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13

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共16篇)

篇1: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听力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即在听力教学中采用元认知策略.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培训能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 者:王丽维  作者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510635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H3 关键词:听力教学   元认知策略   学习及培训  

 

篇2: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元认知理论和学习策略进行探讨,指出其对大学英语教学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研究了如何将无认知与大学英语教学融为一体,对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 者:郭志敏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外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1刊 名: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英文刊名: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年,卷(期):“”(12)分类号:G642.4关键词:元认知 学习策略 英语教学 能力培养

篇3: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1 元认知策略

1.1 元认知的概念

1976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Flavell提出了元认知 (Metacognition) 的概念, 他认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认知结果及其相关活动的认识, 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 (动态) 和自我认知能力 (静态) 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 也包括对这些过程的积极监测和调控”。[2]

1.2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是学习策略的一种。O’Malley和Chamot认为元认知策略是指对输入或输出语言进行有选择的注意、组织、检测、复习或检查等。[3]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计划策略是指在进行元认知活动之前, 确定目标, 制定计划, 选择策略, 预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预估其有效性。

监控策略指在元认知活动过程中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 并根据目标及时评价与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

调节策略包括检查认知活动的结果, 并根据效果及时调整认知策略。

1.3 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听力教学

自从元认知理论被提出以来, 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其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应用做了大量研究。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元认知策略对于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可以帮助学生对听力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规范”。[4]

针对国内大学英语听力教学遭遇的瓶颈问题, 元认知策略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理论无疑为大学英语师生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将元认知策略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 尤其是听力教学, 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2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知识与策略培训,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元认知策略并掌握其要点与难点。根据听力过程的特点,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2.1 听前计划

在听力活动开始前, 老师应该帮助学生们明确学习目标, 为听力做好准备, 并根据个人特点制定阶段性的短期和长期计划。

以《21世纪大学新英语视听说》第二册Unit One为例, 书中给出了四个Learning Objectives, 它们分别是make self-introductions, identify numbers, interview classmates和talk about college life。同学们可以在课前预先了解这四个学习目标, 并做相应的类似练习, 如先查一下相关的词汇, 做数字听写练习等。通过元认知知识与策略培训, 学生们可以分析自身在英语听力方面的特点, 优势与劣势。如:记得快忘得快的同学, 可以适当做笔记记下要点;相关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欠缺的同学, 可以制定计划通过定期阅读来不断充实;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读不准单词的读音, 因此在听的过程中很难将自己学过的单词与读音联系到一起, 这部分同学可以通过模仿标准读音, 多读多练来增加“听力词汇量”。

2.2 听中监控与调节

老师引导学生们在听的过程中自觉地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 如是否集中了注意力, 是否领会了听力材料的大意和抓住了关键词, 采取的学习策略是否妥当, 是否因为纠结于一个词而影响了后面的听力, 如发现问题及时作出调整。

老师要提醒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学会放弃”听不清的内容, 通过给出的题干或选项等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

2.3 听后评估

听完听力材料后, 学生们可以记录下自己听懂了多少, 答对了多少题, 听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有待提高, 根据每次的记录情况调整自己的计划与策略, 并定期检查听力水平是否有了提高。

老师也可以制定评估问卷, 帮助学生们检验学习效果。

3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将元认知策略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其优势毋庸质疑,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3.1 听力课时有限

由于大学英语听力课时有限, 课上有老师督促, 学生在听力中会主动应用元认知策略进行听前计划、听中监控与调节和听后评估, 然而课下学生们往往会忘记自觉应用。

3.2 学生们缺乏自信

长期以来, 英语听力是很多学生们的弱项, 他们渐渐的失去了信心。元认知策略的应用需要长期的坚持, 有些同学在短期内如果见不到显著提高, 很容易放弃。

4 解决对策

4.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全面应用元认知策略

老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全面应用元认知策略使学生们更全面更立体地理解元认知知识, 熟悉并掌握元认知策略, 更容易在英语学习中养成自觉应用元认知策略的习惯。

4.2 在应用元认知策略基础上融入多种理论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多鼓励学生主动应用元认知策略, 并可以适当拓展其他理论, 如图式理论和衔接理论等, 帮助同学们掌握听力的特点, 更好的理解听力材料。此外, 老师也应多鼓励学生多听多读, 通过设计有趣的课堂听说练习提高学生的兴趣,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综上所述,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元认知策略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并加深其对自身听力能力的了解。在元认知理论指导下, 学生通过自觉的计划、监控与调节、评估听力这一认知活动, 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Flavell J 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 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9 (5) .

[3]O’Malley J M, 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 guage Acquistion[M].London:Macmillan, 1990.

