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4-06-21

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共11篇)

篇1: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生处和班主任的事,也是全体教师的职责。中职数学教学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数学家,但数学教学却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数学的思维风格向来以辩证、清晰、简约、深刻著称,因之,从提高思维素养方面来说,数学对完善人的精神品格,较之其他学科,其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中职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比如《几何定理的机械化证明》等。在教学中可适时地、自然地利用我国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辉煌的成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古代祖冲之的儿子祖恒对求几何体体积有独特创见,发现了祖恒原理,比世界其它国家早1100多年。南宋数学家秦九韶1247年就编著了《数书九章》,其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 理”。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不仅可以激 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可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利用平面直角系及函数图象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我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比如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 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奠定了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基础,(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有自己的位置,也都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 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 度上与 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中职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关键阶段,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

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成为有用的职业人才而努力学习。

另外,在学习了正弦函数的图像是波浪线后,启发学生联想到历史的进程就是在波浪中前进,在螺旋中上升,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为人的意志改变,我们应顺应历史的潮流,不可逆潮流而动,做一些我们不该做的事。学习完函数图象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象特征的总结,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折线、有的是波浪线、有的是抛物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象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高潮跌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三、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中职生一般数学基础较差,往往会问为什么读中职还要学数学,通过数学应用教学,不仅可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实用性,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例如讲授分期付款,银行利息计算,遮阳棚的设计,两绳拉力大小与夹角的关系,生活中的概率,我们周围的圆锥曲线,排列组合在实际中的应用等问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实习作业,如银行利息计算,22选5福利彩票中奖概率;或者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总之,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内容,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 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总之,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渗透德育教育时要注意它的策略性,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要结合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材施教,切忌搞形式主义,牵强附会,要根据中职数学课 的特点,适时、适当、适量的渗透,使数学教学不局限于知识、技能技巧所构成的智力因素系统内,而应将世界观、人生观、品格、作风等因素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更完备的教育,形成更全面的素质,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篇2: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又决定了职业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即德育。而语文教学在德育上有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独特优势,本文就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并达到良好的效果做出一系列探讨。

关键字:中职 中职语文 职业道德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里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争取理解与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这就对中职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语文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需要我们把传授语文知识和道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的促进中职学生的成长。

一、中职语文教学职业道德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一)中职学校生源现实的需要。中职学生受家庭、社会影响大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性格缺陷,他们入学的时候成绩比较差,厌学情绪严重,更有部分学生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进入中职学校,对未来充满了忧虑和迷茫,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所以利用语文教材中富有激励性的文章教孩子们做一个有信心、有追求,有理想的青年是所有中职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中职学生就业的需要。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中职学生知识储备不足,二是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缺乏责任心与创造力。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由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角色转换,以积极心态对待职业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中职语文老师要积极利用包含着创造与创新、自尊与自信、责任与诚信、敬业与乐业等良好品质的选文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二、中职语文教学职业道德教育渗透的可行性

(一)中职生对语文这一学科不太抵触的态度,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让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有了充分的可行性;

(二)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语文学科以“文”为主,内容形象化、情感化、审美化,“以文载道”,寓“道”于 “文”,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性,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健康的人格奠定坚实基础。

(三)现用的中职语文教材选材的合理性。现用的中职语文教材以中职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和能力水平为基准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学练活动;选文具有时效性,即能“反映新鲜生活、传递新理念、以新理念反映民族文化”,真正做到“典范性、时代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统一。而且里面的选文都是精挑细选的美文,这些文章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灵,它们本身就是学生的人生指南。

三、中职语文教学职业道德教育渗透的具体措施

(一)分析文章中心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例如学习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就要强调原唱者张韶涵努力拼搏,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利用学生对偶像的崇拜心理对他们进行教育;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我们就可以对学生强调诗歌里面追求的同甘苦,共欢乐,互相依存,又各自独立的爱情观,和学生共同分享那 份独到的爱情追求。这样就可以使同学们正确面对成长中感情的困惑,正确面对爱情。

(二)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史铁生的《合欢树》等作品,我们强调作者对亲人深切怀念的真挚之爱,让学生体会身边的幸福与感动,理解父母的不易,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三)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例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通过让学生分析“负荆请罪”一节中表现出蔺相如宽容的品质,教育学生要学会宽容,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放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学习《士兵突击》时,通过分析士兵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教育学生面对未来要坚定,执着,踏实肯干,“草根”也会成为“英雄”。

(四)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例如,学习《废墟的召唤》时,通过让学生分析作者在傍晚进入圆明园时的感情变化,得出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要勇敢的担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这一主题,告诉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他们明白自己担负的责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时刻为祖国贡献力量的热情。

