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2024-06-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精选6篇)

篇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 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 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 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从社会层面明确了每个社会成员应当共同遵守和践行的价值准则 自由是社会活力之源 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属性 我们倡导的自由

不是少数人的形式上的虚伪的自由 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实质上的真实的自由 不是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的绝对的个人自由 而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 不是超越发展阶段和现实承受能力的自由 而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自由 社会主义的自由不只是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

更重要的是保证人民充分享有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 使每个人都能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平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 它标注了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尺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中国这样一个曾经有过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平等的渴望和呼唤是人心深处最为激越的力量 我们倡导的平等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平等 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绝对平均主义 是实实在在的平等

不是落在法律字面上的形式上的平等 是要让人人都能公平行使社会权利 履行社会义务分享社会成果

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 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 公正是捍卫权利的天平它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准绳 古往今来人类追求的幸福生活 只能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之上

社会主义正是在资本主义不公正的废墟上诞生的 公正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

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和道义感召力 我们倡导的公正不只是强调机会平等和程序正义的公正 而是兼顾结果正义

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公正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项制度安排

是要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 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法治是社会保障之盾 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只有当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自由平等公正才会有安全的避风港 我们倡导的法治

不是片面强调司法独立推行三权分立 更不是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照抄照搬 而是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法治

不是广场上的雕塑橱窗里的花瓶 而是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 体现人民意志保护人民权益 让法治成为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强柱石 我们可以看出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不仅仅是在社会生产关系上 更是在社会价值目标上

这是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些概念内涵的出发点

篇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世价值观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其基本内涵形成了五种代表性的观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基点,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新型价值观;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以“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的剖析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关系的探讨谈谈对这个问题的初步理解。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理解的前提

(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是指“主客体关系的一种内容,这种内容就是:客体是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同主体相一致、为主体服务。肯定的答案,就是我们所说的‘好’,即正价值;否定的答案,则是我们所说的‘坏’,即负价值。”可见,价值反映的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有用的满足关系,是客体对主体来说的有用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价值具有客观性。但某种对象对某人或某些人是否有用,一定程度上要看主体的态度以及主体自身的需求,也就是说同一个对象只对某些人有用或有益,而对另一些人可能不存在此种关系,也就是说,价值又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相对性。价值观与价值不同,它是价值的意识层次,是主体关于价值的态度和观点,是比较理性化的,具有观念形态的层次,包括信念、信仰、理想等,具有自觉的理性思维和观念化的特点,能够较多地吸收和凭借知识的成分,构成一定的目的明确、系统而完整的社会思想形式,并且用以指导实践。它的基本特征是“主体性”和“超知识性”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多元性和相对稳定性。它的主体性表明任何价值观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某些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不存在“无主体”的普遍性的“终极”价值观,其内容都是对主体自身所处的社会及生活方式的一定的反映,是对主体自身的本质和特征的体现,往往带有浓厚的主观性和情感化的的色彩,因此,主体之间在社会存在、生活方式、利益和经历等等之间的共同性也决定了他们共同的价值观;它的超知识性表明,价值观的存在和作用往往在于已有知识的范围之外,不是知识所能包含或代替的,它表明人们“相信什么,想要什么”,它指导人们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按照自己的尺度进行价值选择、定位,而且越是在知识和经验达不到的地方,信念、信仰和理想就越起作用;它的多元性来自于价值的多元性,在社会生活中,现实主体的存在是多元的,而每一主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且各自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不可替代,导致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状态,但是这种多元化状态并不否定一定社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共同价值观的可能性。因此,根据价值观的特性,我们认为,价值观就是一定的主体针对特定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以及自己的行为的总体性的好的、有益的评价,是推动以及指引主体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体系。在一系列的价值观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fir值观就是核心价值

观,它决定着主体在面对客体时行动和态度的性质,并且对主体的行为和态度起着指导作用,是主体分辨是非、区别好坏的决定性心理倾向体系,它决定着主体应该做什么、选择什么以及确定并实现奋斗目标。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指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体对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目标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行为和事物的是非善恶荣辱的判断,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以及对精神目标追求等一系列的判断和评价标准体系。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倾向,对其他价值观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是社会主义区别其他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科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清晰、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并以其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当前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戴木才的内核和最高抽象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二是张利华的整体部分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从低级向高级的逻辑递升顺序排列,依次为社会生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伦理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一定程度上从某个方面意识到了两者的本质关系,例如,戴木才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并通过它表现出来的观点,看到了两者的共同本质,但是忽略了两者外延上的一致性。而张利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逻辑顺序中的一个方面,同样也忽略了两者的本质和外延的一致性。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性及其价值目标的体现,两者是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所以,两者在本质和外延上都是一致的,区别只是在于两者的切入点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精神观念人手,强调对社会主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倾向于根本价值理念的建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从外在性的体系人手,强调实践上的操作性,倾向于更加直观的结构和具体的内容。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在本质和外延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具有四方面体系性的价值观念,毕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意味着一元价值观,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就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 — 理解的关键

