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2024-05-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共10篇)

篇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的通知

建办[2009]145号

部机关各单位,部直属各单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已经8月20日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和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有关法规、规定,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机关及其授权或者委托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简称部机关)在履行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依法向社会公众以及管理、服务对象公开相关政府信息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政府信息,是指部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三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审定相关制度,研究解决信息公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部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部公开办)负责部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具体职责是:

(一)具体承办部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

(二)组织维护和更新部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组织编制部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报告;

(四)组织部机关各单位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五)部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责。

第四条 政府信息公开应当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部机关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对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组织领导,综合处长或办公室主任负责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相关事宜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第五条 部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则。

第六条 部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部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通过部新闻办公室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第七条 部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各单位拟发布涉及部内其他司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应当与有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发布的信息准确一致。

部机关各单位发布政府信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

第二章 公开的内容和范围

第八条 根据工作实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当主动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机构职能类:部机关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及联系方式;

(二)部门规章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或者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

(三)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类: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关专项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发展战略,以及依法应当公开的部工作计划等;

(四)管理政策类:部机关制定印发的规范性文件;

(五)行政执法监督类:部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普法的有关制度规定;

(六)行政许可类: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七)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类:发布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公告;

(八)统计数据类:依法应当公开的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相关统计数据信息;

(九)工作动态类:依法应当公开的工作动态信息。

第九条 除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可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第十条 下列信息不予公开:

(一)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

(三)与申请人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信息。

第十一条 部机关各单位在拟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第三章 主动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第十二条 对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信息,应当采取符合该信息特点、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的以下一种或几种方式予以公开:

(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

(二)中国建设报;

(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告;

(四)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记者招待会;

(五)中央主要新闻媒体。

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是信息公开的主渠道。

第十三条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四条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部机关各单位在政府信息印制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填写《拟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签批单》(附件一),经主要负责人核签后,附上正式文本和定稿后的电子版,送部公开办。公开重大或敏感信息,主办单位应当报部领导批准;

(二)部公开办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库的有关规定进行分类、编码、标注后,送部信息中心;

(三)部信息中心按照部公开办的要求,认真核对文稿后,将政府信息上传至部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

第十五条 以规章形式发布的政府信息,由法规司在规章印制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将规章文本及其电子版送部公开办,部公开办分类、编码、标注后,由信息中心上传至部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

第十六条 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信息,由标准定额司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公开。

第四章 依申请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第十七条 申请人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按照要求填写并提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见附件二);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部公开办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申请表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可以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定场所领取或自行复制,也可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下载。

第十八条 部公开办收到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对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对要件不完备、内容不具体或没有按要求提交有效身份证明或其他证明材料的,待申请人补齐后再予受理。

第十九条 部公开办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应当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需要征求第三方意见,或者根据需要应当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机关意见的,征求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第二十条 对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部公开办对信息公开申请进行登记;

(二)部公开办根据信息内容和部机关各单位分工确定主办单位,在3个工作日内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转送单》(见附件三)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审查表》(见附件四)送主办单位;

(三)主办单位一般要在7个工作日内,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出处理意见,经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核签后送部公开办;

(四)部公开办在5个工作日内根据主办单位处理意见答复申请人。

第二十一条 部机关各单位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提出是否公开意见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一)已经公开的,应说明公开的方式和途径;

(二)可以依申请公开的,按规定程序予以公开;

(三)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说明理由;

(四)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

(五)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但是,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六)涉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其他行政机关及部内其他司局的,主办单位应当书面征求相关部门或单位意见。

第二十二条 部公开办在部机关各单位答复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下列情况对申请人分别作出答复:

(一)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应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二)可以依申请公开的,应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其他适当形式提供;

(三)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四)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或者该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对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

(五)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

第二十三条 部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不得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的标准,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确有经济困难的,经本人申请、部公开办负责人审核同意,可以减免相关费用。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已经移交中央档案馆的政府信息的管理,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对于同一申请人就同一内容反复提出公开申请的,部公开办可以不重复答复。

第二十六条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纳入部预算,以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十七条 部机关各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给予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机关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

(三)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四)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五)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的。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篇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委属各单位、内设各室: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纪发

[2011]16号)、《亳州市2011年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工作实际,现就建筑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将专项治理分解为8个方面,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门,重点是要解决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不规范、不透明,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缺失等突出问题。一方面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必须在工程建设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另一方面它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展现治理的成果,促进管理创新和流程再造,推动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 1

