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2024-06-05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精选6篇)

篇1: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总说明

2009-03-02 09:51:1

2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

财预字〔1998〕105号

1998年3月31日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委、教育(高教)厅:为规范高等学校会计核算行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结合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特点,我们制定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现印发给你们,从1998年1月1日起试行。试行中有何问题,望及时函告我们。

附件: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

第一部分 总说明

一、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规范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依照执行。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上述学校参照执行。

独立核算的高等学校校办产业的会计核算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和同行业或者相近行业企业的会计制度。

国家对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三、高等学校会计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高等学校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五、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六、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记账以“元”为单位,元以下记至“角”、“分”;发生外币收支的,应当折算为人民币核算。

七、高等学校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不可减少或合并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分设一级科目,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各高等学校不得改变或打乱重编。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高等学校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必须填制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

八、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务管理体制的高等学校,可采用两级核算方式核算二级单位的收支;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前提下,具体核算办法由各高等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九、本制度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十、本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试行。

篇2: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上国会CSA1403001号

关于举办“最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全面

解析培训班”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72号),结合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财政部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财预字„1998‟105号)进行了修订,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为了确保新旧制度顺利衔接、平稳过渡,促进新制度的有效贯彻实施,财政部又制定了《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为认真贯彻并领悟财政部最新下发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与《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规范高等学校会计行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确定2014年3月在深圳举办“最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全面解析”培训班,由北京华夏星源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现将本专题培训方案予以印发。欢迎各相关单位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学习。

附件:

一、培训班具体安排

二、报名回执表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务部

二Ο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附件一:

“最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全面解析培训班”具体安排

一、时间地点

时间 :2014年3月19—22日(19日全天报到)

地点 :广东省〃深圳市(具体报到地点开班前一周另行通知)

二、培训对象

全国各级高等院校、教育会计学会、职业院校的领导和管理干部、总会计师、资金与预算部门负责人、财务处(科)长、会计、审计、出纳等人员。***

三、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总说明

第二部分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第三部分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四部分 会计报表格式

第五部分 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第六部分 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四、师资力量

本期培训班师资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及相关机构资深专家组成。

五、收费标准:

1.培训费:2900元/人;

2.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3.往返交通等费用自理。

六、结业证书:

篇3: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发展历程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变迁是伴随着预算管理体制及预算会计改革而进行的。我国的预算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其会计制度多年来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一)高校会计制度形成之初,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1949年~1988年)

建国之初,我国并没有具体的预算会计制度,更不用说事业单位会计或高校会计制度了。1950年10月27日,财政部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执行“单位预算会计”。在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中,规定了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借贷记账法为记账方法,并同时界定了会计要素、会计报表种类及报送要求。后来的1954年、1958年、1965年、1982年,财政部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不断修订,最重要的变化是改“借贷记账法”为“资金收付记账法”,其它并无实质性变动。

(二)改革后初步探索阶段,执行独立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1989年~1997年)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预算会计随之调整。1988年召开的全国预算会计会议,明确确立了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地位、任务和作用。随后,财政部修订了实施已久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1988年12月,当时的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布《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于1989年1月1日施行。这是我们国家第一部独立的高校会计制度,其中规定:⑴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实行“收付实现制”。对外服务和科研项目的核算,经主管部门批准,也可采用“权责发生制”;⑵高等学校原则上采用资金收付记账法;⑶高等学校的会计报表,可分月报、季报、年报三种,年度决算报表包括资金平衡表、拨入经费增减表、经费支出表等十张报表。

(三)渐进式积累阶段,执行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1998年至今)

上世纪90年代,财政部正式启动预算会计改革。1997年,《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继颁布。在这指导性的一则三制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行业会计制度不断出台,其中包括1998年1月1日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简称现制度)。其主要突破包括:⑴高校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预算内外资金统一核算,一视同仁;⑵改“资金收付记账法”为国际通行的“借贷记账法”;⑶会计核算由收付实现制改为事业收支采用收入实现制、经营收支采用权责发生制;⑷将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的三类会计科目改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类会计科目;⑸建立“资产-负债=净资产”的新会计平衡公式;⑹简化会计报表,建立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等在内的会计报表体系。