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关于普世价值观的一些认识对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为此,我们必须厘清两者之问的关系。

(一)普世价值观

当前,国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关于普世价值的大论战,论战焦点主要集中在有没有普世价值观,其涵义是什么,有哪些存在形态等问题。主张不存在普世价值观或绝对普世价值观的观点,把价值观看作一个社会历史范畴,认为人类的价值标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中,植根于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根本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转移的适用于所有人的绝对的普世价值观。主张人类社会有普世价值观的观点,认为普世价值观就是含有“根”的意味、符合人性根本需要,世界各地的人们普遍赞成的价值观。而关于普世价值观的内涵,学者们同样有不同的理解,有些学者认为,普世价值观就是强调以人为本比以其它东西为本好,强调人的尊严,自由、公正、平等以及和谐等等;有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者爱人”,“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等都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和主张;有些学者认为,普世价值观主要包括人类在天赋上对于幸福、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民主、法制、公平、公正等等基本价值的普遍追求;另外,还有些学者强调,自由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因而自由是普世价值观。关于第一个方面的争论,即关于是否存在普世价值观的争论,我们认为两种观点(主张不存在普世价值观或绝对普世价值观的观点和主张人类社会有普世价值观的观点)并不像它们看上去那么针锋相对,或者是说两者争论的前提不一致,也就是说两者的争论是无效的,并不是你对我错的关系,毋宁说两者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普世价值观的本质。因为,持否定观点的学者,是从主体的社会历史性和价值的多元性出发的,根据价值的主观性特点,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阶级、不同社会的主体,其价值观不同,这种观点是从价值观的主观特性出发,反映了价值观的一个特性。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价值观还具有一定的普遍稳定性。而持肯定观点的学者,则从价值观的稳定性层面出发,认为人类除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群体的特性之外,还存在着类的与生俱来的本性,即超越一切差别的人性,作为人这个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个种类,必然有着共性,有着人之为人的本质,而这一本质共同性并不排斥各种特定历史时期、阶级和特定社会人类的特性。因此,我们认为,普世价值观是存在的,其反映的是人作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类所具有的超越一切差别的人性,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各个不同时代、不同生存条件下的人所面对的共同客体及其之间的价值关系。以上关于是否存在普世价值观的争论,从价值观的主观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共同论证了它的存在合理性。关于普世价值观的内涵及其争论,也是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层面,但这与本文的关系不是很密切,所以暂且不论,我们只需要明确普世价值观是普遍的人类共同的与生俱来的本性,并且这些本性是一定存在的。

(二)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以上我们对普世价值观本质的探讨,普世价值观是人类最根本的共性,或者说是作为人的最低限度应持的价值观。这种普遍性,并不排除各个民族各个社会自身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发展各自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或社会特色的价值观。因此,在这个层次上,我们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相比较来说,两者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只是针对价值观适用的具体条件和场合而言,并不等同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关于普世价值观可能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集团所利用,就如侯惠勤教授在《我们为什么必须批判抵制“普世价值观”》一文中所批判的,他认为,我们批判普世价值,决不是讨论“有无人类共识”一类认识论意义上的话题,不是讨论“有无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一类人性论道德论意义上的话题,也不是讨论“当代世界有无共同利益”这一类国际政治意义上的话题,这些话题虽然见仁见智,但这是可以讨论的。我们批判的普世价值,有着明确的本质界定,一是从理论上看,普世价值以消解共产主义理想、确立资本主义不可超越为前提,其立足点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及其制度架构是历史的终点,人类在这方面将不可能再有真

正的进步和突破。二是从实践上看,普世价值根本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完全割裂中国改革开放中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间的内在联系,力图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引导到“回归西方文明”的方向,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引导到西方“民主化”的陷阱。我们在这里所明确承认的普世价值观绝不是这样别有用心的人或敌对势力所界定的,而是从人性的普遍共性出发的普世价值观。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它是经过吸收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并且根据现时代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的,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理解的核心

