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感悟

2024-05-16

小学语文教师感悟(共14篇)

篇1:小学语文教师感悟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感悟:教育需要转个弯儿

教 案 中心 也 精彩

这是发生在今天语文课上的真实的一幕。《三亚落日》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但孩子们在朗读课文时,美的效果却没表达出来。究其原因,孩子们有心慌的,有读得太快的,有看不仔细的,原因种种。我想,如果这时我范读一下或再作重点指导,学生听后照做,也就解决问题了。但是,我知道,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不是老师面对学生讲解某种知识技能,然后学生进行掌握与操练从而达到记忆与运用。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以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方式去发现,去掌握知识和体验学习过程,从而让学生主动构建,自觉改变,这是新课程给予我们的新理念。

“失败是成功之母”。于是,为了读得更好,我们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失败”的同学作为成功的代言人站到了讲台前,接受大家的采访。小叶把书本卷成话筒状,首先采访了“金嗓子”小隆,他说:“小隆,你原来不是读得很流利的吗?这一次怎么读错了呢?” 小隆很诚恳地说:“是因为我太心急,读得太快了,就来不及看清后面的词。”“那希望你下次细心点,发挥出你的最好水平。”“谢谢!”小丁接着采访:“小磊,你读的时候怎么多字添字了?” 小磊不好意思地说:“我读着读着很顺,就随口加进去了,没仔细看,太不应该了。”未等同学们开口,小霞就自我检讨说:“我是胆子小,心里一紧张,才读错了。”婷婷马上说:“那你以后可要多争取读书的机会,提高你的胆量啊!”……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认真而深刻地反思着自己,失败的宝贵经验就这样深深地刻在了曾经失败的同学心里,也刻在了没有遭遇失败的同学心里。看着孩子们的认真劲,看着他们涨得通红的小脸和发光的眼睛,我着实很受感动。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孩子们心中唤起的学习激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这样的学习效果想必也是老师一味的灌输所难以实现的吧。

这一堂语文课,第一次跟孩子们读了整整一节课,第一次完整地看着孩子们从读破句、打疙瘩到流畅地读,第一次看着孩子们从不会到会,甚至能在朗读中用上自己的一些感情处理。感觉真不错!虽然这堂课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没能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我觉得很坦然。因为,这样细致而深入的教学远比那些拥有美妙外壳而匆匆走过场的来得真切;因为,我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们,孩子们自己体验失败,感受到了成功。虽然这只是一次简单的读,但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远比平时来得更投入,更有兴趣;因为,孩子们通过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体验,真正感受到了学习是什么,感受到了成功应该怎样去获取。教育总是这样,于老师最简单,于学生却是复杂的。不管老师的说教多么生动亲切,但要把它转化成学生的内在品质,不知要经过多少的周折与生成。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经受失败,从失败中认真反思,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而让他们主动构建,自觉改变。这样,失败也就成为一种成功的教育。

教育真奇妙,任何的步骤,只要有一丝的改变,就能获得许多的回味。经常改变,有滋有味,学生的兴趣也就跟着来了。

教育孩子,有时真的需要转个弯儿。

篇2:小学语文教师感悟

开学这一段时间,一种不良情绪始终缠绕着我,在办公室、教室、回到家里也是一样,就连我的母亲也能从我的神情和状态中发现我整日闷闷不乐。说实话,自己也能认识到这种不良情绪的危害,心境不佳,办事效率就不会高;心情不佳,课堂上见到学生有违纪现象,就火冒三丈,乱发脾气,有时也影响到家庭和睦;心境不佳,工们紧张时会牢骚满腹。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和重复性,自己现在的状态好像是产生了职业倦怠:一味的心力交瘁,一味的烦恼苦闷。在这种状态下工作,当教师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教师又怎能身心健康?

常言说得好,改变不了环境,你就要学会适应环境;改变不了别人,你可以改变自己。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你是幸福的感觉还是痛苦的感觉,全在于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辩证唯物主义告诉人们,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所以苦和乐也是相对的,都是对生活的一种感受。古人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将劳役者比,则悠闲者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健康者自乐;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者自乐。”就连鲁迅笔下的阿q也会精神胜利法,何况我们呢?所以,当我们看到世间不如意事的时候,何尝不也自我安慰一下呢?

