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内涵

2024-05-06

社会主义的内涵(共8篇)

篇1:社会主义的内涵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实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对50多年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又一马克思主义全新命题。之所以有此问题的提出,就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从根本上说这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某些方面、环节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造成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局部显现。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基本适应的社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不同区域、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人和自然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系统的、动态的概念。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它要求遵循“五个统筹”原则,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众的利益,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诚实互信、和睦融洽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社会主义社会理所当然要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创造,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关系。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迸发、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得到充分涌流、人们能够各尽其能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全社会创造活力涌动的社会。真正实现“四个尊重”,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施展,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社会各领域生机勃勃,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完善、法制健全、社会稳定、安居乐业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道德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传统美德得以光大和发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生活得到净化。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篇2:社会主义的内涵

什么是和谐?和谐就是一种美好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状态?就是事务内部因素配合协调匀称适中,这样一种状态,这是一种美好的状态,古今中外都在追求这样一种状态,像西方,古代的哲人就讲,什么是最美的——和谐,一直是这样的倾向,中国就更不用说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那种和谐的思想、和和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是最有资格,最有底蕴去建构和谐社会的,这是和谐的,人民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谐当然是事务内部因素,不同因素之间的和谐,你说一张白纸,他无所谓和谐,但是如果有黑白两种颜色,就有和谐的问题,比如说阴阳太极图,黑白两色,对比冲撞的画面就很美,那时候画家用三原色能够调配成成千上万的颜色,然后加以艺术表现力,就可能会构成一幅非常美好的图画,像音乐,不同的旋律,不同的音响,配合匀称,就会是一曲非常优美的旋律。还有我们人也是的,人过去说审美,大眼睛小嘴巴是美的,现在我们审美多元化了,如果大嘴巴小眼睛,只有在你脸上配合的很协调的匀称那就是一种美,所以不在乎说,过去单一的,只要是协调匀称适中适度,就是美好的,这是对和谐的解读。

那么什么是社会和谐?首先这个社会他是比较复杂的概念,至少有大中小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讲,社会是相对于自然界的领域。比如我们说的原始社会也好,社会主义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共产主义社会也好,都是指广义的社会,还有相对于经济之外的那个领域就叫中义上的社会,中间层次的社会,所以我们现在的经济部门当然要对社会建设要起作用的,但是他还不是社会建设本身的直接的主体了,所以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中性的,中义的;第三个层次就是狭义的社会,狭义的社会是相对于国家,相对于个人和家庭的,这样一个共同体,政治学上面讲的社会是相对于国家而言的,市民社会、公民社会,所以有的人讲,如果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有社会,没有社会怎么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他说的是有他的意思的,就是说公民社会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成长起来,社会学上讲的社会,是指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相对于家庭和个人而言的,那我们党的文件中,既从广义上、中义上讲社会,也从狭义上讲社会,与社会概念的理解相适应,我们也讲大和谐、中和谐、小和谐,都讲,但是更加强调的更加侧重的是狭义的社会和谐,这个我觉得很重要的。这个决定中有一个措词,过去我们在去年的2月19号,胡锦涛在一篇重要的讲话中,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括为6个方面的特征,但是这次决定中把这6个特征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其实这个基本特征变成总要求,我们注意到这个变化,这个就说明,这6个方面的特征,主要是指广义的和谐,广义的社会和谐,那么我们现在更加强调的是狭义的社会和谐,更加着力于近5年,近20年我们这种社会关系方面的和谐,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到,这反应了我们一种务实的精神,不要把遥远的东西拿来现实中去落实,我们落实不了的,我们关键是要脚踏实地,从现实做起,不断的通向那个遥远的目标,所以我们侧重于从狭义上理解社会和谐,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不要把什么事情都拿来做一个大的框?把我们最初的针对性,最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给他掩盖了冲淡了,这是我觉得是有悖于中央精神的。