篇4: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英语;听力教学;应用

一、元认知策略的概念

元认知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Flavell提出来的。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即对认知过程的知识、观念的认知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简言之,元认知可概括为对知识的认知与对行为的调节。

二、元认知策略的分类

1.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与任务、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浏览待听或待阅读材料并对材料做出预测,产生待回答问题等。也就是说,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做出安排。

2.监控策略

监控策略包括在阅读或听听力时对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加以跟踪;是否理解了阅读或听力材料内容;写作中所写文章有没有偏离要求或主题;考试时监测自己的速度、时间及做题方法。这些策略使学习者明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及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找出来加以修改。

3.调节策略

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例如,在考试时遇到较难的题目直接跳过,先做简单的会做的;在阅读较难材料时放慢速度或重复阅读;测验前复习不熟悉的知识点;听力中遇到不熟悉或没听懂的词汇时不去琢磨纠结,继续听完理解全文大意等等。

三、元认知策略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1.宏观层面

(一)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

教师自己首先应明白,良好的元认知知识能够弥补学生一般能力倾向的不足,促进其语言学习。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元认知意识,元认知意识是在不断地学习、培养和强化中获得的。要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首先要提高学生几个方面的意识性——清晰了解听力任务的意识性;掌握听力材料特点的意识性;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性;把握自己学习特点的意识性;对听力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性。

(二)运用元认知活动增加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置一些元认知活动来丰富和巩固学生元认知知识,增加学生元认知体验。例如,在听一段关于打电话的材料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亲自演示自己与朋友打电话的过程,让学生猜测谈话内容及目的;听力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不去纠结一些难懂词汇,直接跳过,抓关键词从而理解篇章大意。同时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必要时还可以展开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在听力材料听完后,不能只注重与学生对答案。相反,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听力过程及效果进行反思评价。

2.微观层面

Underwood将听力课分为听前、听中、听后三个阶段。

3.听前策略

听前阶段是指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利用学生先前已有知识激活相关图式,整合新旧知识从而有效促进听力理解。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问一些与听力材料相关的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熟悉材料主题及背景;做好相应的词汇准备工作等来加强学生预测能力。

4.听中策略

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元认知策略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监控自己的听力过程而采取的策略。例如,学生可以监控自己在听力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听力过程中;监控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材料内容;监控自己的听力习惯等等。运用元认知策略来监控听力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在听听力注意力不集中时努力消除杂念;此外,教师在选材时应贴近学生主体,激发学生兴趣,使听力理解变得更加容易;

5.听后策略

在听后阶段,学生应能在完成听力任务后对听力的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区分难点与不足,并分步骤、有计划地加强训练,这就是有效听者所做的自我评价。

听力教学固然是英语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但是将元认知策略运用于其中后听力教学效率和效果都会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未来的研究者应在此基础上丰富听前、听中、听后策略,从而使元认知与听力教学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教学。

【参考文献】

[1]韩菊红,元认知策略在大学听力教学中的运用专业教学研究

[2]乔平,元认知与听力教学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

[3]杨善江,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5)

[4]周敏,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作者简介:甘艳丽(1993—03—04),女,汉族,四川资阳,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省成都市,研究方向:外语教学论。

篇5: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元认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为广大教育学家所重视.本文介绍了元认知理论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提出将元认知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以适应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作 者:林榕 作者单位: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外语系,福州,350025刊 名: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6)分类号:H319.3关键词:元认知 元认知策略 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自主学习

篇6: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网络听力教学

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成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语言研究的重点也转向研究学习策略及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认知过程.元认知策略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掌握其他学习策略,更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手段,而结合教学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训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 者:李雪 史磊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刊 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年,卷(期):2009“”(32)分类号:H3关键词:网络教学 听力理解 元认知策略

篇7: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言

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内部发展规模持续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工科教育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然而,目前高等工科院校在教学上依然存在着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教学观念固步自封,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单调呆板,“满堂灌”和平铺直叙仍是现行主打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形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评估;等等。这些弊端的存在对高等工科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势必产生负面的影响。

在深化教学改革的浪潮中,高校教师应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实现对其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综合培养目标?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高等工科院校教师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元认知学习理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必要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

元认知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指有关个体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个体认知过程进行的监控与调节。我们所谓的感觉、思维或想象都属于认知活动,而元认知则是对这些认知活动的认知。

元认知学习理论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分为个体元认知知识、任务元认知知识和策略元认知知识三类。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认知活动所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积极的元认知体验会激发人的认知热情,调动人的认知潜能,从而影响人的学习速度和有效性。元认知监控是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理解以及任务执行情况的认识。它表现为主体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要求,制订计划,选择策略,评价其有效性,以及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查和修正。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在人的认知活动中是紧密联系、互为影响的。元认知知识的掌握,有利于产生积极而准确的元认知体验,有利于有效的元认知监控;积极的元认知体验,有利于动态地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并由此积累正确的元认知经验和知识;有效的元认知监控又有利于产生积极的元认知体验,同时获得更丰富的元认知知识。这三个方面协同作用、循环往复和有机结合即构成了个体元认知水平,它是学习者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核心体现。

三、元认知学习理论在机类课程教与学中的应用

运用元认知学习理论,笔者在“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等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试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开放性教学的尝试,让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中既培养了工程实践能力,又提高了自身的元认知水平,收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营造良好元认知知识环境。在传统的知识注入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欠于独立思考,只需按部就班地接受、吸纳、记住教师灌输的知识就行了,而对于“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基础性强、内容庞杂、技术涵盖面广等特点,若按传统方式教学,则易造成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考就忘”的局面。要想改变这种授课状况,首先就要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的环境,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创造必要的条件。