篇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一、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提高他们的感悟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课余时间较多,但是很多学生又反应没有那么多事可写。我和学生们进行了有效的沟通,我发现虽然他们周围有很多有趣的事,但是他们缺少一双细心观察的眼睛,缺乏一定的感悟生活的能力。

在苏教版六年级习作1中,要求学生写暑假中印象最深的生活经历。于是,在放暑假前,我就告诉学生在暑假期间多留心身边的事,多观察、多积累。比如,我会让学生陪着父母去逛商场,让他们帮助妈妈打扫卫生,让他们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又或者让学生们和小伙伴多去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等。暑假过后,学生们在写“暑假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时,他们写的素材不再那么单一了,显得更加生动活泼、立意深刻。比如有的学生帮助妈妈干家务,感到很快乐;有学生在帮助妈妈干家务时感到很辛苦,进而体会到了妈妈“当家”的不容易;有学生和小伙伴在公园游玩时感到很开心;也有学生在逛公园时,由于踩踏花草,被人批评,生出了感悟。总之,学生们写的文章更有个性化了,再也不那么千篇一律了。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引导学生在暑假就留意身边的事,对他们进行提醒,使得学生提起了重视,这也导致了学生写出的作文更加有水准。感悟生活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在生活中获取感悟是很重要的。小学生的文字功底较差,写出的文章还是过于平淡,而随着学生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他们运用文字的能力也就会提高。但是,如果不具备在生活中寻求素材的能力,那么即使掌握了大量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刻的立意,写出来的文章也只会华而不实。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是很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

二、在文本中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文字功底

小学生的文字功底较差,对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的掌握较为欠缺。要想让学生们提高写作能力,就需要鼓励他们在书本、课外读物中积累素材,提高他们的文字功底。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要让学生们提高写景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就可以让他们摘抄课本中描写景色的段落。又比如学生们不会对人物进行刻画,我就帮助他们分析文章中对人物描写的段落,教给学生刻画人物的方法。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总感觉素材很匮乏,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积累课文中的诗、词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到写作当中。比如在讲解《七律长征》时,我帮助学生分析诗句,让他们掌握并背诵课文,让学生们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些词的表达手法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以此让学生们在诗歌学习中积累素材,学习作者巧妙的表达手法。同时,我还要求学生们下课后搜集一些有关长征的感人故事,在课上和同学们讨论,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量。又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先描绘了彭德怀是如何爱他的大黑骡子的,然后又将其杀掉,侧面衬托了其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我让学生们学习这种写作手法,提高他们写记叙文的能力。

除了在课本中让学生们获取素材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们进行广泛的阅读,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更多的素材。这样,学生们在写作时也会有更多的话要说,表达的手法也会更加高明,他们的写作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开展课堂讨论,增强习作课的趣味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也说明了不同的人,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也就获得了不同的结果和感悟。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们交流观点,既可以起到增强课堂趣味性的作用,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认知力,让他们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有创意的观点。

在讲解完《师恩难忘》后,我让学生们以“老师”为主题进行习作。首先,我和学生们说到:“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相信同学们也有很多话想对老师说吧!那么,下面就将你们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写在纸上。在这之前,我留给大家一些时间对每个任课老师的课堂进行讨论,总结每个老师的授课特点,然后进行创作。”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了讨论活动中。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观察角度还真是很特殊、很细致,比如“某某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总是会笑”、“有一次,老师上课时声音沙哑,肯定是生病了,但是还是坚持上课”等等。在讨论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受到了启发,通过其他同学了解到了教师更多的信息,这等于是从另一种程度上给学生们积累了素材,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总之,教师要认识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教师需要更加细致入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们积累素材,感悟生活,让学生们在习作中获得乐趣,在收获乐趣的同时又能提高作文水平,这才是教学的魅力所在。

摘要:教师要认识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教师需要更加细致入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们积累素材,感悟生活,让学生们在习作中获得乐趣。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感悟

参考文献

[1]费秀芬,何万国.由一堂课引发的对小学语文作文讲评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05).

[2]刘申.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3]杨华.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2(14).

[4]东动彩.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2(14).