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举措。《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信息,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就是需要重点公开的内容之一。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加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力度,让权力在阳光下接受监督,促进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合规运行,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工程建设领域投资数额巨大,涉及主体众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对于规范工程建设领域的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具有积极意义,也必将对促进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和谐诚信的社会环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依托区政府网站,设立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集中公开建筑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初步实现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认共享。

三、公开的项目范围

政府投入和使用国有资金,2010年1月1日以来审批、新开工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四、项目公开内容

项目审批信息;项目建设管理信息;从业单位信用、资质、人员信息;通知公告等

五、责任单位及职责

1、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

2、委内部门负责本部门所承担的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信息采集;

3、区住建委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信息采集的督促、督办,并负责对信息的发布、审核工作。

六、有关要求

1、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信息产生以后,必须把纸质材料和电子版在3个工作日内交到办公室(纸质材料需由分管领导签字);

2、各部门提供信息材料分解表《附件1》

篇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报告、核查和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确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平台建设,负责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的信息分析、总体评估和通报工作,对各地相关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专项督察。《办法》中所指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包括设市城市(含区)、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堆肥厂、焚烧处理厂及其他处理方式的处理厂(场)及生活垃圾中转站。各级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运营单位应落实责任,明确专人负责信息报告工作。要按照“谁填报,谁负责;谁主管,谁落实”的原则,确保上报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信息系统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一是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重点报告城镇生活垃圾厂数量、生活垃圾转运站数量、生活垃圾清运量、处理量、处理方式、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和运营投入等情况。二是规划在建项目信息。重点报告规划项目规模、规划投资、进度以及已开工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处理方式、建设进度等情况。三是已投入运营项目信息。基本信息包括生活垃圾处理厂基本情况、处理方式、生活垃圾处理费标准等。运行信息包括垃圾处理量、渗滤液处理量、运行天数、运行成本等。

在信息报告、核查的基础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作出全面评估,并将评估情况及时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评估结论将作为国家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支持的依据。评估的内容包括:根据规划,评估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资金到位、政策落实等情况;根据国家规范、标准,评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对项目建设进度快、质量好、运营效果好的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建议相关部门予以资金和技术支持。

篇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经2007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国家林业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国家林业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试行)

二00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附件

国家林业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促进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司局、各单位)依法行政,增强工作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林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司局、各单位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等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向管理、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公开相关政府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信息,是指各司局、各单位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等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纸质、磁介质等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记录。

第四条 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谁制作谁公开”的原则,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的各类行政管理和服务事项,都要采取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向社会或者在单位内部公开。

第二章机构与职能

第五条国家林业局成立由局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各司局、有关单位和监察部驻局监察局(以下简称监察局)为成员单位的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国家林业局政务公开工作,研究解决政务公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具体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事项,开展政务公开日常事务工作。

第六条各司局、各单位应当结合实际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加强对本司局、本单位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与协调,承担本司局、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实政务公开有关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公开方式与时限

第七条主动公开

凡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公开的事项,均应当及时主动向社会或者在单位内部公开,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者拒绝公开。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内的政府信息,应当自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条依申请公开

凡属只涉及部分人和事的事项,可采取依申请公开的方式予以公开,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按程序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对于可以公开的信息。受理申请的司局、单位采取适当形式向申请人公开:对于不能公开或者暂时不宜公开的事项,受理申请的司局、单位应当及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对于可公开的信息,受理申请的司局、单位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当场不能答复的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延期答复的应当给予说明,延期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第四章公开范围与内容

第九条下刊事项属于面向社会公开的信息,由各司局、各单位主动向社会公开。

(一)党和国家关于林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部门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

(三)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复的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文件;

(四)林业综合统计信息;

(五)林业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六)机构设置、职责范围、内设机构分工、管理职能及调整变动情况:

(七)林业重大建设、科研项目的申报程序、审批和实施情况:

(八)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扶贫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九)森林火灾、禽流感、沙尘暴、林业有害生物等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十)生态建设、公共卫生、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

(十一)其他需公开的事项。

国家林业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制相关信息公开目录。

第十条 下列事项属于内部公开信息,由相关司局主动在国家林业局机关内部公开(各直属单位产生的类似信息在本单位内部公开)。

(一)年度工作目标及执行情况;

(二)机关或者单位财务收支情况;

(三)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及规定办法;

