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行风建设措施

2024-06-26

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行风建设措施(精选10篇)

篇1: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行风建设措施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督网络和

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的意见

六政办〔2005〕6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叶集试验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为加强我市农村食品药品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以下简称“两网”)建设,保障广大农民饮食用药安全,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市〔2004〕49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全省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05〕3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两网”建设工作目标

各县区、各部门要从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促进“两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两网”建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国家和省政府关于加强食品药品监督工作的统一部署,按照“政府推动、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网络;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经营、共同发展”的思路,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我市“两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基本建立起以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主,乡镇食品药品协管员、行政村食品药品信息员为辅的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以具有法人资格的药品批发企业直配及设立农村药品区域性配送点为主,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零售药店及乡镇卫生院统一代购为辅的乡村药品供应网络。具体目标是:2005年已先行启动“两网”建设工作的五个县,年内“两网”要覆盖所有的乡镇和80%以上的行政村,2006年要覆盖所有行政村;金安、裕安、叶集三个区也要同步实现上述目标。

二、加强领导,扎实推进“两网”建设工作

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负责全市“两网”建设的领导工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主

管单位,市卫生局、市计生委、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农委、市质监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物价局等单位为协管单位。

各县区政府要成立由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两网”建设领导组。其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部署,指导、协调和落实本地的“两网”建设工作,督促各成员单位落实监管责任。

各乡镇政府也要成立由分管同志任组长,党政办、卫生、计生、工商、公安、农技、畜牧水产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设食品药品监督协调管理办公室(简称“协管办”)。协管办成员由乡镇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各村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员(以下简称“两员”)组成。领导小组承担本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的领导工作。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部署,组织实施乡镇食品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督促各成员单位落实监管责任。协管办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县区“两网”建设的工作部署和乡镇政府、领导小组交办的食品药品监管的各项具体工作,负责各村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员的管理和培训,收集和反馈食品药品流通、使用方面的质量信息,协助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开展各项检查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两网”保障机制

按照“结构严密、运转协调、信息畅通、上下互动”的要求,建好乡镇协管办,聘任乡镇计生办工作人员和有关执法部门的监管人员担任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聘任村计生专干或村干部担任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员,建立协管办及“两员”工作制度,落实协管办办公场所,构建覆盖县区、乡镇、村的三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网络。

各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各区“两网”建设牵头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对“两员”进行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协管员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需要。要建立“两员”档案,制定“两员”管理办法,明确职责,规范行为。要建立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或监管有功的“两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发挥其在食品药品监督方面的宣传、举报和协查作用。

各县区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鼓励已通过GSP认证的药品批发企业,通过直配或在乡镇设立区域性配送点的形式担负起乡镇、村的药品配送任务;支持在没有药品经营企业的乡镇、村设立零售药店,不断扩大农村药品供应网的覆盖面。基层医疗机构和计生服务机构的药房,是广大农民用药的主渠道,是药品供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区卫生、人口和计生部门要结合乡村一体化新型合作医疗形式的建立,扎实开展医疗机构和计生服务站(所)“规范药房”建设工作,通过药品供应网络建设,降低药品价格,方便群众购药,增加就业岗位,形成促进发展、群众受益、政府满意的多赢局面。

四、强化责任,建立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

按照省政府关于“强化市、县(市、区)和乡镇政府在农村药品监督网建设中的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网的组织机构、目标体系、支撑体系、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的要求,各县区政府要把“两网”建设工作纳入本级政府工作目标管理之中。

各县区“两网”建设领导组要切实担负起“两网”建设的领导责任,有计划、分步骤地积极推进“两网”建设工作,建立完善“两网”建设的激励机制。每年进行一次“两网”建设及运行工作的检查、考评和总结,表彰先进、批评落后。对“两网”建设工作认识不清、行动迟缓以致辖区发生食品药品质量事故危害人身健康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各县区“两网”建设牵头单位负有指导、协调乡镇、村“两网”建设的具体责任,要尽快抓好各乡镇协管办的建设,收集食品药品监督协管信息,利用网络或简报等形式进行交流,并定期向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书面报告“两网”工作进展情况。

各县区开展“两网”建设工作,要与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和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切实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二○○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篇2: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行风建设措施

“两网”建设工作

2年

为建立“网络健全、运转有序、监管有力、工作高效、农民受惠”的农村药品监管、供应网络,改善农民用药环境,地处藏区的云南省迪庆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六项措施加强 “两网”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将“两网”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框架和政府目标考核内容,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地方政府统管协调、部门条块联动、社会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完善相关制度。结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按照“巩固、深化、拓展、提高”的思路,以创新监管机制、促进规范配送为重点,完善信息通报、巡回巡查、部门协调联席会议、包干包区责任、快速反应工作、绩效考评制度等各项制度,提升网络运行效能。

