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作业201

2024-06-26

小学数学教学论作业201(共12篇)

篇1:小学数学教学论作业201

填空题

第1题(2)分 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是_智力阶段。

标准答案:形式运算

第2题(2)分 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_的基础上。

标准答案:真实问题

第3题(2)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_。

答:问题解决

第4题(2)分 数学和文学的_往往是相通的.答:思考方法

第5题(2)分 现代数学教育发展史上,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运动,它们分别是新数学运动、_、问题教学、建构主义。答:恢复基础运动

第6题(2)分 数学活动教学的特征之一是重结果,更重过程和_。

标准答案:体验

第7题(2)分 数概念由两部分组成,对数的理解和数的_。

答:表达

名词解释 第8题(5)分 口算

标准答案:是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依靠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是数字运算和代数运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9题(5)分 直觉思维

是对问题的突然领悟、理解或给出答案的思维。

第10题(5)分 问题教学

标准答案:就是以积极探索的态度,提出新问题或综合运用已具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来自数学课或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新问题的学习活动。

论述题

第11题(15)分

结合实际,论述数学游戏教学的意义。

标准答案:

(一)激发和培养数学兴趣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通过组织各种观察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接触现实生活的机会,使儿童体味到数学学习中的快乐,产生愉悦的情感,引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培养和形成数学素养数学素养不是靠死记硬背现成的数学知识便能形成的,它必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在用数学、做数学中养成。把数学活动组织成儿童喜欢的游戏,如扮演角色(扮演古人打猎记数、丈量土地,扮演数学家,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某个生活情节等)、猜想、竞赛、镶嵌、拼图、制作、创造等,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培养合作精神数学游戏是多个人共同合作进行的,游戏的愉悦氛围,能使处于其中的儿童解除自我中心,易于理解和接受别人。因为游戏的完成需要多个成员共同努力,而且相互之间需要有效合作,个体不仅要认识接纳自我,更要学会理解别人。

(四)培养创造精神 数学游戏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并让其参与到数学教学和数学活动中去,而参与的过程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其在做的过程中插上想像的翅膀。

(五)促进学生在发现中学习数学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无论何时都应作为数学教育的根本基础而存在,因为它们是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系统的基本要素。数学游戏强调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发现中学习数学,并非简单的模仿运用。

第12题(15)分

结合实际,论述支架式教学模式。

标准答案: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实质是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

①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②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而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促使学生自己最终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④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⑤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第三,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综合分析题

第13题(20)分 六年级学生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与生理卫生老师联系,让他们来配制酒精消毒液;与常识老师联系,让他们配制浸制动物标本的福尔马林溶液等。又如让他们通过观察、调查,学校食堂每天做饭用去多少米,学生吃剩倒掉的又有多少,并经过百分比计算,作出数据统计,在晨会课上向全校学生公布,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等等。还可开展如“购物”、“租车”等生活数学活动。请尝试用小学教学论的有关知识内容,分析上述教学活动与设计。

答:上术教学活动与设计主要是通过实践让学生自觉养成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与能力。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往往以不同的活动形式为载体,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所以,我总是配合教学进度,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数学”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去完成,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参与,完成其中的某一方面。这样,通过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发现数学问题,设计“生活数学”系列活动,为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于现实生活之中,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搭设一个舞台。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与能力,更重要的是把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生活情境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让数学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

问答题

第14题(7)分

简述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对策。

标准答案:

1、重视教学设计 新课程需要教师把备课的重心转向教学设计:构思教学过程、预设课堂情景、设计挑战性问题等等。

2、以学生为主体

第一,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问题,培养数学的眼光;第二,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第三,让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数学问题。

第15题(7)分

简述概念形成过程的阶段。

标准答案:

一般说来,概念形成的过程要经历八个阶段:

(1)辨认即对例证进行比较,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分析,在直观水平上进行辨认。(2)分化即对例证的各种属性予以精确细化,以明确该例证的本质属性。(3)类化即对各种例证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属性。(4)抽象 即提出该类例证的本质属性的假设和概括。

(5)检验 即在特定的情景中检验假设,确认例证的本质属性。

(6)概括即验证假设,把例证的本质属性抽象了出来后,需要进一步区分各种本质属性的从属关系,找出关键的属性,从而概括形成概念并用定义表示。

(7)强化即把新概念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一类事物,这个过程本质上是明确概念的外延的过程,也是把新概念同已知的其他概念相区别的过程。

(8)形式化即数学语言和符号表示新概念。语言和符号应该是约定俗成、符合习惯的。

第16题(7)分

简述信息加工理论的主要观点。

标准答案:

1、认知结构具有建构的性质。认知建构就是在外在刺激和学习者个体特征相结合的情况下进行具有渐进和累积性自我建构的过程。

2、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习的核心。包含两层意思,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任务,已经形成的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后继学习的核心条件,根据研究发现,良好的认知结构的作用可体现为下列功能:搜索与预测功能、建构与理解功能、推论与补充功能、整合与迁移功能、指导与应用功能。