(五)利用格调高昂,激励性强的文章,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许多中职学生感到前途很渺茫,甚至有时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极度自卑。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擦亮他们的眼睛,让他们明白活着的意义。例如在学习李白的名诗《将进酒》时,我们要强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让他们明白,中职学生是祖国发展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六)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参与、组织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自己的团队组织能力,会提前体验进入社会后要面临的种种问题,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深知道传道与解惑的内涵,知道德育在中职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我们就必须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与素质的同时,成为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从而达到语文教育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付广娟;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李娟;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3 3.刘鹰;中等职校语文教学现状调查及改革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篇3: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德育渗透,语文教学,中职

一、学习时间上的保证性

语文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考核机制等方面, 学校都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尽量保证和增加语文的课时量, 配备高素质、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 在考核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考评要求, 以保证教师的施教质量。如在我校的教学过程中, 语文课程基本每天都有, 而且配备的教师都是本科以上, 甚至还有部分教师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在语文教学研究、新课标的学习落实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条件。这些配套体系的保障, 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语文, 同时保证了学习的质量, 客观上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学习内容上的丰富性

作为语文学科自身就包涵了许多的德育知识。“在教育教学中适合实际需要的所有的目标知识, 他们本身就应是与道德一致的。”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极其广泛, 很多文章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思想性, 折射了一种人生哲理, 令人回味无穷。如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 写的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小职员的妻子, 美丽动人的马蒂尔德一心追求高雅奢华, 为参加舞会借了项链, 结果不慎丢失, 跌进了穷苦的深渊。作品反应了当时法国社会中小人物的梦想和痛苦, 追求和遭遇, 感慨社会的不平和人性的弱点, 感慨命运对小人物的残酷。这是一个传世名篇, 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中有一个比较集中的问题, 便是如何看待马蒂尔德的虚荣心。尤其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青年学生中, 对这个问题会有更多的纷争,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回避,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的见解, 然后老师集中梳理, 正确引导。告诉学生希望过上美好生活也是“人之常情”, 但马蒂尔德却把得到理想生活的希望全然寄托于青春美貌上, 寄托在婚姻上, 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是造成她人生悲剧的根源所在, 充分反映出人性的弱点, 对青年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通过情感因素去感染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 由于学科自身的特殊性,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运用情感因素去影响学生。它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感染, 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细胞, 进而培养他们高尚的素养。如日本作家栗良平写的《一碗清汤荞麦面》, 小说选取北海道一家小面馆作为特定的场景, 通过四个大年夜里母子三人一起到北海亭面馆去吃阳春面的故事, 描述了他们在遭受厄运后积极勇敢面对生活, 顽强奋斗渡过难关的经历。刻画了一位伟大母亲形象, 并通过老板夫妇淳朴仁爱、善解人意的举动让人感动, 传达出温暖的人间之情。故事语言朴素, 蕴藏着触动灵魂的人格力量和人性光辉, 很有教育意义。再如中专教材中老舍的《我的母亲》, 文章是老舍回忆母亲的散文, 语言质朴, 情真意切。母亲虽然物质上一贫如洗, 但她朴素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一世。通过阅读, 使学生对母亲的善良、宽容、勤俭的品格产生敬佩。

四、教育方法上的渗透性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要流于表面, 要真正对学生思想领域给予正确引领, 从内心深处去唤起和熏陶学生, 且尽量做到潜移默化。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说:“无论什么教育方式, 尽可能的不让孩子看出教育的目的, 这样收到的效果就会更好。”也就是古代诗句中的“润物细无声”的哲学道理。例如, 舒婷的《致橡树》就是一首从女性角度来表现爱情观的诗。诗人把自己的抒情主体化作一株木棉的形象, 而爱的另一方表现为橡树的形象。凌霄花是指在现实生活中那种依附他人的一种爱情模式, 痴情的鸟儿是没有价值的单方依恋的爱情模式。泉源、险峰、日光、春雨都仅仅是一味的奉献, 这些爱情关系中的双方并不是本质上的平等, 当然也缺少一种独立性, 所以女诗人是持否定态度的。诗人认为:理想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 是一种独立、平等、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关系,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表达了一个成熟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 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女性的自尊心理, 这种对爱情的理想追求, 反应了人格价值观的觉醒, 表现了知识女性的自觉与自强。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大的要求。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由于学科自身条件的优越性, 决定了它在未来的社会中要承担更加繁重的任务, 尤其是在德育渗透的领域里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地去挖掘和探索语文学科中更多的德育因素, 为人类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 (著) , 杜殿坤 (译) .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23-30.

[2]杨九俊.在智慧教育中生成教育智慧[J].江苏教育研究, 2006, 2 (1) :1-8.

[3]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85-88.

