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健全人民警察执法保障制度

2024-07-03

浅谈如何健全人民警察执法保障制度(精选6篇)

篇1:浅谈如何健全人民警察执法保障制度

浅谈如何健全人民警察执法保障制度

近年来,民警在执法执勤中受到不法侵害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切实加强保障、维护民警的执法权益,已成为当前公安机关的一个重大课题。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和危害性

民警执法权益,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权以及与之相应的生命健康权、名誉权、休息权、劳动保障和报酬权以及抚恤优待权等权利的总称。

当前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情形主要有:一是不法分子使用暴力攻击、谩骂侮辱、恐吓威胁等方法阻碍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二是不法分子进行恶意投诉举报、诽谤侮辱民警;三是一些地方领导指令民警越权参与非警务活动;四是民警的工作任务重,精神压力大,休息权、健康权受到侵害;五是政府财政拮据,公安业务经费紧张,警务装备不足,民警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六是民警执行公务,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强制措施过程中违法犯罪嫌疑人出现意外事件,却被错误纪律处分甚至被定罪判刑、赔偿经济损失,或者执法中存在违反法定程序、义务和纪律或办案中失误问题,依法理应予以纪律处分,却被定罪判刑、赔偿经济损失。

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直接损害当事民警的生命健康、经济收益、精神名誉等权益;二是阻碍、破坏公安机关及其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损害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性,影响警民关系以至党群关系;三是受侵害的民警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保障,将严重挫伤民警的积极性,个别民警甚至因此出现“工作是领导的,饭碗是自己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想法和作法。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从社会环境因素上看,这是受当前社会整体法制水平不高的影响。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大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问题,时刻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当前我国社会整体的法制水平还不高,一些群众一旦遇到自己利益受损时就直接采用暴力、漫骂等违法方式阻碍民警执法,而其他群众则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袖手旁观;一些人受到处理打击后利用控告、申诉渠道报复民警。

从自身客观因素上看,这是由警察职业特性决定的。“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作为社会治安一线力量,民警在查处违法犯罪活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本着“可顺不可激”原则,必然会受到一些攻击,不仅事中要承受从精神到肉体上的侵害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而且事后往往为了顾全大局还要忍辱负重。

从自身主观因素上看,公安队伍数量庞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为民思想观念淡薄,依法执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执法权益的能力不强。一是训练不足,民警实战技能不强;二是一些民警不敢、不愿、不作为、lua乱作为等直接影响公安机关的形象。据笔者调研发现,当前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由于我们的民警自身未能熟练掌握运用法律、执法不规范所引起,或者出于时间、精力、人力以及人情、关系等因素考虑,放弃追究侵害人的法律责任。三是一些民警法治意识不强,不懂、不愿、不能依法维权,甚至图一时之快,采取“合理不合法”的手段“以恶制恶”。四是个别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消极应对依法从严治警方针,为避免工作出纰漏、受处理,干脆“马放**、刀枪入库”,执法执勤时没配带武器警械,留下安全隐患。

从管理体制上看,一些地方党政领导指令民警越权参与非警务活动。一些地方领导在处理计划生育、房屋拆迁、征地等“老大难”问题时往往想到“要枪杆子撑腰壮胆”,指令民警超越职权参与非警务活动,使一些民警因此被追究责任。

从经济因素上看,受经济条件所限,民警的装备配备以及工资福利待遇保障不足。虽有新改善,但离新时期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当前多数地方财政还很难按照警务工作的需要,全面保障公安机关的装备配备,而且,公安工作任务繁重,尤其是第一线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民警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情况突出。如:有的基层领导、民警从警二、三十年长期工作在第一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却得不到评功授奖,而一些机关领导坐在办公室都频频得到评功授奖,显而“从优待警”存在偏差。

从内部保障环节上看,公安机关内部职能部门协调不足,保障乏力。一些公安机关领导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重视、协调不足;政工、法制、纪检监察、警务督察等管理保障部门职能作用发挥不足,缺乏协调作战,保障乏力。