3、信息加工理论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包含的理论前提是,学生才是决定学习到什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教材、教法、环境条件、社会影响等一切外部条件虽然是重要的,但都是间接的因素。对学生的研究以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为起点,不仅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认知条件等,还研究认知活动展开的支持系统如情感、意志等。

篇2:小学数学教学论作业201

1、学习和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意义有哪些? ① 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②提出和思考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问题 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2、数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数学的特征:抽象性、严谨性、广泛的应用性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如何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1)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是学生改造主观世界、建构自己的理解,形成和谐、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活动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统一的过程。

(2)教学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特殊性各表现在:

认识活动的特殊性:a、学生的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b、学生的认识条件经验特殊性;c、学生的认识任务具有特殊性。

实践活动的特殊性:a、实践目的具有特殊性;b、实践环境具有特殊性;c、实践的方式、方法具有特殊性。

(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矛盾: 基本要素:小学生、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主体地教学中介。主要矛盾: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数学学科知识之间的矛盾;

c、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水平与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2、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和启发式谈话法、探究-研讨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

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4)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必须做到几点:

(1)要熟悉各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运用其中每种教学方法,掌握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篇3:试论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作业的精心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注重数学基础,进行作业设计

打好数学基础是作业设计的前提。老师要以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本的基本内容为依据,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与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题目,通过将数学作业与课本相结合的方式,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并且在数学作业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1. 趣味性作业

如在学习了“圆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后,我布置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绘画式作业,即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然后在班上展览。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作业变成了艺术品。

2. 游戏性作业

游戏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将所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后,我设计一个购物游戏,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我出示商品:一支铅笔1角,一支钢笔5元,一块橡皮5角,一支牙膏3元,一个足球42元,一个文具盒8元,一把手工刀2元。你想买什么?要付多少元?可以怎么付钱?……在此活动中,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教师设计作业要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最高要求。优秀的数学作业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它能通过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小学生感觉到做作业的快乐。老师在设计这类作业题目的时候,要注意从形式与层次上同时优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题目的难易程度分层设计,从简到难,由浅入深。要让学生摆脱机械式的学习,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照搬书本。

三、活用课本材料,加强实践教学

老师要从原来的“教课本”转化为“用课本教”。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活用课本材料和习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死板的数学内容转变成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并且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五年级的“抛硬币”实验中,课本要求这项实验在课堂上完成,但老师可以将它放在学生的课前作业中,让学生记录好抛硬币的次数以及正反面分别出现的次数,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记录下准确的数据,会观察到正反面出现的次数几乎相等,这对接下来的教学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从作业出发,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

老师要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中,注重作业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化的作业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使他们能够联系生活,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并认识到数学在生活当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我会安排学生回家统计家庭成员在一个星期中买菜花去的钱数,或者去比较安全的路口统计1分钟内通过路口的车辆数。让学生将这些数据做好相应的记录,制成统计表,使他们能够直观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数学作业,学生会对生活中的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实践中获得新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采取多种方式批改作业

传统教学模式下,作业都是由老师批改的,学生在批改下来的作业当中通常只知道答案的正确与否,而不清楚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因此,我在批改作业中采用了下面的两种批改方式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 学生自己批改

学生将作业完成后,老师不作直接的修改,而将错误点与批改的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检查批改,并记录下相应的错误原因,最后再经过老师的检查,提高正确率。

2. 学生之间相互批改

在一个班级中,一定有成绩的优劣之分。因此,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都有成绩优劣的同学,然后让小组内的学生交换作业进行批改。在批改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错误的地方,同时学习别人正确的方法。当批改完成后,老师要进行统一检查,并指出作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总而言之,作业设计要在打好学生基础的情况下进行变化、发展,老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正确全面地因材施教,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惠祥.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与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11(6).

[2]李德林.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9).

[3]王九红.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与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篇4:浅论如何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81-01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每一位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的思考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的高低,还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设计小学数学作业呢?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学习体会,谈谈几点看法。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一旦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感兴趣后,那么他们的学习热情是无法抵挡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设计学生的作业时,应坚决避免死板、硬背、重复的作业,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使学生把抽象知识的训练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寓于趣味活动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生动有趣的作业练习取代机械枯燥的重复操作,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针对小学生爱游戏、爱故事等特点,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积极的设计一些游戏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例如,学了20以内加减法后,可以设计“拿卡片”游戏,在卡片上分别写上1―9各数。小朋友一次去拿两张卡片,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比比谁算得快,赢者加一分,并累计得分定输赢。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有效的避开了数学知识的枯燥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有效的促使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设计探究性的作业,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而学生“学”的目的则是为了“会学”。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在设计趣味性较强作业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在家观察一些蜻蜓、蝴蝶等平面图形的形状,有什么发现?对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又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通过这样的设计作业,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诱发了学生向高层挑战的求知心理,不仅仅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强化学生所学知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也得到发展。

三、设计实践性作业,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源于我们的生活,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实际的应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亲自体验。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课程改革强调要从实践性出发,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作业去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当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使之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科学的给学生设计实践作业,充分有效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实践,逐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①让学生去超市找一找1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②让学生调查:一根火腿肠、一包方便面、一瓶矿泉水、一个鸡蛋等的重量。让学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研究,进一步的去强化所学知识。通过设计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在有效引导学生生活实践,感悟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的同时,也能使学生明白学有所用的道理,作业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落到在了实处。