篇4: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内容;德育途径

数学学习中很多内容与德育有密切联系,数学课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教学的任务之一。中职数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课中的德育因素,丰富德育内容,将德育因素与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适时适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中职数学课加强德育教育的意义

学生的实际现状迫切需要中職数学课加强德育教育。中职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家庭背景复杂,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步履维艰。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自农村,受父辈打工观念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学生的思想中占有一定地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更别说学习实践性差的数学。

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数学教学内容及活动过程渗透德育为学生品德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平台。M.克莱因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数学对完善人的精神品格,较之其他学科,其作用更为突出,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职数学课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1.渗透个性品质的培养

学习数学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养成缜密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数学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勤奋自强、开拓创新、宽容谦恭等品质。

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培养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通过学习数学,让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领悟到反映在数学中的唯物辩证关系,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渗透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紧密结合社会形势,通过创新数学问题,精心改编教学内容,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中职数学课加强德育渗透的途径

1.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一个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单纯说教和粗暴强制的手段往往会使个体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个体的形象和言谈举止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品质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如数学教师缜密严谨的科学态度、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等都会在学生心里产生影响,对以后的工作学习将有深远的作用。又如,教师漂亮的书写、精美的板书设计、准确的语言表达、巧妙的数学解法等都可以在无形中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2.通过数学史的讲述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数学史教育,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可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我国古代关于负数、勾股定理的伟大发现和使用,关于圆周率、三角、一元二次方程的研究等方面辉煌成就,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3.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数学教育中,有时德育的内容并不突显,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传授中。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予以揭示,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还可使他们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为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客观存在的实体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数学充满了美。有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有解决数学问题的奇异美,有整个数学体系的和谐美,还有具体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相似现象所构成的相似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美的规律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开智慧之门。

5.利用数学研究性课题学习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说教上,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汲取营养。在研究性课题学习中,教师传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使学生投入到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当中,教学过程更能体现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密切合作,从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及尊重知识、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6.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仅限于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与数学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学习统计时,可以将学生分组,布置他们去调查同学们居住的社区30~40岁、40~50岁年龄段居民文化素质情况、居住条件、收入等方面情况,通过反馈的数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破除读书无用论。

7.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由于数学抽象性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要求高,与其他学科和生活实际联系较少,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难懂,困难重重,成绩见效慢,导致放弃学习。教师教学时在增加学习趣味性的同时,要通过不断鼓励引导,使学生树立信心,正确面对挫折,努力克服困难,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总之,中职数学课渗透德育要强化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适时、适当、适量地渗透,切忌牵强附会,形式主义,使数学教学局限于知识、技能技巧所构成的智力因素系统内,而应将德育内容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将世界观、品格、修养等因素纳入教学目标,随风潜入,育人无声,使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更完备、更全面的教育。

(作者单位 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

篇5:中职体育教学德育渗透探索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中职院校的重要职责,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职体育教学应该有机渗透德育,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如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中职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德育;渗透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促使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因为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普遍需要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能胜任一定的工作强度,中职体育教学的宗旨就是引导中职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享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在无形中提升身体素质。与此同时,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中职体育教学也应该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职责,使学生在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同时也培养起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职体育教学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道德养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1重讲解、轻实践

部分体育教师依旧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他们比较强调体育理论灌输,但是对体育实践活动重视不足。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久而久之就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2重竞技、轻发展

一些体育教师受到传统运动教学的影响,根据竞技运动的标准来为学生安排教学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提高学生的竞技成绩,恰恰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强身功能和育德功能。学生在教师的指示下忙于提高竞技成绩,在此过程中可能使身体超过承受范围,导致身体机能受到伤害。

1.3重纪律、轻参与

体育教师比较重视课堂纪律的维持,要求学生在教学中必须按部就班地遵守纪律,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体育活动,虽然这样可以促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但是忽视了学生的话语权,学生的参与性没有得到调动,渐渐就失去了上好体育课的激情。

2中职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

21世纪的社会发展对从业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职院校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真正实现办学目标。传统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势在必行。具体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2.1积极组织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视

目前,还有不少中职生不够重视体育课,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价值,这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有鉴于此,中职院校要采取合理手段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事实证明,中职生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应该为他们积极组织体育竞赛活动,让中职生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享受运动的快乐。体育竞赛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娱乐性竞赛,可以是健身性竞赛,旨在让学生体会体运动的乐趣。一般而言,课外体育活动更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更能吸引中职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比如学校可以为学生安排诸如攀岩、登山、竞走、跳远等具有拼搏性质的体育运动,使学生在这些运动中挑战身体极限,培养他们不放弃、不抛弃的良好精神。同时还可以组织拔河、篮球、足球、排球、网球、接力跑等体育比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在与同伴的合作过程中提升个人素质。由于学生享受到了体育运动的乐趣,他们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为日后发展奠基。