通过以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关系的探讨和分析,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应的一整套价值观念体系。与当前大部分学者只是从整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或两个层次出发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同,根据本文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在本质和外延上都是一致的,“核心”并不意味着“一元”,相对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具有四个方面体系性的价值观念,是从精神观念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映,并且是同样具有相互关联的一整套价值观念体系。首先,以人为本— — 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相对应。根据王晓升教授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从社会发展理论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以人为本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具体化。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段话明确指出,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具体的人民群众)是我党目前工作的价值核心之一,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全党的价值追求,强调这一点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一方面,当前全世界普遍把国家、社会的发展单纯看作经济的增长,这种趋势遮蔽或者忽略了本来作为发展的价值目标的人本身,而将物质生活和单纯消费等等作为发展的价值目标,其实是本末倒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拜物教”的犀利批判,说明他认识到并反对这种颠倒的状态。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贯彻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以人民群众为本,这就将其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历史观区别开来,同时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凸显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的共产主义事业应该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并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核心诉求。正如高国希教授所说: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亦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消除物役、消除人役,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人的真正自由的根本途径,也是把社会、公民凝聚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可见,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且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价值观。其次,共同富裕与公平正义— —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应。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思想。另一方

篇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内涵及意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政治制度的深入改革, 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及国际影响力大大地提升。在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多元化的今天, 各国经济紧密相连, 政治相互影响, 文化相互冲击, 世界历史被全面的袒露开来, 各国的价值观相互撞击, 相互冲突, 价值观危机随着世界的融合在不断的加剧。因此, 要在世界站稳脚跟, 赢取发言发展的机会, 就必须加强本国正确价值观的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发展壮大的前提保障, 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 也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所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当下世界发展的需要, 也是发展中国、强大中国的必要选择。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的分析探讨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及实践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所谓的核心价值观是在众多思想价值观占有核心地位且对其他价值观起到支配作用的价值观念。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都必须有一个适用于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核心价值观是政治制度的灵魂支柱, 所以正确的价值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思想导向和动力支撑。社会主义是中国运动和发展的产物, 在一次次的革命运动中, 中国摸索探求出一种适用于本国特殊国情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无论是从其理想、运动还是制度来说, 都反映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自由解放的价值追求, 其自身的价值选择具有独特性, 与其他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价值观实质上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基本观点和综合要求。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几千年来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理想追求的继续, 其摒弃了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弊端, 追求平等、和谐、自由、人道成为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基本诉求。社会主义起初只是一个美好的构想, 但在中国不断的革命探求中, 最终理想照进了现实, 社会主义理论演变为真实的社会主义制度, 多个国家的应用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美好愿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评判标准建立在众多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 且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只有满足这些基本理念才能被称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自由。经济是政治实施的基础保障, 政治是经济发展的思想导向, 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主张人人平等, 实行民主的政策, 民主成为政治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文化的发展对经济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所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为推进中国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应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生态的核心价值即人与自然和谐生存, 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和基本指向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退去以往落后、封建、腐朽的外衣, 从根本上实现民族的繁荣与富强, 实现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打破以往封建道德伦理对人性的束缚, 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实现人性的解放与高度自由, 这一美好愿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和最终理想。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几点要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 他们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补充, 相互影响, 相辅相成。富强是实现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的前提保障, 民族、文明、和谐、自由反作用于富强。1997年, 在十五大报告中, 江泽民正式的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 把建设小康社会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来。小康社会建设的前提保障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在提升人们生存资料消费水平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的实现和扩大国民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水准。所以国家富强成为社会和谐建设的前提保障, 是民族发展的强大支撑, 是实现公平公正的前提基础, 文明、民族、和谐是社会实现富强后的最终追求和目标。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 和谐自由, 就必须协调好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发展, 富强、民主、文明是和谐、人性自由发展的前提保障。所以要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真正的贯穿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 就必须协调处理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自由几者的关系,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丰富内容, 使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的完善和成熟, 从而有效的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推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观, 通过字眼, 能够清晰明了的知晓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会有很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理念来支撑和引导社会的发展, 为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核心价值观在众多价值观中占据核心位置, 所有的价值观都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区别一种文化形态与另一种文化形态的价值标准, 是支撑社会主义生存与发展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 是因为有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脱离社会主义发展的理想轨道,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照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是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思想产物, 呼应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其支撑以共产党为核心的各个党派与祖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正确价值体系的指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壮大的关键性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 相辅相成。从广义上来说二者没有较大的区别, 但从狭义上来看, 二者所侧重的点各有不同。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 其有基本的理论框架支撑和明确具体的体系内容。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 其构成的基本要素主要是思想观念, 侧重于综合价值理念的构建。从内容来看,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种思想理念, 他没有一个具体的理论构架, 其较为抽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抽离出来的内核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要素是围绕核心思想所形成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像是肉体与灵魂的关系, 灵魂支配肉体的一切行为活动, 肉体的存在离不开灵魂的指引, 倘若失去灵魂, 那只能是一具行尸走肉, 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反之, 失去肉体的灵魂也将失去其原有的价值, 再美好的理想也终将是一场幻想,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从客观的角度来说, 没有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催生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缺乏实践、不够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会扭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最终会使形成的体系漏洞百出, 成为一种不切实际、纸上谈兵式的空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失去其原有的存在意义。总而言之, 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就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不容分割, 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者都具有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 他们在做出相应的体系变更和思想完善, 其是一个不断生成不断更新的概念。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性,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已经不单单停留在昨天, 新时期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更高追求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断的发生质的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满足了当下社会主义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 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 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相对落后。现如今, 世界的发展已经连接成一个整体, 国家与国家之间打破了原有的界限, 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来说是把双刃剑,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经济文化政治相互交融, 相互撞击中, 想要提升国家地位, 增强国家力量, 就必须坚守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正确价值观的建立要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 所以现阶段我国要结合各个领域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世界发展的局势做出科学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 这对于中国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时代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内容和含义,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其规划出一个合理的发展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建立在众多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基础上, 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实践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其将来的发展方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当今世界, 继中国之后有些许国家采用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但各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有不同, 这也就意味着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及质量也会有所区别, 错误的价值观念会使社会主义的发展出现缓慢、停滞甚至崩溃的状况, 然而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理想, 坚定的价值信念和信仰能够引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良好运转, 使得建设的主体能够保持积极的状态和蓬勃的朝气, 其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信念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迅猛发展的动力, 倘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深入人心, 这对中国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应当建立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 只有这样才能确价值观不偏离现实发展的轨道, 才能为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方面建设。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

