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总结报告

2024-06-30

全国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总结报告(共6篇)

篇1:全国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总结报告

全国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总结报告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责任,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如何传承、弘扬和培养优良的大学精神,构建面向21世纪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是各高校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

此前,教育部、团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首届全国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论坛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会议研讨的核心在于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论坛由《中国青年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同主办,以“特色校园文化,彰显育人魅力”为主题,这是国内高校首

次举办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论坛,填补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建立研讨交流工作的空白。

参与论坛的高校均表示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一、论坛立意深刻,主题鲜明,吸引众多高校参与

本次论坛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围绕“校园文化育人”这一主题,为教育专家、管理人员、相关行业人士搭建起交流的平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论坛在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期间举办,为弘扬冰城文化,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理念,并将理念深入积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如何进一步开展好国际大学生雪雕比赛,以及进一步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文化建设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的,是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的文化。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在这里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一切科研工作,一切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这也是我们不断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和宗旨,也是本次论坛召开的最终目的与愿景。

如何避免高校文化千篇一律,展现出不同大学文化的不同个性,如何在思想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高校建设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论坛中来自全国各高校从事一线工作的团干部汇聚一堂,分享了各高校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上的经验心得,展示了对高校特色文化这一主题的各自理解和不同的着力点,为全国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经验分享。

二、各组织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推进,确保论坛顺利召开 本次全国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论坛由《中国青年报》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同主办,主办方为论坛的顺利开展进行了全面地筹备工作,并积极开展合作,为论坛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论坛受到了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的高度重视,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主任、全国学联副秘书长杜汇良,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共青团新闻中心主任黄勇出席开幕式,并进行了大会发言。为进一步扩大论坛的宣传力度,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选拔的来自全国各高校10余名校媒记者全程参与此次论坛的宣传报道工作。高校传媒联盟由《中国青年报》携手国内63家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其宗旨在于为各高校的校园媒体搭建一个交流、共享、提高、互惠的合作平台。校园媒体是整个学校的嘹望塔,是校园信息的传声筒,总是站在最前端为全校师生送上最快捷的校园讯息,实践着对管理层面的信息传达功能和校园文化活动成果的通报功能,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校媒记者通过中青在线、校媒网、校媒采通、博客、微博、人

人网主页等渠道进行论坛宣传,随时关注、跟踪报道论坛进展。采访结束后,校媒记者制作“特刊”,在中国校媒网进行共享,同时在人人网、微博、博客等处进行分享。校媒记者的积极参与为论坛的宣传报道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扩大了论坛的社会影响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对本次论坛也予以了高度重视,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魏潾亲自指导,并多次召集相关人员部署相关工作;校团委积极组织,全力筹办,多次召开论坛工作推进会议,认真部署,精心安排,做好接待。我校学生积极参与,为论坛提供志愿服务,展现了良好的大学生精神风貌,也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

本次论坛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兄弟院校的积极参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40余所高校的共青团干部和教师代表1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王松涛、同济大学团委书记杨元飞、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高天、大连理工大学团委书记张言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书记雷晓峰、西北工业大学团委书记于海夫、哈尔滨工业大学团委书记陈苏分别进行论坛主题报告,交流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就及经验心得。会后大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交流与探索起到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

清华大学以新生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承的突破口。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王松涛认为,新生年级是大学对青年进行教育引导的入口和关键环节,而新生又是大学生中最具活力和激情的群体。为此,清华大学围绕新生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以及由此形成的特色校园

文化品牌比较多。王松涛说,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理念先行,离开了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就可能有形而无魂,而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关键在于其是否将相应理念内化为青年品格。王松涛举例说,清华大学通过组织2009级新生参加国庆阅兵活动,潜移默化地将爱国主义和“清华精神”内化为青年的思想主流文化。

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高天认为,实现团组织全覆盖是共青团有效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她进一步阐述说,组织覆盖优势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影响优势,更不是引领优势。将覆盖优势转变为影响优势,实现团建从弱到强,实现团组织与青年学生的有效联系,共青团可从“办活动”转变到“建组织”的新型服务模式,这样才能保证在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把握校园文化的走向。高天说,作为该项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复旦大学就是在学生社团内建团支部,并使团支部在服务社团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注重发挥校园先进典型对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团委书记陈苏说,哈工大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榜样库”建设工程,采取“校级英模集中宣传,院级先进分类引导,身边榜样不断挖掘”的方式,不断探索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关爱典型的新做法和新模式,逐步形成了“学校有英模、院系有先进、身边有榜样”的校、院、支部三级典型群落。他认为,先进典型既是校园精神的生动体现,又是校园文化的形象教材,所产生的“品牌效应”,是推动校园文化全面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同济大学依托自身的历史渊源和办学特色,将国际化作为校园文

