在中国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弥足珍贵。5.3 设计内容

5.3.1 建筑造型

本方案延续了唐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整体风格统一而不呆板,主次分明。整个茶文化产业园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气,整齐而变化丰富,华美而不繁复,舒展而不累赘,古朴却富有朝气,正是大唐时代建筑风貌的完美体现。5.3.2平面布局

本方案的平面布局尊重了场地要求,平面功能主要沿道路一侧呈带状分布,并且在重要位置设置大面积室外展示与活动场地,可满足人们对户外活动的需求。在设计平面功能布局的时候,强调了轴线的明确,整体布局的均衡分布。同时还考虑了建筑群组的高低起伏,注重天际线的变化和视觉效果。建筑整体为2-4层局部位置设计成观景性质的亭台塔楼(4层),可为人们提供一个品茶,聊天,望远的场所。

5.3.3 门窗设计

建筑设计中应用了传统建筑中常用的长形横窗,加以传统窗格符号装饰,同事采用了传统大门样式,并结合现代主义建筑常用的大面积玻璃和装饰柱,使得建筑整体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图5-2 茶产业园透视图(图片来源:毕业设计)

象,这是在宋、元、明、这是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5.3.4材质与色彩的设计

方案在设计中为了延续大唐建筑的风格和特色,主要运用了灰色、白色、木头色为主色调,来调和建筑整体的色彩关系。屋顶采用深灰色瓦面,墙面主要使用白色涂料配以灰色石材的基座凸显建筑物的主要地位,另外加入部分木质的构架和装饰来提升建筑的朴实感。5.3.5屋顶设计

建筑设计中,沿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坡屋顶样式,但在原来坡屋顶形式的基础上作出了调整和改变。例如删除了传统建筑屋脊上的飞仙走兽,删除了坡屋顶四角翘起部分的装饰人物和动物。采用现代材料设计出新的屋檐纹理,图5-3 茶产业园入口透视图(图片来源:毕业设计)

体现现代工艺的精湛。建筑设计时,屋顶设计不再局限于严格的轴线对称,可采用不对称的长短坡屋顶、或是特色鲜明的单坡屋顶。

5.6小结

该设计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在沿袭中国传统美学精华的同时,更注重对现代主义新兴设计手法和建造材料的表达,强调在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设计、建造、技艺的传承的同时还要有符合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创新使用,无论是建筑设计构思方面还是建筑建造技艺方面都需要不断的研究与改进。结语

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艺术符号,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虽然当代中国建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机遇,但也同样面临建筑文化危机。全国各地的雷同建筑,标新建筑、“国际化”建筑成为风尚,人们不禁感叹城市已经失去了文化传承和特色。趋同化与地方特色的追求、现代化的巨浪与文化传承的呼吁和努力,这是文化界,包括建筑文化界面临的严峻问题。

如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传承中华文化,发扬传统美学,首先,要正确看待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人们历来把中西建筑的历史喻为“石头上的建筑”和“土木上的建筑”。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只有继承才有创新,否则就是无源之水。现代建筑呼唤着城市的新觉醒,这种觉醒是一种城市精神、灵魂的觉醒,其归根结底还是人文精神的复兴。最后,全球化不是西化,要“有作为”的全球化。

参考文献

篇3:浅谈传统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寻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点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行业的发展亦是如此, 要想实现整个行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就必须在设计环节中将自然环境因素充分考虑在内, 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是未来建筑人所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要在设计中加入新型技术和材料的应用, 才能够建设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绿色建筑。

一、绿色建筑的具体内涵

所谓的绿色建筑, 实质上是指在生态化发展的模式下, 以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念为指导, 是建筑也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简略的说, 绿色建筑从理论方面详细的论述了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具体而言可以理解成为“社会——经济——自然”这种复合型的生态系统, 又可以称作为“生态可持续性建筑”。

在建筑物全寿命的周期内, 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从而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高效、适用性比较强的使用空间, 是能够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建筑。要实现这些目标, 首先从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不断的促进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 尽可能的节约资源, 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其次还需要相关设计者在工作的过程中承担其生态化理念的相关责任, 有效的促进建筑设计与整个环境的相结合, 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出重要贡献。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和谐原则

