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二

2024-04-22

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二(共9篇)

篇1: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二

《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

这周,我重新读了一遍《动机与人格》。下面我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记我的理解说一下。《动机与人格》是人本心理学之父、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的马斯洛所著。同时这本书也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这本书分为四部分:动机理论、心理病态与正常状态、自我实现、人类科学的方法论。第二部分“心理病态与正常状态”纠正了我对健康人格的错误认识。第四部分“人类科学的方法论”让我学会了让自己变得优秀、健康的方法。但本书主要讲的是第一部分“动机理论”的“需要层次”和第三部分“自我实现”,下面我说一下我对这两部分的理解。首先是“需要层次”。

需要分为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和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这两类需要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需求层次逐渐递增。人类动机生活组织的主要原则是基本需要按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列等级,优势需要一经满足,相对弱势的需要便会出现。下面是第三部分“自我实现理论”的理解。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是一项非正式的个人探索,他一生都在做着这件事。马斯洛选了他本人认识的一些朋友,以及一些公众人物和历史人物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人都是自我实现者)。通过对这些人的研究,马斯洛得出对自我实现的人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总体印象。

1、对现实的感知:这些自我实现者比常人有更强、更准确的对事物的感知、判断能力和对

未来的预测能力。他们能比其他人更加迅速、准确的发现被隐藏和混淆的现实。

2、接受性:自我实现者相对的不受令人难以抬头的罪恶感、使人严重自卑的羞耻心以及极

为强烈的焦虑的影响。即使他们身上有种种的缺点、与现实的差距,但他们可以以他们的方式接受他,而不感到有真正的忧虑。他们不会过多的被外界的的纷扰困惑,让自己处于罪恶感。

3、自发性:自我实现者在行为中是相对自发的,他们不会让习俗惯例妨碍他们认为很重要的事情。不过这并不是说他们豪放不羁、小题大做,或者不经过慎重思考草率行事。

4、以问题为中心:自我实现者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心胸宽阔,不为

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而困扰,以人类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为中心。

5、超然独处:自我实现者可以离群独处而不会伤害自己或者感到不适。他们喜欢独处,他

们可以泰然自若地保持平静,不会受那些在其他人那里会引起骚动的事情的影响。

6、自主性:自我实现者的发展和持续成长依赖于自己的潜力以及潜在的资源。他们不受外

界给他们的资源所影响。他们足够坚强,他们可以不受外界的赞扬以及自己情绪的影响。

7、清新的鉴赏力:自我实现者具有奇妙的反复欣赏能力。

8、高峰体验。

9、人类亲情:自我实现者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感情。他们具有帮助人

类了愿望,好像世上所有人都是一个大家庭。

10、谦逊与尊重:自我实现者都具有谦逊的态度,他们能够与任何性格的人友好相处。而且,他们更加懂得去尊重别人,甚至是恶棍,他们也不愿贬低货物入其人格。

11、人际关系:自我实现者比其他成年人具有更深刻和深厚的人际关系。他们具有更多的爱,更多的消除彼此界限的能力。

12、道德:自我实现者道德力量很强,有明确的道德标准,他们只做正确的而不是错误的事。

13、手段与目的: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几乎总是表现的手段与目的的界限泾渭分明。他们关注

于目的,手段则相当明确的从属于目的。他们常常既能够享受“到达”的乐趣,又能够欣赏“前往”本身的愉快。

14、幽默感:对于一般人感到滑稽的事情,自我实现者并不感到如此。他们的幽默常常是更

紧密地与哲理而不是与其他东西相联系。

15、创造性:自我实现者都以某种方式显示出具有某些独特的创造力或独创性。

16、对文化适应性的抵抗。

17、不完美性:自我实现者也有愚蠢的、挥霍的或粗心的习惯。他们会显得乏味、固执、令

人气愤。他们并没有摆脱浅薄的虚荣心和骄傲感。偶尔还会表现出出乎意料的无情。

18、价值:自我实现者以哲人的态度接受他的自我、接受人性、接受大部分社会生活、接受

自然和客观现实,这自然而然为他的价值系统提供了坚实基础。

19、二分法的消解。

以上便是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初读关于心理的书,感觉很吃力,很多理论还不能理解。希望能够通过以后的阅读,对这本书再有一些更深的理解。

篇2: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二

看完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我对于其着重论述的自我实现者颇感兴趣,进而陷入思索,试图将其理论与东方的文化作一下比对,看看两者能否融合贯通起来,且共同点与差异又在哪里,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着实让人兴奋!