(1)基于问题的讨论式教学,增强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如在介绍特种铸造前,先让学生自己对所学的砂型铸造方法来个小结,引导学生从模型、铸型和充型三个方面总结出砂型铸造的基本特征:即模型用木模、铸型用砂型和在重力作用下充型,并归纳出砂型铸造的优缺点,再启发学生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鼓励其大胆突破思维禁锢,提出问题:如果模型不用木模,铸型不用砂型,还可以用什么替代?在压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充型又将如何?由此引出了各种特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及工艺。基于问题的讨论式教学,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课堂焕发出灵性和活力。

(2)适时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组织策划下,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来诠释比较抽象复杂的概念或理论,揭示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关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的判断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在讲到铸造工艺一节时,笔者穿插了以下案例:2月20日,辽宁鞍钢铸造车间,在浇铸一个大型铸钢件接近结束时发生砂型型腔喷爆,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伤的重大事故,笔者以案发相关报道资料中的大量图片为实记,将学生带入触目惊心的“现场”,深入案情分析问题,从专业视角找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学生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不但需要运用刚学习到的铸造工艺知识,同时还接触到了生产运作、生产管理和生产监控等新信息,对知识进行重构,去发现、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和获得新的认知能力。

2.强化元认知体验,培养元认知能力。通常,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了某个知识点,但并不等于会运用这个知识,运用好知识的前提是具有运用这种知识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建立难以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讲授来完成,它还需要经历相应过程的体验。体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强化:其一是实操式体验,如协同培养、深入企业车间、了解生产实际、开展工程训练、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其二是探究式体验,即通过以问题或任务为导向,以项目驱动的学习体验,如课题研究、学业竞赛等;其三为讨论式体验,如前所述的讨论教学、案例教学、作业展示等。让学生在学习互动过程中,讲出自己解决问题所依据的规则或理由,发现并叙述解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同思维方式及不同解决方案,借助语言暴露其内隐的思维过程,进而对问题解决产生影响。

无论哪种方式的体验,都蕴含着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在体验中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怎样想的,自己的想法是怎样起作用的,从而对认知活动的结果加以设想和预估,对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挖掘和强化这种体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这是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

3.完善元认知监控,提高教学效果。从元认知角度看,学习不仅是对学习材料进行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也是对该过程进行监控、调节的过程。元认知监控表现为学习者对自己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而自觉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它是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体现,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

为此,笔者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教学平台和课程网站上,开设在线学习、自检自测、拓展训练、在线问答等信息渠道,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保驾护航,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自我把控,对学习的效果及时总结。这种对学习的自我监控是元认知策略的核心,也是反映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改变课程考核方式,完善教学过程。课程考核本身是实现教学目的和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课程考核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完成和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实现了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课程考核必须与教学紧密结合,成为教学的一部分,体现教学并服务于教学,寓教于考,以考促学。笔者对课程考核采取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讨论、作业情况、任务展示、学习态度等方面都在考查之列,并按4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占60%,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归纳和应用能力。

四、结语

篇8: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很多刚进大学的学生都知道自己的英语听力能力不足, 究其原因, 有的是在高考中没有听力部分而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忽略了听力能力的培养;有的虽然有英语听力相关的培训, 但是高中班级人数多, 听力课时不足, 导致就算有听力的训练, 但是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仍然很差。

到了大学阶段, 学生们都想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但无论是在应试方面——如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试题上, 还是在与应试无关的真实材料的听力上都存在问题。在学生苦恼的同时, 老师也找不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

(1) 授课时间有限

虽然现在很多大学都有多媒体教室, 英语听力课也可以达到三四十人的小班上课, 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有的学校是一周两次听力课, 一次90分钟;而有的高校是一周一次课, 一次90分钟。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 学生能接收到的信息是极其有限的。

(2) 自主学习效果难控制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学生们要想提高听力能力, 只有利用好自己的课外时间。近年来, 教师一直都在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 但是自主学习的效果很难保证。有的学生认真, 会仔细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自主学习任务;而有的学生会偷懒, 敷衍了事。而且学生的本身水平有高低, 所以学习效果也因人而异。

(3) 教师本身缺乏动力

很多学生和老师都认为听力课就是老师放录音, 然后对答案的过程。而对于全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来说, 仅仅是反复听并对答案, 学生本身的听力能力提高得并不快, 而且很容易厌倦, 所以听力课我们常常看到因为听不懂而睡着的同学。有些教师也会做各种尝试, 但是都感觉效果不大。期末考试中, 如果有听过的原题, 学生就做得到;如果不是听过的内容, 就算是比较简单, 学生往往也无所适从, 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样, 教师们也很容易在这样的教学中失去信心, 从而失去动力。

2 元认知策略及其在教学上的作用

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 具体地说, 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学习如何学习”。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高级的执行性技巧。在外语学习中, 元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利用认知处理知识, 通过对语言学习的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手段来调节语言学习, 是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管理步骤。元认知策略包括预先准备、预习、定向注意、选择注意、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 学习者都可以运用元认知策略来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国内很多学者对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做过研究。纪康丽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 得出“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和支配自己学习的能力, 根据自己的目标和需求选择方法并在学习中采取主动地位” (纪康丽, 2002) ;李俊通过实验指出“元认知策略对于成绩排名比较靠后的同学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确有很大帮助, 对个体的帮助大小因人而异” (李俊, 2007) 。肖武云、王晓萍、曹群英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元认知策略训练对学生自主学习水平有很大影响, 能极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肖武云、王晓萍、曹群英, 2011) 。所以, 通过前人的研究, 我们发现元认知策略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自主学习水平和综合成绩上都有着一定的作用。