(四)大宗物资采购的项目、规模及年终统计信息:

(五)机关重大工程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展情况:

(六)机关干部交流、公务员考核情况;

(七)机关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录用情况:

(八)各类先进、模范评选条件、过程、结果;

(九)职工福利分配情况;

(十)其他需公开的事项。

相关司局、单位政务公开工作机构组织编制相关信息目录。

第十一条 下列事项有关信息不予公开:

(一)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

(二)与行政执法有关,公开后可能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的事项;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事项。

第五章 公开途径

第十二条 面向社会公开信息应当及时在国家林业局门户网站上公开。也可通过国家林业局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报刊、广播、电视等途径公开。

第十三条 内部公开信息应当通过国家林业局文件、会议、内网、公示栏等途径公开。

第六章公开流程

第十四条主动公开流程

(一)拟稿人拟制公文信息时,应当按照《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林业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对其是否涉密进行审定,如涉密,应当在发文稿纸“密级”一栏选填“绝密”、“机密”、“秘密”或“其他秘密”(包括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如有疑义,应当提交局保密委员会办公室进行审核把关。

(二)如拟制的公文信息不涉密,应当按照《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在发文稿纸“公开范围”一栏提出公开意见,选填“向社会公开”或“内部公开”。

(三)如涉及按国家规定需要报批的公文信息时。应当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后方可决定是否公开;对拟公开、但涉及其他部门的公文信息,应当与相关部门沟通、确认后再提出公开意见,确保相关部门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四)各司局司秘、各单位核稿人、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及局公文审核部门、局领导在对

公文内容进行审定的同时,也要对所办公文信息的密级、公开范围进行严格把关。

(五)对于符合公开条件、履行相关手续后的公文信息,采取适当方式、途径予以公开。

(六)有关林业大政方针、发展战略、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除正式发布后予以公开外,在制定过程中也应当采取一定公开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七)按第九条、第十条确定的公开范围与内容,认真填写《国家林业局政府信息面向社会公开目录》(见附表1)和《国家林业局政府信息内部公开目录》(见附表2),并于次年1月31日前报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八)将当年形成的所有主动公开信息有关材料。与本司局、本单位其他档案材料一并于次年6月底前归档保存。

第十五条依申请公开流程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一般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口头提出,由受理申请的司局、单位代为填写。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申请提供与申请者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等政府信息的,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

(二)按照职能分工,有关司局、单位受理申请。属主动公开范围内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属于不予公开范围内的或者该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及时作出更改、补充。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予公开的内容,但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受理申请的司局、单位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

(四)申请获取的信息涉及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因征求意见而延期答复的时间,不计算在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的期限内。

(五)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当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形式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其他适当形式提供。

(六)依申请公开信息,可适当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收取标准按国家有关标准确定。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确有经济困难的,按有关规定可减免相关费用。

(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申请受理的司局、单位提供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司局、单位予以更正。

(八)按第九条、第十条确定的公开范围与内容,认真填写《国家林业局政府信息面向社会公开目录》和《国家林业局政府信息内部公开目录》。并于次年1月31日前报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九)将当年形成的所有依申请公开信息有关材料。与本司局、本单位其他档案材料一并于次年6月底前归档保存。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各司局、各单位政务公开领导机构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将本司局、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具体包括上一年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信息情况,收费及减免情况、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内容。经司局、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盖章后报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七条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检查各司局、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向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报告。

第十八条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监察局受理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对各司局、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的投诉、举报,向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态度不认真、工作走过场、弄虚作假的单位或者个人,予以批评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并追究相关司局、单位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 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篇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特向社会公布2011年鄂尔多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本报告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情况、行政复议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等内容,数据统计期限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市住建委门户网站(http:///pub/ordosjs/)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市住建委综合办公室联系。地址:康巴什新区康盛路正阳街交汇处市住建委大楼市住建委综合办公室(509房间),电话8580092。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城乡建设事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社会普遍关注,群众普遍关心,做好住建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委始终坚持把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机关、提升服务效能、推动住建系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认真抓好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一)健全机构,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围绕城乡建设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促进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机关工作透明度为重点,以公开、公正、便民、廉政、勤政为目的,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有效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分管副主任对信息公开工作负总责,综合办公室负责信息公开工作并指定专人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实施。委主要领导多次专门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要求全委下上要引起高度重视抓好落实,对城乡建设重大事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等信息,亲自督促各职能科室、部门及时予以公开。全委上下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二是健全目标责任、强化制度建设,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关制度。进一步理顺了信息公开工作的管理体制,落实了各项工作责任制,将信息公开工作作为科室考核重要内容,纳入目标考核管理,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