根据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特征的描述,我试着对东方历史上以及现如今的著名人物作一番粗放性的筛选,看看有哪些人的人格类型吻合这些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而筛选的结果诸如尧、舜、孔子、管仲、包拯、王守仁、周恩来、稻田和夫等人的人格特征都符合了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特征的描述。

由此试想,东方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圣(人)贤,不就是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者吗?一个被马斯洛称之为真正健康的`人、全面得到发展的人,实现了人的最高级需求的人。

深入透析后我们会发现中西方的文化其实是互为交融、相互联系着的。

让我尤为深刻的观点还有一个: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的这部分极少数的人是真正的健康人,而绝大多数人是病态的、发展不健全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因此,社会才呈现出一副病态的样子,而人与人之间也在不休止地上演着矛盾、争执、冲突、怨恨、痛苦、悲剧……

篇3: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二

马斯洛在开篇就提出,我们的第一个命题声明:个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有组织的整体。每一个人在产生某种需要或是从事某种活动的时候都表明的是整个人的意愿和动机倾向。那种把人肢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分析的行为是荒谬的,例如“是‘约翰·史密斯’而不是他的肚子要吃东西”,因为“受到促动的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个人的某个部分”。我们不难理解这个命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有意无意地总是忽视这个前提。

这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是整体的功能不是构成整体的部分的功能的叠加,整体通常具有超越部分叠加之后的功能,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整体去理解学生和学习。

就学生而言,不仅在学习中需要调动其认知需要、学习的渴望,除了“知”,“情”“意”“行”也是不能忽视的。我们的学校教育因为过分关注学业成绩,有忽视社会问题和学生实际的倾向,强调认知发展忽视学生心智成长倾向,并对除了学业成绩之外的挫折表现得漠视,任学生的其他挫折自生自灭,学生时常因此感到能力不足并由此难以得到自我认同,过分长时间的学校生活使学生与亲人和朋友交流的时间和精力都受到限制……这些其实都是对学生是一个整体性的人的忽略,只看到了学生的认知的需要、学习的渴望,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感到一种内在的虚无,除了好好学习很难找到其他被认为合理的支点,对于怎样良好处理自己的全部生活常常感到不知所措。

就学习而言,需要调动的不只是一个人的视觉、听觉,还必须是整个人的参与,是包含整个人的经验、情感的参与。而在这点常常被忽略,我们关注学生通过某种学习之后的可以得到的标准化的成果,对于学生是否是调动自身的所有因素参与到学习中关心不足。只有学生整体参与到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力,最大程度提高学习的效率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都作为课程的目标,这是一种理念上的革新,但是制度上的保障依然不够,高考选拔制度一考定未来的压力,还是迫使师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与提高考试成绩有直接关系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上。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才是扭转乾坤的关键所在。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需要的满足

(一)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进行了分析,这五个层次的需要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两种是低级需要,后三种是高级需要。虽然“大多数的文明(以及它们的政治、教育、宗教学说等)是指向真理、爱、美的高级冲动被假设为时在本质上内在地不同于那些动物性的需要。进而,这两者又被假设为是相互敌对、相互排斥的,并为取得控制权而处于永恒的冲突之中。从这样一个视角来看,所有的文化以及它们的功能机构,都是站在高级需要的一边,反对低级需要”,但是马斯洛认为“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有着不同的特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两者都必须属于基本、天定的人的本性,它们不会异于或违背人性,它们是人性的一部分”。

马斯洛站在一个较为客观的角度解读了人性,取消了性本善或性本恶的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人性有其自身的弱点,但是也内在的具有控制这些弱点和削弱这些弱点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因素。他把这些因素称之为“控制马的缰绳”。

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拥有促进其发展的自身因素的同时存在阻碍其发展的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并存的,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灭阻碍学生发展的因素,因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就像不能要求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必须成为一个出色的演说家一样,性格内向的孩子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睿智深沉的思想家。任何学生的发展不是需要其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而是需要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发展中的学生其自身蕴含了自身的可能性,学校需要做的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制定学生的发展方向,而是要尊重和关心学生本身的意愿以及自身的可能性,并且调动其发展的冲动来冲破阻碍因素的束缚,

(二)需要的满足与如何满足儿童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每一个需要的产生都是以前一个低级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前四种需要为匮乏性需要,这些需要的尚未满足不断推动人们从事满足该种需要的行为,一旦匮乏性需要的到满足,这种行为也会停止,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成长性需要,它在匮乏性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且不会终止,会一直推动人们自我实现的活动。

