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对策探讨论文

2024-06-02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对策探讨论文(共8篇)

篇1: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对策探讨论文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更应该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三至六岁的幼儿正是个人道德情感和是非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幼儿的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幼教工作者应该将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发育成长相结合,发现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提高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幼儿园是一种学前教育机构,通常是对三至六岁的幼儿进行统一的德育和智育,让幼儿的身体、智力、心理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不仅能够让幼儿学到简单的知识,还可以让幼儿从小就接触集体生活,体会交朋友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作为教学体制的基础部分,对孩子的一生的发展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的身心成长和道德品格培养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

(一)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肯定。就目前的幼儿园教育来说,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和知识教育为主要工作,经常会忽视对幼儿的心理教育,认为幼儿年纪太小,不适合进行心理的教育,即使部分幼儿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只是走形式,或仅仅对性格内向和存在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教育,然而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能帮助幼儿顺利的度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衔接时期,并且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二)个别幼教自身素质不高

近几年,幼儿园频频出现虐的童事件,在各界人士揪心的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幼教自身的素质问题。很多幼儿园都认为幼儿课程都是些基础知识,幼教不具备专业教学水平也可上岗,恰恰相反,幼教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爱心、耐心,很多幼教仅仅是中专毕业,自身素质不高,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耐心,甚至打骂学生,给幼儿的心理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心理教育课程的单一

幼儿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内容形式单一,而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轨,导致教学成果不理想。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局限在心理健康课堂上,不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教学和游戏活动教学,使得幼儿对心理健康课程完全没有兴趣,课程效率不高。

二、加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心理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独的,而是应该融入到方方面面的教学工作当中。幼儿对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如果仅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讲述理论性问题,幼儿必然理解不了,因此,完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上课的过程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例如:在上体育课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加强团结合作,相互帮助,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如何与同学进行情感呢沟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的相处,消除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提升自己心理健康水平。

(二)师生情谊的建立

要想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现在的幼儿大都独生子女,深受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宠爱甚至是溺爱,不仅会养成孤僻的性格,还会有自私的不良心理。孩子刚刚融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会感到难以适应,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去交新朋友,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融入到幼儿当中,主动与幼儿交朋友,并且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建立友好的情谊,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环境中学习,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三)心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十分关键。幼儿园的小学生都处于三至六岁,接受能力差,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幼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幼儿年纪较小,比较贪玩,教师应该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利用多媒体、游戏教学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幼儿心理教育的成果。

(四)家长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不仅学校要加强教育,更需要家庭的关怀教育。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更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成长。我国有关数据显示,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见,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身心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生活压力的加大,让很多父母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首先,父母应该在工作之余,多抽空陪伴在孩子的成长程中,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其次,父母不应该在孩子的面前争吵,以免给幼儿造成心理阴影。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身心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心理教育的不足之处,通过心理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师生情谊的建立、心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等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赵慧霞,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创新教育,(19)

[2]连洁荣,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与游戏的心理功能[J].教育教学论坛,(22)

[3]游丹红,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探析[J].教学研究-幼儿教学,2014(03)

[4]刘,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探析[J].幼教研究,2014(25)

篇2: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对策探讨论文

2010-08-05 22:15:23| 分类: 青少年教育

|字号大中小订阅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少男少女们由依附服从变成独立反叛、由温顺平和变成倔强好胜、由喜欢父母变成喜欢同伴、由喜欢幼稚变成渴望成长、由忽视性别变成重视性别、由排斥异性变成亲近异性、由追随美德变成耻笑美德、由坦率老实变成狡诈自私、由心无杂念变成心事重重、由无所追求变成追逐明星、由尊敬老师变成鄙视老师、由生活在真实生活中变成生活在虚拟世界中、由习惯平淡无奇变成喜爱绚丽多彩。

少男、少女们从踏上初中之们开始就在寻找、扮演各自心仪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并从丰富杂乱的影视、书刊、传闻中贪婪地吸收他(她)们压抑已久而又兴奋快意的敏感信息,在图案、照片、歌词、剧情、韵律、文字、语言中舒畅地体验他(她)们倍受压抑而又追求已久的心灵共鸣,在追逐青春偶像中感受青春的骚动、幻想未来的生活、延伸自己的欲望,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现原来个个如此、发现竟有知音朋友、发现存在广阔市场,从而卸掉背负已久的罪责,从而形成“众志成城”的群体,从而对抗“神经可恶”的老师,从而排斥唠叨烦恼的父母。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

1、个人意识开始出现

2、群体意识日益增强

3、青春欲望渐渐萌发

4、童心玩念依旧旺盛

5、厌学情绪渐渐滋生

6、自我管理逐渐变难 初二学生心理特点

1、思维能力大为提高

2、理想志向更为远大

3、青春欲望更为炙热

4、自尊反叛更加强烈

5、厌学情绪更加激化

6、自我管理更加困难

初三学生心理特点

1、思维能力空前提高

2、理想压力空前增大

3、理想热情大打折扣

4、青春欲望稍受冷落

5、自私叛逆日益强烈

6、厌学情绪继续激化

7、自我管理两极分化

初一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刚刚升入中学的初一学生,由于自身及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许多学生进入中学后不能尽快地适应中学生活,在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引起老师、家长对他们的不满,而他们自己也非常痛苦,感到很无助。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学生活,为以后的学习、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了解,比如:与初一任课教师进行交谈、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与一些家长进行交流等等,收集到了很多信息,并对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在学习、思想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通过任课教师反馈过来的信息,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部分学生学习习惯欠缺。例如,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讲,思想容易开小差,还有的同学坐不住,不是做小动作就是说话;不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经常有学生上课忘拿课本,个别学生在上课5分钟之内没有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强。很多学生离不开教师的严格管理,还停留在小学老师那种保姆式的学习要求中,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同学之间差距较大。由于初一有一半的学生是直接升入中学的,而另一半的学生是考进来的,所以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有的学生成绩比较好,比如,第一次月考有的学生考了290多分,而有些学生只考了100多分。差距十分明显。通过学生反馈过来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学生在学校里的状况,大致分为三种类型:(1)不适应型。学生来到一个新环境,同学之间不熟悉,对老师的要求不能很快适应,特别是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过去都有很大的不同,一部分学生感到很不适应,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心理上产生了困惑。(2)失落型。有些学生在小学时成绩较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也喜欢他,现在到了中学,同学们之间比较陌生,老师还没有很快地发现他,自然受到的表扬、得到的爱戴就少了,所以感到有些失落,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就有所降低。(3)自信型。这部分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对新老师、新同学、新校园产生好奇,情绪比较高涨,能够很快地适应中学生活,学习积极性很高,主动性强,充满了自信。

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感到不满:(1)父母的要求不合理。在与学生的座谈中,一部分学生谈到自己进入中学以后,家长就不管了,学习完全靠自己,而自己又确实需要父母的帮助。另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家长管得太严了,一点自由时间都没有,整天学习再学习,感到厌倦。(2)难与父母沟通。许多学生认为与父母沟通比较困难,父母总是居高临下,摆出一幅威严的面孔,训斥自己,即使自己有了困难也不愿对父母讲。特别是对父母的唠叨,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二、对问题的思考

根据以上三方面反馈的问题,我认为初一学生进入中学以后不能很快适应中学生活,有些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学习主动性降低,成绩下降,心理障碍增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课任教师和家长对这一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缺乏了解,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效果不理想。

反思教育中的实际情况,一些教师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产生消极对抗;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教法陈旧、单一,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使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纪律不能保证。家长也缺乏对孩子的正确认识,有些家长高估了自己孩子的能力,什么事情都让学生自己去做,当学生出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家长更多地是批评和责备,而不是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长久下去,学生只能自己去解决问题,承担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也有的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已经开始成长,他们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而家长时时刻刻盯着孩子,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大动干戈,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从此难以与家长沟通。学习内容、要求、方法及环境的变化,导致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进入中学,学习内容增多了,难度也加大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习要求也与小学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改变原来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太多的变量使学生难以对付,而教师和家长又不能耐心地帮助他们,所以学生会常常感到很无助,不知所措,慢慢地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小学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很多学生,尤其是直升班的学生,没有经过小升初考试的压力,部分学生在小学期间,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课堂不知道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做,更不会主动学习,所以进入中学以后更达不到学习要求,出现学习障碍。