从外部保障环节上看,一些部门对公安工作重监督轻保障,重处理轻保障。个别部门和领导在查处涉警问题上,存在先入为主思想,层层批转,层层加码,从严处理有余,保障保护不足。个别新闻媒体出于追求轰动效应、迎合部分读者猎奇心理等因素考虑,抓住片言只语未经深入调查就草率见报,甚至以讹传讹。

从法律因素上看,现行法律保障机制较薄弱,操作性不强。一是《刑法》主要依照“妨害公务罪”定罪量刑,而且构成条件十分严格,把民警等同于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缺乏特别保护;二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力度偏轻,震慑作用不强;三是《人民警察法》虽然明确规定民警有权拒绝执行超越职权的指令和其他警务保障条款,但缺乏具体的操作、保障措施;四是《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内部监督法规、制度侧重于建立健全对违法违纪民警的查处工作机制,缺乏对民警的人事救济制度的探索,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措施不多。建立健全民警执法权益保障机制的对策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也是对公安机关的法律要求。因此,从自身角度看,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自身素质,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维权。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执法为民观念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政治保障。政治思想工作是我党、我军在艰难困苦环境下克敌致胜的一个法宝。但当前部分民警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不强,对政治学习教育活动抱着应付走过场甚至抵触的态度。因此,公安机关必须结合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风细雨地做好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观念,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环境,打造和谐稳定的队伍。

学法、守法、用法,依法执法、依法维权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古语说得好,“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执法者,民警如果不依法执法,又如何能让老百姓守法?连自己的权益都不能依法维护,又谈何能维护好老百姓的权益?近年来公安机关积极开展警务公开、警务规范化建设、大练兵活动等一系列固本强基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四个能力”,下一步必须继续深化、提高,在规范警务活动、提高民警依法执法能力上下功夫。广大民警要树立起“依法执法”的法治观念和“只有维护好自己的权益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的维权观念,认真学法、守法、用法,严格按照法律和工作规范要求执法,并对侵害自己执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照法律途径,追究侵权者的行政、刑事法律责任和索赔经济损失、恢复名誉。有关公安机关和部门领导要大力支持民警运用法律武器维权,促进我国法治建设。

加强公安经费保障和社会救助力度,适当提高民警的经济待遇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物质保障。积极探索改进公安经费保障的新机制,争取按照“高于地方,略低于军队”的原则,保障公安经费,改善警务装备,提高民警待遇。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公安机关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如广东省成立了“广东省民警医疗救助基金会”、上海市开设了因公负伤民警快速救治的“绿色通道”,抚恤公安英烈和救助、医治伤残民警。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警为本”的暖心工程,必将极大增强警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协调沟通,增强合力,建立健全公安机关内部维权保障工作机制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组织保障。一是建立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一旦发生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情况,上级部门及时协调指挥后续警力支援,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民警受到伤害;治安、刑侦、督察部门事中及时做好固定证据工作,事后加大检查督促力度,确保把违法犯罪者绳之以法;宣传部门及时宣传报道,澄清事实;政工、财务部门及时探望慰问,医疗保险、评功授奖,落实从优待警措施;法制部门提供法律支持,指导用足用好相关法律。如上海市公安局大力支持“警告民”,仅2000年就有3名民警通过民事诉讼向侵权者成功索赔人身伤害赔偿金。二是积极探索新路子,建立健全保障、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工作机制。如借鉴澳门警方做法,民警受侵权或很可能遭受侵权情况下,及时向“110”报告,由督察部门进行现场督察维权;贯彻“二十公”精神,尽快全面推行地市以下公安机关实行纪检、监察、督察部门合署办公,纠违和保障并重;建立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制订维权工作制度,追究保障管理部门的渎职、维权不力的责任。

