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品德教育的渗透

2024-06-30

浅谈幼儿品德教育的渗透(精选9篇)

篇1:浅谈幼儿品德教育的渗透

浅谈幼儿品德教育的渗透

【摘要】:《纲要》中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各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幼儿品德教育的渗透、结合:

【关键字】:幼儿、社会、品德、语言

【正文】: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在幼儿园的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德,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幼儿时期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幼儿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幼儿园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德占首位,因此,德育应从小进行,即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如何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育。

一、将品德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即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以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因此,将幼儿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是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培养、发展个性倾向提供锻炼的好机会。首先,生活习惯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应结合各个生活环节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也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我们还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比如,有的孩子帮助别人穿衣服、系扣子,游戏时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孩子随时进行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其次,文明行为的培养。早上来园与老师、同伴互相问好,与家人道别时说声“再见”,最熟悉的“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既是最常见最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与行为,又是孩子的生活世界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教育内容。伴随着孩子们对事物的认识,与外界的交往,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形成优良的文明行为,鼓励幼儿争做“文明小宝宝”。再次,行为习惯的培养。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幼儿开展随机教育。当同伴遇到困难时,鼓励幼儿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当幼儿之间产生矛盾时,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会谦让,共同解决问题。心情不愉快时,不乱发脾气,学会控制、调整情绪。这些点点滴滴的行为习惯,形成于幼儿的生活,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打

下良好基础。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主题教育教学环境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正是在某种环境的变化中,潜移默化地铸造着自己的个性心理和品格,发展着社会性情感。幼儿园应当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全面提高每个幼儿的素质入手,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幼儿创设一个清洁、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环境。

1、活动室内环境创设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在本学期将改变过去单纯地为美化活动室而布置环境的观点,把品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幼儿生活的环境中。如在“我们的祖国真大”这一主题创设中,为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我们布置了“各族娃娃手拉手”,“可爱的中国”、“中国雄鸡图”等,在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图片、材料、布置展览的过程中,在真实、健康的情绪感染下,幼儿熟悉了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了家乡的名胜古迹,萌发了爱祖国、爱家乡的真情实感,活动室内洋溢着浓烈的爱祖国的气氛和爱国热情。幼儿在师生共同布置的生活环境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2、区角环境创设

在活动室内设置各种适于幼儿活动与操作的区域或角落。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自由地选择各种实践,满足自己参与社会的愿望和情感的体验,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可利用活动室的边角,建立“我是小小工程师”、“智慧屋”、“图书大家看”、“我有一双小巧手”等活动角,幼儿在这里可以自由探索,快乐游戏,他们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遵守纪律。活动角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往空间,使他们懂得了相互谦让、团结协作、互帮互助。

3、自然角环境创设

在自然角种植各种花卉,饲养金鱼、乌龟、小螃蟹、蝌蚪等动物。通过孩子们每天的观察、为植物浇水,喂养小动物等,培养幼儿对动植物的喜爱、做事细心、持之以恒的态度。在充分分享自然给他们带来情趣的同时,也激发着幼儿自己参与劳作的积极性。再如:在班内开创值日生角区,让孩子轮流充当值日生等,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这样具有浓郁的品德熏陶氛围的环境,如春风化雨般的滋润着幼儿的品德,在品德的知、情、意、行诸方面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陶冶。

三、品德教育渗透于游戏活动中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为喜爱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形式。许多游戏活动都是模拟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也在解决问题或纠纷的过程中,揭示正确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1、角色游戏对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

角色游戏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幼儿在游戏中模仿他人并获得愉快感。开展角色游戏有助

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道德情感。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要细心照顾“孩子”,“孩子”要尊重长辈,“奶奶”累了,帮“奶奶”捶捶背,“奶奶”病了送她去医院,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游戏让幼儿懂得了尊老爱幼。“医院”游戏中,医生要耐心、细心地为病人看病。“超市”里的“营业员”要为“顾客”提供方便,开展“送货上门”服务。“顾客”也要尊重“营业员”的劳动,提倡文明购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着各种角色,逐步认识并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着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2、桌面游戏对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

幼儿玩桌面游戏时,容易因争抢玩具而产生纠纷。这时,教师要教育幼儿团结友爱,知道玩具是大家的,小朋友要在一起友好地玩,不独自占有。需要别人的玩具时,要征得他人的同意后才能拿。培养了幼儿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让幼儿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学会观察、体验、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利用“移情”来教育幼儿,使其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力,有助于人格的完善,良好行为品格的形成。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完成,增进友谊。这时对幼儿进行巩固、强化合作精神,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

3、体育游戏对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

体育活动不仅培养幼儿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培养了他们机智勇敢、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不仅是顺利进行游戏,提高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在游戏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比如,在各类竞赛性体育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在以高跷、抛双球、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谅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合作游戏;在“给解放军叔叔送水”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守纪律,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在游戏中幼儿不慎突然摔倒时;当活动场地受到干扰时;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当幼儿要钻过障碍物,走过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活动中。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到游戏教学中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注重家园互动,共同促进幼儿品德健康地发展