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新知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不是教师随随便便的给学生几个题目就能达到培养目的的,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使各类型的作业题目相互配合,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培养锻炼。为此,教学中,教师在设置学生的作业题时,需要考虑好以下几个原则:①生活化原则: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我们经常谈及的问题,也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让学生的作业生活取得联系,是作业设计的关键。②层次性原则:教师在设計作业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③趣味性原则:作业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去完成。④有针对性: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作业练习中进一步复习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形成基本技能。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实践性、探究性等等,要尽量做到每个题目都有其培养价值。

总结: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不断总结、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作业才能不断的促使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 蔡国奇.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初探[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

篇5:小学数学教学论平时作业安排

根据中央电大该课程教学实施意见精神,本课程本学期共安排三次平时作业,可选其中的两次记入形成性考核成绩;平时作业是形成性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完成。平时作业内容为:

小学数学教学论作业(一)

一.填空题

1.“课程”一般是指实现学校经验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及其目标、内容和进程的总和。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的依据和师生共同进行的依据,同时也是评定学生的依据和的依据。

3.1992年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对教学目的的规定是:

“(一)使学生理解、掌握的最基础知识。(二)使学生具有进行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4.认知结构就是。

5.数学概念是从方面反映事物的的,用语言或符号揭示事物共同属性的思维方式。

二.选择题

1.广义的课程范指,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

A.一门学科B.所有学科

C.一般课程D.数学和语文课程

2.现在的小学数学课程是为了实现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而设置的。

A.社会发展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D.基础教育

3.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的科学。

A.逻辑推理B.形象思维

C.数的基础知识D.空间形式

4.数学知识是的结晶。

A.活动B.实践

C.思维D.想象

5.概念的形成以学生的为基础。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

C.认知结构D.年龄特征

三.简答题

1.确定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2.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包括那些方面?

3.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什么?

4.什么是有意义学习?

四.论述题

1.简要说明数学知识掌握的一般过程。

2.论述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几个阶段。

小学数学教学论作业(二)

一.填空题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任务,遵循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则。

2.教学方法,是达到,完成所采取的途径和程序。

3.讲解法是教师通过,系统地向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4.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及其有相互依存的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

5.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的教学范型。”

二.选择题

1。教学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

A.基本要求B.客观规律

C.目的任务D.基本方法

2.教学规律是一种。

A.认识的过程B.主观因素

C.客观因素D.客观存在

3.在小学数学教育系统中,是教师得以有效传递信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

A.学生B.教材

C.教具D.教学方法和手段

4.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

A.联系与配合B.组成与关系

C.进行顺序和时间分配D.内容和模式

5.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是由的一种教学范型。

A.学生认识活动为主B.学生模仿活动

C.教师直接控制教学过程D.教师参与活动

三.简答题

1.电化教学手段主要有哪些?

2.简述发现教学法的一般步骤。

3.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控制,主要从哪两方面进行?

4.一个完整的教案应包括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

1.论述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2.论述课堂教学模式的类型。

小学数学教学论作业(三)

一.填空题

1.数学概念,是一类事物在方面本质属性的抽象。

2.计算能力是指的结合。

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4.综合就是学生在头脑中把事物的联合成整体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5.非认知因素是指的心理因素。

二.选择题

1.“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这是定义方式。

A.描述定义方式B.发生定义方式

C.外延定义方式D.种加属差定义方式

2.数学教学是。

A.思维结果B.思维形式

C.思维方法D.思维活动

3.判断是对思维对象的思维方式。

A.一种肯定B.一种否定

C.一种猜测D.有所肯定或否定

4.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直接因素。

A.目的性B.效率性

C.自觉性、积极性D.稳定性、持久性

5.学习习惯具有性。

A.不稳定B.稳定

C.可发展D.不可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3.数学思维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4.简述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应从哪些方面进行?

四.论述题

1.论述对数学测验成绩的评价应如何进行。

篇6:小学数学教学论作业201

第1题(2.0)分

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

D、象形会意识字法

第2题(2.0)分()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D、语文课程标准

第3题(2.0)分

在语文本体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一个营造()作文的世界。C、自主

第4题(2.0)分 终身学习的内涵有:()、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C、学会求知

第5题(2.0)分

三、百、千”的“三”代表()。A、三字经

第6题(2.0)分

关于语言的成就水平,我们主要关注四种知识技能,即:推理、交流、组织和()。

D、运用规则

第7题(2.0)分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的价值。

B、人文教育

第8题(2.0)分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A、游戏识字法

第9题(2.0)分

哪一个不是“口语交际”的特点

D、自主性

第10题(2.0)分()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渐碰渐熟”。C、识写分开

第11题(2.0)分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的概念。C、语文

第12题(2.0)分()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A、作文

第13题(2.0)分

口语交际的(),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性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