建筑是人类行为所产生的一种影响结果, 因为它的影响因素较多, 其受空间选择、建造过程和使用拆除的影响, 这些过程均存在着消耗和扰动, 因此, 绿色建筑特别强调其体系和谐、系统和谐和关系和谐。

2、适地原则

无论是哪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还是单体建筑项目, 都应该以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作为基础, 主要有地域气候特征、地方风俗文化、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 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强度和持久性, 以及当地的各种限制条件等等。

3、节约原则

最主要是把握好“节能省地”的原则。省地要从规划阶段就开始入手解决, 分配好生产、生活等各种用地之间所占的比例关系, 使得土地的使用率提高。节能主要是利用蓄热等措施减低能源消耗, 提高能源利用率, 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如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 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 按照太阳的运行轨迹和风的形成规律, 利用太阳光和风能等节能措施来减少能耗。

4、舒适原则

舒适要求与费用花费, 资源占用和能量消耗一直都是互相矛盾的, 尤其是在建筑建造、使用维护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在绿色建筑中所强调的舒适原则不能以牺牲建筑的舒适度为代价, 而应该以满足人类居所舒适要求为前提, 利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 以此来达到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效果。

5、经济原则

绿色建筑的建造、使用和维护整个过程都相对比较复杂, 它是一个社会组织体系问题。虽然高投入、高技术的绿色建筑能够反映出人类科学技术的水平, 但是并不是只有高技术才能够实现绿色建筑的功能与品质, 适宜的技术与地方化材料及地域特点的建造经验同样是绿色建筑的发展途径。

三、绿色建筑设计运用的路径

设计出合规的绿色建筑, 就要接纳地域固有的生态传统, 选取最佳情形下的处理办法, 以便限缩能源量、缩减耗费价格, 促动低污染这一框架的搭建。

1、公共建筑衔接着的院落

传统情形下的公共建筑, 涵盖着独特院落。这一空间形态, 带有多个层级内的绿色功能。院落的布设方式, 可以依循场地内的空间状态, 沿着周边去布设, 以便限缩原有的占地。院落类的建筑, 能阻挡住外界多样污染, 维持住室内现有的气流洁净。敞开态势下的院落, 可以吸纳特有的长波辐射, 吸纳洁净空气。闭合情形下的天井, 衔接着周边区段内的房屋, 能搭建出特有的通风体系。经由风压这样的作用, 能获取到很顺畅的气流, 维持住院落现有的气候环境。院落内的房屋, 也会获取到期待中的气候状态。建筑衔接着的庭院, 能消除掉噪音, 带有隔热及保温特性。布设最佳的院落, 可以增添原有的采光面, 限缩人工照明产出的污染。

2、选取最好的朝向

传统架构下的公共建筑, 都应选取最好的朝向。例如:在南方区域以内, 要设计这样的公共建筑, 就要明晰冬夏时段内的光照差别, 利用朝夕时段固有的阴影更替规则, 设计出合规的建筑朝向。庭院衔接着的檐廊等, 要回避掉南侧方位内的太阳直射。在冬季时段内, 要争取到足量的阳光照射, 获取到冬暖夏凉这样的生态成效。公共建筑衔接着的露台等, 能够延展北向方位内的建筑面积, 限缩偏多的太阳照射。这样一来, 北向的那些空间, 就会获取到稳定温度, 以及足量的光照;南向方位内的那些空间, 还不至于偏热。若设计了多个层级内的院落, 则要依循场地内的现实状态, 着力去限缩向阳方位内的建筑高度, 让阳光进到现有的院落内部, 提升这一区段内的空间照度。有些区域现有的公共建筑, 凸显了偏小的间隔。这样的设计路径, 能回避掉夏季时段内的太阳照射, 营造出阴凉的状态, 获取到期待中的室温。绿色设计的架构下, 也可以吸纳这样的设计思维, 顾及到照射角固有的差别、朝夕时段内的阴影更替规则, 结合最好的建构朝向, 限缩建筑原有的隔断距离。院落固有的两侧距离, 也应被限缩。这样一来, 夏季时段内, 就回避掉了偏多的光照, 也与卫生日照衔接着的指标契合。