家园互动,家园共育,才能使孩子品德健康地发展。幼儿园、家庭教育要取得一致性。在幼儿园,如我们班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活动,请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共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环保服装,组织“幼儿时装秀”表演;利用重阳节开展亲子活动,请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园参加亲子游戏,这种家长与幼儿的互动,使家园教育取得一致,提高了幼儿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还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德育教育要全面,品德教育也应渗透于幼儿家庭教育中,家庭对幼儿品德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如何在生活中贯彻德育原则,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呢?我们是这样要求的:首先,家长应为幼儿树立品德的榜样。当以身作则,在与孩子相处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去感染影响孩子。其次,激发幼儿爱的情感。家长要教育幼儿学会关心长辈,为他们分担忧愁,学会分享,为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次,培养幼儿勤劳,俭朴的品质。家长应鼓励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培养幼儿勤劳,俭朴的品质。

一是自我服务的劳动,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我服务劳动能培养幼儿生活的条理性,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为幼儿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家务劳动,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洗菜、通过劳动获得基本的生活能力。家长、教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好的道德修养从小建立起来。因此幼儿园、家庭、要相互协调一致,根据孩子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幼儿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正伸展出柔嫩的枝叶渴求阳光和雨露,孩子需要得到父母和教师温暖的双手的牵引和扶持,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习、做人的能力,是传给他们一辈子享之不尽的财富。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因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氛围中茁壮地成长!

篇2:浅谈幼儿品德教育的渗透

西亭小学幼儿园庄兰香

一、向幼儿渗透品德教育的动机

目前社会上,许多年轻的家长都会想到给孩子充足的营养,给他丰富的知识,从多方面开发他的智力,而较少注重孩子品德行为的教育。不少家长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和时间,让孩子识字,学乐器,学画画等,而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则被家长严重淡化。如:在农村,这些问题越显突出,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外出经商、打工,孩子都由爷爷奶奶带,由于爷爷奶奶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任何要求尽量给予满足。还有,父母由于外出觉得亏欠了孩子,回家后即对孩子百般呵护,以求心理上的平衡,给孩子买吃的,买玩的,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忍心拒绝。久而久之,致使孩子任性、骄横,为所欲为,是非观念不明、规则意识淡薄。

欧洲一位物理学家荣获诺贝尔奖后,有记者问他:“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学者答道:“是在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这些。”

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当然有其天才的素质。但在他看来,所有的素质都植根于人的幼儿期,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行习惯,这才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东西。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在幼儿园里,幼儿年龄虽小,但已经有了一些最初步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如:有的幼儿热情、主动,关心同伴,乐于帮助别人;有的幼儿特别好动,难于遵守纪律;有的幼儿大胆、粗鲁,有打人、骂人的坏习惯;有的幼儿则胆小怕事,不爱讲话,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的幼儿孤僻,好单独行动,不关心同伴。而幼儿期是可塑 1

性较强的时期,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地强化,不良的品质需要教师因人施教地纠正和引导。作为农村幼教工作者,我觉得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设法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观察幼儿行为的同时,要分析其思想动机,了解其心理动态,注意营造良好的品德氛围,采取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耐心的卓有成效的品德教育。

二、向幼儿渗透品德教育的方式

品德教育是塑造灵魂的教育,它贯穿于幼儿园全部工作和各项活动之中。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既要安排必要的时间,设计系列的品德活动,又要通过自然的生活、学习、游戏、观察、散步、劳动等环节,时时处处渗透品德教育的因素,既注意一般教育,又注意个别帮助,既开导,又训练,做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为幼儿一生的良好道德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发挥身教的陶冶作用

幼儿好模仿,加之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和生活经验的局限性,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差,教师的直接行为影响幼儿是最有力量的。实践证明,农村幼儿很注意成人在做什么,而不注意成人在说什么。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在班级里,我与幼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注意自己的言行,如说话、坐姿、行动都按要求去做。并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上为孩子做榜样,如待人真诚,不说假话,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时时注意成为幼儿最直观、最有益的榜样。如:早上幼儿入园时,我都能主动向幼儿问好,这样,幼儿从被动到主动,每天早上入园时,大部分幼儿都能主动用普通话向我问好。又如:幼儿看到倒在地上的凳子装没看见时,我就当着幼儿的面轻轻的把凳子扶起来,使幼儿无形中养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就这样,我时刻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点点滴滴地在精神上给幼儿滋养,使他们心灵美好纯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常常是无声的,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在日常生活中,抓住随机教育的契机

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我认真地观察幼儿的表现,抓住孩子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如:一次幼儿玩插塑时,林鸿小朋友插了一架飞机,材料不够,就伸手到同伴中去抢,郭建华不给,两人就争执起来,我赶忙上前:“这架飞机多漂亮呀,如果零件不够,就不能飞了。”听我这么一说,郭建华忙让出了一些插塑。我接着说:“请林鸿来当飞机司机,郭建华当助手,你俩同开一辆飞机去观赏祖国的山河,好吗?”他俩高兴地去玩了。我又对其他小朋友说:“他们俩团结协作,配合得多好。”这样,既把游戏引向深入,又把思想品德教育也融入其中了。又如:一次课间休息后,我走进活动室,发现小椅子被弄得乱七八糟,许多小朋友都在喊:“老师、老师,谁把小椅子弄翻了。”此时,我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没有直接批评幼儿,而是启发、引导:“请小朋友想一想,椅子翻倒了,应该怎么办?”小朋友听了,一个个都动手把椅子很快摆好,然后我组织幼儿对刚发生的事进行讨论:“把椅子翻倒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这是什么行为?”“以后该怎么办?”“如果椅子翻倒了怎么办?”日常生活中,可以抓住随机教育的机会很多,只要教师平时做个有心人,反复教育,孩子们也就逐渐养成良好品德。