我们狭义的社会和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社会关系中的不同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这是一种社会状态,是指社会关系中的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社会状态,那么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就是人一个是社会,一个是自然,自然是人与社会的衍生,这样社会和谐就是指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那么这三个方面的和谐。

第一个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包括4层含义:第一层是人自身的和谐,我们自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各个方面的能力素质得到很好的发挥,这才是一个和谐的人;那么第二个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你我他之间的和谐;那么第三个就是个体与群众之间的和谐,我是中央党校来的,咱们是上海的高级干部,我个人有幸跟你们一起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我们在课堂也有和谐互动的问题,这是第三个层次,个人与群体之间;第四个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这个包括很多方面,我们的决定中非常详细的讲了很多方面,包括政党关系的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民族关系的和谐,宗教关系的和谐,阶层关系的和谐,海内外同胞之间的和谐,海内外中华儿女之间的大团结等等,实际上还有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前不久我们上海举办了很盛大的会议,中国与世界,和谐与和平,我们在争取和谐社会的同时还要倡导一个和谐的世界,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等等,这是指人际关系和谐的不同层次,那么在实现人际关系和谐方面应该坚持一些基本原则,比如诚信友爱的原则,这是我们决定中强调的一点,还有我理解的精神,我觉得在这个之前还有一个基本的原则要遵循,就是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这个说起来好象很简单,不用提了,但是我观察各个层次的人,我觉得基本上不太懂得怎么表现对人的尊重,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频一笑,一举一动,我们能体现出对人尊重的那样一种素养吗?我觉得也未必,关键很多时候没有那个意识,还有相互理解的问题,什么时候我们懂的换位思考,所谓说的宽人就宽己,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对于大家都有好处的道理,我们通常也不去饯行他,等等,促进人际关系需要坚持很多的原则,保证我们人际关系各个方面的和谐,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怎么样的和谐互动?首先社会需要有规范的,这些规范就好比是通道,一条条通道,社会通道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社会组织,这个社会要发育,社会组织要建立健全,还有社会制度,社会各个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要完善,还有社会的法律,各个方面的法律要建立健全,还有社会的道德规范,这好比是4条通道,这4条通道要有边界有底线,这样才供人们好好遵循,如果就是说非常好的国民,这些通道不规范的话,那不到处踩这踩那了吗?底线都踩了,最后社会没有序,没有序能安定吗?不安定能够和谐吗?所以这也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如果社会通道是规范健全的,但是我们的人民不在规范的通道里面去行为,那么动不动踩底线,闯红灯,甚至在底线以下去行为,这时候社会也是无序的,无序的社会肯定是不和谐的,所以我们要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动,保持一种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这种还不够,传统社会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安定有序的,但是我们的现代和谐社会还要在这个基础上,使社会充满活力,创造性的活力,这是第二层,人与社会的和谐。

篇3:浅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法治理念,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法律权威,监督制约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这一段描述主要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信息, 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就必须要以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为抓手, 以树立法治理念增强法律意识为着眼点, 并且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那就是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法治理念是人的头脑中反映出来的东西, 直接影响着法律主体的行为, 法律只规范主体之行为而不深究其理念, 但理念是内因, 行为是结果。要治本清源就要对法律主体的理念进行探讨, 究其内涵, 以正其音, 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主体有正确的理念其后才有合法的行为。笔者认为,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法律权威和监督制约。

1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本身就是一个有价值取向的一个词汇,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观点。在古希腊, 柏拉图认为公正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 每个人就应当各守本分、各安天命、各守其职、各负其责, 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平等才是公正, 反之就是不公正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的人生而平等和天赋人权, 这也是一种对公平正义看法。在我国,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就是对公平正义的一种诠释。

一个国家首先要有法可依才能谈得上良好的秩序和后续的和谐发展, 而这种可依之法应当是“良法”才能达到上述效果。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普遍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种良好的法律就是要凸显社会公平和正义, 基于此, 人们在理念上才能认同法律, 对法律产生信仰, 才能服从法律。