化建设的着力点。同济大学团委书记杨元飞说,在文化建设上,同济大学主张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大学传统教育,又能引导学生放眼世界,树立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的能力。同济大学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活动丰富多样,诸如成立国际学生组织、举办国际文化节和模拟联合国活动等。同济大学依托校园活动平台,在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融入国际化元素,着力提高校园文化的国际属性。

大连理工大学团委书记张言军介绍说,大连理工大学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发掘学校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让高雅艺术走进课堂,推动高水平艺术团和社团建设,用红色文化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如今,大连理工大学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已经形成传统,红色经典诗歌朗诵比赛已举办了15届,“祖国颂杯”合唱比赛已举办12届,“红色足迹”新年音乐会也举办了11届。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则依托院校学科特色来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书记雷晓峰说,学校摸索出了一套以涵盖“创意、创造、创业”的创新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冯如杯”竞赛为拉力、以科技创新基地为推力、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科技创新基金为动力的科技实践工作模式。面向低年级学生,按照“零起点、全覆盖、启发式学习”的工作思路开展创意活动;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开展相应活动,根据学生自己的创意实际完成项目的制作,锻炼自身实践能力,明确个人专业爱好和发展方向;而在创业这一层面,通过与学校科技园合作,校团委建立“实习、实践,就业、创业”基地,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条件和空间。

西北工业大学以“绿色校园”为自身文化特色。西北工业大学团委书记于海夫介绍,学校围绕学校特色,坚持开展主题活动月活动,明确各个月份的活动。而在各种活动中,“绿色校园”这一主题最为鲜明,学校通过大力培养学生低碳环保意识,打造精品环保社团,以点带面引领全校师生践行环保理念。

本次论坛得到了团中央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主任、全国学联副秘书长杜汇良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为论坛做总结发言。

他强调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大学应该具有两大文化建设使命,一是大学应该成为塑造文化的主阵地,其中要做到三点要求,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借鉴西方文化文明成果、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是大学要成为引领风尚的主力军,高校要发挥文明使命的自觉,充分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共青团工作者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培养一代有组织、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的接班人,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杜汇良从全局的角度高屋建瓴地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指导,对校园文化的重视和定位,更是肯定了本次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论坛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这次专题论坛为契机,全国学联将在今后的工作框架中引导各高校团学组织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传承”这一高校工作的全新主题,打造这一领域更多的工作新品牌,使高校团学组织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共青团新闻中心主任黄勇对校园文化进行了定位,他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精神形成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托,因此论坛的举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王淑滨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她指出,本次特色校园文化论坛在全国高校尚属首次举办,特别是在国际大学生雪雕比赛期间举办,对弘扬冰城文化,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理念,并将理念深入积淀具有重要意义。

各高校代表普遍反映本次论坛的召开,从国内名校的特色文化建设中吸取养分,为他们开始思考、或者逐步完善本校特色校园文化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和上升的空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论坛结束后,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的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实地感受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

三、论坛受各级媒体关注度高,影响力大

在团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国青年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精心组织下,在各兄弟高校的广泛参与下,本次论坛圆满举行,并受到了国内各主流媒体及省内媒体的高度关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意义深远。

本次论坛受到了国内主流媒体单位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首席记者、高级编辑庄园受邀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中央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信息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等多家媒体紧紧围绕“特色校园文化、彰显育人魅力”的主题,深入报道各与会高校的报告情况,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对此次论坛的精神、内容、功能等进行广泛的报道。

本次论坛是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践行者齐聚一堂的盛会,是各高校代表分享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交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模式的平台。做为首届全国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论坛,不仅填补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建立研讨交流工作的空白,也使来自全国各地的共青团工作者齐聚一堂,商讨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大事。本次论坛的召开,为提高大学生文化水平、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供了一种特别载体,也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新的亮点和切入点。