在现在的教育和家庭以及社会环境中,出现了儿童的匮乏性需要得到过度满足的情况。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众星捧月的局面,对儿童的爱和尊重有时甚至是以牺牲成年人要得到的爱和尊重为代价的,儿童处于舞台的中心,所有的人都在迎合儿童的需要,甘愿作出各种妥协。物质上的过度满足和精神上的过度溺爱,使得儿童漠视已经拥有的,甚至倾向于低估食物、安全、爱、自尊和尊重的价值甚至对之不屑一顾,马斯洛由此指出“单纯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不够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有必要去体验坚强、隐忍、挫折、约束、限制等感受”。

中国重视教育的传统和“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以及整个社会弥散的对物质和社会地位的功利性追求,有些家庭为了配合儿童的学习,而放弃了对儿童其他方面的要求,放弃了对儿童作为家庭成员应学会的责任,放弃了儿童参与社会生活从而获得协作精神的可能性,忽略了儿童对精神上的爱的交流的需求。这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对学校生活的过分重视以及学业成绩的过分强调,会让许多学生感到来自学业的压力了甚至因此生出抗拒之情,即使不抗拒也很难使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自发的事情。学生可能学会了认知,但是在“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方面可能还是有很大困难。学习不应该作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的唯一期待,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生活之中,因为,教育首先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三、自我实现

马斯洛将将自我实现定义为“它(自我实现)是指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如同密尔在《论自由》中说:“人性倒像一棵树,要求按照使其成为活物的内部力量的倾向朝四面八方生长、发展。”每个人都要按照其本性,从事自己适合的事情,否则,人将永远处于不安和不满足之中。只有通过自我实现人才能成为其自身,只有自我实现人才能表现出其独特性。

这么说来,自我实现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产生以及其内在倾向的自由发展。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各种匮乏性需要的满足,当各种匮乏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坚持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的第一次产生是匮乏性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可是匮乏性需要能得到妥善满足的人少之又少,那么自我满足的需要的产生岂不是幸运儿的专利?这不是精英主义的思想?不过马斯洛同时强调产生了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对匮乏性需要的满足也拥有了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自我实现的人在面对匮乏性需要的重新缺乏的时候会弱化对匮乏性需要的强烈愿望,而依然将注意力的重点放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上。

笔者认为,自我实现的意识如果顺其自然产生,可能要以匮乏性需要的满足为基础,可是如果加入人为干预因素,在匮乏性需要没得到完全满足的情况下让人具有自我实现的意识也是可能的。在战争年代,自幼食不果腹的仁人志士依然存有满腔热情,将为国捐躯视为其自我实现的方式,这种自我实现不以匮乏性需要的满足为基础。这说明教育完全能够在唤起人的自我实现意识上发挥作用,教育也应该在此发挥作用。只有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每个人内在倾向性得以展开,才可能体会到幸福。教育也应该是关于幸福的。因为人类一切行动的目的都指向幸福。

自我实现意味着内在倾向性的自由发展,说的是根据个人心理特征和天赋潜能以及喜好的发展,这种发展必须是内在展开的,不是外在要求的。正如杰斐逊所言,“再没有比以相同的态度对待不相同的人更不公平的了。”对学生的自我实现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方式进行衡量评价,只要学生的拥有自我实现的意识并有志于此,只要学生的自我实现不损害他人,就应该得到保护。这是让学生感受到内在自由和自己的力量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华夏出版社, 1987.

[2]、[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9.

篇4: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二

关键词:大学生;成就动机;人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87-02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成就动机是一种社会动机,并且受到个性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曾有学者研究过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1];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的关系[2];也有学者专门研究过大学生自信、气质类型、家庭教养方式和自尊等对成就动机的影响,席美云就曾对当代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很多,除了社会、家庭、学校还有自身的因素,是所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3]。

但是人格特质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 成就动机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蒋京川以人格特征作为影响成就动机的中介变量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就动机与人格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教养方式、社会文化等因素通过人格这一中介变量影响成就动机的培养,而已经形成的成就动机又反过来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两者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交织作用、相互影响[4];黎建斌和胡醒豪还探讨过不同性别和水平成就动机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差异,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的人格特征存在差异,两性在各自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的人格特征存在不同差异[5]。通过人格研究, 我们可以对个体的特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对成就动机的研究, 我们则可以对个体的未来做出大体的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能不能用人格特性去预测个体的成就取向? 对正在成长的大学生群体而言,这些问题将显得尤为重要。在本研究中, 我们着重考察的就是人格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