二、内外环境的变化要求高校会计制度随之变革

12年来,高校的办学体制和筹资方式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的现制度已逐步显现出局限性,迫切要求加以变革。

(一)高校内外环境的改变

1. 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

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包括:⑴部门预算。要求“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即高校整体预算也应包括在会计上独立核算的基本建设项目收支预算和后勤预算;⑵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求“一个基层预算单位开设一个零余额账户”,高校必须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以反映零余额账户的信息;⑶政府集中采购。政府采购制度下相应采购款不是拨给高等学校,而是按照预算和采购活动情况直接拨付给供应商,相应业务的会计核算也应随之变化;⑷收支两条线。规定高等学校的预算外收入要上缴财政专户,实际上已经改变了现制度中对预算外资金的处理规定。

2.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筹资方式的改变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引起了高校筹资方式的改变。包括:⑴上世纪90年代后,高校办学体制由政府完全控制向高校自主管理倾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校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自主办学的权力;⑵1999年11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同期高校校办产业与学校脱钩,独立核算;⑶1997年,全国所有高校基本完成了招生并轨和学生缴费上学改革,高校的学费收入成为经费来源之一。除此之外,捐赠收入、联合办学收入、校办产业收入、科研成果转换收入等已在高校办学经费总额中占越来越大的比重;⑷随着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扩张和新校区建设,高校的银行贷款规模也急剧扩大。2007年已有数据显示中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超过4000亿元。为了偿还巨额贷款,各高校都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资金以保证正常的运转。

(二)新环境下现制度存在的问题

1. 收付实现制无法准确核算收入和费用。

比如:⑴高校实际已经承担但尚未支付的“隐性负债”,在账簿和报表中无法体现,不利于防范高校财务风险;⑵只能确认已经收到的学杂费、住宿费等收入,不能提供应收学费总额和尚未收到学费的信息,无法满足提供信息的需要;⑶跨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在现金实际收付时确认,无法在不同年度分摊,导致错误处理年终结转事项和事业结余不实;⑷收付实现制下不区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提供信息不实。

⑴现制度中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也不提减值。这会造成资产和净资产信息失真、教育成本核算不实、后勤企业使用固定资产无依据和固定资产补偿困难等问题;⑵国家发改委2005年发布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第五条规定: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作为教育培养成本的一部分,这显然与现制度不符,势必要修改现制度规定;⑶现制度对于无形资产及摊销是有规定的,但操作性不强。因此很多高校并没有将无形资产纳入会计系统核算和披露,更不用说按照标准加以摊销,这会造成报表中信息不实。

3. 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分开核算,形成一个单位两个会计主体。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执行本制度。”这一规定造成高校基建会计独立于高校事业经费核算之外,客观上出现了一个高校内部两个会计主体的“滑稽”景象。高校基本建设资金涉及的贷款本金和利息的核算比较混乱,不利于基建成本的计算和自建固定资产的核算。另外,期末时高校分别编制两套会计报表,每一套都不能独立反映高校资产、负债和收支的全貌。

4. 会计科目不能满足需要。

现制度会计科目设置过于简单,如下:⑴不设反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摊销、减值相关科目,无法反映资产真实价值;不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无法核算出售、报废、损毁固定资产的业务;⑵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背景下,涉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的会计科目在高校会计实务中已经应用,但现制度没有具体规定;⑶只设借入款项科目,混淆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区别,难以准确评价高校偿债能力;⑷缺少在建工程科目,大量基建工程因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不能列入学校资产。

5. 财务报表体系复杂,但提供信息过于简单。

主要包括:⑴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高校报送的各类主表、附表、补充报表多达20张,其中有7张表涉及收入支出情况,内容互相重复,既耗时耗力有达不到预想的效果;⑵资产负债表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支出五要素组成,混淆时期指标、时点指标的区别;⑶报表体系庞大,但缺乏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情况信息,更无法反映债务的使用和还本付息情况;⑷历史原因造成高校财务报表仅需要满足政府对信息的需求,没有建立公开披露制度,在目前背景下不能满足其他相关利益人对高校信息的需求;⑸现制度并没有规定高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无法提供高校和独立核算校办产业的综合财务信息。

三、征求意见稿与现制度之比较

2009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对现行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其基本理念是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同时兼顾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为了更加清晰的说明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以下通过表格的形式分别列示征求意见稿与现制度在基本内容和具体会计科目之间的不同之处。

