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2024-06-24

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精选19篇)

篇1: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首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一、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一年级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本节课,根据教材的内容,编了一段森林运动会——跳远比赛的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孩子们会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故事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二、加强直观,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新知识。

根据儿童心理学,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是从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儿童最初学习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时,必须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从动作感知到建立表象,再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

本节课教学数射线时,我在第一个班上课是自己提问学生“怎样的线是数射线?”,一下子就套牢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到了第二班,我改变了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小熊练习跳远”,并用多媒体动态地演示出示数射线,让小熊一边跳一边动态的出示数射线,然后请学生在数射线上标出小熊每次跳远的落点,使学生们一下子就能说出数射线的特征:它是射出去的,并且是有方向、有刻度的线。它的特征不用教师多加说明,学生们就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最后,再来说说今后还能改进的地方: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数射线”的名称较陌生,应该在教学中多让学生熟悉数射线的叫法。另外,在比较两只小动物在数射线上跳远时,还可以加入在不同单位长度的数射线上比较的练习,让学生明白比较的前提是单位长度要统。

篇2: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练习部分的配套练习很简单,就是会在数射线上填数就可以了,这个学生都掌握的很好,但是在实际考试中,题目是有变换的,一有变换,学生就束手无策了。

引入我从熊猫在一条射出去的线上练习跳远开始,逐步渗透数射线的概念,这是一条射出去的线,它的起点从0开始,从0往右数,数字越来越大,且每格的长度都一样。在实际教学中,我让他们自己观察数射线有什么特点,他们是没有概念的,相反地他们都在观察那只熊猫和熊猫跳远那一条一条的弧线,两个班都有这种情况,所以没有人发现数射线每格的长度都一样这个特点,我后来点了出来,学生看上去理解了,但是他们对一格的概念很模糊,在练习中从几跳到几,跳了几格,大多数人都不会数几格,他们不知道怎样才算一格。

篇3: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一、闯关引入, 复习“双基”

师:春天到了, 有一群小朋友准备去春游,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我们跟着一起去吧!不过啊, 他们给你设置了两个难关, 通过了这两个难关才行, 你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生:有!

(课件出示) 第一关:

(指名回答)

师:23+30你是怎样计算的?56+3呢?

生1:23+30, 先算20+30=50, 再算50+3=53。

生2:56+3, 先算6+3=9, 再算50+9=59。

第二关:40-20+3=7-5+60=6-2+30=60-40+8=

(指名回答)

师:你能说说60-40+8=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吗?

生3:先算60-40=20, 再算20+8=28。

师:恭喜过关!那好, 现在让我们跟随一群小朋友一起上车吧!

【反思】“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在算理的本质上相同的, 都是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利用“相同数位相加减”的原理进行计算。因此课始设计闯关活动,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能迅速进入学习的高潮;在复习“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巩固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情境教学, 渗透“四基”

(出示教材中例4的情境图)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车上一共有45个座位, 已经有30人上车了。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车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师:让我们把三句话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生:车上一共有45个座位, 已经有30人上车了。车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指名列出算式, 板书:45-30=15)

师:单位名称是?

生:个。

师:45-30=15, 你是怎样计算的?

组织交流———

生1:因为30+ (15) =45, 所以45-30=15。

生2:把45分成40和5, 40-30=10, 10+5=15。

师:45-30到底等于多少呢?让我们通过小棒来摆一摆吧。首先我们应该摆出多少根小棒?

生:45根 (师在黑板上摆出4捆和5根小棒) 。

师:你是怎样一眼看出是45的?减30我们该怎样操作?谁来试试?

师:我们除了用“拿走”表示“去掉”, 还可以用虚线框来表示“去掉” (在黑板上画出虚线框) , 所以我们得到45-30=15。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计数器来想一想 (在黑板上贴出计数器图片) ,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5, 接下来, 减30怎么办?

生:在十位上去掉3颗珠子。

师: (在黑板上将珠子往上移并画出虚线框) 所以我们也得到45-30=15。

师:在刚才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中, 我们都是从45中的哪一部分里去掉30的?

生:用40减30的。

师:用40减30后再怎样算出得数?

生:再和剩下的5合起来得到15。

师:所以我们在口算45-30时可以像刚才xxx说的, 将45分成40和5;先算40-30=10, 再算10+5=15 (画出思维导图) 。

师:你能把这种算法再说一遍吗? (指名几个学生口述算法, 再和同桌互相说说, 集体说一说)

(板书:先算40-30=10, 再算10+5=15)

(提问:口答———车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师: (揭示课题)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减整十数”。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

师:那我把这里的数改一改, 你们还会计算吗?

生:会!