一、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采用随机抽样法的方法从聊城大学抽取一到四年级的大学生为被试,共发放170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164份,有效问卷154份,有效率93.9%。按年级分类,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各有38人、38人、38人、40人;按性别分类,男生有75人,女生有79人。

(二)工具

1.成就动机测量表

成就动机测量表由挪威Oslo大学心理学家T.Gjesme和R.Nygard于1970年编制,经叶仁敏和Hagtvet(1955)修订而成。两表的分半班信度为0.77,效度为0.58。按照成就动机有正向与负向的两种预期结果的理论,此量表包括两个有区别的分量表:一个是测定与获取成功有关的动机Ms,涉及正向评价情境、结果的期望,另一个是测定与防止失败相联系的动机Mf,涉及负向评价情境、结果的期望。

2.大五人格量表

大五人格量表是建立在大五人格理论的基础之上,由美国心理学家科斯塔Costa和麦克雷McCrae在1987年编制成,后来经过两次修订;该测验的中文版由中科院的心理学家张建新教授修订;该测验的中文版由中科院的心理学家张建新教授修订;属于人格理论中特质流派的人格测试工具。这五个维度因素是外向性(E)、宜人性(A)、尽责性(C)、情绪稳定性(N)和开放性(O)。

(三)方法

1.评定方法

该研究随机选取被试,进行团体施测。首先认真宣读指导语,同时要求被试如实回答, 并向被试说明填写问卷的要求,一经完成, 当场收回,在收回问卷时,由主试进行及时审核。

2.统计处理方法

将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16.0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总体状况

大学生成就动机整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成就动机最大值为38,总体上追求成功动机略高于避免失败动机,且追求成功动机与避免失败动机相比,浮动较小,说明大学生群体的追求成功动机不如避免失败动机差异明显。

(二)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总体状况

将大学生人格特征各维度的原始平均分转换成标准分,分别为50.5、50.5、52、54、52,均处于大五位置解释表中的45-55这个范围内,所以说大学生群体的大五人格各维度均达到了常模,且宜人性相比较而言比较高,这说明大学生倾向于表现为容纳的、信任的、谦虚的、合作的、坦白的、不喜冲突的。

(三)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大五人格的相关研究结果

对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及各维度与大五人格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如下结果,成就动机与神经质N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追求成功动机与外倾性E、宜人性A和责任感C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外倾性和宜人性p<0.01,责任感p<0.05),且与神经质N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避免失败动机与神经质N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

(四)大五人格对成就动机预测力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确定大学生成就动机各维度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Stepwise)法,进行了大五人格对成就动机预测力的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大五人格量表中只有神经质、宜人性进入了回归方程,其中,神经质进入了成就动机的回归方程,其回归方程为:成就动机=20.186-1.246×神经质;宜人性和神经质进入了追求成功动机的回归方程,其回归方程为:追求成功动机=36.931+0.492×宜人性-0.368×神经质;神经质进入了避免失败动机的回归方程,其回归方程为:避免失败动机=27.329+0.795×神经质。

三、讨论

(一)关于成就动机一般状况的讨论

通过对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描述统计,可以发现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有所提高,这与近几年的研究一致表明,大学生成就动机整体水平均有很大的提高。大学生追求成功动机(Ms:x=40.81,S=4.93)高于避免失败动机( Mf:x=39.14,S=6.47 ),且两者的相关值达到显著性水平(r=-0.272 ,P<0.01)。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对追求成功具有较高的期望,而对于失败的种种顾虑和担忧较少,其消极的成就动机较弱。这种数据的分布对于取得成就较为理想,而且正体现和反映了大学生心理与人格发展的特点。

(二)关于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人格特征相关关系的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成就动机与神经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神经质对成就动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说明神经质对个体成就动机有一定影响,这与神经质的特征有一定关系,神经质反映个体情感调节过程,反映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神经质得分高者表现为焦虑、紧张、低自尊、情绪化、不准确等,他们对很小的挫折和问题也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并且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低分者则表现为平静、果敢、安全、自我陶醉等,并且他们的情绪很少失控,很少有大起大落的情绪体验[6]。因此可以看出个体的情绪越稳定,就有更高的成就动机。

大学生追求成功动机与宜人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神经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宜人性对追求成功动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神经质对追求成功动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宜人性高的人是善解人意的、友好的、慷慨大方的、乐于助人的,愿意为了别人放弃自己的利益。宜人性低的人不关心别人的利益,因此也不乐意去帮助别人。宜人性的这些特点均决定了,宜人性得分高的人追求成功动机越强。