(一)征求意见稿与现制度基本内容的对比

(二)征求意见稿与现制度具体会计科目的变化

四、进一步完善高校会计制度的建议

(一)明确会计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个高校会计理论体系

会计目标是整个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西方会计界将会计目标视为会计理论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的起点。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报表要素、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会计确认、计量等。西方主流的会计目标学派包括受托责任派和决策有用派,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也体现了这两派观点。建议结合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在考虑会计外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结合起来确定高校会计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夯实整个高校会计理论体系。

(二)完善报表体系,引入现金流量表,公开披露财务信息

在权责发生制核算前提下,现金流量的信息是比较缺乏的。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将现金流量表纳入高校会计报表体系是国际通行的作法。建议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报表体系,提供包括教育成本核算表、现金流量表在内的多层次报表,并在表外披露人力资源价值情况、绩效考评情况等,同时建立公开信息披露制度,以方便报表使用者进行相关决策。

(三)引入多种计量属性,提供可靠而且相关的资产价值信息

传统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指历史成本,而在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了多种计量属性并用的会计计量模式,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固定资产中的房屋、建筑物等所占的份额较大,而这类资产的市价在近几年里变动非常地剧烈,可能增值若干倍。如果只用历史成本对其进行计价,那报表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报表信息虽然可靠,但对高校的社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甚至政府等利益群体来说就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建议在对高校资产进行计价时,引入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提供可靠而且相关的信息。

(四)制定实施细则,保障新的高校会计制度顺利施行

征求意见稿中的科目设置与现行制度有很大差异,新会计科目如何具体运用、原余额如何过渡到新会计科目,财政部相关文件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比如说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征求意见稿中并没有给出指导性的实施意见,这样高校会计人员可操作的空间就较大,容易出现提供出来的信息在不同高校之间无法比较的后果。另外,基建会计如何并入“大账”,预算会计科目怎样平行设置并运用,也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建议财政部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并出台配套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办法》等,以保障新的高校会计制度顺利实施。

摘要:2009年8月,财政部会计司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这标志着我国高校会计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本文在回顾高校会计制度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筹资方式的改变对高校会计制度提出的挑战以及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对现行制度和征求意见稿在基本内容和具体会计科目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明确会计目标、完善报表体系、引入多种计量属性和制定实施细则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权责发生制,建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S].1998

[2]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S].2009

[3]陈乐忧.中国政府会计60年变迁[J].财会通讯-综合.2009(12):16-18

[4]余青.《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探析[J].教育财会研究.2009(10):20-25

[5]乔春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9(12):3-8

[6]朱爱丽,贾天银,陈长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变化及其影响[J].财会通讯-综合.2009(12):42-43

[7]陈建平.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探究[J].会计之友.2010(1):108-109

[8]张甫香.关于《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理解与建议[J].教育财会研究.2009(12):9-13

[9]范中艳.试论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J].甘肃科技.2009(11):125-126

[10]徐晓辉.从高等学校运行环境变化论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J].会计之友.2008(11):28-29

[11]王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探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7):355-357

篇4: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关键词】 高校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价值计量; 会计报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8-0123-02

随着高等学校内外环境的变化,1998年国家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高校会计核算的需要,因此财政部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于2009年8月和2010年9月分别下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一稿及二稿,加强了对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视。而新制度于2014年1月1日开始施行,实现了高校会计制度十余年来的巨大变革。

一、新制度的创新点

(一)会计核算基础略有变化

新制度总说明第四条“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的核算范围由原来的“经营活动”扩大为“经济业务或事项”,部分事项的核算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例如,新增的应收应付款项,采用权责发生制,充分反映了高校财务状况,有利于财务风险管理。

(二)部分会计科目得到了合理的调整

新制度调整后的会计科目比较完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资产负债情况。以前没有备抵账户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新制度要求分别“计提折旧“及”累计摊销“,比较真实的反映了资产状况,避免虚增资产;以前基建会计游离于高校财务会计之外,不能全面反映高校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情况,新制度新增了“在建工程“科目,调整了与其相关的应收应付和预收预付等款项。新制度还将借入的款项按照“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核算,有利于高校内管理层及债权人等清晰地了解高校的负债结构,依此对高校财务合理管理;也有利于外界对高校财务状况进行正确评价。