篇2:全国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总结报告

全面打造“三力”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项目总结

湛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始建于1957年,曾两度停办、三迁校址、八易其名,57年风雨兼程,沧桑砥砺,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在改革开放中嬗变,实现可持续、高品质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在两年的项目建设中,学校把寻文化之“根”、铸师生之“魂”,筑发展之“基”,造育人之“器”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优先、重在建设、突出个性、协调发展的原则,全面打造魅力校园、活力校园、实力校园。锁定目标,全员参与,全力以赴,校园文化建设得显著成效。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校园文化特色项目为我校自筹资金建设,建设总体目标达到“四个一”,即:构建一个传承创新的价值体系;建立一种科学规范的管理秩序;推出一批自主创新的品牌活动;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项目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要求。

(一)项目完成总体情况

完成总体建设任务:根据特色项目建设总体方案,2年时间完成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社团文化和VI识别系统六大建设任务。

(二)子项目完成情况

在原来基础上,用2年时间完成总数21个验收要点。全部达到验收标准,任务完成率100%。

(三)建设机制与保障

成立了9人组成的特色项目建设小组,成员10人,制订了项目建设任务分解方案、资金分配方案和项目建设会商制度,严格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湛江市高级技工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进行项目管理。先后与广东岭南师范学院、广东南大理工学院、太原技师学院、昆明技师学院开展交流学习,确保项目建设科学性、稳妥性和时效性。

(四)建设资金使用情况

特色项目预算资金投入100万元,实际使用195.49万元,使用率195.49%,完成率100%。

二、项目建设成效及特色

(一)铸师生之“魂”,建魅力校园。

1、凝炼校园文化特质,彰显鲜明的文化特色。通过对学校的文化传承、文化现状及文化环境的分析,基于湛江海洋文化的地域文化特质和学校技能文化的校本文化特质,提炼出“湛蓝之水,技能之手”校园文化特质,赋予校园文化之根,用鲜明的文化特质铸师生文化之“魂”。

2、提炼校园文化符号,升华丰富的办学内涵。在对学校文化特质进行提炼之后,对学校文化治校理念的原因和实质进行分析归纳,结合学校打造“粤西职教航母、南海育人云帆、湛江工业方舟”的发展目标,提炼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个性的校园文化符号——“水手”,用抽象的文化符号铸师生思想之“魂”。

3、提炼“湛技人精神”,凝结厚重的文化精髓。深入开展湛技人精神大讨论活动,在学生中发放问卷调查360份,组织实地考察2次,组织中层干部、骨干教师、退休干部访谈3次共62人,结合学校发展史,提炼出湛江市高级技工学校苦干、敢干、实干的“三干”精神,用“三干”精神铸师生事业之“魂”。

4、制订形象标准,提升整体精神风貌。面向全社会征集校徽,对校徽进行个性化设计,征集“一训三风八标准”,即:校风、教风、学风、领导形象标准、教师形象标准、学生形象标准、管理形象标准、环境形象标准、工作形象标准、生活形象标准和学习形象标准。制订了校园文明公约、教师行为规范、教师礼仪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学生仪容仪表管理细则六个方面形象文化制度,用内化的规范铸师生形象之“魂”。

(二)造育人之“器”,建活力校园。

1、以体系育人,搭建“一组信息平台”。新建了八大信息平台,随着教学改革带来设备质量提升,管理手段优化,学校建设了基于信息系统的育人体系,新建了教学平台、管理平台、实训平台、信息平台、后勤保障平台、校园安全平台、招生就业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八大平台,用先进的载体培养人。

2、以环境育人,建立“一组识别系统”。新建学校VI识别系统28项,共 47006件标识已经完成安装并使用。提练出以代表海洋文化的蓝色为主色,以白色和体现红土文化的橘红色为副色的学校视觉文化标准颜色,把湛江地域文化特色与学校培养蓝领技能人才特质相融合,全方位、立体化、规范设计和建设。使每一处设置发挥育人功能,用浓厚的氛围熏陶人。

3、以兴趣育人,打造“一批专业社团”。现有体育类、艺术类、技能类、实践类学生社团26个,拥有会员3600多人,在原有基础上新建社团12个。立足学生成长与个性特长相结合、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四个结合”,新建立了8个专业社团。新建魔术协会、UIF话剧团、阳光心理协会、爱心助学基金会4个社团,用共同的兴趣爱好发展人。

4、以活动育人,搭建一批展示舞台。两年来,共邀请73家企业、11名学者、专家、121名企业员工参加学校 “两节一讲堂”活动,师生参与活动11600人次。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交流、师生与员工双向促进的“双向双带”模式,实现校企同台竞技,校企文化共融,把技能节、文化艺术节办成擂台、把“湛江技师校园文化大讲堂”建成品牌。以丰富的文化活动展示人。