3、对流态势下的通风

公共建筑衔接着的迎风面, 会产出特有的正压;建筑衔接着的侧面, 会产出特有的负压;背风面则产出涡流。建筑涵盖着的气压差值, 促动空气去流动。不同的地段, 主导着的风向会带有差别。因此, 要设计出最好的建筑形态, 建构出自然情形下的通风路径。在层级偏低的建筑以内, 要创设特有的抽风效应, 搭建水平方位内的通道、竖直方位内的通道等, 以便制造可用的气流。建筑涵盖着的热空气, 会凸显升高的态势, 产出可用的对流。利用这样的对流, 能排除掉室内现有的污浊气体。然而, 这样的办法, 只能搭配着层级偏低的建筑物。

4、建筑涵盖着的中介空间

公共建筑搭配着的中介空间, 可以分出院落及檐廊、体系内的门屋及廊道。这样的空间, 都带有附着特性, 归属于中介态势下的空间。绿色建筑固有的中介空间, 能让人们接纳自然, 并调和地段内的建筑环境。中介空间也带有遮挡风雨、采光及遮挡直射等性能, 应被注重。现代设计衔接着的屋顶绿化、屋顶安设的活动平台, 是新颖情形下的中介空间。从现状看, 城区都面对了偏紧的用地状态, 因此, 接纳这样的中介空间, 能延展原有的建筑范畴, 搭建出节地及增添绿色的新渠道。

5、加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应重视并做好可再生能源的科学利用,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常规能源的消耗, 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 另一方面还应结合其他各种条件予以综合考虑。如应用太阳能发电技术的过程中, 应重点考虑两大参数, 一个是当地太阳辐射强度, 另一个是当地全年的日照天数, 除此之外, 还应考虑相关设备的安装位置以避免对建筑整体美感造成破坏。

四、结束语

篇4:浅谈绿色建筑中的建筑节能措施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系统;发展;环境

前言

社会高速发展中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全民节能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各方面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这些都为“十二五”推进节能减排创造了有利条件。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提出了“十二五”节能减排总体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发展绿色建筑对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关于绿色建筑中建筑节能措施进行探讨。

绿色建筑的定义是指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绿色建筑的节能创新概念

建筑行业发展创新要与社会进步相结合,不然对环境产生很多负面影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绿色建筑实现建筑环境更高性能水平的过程,此类建筑环境营造更重要的社区、更健康的室内与室外空间、与大自然有更强的联系。绿色建筑运力求影响主流设计、规划、建造与运营实践的永久性转变,从而实现影响较低、可持续性更好、可最终再生的建筑环境。

2、绿色建筑的节能措施要体现在节能技术创新

墙体创新技术节能设计:通过采用节能墙体材料或节能措施,大大提高建筑墙体的保温性能,从而减少建筑能耗。墙体创新技术可以体现在:节能型复合铝板墙体创新施工技术、墙体保温技术、泡沫混凝土现浇复合墙体技术等方面。列举墙体保温技术:①外墙外保温就是在外墙外表面建造保温层,给建筑物穿上一件“保温外套”。外墙外保温技术具有能显著降低热导率,不影响隔声、隔热等建筑物理性能,以及不占用室内空间,保护建筑物外墙,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等一系列优点。其技术的创新主要是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②外墙内保温是在外墙的内侧使用苯板、保温砂浆等保温材料,再在其上粉刷涂料等,其优点是墙体内表面不用加强防水层,构造简单,对建筑外墙垂直度要求不高,保温材料可以免受室外风雨雪的影响。外墙内保温技术的创新也主要是新型高效保温建筑材料的应用。

3、绿色建筑的节能措施要体现在节能材料创新技术

节能材料现状与发展:在国内近几年,工业水平的发展提高,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节能产业的提升,好节能材料孕育而生。采用了材料技术、化工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能源技术、纳米技术、环保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学科学术,节能高温隔热保温涂料成功研发和使用,节能产业提升空间加大。