(三)会计报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

新制度调整了会计报表的结构,其中,资产负债表更具说服力。旧制度中的资产负债表按照会计恒等式“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采用动静态要素结合的方式列示,既不符合国际惯,也不利于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分析。而新制度采用了“资产=负债+净资产”,仅用静态指标反映资产负债表,使得资产负债清晰明了,便于报表使用者理解。

二、新制度的不足之处

(一)收付实现制存在弊端

新制度并未采纳一、二意见稿中关于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或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提议,仍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虽然权责发生制夸大了核算范围,但新制度并未明确说明具体应核算什么,容易造成两种核算方式使用上的混乱。可从资产负债表中看出:资产和负债类科目采用权责发生制,而净资产的结余科目间接运用了收付实现制,可能导致“资产≠负债+净资产”,而且收入支出表中的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总体看来还会影响后期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标准及折旧年限不清

新制度中的固定资产是这样定义的“固定资产是指高等学校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其中,没有说明规定标准是多少,不利于固定资产与存货等其他科目的划分。固定资产被分成了“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文物与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六大类,其中,规定文物与陈列品;图书、档案及动植物不用计提折旧。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其他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年限,新制度在“累计折旧”核算中只是明确“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折旧年限。省级以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作出规定的,从其规定”。可见,部分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方法取决于高校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主观性强,没有统一的口径,不利于各大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及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影响了相关利益者的决策行为。

(三)资产的价值计量属性单一

按照新制度的要求,高校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对资产、负债等进行计量,历史成本计量客观性强,操作简单,不符合现今物价变动会计对真实性的要求,使得会计信息缺乏正确性、公允性。

(四)会计报告体系不够完善

新制度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及附注,没有采纳一、二意见稿的预算支出表和基建投资表,其中,新制度规定基建投资单独建账,并未要求编制报表,在新旧制度衔接的初期阶段,这样易导致财务大账与基建账合并时,两账之间资金混乱,更甚者,某些高校借机违规操作隐藏部分账目的事实。新制度也未采纳二稿引入现金流量表的意见,不利于有效地进行高校的偿债、支付及筹资等能力分析。

三、结合新制度的不足提出几点建议

(一)确立权责发生制的基础核算地位

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政府层面、事业单位以及高校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为了我国高校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与国际接轨,具有可比性,建议采用权责发生制,也可以避免隐藏一些真实重要的会计信息。

(二)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分类标准及折旧年限

为了合理的划分固定资产与存货等其他科目,可采纳二稿中要求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为2 000元的规定,使得固定资产的确定合理有据,更具说服力。对于固定资产“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家具、用具、装具”折旧年限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制度中需明确统一的折旧年限和方法。鉴于国外高校对房屋及构筑物的折旧年限不超过50年及我国工业企业的折旧年限为35~45年,笔者认为我国高校房屋及构筑物的折旧年限可统一规定为40年,采用直线折旧法。“家具、用具、装具”折旧年限统一规定在8年,对于更新快的采用加速折旧法,而对于使用年限长的采用直线折旧法。高校“专用设备”一般用于科研等专项活动,其更新换代快,根据产品说明及供应商开出的有关证明确定折旧年限,采用加速折旧法。

(三)引入全面的资产价值计量属性

随着高校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强,相关资产类科目在设有备抵科目的同时,在使用历史成本计量时,可引入全面的资产价值计量属性,包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等,以合理的反映高校相关资产的价值,保证会计信息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进而满足高校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四)完善高校会计报告体系

新制度中三个基本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满足相关利益者包括高校的监督部门、课题合作方、学生及家长等需求。建议增加“基建投资表”、“现金流量表”和“教育成本报表”等基本报表,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全面的高校管理信息,便于其根据全面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提供有助于相关部门更科学合理地评估学校规模、办学情况及办学效益的会计信息。为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建议吸取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在高校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中加入领导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总结上一年本校的运营管理及财务状况,对其中的重要事项加以说明。总之,高校会计报告体系通过提供全面、真实、科学的会计信息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S].2014.

[2] 杨家亲,余雪晴.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探析[J].新会计,2013(3):43-45.

