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吧服务员工作流程

2024-04-23

餐吧服务员工作流程(精选4篇)

篇1:餐吧服务员工作流程

关键词:档案服务,对策,档案服务意识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 而档案服务则是档案利用的主要途径, 是当代档案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也是促进档案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近年来, 随着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不断增长, 如何满足百姓需求, 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档案工作应该怎样去做, 这是我们现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1 提高档案服务水平的必要性

1.1 强化档案服务水平是档案工作自身的需要, 也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保证。

档案各项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为社会公众服务这一主题来开展工作, 档案事业生存发展的空间才会拓宽, 档案、档案工作、档案工作者自身的价值才能得到社会的认知而带来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服务工作能够促进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提高档案工作质量, 使各项档案工作更趋完善。

1.2 社会的全面发展, 要求档案部门要充分开展档案服务工作。

社会全面发展, 相对以往社会发展而言, 现代社会已经或必将走上各行业按其自身规律全面发展的轨道, 这样客观上要求社会服务部门提供相应的服务, 档案工作就必然面临着为整个社会服务这一重任。

1.3 档案服务是档案管理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之一。

从档案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上看, 为社会提供高效能的档案信息服务将成为未来档案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新时期档案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服务工作不主动

由于档案系统长期形成的封闭和半封闭的环境, 许多档案工作者思想观念陈旧, 仍然停留在“重管轻用”上, 缺乏服务意识, 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档案信息的利用也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要有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更好地服务对待。为企业服务、为社区服务、为“三农”服务方面没有主动去思考、去联系、去实践, 而是等着别人找上门, 或者是上级下的硬任务。这种不积极、不主动的做法, 已经不适应提倡人性化服务的形势, 势必造成公众对档案工作的遗憾及不满。这一弊病是档案工作思路不宽、创造力不强、面对困难缩手缩脚的集中体现。

2.2 档案服务意识淡薄

新世纪之初, 我国档案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社会档案意识得到空前的提高, 档案工作人员自身的地位和档案意识也随之增强, 但是与整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相比, 档案工作还相对滞后, 而滞后的关键是档案服务意识的淡薄。长期以来, 作为服务机构的档案局、档案馆一直属于行政事业部门, 养成了背靠大树好乘凉、逍遥自在、养尊处优、不思进取、不求变革的思想意识和服务心态, 只求看好门、守好摊, 档案不丢失便可万事大吉, 缺乏应有的服务意识和竞争能力, 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档案工作的发展。目前存在的利用者寥寥无几, 档案馆“门前冷落鞍马稀”的萧条景象不也证明档案部门还存在着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现象吗?建设一个怎样的档案馆, 又以怎样的姿态服务于社会, 是档案部门必需认真反思并且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不思进取、消极等待只能坐以待毙。档案馆如果只是为整理而整理, 为保管而保管, 为编研而编研, 那么档案工作发展的道路就会越来越窄。因此档案馆应该强化档案服务意识, 促进档案馆事业健康发展。

2.3 档案宣传工作不到位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谁能遇到问题后是否想到利用档案呢?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立即想到遇到问题后到档案馆去查阅档案吧。人们对于长期处于“机关化、半封闭”的档案馆的了解, 还不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来得亲近和耳熟, 这充分说明档案宣传工作不到位、不到家, 这样严重影响档案的提供利用, 无法实现档案的高效服务。因此, 需要做好宣传工作, 使人们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3 新时期提高档案服务水平的对策

3.1 丰富馆藏, 夯实基础工作, 满足档案利用需求

档案的基础工作是我们搞好利用工作的起点。档案基础工作一方面是指档案馆的设施设备建设;另一方面是指档案的业务建设。也就是档案馆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在硬件建设上, 要积极争取早日实现建成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档案馆, 扩大阅览面积, 更新服务设施, 为利用者提供舒适的阅览条件。在软件建设上, 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档案馆藏就如同档案工作者的储备粮。“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要建设结构优化、内容丰富、体现地方特色的馆藏体系, 才能应对新形势下不同的档案需求。