2.2挖掘课程资源,满足学生运动需求

要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使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提升思想素质,必须开拓视野,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体育运动,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大力挖掘体育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首先,为了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师可以对现有的体育项目进行再造,使其满足中学生的实现需要,比如对体育项目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减少竞技色彩,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其次,教师可以引入新兴体育项目。当前,新兴体育项目层出不穷,体育教师要结合中职生的身心特点引入一些活泼生动的新兴体育项目,比如街舞、攀岩、健美操、网球、国标舞等,这些新兴体育项目不需要太高的运动技能,具有休闲色彩,可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再次,教师可以引入挖掘生活化资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着多样化的体育课程资源,关键是要靠师生去用心发现。体育教师要带领学生挖掘生活化资源,利用生活素材制作体育资源,比如利用废旧足球和沙子制作实心球,利用零碎的布条自制沙包,利用光滑的木棍制作接力棒等,这些材料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可以成为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

2.3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体育精神是可以将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利的价值理念和道德风尚体现出来的,经过体育运动形成的一系列思维模式,体育精神跨越了体育运动的本身,并逐渐转变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新时代的小学生培养起良好的体育精神,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也可以使他们形成理性行为和高尚道德,但从目前来看,还有少部分中职生不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没有全面意识到体育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中职院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在校中职生进行教育宣传,利用校广播、校报、校刊、校园网站等渠道对体育精神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意识到体育精神的重要性和价值性,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与感染,宣传教育可以分为定期教育和不定期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就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介绍校园体育精神的内涵,使学生沉浸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与感染。不定期教育就是在某个特殊时间段组织学生针对体育精神展开讨论,比如让学生撰写针对体育精神的论文,参加演讲比赛等,进一步认识体育精神,总之,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体育精神,弘扬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积极拼搏的体育精神内涵,使学生确实能养成体育精神。

2.4引入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团结精神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个人要想通过单打独斗生存在这个社会上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精神,善于与他人进行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安排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实践活动至关重要,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安排了素质拓展训练,这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同时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自信心,以便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总而言之,促进学生生长发育,配合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有效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是中职体育教学承担的责任。因此,在中职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有机渗透德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密切结合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同时要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功能。另外,体育教学的开展与组织还应根据个体的实际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愉悦氛围中提升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臣建.浅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的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35):145.

[2]李丹.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实践[J].知识经济,(14):123-124.

[3]顾飞.道德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运动,(4):106-107.

篇6:中职物理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中职物理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挖掘和发现物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寓于传授知识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环境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应成为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 者:黄萍 罗炎华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职教中心子陵职高 刊 名:新课程(教师版) 英文刊名:XINKECHENG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中职   物理教学   德育渗透  

篇7: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在以往的教学中对德育教育范畴的认识陷入这样一个误区:德育教育就是指那些课堂教学以外的专门组织的又有很强思想性政治性的活动,比如升国旗、听报告等等。这些确实是必要的德育教育,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德育是德育教育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因为课堂教学是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所以德育教育只有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尤为重要。下面就我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电工专业课的特点,谈谈在中职电工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些看法。

一、从Th源分析中职Th思想品德现状,客观地对待与接纳

他们

近些年高校的扩招引发普高的扩招以及中国家长的普遍观念未能转变,导致大量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初中毕业生涌入普高就读,直接影响了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另外招生的压力使得部分原本不能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也能进入中职学校,更有甚者少部分不想进入学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也进入到中职学校。由此可见中职学生的起点就参差不齐,且生源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学生在初中就失去了老师的关注、同学的关心、家长的关爱,使得其在道德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习缺乏主动。

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认为读中职就是混日子,学习懒散、上课注意力分散、作业经常拖拉或不做、临近考试没有紧迫感,对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等。

(二)纪律放任自己。

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淡薄,不分荣辱、难辨是非美丑,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常伴有以下表现(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吸烟、与老师冲突等)。

(三)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

不善于合作,有时盲目冲动,同学之间好打架,精神空虚等。

形成部分中职学生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缺陷与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校方面的原因。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各个初中的底层,由于种种因素,他们很少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的一般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他们在老师那里得到的只有批评,继而引起大部分所谓“优秀生”的排斥,相对得到友情与关心的机会就少。二是家庭方面的原因。有的家长不善于管教孩子,不善于与孩子沟通交流;有的家长忙于挣钱,不善于关爱孩子;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不善于教育孩子等等。正处于成长中的学习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约束,就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我认为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中职学校生源的现状,那就应该先从思想上接纳他们,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家人,在细节上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与支持,让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针对中职学生的道德行为现

状,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的德育因素渗透,多表扬激励、少批评排斥,教案设计力图精心,努力在思想上、行为习惯上雕塑他们,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动

