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2024-05-25

自治区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自治区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自治区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2004年9月27日至10月7日,我参加了自治区远程教育资源教师培训,在新大学习了模式三的内容,在这几天中感受很多,收益非浅。

培训学习了计算机基本常识,WIN98、WIN2000安装、无盘工作站安装及使用,科教2000多媒体系统的安装及使用,电子备课系统安装及使用,百年树人教育网的安装和使用技能等几项课程。为了推动我国西部教育,国家和学校付出了财力和人力,我作为西部的一名教师,当然要不辱使命积极的、认真的学习。培训期间我从不迟到、早退,认真听老师讲课、做笔记,认真做练习,生怕少学了什么。为了照顾基础差的学生,老师讲的很详细。由于我本人在2002年参加过远程教育模式二的培训,对计算机操作已经很熟练了。对于有一些电脑操作基础的学员来说,我觉得老师讲的太简单了。而对于无盘工作站的安装及百年树人教育网我就很陌生了,所以学的很努力,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在学习中我被其他教师的学习态度深深感动着,他们一分钟也不耽误,对不懂的问题一遍遍的问老师,老师也像教小学生一样耐心的讲解示范直到教会为止。但同时也让我感到:作为要教育新一代现代化建设者的接班人的教师们,有很多人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简直是一窍不通。这次学习使我更加感到自身的落后和肩上的责任,我想回校后,我一定要积极的学习,并且把我学到的技能早日教给其他教师,让他们早日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分享网上的教育资源,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素质,把远程教育的作用真正发挥到实处。

库尔干学校甄际飞

2004年12月22日

自治区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甄际飞

鄯善县库尔干学校库尔干学校

2004年12月22日

篇2:自治区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团干部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组织部、团委,各地州市党委组织部、团委:

根据《关于远程教育集中轮训基层干部的通知》(新党组通字〔2013〕115号)要求,现就团委系统做好远程教育集中轮训基层团干部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轮训对象

1.各乡镇团委书记、副书记及委员,村团支部书记; 2.各街道团(工)委书记、副书记及委员,社区团支部书记; 3.团员和各类青年积极分子。

二、班次安排

此次培训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单位,依托远程教育站点按语种培训,乡镇团委及村团支部参训对象集中到乡镇收看远程教育课程,街道团(工)委及社区团组织参训对象集中到街道收看课程。培训时间从12月21日开始,至12月26日结束。

三、轮训内容

1.学习领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精神;

层干部素质的重要措施,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注重实际效果,不得流于形式。各县市区团委书记是此次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培训要求指导各乡镇、街道团(工)委组织学员参加培训,培训期间结合团的业务工作认真展开学习讨论。参训对象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对特殊原因未能参加培训的团干部,由乡镇、街道团(工)委专门安排时间进行补课,确保全员参训。

2.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在培训结束后,要专门安排半天时间与团干部交流学习心得、梳理工作任务,并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共青团工作。

3.加强督导检查。各地州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团委要安排督导组对各乡镇、街道团(工)委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完成集中轮训任务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每个班次组织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上报自治区团委组织部。

4.加强信息宣传。各级团组织对集中轮训工作在广播电视、报纸、新疆共青团网等传播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及时总结推广轮训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5.培训结束后,各乡镇、街道团(工)委对培训及学习讨论落实情况进行总结,逐级上报并由地州市团委以文字材料形式上报自治区团委组织部。

篇3:自治区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在学习形式上主要是个别化的自主学习。但要真正地实现个别化的自主学习, 则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治程度。因此, 学生自治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要求。

但在现代远程教育实践中, 普遍存在着学生自治意识差、自治行为弱、自治组织少、自治空间不足等现象。从内因来看, 主要是学生对自我主体地位不认同或自我主体意识未及时转变。从外因上看, 主要有试点高校的各种刚性管理制度制约了学生自治的空间, 校外学习中心不当的“导学服务”助长了学生依赖心理, 学生自治制度的缺失难以实现“集体自治”等。因此, 通过寻求学生自治与管理制度的契合, 激发学生自治潜力, 开展规范化的学习。呼吁教育机构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为学生自治提供相对宽松的空间。促使校外学习中心建立健全导学制度, 帮助学生成长为“成熟的学习者”。注重学生自治制度建设, 以“集体自我引导”实现自治, 对于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相关理论简述

(一) 现代远程教育学生自治的内涵试述

自治的原意是“自行处理或管理”, “修养自身的德性”。因此, 学生自治可以解释为:学生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 实现自我教育与管理。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特质, 学生自治应该是: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对自身学习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学习媒体、学习方式、学习进度、考核形式及时间拥有知情权、选择权、管理权和决定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调控, 使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教育模式、学习环境相适应, 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最终达到学习目标。