5、以专业育人,推动一体化课程改革。在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专业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础上,新增加模具制造、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维修、数控加工、计算机动画制作五大重点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以“校企双制、工学结合”办学为牵引,制定了湛江市技师学院一体化课程教学工作方案和一体化教学规范,校企合作开发一体化课程标准。完成了具有湛江高技特色的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课改机制成果,使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显著增强,用一体化改革成果塑造人。

(三)筑发展之“基”,建实力校园

1、完善“一套制度”,筑牢管理基础。现有规章制度361条, 两年建设中,在原有基础上新增制定244条。着眼学校发展,打造精细化管理、体系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三个框架”,新增职能职责、办学机制、校企合作、行为规范、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习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等规章制度。在示范校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还制定了示范校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项目管理制度,用规范的制度打造实力。

2、修建“一批载体”,筑牢文化基础。经过两年建设,新建完成各种硬件载体18个。按照文化载体与教学载体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两个同步”要求,建设多功能电子显示屏、校园大道改造、雷锋大道改建、雷锋大道路灯安装、果皮箱配置、校史馆改造等项目10个,让文化亮丽;2012年新建设“五大实训中心”,对实训场地环境进行规范和建设,全面实行6S管理,让文化落地;新建设了陈学军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数控精英工作室,投入350万元用于运动场改造,目前已完成投资100万元,建设10个标准篮球场和标准塑胶跑道,让文化出彩,用硬件环境托举实力。

3、打造“一个主阵地”,筑牢宣传基础。两年来,新建社团网站27个,新制作学校宣传片1部、优秀教师画册100册、优秀毕业生画册100册,改造学校部门网站20个,改造电子图书馆1个,现有电子图书6.5万册,新增电子图书5万册。按平面媒体与信息媒体两手抓的要求,新建校园智能广播系统,完善文化宣传长廊,改造升级学校网站、信息平台、学生社团网站。加强校报、简报建设,用宣传阵地巩固实力。

三、示范与辐射作用

通过两年“打磨”,学校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一,学校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两年来,学校被评为湛江市社会治安、信用示范、文化强省、卫生、综治先进单位;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广东省首批校企双制示范创建院校、广东省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活动月”优秀组织奖、连续2年获得广东省校企合作优秀;全国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全国技工院校德育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

第二,师生精神风貌明显改变。两年来,先后有100多名师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取得好成绩。2012年技行天下--广东省2012职业技能大赛湛江市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前三名。2012、2013连续两年荣获广东省CAD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2013年荣获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广东省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2013年在省技能抽考中,计算机统考优秀率、合格率居全省第一。电气、数控、机械、汽车、动漫等专业成绩领先同类学校,毕业生优质就业率从实验初期的90%提高到98%。

第三,学校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两年来,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两节一讲堂”活动,吸引了广东技能报、碧海银沙网站、湛江日报、湛江电视台等省、市媒体争相报道32篇次,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2014年6月,中国教育报以特稿形式刊发了《改革创新 打造职教航母 内涵发展 高扬育人云帆 ——湛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纪实》的专题报道;同月,《湛江日报》以整版形式对学校进行了《念好技字经、服务湛江大产业》的专题报道。学校也成为湖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基地,文化典型案例列入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职业教育管理学》,在全国推广应用。

第四,成果辐射作用日益增强。两年来,建设成果校内覆盖率100%,校外辐射作用日益增强,广东海洋大学、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市技师学院、阳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湛江财贸学校等25所大中专职业院校156人次先后到学校进行考察、交流学习。湖南农业大学周明星教授、广东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洪三泰、浙江工业大学刘晓博士、湛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朱海湛、湛江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孙羽等文化名人先后到我校参观指导,对我校文化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四、存在问题

由于我校地处粤西地区,经济基础较差,资金困难,校园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运动场改造项目尚未完全竣工。

五、后续建设

篇3:全国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总结报告

200余位领导及专家学者围绕网络时代的人才培养、教育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智慧校园的建设、数字视频资源共享、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信息化标准应用、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等议题进行深入的分享与交流。

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副秘书长郑莉指出, 地区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是目前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瓶颈。她认为, 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标准先行。

篇4:全国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总结报告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武汉颂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密切合作,携手推进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专家讲座环节,李培根院士、李志民教授、余胜泉教授分别以“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变革”、“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及展望”、“智慧教育变革与转型”为主题作了精彩演讲。