(三)创设品德教育的实践活动

幼儿在身心的每一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这样。如果在德育过程中只注重口头说教或一些形式上的练习,就会造成幼儿在道德认识上与行为上的脱节,当然更谈不上道德情感与意志的练习与发展了。作为教育者,我注意为幼儿品德创设实践活动。

幼儿教学活动中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幼儿品德实践的主要途径。有意识的让幼儿在游戏或劳动中享受互助、合作行为的成果,在音乐歌舞中目光的对视与动作的配合赢得快感,在体育活动中因协作而取胜带来的欢乐。我还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把品德教育寓于小故事、小表演、小游戏中引入课堂教学。如在幼儿玩汽车游戏中,要扮演售票员的幼儿有礼貌地对待乘客,认真售票、查票,还要提醒乘客给老年人和小孩子让座位,培养幼儿尊老爱幼、关

心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我还经常用幼儿喜欢的故事里的小动物去教育他们。有一次我讲了《小乌鸦》的故事,讲的是小乌鸦没礼貌,每当客人和妈妈说话时,小乌鸦总是像小喇叭一样打断大人的谈话。讲完故事后,我们班的陈果小朋友说:“老师,客人来我家时,我不像小乌鸦那样没礼貌,我请客人坐,还给客人倒茶喝,客人问我话,我再答,客人和妈妈谈话时我安静的听。”其他小朋友也都纷纷谈了自己的想法。我又及时组织幼儿做“客人来家”的角色游戏,巩固教育成果。

(四)通过家园联系配合教育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影响幼儿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家庭环境教育起着决定作用。大量事实表明,家庭文化环境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思想感情的陶冶有很大的影响。假如幼儿生活在一个充斥暴力、庸俗书刊、四壁挂满迷信图像、语言粗野、赌博吵闹的家庭环境里,幼儿的思想品德就会受到污染。良好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幼儿性格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我在教育实践中十分重视加强家园联系,通过家长会、家访和电话联系等形式,与家长经常沟通、交流幼儿在家、在园情况,共同研究对策,力争达到家园一致,配合教育。如:对幼儿进行尊老爱幼,关心帮助别人的品德教育,应要求幼儿爱父母,爱长辈,关心同伴。同时要求家长要有榜样意识,以身作则,如孝顺老人,关心周围的人,乐于帮助别人。还有,要求家长平时教育孩子应以说理为主,多了解幼儿的行为动机,不轻易给他们扣上“自私、懒惰、笨脑瓜、不学好、改不了”等挫伤幼儿自尊、自信的不公正、不确当的语言。家长和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小步前进。

篇3:浅谈幼儿品德教育的渗透

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时期,正所谓“三岁看到老”,就是说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不能用“孩子小,什么也不懂”的心态来对待孩子。恰恰相反,这个阶段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成人的人格以及习惯都是在此时开始形成的。可是目前的家长常常会将孩子的学习放在教育的首位,对孩子的德育并不重视,常常将“只要学习好就好,别的不用管”来作为培养孩子的教育理念,这种观念一旦在孩子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就很容易让他们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这种观念衍生出的就是各种不良习惯。比如不懂得尊重他人、自私自利、铺张浪费等。家长们要想将这种情况加以杜绝,就必须从幼儿时期的品德教育抓起,孩子健康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品质,只有心理上健康,才能让他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二、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方法

1.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贯彻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不可操之过急。教师要在幼儿每天做的小事上进行强化教育引导,让幼儿能够在思维上形成一种习惯,将自身的不良习惯逐渐改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孩子,有的孩子毛手毛脚,吃饭前不洗手,东西乱丢等;也有些孩子做事按部就班,有条有理。对于这种情况,幼儿园一般会采取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种小活动,比如打扫卫生、内务比赛等,以此来帮助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2. 创立良好的情境

培养幼儿诚实勇敢、热爱家乡、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儿园的各个部分,比如餐厅、卧室、活动室、走廊等都可以设置与品德教育相关的内容,给幼儿无形的熏陶。

3. 在儿童节假日进行道德教育

行为一般是由感情所支配的,只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在行为上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幼儿园教师也可以在节假日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比如,在三八妇女节时,动画片的播放选择就可以是以母爱为主题的,让幼儿对母亲的伟大有一个浅层次的了解,激发其感恩心理,让孩子回家亲亲母亲、抱抱母亲等;如果是中秋节和春节,教师就可以跟孩子们讲一些古代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对我国的节日由来能够产生一定的认识;同时,古代英雄的故事一定能给孩子们无限的力量和胆量。

4. 游戏环节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孩子还没有成熟的心智,最喜欢玩游戏,他们的兴趣点通常隐藏在游戏中。所以,教师也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游戏是一个渗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强有力空间。孩子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和别人进行交流,掌握更好的沟通方法,学着处理问题。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小朋友们必须对游戏目标、要求完全掌握,认真分析,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教师在旁要起到组织和协调的作用,不能让游戏大范围地偏离主题。

5. 教师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的言谈举止

幼儿有着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家长以及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的行为造成影响。而教师是和孩子接触较多的人,必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从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开始,就积极和孩子们打招呼、问好,让孩子们也形成用礼貌用语、热情打招呼的习惯。另外,教师也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日常用语,一定要文明,不能说脏话。如果发现孩子有说脏话的习惯,就应该及时给予纠正,对于行为举止文明的孩子要给予鼓励,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健康、文明的大环境下成长。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小问题中往往蕴含着大道理,这些问题儿童也不一定会完全消化,但是一定会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去总结经验,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使问题的有效性逐渐提高,争取让教育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摘要: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基地,对儿童未来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启蒙作用。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对儿童们的品德教育非常重视,这已然成为判断幼儿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可是,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品德教育完全融入渗透,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所以,文章就幼儿教育中对品德教育的渗透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希望为日后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品德教育,幼儿园,渗透

参考文献

[1]史海芸.培养儿童美德传承中华文明——幼儿园品德教育研究[J].学周刊(a版),2014,(3):221.