B、情景性

第14题(2.0)分

语文主要是通过()来影响人生的。C、阅读

第15题(2.0)分

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B、阅读

判断题

第16题(2.0)分 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正确

第17题(2.0)分 写作技能训练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正确

第18题(2.0)分 阅读教学是教师交给学生文本内容的过程。错误

第19题(2.0)分

识字与读写的矛盾是我国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最根本问题,尽快识字的目的是为了“尽早读写”。正确

第20题(2.0)分 真正的阅读应该建立在对话理论的基础上。正确

第21题(2.0)分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是:知识和能力、目标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错误

第22题(2.0)分 学生和老师都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错误

第23题(2.0)分

写作教学应侧重于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错误

第24题(2.0)分 道德教育就是关于品德方面的教育。错误

第25题(2.0)分

课堂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正确

第26题(2.0)分

《美国语文读本》是一套通过道德文字向孩子传授知识、进行美德教育的优秀读本。

正确

第27题(2.0)分

仅仅是课堂上的阅读和讲解,对学生的阅读的影响力是有限的,而教师自身对阅读的热爱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正确

第28题(2.0)分 综合性学习注重结果性评价。错误

第29题(2.0)分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般是用于成人择业的。但近几年来,它却逐渐演变成一场壮观的“童子军大战”。正确

第30题(2.0)分

不一定非要参加生活实践才能积累到写作材料,阅读大量书籍就足够了。错误

第31题(2.0)分

许多中小学生不愿意阅读,或对读书缺乏动力,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读书的兴趣。正确

第32题(2.0)分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正确

第33题(2.0)分 语文教育就是语言和文学教育。错误

第34题(2.0)分 “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错误

35题(2.0)分 以准韵文的形式,围绕着一个中心串起来的有内在联系的一组词语,用来表现某个画面、场面、意境等,让儿童能借助韵文的形式和韵文的情境以及“情境图”来识字的方法是结构比较分析法。错误

第36题(2.0)分 所有国家的课程改革都贯穿了一个根本宗旨:把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参与地区竞争、国际竞争的重要保证。正确

第37题(2.0)分 母语和数学、科学三科在许多国家被定为核心课程。正确

第38题(2.0)分 只要有了新型先进的教育观指导,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就会得到彻底的转变。

错误

第39题(2.0)分 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

正确

第40题(2.0)分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质上属于“集中识字”。错误

第41题(2.0)分 口语交际是使用言语和非言语因素的一种复合行为,即它涉及意义、语调、情感、修养等。

正确

第42题(2.0)分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一般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错误

第43题(2.0)分 口语交际就是一种语言活动。错误

第44题(2.0)分 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正确

第45题(2.0)分 清朝时期我国的语文教育统称为“国语”课。错误

第46题(2.0)分 教师的阅读与学生无关。错误

第47题(2.0)分 道德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目的。正确

第48题(2.0)分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之一体现在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上。正确

第49题(2.0)分 民国时期教材的内容都是民间故事,具有民间性。错误

第50题(2.0)分 如果让字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仍然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识字。

篇7:《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V 1.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_。A.泰勒 B.博比特 C.查特斯 D.坦纳

满分:2 分

2.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A.圆周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逐步深入课程 D.直线式课程

满分:2 分

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满分:2 分

4.“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_________。A.学习准备 B.学科结构 C.中间语言 D.发现学习

满分:2 分

5.“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__________。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满分:2 分

6.继《理想国》之后西方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A.《爱弥尔》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我们怎样思维》

满分:2 分 7.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满分:2 分

8.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__________。

A.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B.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C.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D.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满分:2 分

9.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___________。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满分:2 分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___________。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满分:2 分

11.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主自由的活动。这种课程开发的模式为__________。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情境模式 D.批判模式

满分:2 分

12.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__________。A.复习B.实践 C.方法 D.拓展

满分:2 分 13.“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满分:2 分

14.在教师的直接领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称为________。A.合作学习B.分组学习C.个别学习D.同步学习

满分:2 分

15.下列关于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主要联系的表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___________。

A.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B.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在方向、性质上是一致的

C.教学目标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某一学科、某一阶段、某一节课的更为具体的目标

D.教学目标具有终极性意义

满分:2 分

16.()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A.专业精神 B.奉献精神 C.舍己精神 D.具有爱心

满分:2 分

17.教学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 A.终极性 B.时代性 C.学科性 D.活动性

满分:2 分

18.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___________。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满分:2 分

19.教学目标的功能是_________。A.支配、调解、评价 B.支配、调解、控制 C.调解、控制、评价 D.支配、评价、控制

满分:2 分

20.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_____。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满分:2 分

21.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具有这种课程取向的课程类型称为_________。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学科课程

满分:2 分

22.在泰勒看来,评价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________。A.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问题 B.结构的完整性问题 C.结构的合理性问题 D.内容的可行性问题

满分:2 分

23.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A.古德莱德 B.帕里斯 C.斯金纳 D.兰德

满分:2 分

24.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 A.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B.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C.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D.强调由单一形转向多样性