节能材料的发展意义: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节能产业的不断提升,新材料的不断应用,都会促使效益的提高,环境改善。节能环保产业与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集成应用服务于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快、专业性强,推动节能和环保标准不断提高,进而推动政策更趋严格,政策的变化进一步促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出现。政策与技术相互促进,正形成节能环保产业的特殊发展模式。

节能材料分类: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节能门窗和节能玻璃。下面举例节能门窗和节能玻璃材料:节能门窗和节能玻璃。目前我国市场主要的节能门窗有:PVC门窗、铝木复合门窗、铝塑复合门窗、玻璃钢门窗等。就玻璃钢门窗而言,其型材具有极高的强度和极低的膨胀系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除结构外,对门窗节能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玻璃的性能。目前,国内外研究并推广使用的节能玻璃主要有:中空玻璃、真空玻璃和镀膜玻璃等。在建筑节能中门窗的节能是不可忽视的,外门窗是住宅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其能耗占住宅总能耗的比例較大,其中传热损失为1/3,冷风渗透为1/3,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小住宅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外门窗本身的传热量是建筑中门窗节能的必要措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往往考虑的仅仅是采光、通风、经济和美观等方面的问题,而没有好好的去考虑有关节能的问题。

4、绿色建筑的节能措施要体现在先进的设备系统技术

(1)墙体节能系统措施:通过采用节能墙体材料或节能措施,大大提高建筑墙体的保温性能,从而减少建筑能耗。

(2)门窗节能系统:门窗是居住与室外自然环境沟通、交融的主要通道,其节能潜力巨大,采用节能材料或者节能措施的门窗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室内能耗。

(3)水系统:通过采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以及回收用水系统,如中水冲厕系统,雨水绿化灌溉系统等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和高校利用。

(4)雨水收集系统利用:手机建筑屋面雨水、路面雨水、利用人工湿地法、人工土壤滤池法等处理后作为多种用途的非饮用水,同时通过地面渗透,回灌补充地下水及地面水源。

(5)可再生能源综合系统利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地源热泵供热、制冷;太阳能;光伏光热;风力发电等。

(6)自然通风系统利用:利用室外的风压作用和室内的热压作用形成自然通风,对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提高室内人员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7)节地系统:采取屋顶绿化,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等措施,达到充分利用场地,节约土地的目标。

(8)建筑材料节约系统利用: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本地建筑材料。

(9)人工湿地系统:人工建造的,可控制和工程化的,进行废水处理的湿地系统。一般由人工基质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等组成。当污水通过系统时,其中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转化或分解,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们应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建筑节能整体水平。落实建筑节能新规定,淘汰落后建筑材料,大力推广节能新产品。充分发挥节能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有计划地指导、扶持发展节地、节材、节能、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对建设过程中按标要求使用新型节能材料。倡导绿色建筑已然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应该充分地意识到绿色建筑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_T50378-2006

[2]《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4

[3]《新型建筑材料》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主办,张美强主编

[4]《浅谈绿色建筑中的建筑节能创新》 钱丽娟

篇5:浅谈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摘要】:表述了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定义以及二者的区别。阐述了传统施工和绿色施工的区别和联系。分析了绿色施工在我国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出了如何推进绿色施工的措施。介绍了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绿色施工

节能

环保

节水

工程技术的创新

应用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een building and green construction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wo party.Analysis of the green construction encountered in the promo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difficulties, how to promote green construction measures are given.Applic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Keyword:Green building Green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ter saving Innova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环境资源消耗,其中又以建筑业消耗为首。近年来,以环保绿色为原则,在尽量少耗能的情况下使资源利用达到高效化,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绿色建筑以及绿色施工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1.1 绿色施工:

2005年,原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出台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旨在引导、促进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1.2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并不是说建筑物是绿色的,它指的是在建筑物的使用周期内,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新材料,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的空间,并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共存。1.3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二者的区别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是不同的概念,其中绿色建筑不一定通过绿色施工才能实现,绿色施工后得到的建筑也未必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全寿命周期,而绿色施工的着重点在施工阶段。在建筑评定上也是对绿色建筑进行评定,而缺乏对绿色施工的评定。绿色建筑的一个特点就是应该达到绿色施工,而并不只是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因为施工阶段是浪费资源、使用能源、产生建筑垃圾等最多的一个环节,这些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在后期很难进行弥补,也偏离了最初对绿色建筑的定义;而另一个方面,如果绿色施工后得到的建筑不是绿色建筑,那么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会增加建筑的维护费用,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二、绿色施工在我国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 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的联系和区别