篇4:浅谈幼儿品德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品德教育渗透环境活动家庭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91-02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那么,怎样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品德教育的熏陶,真正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呢?

一、有机融合、注重环境的潜移默化效能

一是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人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核心,教师的待人接物,说话方式,行为举止,穿着打扮都在有意无意地影響着幼儿,所以教师要时时处处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以教师的积极性、兴趣性诱发幼儿愉快情绪,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向幼儿显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为习惯,引导幼儿发现、分辨身边世界中的真善美,诅咒、厌恶身边的假恶丑,让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中受到熏陶。

二是创设展示道德美的环境。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品德教育需要布置环境。如:以"我是中国人"主题的爱祖国教育环境,以"谁的小手本领大"为主题的爱劳动教育环境,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爱父母、爱家庭教育环境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重点,幼儿的品德在师生共同布置的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可开展"娃娃家"、"图书大家看"等活动,帮助幼儿培养友爱合作、慷慨大方、共同分享等良好品德。

二、有效整合、注重教育教学活动的潜移默化功能

一是在各科领域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抓住各科特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有机渗透。教唱《毕业歌》时,开展"我要感谢的人"活动,让幼儿表达、交流:"我们就要毕业了,在幼儿园学习的这几年里你最想感谢的是谁呢?你怎样来表示感谢呢?"有的说要感谢老师,有的说要感谢阿姨,有的说要感谢XXX小伙伴,还有的说:我会经常给你打电话的,有的互相抱在了一起。天真稚嫩的话语,留下了他们对老师、阿姨和小朋友的爱。再如:在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之后,开展"扣纽扣、系鞋带、穿衣裤"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自己穿鞋系鞋带、穿衣系纽扣、互相帮助等自理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利用节日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一年四季有不少的节日,可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的感恩教育:教师可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日期,同时,要求幼儿了解妈妈、阿姨、奶奶的辛苦,从中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尊敬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妇女们的情感。节日当天,引导小朋友把亲手做的大红花、节日贺卡献给妈妈、老师。还要求幼儿在家为妈妈、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进行交流。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懂得了尊敬妈妈、奶奶等长辈,知道了感恩。结合"五一"、"十一"、"九九重阳节"等节日,组织幼儿收集、倾听、观看、说唱、表演、绘制、剪贴等,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进行品德教育,深化幼儿道德认识和情感。

三是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进行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渗透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应当从情感教育入手,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入园时,启发幼儿"问好"、说"再见"; 盥洗时,提醒幼儿排队不推也不挤、节约用水等,教育幼儿守纪律,讲谦让;进餐时,要求做到碗里、桌上、地上都干净,进行爱惜粮食、不挑食的教育;午睡起床让幼儿自己整理床铺与衣服、翻好衣领,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让幼儿轮流做值日生、归类玩具、摆桌椅、整理图书、给自然角的种植物浇水,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进行竞赛性游戏时,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使幼儿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会胜利的道理;在玩跳皮筋、跳绳、拍皮球游戏时,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器具;走独木桥有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教师及时而恰当地进行勇敢与尝试教育。

三、双向教育、注重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功效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社会和幼儿园无法比及的。教师应采取打电话、写便条、个别交流、召开家长会等行之有效的形式,与家长密切联系,宣传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向家长发出倡议:给幼儿自己动手的机会,家长不要包办代替。要求家长树立自身的榜样,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互相尊重,互相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赢得孩子的信任和亲近,共同营造出道德修养的美好氛围;同时,家长在生活中对幼儿的做法要做出正确的评价,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为幼儿指明方向。

总之,优良品德在幼儿的人生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将幼儿品德教育渗透在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以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中,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做好准备。

篇5:浅谈幼儿品德教育的渗透

雁江区清水乡中心小学文德旭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总目标。我觉得只靠这科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做一个品德修养较高的学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呢?

一、利用英雄,教育学生知荣辱。

以时代英雄,进行思想教育。如《小英雄雨来》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根据地的人民配合八路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出现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事迹。小英雄雨来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热爱祖国、不畏强敌、、勇敢机智的好品质使学生深受感动,我乘机教育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以作者为榜样,学习他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热爱祖国、不畏强敌、、勇敢机智、顽强坚韧的意志,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和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和英雄相比,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掉陋习,争做优秀学生呢!