篇4:小学语文阅读感悟

【关键词】阅读 引导 探索 创新

一、鼓励学生思考,对已掌握的知识产生联想

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显示,新知识在记忆系统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从前的课堂学习和生活学习使他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教师要在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使之与文本知识之间实现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用已知去触类旁通,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感悟才能真正发生。

在教学《匆匆》这课时,我注意营造氛围,以学生从前课堂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导入,使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回顾、形成印象、引发联想。

引入新课是一项重要的环节,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堂课我从学生们已有的知识所熟悉的名句引入课题,让学生在这些关于时间的名言中初步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然后再以课文中的诗句导入,直奔主题,明确学习的方向,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联系实际生活,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尤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使语文学习成为关注实际生活问题的学习活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尽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作为阅读感悟的切入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唤起学生曾经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阅读感悟。

可见语文教学也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来理解教材。课外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学生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去解读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教材,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让教材成为学生通向真实生活,通向广阔世界的桥梁。通过课本文本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学得更深,更广。

三、扩展教学内容,对阅读材料进行有效补充

语文教育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不仅是为了掌握这一交际工具,还须进行人文教育。在如今知识、信息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递更多的有关新知识学习所需的背景知识和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学如不能让学生得到人生的感悟,那么这种教学便是苍白无力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教材中都得到了体现,应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感爱、感悟、感染,直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悟则能化"。

课文的容量是有限的,感悟的力量是无限的,通过自己的感悟而得到启发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作者单位:贵州省印江自治县沙子坡小学)

篇5:小学语文听课感悟

青铜峡市下桥小学

10月13日,我参加了吉林省名师送教下乡在我市教学展示活动感受颇深:这样朴实,有趣的名师教学展示活动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大有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语文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当我听到老师们的课时,感觉他们的语言亲切,自然,简洁,准确。他们大多数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着学生在课文的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

2、自读感悟,开放引导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贵在悟,而教师的引导是第二位的。着眼于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读后教,先读后导”的过程。我想老师们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充分体现吧。这些课通常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

1、初步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深入课文自读感悟。例如,在学生自读感悟时,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要求,轻声朗读课文,遇到数字圈起来;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让学生想;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3、处理把握教材

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她们都根据课文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题眼,步步深入文本。

4、评价语言

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篇6:小学语文教师听课心得和感悟

本次活动先向听课的教师呈现了三节语文课,一节是二实小张茹珂执教的《“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节是鹤壁淇滨小学选送的《难忘的八个字》,另一节是新乡新区小学刘鹏执教的《长相思》。然后是三个教师自评,最后是张自福主任进行综合评价。

参加这次活动,首先让我感受很深的是三节课都很精彩,都各有千秋。

第一节课张老师着眼于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学习语言。她的课从单元导语引入新课,打破了以往从课文的内容上导课的传统习惯。在本课教学中,她重点抓住人物对话,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以人物的对话为例子,练习仿写,实现读写结合。这样的语文课堂既让学生“得意”,又让学生“得法”,非常值得语文老师学习。

第二节课的“三勤四环节”让人耳目一新。三勤,就是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这也是学习活动中学生有益的学习方法。四环节,就是一读,二写,三练,四回顾。三勤四环节,紧紧围绕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进行教学,扎实有效。尤其是最后一个回顾目标完成的环节,让学生对本课的所学、所获做了一个梳理、概括,打了一个捆儿,目标意识很明确。

第三节课执教的老师颇有王崧舟的风格,引领学生读词,理解词意,想象画面,最后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整个课堂是一个诗意的课堂,让人感觉很美,很舒服。

活动的最后是张自福主任评课。听了张主任的评课,顿时觉得自己在语文教学的理念上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张主任谈到评课的标准应该是真语文,应该像《洗课精彩由此流淌》、于永正的《语文教育应为学生留下些什么》等文章中所提倡的观点。他谈的“五重四真”让我深深地领悟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五重”指重积累、重感悟、重整合、重习惯、重语用。“重积累”是要重视语言积累。既要积累好词佳句,又要进行文化积累。“重感悟”指理解、体会要通过感悟来达到,进入文本,走近作者,体会情感。他指出,感悟要适度,不要深挖文本,特别要注重学生的个性感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话,教师不要一言堂,不能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重整合”是教学时要注意整合,因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注意学科、教材、单元的整合,减少无谓的讲解。“重语用”是要在课堂上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把读写作为重点,按照实践、运用、提升的步骤,进行语言训练。“重习惯”,是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认真、严谨地写字,规范地说话等。我觉得这一点对小学语文老师尤其重要,也是小学语文老师应该重点做好的工作。

“四真”指真读、真写、真思考、真交流:

“真读”要求教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尽量少一些配乐朗读,不装样子。

“真写”是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动笔。或写字,或批注,或写话等。

“真思考”是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老师的思考;是每个人的思考,而不是优秀同学的思考。特别是那种老师说前半句,学生对后半句的现象是要不得的,这其实是老师的思考,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是学生的假思考。

“真交流”是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地交流,而不是流于形式,特别是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刚让学生交流,时间还不到两分钟就让学生说交流的结果,这样的现象要避免。