随后,武汉颂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春林、余胜泉及教育局局长代表、学校校长代表等嘉宾组成的圆桌论坛,就智慧校园建设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圆桌论坛嘉宾和与会代表的零距离交流与互动,将论坛推向了高潮。

论坛上,武汉颂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卫华介绍了以颂大教育云服务平台为核心,以颂大云网阅、颂大云电子书包、颂大云录播、颂大云穿戴设备等多项信息技术产品为应用驱动(颂大“一核N驱”产品),服务智慧校园生态系统建设的相关成果。

篇5: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总结

我校是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学校共有22各班级,小学11各班级,中学11各班级,学生人数700人。学校有七人制足球场地一块,体育馆等体育设施。

几年来,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把校园足球作为一项特色,我们深知足球作为学校特色需要精心设计和艰苦的实施,而复杂的实施过程,更需要全校上下同心协力,形成共识。学校领导亲自挂帅,组织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共同研讨足球发展方向,在干部中统一认识,明确足球训练直接关系到学校特色项目的发展,一起商讨我校足球训练模式。同时积极取得全校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几年来,全体师生的努力,我们在校园足球体育特色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下面具体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完善规章制度。

1、学校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工作,每年都要召开体育教学的座谈会,对体育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和问题都能按时解决,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非常重视,每年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的测试,对体育健康测试的数据进行汇总,并对学生体质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同时开足小学、初中的体育课,不

允许占用体育课的上课时间。并能积极开展大课间操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2、学校在每年的开学全体教师工作大会上。把学校的足球训练纳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把每个年级的体育课拿出一节课进行足球技术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

3、成立领导小组。

学校校长孙东怀为组长,刘伟副校长主管足球工作,对足球的训练等各环节进行统筹安排,同时还安排一名教导处的陈员主任专门对足球的训练给与指导。学校还聘请一名专职的足球教练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

4、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对足球训练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制定,如训练制度、选材制度、教练员培训制度、体育器材使用的制度等。

二、学校体育条件保障

1、体育教师的配备。全校体育教师6人,外聘足球教练员一名,能够满足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学校每年都能安排体育教师到外面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校内的体育技能大比拼,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并把老教师的经验积极推广。

2、学校完善场地设施。学校的操场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有一块足球场,有设施齐全的体育馆等。同时学校还在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更多的体育设施,让学生的活动更加丰富。

3、体育经费有保障。学校把体育教师的训练课时纳入绩效工资的考核中去,对一些评优评先的活动都能对体育教师有所倾斜,同时保障教师正常的运动服的补助,对参加体育比赛能够按照要求及时报销各种经费。

三、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

1、学校的教学理念。

我校教学理念是向上向善,精进不休。学校非常重体育教学工作,深化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把健康第一的思想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足球教学和训练工作,通过足球教学教育学生,让他们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2、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

学生每天都能够在操场上活动一小时。上午间操进行广播操、球操、队列回归。下午间操组织学生进行花式跑操,让学生在不同的花样中体会跑操的乐趣。同时体育课能够按照教学的要求积极上好每一节课,学校对体育教师进行考评。

3、开好校本课。

足球作为学校校本课,每周周一有一节是学生自己选修的,学校外聘教师进行授课,让学生掌握先进足球理念,对足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学校还制定的校本课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4、营造足球氛围。

抓好训练和普及,加大投入,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确保创建活动的有效落实。成立足球俱乐部,开展多种多样的足球活动,例如颠球比赛,足球游戏活动,射门比赛,小型足球对抗赛等。开展评选最佳教练员,颠球手,最佳小射手等活动。平时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足球活动,每天利用早上和放学后进行足球队训练。抓好足球运动的普及工作,定人定时下班级进行指导,确保足球活动全面开展。组织学生进行摄影、绘画等各式各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足球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四、训练与竞赛

1、建立学校足球队。我校足球以建立女子足球队为主要目标,在每年开学初,学校都组织进行选拔运动员,对符合足球运动的学生进行筛选,把选拔上的运动员进行测试,最后建立学校各年龄段的梯队。同时与班主任、家长开联席会议,通报学校选拔的结果,让班主任和家长能够了解学校的工作,并能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经过我们的努力,学校现在拥有两个梯队的足球运动员,他们在体育教师的训练下正在成长。

2、积极参加市区的各项足球赛事。

学校每年都能积极参加市区足球比赛,如市长杯足球赛、大连市市运动会足球比赛,校园足球联赛等赛事。都取得很好的成绩,我们在今后的训练中将加大力度,争取在今后的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3、为市足球队输送优秀球员。