3.2 逐步改变档案服务工作的被动性, 提高档案服务工作的主动性

所谓“被动服务”是指档案界传统的服务方式, 就是坐等利用者上门, 你来查我提档, 你查什么我提什么。而“主动服务”笼统地说就是主动出击, 走向社会。比方说长江发大水了, 档案部门连夜整理洪水灾情规律报告, 并配以历史上抗洪经验材料;要整治海河, 档案部门提炼出两次整治海河的经验等。档案服务工作的开展, 客观上有一定的被动性, 这是事实。但如果档案服务工作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不能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主动性服务, 那么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就很难得以提高, 社会影响也很难达到所期望的地步。更重要的是, 许多档案的社会价值无法实现或及时实现, 档案工作的社会功能将因此受到影响。提高档案服务工作的主动性, 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主动了解社会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用户研究;主动进行专题分析预测服务;在把握社会需求及其特点的基础上, 有计划地编纂出版档案史料和公布档案文献, 为学术研究超前提供系统的信息。今后应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坚持被动服务的基础上, 加快主动服务的发展, 使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3.3 档案服务工作要充分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

现代化的办公技术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从档案服务工作来讲, 社会发展迫切要求档案服务手段尽早实现现代化。具体包括:实现档案信息检索的计算机化;以电子技术为手段, 实行档案信息的综合利用;档案信息的光盘存贮与复制。随着光盘技术的逐步推广, 未来可以利用光盘对重要档案文件进行全文存贮, 利用者可以通过光盘系统设备, 在找出所需档案以后, 直接进行复印, 从而提高利用速度。

3.4 要搞活档案服务工作

如何搞活档案服务工作呢?我们要结合每个档案部门的实际情况, 开展各种形式的档案服务工作。搞活的具体形式包括:

3.4.1 办活阅览室, 一是要增加阅览资料,

二是自编档案信息资料, 三是交流各种档案信息资料, 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3.4.2 举办各种档案展览。

3.4.3 编写各种参考资料。

3.4.4 积极主动提供服务。

档案专业人员的品质、能力和条件是完成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的保降, 而优质服务是工作的宗旨。做好服务工作, 要内外结合, 多方面, 多渠道。目前一般的服务方法是:查阅、借阅、复制、咨询等。

参考文献

[1]刘菊红.新形势下开展档案服务工作机制创新的思考[J].山西档案, 2006:100-101.[1]刘菊红.新形势下开展档案服务工作机制创新的思考[J].山西档案, 2006:100-101.

[2]乔丽.浅谈做好档案服务工作的几点认识[J].科技资讯, 2006 (31) :178.[2]乔丽.浅谈做好档案服务工作的几点认识[J].科技资讯, 2006 (31) :178.

[3]王敏杰.强化新形势下的档案服务工作[J].黑龙江档案, 2003 (4) :17-18.[3]王敏杰.强化新形势下的档案服务工作[J].黑龙江档案, 2003 (4) :17-18.

篇2:餐吧服务员工作流程

一、基于“亲民躬政, 播撒爱心”服务理念的服务质量提升

1. 将加强学习培训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结合点

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 不断提高服务技能。组织婚姻登记员认真学习《青岛市婚姻登记员行为礼仪规范》, 广泛开展行业文明礼仪教育。积极组织婚姻登记员认真学习婚姻法律、法规, 参加全省婚姻登记培训, 不断提高婚姻登记员的业务技能。

2. 将诚心诚意为民办实事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落脚点

建章立制, 规范服务行为, 婚姻登记处严格要求婚姻登记员认真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为民服务, 为民解困”的理念, 婚姻登记员坚决做到遵纪守法, 不向当事人索要任何财物, 言行举止规范, 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当事人, 经常性地进行换位思考, 始终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向当事人免费提供便民小条, 以便当事人备查, 方便群众。在接待过程中做到主动热心、态度和蔼, 流利地回答当事人的咨询, 能当场办的事当场予以办理, 无“拖、卡”现象出现, 遇到不理解的群众, 能做到有理有据地说服, 耐心周到地解释。