(二) 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综述

由于学生自治直接关乎学习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 因此, 中外许多学者从个别化的自主学习出发, 对学生自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1971年“美国的远程教育之父”魏德迈 (C.A.Wedemeyer, 美国) 在针对大学层次的远程教育提出了“独立学习理论”, 核心有三条: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教育目标和选学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决定学习进度;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独立学习理论揭示了远程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自我控制、调节和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 其实质就是独立学习和学生自治。穆尔 (M.Moore, 美国) 发展了学生自治理论, 提出了三条测算学习计划的学生自治程度的准则:设定教育目标的自主权, 即学习目标的选择是由学生还是教师决定的;选择学习方法的自主权, 即学习方法、资源和媒体的选择是由学生还是教师决定的;选择考核方法的自主权, 即考核方法的选择是由学生还是教师决定的。随之, 他提出了一个由交互距离与学生自治两个维度构成的独立学习理论模型。霍姆伯格 (Borje Holmberg, 瑞典) 在他的远程教和学的理论中认为, 远程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学习活动基础上的。由于个体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应用的成熟、自律和独立, 远程教育适用于独立学习并能进一步发展学生自治能力[1], 等等。

在我国学术界, 对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学生自治问题展开研究的学者不多且多发生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初期。如丁兴富教授认为, 学生自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目标。他从学生自治的本意出发, 分析了远程教育学生的特点, 认为大多数远程教育学生较少有独立自主学习和自治的经验, 需要通过远程学习来学会自学、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因此, 他得出的结论是:学生自治不是远程学习的起点, 而是远程教育和远程学习努力实现的目标[2]。梁九义教授则认为学生自治不仅是远程教育和远程学习追求的目标, 而应该在远程学习一开始就存在。他认为从当时的远程教育的环境看, 实现学生自治的条件已初步具备, 因此, 院校不应过多控制学生的学习, 而应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为重点[3]。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法。

以浙江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温州学习中心为调研基地。问卷通过专业问卷调查网站——问道 (ASKFORM) 发布, 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方法。调研对象涉及第二本科、专升本、高起专等三个层次, 取回样本数532 份, 由问道网站 (ASKFORM) 自动生成数据并形成统计调查报告。

2.统计分析法。

主要对奥鹏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内34所试点高校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统计分析, 对浙江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温州学习中心管理平台的相关数据进行取样调用。

3.文献法。

通过查阅CNKI以及相关图书资料, 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材料, 以参考借鉴。

(二)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的内容为“学生自治与管理制度的契合”。通过对学生年龄构成、学习技能、学习动机、前置学历、社会身份及性别等因素的调查分析, 探讨现行管理制度下学生自治的可能性。通过分析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特点、学习支持服务现状以及34所试点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考察学生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系列的调查与分析, 着重从构建合理管理制度以契合学生自治的角度展开思考、提出建议, 以达到更好实现教育目标的目的。

四、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一) 学生年龄构成调查分析:较为成熟的心智是学生自治的心理保障

课题组对温州学习中心532位学生的年龄构成情况进行了统计, 情况如表1。这说明现代远程教育受众的广泛性但向年轻化集结。在这个大跨度的学生群体中既存在着心理活动复杂、自治能力不一的个性, 又呈现出思维较为成熟, 独立性较强的共性。由于多数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他们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自我设计能力、自我控制与自我监督能力比较强, 因此, 有较强的自治意识与自治能力。

(二) 学习技能调查分析: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学生自治的技术支持

课题组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了调查。在递交的532份样本中, 有79.32%的学生表示受过系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 有70%的学生表示能熟练地进行Windows系统操作, 能利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ce办公软件进行文档编辑、表格处理、幻灯片演示等应用, 能利用IE浏览器和Outlook等软件进行网页浏览、搜索查询、收发E-mail等技能操作。可见绝大部分的学生具备了较为娴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这为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开展学生自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 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强烈的学习需求是学生自治的内在驱动力

课题组以“你报读现代远程教育是出于何种目的?”为题, 对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 共有1185人次选择了课题组提供的选项, 情况如表2。

(注 :以上的选项可多选)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学习动机以功利性为主, 多样化特点十分明显, 综合起来无非出于三点需求:一是获得学历文凭以满足社会对其资格的要求, 二是提升自己文化素质以适应工作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通过系统学习活动发展自身兴趣爱好。学习需求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学习动机激活的心理因素, 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因而成为学生实现自治的内在驱动力。

(四) 前置学历调查分析:传统的学习方式影响学生自治的主动性

课题组对429位专升本学生的前置学历进行了统计。发现318人来自各类全日制学校, 占总数的74.13%;70人毕业于各类函授教育, 占16.32%;13人毕业于自考, 占3.03%; 28人毕业于网络教育, 占6.53%。这个数据表明, 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多数学生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环境下取得前置学历的, 因而容易把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带到现代远程学习中来。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导学教师、疏于规划学习、忽略行为调控等。

(五) 社会身份及性别调查分析:尖锐的工学矛盾冲击学生自治行为的实施

532名学生社会身份构成如图1, 女生、男生分别为316人、213人。这些数据表明:现代远程教育对象主要是成人在职人员, 学生群体向企业集中, 而且女性人数多于男性。由于成人在职学生肩负着社会、家庭、学习的三重责任, 因此, 工学矛盾比较尖锐, 学习时间只能是零碎、分散的。企业员工在生产旺季面临着精力不济、学习时间缺乏等问题。女生还要面临生育等人生大事。多重的社会角色使学生在时间管理、精力分配及注意力指向上难以科学安排, 当工作、生活、学习三者出现冲突、难以平衡时, 学生往往会采取挤掉学习时间或改变学习规划来解决三者的矛盾[4]。