三、几点建议

初一阶段的学生大多处在12岁左右,有的心理学家将此年龄段称为“危机年龄”,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在一个激烈、动荡不安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所以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难以教育,但又特别需要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如果教育不得法,将会对今后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这就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挑战,那么如何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教育?怎样帮助学生顺利地渡过“危机年龄”,使他们尽快适应中学生活?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实施科学教育

进入初中,学生的身心出现加速发展时期,如身体的迅速发育,身高体重迅猛增长,青春心理开始萌动,独立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要求和成人平等交流思想,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理解,但自身的自控能力、情感和意志行为又相对脆弱,容易冲动,他们的自身充满了矛盾。他们正处在由儿童向少年过渡的时期,一方面没有摆脱儿童期的幼稚,一方面又想表现自己的成熟,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教育,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既不能把他们看做年幼无知的小孩,也不能把他们看做日益长大的少年,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对学生实施科学教育。要善于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学生乐于接受成人的教育。

沟通是教育的基础,没有沟通就谈不上教育。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学生才会接受你的教育。但是,从学生那里反馈的信息表明,一些教师和家长不能与学生平等交流,他们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往往是高举临行,说教、批评、训斥、埋怨的多,有的教师看到学生犯了一点错误,就大发雷霆,甚至对学生进行人格上的侮辱。而家长也会往往因为孩子一点小事,爱借题发挥,把陈年旧帐都抖出来,有的家长总是拿自己的过去跟孩子比;有的家长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最好的学生比;也有的家长心情不好时,拿孩子出气等等。面对教师和家长的这些做法,学生们是敢怒而不敢言,他们往往会消极对待,要么自己走开、干脆不听,或者假装没听见,背后发泄不满,有的学生甚至与教师或家长直接发生冲突。这样,教育不仅无效,反而严重地伤害了学生,导致学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给今后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放下架子,学会尊重和理解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用平等的地位和心态与他们进行交流,这时你也可以表达你的心声及愿望,这样双方都会相互理解和接受,学生也乐于与你沟通,我们的教育目的也很容易达到。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使孩子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

小学升入中学以后,学生最不适应的学习方面,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而中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学会自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学习能力的强弱对学习成绩影响较大。大量事实表明,初一阶段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小学阶段的尖子生,进入初中以后继续保持领先的情况大大降低。相反,小学时期被认为成绩不好的,很多都后来居上,成绩大幅提高。所以初一的学生成绩可能上的很快,也可能下降的也很快。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增强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总之,对初一学生的教育要坚持欲高先低、欲快先慢、欲深先浅、循序渐进的原则,我相信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学生一定会顺利地渡过中学阶段。

初一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从小学到初中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学习容量、人际关系等的改变,使初一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而对一个成长中的关键转变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这一转变,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

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逐渐出现成熟化的表现,但初一学生毕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如他们一般还比较幼稚,有些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

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比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信,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坏事都有从众心理。

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

初一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

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但不久后,新的生活又是使他们产生紧张感。新的作息时间,校纪校规,小学的朋友因“时过境迁”而逐渐疏远,中学的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一样对自己细致周到,无微不至地关心;尤其是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相比大为不同。这一切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紧张和烦闷。因此,他们特别留恋小学轻松自在的生活,他们在作文、日记和交谈中反复地倾诉小学生活的美好。

面对初一学生心理特点,应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初一年级的学生,地处环境、教学方式、人际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互对比竞争,一旦遇到不理想的现实,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发生冲突,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陷入自卑与孤独,出现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

二、初中生心理现状分析

1、适应性反应。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学习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厌学型,认为学习上可以松驰一下,放松自己,学习缺乏压力,上课没精打采,下课热衷于娱乐活动,产生了观望、等待和停止不前的现象,学习成绩日益下降,形成了所谓学习冷漠症。另一种是学习无力型,学习方法单一,死记硬背,面对课程难度大要求高的学科产生了畏难心理,因考试成绩不佳而陷入苦恼、彷徨,还有的学生把初中的生活想象得太美好,而显示的生活不理想,从而感到失望无助,在对青少年心理状况调查中发现,适应性反应方面的问题均占首位。

2、人际关系敏感

中学阶段,学生正处在闭锁与开放并存的心理矛盾中,从家庭走向社会,人际关系成为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学生们常常处于矛盾的状态。一方面有些学生不愿敞开心扉,喜欢自我沉思,久而久之,往往会产生孤独感;另一方面迫切希望社交,显示自身的力量,二者常常产生难以排解的矛盾。不少学生经验很少、与人相处困难、不易被人理解、受人歧视、没面子、怕名誉受损,常常是造成学生苦恼,产生压力的重要方面。

3、抑郁、强迫和焦虑

到了中学,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安排,自己做,而以往又缺少独立生活能力的训练,难以应付目前的快节奏的生活。焦虑、孤独、睡眠不足、多梦及至失眠均有发生,这些症状对初一年级的前半学期发生较多,有的解决不好,则从心理问题逐渐地发展为心理病症。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加强养成教育。从上面分析可知,初一学生的理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因此从一开学就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从仪表仪容、文明礼貌、作息制度等方面严格要求他们。但进行教育时要针对他们的认知特点:一是要充分爱护、尊重、信任学生。如多看到学生的优点,正面表扬、鼓励他们;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中批他们。二是要采用自然、具体、生动的方式。

2.注重心理辅导。从上面的分析可发现,初一学生已开始在人生的多种矛盾中,步入了人生的“多事之秋”,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和障碍。因此应该全面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矛盾,注重心理辅导。对初一学生的心理辅导内容主要有:(1)自我意识的教育。(2)情绪辅导。(3)青春期教育。

3.开展学法指导。进入初一,科目增多,容量变大,需要理解的成份增多;小学老师助学,面面俱到地帮助学生学,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大;中学老师开始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课后学生自己完成作业、支配课余时间。这使小学一些懒惰、毅力较差的学生会产生厌学和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点上,班主任要和科任教师协调好,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如从要求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开始,逐步在听课、预习、复习、阅读、记忆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反复的具体指导和训练、强化。另外,教学中也要注意小学和中学知识的衔接,使学生在学习上循序渐进,树立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4.结合家庭教育,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长期教育工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材的培养没有几十年的精心培养是成不了人材的,靠朝夕之功是培养不成人材的,靠侥幸心理也是断然培养不好孩子的。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堵不如疏,比如一点不让看电视,这也不现实。

2、不负责任的放任,不管不问,3、严管型,不解决任何问题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和矫正对策

初一新生带着新奇与自信走入中学校园,面对着一个陌生的环境,新的学习任务和新的人际关系,心理产生了微妙而复杂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便于我们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和发展特长,从而顺利度过初中阶段,为今后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注意到,一部分同学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一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进入初中以后又逐渐萌发成人意识,增强责任感,主动学习,成绩稳定。令人高兴的是,他们当中有的同学不仅刻苦勤奋学习还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富有才艺。此外还有一些学习努力、乐观向上的健康少年,以上这些可喜现象凝聚了家长的心血和老师们的才华和汗水。

孩子刚生下来是没有才华的,但他一定具有某项潜能。遗憾的是很多孩子潜能没有被我们认识,更没有被发掘,使他成为一个平庸的人,甚至是次品、废品。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误、是家长和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这样讲,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冤,因为他是尽力管孩子的,但没管好,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话题,你知道孩子的心理特点吗?发现了问题以后你有得力的矫正措施吗?