3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上的应用

在听力课堂上, 教师除了给学生放听力材料外, 很多时候也在告诉学生听力技巧。听力技巧的传授属于语言学习策略范畴, 而学生的基础千差万别, 很多时候这些学习技巧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效果千差万别。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元认知策略, 让学生自己去计划、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则可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取得更好的效果。

培养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 教师可以把对学生的指导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 下面就是在这三个部分中教师具体可以采用的方法。

(1) 课前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可以在上过几次听力课以后进行, 这样学生能够大致了解到这门课的具体内容和自己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阶段, 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份学习策略问卷, 从而掌握不同学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在做问卷之前, 教师应告诉学生做这次问卷的目的以便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根据问卷结果的统计, 教师能够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策略问题, 并在上课时有的放矢, 做到对症下药。

(2) 课堂阶段

在学生做完问卷后, 教师应该第一时间在课堂上告诉学生问卷的结果, 并指出学生在听力学习策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很多学生在听材料时以单词为单位, 往往听懂了几个单词, 却不明白整篇的意思。其实听材料的关键时明白主旨大意, 所以关键的句子和意群才是听懂材料的核心。

然后,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什么是元认知策略, 并指出其重要性, 让学生有意识地去监控自己的听力学习策略。在课堂阶段, 教师告诉学生元认知策略包括哪些内容, 并举例向学生说明元认知策略的应用, 如在对听力材料的把握上不要局限于单词, 要选择注意一些关键的句子和词组;第一遍听材料时没弄清楚大意, 应及时分析原因, 争取在第二遍中解决问题。通过举例子, 学生能认识到有意识地去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接着, 教师应该让学生把元认知策略应用到自己的听力学习中。这个时候, 教师在课堂上听完一段材料以后, 应该有意识地多给学生预留一些时间, 让他们去思考自己这一次听力中存在困难的原因, 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几个选择, 如:材料本身语速太快;注意力不集中;重点词汇不会等等。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教师在教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前几次课可以稍微放慢速度, 到后面学生已经习惯自己去思考如何去学习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进度。

(3) 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又可以一分为二:自我评估阶段和延伸阶段。

在自我评估阶段, 学生对自己的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 一是让学生完成自我评估表, 二是写出自己对上课材料的真实感受。这样既可以让教师看到评估表上数据化的东西, 又可以让教师知道学生对上课所选材料难易程度和学生对材料掌握情况的感性材料。

在延伸阶段, 教师布置可督促学生巩固学习策略的课外活动。教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让学生在听前先想好在学习策略上要注意的问题, 并弄清作业的要求;在听的时候注意弄清大意;在听完后进行反思, 并提交网络日志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教师要注意课外自主学习材料的选择, 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 选择的材料可以变化。第一学期可以趣味性和话题多样性为主;在临近考试的时候, 可以从不同的题型入手, 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

4 结语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 元认知策略让学生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听力材料的反复捉摸上, 而是关注自身, 关注自己的学习策略, 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实践的好方法。但是怎样去更好地让学生去运用元认知策略, 还需要在课堂实践中去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纪康丽.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培训[J].外语界, 2002 (2) .

[2]李俊.非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介入性研究[J].外语界, 2007 (2) .

篇9: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1元认知策略的基本概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国外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逐步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随着认知研究视野的扩大,元认知成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元认知”这一概念最先由心理专家Flavel在70年代提出。Flavel最早使用这个术语并用它特指学习过程中的意识。1977年,Hosenfeld提出了元认知策略(Metaeognitive strafegies)的概念。所谓元认知策略,即strategies that facilitate learning by activelyinvolving the learner inconscious efforts of remembernew words。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作为一个主动的个体,有意识的使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计划、监控、调节和评价,通过不断调节与完善。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加合理高效。元认知策略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甚至被看作是区分成功学习与不成功学习的一个重要变量。O'Malley和Chomat认为元认知策略是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管理步骤,是学习者调控学习进程的行为,是一种高层次的实施性技巧,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计划、规范、监控指导。他们指出(1990)“缺乏元认知策略的学习者,根本没有方向或机会计划他们的学习、监控他们的进展情况或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确定未来学习的方向”。

2元认知策略与听力教学

英语听力理解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听者在对听到的语言信息的加工编码过程中,每一步都受到元认知的影响和制约,听力理解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音、字、词、义的分辨和意义的重新建构过程。为了成功地完成这个过程,听者除了应具备一定的语言方面的能力以外,还必须将听力理解操作过程作为意识对象进行积极的计划、监控,并在必要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属于元认知活动,需要应用元认知策略。元认知听力理解策略一般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三类。