在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国家必须实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的激流中, 乘风破浪, 稳步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综合国力发展的基础保障, 为软硬实力发展提供基础导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每个中国公民应有的义务, 只有将国民团结一致, 聚拢人心, 确立其共同的理想, 树立共同的远大目标, 才能更好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有利于激发国民创造的热情, 使其积极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 有利于提高国家经济发展的硬实力和文化建设的软实力。197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到目前为止, 已有众多的国家对本国的文化遗产进行了申遗, 近几年, 申遗热和申遗门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由此可以看出,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各国主流思想文化的交流冲击很容易使得一些国家丢失自我, 本国文化被动摇、侵蚀, 出现文化混乱和文化丢失的现象, 一个国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实质上是代表着国家软实力发展的较高水平, 软实力成为当下各国之间激烈竞争的武器。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国家软实力中最关键的部分, 它展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体现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水平。国家软实力的具体表现为本国公民的精神状态以及人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人心所向, 有共同的社会制度建造的理想与愿望, 对社会制度核心价值观的一直认同, 才能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建设, 提升软实力的水平。以此来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国民精神建设的水平,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中国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加强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和前进的动力支持。有位学者曾经论述过, 一个没有文化和精神支撑的国家是弱不禁风的, 在世界激荡的洪流中, 无法实现长久生存和发展, 最终会成为时代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弃儿。所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增强国家物质文明的建设, 同时还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的进步, 从而加快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 让中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几点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2 (11) .

[2]朱颖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J].科学社会主义.2012 (05) .

[3]高建生.科学发展观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重大启迪[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 (10) .

篇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分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11年10月,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在会议精神的指引之下,再次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现实性,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发达国家,是在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0年前辛亥革命的爆发、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以及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从客观上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自觉担负起了传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效地解决中国革命道路、前途以及社會主义建设道路等众多现实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以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的趋势。新的时代特征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来整合人们的思想、引导社会思潮的变迁和发展方向。因此,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当之无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共同理想是一个社会的共同意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既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又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务实的、科学的社会理想,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统一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意识、凝聚社会各个阶层力量和各方面智慧、协调前进步调的精神支柱。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通向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的必经阶段。《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是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都是在最高纲领的指引下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历史性选择。现阶段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更好、更快地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扎实稳妥地推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大发展,才有利于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缺性以及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物质上做好准备,在思想上打好基础。总之,在现阶段,我们为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共同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维护本民族生存与团结、推动本民族奋进的一系列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的总和。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爱国主义具体的体现为热爱祖国的国土河山、各民族人民、文化等。因此,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在内涵上是相互联系、紧密相通的。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以“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还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今天,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相通的。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新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的总和,是社会发展的总风向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之上,我党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引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开创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见证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如今,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党的理论创新、社会制度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等,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本质上是相互交融的,共同渗透到了我国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熔铸进了民族意识和民族品格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本质的问题时曾经指出:在其现实性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和社会背景下成长和发展的。因此,社会对人们行为褒贬评价就成为了每一个人不可回避的问题,不同性质的评价会引发出人们或是正向又或是负向的自我感受,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人们的基本荣辱观。在我国几千年的道德发展史上,对于光荣与耻辱的论述始终是历久弥新的主题,古今中外无数的哲人志士也坚定地把知荣辱、明是非视为人类道德大厦的根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发展,社会就业形势和经济成分的日益多样化以及社会分配格局和利益格局的巨大调整,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荡,加之西方价值观和腐朽思想的蚕食,不少人从思想深处对于辛勤劳动、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了质疑,不能清楚地意识到好逸恶劳、见利忘义、骄奢淫逸等现象的错误之处,混淆了是非荣辱。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提倡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善恶美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有机统一体,是我们党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又一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10).