大学生避免失败动机与神经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对避免失败动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得分高者表现为焦虑、紧张、低自尊、情绪化、不准确等,他们对很小的挫折和问题也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并且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这些特点就导致神经质得分越高,害怕失败的动机越强,所以神经质对避免失败动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本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已有的相关研究比较一致,陈建新、朱霞芳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与人格特征的各维度(精神质、外倾性、神经质和掩饰性)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其中追求成功的动机与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倾性、掩饰性呈显著正相关,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与精神质、外倾性、掩饰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外倾性高、神经质低的人,具备更高的成就动机[7]。所以可以得出,神经质、宜人性与成就动机的相关关系显著,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振宏,刘萍.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0,(1).

[2]隋光远.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探讨[J].人大复印资料,1992,(18).

[3]席美云.当代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4]蒋京川.论成就动机与人格[J].三峡大学学报,2003,(3).

[5]黎建斌,胡醒豪.不同水平成就动机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3).

[6]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8-50.

[7]陈建新,朱霞芳.大学生成就动机、人格特征与创造力倾向的关系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篇5:《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读书笔记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李长之著,三联书店 1984年5月版)

周艳虹

从总体上来说,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和评价司马迁及《史记》的学术专著。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一本学术专著。读完全书,我想了更多:

首先,在看完整本书后,我对司马迁这一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他所著的《史记》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李长之先生用自己手中的笔为我们“复活”了历史上的司马迁,使司马迁对于我来说,不再只是一个文学和历史学上的专有名词,而是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他的话语思想精神全部铺现在我的眼前,变成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人物。

对于想读或正在读《史记》的人来说,这也是一本很有借鉴价值的参考书。因为作者在分析司马迁的同时,也对《史记》从各个方面进行了仔细而深入的分析,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诸位对《史记》的兴趣,我即是被吸引的一位。

就学术性而言,这本书远超过其他同类书籍。作者在书中引入了翔实的史料,而更重要的是,作者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譬如,作者对司马迁的生年为建元六年作了猜测。尽管只是猜测,作者也举出了丰富的证据来加以说明。而比之更为重要的一点,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也使得整本书不那么枯燥,吸引着我不断地看下去。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使得作者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评价不够客观,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然而,有点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完全看懂整本书,或者说,我对这本书的某些部分,某些细节并没有完全看明白。李长之先生在说明观点的时候,往往会恰当地引经据典,而由于这些材料都是古文,鉴于我的古文功底不是特别好,我仍有许多地方不理解。

读完了这本书,我有了不小的收获和体验。然而,说实话,我还是不太喜欢这一类的学术著作,也许是因为其中引用了较多古文的关系吧。举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来说,在读完整本书以后,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吃了许多大的实心汤圆。慢慢地,汤圆的面粉表皮被消化掉了,却仍留下了许多没有被完全消化掉的内馅,这些没有被完全消化掉的内馅就留在了胃里,让人觉得堵得难受。

篇6:九型人格读书笔记

九型人格读书笔记

看完九型人格后让我认知每种性格的存在,接受每种性格存在的价值,尊重每种性格的使命,协发自内心深处对每种性格的人真正的包容。在现实世界中,处在健康状态的人不会持续生活在禅境一般的羽化状态中,也不会永远都是完人——不论这意味着什么。在苏菲教中有一句名言,阐释了人的性格与本体之间的关系。这句话是:“带着你现有的记忆和理解,去成为你之前的你。” 我们的大部分决定和爱好都是基于我们复杂的习性,而不是建立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不管我们会变得多么健康或幸福,我们永远都是不完美和有局限的。不要逃离生活遁入空门,也不要做人上人,寻求不可能的完美,而应当学会起身迎接巨大的挑战,成为或者说做一个真正的人。

篇7:24重人格读书笔记

《24重人格》是一部类似于自传的小说,作者因为小时候的经历产生了多重人格障碍,不过三十余岁之前,他还是非常正常的,不但非常正常的结婚生子,甚至在事业上也略有小成。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非常不幸的意识到自己在心理上可能有些问题。

在意识到这点之后,作者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特别是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庆幸的是她学了一点点心理学知识,勉强能够理解),为了治疗他们寻找心理咨询师、搬家、住进医院等等,经过数年的努力,他终于战胜了疾病,并且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函授),为心理治疗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完这本书,感想颇多。