力,迸发他们与生俱来的活力,能达到积极向上、关爱互助、团结合作的爱的思想境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校推出了以“和”为主线、以“诚、容、恒、精”为内涵的校园文化体系,力争通过在日常教学中的不断渗透吧,充分调动学生的潜意识,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能自觉约束与控制并加以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学Th辩证唯物主义的世

界观

作为电工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克服单纯的业务观念,要充分挖掘电工专

业课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良好世界观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德育情操。但是在电工专业课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显性的少隐性的多,这就要求教师事先深入教材各章节中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并把它们分类、归纳、加

工,形成一定的德育渗透要点,以便在教学中及时正确地应用,得到预期的教育教学要求。例如在《电工基础》中对电的正确认识:既要看到电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离开电我们的学习、生活、生产都将受到很大影响;又要看到电给我们带来的不利方面,用电不当会引起火灾、触电、甚至死亡,这里就包含着辩证唯物主义中“一分为二”的观点;从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I=U/R

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说明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从特殊到普遍”这一规律;从电生磁、磁生电的教学中可以归纳出“事物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等等。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在电工专业课教材中还隐藏着许多类似的德育因素,教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分散的德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遵循由浅入深的顺序,形成一定的系列,为电工专业课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提供有利条件。经过这些德育因素的不断渗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良好的世界观。

三、感受“和”文化氛围,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Th良好的道德习惯

在电工专业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要着眼于电工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切实灌注我校“和”文化的精髓,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注重操作示范,还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注重采用多样化的媒体与教具,进行直观生动的教学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电力拖动》中讲授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时,我从实训室带来低压断路器、熔断器、小电机和导线等材料,在讲台上组装了一个最简单的手动正转控制线路,接上交流电源后进行演示,当低压断路器合上时,电路接通,小电机就运转起来。这是我对学生进行讲解,只有这些材料都是合格的,并且按照正确的电路图进行安装才能使小电机正常运转,那么我们学生在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是不是都有可能成为不同的“电路元件”,从而组成学校和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电路”。要使这些“电路”能正常工作,我们这些“电路元件”就必须保证合格,同时也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社会规范,由此教育学生

要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电路元件”,为学校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只有这样,个人才能谋取学校和社会的回报,挖掘人生的意义,否则便会沦为学校和社会的寄生虫。又例如在《安全用电》课程的教学中,我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范,以免引起火灾或触电事故,同时告诫学生,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电气工作者时,要根据电气设备的说明和要求进行正确安装,不得马虎,更不能有“差不多”的心态,带电部分必须有防护罩,以防触电,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一定要做到位,更要具有职业道德,不要私拉乱接,因为这不仅仅违反用电制度,更是不合安装要求,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类似的德育因素在电工专业课教材中还有很多,只要我们专业教师能用心挖掘,做好整理和归纳,并事先设计好教案,在每一堂电工课教学中都适时地渗透与课堂知识有关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教会学生面对知识要从多方面考虑,要磨练自己的学习意志,在学习中能吃苦、会思考。这样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影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

四、在电工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应注意的事项

我们在电工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从教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对其功能做整体的综合的研究,不能长期采用一成不变的样式,而是要兼收并蓄,在不同的条件或情境中寻求最优的最适合的形式,以达到我们教育的最优化和个别化。根据电工专业不同课程之间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要拓宽思路、据实创

新,并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把握电工专业不同课程各自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使德育渗透在每次教学中能够自然生动,流畅顺当,容易被学生接受,否则,脱离教学内容实际,牵强附会、生拉硬套,学生不但不会接受,还会引起逆反心理。二要把握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要。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是客体,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必须是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的现实事物,因而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必须根据教学对象的现实思想和认知水

平,努力寻找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德育渗透的针对性,才能使收效明显。三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德育渗透。电工专业课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是电工专业教师有意识的行为,并不是随意的或时有时无的。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掌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熟悉教学对象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教学设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德育渗透。

在中职新课改的浪潮中,我们要抓住“诚、容、恒、精”的校园“和”文化底蕴,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其思想品德、合作意识、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我们要做德育渗透的有心人,持之以恒地探索研究德育工作,在电工专业课教学中把握德育渗透的规律,充分挖掘电工专业课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以及培养学生树立关爱合作的精神等层面进行德育渗透,最终达到游刃有余、渗透自如的效

篇8:中职医学解剖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德育渗透原则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医学解剖课教学德育渗透原则因视角不同, 教师要实施方式必然有所不同, 但始终要遵循和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形势。

(一) 科学性原则

在中职医学解剖课教学中, 教师要将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德育渗透合理也结合起来, 既不能忽视了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也不能错误盲目地进行德育渗透, 要树立科学自觉的德育渗透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进行研究和准备。