我校把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及时与市足协沟通,让这些运动员到更高水平的教练员那里进行训练,提高他们,同时也是为学校足球水平的不断提高输送新鲜血液。

篇6:全国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总结报告

2016年4月21日-22日,全国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由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者联席会主办、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128所院校304位学生工作者参与,其中包括35位学校领导和投资者,同时也见证了102位优秀辅导员的成长与荣誉。

会议以“民办高校转型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为主题,深入研讨民办高校面临的形势及学生工作转型的意义,会议邀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李家华、四川城市职业学院院长王世伦、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者联席会理事长张振笋等专家学者从多维视角解读民办高校辅导员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具体举措,学生工作专家杜欣、崔佳等就辅导员发展定位、能力提升等方面做专题报告,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商丘工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等院校做了学生工作典型经验介绍,10位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以叙事形式分享辅导员工作感人故事,在代表中反响热烈。我们被他们的专注和热爱感动,更是以此为骄傲。

论坛期间,联席会举行了“2016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颁奖典礼”,在师生歌舞之间,102位来自全国各地民办高校的优秀辅导员手持奖杯和荣誉证书,纷纷激动地表达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荣誉感与坚守岗位的决心。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荣获“2016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改革创新奖”。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该校区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理念与服务文化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看见了未来学校的模样。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勇敢的彰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不仅在说,更是在做”,他们将这种理念融入了校区建设,凝固在建筑之间,体现在教师的行动间,更是让学生深切的感受着,在这尊重人的环境里,学生们学会了尊重。

第二届辅导员高峰论坛民办高校进入3.0阶段。学生工作从管理到服务,从规训到支持,从个体教学到体系支撑,从知识搬运到体验学习。回归学生、服务学习,是任何教育改革不变的追求。

在此次学习中,有两点体会让我感受颇深:第一是新时期辅导员角色定位与发展;第二是辅导员工作观念的的转变。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河南商丘工学院招聘辅导员的要求和资格。其中第一条是辅导员招聘资格审查:对参与招聘的辅导员,首先进行资格审查,保证辅导员队伍除满足常规条件外,还要符合“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中共党员”和“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职务两年以上”三个条件。第二点是理论知识测试: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党团知识、时政热点、学生工作日常管理等。第三点是心理测试:利用16PF人格问卷和个性成熟度对应聘的辅导员进行测试。第四点是团体面试,通过一些团体游戏来检测辅导员的团队合作及活动组织策划能力;辅导员进入商丘工学院后,将会安排岗前培训:每学年初,以辅导员班级建设训练营的形式,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素质拓展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以讲座、研讨交流、参观、素质拓展、自学、结业考试和提交论文等形式对全体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心理教育、文明礼仪、安全教育等一系列专题培训。(新:培→考→过→上或不过→淘汰);其次是辅导员月月谈活动,每月一个主题,主题选择主要围绕学生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比如:辅导员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宿舍文化建设和服务新模式的探究,健康成长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探究、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究、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基础文明教育管理模式探究等。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很多经验和做法被辅导员广为流传。然后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面,非常重视辅导员技能大赛,全员参与、鼓励为主、缺啥赛啥、以赛促学。真正成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练兵场。校级学生工作精品项目申报: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切实探索和解决当前学生工作中的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加强学生工作研究、深化实践成效、提升理论素养,促进学生工作规范化、精品化、科学化,该校开展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建设工作。同时,辅导员分研究方向培养:如果将全体辅导员打造成为学生工作的“通才专家”,他们即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由于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和自身专业化发展需求,所以,我们必须将辅导员按照他们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和能力实施分类建设和分类发展,开展辅导员专业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辅导员破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难题的能力,让其真正成为学生工作某一领域的“专家”。从辅导员中培养出心理咨询师:该校连续多年举办心理咨询培训班。最后,重视网络德育工程建设:把网络德育列为了辅导员常规工作之一,占领网络主阵地,每天坚持在网络中传递正能量。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有效的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实时掌握政治动向,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辅导员职称单列:辅导员单独设置了职称晋级模式,辅导员在任期间,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并发表相关论文,获得与教师同等待遇的职称晋升。优秀的辅导员可以被提拔为行政部门的领导 工作满四年、成绩优良、条件具备的辅导员可以转为专职教师。