篇7:小学教师成长感悟

我开始从头学起。每次听课,我都比别人更认真,细心,做好笔记,写好教学点评,吸取别人的优点。遇到不明白的,我虚心的向其他老师请教,还上网查阅大量资料,随时掌握最新的教学信息。为了上好一节课,我精心的设计教案,反复推敲修改,请其他老师提意见,有时为了一句话,一个动作,也要练上好多遍。在李校长的指导下,经过一学期的磨练,虽然我的课谈不上多么精美,但是,完全融入到了小学教学当中来,而且学生们挺喜欢我讲课的风格。这也充分证实了,我的课堂教学是很成功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使学生的成绩稳中有升,再上一层楼。

在学生培养方面,我更花了许多心思。首先是学习一些有关的心理生理方面的书,了解这个年龄孩子的身心特点;其次上网查阅一些资料,和全国各地的同行们一起讨论如何教育孩子,这使我受益非浅。半年来,我和孩子们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孩子们喜欢我,我也爱他们。更为可喜的是,孩子们都有了明显得进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自理能力有了明显得提高。

我还十分注重对小干部的培养,充分利用小干部,使他们成为我得力的小助手。现在,我不在班级的时候,纪律、卫生都井井有条,大家都羡慕得夸奖我们班孩子立事,班级的纪律卫生好。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篇8:小学语文教师感悟

一、把握语文教学的实质, 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训练, 其中包括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培养训练, 对于这几项训练而言, 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的基础部分, 只有将这四项能力进行全面培养, 学生才能够进行更好的语文学习。对于语文的学习来说, 不论是听说还是读写, 对于语文学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思维能力才是语文学习中的核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积极引导,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 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整体性学习过程, 应道将这四项进行有机的结合来进行学习, 只侧重于其中一方面的学习无法进行全面的学习, 甚至会导致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我国著名学者叶圣陶认为, 语文学习必须要讲究全面学习, 四项能力的培养训练缺一不可。因此, 对于教师而言, 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全方面锻炼培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对语言进行一定的重视, 对于语文来说, 语言是构成语文学科其中关键的要素, 因此, 要想进行很好的语文学科学习, 并不能够忽视对于语言的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其中有很多语言优美的文章, 教师需要对这些文章中语言优美的部分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 让学生感悟其中语言文字的魅力。举个例子来说,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其中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来在课堂之中进行重点学习, 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自身的思考, 之后在进行相应的学习, 这样一来, 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到语言文字之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道理, 从而把握语言文字学习的关键, 进行相应的语文学科的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现今社会, 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人才的能力方面,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同样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 只有通过对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 才能够提高教学成果。

对于学生的教学而言,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 这样, 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在逐渐递进。一般来说, 对于一篇文章的学习, 教师往往都会让学生先进行朗读课文, 然后再逐渐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 学习文章中的语言技巧, 最后通过对文章中技巧性的学习来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

对于学生全面的培养来说, 其中就包括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进行语文深层次的学习, 同样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例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或是为学生创设不同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其中的背景。

通过对语文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 语文教学的整体成果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课堂参与程度还是主动学习来说, 都得到了相应的加强, 同时, 学生在全面能力的培养方面而言, 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成效。从侧面上来说, 对于语文教学, 进行一定的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

用一句话概括来说,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不论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而言, 还是对课堂教学成果的加强上来讲, 都具有一定的益处。同时, 小学语文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 应当注重一定程度上的实践教学, 不能一味采用理论知识教学的方式, 要把握语文教学的实质所在。

参考文献

[1]牛向荣, 高红牢.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J].青少年日记, 2010, (12) :32-33.

篇9:小学语文阅读感悟

什么是感悟?所谓“感悟”,就是“感受”和“领悟”,是学生调用自身的语言沉淀,获取文本信息,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将所获取的信息相交融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中,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甚至触发灵感和顿悟。 其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

一、阅读教学需要感悟中国历史悠久,语言也精深博大。

从唐诗、宋词、元曲,到小说、散文、杂文;从孔子、李白、曹雪芹,到老舍、矛盾、朱自清……中华千年的辉煌,浓缩于几本薄薄的语文书中,许多文学大家的文章还放在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如朱自清的《春》、《绿》,老舍的《林海》:选自四大名著的《草船借箭》、《三顾茅庐》……一篇篇文质兼美、情理兼容,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这样的文章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语言更值得我们学习。

1.悟遣词造句之妙

字、词、句是构成语言,表情达意的基本材料,遣词造句是构成语言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生成、发展语言的“活力细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比较、揣摩、玩味那些有点睛意义的字词,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高超技能。这样,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真正达到读有所悟,读有所得。