二、利用典型人物,教育学生真诚处世

学习《十年后的礼物》课文讲十年前,音乐家爱德华与守林人的女儿

达格妮相遇,答应十年后送她一件很好的礼物,果然,十年后她收到了最好的礼物 ——《献给守林人女儿达格妮》,使人感受到礼物的珍贵,从而感受到大音乐家爱德华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让学生想想自己信守诺言吗?今后该怎么做?学生非常感动,讨论时,有的红着脸说出自己失信的事,有的认识到说谎话的错。大家都说今后一定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学习《月下浆声》,课文中的小姑娘退还“我”无意中多给的鱼款,她在万般无奈之下多收了三角钱的鱼款,然后用一把大葱来补偿鱼款。“我”被姐弟俩的诚实深深感动了,以至每夜都想念他们。结合学生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对学生适时教育,效果很好。

三.学习欣赏大自然,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大自然是画家,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画卷;大自然会说话,为我们讲述了丰富的知识;大自然是奇妙的,它让世界 千变万化;大自然是伟大的,它时时带给人们震撼。我让学生读古诗,了解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怀。《海上日出》作者称赞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表达作者对这一大自然壮观景色的无限赞美及光明之情。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学会写大自然的美景,热爱大自然。

四、了解中华文化,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先人的光辉足迹令人怀想。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心正笔正”的书法家柳公权,著名艺术家梅兰芳„„他们一个个动人而曲折的故事,在告诉人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肩负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伟大使命。我在教学《孔子》这一课时,让学生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一书记录了孔子平时的言行,在这部著作中,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

家学说,教导学生怎样为人处世。在教学《“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这一课时,让学生知道柳公权是唐朝著名的大书法家。他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让学生感受柳公权正直不阿,为国为民的优秀品质。在教学《梅兰芳》这一课时,让学生知道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一次次地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迫于无奈,不再登台,他的生活日渐窘迫,但他仍然坚持,等待抗日胜利。让学生理解他不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的精神。

五、欣赏名著,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让学生欣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这是一个斑斓而奇妙的文学世界:透过天窗,我们仰望星空,寄托梦想;一只小猫偷吃年糕时,竟然发现了许多“真理”,让人哑然失笑;至于大闹天空的孙悟空碰上二郎神,假扮土匪的杨子荣面对匪首的考验,喝醉酒的武松遭遇到老虎,又该是这样的精彩的场面呢?学生在阅读《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时,了解他们大战的故事,让学生理解猴王的机智勇敢。学生阅读《杨子荣借题发挥》时,知道侦查员杨子荣在虎穴中与座山雕斗智斗勇的故事,学习杨子荣的沉着、机智、勇敢。学生阅读《武松打虎》时,知道武松酒后在景阳岗上次手空拳打死猛虎的事,学习武松机智勇敢、无所畏惧的英雄性格。

六、利用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在写记人的习作时,先让学生们谈了现实生活中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致的关怀,但自己不知道感激,反而嫌父母啰嗦,学生们不但反省了自己,还决定在以后的生活中珍惜亲情,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然后学生以自己的父母为题写一篇作文。因为学生最了解自己的父母,写出了一篇篇的生动感人的文章,描写出了慈祥的父母伟大的爱,同时也写出了学生力尽孝道。相机对学生进行尊敬父母的教育。

(二)、在写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时,以雷锋的事迹为例,学生听了雷锋的故事后,很受启发。然后在身边找小雷锋,写出了很多助人为乐的故事,也发现了不少的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学生。不但教育了学生助人为乐,还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学雷锋。

篇6:浅谈幼儿品德教育的渗透

摘要: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们深深地感觉到:思想品德教育处处充满着生命的因素,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本文从分析教育现状入手,对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初步的探索,围绕“思想品德教育应结合自身特点,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开始,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感受生命、体验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渗透生命教育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是一柄双刃剑。人们在获得更多幸福和快乐的同时,也在追求生命存在意义的历程中,越来越迷失生命本身的价值。尤其是近段时间,有关中小学生自杀的报道时常见诸于报端。特别是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和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迫于对就业的压力和高考的压力而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反响。这难道不会引起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忽视了自身的逻辑起点?我们的教育是否应该有生命的意识?因此,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古人云:人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真正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本质是对生命的关怀。我们认为:这也是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并大力推行的教育模式。作为基础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众所周知:教师和学生,他们都是有着活力的生命的个体,而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本,确记录着生命的跃动,而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则体现着对生命的感受、善发出内心真挚的情怀,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就使得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新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着重提出了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具体说来,思想品德教育要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进而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通过在思想品德课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学生能肯定自己,承受困难,超越自我,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从而不至于导致学生心态的不正常,而越轨。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向学生渗透生命问题”的意识

我们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一定要建立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要针对普通人所遭遇到的生死问题给予相应的知识传播。因为生命教育与一般的知识性教育不同,具有强烈的实践品格,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有问题意识,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种种问题为核心,来开展教学活动。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突出舍己为人、舍生取义、舍小家为大家的集体主义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的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也亲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与品德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相当广,内容也相当复杂。我们要在继续中把学生的各种人生问题及解决方式的方法都归入到思想品德教学的范围,使其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根据对许多自杀及青少年杀人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在校青少年至少会遭遇四类大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尽快纳入教学内容之中。

1.交给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青少年们如何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父母子女的关系、朋友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我们的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传授这些知识时,首要任务就是要突出“问题”意识,用问题统帅课堂讲授。不必讲大道理,而要以问题为核心来展开,要用生动而具体的实例来佐证大道理,,再升华出相应的一般道理。比如:与同学有不同的看法怎么办?与他人意见不和甚至吵了架怎么办?怎样与老师和父母更好地沟通?男孩子如何正确地向心仪的女孩子表达爱慕之意?女孩子又如何友好而又不损害对方自尊心地接受或拒绝对方的求爱?在社会上遇上不正常的状态怎么处置?如何与陌生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2.交给孩子们正确地对待物欲的方法。