三是提升监督效能。加强基本药物监管,强化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管理,完善基本药物配送制度,保障基本药物质量安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和评价体系、药物滥用监测体系和应急处理体系;落实农村药品安全责任制,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巡检,确保农村监督网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提高检查质量,完善相关记录;依靠地方政府,加强药品监管员管理和培训,提高监管员、信息员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重点提高其识别假劣药品能力,着力提高案件举报率;加强农村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涉药单位的信用档案,评定涉药单位的年度药品安全诚信等级,加强对守信以下等级单位的监管;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虚假药品广告专项整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村药品流通和使用秩序。

四是促进供应规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依法规范”的原则,减少农村药品流通环节,规范农村药品供应渠道。大力发展农村药品区域直接配送,鼓励和支持药品批发经营企业向农村药品供应点直接配送药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联合当地卫生部门,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紧密结合,加强农村药房规范化建设,改善医疗机构药房硬件设施,提高涉药人员素质,强化药房质量管理。规范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购药渠道,确保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积极探索,整合农村医药资源,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零售药店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购药报销范围,使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鼓励和支持药品经营企业参与医药分开的各种试点,促进药品价格的降低;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在没有药品供应的地方依法依规设立“便民药柜”。

篇3: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行风建设措施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二元结构的问题,也就是农村与城市的差别问题,具体表现在农村与城市相比,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落后一大截。

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农村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第一,广大农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知识、安全用药知识和依法维权意识都较缺乏,防范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能力也较差,很容易被药品、保健食品的虚假广告蒙骗、误导,受到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伤害。特别是,由于农村中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大多远离家乡到发达地区去打工,留下来的老人、孩子对食品药品知识就更加缺乏,食品药品安全防范能力就更加不足。

第二,与城市居民相比,大部分农民的经济实力有限、购买力低,面对价格有高有低的同一类商品时,更倾向于选择价格低的商品。这种情况被不法商贩利用,使农村地区成了假冒伪劣商品的集中倾销地。例如,前些年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其受害者就有很多农村孩子。

第三,2015 年以前,农村没有食品药品监管机构。2015 年以后,很多地方都在乡镇一级设置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它标志着食品药品监管的触角延伸到了广大的农村地区,打通了食品药品监管“最后一公里”,必将有力提升农村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但是,设立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村地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刚刚成立,在人员、办公场所、设施设备、工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同时,农村地域广、农民的情况各种各样、不法分子活动分散隐蔽等严峻监管环境,不会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干。

综合看,无法让人轻松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可以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在农村,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也在农村。同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弱化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也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如果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涉及某个行业,使人们对整个行业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都失去信心,就会造成整个行业的经济危机。例如,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发生后,波及到整个行业,使国产奶粉滞销,许多奶农因为牛奶销不出去,就直接倒进了水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食品制造企业不讲诚信,很多人在盲目恐慌中跑到香港、国外抢购奶粉,严重伤害了“中国制造”的形象。甚至时至今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对国内奶制品行业乃至国产商品国际声誉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仍然未完全消除。这些都要求监管部门竭尽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面对这种形势,2003 年6 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北京市、江西省、陕西省、四川省成都市实施了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试点工作。2004 年,在试点省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又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这些年来,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已成为药品监督管理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也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农民买药方便了,用药安全更有保障了,药价也更低了。

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地区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还是低层次的,有待完善,农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目标还未完全实现。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和药品供应网的相关人员缺乏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和药品专业知识,使他们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需要加强对农村药品“两网”人员的培训,提高“两网”人员的药品法律法规知识水平、药品专业知识水平、药品行政执法技能,提升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质量,真正做到让农民既能吃上放心药、又不花冤枉钱。

在食品方面,国家连续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显示了国家在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方面的坚强决心,同时,也赋予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更多的职能和更大的责任。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食品安全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不断有这样那样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新闻媒体曝光,有的甚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而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灾区”还是在农村。具体到基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来说,首先要确保不发生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在此基础上要想办法,进一步优化农村的食品安全环境。基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的职责看似很细小,实际很重大,直接关系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联系着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村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基本上是由村干部担任,而村干部自身的食品安全知识也十分有限,必须对他们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

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和农村药品“两网”人员培训的措施

基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农村药品“两网”人员人数众多,在省级、地市级层面无法集中组织培训,一般都是在县级统一组织实施。这样,要想把基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培训和农村药品“两网”人员培训工作做好,就要紧紧抓住师资这个重要环节。这两项培训的授课人员作为主要参与者,重任在肩。两项培训能否在具体工作中见成效、见多大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项培训授课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取决于他们的责任心和热情。

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和农村药品“两网”人员培训,应以师资的遴选、培养为抓手,做好这几项工作:

第一,做好师资遴选工作。既要挑选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员,又要挑选工作在监管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还要挑选工作成绩突出、取得优异成绩的基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和农村药品“两网”人员;既要有熟悉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知识的教师,又要有熟悉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基础知识的教师,还要有熟悉监管法律法规的教师。