篇5: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修订征求意见稿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修订)(征求

意见稿)》的修订说明

根据我司2013年工作计划,我们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财预字〔1998〕105号)(以下简称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拟定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拟于2013年发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订的必要性

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自1998年发布并试行以来,对于规范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各项财政预算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2000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高等学校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在校生人数和经费收支规模不断扩大,所涉及的经济活动和业务事项日益复杂,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在诸多方面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加强会计核算、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需要,迫切需要加以修订。

2012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吸收近年来财政预算改革内容,在强化事 业单位预算管理以及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结转结余、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2012年12月,财政部进一步发布了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体现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上述修订内容,并对高等学校的成本费用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确保《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贯彻落实,需要加快修订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以通过改进和完善高等学校的日常会计核算,使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真正落到实处。

二、修订原则

征求意见稿的形成,遵循了以下修订原则:

一是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原则。2012年12月新修订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制定和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各项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依据。

二是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相协调的原则。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内容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修订内容保持基本协调,服务《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贯彻落实。

三是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并体现高校特点的原则。2012年12月新修订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现了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主要修订内容。由于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修订内容与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修订内容基本一致,并新增成本费用管理等体现高校行业特点的新要求,我们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即保持制度的基本内容、结构、行 文等),结合高校行业特点,对核算总说明、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体系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修订过程

2012年底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发布以来,我司会同部内教科文司、教育部财务司开展大量调查研究,召开多次高校会计制度修订会议,听取众多高校财会专家和实务工作者意见,确立了高校会计制度的修订思路、修订原则和主要修订内容,以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结合高校行业特点,经数易其稿,起草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四、修订的主要内容

征求意见稿以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起草,保留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现的如下主要新旧变化(与现行高校会计制度相比较):新增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引入“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明确基建数据定期并入高校会计“大账”;进一步规范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全面完善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系统改进财务报表结构和体系;等等。

此外,为了满足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的特殊需要,征求意见稿较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做出了如下方面的变化:

(一)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代管款项”科目

代管款项是指高等学校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委托代为管理 的各类款项,如党费、团费、学会(协会)会费等。高等学校代管的该类款项一般总额较大,且因没有明确或固定的偿还期限而在性质上有别于其他的负债项目,需要单设“代管款项”一级会计科目予以核算。

(二)补充事业基金的核算内容

为满足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的特殊需要,征求意见稿对“事业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进行了必要补充,包括:一是针对高校按规定从各类科研项目中一次性提取管理费或间接费用的实务问题,继承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要求将提取的管理费或间接费计入事业基金;二是继承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将高校收回附属单位返还的人员费用计入事业基金。

(三)调整专用基金的核算内容

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相协调,征求意见稿对专用基金的核算内容进行了必要调整,包括:删除有关修购基金的核算内容,增加学生奖助基金的核算内容,增加从支出中提取职工福利费的处理。

(四)细化事业收入科目的设置

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是高等学校的两大收入来源,为直观反映高等学校承担的教育、科研两大任务对学校收支情况的影响,征求意见稿本着重要性原则,将“事业收入”科目拆分为“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两个一级会计科目,分别进行核算和反映;同时,为了增强各类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征求意见稿要求高等学校在收入支出表中,不仅要分别列示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的金额,还要求列示事业收入的总额。

(五)细化事业支出科目的设置

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专设“成本费用管理”一章,要求高等学校归集核算教育、科研、管理、离退休等各项费用,逐步细化成本核算,并要求建立成本费用与相关支出的核对机制。为了更清晰地反映高等学校事业支出的结构,满足高校成本费用核算需要,征求意见稿将“事业支出”科目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离退休支出”5个一级会计科目,分别进行核算和反映;同时,为了增强各类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征求意见稿要求高等学校在收入支出表中,不仅要分别列示各类事业支出的金额,还要求列示事业支出的总额。