师:我们来试一试。 (出示:67-40=94-60=) 请你和你的同桌互相说说, 可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指名回答, 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反思】这个片段中由学生上车的情境, 引出探索45-30的计算方法, 并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让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这也是本节课中我最遗憾之处———本应让所有学生自己动手来摆一摆、拨一拨, 但由于平时在教学中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还不够, 自己对学生的掌控能力也还未够火候, 怕学生一操作课堂会混乱, 收不回来, 因此在本节课中并没有让所有学生都操作。《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总目标第一条就提出“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步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但是在本课中我的教学目标中还是停留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层面上。一个创新型人才除了知识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要有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不仅仅需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更需要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双基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它们需要在一定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因此在教学时, 由我完成的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操作活动其实应该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从用小棒摆一摆45-30的计算过程和用计数器拨45-30的过程中, 学生就能体会到从45里去掉30———我们都是先将45分成40和5, 从40里去掉30再和剩下的5合起来。在具体的操作过后我们去掉小棒和计数器的实物, 只留下与计算有关的对象———45和30, 进而概括出45-30计算的思维导图。人们把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那些和数学有关的东西析取出来, 去掉事物中那些感性的东西, 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 这样的思想就是我们数学基本思想中的“抽象思维”。

三、经验积累, 举一反三

师:刚才这45个小朋友要去春游, 学校给他们每人准备了一个苹果, 一共有45个苹果;已经发了3个, 还剩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

生:45-3=42。

师:单位名称是?

生:个。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讨论一下:45-3可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指名交流算法。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板书思维图, 一起说一说, 完成板书:先算5-3=2, 再算2+40=42)

篇4: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一、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 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三、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没有到此收兵,乘机追问:“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还知道那些?”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知道我家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可以开时、定时的”;“我知道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我知道表上除了有分针、时针外,还有秒针。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点”……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二、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達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三、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篇5: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数轴的正半轴“数射线”,知道数射线正方向,有起点(0),有单位长度。2.会在数射线上找相邻的数。

3.会在数射线上标出所缺的数,会借助数射线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数射线的特征(方向,起点,单位长度)教学难点:比大小。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它要“亮相”了。(课件演示)这位新朋友长得怎样?有些什么特点?

板书:起点,每格一样长(单位长度),从0开始数,越往右数越大。这是一条往右射出去的线,上面标有数字,所以我们叫它“数射线”。(揭题)

二、相邻的数

我们知道数射线上有很多的数,我们来找找“1”的隔壁邻居是谁?

我们把0和2叫做与1“相邻的数(整数范围内)”,0在1的左边,2在1的右边。数射线上找4、9的相邻数。

隐去所有的数,数射线上找5、7的相邻数。

小结:相邻的数就是与这个数连在一起的左右两边的数。

三、有规律的数数

现在,老鼠、兔子和袋鼠要进行跳远比赛,我们可以用数射线来量一量看看跳的有多远。(课件

演示)

谁能把它们跳得过程说一说?

引出1个1个数,2个2个数和3个3个数。齐数。

三、在数射线上比较两数的大小

谁能用式子来表示它们的比赛结果?如:1<2或2>1

小结:可以把比较的2个数放到数射线中去看,谁在右边谁就大。现在斑马也要来参加比赛,看看它跳得有多远?

现在我们把它们四个的比赛结果表示在1个式子里,你会吗? 5>3>2>1或1<2<3<5 小结: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时,可以先把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然后用<或>连接。

四、动脑筋

2<()

5>()

五、总结:

篇6: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整堂课教学以三步导学模式进行,在检测导结环节中统计发现孩子们练习的正确率很高,只有个别孩子在个别题目中出错。面对着如此的局面我本应该高兴,可是总感觉好像还缺点什么。下课以后我立即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反思,与同行进行了研讨。现将本节课的成功与困惑总结如下:

成功的地方有:一.上课伊始,通过题组的形式复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唤起小朋友对计算的兴趣,同时通过询问“32+4”你是怎么算的,复习算法,为孩子能够把算法迁移到今天的学习中埋下伏笔。二.数学教学专家经常讲: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出示教学主题图后,我采用了较为开放的方式请孩子自由选择信息进行提问。这一方面训练了孩子选择信息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提问能力。小朋友能够全面的提出问题并正确列式。三.在练习的处理上,“想想做做”2有三组同类练习。我没有一次性的全部出示完毕,而采取分步的策略,先出示第一组4+8,34+8,54+8,84+8,先请孩子轻声的读一读,然后独立计算。计算后,请孩子充分的交流,“通过计算这一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刚开始孩子说的比较表层化,比如都是加法,第一个加数个位都是4,第二个加数都是8等等,这些都是从算式本身观察到的。后来有个孩子讲到得数的个位都是2,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计算过程。我紧接这追问:为什么得数的个位会都是2呢?在这样的引导中孩子回忆到这一组题目都是先把个位相加,都是先算的4+8,所以得数的个位都是2。我认为在计算教学中,通过题组练习引导孩子去发现规律,不是为了发现而发现,而是在发现规律后能够运用所发现的规律去提高运算速度。因此,在接下来的两组练习中孩子完成的很顺利,正确率很高。这也体现了学以致用。