3. 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落脚点

市婚姻登记处把相关政策和工作制度, 办理婚姻登记的条件、程序、时限、收费标准等内容按规定上墙, 同时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 向服务对象发放行风建设问卷表等形式, 自觉接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 千方百计改进工作, 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方便群众, 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深受群众的好评。

二、巩固全国婚姻规范化建设成果, 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和理念

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 使全体婚姻登记员能够正确看待得与失、苦与乐、名与利, 平衡好奉献与回报的关系, 以平凡的岗位为舞台, 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在登记过程中, 要求婚姻登记员不仅坚持做到“严格执法”, 更加注重“为民服务”。

1. 坚持以人为本, 服务凸显人性化

民政之要在于为民, 突出为民, 就抓住了民政工作的根本。婚姻登记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 不断更新服务理念, 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让服务更具人性化。按照“人性化”建设的要求, 设立结婚登记室、离婚室、侯登区和婚姻服务区, 为每对办理婚姻登记的当事人提供了相对独立的私密空间。针对部分当事人工作日内无时间办理结婚登记和部分残疾人、病人行动不方便等实际情况, 制定结婚登记预约服务内容、流程、协议等, 开展“预约结婚登记”和“上门结婚登记”等便民服务活动, 为结婚登记当事人提供了便捷的绿色通道。

2. 坚持精益求精, 服务追求完美化

婚姻登记员把每个服务对象都当做自己的朋友, 注重每个服务细节, 认真接待每一个服务对象, 认真做好每一个服务细节, 力求服务“完美化”。在办理结婚登记过程中, 除了恭贺外, 还及时告知服务对象应注意的事项, 宣传妥善保存婚姻证件的重要性以及婚前体检和优生优育的重要性;提示领取结婚证后如何去办“准生证”。办理离婚登记时, 工作人员“将心比心”, 为服务对象着想, 用平和的气氛、关爱的语言感化他们。针对一时冲动来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 工作人员根据实情, 做好劝说调解工作, 使许多想离婚的夫妻“赌气”而来, “牵手”而归。

三、基于作风建设提升年的服务理念创新、领域拓展以及层次提升

1. 以争创婚姻登记服务标兵为主题, 创新服务理念

成立了“黄岛区民政局争创‘婚姻登记服务标兵’领导小组”, 并出台了《关于开展争创“婚姻登记服务标兵”活动的实施意见》, 从依法行政、工作效能、行为礼仪、民主评议、群众评议、日常考核等六个方面进行百分制考核, 每月给与通报表扬。建立完善了“三位一体”的婚姻登记执法服务评价体系, 即“内部评议”、“社会监督员评议”、“服务对象评议”。由分管领导、婚姻登记处主任组成婚姻登记执法服务评议领导小组, 每周检查一次婚姻登记员行为礼仪规范是否符合要求, 每月抽查一次婚姻登记档案, 检查登记条件、登记程序是否合法。从社会各界聘请7名社会监督员, 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 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评议婚姻登记执法服务情况,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2. 启动新结婚登记颁证宣誓仪式, 拓展服务领域

黄岛区民政局于2010年1月12日正式启动结婚登记颁证宣誓仪式, 将结婚登记颁证仪式完全纳入结婚登记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婚姻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强化了法定婚姻登记的地位。

3. 明确新服务流程, 提升服务层次

婚姻登记大厅是集婚姻登记执法与服务于一体的便民服务窗口, 为了进一步规范登记程序, 提高服务质量, 登记处精心组织, 实行叫号排队制, 增设初审窗口, 设专人在侯登大厅负责初审证件、引导咨询和叫号排队, 一方面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另一方面确保了登记秩序井然, 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四、以开展情系新人活动为载体, 为新人的幸福与美生活保驾护航