(六)明确将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纳入学校财务报表反映

延续历史上“伙食账”单独核算的传统,以及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高等学校目前在其内部普遍存在非独立法人资格的后勤部门(如食堂、招待所、车队、物业等)独立核算的情况。从高校一个会计主体角度考虑,应当将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信息纳入高校“大账”或财务报表统一反映。由于新旧高校财务制度以及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均未对高等学校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的处理问题作出规定,实务中各高校做法差异较大,影响了高校 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为了满足财政部门、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方面对高等学校完整会计信息的需求,征求意见稿在“总说明”部分的第七条第(五)项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将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信息纳入学校财务报表反映”。同时,听取各方面意见,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编制说明部分,对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纳入高等学校财务报表的处理原则进行了说明,总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对于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应当加总计入学校资产负债表的相应项目;涉及高等学校内部往来款项的,应当予以抵销处理。对于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收入和支出,应当按照收入、支出相抵后的净额加总计入学校收入支出表中的‘其他收入’项目,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各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收入总额和支出总额信息”。

(七)调整收入支出表的结构

与一般的事业单位相比较,高等学校的一个突出特点即是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并且不同来源渠道的资金各自有着特殊的管理和核算要求,了解高等学校收入总额信息,进而分析各项收入占高校收入总额的比重,对于高校信息使用者全面分析高校经费补偿情况、加强高校管理、做出相关决策十分必要。鉴于此,征求意见稿调整了收入支出表的格式,使之既能够反映高校收入总额和支出总额信息,又能够反映各种不同来源资金的收、支和结转 结余情况。

(八)增加支出与成本费用调节表

征求意见稿在高等学校财务报表体系中增加了“支出与成本费用调节表”,将其作为收入支出表的附表,要求高等学校清晰反映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离退休等各项事业支出经调节计算形成各项权责发生制成本费用的情况,这既有利于落实《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要求的高校“成本费用与相关支出核对机制”的建立,又可为高等学校分摊计算科研、教学成本提供口径一致、可供验证的基础数据。

(九)其他变化

1.为满足高等学校成本费用核算需要,要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按照成本费用项目设置明细科目。

2.根据高等学校实务,增加“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核算内容。

五、征求意见的主要问题

关于本征求意见稿,我们希望重点就以下问题听取您的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高校事业收支科目设置

问题1:征求意见稿关于高校事业收支科目细化设置的规定是否必要?各科目核算范围的界定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高校事业收支核算的需要?

(二)关于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的编报

问题2:征求意见稿采用“并表”的方法,对高校如何将校内 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信息纳入学校财务报表进行了规定。您认为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是否可行?您赞同“并账”还是“并表”?对于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收入、支出,您赞同按收支总额并,还是按收支相抵后的净额并?如果按照收支总额并,高校能否进行所有内部收支事项的抵销处理?

(三)关于成本费用信息的提供

问题3:征求意见稿新增的支出与成本费用调节表的设计是否合理、可行?有无改进建议?您认为该表作为财务报表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否应当提供更详细的成本费用信息?如何从会计核算系统生成这些信息?

(四)关于附属单位返还人员费用处理

问题4:对于高校收回附属单位返还的人员经费,您认为应当继承现行高校会计制度的规定计入事业基金,还是应当作冲减相关支出处理?理由是什么?

(五)关于制度的总体内容

篇6:中小学校会计制度

判断题:

1、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可不依照《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执行。[题号:Qhx011564]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依照本制度执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2、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修订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并体现中小学特点。[题号:Qhx011565]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修订原则包括: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与《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政策导向 ;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并体现中小学特点。

3、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仅限非义务教育阶段。[题号:Qhx011566]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的长期投资、短期投资仅限非义务制教育阶段,会计核算内容包括持有期限和内容。

4、新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取得利息/利润的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贷:投资收益 [题号:Qhx011567]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取得利息/利润的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5、新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较原制度的变化包括: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盘亏、报废、毁损损益应计入投资收益。[题号:Qhx011568]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固定资产较原制度变化包括: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盘亏、报废、毁损均计入“待处置资产损溢”。

6、新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依旧账面摊销。[题号:Qhx011569]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新制度中无形资产鼓励设置无形资产摊销辅助账,不再账面摊销。

7、新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在取得,委托软件公司开发软件视同外购时,借:无形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题号:Qhx011570]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无形资产的取得,委托软件公司开发软件视同外购,会计处理如下:借:事业支出等;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等;借:无形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8、新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代管款项包括教科书费,作业本费,食堂伙食费,党费、团费等。[题号:Qhx011571]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代管款项包括为提供服务的单位代收代付的款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食堂伙食费)及代管经费(党费、团费等)。