第二,基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农村药品“两网”人员培训的师资,要加强学习,认真为参加培训工作做好准备。德高为师,学高为范。过去的说法是:要让学生有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现在的提法是:要让学生有一碗水,老师自己必须是一条河。不管哪种说法都是说明一个道理:老师必具备充足的知识,才能把学生教好。更为重要的是,食品药品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是较具体的,专业性很强,来不得半点儿马虎,否则就很有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这两项培训的师资必须以严谨的作风、认真的态度加强学习,真正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那么,从哪些方面着手?从培训师资的角色考虑,应从备课开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一是备形势。所谓备形势,就是要掌握当地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情况,掌握国家、省、市各级部门对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和农村药品“两网”人员的相关职责要求。二是备学生。所谓备学生,就是掌握当地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和农村药品“两网”人员的相关情况,包括工作经历、知识水平、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愿望和要求、需要补充什么样的知识等等。三是备自己。所谓备自己,就是要弄清楚自己为培训准备了什么,有什么不足,还需要准备什么,采取措施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为培训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省、市两级部门可以集中举办这两个培训的师资培训班,为培训师资充电,帮助培训师资做好备课工作。同时,师资培训班也具有示范意义,等于是为培训师资将要从事的培训工作,树立了一个榜样,拉起了一个标杆,让培训师资看到努力的方向,有一个工作上的参照。当然,培训师资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师资培训班所讲的内容及所使用的授课方式方法,还是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总之,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培训和农村药品“两网”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加强师资遴选、培养,督促培训师资切实担起责任,想尽办法,不遗余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切实做好培训工作,为提高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水平,确保农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摘要: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和农村药品“两网”人员的培训,对提高农村食品药品监管水平、确保农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扎实做好培训师资的遴选、培养工作,是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和农村药品“两网”人员培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基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农村药品“两网”人员,培训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市〔2004〕49号),2004-03-05.

篇4: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专业建设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76-02

医药行业是快速发展的朝阳行业,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近年来,问题药品事件的频繁发生正是由于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监管和安全监管不到位造成的。目前,从事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缺口较大,全国开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医药方向)的高职院校稀少,并且开设时间都很短,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体系差异较大。我院在没有多少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深入企业调研,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对核心课程的建设,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深入调研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成立调研小组,深入企业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调研。调研的对象主要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业务骨干、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管、质量管理部门主管、质量管理岗位一线工作人员等。经过调研分析,本专业学生就业的核心岗位群主要是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岗位以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执法岗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岗位群中,毕业生的初始岗位有生产操作、仓储管理、药品质量分析检验等,晋升岗位有质量监督员、车间工艺员、高级药品检验工等,未来发展岗位有质量受权人、质量管理部门主管等。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果为基础,归纳出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应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对药品生产过程质量在线监控、管理能力;具备药品生产质量监控点及关键参数的控制能力;具备审核药品批记录并准确决定产品是否放行的能力;具备对供应商质量审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岗位群中毕业生的初始岗位有药店营业员、药品采购员、药品保管员、药品库质检员、质量管理员等岗位,晋升岗位有质量管理负责人、部门经理等。学生应该具备根据药品储存条件要求,做好药品分库分区分类存放、药品养护、质量控制能力;具备对药品外观质量、包装鉴别和检验能力;具备定期库存盘点,进行报损、报溢、药品出库复核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执法岗位要求掌握药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具有辨别药品真伪等能力。

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医药方向)学生从事核心岗位所必备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药品生产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分析、药品质量管理标准、医药行业法律和法规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药品质量检测和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流通领域质量保证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按照知识认知规律和能力递进规律,形成了“基于岗位能力分析、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课程、文化基础教育课程、大学生活指导、各类讲座等,培养学生自由、和谐、全面发展。通过营造职业特质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行业企业特色文化环境,使“诚信、责任、安全”的医药职业特质属性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使每位学生铭记,一生践行。

2.专业能力课程

专业能力课程包括医药商品基础、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实用医药综合知识、药事管理实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管理基础与实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等。通过专业能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药品生产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方面知识;具有药品分析、检测仪器使用方面知识;具有药品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知识;具有医药行业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

3.拓展能力课程

拓展能力课程主要包括药品市场营销、药学信息、公共关系与商务礼仪、创业与就业、助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资格培训等。通过拓展能力课程学习,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和适应社会能力。

(二)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体系有文学欣赏、演讲比赛、辩论赛,专业技能、创业技能、社会实践技能大赛,开设第二课堂,组建师生工作室,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科研立项。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开展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科技作品竞赛、评选校园创新创业之星等活动,以赛促练,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定期向学生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的“药品质量公告、药品不良反应”等信息,培养学生关注药品行业、关注药品质量、关注药品安全的意识,树立牢固的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

(三)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训有药物制剂实训、药物分析检测实训、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训、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实训、药品真伪鉴别实训等。实训与课程教学对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校外实践采用企业、学校双导师制,共同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指导。突出职业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生产操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解决药品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三、加强核心课程建设