从古到今,人的本性是物质欲望无穷,关于这一点本来无可厚非,无所谓对与错,但人有理性有文化素养,可以克制非份及过度的欲望。可是幼小的学生们确不同,因为他们还不成熟,还没有构建一种自我克制的机制,若放任自流,必定产生众多的问题,甚至导致自杀与杀人现象的产生。课堂上要讲授一些这样的问题:父母不让看动画、打游戏怎么办?大人不给钱买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怎么办?还有诸如竞争压力下的相互攀比问题;如何正确地对待欲望,采取哪些的合理的节制手段;嫉妒心理,等等。

3.交给孩子们正确地对待学习压力的方法。

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告诉孩子们:怎样正确地对待考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什么好处?如何寻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以减轻学习的压力?以及正确对待分数及排名顺序?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成功观念,生活中要养成提得起放得下的良好心态,要树立“平平淡淡就是福”的观念,告诉学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社会精英,一个人成功的途径有多种,不要钻死胡同,此路不通另辟新路,记住:“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

4.向孩子们传授一些涉足社会的相关知识。

孩子们总有一天要走入社会的,在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前。老师们要给孩子们讲授一些如何涉足社会?如何看待社会的阴暗面?如何在社会上与人交往?怎样正确地阅读恐怖小说、观看恐怖影视?怎样合理地玩网络游戏?等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摆出来,让学生们进行比较、讨论、选择,最终达成某种一致,这样既内化了孩子们的品德与习性。又让他们初步了解了社会这个大染缸的内涵。

我们认为,处理好了这四类问题,便可以相当程度地避免孩子们走向自杀或使用暴力。

三、在生命教育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在具体的生命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有问题意识外,还必须贯彻以下几种原则方能使我们的教育逐步趋于完美:

1.螺旋式推进的原则。

在课堂内容设置上,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程度,从最基础的内容着手,逐步加深教育内容。比如在校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快乐与幸福教育;而青壮年的生命教育则为成功与事业教育;老年人的生命教育则侧重休闲、养生、保健教育。要按照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按地域规划,分层推进,逐步达到全面推动发展。

2.知行统一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生命。

3.互动结合的原则。

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校教师的传授来接受教育,通过家长、社区、医院等机构、团体的帮助使生命教育的内容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还要倡导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互动来接受教育,更要引导学生注重自救、自律和自我教育,增强其在困境中的巧妙运用技能和求援的意识。

4.与青少年身心发展一致的原则。

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要依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选择贴近青少年生活和实际,与他们成长、发展、学习、交往密切联系的具体事例,进行科学组织与编排,既要有利于他们能够接受,又要方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5.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原则。

生命教育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落实生命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家庭,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技能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撞击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用生命灿烂生命,以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提升学生生命的品质,让学生捍卫生命的尊严,实现生命的价值,思想品德课自身也要珍惜、尊重学生的生命,对学生的生命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并遵循其生命规律,提升学生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成为戕害学生生命和阻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工具。让思想品德重新回归到人,回归到自然。既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做出的心灵的选择,也是思想品德教育走出困境之路的有效途径。思想品德教育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教材。思想品德教师应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素材,并把这部分内容放在首要位置。

除此之外,生命教育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同时,也要把教师精神生命的成长放在一个重要位置,让教师真正回归人,关注对他们的生命教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满生命活力,才能用生命感悟生命、激活生命,从而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为人师表,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篇7:浅谈如何在幼儿园中渗透环保教育

周桂津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设环境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一名教师,从小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工作中,我通过学习《纲要》,现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浅谈一些在幼儿园实施渗透环保教育的看法。

一、创设优美环境,萌发幼儿的美感

美好的环境造就美好的心灵,不良的环境造就不健康的心理。老师都知道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获得的,如果一个幼儿园果皮满地,到处是脏水、垃圾,没有绿化,教师随便践踏青草,地上垃圾老师熟视无睹,孩子耳闻目睹,长大了又怎么回成为一个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人呢?为了让幼儿在美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必须要优化环境。给幼儿设置一个美好的良好环境,我认为创设良好的环境首先注意创设绿色的环境。因为绿色充满了自然气息,绿色给人带来生机盎然的感觉,绿色使人精神焕发。我们教师可在园内开辟自然角、种植园、饲养区„„,经常带孩子们参与其中,他们在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玩一玩中了解自然界,从而激起他们对身边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潜移默化地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寓教于乐,一日生活中将教学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我觉得寓环保教育于各科教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我们平时开展的主题活动中,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中都渗透着环保教育,我们;老师要学会适时教育孩子。如在音乐活动《春天》中,老师在引导幼儿认识春天的景色时就可以教育孩子学会观赏风景的同时要注意爱护花草树木;在美术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幼儿利用废旧的物品来参与制作,如制作公共汽车,老师可以让幼儿利用纸盒等废旧物品来制作;在科学活动《不同交通工具》中,我们可以让幼儿认识不同交通工具的同时要引导幼儿懂得公共的礼仪礼貌,如在车上不能吃东西等。