3元认知策略与二语听力习得研究概述

在过去的20多年里,第二语言研究中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就是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发展。其中元认知策略被学者们普遍认为是学习策略中的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学习者的学习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策略使用的成败(O'Malley and Chomat,1990)。国外学者对二语听力者的元认知策略使用进行了实证研究。Vandergrift探讨了提高元认知意识对于学习者听力能力和动机的影响(2002,2003,2005);Gob(2000)发现高水平听力者在听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显示出更强的意识。受国外研究的影响,国内在听力策略训练的实证方面取得不小的进步如孔文、李清华(2008)曾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过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功的外语学习者之所以成功可能并不是因为掌握了大量的认知策略,而是比较擅长使用元认知策略,知道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认知策略或随机应变地改变策略。因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应该成为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4英语听力教学的合理模式

根据元认知听力理解策略的分类和Underwood的听力模式理论(pre-listenlng,while-listening,post-listening),作者提出将元认知听力理解策略运用到听力的三个阶段,策略的使用在这三个阶段各有侧重。

听前计划策略培训:听前阶段是听力理解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激活其相关的心理图式,让学生通过推理联系新信息和吸收新信息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所听材料的主题、内容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激活运用的是联系新旧知识、集中注意力和选择注意力三种元认知策略。在训练学生的课前计划策略方面,教师应首先指导学生运用预先准备的策略心理图式,做好听力课前的准备。

听中监控策略培训:在听中阶段。学生进入紧张的对声音信号的知觉、解码、筛选和重组的心理状态。是他们对自己是否领会了所听内容、注意力是否集中、采用的学习策略是否适当、以及何时运用何种策略等方面有意识的进行监控的过程。语音、语调辨析、词汇活用以及逻辑推理等听力技能的运用始终贯穿于听中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首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其次是学生务必学会监控自己的听力过程。当学习者发现自己所采用的策略或技能无效,应采取补救措施以解决问题。

课后自评策略培训:在听后阶段,学生应能在完成听力任务后对听力效果进行自我反馈。元认知的核心之一是认知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评估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听力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一定时间段内自己的听力水平提高程度和有关听力策略的使用效果的评估。

篇10:元认知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元认知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现代研究表明,物理解题过程包含高层次的元认知过程.代表思维深层结构的元认知,它的差异是形成物理解题能力差异的根本原因,它对解决物理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章在波利亚、梅森、舍费尔德对解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应从认知科学的高度--元认知来分析,帮助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提高.

作 者:李黄川 郑修林 汪子俊 梁晓梅 LI Huang-chuan ZHENG Xiu-lin WANG Zi-jun LIANG Xiao-nei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重庆,400047刊 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4(2)分类号:N41关键词:元认知 物理解题 应用

篇11:元认知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元认知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文教学是师生双方以作文为中心进行的教与学的协同活动过程,写作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关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多过关注学生的内在写作过程和写作心理.把元认知引入写作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作文策略.本文着重阐述了元认知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 者:郭文娟 作者单位:晋中学院文学院,山西,晋中,0306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3)分类号:G63关键词:元认知 作文教学 作用

篇12: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元认知活动过程.本文从听力过程的三个阶段阐速了利用元认知理论加强教师在帮助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干预作用以及增强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意识,培养学生对听力策略使用的意识及对使用意识的评估和判断.

作 者:汤晓芬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刊 名: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4(z1)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元认知   听力理解   策略  

篇13: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1. 元认知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教学

元认知学习策略是构成学习策略的一大要素。所谓策略是指解决问题的方式, 它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居重要地位。元认知学习策略是指对学习过程的一种有效调控。只有重视对学生元认知和元认知学习策略的传授, 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 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1.1 元认知和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定义

元认知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弗拉维尔 (Flavel)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把元认知定义为:“个体对于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之后, 不少心理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元认知下了不同的定义。Kluwe认为“元认知就是明确地专门指向个体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积极的反省的认知加工过程。”即个体对于自己和其他人的思维都有一定的了解, 能够监控和调整自己的思考过程。Anderson将元认知定义为“思维的思维”。他认为, 元认知学习策略的运用会活跃人的思维, 并以此提高其学习和行为的水平。Anderson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将元认知分为了5个环节: (1) 学习的计划与准备 (2) 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 (3) 监控策略使用 (4) 综合学习策略 (5) 检查策略使用评估学习效果。

O’Malley&Chamot认为元认知学习策略是一种管理性的策略, 学习者利用认知处理的知识, 通过对语言学习的规划、监控和评估等手段来调整语言学习。元认知学习策略包括: (1) 计划策略, 指学习者学习前对学习活动的目标、过程和步骤做出安排, 如学习目标的确定, 重点、难点的预测等; (2) 选择注意, 即预先决定要注意语言输出的哪些方面, 选择注意口语表达所适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3) 监控策略, 指学习活动过程中依据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计划中的学习过程、方法、效果、计划执行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 (4) 评估策略, 是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学习进程所采用的策略进行调整。

1.2 元认知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合理引入元认知学习策略, 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元认知学习策略,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元认知理论和各种元认知学习策略, 把握住三个主要问题。

首先, 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其次, 尽管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有所差异, 但是元认知学习策略是可以传授的。也就是说, 通过引入元认知学习策略, 学生是可以掌握元认知学习策略的, 而且一旦学会, 他们就可以运用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去。另外,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明确学生所需要的学习策略是什么, 做到有的放矢, 才会取得预设效果。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什么、为何要学, 何时用、怎样用。只有当他们明白这些策略的真正含义以及对学习的重要作用时, 他们才会主动学习并加以应用。