(二)创新方式方法,完善载体建设。市住建委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方便公众获取和利用政府信息,多方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建设、园林绿化、建筑业管理、工

程质量安全管理等职能优势,增强了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查阅窗口功能。

一是在鄂尔多斯市住房和建设网站公开了组织机构、职能职责、办事指南、政策法规、最新工作动态等。并不断丰富内容,尽可能的满足群众获取信息的需要。二是在指定综合办公室专人负责编制城乡建设信息,每周一至二期,反映城建工作动态、宣传法律法规。三是拓宽了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积极向市委办、政府办、鄂尔多斯在线、鄂尔多斯日报、健康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晚报等新闻媒体报送我市城建工作动态。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2011年,市住建委门户网站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包括政务公开、专题专栏、旗区建设、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建筑业管理、城市建设、勘察设计、村镇建设、行政执法等。

(二)公开形式。

1.市住建委门户网站。通过网站可以通查阅到市住建委主动公开信息的相关内容。2011年,主动公开各类信息500余条,各类文件200条,并按照要求在鄂尔多斯市住建委门户网站公示。

2.新闻媒体。在鄂尔多斯市电视台、鄂尔多斯市日报、鄂尔多斯市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广泛发布有关城建信息。

3.其它公开方式。利用各种专题活动,向社会公众发放宣传材料,普及城建知识,宣传城建工作。

三、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2011年未接到单位或个人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四、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1未接到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有关的申诉。

五、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和免除收费情况

2011政府信息公开未收费或免除收费。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委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信息报送和主动公开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仍需提高。三是公开范围仍需不断拓展。

2012年,市住建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按照市委、政府统一部署,以促进阳光施政、打造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机关为目标,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现有工作成果基础上,积极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素质能力,不断扩大主动公开信息内容和信息量,努力把住建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更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工作服务。

鄂尔多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篇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关于印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实施办法》的通知

发改厅〔2013〕2183号

各司、局、室;各直属和联系单位;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

为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8〕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文件的要求,在向多个部门、地方发展改革委进行调研并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我们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将《办法》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3年11月5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我委政府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我委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

—1—

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8]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结合我委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委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公开相关政府信息。

第三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研究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长、副组长由委领导担任,机关各单位和监察部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局(以下简称驻委监察局)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公开办,非常设机构),设在办公厅,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第四条 公开办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建立健全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各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政策研究室(新闻办公室)负责完善和实施我委新闻发布制度,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我委对外新闻宣传及受理、安排新闻媒体采访事宜。法规司负责我委政府信息公开的合法性审核工作。

第五条 公开办的主要职责是:

(一)指导各业务司局做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事宜,维护和更新我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接收、批分和正式答复向我委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三)组织编制我委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四)指导地方发展改革委(包括单设省级物价局)、下属事业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五)履行我委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关的其他职责。第六条 委机关各单位应当确定至少一名工作人员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络人,具体负责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协调和落实,解决和反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遇到的问题。委机关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络人名单应报公开办备案。联络人发生变动的,应于5个工作日内将新的联络人名单向公开办报备。

各单位要按照《条例》和本办法做好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制定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措施。

第七条 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对全委各单位政府信息公

—2—

开工作进行考评,并依据《条例》和有关规定要求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我委上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第二章 公开的范围

第八条 我委制作的符合《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令、公告;

(二)规范性文件;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四)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五)价格政策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六)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我委负责的应当公开的政策措施及相关规定;

(七)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八)部门预算报告、决算报告;

(九)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十)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十一)我委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关部门或国际组织签署的涉及政府投资、价格制定等方面的双方同意公开的多双边协议、协定;

(十二)我委公务员招考、录用的条件、程序、结果;

(十三)我委机构设臵、职能、办事程序等。

第九条 除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我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我委申请相关政府信息。

第十条 下列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经权利人书面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二)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的政府信息;

—3—

(三)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

第十一条 我委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十二条 各单位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保密审查。认为应当补充定密的,由主办司局确定,报办公厅审核。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单位)或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第十三条 我委拟发布的政府信息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与相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一)我委联合其他部门发文;

(二)其他部门联合我委发文;