观察和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对学习和智力发展影响极大。学生心理异常往往是伴随着身体发育时由于不良刺激和不当教育而导致的。初一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一、学习遭受挫折导致畏难情绪

进入初中,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大。各科都有较高要求。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负担”代替,显得眼花缭乱,甚而手忙脚乱。一扫往日无忧无虑的快乐,多了几份郁闷和焦虑。在小学阶段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成果期望值较高,如果开头不能尽快适应,受到挫折就会影响学习的信心。针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可从以下某个方面入手:1.告诉子女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听课和主动预习、及时复习。2.告诉子女必须全力以赴,勤奋、扎实,随意、散漫,靠小聪明是绝对不行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3.加强方法辅导,特别是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如语文坚持练笔、数学解题尝试举一反

三、英语的听力、阅读训练等,订阅相关书报杂志获取方法指导是好一个好办法。4,不要太看重考试分数,不同试卷的分数没有可比性,偶尔没有考好,也不能打击自信心。要鼓励并帮助孩子分析错例原因,既而发现学习或考试中的缺陷。

二、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行为障碍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家境较好而且父母又比较娇惯,或自认为长得好看,或家长跟老师的关系比较密切,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烈的优越感。凡是都以我为中心。但班级是一个集体,唯我独尊必然要遭受挫折,主要是来自同学的不买账和老师的批评。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可能形成孤芳自赏,远离集体,甚至会激化矛盾,打架闹事,可见学会与同学相处十分重要。我们希望家长能坚持教育子女以“宽容、互助、自省、交流”处理好同学关系。,以期培养一种合作意识,树立一种团队精神,协助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大家庭氛围。还是要提倡自我批评、团结互助、得理让人和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这会使人受益一生。与教师相处,大部分学生阳光自然,懂礼貌、善交流。也有比较内向的,不与老师多话,把自己裹的很紧。这类学生可能有一定的自卑感或受到过老师不当批评指责,我想说,有自卑感的人其实大多数较优秀,只是有某种心理暗示他不要出头显露自己。我还想说,教师有时也被情绪左右,批评孩子时,事实不清,道理不透„处罚过当。当然教师要主动关心有交往障碍的孩子,纠正自己工作失误,但家长的思想疏导其实更重要。因为您比我们更了解孩子自卑的诱因,比我们更清楚孩子对老师的不满。我们要肯定孩子的长处,比如他可能板报出的不好,但劳动很认真。增强其自信心。要肯定教师的批评动机是关爱、是期待。促进其大胆与老师交流,这样就可以消除误会,缓解孩子的焦虑。因为教师工作繁杂,难免有疏漏或不当。但我们得到绝大部分家长理解和支持。

其实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人的幸福感很多时候并不来源于财富或功名,而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共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为你的子女营造一个没有暗礁的心灵大海,搏击知识海洋的风帆也将驶得更轻快。

三、叛逆心理导致放纵情绪

小学阶段,教师和家长都保持着相当的权威,而进入中学,由于学生的独立性增强,都会有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能部分参与大人的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这种民主,会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出勤、清洁、课堂纪律、作业、预习、复习等环节出现漏洞。教师同样的要求,可在不同学生身上的效果往往大相径庭,如同样要求诚信考试,但有人考场作弊、同样布置卫生扫除,有人中途溜掉、同样要求完成作业,有人抄袭、有人拖欠。这就不能不反思我们家庭教育的差异。任何时候,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都是大树的根,而学习成绩只是树叶、花果。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才有果实。考察学习好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因此,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才是育人的根本。我想,孩子在真正成熟之前,家长还是要保持适度的权威,要立规矩、要真督促、要适度的饥和寒。反对棍绊教育、反对贿赂孩子、反对盲目家教辅导。

最后,我想说一说掌物教育提前量和保持亲子氛围的问题。细心的家长从子女言谈举止中也许会发现孩子渐渐跟某个异性同学交往过密,其实这是生理趋于成熟导致的微妙心理变化。家长一定要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正确引导,既不能放任不管,亦不要棍棒相加。应当在时间上科学地提前教育,过早没有意义,太迟了恐怕抵挡不了欲望的冲击。内容上要引导健康爱好,充实子女兴趣。一定要避免子女接触不健康的书籍和音像制品,要防止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聊天。因为毕竟是孩子,自制力还比较弱。最好高中毕业之前都不要破例。两句老话,黄毒猛与虎。玩物丧志。切忌,切记。

篇3: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对策探讨论文

幼儿园园服不仅是幼儿的身份象征, 也是幼儿园独一无二的象征。幼儿园园服以独特的存在方式、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出活泼严肃的学习氛围不同的幼儿园园服款式, 营造的校园环境也不同, 庄严肃穆的园服款式和鲜艳明快的园服款式也必然给学生不同的化育作用。与其他阶段校服不同的是, 由于幼儿园儿童的心理不成熟, 好奇心强且没有行为控制力或行为控制能力较弱, 而且儿童的身体发育快、变化大, 所以幼儿园园服的设计比其他阶段校服设计更强调文化性、装饰性、安全性和功能性。

一、幼儿园园服应用现状调查

1. 公办的幼儿园园服应用现状调查

公办幼儿园相对一些私立幼儿园老师和行政人员的素质是很有保障的, 里面的老师们不但是科班出身, 而且还经历了政府一层层的选拔、考试和培训后才能进入幼儿园工作。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给孩子更好的关怀, 通常都是小班制。笔者了解到一个公办幼儿园仅对满三周岁的儿童进行招生, 招生人数控制在80人内。人们传统的思想就是一定要让孩子们去公办幼儿园, 所以这些幼儿园不存在招生问题。更引人深思的是, 因为这些幼儿园的老师们都是有国家编制的, 不存在岗位竞争问题, 所以对孩子们的管理越来越差强人意。像代表幼儿的身份象征的园服仅仅成了一种装饰品, 仅仅有大型集体活动时候才会选取代表师生穿上园服代表幼儿园出席活动, 更多的成了一种应付检查的工具。

2. 私立幼儿园园服应用现状调研

私立幼儿园笔者根据调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面向大众群体的私立幼儿园, 这种类型的幼儿园比公立幼儿园更加普遍, 并没什么招生限制, 很多幼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只能在私立幼儿园。这种幼儿园的师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很多都不是科班出身, 更多的只是一种“看孩子”思想。而园服也仅仅成为了一种招生时吸引孩子们的一种手段, 比如, 前50名交学费的孩子们可以获得精美园服一件。园服, 也仅仅是最普通的体恤衫上面印上幼儿园的名称。当笔者问到为什么不普遍的推行幼儿园园服这个问题呢, 工作人员也很苦恼, 他们表示, 首先来他们这种私立幼儿园的孩子们家庭条件并不是多么的好, 父母大都是工人阶级, 对孩子的教育没用达到这种程度;其次, 幼儿园园服从设计到推行需要一定成本, 他们相对低的学费负荷不起这种花费;最后, 更多的是观念中的不认同, 他们认为没有必要。

第二种是高档、全国连锁性质的幼儿园。这种幼儿园由于高额的学费 (一学年14500人民币起) 面对的招生对象是小众群体, 幼儿的入学年龄也适当放宽到2周岁。而且包含在学费内的园服很精美, 与之配套的书包、拉杆箱、文具、日用品也是一应具全。幼儿园老师大部分都是学前教育的本科学历, 因为这种私立性质的职工并不像公立幼儿园那样有保障, 存在岗位竞争、岗位考核等问题, 所以他们对学生的负责程度大大超过公办幼儿园。这类性质的幼儿园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更加注重的是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其中, 园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幼儿园举办运动会时, 会有专门的亲子服装, 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和孩子们一起互动。幼儿园还会在重阳节带孩子们集体穿着园服去敬老院去看望陪伴老人, 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会让孩子们穿着主题服装举行party。

二、幼儿园园服发展现状

1. 普通私立幼儿园园服的实际发展现状

很多这种私立性质的幼儿园只有夏天的园服, 仅仅就是普通的体恤衫上印上幼儿园的名字, 售价平均在50人民币内。由于低廉的价格, 园服的质量往往没有保障。笔者在和家长沟通中了解到, 园服的面料甚至不是纯棉的针织面料, 类似一种化纤的面料。处于幼儿园的孩子们由于天性问题, 衣服必须每天都要洗, 而园服甚至因为这种日常的水洗受到损害, 园服的质量也就可见一斑。园服的价格并不等同与其质量, 这也是家长不认可园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些都影响了园服的普遍性。