虽然有一些优点,但对于本课的教学仍有一些解不开的困惑。其一:在教学24+6和24+9时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改动。没有让孩子通过把摆好的小棒圈一圈的操作来理解24+6和24+9的计算方法,以分解式取而代之。通过计算24+6的分解式,在计算24+9时孩子很好的进行了迁移,能够正确的写出分解式并进行计算。可是这样一来,却钳制了孩子的思维。在课前我隐约的认识到了这种教学策略的局限,因此,在教学完24+9时,我又问孩子,除了这样的方法,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此时孩子的回答:可以通过使用计数器来计算,可以通过竖式来计算等等,始终没有出现教材中的:先算24+6=30,再算30+3=33。突然想起来 郑毓信教授在一本书里举到的一个例子:一个母亲带领幼儿园的女儿和三年级的儿子去吃饭,每位198元,轮到买单时母亲问孩子应该付多少钱?儿子说,“给我纸和笔,我需要通过计算得到”,而女儿通过简单的口算得到答案,可是几年以后同样的场景同样的问题,儿子、女儿的回答却是惊人的一致:“给我纸和笔”!在我心中最优质的教学是要发散孩子的思维。可是在我们现如今的教学,(包括郑教授的例子)通过教学的优化却在紧致、缩小孩子的思维,我今天的教学也是。在我的这样一种引导性教学中,孩子的思维窄化了。面对此种情况,我有些担心,有些困惑,不知道孰对孰错?

其二:摆小棒的价值何在?在教学24+6时,我要求孩子通过摆小棒的方法来求得正确的答案。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孩子不会摆小棒,或者不愿摆小棒,摆小棒流于形式,成了教学过程中的.花架子,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作用不大。本来,教材设计摆小棒的环节,是希望通过摆小棒来理解24+6的算理与算法。可是,在我们学校绝大部分孩子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之前都能够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孩子是自觉的迁移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即采用分解式的方法。孩子已经超越了实物操作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摆小棒还有没有必要?如果有必要它的价值何在呢?思前想后,我给自己的教学找了这样一个理由:摆小棒在我的教学中起到一个验证的作用,它的价值就在于检验由已知迁移来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有效。小棒的作用由帮助理解变为了帮助验证。

篇7: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努力希望能体现以下几点: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我设计的情境是买玩具:电动赛车的价格是36元,小明带了8元钱,想买一辆赛车还要攒多少元?引导学生列算式:36-8,由个位不够减,引发孩子拆十,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在引导学生探索36-8这一道退位减法之前,我先联系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29-7,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我首先给他们时间让同学们独立的想6-8不够减怎么办?展开同学间的互说互摆环节,通过自想——反馈——互说——互摆——再反馈,让学生自己探索实质。

3.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算法,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是优化练习。注重练习设计中的生活性、典型性、层次性、多样性等。

5.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游戏活动的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节课的不足之处:

1、学生在讨论36-8=?时,由于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所以方法较多,但对算法优化时对基本算法强调不够,致使学生在本节课中没有牢固地掌握16-8=8,20+8=28这种基本方法,所以在口算技巧方面效果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机智得做到“收”、“放”自如。

篇8: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 教师希望用数学的方式学习数的概念, 但是学生还停留在自己生活经验层面的理解上, 这在教学中就呈现出了很大的冲突, 影响着概念教学。

这样的情况在小学生课堂数学概念学习中经常出现, 不由得引起我们的反思:影响学生进行数学概念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概念学习活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我们用前概念的理论来解答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这两个问题。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的知识前, 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 这些概念具有生活化和片面性的特点, 在正式的课堂学习中, 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用前概念来解读正式的概念, 这正是教师进行概念教学的基础,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 老师必须分析学生前概念的几种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

一、影响小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前概念分析

要弄清楚学生概念学习的前概念影响因素, 我们需要首先弄清楚方向, 即概念教学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在此基础上弄清楚起点, 即进行前概念的情况分析。

(一) 小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意义和内容

数学概念是代表一类享有共同数学特性的人、物体、事件或观念的符号,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的基石, 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单位, 建构科学的数学概念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科学的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将大量的数学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单位, 从而大大简化了思维过程, 用科学的数学概念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 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概念的学习内容包括概念的数学符号、内涵 (概念的数学意义) 、外延 (概念所代表的生活实例) 、规则 (概念所蕴含的数学关系) 。如在“数的认识”教学中, 学生就要弄清楚数的意义 (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数的组成 (基本的计数单位) 、数的读写 (根据数位顺序表读写数) 、数的排序 (大小比较) , 为了进一步研究数, 有时还需要将数进行分类和命名。

(二) 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前概念分析

小学生在进入正规学校学习之前有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掌握的数学概念, 由于之前的学习大多呈现非数学思路的特点, 这些数学前概念如果和科学数学概念是一致的, 学生的概念学习活动就很容易进行, 如果不一致, 就会成为不良的学习影响。所以, 必须分析出学生的前概念的制约性影响, 这是进入数学概念教学的基础, 我们以“数的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访谈, 让他们说出对数的意义、数的组成、数的排序的原有认识, 发现了前概念对数学科学概念学习的几种影响:

1.数学概念内涵理解模糊、狭隘

学生对数学概念究竟是什么理解不完整, 或者不清晰。例如“1的认识”, 很多孩子知道一个人, 一个萝卜, 这样的单个物体可以用1 来表示, 但是一家人、一筐萝卜这样同类物体的一个集合能用1来表示却很困难。

2.数学概念外延的错误认识

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生活的联系不了解。如;当我们在生活中寻找能用8 来表示的物体时, 有的孩子说, 葫芦也可以用8 来表示, 很明显他认为葫芦的形状像8 所以可以用8 来表示。