另外,幼儿环保行为的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是一日之功。我们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更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行为进行环抱教育时,更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行为加以强化,幼儿就由不自觉到为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根据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提出“五学会,五不”的要求,既学会正确用餐,不掉饭粒;学会垃圾的回收和分类,不随地乱扔垃圾;学会主动入厕。不随便大小便;学会走路轻,做事轻,说话轻,不大声喧哗;学会开小水,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不浪费水的好习惯。平时,我们教育孩子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纸张、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一日活动中,我们都会带给幼儿去园外捡纸屑,看到地面上果皮纸屑捡起来扔到果壳箱里,并在班中开设“环抱地球小卫士“奖,即使奖励他们,从而使孩子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如一次秋游活动,以前孩子把东西吃完了就乱扔袋子、果皮,而这次他们自发带上垃圾袋,在秋游途中孩子们都能自己地做到把秋游吃下的果核、饮料瓶收入袋中。我们还与幼儿共同收集废纸,易拉罐,不把它当作垃圾扔掉。只有教师坚持贯彻下来,幼儿才能逐渐转化会自觉行为,培养幼儿从小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围绕环保教育,开展一系列活动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都是传统的环境教育日。教师可以设计“造绿、爱绿、护绿”人人争做“绿色小天使”的活动,带领幼儿每人种植一棵小树苗;还可设计“做一个小小鸟专家”的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开

展“地球日”活动,通过游戏、制作、参观、谈话、实验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地球的教育,使幼儿懂得保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地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保护地球从一点一点的小事做起。开展节约用水的教育,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有什么用,组织幼儿参观自来水厂,了解干净的水是怎么流到我们家里的,组织幼儿知道这些污水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同时让幼儿知道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性。导之以行,促进幼儿环保行为的养成四、环保教育要家园相结合家庭教育具有幼儿园教育所无法比拟的随机性和个别性,因此教师应努力加强与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要求,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1)家长要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做到处处为孩子榜样,多阅读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书籍,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比如不随地吐瘫,不乱丢瓜皮纸屑,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高声喧哗,不制造噪音声影响其他人的生活等。(2)建议家长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请家长利用晚饭后或休息日带孩子到田野里走走、看看、玩玩、对幼儿的不良习惯随时纠正,给孩子讲解关于动物、植物、自然想象等环保方面的知识,从而萌发出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3)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孩子由于人类的任意砍伐,森林遭到破坏,所剩树林无法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温上升。在平时少用塑料袋,塑料杯,最好用纸袋、篮子、减少白色污染。

篇8: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

1 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 总喜欢模仿别人的行为和动作, 但他们因为年龄尚小, 是非判断能力还比较弱, 无论别人的行为是好是坏, 他们都会模仿学习, 而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最高, 是他们崇拜的偶像, 又是模仿的主要对象, 因此, 我们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 随时随地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要为幼儿树立起学习的榜样, 让他们在良好的模仿内容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师本身的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时刻做幼儿的表率, 真正把德育落实到每个教育环节。这样, 久而久之, 幼儿就会自然而然养成有礼貌、讲文明的好习惯。

2 把教育渗透到各种活动中去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有其各自不同的活动特点, 怎样才能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去呢?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结合每一个活动的特点, 进行有效渗透。

2.1 节日活动

一年四季, 有不少节日, 我国在欢庆节日的同时, 利用节日, 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爱阿姨教育;“五·一”节进行劳动教育;“十·一”节进行爱国教育;等等。每次节日教育为期数天到数周不等, 分节前、节日、节后三步组成一个系列。在活动中渗透有关德育内容。从中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尊敬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阿姨们的情感。一系列的活动, 使幼儿逐步懂得了尊敬妈妈等长辈的道理, 产生了尊敬长辈之情。在家里, 小朋友们争着为她们做好事的事例层出不穷, 杨杨小朋友说:“妈妈上班回来还要做饭洗衣, 她的手都有开裂了, 我要做妈妈的小帮手。”

2.2 参观活动

组织幼儿参观新工房及有关建筑物, 参观工厂、田野、公园、少年宫, 等。幼儿了解人们的劳动, 激发幼儿爱自然, 爱家乡、爱祖国、爱人类的情感。

2.3 娱乐活动

幼儿喜欢看表演, 也喜欢参加表演, 因此, 在娱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 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如通过故事表演《小羊过桥》教育幼儿互相谦让, 通过歌表演《泼水歌》, 教育幼儿和同伴友好相处。

2.4 体育活动

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 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 教育幼儿团结一致, 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在以高跷、抛双球、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 教育幼儿互谅互让, 不争抢活动器具;在偶发事件中, 当在激烈奔跑的游戏中, 幼儿不慎突然摔倒;当活动场地受到干扰, 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当幼儿要钻过障碍物, 走过独木桥, 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 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品德教育, 在操场上小班幼儿在玩“找我们的国旗”的体育游戏, 大班在学着长征中解放军战士“过铁索桥”的体育游戏。

3 在主题教育教学环境中渗透德育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当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 从全面提高每个幼儿的素质入手,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师能让幼儿园的环境都会“说话”时, 才能为幼儿创设一个清洁、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环境。

3.1 创设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墙饰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把品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幼儿生活的环境中。如在“我们的祖国真大”这一主题创设中, 为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我们布置了“各族娃娃手拉手”、“可爱的中国”、“中国雄鸡图”等, 在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图片、材料、布置展览的过程中, 在真实、健康的情绪感染下, 幼儿熟悉了家乡的地理位置, 了解了家乡的名胜古迹, 努力使墙面会说话, 激发了幼儿的爱国热情, 陶冶了情操, 增强了幼儿名族自豪感, 充分利用墙面和空间展示幼儿作品, 建立了主题学习互动墙, 使活动室充满童趣, 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幼儿在师生共同布置的生活环境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3.2 创设德育教育区角环境