(六) 学习支持服务状况分析:

过度的学习支持服务限制了学生自治潜力的激发

现代远程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通过校外学习中心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包括技术支持服务、教学支持服务、考试支持服务甚至学习心理支持服务等。课题组就学习支持服务情况展开了调查:“在学习过程中, 你最希望学习中心提供哪种服务 (单选) :A.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指导, B.学习重点、难点辅导, C.及时传递高校或学习中心的有关通知, D.提供作业答案, E.提供考试资料, F.最好能全部包办。其中, 选F项的占65.79%。这说明, 学生的自治意识相当薄弱。为迎合学生的需求, 一些校外学习中心对学生学习各环节进行大包大揽。为减少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些校外学习中心也往往采取过度支持服务的行为。这些做法实质上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权, 容易导致学生对自己主体地位认识的偏离与异化。不仅限制了学生自治潜力的发挥, 助长了学生依赖的思想, 同时也偏离了学习支持服务的轨道。

(七) 远程学习及学生特点调查分析:

个体的分散影响自治组织的组建及活动

目前, 在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群体中最为常见的自治组织为基层班委, 缺乏学生会、团委、党支部、专业学团等组织。自治组织模式单一, 活动次数少、内容贫乏, 参与人数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网络学习推翻了传统学校的围墙, 学生群体的分散性取代了集中性, 人际交往的虚拟性多于现实性。因此, 自治组织的组建较为困难。二是学生生源构成复杂。年龄跨度大、知识素养不一、社会身份不同、区域分布广、部门差异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自治组织的组建及活动缺乏热情。

(八) 教学管理制度调查分析:过于刚性的管理制度缩小了学生自治空间

课题组对奥鹏公共服务体系内34所试点高校的部分教学制度进行了调查统计, 情况如下:在学分管理制度上, 各高校均规定了由必修课与选修课构成的最低毕业学分。以设有专升本层次行政管理专业 (或公共事业管理) 的21所试点高校为例, 9所高校不设选修课, 6所高校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学分等同于必需完成的学分, 只有6所高校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学分大于必需的选修课学分。这说明学生没有或很少有课程选择自主权, 不能以自身的需要与爱好选择课程。

在学习年限上, 各试点高校均规定了修业年限。以专升本为例, 34所试点高校有29所规定为2.5-5年, 占总数的85.29%。这对于处于婚恋高峰、事业打拼期的年轻人来说, 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压力。

在考核制度上, 考核体系基本上由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成绩占10%-30%, 主要是学习过程中阶段性的离线、在线作业以及生产实习报告等。终结性考核成绩占70%-90%, 主要采用集中型纸介考核的方式, 学生不能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地点;同一门课程的考核形式单一, 学生没有权力选择考试形式;考核内容主要是课本知识, 不注重实践。因此, 学生不具备足够的考试自治权。

五、思考与建议

学生自治是现代远程教育本质要求, 相关管理制度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目标的规范性文件, 只有二者达到内在的一致, 达到双方的契合, 才能促使学生有效地开展学习, 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一) 激发成人自治潜能, 开展规范化的学习活动

课题调研的现代远程教育属于学历教育, 它有着明确的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 因此, 必然对学习的过程有着规范化管理, 对学习结果有着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学生只有在规范化、约束性的管理制度下开展自治学习, 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由于成人学生有着较为成熟的主观条件, 因此, 建议通过以下的途径激发起学生自治潜能, 开展规范化的自主学习活动。第一, 转变学习理念,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主动改变传统学习经验, 树立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 重构积极的学习情境, 科学规划学习进程, 以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学分制的管理制度。第二, 科学处理工学矛盾, 及时根据三种社会角色的转换而灵活调整自身的主要任务。在工作之余充分利用潜在的“暗时间”, 合理串联分散的“碎时间”, 适时利用移动终端设备, 开展随时随地学习, 以适应现代远程教育考核制度对学习时间及学习内容的要求。第三, 正确认识刚性管理制度带来的压力, 促使自身激发自治意识, 利用自治能力, 开展自治行为。

(二) 构建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 提供宽松的自治环境

试点高校要发挥学分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改善管理制度过于刚性的要求, 遵循成人学生的特点, 构建更为开放、宽松的环境。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 应考虑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 增加选修课程的门数, 让学生能充分根据自身的兴趣偏好、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在学习年限上, 要充分考虑成人在职学生的工学矛盾, 适当延长学习年限。推行“学分银行”, 使教学计划保持一定的弹性, 让学生能根据自身实际设计自己的学习进程, 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