9、中小学校支出包括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营支出,其他支出。[题号:Qhx011572]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中小学校支出包括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营支出,其他支出。

10、中小学校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现金流量表。[题号:Qhx011573]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中小学校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支明细表和附注。

单选题:

1、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不得对外投资,不得提供担保,不提取修购基金,严禁()。[题号:Qhx011574] A、举借债务

B、收学费

C、抵押贷款

D、买卖楼盘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不得对外投资,不得提供担保,不提取修购基金,严禁举借债务。

2、非义务阶段中小学校出售或到期收回短期投资时,借:银行存款,贷:短期投资和()。[题号:Qhx011575] A、投资收益

B、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C、利得

D、营业外收入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非义务阶段中小学短期投资核算中,出售或到期收回短期投资,应:借:银行存款;贷:短期投资、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3、中小学校转让长期股权投资应做两个分录,借:待处置资产损溢,贷:长期投资;借: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贷:()。[题号:Qhx011576] A、投资收益

B、营业外收入

C、营业收入

D、待处置资产损溢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转让长期股权投资应做帐:借:待处置资产损溢;贷:长期投资;借: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4、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分类、范围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以及()。[题号:Qhx011577] A、学生自备桌椅

B、黑板粉笔

C、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D、广场喷泉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范围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5、中小学校固定资产取得时,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贷: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银行存款及()。[题号:Qhx011578] A、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B、库存现金

C、长期股权投资

D、外埠存款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固定资产的取得(购进一般账务处理)包括: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贷: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

6、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取得(长期应付款)发生时,应: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贷:长期应付款、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同时还应做以下分录:()。[题号:Qhx011579] A、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贷: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等

B、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贷:银行存款等

C、借:长期应付款;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D、借:固定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您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固定资产的取得(长期应付款)发生时,应: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贷:长期应付款、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贷: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等。

7、中小学校固定资产处置通过()科目核算。[题号:Qhx011580] A、固定资产处置

B、待处置资产损溢

C、固定资产

D、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固定资产处置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核算。

8、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对应()科目。[题号:Qhx011581] A、无形资产

B、固定资产

C、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D、总资产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新制度中无形资产对应“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

9、《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收入包括()。[题号:Qhx011582] A、经营收入

B、上级补助收入

C、私募基金收入

D、接受捐赠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收入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营收入,其他收入。

10、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新旧衔接包括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食堂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以及财务报表新旧衔接。[题号:Qhx011583] A、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

B、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不要求填列上年比较数

C、基建借款利息业务

D、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新旧衔接包括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食堂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财务报表新旧衔接。

多选题:

1、中小学财务制度不适用于()。[题号:Qhx011584]

A、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中小学校

B、独立核算的中小学校校办企业

C、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D、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

正确答案:AB 题目解析:中小学财务制度第73条: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中小学校,以及独立核算的中小学校校办企业,执行企业财务制度。

2、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关注要点包括()。[题号:Qhx011585]

A、明确中小学澡堂应并入大账反映

B、新增了公共财政改革涉及的会计核算

C、明确基建数据定期并入中小学会计“大账”

D、完整反映资产处置全过程及处置资产价值和处置收支

正确答案:BCD 题目解析:关注要点包括:1.新增了公共财政改革涉及的会计核算 2.明确基建数据定期并入中小学会计“大账” 3.明确中小学食堂应并入大账反映 4.完整反映资产处置全过程及处置资产价值和处置收支 5.调整专用基金核算 6.新增非义务制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教育教学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支出及其结余 7.调整了收入和支出科目的设置 8.完善结转与结余资金的管理 9.调整了会计报表格式。

3、中小学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列支并资本化的条件有()。[题号:Qhx011586]

A、增加使用效能/延长使用年限

B、一般为改扩建、修缮支出

C、一般为日常修理支出

D、维护正常使用

正确答案:AB 题目解析: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列支并资本化(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条件有:增加使用效能/延长使用年限;一般为改扩建、修缮支出。

4、中小学校的待处置资产损溢账户可用来()。[题号:Qhx011587]

A、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

B、盘亏或者毁损、报废的存货、固定资产

C、对外捐赠、无偿调出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D、转让(出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上一篇:直面下一篇:中考政治总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