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成立核心课程建设小组,每个小组4-5人,小组人员由骨干教师、合作企业专家等组成,实行课程负责人制。核心课程建设小组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企业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建设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实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零售药店经营管理实务、药事管理实务、实用医药综合知识等专业核心课程,将药学知识与监督管理知识密切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密切融合、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密切融合,实现核心课程职业化。

(一)完善核心课程标准

专业带头人带领教学团队深入企业调研,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论证,优化整合核心课程内容,完善课程标准。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新版GMP、新版GSP、国家药品监管方面的最新法律法规及时融入教学内容中,保证课程教学内容既具有鲜明的双证融合特征,又与职业岗位要求密切结合。

(二)优化核心课程内容

基于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岗位的能力需求,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编写贴近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遵循课岗对接、先进实用的原则,对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充实、优化,使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例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实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当今医药行业药品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将药品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相关要求融合到授课内容中。

(三)改革教学模式

核心课程教学要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专业能力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师在一体化教室讲解示范,学生反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指导,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如实用药学综合知识课程,以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分别作为一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包含若干常见的疾病或病症,学生学习的同时对所学内容利用角色扮演法在模拟大药房进行模拟训练;一个项目学习结束,进行整个项目的实训,并进行项目的考核。项目考核更加注重过程,融入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评价和考核。

总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是培养从事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方面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既要掌握医药专业知识和监督管理知识,又要熟悉国家药品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专业建设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同时,又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基于岗位能力分析、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实现零对接,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苏新国,王尔茂,于丽平等.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定位的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8)

[2]焦云鹏.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2)

[3]游述华,卢庆梁,黄泰康等.关于高职高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定位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

【作者简介】姜爱霞(1963- ),女,山东威海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副教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

篇5: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行风建设措施

近年来,##县局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局“三抓一加强”的工作方针,大力加强机关基层建设,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局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

高,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明显改善,机关建设逐步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

建局以来,连续3年被市局评为全市药监系统先进集体,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上级驻#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创建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等。2004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10月份又被共青团##市委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三年来,县局累计获得省、市、县三级有关部门授予的各项集体和个人荣誉达29个。

县局机关基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干部队伍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缺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整体素质特别是业务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任务的需要;执法工作的规范性有所欠缺;少数执法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缺乏灵活性;经费紧张特别是办案经费紧缺,执法装备、技术检验设备落后等。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县局机关基层建设的发展。

为推动县局基层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根据省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今年县局基层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加强基层建设,使领导班子的能力得到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素质有较大提高,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基础设施和各项保障条件都得到较大改善,促进全县食品药品监管水平迈上新台阶,不断树立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的良好形象,为全县人民饮食用药安全做出新的贡献。今后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切实加强和改进全局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人员的头脑,联系我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实际,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公正执法和艰苦奋斗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和渗透到食品药品监管的每一个环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

坚持把争先创优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基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积极争创人民满意的食品药品监管机关,引导职工争当人民满意的食品药品监管人员,进一步树立“廉洁、勤政、快速、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形象。

要加强县局机关的纪律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局的一系列“禁令”、“规定”和各项纪律要求,不断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及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公正、文明执法。

二、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发挥集体领导作用,健全和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和坚持干部谈话制度、诫勉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先进性教育整改措施。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切实增强团结。不断健全党内生活,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熟悉食品药品监管业务,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优秀干部充实提拔到领导岗位,不断改善领导班子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使领导班子成为整体素质优良,成员优势互补的坚强领导集体。

三、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要坚持不懈的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干部职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重点抓好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紧密结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强化法律、药学、医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政治素质、执法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健全竞争机制,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建立健全竞争上岗制度。对中层干部的任用要实行竞争上岗,重要执法岗位人员,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较长的,也要实行轮岗或竞争上岗。

四、进一步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继续把行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深入开展“一创五优”活动,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依法办事,坚持公正、文明执法,杜绝少数人员以权谋私和冷、硬、横、推等不良工作作风,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执法条件

要牢固树立不等不靠和艰苦创业的思想意识,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多方面

创造条件,尽快改变执法装备条件落后的状况,争取尽快落实解决执法车辆、检验装备和办公电脑不足的问题,以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需要。

总之,县局要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重视和加强基层建设工作,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不断开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局面,为保

篇6: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加强我县食品药品安全,事关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随着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情况总体稳定,促进了食品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食品药品监管方面还存有薄弱环节,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尽管我县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宣传,但相当多的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掌握不多,自我保护意识仍很薄弱。一半以上的人群不知道如何应对药品不良反应,还有相当多的人群对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的规定不理解,还有部分消费者即使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例如:果奶、饮料,赶集时到处都是价格便宜的假冒奶制品、食品制品),只要是不发生食物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一般也不举报。很少有人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在药品购进环节中,进货渠道比较混乱、购销记录不完备,这大大的增加了药品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药品使用环节,个别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存在法律意识不强、制度不健全、管理薄弱、药房设施陈旧、药学技术人员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药品质量和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3、农村食品药品经营环节存在不少隐患