3.数学概念规则未能建立

很多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符号层面上, 对于内部的关系性规则不能理解。如在一年级数的认识中对计数单位不明确, 计数的位置原理缺乏模型。在认识12 这个数时, 他更多的认为是1 和2 放在一起, 1 放左边、2 放右边这个数就是12, 很难把12 具象为1 个10 和2 个1 组成的数。

二、设计有效的课堂数字学习活动

在数学概念学习活动设计中, 要将相关的影响因素考虑进来, 尽量消除负面影响。

(一) 设置概念的认知冲突情境, 暴露学生的数学前概念

课堂上我们首先要暴露学生的前概念, 才能充分了解学生有什么样的认知基础, 认知有无偏差甚至错误。使他的非正式认知外显, 发现学生共同的前概念和学习新的数学概念时的难点, 从而寻找到师生共同学习的最佳起点。这样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教学活动才是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创设学生独立面对学习对象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本来的想法。

如, 在学习一年级1~5 的认识时, 我们让学生画不同的数字实物表象, 丰富数的意义认知。在认识“1”时, 课前让学生画能用1 来表示的物体, 发现学生会画:1 个人、1 个萝卜、1 个太阳、1 本书等较小单个物体, 而1 筐萝卜、1 座山、1 条河等较大物体或是1 个集合, 学生就很少涉及, 老师就清楚地知道学生认知的起点在哪里, 课堂上教师在“1 个萝卜”和“1 筐萝卜”“1 块石头”和“1 座山”的对比中, 学生能真正理解到“1”可以表示1 个个体 (1 个萝卜) , 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 个集合 (1 筐萝卜) ;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 (1座山) , 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1 块石头) 。

(二) 建立科学的概念实践模型, 丰富学生的数学概念感性认知

在学生暴露了前概念之后, 老师需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感性认知, 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知道概念的外延和意义。

小学生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多是借助生活中的多种原型, 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掌握概念的, 所以在学习中老师要允许学生使用他们自己非正式的问题解决策略, 然后指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向更有效的策略和更深入的理解发展, 并在活动中大致形成一种普遍持有的模型, 这可以是视觉的、语言的、情境的支持, 帮助他们把自己的经验与正式的数学词语、符号和方法联系起来。以一年级“数的认识”版块教学为例, 我们有这样一些方法:

1.猜:用猜的活动让学生对数的大小、位置有更明确的认识

2.拿:训练孩子对数量的估计能力

3.摆:培养学生对数的整体把握及对计数单位的深刻理解

例如, 在认识11~20 的时候, 教师首先让学生摆不同数位的数字符号实物, 建构数位位置意义。让他们拿出十几根小棒摆放在桌上, 并能让别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很多孩子自然就想到把十根和单根的分开, 这时老师再指导他们用一根绳子将十根的捆上。接着再闭眼想, 在脑海里浮现11 根, 12、13、14…20 的具体图像。这个时候慢慢的他们的头脑里就建立了整捆和单根的区别, 我们再来教学计数单位和数位的认识, 学生就有了数位的基本模型。

(三) 提供比较鉴别的概念情境, 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

学生对概念有了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感性认知后, 教师要提供比较、鉴别的情境, 让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既理清自己的思路, 不断深化自己的数学理解。

以数的认识为例, 我们经常运用这样的方法提供比较情境:猜一猜我想的数, 谈一谈我的想法, 说一说我的进步。

如, 在对数的大小认识中, 我们在课堂中还有一些以同桌为单位进行猜数比赛, 甲面对黑板, 乙背对黑板, 教师在黑板上写数字, 甲猜数, 乙提示“比这个数大一些 (或大得多、小一些或小得多) ”。比一比哪一对猜出的数最多。“猜数”这一数学游戏非常有意思。游戏中通过一个同学想数, 另一个同学来猜, 两个人在用数学语言不断交流, 不断修正数的大小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加深了“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这些数学语言的理解, 更加体验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 激励数学概念的表达内化, 确保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思维认知

对概念的学习学生需要由知觉水平上升到思维水平上的认识和运用, 这样才是完整的,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运用概念的机会, 让学生将概念表达内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并摸得着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数学对话, 在数的认识中我们会提供表达的情境, 让孩子在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 凝练对数的认识, 有利于对数的认识更完整和深刻。

在集中认识了10 以内的数和100 以内的数后, 可采用说说“我最喜欢的数宝宝”的活动, 在叙述自己选定的数的时候, 可以从形状、组成、相邻数、数的分解组成和相关的式子等来叙述。让孩子将数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加深对数的内涵、外延和计数原理等的认识。

在10 以内数的认识中, 有的孩子介绍9 的时候就说道:9 像气球, 倒过来就是6, 9 的相邻数是8 和10, “电话上有9”“尺子上有9”“手表上有9”“门牌上有9”“公共汽车上有9”, 9 可以表示“9 个人”, 还可以表示“第9 名”, 还可以表示号码。9 比5 大, 比10 小……中国人很喜欢9, 因为它和“天长地久”谐音。在学习了超过10 的数后, 有个孩子这样介绍12:我最喜欢的数字是12, 因为我家住在12 楼, 一说到12 我就想到一捆小棒和2 根单根的小棒。12 由1 个十和2 个一组成, 12 可以表示12 个人, 12 扇窗户, 12 的相邻数是11 和13。在学生叙述后可以请他们互相补充, 有的学生提到还可以说说和12 有关的式子。