(三)我委在发文过程中征求或会签过其他部门意见的。

拟发布的政府信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需征得有关部门同意的,未经同意不得发布。

第十四条 各单位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

第三章 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第十五条 我委政府信息主要通过以下渠道主动公开:

(一)我委门户网站、文告;

(二)新闻发布会;

(三)新闻媒体。

第十六条 各信息拥有单位(指信息内容的业务主管司局)是确定政府信息是否公开的主体。对本单位制作的信息,在办文时按以下规定履行公开程序:

(一)各信息拥有单位依照本办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相关规定,在起草文件时应标明公开属性(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公开),并在《办文要报》中对标明的公开属性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说明法定理由。

—4—

(二)信息拥有单位负责人对公开属性进行审核并在发文稿纸上签字确认;

(三)办公厅对送核文稿的公开属性进行核对无误后,报请委领导审定;

(四)对送委外会签的文稿,各起草单位须请会签部门提出是否公开的意见;

(五)按照上述程序完成审核手续的拟公开信息,根据确定的公开形式公开。

各信息拥有单位在办文之外制作的政府信息,经各单位负责同志审核后报公开办审查批准后公开。涉及其他单位的,应事先沟通一致,重大信息应报委领导批准。

第十七条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八条 向我委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通过我委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系统申请公开,可从我委门户网站下载或到我委政府信息公开接待室领取申请表);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公开办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及身份证明文件;

(二)申请的政府信息内容,包括能据以指向特定政府信息的文件名称、文号或其他特征描述;

(三)与申请人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相关性的说明;

(四)获取政府信息的方式及其载体形式。

第十九条 公开办统一接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对收到的书面申请进行登记、编号,并根据申请公开的内容和委内职能分工及时转交相关司局办理。涉及多个司局的,由牵头单位汇总办理。承办司局在答复申请人之前的5个工作日前,将书面答复意见送法规司会签进行合法性审核,如需修改,根据法规司意见对答复进行修改后,在答复申请人之前的2个工作日前送公开办。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相关承办单位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答复:

(一)属于主动公开信息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

—5—

和途径;如该政府信息尚未主动公开,应在法定答复期限内先办理主动公开手续,再答复申请人。

(二)属于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经批准后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经公开办同意后,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它适当形式提供。

(三)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告知申请人做出更改、补充。

(四)申请获取的信息不属于《条例》所指的政府信息,告知申请人不属于政府信息。

(五)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我委没有制作或获取的,告知申请人信息不存在。

(六)申请需要我委进行汇总、加工或重新制作的信息,应根据《条例》第二条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告知申请人要求获取的信息不存在。

(七)申请获取的信息依法不属于我委公开的,应告知申请人;如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应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

(八)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已按照《档案法》移交档案部门的,应告知申请人向档案部门咨询。

(九)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属于查阅行政复议有关材料的,应告知申请人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查阅。

(十)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名义提出有关信访事项的,应告知申请人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范围,将按照《信访条例》规定进行办理;进行业务咨询的,应告知申请人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并对咨询的问题做出答复。

(十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由承办单位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但是承办单位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十二)申请人要求获取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作区分处理的,承办单位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并对不予公开的部分说明不公开的理由。

—6—

(十三)同一申请人重复申请同一政府信息,我委已经做出答复的,可告知申请人不再重复处理。

第二十条 承办单位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自我委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公开办负责人同意,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

第二十一条 我委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确有经济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审核同意,可以减免相关费用。

第四章 监督和保障

第二十二条 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所需经费应纳入预算,以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十三条 办公厅会同国家信息中心负责我委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 公开办组织编制、定期更新适用本办法的我委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

第二十五条 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评议,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应当认真整改。

第二十六条 公开办、信访办负责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我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和建议。公开办会同驻委监察局负责对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法规司负责办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我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出的行政复议事项;对提起行政诉讼的,有关单位按照我委行政应诉有关规定做好应诉工作。

第二十八条 有关单位违反本办法,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造成不良后果的,由驻委监察局、公开办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据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7—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分别负责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办理相关行政复议和应诉。

第三十条 委属事业单位应按照《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参照《条例》和本办法,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做好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依申请公开事项如涉及委内相关单位的,需会签相关单位。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同时,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篇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粤建房函〔2011〕62号)

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管局:

为加强商品房屋租赁管理,规范商品房屋租赁行为,维护商品房屋租赁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部令第6号,以下简称《办法》),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现结合我省实际,就做好《办法》贯彻实施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组织学习和宣传。市、县房地产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办法》的学习宣传工作,一方面要认真组织有关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并完善有关业务流程和办事指南,按规定做好房屋租赁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房屋租赁管理规定和房屋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营造《办法》实施的良好氛围,促进房屋租赁双方当事人自觉按照有关规定从事房屋租赁活动。

二、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市、县房地产主管部门要结合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等相关信息化建设工作,抓紧建立和完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信息系统,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间的联网共享,推行房屋租赁合同网上登记备案,并定期分区域公布不同类型房屋的市场租金水平等信息,为房屋租赁双方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促进房屋租赁市场的公平、公开和透明。

三、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市、县房地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房屋租赁市场监管机制,一是要完善房屋租赁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强房屋租赁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执法能力;二是要加强房屋租赁中介市场的管理,规范房屋租赁中介行为,主动与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建立房屋租赁综合管理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加大对房屋租赁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三是要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协调和配合,紧密依托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共同做好房屋租赁管理的各项工作。

四、大力培育房屋租赁市场。房屋租赁市场是房地产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培育房屋租赁市场,建立和完善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房屋租赁市场机制,通过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入租赁市场、鼓励私人住房出租和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等方式,多渠道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要。

各地贯彻实施《办法》中的有关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我厅住房发展与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反映。

篇8: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化研究

1 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化现状

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即“金建工程”建设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领域信息化水平特别是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开发建设了网上审批系统、电子招投标系统、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地下管网管理信息系统、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等一大批业务应用系统,建立了一批行业基础数据库,各项业务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初步实现了行政办公自动化、业务管理信息化和政府决策科学化,为提高全省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强化市场监管,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具有系统性强、集成度高、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密切、技术更新周期短的特点,但由于技术和历史的原因,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化同样存在缺乏整体规划,各行业独立开发,省市县重复建设,信息系统不能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分割等弊端,不仅造成了技术和资金的巨大浪费,也给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深化应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立足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理念,重新审视和创新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模式,力求达到最佳的信息化投资和应用效果。

3 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化研究

3.1 开展信息化顶层设计。

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实施两个层面,顶层设计是信息化规划的具体化,是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实施的桥梁,也是当前信息化规划的薄弱环节。随着信息化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顶层设计思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重视,特别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涉及行业多,业务范围广,信息资源丰富,业务流程复杂,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需求迫切,开展信息化顶层设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信息化顶层设计是根据业务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为重点,运用顶层设计理论,对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统筹考虑,从全局高度,开展信息化建设应用总体构架设计。业务和技术是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必须研究和分析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的业务体制、业务职能、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式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各行业之间、省市县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研究和制定包含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安全架构、管理架构、标准架构等内容的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化总体框架,并在总体框架下,开展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从而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3.2 引入平台化的设计开发理念。

随着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的重点不再是点对点的应用,而是不同行业之间、省市县之间、不同业务部门之间、不同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即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并且要灵活适应政策法规、业务规则的不断变化。

平台化设计开发模式具有独立性、开放性、可管理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具备灵活的二次开发能力,可实现分布式应用。基于统一的平台,采用基于业务的建模和模型驱动理念,使用可视化工具创建和定制业务模型与数据模型,实现业务流程的灵活构建、随需应变、适应性开发。各个业务应用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基于平台设计开发,并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各个行业的具体业务应用需求进行相应配置,快速搭建和集成各个业务应用系统,并且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扩充性、易维护性、开放性和统一性,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各个行业之间、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3.3 贯彻“以管理为中心、以业务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的思想。

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解决实际业务管理,提高业务管理效率,业务数据既是业务管理的基础支撑,也是业务管理过程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果。因此,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化必须依据全省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的业务为主线,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组织和管理业务数据。

传统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是以业务工作流为基础,强调的是业务的流转和传递,而在实际业务管理工作中,业务办理过程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并且一项业务可能需要多个部门参与协同办理,在传统的工作流模式中只有当前业务流程的人员才能办理,其他相关业务人员无法参与办理,束缚了业务办理的灵活性,难以实现业务的并行、交互、协同办理,导致业务办理效率低下。因此,必须贯彻“以管理为中心、以业务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的思想,改变传统的以工作流为主的观念,以数据的流转和共享为基础,以业务办理需求为依托,强调以数据流为主,工作流为辅,实现业务协同。