建立健全警察职业心理辅导制度,增强民警心理健康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必要手段。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今年初,公安部开通了全国民警心理咨询网站;广东省公安厅早在2004年初就聘请境内外专家成立了“广东省民警心理健康专家顾问组”,组建了全省公安机关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网络,受到了基层民警的欢迎。各地应依托公安院校师资优势,积极举办民警心理健康讲座,建立民警心理服务培训中心,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网站,主动为广大民警尤其是遭遇重大变故或重大突发事件的民警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增强民警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

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密切警民关系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群众基础。一是广泛宣传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职权和工作程序,减少和消除社会公众的误解和偏见;二是及时“曝光”侵害民警执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教育群众,震慑不法分子;三是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密切关注新闻报道尤其是互联网动态,及时通报警情动态,澄清事实,维护警队良好形象。

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动维权立法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长远之策。近年来,社会各界日益关注民警执法权益问题,建议在刑法中增加“袭警罪”罪名和制订《人民警察权益保障法》。为早日实现这个目标,公安机关必须先行一步,积极调研、探索保障、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新方法、新路子,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建立健全内部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工作规范和制度,确保已经得到现行法律确认的民警权利得到全面保障和维护,并积极推动修改、完善现有警察法律和制订特别保护法律的立法程序,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民警应有的权利,为维护和保障民警的执法权益提供最有力的法律保护。

篇2:浅谈如何健全人民警察执法保障制度

赵予广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日益增多的执法受阻、民警遭袭、恶意投诉事件,维护基层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解决民警在执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已成为当前公安工作急需正确面对和妥善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健全人民警察执法保障、待遇保障、安全保障、健康保障等制度有助于国家长治久安。

【关键词】执法待遇安全健康

一、人民警察职业保障现状分析

很多群众反映:警察如不值班,无论因私、因公都不愿着警服,为什么呢?原因有四:一是不值班遇到案件管不管不好界定,管是管不了,不管铁定有责任。二是警察执法无相关法律保护,导致在出警过程中受到挑衅和侵犯的现象比较普遍、办案中对民警进行诬告、陷害、辱骂和威胁等精神伤害的案件也急剧增加、暴力抗法、暴力袭警事件也时有发生(如上海6警察被杀一案)。三是同比差别大,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王凯读报”曾讲到:河北省赤城县和北京市延庆县山前山后相差20公里,老师工资一个是1800元,一个是6800元,造成了上访事件。且不说“安徽卫视”公布深圳公务人员工资起薪7,000-15,000元左右,也不说公安部领导所讲“警察工资高于地方略低于部队”,单说河北省多数地区工资3,000-4,000元左右,而张家口、承德地区只有2,000-3,000元。尤其一个省市内地区工资差别太大,如:同在宣化的北京驻宣铁路民警工资7,000-8,000元,补贴也非常到位,而当地民警工资2,000-3,000元,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心理失衡是不得而知的结果。四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很多单位制服与警服外观极其相似,导致群众对警察识别不清,表现突出的是保安和城管,经常是他们出了问题归结到公安机关。

笔者在百度网上搜索“每年警察伤亡”一词,显示2011年1月7日“凤凰网”资讯(原载《合肥晚报》)《中美警察伤亡对比报告》一文,指出:“1996-2001年(警察)年牺牲人数突破了500人,年均达到了484人。”2006年第35期(总第178期)《公安内参--袭警频发,挑战金色盾牌尊严》指出“袭警行为致民警月月有牺牲,天天在流血”。而从百度网搜索“每年军人伤亡”一词,除“出国维和(高薪)”有1、2人伤亡,基本没有任何数字。这个数据说明:和平时期公安是远远超过军队危险系数 1的国家执法机构,而干警工资和待遇却只和部队一级士官(三年兵)相当,更别提军官了。在这物价飞涨的时代(部分商家妖言惑众说涨物价是因公务员涨工资),二、三、四线城市、地区工资增幅几乎为零。既然“薪不如人”,不排除“有能力的人”另辟蹊径,因此提高干警待遇迫在眉睫。

二、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研究

(一)、执法保障

人民警察执行公务是依照国家法律履行职责的行为。《人民警察法》第5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但近年来,基层民警执法权益屡遭侵害。主要是:

①近年来不法分子公然暴力抗法增多,而这种极端藐视警察执法权力和司法公正的现象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造成“打了警察白打”印象);

②参与地方上访、拆迁、娱乐等非执法类场合执勤,典型的有湖南城管打死小贩警察抢尸事件(引发公安机关和群众矛盾);

③个别新闻媒体片面追求卖点、看点,捕风捉影、歪曲事实,甚至胡编乱造(影响民警形象和印象),一些网络谣言恶意中伤(导致公安机关威信下降);

④交通、工商、卫生、药监、质检、城管、保安、商场、煤气、自来水等非国家暴力机构佩戴类似警衔标志(出现国家执法随意化现象);

对策建议

⑴国家制定相关法律、出台强硬措施(群体性事件除外),尤其对明显有利于公安机关的案件,要对暴力抗法当事人重判、重处,并强化宣传。

⑵责令各地停止一切频繁非警务活动,公安机关全部由公安部统一直辖,所有非执法工作由厅、市机关协调。

⑶秘密责令全国媒体不得对公安机关进行恶意炒作,凡有此现象立即关停。

⑷各单位制服只可佩戴胸标(如单位、职务、姓名),绝不能出现类似(军)警衔标志。

(二)、待遇保障

①《河北省公安机关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套改工作实施办法》有一商讨之处::套改条件中第五款第一条“工作年限满20年且担任现职满3年的科员,可套改为一级警员”,那么二十年以下的呢?没有下文了……大家从工资表上可以看到民警都没有工龄工资,警衔差也只有12元,难道已工作19年和刚工作1年的人员工资待遇相同,会让人里觉得很平衡?或者刚工

作的新民警感觉自己很有发展和方向?及时封顶只会让民警丧失荣誉感和奋斗心。

②转业干部正连级(包括正连)以下,凡不够十八年的按二级警司待遇,就是工作了十七年也等同五年警校生。有人说部队兵龄和上学也算时间,好,减去5年,那么剩下的12年呢?

③上级领导考虑到了物价涨、基层苦,想给大家涨点工资,可是称呼有问题----“精神文明奖”,政策刚出台,就被告状信压了下来。原因是师出无名,凭什么大家一起干工作,有的人不文明呢?

④警察培训收取费用,然后通知回各单位报销,可是经常“泥牛入海”。

⑤县区警察工资不如市级警察、更不如省会警察,听北京公安处张家口段铁路民警说省会的警察也曾上访,恐怕都是因为差距太大吧?原因在于张家口铁路民警归口首都公安处,工资8000元;石家庄民警归口河北省,工资4000元。

对策建议

⑴警员职务套改应该分工龄、分年限,而且有后续。比如三年一个档或五年一个档,不能因为时间断绝了普通人的荣誉感和进取心。

⑵转业干部和警校干部同等待遇。转业干部目前占公安机关70%,政策制定的让人宽心才能鼓舞斗志。

⑶设臵公安民警生活补(按地区物价涨价差),工龄工资1年差100元、警衔1级差100元。此办法适用于全国民警或中国国籍公民。

⑷警校、军校培训同等待遇。是否可实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旅游景点免费。

⑸ “工作时平等薪资养廉,退休后高额薪金养老”。(2010年12月21日《法制日报》登载《日本:公务员收入官民一条线》称:日本工资标准拉式指数为98.5。即国家公务员工资水准为100,地方公务员工资为98.5。且德国、新加坡等国家也如此,都没有因为工资差别上访的案例,原因是“工资和待遇平等”。而香港警察很少有人乐意为一点蝇头小利出卖自己的后半生,原因是高薪养老。平薪养廉解决地方薪金混乱局面;高薪养廉解决离退休人员后顾之忧。所以笔者建议:平薪养廉保少壮,高薪养廉管老朽。这样能为国家阻断腐败的源头,并能为国家节省高薪的开支。