在考核体制上, 要冲破以理论知识为尊的思想, 打破传统的评判标准。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结合成人教育的规律, 探索建立更加多样化、人性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考试制度的深度结合, 减少纸质考试方式, 提高机考比重。建立题库制, 改变刻板的“一卷定考”方式, 实现随机抽卷考核。提高形成性考核成绩比重, 降低终结性考核的权重, 实现成人在职学生“减负”。注重实践性开卷考核, 弱化以理论知识为本的闭卷考核, 实现知行统一的教育本质。采用滚动式的考试方法, 建立多时段开考的机制, 实现机动的时间选择等。总之, 让学生能在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考核时间上拥有宽松的自主选择权。

此外, 试点高校还应健全学习评价系统,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以记录实时学习长度来督促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并将实时学习时间列入考核评价的范围。

(三) 建立健全的导学制度, 培养学生自治意识与能力

导学是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体现, 是引导不成熟的远程学习者逐步实现学习自治, 从而成为真正独立自主学习者的重要工作。因此, 教育机构 (特别是校外学习中心) 要走出学习支持服务的误区, 建立健全导学制度。首先, 要建立一支专业过硬、懂管理、善服务的导学教师队伍。其次, 要完善包括导学习理念、导学习情结、导学习信心、导学习技巧、导学习规划、导学习重点等在内的导学内容。再次, 要注意导学时间与方式的选择, 使导学工作不仅要立足于新生入学之初, 还要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不仅要重视集中式的导学, 更要注重个别化的指导;不仅要采取面授式的导学, 还要利用现代通信工具进行导学。总之, 通过导学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实施,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规划、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实现自我引导。促使学生对照学习目标, 寻找学习差距, 调节学习进程、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实现自身学习与所处的环境达到最佳的协调。

(四) 建立学生自治制度, 实现学生集体自我管理

学生自治绝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监督也是实现学生自治的另一种途径, 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自而不治”的弊端。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根据自身教育模式的独特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班级构成的虚拟性等特点, 建立切实可行的学生自治制度。由于学生自治组织是教育机构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重要的桥梁与纽带, 它产生于学生, 最能了解学生的心理与现实需要[5]。因此, 建立由学生民主产生或学生自荐产生负责人的自治组织, 是实现学生自治制度有力的组织保障, 例如:成立学生会, 实现团队管理与自我管理;成立学生党团组织, 发挥党、团员领头雁的作用;建立精干的班委, 提升学生的凝聚力;成立学习小组, 实现共同规划、学习互助、利益互惠;成立专业性学术团体, 共同探讨工作、学习中的难题。此外, 还可以根据学生及学习特点, 成立更加灵活多样、广泛自由的学生组织, 如成立地域性、行业性、爱好型的自治组织甚至是问题型的自治组织等。如果上述学生自治组织负责人具有成熟学习能力、较强自控能力、良好组织能力与出色的领导力, 那么, 就容易凝聚集体力量, 达到集体自治、集体进步的目的。同时试点高校与校外学习中心如果把自治组织负责人的工作成绩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将会进一步激发他们领导学生自治的积极性与实效性。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要求实现学生自治, 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学生自治意识差、自治行为弱、自治组织少、自治空间不足等现象。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材料, 分析学生自治的可能性及自治问题产生的成因, 就构建学生自治与管理制度的契合提出了思考建议。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学生自治,管理制度,契合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的哲学理论[J].中国远程教育, 2001, (4) :20-24.

[2]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83.

[3]梁九义.试论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学生自治[J].远程教育杂志, 2003, (2) :7-9.

[4]陈春勉, 周朝霞.人本主义视角下学习心理支持服务的思考与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9) :8-10.

篇4:自治区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关键词: 幼教事业 “远程研修培训” 体会

随着幼教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类培训层出不穷,“远程研修培训”对于幼教事业的发展来说,是最有特色、最实实在在的一项培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段段真实的视频,让我明白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经过积累、学习、反思、研究、沟通、总结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要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教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同时需要具有研究幼儿、研究教学、研究环境、研究家长的能力和设计教育的能力等,这样才能成为最有智慧的幼教老师。

2015年10月至12月,我通过网络参加了远程研修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通过观看视频,聆听专家的讲座,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与幸福生涯》、《数字化幼儿园的教师应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与利用》、《幼儿园教师研究素质提升的途径与方法》、《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等课程研修培训。专家结合实际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我收获颇丰,领略他们博大精深的教育情怀,感受到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深邃和魅力。每听一次讲座,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收获、成长与进步。这些讲座,对于我们普通的幼儿园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久旱后的及时雨。这些讲座由面到点,基本覆盖幼儿园教育关注的各个方面和细节,有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的解读和拓展,有对新时期幼儿教育形势和专业发展的前瞻分析,有对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研究分享,有对幼儿安全、保健、良好习惯、社会化的探讨交流,有对幼儿园教师教育活动、环境创设等教育实践提升能力的方向指导,有对“家园共育,合力施教”的内涵探讨的真知灼见……他们每个人的语音,是那么的温柔和蔼可亲,可想而知,这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备不可少的一点。因此,我领悟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多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不足和责任重大。“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