满分:2 分

25.从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来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的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__________。A.决策研究的整合 B.理解研究的整合 C.实施研究的整合 D.评价研究的整合 满分:2 分

2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满分:2 分

27.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__________。A.进步主义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 D.要素主义课程

满分:2 分

28.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不是________。A.学校教学 B.教学规律 C.教学现象 D.教学问题

满分:2 分

29.()是骨干教师的第一素养。A.教育手段 B.教育观念 C.教育思想 D.教育技巧 E.满分:2 分 30.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_________。A.情感领域 B.思维领域 C.意志领域 D.思想领域

满分:2 分

31.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________。A.小步子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高难度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

满分:2 分

32.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__________。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满分:2 分

33.“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满分:2 分

34.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_________。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试验研究

满分:2 分

35._________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满分:2 分

36.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___________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满分:2 分

37.“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__。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满分:2 分

38.“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__。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满分:2 分

39.“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华虚朋 D.瓦根舍因

满分:2 分

40.主动适应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校课程________。A.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B.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C.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D.是使学习者脱离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________。A.脚手架 B.协作 C.会话 D.资源

满分:2 分

2.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叙事”型的两类文章: A.学习叙事 B.教学叙事 C.生活叙事 D.成长叙事

满分:2 分

3.选择案例的要求有: A.趣味性 B.代表性 C.典型性 D.针对性

满分:2 分

4.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构成的。A.环境 B.学生 C.教学目标 D.教材

满分:2 分 5.教育思想包括: A.教育信仰 B.教育认识 C.教育观念 D.教育理念

满分:2 分

6.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发展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经济原则

D.教学最优化原则

满分:2 分

7.教育目的的特性是: A.终极性 B.本体性 C.超越性 D.时代性

满分:2 分

8.合作学习的要素有: A.积极互赖 B.个体责任

C.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D.社交技能

满分:2 分 9.关于师生关系理论,“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A.杜威 B.洛克 C.布鲁姆 D.卢梭

满分:2 分

10.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种类有: A.二者没有太多关联 B.大课程小教学 C.小课程大教学

篇8:试论小学数学作业星级评价方法

一、小学数学作业星级评价的必要性

作业批改与评价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 是对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与反馈, 是改进老师有效教学与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重要途径。但从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法来看, 常常采取单一的“√”、“×”符号来批改作业, 虽然可以一目了然的评价出作业答案正确与否, 但这只是对于结果的判断, 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情感态度, 容易伤害到学生的学习自信。实际上, 作业评价的目的不单单是检测与甄别, 还在于激励与优化。正如斯塔夫比姆所说的“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

而“星级评价”机制是不错的选择与尝试, 以“星级”作为导向与激励手段, 形成激烈的比赛氛围与良好的班级氛围, 更好的满足同学们“争强好胜”的心理, 使其在目标指引下主动参与, 自我觉醒, 勇于挑战自我, 主动而认真的完成数学作业, 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 星级评价突出发展性功能, 强调评价时兼顾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 宽容同学们错误, 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多角度、多方位评价学生, 鼓励他们努力与进取, 从而获得成功所带来的愉悦与乐趣, 进而激励学生萌发积极作业的强烈热情, 产生学习的后续动力与兴趣, 提高作业质量与效果。

二、小学数学作业星级评价方法

“星级”机制是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有效方式, 作用不容小觑。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小学数学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与运用不同的“星级”评价方法, 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激励功能, 激发学生对数学作业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提高作业质量。

1.“五星级”评价, 优化作业批改。

教师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 可依据学生在作业中的准确率来予以不同的星级评定。其中, 作业正确率百分之百的, 标上“五颗星”;对于有错误的作业, 教师还要联系书写的美观度、认真度、思维独创性, 分别给出1~4颗星等。比如有些同学虽未能全部答对, 但书面整洁, 而且有精彩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师则可提升星级, 予以赞赏。对于未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非常不理想的学生, 就没有“星”。老师还可以设计多少颗星能换1个“苹果”, 更好地激励孩子们主动而认真的完成作业。另外, 批改作业时, 对于学生的错题, 则用“?”或者“○”来代替“×”, 鼓励学生认真检查, 自主发现并纠正错误。对于普遍性或难度大的错误, 教师可以先分析讲解, 学生再订正, 全部正确后, 老师则在他们的练习本上标上一个“笑脸”, 设计多少个“笑脸”又可以替换一颗“星”。然后再根据星星的数目评定“日冠军”, 根据“苹果”的数目来评定“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 将获得荣誉称号学生的姓名与星级类型张贴在教室相应位置, 并写入学习档案中, 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激励更多的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2. 创新“星级”方法, 激励学生作业积极性。