⑹公安机关是一支准军事化队伍,是和平时期流血牺牲最大的队伍,是不是可以仿照部队模式,由国家财政部或公安部直接拨付工资,这样既可以解决各地公安民警工资严重不一致的问题,也可以达到工资高于地方、略低于部队的标准。

(三)、安全保障

①国家法律没有硬性规定保护警察。

②很多警察工作很多年,从未见过枪,当出现紧急情况时,不要说群众,有时连自己也保护不了,出现了“打不赢、跑不动、不敢追”的常见现象,说明当前警察训练是不够的。

③在九十年代的政治书上就曾指出公安机关是国家暴力机构,所以老警察都说:当年30个人打架,1个警察就能把人带回派出所;现在坏人、好人都不怕警察,3个人打架,30个人不一定能把人带回来。

对策建议

⑴延用、借鉴美国和香港法律,保障民警安全。

⑵强化民警调解、枪械、体能训练。

⑶制服随身携带微型录音、录相设备,凡录有袭警证据,当事人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四)、健康保障

①警察工作危险,民警外出办案时受到伤害后经常得不到妥善救治。

对策建议

⑴民警生病、受伤时与军人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可与部队医院连锁挂钩)。

参考文献:

[01]2011年1月7日“凤凰网”(原载《合肥晚报》)《中美警察伤亡对比报告》

[02]《河北省公安机关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套改工作实施办法》

篇3:浅谈如何健全人民警察执法保障制度

据考, 陪审制度最早起源于雅典, “克里斯提尼改革”规定, 每个公民都有选举权和参政权, 可当选陪审员, 从此并首创了陪审制度。正式意义上的陪审制建于英国, 而在美国得到完善与发展。

我国司法制度中, 陪审制也是一项优良传统。该制度最早出现于革命根据地时期, 即著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后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予以确立。200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确立、推行并健全人民陪审员有效参与的陪审制与我国“人民司法”的理念与要求相契合, 在制度设计上能到提升司法工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之功效。

(一) 促进司法公正, 保障依法裁判

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生命, 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目标。而作为司法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陪审制, 其内含的司法公正价值与司法改革、司法现代化的这一价值目标是同向而行的, 其通过将具备生活常识的普通人与精通法律的法官的判断相结合, 实现常识、道德与法律的结合与博弈, 对司法公正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都起到极大的保障作用。

一方面, 人民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的直接效果就是促进司法实体公正。人民陪审员积极参与案件裁判, 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法官的职业偏颇、补全审判组织的知识结构。法官作为一名职业法律人, 在长期的审判工作中会获取大量的职业经验和积累广泛的法律知识, 但也会产生单纯从法律思维和明确的法律规定的标准来审视案件和当事人的弊端, 影响对于“事实正义”的判断。而作为“社会人”的陪审人员, 则正好弥补这一“刻舟求剑”式的法律思维偏差, 从“非法律人”对于事实的理解判断、从社会普世价值观、从基本道德范畴对于案件进行定性和衡量。“陪审团之评议案情, 使法理、人情均得兼顾, 且集多数人组成陪审团之智慧与意见, 本于良知而为公正之评议, 较之法官囿于法律之成见, 可减少偏私无端之裁判”1

另一方面, 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裁判, 可以有效促进程序公正。“与那些难以实现的裁判结果的客观正确相比, 法律审判活动具有的外观过程显得更加容易实现;只要法庭严格遵循了正当合理的程序, 它所制作的实体判决就应当被视为正确的、合理的。”2可见, 在司法实践中,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一样不可或缺, 而且更加易于达成。陪审制作为一种法定程序, 通过对其的遵守与落实, 又发动的陪审员监督司法程序是否依法展开, 保障了司法工作本身的程序公正。