[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10).

课题:2010年度石家庄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青年专项)课题结项成果; 课题编号:10QN010。

作者简介:

田淑霞,女,石家庄学院马列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杨洲,女,石家庄学院马列部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篇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团省委宣传部部长 宋晓波

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关于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满足需要的意义及程度的评价标准和态度体系,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及对待客观事物的基本态度,成为人们决定取舍的内在依据和行为动力。

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影响教育下,在个体成长经历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成熟起来的。成熟的价值观,包括对各个方面事物的评价标准和态度体系,诸如自然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和社会职业等方方面面的评价标准和态度指向,具有完整的结构形态。价值观结构体系中的各要素有主次之分,其中那些最本质、最具重要性的、稳定而恒久的要素所构成的评价标准体系和态度体系即为核心价值观。

国家的、民族的和各类社会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是在长期的历史沿革及现实社会环境中不断积累、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为相关的国家、民族及社会群体多数成员所共同认可,成为其支配行为的准则,因而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群体意识,表现出积极昂然的精神风貌,并能够转化为国家、民族和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关于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很系统、很全面、很丰富,但没有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理论要想进入实践领域就必须要有实践的形态。?进入实践领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一定应该是简单、清晰、明了的,最好是“语录”,几句话、几个词。“核心的语录”恰是理论生命力最强盛的标志,最有作为的标志,最发挥作用的标志。“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便应运而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主要在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原则与依据,但并不直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符合这四条要求,并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价值观的重要价值

1、从个人角度审视价值观

价值观的最终点就是理想,你的人生追求。有的人的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有的人以追求真理为目标,有的人则追求物质的享受。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价值观问卷。是米尔顿?罗克奇(Milton Rokeach)于1973年编制的。罗克奇的价值系统理论认为,各种价值观是按一定的逻辑意义联结在一起的,它们按一定的结构层次或价值系统而存在,价值系统是沿着价值观的重要性程度的连续体而形成的层次序列。

18个价值观分为“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两类。“终极价值观”就是一生中,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你要达到一种什么境界;“工具价值观”就是你实现终极价值观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达到你的目的。

终极价值观:舒适富裕,振奋刺激,成就感、贡献,世界的和平,美丽的世界,平等的友情,家庭安全,自由独立,幸福满足,内在和谐,成熟的爱,国家的安全,快乐闲暇,救世永恒,自尊自重,社会承认,真诚的友谊,睿智成熟。

工具价值观:雄心勃勃,心胸开放,能干效率,欢乐愉快,清洁整洁,勇敢坚定,宽容谅解,助人为乐,正直诚实,富于想象,独立自给,智慧知识,符合逻辑,博爱温顺,顺从责任,礼貌气质,负责可靠,自我控制。

从罗克奇的价值体系看出,每一个人的价值观究竟是怎么排列的,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如果你的价值观与社会的现实、组织政策的价值属性不符,你不仅会失望,而且还会很沮丧,反之则充满上进的动力。换句话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你的价值观如果不够稳定或不够清晰的话,你做人都会很难,因为价值观就是一个指南针,它指到哪儿你就走到哪儿。因为价值观跟自己的兴趣、情感有密切的关联,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你想要的是什么。

2、从组织角度审视价值观

以企业为例:

对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问题,“理念优先于制度,制度重于技术”是一个广为大家所接受的理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跨国公司竞争力”课题组在研究世界500强企业时发现:这些企业所树立的核心理念几乎很少与商业利润有关。世界500强胜过其他企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善于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特别注意团队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激励与创新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改善,形成企业的文化力,以保证企业长盛不衰。英籍美国学者查尔斯·汉普顿和阿尔方斯·特龙佩纳对美、英、德、意、瑞典、日本、新加坡等12个国家15000名企业经理的调查指出:不同的企业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都受到各自独特的价值体系的影响。