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的联系是绿色施工是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对传统施工进行材料和技术以及其他方面上的创新与提升。同时二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对于传统施工来说,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以及成本是最重要的控制目标,而绿色施工在继承传统施工目标的基础上,还把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以及回收利用作为了控制目标,强调高效利用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达到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影响最小、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保护的一种施工模式。显然,相比较于传统施工,绿色施工更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2 绿色施工在我国的发展实施现状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绿色施工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然遇到很多制约因素,存在着深度、广度严重不足,施工过程中不够规范化、理论多、实践少等等一系列情况,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在工程建筑中绿色施工推广过慢,有待进一步地规范与完善。

2.3 绿色施工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3.1 绿色施工的成本问题:

施工方的首要目标是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工期完成项目,推进绿色施工一般都会增加施工成本,因此绿色施工与施工承包方在短期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明显不一致,这将导致绿色施工难以推进。

2.3.2 相关的行政监督机关在管理制度上缺失,激励机制不健全

我国还没有系统科学的制度对绿色施工给以促进、评价和管理,即目前政府、建设方、施工方没有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考核便捷的促使绿色施工落实到位的政策、法规体系,有些建筑企业虽有绿色施工的想法,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成本控制的压力下只能望而却步。

2.3.3 当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还不能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系统研究不够深入,采用的还是针对安全、质量和工期这三大目标的传统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缺乏综合“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工艺标准及量化指标,针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装和装饰工程等环节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2.3.4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较低

工业化是实现绿色施工的重要途径。工业化建筑是目前国际住宅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住宅工业化建设效率是传统住宅建设的3~4倍,同时更可以大大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减少污染,降低噪声,保证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持续有效地推行。中国绿色工业化建筑还远远不够,而未来5年内中国还将面临大面积的新增住宅,故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实际应用的程度很低,这也阻碍了我国绿色施工推进的步伐。

三、推进绿色施工的相关措施

3.1 增强全社会对绿色施工的认识

首先,加强绿色施工在社会当中的宣传力度和教育广度,使公众对绿色施工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加强各建设部门对绿色施工的重视度,增强在施工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其次,建立示范性绿色施工单位或者企业的评价机制。最后,还要加强公众的监督与参与。3.2 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由于现阶段房地产行业存在暴利,使得现在的开发商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对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认识相对薄弱,其宗旨是利益的最大化,所建造出来的房屋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利益就已经满足,不重视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所带来的内涵价值,反而可能以为会增加工程成本。其实推行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不仅能够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日后生命周期内的维护费用。因此,建设绿色建筑和推行绿色施工应该确定在立项之前,尤其是在招投标过程中应明确建设绿色建筑和采用绿色施工,具体实施方案交付给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各自出方案进行设计和建设,做出周密、全面的准备和安排。3.3

进一步促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3.3.1 降低绿色施工技术成本 3.3.2 签订绿色施工管理协议

3.3.3 做好扬尘的控制工作,减小污染 3.3.4 防止土壤流失,控制施工用地 3.3.5 较少污水的排放,防止水污染 3.4 加大绿色施工的奖励制度

目前颁发给施工单位的奖项有“鲁班奖”、“詹天佑奖”等,但是尚未设置绿色施工奖等鼓励措施来推广绿色施工,而且“鲁班奖”和“詹天佑奖”的评选也不包括绿色施工。这些奖项已经给很多企业做了“活广告”,间接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排行,而很少有企业因为绿色施工方面做得突出而显著提升了竞争力和知名度。因此,在这方面需要政府和建设单位予以重视和鼓励,例如设置奖项等鼓励措施来推动绿色施工,采取这些实质性的鼓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5 在项目设计阶段就倡导实施绿色施工

在设计阶段就应提倡采用绿色施工,使绿色施工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因为施工阶段是规划和设计的实施阶段,在进行设计时就应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采用节材和节能的方案,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绿色施工难以推广的问题。