首先是面对心理问题的态度。在中国,人们对心理疾病都存在一些偏见,不仅是普通人,就算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会对心理问题患者有些看法。在课堂上,学生对典型案例的态度也仅仅是感兴趣而已。至于对心理问题患者的正确态度:同情、接纳和支持,我觉得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在本书中,作者能够被治愈,除了专业的治疗之外,家人的接纳和支持也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是完整的心理咨询体系。可以说,这本几年前就完成的小说里,描绘的心理咨询体系是现在的中国只在教科书当中才存在。慈善人士的帮助、患者间的互助团队、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等,甚至是覆盖心理咨询行业的保险业。所有这些,在中国还是梦想。

篇8: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11年11月在校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护生, 共60个班, 每年级抽取7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共整群抽取21个班1156人;女1144人, 男12人;年龄15~18岁, 平均 (16.7±1.52) 岁。中职一年级护生379人, 二年级护生387人, 三年级护生390人。排除严重躯体疾病、重型精神疾病及无效答卷者。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首先测试网络成瘾量表。采用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 由2名经过培训的教师进行施测, 统一指导语, 测前取得被试知情同意, 测毕答卷当场收回。调查问卷中资料不完整或不真实的答卷 (如全选相同答案、测题漏答、背景材料填写不完整) 均判为无效问卷。1周后将检测出的网络成瘾学生视为成瘾组, 成瘾者左侧 (或前方) 一非网络成瘾学生视为非成瘾组, 2组继续完成其它两个调查表的调查。

1.2.2 调查工具

1.2.2. 1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CIAS) [1]:

该量表由台湾陈淑惠教授制定, 共26个题项, 是一种四级自陈量表, 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 分数越高, 表明网络成瘾倾向越高。

1.2.2. 2 成就动机量表 (AMS) :

采用上海师大叶仁敏修订Gjesme.T和Nyard.R编制的“成就动机”量表。量表共30道题, 包括两个分量表:追求成功的动机 (Ms) 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Mf) 。

1.2.2. 3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16PF) [2]:

测验共有187题, 采用三级评分, 问卷以16种相对独立的基本个性因素反映个体的人格特征。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网络成瘾情况

1156人接受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1132份, 有效率为97.9%;网络成瘾者85人 (7.5%) , 非网络成瘾学生1047人。从网络成瘾者左侧 (或前方) 挑选85名非网络成瘾学生组成的非网络成瘾组, 与网络成瘾组比较, 2组性别、年龄、年级无差异 (P﹥0.05) 。成瘾者女生84人, 男生1人。各年级之间网络成瘾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见表1。

*:各年级间比较, P﹥0.05。

2.2 成就动机情况

网络成瘾组学生成就动机为 (5.863±6.234) , 非网络成瘾组学生成就动机为 (8.263±6.765) , 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 。

2.3 16PF各因子得分情况

2组间学生在16PF中的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幻想性、实验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几个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 见表2。

*:与非网络成瘾组间的比较, P﹤0.05;**:P﹤0.01。

3 讨论

自1996年“网络成瘾”概念在第104届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提出以来, 网络成瘾量表不断涌现[3], 但目前对于网络成瘾的诊断尚无公认的标准。由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且比较适合中国文化[4], 故本研究采用此量表。

3.1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测查结果成瘾率为7.5%, 比国内学者刘英报道的中学生网络成瘾率略低[5], 这可能与本样本绝大多数为女生有关, 因女生攻击性弱、安稳、自我约束能力强。各年级在成瘾量表分上无明显差异, 这可能与本样本学生的专业、家庭背景、学习环境、文化程度等相近有关。

3.2 本研究显示, 网络成瘾护生成就动机低于非网络成瘾护生, 提示网络成瘾护生缺乏人生目标与理想, 做事消极, 随遇而安。由于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6], 因此可推断成瘾学生成绩多不良, 自尊水平偏低, 对未来缺乏信心, 从而放任自流, 沉迷网络。

3.3 16PF结果表明, 网络成瘾组护生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等得分均低于非网络成瘾组, 而恃强性、敢为性、怀疑性、幻想性、实验性、紧张性等得分则高于非网络成瘾组。说明网络成瘾护生具有缄默孤独、易生烦恼, 权宜敷衍、生活无目标、缺乏责任、缺乏斗志, 刚愎固执, 不能自制、不守纪守法、随心所欲, 做事冒险, 狂放不羁, 好幻想不务实, 缺乏自信, 易紧张, 怕挫折, 缺乏耐心等个性特点。有人认为[7], 网络成瘾青少年情绪表达与情绪调节能力不足, 不能得到他人很好的理解, 造成人际适应不良, 使之常处不良情绪感受之中, 从而促使他们求助网络空间进行舒缓和补偿。此外, 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在自律性人格因子上得分差异非常显著, 自律性低者往往缺乏上进心, 生活无明确目标, 内心充满矛盾, 不能自我克制, 与非网络成瘾学生比较, 他们更倾向于放纵自己的行为, 违反纪律, 控制自己上网行为的能力欠缺, 从而更易导致网络成瘾。这些结果与国内的研究结果存在许多相似之处[8,9]。