以小学数学应用题当堂作业为例, 教师可以设置各种新颖的“星级”方法, 唤醒、鼓舞与激励学生。比如, (1) “发现之星”, 即在审题环节, 看看哪些学生能够又快又准的审题, 准确说出要解决的问题, 从而得到这颗星; (2) “解答之星”, 即学生小组合作, 说说如何列式解答, 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获得这颗星; (3) “辩论之星”,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解答与结果, 相互质疑与辩论, 检测解答是否正确, 从而得到这颗星; (4) “应用之星”, 发给敢于尝试练习、模仿编题的学生; (5) “作业之星”, 教师检验学生独立作业情况, 完成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可收获这颗星。另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为了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及时完成家庭作业, 数学老师可以制定数学家庭作业反馈表, 每日进行一次评比, 各项作业均达标的同学就可以获得一个“苹果”符号, 并公示出来, 便于学生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 加强监督, 促进多元主体参与, 增强评价效果。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打破传统以单纯甄别目标而采取单一“对错”的作业批改评价方式, 尝试运用星级评价方式, 突显作业评价的激励与发展性作用, 营造浓郁的比赛氛围,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在评价中更好地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乐趣与信心, 从而萌发作业热情, 提高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黄荣元.浅析如何改革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方式[J].小学教学参考, 2012 (33) .

[2]董相芝.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几种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15) .

篇9:试论如何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76-01

作业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清楚认识到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如实的遵循教学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引导学生生活实践,科学有效的设计作业,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教学见解: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和进一步深入,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无论是教学理念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基本上跳出了传统教学的圈子,实现了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但是,由于升学原因的影响,考试分数依然深入人心,这就导致我们的小学数学作业数量依旧,质量有待提高,使得我们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依然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无法在“增效减负”上取得突破,这主要集中体现在课内练得少,课外练个饱。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课堂时间极为宝贵,尽可能地为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往往是讲得滔滔不绝,而很少留时间让学生去练习,最终留下大量的练习题只能在课外完成。殊不知,既花费了精力收效甚微,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其次,作业量偏大,质量相对较差。很多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往往只知道要学生不断的去学习、练习,教师的出发点是很好的,殊不知,教师“充足”的作业设计往往没有考虑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多都是机械的重复训练,无法发挥提高的作用,表现为学生练得多,提高少,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学生乏味, 还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制约,使得我们的小学数学作业教学无法达到既定目标,还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的改善,有效的落实实施。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分析

1、设计趣味作业,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有效地完成作业的前提和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思想意识还未成熟,因此,学生的很多行为都是随着兴趣来,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他们不感兴趣,就不会去研究它。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设计学生的作业时,应充分的从学生的爱好、性格等各方面出发,充分考虑其趣味性,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童话、游戏、故事、谜语等,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 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例如,“数的组成”“乘法口诀”的练习,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玩、学生与家长玩, 进而使其在游戏中掌握新知识。又如,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后,教师可让学生在家里与家长玩扑克牌游戏,边玩边计算两人手中扑克牌包含的数字的和与差。通过这样的设计,有效的跳出了传统作业设计的框框,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达到了练习巩固的效果,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设计生活性作业,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知识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业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我们教师在充分考虑趣味性的同时,我们还应充分的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生活性作业,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学习了重量计量单位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称一称一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让学生到超市看一看一袋食盐大概有多重;还可以让学生上市场去先估算某些物体的重量,再亲自动手称一称或看卖主称一称,验证一下。这样学生对物品重量才有实际感受,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这样,设计生活性作业,在加强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落在实处。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不是教师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前提,科学有效的去设计学生的作业,以达到练习的目的。就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而言,需要我们教师遵循好以下几个原则:首先,针对性原则:作业的设计要有坡度,在范围和数量上要有层次性、伸缩性,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其次,适量性原则:教师布置作业要少而精,要在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此外,趣味性、生活性、选择性等诸多的原则,需要我们教师结合实际,有效的落实实施,只有这样,作业的教学意义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

总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形式多样、方法多种、不胜枚举。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的研究总结,如实的根据学生情况,设计适合学生的作业,我们的教学效率才会提高,学生才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蔡国奇.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初探[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12)

篇10:小学数学教学论作业201

试述小学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策略。

第一学段的教学策略:

⑴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⑵注重在现实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与统计量。

⑶关注根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的过程。

⑷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并能和同伴交流。

⑸重视与其他领域的联系以及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各种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的自觉习惯。

⑹注重引导学生在现实的、有趣的情境中,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可能性大小,自觉地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

第二学段的教学策略:

⑴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⑵注重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的统计问题,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⑶进一步认识更多形式的统计图和统计量,并能根据需要加以选择。

⑷注重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为扩展儿童处理信息的经验提供机会,使得学生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能分析和解释统计结果,体会它对决策的影响。⑸渗透统计与概率知识之间的联系。

⑹避免纯粹计算,淡化专业术语。

⑺强调新技术的作用,鼓励使用计算器、计算机。

联系实际论述您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确定的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特点的认识。

论述要点: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单一结果性目标转变为结果性和体验性目标的融合;设立过程性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化过程;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

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际论述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

篇11:小学语文教学论第六次作业

同教《燕子》一课的第4节,两位教师提问不同,效果也不一。请评析优劣并分析其原因。

师生平等对话。教师乙更好。

(1)教师乙的提问引导方式,比教师甲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语文课程标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师乙的提问方式,更能带动学生进入一种自主学习的情境之中。教师甲的提问方式,教师的导多了一些,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故而学生没有多大的自由想象发挥的空间。而教师乙则不同,他的引导方式,是“放权”于学生,如让学生自己理解。《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2)回答:

从二位教师的提问设计中,你悟出了哪些设计提问的规律方法?