摘要: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的知识前, 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 这些概念具有生活化和片面性的特点。在数学概念学习中, 学生应该从数字的符号、内涵、外延、规则几个维度进行数学化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的前概念有数学概念内涵理解模糊、狭隘, 外延的认识错误, 规则未能建立三种情况, 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设置概念的认知冲突情境, 暴露学生的数学前概念, 建立科学的概念实践模型, 丰富学生的数学概念感性认知;提供比较鉴别的概念情境, 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数学概念的表达内化, 确保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思维认知几种四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前概念,数学概念,学习活动,数的认识

参考文献

篇9: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生游戏互动——《报数游戏》。教师宣布游戏规则:从第一名同学起开始报数,当报到的数是5的倍数的时候,不能直接说出这个数,必须用字母m来表示。学生报数,教师适时询问m所表示的数字是几,并板书。当全部报完时,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字母可以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引出课题《字母表示数》并板书。

二、出示儿歌,探索新知

1.儿歌接龙游戏。

出示儿歌: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让学生进行儿歌接龙。提问: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改怎样用一句话来表达这首儿歌呢?(学生畅所欲言)

2.如果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学生组内探讨,集体汇报,教师点拨)

3.老师这里有三种不同的想法,你同意吗?并说说理由

出示三种说法:a只青蛙a条腿;

a只青蛙b条腿;

4只青蛙4a条腿.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想法。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种说法没有关注数量之间的不同及关系;第二种说法注意到了数量的不同,但是没有将它们的关系表达出来;第三种说法用字母表示出了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指导学生4ⅹ啊可以写作4·a或4a,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板书)

4.出示儿歌,让学生试着用字母来表示

1只青蛙1张嘴,

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

4只眼睛8条腿;

……

请学生自主完成,并全班汇报,教师点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

5.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还用到字母表示数。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b= x×5= ɑ×c=

1×x= ɑ×b= x×x=

2、手势判断对错。

(1)b×2可以写成b2 ( )

(2)b+b=2b ( )

(3) ɑ+5可以寫成5ɑ ( )

(4)6-c=6c ( )

(5)d÷7=7d ( )

3、用线段把左右相等的数连起来。

比ɑ多2的数 ɑ2

比ɑ少2的数 2ɑ

2个ɑ相加的和 ɑ+2

2个ɑ相乘的积 ɑ-2

4、在括号里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1)一件上衣ɑ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 )元。

(2)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a天共看了( )页。

(3)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35人,到新站下去x人,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人。

四、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在数学中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在生活中字母表示数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大家以后要灵活应用。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63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篇10: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了以下几点:

1、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先安排被减数是够减的,再安排被减数不够减的减法。

2、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突出退位减法的难点。 让学生操作小棒解决“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借助直观的学具来理解算理,从中发现解决退位减法计算问题的突破口,并总结出计算方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再初步脱离形象,形成抽象的算法,这样的学习更扎实有效。

3、重视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有序地表述计算过程。通过直观图示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再结合对应板书和语言叙述,动画演示,形象揭示“退一作十”的原理和过程,这样他们就能很好的理解并表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算理。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时,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的算法比较多样化,老师在这里可以加以鼓励,这样做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学生的眼界。

5、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既安排基础性练习,又有拓展性练习,体现了层次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在促进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篇11: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针对一年级儿童天性好玩、好动的特点,本节课设计了大量的游戏性、活动性的教学环节,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涨的`学习热情,促进儿童主动地学习知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环节,为学习提供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机会。通过语言表达、边摆边说的教学环节,从中体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毛毛虫与蝴蝶配对的活动环节,一方面巩固算法,培养口算能力、反应能力与合作精神;另一方面,让学生走出座位贴毛毛虫卡片,放轻松音乐,也达到课间休息的意图。让学生两人合作玩数卡与个人竞赛打骰子列加法算式的比赛活动中,题目由学生自由随机产生,学生在激烈的比赛气氛中,兴趣盎然地、积极乐意地完成大容量的口算练习,这是老师梦寐以求的学习场面。另外,在课的伊始,让学生汇报收集到的两个数相加的例子,既可复习旧知,又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篇12: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我讲授了《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节课,在讲授完这节课后,总感到有些不如意的地方,特反思如下:

1.在讲授并演示完11的组成后,应把数的组成及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形成一种定向思维。如:11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或者以填空的形式板书。

2.讲授完11和12的组成后,在学生动手摆小棒之前,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数出10根小棒并捆成一捆,让学生认识到一捆小棒就是10根。这样老师再说数让学生摆小棒表示数的组成会更好。

3.学习数的组成时让学生多说,可以先齐读数的的组成,再找学生读。

4.出示完直尺让学生按顺数读完数后,借助学生排队做游戏区分11~20各数的大小时,老师应明确让学生怎样站队,站完10名学生后,每多站一名学生,就应结合数字比较大小,例如:11比10多1,10比11少1等,应起到游戏的效果。(也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决定是否做这个游戏,学生已经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就可直接出示后面的练习。)比较数的大小可借助摆小花或者用黑点子比较,每多摆一朵花就比较数的大小,这样就很直观,便于学生接受。

5.低年级教学在课堂中应用课件进行教学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6.多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亮光点。

篇13: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一) 利用故事, 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喜欢听故事, 那么老师先请同学们听一个有关白雪公主的故事。 (课件演示:白雪公主及七个小矮人在森林里与动物们正玩得开心, 忽然刮来一阵黑风, 白雪公主不见了, 空中传来巫婆的声音:“白雪公主被我抓到城堡里去了, 要想救出白雪公主, 首先得数出我的魔盒里装有哪几种图形, 每种各有几个。)

师:你们想帮助小矮人救出白雪公主吗?