综合来看, 护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与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因此, 预防网络成瘾要从健康人格的培养着手, 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培养化解压力与负性情绪的能力, 培养坚毅与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等

参考文献

[1]陈淑惠, 翁俪祯, 苏逸人, 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 2003, 45 (3) :279~294.

[2]刘永和.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问卷手册[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 1987:1~12.

[3]随明明.国内常用网络成瘾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3 (7) :177~179.

[4]李卉, 王福兴.中学生网络依赖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16 (7) :664~666.

[5]刘蔚, 刘英.高中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及人格特征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2 (3) :50~51.

[6]易晓明, 李建洲.学习优秀与学习不良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和归因的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 10 (1) :1.

[7]高文武, 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 (4) :596~603.

[8]张媚, 王金爱.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其心理干预[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1, 8:1~3.

篇9: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二

生物医学模式在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该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它并不能很好的疗愈心理问题,而且一些物理、化学的治疗方法会对人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损害。很显然,生物医学治疗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

于是,心理治疗应运而生,即心理学方面的治疗。心理咨询是心理治疗这个大概念中的一部分,它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韦特默在十九世纪末提出“临床心理学”的概念。故我们把韦特默看做心理咨询的始创者。与此同时,一种被称为“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也开始萌芽。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确立了心理咨询人员的培养标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心理咨询工作在欧洲也重获新生。可是直到2001年,我国才跟上时代的脚步,正式把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列入中国职业大典。生活中,如果人们遇到心理困扰,最先想到的是向身边的人倾诉,或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帮助,而当他们遇到的问题超出一定范围,身边的人也无法帮助其摆脱,这时就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了。心理咨询师是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人员,他们协助来访者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是健康管家职业之一。

心理咨詢师在大众眼中是个神秘而具有人文关怀的职业,其实,它还同时属于高风险职业。心理咨询师们长期工作在负能量场中,接纳来访者的情绪垃圾,如果不能及时划分职业中的“我”和作为自然人的“我”的界限,那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此外,心理咨询过程中有一些来自来访者的不可控因素,咨询师们还应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具备强大的自我功能和相对完善的人格。然而目前,人们对这一职业群体本身的关注尚且不足。

人格是人们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整合模式,这种模式是区分于他人的,独一无二的。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在从事对他有重大意义,或是有挑战性的活动时,对成功的追求。心理咨询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在我国的发展还非常年轻。大部分人对心理咨询的职业特点了解得还不十分透彻。研究这一群体的人格特征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恰好可以从一个侧面来了解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特性。

我国近年经济发展迅猛,社会环境变化巨大,个体感受到的生活压力也在同步增加,心理咨询师作为保护人们心理健康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群体特质的研究进展对人类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每1万居民配备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数量为0.38,根据钱铭怡等人在2010年对我国未来心理咨询师需求的预测,按照12%的增长率,到2015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0.92。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将会加入到心理咨询师的队伍中来,他们作为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组成人员,我们有必要了解该群体的一些资料与特质,从而为筛选与测评提供帮助。

作为心理治疗的分支职业,说到心理咨询师的历史就不得不回顾心理治疗的历史。经过黑暗的西方中世纪,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从神灵附体中解脱出来。18世纪之后,心理问题真正被当成一种疾病,患有心理问题的人们也受到了更为人道的对待。法国医生菲利普·皮内尔(Philippe Pinel)在1801年写到:“与人们所认为的不同,心理问题不是对有罪之人的惩罚,而是一群生了病的人,他们遭遇着人性的痛苦,他们悲惨的状况值得全人类的关心。我们应该努力尝试着帮助他们,哪怕是用最简单的方式,也要尽力协助他们恢复理智”(Zilboorg & Henry,1941,pp. 323-324)。

紧接着,一个巨大的时代浪潮的到来深刻影响了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理状况,它就是工业革命,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咨询行业应运而生。20世纪初的职业指导运动为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广阔市场。而现代的专业咨询服务最早由波士顿的帕森斯(1980)开展。