一、研修的收获、主要体会、反思

(一)以德为先是教师必备的基本业务素质。幼儿教师的高尚品德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每一个孩子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幼儿园的孩子好像一张白纸,家长和老师是他们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一个孩子行为习惯和性格取决于启蒙者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为人处世都要做幼儿的表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德为先,正面教育,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同时幼儿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较高的管理艺术,丰富的情感,随时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积极探索,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二)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衡量教师能力的必备条件。教师是文化知识和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只有树立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和思想,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观,以幼儿为主体,培养幼儿能力为目标,努力为幼儿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乐于学习,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尊重幼儿并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和鼓励幼儿的创新意识,才能为促进幼儿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启蒙教育作用。

(三)敬业精神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幼儿园教师能否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是反映能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重要前提。幼儿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幼儿教育的启蒙者和引导者,承担着为祖国培育花朵和希望的重大职责。因此,必须具备敬业爱岗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幼儿、爱幼儿园、爱幼教事业,要有奉献精神,在工作中要不计个人得失,对孩子要有像慈母般的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做到爱生如子、女,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努力奉献自己的能力。

(四)认真做好家园配合工作是教师必备的工作方法。幼儿教育是一项社会综合性工程,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而是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体,要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仅靠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家园共育,和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借助家长,社会的力量,重视家长资源的开发,利用家园联系栏、幼儿园网站、幼儿园宣传板报、老师和家长的微信群等。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方面的信息和方法,做到家园共育,共同教育孩子。

(五)随着远程培训学习的逐步深入,我意识到自己专业上还需学习,成长、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值得我去后续学习和整理、反思、总结、提炼的东西也还有很多很多。蓦然回首,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在“国培计划”——宁夏幼儿园转岗教师园本研修能力专项培训中,我又一次完成人生破茧化蝶的瞬间,未来定格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二、对幼教工作建议

由此可见,培训对幼儿教师提升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建议将远程研修培训纳入幼儿教师基本的教育教学培训工作中。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幼儿教师在培训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不断推进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必发.教师职业道德与幸福生涯.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2]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郝秀英.数字化幼儿园的教师应对.2014.12.27.

[4]陈志超.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与利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李学峰,杨卓.幼儿园教师研究素质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篇5:自治区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远程培训(第十期)

北京大学开班通知

根据《新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工作实施方案》(新教师„2007‟14号)的要求,我校承担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初级)远程培训项目”第十期培训拟定于2012年9月24日正式开班,现将具体培训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和内容

以提高教师有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着重加强对教学中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从实践到理论加以重点培训和教学指导。提高农村骨干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主要课程大纲为:

模块一准备模块

模块二教学目标和学习者分析

模块三教学媒体、教学方法选择

模块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

模块五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处理

模块六教学实施

模块七教学评价

模块八培训总结与提高

二、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

1.学员在9月24日开始登陆北京大学远程教学网站

(http:///k12/xj/login.php)熟悉培训平台,了解课程安排及要求,欲浏览学习课程;

2.培训时间:2012年9月24日—2012年10月25日,共计32天时间进行“新疆自治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远程培训项目”的培训.(二)学员账号规则

学员账号:身份证号(身份证最后一位有x的,统一为小写),密码:111111(如出现账号错误,请第一时间与所在学校联系,领取账号)。

(三)学员登录流程

在地址中输入:http://

点击“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

输入账号:身份证号(身份证最后一位有x的,统一为小写)和密码.(如出现账号错误,请第一时间与所在学校联系,领取账号)

(四)学员核实个人信息流程

登录后的第一步是核实修改个人信息,以便保证平台数据的准确。具体方法如下:

1.登录后,进入课程界面,左侧,点击【信息概要】,2.进入【信息概要】页面,点击【编辑个人资料】,可以进行个人资料的更改。

三、注意事项

(一)注意在完善个人信息里“自述”部分为必填项。

(二)培训结束后,课程总成绩将会与更新后的信息对应。

(三)登录后请学员牢记密码(注:学员登录后密码可以自行

修改,请牢记),请拨打主页面公布的咨询电话,报上报名信息和账号后能得到解决(这是唯一的解决方式)。

热线电话:******1371687033

4(四)培训期间,每个班级中都有辅导教师全程助学,如有学习方面的问题请与班级辅导老师联系,在课程公告区有至少一种辅导教师联系方式。

(五)培训期间,每个学习任务模块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请各位学员及时登录学习,注意跟上学习进度,不要掉队。

四、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

为保证质量,课程的每一个模块及阶段都有相应的教学活动,学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对学员的评价是过程性评价,学员的学习成绩由全部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对课程的贡献及个体学习的收获等综合评定结果构成。

北京大学

篇6:自治区转作风促落实教育心得体会

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当。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要热爱新疆、甘于奉献。下面是语文迷本人收集的新疆自治区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教育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新疆自治区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教育心得体会1】 回顾一年多来的教育实践活动,新疆各族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 钙,四风 问题得到初步遏制,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在充分肯定这次活动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些成果与中央、自治区党委的要求,与各族人民的期望相比,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况且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形成优良作风绝非一日之功,摒弃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一些干部身上存在已久的 四风 问题,在广大群众眼中已成痼疾,不可能从干部思想深处一次清除,也不可能通过一次活动就完全化解其负面影响。这再次告诉我们,教育实践活动收尾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唯有持之以恒,方能久久为功。