生: (异口同声) 想。

师:大家看到大屏幕, 先数数有几种图形, 再数出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课件展示:盒子里装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种图形, 但这些图形出现时是杂乱无章的, 学生只能数出三种图形, 不能数出每种图形的个数。)

师:怎么办?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统计》。 (板书课题) 我们已经数出了三种图形, 老师把三种图形的名称写到黑板上, 同学们再数一遍, 看到哪种图形就大声地把这种图形的名称念出来, 老师来记, 好不好?

生:好!

生在下面大声地念, 老师在相应的图形下面画“√”。师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快地完成了任务。 (三角形7个, 正方形5个, 圆形4个。)

(二) 给出问题, 自己解决

接着投影仪出示统计表。

师:大家看到屏幕, 这里有张表, 这张表叫统计表, 哪位同学能帮老师填这张统计表。

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刚刚数的这几种图形,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一种图形的空格, 其余的由学生分组自由完成, 效果很好。

接着老师出示统计图。

先由老师利用投影仪清楚地展示一种图形的画法, 并告诉学生注意:

1.数清格数;

2.从上往下涂;格子要涂满, 但不能出格。剩下的图形由各小组自由完成之后, 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三) 利用故事, 巩固复习

师:我们已经数出了各种图形的个数, 白雪公主救出来了吗?

(大屏幕展示:巫婆继续说, 你们可以接走白雪公主了, 但别太得意, 我在你们回家的路上设置了陷阱, 你们必须数出有几种陷阱, 每种陷阱各有多少个。

大屏幕展示:在小矮人回家的路上, 巫婆设计了火、水、毒、刀四种陷阱。)

师:谁能数出每种陷阱各有多少个?除了在每种图形名称下面打“√”, 还有别的方法吗?大家想想。

生1:可以打圆点。

生2:可以打三角形。

生3:可以画正字。

……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叫一位同学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数, 谁愿来试试?

学生跃跃欲试。

老师叫一名学生来记, 下面学生读出陷阱名称。

老师拿出统计表和统计图, 由学生自由讨论完成, 然后叫学生利用投影仪清楚地展示完成过程, 其余学生说出完成的优点和缺点。

(三) 给出空间, 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白雪公主安全地回到了家, 各种动物都来祝贺, 同学们帮着数数有几种动物, 每种动物各有多少?)

学生自己数 (方法同上) 。

学生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接着老师出示问题:

1.哪种动物来得最多?是多少?

2.哪种动物来得最少?是多少?

3.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多少?

学生回答后, 老师又说:谁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生1:兔子来了多少?

生2:猫来了多少?

生3:兔比猫多多少?

……

二、案例反思

(一) 利用故事, 引人入胜

这节课可以说是贯穿于故事中进行的, 在导入时就一下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转移到了课堂上, 为该课的顺利展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一年级学生还处于无意识注意为主阶段, 当中途学生感到厌烦时, 故事又把学生拉回了课堂。课堂结束时, 故事给了学生一个美好的画面——白雪公主救出来了, 学生们很有成就感, 同时又很好地将这堂课的内容拓展延伸开来,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 故事数学真有趣

本来《统计》的教学内容是枯燥无味的, 而这节课反而让学生感到很有趣。

这节课在让学生帮忙救白雪公主的过程中,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新知识。这样做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 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每一个故事情节都让学生解决一个问题, 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故事体验效果好

篇14:“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教学反思;直线;射线;线段;故事化;趣味化;生活化;思想化

本节课以问题为载体,以认知规律为主线,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入手,从经验入手,从兴趣入手,使学生有亲近感,为整节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具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引入故事化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与前面所学知识没有太多的联系,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因此,在新课的引入上打破以往单纯复习旧知识的惯例,而是以学生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故事引入,并创造性地赋予一定数学元素和配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趣引思,激趣凝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积极的思维状态,并有所感悟,在体验中学习。

二、组织趣味化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无需过多讲解,只需引导,组织学生活动,通过龟兔赛跑故事、小虫吃食、图片欣赏、猜谜等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这些趣味性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知识呈现生活化

1.数学来源于生活

通过观察图片(单杠、探照灯、铁轨等)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模型,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学生身边事例呈现教学内容,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

2.数学又服务于生活

学生学习的数学只有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为学生所喜欢,从而避免生硬的说教,通过看地图寻我最短路线,举生活中的例子(如木工师傅弹墨线,体育教师画笔直的跑道路线,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等),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过程探究思想化

皮亚杰认为,在逻辑—数学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亲自创造的事物才能真正理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本节课设计了借用图钉、纸条代替钉子和本条模拟在墙上固定木条的活动,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依据已有的材料及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和事实的猜想,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从中渗透了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在有意义的数学中,建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地思考,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者单位 湖北省大冶市第三中学)