两次世界大战时,卡特尔(R.B.Cattell)对心理测验进行的研究,并进行了以人格为对象的心理咨询。战后的美国,以军人为主体的心理咨询服务大力开展。这些都对心理咨询行业有促进作用。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作者是罗杰斯(C.R.Rogers),这一事件使得心理咨询事业发展得更为迅猛。此后,在1955年,第一批心理咨询师执照在美国心理学会的组织和审核下,正式颁发了。此外,战后的欧洲在心理咨询方面又重新起色。

2001年8月,经过我国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正式走上正轨,这标志着心理咨询服务在我国的职业化之路的开启。总体上说,我国心理咨询的职业资格化进程起步较晚,目前尚处在初级阶段。那么我国对于心理咨询师的需求又是如何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一个社会如果要保持健康层面上的平衡,那么每一千人就要有一个心理咨询师,”那么如果按照我国的人口计算,我们大约需要130万名心理咨询师才能达到这个要求。我国现已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人数约有60万,也就是说还有至少70万人的缺口,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处在心理工作者资源极度匮乏中。

然而,这60万人中,真正从事了心理咨询的人和真正能合格地从事咨询工作的人数,又是少之又少。许多人虽然取得了从业资格证,但却不知如何下手。不难看出,这是培训过程中的问题。目前,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基本被商业化的机构包揽,缺乏系统性、正规性,理论和实际的联系被割断,导致许多人只会理论知识,却不会做咨询。

此外,培训和自我成长上的缺乏导致了许多咨询师将自身的价值观投射到来访者的问题中而产生咨询策略误用。有人用镜子给心理咨询师做比,一个好的咨询师应当相当于一面镜子,清晰干净,这样才能准确地照出来访者身上的特点,及其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是没有经过正规全面培训或人格不完善的咨询师们很难做到的。

在美国,心理咨询师是学历教育,在进入硕士学习之前,学员要接受专业人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评估,一些明显有心理问题的人是不能进入心理咨询行业的,这条规则意义重大,它既是对今后的来访者负责,也是对咨询师本人的职业发展道路和心理健康负责。而我国目前对心理咨询师入职资格的审查机制还不够完善,甚至一些本身人格有问题的人也进入到心理咨询行业中来。

虽然我国的心理咨询行业中有如此多的弊端缺漏,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同时有一批热爱心理咨询行业、并愿意投身其中的年轻人。大家都在为推广心理咨询、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咨询做着各种各样的贡献。

阿尔波特(G.W.Allport,1937)收集了近50条人格定义,将人格概括为: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对己、对人、对事、对物做出反应时,其自身所展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心理品质。

在人格的相关性研究中,研究者在选择人格特质理论时,多使用A、B型人格分类法、艾森克三因素人格理论以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理论。然而当今人格领域公认的最能表现人格特质类型的大五人格理论却鲜有人使用,这对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人格和成就动机的关系是不利的。故本文应用的是大五人格问卷进行研究。

“预测治疗过程是否成功,通过检测一个变量就能做到,这个变量就是治疗者的性格,个人风格,也即‘心理学风度。在科学史上,有浩淼无边的文献都在证明着这一点。”班克特教授说。

咨询师的人格对咨询技术的运用有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心理能力上。甚至可以说,健康人格本身就是疗愈性的。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能否运用好反移情作用,取决于咨询师是否是一个内心安全、人格健全的人;一个心理咨询师若想对来访者起到自我接纳、内心宁静的榜样作用,他就必须寻找到某种自身的和谐;能否掌握好运用技术的时机,有赖于咨询师对时机的洞见,而这个洞见倚仗的正是咨询师健全的人格;咨询师健全的人格是为了来访者能够重新内化一个温暖安全的客体。

Pope 和Kline 曾在他们的心理咨询培训中呼吁:心理咨询的培训在招收学员时、评估咨询专业的学生时,应考虑个性因素。心理咨询师需要接触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 良好的社交风度有助于他们取得来访者的信任。另外,心理咨询的职业经历可以使人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更加懂得如何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简历和谐牢固的咨访关系。

成就动机的概念源于“成就需要”,是默里于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它的正式概念由麦克利兰和埃里克森提出。此后,阿特金森和韦纳也相继提出了有关理论。综合各个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把成就动机归结为:人们在完成某项任务时推动自身努力付出、达成目标的内部驱动力。

从业五年至十年的心理咨询师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从业四年及以下的咨询师。这说明,从业时间长的咨询师,对于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更愿意去实现,并且力求高水准完成。更加具有追求高标准的倾向。

上一篇:暑假观察日记下一篇:萌娃赖床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