日本政府在总结明治维新时期经济能得到迅速发展的经验时,发表过一份白皮书,把日本经济发展归结为三个要素:第一是精神;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资本。这三个要素所占的比重分别是:精神占50%、法规占40%、资本占10%。这一结论说明了精神要素、文化要素在企业经营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核心价值观是一切理念、制度、技术的基础,拥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并形成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价值观在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一个企业和组织要想获得核心竞争力,必须从建立核心价值观入手,建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组织文化。

3、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审视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要保证拥有不移不易的处事原则,进而在世界上显现出清晰的形象,大众共同坚守核心价值观是基础。试想,作为一个大国,如果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没有基本的原则,所有的处事方法都是以一时的利益需求为着眼点,为取舍予夺的原则,很难为他国和他民族所接受,即使是一个大国,形象亦不会高,更难得到世界的尊重。

比如,西方社会秉承的民主、自由、人权的核心价值观,已经存续了一、二百年的历史,至今未有变化,因为谁改变了它,谁就会被西方主流社会所抛弃。再以我们党为例,所坚持的政治信念是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不能变更的,否则这个党就没有存在的政治基础,然而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却是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这个发展变化不能长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必须有所遵循,有所参照。毫无疑问,核心价值观应当是最根本的遵循与参照系。

一般来说,核心价值观所影响的主要是本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构成世界,是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但如果是一个大的国家和民族,尤其是一个对他国、他民族有着占有冲动者,其核心价值观便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影响世界,影响他国。比如前苏联的输出革命,今日美国的输出美国式民主自由人权,等等。中国是一个大国,尤其是经过 20 多年来经济上的巨大发展,其影响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这种情况下秉承一个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内部事务,一定意义上也是世界共同关心的事务,因为这种核心价值观一定会在世界全球化过程中显现出来,并发挥作用。换言之,当中国处于软弱落后状态,对世界影响很小时,持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并不会受到过多的关注,如果中国崛起于世界,一行一动直接影响它国和它民族的利益时,这时的核心价值观就具有辐射作用,因为这种价值观必然地通过对内对外政策反映出来,进而反映到他国他民族的生活中去。

这里多阐述一点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

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是巨大的,为什么我们的人力物力投入那么大,效果并不理想呢?“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句话我们都听说过,问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从核心价值观的角度看,在弘扬

雷锋精神过程中,最鲜明最具广泛意义的提法是学雷锋做好事,从目的和初衷看没有问题,但从实际表现看却需要修正。比如,我们往往把人的一切善良的行为都以此涵盖,所起的作用就未必是正向的与初衷相一致的,因为这往往矮化了人性的光辉,毕竟人们的社会行为,尤其是一种最为自觉的下意识的社会行为,并不都建立于某种政治理念之上,许多原本就是人性的自然反映,就不是政治教育的结果,如孟子所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既然如此,你把人性范围内的行为都归结到某一标签化价值判断之上,那么不愿往标签上靠的人,或者不想把自己纯朴的思想行为政治化的人,必丧失了原本具有的人性化行为冲动。除此之外,由于我们在雷锋精神宣传上存在着过于强调直接的表达政治理念,没有注意发现其身上存在的最普遍、最感人、最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性光辉,结果每一次社会出现转型,雷锋精神的构成要素便需作出部分剥离,比如当阶级斗争的理论便不再成为主调,雷锋精神的阶级的观点和特征便要从雷锋精神中去除,不能再起引导社会的作用;当和谐社会建设成为主题,雷锋精神就要赋予构建和谐社会的特征。雷锋的内涵总是在改变,或者“雷锋精神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结果便不会在人们心目中产生永恒感、崇高感、亲切感,其作用也就打个折扣。造成雷锋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多变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确立起全民族的永恒的核心价值观。

四、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沿革

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民主、自由、人权”。这种价值观有着深厚的宗教文化的背景。西方文明有两个基本的源头,一个是科学,另一个是宗教,或者说一个是古希腊文明,另一个是基督教文化。在基督教产生之前,西方社会并没有严格道德上的评判标准,只能说是巨人与巨人,英雄与英雄间的争斗,是霸权与霸权的角力,谈不上正义与非正义,正是由于有了基督教,各种行为才被赋予正义与邪恶,道德与价值标准才真正产生出来。西方以民主、自由、人权为核心的价值观基本上源于基督教的教义。因为被西方国家民众所广泛信奉的 基督教所倡导的就是博爱、正义和人人平等,是每一个人负有对抗世界不公正的义务与责任,并且每个人都应当勇敢地站出来与专制和邪恶政权作斗争,只有大众都起来维护公理与正义,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充满爱和善。可以说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西方国家现有政治文明和核心价值。