2. 元认知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基于元认知学习策略的英语阅读教学

根据元认知学习策略的理论, 可以将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分为制定计划、过程监控和自我评估三个主要步骤。具体到阅读教学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步:

2.1.1 培养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定计划的能力

确立学习目标, 制定计划, 是成功阅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阅读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学生进入大学后先指导他们领会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中对阅读课的具体要求, 找出大学英语阅读的难点所在和有别于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 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大学英语两年的学习目标。

2.1.2 培养学生自我监控阅读理解的过程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阅读任务开始前, 引出相关背景知识, 精心设计出与主题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 激活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相关知识图示。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地监测阅读理解情况, 并由此调整自己的策略。在阅读任务完成后,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理解力, 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加以监控、调节, 对认知活动的结果加以设想和估计, 并及时改正错误, 从中获益。

2.1.3 培养学生自我评估反馈的能力自我评估反馈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经常给学生提供反馈的机会, 尽量创设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互动的环境。教师还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将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反馈, 并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经常能自我评估反馈的学习习惯。

2.2 基于元认知学习策略的英语写作教学

学生在写作中独立, 正确思维的形成, 是一个逐渐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可从Anderson将元认知分的5个环节入手, 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元认知学习策略到英语写作教学中。

2.2.1 写作的计划与准备

写作的计划和准备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长效积累, 即写作者长期习得的写作基础, 如语言文字能力, 写作经验, 认知范围等。二是短期构思, 即从长时记忆中, 从指定的作业及已有文献中寻找信息, 然后运用这些信息来确立写作的计划。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动笔前严谨的构思习惯, 包括建立清晰、实际、有创意的目标;学会收集相关信息的手段并对信息加以整理, 对信息萃取和升华, 并在文章不能进行时知道去何处继续收集信息。通过对学生写作计划与准备的指导, 学生的写作不仅会规范化, 而且他们对写作学习的动机也更明确。

2.2.2 选择与使用写作策略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教授特定的写作策略 (如各种文体的特点、修辞方法、行文格式等) , 还要指导学生在具体的写作任务上有意识地选择最合适的和最佳的写作策略。在具体写作策略的教授中,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传授陈述性的知识, 然后将该知识 (策略) 分解成可执行、易操作的小步骤, 通过实例的示范来展示如何按步骤进行活动, 并要求学生按步骤活动, 要求学生记忆小步骤, 并坚持练习, 直至使之自动化, 这样就把陈述性的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的知识。

2.2.3 监控写作策略的使用

教师在教授学生具体写作策略时应使学生明确, 在选择使用某一写作策略时, 应定期回顾这一策略在具体写作任务中是否合适, 运用是否恰当。教师要积极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 给予及时的反馈和修正, 使学生学会在写作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

2.2.4 综合写作策略的展现

如果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对写作策略综合运用, 恰当展现, 说明学生已掌握了写作中的元认知技巧, 思维集中在写作的技巧上而不是词汇上, 有了一定的写作水平和继续提高英语语写作水平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监控学生是否达到这一程度;有意识地检查写作意图是否表达;能够判断言词是否达意;有完整的文章写作、思考、检查、修正过程来完成写作任务;明了不同写作任务的不同要求;保证作品的严谨一致。

2.2.5 写作策略的检查与评估

检查与评估是元认知策略的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检查和对写作策略使用的评估, 可以弥补疏漏, 补充自己以前对概念、知识、方法中的一些不完整的理解;通过对元认知计划-选择-监控-综合整个环节的评估, 更好地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结, 以便更快地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采取自我设问、讨论、学习日志等方法安排学生在修改文稿, 自我写作能力评估方面接受明确、详尽的教学训练, 以达到检查过程内化的最终目标。

2.3 基于元认知学习策略的英语听力教学

根据元认知策略的分类及特点, 可将听力课划分为三步:听前活动、听中活动、听后活动。

听前策略是指听前的组织计划安排是指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所听内容的主题和具体的学习任务, 使他们明确听力的目的, 同时还鼓励学生借助于所给的图例标题等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预测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让学生互相讨论应当采取哪些合适的听力策略来完成相应的听力任务。听前策略还包括:将新旧知识信息加以联系贯通、集中注意力、确定听力训练项目的测试目的、合理地计划编排听力训练。

听中策略是指在听的过程中, 学生应该采取的策略。也是教会学生监控自己的听力过程。监控自己是否领会了学习内容, 自己采用的学习策略是否适当, 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是否抓住了重点等等。

听后策略是听完录音后采取的策略, 包括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测和自我评估自我评估的目的就是为了随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进展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可以根据考试情况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发现学习中的难点, 弱点以便适时调整计划和目标。

3. 结语

元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调节与反馈, 对人的认知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元认知的研究表明, 元认知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多种认知活动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把元认知学习策略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 通过对大学生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 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及其成绩, 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

摘要:通过对元认知理论和学习策略进行探讨, 指出其对大学英语教学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研究了如何将元认知与大学英语教学融为一体, 对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策略,英语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Wenden, A.L.Metacognitive Knowledge a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998.

[2]Flavell, 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ing[M].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1.

[3]董世斌, 张庆林.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研究[J].心理学动态, 1997, (1) :37-40.