(二) 有机性原则

针对中职医学德育渗透要与医学解剖课教学内容融为一体, 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思想教育因素和成分, 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精心谋划, 制定计划, 巧妙设计, 恰当引导。

(三) 渐进性原则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出了“积善成德”的名句, 可见,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要使学生就有正确的观点、理念、信条和品德, 教师就必须进行反复的实践和学习教育。

(四) 自律性原则

古语曰“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这是对教师最高的褒奖, 体现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验操作、日常管理中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要风趣幽默、言语文明, 这些人格魅力的示范作用虽不能立竿见影, 但是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五) 从属性原则

教师要把握好分寸, 不能将德育渗透作为主要教学任务, 而忽视专业知识, 本末倒置, 要把医学解剖学知识课堂教学和德育渗透主宾时确, 切不可喧宾夺主。

二、德育渗透的内容

课堂教学自身包含着充分的德育因素。教师要善于找到、发现能够有效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德育渗透相融合、贴切的教学内容, 避免生拉硬扯, 让学生对课堂德育教育产生厌烦, 形成负面影响。首先, 通过第一课培养学生对本专业课的兴趣。教师要能够很好地对课本进行研究, 结合课本的序言整合教学思路, 充分利用好序言中的德育内涵。第二, 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德育渗透教育的一种形式, 根教师要据所教授学生的专业和年纪差异, 结合卫生职业教育特点, 进行德育渗透教育。第三,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人道主义教育, 引导学生正视生命, 关爱生命, 善待生命, 善待病人。第四, 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要充分发挥能量。

三、德育渗透的课堂切入

(一) 课堂教学特点

分散性、附属性、多样性、隐蔽性是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特点, 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医学解剖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做好充分的准备, 提炼和升华课本知识, 结合自身特点, 灵活多变, 处理好衔接。

(二) 课堂切入的时机

在医学解剖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 主要还是要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概念, 要不被学生察觉, 能够触动学生心灵角落这无疑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典范。

四、德育渗透的教学意义

(一) 明确目的, 激发动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入学新生大多没有接触过任何医学知识, 很多学生因对医学课程的学习有困难而产生消沉低迷的情绪。结合这些情况,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注意结合生活、临床实践等, 如举一些触目惊心的医学病例,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医学生的责任重大, 只有学好医学专业知识, 才能更好的服务患者, 才能让枯燥的医学知识生动起来。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学习医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 培养能力, 学好知识

医学解剖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医学基础课程, 但是很多学生的医学知识是零基础, 虽然渴望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却学习难度很大。对比, 教师可以在医学解剖课的教学中使用一些解剖学图谱, 同时可以布置学生亲自去绘制某重要器官的解剖学图谱, 通过绘制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真正掌握基础医学知识。

(三) 医德教育, 树立专业思想

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医护人员最基本的医德, 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组织和设计中要注重医德的培养, 这是责任也是义务教师要教育学生关心、体恤患者, 换位思考体谅患者的不稳定情绪。通过医疗实力的解说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医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 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医学专业课中开展德育渗透是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它既是一门教育艺术, 又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 其教学过程中的切入是实现高标准课堂德育渗透的关键, 需要广大医学教育者结合学生、专业、课程特点, 发现其德育渗透的规律, 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学实用性人才。

摘要:德育渗透, 是指在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等教学活动中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是医学专业课教师不容忽视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要挖掘教学过程中课堂德育渗透的内容和切入点, 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医学实用性人才。

关键词:医学解剖,教学,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林晓平.浅谈医学院校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西北医学教育.2010 (6) .

[2]张爱梅.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J].教育与职业.2010 (32) .

篇9: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中职学生;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社会风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此,我们对这门承载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学科在中职教学中应作如何认识呢?

一、中职历史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素质教育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作为中职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是以史实为基础的学科,自身也肩负着德育的功能,以史学来孕育德性,以此来实现历史德育和智育的统一。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熟悉和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享受民族感和自豪感,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的功能。

2.社会发展的需要

伴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产业结构改革的继续深入,对于各类人才的紧缺已经得到愈来愈多人的关注。有效调查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中职毕业生已为我国技能劳动大军的主要来源。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然而,目前中职学生还普遍存在着缺乏自信、学习动力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劳动观差等问题。学习历史,可以通过借鉴古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良好性格品质来激励自己,矫正自己,也可以透过历史来明辨是非,提高自身明事理的能力。