3.4 采用标准化、开放性的数据结构设计模式。

篇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统一思想,提高工作认识水平

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在实践中难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认识问题,首先从提高思想认识着手,重视解决思想不一致、认识存在误区的问题,着力提高工作认识,努力达到四个方面的思想统一。

一是要有全新的认识,认识到这项工作是反腐防腐工作的机制创新。推进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不同于政务信息公开,公开的内容是以项目审批和建设管理以及从业行为为主要内容,既有政府活动的信息,更多的是项目建设单位和企业活动的信息;公开信息的深度上要求更高,要求公开项目审批的具体内容和项目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在信用信息公开上要求重点公开从业单位不良行为信息;公开的目的主要是对存在问题进行治理,是借助现代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把项目信息公开在阳光下,加强社会监督,加强自我监督,强化道德约束和阳光治理,是纪检监察部门工作方式和机制的重要创新。

二是要有深刻的认识,认识到这项工作是治理突出问题的治本之策。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安全问题、质量问题等易发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信息不公开、公开不规范和信用缺失是重要原因。推进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有利于推动项目信息从不公开走向公开,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不讲信用走向诚信从业,并建立信用公开共享的长效机制,是从源头上抓起的治本之策,是一项持久性工作。

三是要有高度的认识,认识到这项工作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政府投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是为了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是税收,来之于民,必须确保每一分钱用在项目上。通过项目信息公开,加强项目审批、建设和从业活动的监督,既扩大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是要有统一的认识,认识到这项工作必须遵循中央统一部署。中央有关部门先后几次下发文件,体现中央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文件对工作的主要目标、堅持原则、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都有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应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统一部署上来,在实践中坚持按中央政策办,认真学习和领会政策本质要求,切实落实中央各项工作部署,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与中央保持一致。

试点先行,积累做法和经验

自2009年3月开展试点实施工作以来,试点地方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积累了很多好的做法和体会,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安徽省主要做法和体会:首先,安徽省从提高思想认识着手,通过大会动员、制定方案、宣传政策规定、开展工作培训等多种途径,着力提高工作认识;二是紧扣难点,重点突破。围绕信息公开共享专栏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发布系统开发、信用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难点问题,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突破;三是加强督查,强力推进。安徽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和责任、由监察部门牵头督查工作进度、实行集中办公和工作通报制度,有力保障了试点工作的推进。安徽省的做法花费时间短,工作效率高,节省投资,操作方便,对全国实施工作有很多启发。

广东省主要做法和体会:广东省的做法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要求、三个百分百目标、三个基本动作”。三个基本要求是: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依据,以制定信息公开目录和发布信息为要求,以政府网站为基本渠道。“三个百分百”的目标是:开通率100%、专栏链接100%、目录发布100%。三个基本动作是:建设一个专栏、制定一套目录、发布一批数据。从信息入手,实现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从制度入手,制定完善信用管理办法;从奖惩入手,开展信用分类监管工作。通过对目标任务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了基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步骤。广东省的做法直观、清晰、简洁,操作性强,为全国实施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规范流程和标准动作。

河北省主要做法和体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河北省明确了“解决三个突出问题、抓好三个关键环节、落实三项主要任务”的工作重点,即:重点解决工程建设信息不公开不规范不透明、信用记录不健全和信用缺失、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等三个突出问题,抓好工程项目建设公开透明、信用信息记录、失信行为惩戒等三个关键环节,落实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工程建设领域制度建设与社会监督等三项主要任务。建立了分级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各部门分工协作,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较好完成了试点任务。河北省的做法体现了注重部门协调联动、注重依托整合现有资源、注重制度和标准建设、注重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注重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等五个方面,重点突出,成效明显。

综合检索网络平台建设实施。推进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综合检索服务是《实施意见》明确要求的内容,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综合检索平台是基于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已经公开的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通过对目录的采集、管理和整合发布,提供统一检索服务(“一站式”的信息检索),最终实现基于互联网将分散无序的项目和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

下一步工作要求

在“全国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实施工作”培训会上,中央纪委监察部执法监察室正局级监察专员兼副主任孙怀新指出,为确保全国实施工作顺利开展,下一步工作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认真学习中央文件。一是要系统学习工程建设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的重要文件。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提高大局意识。二是深入学习培训会的有关内容。认真对照试点工作下发的文件材料和各试点地方的做法,吃透《实施意见》及附件,领会文件精神,重点在文件内容和具体要求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工作认识。