1. 实施“政府买单, 自愿婚检”优生工程

新《婚姻登记条例》以自愿婚检代替强制婚检后, 婚检率急剧下降, 导致不少疾病漏检, 使许多乙肝、艾滋病等传播性疾病在婚后才暴露出来, 而且新生儿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出生人口质量下降, 造成许多不幸的家庭, 带来许多社会负面影响。为此, 市民政局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在婚姻登记处设立了便民服务窗口, 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与优生四项检测, 费用由政府买单, 实现了自愿婚检福利化, 优生优育社会化。在婚前医学检查的同时, 区妇幼保健院还为新婚当事人提供广泛的新婚卫生指导与咨询服务, 为新人的幸福和美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医学保障。

2. 推行婚前财产公证和离婚协议公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 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 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 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 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为了“弘扬诚信婚姻, 筑造幸福家庭”, 协调市公证处在婚姻便民大厅设立了服务窗口, 在坚持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 开展婚前财产公证和离婚协议公证。一方面保护了婚姻当事人身份上、财产上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也预防纠纷, 减少诉讼, 为新人的幸福和美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信用保障。

3. 开展“拒绝家庭暴力———牵手一生幸福”活动

针对近年来家庭暴力宗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为进一步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思想, 实现教育在先, 预防为主的原则, 婚姻登记处与区妇联等单位联合开展“拒绝家庭暴力———牵手一生幸福”活动, 在办理结婚登记过程中, 请每对新人自愿签署婚姻“承诺书”, 相互作出承诺:“夫妻一切权利义务平等, 双方自愿和睦相处, 互相尊重, 互相体贴;反对家庭暴力;弘扬家庭美德, 做到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年底与区妇联定期对签署“承诺书”的新婚家庭进行回访, 评选出了百个“优秀和谐家庭”。

4. 建立了协议离婚适当调解机制

通过对近年来协议离婚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认为不少当事人申请离婚登记是因为一时家庭矛盾, 或一时感情冲动, 夫妻感情并未完全破裂, 婚姻登记处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家庭建设的需要出发, 创新“规定动作”, 建立了“协议离婚适当调解制度”, 在受理离婚申请时, 针对当事人提出离婚的原因, 区别不同情况, 进行适当调解, 特别是对一些因家庭纠纷、感情一时冲动要求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 婚姻登记员通过耐心细致地劝说调解工作, 使许多夫妻破镜重圆。

黄岛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市政将“亲民躬政播撒爱心”的民政理念作为服务宗旨, 以“作风建设提升年”为契机, 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延伸服务内涵, 将原来工作中的难点变成了现代工作服务亮点。同时, 工作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创新, 取得了新的突破, 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再接再励、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刘静.关于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工作的思考[J].消费导刊, 2013 (04) .

篇3:餐吧服务员工作流程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理论,纳税服务,建议

所谓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 为纳税人提供的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 它作为税收征管的基础环节, 是衡量一国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指标, 对于提高纳税遵从度、减少税收成本和加强征纳双方沟通等意义重大。当前,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深入, 要求我们税务机关不断开拓创新, 优化服务, 转变思路, 规范征纳行为, 完善纳税服务。未来一段时期内, 我们要建立的纳税服务是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 “以纳税人为中心”, 各级税务机关对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取得一定成绩, 但仍与纳税人实际需要和国外先进纳税服务体系有一定差距。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者登哈特夫妇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 特别是针对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而提出的, 对于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具有很好的借鉴之处。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涵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 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应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 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上, 关注履行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 从而更加适应现代公民社会发展需要。与传统行政理论相比, 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民置于整个治理体系的中心, 而非政府自身, 旨在重视公民社会与公民身份, 重视政府与社区、公民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合作共治, 提升公共服务的尊严与价值。笔者认为, 新公共服务理论具有三个核心内涵:一是人本精神。人本精神是服务型政府的灵魂。归根到底, 公共管理的着眼点是人, 只有在充分尊重人, 并且努力满足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人的各项合理需求的前提下, 公共管理活动才能取得成效。二是责任意识。贯彻责任精神, 就要求公共管理者积极回应公民要求、倾听公民呼声、方便公民选择、鼓励公民参与、部门绩效评价以公民为主体。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各个流派, 都主张政府的服务要围绕公众的切身利益, 面向公众, 而不是面向权力, 政府的职责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的一切合理需求。三是服务理念。服务型政府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其更加凸显政府的服务意识, 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服务理念强调的是, 公共管理的权力和合法性来源于公众, 公众的满意度是评判公共管理活动的最终标准, 管理者应抱着服务的信念对待公众。