2.悟布局谋篇之美

每一篇文章的结构都是千姿百态的,它的对称美、递进美、并列美等等,不一而足。从经验上讲,人们读了一篇文章,有人问你怎么样,往往是整体感觉,这自然少不了文章的结构问题。可见,结构之于文章,是何等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感悟并掌握文章结构之美呢?直接告诉学生,未尝不可,但若想让学生真正地“悟其神,感其形”,我想最好让他们扩大阅读,在读中悟,在读中比较,这应该不失为一种“验方”。如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根据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及时补充几篇结构相同的课外读物,读后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读中感悟到几篇文章结构上的相似,结构美赫然入目。此时,让学生选择一处景物,及时进行仿写,这样,学生不仅悟到了,而且做到了,感悟就落到了实处。 文章的布局谋篇,又往往能符合文章内容的要求,符合文章题裁的要求,改变文章的顺序往往会产生另一种效果。于是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试着改变一下原来的顺序,然后比较优劣,掌握课文

3.悟情理意味之深

課文的情理意味是一种深刻的内涵美。打动人心,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恐怕永远都是这种内涵美,它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读书只要让学生与文本共呼吸,共体验,共感动,以一颗完整的心灵去感悟、去体验、去升华,方能达到一种境界。引导学生在读中渐入佳境,内化语言,感悟生命中的情理。

二、感悟需要策略

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感受,“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所处时代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对他们的新发现进行肯定和表扬。但是,一定的文本还要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

1.结合文本时代背景

一篇文章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意义,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材料也会有不同的见解。我们是随着学习雷锋学习赖宁长大的,而现在呢?赖宁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让人泛起一种恍惚的时空感觉。他正在被一代代的人所淡忘。一个小孩为了救火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这种时代精神已不符合现代的要求了,鼓励少年儿童冒生命危险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已经不可取。当然我们也不鼓励孩子拒绝任何冒险,冒险不等于鲁莽,热爱生命不等于“活命第一”,更不等于“活命唯一”。我们禁止儿童见义勇为,不是因为见义勇为不对,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向孩子们宣传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与禁止他们立即如此这般采取行动,一点不矛盾。

2.注重独特的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作品内容及人物形象的感悟应该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材料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启发性。人们的个性、经验等的不同使得对语言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感悟还要引导联想和想象。所有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的结晶,阅读文学作品,感悟作者的生活和感悟,读者必须调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还原作者的生活。还原的主要途径是联想和想象。

篇10:小学教师成长感悟

一学期来,我对这个班级倾注了我全部的心血和精力,这其中有成功喜悦,有挫折有失败,真是五味俱全,而我也在这一学期的磨练当中成熟进步了不少。

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低年级数学课堂与的中年级课堂教学截然不同,对此,我很是担心。校长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得对我说:“你一定要自信,现在是课改,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你比别人更占优势,别人需要摒弃老观念来接受新理念,而你是一张白纸,会更快的接受新的事物的。”听了校长的一席话,我豁然开朗,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是啊,只要肯学,没有做不好的事,而且教无定法,只要学生喜欢,能把知识讲清楚,就是一节好课。

我开始从头学起。每次听课,我都比别人更认真,细心,做好笔记,写好教学点评,吸取别人的优点。遇到不明白的,我虚心的向其他老师请教,还上网查阅大量资料,随时掌握最新的教学信息。为了上好一节课,我精心的设计教案,反复推敲修改,请其他老师提意见,有时为了一句话,一个动作,也要练上好多遍。在李校长的指导下,经过一学期的磨练,虽然我的课谈不上多么精美,但是,完全融入到了小学教学当中来,而且学生们挺喜欢我讲课的风格。这也充分证实了,我的课堂教学是很成功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使学生的成绩稳中有升,再上一层楼。

在学生培养方面,我更花了许多心思。首先是学习一些有关的心理生理方面的书,了解这个年龄孩子的身心特点;其次上网查阅一些资料,和全国各地的同行们一起讨论如何教育孩子,这使我受益非浅。半年来,我和孩子们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孩子们喜欢我,我也爱他们。更为可喜的是,孩子们都有了明显得进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自理能力有了明显得提高。

我还十分注重对小干部的培养,充分利用小干部,使他们成为我得力的小助手。现在,我不在班级的时候,纪律、卫生都井井有条,大家都羡慕得夸奖我们班孩子立事,班级的纪律卫生好。