各班级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辟了多样的活动区角, 丰富了活动区的材料, 给幼儿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 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 可以自由地选择各种实践, 满足自己参与社会的愿望和情感的体验, 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可利用活动室的边角, 建立“我是小小工程师”、“智慧屋”、“图书大家看”、“我有一双小巧手”等活动角, 幼儿在这里可以自由探索, 快乐游戏, 他们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遵守纪律。活动角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往空间, 使他们懂得了相互谦让、团结协作、互帮互助, 使活动区角成了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场所。

3.3 创设自然角环境

在自然角种植各种花卉, 饲养金鱼、乌龟、小螃蟹、蝌蚪等动物。通过孩子们每天的观察、为植物浇水, 喂养小动物等, 培养幼儿对动植物的喜爱、做事细心、持之以恒的态度。在充分分享自然给他们带来情趣的同时, 也激发着幼儿自己参与劳作的积极性。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 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这样具有浓郁的品德熏陶氛围的环境, 如春风化雨般的滋润着幼儿的品德, 在品德的知、情、意、行诸方面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陶冶。

4 家园互动, 搭起家园共育桥梁

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要求幼儿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而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可谓影响深远。幼儿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 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一场所。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 成员之间的团结和睦互相尊重等, 这些无形中会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影响, 具有潜移默化影响力。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家园合力, 同步培养,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 都要给幼儿一个正确的发展导向, 家长要以身作则, 成为孩子成长的表率, 在与孩子相处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去感染影响孩子。其次, 激发幼儿爱的情感, 家长要教育幼儿学会关心长辈, 为他们分担忧愁, 学会分享, 为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次, 培养幼儿勤劳、俭朴的品质。根据孩子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道德修养, 让他们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不断成长。

通过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我们感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 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 即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 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以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尽管, 我们已初步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但这仅仅是我们的教育实践和探索点滴, 今后将更深层次地研究幼儿德育的问题, 继续寻求幼儿教育整体优化的途径, 从做中学, 学中改, 使我们培养的幼苗健康地迈向新生活。S

参考文献

[1]欧阳睿智.培养孩子高尚品德的66种方法[M].海潮出版社.

[2]隋波.浅谈当前幼儿的品德教育[J].成才之路, 2001 (01) .

[3]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9:浅谈幼儿品德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学前儿童 品德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32-01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辨别能力弱,认知的方式建立在具体形象性思维上,因此幼儿园的德育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之中,把思想品德教育具体形象化。

一、在幼儿生活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日常生活中广泛多样的道德教育因素,为形成幼儿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养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教师多加关注,随时观察幼儿行为动态,抓住时机进行随机教育,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契机无时不在,无所不在,教师给予的一个满意的目光,一句赞扬的话,一个微微的点头,都是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强化,美德的渗透胜于任何说教。

二、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到品德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获得生活经验、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体验快乐。虽然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有很多种,比如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建构游戏、音乐游戏等等。游戏没有固定模式,但游戏的组织形式只有两种:一是由教师发起并组织的游戏,二是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形式的自主游戏。

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不同游戏的类型特点,以及孩子们的现实需要,选择侧重点,在游戏中采取适宜的教育行为,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品德影响。

三、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有多种形式(集体、分组、个别),这里主要指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素材。比如故事教学,哪些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强化,哪些应该给予弱化,是值得教師深思的。

品德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品德教育因素,使教育活动更有价值。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孩子的情绪情感,"以情感人,移情育人"从而实现教师期待的品德教育目标。

四、重视环境对幼儿品德教育的影响

所谓环境,是指影响人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对于人来说,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真正给人的身心发展以巨大影响的是社会环境,它由人生活于其中的各种社会条件、社会关系、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经过改造的自然等因素构成,决定着人的社会化程度,决定着人身心发展的内容、方向和水平。实践证明,人的任何活动都与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幼儿园的环境有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物质环境,主要指幼儿在园的生活环境,其中设施设备安全,卫生是基本要求,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二是精神环境,布局科学合理、安全美观,充满温情的园所环境,和谐、融洽的家园关系、师幼关系和生生关系无一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影响。

幼儿园的环境不仅有美化、绿化、儿童化的要求,而且有教育性和艺术性要求。比如:在幼儿园户外的墙壁上,画一些小动物一起游戏的图案,在走廊墙壁上张贴"谢谢"、"你好"、"对不起"等文明用语,以及有关于"家乡"的图片等,发挥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使孩子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通过图片了解家乡,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情实感。

幼儿是善于模仿的,因此幼儿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为幼儿做表率,保持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行为习惯,亲切、和蔼、充满爱心的职业形象,有利于融洽师幼关系,使幼儿更有安全感。

不同的环境可以诱发不同的社会行为,因此建立团结友爱,活泼向上的班级常规也很重要。当幼儿中出现好人好事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宣传,引导幼儿争做好孩子。幼儿在正面积极的、和谐的环境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发挥家庭、社会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比如:节日里,久别重逢的亲人相聚,会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快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浓浓的亲情交流中得到传承。

综上所述,良好的品德修养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受他人尊重和欢迎的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品德的培养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从小培养,因此学前儿童的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需要通过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协作,从小事入手、从常规入手,从细节管理抓起,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将"德育"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在良好人文环境的影响下,达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李季湄.《回到基本元素去》

上一篇:我眼中的除夕夜小学800字作文下一篇:的通知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福建省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