2. 高档私立幼儿园园服的实际发展现状

同样值得引人深思的是, 这种高档的幼儿园, 园服的普及度也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孩子们只是在有集体活动时候才会穿, 大多时间还是穿着自己的便服。在和工作人员的沟通中了解到, 园服的设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孩子们大多都是2周岁到6周岁, 正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一个阶段, 衣服上经常沾上水或污渍, 家长每天在送孩子上学时往往会带几套备用的衣服放到幼儿园, 所以仅仅一套日常的园服并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其次的原因就是因为幼儿园的设计理念是国际化, 所以孩子们的园服在设计中也是偏国际化的西装。这种款式的衣服虽然很美观会大大吸引孩子们和家长, 但是款式和面料的特性反而不适合周岁到6周岁的孩子们。西装外套里面是配套的拥有很多小扣子的衬衣和领结, 复杂的款式造型会影响孩子们的活动, 穿脱也是相当的麻烦。而女童的园服下装往往是配套的西裙, 大部分家长由于一些隐私问题对于女童过早的穿裙子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这些原因都大大影响了园服的普及性。

三、结语

本论文在认识国内幼儿园园服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幼儿园的设计及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针对我国学校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结合广大家长及幼儿园工作人员对幼儿园园服的建议提出了本人的建议, 且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幼儿园园服发展的总体趋势。综合以上分析结果, 得出以下结论:

1. 我国幼儿园园服与国外相比, 起步较晚, 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没有系统化, 规范化。

因此幼儿园园服研究设计势在必行。

2. 幼儿园园服的使用与推广应充分考虑孩子们和家长心理和态度, 了解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和环境, 并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幼儿园园服使用制度, 如地域不同, 经济水平差异, 贫困学生幼儿园园服购买方式等。

3. 幼儿园园服的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学生本人的意见, 使幼儿园园服设计体现一定的审美文化。

幼儿园园服的设计应纳入品牌设计的范畴之内, 使之系统化, 专业化, 规范化, 并与整个服装市场接轨, 使校服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摘要:园服作为幼儿园文化的一种载体, 通过其外在形象能够对特定的幼儿园文化起到直观的诠释作用, 它帮助人们完成从视觉感知到文化定位。本次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幼儿园园服的现状, 并阐述了幼儿园园服对在校学生所产生的功效, 以此来论证实施幼儿园园服的必要性, 以期能为中小学校服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园服,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篇4:幼儿教育中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幼儿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无论是幼儿园的数量,还是办学规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尽管幼儿教育在量的方面成绩显著,但是在质的方面,目前的幼儿教育还存在很多的突出问题,这大大影响到了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破解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为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确保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已是刻不容缓。

一、幼儿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幼儿教育这些年的成绩有目共瞩,有关幼儿教育的各种理论以及实践层面的探索不断开展,这为幼儿教育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以及实践层面的支持。不过由于我国地域廣阔,幼儿园数量众多,各个幼儿园教学质量差别较大,因此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幼儿教育中以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可以说目前制约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师资队伍,幼儿园的师资队伍薄弱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师资队伍的不足突出的表现在数量以及质量层面。在数量层面,我国幼儿教师的缺口比较大,很多幼儿园尤其是一些民办幼儿园很难找来愿意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这大大制约了一些幼儿园的发展。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质量层面有欠缺,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幼儿园老师都不是幼儿教育相关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的系统培训,这部分老师对于幼儿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停留在“管”这样一个层面,这对于幼儿教育是致命的伤害。让不懂幼儿教育的人去进行幼儿教育,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幼儿的得不到有效的教育,其全面发展受到阻碍。

2.教学内容不科学

对于幼儿而言,究竟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合适,对于这一个问题可谓是见仁见智,目前针对幼儿教育的统一的教材还没有,各种类型的幼儿教材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要想寻找到合适的教材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一件难度颇大的工作。笔者观察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的不科学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超前,很多幼儿园在教学内容方面都存在超前的问题,即违背幼儿的学习规律,将小学才要学习的内容提前灌输给幼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事实上,对于幼儿而言,知识的学习导师次要的,最主要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独立能力等,现在的教学内容却将知识的灌输置于首位,这种本末倒置的作法对于幼儿教育而言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素,智慧耽误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3.家庭与学校配合不足

对于幼儿而言,其在家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在学校的时间,家庭教育如果与幼儿园的教育不能够有效的配合必将大大影响到幼儿教育的效果。一个简单的现象就可以解释家庭与学校配合不足的危害,举例而言,很多幼儿在学校表现的很好,但是到家以后表现的又会不好,久而久之很多小朋友都形成了“双面人”。目前很多幼儿教育都没有做到家庭与学校的无缝隙配合,这导致幼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举例而言,小朋友的分享意识,因为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乃至溺爱都是常有的,在家庭里面的坏习惯与幼儿园中所接收到的教育是冲突乃至对立的,如果家庭与学校没有在此方面进行统一协调,那么对于幼儿而将就是在心理层面产生一个不好的观念,那就是导致性格的分裂。这就客观上要求家庭与学校之间的配合,避免因为冲突导致的问题。

二、完善幼儿教育的策略探讨

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幼儿正处理心理与生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这一阶段的教育不完善的话,对于幼儿以后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借鉴幼儿教育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幼儿教育: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幼儿教育中老师的作用非常大,建立一支理论知识丰富,专业能力高的幼儿师资队伍是完善幼儿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针对专业幼儿教师缺乏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供给视角来看,国家应加大对师范学校的支持力度,通过扩大幼儿教育专业的招生数量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专业幼儿教师整体缺乏的基本情况。从政策方面,国家一方面要大幅度的提升幼儿教师的待遇,让幼儿教师这一岗位具有更多的吸引力,吸引到更多的有志青年从事这样一个岗位。另外一方面政府应将很多民办幼儿园纳入到政府编制内,给这部分幼儿老师提供稳定的环境,确保老师能够安心的工作。在教育培训方面,国家以及幼儿园应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的培训来让幼儿教师接触到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将此应用的具体的教学中去,从而带来幼儿教育效果的提升。

2.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效果,因此对于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确定应坚持科学设计。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制定方面应考虑一个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方面,幼儿教师应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而对于一般知识的灌输放在次要位置。二是在教学内容的难度方面,具体教学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来制定,不可以一味的增加难度,那样很容易让幼儿产生挫折感,从而损害其学习的积极性。三是相关教学内容的设置应注意趣味性与互动性的兼具,对于幼儿来说,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不强的话,那么幼儿很快就会转移注意力,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四是教学内容应具有弹性,即不同幼儿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幼儿来说,可以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幼儿的各取所需。

3.加强学校与家庭的配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幼儿教育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二者之间能够有效的配合,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氛围,将会大大有助于幼儿教育效果的提升。加强学校与家庭的配合应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目标层面应具有一致性,尤其是在关键的培养目标方面的一致性,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实现二者之间的合力,而不是相左或者冲突。二是家长应与老师加强联系,通过密切联系来实现幼儿信息的共享,家长将幼儿家里的信息反馈给老师,老师将幼儿学校的信息反馈给家长,二者针对幼儿的情况制定灵活的策略来加以规范。通过上述措施来确保家庭教育与学下教育的一致性,不至于使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综上所述,加强幼儿教育的关键就是要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来着手,如果说硬件层面的东西可以在短时间内加以解决,但是上述软件层面的问题却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善。幼儿教育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究竟应该如何教学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套用,这就需要幼儿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的发散思维,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之上,探索一条更加有效的幼儿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杨燕.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4).

[2]宋桂珍.谈幼儿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J].学理论,2010(19).

[3]惠明江.试析幼儿教育管理的和谐化[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11).

[4]朱丹.浅析幼儿园教学管理提升的方法变革[J].科教导刊 ,2010(27).

[5]段红娟.新时期我国幼儿教育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成才之路,2008(36).