篇15: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5以内数的认识,属于小学数学的起始内容,也是今后学习数的各种知识的基础,更是以后学习复杂的数学计算的基础,所以总体说来,这部分内容是非常关键的。教材中选择的是校园里“科技活动小组活动”的一些场景,组成一些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我让孩子认真观察场景,了解里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不仅能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还能用数来表示物体的数量。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一方面获得认数的感性材料,感受到数产生于生活,同时经历了“由物到数”和“由数到物”的过程,体会到1——5各数都是有意义的符号。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篇16: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20+30=?及50—20=?这两个例题,是让学生由题目列出式子并会计算出得数。我想学生们也许习惯了我在音乐课上与他们有说有笑,所以上我的数学课时一点也不严肃,还跟我开着玩笑。一直到数学式子列出来了他们也没进入状态。在讲解20+30=?时,我提问了几个学生,有个同学竟回了句:“我们都会。”也不回答,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没办法,我有提问了另一个学生,结果更让我火冒三丈,他竟答了句:“我懒得答。”当时差点没压制住自己吼一嗓子,但感觉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想想自己的心态也不是太好,学生们也都没在状态,我决定不再继续往下讲,当然,为了“灭灭”他们的威风,我在黑板上出了几道我“自认为”很难的题给那几位“懒得答”的同学做,看他们的反应及做题的结果我发现他们确实会做,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他们都挺像上讲台做题,好像很喜欢表现自己,这些发现为我以后的课积累了些经验,当然一种挫败感也一直笼罩着我。下课跟静远交流时他说学生们确实会做,不教他们也会,她也同意学生爱上讲台答题,这个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想自己以前曾见过的资料,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很多小学生的知识在幼儿园都学过了所以将这些可是学生往往都不感兴趣,但当我在批改他们作业时发现他们做得并不那么理想,依旧错很多,他们的知识只掌握了点皮毛而没有完全吃透,而这也一直是小学低年级学习的一个“坎儿”。

当然,这堂课的失败跟自己是有很大的联系的,我听了其他老师讲的这节课,再对比自己讲的,发现了很多缺陷:

一、课堂重难点安排不得当,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如何列出式子而不是如何解式子上,教学目标难以达到也是必然的;课堂语言不够有活力,对学生的问题反馈都是统一的“好”“对”,没能准确反馈,同时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较少;

二、课堂奖励制度不够完善,在我听课及结合自己课上学生的反应我发现,适当的小小的鼓励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用很大;

三、自己成人思维占据大脑,不了解学生思维,不能让自己很好地以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也是郭老师听我讲了节二年级数学课后对我的评价,这堂课自己依旧犯了这个错误;

篇17: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小组内上了一节课,内容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在上课之前我进行了认真备课,自认为对学生课堂上会出现的情况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上完这节课后,却发现,很多预设到了课堂上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预设乱了,我的思路也乱了。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实学生在没上这节课前,已经有很多学生会计算了,而至于到底是怎样算的,恐怕有些学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也许就已经形成了几十加几就等于几十几这个印象。而我这节课要做的是要让学生不但知道结果,还要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即算理。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再学习,如何尊重学生的想法又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这节课我重点处理的一个问题。

反思这节课,有很多不足和遗憾。首先,对学生情况分析不够,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时应变能力差,课前,我想当然的认为所要讲的知识点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能很顺利的说出来,学生能按照我的预设走,但是课中出现的情况可以说是我始料不及的。本来我以为如果先让学生说自己是怎么算的时,会说接着数的,或者是相同数位相加等,不大可能想到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而课堂上却恰恰相反,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小女生就说出了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顿时我的思路乱了。仔细想想这时我完全可以顺着这个学生讲的把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算理讲透,然后再听听其他学生是怎么算的,这样是完全可以的。而我是等把学生的`想法都说了,再回头说这个小女生的想法,是不是就乱了呢?其次是我过高的估计了学生。我认为学生都已经会计算了,而且学生对数的组成也都很熟悉了,只要我稍微一引导,学生对算理应该神容易就能理解。所以我原先本来设想的用计数器拨一拨,或者用小棒摆一摆也给取消了,我想学生都已经会了,再去用小棒摆,不是多此一举呢?倒不如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再用小棒进行演示,学生自然就理解了。但是学生没有像我想的那样,虽然学生心里或许明白,但是上升到语言表述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这点我是没有考虑到的。如果我当时能拿出一个计数器拨一拨,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来说,效果或许会好些吧。另外在很多细节方面我处理的也不太恰当,如在设问上,在环节的过度上等。

篇18: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课后笔者与上课老师进行了交流, 老师竟然说“现在计算教学一定要算法多样化, 算法越多越能体现课改精神, 越能反映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笔者又询问了课堂上想出第一种算法的学生“你真是这样算的吗?”学生说“我才不愿意用这种笨方法呢!是老师课前吩咐我这么说的。”笔者连续问了好几个学生, 竟没有一个学生用这种逐个减1的方法。那么后面的几种算法 (特别是第6、7种) 真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吗?