二、用新公共服务理论评价目前纳税服务工作的不足

1.征管体制无法体现“人本精神”。

“管本位”还是“人本位”仍是当前困扰纳税服务工作的难题。从现行征管体系上看, 无论是制度还是流程, 对内 (税务机关内部) 对外 (纳税人) 仍以“监督、制约”为主要目的, 出发点的并不是如何高效、低成本的为纳税人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而是更多的去规范税务干部和纳税人的涉税行为, 常常造成税务工作人员主观上的积极主动与客观上履行职责时所受到的约束难以协调, 落实“人本精神”缺乏内、外条件。

2.“大服务”责任意识的欠缺。

社会对纳税服务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 认为这是专业部门的责任, 导致大服务意识欠缺, 纳税服务工作在基层中落实的并不理想, 各部门参与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实际上, 纳税服务是融入整个税务管理全过程, 应该在管理中体现纳税服务至上的理念。譬如在美国, 纳税服务在税收管理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他们认为:“纳税服务 (Taxpayer Service) +税收执法 (Enforcement) =税收遵从 (Compliance) , 认为通过优质高效全面的服务促进纳税人自觉主动依法纳税, 从而提高纳税人遵从度。

3.评价监督机制尚未健全。

以往各级地税机关绩效评价主要通过上级对下级的行政内部考核来体现, 虽然近年来地税部门开始重视引入纳税人的意见, 但基本上还是处于自评状态。在新公共服务理念指导下, 公众的满意度是评判公共管理活动的最终标准。换言之, 地税部门绩效评价的主要标准应当来自纳税人, 而非上级主管部门。

4、税务人才队伍建设无法适应形势。

纳税服务工作贯穿于整个税收征管全过程, 干部整体队伍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 各级地税部门通过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深化地税文化建设等途径, 使干部队伍业务素质、干事激情得到很大提高, 但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培养地税人员的服务意识, 必须强化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敬业精神, 提高地税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本领, 才能适应纳税服务工作的形势。

三、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1.牢固确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

“以纳税人为中

心”, 就是在纳税服务的实施过程中始终将纳税人放在首要位置, 落实好“始于纳税人的需求, 终于纳税人的满意”服务目标, 在这种理念的导引下, 税务机关在实际工作中应切实考虑到征纳双方办理涉税业务的成本与效率, 不只考虑约束、规范。在具体办税时, 要将国家税收政策尤其是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 让纳税人感觉到国家不只是“取”, 同时也在“给”, 使纳税人能真正融入纳税征管体系中。

2.积极构建独立于征纳双方之外的第三方评价体系。

经常性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 收集纳税人意见和建议, 让税务部门对自身工作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实际上, 已经延续多年的社会公众监督方式“行风评议”应该是第三方评价机制的雏形, 但评价机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以及评价的广度与深度等只是以“监督”的方式存在, 所以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第三方评价方式, 更难以谈上一种独立的机制形式, 并且这种方式由于其结果要跟被“评价”单位的很多利益挂钩 (如年终考核、被评价单位的荣誉等) ,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种评议的结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说到底, 这是一种“政府行为”。真正的第三方评价就是要求“置身事外”的第三方为“身在其中”的征纳双方的行为去评判, 去真正了解其需求, 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在没有真正形成这一评价体系之前, 可以内外、多元化评价方式共存, 定期或不定期邀请社会评价机构进行全面评估。