从二位教师的提问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提问的规律方法:

首先,要为教师自己定好位。提问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设计问题一定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展示的空间,教师的导要适度,切忌设计带有暗示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否则,教师左右了学生的思路,无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其次,要注意横向展开,促进“迁移”,上述二位教师在横向展开方面,都做的不错。教师甲出示了简谱和五线谱,让学生了解到了课外的知识。教师乙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想象”正在演奏”的乐曲是什么,也是在横向展开。但是,教师甲让学生学到的可能仅仅是知识而已,而教师乙则教给了学生一种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再次,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要了解学生的整体知识状况,不要出现提问让全班同学都回答不了的情况。材料中教师甲所提的问题:“你们知道歌曲有哪两种谱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问题明显过深,以至于出现了学生回答不了的状况。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问题设计也不能过于简单。在设计问题时候,要注意难易搭配,难的问题要让部分尖子生能够回答,易的问题可让全班学生集体作答。要注意搭”桥”铺“路”,化难为易.2.(1)教师并没有孤立地进行识字教学,而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学习勺、斗字二字时让学生找出在哪个句子出现。

(2)识字教学与认识事物结合。如学勺字,现实生活中喝汤的勺子结合起来。

(3)识字音、形、义结合。先学音,再学形。(4)识字与写字结合,3.(1)作文学习需要借鉴范文,但不宜机械模仿,要做到模仿与创作结合,从仿作到创作,仿是手段,创是目的;仿是条件,创是结果。实施”从仿到创”,应注意:模仿是效法而不是套作,要适时引导学生向独立习作发展,注意在写作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思。每个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情感不可能完全相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思上下功夫,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为使学生能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改进命题方法,淡化审题要求②要借鉴,不要机械模仿,在仿写时,指导学生善于模仿:一是仿其文。仿用范文的部分语言文字,包括词语、句式、警句、格言及部分自然段。二是仿其格。模仿范文的结构、框架或写作思路、记叙的顺序。三是仿其法。模仿、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或作者的思考方法、观察角度。

6.很偶然,在画报上李老师看到一张震撼了她的画页,它有一个标题:西部——美丽的田野。李老师决定抓住这个主题,让学生去关注一下西部,关注一下那片希望的田园。有了这个打算,李老师很快想到第九册语文课本上有几篇课文就是和西部有关的,像《可爱的草塘》、《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白杨》、《高粱情》„„李老师想,其他学科的课本上也肯定能挖掘出一些和西部有关的内容。于是,她翻阅了第九册的音乐书、美术书、社会书。果真本学期的社会书上有《认识行政区划》,下学期的社会书上有西部一些省份的专门介绍,这可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音乐书上,有一首《谁也离不开谁》,不就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吗?除了那首歌,李老师的脑海中又冒出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南泥湾》,相信学生们也曾听过吧!至于美术课呢,它提出了想象画的要求,这自然又多给了学生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通过这个调查,李老师协同本校社会、音乐、美术这几门学科的教师,共同确定了“关注西部”的综合性学习主题。

试分析这位老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如何进行主题选择与设计的?

(1)阐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

(2)本案例,教师主要运用了从学科整合中提炼主题的策略,将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社会等其他学科沟通,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教师还应用了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着眼于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等策略选择主题。

上述案例教师采用怎样的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

答:此案例都是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教学策略是:

(1)带入情境,感知表象;

(2)凭借情境,理解词句;

(3)运用情境,训练语言;

(4)体会情境,表情朗读。

篇12:小学数学教学论作业201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小学新教师试用期的培训属于()。A.职前培训 B.职后培训 C.基本功培训 D.过渡性培训 正确答案:

2.对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进行多容量、多项目、多功能的评估是()。A.单项评估 B.定性评估 C.定量评估 D.综合评估 正确答案:

3.低年级作文训练的形式是()。A.造句和写话 B.练习写一段话 C.模仿写作 D.有条理训练 正确答案:

4.结合作文,训练听说的方式是()。A.看图说话 B.听辨训练 C.口头作文 D.答问训练 正确答案:

5.阅读能力的核心是()。A.理解书面语言能力 B.认读书面语言能力 C.欣赏书面语言能力 D.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 正确答案:

6.听别人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能边听边想象,是大纲对(学生听话训练提出的具体要求。A.五年级 B.三年级 C.二年级)年级 D.四年级 正确答案:

7.小学作文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中年级着重训练(): A.连词成句的能力 B.连句成段的能力 C.连段成篇的能力

D.思想内容统一的能力 正确答案:

8.小学作文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高年级着重训练(): A.连词成句的能力 B.连句成段的能力 C.连段成篇的能力

D.思想内容统一的能力 正确答案:

9.()是构成听话能力的核心因素。A.注意力 B.理解力 C.辨析力 D.记忆力 正确答案:

10.教学评估要做到()。A.科学、全面 B.客观、详尽 C.全面、细致 D.客观、全面 正确答案:

福师《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教师的口头语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A.口齿清楚,准确精炼 B.形象生动,富有感情 C.言之有序,富于启发 D.有观点、有事实 正确答案:

2.预习方法指导包括(): A.定向指导

B.程序指导

C.设计合理的预习作业,进行预习检查 D.质疑指导 正确答案:

3.听课方法指导包括(): A.笔记指导 B.质疑指导 C.听讲指导

D.明确识记目标 正确答案:

4.可以从下列()方面入手,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A.使课堂教学具有吸引力 B.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C.依靠教师的个人魅力 D.使学生在挫折中前进 正确答案:

5.作文能力包括()。A.观察、思维能力 B.命题、立意能力 C.选材、组织能力 D.遣词造句能力 正确答案:

6.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有(): A.从字词入手来理解句意 B.联系上下文 C.探求言外之意 D.体会思想感情 正确答案:

7.作业检查要注意():

A.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B.分析学生作业中典型的、共同性的错误,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C.主要用课外的时间来检查作业 D.主要用课内的时间来检查作业 正确答案:

8.作文教学的意义是(): A.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 B.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C.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D.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 正确答案:

9.以下测试属单项评估的是()。A.拼音测试 B.词语测试 C.听说测试

D.阅读测试 正确答案:

10.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A.观察研究法 B.实验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D.教师课堂行动研究 正确答案:

11.由仿到创,这个过程必须注意(): A.模仿是效法,仿作不是套作,更不是抄袭 B.模仿要注意实际效果

C.及时引导学生向创发展,从简到繁逐渐增加难度 D.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正确答案:

12.语文学习成绩质量评估的主要方式(): A.记分 B.等级 C.评语 D.观察 正确答案:

13.默读的特点是(): A.速度快 B.理解深 C.适应范围窄 D.适应范围广 正确答案:

14.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的层次包括(): A.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B.普通学习方法 C.分科学习法 D.单项学习法 正确答案:

15.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评定的基本要求是()。A.评定成绩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B.要有客观、公正的评定成绩的态度 C.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D.进行近距离观察 正确答案:

16.继续教育的途径有(): A.小学新教师试用期的培训 B.职务培训 C.骨干教师培训

D.高一层次的学历培训 正确答案:

17.朗读指导的方法(): A.正确示范 B.体会感情 C.提示难点 D.读后评议 正确答案:

18.教师听课按其目的分为()。A.检查性听课 B.辅导性听课 C.交流性听课 D.研究性听课 正确答案:

19.小学语文教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师德修养(): A.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B.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小学语文教育工作 C.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D.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正确答案:

20.看图说话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A.选图要贴近儿童生活,要有情趣 B.教给看图的方法,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C.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D.训练之前,要根据观察的对象,提出明确要求 正确答案:

21.了解教师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分析形式是()。A.测试学生的语文成绩 B.结合朗读进行训练 C.听故事训练

D.检查学生的作业 正确答案:

22.小学语文教学评估的重要手段是()。A.检查学生作业 B.辅导学生学习C.评课 D.听课 正确答案:

23.下列选项中属于正确的学习方法所具有的特点的是(): A.目的性 B.科学性 C.程序性 D.功效性 正确答案:

24.说话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 A.组织语言的能力

B.灵活应用普通话的能力 C.表情达意的能力 D.应变的能力 正确答案:

25.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听说训练,可以有这样几种形式(): A.结合听问、答问训练听说 B.结合复述,训练听说 C.结合朗读,训练听说 D.结合背诵,训练听说 正确答案:

福师《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小学作文教学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引导学生“为文而造情”。()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学法指导,教师要更新观念,把课堂教学以发展学生为本位,转向以传播知识为本位。()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教学的对象是人,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因此,教师设计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不根据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整。()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从说到写、由述到作”是先打下基础,再求提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近。小学生作文训练应当体现出这个过程。()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毛泽东教育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并把学习毛泽东教育理论同学习毛泽东完整的理论体系联系起来。()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阅读与作文是主从关系,而非对等关系。()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听话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注意力、理解力、辨析力和记忆力、想象力。()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口头考试有着笔记所不可取代的优势,是准确、有效地考查学生口头语言能力最好的形式。()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作文训练是积蓄材料、思维、语言的统一。()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精读和略读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阅读方式,在培养阅读能力方面各有侧重。但不论精读还是略读,突出的都是一个“读”,每个训练阶段都离不开读,读贯串阅读教学的始终。()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阅读能力的基本因素包括知识因素、智力因素、心理因素和技能因素。()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在作文训练中,由述到作,述就是“叙述”、“表达”,作就是指作文。()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作文能力是内部智力技能和语言文字的外显操作技能的最高的综合训练。()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学习指导的实质是学习方法问题,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它们对新的学习可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消极的抑制作用。()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课外阅读意义重要,但也不能无条件的重视。应该是课内讲读为主,课外阅读为辅,课外要配合课内。()A.错误 B.正确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冬天到了,我不怕冷下一篇:广告公司员工提成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