建立工作协调和推进机制。各地方要建设协调推进机构。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作为工程建设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达成工程建设治理阶段性目标的重要措施来抓。二是工信部门要认真做好具体组织协调工作,研究编制本地区工作方案,做好任务分解。三是各级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从推进整个工程治理工作的角度采取一切必要和可能的措施来推动工作。四是各有关部门要就落实《实施意见》编制本部门的相关文件。

篇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部署要求,把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我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基本原则

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及其他依法不予公开的内容外,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过程中的信息要尽可能对外公开,以公开提升项目批准、实施的透明度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目标要求

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以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过程中社会关注度高的信息为重点,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先导,推动项目法人单位信息有效归集、及时公开。

明确主体,落实责任。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过程中,各审批相关部门负责公开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保存的信息,并依法监督项目法人单位公开项目信息。法律、法规、规章未作出明确规定的,鼓励项目法人单位主动公开项目信息。

二、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

本方案所称重大建设项目,是指按照有关规定由政府审批或核准的,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有直接、广泛和重要影响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包括境外投资项目和对外援助项目)。项目审批部门必须在本部门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内设立“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信息公开”栏目,向社会发布并及时更新重大建设项目相关信息。

依照项目隶属关系与部门工作职责相结合的原则,明确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分工。

(一)突出公开重点,明确责任主体

在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过程中,重点公开批准服务信息、批准结果信息、招标投标信息、征收土地信息、重大设计变更信息、施工有关信息、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竣工有关信息等8类信息。主要内容包括:

1.批准服务信息:申报要求、申报材料清单、批准流程、办理时限、受理机构联系方式、监督举报方式等。(市发改委、市工信委等部门按要求落实并及时公开)

2.批准结果信息:项目建议书审批结果、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结果、初步设计文件审批结果、项目核准结果、节能审查意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审批结果、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结果、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审批结果、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审批结果、施工许可(开工报告)审批结果、招标事项审批核准结果,取水许可、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等涉水事项审批结果等。(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等部门按要求落实并及时公开)

3.招标投标信息: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结果公示、合同订立及履行情况、招标投标违法处罚信息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发改委等部门按要求落实并及时公开)

4.征收土地信息:征地告知书以及履行征地报批前程序的相关证明材料、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征地批后实施中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等。(市国土局按要求落实并及时公开)

5.重大设计变更信息:项目设计变更原因、主要变更内容、变更依据、批准单位、变更结果等。(市发改委、市工信委牵头,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等部门按要求落实并及时公开)

6.施工有关信息:项目法人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信息,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信息、资质情况,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工作职责、主要管理制度,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等。(市建设局按要求落实并及时公开)

7.质量安全监督信息: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及其联系方式、质量安全行政处罚情况等。(市建设局、市安监局等部门按要求落实并及时公开)

8.竣工有关信息:竣工验收时间、工程质量验收结果,竣工验收备案时间、备案编号、备案部门、交付使用时间,竣工决算审计单位、审计结论、财务决算金额等。(市建设局、市审计局等部门按要求落实并及时公开)

(二)加大公开力度,强化公开时效

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政府信息,确定为主动公开的,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自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确定为依申请公开的,应严格按照法定时限答复申请人;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项应自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法律、法规、规章对项目法人单位公开项目信息作出明确规定的,市属相关部门要监督项目法人单位依法按时公开项目信息;

法律、法规、规章未作出明确规定的,鼓励项目法人单位及时公开项目信息。

(三)创新公开方式、拓展公开渠道

各相关部门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媒体平台、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及时公开各类项目信息,并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市电子政务办负责在政府网站开设专栏,各相关审批部门做好配合,依照职责权限及时在专栏发布项目有关信息,于3月底前完成专栏架设,充分利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网站,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信息共享和公开。项目法人单位可利用现场公示、网站公布等渠道对项目信息进行公开,方便公众查询和社会监督。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

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以此作为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力抓手。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市政府办作为组织协调部门,要指导监督市电子政务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提出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各部门要结合实际,高度重视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工作,切实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认真抓紧抓好有关工作落实。

(二)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考核奖惩

把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政务公开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政务公开工作绩效考核相关规定,加大考核力度。对工作推动有力、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规定予以表彰;

对未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履行职责的,要通报批评,并在年度考核中予以体现。

(三)积极探索创新,完善监管措施

上一篇:机动车安全检查专项活动总结下一篇: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