西方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以民主为例,作为一种理念,它萌芽并尝试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作为一种制度,则包含于 1215 年签署的英国大宪章,十八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十九世纪欧洲和北美选举权的扩大;作为一种成熟完善的思想,进而成为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则是二十世纪的事。因为在十九世纪时,人们议论的还是哪个国家适合民主制度,而到了二十世纪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经成为不合时宜且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时已不存在是否适应,仅存在实施民主制度需要多长的时间,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我们再来看自由和人权。文艺复兴运动复兴了古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摆脱了黑暗的中世纪对文化的摧残和人性的束缚,解放了人对世界,对宇宙的看法和了解。而启蒙运动中,则使人发现了自己,开始思考包括良心和社会正义,自由平等和理性等根本问题。可以说,启蒙运动改变了人对自然的理解,对自身的理解,确立了人权思想,并使人权思想成为人类社会走向进步里程碑。

在坚守这种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许多思想者留下了厚重的一笔。1776 年亚当斯作了《美利坚的独立》的演讲,提出美国人必须在独立与奴役二者中作出选择,他主张要让美利坚各州获得永久的自由与独立。1837 年菲利普斯以《新闻自由与对赖夫乔伊谋杀》为题进行演讲,他主张新闻必须自由。1854 年道格拉斯以《七月四日与奴隶制》为题作了一次废除奴隶制度的著名演讲。1863 年林肯在《解放黑奴宣言》中指出:任何一州或人,若将他人视为奴隶者,将被视为背叛联邦政府的行为,所有的奴隶从即日起,将获得永久自由。在《盖茨堡演讲》中,他还特别强调了自由献身的精神。1963 年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 · 路德 · 金以《我有一个梦》的演讲,感动并影响了千千万万的美国人民,他明确提出非暴力抵抗原则,同时倡导种族平等,也正是这次演讲而导致了席卷美国的平权运动。罗斯福在《四大自由思想》中阐述的:思想言论的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等等。以上所提及的政治和思想理念,至今也没有真正实现,但作为西方标榜和宣扬的内容却一直处于进行中,并且也确实影响了民众的价值观念。

五、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沿革

中华民族封建时期有过核心价值观,并以此维系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数千年。历史发展至现代,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导致了核心价值观出现缺失。

主导中华民族发展两千多年的是孔孟思想,其在产生之初并不受重视,孔孟都周游过列国,以推销自己的思想,但在春秋战国社会动荡时期,帝王们忙于争霸,需要的是立杆见影的功利效果。因此,像孙武这样的直接给帝王带来开疆拓土的军事将领,像苏秦这样的能够改变政治和军事实力布局的纵横家,更能得到帝王们的青睐,而需要一代代人努力方见成效的孔孟教化思想,自然屡屡碰壁。可以说,假如没有大汉统一中华民族,建立稳定的政权,相信也就不会形成孔孟思想一统天下。

有关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提法很多,有人认为“以人为本”、“和平和友谊”、“国家统一”,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也有人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本质上这些要么是党的核心价值观,要么是一定历史时期或某一侧面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而不能称之为支撑民族崛起的核心价值观。严格来说,十八大前现实的中国并没有建设起一个全民族拥有的核心价值观,之所以社会上屡屡出现恢复儒学,借助宗教,移植西方价值观,各种思潮或呼声,即印证着这一点。十八大前现实没有明确核心价值观,并不意味着中国历史上从没有产生过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强调的把“仁义礼智信 孝悌忠恕诚敬 ”作为了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把“忠孝节义”作为了鉴别一个人处世的标准,即为维系封建统治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以仁爱为中心展开。只是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转型,民族核心价值观进入了虚无的状况。

面对核心价值观的缺失,我们民族也作出过不懈的努力。比如,辛亥革命提出了“民有、民享、民治”。这既是口号,也可以视作欲建立的核心价值观。它反映了人们从西方核心价值观中接受了为我所用的成分,同时认识到中国的富强必须通过思想和精神的变革开始,包括核心价值观。此后,由于中国出现了一个长期的军伐混战,这时秉承的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逻辑,这种社会状态下不可能产生科学而又稳定的民族共有的核心价值观。至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最高目标是赢得战争的胜利,因而不可能产生永恒的在不同时代皆可发挥作用的核心价值观,尽管其中有许多原本就是科学的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的 指导思想,因而价值观也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的。而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即为:“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由此延伸出许多东西,包括 爱党、爱国、牺牲、奉献、助人为乐等道德价值观,但由于内外部的原因,在很长时间里我们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秉承“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的僵化的二元价值观,短期行为过重。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我们在价值观的探索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尤其是经历过转型期的道德紊乱,人们普遍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并试图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当我们尚处于落后状态时,或者利益尚未与其他国家发生磨擦时,这个问题并不突出,然而,当我们与世界关系出现调整,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既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也决定着世界如何看待我们,进而决定着我们是否做到和平崛起,甚至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崛起。