[4]Anderson, R.D.A Consolidation and Appraisal of Science Meta analyse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002, (5) :497-509.

[5]Anderson, N.J.The role of metacognition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ERIC Digest, 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2002.

[6]Anderso, N.J.Using Telescopes, Microscopes, and Kaleidoscopes to Put Metacongnition into Perspective[J].TESOL Matters, 2002, 12 (4) :118131.

[7]O’Malley, J.M., Chamot 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Press, 1990.

[8]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篇14: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学习;元认知策略

英语语言教育学家Wilkin曾说:“没有语法,人们能说的话很少;没有词汇,人们几句话也说不出。”(转自孙骏,成小芬,2007)。由此可见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必要性。但是初中生的词汇学习过于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管理,缺少学习主动性与计划性。因此,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策略来学习词汇,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帮助学生自主地确立学习目标,有选择性地学习词汇,自觉地进行自我监控以及即时适当地进行自我评价。

一、相关理论元

认知这一概念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最早在1976年提出来的。他将元认知定义为“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人了解掌握自身的认知过程、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和调控认知过程的能力,是个体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一个是元认知知识,即有关个人、任务以及策略的知识,即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了解;对学习任务及要求的判断;以及对如何以最佳方式达到目的的知识对各种认知策略的认识和了解。元认知的另一组成部分,即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监控和相应的调节,以达到预定目标:包括计划、监控和调节等。根据OMalley&Chamot(1990)的分类,可以分为预先计划、选择注意、自我监控、自我评估。

二、元认知策略的应用

1.预先计划策略的应用。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以及主动性,因为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计划能让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避免了漫无目的的学习。学生在制定计划之前,需要对学习材料,学习时间,学习目标等进行综合考虑,并且要根据自身的综合实际特点来制定可行的计划。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根据其个人需要,个人能力来确定可行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包括短期计划,中长期计划等。教师需给出制定计划的一些问题要求,来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计划的制定。例如,本次计划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即我要掌握哪些词汇以及掌握词汇的程度;本次计划的学习时间是多久,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单词的学习;本次计划的学习策略是什么,即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词汇;本次计划的学习检验方式是什么,即通过做题或者单词听写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为了确保计划策略的实施,教师可要求学生定期上交计划表。

2.选择注意策略的应用。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背景不相同,从而所掌握的词汇量也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的词汇记忆重点和难点都是不用的。有的学生对于书面词汇掌握得多,对于口头词汇了解的少;有的学生课内词汇掌握的很好,因此需要向课外词汇拓展,而有的学生课内词汇都掌握得都不牢固,因此需要以巩固课内词汇为主;有些学生对于某一类的词汇掌握的多,而对于某一类的词汇掌握的少;有的学生容易混淆相似的单词。基于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已掌握词汇的不同,教师对于每个学生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他们词汇量的短板,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词汇时能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逐步扩大词汇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解释哪些词汇重要,哪些词汇不重要,应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词汇,应掌握的侧重点不一样,要掌握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词汇只要求再认,有的词汇要求默写,有的词汇要求会使用。

3.评价策略的应用。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学习策略是否运用得当。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份词汇测试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词汇掌握程度。也可以让学生做相应的配套练习,或者是直接听写。学生可以从这些检测手段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弱点,从而调节学习,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取得了哪些进步,增强自己的学习自信心以及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来确保评估策略的使用。例如,我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我运用了什么样的策略;我还有哪些目标没有完成;我下回可以使用何种策略。自我评估是元认知策略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结果感到满意,那么学生会进一步对使用之前的学习策略,并且不断得到加强。如果学生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其原因,从而在下次的学习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元认知策略能够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自学者,也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记忆单词。因此,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应该得到教师以及学生的注意。但是运用元认知策略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只有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经过反复地练习,最终形成使用元认知策略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词汇学习上能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孙峻、成小芬.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5)

[2]FlavellJH,Meta-cognitionandCognitiveMonitor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19)

篇15: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将元认知理论及该理论建构下的合理教学模式引入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实践中,并分析阐述元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会学习,学有成效.

作 者:王洋 WANG Yang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62 刊 名: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PKU英文刊名: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年,卷(期):2007 “”(1) 分类号:H195.1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   少数民族   汉语教学  

篇16: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课堂灌输式为主,主要灌输学生基础科学知识,并辅以考试来衡量学生的掌握程度。往往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能力上没有很大提升。本文就基于高职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与认知策略提升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改变以往以灌输知识和考试为目的的教学理念,重点赋予学生如何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广大教师设计教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元认知;认知策略;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019-03

一、传统班组的教学模式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由于受到教学目标和课时限制,一般教师基本采用在规定的课时灌输规定的知识为主,以考试检验学生获取的知识多少。这种培养方式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1)受课程大纲要求限制,课堂以灌输知识为主,教师重点讲解关键的知识点,忽略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

(2)通过考试检验学生获取的知识,导致学生仅为了考试而学习,考试完毕后,学习的行为也就随之结束。

(3)由于课堂知识枯燥,大部分学生对课程提不起兴趣,厌学情绪高,能认真听课的学生不到10%,逃课、课堂睡觉、开小差的学生多。

(4)从就业面试反映的数据看,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差,知识面窄,能力不高。

二、基于元认知能力与认知策略提升的教学设计

(一)元认知理论与认知策略理论

1.元认知概念的提出

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首次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所谓元认知,简言之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实际上,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的再认知,再思考及进行积极的监控,就属于元认知的范围,元认知的实质就是人的自我监控。