虽说公平正义有其价值属性, 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主流价值观。法律主体对法律的指引作用都有一个预期, 若其预期理念与其评价相吻合, 守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说, 法律所体现出来的公平正义一定要与大部分民众的理念一致才行得通。

但是,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 许多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也不断发生, 法律永远滞后于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依靠公平正义理念才能解决一些难题, 这就要求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守法者秉承此种理念, 及时、合情、合理的解决问题, 以保持社会和谐世风有序。

2 保障人权

人权首先是人之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 其次是使人成为有尊严的人的权利, 人权理念是人的尊严、自由、理性和利益的一种最低程度的确认。我国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理念上来讲, 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两项最基本的人权, 我国宪法第34条至第50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些基本权利就是我国宪法对人权理念在文字上的具体细化。

人权很重要, 但也容易受到侵扰, 如生命权的非法剥夺、健康权的非法损伤、财产权的非法侵害等事件屡见不鲜, 同时, 法律主体在行使自己权利时有时把握不住界限, 出现权利的滥用也会对他人的合法权利造成不小的侵害。因此,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 人权就需要社会道德的支持和国家强制力量的保护。

社会道德的支持就要求每个人在人权理念的指引下对他人的权利予以尊重, 笔者认为, 作为一个人虽不能“善待他人”, 但也起码也应当做到“无害于人”。道德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个基本价值规范, 假如没有道德规范, 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再往深处挖掘, 一个社会的主流道德应当努力扩大善的东西而减少恶的东西。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和不侵犯本身就是一种善念, 所以, 将心比心,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每个人都这样做了, 每个人的权利就会得到最大的实现, 这肯定是一个和谐社会应有的局面。

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就是要求国家的职能部门发挥法律赋予的权能使人权得到制度的保障。立法者要对人权的内容和范围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样才能为人权的享有和实现提供保护和救济。目前, 我国宪法和法律对法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政治权利、诉讼权利等都做了较为细致的规定, 虽然有待改进, 但对比过去许多问题无法可依的情况要好得多。政府作为执法者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保护法律主体的利益和权利, 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被破坏。这就要求执法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对法律主体的合法权利给予最大程序的保障。司法者的司法救济是人权法律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 它不仅是为解决公民个体之间的人权纠纷提供了一种公正的途径, 同时也是为纠正政府侵犯人权建立的一种有力的机制。当然, 司法者本身严格按司法程序进行活动也是对人权的保障。

3 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就是法律主体通过法的各个运行环节使自己的法律权利能得以实现, 义务也能得到履行, 继而在心目中对法律有一种认同, 产生信仰, 如此, 法律权威就在法律主体理念中树立起来。

在中国奴隶制时代, 主流观点认为, 法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因此一直保持法律的秘密性, 不为公众所知, 但效果很差。法律不为其治下民众所知, 人们将对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事务无所适从, 因此, 随着历史的进步, 法律走向公开成为必然, 虽如此, 法律权威依然没有树立起来, 主要原因是由于封建社会的“人治”。在当今中国, 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 使法律主体对法律产生认知, 形成信仰, 把法律视为权威, 作为宝典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可见, 一方面, 立法者要建立一种具有客观、稳定、不抵触的法律体系, 这是建立法律权威的基础。另一方面, 执法者和司法者要保证任何个人、组织和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这是建立法律权威的保障。再一方面, 守法者要依法办事, 权利应得当得, 义务应尽当尽。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反映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句话的实质内涵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

4 监督制约

监督制约在客观上表现出来是“机制”, 在主观上诠释出来就是一种“理念”。监督的作用主要是预防和纠正偏差失误, 制约的作用主要是限制和约束权力滥用。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主要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三类, 由于三类主体的性质不同, 其发挥监督的渠道也有不同。制约的主体笔者认为主要是国家机关之间, 主要包括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监督制约的对象就是执政党和国家权力, 目的就是保证执政党要依法执政, 保证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正确行使权力, 同时还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 所以任何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所以, 监督制约不仅要在客观上使机制进一步完善, 还要在理念上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所在, 真正在头脑中树立起监督制约的法律意识。