不可否认,由于我们长期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功利主义意识,行为方式多为短期政治需要。举例来看在云南腾冲反攻战役中,国民党远征军一个连据守于交通要道,日军找来一村民带路,绕道将全连近二百人全部打死。解放后肃反,那个带路村民被举报,审讯时村民辩称,他带日本人杀的都是国民党的部队,让坏人来杀坏人有什么错。审讯者想了想就把他放了。后来这个村民还当了生产队长。从后一个事例中,可以说已经不存在永恒的价值标准,仅剩下功利主义和扭曲的政治图解。

美国的“ 9 · 11 ”事件,传我一记者团因美国遭恐怖袭击而鼓掌,为此被驱逐出美国。这个实例中,最应谴责的恐怖分子没有得到应有的抨击,不幸者未得到应有的同情。的确,美国人的霸权固然让人厌恶,但无辜生灵遭涂炭,不为宝贵生命的丧失而生同情之心,却幸灾乐祸,这是尚未确立起成熟的核心价值观表现。

在美国飓风灾害、日本大地震后我国决定捐款,许多人在网上提出疑问,认为中国比美国穷,日本那么坏,不应当提供援助,这也属于没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思想,在我们许多人的理念中,互助还是停留

于富人帮助穷人,甚至是杀富济贫,没有考虑到相互帮助中显现的人性的光辉,是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其实我们的帮助是十分有限的,甚至是像征性的,也正是像征性而表达的是一种人性化的东西,而非政治化的内容,这也是美国得到上百个国家援助(包括其反对者)的背后原因。我们与美国存在矛盾和斗争,但除了看到斗争的一面,还必须看到一致的地方如果只看矛盾而不寻求一致,只能造就一个好斗的形象。要真正从思想深处认同这一点,没有核心价值观做支撑是办不到的。

六、用核心价值观争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12个词24个字,简明易记,内涵丰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强调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优越性的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最核心的价值导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诉诸于社会管理实践而形成的基本价值导向,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和新境界。2001年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凝练为8个字,体现了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分别提出了每个公民对国家、对工作、对社会、对他人应持的态度和应尽的责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提供了最核心的价值导向。

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具有普世性,才不会因其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或价值观差异过大而发生排异反映,这对于一个正处于崛起中的大国来说尤其重要。世界发展史已经证明,每一大国崛起之时,由于其打破了既定的秩序,导致既有的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大变,因而必然产生一定的不适,至少在心理上的抗拒和排斥,这也是每次国际格局发生变化,往往引发战争的重要原因。正因为此,自己在崛起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把冲击降到最低限度,保证与世界的和谐共存。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上出现了一股持续时间较长的“中国威胁论”。我们要求别人改变思想观念的同时,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建立形成必须具有普世性。

正在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鲜明的普世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正在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整个人类文明积淀的优秀价值准则结合进去,将各民族相通相溶的要素结合进去,具有转化为世界共享的,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观,能吸引和号召更广泛的人们遵循和坚守,具有不会因时因事因人而随时更易的特性。一旦这种价值观进而溶于大众的思想深处,血液之中,就会无形中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抢占世界话语权,更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优势,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建立,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支点。

篇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各有侧重——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侧重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侧重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侧重个人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富强”,即富足强盛,是经济价值目标。它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创造出足够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的要求。这是近代以来人民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体现为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文明”是文化价值目标,其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和谐”即和睦协调,是社会价值目标,其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种矛盾处在可控的范围内。“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方面强调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最核心的价值导向。“富强”是基础,“民主”是保障,“文明”是灵魂,“和谐”是目标,四者构成有机整体,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诉诸于社会管理实践而形成的基本价值导向,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和新境界,体现了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自由主要指人与自然:人的生存发展能力;人与社会:享有法律规范的权利;人与自身: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平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标准,其内容指权利平等———国家保障所有公民享有广泛而平等的权利;机会平等———社会为每个公民平等地提供其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结果平等———每个公民可以平等地分配全社会的劳动产品和价值物。社会公正的核心要义就是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利益分配上给予每个人所应得的。法治的内涵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确立“法律至上”的原则;对包括政府权力、政党权力、司法权力、军事权力、议会权力等所有公权力的合理配置与制约。对民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确认、保护和规范。自由是前提,平等是基础,公正是底线,法治是保障,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上一篇:江山市城南中学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下一篇: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