算法多样化应是一种态度, 是一个过程, 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我们不能片面过于追求形式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必须是有效的, 在交流和比较中, 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没有一种方法对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的, 只有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才是最优的算法。

热闹≠有效。课堂上学生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老师听吗?仅仅是为了体现课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吗?笔者认为, 有效的交流过程应该是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沟通的过程, 是学生思维成果共享的过程。教师要多次让学生对同伴的方法进行解释、质疑、评价、补充, 不断把学生的交流引向纵深, 使学生在思维交锋中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另外, 学生在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启发、互相帮助, 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了“互补”, 实现了共同提高, 从而取得交流的实效。

累积≠建构。学生交流的过程, 往往是个体思维结果呈现的过程。笔者认为, 教师应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学生交流中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 引导学生重组、整合各类信息, 帮助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知识体系。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众多方法进行比较、归类, 将各种方法整理沟通, 并让学生自己悟出是如何得到多种算法的,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脉络, 合理建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智慧的火花也不断闪现。在课后应用知识时, 学生能迅速正确地提取所需信息, 真正实现“量的累积”到“质的建构”的飞跃, 体现了交流的有效性。

正确≠合理。在上述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要求是算法越多越好, 于是学生挖空心思去想不同的方法, 应该说, 这些算法是正确的, 但仔细想想:这些算法与现实生活贴近吗?有没有全部推广的必要呢?还有, 在交流结束后, 教师说“在这么多算法中,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呢?看似尊重学生的选择, 实际则是形式而已。笔者认为, 引导学生在诸多方法中通过比较、分析, 体会方法的合理性, 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是有效交流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课堂上学生解决问题时, 我们应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只有这样, 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我认识的水平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篇19: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

一、巧用估测,发现数感

1.重视口算,学会估算。《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在日常生活中,口算与估算的运用相当广泛。经验告诉我们,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我们给出确切的数值,只要估计出大约有多少,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口算能力和一定的估算技巧。如:三年级教学“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部分内容后,通过游戏“开锁”培养学生数感。有四把锁,上面分别各有一道算式:372÷4,642÷3,415÷5,804÷6,有四把钥匙上面分别写着214,134,93,83,通过比赛看谁算得快。有的学生是先计算四道算式,求出结果后找到对应的钥匙,显然这不是最佳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四个数214,134,93,83,它们最高位上的数字不同,并且有的是两位数,有的是三位数。这样只要看四道算式,估算出结果是几十多还是几百多就可以方便的找到问题的答案了。

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估算的重要性。

2.重视观察,学会思考。数感源于观察思考。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它是思维的门户。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包含一定的数学条件和关系,要想解决它,就必须依据问题的具体特征,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透彻的观察,然后认真分析,透过表面现象考察其本质,才能对问题有灵敏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例如,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先让学生口算并出示题目:15×6=90,15×60=900,15×600=9000,15×6000=90000。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仔细观察上面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把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相比,第二个因数是怎么变的?积呢?你还能从哪些算式的比较中得出这个结论?如果把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你又能发现什么?第四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比呢?这样从上向下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如果从下向上观察呢?从而很顺利地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二、联用事物,建立数感

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与数有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具有量化的意味。比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用硬板纸自制了面积是1平方米大小的教具,在学习1平方米的面积时,请学生站到1平方米的纸上,直接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培养学生对面积大小的数感,真正感悟平方米究竟有多大?一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如果给你一根米长的直尺,你能画的面积最大有多少等等。

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建立直观的表象,有了面积的大小“感觉”,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

三、妙用情境,培养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了数感的形成。比如,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可以这样上: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家高兴吗?(生齐答:高兴)在后面还有40位老师在听我们的课呢,看看哪位小朋友表现的更出色。(生:哇!回头看)那你们说这个数是大还是小呢?我觉得大,你看咱们班才多少个人,那比我们班的人数多多了呀?

生:我觉得小,咱们学校有更多人呢,算不了什么!

生:我不同意他们的说法,是大还是小要看它和谁比,和一个班级比起来当然大了,如果要是和全校比起来,可就小多了,所以,自己不能说大还是小。

师:说得好,看来一个数我们不能准确说出是大还是小,需要两个数相比较。于是,进入课堂教学,非常自然地由学生提出了这节课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

这样,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才能用自己对数的理解去认识社会生活。反过来,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又会强化数感的形成。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四、应用实际,增强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在知识的应用时,学生的数感又得到加强。所以,在教学中,要创设应用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时,设计这样一道开放题:“37个同学到公园去玩,每辆小车最多坐6人,至少要租几辆小车?怎样坐最合理?”学生通过计算37÷6=6……1,体会到在这个实际问题中,商是6和余1表示什么意思,得出必须至少租用7辆车,并且通过分析找出多种坐车的方案。

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不断加深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不断构建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认识,在生活实践的背景中感悟和体验数的意义,增强数感。

五、妙用拓展,发展数感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数11”中,老师直接写出“42×11=462,51×11=561……”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再让小组合作讨论“老师为什么能直接写出结果”。学生兴趣明显高涨,讨论很热烈。有的学生说:“老师是心算出来的吧?”有的反驳说:“不可能,肯定有速算的方法。”于是,几个人开始仔细观察这几个数的被乘数和积,终于得出规律:把被乘数的最高位作积的最高位、最低位作积的最低位,中间加起来就可以得出积。

上一篇:学生管理系统实验报告下一篇:浅谈我国城市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