四、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4.1节能与能源利用:其主要包括大型施工机械的节能、中小型施工机械与现场照明的节能以及生活与办公区域的节能3部分。4.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其主要包括如何提高用水效率以及对其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3节材与材料利用:其主要包括降低材料的损耗、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以及对施工余料及废弃材料的利用。4.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其主要包括对施工场地及周边的土地保护以及减少对土体的扰动。

4.5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光污染控制、噪声控制、扬尘控制、污水排放、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以及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五、结语 绿色施工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施工涉及多个行业和多种专业,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需要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及社会各界具备绿色施工意识并积极参与,还要采用税收调节、提高绿色施工含金量等激励机制,加强绿色施工技术及配套理论的创新研究,加强施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步伐。尽管我国已经倡导发展绿色施工,但是在施工现场往往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加大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力度,使工程项目尽快向绿色建筑靠拢,使工程项目在初步设计时就具有相关的条件和基础,并向最终目标——绿色建筑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绿色施工导则》【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2007 2.韩海平陈方宇 胡其志等 《浅谈如何推进绿色施工》 【j】 江西建材(施工技术)154—79 3.郭守成 《略谈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

篇6:浅谈绿色建筑节能论文

1全球建筑能耗近况

作为全球用能的主要部分之一,建筑用能在发达国家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普通发展中国家,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有足够的能力为其使用的建筑能源买单。以美国为例,该国在近年来所消耗的能源占全球能源的1/5之多,而其在建筑的运营阶段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占全球的近1/10。

1.1中国建筑能耗近况

我国目前城镇居民建筑运行耗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2%~24%,北方地区城镇供暖的燃煤量占我国非发电用煤量的15%~18%。建筑消耗的能源占全国商品能源的21%~24%。而这些数值都仅为建筑运行所消耗的能源,不包括建筑材料制造用能及建筑施工过程能耗。

1.2中国住宅建筑能耗分析

城镇住宅用能(不包括采暖)是指除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能耗外,城镇住宅所消耗的能源。

2建筑节能的定义

建筑节能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所谓广义上的含义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过程中,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措施降低建筑的能耗。所谓的建筑全寿命周期,是指建筑从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现场施工与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建筑最终的拆除与处置。而狭义的定义是指建筑在运行过程中通过相关技术手段而降低建筑能耗,主要是指运营过程。因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八成以上的建筑能耗都产生于运营阶段,所以本课题所研究的建筑能耗或建筑用能,是以广义的建筑能耗为基础,但针对于建筑群或建筑的单体设计,则主要是指狭义上的定义。

3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简称《绿标》,是以绿色建筑作为体系的判定主体,用“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作为我国建筑评估认定的评价标识。该标准以“四节一环保”为评价原则,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外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大方面去评判建筑是否达到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每个方面又由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个层次的要求去评判建筑的“绿色化”程度,其中,参评的建筑首先要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然后按照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条目,判定其属于三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中哪个级别的绿色建筑。该标准将绿色建筑区分为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本文主要针对居住建筑,即标准中所指的住宅建筑进行研究。

5绿色建筑的评价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考虑,按照“四节一环保”(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将绿色建筑的评价要求分为六部分(部分地方标准将以上六部分的施工要求提取出来并加以完善,增加施工管理作为第七部分)。

1)节地与室外环境。该部分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控制项主要包括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建筑场地选址要求、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建筑日照要求、小区内部绿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场地是否存在污染源以及场地施工要求;一般项要求主要包括对旧建筑的利用、建筑物理声环境、风环境以及热环境的要求、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要求、景观植物适宜性要求和种类数量要求、公共交通设置、地面透水能力等内容;优选项主要包括地下空间利用和废弃场地利用方面的要求。