2.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学最有影响力的是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1956年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中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2001年著名心理学家Mayer,R.E等人修订出版的《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手册》将知识维度分成四大类别:事实性知识(factual)、概念性知识(conceptual)、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和元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形成完整的教学目标分类表。

3.加涅的学习类型

在《学习的条件》1985年的修订版中,他提出了五类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verbal information)、智慧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动作技能(motor skill)、态度(attitudes)。大大简化了教学计划的制订,每一种类别代表了一种不同的人类表现类型,而每一种类型的有效学习还要求一套不同的教学条件。在教育领域,加涅的分类不如布卢姆等人的分类有名,但加涅的分类对教学设计有诸多优点。

4.元认知与认知策略的区别

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内部控制过程,是学生赖以选择和调整他们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的内部过程。元认知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策略,是“认知的认知”或对认知过程的自我监控,如反思和自我调节就是元认知过程。

弗拉维尔认为,认知策略的主要功能是在学生从事的认知活动中,帮助他们达到认知目标;而元认知的主要功能是向学生提供有关认知活动或活动进展的信息。使用认知策略是为了取得进步,使用元认知是为了监控这种进步。

简单来说,认知策略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方法,元认知就是对学习方法的监控,以及做出调整。因此,元认知能力与认知策略都是有效运用学习方法的基础或前提,是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使学生热爱学习的核心成分。

(二)基于元认知与认知策略提升的教学设计意义

高职学校学生已完成基础的知识积累,部分学生自己具有元认知能力,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备元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陈述元认知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技。

学生能通过学习元认知知识,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意义,促进其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举一反三能力的提高,增强学习能力。

元认知还是“潜在课程”,元认知知识明显有助教师在教学中将权威转变成学习的自主决策,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三、基于元认知能力与认知策略提升的教学设计策略

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规定学时内赋予学生规定的课程大纲内容,同时要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设计:

(一)教学目标调整

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师的教学大纲)仅仅规定了相关的知识点。根据加涅的教育目标理论,目前高职的教育目标也就仅仅满足了智慧技能目标,对认知策略及元认知能力没有具体的要求。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确立对认知策略及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目标,例如在数学教学上,要求学生用2种方法进行运算,或在有机化学中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解题方法进行计时,以让学生知道记忆比其他解题方法更有效,并能够检查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等等。

(二)课堂教学活动调整

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对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讲授外,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元认知及认知策略的学习和训练,而不是仅仅对知识进行传授。为此,笔者通过实践介绍以下几种提升学生元认知能力和认知策略的授课方式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认知策略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已完成的作业进行以下提问“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个问题属于某个类型?”“既然知道属于某个类型,我们又如何知道该运用那条定律来解决这个问题?”

2.认知策略学习

认知策略是调节和控制其他学习过程的内部指向的控制过程,加涅描述了多种认知策略,包括控制注意、编码、提取和问题解决策略。例如,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给出足够的时间,大部分人可以记忆一组复杂的分子式,但实践显示有部分人能更快地记住并能保持更长时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具有了更有效的编码策略。因此,让学生分享不同的编码策略供其他同学学习,能帮助其他同学更有效地进行记忆。

3.加入反思性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反思型教师能积极地研究课堂中的信息和问题,不断追求更多的知识,更好地施教与管理课堂,给学生带来较大益处。在提升元认知过程中,反思性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认知策略,理解元认知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关注学习任务的成分。如在检查认知策略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种认知方法对我有效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吗?”在理解元认知时教师可以提问:“演绎程序如何能够帮助我们记忆分子式?如何做?”在帮助学生关注学习任务成分时,教师可以问:“这次作业的目标你清楚吗?你能向其他人描述一下你学过的一章内容的要点吗?”等等。

4.认知工具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认知工具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如《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案例就讲到:在十位数加减法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凑十”、“疯狂数学”、“衣袋事实”、“大加法壁表”、“事实家庭”等认知工具掌握十位数的加减法,并对不同的认知工具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认知策略。

5.通过自我提问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表格、问卷等供学生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不断地促进学生自我反省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可以将学生每两人分为一组,给每个学生一份类似于上述自我提问的表单,要求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同时根据提问表单相互提问并作出回答。研究表明,相互提问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竞争,发展元认知。

(三)测评调整

目前,高职教育测评主要有形成性测评和终结性测评,形成性测评主要是监控学生的学习并作出必要的调整,终结性测评是在教学进行一段时间后评定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

由于元认知以及认知策略是隐性知识,难以用书面试卷的形式测评学生的掌握水平,而对学生的元认知知识水平只能由教师在日常的形成性测试中体现。这一特性也使基于元认知能力提升的教学难以在以分数论英雄的中小学教育中推广,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推广元认知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益于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工作。

四、结束语

元认知及认知策略提升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通常要用超过一门课程或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形成,这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和艰辛的付出。本文以各类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在教学设计中以反思学习为主,教师的角色变更为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潜而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赋予学生终生受用的技能。

参考文献:

上一篇:sgs公司介绍下一篇:低回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