在农村地区,由于食品经营单位大多规模小,进货渠道杂乱,经营管理手段落后,质量意识淡薄,这样就不能保证食品安全(例如:有许多小孩子吃小吃,患上过敏性紫癜)。特别是在农村还有一些诊所、卫生所、医疗服务点对药品储藏室、诊疗室、居室、注射室同处一室,这样对药品使用和存储及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加大对食品、药品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大家更多地了解假劣食品药品产生的途径、危害以及识别方法,不断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各药品食品监督机构要及时将各种假劣食品药品信息公告大众,使社会各界及时了解食品药品监管动态。同时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从而减少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和非法行为生存的空间。

二、齐抓共管,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

加强食品源头的污染治理,对化肥农药和违禁药残留超标的初级农产品、畜产品要进行整治;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七大类食品要重点监管,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坚决取缔无证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药品的经营使用的全过程监管,特别要加强对农村药品使用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基层涉药单位药品管理行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肃查处无处方售药行为。

三、积极推进农村药品安全建设

在巩固好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和规范,在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引导药品批发企业开展直接配送和乡镇卫生院代购分发等多种配送方式,使药品配送规范化,确保供应网健康发展。

四、健全食品监管机构。高效、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是贯彻食品相关法律的重要保障。调整政府监管机构及其职责,提高综合监管效率,是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核心。因此,应积极稳妥地推进食品监管机构建设,建议在我县设立食品监管下乡分支机构,扩大执法监管的覆盖面,努力建立起上下对应、监管重心下移的监管体制。适当增加基层分支管理人员编制,逐步强化执法力量,切实解决人员少、监管力度薄弱的问题。

五、加强一体化管理,统一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加强食品药品基础设施建设

篇7: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行风建设措施

加强药品生产监管 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今年以来,临洮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合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开展药品生产监管。一是深入药品生产企业现场督促自查整改。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程序,为了将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我局与每个生产企业签订《药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督促企业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局领导亲自带队,分别到各企业对其自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对个别走过场,敷衍了事的企业当场提出批评。二是要求企业对购进的原料药,发现质量可疑,必须送检,确保购进原料药的质量。三是配合省、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甘肃众友制药有限公司注册的16种基本药物(实际生产10种)开展了基本药物品种工艺处方核查,建立了品种监管工作档案,督促企业于2011年4月1日前基本药物中标并生产产品全部实施电子监管码,并进行扫码。对已生产的8种基本药物全部进行了抽样送检,占已生产品种的100%。

篇8: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行风建设措施

关键词:食品药品检验,检验能力建设

由于食品药品市场仍然处于安全风险凸显期, 因此如何做好防控措施, 成为当前管理的重点。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但是当前在具体检验检测中, 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 导致食品药品检验存在很多问题, 检验技术逐渐提升, 但是任务量逐渐加大, 出现工作人员短缺以及管理困难的现象, 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在实践阶段必须做好基础建设工作, 保证数据信息的有效性。

1 当前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现状

针对食品药品检验的重要性, 在实践阶段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 做好基础检查工作, 满足检验检测体系的具体要求。但是在实践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出现检测不合理的现象, 增加整体难度。以下将对当前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现状进行分析:

1.1 检验人才短缺

近些年来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取得了突出的进步, 以新技术为基础, 食品和制药企业迅速发展, 新产品不断增加, 检验标准也随之更新, 但是对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需要工作人员掌握检验技术的应用流程, 将其落实到实处。但是在实践阶段存在检验人才短缺的现象, 现有的工作人员对检验检测缺少了解, 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1]。

1.2 技术设备落后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国家加大了对药检机构的资金投入, 使得检验条件有所改善, 但是实际检测过程中在仍然存在部分问题, 导致检验形式不合理。技术设备的落后成为制约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 高精端的仪器设备配置不足, 部分项目缺少仪器、试剂等, 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

1.3 技术监督体系缺失

技术监督的有效性直接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但是实践阶段, 部分检验工作的工作模式呈现出循环的状态, 单纯检验的形式很特殊, 对食品药品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关注比较少, 缺少创新指标, 最终增加检测难度。相关工作人员对相关检测工作的重视度比较低, 无法及时履行管理责任, 最终导致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缺乏监督体系的约束性管理, 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2]。

1.4 管理人员应急能力差

由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涉及到的工作内容有很多, 对技术资料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 除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外, 要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工作, 实现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的有序建设。但是在实践阶段存在管理人员应急能力差的现象, 部分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和监测新方式的资料储备比较少, 监测系统和方式缺乏依据, 最终影响技术监督效益的发挥。

2 如何强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针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的重要性, 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 以现有的检测和检验模式为基础, 做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工作。以下将对如何强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进行分析:

2.1 确定能力发展主线

实践阶段需要工作人员履行职责, 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1) 确定检验检测工作的过程中要树立发展宗旨, 以“满足监管需求, 服务广大群众”为宗旨, 不断推动在检验检测事业的有序发展。执行阶段需要落实基础设施建设, 监理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的评价工作至关重要, 同时也是管理的基础所在, 要从整体上做好检验指标的建设和管理。 (2) 明确管理职能, 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对其引起重视, 在正确的领导理念下, 保留中国药品检验总所的名称, 加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的牌子。 (3) 掌握能力建设的工作基础, 在“十一五”期间, 中检院践行科学监管管理的理念, 相关检验事业取得了突出的进步, 能有效实现规范化管理。广大工作人员要明确检测机构的业务宗旨, 提升综合凝聚力[3]。

2.2 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是食品药品检测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因此需要落实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体系, 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检验检测工作中来。必要时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素质教育, 以讲座的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在短时间内掌握检验和检测相关内容。此外需要做好高层次的人才的聚设工作, 设立专家组, 聘请首席执行官对各项内容进行处理。最后要落实针对性的业务在培训工作, 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培养在带头工作人员和业务骨干, 可以组织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等工作, 建立实训基地, 最大程度提升检验检测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具体流程如图1。

针对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实践阶段需要对其引起重视, 做好建设工作, 最大程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2.3 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在实践过程中, 科学的定位起到重要的作用, 国家监督管理部门要以现有建设指标为基础, 以检验检测任务为核心, 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必须立足于服务中心的管理, 确定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检测处理阶段, 对服务质量和管理模式等有一定的要求, 可以以科学化、程序化以及规范化的指标内容为基础, 建立行政管理体系, 将业务管理和党群管理结合为一个综合体系。基础管理的过程中, 必须落实制度形式, 按照制度办事, 坚持用制度管人, 此外需要做好清产核资工作, 初次引进成本核算办法, 抓好节约型中检院建设工作[4]。

2.4 提升科研技术的支撑能力

在科学技术在药品食品检测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实践阶段需要更新理念,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做好主导工作, 形成良性循环系统。目标的确定起到引导性的作用, 要把握重点和关键, 按照技术指标的要求, 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处理。工作重点的确定有助于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 要紧紧围绕能力建设, 采用制度形式创新的形式, 满足系统运行要求。考虑到导向指标和课题组织形式的要求, 可以信息技术为沟通平台, 以共同发展为目标, 将新机制落实到实处, 满足支撑体系的整体化要求。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工作效率, 要不断促进自主创新,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进而提升技术的实践效果[5]。

3 结束语

当前食品药品的检验和检测工作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阶段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合检验和检测的现状, 从不同的方面入手, 做好检查工作。针对当前存在的检验人才短缺、技术设备落后、技术监督体系缺失、管理人员应急能力差等情况, 为了避免出现检测失误的现象, 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 从确定能力发展主线、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提升科研技术的支撑能力等方面入手, 做好整体检验和监测工作, 进而促进食品药品检测能力的建设, 满足实践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文学, 冯文.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实现食品药品检验新跨越[J].中国药事, 2012, 12 (13) :1348~1350.

[2]李云龙.关于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思考[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1, 08 (01) :23~26.

[3]刘毅, 雷晓青, 连爽, 李雪芹, 刘鑫, 许斌.地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新建机构发展现状分析——以贵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为例[J].亚太传统医药, 2014, 22 (13) :1~2.

[4]吴晓平.临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和运行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药事, 2015, 02 (01) :153~157.

篇9: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行风建设措施

【关键词】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有毒有害食品药品花样翻新,食品药品安全已经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已经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政府取信于民的最大民心工程。2010年以来,西安市对教育卫生的投入每年达到总投入的70%,教育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社会事业欠账最多的就是药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事业。为了改善西安市食品药品技术监管条件,保证全市人民食品药品安全,维护药品餐饮市场法律尊严,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强化政府管理的手段,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形成了此报告。

一、西安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的现状

由于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食品、化妆品行业的复杂局面,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办公用房拥挤,检验设施老化,监管手段落后,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监管能力薄弱

1.业务用房面积严重不足

目前市药检所仅有业务用房3300余平方米、实验用房2200平方米,与国家规定相差甚远,缺口高达57%和59%,用房面积严重不足,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需求。

2.实验室环境不符合国家规定

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周边环境嘈杂,噪音污染大,楼下是电子产品卖场,楼上有多家写字间,电磁干扰、机械振动等因素严重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

3.现有业务用房结构不合理

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现有房屋是2001年经主管部门同意由食品药品检验所与房地产开发商联合建设,建设初期是以商铺和写字楼为目标进行规划设计,未考虑实验室特殊要求,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功能区分不明确等问题,不同检验功能要求的实验室无法有效隔离,检验人员办公室与实验场交叉,严重制约了检验检测任务能力的提高。

4.“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得慢”问题突出

由于受到硬件设施的制约,目前西安市药检所检验检测能力较低。据统计,2011年西安市药检所接受药检任务共计2626件(批次),其中36批次由于技术原因检不了、21批次检不出,37批次检不准,18批次检测周期超过技术要求时间。