当前,新疆正处于 三期叠加 的特殊历史时期,打击 三股势力、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极为艰巨繁重。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中央又对新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疆各族党员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更要增强忧患意识,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常抓不懈搞好作风建设。

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不仅要在认识上认清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更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其中,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把作风建设有机、有效、有力地融入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之中,真正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抓细就是要深入抓、抓重点。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要求,进一步聚焦政治坚强和 四风 问题,下大力气把专项整治的任务落到实处;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要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抓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

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科学有效、务实管用的制度。也只有形成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长久坚持,常抓常严,才能把改进作风的好成果、好态势巩固下来,才能形成规范、形成习惯,进而形成从严治党的新常态。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总结和探索党的作风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机制。在制度落实上,要增强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制度面前没有特权、执行制度没有例外,最终达到作风建设的理想状态。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在作风建设的新征程中,让我们持之以恒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以良好作风凝聚起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力量。

【新疆自治区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教育心得体会2】 党的作风,是指一定政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方法、行为风格、道德状况。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志。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稳定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因此,在新疆推进作风建设对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作风建设是适应新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这里是多宗教、多文化交汇的地方。当下,新疆社会面临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新疆各个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开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新疆社会长期所固有的小农生产方式逐渐地被大工业化生产所取代,相应伴随着工业文明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形态也同时进入到了新疆社会。农业和牧业的生产在新疆社会生产体系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以农业和牧业所凝练的地缘观念逐渐被突破;以小农生产所带来的家庭本位伦理观念也面临着深刻的变化;以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为主要信仰取向的价值观受到了现代文明所凝练的价值体系的 考验。

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更大的市场,同时也带来了传统价值观的 水土不服。新疆传统社会所恒定的地缘观念、家庭伦理观念、宗教观念都面临着深刻变化的压力。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现代化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道德伦理等方面不断地影响着传统氛围浓重的新疆社会。因此,在新疆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巨大转型中对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十分强烈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社会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新疆确定了新的战略定位:

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肩负着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推进两大历史任务,作为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必须要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形成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合力,才能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宏伟目标。但是,我们也深刻地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 四风 问题,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

四风 严重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影响党的纯洁性,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因此,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面前,对新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是各族群众的主心骨,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是稳定的旗帜、团结的标杆,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以率先垂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各族群众。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 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 的执政理念;在工作中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以 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 为精神动力,发扬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的作风,弘扬新疆精神,践行新疆效率。如此,才能适应新疆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

作风建设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必然要求 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全部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列宁说,群众的人数有千百万,政策应当是从千百万人着眼,而不是从几千人着眼。只有从千百万人着眼,才会有实事求是的政策。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密切党和群众联系的原理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运用到这种决策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领导决策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决策方法是从领导和决策上把无产阶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加以具体化和现实化,从而使群众路线具有可操作性,为正确解决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人民群众的实践关系问题提供了保障。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领导决策方面的一个基本原理。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时说:

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

他号召党的领导干部 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居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

做决策、干工作都要真正从群众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尊重各族人民群众的意愿,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族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让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人民群众还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核心力量。在新疆,当下恐暴分子是一小撮世界观、民族观扭曲的极端分裂主义者。他们用所谓的 民粹 理念装饰起他们的价值观,并试图利用其极端的民族分裂口号争夺新疆社会的民族基层,从而形成所谓的 群众认同。因此,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用我们维护新疆各民族最大利益的行动,密切联系群众,传递正能量,形成正向的群众认同,压缩恐暴分子的活动空间,巩固各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促进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在全社会的普遍认同。作风建设是新疆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取得广大的各族人民群众支持和认同的核心工作。

当前,新疆广大的党员干部一方面要坚决与 三股势力 作斗争,更要做好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发挥各族群众的反恐维稳斗争中的主力军作用,打一场反恐维稳的人民战争。

作风建设是实现新疆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奋斗的必然要求 新疆现有55个民族成分,其中有世居的民族13个。宗教深入到信教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许多民族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和作用。在新疆特定的地域条件下,许多民族往往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生产和生活的多元性的族群文化圈。这种生活在多元性族群文化圈的各个民族成为共同享有某种文化遗产的社会群体。这些群体有着不同的地理起源、历史记忆、种族背景、饮食文化、语言、宗教信仰、传统价值、文学音乐、风俗习惯、居住和就业模式、政治上的特殊利益、服务于群体并维系其存在的制度,以及有别于其他群体的内心感受和看法。新疆社会的稳定是积淀于对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建构上的。而党的作风建设有利于在新疆建构起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融合新疆各个民族的内在价值认同的 公共理性。因为,人民群众认识一个政党,最直接、最简便的途径就是看它的作风如何,从其行动中得出对它的感性认识,从而作出它是否代表自己利益的判断,作出拥护与否的选择。