篇11: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感悟

课程改革给课堂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在当今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大有改进。多媒体的引进也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不但便利和丰富了教学,活跃了气氛,且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我们小学英语课堂里,你也可以体会到很多学生的英语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教学改革,新课程的开发也造成了小学英语课堂极大的两极分化现象。这着实让我思考了很久,也让我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结果我发现,我们是不是没有完全领悟新课标的精髓。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切要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标还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补充或调整。我知道老师们在英语教学中都在努力去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可是,结果呢?教材的开发和教学的改革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却让两极分化现象愈演愈烈。我认为教师们忽视了一点就是:语言教学要归其本真。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不能舍去所有的传统的教育方法。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重视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尤其是领读。而不能完全用听录音来代替教师的领读。)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学困生的最大特征就是:根本就不会读。你叫一个完全不会读课文的学生怎么去听懂,交流或做题呀?你老是给他们补语法,背单词我认为是无济于事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读课文,认真背诵课文,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知识的积累方能融会贯通地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朗读是英语学习的传统方法,也应成为现代英语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如今朗读却成了课堂被人遗忘的角落。下面,我就谈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强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学英语的人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先动口模仿,朗读所学的句型,课文、名言名句、优秀的英文小诗和短文等,无疑都是模仿的一种好方式。通过朗读可以训练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培养口头上运用语言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为大胆地说英语奠定了基础。从一句到两句、从少到多地开口说使自己产生了学会的信心,从而越学越想学,越学兴趣越浓。

二、朗读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孤立的单词不容易记,而语句、文章是有情节的,词放在句子里,联系上下更便于识记。实践证明,英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都善于朗读,通过朗读记忆词汇、积累词汇并丰富词汇。

三、朗读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把书面文字还原成口语,把语言知识转化为使用技能,说写起来就可以运用自如。如学习了“asking the way”一课,学生就能在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把文中的语言进行重组扩充,进行实际操练。如: a: good morning,li ping.b: good morning,liu hong.a: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shekou fenhua grand theatre? b: sure,out of our school,go down liyuan road, you can see sihai park on your left,at the crossing, you can see shekou fenhua grand theatre in front of you ,then cross the crossing,you can’t miss it.a: is it far? b: no, just 8 minutes’walk from here.a: thank you so much.这样的练习,有助于训练学生自己不规范的口语,更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英语词汇。

四、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听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朗读能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感知和想象。它既能帮助学生增强对词汇和语言结构的记忆,又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通过教师示范读,学生能听出课文中刚学过的某些词语甚至课文大部分内容,从而产生成功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那么怎样进行朗读教学呢? 1.范读

用录音或教师自己进行课文的示范朗读,为学生的朗读树立榜样。2.领读

录音或教师的领读是朗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关键。尤其教师的领读,教师深情有表情地领读,正确又优美的语音语调,使内容富有感情、富有真实感,会带给学生更大的感染力,进而更大地激发了学生学好英语的积极性。3.伴随情景的朗读

借助图片、投影片、简笔画、实物等教具设备,教师边呈现情景边领读,学生跟读,不看课文。这种朗读方式便于加强理解和记忆,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4.齐声朗读

齐声朗读是学生独立进行朗读的自我实践过程,它便于教师检查和发现学生朗读中的问题,有利于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增加学生朗读的机会,并鼓励胆小怕羞的学生朗读。5.个别朗读和分角色朗读

个别朗读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朗读难点,便于检查和督促,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提高朗读质量。分角色朗读能让学生感觉犹如身临其境,有一种成功和快乐感,增强了自信心。

6.背诵并复述 背诵并复述是英语朗读教学应达到的较高要求。实践证明,能背诵课文的学生,英语学习是不会差的。通过复述, 有助于学生熟记语音材料,积累语言知识,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篇12:小学语文教学感悟2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

低年级儿童学习动机是直接与学习活动相联系的,他们主要感兴趣的是学习活动本身:手里的小棍,书里的画面等等,对学习的结果如何,常常不大关心。课堂上孩子们乐于举手回答教师的提问,对回答的内容和结果不够注意,甚至站起来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就需要我们去善于发现,注重身边发生的小事,抓住教育的契机,课堂上也许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又或者是一个小小的提问,都有可能是课堂上的一个闪光点,我们要利用一切具体的人和事物及时教育孩子主动地、认真地学习,逐步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给予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随地都在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和兴趣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孩子对某一事物认识的目的越明确、具体,对该事物的兴趣就越大。仅仅由某事物或现象的生动性或趣味性引起的儿童兴趣是肤浅的,而由明确的学习目的支持的学习兴趣,才是深刻的、稳定的和持久的。在小学生的课程范围内,有些知识是相当枯燥的,比如数学中的某些知识,它们很难以其本身的生动性引起儿童的兴趣,但是,如果家长能向孩子说明这些知识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的作用,并启发或带着孩子去亲身体验,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孩子可能会乐于学习这些知识。