3.努力加强纳税人才队伍建设。

篇4:餐吧服务员工作流程

近年来,Web服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服务已逐步从企业级服务集成过渡到面向互联网环境的服务体系结构之上。为了协同互联网中的各种制造资源,经常需要把一系列运行在异构的、异地分布的服务器上的Web服务组装成一种具有更大粒度的增值服务或系统[1]。流程可以由互联网上的服务组合而成,而流程本身又可以被封装为复合服务[2]。这种面向服务的流程依据服务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把一系列基本服务组装在一起,实现基本服务间的复杂交互[3]。服务间的逻辑关系可以静态地被描述,相当于工作流模型,用于控制服务的执行顺序。而复合服务在运行时,需要根据静态的描述以及一定的调度算法,动态选择并调用各子服务,即Web服务工作流。Web服务工作流基本上是一个静态组合、动态绑定的过程,其中,直接影响Web服务工作流运行效率的就是服务的选取和调度策略。

目前,使用工作流技术对Web服务进行组合的研究已有不少。许多研究项目[4,5]都能为企业提供一个动态的服务查找、发现与运行时动态绑定的服务合成平台。SciDAC-SDM项目[3,4]严格区分了业务层面的工作流模型描述和由服务组成的可执行工作流,通过协同手段把抽象工作流映射成执行工作流。这些研究都只能静态映射工作流的业务领域和服务环境,不能根据服务的实时信息选取满足需求的服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属于实时信息,很多方法[5,6,7,8,9,10,11]都是选取满足QoS的服务实例去执行,但诸如执行时间、服务费用、路径带宽、可靠性、可用性、资源利用率等QoS指标主要反映的是软件系统的运行状况。在服务工作流运行时,根据业务的发生情况选取服务更为重要,目前的研究还很少。

本文从业务角度提出基于资源约束的服务选取方法,首先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服务的相关资源约束、资源约束的满足性进行分析,并作形式化表示,再基于此给出基于资源约束的服务选取算法,并给出实例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广义地讲,制造资源是指完成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生产活动的软硬件元素,包括设计、制造、维护等相关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元素[4]。企业软件的应用就是对这些制造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并借助工作流技术实现业务过程管理。工作流模型除形式化地描述了业务过程逻辑外,还定义出业务活动流转需要满足的约束,这些约束能否得到满足要等到运行时才能决定。而这些约束的对象和目标正是工作流执行的关键,它们本身是业务数据,都是制造资源的计算机表示,同时还决定着工作流的执行方向,比如出库时的库存量、订单审批时的金额、信誉评估时的客户交易记录等,被称作工作流相关数据[12]。

但是,由于面向服务的工作流运行在分布的环境下,各企业提供的服务具有自制性,无论出于经营上的考虑还是技术上的考虑,工作流模型很难达到企业间的共享。而且现代企业的业务流程往往表现为动态性和灵活性,如企业目标的不断调整、合作伙伴的变更等,在建立业务模型时,无法确定流程的每一个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只有流程实例在运行的过程中,根据当时的运行环境动态地修改其配置、控制和数据信息,整个业务流程才逐步得到完善。因此,资源约束的不满足会导致服务的执行“无功而返”,要尽量避免选取这样的服务。但在传统的方法下,资源约束的满足性又必须通过选取和执行该服务后才能判定,因此,若要基于资源约束解决服务选取问题,就必须提前判定资源约束的满足性[13]。

2 资源约束对服务选取的影响分析

资源约束的描述形式很多,如基于XML的工作流模型描述语言、程序代码等都是对资源约束特征的描述,其满足性就必须要等到系统运行时才能够判断。伴随着资源的分配、消耗与再生,一个服务执行时受到的资源约束没有变化,但约束的满足性却时刻在变化着。所有依赖同一资源的服务实例,无论来自同一服务,还是来自于一个Web服务工作流的不同服务,它们必然都依赖于该资源并相互影响。如图1中的销售服务工作流中,不同订单对同一产品的出库服务会产生资源竞争,采购服务也间接地在库存资源上与销售订单相互影响。

每个服务的约束满足性完全可以在服务执行前得到判定,这是因为资源约束具有以下几种性质:

(1)资源约束之间具有相关性。

由于不同服务实例之间存在着资源竞争,资源分配约束不一定能满足所有的服务实例,如果某服务相关的资源约束得不到满足,不仅该服务得不到预期结果,影响整个工作流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占用或消耗了其他资源,又会影响其他工作流对这些资源的分配,使其他工作流也因不满足资源约束而无法执行。如图1中的物流管理过程中,如果运输能力不足,则会影响销售过程的发货时间,间接地影响成品库存控制,进而影响库存管理过程的库存成本和库存周转期,还可能继续影响采购过程中的采购到货时间和原料库存控制。

(2)资源约束的满足具有时效性。

以资源为例,在不同时刻资源约束的满足性很可能不同。如销售过程中的库存资源,可能在接到订单时还不满足需求,但发放销售通知单时库存已可用。

(3)资源本身具有有效性。

由于资源可以消耗和再生,故一个活动对资源的消耗依赖于上游活动对该资源的再生。

基于上述性质,在选取服务前判断资源约束的满足性,可准确地选取可用服务,并能保证服务的成功执行。

3 服务间的约束依赖关系

工作流模型可以看成一个有向图,在有向图中,活动表示成节点,边表示节点之间的逻辑序列[4]。工作流的活动,无论是普通的本地功能还是异地的远程操作,都运行在分布的环境下,都被看成Web服务。这样,活动间的时序关系就构成了以服务为节点的有向图[8]。服务间的数据输入输出关系是数据视图[8],称作数据依赖关系。服务间存在的两种关系定义如下:

定义1(时序依赖关系) 对于工作流图中任意服务节点SiSj,在约束条件P以及控制结构的控制下,如果能够确定出一种执行上的偏序关系SiSjSjSi,则称服务SiSj之间具有时序依赖关系,记为SiΡSj或者SjΡSi,工作流模型M的时序依赖关系集合记为TD

定义2(数据依赖关系) 设SjSi分别是两个服务,若Sj的执行依赖于Si所产生的值Di,则称服务SjSi之间存在数据依赖关系,记为SiDiSj,工作流模型M的数据依赖关系集合记为DD,所形成的图称作该服务工作流图的数据流图。

根据对约束的相关性和约束满足的时效性分析可知,工作流模型中,资源约束的满足性决定了服务能否被选取执行。依据前面对资源的分析,将资源定义为工作流联盟提出的工作流相关数据[8],相关定义不再赘述,下面给出约束依赖关系的定义:

定义3(约束依赖关系) 若服务Sj在执行前必须满足约束P(Si.D)=TRUE,则称服务Sj依据约束P依赖于Si产生的数据D,简称为服务的约束依赖关系,记作Ρ(Si.D)Sj,其工作流图相应地表示为SiΡ(D)Sj,SiSj没有约束依赖关系则表示成P(Si.D)Sj,其工作流图相应地表示为SiSj

显然,数据Si.D就是工作流相关数据,而且它描述的就是资源。

比如约束依赖关系P(库存服务.库存量,订单服务.需求量)=“库存服务.库存量≥订单服务.需求量”,P(库存服务.库存量,订单服务.需求量)→出库服务。容易看出,约束依赖关系是建立在数据依赖关系基础之上的。显然,具有资源依赖关系的服务之间一定存在着数据依赖关系,反之不一定。

4 基于资源约束的服务选取算法

一个服务所受到的约束和某前序服务执行后产生的数据有关,它执行后也可能对某后序服务的约束满足性产生影响。所以,可以在选取服务之前判定该服务的约束满足性,服务执行之后再判定其对后序服务的约束满足性的影响。但对后序服务的约束满足性的影响还要考虑数据有效性的问题。

定义4(有效数据集) 对于约束依赖关系P(Si.D)→Sj,如果Sj执行之前Si.D已经产生,称Si.D为有效数据集合,记为Available(Si.D)=TRUE。

有效数据集清楚地区分了数据的特征和值之间的关系,即只有数据集被服务执行产生后才能用于后序服务约束依赖的判断,才能生效。

算法1 CurSrv Available(判定当前服务的资源约束满足性)