作者简介:

篇5:公平理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策

答:(1)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主要受工资报酬的影响,包括绝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的数量)与相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与他人实际收入的比值)两种。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进行横向比较,也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自己过去付出的劳动和报酬进行纵向比较。通过比较,如果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便认为是正常的、合理的,因而心情舒畅,安心工作;如果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低于他人的收支比例,或现在的收支比例低于过去的收支比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对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在本案例中,甲做纵向比较时的高兴在于与过去比其工资增加了200元;但当他与乙进行横向比较时,发觉自己的工资比乙少了300元,由此产生不公平感,导致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

(2)管理者应对甲、乙两人的工资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如果原因在于乙比甲能力强、贡献大,应时及对甲作出解释,使甲重新认定自我、找出差距所在、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发甲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原因在于管理者对甲、乙的能力与贡献判断失误,应及时、果断的纠正失误,重新制定甲、乙的工资标准。

其他观点:

篇6: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对策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对策

人类一切价值追求都必须建立在健康基础上.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有关幼儿健康教育的`内涵与目标、内容与重心、借鉴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

作 者:童慧玲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刊 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8(4) 分类号:B82 关键词:健康   幼儿健康教育   目标   对策  

篇7: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对策探讨论文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友谊小学 李巧敏

一、指导思想: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日益显示出其特殊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变化的日新月异,学生的心理也随社会环境变化产生了许多波澜。他们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本学期,我将继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全体学生保持心理卫生,健康成长。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未来人才的质量,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课本,按“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这个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从生活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和人格心理辅导三个方面安排内容。通过故事和事例让学生感受学习,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供良好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合群,负责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1)教师为有需要的学生做团体或个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2)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访谈调查与心理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学生,并且掌握一般学生的心理状况。

(3)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及普及工作。

五、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紧密结合,我们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理论和方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在提高德育工作实施的同时,扎实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教学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机渗透,从知识、意识上循序渐进地教育,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3)我们要创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六、对本学期的期望:

希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能力,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第一 单 元

第一课 新学期开始了

一、教学内容:新学期开始了

二、教学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学习目标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制订个人的学习目标,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了解制订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设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你们都有什么新的打算,在学习上 有新的计划和目标吗?今天我们讲为什么要制订学习目标以及如何 制订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王涛和体操运动员桑兰的故事。

2、小结:从约翰、王涛和桑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目标在人 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它能给人以动力,唤起人们的极大热情,从而坚 定不移地去获取成功。我们在学习上也要给自己订出恰当的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行动更加自觉、刻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堂活动

1、议一议:(1)、美国少年约翰给自己制订了怎样的目标,这对他的成长有什么作用?(2)、王涛和桑兰的目标是什么?(3)、你给自己制订新学期的学习目标了吗?

2、画一画: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张白纸。请学生给白纸编号,即白纸 1号、白纸2号及白纸3号。教师请同学们在白纸1号上随便画什么都行。(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2号上画一只小企鹅。(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3号上画一只黄嘴巴、黑身子、白肚皮的小企鹅。2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无目标、有目标及有明确目标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大不一样。

3、写一写:将自己制订的学习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写出来。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习目标对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作用,并学会了制订学习目标的操作方法。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一开始,就为自己订出一份学习目标,并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监督,使自己顺利完成四年级的学习任务。

第二课 我喜欢的课程

一、教学内容:我喜欢的课程

二、教学目标: 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凭兴趣、直觉进行学习活动,因而造成对某一学科偏爱,如果不及时给予纠正,很容易造成偏科现象,心理健康教育,有别于班会与品德课,它不是摆道理,而是针对现象找原因,指导学生在体验中寻求调整方法,并在生活实践中尝试。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调查交流 先从孩子们每天接触的各门学科调查入手,指导学生自查自己喜欢哪一学科,与父母进行比较,这些学习活动、这些人,都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对比思考,寻根问源 对学生喜欢某一科的学习,我采用了让学生回顾、体验、交流、总结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总结喜欢学习的原因,再通过对比,说出不喜欢的学科及其原因。面对这些情况,孩子们免不了会产生困惑,甚至不安,我及时进行疏导,告诉孩子们造成这种心理现象的原因与每个人的性格、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很正常。同时欣赏能实话实说的孩子,消息他们的顾虑。

(三)、体验总结,疏导调整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老师,必须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以有效的方式调查消极行为与心态。因此,我紧扣主题,通过PPT,引导孩子们对照“喜欢课程”的原因,总结出“不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原因找到后,寻找正确的调整方式就水到渠成了。我通过小品表演给学生设置具体的情境,请全班同学一起帮助出主意,孩子们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想出了各种办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作画写话,表达心声 在课堂最后,我根据孩子们所想的办法,归纳总结出调查的几个方法,并让孩子们在《童年》音乐声中,画一幅代表自己喜欢的学科,或向任课老师写几句话,把自己的心里话与内心世界通过图文方式表达出来。一堂课下来,孩子们轻松、愉悦地完成了学习,明白了原因,找到了调整的方法,相信他们一定能慢慢调整过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毕竟不同与品德课,它不需要马上掌握,只要孩子们了解了产生现象的原因,老师能有效地指出调整的方向,就达到了本课的目的了。

第三课

微笑是最美的语言

一、教学内容:微笑是最美的语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心情和人面部表情的关系,理解微笑的魅力。

2、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关注他人,用微笑感染他人。

3、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看“微笑” 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在歌声中幼儿参观微笑图片展,引出课题。师:我们小朋友一起搜集了许多微笑的图片,有空姐的,有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的,还有小朋友自己的,现在请小朋友一起去看一下这些图片好吗?提问:(1)刚才小朋友们参观了微笑图片展,看了后有什么感觉?

(2)你看了这些微笑的图片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说出看了后很开心,看了微笑的图片心理很舒服,微笑的人很美丽。让幼儿感知微笑的美丽和魅力)

(3)依次出示难过和微笑的图片,引导幼儿分别说出看了图片后的感受,通过对比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微笑的魅力。

2、小结: 当一个人心情不好或者难过时就会露出痛苦的表情,让人看了很难受,心情也会被感染。当你开心高兴的时候就会露出可爱美丽的具有魅力的微笑,让人看了后感觉很舒服。所以当我们不高兴、不开心的时候要想些高兴的事情,让自己高兴起来。这样,你自己快乐,你身边的人也会和你一起开心,大家就可以和你一起分享快乐。

(二)、听“微笑” 师:我这里有一首赞美微笑的诗歌,小朋友想欣赏一下吗? 师朗诵诗歌:当微笑写在睑上,脸就显得特别漂亮,好像花朵开在春天里。当微笑藏在心底,心里就充满了欢喜,好像春天开满的花朵。提问:

(1)诗歌里是怎样说微笑的?b.微笑写在脸上像什么?c.微笑藏在心底像什么?(2)为什么诗里把微笑比喻成春天的花朵?(引导幼儿讨论:因为微笑让人感觉很美,春天的花是一年中最多、最艳、最美的……

(三).谈“微笑”,出示诗歌挂图,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大意。(1)是什么让脸显得特别漂亮?好像什么?(2)是什么让心里充满欢喜?好像什么?(3)怎样把微笑留住?

(四)、引导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和身边的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身边的人快乐自己也会很开心;每个人心里开心的时候才会有微笑,每个人要始终用开心的心态去面对别人和所有的事情,那样就会把微笑永远留住……

第四课

任性可不好

一、教学内容:任性可不好

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认清任性的害处,努力塑造良好的个性,从而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个性倾向性是由需要、动机、兴趣等构成的,正确的需要动机、兴趣、无疑对我们的成长是有利的,但生活中也有一些错误的倾向,需要我们在成长中加以摒弃和克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克服任性》。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认清任性的害处,养成优良的个性,从而使我们成为一个身心俱健的一代新人。

(二)、新授 1.表演: 《任性的小女孩》旁白:这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妈妈和女儿丽丽正在屋里交谈 妈妈:丽丽,你的功课做完了吗? 丽丽:(自豪地)早就做完了。妈妈,你带我到姥姥家玩好吗? 妈妈:(生气地)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任性,妈妈不是说下午去吗,就是不行!丽丽:(执拗地)不行,就是不行!(丽丽越哭越厉害),后来索性坐到了地上。旁白:瞧,这位小女孩多任性呀!大家可千万别学她那样。