2)节能与能源利用。该部分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控制项指标主要有建筑的热工性能设计、集中空调的冷热机组性能要求、集中采暖的分户计量和室温自主性调节三个方面;一般项指标包括居住建筑的通风采光要求、高能效设备的使用、建筑室内照明设计、能源的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部分;优选项则将建筑综合节能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高到更高的要求。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提倡“开源”“节流”,要求科学合理地使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将废水经相应处理后再利用,通过减少用水量、阶梯供水、循环用水以及增加雨水利用等方式来提高建筑对水资源的利用率。由于该部分与建筑设计关联甚少,本文在此不作讨论。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评价指标主要关注申报项目是否减少建筑材料的用量,提高本地材料的使用率、降低高能耗的建筑材料比例,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使用量以及减少纯装饰性构件的要求等方面,尽量减少建筑材料对环境、资源的影响。由于该部分只有减少纯装饰性构件的指标与建筑设计有关,其他指标与建筑设计关联甚少,本文对除装饰性构件以外的指标不作关注。

5)室内环境质量。该部分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控制项指标主要涉及每套户型对日照和采光的要求、室内背景噪声要求以及围护结构隔声性能要求、居住空间的自然通风能力、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要求;一般项主要包括建筑视野清空、围护机构防结露性能、建筑的耐高温热工性能、采暖系统和空调系统的.调控能力、建筑外遮阳使用情况、建筑室内通风换气装置设置情况等相关内容;优选项主要指标有建筑室内新型功能材料的相关要求。

6)运营管理。运营管理阶段要求合理的处理建筑、住户以及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满足住户对空间环境的建筑安全性、舒适性要求,同时又能达到保护周边自然环境的要求。运营管理部分的评价指标主要有物业对节能、节水、节材、绿化、垃圾、智能化系统等方面的管理。由于该部分主要评价的是建筑使用情况部分的内容,与建筑设计关联不大,本文对其讨论和研究较少。

6建筑节能的主要方式

狭义上的建筑节能的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主动式节能方式。指的是在建筑的运营阶段由于使用高效低能的建筑设备和建筑电气而减少的建筑用能。

2)被动式节能方式。是指减少甚至取消建筑设备和建筑电气,采用非设备化的方式减少建筑用能。这种节能方式是通过直接利用现有的气候和环境,即风力、太阳能、环境温湿度、植被、场地地形等条件与建筑设计融合来减少与外界的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被动式”和“主动式”是针对建筑对能源的使用方式以及降低方式提出来的,不同的方式对建筑降低能耗的措施也不同。

7目前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问题

在现有的所谓绿色建筑设计中,常常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硬性将绿色建筑技术拼接。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颁布至今,所申报绿色建筑的项目,有很大一部分是将绿色建筑技术硬性拼接在一起,对绿色建筑技术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判断,如将建筑外立面设置遮阳装置,却未曾认真的分析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或是将几种绿色建筑技术添加到建筑中,而没有对几种技术组合而成的方案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证,这种情况下的建筑设计,很难保证某些绿色建筑技术不是画蛇添足。

2)对高能效设备的盲目叠加。建筑设备投入的数量与建筑实际所需服务量应该是相匹配的,但在实际的项目中,常常会出现建筑设备和电气的数量超过建筑的实际需求量,或不足以满足建筑对其实际需求,从而导致设备紧缺、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或部分设备闲置,使得建筑在运行过程的能耗与理论能耗出现暗中偏差。

3)缺乏良好的设计习惯。目前,有很大一部分设计师仍然选择用传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对建筑进行“绿色化”设计,将设计的节能深化一味的推入暖通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的手中,缺少对绿色建筑设计的主动性,也缺少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探索。

4)缺少对地域特色和气候环境因素的思考。“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大特色,讲求将绿色建筑与地域特色、气候环境相融合,而目前我国常见的所谓绿色建筑或绿色示范工程大都千篇 一律,缺乏对建筑的地方特色以及本地区气候环境的协调和统一。

8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特征

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有两个基本特征需要特别注意:一个是考虑地区性差异,另一个是注重过程控制。前者是指由于不同地理、气候环境下,建筑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对建筑形式的要求也有相应的差别,因此,对建筑节能技术的需求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后者指的是即使是同一环境、同一地域下,建筑也会因为不同季节、不同月份、不同时刻而存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光照度以及风环境,即使在相类似的时刻环境下,不同类型的使用者对建筑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时刻,建筑的能耗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要适当的调整建筑设计,使其按照人们的需求而进行控制。

9结语

上一篇:班主任学习体会下一篇: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