实行法治就是要对执政党和国家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防止权力出现异化。对执政党的监督主要落实在党员身上, 在我国, 对党员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主要是对国家机关的监督, 在我国,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 接受其监督。另外, 国家机关之间还可以互相监督和制约, 如司法机关可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 会制约行政机关的权力在法律下运行。

篇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 王浩斌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不仅需要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理想目标、理论诉求与文化政治、实践本质与模式特征,而且还需要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面引领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的伟大旗帜,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及理想目标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首先需要我们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它涉及到正确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

从历史起源或逻辑起点的角度来讲,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当然,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国家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真正开始的。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他真正的拉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号角。从邓小平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中,我们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是低级阶段,用邓小平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正是因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邓小平才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区别于建国初期我国以苏联为榜样而建设的具有高度集中、高度计划特征的社会主义,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张运用市场经济来活跃经济建设,主张通过调动个体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主张共同富裕可以先让一部分发展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总之,这种社会主义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范式,也不同于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范式。

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允许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甚至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但绝对不能就此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或本质特征在于允许存在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因为不论是商品生产还是市场经济,不论是共同富裕的“先富”策略还是允许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们都只是在手段而非目的的层面上来讨论的。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既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只是手段,那么,这种社会主义就其实质而言,其主体部分或者说就其精神实质来讲,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所指引的根本前进方向,其“特”是居于次要地位,作为手段而存在,并不影响其作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位;而“社”则是主要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真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指的是运用市场经济甚至非公有制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但这种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机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不在其“特”,而是在其“社”上,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精神实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它既具有社会主义的共性特征,同时也具有社会主义的个性特征。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在于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前进方向,是一种具有社会主义根本属性的社会主义,那么,就此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或者等于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发展战略部署,这种社会主义的发展范式同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目标相比有较大差距,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所讲的社会主义也有很大差距,按邓小平的讲法,这种社会主义不是每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而是中国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这种社会主义严格来讲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或者说,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那么,它的理想目标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相比自然有些不同。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也有论述,具体而言,就是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邓小平看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了不起的事情。”[3]这就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及文化政治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当代诠释,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形成、发展及逐步完善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理论诉求。

当然,仅仅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都是党的指导思想,它除了带有一般的理论诉求及其理论属性之外,这种理论体系承载着一定的政治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表征着一种具有深厚理论底蕴和政治价值导向的文化政治观。因此,在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诉求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政治观。

作为一种文化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4]在这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就是当代中国的政治信仰和文化软实力。实践表明,要有效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就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当然,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而要继续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政治,需要我们做到:其一,推进理论创新以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其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及模式特征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我们还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及模式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也面向实践并为实践服务,可以说,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当然,仅仅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深入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已经有了论述,那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6]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实践本质主要体现在: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在本质上体现为形成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足点是中国基本国情,那就是目前正处于并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主题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其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内容是六项建设,前文讲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时还包括2012年7月23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所提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重要的本质属性在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深入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被一些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尽管将其称之为“中国模式”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具备了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所应该具备的模式特征:其一,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取得的三大成就之一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其二,实现了对三大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模式特征;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模式特征在于不断地回答了实践提出的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等,这些无疑凸显了时代发展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需要正确处理五种关系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还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的关系;三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种关系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理论主题、实践本质、模式特征、制度设置等多个层面和领域,是我们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五种关系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7]其它的一切关系问题,都是这种关系派生出来的,譬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及其发展,我们面临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问题,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我们又必须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当我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为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之时,我们又面临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理解和认识问题等。

[1][2][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252.305.

[4][5][6][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7.14-15.6.6.