3.推动中职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

从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相关课程的设置我们可以知道,新形势之下的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在突出教育学生思想品德的同时,还加强了职业道德方面、法律法规方面、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更注重将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表现出来。然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学生埋怨中职学校设置的德育课程,不但枯燥乏味,还会占用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时间,浪费时间。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学应当融入各个专业的教学之中,尤其是中职历史专业的教学,在其中有着较多的德育教学素材,可以作为德育课程内容缺陷的补充,因此在中职历史实际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就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4.当前中等职业院校中学生思想状况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中等职业院校中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品德、心理素质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缺陷,特别是在他们的品德方面显得特别突出。另一方面,相对来说很多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在考试方面是失败者,在社会上需要承担更多的歧视。正是这样,中等职业院校中的教师需要开拓多元化、有效性更高的德育教育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品德,帮助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二、中职历史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对策

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历史教学的情况如下:一方面,很多中等职业院校中无论是学校领导层面,还是中职生自己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很多中等职业院校甚至连这门课程都没有开设;另一方面,历史教育工作者没有充分领会德育教学的目标,在教学策略方面也有待商榷,致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德育教学工作具有口号性、表面性、随意性及局限性等方面的缺点,进而将历史教学的德育作用削弱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怎样才可以在中职历史教育中有效地融入德育教育是现今急需做好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就怎样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提几点建议。

1.加强传统教育,帮助学生塑造更好的人格

当前,很多中职生都是家中的独子,自小就备受家长的宠爱,自然而然地就会养成脆弱、自私、人性的性格,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有很大问题,常常是以自己作为处理任何事情的中心,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会以班集体、学校、社会的大局考量。在中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都会在教学中插入传统教育。例如当讲解到舜时,我就会为学生讲解虞舜“孝感动天”的小故事,然后再谈到传统美德中的“二十四孝”。向中职生讲解文帝为父亲亲自品尝汤药,董永身无分文,为了可以更好将父亲埋葬,就选择“卖身葬父”,王祥为了可以抓到鲤鱼,为父母添加营养,在冰天雪地的时候“卧冰求鲤鱼”等等小故事。当学生的兴趣提起来的时候,就引出“百善孝为先”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中职生要学会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样的德育教学,老师的观点得到认可,学生的心灵得到共鸣,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避免了生硬冷漠地说教所引起的逆反心理。

2.消除失败阴影坚定学习信念

新学期,我们迎来一批批新生。作为中职学校,我们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也毋庸讳言的事实——选择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学习成绩和纪律性“双差”的学生。他们是应试教育中的失败者。在小学、初中,经常被忽视、被漠视的境遇已经使他们脆弱的心灵变得不求上进、心灰意冷、麻木扭曲,甚而自暴自弃,对学校的纪律约束有着本能的逆反心理。又到了一个新的学校,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使他们对未来也有着新的憧憬,有着从头再来的意愿。作为老师,我们要抓住这个短暂的时机,因势利导,促其自新。

不能不承认,中职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但学习不仅仅是学课本的知识,“仅仅用考试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是不公平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课本知识仅仅是一个方面。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知道,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说话、学会办事更有利于一个“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上述事实,能够减轻学生的挫折感,比如布置背诵两道简单的历史题,会背便可以出去到操场上玩耍,我就发现不到十五分钟便有学生会背,只要有一个学生高高兴兴地出去,便会刺激剩余的学生更加努力地背诵。每位同学都能够完成任务,不仅恢复了学生的自信,更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水成渊,聚沙成塔,一次次成功的累积,帮助学生恢复了自信。

3.以史促悟

中职历史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总是蕴含在对历史的分析、讨论与提炼之中。論从史出,有理有据,才能给人以信服,才会给人情感的震撼力。在中职历史学科教学中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渗透方式。口号式地要求,口号式地贴标签,难以收到德育渗透功效,如:同学们我要有艰苦创业的精神,然后学生就会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啦!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

4.情感投入

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言语去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共鸣。历史是人创造的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丑、恶的鞭挞,无不浸透人的情感。历史教师无论对历史人物,还是对历史事件,都必须公正客观、爱憎分明。这份真挚的角色情感融入教学之中,就会被学生模仿或感染学生,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只有在情感上接受,才可能在思想上认同。情感比思想领域更广阔,而思想比情感内容更深刻。教师用良好的品质和真挚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其德育渗透的效果会非常明显的。德育实际上是情感的教育,需要情感的投入。

5.结合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中学,从培养模式上分专业,从培养目标上是就业。历史学科必须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来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德育渗透应在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如:旅游专业突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市场营销专业突出诚信教育,文化艺术专业应注重民族自豪感体验等。总之,中职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要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三、结束语

综上,我们需要以陷进中职德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结合中职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与中职生思想品德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中职历史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魏其武,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0.