党风问题,归根结底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可以说,作风建设是形成 公共理性 的孵化机和催化剂。党的作风是由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党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品格的整体精神风貌。在新疆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最大的民生。我们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衡量党员干部是否树立了宗旨意识、群众观点的首要标准,认真查找对维护新疆大局稳定认识不到位、态度不坚决、工作不落实、群众工作不扎实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稳定的现实危害、突出矛盾、薄弱环节,以整改硬措施落实维护稳定硬任务,不断夯实稳定的基础。同时,在广大党员和干部中贯彻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的要求,加强作风建设,以群众的满意作为我们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赢得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对新疆来讲,作风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毛泽东说: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广大党员要以尊重、理解、欣赏、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增进同各族群众的感情。做决策、干工作都要真正从群众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尊重各族人民群众的意愿,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族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让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篇7:自治区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本人认真学习了 6 月 3 日上午,自治区党委召开教育教师工作会议,中共 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张春贤 书记提出“四好”教师标准,的要求。自治州教育局下发的伊州教传发〔2015〕91 号文件要求,要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重点,突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张春贤强调,教育既是民生之基,又是发展之基,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治本之 策。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原因,新疆教育具有民族众多、教育基础薄 弱、教育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异常激烈等特殊性。新疆的教育必须走一条符合 实际、具有新疆特色的路子。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新疆教育发展 水平在西部地区跃居前列,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教育中心。张春贤指出,办好具有新疆特色的教育,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 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塑价值、凝聚人心。二是要坚持教育服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与以德治疆 相结合,坚决抵制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切实巩固学校宣传思想文 化阵地。坚持团结稳定从教育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牢牢把握新疆的 未来。

三是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双语教育。毫不动摇地提高双语教育质量,毫不动摇 地全面普及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毫不动摇地提升民族语言教学水平,毫不 动摇地倡导和鼓励各族师生互学语言。四是要突出抓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大力发展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职业 教育,探索推进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通发展,加强中小学生技术素养 培养,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扩大 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五是要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基础教育要以标准化、均衡化为主线,把重点放在南疆,放在双语教育,放在数理化教学上来; 职业教育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高等教育要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加强学 科专业建设,强化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学前教育要以双语教育为重点,着力加 强养成教育。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 张春贤强调,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与核心要素,没有好的老师,就没 有好的教育。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教师首先是国家公职人员,要自觉用好 干部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教师是知识分子,肩负着引领社会风尚、传播现代文化、启蒙基层群众的特殊使命;教师的本职身份是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总书记指出,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 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新疆各族教师都要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张春贤提出: 做有历史责任感的好老师

广大教师要做有历史责任感的好老师。就是要有与新疆地位相适应的格局和 境界;有与当前形势相适应的责任和担当;有与教师“三重身份”相适应的意识和 觉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智慧的化身、力量的化身。教师既有 对社会的示范带动作用,又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小手拉大手”,影响家长、带动家庭、辐射社会。广大教师要清醒意识到自己的特殊作用,牢记自己的身份 和神圣责任,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崇高事业。做为人师表的好老师 广大教师要做为人师表的好老师。要做政治坚强的表率,在事关国家最高利 益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亮明观点、表明立场,绝不做“两 面人”“老好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要做践行“五 个认同”的模范,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 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做师德高尚的楷 模,以身作则、行为世范,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握好人生 方向。坚持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热爱各族学生,平等对待不同民族的每一个学 生,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快乐 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育感 染学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立德树人的好老师 广大教师要做立德树人的好老师。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各族学生的引路人,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育他们做人,为他们指引人生方向。要坚持两手抓、两手 硬,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业务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必须坚持育人

为本、德育为先,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加强理想信念和道 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教育学生牢固确立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抵制“双泛”思想,做好“去极端化”工作,积极主动向家 人、朋友、学生宣传宗教极端思想的严重危害,亮明观点、表明态度,自觉承担 起反分裂反渗透的职责任务。要大力促进民族团结,为学生树立榜样、为社会树 立标杆,以一个个“微行动”教育感染学生、带动影响身边的人,带头开展民汉教 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家长之间交朋友结对子活动,走动互动、融洽感情。要 抓好养成教育,培养现代新疆人,大力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和秩序意识,从遵守 交通规则、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公共秩序等点滴平常事做起,养成重修养、明礼 仪、讲文明、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广大教师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传播 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引导青少年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拒绝愚昧、反对迷信、远离极端;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引领青少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互相欣赏。德 育工作人人有责,德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每一个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学校 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三位一体”的,教师要发挥好居间引导的作用,与 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使学校教育能够辐射家庭教育、引领社会教育;要适应学生 思想变化新特点,积极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多做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工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真正入耳入脑入心,防 止思想政治教育“挂空挡”;把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专业过硬的好老师 广大教师要做专业过硬的好老师。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首先要有扎实的学 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每位教师都要有知识恐慌的危机 感,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力争成为所教课程专业的行家里手,用自己的知识学问、思想智慧和学术造诣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要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善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 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会议认真学习了张春贤书记的讲话内容,并讲话精神结合到我校各项工 作的健康发展。组织学习了自治区教育教师工作会议的精神。这次会议精神,我 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 为人师表。要想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 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 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 任”。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 表现。