5.实验室存在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重大问题

由于硬件设施限制,西安市药检所实验室中各种压力容器存放与检验人员混为一室,要求独立安装的仪器设备混放一处,大量有机溶剂无专用库房,易燃易爆气体不能做到规范放置,无法有效隔离,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此外,实验室通风设备和管道安装困难,无法完成正常的维护,有毒有害的气体、废水直接排放,不但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长期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污染了周边环境。

(二)与同类城市相比,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差距较大

近年来,西安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在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甄别、认定以及打击犯罪等方面都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但根据调研情况来看,西安市与同类城市相比,技术体系建设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1.西安药检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食品药品检验所建筑占地面积最多为哈尔滨市46亩,最少为西安市8.4亩,城市人口达800万以上的6个城市中,除西安市以外,其他均达到20亩以上。在同类城市中,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建筑占地面积远远低于23.7亩的平均数。

2.西安药检所检验职能狭窄

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有14个城市的药检所除食品、药品检验职能外,都已具备能独立开展化妆品、药材检验的职能,多数已成立单独的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目前西安药检所只能开展传统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业务,不具备全面检测管理的条件。

(三)与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不相适应

二、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是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与焦点。

近年来,食品、药品、保健品安全事故频发,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切实把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同时对加强我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11年1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批准了《国家药品安全规划(2012—2015)》。规划要求,“加强国家级药品检验机构建设,改善省、地(市)级机构实验室条件”。“十二五”期间,各级检验检测机构都将加大投入,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在今年西安市召开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公众关注的几项重大民生问题,食品药品安全是其中之一,要求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启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可见,食品药品安全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西安市上下高度关注度的重大民生问题。

(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是行政监管的有力支持

一流的监管,需要一流的检验手段和技术支撑。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督的关系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加强监管、解决突出问题、确保食品药品安全,首先需要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不法分子利用高技术手段给食品药品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及生物性污染引起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传统的常规检测方法很难检出和发现食品药品的非法添加材料,给新形势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建设现代化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是发现和查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可或缺的载体和依托,是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预警、突发事件处置和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国际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通行做法。

nlc202309011117

(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是促进制药工业和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是食品药品的源头,加强食品药品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既是对食品药品行业健康发展负责,更是对百姓的饮食用药安全把关。

目前,西安市有药品生产企业108家、药品批发企业260家、药品零售企业1800家、医疗单位5259家,药品生产企业占全省60%以上,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占全省70—80%,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占全省85%。全市餐饮服务企业36062家,其中学校及职工食堂1748家。生产和消费食品药品的企业虽多,但西安市食品药品安全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企业素质不高,准入门槛低,多、小、散的问题尚未彻底改变,生产条件简陋,工艺落后,很难保障食品安全。特别是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和农家乐、农村宴席等领域和部位监管薄弱问题还比较突出,制售假劣食品药品小作坊、黑窝点屡禁不止,食品药品安全还存在许多隐患和死角。建立健全食品药品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

(四)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是推动西安市经济板块发展的技术配套手段

西安市目前拥有“五区一港二基地”。这些经济板块,既是西安市的增长极,也是西安市的后发优势。现代产业集聚发展,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好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可以使西安市的板块经济发展如虎添翼。

(五)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是申报国家药品检验口岸所的必要条件

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建成后,将承担国际陆港口岸业务,作为与内陆港的配套,口岸药检所必不可少。西安市的不少制药企业如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的原料药、辅料全从国外进口,西安市一些药厂的中成药、保健品也不断走向国际市场,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限于各种条件,不符合申报国家口岸所的要求。每年相关业务只能由省所代做,而数千万的税收白白流失。只有尽快实施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有一个好的实验室硬件条件才能申报国家药品检验口岸所,才能获得巨额税收,有效增加西安市财源。

(六)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硬件要求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西部地区各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西安作为西北的特大型城市,是西北经济发展的龙头,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需要西安建设国内一流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三、西安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可行性

目前,西安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已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西安市新一届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启动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诺在“十二五”专项中支持该项目2000万元以上,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表态对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将给予积极支持,《西安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将“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列为“十二五”期间民生工程重点项目。

四、实施西安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项目的设想

建议以西安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实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整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能机构,将西安市的食品药品检测、指挥、管理机构集中在一处,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一)总体布局

建议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技术支撑体系集一个所五个中心于一体,即:食品药品检验所、投诉举报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食品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组建)、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组建)、药品认证管理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和检验检测机构基础建设落后的局面,为切实提高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功能布局

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项目主要为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投诉举报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食品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组建)、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组建)、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等建设新的业务用房。

(三)建设规模

1.用地选址和用地面积

项目选址拟定为西安市北辰大道以西、凤城八路以北的团结村(市公安局项目以西)。该处土地面积约89亩。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及调研掌握的数据,考虑到代征道路、代征绿地等因素,在保障近期30亩净用地面积的基础上,近期项目用地面积暂定为50亩,剩余39亩土地可考虑作为远期的发展用地,或者作为项目代建单位预留的开发建设用地。