(二) 提升司法公信, 优化司法环境

如果说公平公正是司法的生命, 那么公信力就是司法的根基。“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长者, 必浚其源泉”,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切实改善法治环境、不断优化司法环境, 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不可或缺, 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信赖与尊崇必不可少。提升司法公信力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也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人民陪审制度的落地与完善恰恰可以助力改革、提升公信。健全的人民陪审制度可以极大地保障社会公众参与司法, 这与当前正在推进的阳光司法有相近的效用。托克维尔在谈及美国陪审制度的政治作用时, 把有陪审员参加的法庭看成是“一所常设的免费学校”, “这个学校向人民传授治国的艺术, 培养公民的守法精神。”3从另一方面, 陪审制度通过让群众享有与法官 (除不得担任审判长外) 同等的职权, 让群众的真正参与案件的裁判, 可以极大地提升群众对于司法结果的认可程度, 经由“公众”自身作出的判断, 本身并是公信的体现。

二、当前人民陪审员制度与司法体制改革的差距性

虽然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确立与司法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是相同方向的, 力求司法公平公正的实现和司法公信的提升, 但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活力不足、生命力不强, 没有很好地完成制度设计的目标, 与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相去甚远。具体而言, 差距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合议庭“合而不议”

在司法实践中, 陪审员制度普遍存在、最为人所垢病的问题就是, 人民陪审员往往参与庭审, 却只听、只看、不问、不审, 状似堂上木偶;组成合议庭的案件, 在审理过程中人民陪审员往往并不发表意见, 或者意见无足轻重, 与独任审理本质上并无区别, 导致陪审制度“看上去很美”, 人民陪审员沦为装饰与摆设。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在审判中无法就司法过程的信任感通过人民陪审员向其他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传递, 不仅使一项重要的诉讼法规定的司法制度流于形式, 违背了人民陪审员与法官拥有相同职权的法律精神, 损害了严格意义上了程序公正, 而且使本应合议决定的重大疑难案件、有重要影响的案件裁判缺少了重要的公众常识、伦理道德、普通人思维参与, 在确保实体公正上大打折扣;甚至, 与陪审制度设计的初衷背道而驰, 反而成为损害司法形象、危及法院公信的污点, 引起社会的质疑。

(二) 人民陪审员遴选科学性有待加强

人民陪审员参与司法, 很大程度上影响案件的审判结果、关乎司法的公平正义, 如果依法、合理地开展陪审工作, 能够保证案件质量、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司法公信, 反之则很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而决定陪审制度能否落实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人, 也就是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既要在特质上有一定阅历和社会经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司法参与度, 也要在身份上有代表性、广泛性、权威性、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司法系统。然而在现实当中, 人民陪审员的遴选往往比较随意。根据《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 “符合担任人民陪审员条件的公民, 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向基层人民法院推荐, 或者本人提出申请, 由基层人民法院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查, 并由基层人民法院提出人民陪审员人选, 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但是, 在司法实践当中, 人民陪审员很多情况下都是由基层法院自行组织报名、选定, 导致选出的人民陪审员都是法院“偏爱”的, 配合法院工作的, 极大地影响其独立自主地参与陪审;同时, 在遴选陪审员的时候对于代表性、广泛性的考虑常常缺失, 又由于陪审员的遴选程序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 使得一些普通民众担任陪审员变得十分艰难。

(三) 人民陪审员与社会公众互动性不足

人民陪审员参与司法的积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法官的互动, 即积极参与案件的审理, 另一方面就是与社会公众的互动, 作为一架桥梁, 连通司法与普通百姓, 通过与公众的互动, 一是可以提升公众对于司法公正的期望值, 欣喜于司法是公众参与的, 司法工作并不是自说自话、神秘莫测;二是可以起到法律知识的普及作为, 通过向公众的解释、以其自身经历向公众进行宣传, 很好地消除公众的一些法律盲区, 将司法精神向公众进行传播。但是司法实践中人民陪审员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极待加强, 人民陪审员与公众的关系不够密切、沟通意愿不强、互动能力不足, 当事人对人民陪审员评价不高;此外, 人民陪审员的“精英化”, 导致陪审员本身就与最广大的公众存在鸿沟, 难以贴近, 影响其对于公众意愿的代表性, 导致的结果当然就是其参与的司法审判工作难以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