二、培育教师人格魅力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 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 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 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紧紧把教书看成谋生的 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 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 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 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 出表率。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篇8:自治区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平果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 教育发展比较缓慢, “农远工程”实施以来, 农村的中小学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实施十年来, 百色市各级学校在应用农远资源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下面就结合平果县的实际情况, 谈谈笔者的一些认识和解决策略。

1 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缺乏

拥有具有良好现代信息素养的人才是保证“农远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它不像是“学历达标”那么简单, “学历达标工程”需要的仅仅是智力的支持, 但是“农远工程”在需要智力支持的同时, 更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所以无论是“农远工程”的管理者还是具体实施者, 从校长到教师都需要具有良好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在调查中笔者发现, 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了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教师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培养人, 就平果县的情况来看, 由于地域广, 学校多, 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派技术人员来对教师进行培训显然不合实际, 从平果县现有的条件入手, 先培训一部分骨干人员, 然后让骨干人员回到本校再进行校本培训是较符合现实的方法。

1.2 思想认识不正确

经过近十年的实施, “农远工程”的重要作用已经深入人心, 从领导到教师都认识到了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重要作用。由于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低等原因,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很多教师从最开始的兴致勃勃到后来的心灰意冷;在实际操作中, 很多教师感觉到越来越没有信心。究其原因, 就“农远工程”本身的资源来说, 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原因:一是资源更新速度慢, 资源匮乏, 合适的资源不多;二是资源分布不平衡, 一些年级一些科目有, 一些年级一些科目资源却严重缺乏;三是资源内容与教材的版本不一致。另外, 某些山区学校, 教师年龄偏大, 对现代教育技术操作设备不熟悉, 对应用“农远工程”资源存在畏难情绪;某些学校甚至规定一周要应用农远工程资源多少个课时, 还将其作为一项量化的标准纳入了教师的工作考核中, 和评定职称挂钩。以此来看, 我们确实是对“农远工程”的认识、实施上存在偏差, 工作思路存在问题。

2 解决问题的途径

从以上的调查研究中, 就平果县的农远资源应用问题, 笔者提出了以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1 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水平

国家实施“农远工程”的目的是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把“农远工程”的教育资源用于教师的业务学习上, 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我们利用远程资源不单单是作为一个课件来用, 放映一下课堂实录那么简单, 应该学习的是它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理念等。农村的中小学教师, 很少有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 如果学校能把这些资源用在教师的业务学习上来, 那么就相当于把教师派出去听课和学习了, 相当于把各地的名师都请到教师面前了。

2.2 让远程资源走进课堂

“农远工程”实施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学生, 走进课堂, 服务于教学”。经常应用远程资源于教学的教师都深有感触, 资源中完全适用于本节课的很少。有的教师认为远程资源工程一建立, 就什么都是现成的, 要什么就有什么, 拿来就可以用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 把“农远工程”想得太理想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远程资源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资源, 为全国的中小学服务, 不可能把资源百分之百地做成完全适合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 因为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 教学环境都会不同。因此要使远程资源真正走进教学, 就要通过二次整合。何谓整合, 就是根据学生、教材、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 把远程资源当作一个资源库, 把远程资源的内容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 来解决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所以, 学会对远程资源的整合是教师今后长期、而不可缺少的过程。

2.3 引导教师走出“两个误区”

自从应用“农远工程”资源以来, 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经过调查, 发现有一部分教师在应用“农远工程”资源上的做法存在误区。

误区一就是“单纯地使用”。对资源不经思考、不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结合本校的教学环境, 看到相似的光盘和课件等资源拿来就用, 没有经过去粗取精的二次加工过程。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乡村教师, 他们操作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能力较低, 遇到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 他们就单纯地套用现成的东西, 没有现成的就一筹莫展。对于“农远工程”资源, 我们需要有选择、有取舍、有加工、有整合地用, 要“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地用。

误区二就是应付主义。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是, 教师只在开展研究课时才用, 常态课就基本不用, 教师嫌麻烦, 学校怕浪费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农远工程”资源或信息化手段, 这是很多学校工作计划或某些教研活动方案中的明确要求。因为有这些硬性的要求, 教师心里很着急, 有的起早摸黑到处搜索能够套用的课件, 有的不惜出钱找人帮忙制作课件, 那些不会使用现代化手段的老教师就完全束手无策了。实际上, 如果某位老教师通过观摩了几十节甚至上百节的远程资源课, 学到了名优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 依此去进行教学, 也不失为一节好课。相反, 有些教师只在教课比赛等教学活动中才应用原创资源, 即使领导、评委或者专家给予了好评, 上级教育部门颁发了获奖证书, 但在日常教学中却很少甚至不用在“农远工程”教育中学到的东西, 这不是一种装门面搞应付吗?应用“农远工程”资源解决那些传统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传统手段解决不好的问题、传统手段解决效率不高的问题, 这才是我们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根本目的。有的教师巧妙地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 只是在讲到教学难点的时候使用了几分钟的课件演示, 就轻而易举地把教学难点突破了, 这是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如果在教学活动中, 学校能够引导教师以这样的思维去应用“农远工程”资源, 进行信息化教学, 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上一篇:清洁卫生简报下一篇:建国60周年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