D24

A

1009-928X(2012)11-0005-03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发展史研究”(11BKS017)部分成果之一。作者系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篇5:浅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机整体,直接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协调统一,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本质特征和原则之间的辨证关系。

结合工作实际,本人认为: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战略思想为指导,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树立良好检察形象。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就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特别是执法者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

二、执法为民的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同时也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检察工作中的直接反映和体现。一切为了人民是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走群众路线一是要正确处理检察机关与群众路线的关系,二是要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尊重和保障人权就是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人权保护意识,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提供完善的司法保障。

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永恒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其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正确树立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广大检察干警既要正确行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又要注重实体、程序合法;既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要反对特权,禁止歧视;既要及时高效地打击违法犯罪,又要拓宽当事人权利被侵犯时的救济渠道。

四、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它不仅规定了法治实践和检察工作的方向,同时也要求检察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大局和战略思维能力,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法治实践和检察工作。树立服务大局的法治理念,必须坚持法治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事业服务的方向,自觉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重要使命,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动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为国家、为人民掌好用好执法权力。

五、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是宪法赋予的历史使命。党的方针、政策集中反映了党对检察工作的基本政治主张,蕴含着先进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深刻的政治内涵,是制定法律的根据,是执行法律的灵魂,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是检察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的前提,是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根本保证。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自觉地把执行党和国家的刑事政策与执行法律统一于检察工作的全过程,正确处理独立行使检察权与接受党的领导的关系,既要防止搞法律虚无主义,用政策代替法律,又要坚持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要政策为指导,坚定不移地依靠和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篇6: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所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包括一系列重要的思想:(l)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2)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3)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更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方法上基本相似,但也有不同,主要是所有制基础不同;(5)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否则就是自甘落后.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仍然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国际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不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世界经济通行的是市场经济,我们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起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篇7:社会主义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包含四个方面内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整的概括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

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篇8: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内涵探究

第一,文化的多元性。五十六个民族除具有共同传统文化之外,每个民族又有本民族文化独到的特点。再者,由于华夏大地广袤,各地域、水域都有本地文化特色。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中华民族这些条件,这是我们的优势。

第二,外来文化优秀的部分也融进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来。现在可以经常看到外来文化的点点滴滴,例如西方的节日文化、餐饮文化、音乐、美术等,亦成为我们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从夏商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封建王朝的更迭演化,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发展与更新。因此我们这个民族被称为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最。如今,世界上已上百个国家开办了孔子学院,作为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基地,可见我国民族文化对人类的影响之大。

第四,“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快速地发展起来。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文化事业更是与日俱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兴中华民族的交响乐章,全国各族人民在这雄浑的时代交响曲中精诚团结,共筑中国梦。遍布全国城市乡村的新颖繁荣的大众文化成为我国当代文化的重要元素。

上述几个方面,交相呼应,互相补充,形成了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多元性。似大江滚滚汇成巨大的洪流,演绎着中华现代文明。

首先,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多样性的文化。

多元性文化必然产生多样性文化。文学界、艺术界、哲学界等各领域都出现了百花争艳、绚丽多彩、百家争鸣的和谐局面。用各种形式各种体裁给人民以精神营养,促进民族素质提升,哺育表现时代最完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变落后的,培育和扶植先进的,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和带动现代化的建设。

其次,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具有承续性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精神活动是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社会制度的性质为转移的。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生产是以物质生产方式的生产决定的,它决定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全部过程,也决定着文化向更高级境界迈进的过程。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发展着的现象。基于这样的理论,不难看出我国当代文化是从历史文化的发展演绎过来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文化事业既继承了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又随着时代脉搏的波动,大量的新形式、新气象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这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新文化仍然有所承传,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已经过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过来的,而不是从天而降的。所以,继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是自然和必须的。并且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有较长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都丰富创造了一些新的文化内涵。因此,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有继承性、连续性、衔接性的,并且还会将有益的文化内涵传承下去,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先进性。