在此,我有几点体会:辅导员该如何定位与发展?前段时间教育部对辅导员岗位提出了能力标准,要走向专业化道路、门槛会越来越高、专业化的过程中,如果不学习,不提高,可能会被淘汰。现在决定未来,辅导员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同时要重视自己的工作过程。会议上,杜欣老师提到一个辅导员工作者的独白:我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寻求经济援助或者奖学金、处理危机、探讨生涯规划、管理实践、处理投诉、解决压力、取得有关创办或加入学会的资料、找工作、回答有关选课、大学政策与办公程序等问题、处理考试焦虑以及探讨应涵盖哪些主修科目等,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保姆,渴望协助学生。但新时期要做好辅导员工作,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一个层面问题,即使我无法提供实际的回答或者挟制,我也知道哪些人可以给你提供帮助。

过去,辅导员是一个岗位,学生管理主要靠感情,处理日常事务。现在,是一个职业,勤劳,有爱心,但是会出现厌倦期,压力大,效率低,不再爱学生,感情不能一直持久,归于平常心、要经常鞭策自己,重新点燃工作的热情,再度热爱、享受乐趣(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但是,未来:辅导员不再是一个职业、专业的职位、专业的领域和专业的技能、走向未来,辅导员是谁(教师或干部)、理性和情感的问题,理性化起来,不要整体去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应该用专业化的程序去处理)。

新时期,辅导员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教育信息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面对线上教育带来的冲击。如何运用互联网开展工作。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的工作观念,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个性发展。学生要学会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并成为课堂的主导,而教师要成为其学习伙伴,成长领路人。要时刻去思考学生想什么?要什么?细化什么?对人才的培养在思路上要发生一个根本的变化,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由学校本位、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归结起来就是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国家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职业教育、重视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而新时期的辅导员应该如何定位呢?目前我们可以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将辅导员类型定位为以下三种:专职辅导员、社区辅导员、专业教师兼辅导员。而传统消极的学生辅导员角色定位为以下四种:第一种,行政人员:这种定位是人们认为上不了讲台,就只能做辅导员了。第二种是保姆:被认为学校最没有地位的工作;其次是谋生手段:意味着他人的成长与我何干?最后是混口饭吃:管理好学生的日常工作就不错了。在我们所知道的文件规定,辅导员拥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不但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引领学生前进的一面旗帜,深深地影响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辅导员不仅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工作的教育者,也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特长的教师。

新时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以学生为中心:

1、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

2、职教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3、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

4、互联网+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辅导员工作应该有三种境界的过渡:第一是饭碗,一项职业,解决生存问题,别无选择;第二是专业、需要技术,不断的提升自己。最后要升华到事业、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意义。

新时期辅导员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专业教师、管理干部、学生教育管理专家。而从一个名辅导员发展成为一名专业教师:需要学历和职称的提升,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从一名辅导员发展成为一名管理干部:需要坚定信念、提升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而从一名辅导员成长为一名学生教育管理专家:需要年限和工作经验,工作业绩的积累,从初级-中级-高级来发展,最终成为一名学生教育管理专家。学生教育管理专家可以细分为以下几大类:1,心理咨询师、2,职业生涯规划师、3,政工师、4、学生事务专家、5、人力资源师。在此,辅导员的发展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勤于学习、勇于改革创新。

在此,以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为例,该学院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在说,而且在做。首先,他们做到管理学生工作以学生为中心。

1、设置社区学院,与专业学院共同育人 (1)社区学院与专业学院实行双岗一责制,在专业学院里设置专业辅导员、专职辅导员、专业教师兼辅导员,用来促进学生专业成长;而平级单位是社区学院,设置社区辅导员制,用来促进学生素质提升。社区学院与专业学院共同育人,专业辅导员重心是第一课堂,主要负责学生思想进步、专业发展、课堂管理、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学生资助等。而社区辅导员重心是第二、三课堂。主要负责社区文化、学生自治、日常事务、学生活动、社会实践等。但育人理念和育人目标一致,分工不分家。社区学院和专业学院实行协同工作制,工作研究机制:社区学院与专业学院双方每月联系一次,通报情况,研究探讨相关工作; 交流沟通机制:社区辅导员与专业辅导员每周联系一次,协调处理相关工作。

2、学生参与学院民主管理:1)院领导定期倾听学生建议:院长午餐会交流;“踏踏青,谈谈心-我和督导有个约会”活动。2)学生组织主动参与学院事务;日常事务组、提案审查组、价格监督组、校园文明礼仪组、安全隐患排查组。

3、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日常事务大厅、财务大厅。其次、育人环境以学生为主;1,校园环境;健康步道、自助书架、休闲座椅。

