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能力大赛 成长故事叙述 中职

2024-06-20

班主任能力大赛 成长故事叙述 中职(精选3篇)

篇1:班主任能力大赛 成长故事叙述 中职

成长故事叙述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讲述故事的题目是《留守学生伴我成长》。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而我所教授的学生当中,有很多是留守学生,他们最缺乏关爱和鼓励,作为一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班主任,我一直特别关注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

2006年下半年,我担任06文秘班班主任,班中一名叫黄XX的学生引起了我的关注,这名学生经常借故请假,我原来规定请假一定要家长打电话才能批准,但这位学生的妈妈也是非常奇怪,每次都会打电话过来,好几次我都打算跟家长沟通一下,想让她严格要求孩子,不要随便请假,但她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挂断了电话。

11月下旬的一个星期五,黄xx又来我办公室请假了,这一次请假的时间是一个星期,我问她有什么事情要请这么长的假,她说,这是私事。当我再追问,她显得很不耐烦,又说,是身体不舒服,要去看医生。我当时觉得她是在找借口想逃避学习,就对她说,如果你确实身体有问题,就请家长给我打电话或者拿医生证明来吧。她立刻拉长了脸,大声说,来不来上学是我个人的自由,向你请假已经很尊重你啦,你还想怎样?我的脑子被震得嗡嗡作响,我没有想到她会如此激动,这么没礼貌地朝我吼叫。我气得浑身发抖,但还是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她说,你父母把你交给学校,我是你的班主任,老师必须对你负责任。听了我的话,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当她抬起头的时候已经是满眼泪花了,她哽咽地说,其实我只是想呆在妈妈身边而已……看到她这个样子,我也觉得十分不忍心,赶紧把她拉到办公室的走廊上,听她慢慢诉说心事。原来,这个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已经是留守儿童了,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她和年迈的奶奶。妈妈在广州当保姆,工作非常辛苦,平时很少回家,这两年过年也都没有回来。这一次,妈妈的雇主全家出国旅行,妈妈才能够回来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是多么宝贵,有很多心事要向妈妈倾诉。这时候我才明白,站在我面前这个身材单薄的小女生是多么坚强,她一直以来都坚韧地生活着,她要独自承受多少超越她这个年龄阶段的困难与挫折。她妈妈因为工作忙,打电话不方便,母女两人都是靠发手机短信联系的。之前她每次请假我都要求她妈妈给我打电话,她觉得影响到她妈妈工作了。

后来,我也采用发手机短信的方式和黄xx的妈妈联系,这样的联系方式非常适合工作比较忙碌的家长。与家长的联系多了,学校和家庭形成一股合力,黄xx请假的时间慢慢变少了,学习成绩也提高得比较快。

留守生学生需要更多的爱和关怀,班主任不但要经常与家长联系,还考虑联系的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要面对的学生和家长都是不同的,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反思,及时调整工作的方法和策略,才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经一事长一智,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我的专业成长道路就是由一件一件的小事积累起来的。在此,感谢留守学生与我相伴、促我成长。

我的讲述完毕,谢谢大家!

篇2:班主任能力大赛 成长故事叙述 中职

尊敬的领导、专家、选手们:

大家好,受曾科的委托,由我来代表成长故事叙述组进行点评,我是用省一等奖的标准来点评的,可能有表达不当的地方,请多包涵。优点:

1、仪表形象较好,仪表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动作比较得体。

2、叙述事例比较真实感人,能够脱稿叙述,比较流畅。

3、语音比较规范,吐字清晰,表达流畅,效果较好,基本上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限时5分钟,只有一个选手超时)

不足:

1、大部分选手没有很好地抓住本环节的主题要求,本环节的要求是“叙述自己在班主任工作经历中的一个成长故事及感悟”,主题是“班主任的成长”,而不是学生的成长,所以侧重点应该是通过德育活动班主任获得成长,而不是通过班主任的努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尽管班主任的成长和学生的成长密不可分的,但侧重点不一样。很多选手都是在叙述学生的情况,学生的成长,对于自己的成长一两句话带过,或者只是在最后总结中提到自己的成长,偏离主题。这是非常严肃的错误,而这种错误在本次比赛中的比例很大。

2、叙述内容没有时代感和新意,很难从选手的叙述中听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很少有新时期,新事例、新情景,新方法的感觉。比赛中能得高分的材料要么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要么是常规问题的创新解决办法,本次比赛中选手们的选材基本上都是班主任工作中很平常的事例,很难让评委印象很深刻的。

3、本环节比赛是“成长故事叙述”,不是朗诵,也不是演讲,所以应该是娓娓道来的,太夸张的表情、动作、语气都是不恰当的,特别是从头到尾都在抒情的表达和情感太激烈失控的表达都是影响得分的。

4、比赛中叙述的事例和解决方法的阶段性特征不明显。比如说同样是解决“迟到”问题,很难从选手的叙述中分清到底是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还是中职组的解决办法,这样就反映出选手没有真正抓住学生不同阶段不同的心理特征而采用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方式方法。