篇10: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万城小学

黄茂雄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大纲指出:“ 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说明,做为一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进行德育教学呢?下面谈谈我自己 的一些做法。

一、与教材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人的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经验有限,那么生活中的形象越鲜明思想影响就越强烈。”因此,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

1.拓展教材内容,进行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挖掘、拓展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智育教育。例如:一年级教学“

准备课 ”、“ 5的认识 ”、“10的认识”时,我利用插图为媒体,将画面编成数学小故事,通过对画面的处理,使它由静变动,由无声变有声,对学生实行爱学校、爱祖国、团结同学的教育。教学圆周率时,我又向学生介绍这一数据是我国南北朝的科学家祖冲之第一个推算出来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确定的七位数为圆周率数据,比西方国家早了近三百年的时间。通过这简短的几句话,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渗透了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2.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

数学课不同于语文,没有一个固定的思想教育点,只能结合教学过程,通过“渗透点 ” 适时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知识点,在教的全过程中,还要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在教学一年级“方向与位置——前后”这一内容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六个小朋友排队卖进入卡钉车赛场的票。华华排在第二位,这时我请学生说出华华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忽然华华的好朋友闹闹气喘虚虚的跑来。他说他是赛场的小记者,马上就要迟到了。请求站在华华的前面。华华答应了闹闹的请求,同时她自觉的站到了队伍的最后。这时我又请同学们说华华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她前面有几个人了,其他人的位置发生变了吗?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其他小朋友的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化。这一小小的改变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使学生明白了华华是个爱帮助人、热心又守秩序的好孩子。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同时也受到了思想教育。又如在教学 “认识人民币”

时,我让每一个学生说出自己家的钱是怎么来的,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钱币是劳动换来的。体会到爱护人民币就是对父母劳动的尊重,不乱花钱的就对父母劳动的珍惜。

二、挖掘教材的辩证因素 进行启蒙,渗透教育

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环境情感的熏陶,而且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内含的辩证因素,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渗辩证唯物论基本观点,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1、在具体感知中渗透“实践第一” 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这是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数、形、和应用题的概念从实践中引入,问题从实践

中提出,创设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摆、画、量、算等具体感知,形成表象,逐步建立概念。以“10以内数”的概念教学为例,为了使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我采用电教手段,配上儿童最为喜欢的故事来揭开数字之谜。首先显示一幅原始人类生产、生活、打猎的画面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几万年前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以原始方法计数的情境,加上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在很早很早以前,咱们的祖先靠打猎、放牧为生,他们为了知道自己捕了多少野兽,放了多少牲口„„想出了好多好多得法子,我边讲边演示用石子„„绳子打结、刀刻木头计数的原始方法,让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个初步的认识,再展示书的符号演变,抽象、统一过程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实物数数,形象数字到抽象符号表示数的大概过程,初步具有了数的感性认识.再此基础上就可顺理成章的进入“1——10数的认识”的教学,通过直观教学法,让学生理解基数、序数及数的组成与分解,加法与减法等概念,完成10以内数概念从感性道理性的认识过程。

2、在观察比较中渗透矛盾转化的观点

矛盾观点是唯物辨证法的核心观点。小学数学教材中基本概念中有许多对立的概念。如加与减,乘法与除法,相等与不相等,正比例与反比例等等。这些概念的特性如同任何事物的矛盾特性一样,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既有斗争性,又有统一性。教学时我充分运用这种特性,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对立统一观点的渗透。

篇11: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德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三者关系相辅相成,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起导向和促进作用,对教育者的人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做相关探讨。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德育 方法 实例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作用

1.1 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不仅要有目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1.1 激发学习兴趣。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和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从而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通过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与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的热爱。

1.1.2 培养理性精神。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刻苦顽强的精神,通过备课与讲课、作业的批改与讲评、测查命题与阅卷、课外辅导等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书写整洁、认真练习、质疑问难、有错必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

1.1.3 磨练意志品质。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希帕萨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葬身大海,阿基米德因醉心数学而被乱兵所杀。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

1.2 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等阅读教材后,学生会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冲之对圆周率TT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1.3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应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2.1 从教师的示范导行、言传身教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如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智育、德育巧妙结合,相得益彰,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上课时,讲普通话,语言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整齐,书写规范,辅导“后进生”有耐心,让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

2.2 从课本内容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2.2.1 从数学教材、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2.2.1.1 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后的“小资料”、“你知道吗”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运算得出杰出成果3.1415926< Tr< 3.1415927;我国著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首次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使得代数学于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产生,等等,这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好的教材。

2.2.1.2 在情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材中的情景引入(教师根据内容创设情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都可以很好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

2.2.1.3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数学概念很多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

2.2.2 在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主题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了折线统计图(某地的水土流失情况统计),学生可以从题目中联系生活实际考虑到我们生活的环境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调查统计,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上一篇:XX市国税局2010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海南中考满分作文:智慧手环1000字