最后,新文化是互补性的文化。

前述已看出,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多元性,多样性的,既有本土的,又有外来的;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这样多彩的文化现状主观上自然会产生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促进发展。纵观当今的文化领域,开拓创新,洋为中用,各种形式的作品已很常见。芭蕾舞搬上中国舞台,欧洲的美声唱法与中国西北民歌的混搭串烧,交响乐为京剧伴奏等都获得成功。甚至非洲文化,美洲拉丁系列的文化,也亦在中国出现并且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互补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个前提,那就是要传播中国价值观,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防止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及崇洋媚外的悲剧。

其他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普及与提高的话题。

普及,无疑是让文学艺术大众化。民间的也好,文人创作的也好,如鲁迅先生早就说过的,最重要的是大众至少能够看。倘不然,即使造出一个大众语来,也还是特殊阶级的独占工具。这里说的是大众文化。目前各地流行的文学的,艺术的,曲艺的大众化的东西不少,或有一些旧瓶装新酒的,也还是大众化。重要的是把大众化的东西继续推广,扩散到连旧瓶装新酒的大众化都没有的地方去,填补空白,这是普及的任务。

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要出精品。文化作品所以精就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些指导思想就是要求社会主义新文化要提高质量,提高品位,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强烈的更高的需求。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已经作了许多提高的工作,作家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奖,给中国人民争了光。歌唱家宋祖英能够站在世界顶尖级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中国歌曲,国家爱乐乐团也经常在大学校园演奏经典的无标题乐章,深受很多高层次文化人的欢迎。这些都说明了我国文艺提高方面是有成效的,但空间还很大,需要文化工作者继续努力。

第二,关于通俗与低俗的问题。

当前的文化领域实实在在存在着鱼龙混杂的现象,混淆了通俗与低俗的概念。通俗,是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反映大众的、健康的人民的心声和人民的精神面貌,表现社会的主题,这是广大文艺家应该做的,是接地气的一面。但与此同时,一些文艺工作者不恰当地理解了接地气的内涵,以为平铺直叙的照相机式的原理反映生活,并且不加选择地反映生活中低俗的一面。在文学作品中,大段大篇的低级方言俚语,脏话粗话不堪入耳,低俗的肢体动作不忍目睹。近年来这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这是对通俗的歪曲,是一种误区。需要知道文艺不单是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高于生活。正如习主席所说,单纯的感官娱乐并不等于艺术上的精神快乐。要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抒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和崇尚之美,使人民看到前进的方向,看到光明。这才是通俗真正的含义。

第三,需要注意本土文化和引进文化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引进,世界许多其他国家的文化也涌进了中国大地。青年人对外来文化情有独钟,追捧不已,称为时尚魔登,例如常见的霹雳舞、张牙舞爪、披头散发、歇斯底里。又如音乐界称为通俗唱法的鬼哭狼嚎、声嘶力竭、脚乱蹬手乱指,连演唱者本人也不知某些动作是啥含义,如此等,充斥着大好的文艺舞台。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好的文化,这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格格不入的。中国本土文化是儒道合一的,多是高雅斯文,或有些刚烈的也刚烈得英俊。如果把中华的斯文和外国的暴戾硬捏到一起,必然会出现一个不伦不类的畸型,给我们的民族文化罩上灰尘,污染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只有认清了主与客,用优秀的外来文化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我国的文艺才能更好地繁荣和发展起来。

第四,关于歌颂与批评的问题。

不言而喻,文艺是反映人民心声的,要歌颂人民,歌颂时代,歌颂美善,鼓舞人民的斗志。这永远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主旋律。

与此同时,也要重视文艺评论工作,即允许批评,允许争论,营造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列宁一百多年前就指出,把文学批评也同党的工作,同领导全党的工作更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批评和争论来提高我们的文艺质量。文艺评论能促进文艺内涵的提升,使文化的内容更充实,形式更完美,才是促进和繁荣我国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玉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的新思考[J].中国市场,2008(5).

上一篇:养鸡常见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十三的英文怎么写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