上述算法中,假定服务Sn个约束来自于n个前序服务。一般地,来自于n个前序服务S1,S2,…,Sn的约束不一定也是n个,假定为m个,但总可以把约束条件谓词Pj(Si.D)的与或表达式转化成等价的n个约束条件P1,P2,…,Pn,使得每个约束条件Pi的可用约束集均来自于同一个服务Si。上述算法复杂度为O(n),n为约束集合中约束的个数。

算法1不仅可以判定待选服务所受约束的满足性,还可以判定工作流后序服务的约束满足性,意义在于可以提前预知后序服务的可用情况。设工作流有向图G的节点集合为N,任意节点SiN需满足的约束集为Ci,节点Si的后序节点集合为

ΝSi={Si|SiΡSjG,SjΡSiG,SjG}

NSi对应的约束集超集为

CSisuper={CSj|SiCSj(Si.D)Sj,SjΝSi}

后序服务的资源约束满足性的判定算法如下:

算法2 PostSrvAvailable(判定后序服务的资源约束满足性)

PostSrvAvailable算法复杂度为O(m×p),m表示节点Si的后序节点个数,p表示每个后序节点资源约束集合的元素个数。在PostSrvAvailable算法中,最坏的情况是节点Si位于工作流的起始节点,最理想的情况是节点Si位于工作流的结束节点,此时后序节点个数为0。随着工作流的不断推进,后序节点越来越少,算法每次执行花费的时间逐渐减少。

5 实例分析

我们开发了一个基于约束满足性的服务工作流引擎的原型系统,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约束条件在工作流模型中定义,但其满足性要在工作流运行阶段才能判定,为了在服务选取前能获取约束的满足性,把约束条件描述和求值做了分离,同时在工作流引擎中引入条件探测器,直接对约束条件求值。我们自建了服务注册中心,中心对各企业希望提供的服务进行维护,并在上面增加了服务相应的资源约束描述,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服务选取之前判断其约束的满足性,若满足,就可以选取相应的服务执行并返回结果,同时与本地应用进行交互。

以图1所示的跨企业环境下订单处理流程为例,下面给出算法的应用步骤:

(1)首先根据定义1~定义3给出各约束及约束依赖的形式化描述,其中SA表示销售订单审核服务,SC表示库存检查服务,LC表示运输单审核活动包含的一个服务——物流运输能力检查服务,CC表示客户信誉查询服务,DO表示出库单制定服务,DR表示发货单审核服务,PO表示采购订单审核服务,PC表示生产能力检查服务,见表1。

(2)根据算法1求解当前服务的约束满足性,见表2。算法1为服务工作流的执行提供了约束资源的即时判定,即在活动或者服务被选取之前已进行了约束满足性判定。此时因为前序服务都

已执行,相关的资源数据都已是有效数据集,算法完全可以采用这些数据。

(3)服务选取推导。业务场景设计:设当前有两个工作流实例,如图3所示,在图2所示的软件结构支持下,分别处理订单A和订单B,两个订单需要同种产品,此时会产生潜在的库存资源竞争。

应用算法2求解后序的资源约束可以为服务选取提供依据。其中,只要资源数据S.D有效,即Available(S.D)=TRUE,求解时机就可以是服务执行之前的任意时刻,所以应尽可能地提前求解。具体的推导过程和结果如表3所示。

当约束满足性涉及公共资源如最大可供货量、库存总量时,这类公共资源是有效数据集,服务工作流开始之前就可以求解,即流程执行之前就可预知后序服务能否顺畅执行。当一个组织机构需要寻求合作伙伴时,可通过调用对方提供的服务判断相应资源约束的满足性,进而选取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这无疑会提高服务工作流的效率和质量。

6 结语

由服务组成的业务过程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都是系统运行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方面,本文从资源约束的角度,通过对资源、资源约束、资源约束满足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约束的服务选取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本文方法中的资源约束是从企业应用系统中获取的业务数据,易于实现,而且不依赖于具体的软件实现,又具有很强的通用性,这也为智能服务选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上一篇:2015年度营销会议简讯下一篇:高空作业安全施工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