(三)、看了同学们的表演,你认为丽丽这是一种什么行为?(任性的行为)下面请同学们讨论: 1.丽丽任性好不好? 2.丽丽如果不任性的话,应该怎么办?(指几名同学回答)3.剧中的小妇孩非常任性,很不好;那么录相中的小男孩他做的 对吗?请你当他的心理医生,给他做一下心理诊断。4.出示录相:(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位八九岁的男孩,跟妈妈到百货大楼买文具,路过玩具柜台,他看中了一支玩具手枪,非叫妈妈买,可妈妈一看,兜里的钱不够了,妈妈说:下次一定买,可小男孩哭着,喊着,扯着妈妈的衣角闹着,引来了许多“观众”)5.指名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剧中的小女孩和录相中的小男孩是这样任性,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出现过类似他们的行为呢?如果有,你打算今后怎样做?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任性是一种不好的个性品质,任性的孩子往往缺乏礼貌,不尊重家长,自己撒娇,自我中心,随意放纵,缺少克制力,如果不注意改掉任性的手病,将来就有可能在集体中到处碰壁,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当然,如果改抻了任性的毛病,家长,老师和同学都会很高兴的。

第二单元

第五课 轻松课间

一、教学内容:轻松课间

二、教学目标:

1、喜欢课间走出教室去呼吸新鲜空气

2、乐于在课间进行户外活动

3、体验眼睛疲劳后望远的轻松舒畅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提问:小朋友们,课间十分钟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谈话:你们过得真愉快、真有趣。不过,休息也要注意健康,那么怎样休息才利于身心健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思考并回答听好奇,心想:该怎样休息呢?齐读课文。

(二)、学习新知

提高认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打开大屏幕并引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人很多,又闹又吵,感觉很闷)提问:你觉得现在的教室怎样?师:让我们再看一段录像(教室里没人,通风换气)提问:你觉得现在的教室怎样?那么,下课我们应该到哪去?到外边去干什么呢?(板书: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我们走出教室,可让教室换上新鲜空气。大家来演一演看课件:上完一节课,学生身体疲劳示意图。问:下课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板书:活动身体大家来演一演刚才,大家的身体消除了疲劳,可是,我们还有一个部位也很疲劳,来看课件(眼睛疲劳示意图)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呢?(板书望远)体验一下望远的感受,怎样?谁来说说下课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读儿歌看大屏幕。

(三)、综合体验

行为指导模拟下课时间,让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并做相应指导。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课间休息很重要》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大家今后都能健康文明地休息,保护身体、珍惜时间,做健康向上的好少年。

第六课 专心就能找到

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特点、培养自己的注意能力。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讲,教师讲相同的内容,为什么学习的效果不一样呢?这除了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还与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有关。下面我们学习一课与注意力有关的课文,题目是《学习要专注》。

(二)学文明理

(1)教师读一篇课文,然后让学生默读一遍。

(2)(分组讨论: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学习时为什么要专注?)

(三)学生活动

1、说一说,讨论后,找代表发言。

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除了自己努力程度不够以外,更主要的是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不专注,边听边玩,经常走神儿,所以老师讲的知识他没有听到,作业当然就不会了。

帮助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A、要用眼,仔细看。B、要用耳,仔细听。C、要用脑,勤思考。D、要动口,敢发言。E、要动手,认真写。

请记住:课堂学习是我们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讲时要努力排除干扰,自觉听讲。

2、走迷宫

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先走,看能不能走出,然后同组相互启发,培养合作精神。

想想做做: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容易分散,通过“想想做做”或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竞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3、做一做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和控制能力差的特点,通过行为规范进行训练,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力也就集中了。

训练时特别注意三点:A、保持良好坐姿:趴在桌上听讲容易疲劳,也容易影响身体的发育。B、注意排除干扰:课桌上不要放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文具,当自己注意力分散时,心理就要暗示自己,写出明显的警示语提醒自己。C、怎样调节自己的课堂行为呢:人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来说,刚上课时需要注意力转移,尽快转移到这节课上来。当我们听讲或思考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疲劳;当老师在抄板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放松一下;教师总结和归纳时,又要集中精力,把重点记住。

(四)总结全课

第七课 学会说“不

一、教学内容:学会说“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在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我们有权利说“不”,认识说“不”是表达自信、表示尊重的合理方式。

2、学会拒绝的技巧,活动中掌握说“不”的技巧,学“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环节一:敢于说不——沙沙的故事 有的同学说好朋友就是与自己常在一起玩的人。“是经常在一起,保持高度一致是要一起上街,一起回家,一起做作业,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哭„„无论何时何事,都要保持高度一致。”其实,在与同学、朋友相处时,对于他们不正确的观点、要求、行为等,我们应该果断拒绝。下面我们来看沙沙的故事。请同学们通过声音、语调、表情的变化来进行表演,同学们在观看表演的同时,想一想,哪一种处理方式是我们常用的?哪一种是你们认为比较好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这两位同学各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呢?(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有的同学体会到了沙沙碍于情面,不敢拒绝朋友的无奈与苦恼的心境,有的同学分析了王冬只顾自己开心是自私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地肯定学生的回答,明确:同学们分析的很有道理!我们在与同学交往时是应该学会说“不”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不损害朋友情谊又不违背自己的原则呢? 师小结:有些时候,面对朋友的要求,我们本想拒绝,心里很不乐意,但却点了头,碍于一时的情面,却给自己留下了长久的不快。因此,在同学、朋友相处时,对于他们不正确的观点、要求、行为等,我们应该断然拒绝,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说“不”。

(二)、授新(1)明确的陈述拒绝的原则和理由,以求得对方的理解和体谅。(2)用真心诚意的态度、言辞,去说服、打动对方。(3)找出替代的方法。

(三)辅导结语: 不论是多么好的朋友,只要是两个人,就有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就有一些时候各人有各人的事情。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却要两个人来一起做,对我们的时间是不是一种浪费?因此,该拒绝的时候一定不要勉强自己。其次,我们要多站在朋友的角度为朋友着想。有一颗宽容的心,理解的心,如果朋友有比自己的事更重要的事,那么,我们应该尽力帮助。教师寄语: 经常相处的人不一定就是朋友,而相距万里的也不一定就不是朋友。朋友之间重要的是心与心的相通,而不在乎是否有求必应,更不在乎是否形影不离,让我们高呼:理解万岁!

第八课 遇到困难要求帮助

(一)[档案馆](2-4分钟)

中午上学时,小丽被一个骑车的人撞了一下,那个人不但没有赔礼道歉,反倒说小丽没长眼睛,这下,小丽正坐在教室里生着气呢。

小刚哼着歌进了教室,他拿出书本和铅笔准备写作业,没料到铅笔断了。于是他找坐在旁边的小丽借铅笔。小丽没理他。小刚继续向小丽借笔。小丽火了,大声对小刚说:“讨厌!你没见我正生气呀!”

小刚愣了一下也生气了,冲着小丽说:“小气鬼!”

(二)[咨询台](5-8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小刚为什么没借到铅笔,是小丽小气吗?

教师总结:我们如果会从别人脸上的表情,知道别人当时的心情,那么大家在一起时就能减少许多的误会。你们会识别别人脸上的表情吗?

(三)[活动区](10-12分钟)

教师先出示一些画有人物表情的面具,让学生仔细观察交流后,说出自己已能够识别的人物表情。教师再让学生在书上给人物的表情找出相对应的情绪,并连线。

四)[实践园](13-15分钟)

1.做一做

学生对着小镜子子学做不同的面部表情,小组成员互评,看谁模仿得最像。学生用所模仿的表情说一句配合这种表情的话,学习感知别人的情绪。

2.说一说

课件分别展示4个情景画面。学生通过观察图中人物处在当时情景中的表情神态,猜测人物当时的情绪。学生做出猜测后,如果理解是正确的,教师奖励学生一枚“知心小天使”的徽标。

第九课 赶走坏习惯

教学目标 让小朋友懂得如果碰到不快乐的事时,要充实自己,使自己快乐起来,可以让老师、同学、爸爸、妈妈来帮助你。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听故事。2、你愿意请快乐树帮助你赶走不愉快吗?对爸爸、妈妈讲心里的不愉快,找老师说心里话,或找小朋友谈一谈,或自己调整使自己快乐。

二、新授 1、给不快乐的小朋友以帮助。(1)

口周围的细小微笑训练。(2)

脸部的整体微笑的训练。2、师:每天起床时,对着镜子,对自己说一句能使自己一天精神爽快的话。3、听故事。——蜗牛爬上了高墙 议一议。4、你能告诉大家,图中的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才乐呵呵的? 5、议一议:图中的小朋友生活内容丰富吗? 6、听故事《爬山虎》 7、动脑筋《出点子》 创设情境

三、小结:当我们遇到不快乐时,应充实调整自己,使自己快乐起来。

第十课 发现差异

一、教学目的: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克服自卑心理,学会欣赏自我和悦纳自我,树立“别人行,我也能行”的思想。

二、教学准备:事先挑选一名高一点的男同学扮演乌龟爷爷,另外选好扮演乌龟丁丁、小伙伴儿的同学各一名,旁白一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对胜利充满信心,面对困难,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最后使自己获得成功;也有的同学面对困难,丧失信心,失去了进取心,结果以失败告终。我们今天学习新的一课,很重要,题目叫《树立自信心》。

(二)学文明理

1、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戴洪祥是怎样克服困难,做成“戴氏小提琴”的,明确告诉学生是“自信心的力量”!