篇13:新形势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感悟

一、小学生写作常见的问题

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作文常存在下面一些问题:(1)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一提作文课,学生就萎靡不振、怨声载道,更有甚者,把写作文的重负转嫁给家长。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学生对作文的态度有了先入为主的心理,在写作时就变得消极。(2)作文内容不真实。学生为了应付教师完成任务,多借助各种范文来抄写,胡拼乱凑,经常发现一篇文章重复出现在不同的学生作文本里;有的随意杜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脱离事实去编故事;作文内容空洞,写的都是一些大话、套话,言之无物、小题大做、无病呻吟的现象较为普遍,以致很多学生的写作都惊人地一致。(3)作文语句单调。学生写作手法死板、僵硬,对人、事、物的描写不具体、生动,语言艰涩、贫乏,缺乏感情。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提升策略

1. 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指导学生作文。

(1)开展活动

教师要把单调的作文课上成作文活动课,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社会、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开阔眼界。如“我为父母献孝心”、“劳动我最棒”、“欢乐的野炊”、“我发现了春天的足迹”、“谁说秋天不美丽”、“给冬天添彩———雪”……根据学校德育开展“清明节扫墓”、“反邪教”、“珍爱生命禁毒活动”等活动,根据“八荣八耻、讲礼仪、创文明”的教育,设计“读介绍礼仪的书籍”、“讲有关礼仪的故事”、“编写并唱颂八荣八耻歌”等活动。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养成观察习惯,在活动中学生兴致高昂,看到或听到、想到什么,往往控制不住要找个对象“吹”一番。教师切勿因此将其视为不守纪律而阻止,其实这种“吹”实际上就是一种表达。当学生有这种表达欲望时,老师及时捕捉住加以引导,然后鼓励他们大胆地把见闻和感受写下来,做到想得广、写得好。活动要丰富多彩,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日积月累,学生写起作文来就有话可说了。

(2)观察积累

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我们便会发现,作文题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从小学阶段起,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可以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地让学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把课堂扩展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书本的知识,新的体验和感悟,还启迪了孩子的想象及好奇心,开启了智慧探索的大门,活跃了思维,产生了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感情。这样一来,学生初步体会到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作文题材更宽、更广、更有新意,并不再为没什么可写而烦恼。这时,教师要趁机要求学生养成写好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他们不断地积累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2. 注重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应根据小学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年龄和实际经历,使学生运用比较自然的语言熟练表达自己的真实行动和观念,同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注意训练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和语言功夫。一方面,加强孩子逻辑归纳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填鸭式教育培养的孩子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如何加强孩子逻辑归纳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呢?例如看到春来树木长出新芽,花儿露出笑脸,就可引导孩子树立“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规律”的观念;看到水滴穿石现象就要引导孩子树立“没有积累的过程就没有成功”的观念,等等,并让孩子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培养孩子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法和类比比喻的语言表达方法,引导孩子学习诗化语言。如看到路边的树木,就可以说:树是大地的儿女,树是人类的伙伴,树是小鸟的家,树是阳光下舞蹈着的精灵,等等。又如看到鱼儿游来游去,可以说:鱼儿在捉迷藏,鱼儿在做游戏,鱼儿在赛跑,鱼儿在小河妈妈的怀抱里撒娇,等等。这样在训练孩子书面语言的同时,也提升了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重视作文讲评课,提升学生作文水平。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必须重视。上好讲评课,会使学生受益匪浅。作文讲课,首先应注意综合指导,它能概括一次作文的全貌。有的学生开篇写得好,有的结尾不错,有的过渡巧妙,有的文句优美,有的语言流畅,不一而足。教师应该把这些闪光点都捕捉出来,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使学生坚定写好文章的信心。其次讲评课应以班级优秀作文为范文,让习作者自读自析,像上语文课那样,详尽讲析,突出重点,给学生启发、示范。这些好的习作来自学生,有说服力,贴近学生水平,有推动力。再次找出通病,委婉评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写作之失。学生习作中有“失”是正常现象,讲评时亦需解决好这个问题。批评学生缺点要考虑其自尊心,让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修正错误,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总之,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培养、训练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作文这个载体来实现的。因此,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对学生有所裨益。

摘要: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作文作为学生书面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 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教师教学方法及策略的得当与否, 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结合实践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感悟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文燕.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学周刊, 2011.7.