三、司法体制改革环境下的陪审制改革方向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 审判组织的确立首当其冲。因此, 在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必然有陪审制的改革与完善, 这也是与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让人民参与司法”相一致的。革除陪审制现有的弊端, 从人员遴选、案件参与、社会互动方面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 切实用好人民陪审员这一重要力量, 陪审制的改革应把握以下方向:

(一) 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遴选制度

应建立更加规范、具体、可操作的人民陪审员遴选制度包括一般遴选、个案遴选, 切实发挥司法行政部门和社区在推荐、遴选中的作用, 确保人民陪审员的遴选面向广大的社会公众、保障广泛的社会参与, 选出在各个社会阶层、各个社会行业都具有代表性的陪审员;确保遴选出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较强的人民陪审员, 提升案件审理参与深度。特别要注意, 转变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人民陪审员学历越高越好的认识偏差, 防止人民陪审员过度精英化和职业化。

(二) 明确人民陪审员只参与事实和证据认定

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具有丰富经验和阅历、对社会状况了解深入的特点, 将人民陪审员参与合议的范畴限定为案件证据的认定和事实的判断。一直以来人民陪审员既要参与事实认定也要确定法律适用, 往往超出了其知识能力, 也是导致部分陪审员对案件审理热情不高、参与不深的原因之一。将陪审员从法律适用中解放出来, 其与法官可以“形成了一种相互补充的平衡状态, 既避免了司法民主化的过度发展以致形成‘多数人的暴力’, 也有效防范了司法精英化的过度发展从而导致‘专制司法’的弊病。”4

(三) 明确人民陪审员权利义务

权责对等是规范人民陪审员参与司法的有效手段。人民陪审员既然与法官享有相同的权利, 也应承担其相应的义务。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应对于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 比如尊重事实、依法办案、公正裁判、主动回避等。

(四) 建立人民陪审员组织

通过建立人民陪审员组织, 可以更好地对陪审员进行管理, 使陪审员的工作更加中立, 形成与法院对抗的力量, 防止过度依赖于法院。同时, 也可以组织学习、培训等, 强化陪审员的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 建立起符合司法体制改革要求的陪审员队伍。

摘要: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诉讼制度, 由依法选举产生的人民陪审员参与法院审判活动, 对于以促进公平公正、提升司法公信为价值取向, 以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为目标追求, 向审判为中心转变的司法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依法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能够助力阳光司法建设、公平公正实现、司法公信提升、司法环境优化。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陪审制度的适用存在“陪而不审”、“合而不议”、人员遴选不够科学合理、人民陪审员与社会公众互动性不强等缺陷,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司法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迫切而必要。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必要

注释

11 蒋耀祖.中美司法制度比较[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6:389.

22 陈瑞华.程序正义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33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上卷) [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篇4:浅谈如何健全人民警察执法保障制度

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阶段,面对空前的大好发展机遇和重大任务,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南宁市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保险覆盖面还不够宽,距全民参保目标仍有差距。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推进力度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县区宣传仍不到位,信息网络化建设滞后,经办业务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三是被征地农民参保积极性仍不高。目前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虽已降低门槛,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但部分被征地农民缺乏风险意识,参保不积极。四是一些社保政策有待进一步整合和突破,如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之间的政策衔接问题等。

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举措,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市委书记陈武同志在南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各项保险制度”的明确要求,人社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将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使广大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伤有所偿,真正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感。具体要做到“一扩大四完善两提高”:

一、依法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社会保险法》确立了广覆盖、可转移、可衔接的社会保险制度,让更多的人纳入社会保险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要不断加大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村居民、被征地农民以及全体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险的力度;全面推进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参加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校学生和城镇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生育保险的工作。到2015年末,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 71万人、160万人、40万人、44万人、38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200万人以上,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30万人以上。