2、然后教师要简介自信心的概念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三)活动明理

1、角色扮演(15分钟):

让同学表演童话剧《我不行与我能行》,从演出中让学生领悟到:只有不怕困难,树立自信,才能获得成功。

2、议一议

师:小龟丁丁为什么开始不敢爬坡?

生:过低估计自己、自卑心理作祟、怕自己笨手笨脚,被人笑话„„

师:后来,丁丁怎么做的?成功了没有?

生:在龟爷爷的帮助下,获得了成功;在龟爷爷的帮助下,大胆地尝试;他不怕困难,大胆去做。

师:你知道丁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勇敢的孩子;知错就改的孩子。

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在做事之前,就认为自己不行,是自卑的表现;后来他做了勇敢的尝试,获得了成功,是自信的表现。

指点迷津:我们应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才能获得成功。

(四)总结全课:可请同学归纳总结,使同学们看到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树立自信。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面对陌生人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冲突

2、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起的道理,有初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不要轻易相信不认识的人的话,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教学难点:对不认识的人保持距离,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你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 2.老师讲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的故事 3.同学们你是小兔子,你开门吗

二.展示交流 1.出示课件: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有陌生人敲门应该如何去做?(不要开门,打电话给家人„„)2.在其他地方遇到陌生人应该怎么样做?(同学互相讨论)1)不能轻言相信陌生人的话,2)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3)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教学反馈

1.同学们一定要记住:防范意识时刻有,自我保护最重要 2.小博士的高招:自我

第十二课 说到做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遵守诺言、说到做到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2、知道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记在心里,并尽力做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3、从不说谎,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遵守诺言,说到做到是诚实守信的表现;知道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记在心里,尽力做到,做个“言必信,行必果”的好孩子。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诚实守信。

教学准备:

1、课件。

2、故事

1)《曾子杀猪的故事》 2)《信守诺言的故事》

课 时安 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诚信”

小罐上个星期三睡晚了,所以迟到了,他对自己说:“我以后一定要早起床,按时到校。”

一个星期过去了,他果然做到了。

同学们,上星期我曾答应过大家对这段时间做得特别好的同学要进行奖励,但老师竟然把这事给忘了,趁这个机会补上这些同学的奖品,履行我对大家的承诺。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不诚信的时候,老师也不例外,但是知错就改也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发奖品)

二、说诚信。

谁能解释一下“诚信”这两个字。(指名回答)

“诚”,诚实待人;“信”,信守承诺。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做人根本,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诚实守信呢?下面请听两位同学讲讲的故事,看看你能不能从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指名讲故事)

三、听故事:

1)《曾子杀猪的故事》2)《信守诺言的故事》

1、听了刚才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2、学生讨论,指名说说。

小结: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表里一致,诚实待人,说话办事讲信用,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

四、用反面对比,让学生知道不讲诚信的害处。

同学们,诚实守信的故事真不少,但也有一部分人不讲诚信,狡诈欺蒙,使很多人受害,下面请看动画《狼来了》。

1、播放故事《狼来了》。

2、看后,讨论。

1)开始,小孩为什么要说狼来了?

2)狼真的来了,为什么没有人来帮忙?

3、指名说说。

小结:因为他不诚实,三番四次地说谎话,欺骗别人,结果既害人又害己,生活中,如果你失去诚信,那么你会失去朋友。学习时,如果你弄虚作假,那么你会一无所获。所以我们要讲诚信,不讲诚信不但害人,也会害了自己。

五、联系自己说说。

同学们,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吗?平时你怎么学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呢?

1)全班交流、讨论。

2)我要做到:

1、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2、回想自己有没有随意对别人许过诺言。

3、为自己找一个诚实守信的榜样。

4、若答应的事确实难以完成,说明原因,并道歉,下次不再犯。

5、做了错事,勇于承认。

3)小结:大家都说得很好,作为一名小学生就要说真话、说实话,说到做到,答应别人的事要守信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诚信的孩子吧!

六、评一评,这些同学做得对吗?为什么?

(1)小明不管别人向他提出什么要求,自己能不能做到,总是满口答应,他说不管能不能兑现,对有困难的人都应该满腔热情。

(2)小兰看见芳芳有一块新橡皮,像只小白兔,很漂亮,还很香,非常喜欢。下课时,小兰见芳芳不在,就拿走了,放在自己的文具盒里。小兰这样做对吗?

(3)王刚向张勇借了一本书。本来答应明天归还的,可是第二天当张勇问他拿回的时候,他却说还没看完。又过了几天,再问他,他还是说没看完。

(4)小芳和小红约定星期天上午8时在学校门口见面,一起去看美术展览。可是星期天上午下起了雨。小红以为下雨了,小芳不会去了,所以她就没有去。但小芳却准时去了。

七、做诚信(出示课件。)

1、老师教导我们要对师长有礼貌。

2、老师教导我们要对同学有礼貌。

八、夸一夸我们班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为同学们树立身边学习的榜样)

九、自我评估

1、我能遵守和他人的约定。

2、我能遵守关于时间的约定。

3、我今后再也不说谎。

十、课堂小结。

第十三课分享带来快乐

一、教学目的:教育学生懂得在集体生活中,与人合作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教育学生懂得,学会与人合作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引导学生在与同学相处时,学会与人交往。知道与人合作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学会与人合作,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愉快。

二、教学准备 写有与人合作方法的字幅及成语、配乐录音故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先来听个故事,听完故事后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听到了什么? 2.学文明理

(1)听了刚才的故事,我们来看看课文中三年级(2)班的科技活动搞得很成功的窍门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找窃门。

(2)找到了三(2)班的窍门后,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计[咨询台]中的话,看一看是否有道理。

3.活动明理

(1)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词语,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哪些行为对自己学会与人合作有好处。

(2)现在我们共同编个童话故事,老师说一句,然后同学们按顺序每人添上一句,使我们的故事动听又有趣。

同学们说说自己在做故事接龙游戏时的感受。

(3)现在我请五组同学,每组两名,为大家表演猜成语的小品。

(教师将准备好的成语字条拿出,请学生抽签,并请学生根据签上的内容进行表演)

(4)现在我们来做出包围圈游戏:

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包围者,一组扮演突围者,然后说说自己的感觉。

4总结全课

要想让自己健康成长,使自己生活得愉快,就要学会与人合作。下课的,同学们要认真的看看书上[实践园]中的十六月条有关学侍与人合作的内容,并按照书中的要求,把它画下来,看看自己的苹果树是否美丽。

第十四课 学习需要好习惯

一、数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养成好的习惯,学习和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你们生活中、学习上经常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呢?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关。有了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没有好的习惯就可能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可见,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我们今天就学习新的一课《学习要有好习惯》。

2.学文明理

(1)教师通过放录音,讲[档案馆]里的故事,引导同学思考:佳佳在班上出了丑,到底是谁的错?应该怎样做?可分组讨论,然后找代表进行汇报。

(2)教师按课文提示,帮助学生明事理,让学生明白:习惯有好坏之分,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我们应该不断约束自己,养成好的习惯。

3.活动明理

(1)演一演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学习剧中人物的某种精神,如:

熊姐姐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所以取得了好的效果,教育学生要向熊姐姐学习,做作业的时候认真仔细,不丢三落四,从小养成认真负责的精神。

熊妹妹是一个做事不认真的人,比较马虎,但她能知错就改,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克服缺点,培养自己的好习惯,没有这种精神也不行。

(2)填一填

教师在黑板上写两段话,让学生读,并思考在空白处填上什么词语,才能使勉励子完整。目的是使学生记住,只有办事认真才能有好结果。学生填空时,不拘于词语的准确,只要意思对就行。

如:熊姐姐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熊妹妹是一个办事不认真的人,但她能知错能改。

4.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天学习和工作的提高,小学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第十五课 让我来帮你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如果遇到了烦恼,请你帮一帮他,使他和你一样快乐。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生活中有的小朋友感到快乐,有的小朋友觉得不快乐,想一想,你读一年级时,有哪些快乐的事? 2、讨论交流。

二、演演、说说:

当你口算比赛得到第一名时;

当你获得奖品时;

当你考试得到100分时;

当你收到了礼物时;

当爸爸带你去公园时。

三、介绍奇花异草:

会跳舞的草。会奏乐的草。会唱歌的草。会发笑的树。

四、师:生活中有时会碰到一些很不高兴的事,真没劲,请你找出曾遇到过的不高兴的事,给不高兴梨画上嘴巴。

五、小结:

我们会遇到快乐和烦恼的事,都要持平常心来对待

第十六课当我生气时

一、教学目的:情绪对人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教育学生要做情绪的主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

二、教学准备 准备活动中所要用的各种情景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二年级小学生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交往过程中的纠纷、误会不善于处理,表现为遇事容易冲动,感情用事,从而影响同学关系,自己也很苦恼。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做一个令人喜欢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情感,遇到不同的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才不会感情用事,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今天我们学习《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课。

2.学文明理(1)读遍课文,让学生思考。

A关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退步了?

B小花是怎么对待跳绳失利的?

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2)议一议

如何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呢?

A、宣泄法。B、转移法。C将心比心。D、挫折不一定都是坏事。

3、活动明理

(1)演一演

建议6位小品扮演者提前进行排练,尤其要挑选好女主角王小燕,以确保表演成功。议论时,如果时间允许,可多请几位同学谈谈看法。

师:王小燕爱生气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生气影响身体健康。

生:生气容易使人得病。

篇8: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对策探讨论文

1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是在1974年由reudenbergert提出, 又经过Maslash等人的完善从而得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职业倦怠是一种状态, 是指个体在工作的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和耗竭, 是一种心理的疲乏, 更是一种极端的反应。

2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

导致公务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因素: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

2.1社会因素

2.2.1公众寄予公务员过高的期望公务员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 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 近年来, 信息化高度发展, 人们的知识素养也在不断的增长, 人们对于权利的要求也越来越关注, 公众对公务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公务员在处理公共事务时还要受到社会的监督, 这就给公务员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近年来, 公共管理领域不断的发展, 现今引入了责任问责制, 这一制度的实行, 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公务员的行为, 避免其滥用职权、行政不作为、以权谋私等行为,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责任问责制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它导致公务员的心理压力变大, 如果公务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行, 不能及时的调整负面情绪, 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2.1.2政府管理面临转型, 公务员压力变大自改革开发以来, 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 政府的管理模式受到先进管理理念的冲击, 在社会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下, 政府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挑战。政府的管理工作都要由公务员来完成, 公务员面对政府工作的全面转型, 就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更新技能, 适应转型的需要。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能适应这样的转型的, 一部分公务员在面对挑战的同时, 因不能适应转型需要而身心俱疲并伴随担忧、紧张等情绪, 这样就导致出现职业倦怠, 工作质量下降, 公务员对自己失去信心, 从而影响了生活和工作。

2.2组织因素

2.2.1工作量超负荷公务员的工作形式单一, 严格按照科层制组织形式, 公务员的工作要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 科层制组织形式严格规范公务员的行为, 使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工作, 长期的这种状态, 导致公务员对此产生厌烦心理, 工作内容没有新意, 缺乏应变能力,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 就会失去工作的意义, 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因为要处理众多的事物, 却没有相应的奖励制度, 使公务员造成心理疲劳, 长期以往就会出现职业倦怠。

2.2.2权利与义务, 角色冲突公务员有着双重的身份, 既是社会服务者, 又是普通的公民。公务员在为人民进行服务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权利要求, 长期的面对这两种矛盾的冲突, 如果公务员不能摆正心态, 合理的处理冲突, 就会陷入困惑之中, 从而出现职业倦怠。

3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

3.1加强自身的建设

3.1.1公务员要建立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公务员要全面的认识自己与组织内部环境, 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依据自己的特点定职业发展目标, 规避缺点带来的问题, 做到真正的认识自己;合理审视组织内部, 是否具有发展空间, 依据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发展蓝图规划, 结合实际, 切勿过大的期望。

3.1.2加强自身知识技能的学习公务员要不断的学习知识技能,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与心理的保健能力。在工作中积极学习, 要对自己有信心, 通过好的表现获得自我价值的提高。面对负面的情绪, 要及时的进行宣泄, 和朋友倾诉或者做一些运动。减少负面情绪, 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保健能力, 在一定程序上起到预防职业倦怠的作用。

3.2优化组织管理

3.2.1加强公务员的心理健康建设在对公务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不能只是单纯的进行知识水平的培训, 要重视心理素质, 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部门, 帮助公务员进行心理咨询, 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 使公务员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 及时的对问题进行解决。

3.2.2实行民主管理坚持“以人文本”打破科层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公务员的要求与建议进行采纳, 给予公务员“说话”的机会。完善管理制度, 保证公务员有发挥能力的空间。建立奖励制度, 缓解角色转换冲突, 激发公务员的积极性, 保证工作质量, 防止职业倦怠。

3.3社会环境的支持

3.3.1建立心理测评制度一定要重视研究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政府做好把关工作, 公务员自身做好审查工作, 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对于职业倦怠加强研究, 积极寻找干预对策, 为公务员的提供解决心理问题的具体方法。

3.3.2确保公众期望合理社会公众要真正的认识了解公务员的工作, 不能给予其与实际不相符的期望, 要尊重和配合公务员的工作, 给予公务员更多的支持与理解, 这样公务员既能缓解压力还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注重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对于舆论进行一定的引导, 确保其能尊重公务员的工作, 给予公务员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4总结

七情过、百病生、又可平。《内经》指出:“百病生于气”,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可见情绪偏激或持久过度, 可以影响肌体脏腑气血的生理功能, 使之升降失调, 功能紊乱。在治疗法则上, 应“上者抑之、结者散之、下者举之、惊者平之”。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 应用在治疗上“恐胜喜”即以水制火也, “喜胜悲”即以火熔金也。在心理治疗上, 可称之“以情治情”或“以情胜情”, 亦是社会医学运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的特点之一, 可以巧妙地根据以偏纠偏的原则, 有意识地采用某一种 (或叫相反) 情感活动, 去控制调节另一种情感刺激所引起的疾病, 在具体运用情感相胜法治疗情志因素所导致的病变时, 要注意刺激的强度, 即治疗的情志刺激, 要超过、压倒致病的情志因素, 否则就达不到“以情胜情”的治疗目的。

近年来, 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表现的越发明显, 直接影响工作的开展情况。所以有必要分析公务员职业倦怠原因, 组织、社会与个人共同努力防止职业倦怠的问题。确保工作与生活的质量,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目的 分析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相关原因, 并提出相关对策, 提高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 并介绍了相关的中医调养心理办法。方法 调查现阶段公务员情况, 总结倦怠原因。结果 从资料得出, 公务员职业倦怠与社会因素以及组织因素有关。结论 加强自身建设、优化组织管理以及环境, 对于降低公务员职业倦怠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必须予以重视, 以保证公务员队伍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公务员,职业倦怠,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李超平, 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 2003, 5.

[2]朱立言, 胡晓东.我国政府公务员之工作倦怠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0.

[3]杨红明, 廖建桥.公务员敬业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 2011, 6.

上一篇:有关《感动中国》观后感小学作文下一篇:需求规格说明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