[2]焦智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学周刊, 2012.7.

篇14: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教学模式

感悟式语文教学就是要强调: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渗透情感教育的内容;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即所谓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小学语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感悟式语文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很多:朗读、质疑、联想、破题、揣摩、比较、议论……本文仅对联想这一方法进行阐述。

一、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内涵与特点

“感悟式教学”作为一种高效、合理教学模式,指的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原则的指导,结合学习特点及学生个性特征,依托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或情景的感染以实现深入认知事物表面意义及领悟事物内涵。“感悟式教学”模式下,无论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还是教师单方面的启发或引导均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选择与感悟心理活动,具体体现为:感悟自然、感悟形象、感悟社会、感悟情感及感悟生活等多方面。

以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为例,其主要以“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源”及“实践、感悟、内化”等方面为核心内容,其中“以学生为本”指的是普通的教学理念,要求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构建起相互信任关系;“以生活为源”要求全面贯穿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原则;“实践、感悟、内化”主要体现于语文学习过程及语文教学方法两方面,着力于语文学习过程视角看,语文学习的过程即为实践、感悟及内化之间相统一的立体活动过程;着力于语文教学方法视角看,语文教学应切实做到注重实践、注重感悟及注重内化。

二、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与“有意义的学习”为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其中“学生中心的教学观”要求始终以学习者为重心,即教师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信任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而“有意义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自发性、主动性。

(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多次强调:“发现为教育儿童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他指出:“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以致儿童难以单独发现事物,此时则需要借助教师或教师所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为此,笔者认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核心在于倾向于以学生自主发现为主的学习方式,抵制学生被动式地接受知识模式,鼓励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式地发现知识。感悟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鼓励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知识、学习知识、感悟知识。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知识实质上是由学习者依托必要的学习资料,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该理论还明确了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包括“情景”、“协作”、“会话”及“意义建构”。

三、感悟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应用策略

(一)注重阅读引导,加大语言实践力度

语文作为语言学习的载体,既为一门学科又是一项依托反复实践得以掌握的技能。据《语文课程标准》之规定,应将语文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及语言实践的能力。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要求重视起“读”的重要性,通过对文章进行反复诵读以感悟文章的内涵。而“语言实践”必须借助学习与阅读课文语言有关的语文知识、语言方法及语言技能予以实现。由于小学生认知感知及理解接受能力较弱,所以需要教师将“多形式诵读法”引入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过程中,如此不仅有助于集中学生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对实现“感知全篇,领悟思路”的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积极效应。

(二)師生心灵互动,诱发内心感悟

新课改教学教育背景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越来越成为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要素。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要求做到“师生心灵互动,诱发内心感悟”,“心灵互动”即情感的倾泻与心灵的互动,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的眼神、微笑及动作均要能够震撼学生的心灵,既要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又要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切实构建起师生平等对话关系;“诱发感悟”即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来,用心感悟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内涵。

(三)激发生命交流,深化启迪内化

“生命交流”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既要尊重学生生命体验,又要做好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背景下,教师充分发挥课程资源价值效应,准确掌握学生爱好及兴趣,并以此为切入点逐步拓展课程内涵及外延,以增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笔者认为,“生命”课堂的教学应体现为“活的教学”、“有生命的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发挥师生的生命活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

(四)开拓学习乐趣,催进学习积极性

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让小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初级阶段,其好胜心较强,渴望自我表现,让别人肯定自身价值,所以学校可结合小学生这类特点为小学生塑造一个展示平台,为小学生提供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并肯定小学生的价值,从而让小学生产生成就感,以激励小学生更加努力、积极开展语文学习。如对小学生朗读能力评价时,可创设“小小播音员拼音”活动;对小学生任读能力评价时,可创设“古诗拼读”活动;对“写话”项目评价时,教师可从定期组织小学生进行写作,之后从中筛选出优秀作品进行栏目展示,既能激励小学生更加积极、努力开展写作活动,又能够让小学生学习到其他学生的优秀之处。

四、结论

由此可见,“感悟式教学”的特色体现在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从整体上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正确处理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同时在教学评价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钟子金. 导学感悟式语文教学[J].江西教育,2011(Z3).

[2]杨开贵.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语文教学三维日标[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

上一篇:优秀中班上学期幼儿寒假评语下一篇:春酒教学设计(八年级选修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