2、生活设施;健身房、影音室、洗衣室、复印打印机、厕纸。

3、教学设施;打造云端服务、自由组合、功能多样的教学环境: 云桌面系统, 可自由组合的讨论室, 满足学生上网需求的苹果机房.、后勤保障: 物美价廉的保障性套餐, 一卡通享受打折服务.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归类为:三化特征:居住形态的自由化、团体组合的个性化、培养形式的多样化。五大形态;社区形态,“五位一体”的社区;居住形态,根据学生的经历、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自由安排居住;管理形态,实行学生自治;活动形态,实行分类组织活动;育人形态,倡导导师与学生同吃同住。两项改革:试行专业教师担任辅导员制、公寓辅导员制,将专任教师的育人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强化教师育人功能和师德师风建设。

四川标榜职业学院同样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教育走出课堂;寝室文明公约形成公寓变课堂,文明就餐减少厨余食堂变课堂、垃圾减量分类无烟校园 环境变课堂。并创建1334学生社区治理结构:1站(2组):社区服务站,生活辅导 物业服务。3导精专、博知、雅行。专业学习导师、健康生活导师、人格发展导师。3会(3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学生联合会,社团联合会、社区自管会。4中心(3服务)对象:服务学生,内容:服务学习,目标:服务成长:学生发展中心、学生服务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就业服务中心。最后辅导员走进课堂:第一课堂:专业+公共课、第二课堂:专家讲座、学习小组、各类社团„第三课堂、系列班会、五大选修课、创业培训„。

新时期辅导员工作一定要转变挂念:“千禧一代”,没有”婴儿潮“ 一代的物质匮乏情结,习惯网购、乐于共享、不迷信权威和广告。。这是多么可爱、可造就的新一代啊!这给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个重大的代命题:面对这样可爱、可造就的新一代,我们该如何培养和助推他们成才?学生怎样成长?为什么会那样成长?应该怎样成长?学生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我们要思考能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给予他什么样的未来,要名正言顺,不要就事论事,要将学生工作看成是一个整体,辅导员工作不应该是万金油的工作,应该是一专多能,整合资源,实现全员育人的状态。同时要警惕一种思想:这届学生不行。如果,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你就活在地狱里。好的教育在于师生互动而不在于操纵、要让大学成为学生最幸福的时光。

辅导员工作观念的转变---高效学生工作的10个基本观点:1,高校转型即回归教育,立足生活中,朝向生命,关注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学生出发,支持和服务学生,办学生的学校。我们一直在勤奋工作,但是如果缺乏对教育的理解,那么会很糟糕。2,学生观即办学观。学生不是不喜欢安静,只是找不到通往安静的路而已,学生不是沉迷网游,只是找不到更好玩的事而已,学生不是不爱学习,只是找不到学习的意义而已,学生不是肆意破坏,只是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达方式而已,总之,每个学生都是宏大的世界,我么当怀敬畏之心。如果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世界,观世界,形成世界观。在远方,遇见自己。教育的本质是交往。教育就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跳出教育看教育、回归教育办教育。差异化、选择性、有质量将是民办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回归学生、重构学习、促进发展。重建秩序、重建道德、重建生态。民办高校-学生的大学。教育是迷恋他人教育的学问。看见既慈悲-在观学生中形成学生观,学生观及时办学观。从学生出发,服务学习,应成为任何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从学生出发,服务学习,应成为任何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师生没有互动,教育就没有发展。关系比技巧更重要-你和学生的关系没问题了,学生就没有问题了。教育,是自我修炼的过程。没有一个生命可以为另一个生命负责。所有对他人的期望都会变成失望。每一个顽固坏习惯的后面,都是缺乏爱的痛苦呐喊。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爱是一种能力,慢是一种力量。爱,首先从爱自己开始,水满自溢。

最后,最好的辅导员;1,喜欢他们的工作,不但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领域,也愿与别人分享

2、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像对自己的要求一样。不会表现出不可一世,而是会鼓励学生,努力追求卓越。3,保持着平衡与正确的观念。知道自己并不完美,也不假装完美;会鼓励学生发挥潜力,但不会设定不切实际的标准;会让学生指导犯错不等于失败。4,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想象各种可能性、甚至追求梦想。关心并不代表过度纵容或毫无标准,也不意味着界限模糊5,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

6、自己也是永远渴望学习的学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热衷于找出观摩事物的新角度。

上一篇: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下一篇: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季度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