2.建筑面积和人员编制

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现有人员编制为68人,按照西安市现有人口计算,人员编制规模为0.08人/万人,人员编制规模与其他副省级城市人员编制规模平均水平相比较低。考虑到业务用房建设及使用的长期性,因此在建筑面积的核算上,适当考虑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未来西安市发展成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人口1000万人为核算依据较为合适。

按照之前确定的人员编制规模0.12人/万人计算,未来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人员编制达到120人是较为合理的。与此同时现有的信息投诉受理中心有工作人员8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有工作人员9人、拟成立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拟定工作人员分别为11人、25人。综合统计共有工作人员约173人。按照人均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的标准计算,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25950平方米。

(四)资金来源

西安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估算总投资约为1. 8亿元。资金来源初步构想是,积极争取国家食品药监局“十二五”期间对西部地区食品药品安全规划资金支持2000万元,省局支持资金1000万元;市食品药检所现有综合大楼资产置换5000万元;西安市“十二五”期间分三年安排基本建设专项资金1亿元。

五、加快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项目的措施建议

西安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项目是事关全是人民饮食用药安全的福祉,事关政府形象和权威,事关西安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事关西安市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一定要把好事办好。

(一)建议将项目列入西安市今年民生工程建设计划,重点支持。建议市委、市政府以深入开展 “三问三解”活动为契机,将此项目列入西安市今年民生工程建设计划,重点支持,加强考核,切实解决突出问题,为百姓“解难题、惠民生”,全面推进项目工程的建设。

(二)加强领导,成立项目建设领导班子。鉴于该项目的重要性,建议成立由主管副市长挂帅的领导班子,加强领导。

(三)统筹西安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既考虑现实,又兼顾发展。项目建设应统一规划、分步骤实施。建议将此地块约89亩土地全部规划用于本项目。扣除道路、绿化等公共用地,可提供50余亩的建设项目用地。根据资金状况,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四)加强督办、尽快完善项目立项、规划、土地等建设前期手续。2011年6月2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第14届149次)决定:“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尽快立项”。请市政府协调督办各相关部门、有关区政府加快工作进度,落实建设条件,特事特办,限期完成项目建设相关手续的批复。

(五)协调、落实项目建设资金。根据同国家食品药监局和省上协商的情况,建议市政府决策由市财政拨专款解决征用土地的费用,其余基本建设所需资金由申请中、省补助资金、土地房屋置换资金,发改委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等方面筹集解决。建设资金的来源也可部分采取以土地开发换取代建的方式,由市投资公司协调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建设。

课题组顾问:崔玉凤 白湘霖

课题组组长:徐 楠

课题组副组长:葛金城

课题组成员:李百华 赵 勇 曹培银

张 汶 邹 旻 席书娟

篇10: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行风建设措施

关于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

根据市局《关于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新闻宣传工作的通知》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聊食药监发(2005)36号)和《关于下发2005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

(聊食药监办(2005)34号)的精神,针对当前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新闻宣传力度不够,社会上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缺乏了解等问题,决定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有利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舆论氛围,特制定意见如下:

一、加强领导,主动工作。

把新闻宣传工作列入局党组的重要工作日程,分工纪检组长贾朝升同志负责,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其他科室积极配合。要提高对新闻宣传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克服懒惰情绪和困难,积极抓热点、抓重点,不断实现新闻宣传工作新突破。

二、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落实到位。

1、继续列入目标考核。新闻宣传工作要围绕市局制定的《2005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宣传工作要点》进行。继续将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今年对各科室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科室要将执法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工作经验措施等及时报送办公室。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各科室、稽查队各组每月至少都要报送一篇典型材料。同时,鼓励新闻意识强,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人员尤其是年轻同志都要积极参与,主动写作稿件。

2、把《专刊》和《网站》作为主要宣传阵地。要及时为市局与聊城广播电视报合作开辟的《食品药品监管专刊》提供新闻稿件,高效准确地反映我局工作的新进展、新成绩。充分利用市局网站和*县板块,争取将*县局网站做成内容丰富,点击率高的网站。办公室每周至少向市局办公室报送一篇稿件,并传真到相关科室。

3、积极开拓新的宣传领域。树立部门新形象,必须充分重视各种新闻媒体,创造强劲的舆论氛围。每月争取出两期《简报》,并提高时效,及时送达市局领导和各科室、县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各涉药单位;利用县电视台及时报道重要事件;利用集市人多时进行街头、广场宣传,适时组织假劣药品展览销毁活动;利用发函或座谈会形式征求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通过发一封信和深入家庭搞一次清理家庭小药箱活动;通过专题报道、访谈、知识竞赛、研讨会、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不断扩大宣传面。

4、努力做好结合文章。注重将新闻宣传与文明单位创建、行风评议、廉政建设、依法行政和具体执法活动相结合,发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引导”作用,切实促进各项工作。

上一篇:学前卫生学试题下一篇:素质拓展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