5、比赛反映出选手理论水平不高,有照搬理论的痕迹。选手们用的一般的模式是一段叙述后加上某某教育家的话,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的感觉,而不是把教育原理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中。

6、选手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仅仅局限与师生之间,在比赛中几乎没有听到利用家庭、学校、学生、社会形成教育合力的例子。

建议:

1、建议班主任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语言表达艺术对班主任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我们叙述的故事可以是已经解决的,也可以是没有解决的,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很有价值,也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不一定要给人一种班主任是万能的感觉。因为班主任不是神,是人,如果班主任被神话,不是一件好事。

这是我针对“成长故事叙述组”的总结,所不妥之处,请谅解。

成长故事叙述组

篇3:班主任能力大赛《教育故事》

大家好,我认为爱是最高的教育艺术,接下来我将围绕这个主题和大家享两个真实的小故事,希望能从中传达我个人的一些教育的理念。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今年初一新生军训期间。我班教官是一位个人能力强,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的教官。他第一天就对我班学生说:“我对你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在汇操表演时拿第一名。”因此,我班的训练总是比别的班辛苦许多。而学生们呢?整个过程显得非常的懂事,总是尽自己的能力做得最好。

一切似乎都挺顺利的。可是,就在汇操当天即将轮到我班出场时,我发现有两个学生并没有站在即将出场的队列当中。我带着疑问跑到他们的面前问他们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哭着告诉我因为动作做不好,教官不让他们参加表演。我听了之后心里不是滋味,这两位学生的确因为能力问题,手脚有点不协调,可是就因为这样不让他们参加,他们肯定会非常伤心甚至自卑,我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平静地跟这两位学生说:“放心吧,让老师跟教官谈谈!”

我小声地跟教官说:“教官,这两个学生五天以来都已经尽力了,何况,家长们都在场观看表演,如果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没份参加表演会多么失望啊!作为一个班主任,只要学生尽力就可以了,即使拿不到第一名我仍然为他们感到骄傲。”我的声音虽小却字字有理,教官被我说服了。

后来其中一位家长发微信跟我说:”黄老师,你真是一位非常人性化的老师,我的孩子非常喜欢你。”的确,自从那次,两个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有了惊人的进步。他们的家长每次见到我总是给予我很多的赞扬。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国庆节假期后的第一天,当天,我班女生宿舍602一下子扣了20分,原因是有4个女同学晚睡孖铺聊天每人扣了5分。我十分生气,并认定这间宿舍纪律非常糟糕,需要马上重新调整宿舍。我把602宿舍一位最爱讲话的女同学调到纪律最好的604宿舍,再把604宿舍一位责任心很强的名叫小婷的女同学调到602当舍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改善宿舍的纪律。本已说好了在晚饭后调宿舍,结果第二天有学生跟我反映宿舍没有调成,不是纪律不好的学生不愿意调,而是因为纪律好的604宿舍舍不得小婷离开他们的大家庭。为此,他们宿舍的女生都哭了。

事情出乎我的意料,我震惊之余仍然坚持要调宿舍,并说中午我亲自上宿舍看着他们调好。可就在我坚定自己做法的时候,一封信出现在我的办公桌上。内容大意是这样的:“老师,你昨天讲课文《羚羊木雕》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被感动了,我们真的非常珍惜同学之间的 友情,希望老师再给一次机会犯错的同学,同时不要拆散604宿舍。”(我这里补充一下:《羚羊木雕》是初一的课文,讲的是一个女孩子在父母的被迫下把送给好朋友的羚羊木雕要回的故事,文章含蓄的批评了大人们重财轻义的行为,赞美了小朋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我没有想到会有学生用我刚讲过的课文来劝我改变主意,同时我开始反省:我坚持马上调宿舍无非是怕班级再被扣分,我个人荣誉受损。也许在学生看来,课文当中的大人重财轻义,而我则重名轻义。

我终于明白了,孩子们的眼光是最雪亮的,他们的感情是最真诚、最值得保护的。当我宣布取消调宿舍这个决定时,班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直到现在两周过去了,602宿舍没有扣过一分,女同学和我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了。我知道,他们是在用实际行动表示对老师赞赏。

从以上这两个小故事中我深深地明白了:

1、学生犯错误时,宽容和理解远胜于批评与指责。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大人如此,对孩子更加。

2、过于严厉的班主任令学生恐惧,家长反感。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和家长的口碑。

3、班级的名次,班主任的个人荣誉不是班主任追求的终极目标,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人格的升华才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4、有怎样的班主任就会有怎样的学生。一个爱学生的班主任必然会拥有一班爱他的学生。

爱是最高的教育艺术,让我们以爱明灯,照亮孩子的心灵。我的教育故事分享完毕,谢谢大家的聆听。

儒林中学

黄永基

上一篇:关于狗狗的日记下一篇:补课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