二、健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安享晚年的重要保障。一是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将符合条件人员全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二是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切实做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三是完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推动企业年金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职业年金、商业性养老保险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不断丰富补充养老保险的内容和形式。四是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部门联动机制,落实土地出让金优先安排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社会保障的补偿政策。五是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2012年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到2015年解决城乡养老保障制度衔接问题,妥善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相关特殊优惠政策的配套衔接。六是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继续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退休人员老有所乐。

三、健全完善医疗和生育保险制度。医疗和生育保险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和健康权益。一是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探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调剂金制度,合理控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二是建立全面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开展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等工作,实现“一卡通”就医即时结算,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三是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合理确定生育保险保障项目和支付标准,建立生育保险基金预警机制,确保生育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四是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协议管理,同时完善生育保险医疗机构协议管理。

四、健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是有效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一是完善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稳步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水平。二是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对正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给予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并适当提高其职业、创业培训补贴标准。三是做好失业动态监测工作,加强对较大规模的失业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四是完善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制度。建立失业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和防失业的功能。

五、健全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一是贯彻落实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加快推进进城务工农村居民参加工伤保险,重点推进进城务工农村居民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企业、煤炭矿产和爆竹烟花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在建筑、交通和水电等行业的施工企业建立以工程项目为参保单位的征缴模式,以参加工伤保险为主,意外伤害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综合保险体系。二是逐步建立与南宁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三是完善工伤职工待遇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工伤职工待遇水平,加强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

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和基金监督制度,依法实施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支付、管理、运营的全程监管。二是加强社会保险审计稽核。进一步规范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定反欺诈措施,强化对参保单位稽核审计监管力度。继续推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公示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内控制度。三是推进社会保险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和运营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加强协同配合。与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

七、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创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模式。加快社会保险数据库建设,逐步增加网上办理业务工作比重,积极拓宽网上参保登记、参保信息查询和待遇审核等社会保险经办新模式,为参保对象提供便捷、高效、多层次的经办业务办理平台。二是建立健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整合资源,成立县级社会保险事业局。加快推动县(区)、乡镇(街道)社会保险信息化平台建设,将经办服务向乡镇(街道)延伸,在行政村普遍实施社会保障协办员制度。三是加强经办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篇5:浅谈如何健全人民警察执法保障制度

王冉华

中国非正规就业人群逐渐扩大,因此非正规就业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因此下面我们就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逐步深入地探讨一下如何健全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一、非正规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定义

非正规就业,又称“灵活就业”,是相对传统就业(或正规就业)而言的,主要是指私营、个体经济中等非正规部门的各种就业门类和企事业单位等正规部门的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等就业形式。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二、我们的调查结果及全国相关权威数据

13人中1个人有养老保险,13人中5个人有劳动保护,13人中3个人有医疗保险,13人中2个人有公积金。

医疗保险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3263万人,约占总人数的33.3%。

工伤保险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6161万人,约占总人数的12.4%。养老保险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5707万人,约占总人数的19.7%。

三、现实分析及解决方案

由我们的调查数据和社会保障部发表的数据来看,除医疗保险外,其余社会保障项目的普及率都很低。

社会保障体系存在问题,以及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流动人口较多等社会现象,其中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现状更令人堪忧。雇佣关系不规范、不稳定、缺乏保障,导致非正规就业者处于雇佣关系的弱势一方,难以获得相应的权益保护。

要解决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就要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化,增强其法律强制性、逐步完善已有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比如区县在再就业基金中设立医疗费补贴专户;提供税收优惠,鼓励有能力参保的非正规就业人员积极缴费;为非正规就业人员办理养老保障业务提供更方便的途径;规定劳务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非正规就业人员法律援助的力度;加大劳动监察的力度,确保劳动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等。

篇6:浅谈如何健全人民警察执法保障制度

浅谈如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作者:颜玉玲 贾 赟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3期

【摘 要】随着新《会计法》的实施,会计的监督职能日益突显。然而,近几年来内部会计监督呈弱化的趋势。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对企业如何尽快健全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会计监督;内部;会计信息

【中图分类号】 F231.6

上一篇:挑战杯创业大赛总结下一篇:在全县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